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境教学理论范文

语境教学理论精选(九篇)

语境教学理论

第1篇:语境教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中学英语;词汇教学;语境理论

词汇作为一种语言输入,帮助学生提高词汇的储备量,锻炼学生深入理解、深刻记忆、灵活运用英语单词,不仅能够为学生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够有效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出,提高学生在口语、听力、阅读、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一、将语境理论应用于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对词汇的记忆

语境和英语词汇的意义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它们彼此相互依存,想要加深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就必须将语境与词汇的意义有机结合起来。在英语中,每个单词都具有多重含义,词汇用在不同的语句当中,可能代表不同的意思。因此,将语境理论应用于中学英语词汇教学当中,可以帮助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理解词汇的含义,从而提高学生对同一个单词多重意义的记忆能力。

2.有利于学生对词汇的理解

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课堂上,语境理论的应用能够帮助交谈双方更快速、更准确地理解对方所表达的语言意义,挣脱因语境而带来的束缚作用。语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更是一个语言的环境、氛围,学生应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交谈的过程中正确地选择适当的词汇,以充分地阐明自身的观点。将语境理论应用于中学英语词汇教学当中,有助于学生加强对词汇的理解。

3.有利于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

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语境理论进一步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对文章整体的把握。在阅读训练中,学生能够根据语境对文章进行判断,从而提取文章或段落的中心思想与意义。在听力训练中,学生能够凭借对话者的语境大致判断出对话的内容,进而解决听力问题的答案,即使在听力训练的过程中有个别陌生单词,也并不影响学生对对话整体的判断。

二、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语境理论的具体应用方法

1.紧密联系文化背景

关于语境的定义、分类各不相同,但却丝毫不影响语境对于语言应用的重要地位,语境与语言运用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尤为突出。英语词汇成千上万,对于英语非母语的中学生而言,记忆和理解所有的词汇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因此,学生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难免感觉到吃力、畏惧和抵触。然而,语境理论的运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记忆“undergrand”一词时,学生可以根据字面意思进行翻译,译为“在地下的”,学生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什么样的东西是在地下的呢?自然可以联系到地铁,然后将英文和中文相互对应起来,从而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又如,“blue”一词,除了代表“蓝色”,与其他词语搭配还有不同的意思,比如“in the blues”指的是“心情忧郁”,因此“blue”还包含“忧郁的、沮丧的”之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学生对单词进行死记硬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引导学生进行词汇意义延伸

一个英语单词所代表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的,多层面的意义赋予了英语单词更加饱满的内涵。加强学生对词汇意义延伸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增加词汇的储备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单词正确地组织句子、组织语言以表达想法与观点的能力。词汇具有多重意义,主要是因为语境的不同产生的语言效果。例如,“apple”一词,众所周知这是“苹果”的意思,而固定搭配中“apple of(one’s )eye”中的“apple”就不能再以“苹果”的意思而自居了,它代表的是某人极为珍爱的东西,译为“掌上明珠”或是“心肝宝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举出不同的例子,并且让学生结合语境分析出该词汇在句子中所代表的含义。不同的语境,赋予了英语词汇不同的意义,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词汇意义的延伸,不仅可以增添英语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增加学生对于词汇的多元化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3.积极创建教学情境

中学生逐渐步入了英语学习的中级阶段,可以在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深化。在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积极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画面和片段,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How much are these pants?”一文时,教师可以用不同的词汇来替代“pants”,从而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对话的形式让学生一问一答进行口语训练,并且通过指定不同的物品,让学生进行表达,例如说How much are this bag?/How much are these books?等等。在情境教学的帮助下,学生可以正确地使用词汇进行完整的语言交流。

综上所述,将语境理论应用于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还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周祁林.语境理论在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 英语教师,2011(07):2-5.

第2篇:语境教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语境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对语言的运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语言环境,同时也受到语言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所谓语言环境,简而言之,就是语境。语言的内部环境和语言的外部环境共同构成了语境,其中,语言的内部环境即上下文,指的是交际中为了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所使用的话语结构、表现方式及构成因素,如口语中的前言后语、内部衔接等;语言的外部环境即文化环境、社会环境、情景语境等,它包括诸多因素,如社会政治背景、社会文化背景、交际双方的社会心理因素、社会角色、交际双方的百科知识等。由于所包含内容的宽泛性,目前在学术界仍没有对语境分类的统一标准和广泛共识,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来看,我们比较赞成将语境分为“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即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因为这种分类方式在将语境进行了二分这样的传统观念上又加入了“文化语境”这一类别,充分体现出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这一学科特点。

随着近些年语用学理论研究的扩展和深入,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已经不知不觉地将语用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其中,强化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同时更好地解决了以往对外汉语教学中面临的难点问题。借助语用学中的语境理论,我们可以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些巧妙的语言环境,以利于留学生更准确地理解一些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起到增强留学生交际能力的最终目的。

利用上下文语境找出话语所表达的真实含义,使学习者能够准确地掌握词汇意义或整个会话的正确意图。例如“由于今天刮大风,我不会骑自行车,我要步行去学校”,在这个句子中“我不会骑自行车”常被理解为“我没有骑自行车这个能力”,这也是一种正确的、通常意义上的理解。但是联系上下文,我们发现,这个意义与“今天刮大风”和“我要步行去学校”不构成语义上的因果关系。所以,由此可以让留学生认识到“我不会骑自行车”在这里的含义是“我不想骑自行车”。再如,将“这种日子我受够了,一天也过不下去了”和“我们打算选个好日子去领结婚证”,在第一个句子中“日子”的含义是“生活”,而第二个句子中“日子”的含义是“日期、天”,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之下就会有不同的含义,只有联系上下文语境才能找出词语的正确含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贯穿始终的重点和难点,留学生中文说得是否准确、地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否正确地运用词汇,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上下文语境区分一些近义词以及一词多义的情况,从而使学生在掌握词汇基本含义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它的用法及使用的环境,提高运用词汇的能力。

