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物联网业务模式范文

物联网业务模式精选(九篇)

物联网业务模式

第1篇:物联网业务模式范文

引言

为研究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发展物业服务企业,本课题组选择沈阳市居民和物业服务企业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不同层次业主对物业管理的需求及满意度,以求对物业公司发展成互联网+大型现代管家式物业服务公司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得出结论:物业服务企业的企业领导者要用互联网思维管理和发展企业,并基于“互联网+”概念创建居住区物业服务网络平台,加快物业服务企业的发展,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实现信息网络化。

一、沈阳市目前物业公司管理现状

本报告结合实际情况,在对沈阳市市已实施物业管理的部分小区和有关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的物业服务管理行业发展状况广泛调研后,对沈阳市物业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沈阳市物业服务管理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目前,沈阳市的物业管理工作在全省是领先的,在全国处于中上等管理水平,但与深圳、广州、上海等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当前存在的问题是:

1.物业管理立法滞后,理论体系不够健全

2.物业管理市场竞争机制尚未形成

3.物业管理收费难且不规范

4.物业管理发展的区域性不平衡

5.物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并缺乏专业人才

6.物业管理经营内容不全面

二、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加上传统物业公司发展成互联网+大型现代管家式物业服务公司意愿的实证分析(业主角度与物业公司角度),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Logistic模型估计,对样本采用Enter方式得出Logistic物业公司可否发展成互联网+大型现代管家式物业服务公司模型的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大多数变量的作用与预期的结论一致,结论如下:

1.业主对物业公司现状的满意度比较低

2.物业公司对其自身的发展前景堪忧

3.不同层次业主的需求

4.业主对基于“互联网+”概念的智能化住区的期盼值较高

5.物业公司发展成互联网+大型现代管家式物业服务公司是必然趋势

三、发展互联网+大型现代管家式物业服务模式的建设措施

1.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协调企业内外资源

目前物业公司普遍存在公司规模小、公司实力弱、公司经营模式单一和公司亏损等问题。像这些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继续正常运行的物业公司,可以考虑被兼并重组。而像某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公司则可以选择性的兼并这些小规模物业公司。公司实行股份制管理模式。这样既可以解决小公司所面临的问题又可以使兼并重组的公司具有公司规模大、公司实力强、公司经营模式多样化、公司经营成本低等优势。物业服务可以按照互联网思维,即社会化思维,通过社会化、市场化的途径,众包协作,按照管作分离的模式,物业服务企业只做各类物业管理和服务的专业的组织者、监管者,将物业基础管理事务、业主服务需求发包给他们去作业落实,从而让所有管理和服务事务都能专业地实施。从而提高服务效率、提高顾客响应速度。使互联网+大型现代管家式物业服务公司做得更大、更强,实现规模效应,增强自身竞争力。

2.互联网+管家式物业服务运作平台

二十一世纪Internet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越来越离不开的平台。例如网上电子商务、社会信息数据库等。“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又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因此,可基于“互联网+”概念创建居住区“互联网+物业服务”模式以提供智能化服务,紧跟行业发展,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实现信息网络化。将传统的线下服务与线上服务有机整合到一起,实现线上获取信息、浏览预约,线下跟踪服务的智能化体制。“互联网+物业服务”模式提供的智能化服务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a.创建基于互联网的短信信箱系统,实现与业主群组的双向、实时、快捷、低成本的沟通。

b.创建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c. 创建全方位监控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3.丰富企业服务内容

如今业主更关注物业服务的内容、服务的质量、服务的品味等,以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全新理念的物业服务已进入现代居住区,它不仅要安排整个家庭的日常事务,更兼具私人管家的身份,向业主提供物超所值的服务。例如:

a.管家式服务:接送朋友或孩子、代收邮件快递、照看老人

b.家政服务:清洁服务、代买服务、衣物洗熨

c.综合服务:代订礼品、车辆租用、室内设备设施检查服务。

第2篇:物联网业务模式范文

关键词:物业管理模式;创新;互联网+

正文:

前言:

众所周知,现代人们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很多事情,比如购物、点餐、缴费等,可以说互联网使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互联网+”简单地说就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互联网+背景下,物业管理模式进行探究与创新不仅能提高业主的服务质量,而且还有助于物业行业生产力和创新力的提高。因此,对该话题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物业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1、收支不平衡物业公司的服务收入与服务支出间存在着不平衡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物业公司的发展。物业公司的服务支出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人力资源方面成本投入占据的比例最高;而服务收入费用主要包括法定税费、物业服务成本及利润三部分。近年来,很多物业公司已经采取了相应的转型与改革,然而收效甚微。在房价逐年增加的情况下,一般小区的物业费仍然保持在原地,也有一些住宅小区试图在收费标准上进行调整,但遭遇到了多重阻力。有研究表明,2016年全国物业公司调价成功的比例不到10%,而绝大多数物业公司的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依然保持不变,从而造成了物业公司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物业服务企业的发展。2、管理手段落后相比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起步较晚,在物业管理的经验和手段方面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针对这一问题,部分物业服务企业从国外引进了一些比较先进的物业管理手段和技术,然而这些先进的手段和技术被引进后却显得水土不服,所收到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很显著。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较低,大部分工作人员是入职即上岗,更不用说接受专业系统的培训教育了。目前,我国物业管理的重点在于手工操作,在管理技术方面强调的较少,从而使服务效率无法得到有效地提高。还有,大多数人对物业管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认为物业的主要工作是绿化养护、维修养护、秩序维护及卫生清洁等,从而导致了物业从业人员较为密集。3、沟通不足在物业市场逐渐规范和完善的情况下,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所提供服务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大多数业主存在着不满情绪。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与业主之间的沟通存在不足,致使业主对服务产品信息了解不够。电话沟通和当面沟通是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之间交流沟通最常用的方式,然而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工作人员素质、时间、空间等),严重影响了两者之间交流沟通的效果。4、产品单一目前,我国大部分物业服务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产品已无法满足业主的需求。物业服务企业的工作内容主要是相关场地、房屋及配套设施的管理、养护和维修,也有部分企业经营一些其他的服务项目,比如特约维修、代缴费等,然而收益人群比较少,同时也比较简单。因此,产品单一也是目前我国物业管理中存在着主要问题之一。

