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物料员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

物料员试用期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物料员试用期工作总结

第1篇:物料员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 工程质量;监理; 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 管理

现代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公路基本建设的大发展,同时也使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并取得相应的发展。这对保证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提高道路使用质量和投资效益发挥着作用,而且在未来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将继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任务重、项目繁杂,抓好试验室建设、人员素质培训、对施工现场的全面质量控制是试验检测管理工作的重点。

1 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的职责

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是对所辖标段进行数据控制和检验测定的中心,其规模应与所辖工程相匹配,对各个工程项目的材料、配合比和强度等进行有效的控制。试验人员应通过交通质监总站组织的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业务考试,取得上岗资格证书。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应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实行明确的责任分工。同时应对承包人工地试验室的设备功能、人员资格、操作方法、资料管理等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和管理。按合同要求检查和督促承包人工地试验室的建立、仪器设备的维护, 试验人员及设备的配备。检查和督促承包人定期标定仪器设备;检查各对试验标准及规程的执行情况, 并提供技术指导,组织有关试验人员的业务学习交流;在各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承包人先完成标准试验(包括各种标准击实试验、集料的级配试验、混合料的配合比试验、结构物的强度试验等),经驻地试验工程师全过程旁站审查后报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中心试验室对承包人的标准试验进行平行对比试验,以肯定、否定或调整承包人标准试验的参数与指标;凡涉及决定质量标准的一切试验成果必须经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批准的试验数据才能成为各项质量控制标准。

2 试验室人员、设备的配备及管理

为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的控制,由政府投资、交通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建设管理的工程项目,均设有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主要为监理工作中的试验检测任务服务,同时对承包人工地试验室进行检查指导。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可以由取得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等级的监理单位自建,也可以委托取得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等级和计量认证资格的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设立。

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必须根据授权试验检测项目需要建设试验检测用房,主要包括力学室、水泥室、混凝土室、集料室、土工室、化学室、沥青室、沥青混合料室、现场检测室、样品室等,各室面积均不得小于20平方米。试验室的用房满足通风、采光条件良好,供电、排水必须到位,基础稳固、操作空间充足。沥青、化学室必须配置通风装置,注意用电安全,规范危险品管理、废渣废液处理,以保证试验人员的身体健康。

试验检测设备是试验室的硬件,是开展试验工作的物质基础。设备的使用状况及准确度、精度直接影响试验工作的质量, 所以应重视设备运转的可信度。设备管理必须完成以下几点工作:①建立帐、卡、物的管理制度。设备进行统一台帐登记;卡记录设备性能、随机配件、精度等; 帐、卡、物必须相符;②建立岗位责任制。各分室设备分别由专人管理和使用,对设备的保养、维修、使用及试验室的安全负责,正常使用后必须进行简单养护并定期进行保养;③建立设备检定/校准制度,确保试验数据准确无误。使用中的试验设备必须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计量检定/校准,设备检定/校准必须委托具有相应检定、校准参数资格的计量检定机构承担。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应对设备校准报告进行审核,确认试验检测设备能否满足要求;④建立使用维修登记制度。每个人员使用的设备必须登记使用日期、试验内容、设备状况、故障情况等。只有执行严谨的制度才能将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

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主任由母体试验检测机构授权,主持全面工作,另外根据工作需要设副主任1~2人,明确职责与分工,协助主任完成试验检测任务及管理工作。根据不同试验检测内容,配备试验检测工程师及试验员或配合工人。试验检测报告签字人必须是持证的试验检测人员,报告由授权负责人签发。

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要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整的试验检测人员档案,做到试验检测台帐、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试验检测原始记录、试验检测报告相互对应。

试验检测工作分为室内及施工现场的试验、检测工作两部分,有效的管理必须将二者协调统一起来, 就像协调整个总监办各部门的工作一样,必须达到二者的统一。目前,部分公路工程项目存在室内外管理脱节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人把试验工作完全看作是为了试验而试验,根本不是为指导施工、控制施工质量而进行的试验。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重视加强试验检测这项工作。

3.1 室内试验工作管理

3.1.1 样品管理

样品管理是试验工作的关键环节,样品的采集必须根据不同材料的相关要求进行,并按相应的试验规程进行试验。样品采集后必须认真填写取样地点、里程桩号、拟作用途、取样日期、取样人等。采样人与试验人员分开,按盲样管理的原则进行。对可以保存的样品一式两份,一份试验,另一份留样,供试验结果有争议时仲裁试验用。

3.1.2严格执行试验规程及技术标准

试验规程及技术标准是试验工作的要求及方法,每个岗位责任人必须熟悉每个试验的操作步骤、试验条件、影响因素、注意事项,并能熟练地操作试验设备,能分析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并作出正确的判断,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确保试验结果准确无误。同时也必须跟踪试验检测规范的更新,及时作出调整,保证所用的试验规程及技术标准都是现行有效的。

3.2 室外检测工作的管理

室外试验检测工作的内容比较多而且烦琐,如原材料的抽取、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混凝土试件的抽取等。这里就路基、路面、桥涵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试验检测内容作简要分析。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是总监办的一个部门,用于完成整个总监办的试验检测工作管理, 同时必须督促、检查、指导承包人工地试验室的试验检测工作,所以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的试验检测工作也需要现场试验监理工程师的配合。

3.2.1 路基施工质量的试验控制

路基施工过程中试验检测控制主要指标就是压实度检测,它必须首先以填料的最大干密度为标准,现场求取干密度来计算压实度,然而控制的最大难点就是填料干密度的使用,因为每个项目由于考虑经济因素,均采用挖填相互利用。而每处的挖方由于地质条件限制会产生填料性质变化较大,如果不能正确的确定、使用最大干密度,则所谓的压实度根本毫无意义。所以, 路基压实度的控制必须从填料的使用控制入手,这就需要提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项目开工前,必须对全线所有挖方及填方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要求各路基标将各自标段的填挖情况汇总,进行详细统计并确定每一处挖、填方具体的数量,针对施工调配计划严密掌控所有填料的动态使用情况,做到随时调查随时更新。然后将每一种填料按规定进行全套土工试验,留存样品。

3.2.2 桥涵施工质量试验检测控制

首先要协助业主对承包人选用的水泥、钢筋的品牌作详细的市场、品牌信誉等情况调查。其次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要完成监督承包人进场材料的品牌,对厂家合格证、质检报告的审验,督促承包人对原材料的试验并进行必要的抽检工作。但是在原材料质量有所保证的情况下要重视现场对材料的存放、加工、使用方面的控制。水泥必须达到防潮、堆高、存放期限的要求;钢筋加工无非是弯曲与焊接,主要注意冷弯速度不能过快,冷弯速度过快会使钢筋弯曲处产生裂纹等损伤情况从而降低强度、耐久性。另外最重要的就是焊接,必须要求焊工持证上岗,并按设计严格执行焊接形式。

3.2.3 路面试验检测管理

目前国内路面主要有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周期相对短,工作量相对集中,路面试验检测工作内容基本一致,所以试验检测工作必须根据施工计划、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无外乎提前进行材料调查试验,确定材料规格进行备料,根据确定的材料状况进行配合比的设计,开展试验段施工,对试验段进行试验检测,积累分析施工数据作好总结、开始大规模施工的过程。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的试验检测工作也必须随着施工情况而合理安排。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必须主动配合、指导承包人工地试验室对周边材料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根据设计指标、供应情况、施工计划进度、经济等因素选择确定合理的材料来源,同时必须依据设计或规范的要求进行材料指标的检验,确定材料合格更要合理。

4结语

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的工作是在总监办的领导下对所辖全路段工程范围内的试验监理工作进行统筹管理,按监理办法及合同、规范规定的抽检项目、抽样频率、时间和方法,完成驻地试验监理工程师送、抽检的具体工作内容;配合驻地试验监理工程师, 完成各合同段施工前原材料及各种混合料组成及配合比的复核试验,以及对重点环节及可疑点的检测试验结果进行检验和复检,并对有关工程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审核,批复驻地试验监理工程师及承包人报送的各种试验,检测报表和有关技术资料,并按规定对所有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汇总和归档。

公路工程项目总监办工地中心试验室的试验检测管理工作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如下:

1试验检测工作必须是闭环控制的,无论试验检测过程中出现任何小的异常或不合格数据,中心试验室必须发挥吹毛求疵、谨小慎微的态度一查到底,对工程实体采取相应的有效手段进行校验和复核,直至证明该部位或结构实体能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否则必须坚决强制进行返工处理,坚决避免不合格材料或有质量问题工程部位的存在。

2必须采用动态控制手段。因为施工现场日新月异,每天都有一定的进度,尤其是工期紧张的项目,作为试验检测管理的中心试验室必须采取主动,每天都要结合室内工作的侧重点合理安排施工现场的检测工作,一方面能有效地为承包人赢得宝贵的时间,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对现场进行试验检测控制。

参考文献:

[1] 交通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2005年12号令)

第2篇:物料员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XXXXXXXX工程建设中的工程试验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与采购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及合同要求,严格现场施工控制,降低消耗及节约成本,适应公司质量体系要求,特制订本《工程试验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第二条 工程试验管理是企业质量体系的重要内容,试验工作是实现质量保证的重要技术手段,必须确保试验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严禁任何行政或其它利益对试验工作的干预。

第三条 试验人员要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执行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积极完成《质量手册》规定的试验内容,确保试验结果准确可靠,提供的试验数据力求科学、经济、合理。严禁过程检验出现量差,产生漏检和缺检。

第二章 基本任务

第一条 试验室负责试验鉴定工程中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是否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和合同要求,混凝土、砂浆配合比选择、填料鉴定、标准击实。混凝土、砂浆试件强度试压、抗渗试件性能测试等。负责对全管段试验检测工作管理,对各施工队试验工作进行监督抽查指导。

第二条 进货检验、试验与正确使用,按标准、规范及规程要求进行检验、试验,做好试验过程控制,保存试验资料记录。做好计量试验仪器设备周期检定和试验仪器设备管理工作。

第三条 积极开展试验研究,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为设计和施工提供试验资料和技术依据,积累试验成果。

第四条 各级试验人员必须遵守条规,服务工程,处事礼貌,尊重领导,尊重监理。各工程队试验人员应配合项目检测员负责本队的施工控制(检查试件制作、编号、送试件、路基密实度检测等)、原始资料填写,向试验室及时申请本队检测项目,配合试验室人员检测与取样。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人员技术要求

第一条 试验室,设主任X人,副主任X人,试验员X人共编制X人。

第二条 各拌合站、工程队设专职试验员1名。试验人员必须按有关标准、规程和工作程序文件完成试验检测工作。

第三条 所有试验人员必须经过本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确认合格后方能上岗。

第四章 试验机构及人员岗位职责

第一条 试验室职责

1、严格执行有关规范、规程、标准、试验施工细则、承包合同和工作程序文件,制止违反操作规程的施工,并做好有关记录,如实向本级和派出机构反映,并提出处理建议。

2、制定本试验室试验工作计划,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好本级试验管理,提出本试验室试验设备的购置、送检、校验和维修报告。

3、参加所属工程原材料产源调查和选择,取样鉴定试验;指导原材料正确保管与使用,熟悉试验状态标识。

4、按时完成试验工作,及时解决试验中的问题,做好试验资料的收集和保管,按派出机构的要求及时总结上报。

5、监督指导按规定的原材料和配合比、其它施工参数和方案进行施工,做好施工控制。

6、参加有关工程质量检查和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

7、全面了解所属工程的试验要求,对不能承担的试验项目提出委托申请或请求协调指导建议。

8、监督检查指导队级的试验业务工作,必要时予以适当培训。

9、完成领导交给的其它工作。

第二条 试验室主任职责

1、贯彻执行试验工作有关的政策、法令条款和制度,负责本室试验工作计划编制,并负责检查、落实和总结。接受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2、做好本室职能范围的全面管理,对所属试验业务进行检查和指导,协调安排有关工作,解决试验工作中的技术难题。

4、了解有关工程质量的情况,参加工程质量检查参与有关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

5、办理试验室设备的申购、维修、封存和报废事宜。

6、掌握日常工作情况,审核并签字发送试验报告。

7、检查落实本室有关制度和ISO9002标准的执行情况。

8、做好所属工程计量工作,对本项目部试验室工作全面负责。

第三条 试验检测人员工作职责

1、熟悉有关专业的技术标准、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性能,严格执行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确保在试验设备和环境条件正常状态下进行试验。

2、按照标准对试验项目(参数)做出结论,并提出试验报告。

3、掌握仪器设备精度和计量周检情况,负责自校设备的检验工作。

4、熟悉所属施工队试验情况,并进行帮助、指导、抽查。

5、负责工程材料、试件样品抽取、保存、试验项目的检验工作,收集整理测试资料并归类。

6、对本试验室不具备检测条件的检测工作负责联系或对外的委托试验。

7、制止违反操作规程的施工,必要时做好有关记录,如实向项目部工程技术部反映,并提出处理建议。

第四条 试验员职责

1、了解试验工作的基本任务及试验材料的用途与性能。

2、熟悉本专业各种试验仪器的用途、性能、操作方法和维护方法。

3、负责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和试验仪器的日常维护、管理和清洁工作。

4、完成本专业的试验和施工控制任务。

5、根据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本专业的设备,做好计量器具的周期送检和试验设备的校验。

6、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和用电常识,做到安全生产。

7、完成材料的加工,制作及试验,并提出完整的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

第五章 试验设备管理

第一条 试验室配置的试验仪器设备,应基本满足工程项目对试验检测参数的要求,试验设备配备率不低于90%,完好率达到100%,且应具有数据准确、性能可靠、速度快捷、轻便灵活及环境适应性强的特点。进行计量器具标识,仪器操作规程上墙,保持室内仪器清洁,每天清扫擦拭,每周彻底清除实行包干责任制。

第二条 试验设备的管理按《检验和试验设备程序》执行。试验仪器按《工程试验专用仪器校验方法》TXG001-086-2008(铁路)进行校验。

第三条 各工程队应配置试验用房不少于10m2和工作台。各施工队应配置必备的试验仪器。

第六章 施工控制

第一条 试验人员要严格进行施工控制,有关的施工工序应有施工工艺、试验参数、配合比等资料,按规定对工程材料和设备进行抽样检验或复检,并收集质量证明书。

第二条 为有效地控制生产产品质量,材料(砂、石土料场)料源由试验室会同物资设备部联合调查。各队根据施工具体要求,由试验员和物资采购人员按试验要求取样送检,经试验室鉴定后再确定。

