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楹联知识范文

楹联知识精选(九篇)

楹联知识

第1篇:楹联知识范文

一、故事引路,图文对照,明确楹联的基本概念

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受到认知水平的限制,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告诉学生楹联的概念,相信大部分学生是不知所云的。因此在楹联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故事引路”“图文对照”的方式,使孩子认识楹联。如在介绍楹联的概念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一组“厅堂门柱”的图片,然后告诉他们楹联就是写在这门柱两旁的一对句子,它们的字数相同,读上去朗朗上口,非常好听,简单说就是对联。同时让学生分别数数上下两联的字数,加强其感性认识。

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有必要向学生介绍楹联的常用术语,如:上联、下联、全联、言、联尾、节奏、节奏点、横批等等。

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汉语拼音,所以介绍平仄也并非什么难事。我们可通过趣味性的“问答”形式让学生去感性地认识平仄。明白现代汉语中的“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又分别有另一个名字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就好像是我们小朋友有小名和大名是一样的。这里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四声的大名,而“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则是小名。第一、二声为平声,第三、四声为仄声。有了这一步的铺垫,我们再向学生介绍“联尾”时,也就显得轻松多了,同时也可以伺机向学生介绍判断上下联的方法了。

而像“节奏”“节奏点”这些比较抽象的概念,笔者认为要结合实际的诵读训练来完成教学任务,这里就不作细谈了,下文将会具体阐述。

二、在读中品,在品中悟,体悟楹联的音律结构之美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使学生在读中悟,因此楹联教学也应从这方面着手,让学生在朗读中逐步感受楹联的形式美与韵律美。现在的楹联教学中,我们确实也开展了这类的朗读训练。而在读物选择方面,笔者认为低年级可以从最基本的《声律启蒙》《千字文》《三字经》入手,因为它们韵律平仄相谐,节奏相应,读上去朗朗上口,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楹联的韵律结构美,同时也为日后创作打基础。

虽有了前期平仄的介绍,但若只是单纯地告诉学生“一联之中平仄交错,两联之间平仄相对”的用律规律,学生是很难理解的。

我们不妨可以尝试这样的方法。

第一,通过诵读楹联,运用古诗中朗读节奏划分的知识,让学生划分出节奏,并明确这就是“节奏”。第二,告诉学生“节奏点”就是每节奏中最后一个读音。第三,让学生依据所学的平仄知识与老师一起标注出楹联的平仄,如碰到古入声字教师可作简单介绍。第四,引导学生发现对联的特点。每一联中节奏点上“平仄是交错的”,而上下两联节奏点上的字又是“平仄相对的”。第五,教师总结用律规则,即“一联之中平仄交错,两联之间平仄相对”。

如: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我就指导学生划分节奏,即“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然后标出相应的平仄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不难看出这副楹联在节奏点上的“间”“殿”“上”“宫”用律就是“一联之中平仄交错,两联之间平仄相对”的,这样学生就会立刻领悟。

三、强化训练,内化知识,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

圣人有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因此适当的练习是大有必要的。在这里我们把练习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判断,目的是帮助学生加强区分楹联中的一些重要术语。

如出示一组春联,让学生运用平仄知识找出其上下联与横批。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实际教学中,适当地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来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教学中我就出示了拙政园联“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注:顺序打乱),并附上图片,让学生进行判断,这样其知识就被提到了运用的层面,除巩固了旧知,同时也在无形之中感受到家乡的美丽,从而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标注平仄,找节奏点,进一步体会楹联的韵律美。

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向学生展示一些自己的作品,让他们觉得“原来楹联就在我身边”。如在这方面的训练中,我就向学生出示了一副自己的作品――“春风醉柳拂红杏,雨沫漾萍吻锦鳞”,这样学生就会感叹“原来老师不仅知道,还会写”,于是学习兴趣就被提上来了,一下就活跃了课堂气氛。

3.对课训练。

第2篇:楹联知识范文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1.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保障一方面,教育可以培养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人才,从而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传知识的影响范围,使其适应当下世界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要求,通过有效教学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来对更多人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教育具有影响范围大、影响时间长的特点,通过终身、代际发展的教育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人们长期的注意,实现传承的更好效果。除此之外,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利于减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工作的负担,在学校教育当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能够有效地减少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

2.学校教育的成熟发展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创造了平台作为一种由专业人员承担并在专门机构中进行组织严密、目的明确、系统完善且具有很强计划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以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作为主要目标,具有促使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关键功能,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了逐步的成熟与完善。学校教育的内容涉及了社会、经济、自然科学等多个方面,其自然科学中对自然的各种文化空间分布的研究等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的重要内容,使学校教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良好平台。我校根据自编的楹联校本教材通过每周一节《地方经典诵读》课程的开展来让小学生了解地方知识,并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对课程做出了逐步的完善,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储备与教育环境。

3.学校教育的本土化适应了不同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学校教育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其中一些乡土知识等内容迎合了同样具有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导致人们对于自身所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了更高的关注,一方面人们对家乡的热爱与关注促使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另一方面语言差异等因素阻碍了异地人群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与研究。在素质教育的推行下很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区域条件编制出了本土化的教材,适应了不同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差异性的需求。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教育的传承教育整合的有效途径

1.教育知识的有效整合小学校本课程中涉及地域知识方面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对形成地域环境的相关人文、自然机制进行了解与掌握,同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中也对传承者掌握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环境机制与理解、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要求。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与区域性的特点,受到时间与地域条件、传承人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因此,在进行传承教育时必须遵循因地施教的原则来实现其更好的传承。在小学教育中一些区域知识的内容可以同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在开发小学教材时可以将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写入教材中来进行教育。我校位于中国文化部命名的楹联之乡———九龙镇上,其得天独厚的楹联文化丰富了我校的办学文化和品质,目前我们自己编写了楹联校本教材用于本校自身楹联文化的教学和传承,同时,也完成了一个市级课题———小学开展楹联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本课题已经顺利结题。2015年6月26日,我校被九龙镇命名为楹联文化传承实验基地校,同时,九龙镇正在对楹联文化项目向国家申遗办公室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校将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大力开展楹联文化教育,积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通过楹联文化与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来促进楹联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2.教育方法的有机整合一方面,丰富的活动实践是促进学生加深课本知识理解与记忆的有效手段,由于小学生受到年龄、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课外活动往往都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小学教育者可立足于本土化教育教材的基础上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进行教育。另一方面,为了充分调动小学生参与到教育活动当中的积极性,小学教育者可以在自编教材中融入更多的景观图片元素,或者在课堂中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图片、视频的展示,从而在教育中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同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更好传承。除此之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必要手段,项目性、问题式等研究型学习要求教师在分析教学内容后对相关的材料进行收集,在收集过程中可以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为重点收集对象,并将其作为教学资源来辅助教学,丰富小学教育的内容。例如,我校结合地域文化优势,以楹联教育为特色,在教育过程中收集了众多楹联文化来作为重要教学资源,从而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传承楹联文化。在收集了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针对知识进行研究讨论与交流,使学生在分析与思考课堂知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间的联系中做出文化创新。例如,在对楹联文化进行问题式研究性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楹联文化具有哪些贡献?”等问题,让学生结合教材资料进行自主研究,在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地域情感。