(二)互联网+背景下物业管理模式分析

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融入了物业管理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互联网+背景下的物业管理模式主要分为O2O模式和B2F模式两种,下面本文进行进一步介绍:O2O模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O2O模式并不陌生,在各种媒体上都有这种模式的介绍。该模式应用于物业管理中,主要是借助社区服务电商平台,实现社区业主线下提货和体验,线上进行服务和商品的选择和购买。物业服务企业通过O2O模式,实现了线下服务与线上商业的相互补充,将消费直接送到业主的家门口,使业主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得到了满足。此外,还使传统模式下所产生的时间和交通等成本得到了有效地降低。B2F模式:B2F模式是指物业公司借助互联网将社会间资源(养老养生、文化旅游、家政服务等)与自身相整合,从而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方位、多层次的需求,实现多方共赢的一种转型模式。彩生活物业公司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同时这也是物业公司跨界经营战略和物业管理差异化的典型体现。

(三)互联网+背景下物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物业公司在管理模式上必然需要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物业基础服务的中心地位物业公司在管理模式创新中,一定要坚持物业基础服务的中心地位不动摇。因为物业基础服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是企业发展强大的基础,是所有工作的中心,也是满足业主需求的根本,一旦物业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那么一切都将成为空中楼阁。特别是依托房地产的物业公司,更应注重物业基础服务,从而推动企业自身的发展。

2、树立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指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企业价值链、产品、用户、市场及更大范围的商业变化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互联网+背景下,物业公司必须树立互联网思维,主要包括跨界思维、平台思维、大数据思维、迭代思维、极致思维和用户思维等。

3、选择合适自己的商业模式天下没有最好的商业模式,只有最合适自己的商业模式,这句话用于物业管理公司同样适合。物业管理公司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在保证核心业务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技术整合各类资源,尝试管理模式的创新,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物业管理模式,实现良性快速发展。

4、加强资源整合和商业合作物业管理企业属于实体,本身互联网基因比较缺乏,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距离社区消费群体是最近的。因此,物业公司应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强与众多商业之间的合作和资源的整合,从而实现多方共赢。

结束语

总之,目前我国物业公司管理模式中还存在着问题,比如收支不平衡、管理手段滞后、沟通问题和服务产品种类单一等。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物业公司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血液和方向。互联网+背景下,物业公司管理模式创新中,应坚持物业基础服务的中心地位、树立互联网思维、选择合适自己的商业模式,同时加强资源整合和多种商业间的合作。最终借助互联网平台思维,结合自身优势,线下、线上资源的整合,打造一个多方主体互利共赢的生态圈。

参考文献:

[1]马云燕.“互联网+”背景下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创新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4):253-254.

第3篇:物联网业务模式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 价值创造 内部利益分配循环模式

物联网作为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之一,寄托着人们众多的客观需求和利益期望。各国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都期望在物联网中占据优势;而各自发展物联网的目标各异,观点做法各异。

本文在分析当前影响物联网发展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建立物联网价值创造模式,以及物联网内部利益分配循环体系,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

1 物联网产业各方需求与目标

通俗地说,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从本质而言,它是借助现有和未来通信网基础,以互联网的开放思维,创新性融合多种产业、多层面业务的生产与管理,将物流与信息流融为一体,创造新的价值,形成新的产业架构,动态运行。物联网是一种融合性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1.1 各层面的需求与目标

物联网结构层面按专业结构分,包含应用层、传感层与通信网络支撑层。物联网建设、使用、管理的组织主体则包括:政府部门、通信运营商、传感终端制造商、软件平台开发商、网络增值服务商和各行业应用层企业。

物联网产业价值的驱动,会使物联网各组织产生不同的需求与目标。这些不同的目标是推进物联网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影响物联网发展方向和前进速度的因素。

地方政府的需求与目标——借助物联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占据全球物联网发展的制高点,提升产业智能化和产业效率,节约社会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通信网络运营商的需求与目标——借助物联网促进通信网业务倍增,在物联网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使物联网的各种应用掌控在自己的平台中。

中间件传感层企业的需求与目标——实现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突破,研发业务平台,掌握产业核心价值链,做大自身企业,获取更大效益,使自己成为物联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各行业应用层企业的需求与目标——借助物联网平台,重组自身业务,实现产品创新、产业联合,形成业务低成本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2 物联网产业各方的优势与劣势

物联网发展离不开各方面的共同推动,但大多数组织对自身业务熟悉,对其它主体业务相对陌生。物联网各方的主要优势与劣势

物联网各层面需求与目标不同,通常从自身优势角度出发看问题,就难免出现政府层面热情高涨、应用层企业在观望的现象。

1.3 当前影响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因素

(1)从目前发展状况看,物联网的价值重点和难点在各行业的应用层,发展制约因素在通信层和中间件传感层。传感层、中间平台技术以及软件的突破、标准的建立,决定物联网发展速度与产业话语权。

(2)大量企业应用物联网使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将会带动其它层面的发展,使物联网进入一个良性循环阶段。利益格局调整,利益争夺同样引发新的业务需求。将新的管理思想和价值追求融入到物联网中运用,是各层面业务管理的核心。

(3)在互联互通基础上,实现中间件的开放性和非统一性,是物联网适应各行各业需求变化的工作条件。非全面化和简要化运作模式是物联网运行效率的关键。建立可塑性、扩展性强的模块业务平台,是应对业务量剧增的基础。

(4)物联网业务具有总体面宽量大、单一业务小而散的特点,具体业务建设要适度规模化,小而有序,集结变化应对市场需求。网络广覆盖,网连散点,梯度扩展、会聚成效。

2 物联网价值创造与内部利益分配循环模式

讨论物联网的发展问题,首先要明白物联网产业给现实生活带来什么价值,价值从何而来。也就是要了解物联网创造新价值的条件,寻找出创造物联网市场价值的商业模式,以及促进产业良性循环发展的利益分配方式。

2.1 物联网价值创造的条件

一个产业要高速发展,必须有几大动力:一是强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二是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三是较合理的行业利益创造和分配循环模式。同时,还要研究分析产业发展方向、路径、业务思维和商业运作模式。

2.2 内部利益分配循环模式

物联网在带动各产业发展的同时,会引发大量的创新应用,形成企业和产品的增加值,由产业各方共同创造出巨大的市场价值。

应用层企业是物联网业务的使用者(消费者);通信运营商、传感终端制造商、软件平台开发商和网络增值服务商是物联网的建设运营者;政府部门是物联网的管理者;三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期望,就是在物联网上取得主导地位。