第三条 原材料进场,由物资设备部向试验室填写《材料试验委托单》后,试验室试验人员应及时对原材料按规定的频率取样进行试验,并及时向物资设备部发出《材料检验反馈单》。室内样品要进行标识。

第四条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有关规范、规程、配料和施工技术要求及施工参数,配料计量误差不得超过规定,每个混凝土搅拌点按要求制作《混凝土(砂浆)配合比配料标识牌》每次混凝土施工时,在混凝土浇注前应进行砂、石含水量测试,并按《砂、石含水率测定记录》进行记录,填写《混凝土(砂浆)施工配料通知单》填写混凝土(砂浆)配合比配料标识牌,如砂、石含水变化较大时,及时测砂、石含水量,调整施工配合比,通知班组施工,重新填写混凝土(砂浆)配合比标识牌,做好记录。要严格按配合比进行原材料计量(采用质量比)。

第五条 积极推广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外加剂,掺用前应经试验,以确定其性质、有效物质含量、溶液配置方法和最佳掺量,在掺用过程中应搅拌均匀,并定期检查。

混凝土施工中,各队必须严格按配合比施工,派专人掺配各种外加剂,特别是针对水泥、各种外加剂、外掺剂的用量,项目部每月将进行复查、核对,如发现有偷工减料者,项目部按配合比进行换算,除按标准扣除节省材料费外,将另给予2000——5000元的罚款,严重者将清退出场。

第六条 砌体工程所用水泥砂浆,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应具有适当的流动性和良好的和易性,以保证砌缝充分填满和压实。

第七条 建筑钢筋必须在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合格的情况下才能用于施工;钢筋焊接检验样品应从成品中切取,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

钢筋取样方法,原材去掉钢筋两头置少50cm,

拉伸试验:长度等于5d+200mm,二根在同批量中的不同根数中切取。

冷弯试验:长度等于5d+150mm,二根在同批量中的不同根数中切取。

第八条 填土施工控制应以土工试验为依据,其内容包括填料复查、填料试验、掌握填料使用情况以及压实施工时检验填层的含水量及密度。

第七章 取样与试验

第一条 对工程材料应坚持先试验后使用的原则,未经试验和经试验为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投入使用。

第二条 对暂时来不及试验而施工急需的原材料,在确保能够追回和更换的情况下,经项目部总工程师批准,按《程序文件》作紧急放行处理。

第三条 在工程使用中对外观有变质迹象的材料应进行复检。

第四条 按《建筑工程样品抽样方法》规定取样数量和检验频率,做好检验试验工作,试验工作检测环境条件应符合有关规定。

第五条 当需对外委托送检试验时必须详细填写委托试验申请单,送受委托单位。

第六条 对各工程队来样检验时,应由专人负责收样,按要求保存样品。所有来样逐项验收,并作好《试验收样记录》、《样品登记记录》分类存放。

第七条 应保存好所有试验原始记录和报告,以作为不同试验状态的材料或产品标识的依据。

第八条 按规定随机取样进行试验,检测结果不合格时应及时通知物资设备部和安全质量,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场。

第八章 试验资料、报表和总结

第一条 各种试验资料、原始记录和试验报告必须实事求是,认真填写。所有报告采用铁道部或业主统一制式表格,应填写完整,签名齐全,文字简洁,字迹清楚,应按规定复核,复核者应具备3年以上从事产品试验经历,复核后签名认可,报告经技术负责人签名后,加盖检测公章、“CMA”章方能生效。

第二条 各种报告由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发,审核范围包括报告外观质量、数据及结论的准确性,在审核中发现错误,由原填写人重新填写,任何人不得重新更改。

第三条 报告应按《技术文件和资料发文登记簿》登记发送。

第四条 每月截止25日,按《工程试验工作报表》统计当月的试验资料;每年截止12月25日将统计当年试验资料、计量试验仪器设备、试验人员动态等情况、试验工作总结。

第五条 单位工程竣工后,各种试验报告、质量评定、原始记录必须分类分项目,分别装订成册。

第九章 试验室管理制度

第一条 试验检测工作管理制度

1、试验室主任编制试验检测计划、按照计划安排工作。

2、试验工作必须按国家、铁道部行业或地方标准进行。

3、试验过程的每道工序必须申报监理工程师旁站

4、试验工作完成后,由检测人员将检测结论报告交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发。

第二条 标养室管理制度

1、保证不停电,项目部驻地房管部门已备有发电机,一但停电,在半小时之内可送电,以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

2、标养室已备有水池,自来水一停使用备用水。

3、钢架放置试件,摆放整齐,块与块、组与组之间间距2cm。

4、进出标养室人员必须随手关门,非试验室人员不得入内,确保恒温、恒湿。

5、工作人员进入要穿水鞋,带胶皮手套,以防触电。

6、每天做好温、湿度记录,看与控制箱温、湿度显示是否相符。

7、加温、加湿箱每天要检查水位(早上7点、下午14点、晚上21点),以防停电停水,烧坏加热器。

8、每星期做卫生、安全检查。

第三条 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试验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按事故处理。

(1)试样丢失或损坏。

(2)检测报告丢失,原始记录丢失或失密。

(3)由于人员、试验仪器和设备、检测条件不符合检测工作要求;检验方法错误;采用错误判断标准等造成的检测结论错误。

(4)混凝土试件不满足设计要求。

(5)检测过程中发生人身伤亡。

凡违反本规定而造成的事故均为责任事故,事故等级按有关文件分类。

一般重大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抢救伤员,保护现场,报告项目部。

对混凝土试件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在二日之内,如实填写事故报告单,逐级上报。并采用回弹法或钻孔取芯法进行复测。

第四条 技术资料管理办法

1、技术资料由专人保管。

2、应长期保存的资料有:

(1)国家、行业和地方各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验收标准、产品技术标准、相关标准和参考标准。

(2)试验检测规范、规程、细则、操作规程和方法(含国家和自编规定)

(3)计量试验设备档案(按《检验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办理)。

(4)产品图纸,施工图、工艺文件及其它技术文件。

3、应定期保存的资料有:

(1)各类试验检测原始记录的报告(按《程序文件》规定办理)

(2)样品委托申请单、收样记录,报告发送登记,保管期不少于三年。

第五条 样品保管制度

1、样品上有明显的标识,分门别类存放确保不错样、不混样、不丢失、不变质、不改变其性能。

2、样品保管应作到帐、物相符。

3、样品检验后处理:

(1)破坏性样品不保存。

(2)有特殊要求的样品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条 安全管理制度

1、试验检测人员应自觉遵守安全制度和有关规定,不得违章作业。

2、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加强防火、防毒、安全用电和人身安全教育。经常检查安全操作情况,及时消除隐患,杜绝机械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发生。

3、试验室内应备有灭火器具,任何人不得挪动位置,并定期检查。对易燃品和放射性物品等应有隔离防护措施,指定专业人员妥善保管。

第十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一条 奖励

工程试验人员及试验仪器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对试验仪器设备、人员的素质、检测工作的质量、施工控制过程的质量、规章制度的执行和环境条件的保证等方面进行年度检查评比,并对先进个人奖励200元。

第二条 处罚

1、工程试验人员不按照操作规程和检测程序进行检测,施工控制不严,工作不认真,对造成质量检测事故和严重质量后果的将给予行政处罚,调离工作岗位。

2、对各工程队的试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修保养工作不及时,造成设备的锈蚀、丢失和损坏情况,应按仪器损坏情况的大小,给予原值的80%——200%罚款处理。

3、对不按规定制作试件和填土密实度的单位和试验人员,按试件组数和填筑层数进行罚款,单位罚款1000元,试验人员罚款50元。

4、计划部及财务部对以上的奖罚应给予积极配合。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3篇:物料员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安全管控;质量管理;费控管理

新生产设施的工程建造,从设计阶段、建造阶段、机械完工到试生产阶段是一个综合而涵盖多种风险作业的施工过程。本文基于业主方介入后的实际管理经验,综合分析总结了新项目建造过程中现场采取的一系列有助于质效提升的优化措施,最大程度保证过程施工质量和后续生产运行的可靠性。

1以业主方为主导的安全管控

业主方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为生产设施机械完工后到油气田试生产之间的作业安全管理,它包括单机调试、联合调试和试生产的全过程。安全管理工作是所有施工作业的前提,其重点工作是作业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特别是针对一些高风险作业,一定要划纲划线,严格落实公司管理体系与作业程序。项目施工现场,往往同时存在立体交叉作业和大型吊装作业,作业时间和空间维度相对集中,再加上施工承包商人员多、流动性大,都给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1]。人员动态管理:建立了人员动态管理制度和苛刻的“门禁”管理制度[2],确保作业人员信息清晰而有条理。作业人员包括业主方、工程建设、设备厂家及钻修井人员等。计划性控制管理:现场工程参建方联合办公,针对当天施工问题、明日计划工作进行交流切磋,统筹协调各方人员有计划性地开展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执行、有跟踪、有反馈,有效提升了调试阶段的过程质量和作业效率。联合作业管理:现场工程参建方进行严格的属地划分、作业风险管控,周期性执行现场作业联合检查和联合应急演习,整个开发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实现了可记录安全事故天数为零的优秀成绩。

2过程控制

2.1以质量风险识别预防为主的质控管理制度

质量控制管理要以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风险识别和预防为基础。应考虑质量管理活动中有关的主要风险因素,例如法律法规风险、行业规范风险,方案审批风险,承包商/分包商资质风险,人员资质风险,设备、材料、方法和环境符合性风险,过程执行风险,验收风险以及文件归档风险等。质控管理过程中,引入了风险矩阵,对质量风险分级分责,落实到岗,层层落实,做到了从质量风险点的预防性发现到整改后的措施处理,建立起良性的质控管理环路。另外根据实际管理情况,建立动态质量风险数据库,为后续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2.2现场问题跟踪与反馈管理制度

工作联系函的运用:针对新生产设施的设计与现场建造施工,灵活应用工作联络函,与多方参建单位有效沟通,实现了业主方、工建中心及设备厂家等多方的互赢局面。现场问题跟踪反馈制度:对现场施工作业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级分类,梳理出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层层落实推进,逐级汇报反馈,建立了持续性的问题跟踪与反馈管理制度,避免了设备设施“带病”运维问题。

3实施多元化的人员管理模式

3.1全员取证上岗,确保团队工作资质

参照工作人员的取证矩阵,建立人员培训取证跟踪制度,协调好各方时间,将培训取证统一安排,确保全员百分百出勤,全部取得相关岗位证书,保证工作人员良好的上岗资质。

3.2多元化的人员培训机制

现场工作人员结构较年轻,实战经验不足,队伍建设方面需加强引领。虽然生产设施经过国产化升级,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但很多设备设施借鉴了较成熟的生产模式,这就为实际人员培训管理提供了参考。将员工培训纳入系统管理范畴,以绩效考核为激励手段,建立周期性以内部培训为主,提升培训为辅的多元化培训机制。同时周期性组织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进行培训效果检验。另外,不定期组织设备厂家、施工方、建造方和业主方等多方参建单位联合培训和资料共享,从设计源头了解设施建造,从生产厂家熟悉设备细节,不断将优秀经验融入人员培训管理中。在建立清爽的工作人际关系同时,也为下一轮的培训和学习方向提供了参考和指导,得以持续有效地敦促作业团队软实力的不断加强与提升。

4推动新生产设施建档立制

4.1健全基础文档体系

新生产设施的投建,在文件准备、建档立制方面是一块白板,业主方的介入不仅建立健全了相应的文件资料、备查资料等文档体系,更为新生产设施项目监造、试生产阶段提供了调试程序,操作程序,预防性程序和验收标准等指导性文件体系,为整个新项目的机械完工和试生产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在整个项目期间,业主方对设备和流程图纸、施工图纸等设计性指导资料,进行严格审核,从设计、建造和后期运维等不同角度进行不符合性问题、安全隐患梳理总结,不断修正升级,防患于未然。

4.2库存物料管理

物料工具管理是库存物料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新生产设施的物料多,工具杂,管理难度大。以正式库房的管理经验为借鉴,从物料入库,上架管理,到出库使用登记,建立了动态的备件管理档案和备件管理卡片,为实现最佳的储备方式创造条件。同时,建立了精细化的物料信息管理制度。基于主数据库,不断完善数据库系统材料号信息。对待扩展物料进行编码扩展和申请,以满足现场管理和使用需求。这样既能避免额外库存的发生,又能保证物料管理细致到位。

5费控管理

安全施工和安全生产是最有效的费控管理措施。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力实施和正向反馈,是可以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现场作业中,业主方不断促进各岗位间的专业优势互补,加大队伍间协作力度和深度,剔除了多项公司级安全隐患,将安全工作真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工程项目期间,业主方充分发挥了油田一体化优势,建立资源共享和分摊机制,合理规划船舶调度,合理利用各设施工作甲板面积,统筹控制直升机通航,实现了高效机动的工程物料、作业人员调配管理模式,为多方向的作业项目同期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另外,业主方还建立健全了计划性的预防性维护和自检自修制度,完善了以新生产设施为中心的海陆信息共享与沟通合作机制,确保了联合应对大型设备故障抢维修和抢险应急处理的优良战备能力和资源,主动有效的控制了额外生产费用的发生。

6结语

通过业主方对新项目的多点介入管理,包括安全管控、过程控制、人员管理、文件体系管理和费控管理,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得新生产设施顺利机械完工,试生产时间点比预期提前一个多月。纵观全程,多点介入的管理模式对推动工程建设质效提升是非常有利的,这也为油田后续滚动开发项目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喜然.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1,656(08):3-4.

第4篇:物料员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平面图示法;施工管理;应用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units in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process, use on the plan related engineering labeled with the information, rise to optimize person, machine, and material configuration, the project schedule, test material, alteration, measurement statistics, speed up the completion data for the role.