情景语境包括时间、地点、交际双方、交谈的话题、交谈的正式程度、交谈的方式或媒介等存在于交际活动中的具体因素。培养留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情景语境的充分利用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与情景语境相关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例如,教师给学生描述一个具体的情景,规定谈话双方的身份,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对话,在对话结束后总结这段对话的主要意思,并表达个人的观点或想法。在情景教学中,每一个因素的变动,都会对整个交际活动产生影响。教师也可以采取变换情景因素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情景因素的变化所带来的交际过程的变化。这种改变情景因素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交际环境的适应力,提高学生对交际场景的辨识度。在教学活动中,巧妙地设置情境、充分地利用情景语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同时也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进入特定的情景之后,更容易对所学的词汇和语法形成深刻的记忆和全面的认识。情景教学是把语言的教学放在交际这个大背景下,有助于学生建立起系统的语言知识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社会语境主要包括文化风俗、社会心理、认知方式、传统习俗等方面的内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语境”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社会是语言存在的土壤,文化的差异映射到语言上就会表现为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对语言的使用、语义的理解有很大不同。对外汉语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使得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语境对于正确领悟言语含义、减少语病、语误是一项重要因素,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留学生可以在语言本体教学中学到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相关知识,但是离开了文化语境的教学,就极有可能造成留学生误解对方话语含义,产生了交际困难的情况。例如,外国留学生与一位中国同学对话时说“你穿这条裙子真是太漂亮了”,中国学生回答说“哪里,哪里!”,留学生就会产生疑惑:“哪里?哪里都漂亮!”。这段对话就是由典型的文化差异所产生的误会,中国文化中以谦虚为荣,而外国留学生则没有受到过这种文化的熏陶,所以自然不懂中国学生言语背后的真实含义了。中国式交际偏重于“意会”,属于强交际文化,所以在与熟人见面打招呼时会说“吃饭了吗?”、“去哪儿啊?”,其实说话者并非真正想知道对方有没有吃饭或者对方想要去哪里,这只是一种常见的打招呼的方式,而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如果没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就会对这种现象很难理解。

语言对语境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同时语境也制约和限制着语言的选择和使用,语境理论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其在语言教学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近些年学术界对语境理论的研究愈加深入,将语境理论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俨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将语境教学同其他汉语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自然、生动的会话环境中习得语言,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自然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淑云.论语境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

[2] 彭元玲.略论语篇中的语用推理与语境分析 [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3.

[3] 陈婵娟.语境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作用[J],语文学刊, 2009.

[4] 李美杰.浅析语境、语境导向与对外汉语教学[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

第3篇:语境教学理论范文

一、借助语境深入理解词汇内涵

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成果,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不可避免地烙上了整个社会的文化背景、思想观念、宗教、科技等各种因素的痕迹。在不同的语境中,英语词汇的内涵也必然存在差异。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词汇的内涵,就需要把词汇置于特定的语境当中,进行具体分析。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的Unit 2 Neighbors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Part D的“Speak up: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in the future?”内容。其中涉及到了单词“sick”,教师让学生找出对话中的原句,理解这个单词的意思,接着又为学生举出了例句“Everyone will be sick of having the same food for several days”。学生通过对例句的理解,理解了sick在这个语境中是表示“对……感觉厌烦”的意思。这时有学生想到了ill这个单词,汉语的解释也是“生病的、坏的、不吉利的、邪恶的”的意思,那“an ill man”是不是表示“病人”的意思?教师就简单地介绍了英语文化中“病人”用“a sick man”而不是用“an ill man”,“an ill man”表示“坏人”的意思。通过这种英语文化的渗透,学生们不但准确地理解了词义,还扩充了自己的英语文化知识。

在上述例子当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英语词汇时,通过把词汇置于具体的语境当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刻挖掘,探寻其中的文化、情感因素,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了词汇的内涵。

二、借助语境全面推测词汇外延

对于很多初中生来说,英语词汇之所以难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词义变化多样,学生通常只能记住其中一种,而忽视了其他词义,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变换不同的语境,为学生呈现词汇不同的外延意义,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词义,学会利用语境推测词汇意义的方法,提升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的Unit 7 Abilities时,引导学生完成Part B: What a brave young man读时,涉及到了“put out”这个词组。在英语中由put 构成的短语很多,意义也非常多样,学生们经常会在理解和应用时发生混淆,为了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这个短语,教师首先找出了短文中的原句“Later some firemen came and put out the fire”,学生们很顺利地借助语境理解了“put out”的意思是“扑灭,熄灭”。接着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例句“It’s dangerous to put out your hand now”,学生们理解这句话中的“put out”是“伸出”的意思。然后教师又举例“We felt put out by the guest’s incessant requests”,学生们很快推测出了这个短语应该是“打扰、扰乱”的意思。通过这样多样化的语境设计,学生们对于“put out”的意思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理解。