应用层企业在物联网中,借助传感层、中间件业务平台和通信网,实现生产、管理创新,提升产品与企业的价值,获得收益。同时,其支付的物联网消费成本,相当于将新增价值的利益,部分重新分配给通信运营商、网络增值服务商等,使物联网建设运营者获得投资回报,形成产业价值创造以及产业利益分配循环体系。

物联网的价值创造和内部利益分配循环模式原理,如图1所示:

应用层企业在物联网消费中,只有获益大于成本,才能促进其更大的消费,物联网才有市场发展空间。

物联网应用层消费,建设者通过提供网络服务取得收益,政府调节市场利益关系,促进物联网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增长,三者互相依存。三者共同获益是物联网良性发展的前提,而在目前的行政、网络管理模式和利益分配格局下,难以实现这一前提。

第4篇:物联网业务模式范文

 

一、“互联网+”引领内外贸市场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大型企业实行“互联网+”模式难度较大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在电商领域比大企业参与程度较高。我国商务部根据往年数据预测,2016年我国电商进出口贸易额将增长30%左右,实行年贸易额6.5亿元左右,且跨境电商将占中国贸易进出口的20%左右。在“互联网+”模式下,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在外贸订单中将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而传统大企业的外贸订单将逐渐被中小企业分割。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上注册的90%经营主体均为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而鲜有大企业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注册。即使部分大企业已经开始关注“互联网+”模式,并希望通过创新模式提高效率,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实力。但大企业商业模式的革新需要面对许多阻力,如自身惰性、历史惯性、革新成本等,无法放弃传统的商业模式和既得利益。

 

2.国内外发展环境有待完善,现有体制机制不适应“互联网+”

 

目前我国现有的市场环境、市场体制并不适合实行“互联网+”模式的改革。现如今我国的跨境电商经营主体不断增加,相关部门对跨境电商产品商品的监管也相继出现问题。跨境商品以保税方式进入我国市场,需要接受工商、质检、税务、海关等不同部门的监管。但目前各个部门之间没有实现信息共享,造成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现象,使商品入境手续更加繁琐。此外,跨境电商商品都通过邮局渠道经营,而邮局仅仅提供总包清单和路单,从而导致部分商家将商品以个人物品的形式入关,海关也就无法进行监管。

 

3.法律标准体系尚不完善

 

“互联网+”模式在我国还处于初步阶段,与电子商务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还没有健全。目前我国仅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电子签名法》等少数几部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法律。但这几部法律中对跨境电商的交易行为、税收、消费者权益等问题都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电子商务与传统贸易存在较多的区别,在交易方式、结算方式、流通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所以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对电子商务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不法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的法律漏洞,在网络上虚假广告、诈骗信息、销售虚假劣质产品等,严重破坏了市场交易的公平、公正原则。此外,在通关监管、检验检疫、外汇管理、税收管理、专项统计等环节也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严重影响了“互联网+”模式在我国的发展进程。

 

4.行政管理方式亟需创新

 

政府传统的监督管理方式并不适应“互联网+”新模式的发展。我国传统的对外贸易主要以数量、规模较大的商品为主,在进出关时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和高额的费用,且结汇、退税等环节手续繁杂。而“互联网+”模式下的电子商务产品商品数量小、规模小,交易次数较多。传统贸易的监管方式增加了电子商务交易手续的复杂性,例如审批手续时间长、申报手续繁琐等。在申报审批环节中,我国海关的管理系统只适用于传统大宗贸易,而对于“互联网+”模式的跨境电子商务并不适用,如报关审批等环节数据量较大,管理部门无法快速的整理分析数据,不利于监管。在物流运输方面,邮政申报还没有采用电子申报,传统的纸质申报减缓了商品运转的速度。此外,我国当前的服务体系并不能满足“互联网+”新模式的需求。但“互联网+”模式下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还未完全形成,大多都以传统贸易的业务模式为主。跨境电子贸易需要全球统一信息共享平台,能够快速的完成数据的传输和交换,通关、退税、外汇、融资等方面能够同时完成,加快贸易的运作效率。

 

5.产业基础配套较为薄弱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跨境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基础设施水平,二是数据与标准接口的基础设施水平。我国明确提出“宽带中国”的发展战略,积极完善网络宽带设施的基础建设。但由于我国还处于发展中阶段,互联网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此外,跨境电子商务对数据的传输和交换速度要求较高,所以数据与标准接口无法实现统一将产生滞后性。当前国际贸易中,已经存在较多的因接口不统一而导致数据滞后和效率低下的问题,阻碍了“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传统贸易也逐渐向“互联网+”模式转变,对跨境物流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我国目前跨境物流只适用于传统贸易方式,而与跨境电子商务配套的物流企业还比较少,尤其是缺乏竞争实力较强的大型跨境物流企业。跨境物流与国内物流相比,配送时间较长、运费较高、跟踪信息无法实时传送、商品无法退货、换货,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支付工具也是跨境电子商务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支付工具有支付宝、财务通等,而这些支付工具在跨境电子商务中并不适用。所以我国还应思考如何引进国际性的支付工具,解决跨境支付难题,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利用“互联网+”促进市场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1.正确认识“互联网+”,积极适应“互联网+”

 

与传统贸易方式相比,“互联网+”模式具有全球性,匿名性、虚拟性和无纸化等多种特点。所以这种新型模式的实施存在较多的未知风险,值得企业、消费者和政府相关部门深思。作为企业和消费者,当无法估计新型的贸易方式对自身造成的影响时,大多数企业和消费者都难以接受新模式。尤其是新型模式实施初期会影响自身现有利益时,企业和消费者更倾向于传统贸易方式,不愿放弃自己的现有利益。所以应正确认识“互联网+”模式,积极适应“互联网+”模式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贸易方式将会逐渐被“互联网+”新模式取代。“互联网+”新模式的实施,不仅能对产品、业务方式实现创新和改革,也能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贸易成本,实现国际化的分工与合作,提高生产效率。此外,“互联网+”模式也能对传统的管理方式、管理理念实行改革,创新出新的管理手段和市场规则适应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建设出新的体制机制。而传统产业引入“互联网+”模式,也可以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标准和政策等各个方面注入新的技术、新的理念,带动传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制定良好的政策、改变监管模式、放宽市场准入标准,对新模式的发展给予支持和空间,积极适应“互联网+”的发展潮流。 2.建立开发包容的市场环境和科学有效的监管方式