Keywords: plane the law;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 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特点,与其相对应的施工管理方法有很多,通过对多个工程项目施工的总结,平面图示法以其直观、明了在道路工程施工中被广泛应用。现对平面图示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进行图纸校核

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设计图纸中的工程项目,比如水沟、防护工程、路缘石、涵洞等,多为表格形式,表格中列有桩号、左右侧、工程量等内容,面对一堆桩号信息,很难直接从中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也不容易形成项目管理者直观的信息,通过图示法可以将工程项目表格里面的桩号、位置在平面图上依次标出,在标识过程中,能够发现设计图纸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位置不合理、长度不合理或者出现桩号重叠等问题,施工单位可以在项目实施前发现问题并向监理、设计、业主及时对设计图纸提出疑问并进行调整,可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图1、表1、表2)

二、优化工班布置、材料调配及统计工程进度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普遍战线长、作业点多,如何布置工作面、分配工作任务、进行材料组织调配,对于项目主要管理者是否能够合理安排是个全面的考验,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费用等。

根据标识好构造物的平面图,项目管理者可以获得比如挡土墙、涵洞、水沟、路缘石等工程项目的分布、数量等信息,再根据此信息进行工班布置、材料供给调配、施工机械调配。如图1所示,K4+470-K4+830段,挡土墙、排水沟等构造物相对集中,应在此段就近安排一个圬工砌体工作班组,根据施工作业工序,工作面需要,安排工程机械进行挖基、回填等工作进行配合,材料人员工程进度应保证足量的施工材料供给,比如砂、石、水泥等,保证工程项目施工的连续性。

通过现场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实时进度的标注,能够很直观的反应出工程的进展情况,能够为项目管理者计划部署下一步工作安排提供准确的信息。

三、建立直观的试验记录

如图1所示,根据该构造物的工程数量、施工时间,应事先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确定需要的试验内容、数据、频率,在施工过程中,由负责试验工作的人员在对应的构造物处进行专门填写,填写内容应包括送样日期、部位、报告数据、报告编号,最终统计试验资料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试验工作作为检验评定、计量支付的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非常重要,有针对性的对单个构造物进行统计,能够保证整个项目试验工作的质量。在路面工程资料统计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相同结构层的资料出现桩号重叠、跳跃的情况,这是由于资料统计不仔细造成的,如果采用平面图示法,试验员分开结构层把已完成试验工作的区域在图上标识出来,注明试验检测时间、位置、段落起止点,试验结果、编号等相关信息,就可以直观解决的试验统计中出现的错漏问题,也能为以后竣工资料的整理带来极大的方便。

四、能够直观的反应清单、变更、支付情况

工程计量、变更和支付是件非常复杂的工作,必须要进行细致的统计整理才能做到工程项目不重计、不漏计,如实、准确的反应工程项目的费用情况。工程项目中的计量人员采用平面图示法,在相应位置做好详细的记载,能够确保计量项目的准确性。如图1 所示一段浆砌水沟,可采用不同填充图案的标注显示清单、变更、计量进度等情况。根据图例,采用斜线表示清单数量及位置,网格线表示为变更后的数量及位置,以其他不同填充图案标识每期计量的本次计量、累计计量情况,根据图示,计量人员可以非常清楚、明白的知道每一处计量项目的清单、变更、计量支付情况,不会出现重计、漏计现象。若监理、业主也采用相同的统计、标注方法,则可以大大减轻工程变更、计量支付的审核工作,能够及时、准确的完成施工单位工程费用审核、签证、支付等工作,保证工程项目的良性发展。

五、有利于竣工资料的编制

竣工资料的编制其实就是对各分项资料的分类汇总,有了平时对试验资料、质检资料的分类、编号、整理,再根据竣工资料要求补充其他的一些资料,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竣工资料的编制工作,为提早进行工程交工验收、提前完成竣工验收,减少施工单位质量保证期可能会发生的费用有很大的作用。

六、促进项目部相关工作人员的协作

第5篇:物料员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

总结给了人努力工作的动力,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条极其重要途径,眼看2020年就要结束,是时候写好工作总结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资料员个人年终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资料员个人年终工作总结1时光匆匆流走,转眼已是我x担任项目部的资料员的第二个年头。

在项目上我的主要工作是对x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及管理工作并及时地与公司、监理单位、城改办及各分包单位的沟通联系,认真处理好施工中的变更洽商、监理通知回复及其它相关资料的报验、对监理及其分包单位联系单的收发,及项目的图集、规范发放管理工作。尽可能的配合项目部、监理及各分包单位的工作,为他们带给所需的资料做好工作。现将我的个人年终总结做以下汇报,期望各位领导及同事提出宝贵的意见及推荐。

工作状况总结

1、工作方面

(1)及时整理齐全工地资料,收集保存好公司及相关部门下发的文件及会议文件工作,并把原先没有具体整理的文件按类别整理好放入文件夹内,给大家查阅文件带给了方便;做好各类文件、图纸,下发、传阅及传递工作并将文件原件存档,及时作好资料的审查备案工作;对文件进行相关部门的下发、传阅、传递,接收部门在文件原件上进行签字确认,并将文件原件存档,做好资料借阅登记表督促借用人归还资料。

(2)在X经理的指导下,核实工程资料的完整状况,对折皱、破损、参差不齐的文件进行整补、裁切、折叠,使其尽量持续外观上的整齐划一,按资料资料特征对文件资料进行分类,将属于同一卷的资料用档案盒装订后入柜保存,并定期对文件资料进行核查,对遗缺文件进行追查,查明原因工程资料应认真填写,字绩工整装订整齐一看一目了然,以便以后检查及归档带来方便,登记保管好项目部各种书籍、资料表。

(3)负责及时处理好项目部与城改办之间的关系协调、资料报审。

(4)负责项目部内的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的撰写,文件的录入,以及图纸、合同的归档整理等其它文书工作,以及办公室的电话接打。

2、思想方面

由于资料员的工作本身就比较繁琐,但进入公司以来我一向以用心工作态度去处理工作中遇到的事情,虽然偶尔会出现一些情绪问题,但我很快能够处理好自身问题,用心投入到工作中去,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认真学习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确保工作能按时完成。

3、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工作方向

虽然我以前一向在房地产公司从事资料员的工作,由于我并不是土建专业毕业,因而所掌握东西都是不是很系统,有些东西还在逐步摸索和探索中,所以存在一些细节问题,比如会议纪要的撰写,文档整理归档,都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改善,个性是图纸的识别,要不断学习。

今后,我会弥补自我在工作中的不足,改善提升自我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多学多问,切实提高自我的工作潜力。并且在工作的提升中,加强理论学习,努力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平,为x的明天贡献出一份力。

资料员个人年终工作总结2资料员是建筑行业中最基础、面的工作。个人认为新人要想有所发展,一定要从资料员开始干起。资料员的工作看起来非常的琐碎,似乎每个人都能干,但要想把资料员工作做好绝对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资料员接触的面太广,建筑行业里有关安全、质量、技术以及现场全面管理的东西都有,法律法规、施工质量规范、技术标准、安全标准规定等等,都要接触。尤其是刚开始学的新人,只要想好好干,至少资料员的工作给你提供了一个全面学习的高起点。在资料员的工作过程中,你可以有目的有意识的多着重哪一部分内容学习,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奠定一个基础。资料员的工作

一、技术资料整理组编

包括:施工日志、变更工程、施工验收及检查记录,材料试验报告,质量检查验收记录,资料应及时记录及时签证,及时积累,及时整理。

竣工工程予验收捡查组织竣工工程予检验收,检查验收前工程遗留未完善的工程手尾,及时处理,为竣工验收创造条件。

20x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总结在过去的半年中,自己所做的本职工作从接手治理监理资料方面上,均有了不同程度的熟悉和提高。

20x年7月我担任了张家口项目的资料员,x楼资料治理工作,在施工阶段对各资料进行积累、组卷和归档,使施工资料达到完整性、准确性,符合有关要求。

在项目的半年时间里,我努力的去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努力的把资料员的工作做到。作为资料员我的主要工作如下:

1、配合各施工班组把施工资料做好。

因为工程资料是真实反映工程项目施工的结果,资料就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只有和各施工班组全力配合才能完成并做好这项工作。

2、负责施工资料的治理工作,并对监理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

施工资料是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部进行施工的真实记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牵涉到各施工班组以及甲方、设计、监理的各种工作,是施工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标志。施工资料反映项目部的工作水平,是衡量、评定施工工作的重要依据。

3、对于在建、新建工程均按照工程的形象进度,及时、准确的收集

材料合格证、进行材料试验、隐蔽工程验收、检验批质量验收、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并且及时找甲方驻土地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签字盖章,从而做到了施工资料各检验批、分项分部、隐蔽验收、材料试验的日期能够与实际施工日期相吻合,满足资料编制的要求。以上工作的完成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1)对于工程资料的报验有一定的拖后,由于对资料不熟悉使得个别工程资料不能与工程同步,往往在施工完毕之后才将工程资料上报监理。工程资料应随工程进度同步收集、整理并按规定移交。

(2)缺乏相应地经验,对检验批质量验收中检查点的设置理解不清

(3)某些施工资料的缺项也是有的,往往资料报上去之后,监理部提出才知道缺施工资料,这些缺项我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这样可以让自己更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不足,需要向哪方面努力。

(4)工程资料的编制填写不够严谨。如试验报告中个别代表数量缺失;检验批中个别检查项目数据过于虚伪,一看即假;个别资料附图不够详细、清晰。

以上是我半年来在项目部工作中所碰到的难题也正是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做一个专业资料员是在长期工作实践中日积月累中锻炼出来的,不管是对任何工程的施工资料,而我虽然从着手资料已有半年,虽对各个资料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做到一个专业资料员也还有着不小的差距。面临新的工期即将开始,我将全力认真做好每一项资料治理工作。

工程资料形成和治理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而且治理资料的人员也更换频繁,这样使下一个接手的很难做好治理工作。说话没20x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总结在过去的半年中,自己所做的本职工作,从接手施工资料方面上,均有了不同程度的熟悉和提高。

二、今后的工作打算

通过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同时还需要多看书,认真学习好规范规程及有关文件资料,掌握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加强工作责任感,及时做好个人的各项工作。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总结与反省,不断地鞭策自己并充实能量,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以适应时代和企业的发展,与公司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三、填写施工资料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1、施工物资资料要齐全有效,有可追溯性。

工程中物资种类繁多,且来自不同厂家,把好物资质量关,便为整个工程质量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各种物资进场均要提供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因为这些物资全部来自外单位,因此,此类资料的可追溯性尤为重要,鉴于此,资料质量证明文件要尽量使用原件,当不得不使用复印件时,要清晰、齐全、有效,并且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处,并有经办人签字和时间,并注明进场时间及使用部位。

2、施工记录内容要详细具体。

施工记录是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各种检查、记录等。记录中的内容要详细具体,不可泛泛而言,并要与技术交底保持一致,如钢筋绑扎隐检,要写清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锚固和接头位置、搭接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及垫块绑扎和钢筋除锈等情况。当出现数据时,要计算出具体数值,避免使用规范性语言。当发生变更、洽商时还要写清变动内容并注明其编号。

3、施工试验记录要及时、齐全。

施工试验合格是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验收的前提条件。如钢筋连接试验报告是钢筋安装检验批验收的前提,混凝土试验报告是混凝土施工检验批验收的前提。所以施工试验记录要按部就班的进行,以免遗漏,影响后续施工。

4、检验批验收记录检查项目要填写齐全。

检验批是工程验收的最小单位是分项工程乃至整个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基础。因此检验批中各项评定合格与否直接影响到分项工程乃至整个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检验批中各个应检项目不应漏填。如有预埋件部位的钢筋安装检验批中的预埋件项,有施工缝部位的混凝土施工检验批中的施工缝项。在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中,对资料员来说,将收到的各种资料分门别类归档,编制分项目录是很繁琐的一个过程。个人认为编制动态资料总目录,便于资料检索。

资料总目录以规程中的八大类资料分类,具体到盒内每册资料。资料总目录随施工进度、资料的增加,不断更新,并在总目录中每册资料后设备注栏,标明每册资料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总目录,对所有资料情况一目了然。

资料工作从技术部、工程部到物资部甚至经营部一直渗透到项目部各个角落,各部门、人员各尽其责又相互制约、环环相扣,尤其是资料交圈性的要求,更像一条绳索将项目部所有资料相关部室、人员紧紧x起,这就要求所有资料相关人员必须步调一致,完美合作,坚决防止多诺米骨牌效应的发生。孤掌难鸣,强有力的领导及制度是硬件保证,具有高素质及优秀业务水平的员工是软件保证,两者兼具才能塑造优秀的团队,优秀团队才能干出一流的工作。

在崭新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坚持吃苦耐劳、不断探索、迎难而上的战斗精神,高举优质工程的旗帜,坚持好的,抛弃坏的,让资料工作更上一层楼。

资料员个人年终工作总结3x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总结在过去的半年中,自己所做的本职工作,从接手治理监理资料方面上,均有了不同程度的熟悉和提高。

x年7月我担任了x小区资料员,从前任资料员接手了x小区5#6#7#8#楼资料治理工作,在施工阶段对一局、八局和各分包工程资料的形成、积累、组卷和归档进行监督、检查,使施工资料达到完整性、准确性,符合有关要求。

x在x年9月分包工程资料和监理资料顺利通过了档案馆预验收和验收达到了合格标准,而且也通过了质检站验收。资料的顺利验收给工程顺利竣工验收奠定了基础。资料的顺利通过是由各个施工单位的全力配合,才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在监理部的半年时间里,无论是从监督、检查各施工单位的施工资料,还是做好监理部的监理资料我做到了尽职尽责。作为监理资料员我的主要工作如下:

1、配合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各施工单位的工程资料作好严格把关。

因为工程资料是真实反映工程项目施工的结果,资料就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只有和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资料员全力配合才能完成并做好这项工作。

2、负责监理资料的治理工作,并对监理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

监理资料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进行监控的真实记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牵涉到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工程参建单位的实质性工作,是监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标志。监理资料反映监理工作水平,是衡量、评定监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3、按照合同约定,在勘察、设计阶段,对勘察、设计文件的形成、积累、组卷和归档。

4、编制会议记录、监理月报,监理月报是监理部在一个月内对工程进展和监理工作的总结,也是各有关部门检查、评定监理部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做好这项工作很重要,也很要害。

5、按照资料规程将列入城建档案馆接收范围的监理资料移交城建档案馆。

只有前期各个环节都做好了,才能顺利的移交档案馆,监理工作也就顺利完成。

以上工作的完成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1)、首先对于施工单位工程资料的报验有一定的松懈,往往施工单位在施工完毕之后才将工程资料上报监理部。工程资料应随工程进度同步收集、整理并按规定移交。

