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传承民俗文化范文

如何传承民俗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传承民俗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传承民俗文化

第1篇:如何传承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推广设计、羌族、视觉元素

汶川大地震后,羌族这个古老的民族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相关学者围绕羌族文化展开各种研究,并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研究羌族的历史发展、羌族文化和艺术形式的分类整理、如何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如何开发羌族特色旅游产业等方面。比较少有站在文化推广、文化合理发展的角度的研究,及比较系统的利用设计对四川地区羌族民俗文化进行宣传与推广的研究,也很少有针对尝试结合新媒体技术、平台进行推广设计的研究。羌族文化的独特性和民族性在设计领域有着深远的应用潜力[1],哪些民俗文化适合用设计进行推广?如何利用设计来促进民俗文化的推广?本项目以四川羌族地区民俗文化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地缘及教学优势,通过带领多个学生团队实地考察研究,发挥各种设计学科优势,利用各种设计手段,对羌族民俗文化进行宣传与推广设计的探索,形成相应的设计方案,以期对该区域民俗文化的保护与推广提供支持和帮助。

一、四川羌族地区考察

羌族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古老民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省,此外在陕西、甘肃、贵州和云南的部分区域散居。在四川省内,羌族主要分布于茂县、汶川县、理县、松潘县、北川县、平武县等区域,其余散居在黑水县、丹巴县、庐山县等地。课题研究过程中,以四川省汶川县萝卜寨、桃坪羌寨、羌人谷,以及北川县石椅羌寨、吉娜羌寨等地为代表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影像资料收集、访谈、活动体验等,了解羌族民俗文化现状。

二、四川羌族民俗文化现状

(一)关于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指关于民间风俗习惯的各种文化形式的总称,是依附于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种类繁多,涉及语言文字、、行为习俗、日常生活等多个方面,如:民族语言、民间传说、民间歌谣、民间音乐、民族舞蹈、婚丧祭祀、民族节庆、民族建筑、民族服饰、民间美术、民间饮食等等,都属于民俗文化的范畴。民俗文化是长期缓慢形成的,特定地域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会因为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稳定不变的民俗是不存在的。[2]

(二)四川羌族地区民俗文化概况

四川羌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各具特色。语言文字方面:羌族有自己的语言,称为羌语,分为南支和北支。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羌区一般通用汉字。羌族的历史、传说多是通过口传、民歌、民间戏曲等形式流传下来的。方面:羌族是信奉“万物有灵”的多神教,比较典型的有羊图腾崇拜、白石崇拜、祭山、祭水、祭火等。“释比”在羌族族群中有着很高的地位,羌族的祭祀、节庆、婚丧、修建等活动都由释比主持。行为礼仪方面:羌族敬老、好客、尚武,羌族人结婚、丧葬、节庆、建房、饮食等都有相应的礼仪传统。日常生活方面:羌族服饰和刺绣非常具有代表性,服饰的材质、颜色、样式,刺绣的图案、针法等都具有明显的特征。羌族饮食文化中,“咂酒”、药膳、野菜、腊肉等也颇具代表性。羌族的传统建筑以碉楼最具特色,碉楼兼具防御和储藏作用,材料为石片和黄泥,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形式,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

(三)震后保护和开发对羌族地区民俗文化的影响

汶川地震使得四川大部分的羌族聚集区遭到严重破坏,包括羌族建筑、物品等物质文化的破坏,以及由于羌族文化传承人及大量研究羌族文化的专家遇难而导致的非物质文化的破坏和断代。我国各类文化保护政策的出台,以及震后各方对羌族文化的关注,对羌族民俗文化的保护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有些地区也存在过度开发等问题。从研究过程中走访的多个羌族村寨情况来看,距离城市越近的村寨,汉化越明显;而距离城市较远的,位于交通不便的山区中的村寨,羌族传统文化的保留较好。震后,很多原本已被汉化的村寨也意识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专门派人到民族文化保留较好的村寨区学习交流,回到本村寨后再进行推广。这些对于羌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及推广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三、四川羌族地区民俗文化推广设计

(一)关于文化推广设计

第2篇:如何传承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板凳龙 民俗文化 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b)-0243-02