 

市场环境和政府监管是推行“互联网+”的重要影响因素。公平竞争、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有利于“互联网+”模式的发展。“互联网+”能够最大化的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实现生产生活要素的信息共享,使市场经济运行模式逐步转向开放式、共享式。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新模式相结合,能推进传统产业的快速转型和改革,建立起互联网体系。“互联网+”能够有效的融合市场各个行业,以融合促创新,成为推动市场各个行业创新改革的新力量。同时,应尽快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展现“互联网+”的公共服务能力。科学有效的市场监管方式能建立开发包容、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府具有市场监管职能,所以推行“互联网+”政府应在市场监管方式上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公共体系与互联网的联接。我国目前的市场监管部门较多,各个部门没有实现信息共享,造成业务重叠,使政府部门无法对市场进行有效管理。如跨境贸易中物流运输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交易能否快速、顺利的完成。所以邮政系统应建立商品运输信息管理系统,录入商品的入境口岸、到港时间,到具体的数量、体积、申报、处理等信息,便于个人与海关实时对商品进行查询和监管。跨境贸易商品涉及海关、税务、工商、质检等多个部门,各个部门之间应加强信息共享和协调性,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制定统一的管理政策,提高监管效率,共同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

 

3.完善法律标准体系

 

法律法规的完善有利于“互联网+”的顺利推行。跨境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要求国家应尽快完善电子商务领域的法律法规,约束、打击扰乱市场秩序、弄虚作假的不法企业。完善的法律体系,应明确跨境电子商务主体的责任与义务、明确各个交易环节,并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等方面。目前跨境电子商务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确立标准体系,对电子商务中的交易、物流、通关、结汇等各个方面实行统一的管理方法。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制定的税率政策也不同。大多数跨境商品国内外的价格相差较大,《进出口税则》对部分商品实行降税,实行单一税制,降低了交易成本,有利于跨境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对物流企业应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和监管方式,提高物流配送质量,完善物流配送服务体系。

 

4.实行信息化的管理方式

 

“互联网+”新模式要求政府实行信息化的管理方式,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社会资源,建立政府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服务体系,简化申报审批手续。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能有效地提升商品运转、流通速度,有利于管理部门对跨境电商进行分类管理,提高了通关的便利化程度。此外,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积极与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共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升数据的传输和交换速度,加快贸易的运作效率。对于政府要公共信息和数据,应对消费者实行公开制度,利于消费者实时查询。同时,在通关、退税、结汇等环节上,企业、海关、工商、税务和外管等相关组织应利用信息共享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共同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5.鼓励配套行业发展,引导企业增强竞争力

 

“互联网+”发展战略的实施,将带动国内外贸易、物流运输、第三方支付等各个行业的共同发展。新型模式的推行,对相关配套行业的要求也更高,促使配套行业改革管理模式、创新技术水平,提高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国内贸易企业应积极发展跨境贸易,大力开发国外市场,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形成跨境电子商务集群综合发展趋势。物流行业应提高物流运输速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配送服务质量,引进智能化的物流技术。我国应积极引进国际支付平台,鼓励国内支付平台推行跨境支付,建立成熟的支付模式。

 

三、结语

 

“互联网+”发展战略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发展我国的国际贸易,实行传统产业改革创新,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综合实力。同时,新型模式的推行将促使我国跨境商务法律法规、行政管理模式的完善和健全,建立信息化共享平台,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共同发展。

第5篇:物联网业务模式范文

一、“互联网+”对零售企业的冲击和挑战

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近几年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网络购物逐渐成为流行趋势。“互联网+”的购物模式流行开来,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丰富的购物选择和更方便周到的服务,这是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互联网+”正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互联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其规模也在不断增大。随着“互联网+”快速崛起,给零售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其中,百货商店和家电零售业受到的影响最为显著。人们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购买商品更加便捷,同时还能享受更多优惠,这是百货商店和家电零售业等实体销售企业难以做到的。在“互联网+”模式的冲击下,传统零售业的消费群逐渐的流失,更多的流向“互联网+”等电商模式当中。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没有充足的时间购物,相比于零售实体店,“互联网+”模式显然符合当前消费者的心理诉求,更具灵活性。面对这样的消费人群,“互联网+”更具竞争优势,其市场规模和市场份额也在不断的增加,对对零售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

二、“互联网+”给零售企业带来的机遇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零售企业需要适当的做出调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互联网+”给零售企业带来的机遇,为其指引了一条新方向。“互联网+零售”模式的构想由此而产生。零售企业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经营模式,而是需要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制定合适的经营战略。与“互联网+”模式相比,零售企业同样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同样,“互联网+”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因此,零售企业结合自身的优势,沿着新的思路进行调整和转变。借鉴“互联网+”模式,从中探寻发展经营战略,吸引消费人群。借助“互联网+”信息资源的优势,实时掌握市场的变化,预测市场方向。“互联网+”模式下,可以有效防止库存的积压。相比于“互联网+”,零售企业在产品质量保证上更具优势,还需要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服务,零售企业自身的优势充分的体现出来,为零售企业的市场规模和消费者人群也会不断的扩大和增加。因此,“互联网+零售”模式将成为零售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互联网+零售”模式的构建

结合“互联网+”以及零售企业实体经营各自的优势和缺陷,将二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构建“互联网+零售”模式。“互联网+零售”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充分发挥“互联网+”以及零售企业实体经营的优势,弥补各自的缺陷,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当前,人们对于网络购物的热情很高,“互联网+零售”需要抓住这一良好的发展机遇,不断的改进完善。在互联网+零售“模式当中,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发生了改变,不再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而是在网站上或是智能手机相关的APP上轻轻一点,即可完成一次产品的购买。互联网+零售”模式能够在短时间内接收订单,并由实体零售店提供消费者所需的产品,经过物流配送,产品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送达到消费者的手中,节省了时间,使其获得良好的消费体验,“互联网+零售”消费群体会不断的扩大。

成本控制、财务运作、品牌价以及产品营销是零售企业实体经营主要优势,而互联网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信息传输速率上的优势,构建“互联网+零售”模式,真正实现了优势互补,传“互联网+零售”的功能更加完善。购物网站和分销店面相结合无疑是良好的经营策略,既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同时还保证良好配送和售后服务,零售企业经营模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借助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优势来进行广告营销。将传统零售与网络零售业有机的融合,以开拓更为广阔的经营领域。传统零售能够和网络零售一样,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周到的产品服务,拓展销售渠道,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互联网+零售”模式的构建,对于新时期零售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使其有了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