(2)、对于监督、治理施工单位做好工程资料,使工程资料真实、有效、完整也存着在不足之处,其中施工单位不重视工程资料编制,工程资料没有使用工程资料软件做资料,使资料无法统一治理。

(3)、监理月报的编制不完整,施工单位在开始还能及时配合监理做好月报,待工程接近尾期时就开始拖延,使监理月报无法及时收集、编制,编制一份完整的监理月报需要各方全力配合。

以上是我半年来在监理部工作中所碰到的难题也正是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做到一个专业资料治理员是在长期工作实践中日积月累中锻炼出来的,不管是对施工资料、监理资料、建设资料都能做到娴熟治理,而我虽然从着手资料治理已有四年之久,虽对各个不同阶层资料治理有一定经验。但是做到一个专业资料员也有一定的差距。面临新的工期即将开始,我将全力认真做好每一项资料治理工作。

在此我也给监理部提一点小小的建议,在接手监理资料以来,目前公司没有治理资料员的领导,缺少一个正规的资料室,很多资料无处堆放,使不少资料丢失。工程资料形成和治理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而且治理资料的人员也更换频繁,这样使下一个接手的很难做好治理工作。监

理说话没x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总结在过去的半年中,自己所做的本职工作,从接手治理监理资料方面上,均有了不同程度的熟悉和提高。

资料员个人年终工作总结4时光如梭,忙碌中又到了年末,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回顾一年多的工作历程,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有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从领导身上我体会到了敬业与关怀,在同事身上我学到了勤奋与自律,繁忙并充实是我总结:

我担任的是工程资料员工作,主要工作是对工程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及管理工作及时地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沟通联系,认真处理好施工中的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变更洽商、会议纪要和联系单、函的收发工作,收集保存好公司及相关部门下发的文件。在施工期间能够协助项目管理人员及工程相关人员,为他们提供所需的资料并做好类似工作。

在工作期间,陆续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经常记不清已归档的档案资料和发放的文件,不能及时的给领导和同事反馈信息。

二、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报的动态资料编号凌乱,经常出现重复和空缺,对整理核查资料带来不便。

三、个人管理上也比较乱,没有完整的档案目录和整体思路,影响工作效率。

针对如上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采取以下两点克服:

一、做好各类文件、图纸,下发、传阅及传递工作并将文件原件存档。根据项目部规定,对文件进行相关部门的传阅、传递、下发,接收部门应进行签字确认,并将文件原件整理、分类、存档。

二、核实工程资料的完整情况,对折皱、破损、参差不齐的文件进行整补、裁切、折叠,使其尽量保持外观上的整齐。根据资料规程按资料内容特征对文件资料进行分类,将属于同一卷的资料用档案盒装订后入柜保存。并定期对文件资料进行核查,对遗缺文件进行追查,查明原因。要求工程资料应认真填写,字迹工整,装订整齐,一看一目了然,以便以后检查及归档带来方便。

这次竣工验收中,在资料方面暴露出了许多需要整改的问题和低级错误。这给我指明了改进方向,同时还需要多认真学习好规范规程及有关文件资料,掌握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加强工作责任感,及时做好个人的各项工作。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总结与反省,不断地鞭策自己并充实能量,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以适应时代和企业的发展。

资料员个人年终工作总结5自从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公路建设曰新月异,特别是高速公路以超常规速度发展,许多新建项目、改建工程、通县公路等相继建成通车,同时也形成了大量的内业资料即工程档案。如何有序地管理好工程档案既是工程本身的需要,也是档案部门的要求。

一、思想上要重视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并应设专人管理工程项目建设中一般对内业资料不太重视。

到工程完工后,即将交工验收,才开始慌忙整理,有的施工单位甚至人也难以找到,给档案整理带来很大难度。主要原因一是整理资料是苦差事,没有人愿意去干。二是工程到了收尾阶段,大部分人员特别是技术人员又撤离到新的工作岗位。三是一般施工单位没有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内业资料分散于工程技术科、试验室、合同管理等部门。工程后期人员继续撤离后,有些施工单位留下的人员对资料不熟悉,加之有些资料签字手续不完备,需要施工单位或监理人员签字,人员很难召来,拖延了资料整理时间。四是工程建设中不注重资料收集,为后期资料整理带来巨大的工作量。

由于对内业资料不重视,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其一是拖延了工程交工时间。其二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务。其三是为项目档案管理带来较大难度。其四对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资料审查带来难度。

鉴于上述原因,因此应在工程建设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做到工程完工短时间内将内业资料整理结束,为交工验收做好准备。

二、要制定详细的符合各工程实际情况的工程档案管理办法,明确标准和要求

交通部就工程档案管理陆续下发了《公路工程竣工文件材料立卷归档管理办法》、《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交通部科学技术档案分类编号办法》和《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四个纲领性文件,目前我省尚无统一的竣工文件编制办法,各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应根据交通部上述文件编制符合各项目管理模式的可操作性编制办法。

一是细化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资料整理范围。二是细化组卷要求,特别是各种施工用表的排序,如何使质量评定表、试验表格与工序检查表有机结合应细化,具有可操作性。三是明确案卷的格式和具体要求,便于施工技术人员操作。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只有纲领性文件是不行的,必须对竣工文件编制办法细化,让人一看就明白如何操作,避免由于理解不一造成资料整理的混乱,给内业资料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工作量。

三、积极对工程档案管理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档案整理的标准和要求

由于施工企业来自全国各地,且工程施工中人员变动大,一个新项目可能又是一批新人,各地有各地的具体要求。从实践来看,绝大部分人对档案工作不太了解,有的工程技术人员甚至连施工工艺流程都不明白,整理出来的工程档案千差万别,无法交工。工程开工前,应对档案管理人员及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他们掌握内业资料整理的标准和要求,思想上统一认识,避免资料整理返工和重复劳动。

四、定期对内业资料督导并与计量支付挂钩

第6篇:物料员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物资管理;过程控制;效益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1-0042-2

自从事项目物资管理工作至今已四年有余,现将本人对物资管理的认识及总结发表个人看法。企业要选择并培养一批热爱本职工作、有较强业务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物资人员从事物资管理工作。第二真抓实干上下功夫,纠正错误的做法和不良风气,净化物资管理环境。

做过工程的人都知道,物资管理做得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甚至是企业。首先做好物资管理工作是保证施工生产的前提,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物资供应做保障,根本就谈不上工程满足施工组织和业主的工期、进度要求;二是做好物资管理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物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源头,如果原材料质量不能保证,再好的组织、工艺、人员,都无法实现工程质量的保障;三是做好物资管理工作是企业获取效益的源头,众所周知物资成本占工程总成本的50—60%,个别工程达70—90%(如制梁、轨道、电气工程),如能有效的控制采购单价、控制物资消耗,将对企业的效益产生巨大的影响。

现将本人对物资管理是如何加大过程控制的分享给大家,希望对有些企业或个人有所帮助。

1.物资计划管理

(1)由工程部依据施工图纸及配合比编制《工号材料核算表》、《年度、季度、月份施工生产计划》,《工号材料核算表》的编制项目要细分到工号的每个部位及所用材料的具体数量。(2)物资部根据工程部提供的《工号材料核算表》、《年度、季度、月份施工生产计划》及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年度、季度、月份材料计划申请表》。并经项目负责人签认。

2.物资的采购管理

2.1厂家的调查评价

2.1.1主材厂家的调查、评价

在分供方选定之前,由物资部对分供方材料的出场单价、质量、运距、运输方式、售后服务、企业信誉、企业资质等方面进行前期的调查工作,调查厂家至少在三家以上,并填写《分供方调查、评价表》。然后上报项目经理会同工程部、试验室、财务部三部门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分供方的综合方面进行评价,选定出至少两家最适合本项目部实际情况的合格分供方列入《合格分供方名录》,项目经理部物资部批准之后在和合格分供方签定《采购合同》。

2.1.2二三项料供货商的调查、评价

由于二三项料的品种繁多且需求数量不一,不可能每种材料都直接到生产厂家进行采购,所以二三项料供货商由项目部物资部到市场进行调查,本着价格优惠、质量合格、售后服务好、供货及时、无论货物大小、数量多少能够送货上门的原则货比三家确定1-2家供货商并签定供货合同。

2.2采购流程

2.2.1甲供、甲控物资的采购

工程部门要提前3天向物资部提报材料计划,经项目经理批准后由物资部统一组织采购、运输。

2.2.2二三项料的采购

由现场领工员及工地材料库负责人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报材料计划提前2天报物资部,经项目负责人批准后由物资部统一组织供应。

3.物资的验收管理

3.1主要材料的验收管理

物资部在接到到货预报后提前半天通知各个工区,便于各工区做好卸车前的准备工作。

货到现场后,项目现场仓库负责人协同工区材料人员立即对到场货物进行跟踪,查验随实物所附的技术、质量文件及发货清单,同时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验的主要项目有:(1)核对实物与货单上的名称、数量、规格型号与清单及所报材料计划是否相符。(2)数量验收。(3)核对铭牌。(4)检查材料外部有无损伤、损坏、锈蚀、变形、硬块等各种缺陷。

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卸货。如发现有车损或到货实物与业务文件内容不符时,经甲方书面或电话同意后方可卸货,做好记录并取得运输人员签证,否则拒绝卸货。办理交接手续时由项目部现场仓库负责人和材料人员共同签认,相关文件、技术资料项目部现场仓库负责人和材料人员各保管一份,并上报物资部保管一份。

卸货时,项目部现场仓库负责人和工区材料人员予以监督,严禁野蛮卸货、胡堆乱放、损坏设备,大件设备卸货时通知项目部相关领导及安质部相关人员进行“旁站”。

缷货完毕后,由项目部现场仓库负责人立即填写《主要物资到达登记台帐》,并填写《原材料送检通知单》通知试验室取样试验。同时随行技术证件资料复印一份交试验室保存,并填写《技术证件资料移交登记表》。试验合格后才能填写《验收单》及发放使用。

3.2二三项料验收管理

二三项料到达工地后,收料人员应认真核对实物与提报的《小型材料提报单》内容是否一致,包括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内容。如发现有不相符情况应当时告知供货商进行更换。

4.施工现场物资的储存管理

各种仓库建设,要符合规定要求,根据本项目的施工情况,尽量多储备。按物资的类别、性能及当地的气候和环境,各类物资要分类堆放,保持库容库貌整洁、有序。库内和现场存放的物资,堆码整齐,过目成数。搞好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对露天存放的大宗物资,应根据理化性能、结构形态、包装状态等,选择合理的跺形堆码,堆码应定量、整齐、应下垫上苫。要设有排水沟,不应有积水,杂草污物。

钢材到场后一定要堆码、摆放整齐,并挂好《材料标识牌》,填好本批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材质、生产厂家、出厂日期、进场日期、批号、试验状态等内容,在试验报告单未出来之前试验状态栏为“待检”,试验报告出来以后在改为“合格”状态。

散装水泥到达施工现场后,拌合站材料人员应立即过磅,并泵入水泥灌中储存,并进行材料标识。拌合站人员要定期对水泥灌进行清理,保持水泥灌中的清洁。

拌合站砂石料储存场地用空心砖砌成,共五格每格宽10m、长10m,每格只能储存一种型号砂石料,不得混存。砂石料堆放要平整,每次使用完毕都要用装载机堆码整齐,并设好材料标识牌。

5.现场施工物资的发放管理

施工现场是物资供应的末端,是直接消费单位,是物资价值的体现,施工现场物资使用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成本和企业效益。除主要物资实行限额发料,组织核算外,其它物资、机具也要加强管理,以达到少投入,多产出,提高经济效益。

钢材到达施工现场仓库验收合格后,由项目部现场仓库负责人开据《发料单》,并由各工区材料管理人员签字确认,正式移交各工区管理。

混凝土发放:搅拌完成后打印小票一式四份,拌合站、运输车辆、各工区、项目部物资部各一份,每张小票上面都必须有拌合站、运输车辆司机、各工区管理人员三方签字。

小型材料、机具、二三项料到达施工现场后项目部现场仓库材料负责人马上开据《发料单》工区材料人员签字确认。

6.结算管理

分供方的结算管理,按照与供应单位签订的合同条款(月结、每次结等)结算。

7.物资核消

物资核算工作是物资供应管理情况最好的说明,也是对整个施工用料管理好坏的体现。

每个工程开工前,技术部门应根据图纸和施组安排,提供《单项工程主要材料核算表》和施工用料表。项目部物资部根据《单项工程主要物资核算表》加施工损耗量,建立《工号材料追塑台帐》和《工程物资定额供应、消耗卡片》。

严格执行限额发料,做好收、发料单手续,建立月末盘点制度。对多余积压物资及时上报,项目部物资部及时调整,使物尽其用、物尽其能。

建立劳保用品、工具集体和个人卡片、周转材料、小型机具、临时设施管理台帐,搞好维修保养。增加周转次数和使用时间。

对每一项单项工程,每一个环节完工,都要对物资消耗和使用情况进行节、超核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书面分析,找出原因,加以改正,配合各部门进行经济活动分析。

8.物资内业资料管理

应根据项目部实际情况及管理办法编辑适应生产并符合要求的各种报表。

据实填写《收料单》、《过磅单》、《材料验收单》、《主要材料到达登记台帐》《材料验收记录》主要材料监理现场旁站验收并签认。

主要进场物资报检试验记录:根据批次进场物资合格证、质保书及其他技术证件填写《原材料报验单》;试验人员登记《原材料试验报验交接记录》;试验合格后将《原材料试验报告》会同合格证、质保书及其他技术证件作为最终验收资料留存。

第7篇:物料员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 项目管理 焊装生产线 卡车

1 项目管理与项目经理的概念

项目管理专业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

项目经理是指企业建立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核心,对项目实行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管理的责任保证体系和全面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设立的重要管理岗位。项目经理是为项目的成功策划和执行负总责的人。

2 焊装生产线建设特点与甲方项目经理

在汽车厂四大工艺工程项目建设中,焊接生产线相对于涂装线和总装线来说,刚性强,多品种车型的通用性差,每更新换代一种车型均需要更新车间大量专用设备和生产工艺。焊装生产线建设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如机械化、电控、非标设备、建筑、结构、水道、暖通、动力、电气、计算机、环保和通讯等机、电、自动化等专业知识。具体工作础土建、钢结构、水电气等二次共用管网、风扇与照明、排烟与除尘、夹具生产线、标准焊接设备及点焊群控系统、输送及AVI储存识别系统、ANDON系统、能源与及中央监控系统等等。