三、结论与展望

第3篇:楹联知识范文

关键词: 扬州 景点楹联 艺术特性

楹联是我国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它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起源于五代,在唐宋时期得到繁荣。它在民间有着深深的土壤,反映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需求跟想象,和其他文学形式有共同之处[1]。楹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当然除了生活中的楹联外,全国许多名胜古迹都有楹联,这些楹联语辞雅丽、对仗工整,渗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气息,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下面主要讨论扬州景点楹联的艺术特性。

一、扬州景点楹联的高雅性

扬州景点楹联是扬州文化极具特色的一部分,在扬州景点欣赏过程中,楹联是我们随处可见的一部分,可见楹联已经与扬州各大名胜融为一体。值得注意的是,扬州景点的许多楹联充满高雅性,反映文人、士大夫们的精神世界。那何为高雅呢?高雅是一种格调、一种境界。而楹联的写作要达到一定的要求,还要形式与文字完美结合,所以楹联艺术是一种高雅的情操。对联被誉为“诗中之诗”,楹联是对联的雅称,由诗词演变而来,两者多有相通处。律诗的中间两联十分讲究对仗,楹联正是继承了律诗的这一传统,好的楹联具有诗的秉性。名胜楹联创作难度大,对写景咏物、借景抒情、评人论史的要求很高。其风格多样,或清新纤巧,或明快豪放,或庄严深沉。但不管如何,无论是借用还是独创,状景论物都要善于抓住(或符合)事物的本质特征,否则就不可穷其要妙,就写不出独具特色、“挪移不得”(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的巧对妙联来。

扬州是所历史文化名城,历来上不乏文人骚客,许多历史名人都在这个地方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如我们熟悉的欧阳修、史可法、郑板桥等人,在许多景点都留有他们的佳作。由于这些名人有着极高的文学素养,因此,很多扬州景点的楹联都极有特色,能跟景色、人物情怀融为一体。扬州的平山堂是扬州名胜楹联佳作最多的地方,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首推嘉庆年间扬州太守伊秉绶所撰的“隔江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一联。伊秉绶以善用成语、雄桀惊人为世所叹服,可称联中之豪。他所撰的平山堂联,寥寥十六字,眼前景、平常典、现成语,天然如铸,春容大稚,确是高手。《扬州览胜录》称:“此联造语既佳,书法亦极古茂,至今称为平山堂楹联之冠。”后来,《楹联丛话》的作者梁章锯至此,亦作一联:“高视两三州,何论二分月色,旷观八百载,难忘六一风流。”[2]但朱兰坡认为梁章锯的这一联跟伊秉绶很难相比。

据记载,欧阳修每到夏天,“辄凌晨携客往游,遣人去邵伯湖取荷花千余朵,以盆分插百许,与客相间。酒行,即遣取一花传客,以次摘其叶,尽处则饮酒。往往浸月而归”(《名胜典故 365》)。欧阳修曾写下“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的词句(《朝中措》),极言平山堂迷人之美,表达寄情山水、自得其乐的思想感情[3]。由此可见,扬州独特的秀美自然风光,不仅给许多文人带去雅兴,还引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景点的楹联极具人文特色,透过楹联的词句,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古人生活过的痕迹,看到古扬州繁荣一时的时代影子。

如今的扬州有很多名胜,但是很多都是经过修葺的。虽然这些建筑外壳被更换过多次,但是被历史文化渲染的精神一直存在。楹联以其极大的艺术涵养力保存着古文化的魅力。现存清代扬州名胜楹联,从数量上看,最突出的要算被称为“北郊二十四景”的集句联。这部分楹联,都是由《扬州画舫录》记录流传下来的。“在画舫录所记载的二百七十二联中,这类楹联就有一百六十六联之多。所谓北郊二十四景,指的是卢雅雨任两淮转运使时,曾对北郊各个风景点做过一次全面的品题,前后共得二十四景”(《扬州画舫录》卷十)。各个景点免不了要配上书匾题联。集句联,是利用古人现成诗句,按照楹联自身的规范,进行移植、加工、再制,从而给旧的诗句注入新的生命,不但熔铸成一种新的形式,而且其意境升华到一个新高度。这是楹联创作的重要方法。自然,集句联需要文人有极高的文学修养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扬州二十四景集句联,几乎出自两淮转运使卢雅雨的门客金兆燕一人之手[4]。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高雅、上等的集句联作品。综观金兆燕的全部作品,大体上反映了扬州风景名胜活淡清丽、窈窕幽深的基本情调和主要特色。

二、扬州景点楹联的通俗性

虽说扬州景点楹联有很多是出自名人之手,极具高雅性,但这并不表示它只适合那些达官贵人欣赏,与一般百姓距离甚远,相反,扬州景点楹联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是反映时代变迁,揭示人民意志与思想感情的。在一些景点,我们看到楹联歌颂历史上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迹,这里体现得最明显的是史公祠。梁章锯在《楹联三话》中极力推崇严保庸所撰的一联:“生有自来文天祥,死而后已武乡侯。”认为用史可法与文天祥、诸葛亮相提并论:“自是天造地设语,他有作者,不能出其范围矣。”因此,同人请他题楹柱,他也“为之搁笔”。梁氏所说的“范围”,实即统治者所设置的思想牢笼。史公祠联,凡在此牢笼之中的,均不能为广大群众所深爱。倒是多少脱出一点这种思想牢笼,词外含一点更为深沉的情感,让人得到更多共鸣的作品,才是史公祠联中的上乘。流传最广的,当推张尔尽所作的“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词余于意,贴切深沉。