第6篇:物联网业务模式范文

“互联网+物流”意味深长,从象征着跨入互联网时代的手机APP终端的出现到部级物流平台公共信息平台的,从信息互联互通到智能化的服务体系,从大数据到云计算,从跨界融合到“四流”融合,“互联网+物流”的新兴运行思路正迅猛崛起。如果把物流行业比作一辆车,那么,是政府为物流行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而“互联网+”则是给物流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多元发展、融合共享:给予“互联网+物流”新标签

随着“十三五”时期的到来,传统物流行业迎来了多元发展、融合共享的转型关键期。纵观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除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互联网+”的出现更像是物流行业发展的催化剂,点燃了整个行业的热情。

“互联网+”时代下,物流行业多元发展、融合共享,首先要有包容开放和共同分享的精神,善于用互联网思维开创物流新格局,不能简单地将互联网当成一种工具,单纯地建网站、开发车货匹配平台、开发APP终端信息,这些并不能解决物流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只有顺应互联网发展模式,利用平台化发展优势,在智能匹配、运营监控、金融支付等方方面面实现信息共享,利用物流大数据进行充分的资源合作,才能实现整个物流行业生态圈良好运作。其次,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发展要与时俱进,实现革命性进步。供应链物流管理是以供应链核心产品或者核心业务为中心的物流管理体系。负责供应链物流管理应将其作为一个长远规划,高度重视供应链物流管理,积极形成物流战略联盟。现代市场环境的变化更加需要生产出满足顾客需求的个性化产品,提高用户满意度,因此,只有建立敏捷而高效的供应链物流系统才能达到提高竞争力的要求。再次,物流行业需要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结合起来,催生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增强物流行业竞争力,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对那些充分吸纳就业、降低运行成本、方便群众生活的物流企业,要加大用地等政策支持,结合营改增创新财税扶持,简化物流企业设立和业务审批,鼓励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小微物流企业发展,在优化服务的同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物流众包模式:开启“互联网+物流”新纪元

物流众包模式,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利用闲散运输资源(劳动力)来做专线零担物流服务。其特点以“成本低、速度快”著称,即物流众包模式可以有效整合资源,提高送达效率。在降低成本方面,物流众包模式下的快递员都是根据自身情况自愿兼职的人,人力资源成本大大降低,相对于传统企业的高人力资本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提高速度方面,物流众包模式下的物流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这些企业能够提供附近的人员进行上门取货和送货到家的门到门服务,相比传统模式,大大减少了取件派件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北京迓雇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运宝网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了良好成效。运宝网是一家众包模式下的新型互联网物流平台,众包模式使运宝网有着传统物流行业无法比拟的价格优势。它的价格不是短期优惠促销价格,而是用互联网模式重新优化了供应链以后提供给货主用户的长期价格。运宝网不同于德邦、安能等传统物流公司的自建网点和运输网络,或是加盟形成自己的网点和运输网络,因此不用负担昂贵的土地成本和在运输淡季的闲置成本。运宝网的网点和运输网络由全国的中小物流公司众包形成,目前已有5万个网点,运输路线覆盖全国2000个地县。凭借“互联网+”的优势,运宝网利用现有物流公司网点和运输路线,根据网点匹配货主用户需求,运用电商平台,用大数据安排最优的线路来实现货物零担物流和派送,并通过网络实时跟踪货物的运输情况。“互联网+”把全国各地零散的市内配送链接长途干线形成门到门零担物流服务,货主网上下单、物流公司上门取货、干线运输、送货上门。这种共享经济的方式让物流公司实现了资源共享,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最终实现价格更优惠,从而争取到更多客户。

个性信息化:搭上“互联网+物流”新快车

“互联网+物流”形成的首要因素在于其改变了原始物流的运作模式,全面推行信息化,实现智慧物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变化,信息化从最初比较注重“量”,发展到如今用“质”来满足客户的差异化和定制化要求,系统除了需要主动采集更多的信息以获得发展趋势的新变化,还需要根据变化提供更加精准智能的选择。因此,物流行业要进行全面改革升级,必须以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和提升用户及行业的效率为前提。

北京中交兴路车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车旺95155云服务平台”于2014年9月正式运行。它是一个全国商用车车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主要以车端车队、车主、司机等为中心,融合物联网、移动互联、智能交通、云计算、地理信息、位置服务等先进技术,通过对海量行业静态、动态资源和百万有效车源、货源等信息进行智能分析,提供货源车源智能匹配,满足车主找货和货主寻车需求,全面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通过建立健全物流交易资格认证、信用评价体系,全面保护用户的交易安全,提供货主车主真实身份和企业资质认证,帮助物流企业建立口碑和品牌;通过开放平台引入各类车后服务运营商,提供多种车后增值服务以及7×24小时不间断响应服务,实时解决货运车辆在途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

第7篇:物联网业务模式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物业管理;整合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的互联网技术日成熟,广泛应用在企业管理当中,不仅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而且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还有效增加了企业的收入。目前,我国的物业服务企业在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为了促进管理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逐步加强了对于互联网技术以及相关技术的运用。本文主要分析物业服务企业如何促进互联网思维与物业管理工作的融合问题,继而增加企业收入。

一、物业管理概述

目前,我国的物业管理已经有了将近30年的历史,并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促进了各区域的和谐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但是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使得物业管理企业在进行相关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以及挑战,需要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解决。事实上,随着先进技术方式的引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得我国的物业管理工作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拥有良好的平台,有助于相关工作效率的提升。

二、促进互联网与物业管理整合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物业服务企业为了迎合物业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促进相关效益的取得,逐渐加强了对于互联网技术以及相关思想的运用,从而促进了该工作的有序进行,并有助于收入的增加。关于互联网与物业管理整合的意义,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其不断与物业管理工作的融合,我国的物业管理行业能够以此为基础朝着现代化、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一般而言,物业服务企业在运用互联网技术以及相关思维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促进管理以及服务的效率以及质量的提高。不仅如此,伴随着相关思维的发展以及渗透,能够促进物业管理部门以及人员加强对于单位的商业模式以及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作业,继而由此实现了对于物业管理企业中的传统管理问题进行解决,促进互联网+物业的模式的建立,并由此增加收入。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运用,使得社区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关系逐渐从“服务与被服务”的模式中解脱出来,促进多元关系以及管理模式的构建。事实上,物业服务企业在借助互联网技术以及思想进行相关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实现管理作业朝着互联网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并借助互联网平台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的构建。总体而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能够帮助物业服务企业更好的促进管理作业开展的有效性以及质量的提高,并促进物业公司信誉度的提升,使得其能够借助这一基础促进物业服务的转型。