以上工作在项目施工中经常出现交叉作业及分工不明确问题。同时相关工作在甲方的实施过程中可能分别属于甲方技改办、工艺部、设备部等不同部门牵头负责下的各专业制造厂商的分工安装。如何如何使各个部门及各个专业厂商之间的信息畅通,明确分工,积极配合,如何使相关工作合理有序的开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期完成各项工作,是焊装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某个具体项目,如一条焊接生产线,一般乙方会设置一名项目经理,对项目的整体设计、采购、制造、安装调试、验收运行等总协调,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借鉴乙方的项目管理经验,甲方在焊装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设立项目经理显得十分必要。为此本项目在规划及施工过程中成立了以工艺部焊装组长为总牵头人的项目管理制度,保证了各专业的顺利对接,项目按期完成。如图1。

3 焊接生产线建设的项目管理

3.1 焊接生产线建设的一般过程

焊接生产线的设计开发一般经过如下过程:工艺部门接到产品初版数模后,进行工艺审核分析,提出工艺问题反馈与改进要求,完善数模后、模锁定。然后进行后期的设备招投标、工艺细化、设备制造、安装与调试、验收等工作。流程如下:招投标---评标、定标---合同签订---图纸设计---图纸会签---加工制造---现场安装---调试、试生产---终验收等。

3.2 平面图设计与审核

焊装厂房、钢构、二次水电气等一般都由专业设计院设计。焊装生产线的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平面布置图的设计除了依据生产线纲领产能、自动化率等基础数据外,更重要的是要对车身的三维结构数模进行详细分析结构后,结合产能、自动化率、可用面积及现场实际情况作出工艺平面布置图。同时需要明白各种设备的工作要求,如悬挂点焊机、固定点焊机需要压缩空气、循环水、电等;涂胶泵需要压缩空气,如果是有温度控制的,就需要电;螺柱焊机分手动与自动,手动一般只需要用电,自动或半自动送钉,除了电还需要用气等等,这些都要在工艺平面图中体现。工艺平面图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完好地标明白车身的全部装焊夹具、总成检具工艺流程及焊接设备、焊钳的布置和工位之间工件的传送方式,还应反映出人员配备情况;在平面布置图上应确定单件、分总成件的装焊夹具的位置尺寸、工位器具的位置、焊接设备给水点、排水点、供气点的位置、设备电力接线点的位置、单相插座带地线孔的位置、三相插座带地线孔的位置、通风位置、照明位置、电扇位置、车间内全部焊装夹具压缩空气供气点的位置、车间内使用风动砂轮的地方及供气点的位置、铜焊的位置、吊装悬点设备的珩架简易图及主要尺寸。平面图作为项目施工的最重要资料,平面图设计好后,一定要到现场考察,特别是改造项目。

3.3 焊接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验收

施工项目管理一般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安全与环境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等,其中又以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最为重要。质量控制为重点,进度控制为关键。 首先需要针对项目拟定项目实施进度控制计划表,按时间节点要求定期检查,控制好各项工作,并对出现问题的点提出整改措施予以纠正弥补。

生产线设计完成后,甲方汇同乙方进行3D图纸会签后,先后进行拆图、加工、安装、检测、油漆与气路等工作。甲方应根据项目实施进度控制计划表在不同阶段进行抽查,保证设备的质量合格与进度按节点实施。

一般整线都会在项目集成商处进行设备的试焊与预验收。预验收合格后方可发货到甲方现场。到甲方现场是设备的最终状态,一般甲方的时间要求都比较紧,各项工作必须做好。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笔者结合项目工作实际认为做好以下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3.3.1 设备制造过程的定期进度检查

设备在制造过程中,应根据项目进度节点控制表,定期对每项应完成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要求每项工作必须按时间完成。每一项工作的拖期都会对后续相关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3.3.2 安装调试前的物资准备

物资是基础,物资不到位人再多也是没有用的,所以,安装调试前必须保证各项物资到位。根据时间节点所有物资必须到位,安装物资不到位,后续工作没有办法开展,工期紧可以通过加班加点实现,物资不到就没有办法做到。安装调试前主要以下物资进行逐项确认核对①机械部分②电器元器件③标准焊接设备④冲压件的到货状态,确保数量与质量满足要求;数量要根据开发清单,一一核对,确保不漏件;关于质量问题也是需要重点控制的环节,前期的冲压件,一般都是拉延件,后经过激光切割或划线钻孔工序件,孔位、修边很难保证,焊接前需要对每个冲压件的状态进行确认,保证基本不影响调试进度。最好要求厂家提供工件的质量报告。

3.3.3 安装设备准备

①吊车、叉车等大型外租设备:根据夹具吨位及现场条件确定设备类型。②手拉葫芦、焊机、地坦克、液压小车等小型施工设备准备。③设备安装测量设备:根据主线安装及分体夹具的不同要求,备好水准仪、经纬仪、光笔或激光跟踪仪、关节臂测量机等测量设备。如图2。

3.3.4 调试人员管理

①技术人员:试焊时,项目乙方的设计人员必须在项目调试现场,及时解决甲方现场调试中出现的问题。②检测人员:调试过程中,难免出现搭接不好的情况,不易判定是夹具还是冲压件的问题,项目的乙方检测人员对有异议的夹具需要及时的复测核准。③甲方操作人员:调试试焊前,需要对操作人先进行培训,学习工艺文件,对产品结构、焊接位置、夹具操作步骤有基本的了解,提高焊接质量。④甲方技术人员:试焊时甲方工艺技术人员必须全程跟踪参与调试,掌握全面的调试状况,及时协调处理调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⑤标准焊接设备厂家技术人员。⑥甲方设备与质保人员也应及时介入项目的调试工作。如图3。

3.3.5 调试文件

调试前,确保每个工位的工艺卡片或作业指导书提前打印好,悬挂于每个工位。

4 现场安装调试管理注意事项.

4.1 基础预埋构件的确认

主焊线土建基础一般都有预埋钢结构,钢结构预铺好后,水泥灌浆前,需要仔细核对预埋板位置尺寸。一旦水泥灌浆后,改动比较困难。

4.2 主线及相关设备安装安装技术交底

主线夹具及主线输送线体安装前需要对其位置放线确定。首先啊需要确定放线基础,并注意与白车身调整线位置对接。主线位置确定好后,前后围、侧围、顶盖等上线位置的准确应与主线相应位置对接,如果涉及上线吊具的,钢结构位置尺寸需要根据地面夹具位置调整。

4.3 调试过程中机器人与夹具的配合

现在的主线基本上都是机器人自动化焊接生产线,夹具、输送系统与机器人工作相关密切,工作需要相互配合。调试时,夹具夹紧后,机器人程序不能立刻焊接,技术人员需要对每个夹紧点的夹紧状态进行确认,确认夹具与工件的正确状态后,机器人才能焊接。运动过程成夹具固定部分与运动部分的间隙也需要仔细观察。 这些问题需要在调试过程全部解决。一旦调试完成正常生产,工件到位,夹具夹紧后就会给机器人信号焊接,人员无法进入,对生产线存在的细小瑕疵不易观察,后期很难发现,会造成设备运行安全隐患及运行不定,同时造成生产的产品质量不稳定。

5 项目验收与移交

设备经过安装调试与稳定运行。满足合同协议相关要求后,进行设备验收工作。验收主要达到的要求与目的①设备相关技术状态满足合同协议要求。②设备运行稳定,满足生产与相关质量要求。③培训工作:对相关人员培训到位,操作人员熟练使用设备,维修人员熟练维修设备。④备品常用易损件备件清单与备件移交;⑤竣工图纸资料的移交。设备的图纸资料一般最终移交到设备管理部门存档备案,一般要求的移交存档资料应包括以下资料:①设备验收报告(复杂系数高的设备包括预验收和终验收,参照技术协议和设备精度要求实施设备验收,验收报告中填写验收项目目录,附表中填写详细验收过程)。②图纸资料(根据设备具体情况确定)。主要包括工艺平面布置图、主体设备安装定位图、机械图纸、气路图、电气原理及接线图、程序(PLC及触摸屏等)、设备操作使用手册、设备维修保养说明书、设备主要标准部件图纸及说明书、软件资料。③设备出厂合格证。④易损件备品备件移交清单。⑤设备操作、维修培训记录表。⑥其他相关技术资料。

第8篇:物料员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

根据《黑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细则》、《黑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和《黑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调整补充规定》,结合黑龙江省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实际用人需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名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招聘单位简介

    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属公益性财政全额拨款文化事业单位,主要承担文物征集、研究、宣传、展示等项工作。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是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国家AAA级景区、黑龙江100个最值得去的地方。

    二、招聘计划

    此次共计划招录2人。其中:文物征集保管岗位 1人 ;网络编辑岗位1人。

    三、招聘原则及方式

    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公开招聘,择优录取。

    四、招聘范围

    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非在职人员,符合条件的均可报名应聘。

    五、招聘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热爱纪念馆事业,工作态度积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3、身体健康,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好,具备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工作能力。

    4、年龄要求35周岁以下(1983年3月1日以后出生)。

    5、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人员,被开除公职人员,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招聘为事业单位的其他情形人员,不得报考。

    (二)岗位条件

    1、文物征集保管岗位

    所需资格条件:统招本科及以上学历(获得毕业证及学位证);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修复与保护、文物鉴定与修复、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具有独立开展文物管理工作的能力;同等条件下有文物鉴赏资质和修复资质人员优先录取。

    从事工作:负责文物征集和相关文物资料的收集工作,进行文物征集项目登记管理;入藏文物日常管理,分管文物藏品区分类别、划分等级工作,建立保管档案和登录账目;应用相关仪器设备,从事文物保护保管工作;夜晚值班,野外工作,适合于男性。

    2、网络编辑岗位

    所需资格条件:统招本科及以上学历(获得毕业证及学位证);广播电视编导、广播影视编导、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文字编撰能力;能熟练的使用基本办公软件及PS软件。同等条件下有博物馆相关工作经历者优先录取。

    从事工作:负责网站、微信公众号内容策划,文字内容撰写及编辑;负责网站、微信公众号资料的搜集与编辑;负责馆内数字产品的内容策划及开发,保证网站、微信公众号内容的更新。

    六、招聘程序

    (一)报名及资格审查

    采取现场报名的方式。报名时须携带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等有效证件原件及复印件、一寸近期免冠照片四张,应届毕业生应提供学校出具的可以正常毕业的相关证明材料。在职人员报名时需出具单位同意报考证明。通过资格审查的报名人数与招录岗位人数之比原则上不低于3∶1。保持电话畅通,手机24小时开机。

    报名时间:2018年3月6日—2018年3月12日

    上午:9∶00-11∶00

    下午:14∶00-16∶30

    报名地址: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王肃街72号)

    联系人:丁然,联系电话:0456-6102423,13304562423

    (二)考试

    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审查,确定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通知考试,发放准考证。考试采取笔试、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先笔试后面试。笔试时间、地点及有关事宜以《准考证》为准。考试成绩将在黑河先锋网站(hhxf.hhdjw.gov.cn)及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网站(lehqjng.org.cn)进行公布。

    1、笔试

    笔试成绩100分,占总成绩的70%,内容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占30分、专业科目占70分)。

    2、面试

    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按计划聘用人数1∶3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员。如进入面试范围最后一名笔试成绩出现并列,则相应扩大进入面试人选范围。面试成绩100分,占总成绩的30%,采取结构化面试等方式进行,面试成绩达不到60分者不予聘用。

    3、考试总成绩

    由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按比例相加,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三)体检

    考试结束后,按招录名额1∶1比例确定体检人选。如总成绩出现并列,按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进入体检人员。体检标准参照《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执行。体检不合格的取消聘用资格,经公开招录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按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递补。

    (四)考核

    由公开招录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人员组成考核组,对体检合格者进行考核。考核将依靠考核对象所在单位(学校、社区)的组织、群众,采取个别谈话,查阅档案等方式进行,重点考核拟录用者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学业成绩、业务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五)公示和聘用

    通过考核后确定拟录用人员,经公开招录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在黑河先锋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个工作日,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按有关规定办理聘用手续。聘用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为6个月,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解除聘用合同。

    七、相关待遇

    一经聘用,5年内不允许调动,在聘期内享受国家及省统一规定的全额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关待遇。

    八、招录纪律

    对有下列情形的人员,取消聘用资格:

    1、伪造、涂改证件、证明,或以其它不正当手段获取应聘资格的;

    2、应聘人员在考试、考核过程中作弊的;

    3、有其它违纪情形的。

第9篇:物料员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

第一章 项目总论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第五章 工厂技术方案

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第七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十章 财务效益、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

第十一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章 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总论章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条件,参照下列内容编写。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企业或工程的全称,应和项目建议书所列的名称一致。

§1.1.2 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系指负责项目筹建工作的单位(或称建设单位),应注明单位的全称和总负责人。

§1.1.3 项目主管部门

注明项目所属的主管部门。或所属集团、公司的名称。中外合资项目应注明投资各方所属部门。集团或公司的名称、地址及法人代表的姓名、国籍。

§1.1.4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1.1.5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如由若干单位协作承担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应注明各单位的名称及其负责的工程名称、总负责单位和负责人。如与国外咨询机构合作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则应将承担研究工作的中外各方的单位名称、法人代表以及所承担的工程、分工和协作关系等,分别说明。

§1.1.6 研究工作依据

在可行性研究中作为依据的法规、文件、资料、要列出名称、来源、日期。并将其中必要的部分全文附后,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这些法规、文件、资料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1)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的建设要求所下达的指令性文件;对项目承办单位或可行性研究单位的请示报告的批复文件。

(2)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

(3)国家和拟建地区的工业建设政策、法令和法规。

(4)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

§1.1.7研究工作概况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简要说明项目在行业中的地位,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生产力布局要求;项目拟建的理由与重要性。

(2)项目发展及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念。叙述项目的提出及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进展概况,其中包括技术方案的优选原则、厂址选择原则及成果、环境影响报告的撰写情况、涉外工作的准备及进展情况等等,要求逐一简要说明。

英文报告格式 ·会议报告格式 ·读书报告格式 ·工作报告的格式

§1.2 可行性研究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生产规模、厂址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与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本节需将对有关章节的研究结论作简要叙述,并提出最终结论。