歌颂史可法的楹联是直接大胆的,内容并不晦涩难懂,一般百姓都能读懂,这里可以体现出楹联的通俗性,同时表达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时代的精神风貌,抒发个人意志。一般说来,旧官府衙门里所悬的楹联,不是庸俗的诀颂文字,便是陈腐的规劝道德之辞,而扬州府署内,如王文治所作府署客厅联:“上客尽知名,杜牧诗才,鲍照赋手;前贤有遗韵,魏公芍药,永叔荷花。”却完全是诗人气度,遣词数典,清切不腐,乾隆年间两任两淮都转盐运使的卢雅雨,是扬州地方官中提倡风雅的知名人物。他曾在运署内建“苏亭”,自书一联云:“良辰尽为官忙,得一刻余闲,好诵史念经,别开生面;传舍原非我有,但两番视事,也栽花种竹,权当家园。”此联作为一个地方官的自白,且榜之于官署,是扬州地方史上的一段佳话。比之于那些严谨、拗口难懂的文辞,扬州楹联给人一种清新流丽之感,它并不是那种束之高阁的阳春白雪,而是有很深的民众基础。在过去对联最初出现的阶段,很多作品大都出自为数极少的闲适文人,但时过境迁,楹联知识的传播与普及,楹联写作不但为广大爱好者掌握,同时大家写作也走向社会,反映我们的现实生活。我在扬州各大景点考察时看到很多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楹联。大明寺的天王殿弥勒像前的“大腹能荣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世上可笑之人”,这一句极通俗,还有永怡堂的“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鹿葵”。

三、扬州景点楹联的社会性

根据以上两点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楹联不是为文人雅士独享,而是普通民众抒发个人情怀、表达生活向往的工具。对联反映人们的生活意识、需求和共识,具有反馈社会现实的教育意义。

名胜楹联是祖国山川形胜和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所以名胜楹联在众多楹联中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各种人工构造的园林应运而生。小亭听水,阁势峥嵘,其争奇斗巧处,足与造化比肩,更兼人文炳蔚,英髦辈出,一时风雅为天下先声。因此,扬州名胜楹联在全国名胜楹联中,当占重要一席。而现在扬州因其悠久深远的历史文化闻名全国,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除了现实的秀美风光外,还有很多游客是被它那独特的人文底蕴所吸引的。扬州风景名胜触目皆是,这些名胜不仅被诗文讴歌,而且为名胜楹联所吟咏。特别是扬州八怪、史可法等,游客们多少想去其中探个究竟,而楹联建设正好为其提供契机。只是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发现不少景点楹联遭到不同程度的破损,有些因为风雨的侵蚀或者人为的触摸,字迹已经很难认清。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政府注意,还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加大宣传力度。楹联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扬州旅游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保持扬州的古文化传统,是我们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参考文献:

[1]李世名.楹联文化的功能和效益[J].南方文坛,1995.02.

第4篇:楹联知识范文

关键词:商业宣传策略;商业经营乐趣;商业从来原则;商业从业感悟

中图分类号:I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4-0000-01

商业楹联在其只言片语中,不仅营造了喜庆的经营气氛,而且,它还浓缩了商业经营者众多的商业秘密。如何从这些精彩的商业楹联中汲取商业秘密,不仅关系到对传统经商理念的继承与发展,而且,它还关系到经济全球化时代商业活动新经营策略的建构。因此,我们有必要结合具体的商业楹联,从商业经营策略的层面上对其所蕴含各种商业秘密进行详细地分析。

一、商业宣传策略探秘

商业楹联的第一个秘密是它的广告宣传策略。商业经营者通过商业楹联的宣传作用,巧妙地把自己的经商理念、职业道德等诸多商业策略与楹联的喜庆气氛融为一体。在欢快乐中悄悄地把自己的经营理念传递给楹联的读者。

例如:

仁义礼智信一样不典;金银铜铁锡全都可当横批:当之无愧

在古代的商业活动中,当铺既可以缓解典当之人的燃眉之急,又可以乘人之危,趁火打劫典当之人,发一笔不义之财。然而,每当当铺出现在电影或电视中的时候,多是以后者的形象而存在的。因此,当古老的当铺又出现在今天的商业活动中时,如何正确理解当铺正常的商业活动就成了这个行业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们需要这样的商业对联来为其宣传正常的商业活动以解众人的心中之惑。在这则对联中,上联通过“仁、义、礼、智、信”这传统的儒家观念把自己的职业操守告诉给了它的读者,下联通过“金、银、铜、铁、锡”的列举,又把自己的主要的商业行为传递给了他的潜在顾客。这样的宣传,既便宜,又形象。特别是那句简单的横批“当之无愧”,利用双关的修辞,把典当人和经营者的活动都描述得那么地理所当然。真是宣传了自己,又免去了因经济困难典当财物之人的尴尬。

再如,下边这个对联:

解燃眉之急如水火,何不用典

得济困之物非所愿,还请来赎横批:典者有仪

同样是阐释当铺商业行为的对联,后者明显地不如前者宣传的效果好。因为,它只注重了宣传当铺经营者的从业目的,从业规范,却没有解释自己具体的商业行为。

通过上边的比较,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商业楹联中的宣传策略之秘:宣传理念与喜庆气氛的结合是其第一重的秘密;经营理念与商业行为的结合是第二重宣传之秘;资费低,效果好是商业楹联在宣传策略上的第三重秘密。如果说还有一重秘密的话,那就是利用传统文化(楹联)与商业活动的巧妙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完全实现了商业宣传的目的。

二、商业经营乐趣探秘

商业经营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它也为其从业者带来了经营活动中的乐趣。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般人都把这句话理解成了鼓励从业者努力工作的名言,其实,它还在另一个层面上告诉从业者,从事哪一个行业,都可以从中体会到像读书人中状元一样的成功的快乐。商业活动也是如此,正如下边这则剪纸店的对联所叙述的那样:

纸背透春光,是何人技艺;刀尖犁盛世,乃在真功夫。

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它以镂空的图案,展现剪纸艺人精湛的技艺,表达剪纸艺人美好的祝愿。一片春光透过剪纸作品照射到室内,面对窗外美好的景物和室内那融入剪纸作品色彩混合而成的图案,生活在室内的人怎么能不想尽快寻找“是何人技艺”的正确答案?然而,哪一个剪纸艺人不是通过自己的创作在“刀尖犁盛世”?哪一个剪纸艺人又不是通过具体的作品,在向世人展现自己的“真功夫”?