三、互联网思维与物业管理整合的措施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以及相关思维的渗透,能够进一步促进物业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的提高,也提高了企业的收入。故而现实中的物业服务企业越来越重视互联网技术,并将其逐渐与物业管理进行有效的整合。关于互联网思维与物业管理整合的措施,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有内容如下。

(一)加强对于网络新媒体的运用

目前,我国的物业公司诸如彩生活物业、长城物业等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加强了对于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而且为了进一步促进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物业服务企业还加强了对于网络新媒体的运用。1.以长城物业的管理工作为例。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该单位根据社会居民常用微信的网络习惯,构建起了以微信服务平台为核心的物业管理模式,促进相关工作朝着智能化、简便化的方向进行。在该种物业管理模式之下,业主通过搜寻物业管理的微信公共账号就能够了解到物业管理工作的开展状况,并由此对物业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此外,该物业公司还加强了对于微信群的构建,加强了各业主之间的交流,并对业主的需求、建议进行及时的掌握,有助于物业公司及时调整管理模式,促进物业管理工作质量以及效率的提高。2.在借助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进行相关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以及人员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起生活服务功能,从而由此促进“业主、街坊以及社区服务”的管理模式的实现。以社区服务为例。目前,我国的物业服务企业在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相关作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物业服务公告等内容的社区服务体系。不仅如此,随着该体系的构建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使得业主能够借助这一平台实现了对于所在区域内得物业信息、公告以及通知的及时了解,一方面便利了业主的实际生活,也促进了物业管理工作的有效进展。诸如物业服务企业通过构建起服务性质的微信公共账号,以此为基础方便了业主对于相关信息的获取,并能够在此平台上进行各类物业、优质商品的购买,并实现了费用缴纳、查询以及投诉报修功能的实现。总体而言,随着相关技术的运用以及相关体系的构建,我国的物业管理工作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不仅如此,还能够进一步促进自身的转型和职能的优化,为业主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发展朝着信息化、便捷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O2O模式的构建

目前,我国的物业管理公司在进行转型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对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并由此促进O2O模式的构建。所谓的O2O模式指的是借助互联网等等智能科技手段,实现对于线上、线下平台的构建。一般而言,该模式的构建不仅仅能够有效的实现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物业管理作业的有机结合,还进一步促进了智慧型物业管理模式的构建。以龙湖物业为例,该物业于2014年3月借助微信、微博等服务平台逐渐构建起“龙湖生活”模式。在这一过程中,物业管理公司借助O2O平台为业主提供线上商业以及线下服务的服务与管理模式,以此为基础为业主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物业服务,并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取得,实现了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的共赢,实现现代物业管理模式的构建以及发展。

(三)以移动互联网促进物业管理公司管理模式的创新

随着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物业管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此背景之下,我国的物业单位加强了对于互联网技术的运用,继而促进自身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促进相关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取得,促进整个行业从粗放型传统服务业向集约型现代服务业转变。事实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以及普及,物业管理能够借助这一技术的运用促进其自身的物业管理组织结构以及工作流程的优化,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压缩,促进管理的扁平化发展以及简单化。此外,物业管理公司还可以将物业服务的计划、流程、要求等内容设置成二维码,并将其运用在移动智能终端上,实现了管理成本的降低,并业主与工作人员能就管理问题进行交流,促进物业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提高物业服务的品质和业主的满意度,并促进物业管理公司最终实现“对人的服务、对物的管理”。

结语:

第8篇:物联网业务模式范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物联网;应用

一、国外文献综述

(一)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1、美、法两国不同的农业信息化服务模式。美国实现集约化的农业信息化生产方式,依托的是高度发达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主要体现在:“政府投入型”为主的投入模式,包括重点投资基础设施而不是农作物和提供低息贷款;“政府主导型”的组织模式,包括政府主导的农业信息化组织结构和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体系;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传播方式,包括网络媒体、电话服务和图书馆查询。法国作为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与美国相比,虽然起点比较低但是发展速度快,这得益于其成功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一是“政府型+商业型”的投入模式,这种双方面的资源投入扩大了资金来源,相关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投资获益,也鼓励了他们继续投资;二是“多方合作型”的组织模式,法国服务主体众多,包括各级农业部门、农业事业联盟、农产品加工业协会、农商会等,他们在服务内容、对象、规模上各自有所侧重,形成互补;三是“传统+现代”的信息传播服务模式,除了网络媒体、电话、图书馆之外,主要还有会议、广播、报纸、刊物、传真等形式,呈现出分散、直接、多渠道的特征;四是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等制度保障体系。2、美、德先进的农业信息化技术体系。美国在物联网技术和信息化其他技术集成的基础上形成了成熟的精准农业,主要应用的技术有农业数据库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同时,先进的农业信息网络技术使得近20%的农场主选择网上交易,农业电子商务占总电子商务的8%,在所有行业中排行第五。德国在农业信息采集、存储、处理决策和控制方面均运用了物联网技术和其他信息化技术,并注重技术之间的集成,以保环境促发展为目的。

(二)物联网技术应用情况。MichaelChui、MarkusLofflerandRogerRoberts(2010)认为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加强对员工行为的感知,以此来改善公司管理。同时,运用物联网的传感器驱动的决策分析,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可以降低开发成本。RFID技术应用于零售业可以改善供应链管理、缩短零售周期、提高供应链可见度、提高企业知名度和未来盈利能力。未来在零售行业中RFID技术有望取代条形码技术,因为它不需要操作人员的视线关注并能够提供更多功能,提高了处理速度和效率。而专业技术的缺乏、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也是RFID技术带来的风险。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一)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在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方面,我国采用的是“政府主导型”投入模式,主要包括:属于无偿放款的拨款方式;使资金得到高效、有偿使用的贷款方式;补贴、补助和贴息方式。组织模式是以国家农业部门为主导,其他涉农部门为辅。信息传播模式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不断投入使用先进的农业信息传播方式,比如“三电合一”“、百万农民上网工程”“、农报110”等。在农业信息化技术体系方面,我国农业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决策方面的技术得到深化,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探索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项目,使相关技术落地生根;一些集成化技术已应用于精准农业。广东省发展农业信息化在区位、资源、政策、经济上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已经初步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省、市(地)、县(市、区)和乡镇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体系。河北省也已初步建立了全省性、区域性和特色农业网站三大类网站,并在“十二五”期间全力推进全省农业信息化“114工程”,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化体系。