在上述例子中,教师通过精心地设计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汇的外延意义,强化了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有效地扩大了英语词汇数量,使学生能够恰当地运用英语词汇进行表达和交流。

三、借助语境真正消除词汇歧义

英语词汇中存在很多词义相近的情况,很多学生在区别这些词汇意义时存在着困难,在进行语言输出时也经常会发生错误。在语境理论的指导下,教师通过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辨别词义的细微区别,有效地帮助学生排除了英语词汇意义理解中的障碍。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英语下册的Unit 2 Neighbors一单元的内容时,涉及到了“design”这个单词,很多学生在理解这个单词时,联想到了“plan”的意思也是“计划、设计”,所以认为两者在使用时可以互换。对于学生的这种想法,教师举出了两个常见的例子“I am planing to ride a bike with my daughter this weekend.”“They designed me a perfect house”,学生们借助这两个例句的语境,领会到design更加侧重于“设计”的意思,而plan则更加突出“计划”的意思。通过在不同的语境中,学生们明辨词义的微小差别,避免了应用不当的情况。

在上述例子中,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区别英语词汇中词义的差别,避免语言输出的错误,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词汇意义,准确地应用词汇,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第4篇:语境教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 情境认知理论 初中英语 语法教学

1.引言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将情境认知理论科学合理地运用到我国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利用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效提高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已经成为学校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情境认知理论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开展英语语法教学活动,通过情境创设加强师生的课堂互动,使得学生在情境中通过互动情境获得相应的语法知识,对促进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效果的强化有积极的作用。

2.情境认知理论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2.1通过英语教学实例总结语法知识

人的认知过程是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一个转变过程,在初中英语语法情景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具体的英语教学实例对英语语言规律进行感知,并对其中的规律进行分析总结,进而理解和获得相应的语法知识。在情境认知理论中,学习的过程需要学生的参与,是学生在不断实践中获得理论知识,再运用理论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时,要结合一定的教学实例,让学生从教学实例中总结语法知识[1]。例如,在教学现在进行时这个语法内容时,教师可以找出教材中某段合适的短文作为例子,让学生从短文中找出含有现在进行时的句子并进行分析,自己总结出现在进行时的结构为be+doing,表示的是动作正在进行,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语法知识。

2.2通过创设情境对语法进行解析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通过在情境中对知识进行利用,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和语法能力的发展。教师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投入更多的热情主动获取知识。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必须源于现实生活,而且要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实现对语法知识的感知、理解和运用。例如,为了让学生区分use to do与be used to doing两个语法点,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对话情境,让学生在合适的情境中对这两个语法进行运用,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将语法知识与教学情境结合起来,进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法知识。

2.3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安排相应的语法任务

情境认知理论要求通过群体互动、合作获取知识和技能,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可以促进语法知识理解和掌握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打破传统的初中英语语法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加强师生、生生互动,使英语语法课堂充满活力。而且教师可以在互动中实现对语法任务的安排,通过趣味性语法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实现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的目标。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在进行时,教师可以通过“我做你猜”的游戏模式,加强学生对“What is he/she doing?”或者”What am I doing”等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模式,消除学生在进行英语语法知识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存在的恐惧心理,达到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目的[2]。

3.情境认知理论应用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3.1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模式创新

传统英语语法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传授为主,而且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上,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枯燥,不利于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必须对英语语法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而且要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引入情境认知理论,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好地对语法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2英语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利用业余时间不断给自己充电,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情景教学法达到提高学生英语语法水平的目的。此外,教师还要加强教学情境创设的能力,创设出既符合教学内容要求,又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语法课堂教学水平。

4.结语

教师要充分认识情境认知理论对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影响,科学合理地将情景教学法运用到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以促进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5篇:语境教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 情境认知理论 速成教学 语境 实用性 高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English Quick Tour in the Guidance of Situated Cognition Theory

YANG Jing

(Foreign School of Central University of Forestyr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004)

Abstract English Quick Tour under the guidance of Situational Cognition Theory, scenario-based knowledge is the object of learn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is the cultural adaptation process, the creation of context is the teaching of the necessary means, in theory, under the guidance of English teaching can be improved, students can master more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with the knowledge of English.

Key words Situated Cognition Theory; quick tour; context; practice; efficiency

1 情境认知理论的基本概念

情境认知理论是继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后,与建构主义大约同时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布伦特・G・威尔逊和卡伦・马德森・迈尔斯(BrentG・Wilson & Karen Madsen Myers)等在他们的论文《理论与实践中的情境认知》(Situated Cognition 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ntext)中指出情境认知理论试图纠正认知的符号运算方法的失误,特别是完全依靠与规则与信息描述的认知,仅仅关注有意识的推理和思考的认知,忽视了文化和物理背景的认知。也就是说,情境认知理论是一种能提供有意义的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理论的最重要特性即怎样看待知识。这种理论并不是把知识看做心理内部的表征,而是把知识视为个人和社会或物理情境之间联系的属性以及互动的产物。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在脱离个体所处的社会真实环境基础上来探讨学习或能力,这是毫无意义的,个人能力的形成以及个人能力的社会化,就必然会存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1.1 知识的情境性

在《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这篇论文中,作者布朗、科林斯与杜吉德指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识是活动、背景和文化产品的一部分,知识正是在活动中,在其丰富的情境中,在文化中不断被运用和发展着。学习的知识、思考和情境是相互紧密联系的,知与行是相互的―知识是处在情境中并在行为中得到进步与发展的。因此,我们得知知识来源于真实的活动和情境。如果人们要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并能准确、娴熟地运用它,那就只有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真实情境中使用它。