三、商业从业原则探秘

做人有做人的原则,违背具体的原则就会人之不人;经商也有经商的原则,违背具体的经商原则,经商者就会诚信全无,倒闭关门。因此,许多经商者都把“童叟无欺”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口头禅。然而,它却没有下边这则对联提示得好:

缺山珍少海味就是便宜

小饭馆大厨师就是正宗

这是一个小吃部的楹联,它通过真实的描述,把自己的经营理念告诉给了他的顾客。从这则对联中,顾客不仅可以知道这个饭馆的档次,而且还可以从它的经营理念中,判断是否满足自己的吃饭需求。正如上联所说的那样“缺山珍、少海味”直接导致了让顾客感到“便宜”的价格;而“小饭馆”与“大厨师”迥乎不同的对比又使顾客获得了质量上的满足。面对如此坦白而真诚的宣传,哪一个读者还会不明白它的经营理念,哪一个顾客还会抛弃“便宜”与“正宗”的追求而去舍近求远?这就是商业楹联之中的第二个秘密,依靠经营理念赢得顾客。

四、商业经营感悟探秘

俗话说,熟能生巧,其实,熟也能生悟。在具体的经商活动中,活动还通过楹联把自己的从业感悟告诉给了它的读者。这些感悟,不仅是人生哲理的浓缩,也是经商理念、从业原则的精髓。

蚁穴溃堤,防微杜渐宜趁早

沉疴致命,访贤疗疾莫延迟

这是一则医药行业的楹联,作者通过“蚁穴溃堤”这个众所周知的道理,告诉读者,治病疗伤也需要“防微杜渐”,即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否则,那些沉年老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夺去病人的生命。因此,即使有一点点的小毛病,也要格外注意,及时治疗。正如那句“访贤疗疾莫延迟”说的那样。然而,何处有“贤医”呢?这还用多想吗,这样告诫你的人,即使不能手到病除,他也医好了你错误的治疗意识,为此,你不应该到本店里去看看吗?如果今天的医药从业者都能有这样的感悟,都有“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这样的信念,何愁医患危急不解,本着这样的感悟做生意,何愁生意不兴隆?

也有人说,商场如战场。面对商业上的激烈竞争,我们从业者不仅防患于未然,而且,也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总之,商业楹联中浓缩着众多的经商策略。如何理解这些宝贵的经营财富不仅事关今天的商业发展,而且还事关我们对传统经商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经营活动从多个层面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读。

(注:本文中楹联均来自网络,一部分楹联来自“清风一缕”的博文《北京前门商业楹联拾趣》一文)

参考文献:

[1]王高英.清代晋商民居乔家大院古建筑文化内涵探析[J].文物世界,2014(03).

第5篇:楹联知识范文

关键词:楹联;景观;分类

园林中的楹联集诗歌,书法,篆刻于一身,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给人提供地理,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还会增强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对美的探索,启发人们去品味、思考和欣赏。楹联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一般认为保存下来最早的对联是后蜀主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当然那时的字是题在桃符板上的;园林中的对联最早也是出现在这个时期。北宋以后,这种对联从宫廷推广到民间,历代文人墨客,更是运用此种形式出尽了风头。这些作品很大一部分就出现在名胜古迹之中,从黄鹤楼到寒山寺,从泰山到杭州西湖,从苏州园林到昆明滇池,形成了中国文化所独有的风景。笔者认为,楹联在园林文体中可分为以下四类:

1点明主题,写景抒情

如济南大明湖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以疏朗,明快的笔调,鲜明的勾画出大明湖的特有的 景致,以及古城济南那潇洒的风韵,湖光山色如在眼前。拙政中园中此类写景的对联最多。园内有一个视野开阔的小岛,绝佳的观景点,岛的中央一个小亭“荷风四面亭”。这里四面环水,水中广种荷花,三面植柳,柳枝随风摇曳。所以亭中有一个绝妙的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寥寥数笔将周围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同时也勾画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观,妙处还有,双句蕴含着一、二、三、四的序数。此联的出处有二,上半句来自济南大明湖的著名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下半句来自唐诗“看待诗人无别物,半潭秋水一房山”,结合的天衣无缝。

颐和园玉澜堂东的“霞芬室”有一副对联:“窗竹影摇书案上,山泉声入砚池中。”窗外摇曳的竹影,耳边潺潺的泉声,书案、砚池,山林读书的雅趣油然而生。苏州沧浪亭“翠玲珑”有副清何绍基撰写的君子对:“风篁类长笛,流水当鸣琴。”风吹竹丛,如长笛轻吹;流水淙淙,似琴弦低鸣。拙政园雪香云蔚亭文徵明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蝉叫之声越喧闹,深林就越静谧;鸟鸣之音越响亮,山谷就越清幽。这类以动衬静的文学品题,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趣,营造出计成所说的幽雅的园林境界:“风生林樾,境入羲皇。幽人即韵于松寮;逸士弹琴于篁里。”逸士,松籁,竹篁,琴韵,使人获得“味之无穷”的美感。

拙政园中部花园“梧竹幽居”,这个四面通透的景观有着一个优雅的名字。处景观这是一个亭子,站在亭子中央,透过四个圆门,南面柳绿桃红、西面嫩荷吐尖、北边梧桐秋雨、东面梅花怒放,四个圆门分别镶嵌着春夏秋冬四季美景。梧竹幽居,梧当指梧桐树,古语有云“凤落梧桐”,她是一种圣洁的树,翠竹,乃是刚柔忠义之物。最妙的是他的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闭上眼睛,两幅美景映入眼帘,一幅秋高气爽、皓月当空、清风来、沁人心脾;一副高山流水、鸟语花香、波光粼粼、山幽雾绕。此对联上联写景,下联写景的同时又带几分哲学意味,孔老夫子有一句名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心动物动、心静景止,无疑给四周的景物增加了三分美感。其实欣赏一个景观分为三种层次,第一种很简单,就是感官刺激,第二种是心理感觉,第三种就是这种结合园林景观、大自然美景、文化内涵于一体的精神享受。

2纪念功德,颂扬领袖

这类楹联常概括的评价历史人物的一声,便于人们了解历史人物及其所处时代、地位。济南辛弃疾纪念祠中有郭沫若题写的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奠随鸿雁南飞”。辛弃疾为南宋词人,其词风豪放、纵横慷慨。一生坚持抗金保国,此联上联写了辛弃疾在词坛上的重要作用,下联评述了词人的爱国之志。上下融汇,准确评价了词人的一生。