(二)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方面的研究。物联网技术的感知、传输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大田种植、设施园艺以及农产品物流等方面。传感器可以感知采集目标检测区内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为精准农业、温室种植环境监控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中国移动依托土壤墒情和作物用水规律研发出智能化滴灌控制系统,解决了新疆石河子垦区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低的问题。利用二维条码和RFID技术可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中国电信建立智能农业仓储管理与溯源平台,提升了企业食品安全意识和消费者信任感。北京派得伟公司参与了科技部“农业物联网测控系统”重大项目,实现了农业传感感知、传输通讯和分析处理功能。农户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查看数据进行相关操作,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农产品供求信息,通过音视频互动方式与农业专家进行线上交流,为作物病害进行远程诊断。

(三)物联网技术在生活方面的应用情况1、交通领域。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公交无线视频监控平台,通过安装GPS定位系统和车载监控系统实现对车辆的实时监控和调度。另外,物联网技术还可以控制车辆行驶状态、在高速公路上不停车使用ETC收费,等等。2、房地产领域。通过互联网等通讯技术将传感器安置于地产开发涉及到的人员和物体、机器及各种终端设备,将小区医院、幼儿园、停车场等公共场所、设施的信息上传、汇总,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互通,达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3、医疗领域。未来的小区以及家庭内部将建立起与医疗机构的互通互诊的健康检查系统,使医生通过网络就可以对在社区内的患者进行简单的诊治。浙江大学附属一院何前锋提出了简约数字医疗物联网,认为医疗物联网是以医生、病人、药品、医疗器械为代表的“物”,同基于一定标准的工作流程的“网”之间信息的交互。4、物流领域。物联网技术改变了物流信息的采集方式,改变了从生产、运输、仓储到销售各环节的物品流动监控、动态协调的管理水平,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建立集物流配载、电子商务、资金质押、信息跟踪、仓储管理、安保警备、海关安检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四)物联网发展仍存在的问题1、信息集成技术落后,信息共享渠道不通畅。使用物联网技术产生的大量数据,用目前的存储方法保存会占用很大的硬盘空间,存储成本也比较高。同时,由于部分乡村通讯手段非常落后,很容易形成“信息孤岛”问题,信息难以实现共享、流通困难。相关产业、相似流程的信息不能共享,缺少借鉴、重复作业增加了成本,提高了失败率。2、商业模式待完善,相对成本较高。目前,我国农业物联网商业模式有三种:政府支持的示范性项目、物联网企业做的示范性推广项目、国有大型农业物联网项目。在这三种模式下,不论由谁提供资金,都存在着相对成本高、产业链成员参与不主动的问题。所以,构建稳定共赢、规模化、有利可图的物联网商业模式是推广物联网技术非常重要的部分。相对成本较高:一是人力成本较低;二是采纳物联网技术的成本较高。用整套的物联网技术来代替人工劳动力,投入必然会增加,尤其是在农业生产中,这一点成为阻碍物联网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3、开放性不足,规模化应用少。目前,我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主要局限在小规模、企业内部,大规模的、企业之间的甚至是跨境的应用并没有非常成功的案例。4、技术标准不一致。物联网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在初期推广的过程中,信息采集、传输、人机互交接口的技术标准不一致,各个标准组织比较分散,缺乏统一协调,导致上下游企业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对于厂商而言,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参照,不能进行大规模生产,进而影响终端产品的稳定性和成本。5、相关法律法规仍有待健全。工信部虽在2011年提出《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就我国2011~2015年物联网发展的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给出了明确的指示,但针对各省市具体环境、现实背景的更细化的政策文件仍有待完善。各级政府也缺少比较详细的物联网发展规划,使得物联网技术推广大多只是纸上谈兵。

(五)影响物联网发展的因素研究。总结众多专家学者的观点,基于Tornatzky和Fleischer提出的技术组织环境(TOE)分析框架分析物联网发展的影响因素。1、技术本身特性(T)。主要包括技术的复杂性、兼容性、感知效益和成本等。首先,物联网技术的复杂性与接触物联网技术的一线人员本身的素质、能力挂钩。在各行业(尤其是农业)中推广物联网技术,实地操作人员对该技术的理解程度、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推广成效。若技术太过复杂,会增加了人员操作的难度、降低操作人员的信心,导致抵触心理的产生;其次,物联网技术的兼容性决定了推广的规模。兼容性好的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与原有企业、其他上下游企业业务流程契合;最后,感知效益和成本是物联网技术推广的决定性因素。带有明显营利性质的企业最看重的因素:一是应用物联网技术是否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运行效率;二是增加硬件设施成本以及相关维护成本是否不大于原先的人力成本。2、所处组织特征(O)。就是指企业规模、高层支持、技术知识、供应链企业间相互信任等方面。规模较大的企业,在面对新技术的推广、实验时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包括购买硬件设备和聘请专业人员等;承担新技术实验失败风险的能力也比小规模的企业要大些。高层决策人员对物联网技术的关注和支持程度,相关人力、物流、财力的支出程度,也影响着物联网技术是否会被采纳。供应链企业之间较好的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对采纳物联网技术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众企业若想共同推进新技术的采纳,就需要相互之间的信任和协作。3、周围环境因素(E)。主要包括竞争压力和政府支持。竞争压力一方面是由于同业企业采纳物联网技术,激烈的竞争导致企业不得不采纳以跟上行业的整体步伐;另一方面是合作企业要求而应用物联网技术。另外,政府方面在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物联网技术发展和推广的基础上,还需拨出专项资金来帮助更多的企业进行物联网改革。政府政策的倾斜往往是具有超越一切其他因素的影响力的。

主要参考文献:

[1]VenkateshV,MorrisMG,DavisGB,etal.Useracceptanceofinformationtechnology:Towardaunifiedview[J].MISquarterly,2003.