1.2 学习的情境性

威廉姆J. 克兰西在其论文《情境学习指南》中认为,情境学习不仅仅是一种使教学必须情景化或与情境密切相关的建议;情境学习是有关人类知识本质的一种理论,它是研究人类知识如何自活动过程中发展的,特别是人们如何去创造和解释他们正在做什么的表征;知识不是一件事情或一组表征,也不是事实和规则的云集,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建构与组织,正如我们想象着什么事情要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要谈什么和做什么一样,我们的行为建立在我们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角色之上;知识还应该是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的能力,去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的能力。从这一段话,我们可以得知学习需要在特定的文化,特定的情境中发生才有效,学习是一种文化适应,如果学习者要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的学习,那就只有参加真实的活动。

2 英语速成教学中情境认知理论的运用

2.1 情境认知理论的教学观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要想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就必须在运用该知识的情境中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真实的语言情境和生动的教学活动,借此将知识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方式体现出来,为学生创造理解知识和获取经验的机会,创设切合教学内容的真实情境,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知识的意义,还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勇于实践等方式,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2 英语速成教学中运用情境认知理论需注意的问题

2.2.1 时间

速成教学讲究充分挖掘和调动教与学各个方面的潜能,使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多的语言技能和知识。也就是说速成教学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快速培养语言人才的目标。在情境认知理论的指导下,许多教师都会给学生创设语言情境,但他们也会有急于求成的思想,并没有真正理解“快速”二字的真实含义,因此树立正确的时间观是保证在情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速成教学能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实事求是地看待教学时间在教学过程当中所能够起的作用,不能一味求快。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无法完全消化和吸收所学内容,并且教师所创设的是带有模拟性的课堂语言情境,不具备真实的交际意义。因此,教师需将情境认知理论同样运用于课外教学中,使课外学习时间与课堂学习时间合理搭配,在与现实生活同样形象的情境中进行讲解,操练英语知识,能促进学生更快、更好的消化、吸收、运用和迁移所学知识,并能跟快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这样才能既保证教学效果又达到快速的目的。

2.2.2 教师

首先,教师作为信息的传递者,要掌握处理教材的技能,并且要及时优化教材,使之利于传递,而且教师也是信息源,除了对教材进行处理,还要补充必要的材料,提供新的信息。在情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速成教学,为达到速成的目的,必定要求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学生创设优越的语言情境,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需精心设计,组织和安排。其次,作为从事速成英语教学的教师,要熟悉语言学、心理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对政治、历史、人文、经济等方面的知识要有所涉猎,对于本学科的新成果要及时掌握和吸收,并且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使创设的情境与当前社会发展活动联系密切。再次,教师在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内容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体现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提供给学生的信息应该是常用的交际模式,便于学生理解和模仿,将所获取的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加强其学习动力,使之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达到速成教学的目的。

2.2.3 环境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让英语速成的学生处于一个怎样的教学环境即语言情境中,才能既达到教学效果又达到速成的目的,因此,首先教师所创设的语境应直观形象,让学生的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以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达到完美结合。一旦语境是形象的、具体的,就有利于刺激和挖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掌握更多的语言信息,获取更多的语言知识。其次教师所创设的语境应具有情感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由此可见,情感是触动人的心灵的秘诀,是人行为的内在动因。因此,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能体现情感的部分,创设出一种积极、轻松、和谐、生动的教学环境,让内部激励机制与外部激励机制完美地结合。

3 英语速成教学中运用情境认知理论的指导价值

3.1 实用性

情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速成教学可以使学生迅速将大脑中所储存的知识与该知识应用的“触发”条件结合起来,所谓的“触发”条件也就是学生所处的环境,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创造的语言情境,让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并进入英语思维状态,从而使学生形成条件化或情境化知识,让知识非常快速的进行从具体到抽象或从抽象到具体的传递。这种教学将丰富多彩的具体活动化为不断的激励,使教学空间得以拓宽,令学习效用发挥得更广,学生能更容易更快速掌握知识,并促进知识迁移,了解学习的内在意义。

3.2 高效性

英语教学包括了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基础知识的讲解,还包括了听、说、度、写、译等基本技能的培养,以及最终运用英语能力的形成。情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速成教学,教师从情境创设、内容设计、师生互动等方面精心设计,使学生在自然状态下,在最快的时间内进入课堂,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掌握信息,改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而且,逼真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为他们形成新概念,掌握规律奠定良好的基础,还能使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和准确。

总之,在情境认知理论的指导下,英语速成的教与学获得了新的含义,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拓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学以致用,学以自育的目标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 郝颖.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策略[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2] 侯会.从情境学习理论及其教师观看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变化 [J] .南方论刊,2006(10).