3表达志向,抒发豪情

无锡东林书院有一副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联表达了古代知识分子对国家兴衰的关心,抒发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志向。对今天的知识分子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苏州园林中的楹联中,也有很多是表达理想抱负和劝学的。网师园中有濯缨水阁,阁内有一副郑板桥书写的简单的对联“曾三颜四,禹寸陶分”,仅八字,却点出了四个典故,分别发生在四个历史人物身上。曾指孔子的学生曾子,他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不信乎,与人谋不忠乎,传不习乎”,这里的“曾三”就是指此意了;“颜四”,是孔子的另一位高徒颜渊,所说的一个名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曾三颜四就是告诫年轻人要重视自身的修养。大禹治水时,曾有过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壮举,晋朝的陶侃为了报效国家,年轻时更是刻苦好学,寸和分就是比喻他们不浪费一寸一分的光阴。

拙政园净深亭明代祝允明的隶属对联:“相与观所尚,时还读我书”。集晋人左思和陶渊明诗,“相与观所尚,逍遥撰良辰”(左思《招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陶潜《读山海经》),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观赏字画,阅读诗文,醉心于艺术的世界里。亦耕亦读,洋溢着田园隐逸的气息,平添了一种高情远韵,令人回味。

4宣传教义,劝人从善

这类楹联多见于寺院、道观。如北京潭柁寺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此联看似平常,实寓意深远:表达了佛教的主旨,教育人们与人为善,宽以待人。河南嵩山少林寺门前的楹联“端庄庄重山门喜看世间光辉照,笑哈哈迎来人祝福极乐无穷”,其表达的思想内涵也与上面类似,都是劝人“与人为善”的做人原则。还有很多佛寺道观中皆有绝妙佳联,如四川峨眉山报国寺的“一花一世界,千叶千如来”;四川峨眉山洪春坪“常有欲以观其穷,应无住而生其心”等等。

明代书画大师董其昌说:“都诗歌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笔。名山遇赋客,何异贤士遇知己,一如品题,情貌都尽。”园林是“无文景不意,有景景无情”。诗是无形画,画为有 形诗,园林这一艺术载体,是立体的画,我们称之为凝固的诗。中国古典园林讲究形美与意美两者兼美。文学品题即指匾额、对联和摩崖、砖刻等,重要功能正是揭示“形美”中蕴涵的“意美”的,文学性品题是对景观表象和心灵境界的审美概括,也透露了造园设景的文学渊源或人文内涵,将园林意境做了美的升华,也是对园林景观的一种诗化,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中国园林中汉字品题和满文品题琳琅满目,充分反映了诗的国度的人文风采,成为“中国文化的名片”。游历中国园林是品诗读画的美学经历,是审美的过程、净化心灵的过程,心灵经过诗的熏染的过程,这就是文学家袁枚所谓的“鸟啼花落,皆与神通”(袁枚《随园诗话》)。

参考文献:

[1] 张家骥.园冶全释[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

[2] 文震亨.长物志图说[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3] 曹林娣.静读园林[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郭风平,方建斌.中外园林史[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

第6篇:楹联知识范文

一、感情互动――题识抒发真挚情感

楹联中的很多名联是作者应友人盛情嘱托,在一个特定境况下创作的。通过分析题识,我们对联语内涵会有更深的理解和感受。如林则徐行书联(图1)“重镇风清关四扇,崇朝云起岳三峰”的题识云:“道光壬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三月,则徐西行过潼关,适泉仁弟大人分巡其地,属书楹帖,撰句奉正。是时方祈雨泽,故次句及之。少穆林则徐识于关西旅次。”林则徐书法源于欧阳询,深得其挺拔刚健之筋骨,又兼有帖学笔意,为官之声誉使他的书名大震。他又“最工作联语”(清梁章钜《楹联丛话》语),求其书联者颇多。此联是林则徐西行途中,应分巡潼关的官员嘱请而作。上联紧扣答赠对象和地点。古代潼关是长安的门户,有“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杜甫《潼关吏》)之称。城楼有佚名楹联云:“华岳三峰凭栏立,黄河九曲抱关来。”足见其气势之雄伟。下联之“崇朝”出自《诗经・卫风・河广》:“谁谓宋远,曾不崇朝。”笺:“崇,终也。行不终朝,亦喻近。”也就是时间短。意思是卫距宋不远,不要一个早晨就可到达。当“是时方祈雨泽”,故下笔“崇朝云起”,以示山雨欲来,又与上联对仗求得工稳。梁章钜曾评价:“少穆督部,本工为答赠之语,得者往往矜为家宝。盖于称扬中,更能雅切其人,非泛泛作谀词者也”(同上)。

齐白石篆书联(图2):“兴家必勤俭,高寿宜子孙。”联语通俗晓白,而题识也情感纯真。题识云:“予年八十六矣尚飞艇来海上,喜孙子佛来由家山万里视予,越明日言归,书此为别,予仍旧作香山卖画翁也。丙戌(1946年)冬十一月八日,乃祖白石老人。”齐白石久客京华,但对家乡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怀有深厚感情。他画南瓜、白菜、芋头、春笋,满纸乡土气息,正如“稻草小鸡图”题识云:“余日来所画皆少时亲手所为,亲目所见之物。”画上又常常署“杏子坞老民”、“八砚楼头久别人”等,流露出对家乡的眷恋。1946年秋,老人应张道藩之邀,至南京、上海办画展。家人来看望他,思乡之情流注笔端,“书此为别”,留给孙子的不仅仅是件墨宝,更珍贵的是对晚辈的谆谆教诲和爱护。

有的楹联题识记翰墨因缘。张问陶行书联(图3):“闲偷半日小游戏,高卧一庵心太平。”题识:“可斋赠云浦句,云浦即属船山书赠可斋。丁卯(1807年)六月。”古代文人相知多以诗词唱和、翰墨答谢作为心灵交流。张船山天资独绝,才华横溢,诗书皆高妙。此联以意态清逸的笔墨,把联语“闲偷” 、“高卧”的内蕴流露出来,简洁的题款传递了丰富的雅事。