§1.2.1 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1)市场需求量简要分析。

(2)计划销售量、销售方向。

(3)产品定价及销售收入预测。

(4)项目拟建规模(包括分期建设规模)。

(5)主要产品及副产品品种和产量。

§1.2.2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1)项目投产后需用的主要原料、燃料、主要辅助材料以及动力数量、规格、质量和来源。

(2)需用的主要工业产品和半成品的名称、规格、需用量及来源等。

(3)进口原料、工业品的名称、规格、年用量、来源及必要性。

§1.2.3 厂址

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及必要性

水源及取水条件。

废水、废渣排放堆置条件。

§1.2.4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1)项目范围,即主要的生产设施、辅助设施、公用工程、生活设施内容。

(2)采用的生产方法、工艺技术。

(3)主要设备的来源,如需向国外引进,则简要说明引进的国别、技术特点、型号等。

§1.2.5 环境保护

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主要治理设施及投资。

§1.2.6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工厂组织形式和劳动制度。

全厂总定员及各类人员需要量。

劳动力来源。

§1.2.7 项目建设进度

§1.2.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项目所需总投资额。分别说明项目所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包括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总额,并按人民币、外币分别列出。

(2)资金来源。贷款额、贷款利率、偿还条件。合资项目要分别列出中、外各方投资额、投资方式和投资方向。

§1.2.9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项目总成本、单位成本。

(2)项目总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和其它收入。

(3)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盈亏平衡点等指标计算结果。

(4)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换汇(节汇)成本等指标计算结果。

§1.2.10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章中,可将研究报告各章节中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全貌有一个综合了解。

主要技术指标表根据项目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生产规模、全年生产数、全厂总定员,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年用量及消耗定额、全厂综合能耗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全厂占地面积、全员劳动生产率,年总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年总产值、年利税总额、财务内部收益率,借款偿还期,经济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

§1.4 存在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的发起过程、提出的理由、前期工作的发展过程、投资者的意向、投资的必要性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基础。为此,需将项目的提出背景与发展概况作系统地叙述。说明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理由、在可行性研究前已经进行的工作情况及其成果、重要问题的决策和决策过程等情况。在叙述项目发展概况的同时,应能清楚地提示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和问题。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说明国家有关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分析项目是否符合这些宏观经济要求。

§2.1.2 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1)写明项目发起单位或发起人的全称。如为中外合资项目,则要分别列出各方法人代表、注册国家、地址等详细情况。

(2)提出项目的理由及投资意向,如资源丰富、产品市场前景好、出口换汇、该类产品可取得的优惠政策、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等。

§2.2 项目发展概况

项目发展开矿指项目在可行性研究前所进行的工作情况。如:调查研究、试制试验、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的撰写与审批过程、厂址初选工作以及筹办工作中的其他重要事项。

§2.2.1 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1、资源调查,包括原料、水资源、能源和二次能源的调查。

2、市场调查,包括全国性和地区性市场情况调查;出口产品国际市场供需趋势调查。

3、社会公用设施调查,包括运输条件、公用动力供应、生活福利设施等的调查。

4、拟建地区环境现状资料的调查,包括拟建地区各种主要污染源以及其排放状况,大气、水体、土壤等目前环境质量状况等。说明环境现状资料的取得途径、提供单位、以及当地环保管理部门的意见和要求,取得的环境现状资料及文件名称。

§2.2.2 试验试制工作(项目)情况

已完成及正在进行的试验试制工作(项目)的名称、内容及试验结果。这些实验包括建筑材料的试验、拟采用的新工艺技术的试验。对采用的新工艺技术必须有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证明。

§2.2.3 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1)各个可供选择的建设地区及厂址位置的初勘、测量、比选等工作情况。

(2)初步选择意见和资料。

(3)遗留问题。

§2.2.4 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提出及审批过程

(1)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提出及审批过程。

(2)项目建议书所附资料名称。

(3)审批文件文号及其要点。

§2.3 投资的必要性

一般从企业本身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及项目对宏观经济、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两方面来说明投资的必要性。包括下面这些内容。

(1)企业获得的利润情况。

(2)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市场竞争力。

(3)扩大生产能力,改变产品结构。

(4)采用新工艺,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

(5)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优越条件和竞争力。

(6)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增加税收、提高就业率、提高科技水平等。

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才能解决,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的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阐述市场需求预测、价格分析,并确定建设规模。

§3.1 市场调查

§3.1.1 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本产品的主要用途,可否有替代其他产品的用途,如果产品是工业基本原料,应分别说明本项目产品在主要使用行业的用途及单位消耗量。

产品经济寿命期论述。调查本产品目前处于经济寿命周期的哪一个阶段,更新换代的可能时间。

§3.1.2 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1)本项目产品国内现有生产能力总量,现有生产能力开工率;主要生产厂家生产能力利用率。

(2)国内现有生活能力总量在本地区的分布数量与比例。

(3)本产品目前在建项目的生产能力及其在地区间的分布、数量与比例。

(4)已批拟开工建设项目的生产能力,预计投产年月。

在建设项目和已批待开工建设项目,目前虽然没有形成综合生产能力,但却是生产能力的组成部分。

§3.1.3 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1)全国或地区目前的产量总数。

(2)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产量变化情况。

(3)本产品国内保有量与国外有关国家保有量的分析比较,以了解国内保有量是多还是少,说明本产品市场需求满足程度。

(4)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进口量及进口来源,主要来自哪些国家或地区;占国内生产量或销售量的比例;进口产品的价格等。

(5)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出口量及出口去向,占国内生产量的比例;主要向哪些国家或地区出口,出口产品的价格。

§3.1.4 替代产品调查

(1)可替代本产品的产品性能、质量与本产品相比的优缺点。

(2)可替代产品的国内生产能力、产量;可作替代用途的比例;价格分析。

(3)可替代产品进口可能性及价格。

§3.1.5 产品价格调查

(1)产品的定价管理办法,是由国家控制价格,还是由市场定价。

(2)产品销售价格,价格变动趋势,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出现的时间、原因。

§3.1.6 国外市场调查

(1)产品国外的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

(2)国外主要生产厂的生产技术、生产能力、销售量。

(3)产品国际市场销售价格及其变动趋势

(4)我国进口该种产品的主要进口国的生产能力及变化趋势。

§3.2 市场预测

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在时间和空间商的延续,是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的结论,对本项目产品未来市场需求量及相关因素所进行的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场预测的结论是制订产品方案、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所必须的依据。

§3.2.1 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应对下述各项与市场预测有关的因素加以说明:

(1)本产品的消耗对象。

(2)本产品的消费条件。消费条件因产品特点性能而异,如汽车的消费需要具备相应的道路交通条件;电视机、电冰箱的消费需要有电等等。预测某一种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时,应将哪些不具备消费条件的消费领域从消费对象总量中剔除掉。

(3)本产品更新周期的特点,说明本产品有效经济寿命的长短。

(4)可能出现的替代产品,即代用品。

(5)本产品使用中可能产生的新用途。产品所用途的出现,意味着扩大了本产品的消费领域,扩大了市场需求容量。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预测的本产品国内需求量及与现有生产能力的差距。

§3.2.2 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1)替代进口分析。将本产品与目前进口产品从性能、重量、价格、配件、维修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本产品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2)出口可行性分析。如果拟建项目的产品在质量和技术等方面,具备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的能力,则应考虑国外市场对本产品的需求。

分析国家对该种产品的出口有何限制条件或鼓励措施,该产品进口国的贸易政策,该产品出口流向,出口价格是否有利。

通过以上分析,预测本项目产品可能的替代进口量或出口量。

§3.2.3 价格预测

进行产品价格预测,要考虑产品产量、质量、同类产品目前价格水平,还要分析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国家的物价政策变化、产品全社会供需变化等因素;产品降低生产成本的措施和可能性;为扩大市场需采用的价格策略等,综合以上因素,预测产品可能的销售价格。

对拟增加出口的产品或替代进口产品,还要参照国际市场价格及变化趋势定价,如产品外销,应附有有关方面承诺外销的意向书。

§3.3 市场推销战略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不可能仍然依靠国家统购包销完成销售额。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适的销售战略,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市场推销战略进行相应研究。

§3.3.1 推销方式

(1)投资者分成。

(2)企业自销。

(3)国家部分收购。

(4)经销人代销及代销人情况分析。

§3.3.2 推销措施

(1)销售和经销机构的建立。

(2)销售网点规划。

(3)广告及宣传计划。

(4)咨询服务和售后维修措施。

§3.3.3 促销价格制度

促销价格制定可根据市场销售预测情况确定,一般用于产品投产初期,以较低价格、同等质量、优良的售后服务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投产初期产品以较低价格出售,会对销售收入产生影响,因此价格制定要合理,并应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在一定时期后,可根据产品销售情况逐渐将产品价格提高到一定水平。

§3.3.4 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产品销售费用包括建立销售机构、销售网点、培训销售人员、产品广告宣传、咨询及售后维修服务费用,在可行性研究中,应根据制定的产品销售计划,分别估算产品销售费用。对某些产品,销售费用在成本中占很大比例的,不可忽略不计。

§3.4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3.4.1 产品方案

(1)列出产品名称。有多种产品时,应逐一列出主产品和主要副产品名称。

(2)产品规格标准。说明产品规格、标准选择依据。

§3.4.2 建设规模

建设规模又叫设计生产能力,是指项目生产一定质量标准的产品的最大能力。一般用实物单位或标准实物单位来计量。

(1)建设总规模。说明主要产品年产量,主要副产品年产量,主要设备装置。

(2)主要生产车间的生产能力,生产线数量。

(3)说明项目经济规模,不同规模下项目效益与费用的比较分析,说明本项目确定的建设规模的合理性。

(4)如果项目采用分期建设方法,应说明项目总规模、分期建设规模并说明分期建设的起止时期、各期建设的主要内容。

§3.5 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根据确定的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及预测的产品价格,可以估算产品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收入可以分别计算主要产品和副产品的年销售总收入,并计算销售收入和计算期内销售总收入,销售收入一般列表表示。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根据前面部门中关于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的论证和建议,在这一部分中按建议的产品方案和规模来研究资源、原料、燃料、动力等的需求和供应的可靠性;并对可供选择的厂址作进一步技术与经济比较,确定新厂址方案。

§4.1 资源和原材料

§4.1.1 资源评述

资源系指项目需要利用的自然资源,如矿藏、森林、生物、土壤、地面或地下水资源等。项目所需资源的来源、数量、运输方式、供应条件以及今后发展和开发趋势等,均是项目建设的前提条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项目在有效期间所需资源及其来源的可靠性,应作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并就下列内容进行说明分析:

(1)项目需用的资源名称、经全国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储量、品位、成分、产地或供应点。

(2)资源品位、成分与需用要求的适应性。

(3)资源开采方式。要说明自行开采、计划供应、市场供应或合资开发等不同方式。

(4)本项目年最大需用量、资源的可能供应量及今后生产发展所需资源扩大供应的可能性。

(5)在已有资源不能满足拟建项目生产规模需求时,提出相应的措施,如增加进口(说明国别、资源品位),调整建设规模或分期建设等。

§4.1.2 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1)原材料、主要辅助材料需用量及供应。

按项目的生产要求,分别叙述所需的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的名称、品种、规格、成分、质量以及年需用量(包括年耗用量、储运损耗量),并分别撰写:

① 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需用量表。

② 有害有毒、易燃易爆材料、物料需用量表。

③ 需进口的原材料表。

说明进口原材料的理由和一旦来源有变化时的应变措施,分析预测原材料国产化前景及分年度国产化的提高幅度。

对季节性生产的原料,如农、林、水产品等,需说明短期进货数量。

(2)燃料动力及其它公用设施的供应。燃料、动力及其它公用设施是指生产需用的煤、电、水、汽、气、油等,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需说明生产所需燃料、动力及公用设施的数量和需由项目自建的种类和规模以及可以利用的现有的燃料、动力数量。

① 燃料品种的选择,应说明其依据,如执行国家能源政策、适应地区条件、满足生产特殊要求等。分别列出燃料需用量、来源、运输方式,进行燃料成分分析。

② 电力最大需用负荷、供电来源及其稳定性、需要自建电力设施和投资估算。

③ 最大需水量、水源及其供应可能性。是否需增加供水设施。

④ 热源及供热要求。

⑤ 其它设施,如油、气、汽需用量、供应量及需要增加设施的情况。

(3)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费用估算。

将主要原材料、零配件和外购燃料动力分别计算费用,其它材料可合并估算。

§4.1.3 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

生产特定产品的某些原料因尚无生产实践经验;或使用指定的原料而尚无成熟的生产和工艺;或使用缘由的生产方法生产新产品还缺乏必要的生产数据等各种原因,需要对原料进行生产(中小型)试验,以确定技术参数和消耗指标,测定产品质量,取得主要设备选型的各项数据。在可行性研究中需说明:

(1)需要试验的原料名称、试验目的和要求。

(2)试验或试生产方法(试验室、中型或小型生产试验)。

§4.2 建设地区的选择

选择建厂地区,除须符合行业布局、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外,还应考虑资源、区域地质、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四要素。其原则是:

自然条件适合与项目的特定生产需要和排放要求;合理地靠近原料和市场;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公共政策;运输条件优越;有可供利用的社会基础设施和协作条件;土地使用有优惠条件,可不占或少占良田,地质条件符合要求。在作方案比选时,应着重论证所选地区在行业政策上的正确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4.2.1 自然条件

(1)拟建厂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基本情况和区域地质、地震、防洪等历史数据。

(2)水源和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分析。包括地面水或地下水量和水质的分析、在枯水期的可能供应量及水质变化、地区今后水源开发和可利用水量增长情况。

(3)气象条件。收集分析地区气温、湿度、降水量、日照、风等资料,对需要增设防风沙、抗高温、改善光照等设施的地区,需进行费用估算。

§4.2.2 基础设施

叙述拟建地区与项目直接有关的公用事业及基础设施的情况和可供利用的条件,从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中选取最有利的地区。

(1)供电、电源情况;近远期可能的供电量及电压;费用及计费方式;供电部门的要求。

(2)供水、水源情况;近远期可能的供水量及水质;费用及计算方式;供水部门的要求。

(3)运输。地区内各种运输线路的分布;站库码头的位置和地形;运输费用;运输能力及其发展规划等。

(4)排水。排水条件;容污水能力;当地环保部门对污水排放的要求等。

(5)电讯、供热、供气等公用设施及可利用的种类、容量、技术特征等。

(6)施工条件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的供应条件;施工劳动力来源;施工运输条件;施工用动力(水、电)来源等。