第6篇:语境教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境;词汇教学;目标词

词汇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传统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往往孤立地教授单词,而忽视了单词存在的特定的语言环境,以致学生由于缺乏语境意识而变得思维简单,不能很好地把握词义。Nattingger& Decarrico指出:“语言教学的目标不仅是教授抽象的语言能力规则,而是让学生在合适的语境里使用这些规则来成功地理解和产生语言。”[1]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经说过:“词只有在上下文(语境)里,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2]可见词汇学习要和一定的语境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基于语境理论的词汇教学具有形象化和具体化的特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的词汇。

一、语境理论概述

20世纪20年代,波兰语言学家B.Malinowski在研究土著居民语言时发现语言中词句的意思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时说话的情景,他首先提出了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这一概念。他认为如果没有语境,词就没有意义。1935年,英国语言学家,系统功能学派创始人J.R.Firth发展了B.Malinowski的观点。J.R.Firth在支持情景语境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语境应包括社会环境,他认为“意义”就是一个水平上的词语与同一水平上的语境的关系。以后,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研究,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阐述。

尽管语言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语境有着不同的解释和划分。但这些语境理论彼此是相互联系和补充的,并且都一致支持语境对语言的巨大制约力。一般从狭义来说,语境指语言语境,即文章或言谈中话题的上下文。从广义来说,语境指非语言语境,包括说话的时间、地点、周围事物、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交际方式以及整个社会文化背景。笔者考虑到课堂教学的现实情况,将语境限定在词汇语境、语法语境、上下文语境三个方面。

二、语境在大学英语课堂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一)词汇语境的运用

词汇语境主要涉及两方面:(1)当某个单词出现时,能联想到该词的同义、反义和上下文关系;(2)某个单词与其他词的搭配关系。词的同义与反义语境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比较广泛。如讲到动词“aquire”(获得)(大学英语精读I Unit8),教师可以引出它的一连串同义词:get/attain/procure...并解释acquire被普遍运用,get更加口语化,attain和procure多用于正式场合。在学习形容词反义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条横线,把属于积极、肯定、褒义的形容词写在横线的上方,如:true alive...将属于消极、否定、贬义的形容词写在横线的下方,并与横线上方的形容词相对应,如:false dead...这种通过图式呈现单词的方式更加形象直观,单词习得率和保持率较高。根据记忆原则,单词成对记忆效果较好,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成对地来记忆反义词。此外,利用词的上下义关系(也叫语义场)词汇语境也是很好的词汇教学方式。教师先给出一个上义词如:matter,通过引导式的问题――what forms does“matter”include?引出下义词:solid liquid gas,然后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举出尽可能多的每个种类的下义词,如:gas―oxygen hydrogen――上下义关系词汇语境具有系统性学习词汇的优势,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词汇,而且通过这种大脑风暴(brainstorm)的活动(即把想到的跟主题有关的词汇都写下来),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很大程度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另外,词汇语境也指词语的搭配关系。搭配意义是指个词结合在一起的同时,互相限制后的意义。弗斯(1958)提出的搭配理论和特里尔(Trier,1931)提出的语义场理论以及韩礼德(Halliday,1978)提出的语域理论,都一致认为一个词言中的词项是互相关联的,互相依存的。搭配意义限制了人们理解词义的主观随意性。要正确了解词义,一定要了解词与其他词、句搭配所产生的意义[3]。比如:“head”有很多词义,但它和不同词语在一起搭配,产生的词义却不同。即修饰目标词的词汇语境使目标词在不同的场合具有特定的词义。例如:

the heads of government(政府首脑)

a head of section(部门主任)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两人智慧胜一人)

(二)语法语境的运用

本文所指的语法语境主要就语言的横组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而言。当代结构主义语言学奠基人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d Saussure)首先提出了横组合和纵聚合的概念。他认为:语言是一个由语言成分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所组成的结构体系,横组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对确定词语意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词语的意义就在这种纵横交错的关系网中得以确定。Lyons指出:语义是一组关系的集合,存在于语言系统内部。一种语言中每一个词,都有其横组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这些关系限制它的意义、用法。[4]索绪尔也把组合关系称为句段关系,指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横”;把聚合关系称为联想关系,指可以在一个结构中占据某个相同位置的形式之间的垂直关系。[5]

在英语学习中,词法的运用往往体现在句子组合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地将一个词的多种用法放在一起,形成横组合关系。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识别该词。很多动词在不同的句法结构中词义不同,以大学英语学习中常见词“make”为例:在英语的基本句型中,“make”的用法和含义都有所不同。

1.主语+谓语+宾语He made(制造)a model plan.(他制造了一架模型飞机。)

2.主语+谓语+表语He will never make(成为)an actor.(他决当不成演员。)

3.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His actions made(使某人变得……)him respected.(他的行为使他受到尊敬。)

4.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Professor Li is going to make(给……作)us a speech.(李教授将给我们作一次演讲。)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句法结构限制了单词的意义,也可以说句子横组合关系决定了词义。因此,学好句法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目标词的用法。

纵聚合关系指可以在一个结构中占据某个相同位置的形式之间的垂直关系,是一种选择的关系。在一定的语境中,处于纵聚合关系中的一组语言成分可以相互替代。[4]纵聚合关系具有同类性和置换性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关系来帮助学生掌握表示垂直关系的一组词汇。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句子:How do you feelwhen you take an examination?然后,叫学生展开联想,尽可能多想出横线处可填的形容词。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表示考试心理状态的一组形容词,而且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另外,在外语学习中,动词体系非常重要,也容易混淆,很难掌握,如果教师按纵聚合关系把动词体系分为各个次聚合关系,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掌握它。如图:

根据图式中动词不同的语义特征,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动词的正确用法。

(三)上下文语境的运用

1.运用上下文语境推断目标词的词义

(1)通过定义判断词义。定义指对一个词所作的解释。定义句中谓语动词一般包含:be known as,be considered as,refer to...学生可根据这些谓语动词上下文信息和内容来判断目标词的词义。另外,在上下文中,使用破折号、冒号、括号可以定义词义,这类语境提示很容易发现。如:The harbor is protected by a jetty―a wall built out into the water.通过破折号后面的解释(建在水中的墙体),不难推断出目标词“jetty”指“防波堤”。