还有些楹联题识给后人留下了重要的文化史料。梁启超喜爱集宋词联,有赠徐志摩联云:“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此意平生飞动,海棠影下,吹笛到天明。”题识云:“集宋词制楹帖,此颇隽逸,写似志摩,想见陪竺震旦(泰戈尔)泛西湖及法源寺丁香树下一夜也。甲子(1924年)七月既望,启超作于北海松馆。”《饮冰室诗话附录》针对此联有一段文字云:“此联极能看出志摩的性格,还带着记他的故事,他曾陪泰戈尔游西湖,别有会心,又尝在海棠花下做诗通宵。”法源寺是北京名刹之一,以丁香负盛名,清代以来很多著名诗人常在寺中吟咏。联语营造出山水清音、花木幽胜的诗意境界,以此为背景,题识勾勒出两国诗人的身影。名人书名联,题识载佳话。

二、视觉映衬――题识烘托联语的笔墨意趣

从楹联书法的艺术形式上分析,有的篆隶联题行草书款识,庄重中点缀些活泼,匀称间起点跌宕。行草联上题同样的书体款,则有大小粗细、枯湿燥润的变化。

邓石如草书联(图4):“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题识云:“嘉庆甲子(即嘉庆九年,1804年)夏,寓兴严佛庐,遇灵隐见初禅友行游于此,往来旬月,见其行持修洁,颇志于书学,有永禅师风,因乐与之游。今将归虎林,书此十字,以赠其行。”此十字结体夸张奇肆,笔意豪迈不羁,又以浓墨渴笔壮其气势,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四行题识记人生交契,印雪鸿踪迹。在书法形式方面,如果说联文象万年枯藤,那么,题识就象藤上的嫩叶,丰富了视觉效果,起到了协调和谐的作用。

伊秉绶隶书联(图5):“门通千里路,楼对大江流。”题识云:“云谷农部制句悬之风满楼,辛未(嘉庆十六年,1811年)十月十三日秉绶。”联文书法以极沉着稳健的笔法,饱满涨湿的墨色,横竖撑到幅边的笔画,显示出强大的开张势力,与雄浑的联语内容高度统一。书体通过许多垂直、水平的笔画和笔画交错而形成的空间块面极富装饰性(就像荷兰画家蒙德里安几何形体派的形式美)。作者又采用了很多妙笔破了装饰性可能出现的板刻,如“里”字伸出格的一竖笔,更重要的是利用两行题识与联文产生视觉对比以寻求变化,小对大,细比粗,曲映直,扭曲连带线条的动感与横平竖直线条的静态,强烈的反差产生巨大的震撼力。

三、心路历程――题识表达书艺探索的思考

王文治行书联(图6):“静坐读书各得半日,光风霁月不染一尘。”题识云:“乙卯(乾隆六十年,1795年)春游姑苏,见董香光真迹题书春风阁者,特为对临数过,其遒劲秀润深为领略,值案头宿纸书之。梦楼王文治。”王文治的书法结体、用笔师承李邕、赵孟,又融入了张即之风貌,但更欣赏董其昌的“遒劲秀润”,65岁时仍“对临数过”。钱泳评王文治书法:“如秋娘傅粉,骨格清纤,终不庄重耳。”近人马宗霍也指出:“梦楼书非无骨,特伤于媚耳。”观此联也显现王的妩媚流于轻佻,还缺乏董书的秀韵天成。

吴昌硕篆书联(图7)题识云:“近时作篆,莫亭(友芝)用刚笔,吴让老(熙载)用柔笔,杨濠叟(沂孙)用渴笔。欲求于三家外别树一帜,难矣!予从事数十年之久而尚不能有独到之妙,今老矣,一意求中锋平直,且时有笔不随心之患,又何敢云刚与柔与渴哉。甲寅(1914年)夏五月,安吉吴昌硕时年七十有一。”艺术难于独创,贵在风格,要达到这个高度就必须越出前人藩篱。吴昌硕洞晓当时书坛,分析了篆书的各流派代表人物的用笔特征。他与诸名家不同的是中锋平直的用笔,经数十年的砚田耕耘,独树一帜。此联虽为集石鼓文,但结体较长,以左低右高的参差起伏营造动势,用笔饱含着沉着朴茂的淋漓元气,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缶翁此时已过古稀,人书俱老,识者定能在此联中感悟“意到笔随”的妙趣,但作者仍感慨“不随心之患”,正是大家虚怀若谷之风范。

四、品藻神韵――题识导读墨妙的真谛

一幅名联流传下来就是人间的墨宝。有人得到名联世袭珍藏,还请人题跋品评妙笔生花之处,作者、评者和收藏者也结下翰墨缘。何绍基行书联(图8):“坐榻横书,升台校射;然香品画,对月开尊。”上联有两段题跋。其一:“此兄极经意书也,笙渔太守世讲得之,恐人豪夺,属退楼署款,时辛未(1871年)春二月。”其二:“余收藏北宋拓右军《笔阵图》,北平孙退谷跋语中以其有间架而鄙之。兹笙鱼太守得其师子贞何先生楹帖,脱尽书家畦迳,如天女散曼陀罗宝花,飞扬历乱,纯以笔尖用事,恐急索解人不得也。紫瑜吴起记。”何绍基是清代书坛用力最勤、戛戛独创的大家,他说“书律本与射理同,贵在悬臂能圆空。”在艺术实践中独创回腕悬臂的执笔,把三代两汉金石包举无遗,取精用宏,以篆隶作行楷。此联笔意烂漫天真、洒脱自然。此外还有一大特色,笔画少的“升”、“校”、“然”、“月”写得很大,显得宽博、疏朗;笔画多的“书”、“台”、“画”反而写得很小,显得很紧凑、严密。另外,“榻”、“对”、“尊”,笔画多又写得大;“坐”、“品”笔画少写得小。临摹过欧阳询《九成宫》的人应记得拓本中“千”字写得大,“膺”字小;而“井”的“”字又大而“井”字小。这都是把笔画多字大,少则小的规律打乱,寻找新变化。再看何氏楹联中字的大大小小交织,还产生视觉上的节奏感。咀嚼两则题跋,真赏到所谓“飞扬历乱”又是在“极经意”中。

吴昌硕篆书联(图9):“小雨高原乐棕马,余阳古囿来鸣禽”。题识:“八十三叟吴昌硕”,即作于1926年。上联两侧有王震题诗:“猎碣参以琅碑,笔力飞动蟠虬螭。秦汉而下数百辈,缶翁气概谁侔之。壬申(1932年)仲秋,白龙山人题。”猎碣即石鼓文,在十块鼓形石上刻有四言诗,内容咏秦国君游猎情况。圆形碑石称为碣,因称猎碣。吴昌硕寝馈于《石鼓》数十年,又参以《散氏盘》、《琅石刻》等交融渗化。此联“老气横秋”,进入化境,苍莽郁勃之气扑面而来。这“气概”足以雄视一世,临池学子细细寻味题诗,能更深入品赏吴昌硕的书法艺术。