(7)市政建设及生活设施。包括当地的卫生、邮电、文化教育。

§4.2.3 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指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水平及近远期发展规划、与本项目有关的现有企业、技术工人来源等在项目建成后所需社会协作的条件。

§4.2.4 其它应考虑的因素

项目选择建厂地区还应考虑其它特殊的要求。在选择下列地区建厂时应特别慎重,要取得有关部门和群众的认可。

(1)风景区、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

(2)水土保持禁垦区。

(3)矿山作业等爆破危险区。

(4)有放射污染或有害气体污染严重的地区及传染病、地方病流行或常发区。

(5)军事设防区。

(6)生活饮用水源的卫生防护地带。

(7)民族宗教风俗有特殊要求的地区。

§4.3 厂址选择

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厂址的选择不一定要与建设地区的选择分开,往往是厂址选择与建厂地区的选择合并进行。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相互牵扯地交叉进行的。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如果需要,可以分别叙述。

选择厂址通常是随基本建设程序的各个工作阶段逐步深入的。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需提出厂址初选意见;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提出具体厂址的推荐建议;进图初步设计阶段时,对厂址的各种条件需作详细勘查和落实,最终确认厂址,标定四周界址。

§4.3.1 厂址多方案比较

建设地区选定以后,就在这个地区内选择若干个可供建厂的地段,作具体分析比较,从中选取一个比较理想的厂址。并编写厂址选择报告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研究报告中仅需叙述选择要点和厂址的主要优缺点。有关选厂所需的调查资料、勘察和测量资料、取舍理由、论证等均应编写入选厂报告内。确定厂址,须作多方案比较,一般可按下列内容进行。

(1)地形、地貌、地质的比较。

① 工厂输出、入交通线、供电、取水、排污等与外界产生直接关系的方位、地形。

② 平整土地、防水、防洪、废渣堆置、四邻地物。

(2)占地土地情况的比较。比较占用耕地、林地、荒地、山坡等面积的比例,以尽可能少占耕地、林地为原则,作出占地用地情况的评价。

(3)拆迁情况的比较。包括原有地面建筑物需拆除的数量、原有居民需迁移的人数及拆迁安排等条件和难度的比较。

(4)各项费用的比较。由于各个可供选择地段条件不同,在费用上会产生较大差别,需作多方案比较。

①土地费用。如土地购置、拆迁、场地整治、青苗赔偿以及土方处理等费用比较。

②交通运输整治费。如需要建设或整治的运输线路,转运场站等费用比较。

③基础处理费。如不同工程地质需用不同地基和基础处理的费用比较。

④取水、防洪、排污设施所需费用比较。

⑤抗震所需费用比较。

⑥环境保护、生活设施等费用的比较。

§4.3.2 厂址推荐方案

(1)绘制推荐厂址的位置图。在有等高线的地形图上标明厂址四周界址、厂址内生产区、生活区、厂外工程、取水点、排污点、堆场、运输线等位置及四邻居民点和主要生产企业的相互位置。说明对生产要求的适应性和合理性。

(2)叙述厂址地貌、地理、地形的优缺点和推荐理由。说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符合建厂要求的理由。

(3)环境条件的分析。

(4)占用土地种类分析:

① 占用耕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② 占用林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③ 利用荒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④ 利用山坡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⑤ 需要拆迁的面积和估计所需的费用;

⑥ 推荐厂址的主要技术经济数据。

第五章 工厂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研究项目应采用的生产方法、工艺和工艺流程、重要设备及其相应的总平面布置、主要车间组成及建筑物结构型式等技术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估算土建工程量和其它工程量。在这一部分中,除文字叙述外,还应将一些重要数据和指标列表说明,并绘制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示意图等。

§5.1 项目组成

凡由本项目投资的厂内、外所有单项工程、配套工程包括生产设施、生产后勤、运输、生活福利设施等,均属项目组成的范围。

各单项工程和配套工程需按其性质加以分类,一般可分为:生产车间或工段;辅助生产车间或配套工程;厂外工程;生产后勤车间或设施;生活福利设施;其它单项工程。

如有自成体系需单独撰写分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配套工程,如自备热电厂、水厂、铁路、专用线等,应列出工程的名称、分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的编号。并将工程的投资列入项目总投资内,分项研究报告列为附件。

§5.2 生产技术方案

生产技术方案系指产品生产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包括专利或专有技术)、生产方法、主要设备、测量自控装备等技术方案。选择技术方案必须考虑:技术是否是先进成熟的;是否适合所用的原料特性;是否符合产品所定的质量标准;能否适应拟建地区现有工业水平;在维修、操作、人员培训等方面是否有不能克服的障碍;所需投入物的规格和质量能否满足生产要求,并与地区的技术吸收能力、劳动力来源相适应等。

§5.2.1 产品标准

叙述本项目主要产品和副产品的质量标准。如国家一级标准、行业标准等。并将选定的标准与国家标准、国际常用标准作比较说明。

§5.2.2 生产方法

使用同一种原料生产同一种产品,如有不同的生产方法时,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作方案性选择,根据产品用途、质量和成本等因素择优确定。对选定的方法需要说明生产方法的名称及主要特征、选用的理由以及与其它生产方法比较的利弊。

在选用专有技术、专利技术时,应说明取得技术来源、专利号、技术特征,还需说明专利和技术转让费的金额及支付方式。

§5.2.3 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系指投入物(原料或半制品)经有次序的生产加工成为产出物(产品或加工品)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规定的各种技术条件和数据,统称为技术参数。工艺流程和主要技术参数,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结合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各种消耗等要求,选取最佳方案。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只叙述若干主要车间的工艺流程,一般车间可从略。

§5.2.4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主要工艺设备系指工艺流程中的重要设备(包括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应按车间、工段分别叙述所选取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和来源。需要从国外引进的设备,则应详细论述引进的必要性,引进的必要性,引进方向和选择方案比较。主要设备选型是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合理性的具体表现,必须作多方案比较后,确定主要设备的规格型号与来源。

(1)按车间、工段编列主要工艺设备(包括计算机集中控制站室的装备)一览表。需要引进的设备(包括备品备件)应单独列表。引进设备还要说明引进必要性、备品备件的来源、国内分交方案,引进设备外汇来源及引进计划。

(2)一般设备(除已列入表内的设备以外的其它设备)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不作详细选择,但需按车间(工段)参照现有同类型、同规模生产厂所用的一般设备估算本项目应予装备的设备数量,或采用行业中惯用的比例指标推算出本项目,本车间所需一般设备的数量。

(3)全厂计量设施的配置原则和要求。

(4)设备费用估算。主要设备可根据询价、协议意向书中价格等分别估算,一段设备可综合估算。

§5.2.5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单位产品所用材料、燃料、动力等的消耗指标选取的来源有:

(1)现有生产厂的消耗定额高低值的平均数;

(2)同型号设备的实际运转时的消耗值;

(3)通过生产试验测定及分析推算;

(4)设备出厂时的说明或订货合同规定值。可行性研究中,可结合本项目技术方案特征,确定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值;

(5)撰写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表。消耗指标不同于前面所列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需用量,消耗指标纯属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或消耗的数量,不包括其它因素如:运输、储存的损耗。消耗指标与所用生产技术的先进程度有关;同一种设备不同型号的,又同生产管理和操作水平直接有关,因此常被用作企业间衡量经营管理水平的指标。

§5.2.6 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在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和主要设备选择确定以后,应就设备的外形、前后位置、上下位差以及各种物料的输入和流向、操作要求等作通盘的研究,选择车间布置方案。车间布置方案要求达到物料流向最经济、操作控制最有利、检测维修最方便。

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要求提出车间布置简图、主要标准尺寸和技术说明。

非主要车间布置方案要求提出建筑面积、平面尺寸、层高等估算和建筑物特征。

§5.3 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5.3.1 总平面布置原则

总平面布置应根据项目各单项工程、工艺流程、物料投入与产出、废弃物排出以及原材料储存、厂内外交通运输等情况,按厂地的自然条件、生产要求与功能以及行业、专业的设计规范进行安排。达到工艺流程(生产程序)顺畅、原材料与各种物料的流送线路最短、货流人流分道、生产调度方便,并考虑用地少、施工费用节约等要求。总平面布置还应考虑到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与外界的交通联系线路等外部因素的合理安排。在确定了总平面布置原则并绘制总平面布置后,需估算厂区场地平整、建、构筑物基础、管沟、路槽地下工程等全厂土石方量,并说明余缺量的走向与来源。

§5.3.2 厂内外运输方案

根据工厂的投入物、产出物与废弃物的总量,按其不同种类、不同运输方式与运输工具分类说明,从运量、运距、运输成本、运输负荷变化以及投资与经常费用等方面加以分析。确定和推荐经济、实用的运输方案。运输方案的确定要包括全厂运输量分析、运输设备选择和厂外、厂内运输方案的说明,其中厂内运输方案要求作到与生产有机配合。

§5.3.3 仓储方案

论述原材料、燃料、主要辅助生产物料主副产品的年周转次数;储存期(可供生产需要的天数);储存方式(散堆、包垛、罐储);装卸及搬运方式等方案设想和要求,对用量较大的大宗货物以及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仓储方案,应专题叙述。

§5.3.4 占地面积及分析

建设项目用地,应遵循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尽量少占耕地,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估算占用土地数量,并分别估算生产区、生活区、原料基地占地面积,计算土地利用系数、生产区场地利用系数、全厂绿化系数、占地用地面积等指标。

在占用土地分析中,还需同时说明需要拆迁的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的数量、面积、建筑类型;可利用的原有建构筑物的面积,拆迁后原有人员及设施的去向,项目需要支付的赔偿费用。并对可能的不同拆迁方案进行拆迁费用及征地费用的比较。

§5.4 土建工程

土建工程是指工厂所有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与结构设计。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仅需对主要生产厂房、重要构筑物以及特殊基础工程作原则性的叙述和方案选择建议,如采取的建筑形式和标准、结构造型、基础类型和需要采用的重要技术措施等。对一般建(构)筑物只作综合说明、估算工程量、选取单位造价指标等即可。对全厂所有建(构)筑物的工程量,造价以及三材用量。视单项工程的大小,可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估算。

§5.4.1 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

按生产流程顺次列出主要建(构)筑物名称、建筑面积;建筑形式和标准、建筑材料的选用要求;特殊要求(防腐、防爆、防火、隔音、隔热等);消防及报警设施选用标准和要求,应遵守的设计规范名称。

对一般建筑物可以列出工程量、建筑面积作综合性说明。

结构设计的依据,主要是建构筑物的结构造型、地基处理方案、建构筑物基础造型及对施工的特殊要求。

对需要进行抗震设计的,要有地震烈度确定依据、地震设防标准及设防方案的选择及说明。

§5.4.2 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

遇有不良地质条件的项目或重要建构筑物与大型工艺设备的基础工程,应进行特殊基础工程设计,提出设计方案的选择建议。

对需要防震动,防腐蚀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以及对基础沉降有严格要求的工艺设备的基础工程,需作专题研究,提出设计方案的选择建议。

§5.4.3 建筑材料

分析拟建地区可以提供的建筑材料名称、规格、运输条件、预制构件的最近供应点和可提供的最大构件规格及制作能力。需由外地供应的应说明主要建筑材料名称及供应点。对项目施工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单独说明,如需说明特殊工程的施工组织与机具、大型或大宗预制构件的来源等。

进行三材用量估算,撰写建筑材料用量估算表。

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6.1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1)项目的地理位置(附平面图);

(2)地形、地貌、土壤和地质情况;江、河、湖、海、水库的水文情况;气象情况;

(3)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农作物等情况;

(4)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温泉、疗养区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情况;

(5)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

(6)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健康状况、地方病等情况;

(7)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

(8)交通运输情况;

(9)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资料。

§6.2 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2.1 主要污染源

分车间叙述产生污染物的装置、设备、生产线及其投入物、产出品和排出物的品种、数量、排出方式,产生震动和噪声、粉尘、恶臭、有毒气体的装置和车间;易燃、易爆、剧毒物料的运输线路(指厂内外自运)、储存库站位置;放射性物料及放射性废弃物的运输线路、储存和使用场所及其位置。

分析污染物的性质、成分、数量、危害程度。

§6.2.2 主要污染物

(1)主要污染物向厂(场)外排放的性质可分为:烟尘、粉尘、废气、恶臭气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废液、废渣、噪声、放射性物质、振动、电磁波辐射等。

(2)主要污染物所含有害物质分析,列举污染物所含主要有害有毒物质。

(3)排放量。污染物经处理后最终排入周围环境的含有有害物质的混合物的数量,注明混合物中所含有害物质的含量或浓度,并列出国家或地区允许的排放标准。

§6.3 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是指国家及项目所在地区环保部门颁发的标准,如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噪声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有关法规、规定等。如地区规定严于国家规定时应执行地区规定;地区没有特定要求的;执行国家规定。个别目前国家和地方尚未制定标准的由可行性研究单位与当地环保部门协商确定。

§6.4 治理环境的方案

(1)项目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可能产生的影响,如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防范和减少影响的措施。

(2)项目对周围地区自然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如森林和植被破坏影响野生物、植物繁殖和生存等,防范和减少这种影响的措施。

(3)项目对周围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疗养区等可能产生的影响,如土壤污染、水源枯竭等,防范和减少这种影响的措施。

(4)各种污染物最终排放量对周围大气、水、土壤的破坏程度及对居民生活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污水、废气、废渣、粉尘、及其它污染物的治理措施和综合利用方案。

(5)噪声、震动、电磁波等对周围居民生活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消声、防震的措施。

(6)绿化措施,包括防护地带的防护林和建设区域的绿化。

§6.5 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监测布点原则;

监测机构的设置和设备选择;

监测手段和监测目标。

§6.6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简要分析。对可以量化的环境影响,可将其计算并列入经济评价中现金流量表内进行分析。

§6.7 环境影响评论结论

§6.8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建设项目必须确保投产后符合职业安全卫生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分析和评价。

§6.8.1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1)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2)生产过程中的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辐射、振动、噪声等操作者健康影响的分析;

(3)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较大的设备、分布点及其危险程度。

(4)可能受到职业危害的人数及受害程度。

§6.8.2 职业安全卫生主要设施

(1)危险系数较大的生产点、拟采取的防护方案及安全检测设施;

(2)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报警、紧急事故处理等安全设施的初步选择方案;