(2)通过举出的例子来归纳词义。例子语境可以提供关于生词词义的线索和暗示。例子往往运用冒号或者for example,such as等连接词语引出,通过例子可找到目标词的归属。如:Select any of these periodicals:Time,Newsweek,Reader’s Digest.根据列举的例子,可归纳出目标词意思是“期刊”。

(3)通过重述来猜测词义。重述的方式通常是运用定语从句和对含目标词句子的分析和进一步的说明。重述也可以理解为:运用相关信息对目标词做更进一步的解释。如:I am a resolute man.Once I set up a goal,I won’t give it up easily.通过对后面句子的分析可以判断目标词意思是“意志坚决的”。

(4)利用常识和上下文相关信息来推断词义。如果学生能结合自身的经历,相关主题的知识及综合上下文的信息,他们容易推断出目标词的词义。如:Mark got on the motorbike,I sat behind him on the pillion,and we roared off into the night.根据上下文相关信息及摩托车相关常识,可以推断出“pillion”的意思是“后坐”。

(5)运用同类对比来猜测词义。通过同类事物相似点或共同点的对比可以帮助推断目标词的词义。从比较中往往可以找到猜测生词词义的线索。如:The snow was falling.Big flakes drifted with the wind like feathers.该句中,根据上下文语境及介词“like”可以推断出目标词flake 与 feather(羽毛)有着相似点(都在风中漂浮),再结合前句下雪的语境,可知flake指“雪花”。

(6)运用相反对照来猜测词义。句子上下文经常提供目标词的相反意义的信息,并且这种表对照的句子结构往往是对称的,对比也鲜明。通过分析它们,学生可以推测出目标词词义。如:Jane was talking with others while Lily remained reticent all the time.当while位于句中时,意思是“而……”往往用来连接两个表示比较的句子,根据while前后句子线索可以推断目标词reticent表示的词义与talking相反,意思是:“沉默寡言”。

2.运用上下文语境消除目标词的歧义

英语的歧义指的是某一句子、词组、或单词的意义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的解释,主要涉及句法歧义和词汇歧义。[6]造成歧义的原因总的可归纳为两类:非语言性歧义和语言性歧义。非语言性歧义是言语者的语言能力、言语表达或交际渠道干扰等原因引起的。语言性歧义是由于任何自然语言都有语法格式和语义两个方面。语法格式是有限的,而语义却是无限的。[7]单词词义不能只从词汇和语法的层面去理解,而要联系和依赖语境,语境能帮助消除歧义。

(1)上下文语境消除词汇歧义。英语语言大量吸收了其他语言的词汇,英语词汇具有一词多义和一词多类的特征,英语词汇歧义主要由于这种特征引起,结合语境推测目标词在具体语言使用环境中的含义尤为重要。大学英语精读课本有这样一个句子:You do well enough in school,but you probably think you will never be a top student.This is not necessarily the case,however.根据语境不难猜出划线目标词的词义是“实情”。然而,如果脱离了特定的语境,就很难理解该词的词义。

(2)上下文语境消除句法歧义。句法歧义主要是由于某个句型或者语法格式所暗含的多种语义解释而引起。也可以说是由于句法结构上存在的缺陷产生了对该句子不同的理解。只有以上下文语境为依据,才能消除歧义,透彻地理解目标句。例如:句子“Tom found his daughter a good doctor.”的上下文语境如果是:With the help of his friend Peter,Tom found his daughter a good doctor,who is Peter’s uncle.(汤姆通过他的朋友彼得帮忙找医生),该目标句的意思是“汤姆为他的女儿找了个好医生。”再如:They are flying kites.如果语境中谈论的话题是风筝,则该句的意思是:它们是正在飞的风筝。如果谈论的话题是人们在干吗,则该句的意思变为:他们正在放风筝。可见上下文语境的确可以帮助消除歧义。

语境对于词义的理解所起的作用是词典无法替代的。在大学英语课堂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语境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把语境与词汇教学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学会利用词汇语境来强化和记忆目标词,利用语法语境来理解和识别目标词,利用上下文语境来推测目标词词义和消除目标词的歧义,不仅提高学生理解和辨析单词的能力,而且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感知能力,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目标语言。

参考文献:

[1] 于海红.语境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J].商业文化・科教纵横,2007,(9):109.

[2] 高凤英,郭新梅.重视词汇语境教学提高学生词汇能力[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4):97.

[3] 王扬.略论语境与词义的理解[J].国外外语教学,1999,(1):4.

[4] 詹全旺.论词的横组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与英语写作[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3).

[5] 陈松泉.试论组合、聚合与外语教学的关系[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3):16.