五、鉴识真伪――题识是鉴定的重要依据

楹联题识提供了与作者相关的各种资料,反过来也可以通过其他史料与楹联题识作比较研究来判断作品的真伪,从而得出真知。以署名“恽寿平”的两幅楹联为例:

第一幅行书联(图10):“云眼过来如画里,泉声响处即山家。”题识云:“壬辰(顺治九年,1652年)夏四月,舣舟娄东,小憩水云亭精舍。承虞老道长兄见顾,谆谆并承示大稿,灯下三复读之,敬服无量。翌日出素纸索书楹帖,因援笔作此以塞责,祈笑而恕之。陵教弟恽寿平。”此联刊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五),附目录中有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三位成员的“存疑”意见。

顺治九年前后,恽寿平曾有一段离奇曲折而又不幸的遭遇。顺治四年(1647年)十二月,清政府授陈锦为闽浙总督。当时明朝阁部王祈为了帮助永明王朱由榔抗清,邀请恽寿平之父恽日初一起到福建活动,15岁的寿平与两位兄长随父到建宁并参加义军。后来,建宁被清兵攻陷,乱战中寿平被俘,父兄下落不明。在清军队伍中,寿平偶见一个曾经在王祈座上相识的歌伎。她被俘后收留为“侯门姝”。她同情且又了解恽寿平的绘画才能。时恰逢陈锦妻欲置首饰,请人画造型,多不满意,故推荐恽寿平画。陈锦妻见恽寿平丰神秀朗,进退从容,遂蓄为养子。这是恽寿平的“画钗得生”经历。顺治九年七月七日,陈锦在漳州被刺身亡。陈妻带恽寿平同丧车经过杭州,在灵隐寺设斋追祭陈锦幽灵。恽寿平在人群中发现一僧人就是离散多年的生父,但因特殊环境又不便相认。经灵隐住持具德的设计,诓骗陈妻说:“此子年命短,宜作释迦徒。”养母信以为真,同意把寿平留在寺中,寿平父子在“寺中团聚”。此后,寿平返回故乡,恪守父亲忠于明朝的训诫,绝意科举,研习诗文书画。

历经生离死别,幸得骨肉团圆。恽寿平何时返回常州,有待考证。但可以肯定顺治九年四月他不在常州,也无法去太仓。因楹联题识不符合恽寿平的经历,可以鉴定此联是赝品。

第二幅行书联(图11, 刊登在《艺苑掇英》第59期):“名花未落如相待,佳客能来不费招。”题识云:“丙午(康熙五年,1666年)春三月,舣舟娄东,同人观桃于城南之潮音阁,小憩西田之农庆堂。欢呼剧饮,分韵擘笺,极一时文之盛……时在康熙五年,书于黄薇花畔,陵同社小弟恽寿平。”此联撇开题识行文语意不论,专门就长跋与恽氏同期的书法作比较。恽寿平于康熙元年(1662年)春,书有《拜祝渊墓律诗二首》(图12),布局舒展,笔势相连。从遂良、黄山谷和米芾各家中吸取营养,融会贯通。结体稳健中见丰姿清韵,用笔劲健爽利而又秀逸。如“鸟”、“鸣”、“岚”、“翠”等,展示出作者深厚的书法功底和聪敏的灵气。此时,30岁的恽寿平书画创作已开始进入兴盛期,艺术风格已趋成熟。再看《名花》一联题识的书法:布局局,撞头磕脑,字间笔势拥隔。结字乖戾,或松散或紧束,用笔拘谨疲软,精神萎靡,以至四行字藏头露尾、左支右绌。《名花》联题识(图13、14)中“农庆堂欢呼”、“擘笺极一时文”、“愧手腕”、“涂鸦”、“嗜痂癖”等等,无不显现幼稚、生疏的笔法。这样的书法还仅仅处于学书临帖初阶,与才气横溢、有“三绝”之誉的恽寿平差距甚大。我们通过分析署名“恽寿平”的两幅楹联的题识,从而找到鉴定书法作品真伪的线索和依据。

第7篇:楹联知识范文

爸爸是一位高中语文老师,在他的要求下,一年级时,我已经背会了《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笠翁对韵》等一些少儿国学内容。当我上二年级的时候,爸爸又开始让我背诵绝句与律诗。再到后来,他又一点一点地教我背诵高中课本上的唐诗宋词,即使是《春江花月夜》《滕王阁序》这样的长篇他也不放过。在这样日积月累的背诵中,我逐渐喜欢上了“对仗工整”的诗词。

四年级时,因为爸爸工作的关系,我转学到一家以楹联为特色的学校,这里经常会有“每日一联”和“每周一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正合我的胃口。而且,在爸爸有意无意的帮助下,对对联逐渐成为我的拿手好戏了。

一次,爸爸和我下象棋,他先告诉我“楚河汉界”的知识,紧接着出了一个上联:汉水。我很快就对出了下联:楚山。但爸爸又加了一个字:汉水碧。我也加了一个字:楚山青。可爸爸并不放过我,“汉水碧绿”,“楚山青翠”,我几乎是下意识地说出了答案。“汉水碧绿淌”,爸爸又加了一个字,这下我可被难住了,“淌”,是个动词,可青山不会动啊,我该怎么对呢?爸爸仿佛看出了我的心事,提醒道:“背一下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刚背了两句,我脑中灵光一闪,答案几乎是脱口而出:“楚山青翠横。”

还有一次,家中来了客人,爸爸照例又在陪他们打麻将。刚好学校出了一个上联“有空读三国”。我苦思冥想不知道怎么对中间的“三”字,于是就去问爸爸。忙碌的爸爸说:“三是个数字,必须用数字和它相对。”他的话音还未落,哗哗啦啦的麻将声提醒了我,“没事卡五星”我的下联脱口而出。“妙,绝妙!”爸爸直夸我对得巧。

对对联的时间长了,渐渐地我也能品出对联的优美意境来。有这样一个题目:有一副“清风细柳”“淡月梅花”的上下联,要求在上下联的中间分别加上一个动词,使其变成一副五言对联。我想,要加一个动词,还要符合月夜的特点,那么“清风拂细柳,淡月湿梅花”是不是很妙?“拂”表示风的轻微,柳的纤弱;而“湿”字则说明了月光的皎洁,照在梅花上面感觉好像要把梅花打湿一样。意境非常的优美,让人浮想联翩。

在不断的努力和探索下,今年夏天,我还有幸代表我们学校到北京参加楹联夏令营活动呢!