[2]KohCE,KimHJ,KimEY.TheimpactofRFIDinretailin-dustry:issuesandcriticalsuccessfactors[J].JournalofShoppingCenterResearch,2006.13.1.

[3]SeymourLF,Lambert-PorterE,WilluweitL.TowardsaframeworkforRFIDadoptionintothecontainersupplychain[J].Journalof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2008.5.1.

[4]高娃.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

[5]黄承红.国外农业信息化建设及对广东的启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12.

[6]李治宇,胡志全.农村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分析[A].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增刊)[C].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10.6.

[7]李晋瑶.物联网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8]孙逊.物联网技术在休闲农业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4.

[9]于莉.物联网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4.

[10]赵松岭.河北省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优化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4.

[11]俞磊.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医院架构及服务访问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

第9篇:物联网业务模式范文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 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传统物流产业也正遇到巨大的考验,“互联网+”下的物流发展模式面临深刻转型。

“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 各个传统行业”, 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正在彻底改造传统行业的价值链条,从研发、制造、营销到用户运营,每一个环节都或多或少地正在被重构。一个更扁平化、更有效的“价值链”正在形成,传统物流产业也正遇到巨大的考验,“互联网+”下的物流发展模式面临深刻转型。

“ 互联网+” 下的零售业物流转型

2011 年2 月苏宁云商的“苏宁易购”电商平台正式上线,并宣布其未来发展战略:苏宁力争用3 年时间占到中国家电网购市场20% 的份额,成为中国最大的家电网购平台。2013 年2 月,传统零售商苏宁电器公告称将公司名更名为“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正式公布其“云商”零售模式,即苏宁既要做线上,也要做线下;既要做店商,也要做电商,还要做零售服务商。至此,苏宁云商融合“线上线下”的双重商业模式正式打造完成,并开创了我国零售行业推行“线上线下”双重商业模式发展的先河。

物流体系作为苏宁云商一直引以为傲的核心竞争力,一直也是其他企业争相模仿的对象,苏宁云商经过十几年的物流体系建设,物流网点已基本覆盖中国所有省份,供应链管理水平、快件配送水平都有着明显的优势。而“苏宁易购”线上业务为了达到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必须依托强大高效的线下物流体系,同时依托自身的物流基地体系才能确保了商品配送过程中的安全性。

苏宁传统的物流网络覆盖全国多个省份,全国主要省份的电商平台小件商品仓库项目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干线运输通过运输商和自建城际干线调拨方式,提高运输时效,采用运输服务商的EDI 直连管理,实现运输商品的及时跟踪。苏宁云商全国范围内拥有将近5000 家指定售后服务网点,消费者基本可以在自己城市找到苏宁相应的售后服务点。同样的,在“苏宁易购”平台购买的商品,如果发生任何产品问题也可以到消费者当地所在的苏宁售后服务点得到服务。特别是网上购买的大件家用电器,苏宁也会提供快捷高效的免费上门安装,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 互联网+” 下的车联网衍生实践

借助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物流的流向与流量进行全面优化,更要兼顾成本与技术应用的关系,因此难度很大,任重道远,目前刚刚启程,前景空间无限。其中,基于互联网的车队资源与货运资源对接,其带来的效应绝不仅仅是物流效率的提升,更有很多商业模式创新。

如标准化的信息平台与车联网技术,带来专线整合O2O 新模式;基于互联网平台整合全国各货运物流园区的货运节点,可以带来对车辆与货源的优化与整合的020 新模式;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平台整合中小散户车辆资源,可以形成轻资产的货运020 新模式;基于滴滴打车等车联网模式,可以创新货运车联网的物流运作模式等等。

集成银行信用卡与货运车辆的车联网系统,实现追踪货运车辆的物联网金融创新,实现集成的、网络化和团购模式的融资借贷、资金支付、车辆保险、车辆加油、车辆维修、物流园区消费等多种金融创新服务,利用团购折扣可以为物流企业带来巨大利润。

以互联网与行车的融合,所形成的“车联网”,简单来说就是“车、路、人之间的网络”,通过整合车、路、人各种信息与服务,最终都是为人(车内的人及关注车内的人)提供服务的。车联网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通过碰撞预警、电子路牌、红绿灯警告、网上车辆诊断、道路湿滑检测为司机提供即时警告,提高驾驶的安全性,为民众的人身安全多添一重保障;通过城市交通管理、交通拥塞检测、路径规划、公路收费、公共交通管理,改善人们的出行效率,为缓解交通拥堵出一份力;为人们提供餐厅、拼车、社交网络等娱乐与生活信息,提高民众生活的便捷性和娱乐性。

“ 互联网+” 下的物流与制造业4.0 及微信的融合

物流互联网将引导互联网向制造业渗透,推动制造业4.0 发展。制造业4.0 绝不是现在大家看到的所谓制造业智能化、柔性化与网络化,更深刻的变革将是颠覆性的。预计制造业4.0 必将向工业互联网发展,未来将出现开源硬件、云工厂、云设计、云制造。消费客户直接参与消费产品的设计、制造、物流活动,制造业将由互联网智能控制和引领,制造的硬件有可能成为显示应用中的智能互联网终端,甚至有的制造产品因此变为服务业的道具,免费使用,并通过互联网的服务来收费。这从小米手机、苹果手机、特斯拉汽车等产品上已经初见端倪。

另外,微信平台也是加快物流与互联网融合的重要媒介和载体,微信公众平台为企业和商家提供了一个与微信个人用户直接沟通的渠道。微信用户作为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可以通过公众账号获取企业、商家、组织机构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并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实现信息或服务的二次传播。微信的广点通广告平台的上线,使得微信的移动营销在公共账号基于“阅推送”的内容营销的维度上,增加了流量变现的维度,使得微信公共平台上的自媒体订阅号(流量主)有了盈利的可能,而企业用户(广告主)可以在不同订阅号上实现更加精准广告投放。

微信上营销信息的广泛传播也不再仅仅依赖于个人用户朋友圈的“扩散”,开始向具有“媒体性质”的订阅号转移。对于微信平台本身来说,移动营销领域的拓展为连接企业用户与个人用户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微信平台可以通过向企业用户开放更多的权限来获取盈利。但同时这也是一场商业化拓展与维持用户体验之间的博弈,毕竟作为个人用户来说,并不希望在微信上接收到过多的营销信息。

“互联网+”下的物流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