第7篇:语境教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 语境理论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必要性 应用意义

作为初中教育中的一门重点科目,英语的教学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在英语的学习过程当中,阅读即是获得信息的必要手段也是中学教学开展英语教学的关键辅助方式。语境是阅读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概念,主要通过语句内在含义和情境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运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内容。因此,如何有效地在阅读教学中应用语境理论,逐渐成为了每个初中英语教师需要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

1. 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语境理论的必要性

1.1 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目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原因主要体现在:1.初中英语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初中英语教师往往以使初中生掌握基本的英语基础知识为教学重心,包括英语词汇量的扩大、英语语法知识的提升、英语基本时态的把握等,而对英语阅读教学则缺少足够的重视;2.英语阅读中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大量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以及英语思维,受到初中生英语知识不够丰富、英语思维能力较差等因素影响,其阅读理解能力较低,大多教师也不愿将太多时间花费在英语阅读教学上,造成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效果差。在这样的教学现状下,迫切需要通过语境理论的应用来改善阅读教学效果。

1.2 语境理论的概述

语境通常被分为话语语境、文化语境以及情景语境,主要是用来对语言以外的各种社会因素给表达方式、语言选择所造成的影响的解释,并被用来进行语言能否适应特定情境的探究。在语境研究的不断发展下,基于传统的静态语境理论产生了认知语境、动态语境理论,丰富了学术界对语境理论的研究,使得其在语言应用方面得到了价值的进一步凸显。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当中的语境理论主要指的是学生有意识地联系英语阅读材料的上下文并把握该部分的具体含义,进而判断某一词汇、语句在该情境下是否适用,分析某一句式的更深层次含义。学生借助语境的结合能够学会并善用英语思维展开思考,更深刻地掌握阅读材料的含义与主旨,有助于英语学习效率的提高。

2. 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语境理论的意义

2.1 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文意

初中生在英语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常会发生理解片面、词不达意等问题,其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学生缺乏对词汇的准确认识,提出不同语境下同个英语单词的含义也各有差异,很多初中生在未熟练掌握词汇和思维不灵活的情况下便很容易忽略该现象;学生分析文章过程中缺少仔细的推敲,未认真考虑“为何要使用该单词?”、“可否换成相同意思的其他英语单词?”等问题,造成单个词汇意义的孤立,给文章的全面理解造成阻碍。故语境理论的强化在理解文章词汇含义方面十分必要。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认真阅读的好习惯,可针对文章中的某一单词、句子向学生进行提问,不断启发学生强化对语境的重视。

在初中英语阅读的具体语意中常常会出现一词多义的情况,给初中生记忆单词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这就需要学生结合英语文章上下文结构来猜测未知单词的实际意思,该方法也是英语阅读锻炼中的良好手段。学生利用语境理论猜测词义时要先把握文章内在含义,确保各个词在所处环境下具有实际意义。例如,译林牛津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4 A good read》中,good一词的含义是“好”,但在与其他单词结合成短语时含义也发生了变化,在“a good journey”中意为“平安的”、在“good money”中意为“真的”、在“good for sth.”中意为“有益的”等。单词量和语境的有效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文意。

2.2 有利于消除学生的惯性思维

惯性思维在每个人的思想行为当中普遍存在,人们一旦形成某一习惯便会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出现思维定式,仅仅根据有益的经验来分析问题,极易受思维盲区的误导而产生理解偏差。在初中英语阅读的学习中,很多初中生不可避免地会在母语思维习惯的影响下带着惯性思维去进行英语阅读、解决英语问题,语境理论的应用有助于对学生思维定式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的消除。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养成联系上下文的好习惯,例如,代词在英语阅读中十分常见,其作用也非常关键。代词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对文章中主客体的关系做出了解,并依照所出现的代词明确整个句子的思维构成和语句关系。在译林牛津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的Unit 3中有这样一句话“Is it enough for a tin dog food?”,学生只有依照语境理论结合上下文才能明确这里的“it”代指的是“钱”的意思。另一方面,英语阅读中借助各个单词间的语法构成来猜测整个句子的含义十分不可靠,只有结合语境才能真正判断句子的意思、所属关系等。英语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多个语境角度对文章意义进行把握,如,“They are flying planes”一句中,单独来看有“它们是正在飞的飞机”和“他们正驾驶飞机”两层含义,这就必须在特定语境下猜测该句的实际意义。

2.3 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锻炼、提升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更好地完成英语学习任务,还可以形成出众的英语语感,因此阅读能力的提升是英语教学中的必然要求。在语境理论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长期坚持大量精准阅读理解的实践以及对每篇阅读过的文章中的词、句等的深入理解便可实现阅读能力提高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很关键,教师授课时应当尽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锻炼机会,例如,让学生进行英语短剧的自导自演、开展英语演讲比赛等,以促进学生综合实际英语水平的提高,给阅读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

3. 总结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世界各国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使得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在我国教育科目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英语阅读教学在学生英语情感的丰富、英语认识的深化、英语思维能力的拓展等方面均有不容小觑的影响。语境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对文意的准确把握、惯性思维的消除以及阅读能力的提高,进而提升自身的英语学习能力和效率。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必须充分认识到语境理论的重要性,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语境理论的认真贯彻来保障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实现学生英语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发展。

[1] 林慧娟. 语境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4(11).

[2] 张欣欣. 试论语境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 中学生英语, 2015(14).

[3] 杨霞. 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析[J]. 新课程导学, 2014(07).