我爱楹联,我与楹联的故事还会继续。

点评

第8篇:楹联知识范文

我要把流坑楹联当作古村胎记,刻入无声的光阴梦中。

流坑古村,位于江西乐安县西南,五代南唐昇元年建村,至今越过千年。这里青山一痕、碧水一湾,三面外有乌江、龙湖环绕,一面傍山,山环水抱,方田垅垅,香樟绵延;中有门楼、村墙飞檐走壁,守望、关启、防御;内处灰墙黛瓦,屋舍连片,其上雕龙画凤、描诗刻文,整个村落,江山旷野、水墨丹青、遗风翩然。

流坑村民大都姓董,世尊西汉董仲舒为始祖,认唐代董晋宰相为先祖。董晋六世孙董清然在唐末战乱时,由皖入赣,其第三孙董合始定居流坑,遂为流坑开基之祖。自流坑董氏第三代董文广始,在流坑兴教办学,一时书院、书塾、学馆纷起,文风蔚然。其时恰逢北宋初重文轻武,大行科举,流坑子弟中许多人纷纷中举、当官,人才辈出,全村共出进士34人,举人78位,其中光董姓就出进士26人,到宋景佑年间还出现了一门五举—— “五桂齐芳”之罕象。这些入仕者上至参知政事、御史,下至主簿、教谕者超过百人;贤才涉及御医、理学、经学、教育、文学、武学、书法、建筑、商科,在中华文明史上文韬武略,继两宋明初五百年,又五百年更兴。明代董氏二十一代董裕,曾官至刑部尚书,为政果毅,有《董司寇集》传世。到明代中叶,董氏第二十二代董燧又官居刑部郎中,有理政之才。徐霞客曾驻足流坑,他在游记中就写道:“其处阛阓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对当时的流坑做了客观的评价。

十年前,我到过流坑。所到之处于今看来远已不是匆匆的人,匆匆的声音,匆匆的灯光,匆匆的功利,一切都很自然和安详。我在那里迈开步子,收进眼底的尽是 “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遗迹,是建设乡土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是激活民间活力的风气。承载这些的就是留存在这里的建筑、雕刻、绘画和匾联。在这里,“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远苍生几近辽阔”,什么心思都有,但我还是深切地以为,这里留存的楹联最为让我心动。

在流坑,数以百计的房宇堂上有匾,门旁有联,门头墙壁有题榜,祠堂有名额,所题匾、联、榜、名额的内容大多与主人身世、家族荣显及题写人的心情有关。历史上,董姓村民读了书,书里透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光彩袭人。所作楹联,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品位高超,尽显理学之风,充分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天人合一”的思想,烙印出流坑亦耕亦读、亦工亦商,科举之盛、仕宦之众、爵位之崇、经商之富、建筑之全、艺术之美、家族之大、延续之久、保护之好的稀有面貌。

楹联作为世上唯中国独有的文艺形式,几千年来,或高居宫廷廊庙,或下至雅士堂斋、百姓柴门,用于招牌门面,传情理俗,将主人浓厚的文化内涵和良好心愿表现得淋漓尽致。流坑楹联,承其体,在创作构思上显示出作联者在古代楹联创作技法与氏族情感表达之间寻求平衡的成熟与自信,表现出流坑人恪守祖训,耕读为本,崇尚“务德”“世德”“树德”,“怀仁”“存仁”“守正”,“道源”“贵和”“思义”,描摹了乡土文化传统,表现的是清晰的家族脉络、宗族意识,坚守的是浓厚的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思想,将流坑传统、乡土、家族、宗族遗存,渗透于当时的人伦日用,贯穿于当时的经济民生中。就像梁漱溟所坚信的一样,孔子的东西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流坑也是将宋明理德注入到了真实的民众生活中,并发挥其效用的。

流坑楹联从结想“高妙”处着手,非雅意不肯落笔,以“尽其天而更益于人”的客观态度,镌刻流坑氏族开拓进取的历史轨迹,衍化和谱写了流坑发展历史进程中的迷茫、痛苦、向往、追求和洒脱,还显露出“渭雨轻尘”般的安静与漂亮。可以这么认为,流坑楹联,作为江西历史篇章中保留的一个个浅浅的标点,始终发挥着句读流坑历史的特殊作用,成为这个村落与生俱来的胎记。

到过流坑、读过流坑楹联,都能够感念到过往的流坑人崇礼教,端蒙养,宗正学,修武备,勤职业,敦俭朴,广储蓄的规范。流坑虽然偏于一隅,名不见经传,但它恋念人生,求进向好,追求和保有世间美好事物,千年以来,无论什么境况,都能飘然遗世,绰约独立,着实耐人寻味。从楹联语汇来讲,其音律谐畅,矫时之情,文句或深高近于禅语,奇诡胜过变幻;或明白如话,可教妇孺尽知,抒发和拓展的都是人的心胸与进取思维,成为千年以来流坑地域的灵魂。从气势上来讲,流坑楹联或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气魄,激扬高越,万里随风;或是萦损柔肠,雅多风态,让人与时光交换最为细腻、最为新鲜的情感,与人的心灵进行最为隐秘、最为亲切的交谈,让生命光彩“还乡”。

第9篇:楹联知识范文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同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文学释义】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楹联分为春联、寿联、挽联,门联、厅联、庙联,名胜联、商业联、游戏联等多种形式,而春联只是楹联其中的一种。所谓楹联,就是挂在或贴在堂屋前的廊柱或门框上的上下相对的联语,因此,楹联也叫对联。这种对联是由两串字数相等、互相对仗,而且具有一定内涵的独立文体。就是说,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内容要有意义,平仄要合律,对仗要工整。凡符合这些条件的就是对联,否则就不是对联。

楹联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学形式。它最初起源于桃符。桃符是我国古代挂在门框上的,画着或刻有避邪图形或字迹的两块桃木板。桃符早在秦汉以前就出现了,当年我国民间每逢过年,就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画着或刻着降鬼大仙“神荼”、“郁垒”桃符的习俗。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