(3)对高温、高噪声、高振动工作环境拟采用的防护、检测和检验设施。

§6.8.3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机构

(1)机构设计及人员;

(2)保健人员和保健制度;

(3)日常监测检验人员。

§6.8.4 消防措施和设施方案建议

第七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7.1 企业组织

企业组织机构包括生产系统、管理系统和生活服务系统的划分,其设置主要取决于项目设计方案和企业生产规模(产品范围和产量、车间多少、职工人数等)。

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要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管理的要求,保证多个部门、多个环节以及全体成员之间能协调一致地配合,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

§7.1.1 企业组织形式

部门、行业不同,生产规模不同,企业组织机构可采用不同的形式。最通用的形式是采用金字塔式(企业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中层经营管理(部门和科、处)和基层现场管理(车间和设施)等三个层次。一般来说,企业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关系,幅度越大,层次越少。中小型项目可采用两级管理(厂和科室、车间);大型项目可采用三级管理(公司或总厂、厂或分厂、车间)。

§7.1.2 企业工作制度

根据各车间和设施的工艺特点和生产需要,可分别采用连续工作制或间断工作制。个别项目采用季节性生产,每年可分为生产期和停产期。

§7.2 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7.2.1 劳动定员

一般来说,企业所需人员按其工作岗位和劳动分工不同,可分为四类人员:

(1)工人:是指在基本车间和辅助车间(或附属辅助生产单位)中直接从事工业性生产的工人及厂外运输与厂房建构筑物大修理的工人;

(2)工程技术人员?是指担负工程技术工作并具有工程技术能力的人员;

(3)管理与经营人员:是指在企业各职能机构及在各基本车间与辅助车间(或附属辅助生产单位)从事行政、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的人员;

(4)服务人员:是指服务于职工生活或间接服务于生产的人员;

在可行性研究中,分别估算各类人员需用量,并说明其来源,撰写劳动定员汇总表。

企业所需人员,有一部分必须参与建设过程、设备安装、调试,对这部分人员的来源及进厂时间要单独说明。

§7.2.2 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分人员类别估算年工资总额,并计算职工年平均工资。

§7.2.3 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

(1)人员来源分析,需培训的人员总数。

(2)培训方式:① 派往类似厂矿的生产现场和设备制造现场,通过实习培训生产、维修和管理人员,部分生产维修人员可参加本项目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转。引进国外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必要时派往国外生产现场和设备供应厂实习。② 在厂区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按照生产和业务工作的具体内容,分专业、分工种进行培训。

(3)培训计划。国内培训人员数量、专业、时间、方式和国外培训人员数量、国别、专业、方式、时间及国外培训的必要性。

(4)培训费用。国外培训的,要单独说明外汇来源。

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也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项目实施时期可称为投资时期,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间,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个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些是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各个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而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8.1 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8.1.1 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根据项目不同,新项目可以由业主指定项目实施管理机构;改扩建和技改项目可在老企业内专门成立筹建小组,筹建小组的任务是办理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委托手续及签订相应的合同和协议(一般是通过招标、投标和评标来确定的);参加厂址选择;提供设计必需的基础资料;申请或订购设备和材料;负责设备的检验和运输;承担各项生产准备工作。

§8.1.2 资金筹集安排

项目资金的落实包括总投资费用(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估算基本符合要求和资金来源有充分的保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要撰写投资估算,并在考虑了各种可行性的资金渠道的情况下,提出适宜的资金筹措规划方案。在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和明确了总投资费用及其分年度使用计划之后,即可立即着手筹集资金。

§8.1.3 技术获得与转让

技术获得和转让是实施时期的一个关键要素,选择的技术将涉及到法律、经济、财务和技术等许多方面。当从国外引进专有技术时,与国外供应商的谈判有时需要长的时间,有时还要解决法律问题,例如专利权的限制或者技术转让的限制等。如果技术供应商标的合同责任中含培训,那就应该包括在培训计划中,可行性研究中应包含与项目选择有关的技术获得与转让有关的计划时间和费用。分配给项目详细工程设计的计划时间,将取决于技术种类及其复杂性。

§8.1.4 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在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委托进行必要的现场勘测工作。要提出设备、材料订货清单和非标准设备制造图纸。勘测精度要与设计阶段相适应,设计阶段的划分可根据不同项目区别对待。大中型项目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技术复杂或行业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或其中某些采用新工艺技术的车间,可能在施工图设计之前,再增加一个技术设计阶段。

安排大型建设项目的设计进度要充分考虑设备问价和大型设备的预订货时间以及取得设备资料的时间。

订购设备要考虑设备到达时间和安排顺序。当引进国外设备时,还要考虑到向国外有关公司进行询价、谈判(技术谈判和商务谈判),比选和签订合同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办理各种审批手续所需的时间。

§8.1.5 施工准备

项目初步设计话总概算一旦批准之后,即可着手进行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的主要工作内容有:选定施工单位话签订施工合同。

一般时通过投标确定施工单位。此外,还需进行如弟征购和拆迁安排;组织设备和材料订货(前面已经述及);完成施工用水、用电和道路等工程;进行临时设施建设和代替临时工程的住宅建设以及报批开工报告等。

§8.1.6 施工和生产准备

(1)施工。施工阶段时项目实施时期的主要阶段。安装大型复杂项目,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图撰写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厂生产系统投产次序安排车间和设施的施工顺序,主体车间及其相应的辅助公用设施的配套要完整。土建施工和设备的验收、发运、运输以及设备的安装都要作出适当的安排,保证合理交叉进行。

(2)生产准备:

①建立管理机构,企业管理方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形成、扩大和健全。

②招收和培训职工。对职工的调集、招聘和必要的培训要做出适当的时间安排,使其和生产经营需要相衔接。

③组织收集生产技术资料,制订必要的管理制度和各种操作规程。

④组织生产物资供应。落实原材料、燃料、协作产品、水、电、汽和其他配合条件,签订有关协议。

⑤组织工具、器具、模具、备品、备件等的计划、制造和订货。

⑥生产前推销。投产前后应制订具体的销售计划,并进行销售市场的准备工作,包括广告宣传、培训销售人员和推销人员等。

§8.1.7 竣工验收

这个阶段通常包括以下各项活动:

(1)生产前检查;

(2)试运转(单机试车或联动试车);

(3)负荷试运转(负荷试车);

(4)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建设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文件规定的内容建完,并经生产前检查、试运转、带负荷试运转合格后,形成生产能力,能正常生产合格产品时,应及时验收。这时,生产人员进驻现场,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办理移交固定资产手续,交付使用。

国外引进成套设备项目和大型联合企业可安排试生产阶段,试生产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三个月(成套引进项目合同中有专门规定除外)。

建设项目验收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进行初步验收,提出竣工验收报告和竣工决算,系统整理技术资料,提交竣工图。

§8.2 项目实施进度表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分别确定的项目实施各阶段所需时间,撰写实施进度表,项目实施进度表有多种表示方法。在我国,多年来一直采用的方法是横道图。近年来,网络图在一些行业中也开始应用。

简单项目的实施进度可用横道图,复杂项目的实施进度可用网络图(关键路线法或项目评审技术)。为避免项目实施工程中费用和时间的浪费以及各项作业活动能前后左右的协调配合,利用网络图可以模拟实施项目的各种不同方案进行筛选。

§8.2.1 横道图

横道图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它可适用于各种项目,这种图表可以表示建设项目的计划任务、计划进度和实际记录等具体内容。它是把项目实施计划分为若干项(作业活动或工作单元),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各项作业活动,每项工作用一横道表示,横道两端表示该项作业活动的起、止时间;其长度即是完成该作业活动所需时间。

§8.2.2 网络图

对于包括许多相互关联并连续活动的大型复杂的综合建设项目和对实施进度有图书要求的项目,需要适用网络图。应用统筹方法对项目实施进度作出安排。网络的定义是一组节点(圆圈)用一组带方向弧所连接,关键路线法(CPM)和项目评审技术(PERT)是应用网络图的两种方法,网络图多用于施工阶段的项目规划与控制。目前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一些行业也有所应用。

§8.3 项目实施费用

项目实施费用是指项目从筹建开始直到项目鞠躬投产以前整个实施时期的筹建费用。这部分费用应包括在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的第二部分,即其他建设费用中,项目实施费用按以下各项分别估算。

§8.3.1 建设单位管理费

建设单位管理费是指筹建单位为进行项目筹建、建设、联合试运转、验收总结等工作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不包括应计入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的建设单位采购及保管设备、材料所需的费用。可以“单项工程费用”为基础,乘以按照工程项目的不同规模分别制定的建设单位管理费率计算。

§8.3.2 生产筹备费

生产筹备费是指生产筹备人员费和投产前进厂人员费用。

§8.3.3 生产职工培训费

生产职工培训费用是指项目在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之前拟建企业自行培训或委托其他厂矿培训技术人员、工人和管理人员所支出的费用以及生产单位为参加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熟悉工艺流程机械性能等需要提前进厂人员所支出的费用。该项费用可根据规划的培训人员数、提前进厂人数、培训方法、时间和职工培训费定额计算。

§8.3.4 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办公、生活家具购置费是指为保证项目初期正常生产、使用和管理必须购买的办公和生活家具、用具的费用及设计规定必须建设的托儿所、医院、招待所、中小学等的家具、用具费用。该项费用可按有关定额计算。

§8.3.5 勘察设计费

勘察设计费是指:

(1)委托勘察设计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按规定应支付的费用;

(2)在规定范围内由建设单位进行勘察设计所需的费用。此项费用可按国家颁发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撰写。

§8.3.6 其它应支付的费用

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分析,是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计算项目所需要的投资总额,分析投资的筹措方式,并制定用款计划。

§9.1 项目总投资估算

建设项目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流动资金。

§9.1.1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方向调节税和建设期利息组成,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分别估算,并汇总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固定资产投资。根据前述各部分中估算的费用额,估算固定资产投资。

①工程费用。

分为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其他四项费用,可按主要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公用工程、服务及生活福利设施、厂外工程等分别计算,以人民币、外币分别表示。

主要生产车间是指生产主要产品的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指为主要生产车间配套的工程项目。

公用工程是指为本项目生产服务的工程,如循环水场、给排水管网、给水泵站及水池、消防设施、三“废”处理、输变电工程、电信工程、供热电汽线路等。

服务及生活福利工程包括办公楼、试验楼、职工宿舍、食堂、学校等。厂外工程主要是指本项目的输水管线、排水系统、高压输变电、物料管线、通讯管线、专用码头、专用公路、铁路专用线、销售仓库、货物转运站等。

②其他费用。

除了将前几章中已估算的费用进行汇总分类外,还应将未估算的费用项目作出详细的估算。

其主要费用项目有:①建设单位管理费;②职工培训费;③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④土地征用费;⑤外籍技术人员来华费用;⑥出国人员培训考察费;⑦进口设备材料国内检验费;⑧工程保险费;⑨大件运输措施费;⑩大型吊装机具费;①项目前期工作费;②设计费;③其他费;

第二部分费用估算是,应说明各种费用的取费标准、定额,一般按国家和地区有关规定执行。估算中有外汇费用时,以外币表示。

③预备费。

分为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两部分。分别计算列出,涨价预备费以年度投资中第一部分费用为基础,按国家计委的费率计算,同时需考虑外汇部分的限价因素。

(2)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按国务院第82号令(1991年4月16日)的有关规定执行。

(3)建设期利息应根据提供的项目实施进度表已研究确定的基本建设投资来源及资金筹措方式、各种贷款的利率及分年度用款计划表计算得出。当项目投资来源为多种渠道时,应分别计算各种贷款资金的建设期利息。

在可行性研究中,建设期利息均按年计息。利息的计算,分为单利和复利,计息方法及年利率视项目实际情况而定。

利息计算中,假定借款发生当年在年中支用,按半年计息,还款当年也在年中偿还,按半年计息,其余各年按全年计息。按国家规定,建设期利息当年付清。

人民币和外币贷款分别计息,汇总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

以上各项计算完成后,撰写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9.1.2 流动资金估算

(1)流动资金的组成。项目流动资金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分为:

①储备资金。即为保证正常生产需要而用于储备原材料、燃料、备品、备件等的资金。

②生产资金。即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处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品占用的资金。

③成品资金。即产成品入库后至销售前这段时间中产成品占用的资金。

除此之外,还有应收应付帐款、现金等组成的流动资金。

(2)流动资金估算。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流动资金的估算,按项目具体情况,可采用扩大指标估算法或分项详细估算法。

扩大指标估算法为:参照同类生产企业流动资金占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固定资产投资的比率以及单位产量占用流动资金的比率来确定流动资金。

分项详细估算法为:按项目占用的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分别按年需用额及周转天数估算定额流动资金,按项目占用的应收应付帐款、现金等估算非定额流动资金。

按详细估算法估算流动资金后,可列流动资金估算表。

§9.2 资金筹措

一个建设项目所需要的投资资金,可以从多个来源渠道获得,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资金筹措工作是根据对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的结果,研究落实资金的来源渠道和筹措方式,从中选择条件优惠的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对每一种来源渠道的资金及其筹措方式逐一论述。并附有必要的计算表格和附件。可行性研究中,应对下列内容加以说明。

§9.2.1 资金来源

筹措资金首先必须了解各种可能的资金来源,如果筹集不到资金,投资方案再合理,也不能付诸实施,可能的资金渠道有:

国家预算内拨款;

国内银行贷款:包括拨改贷、固定资产贷款、专项贷款等;

国外资金: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外政府贷款、赠款、商业贷款、出口借贷、补偿贸易等;

自筹资金:包括部门、地方、企业自筹资金;

其它资金来源。

可行性研究中,要分别说明各种可能的资金来源、资金使用条件,利用贷款的,要说明贷款条件、贷款利率、偿还方式、最大偿还时间等。

§9.2.2 项目筹资方案

筹资方案要在对项目资金来源、建设进度进行综合研究后提出。为保证项目有适宜的筹资方案,要对可能的筹资方式进行比选。

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各种可能的筹资方式的筹资成本、资金使用条件、利率和汇率风险等进行比较,寻求财务费用最经济的筹资方案。

§9.3 投资使用计划

§9.3.1 投资使用计划

投资使用计划要考虑项目实施进度和筹资方案,使用相互衔接。

撰写投资使用计划表。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按不同资金来源分年列出年用数额;流动资金的安排要考虑企业的实际需要,一般从投产第一年开始按生产负荷进行安排,并按全年计算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