第8篇:语境教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语境理论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英语学科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在教育活动中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而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关键,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给予高度重视,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语境理论,可帮助学生对句义的确定,引导其逐步消除惯性思维,并提高他们的应该阅读水平。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语境理论的必要性

从目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来看,效果一般,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初中英语课程教学的基础性较强,教师往往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英语知识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在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提升他们的语法知识以及动词的各种时态。虽然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但是教师对其重视程度不够,仅仅引导学生理解阅读文本的含义与背诵等。其次,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综合运用到大量的词汇、语法、句式等语言知识,和英语思维方式,不过初中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不强、储备知识不够丰富,所以,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差,不少教师也不愿意在阅读教学上花费过多的精力与时间,从而导致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效果一般。综合以上两个教学现状,初中英语教师采用语境理论提升阅读教学效果,已是迫切需求。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语境理论的具体应用

1.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阅读内容。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在阅读文本内容时,经常会出现对课文理解片面或词不达意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部分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英语词汇的含义,同一个单词在不同语境视角下所表达的含义不同,不少学生都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现象,其根本在于对单词的掌握不够熟练,思维缺乏灵活;其二,一些学生在分析阅读内容时,对于无法理解的内容没有深入研究,忽略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没有与文章主旨相结合,将其片面孤立,从而无法透彻理解文章内容。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采用语境理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阅读内容,帮助他们养成一个耐心阅读英语文章的良好习惯,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在引导学生分析阅读内容时,可针对某一单词或语句进行提问,引导他们加强对语境理论的重视和理解,在语境理论视角下,真正理解文章内容。

2.帮助学生培养英语思维方式。由于汉语是我国的母语,初中生在学习英语知识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受到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在阅读英语文章时也是如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部分学生在阅读英语内容时,受汉语的影响,运用汉语式的英语思维方式,导致在阅读理解中出现错误。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从语境理论视角出发,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毕竟汉语与英语是两个语言体系。教师在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理解阅读内容的同时,应从多角度帮助他们体会和使用英语思维方式。比如:教师可鼓励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看一些英国电影或美剧,不仅可以从中感受英语思维方式,还能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例如:短语“black tea”的本意是红茶,利用汉语直译则是黑茶,所以,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促使其采用英语思维能力思考问题。

3.有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应培养其英语思维方式,并提高对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对于初中英语教师来说,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可在语境理论视角下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在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中,教材中的阅读内容有限,教师应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特别是一些篇幅较长的英语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阅读耐心,还能够丰富其英语词汇量。同时,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能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投入其中,将自己融入到阅读内容的情境中,从而更好的理解与体会文章内涵,进而锻炼他们的英语思维方式。比如:教师可为学生推荐一些英文原著文章,像《亚瑟王传奇》、《苏格兰玛丽女王》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促进他们对英语知识的学习。

三、总结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从语境理论视角下出发,是一种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模式,符合英语知识的自身教学需求。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应充分运用语境理论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等。

参考文献:

[1]郭婷.语境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4.

第9篇:语境教学理论范文

一、语境的要素与词义的要素之间的关系

1.语境的要素内涵

语境是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的。语境包括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语言语境,通常指某一词语或话语的前后左右作伴的词语。情景语境指发生语言行为的实际语境。文化语境指说话者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

2.语境与词义的关系

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指出的那样,“没有语境,词就没有意义。”只有将词放到语境中去理解,才能理解它的确切意义。概念意义是词的最基本意义,对概念意义的理解不会因人而异,但也需要依赖语境才能正确理解。不仅词的概念意义与语境有密切的关系,词的关联意义与语境也有密切的关系。对语言词汇关联意义的准确理解,不仅来自对词汇本身的理解,也来自对使用这种语言的语境的了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词义与语境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词汇的学习或教学一定要和一定的语境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语境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不同的语境使词汇具有了不同的意义,因此在中学词汇教学中结合语境是非常重要的。较之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对跨文化交际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1.语言语境的应用

语言语境在词汇教学中应用较广泛,也就是教学生学会词汇的搭配。例如head 一词有几十个词义,而它和不同的词语搭配在一起时,词义的确定是很明显的。如from head to foot(从头到脚),a head of state(国家元首)等。

2.情景语境的应用

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学习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使用语言进行交流,词汇学习也是如此。在教学生如何用词时除了注意词的字面含义,还应注意用词的得体性,即所用语言是否适合于所用的场合。由于选词不当引起的交际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

(1)Bottoms up!(一青年译员在正式宴会上口译中国官员的祝酒辞“干杯”。)

(2)When she saw her mother, she announced her love for Jim.

在例句(1)里“ Bottom up!”为过于随意的词汇,其内涵意义有不登大雅之堂的一面。所以,在这样正式的场合,应改用“Drink to…”或“To…”。例句(2)中的“announced”搭配也不适当,应该改为“declared”较为妥当。 3.文化语境的应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一个民族的语言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文化。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由文化的差异会导致词汇的文化内涵不同。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应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由文化背景不同而引起的英汉词汇的差异。一般说来,可以把有关词语概括为以下几类:

(1)对应词语的文化内涵不同或截然相反。在不同的语言或文化中,同一事物可引起完全不同的联想,即词汇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或文化意义。例如dog 一词,这个词的汉语等同词是“狗”。“狗”在中国人的眼里一般说来是个贬义词,如“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而英语中的dog 却是个褒义词。在教dog 一词时,应适时介绍一下英美人使用该词的一些情况,如它在“You are a lucky dog”和“Every dog has its day”这类句子中的褒扬之意。

(2)对应词语的文化内涵部分相同。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这类词在某些方面会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而在其他方面却会引起不同的联想。如:rose 和“玫瑰”在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中都象征着爱情,但有关rose 的英语成语如under the rose,却是秘密和沉默的象征,这反映了在会议桌上方悬挂玫瑰花意味着所有与会人员必须保守秘密的古老习惯。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用带刺的玫瑰比喻那些容貌美丽,但却不容易接近的姑娘。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