1 桂林福利镇板凳龙的历史与现状

板凳龙是一种舞龙运动,相传源于汉代,由“舞龙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相传在很久以前遇上了大旱,东海的一条水龙不顾一切跃出了水面下了一场大雨。但是,由于水龙违反了天条,被剁成一段一段的撒向人间。人们把龙体放在板凳上,并且把它连接起来,人们不分昼夜地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来,舞“板凳龙”的习俗也由此而生。板凳龙主要遍布于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等地区,而板凳龙的种类是不计其数,其中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较多,而广西桂林阳朔就是其中之一。不同类别的板凳龙有各自的特色,广西桂林福利镇的板凳龙则是与广西传统戏剧与彩调相结合。

福利镇当地板凳龙表演者不仅传承了板凳龙的表演技巧,而且还创新的加入新元素,增加了一些喜剧性的角色。如,丑角夫妻幺姑与海老三,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这无不体现福利镇板凳龙传艺者们的文化创造力。目前,阳朔县福利镇活跃着一支“老寿星”板凳队,50多名队员平均年龄超过60岁。以板凳龙为载体的板凳龙文化是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然后以口耳作为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一项“活”的文化。正是这么一项“活”文化却遭遇传承危机,福利镇的板凳龙文化内涵正在逐渐被淡化,活动阵地逐渐缩小,缺乏系统的和有组织的培训和传艺。如果再不加以关注,那么板凳龙这样的优势项目会因活态传承的链条断裂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所以福利镇板凳龙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迫在眉睫。

2 桂林福利镇板凳龙文化传承所面临的困境

在这个物质需求膨胀的时代,各种原生态的文明成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部分原生态文明不断被外来现代文化所侵蚀或者不断做出让步,随时面临消失的危险。那么该如何传承和保护先人的智慧,如何在发展和保护间找到关键要点,这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的。然而传承板凳龙文化并不只是缺乏传艺者们的系统的有组织的培训,还面临另一些现实问题。

2.1 缺乏政府的支持

板凳龙都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传承,才能让大众知道福利镇有板凳龙这一民间艺术,虽然在传承和保护上政府也有做一些积极的工作,但就福利镇板凳龙的文化传承的现状而言,政府的工作仍是不够。福利镇当地政府对板凳龙文化的传承意识弱,一切都是以经济发展为主,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投入比较少。就算政府组织了活动却也是走走形式,并没有去了解为什么要传承板凳龙文化。所以现在板凳龙文化的传承是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让传艺者力不从心。

2.2 板凳龙文化传承文化阵地萎缩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进城务工,留下来的年轻人则是在周边做小生意或者打工务农,家里老人带带小孩。有些民间舞板凳龙艺人的孩子放弃舞板凳龙,外出挣钱,而且经济收入也是远远超过舞板凳龙的收入。而福利镇是阳朔县的一大文明古镇,旅游业发展的也不错。所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虽然福利镇只是作为一个镇,福利镇却是越来越接近城市的结构,这里的人们的生活也是越来越接近城市生活,导致参与舞板凳龙的人并不多,人们的娱乐方式被麻将纸牌等等取而代之。可以说,并不是人们不喜欢板凳龙,而是生活状态改变了,使他们无暇顾及板凳龙。所以,板凳龙文化遭到了很严重的破坏。

2.3 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如今各种国外文化生活信息通过影视、报纸和发达的互联网等媒体涌入中国,这些外来文化对我国的经济、社会、信仰和游艺等方面的民俗活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在很难看到当地人舞板凳龙,而且会舞板凳龙的也已经很少。这也是前面所说的缺乏福利镇当地政府的支持,对于福利镇板凳龙文化的历史和当代价值,相关部门没有进行良好的宣传教育。而且受外来文化影响,人们开始追求时尚娱乐,当地部分年轻一代对板凳龙文化表示不认同,认为舞板凳龙没有很大前途,是一种落后的文化,不够时髦,也就不愿学,不愿舞。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如果我们不能建立良好的文化保护和传承意识,那么福利镇的板凳龙这一民俗活动将逐渐被人所淡忘。所以福利镇的板凳龙文化现遭遇香火难续的困境。

2.4 旅游业发展负面影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文化的发展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与宗教、民族等相关的文化成为商业链上的一部分。福利镇历史悠久,有较高的文化传统,所以福利镇并不仅仅只是拥有板凳龙这一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还有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画扇,而福利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画扇第一镇”。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经济发展的或是为大众所认可的民俗文化则大力发展。旅游业商品化现象也是旅游业发展的负面影响之一,虽然它给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益处,但是也存在威胁。现在人们都有了商业意识,却缺乏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及保护意识,所以面对旅游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使旅游商品化在民俗文化的“生态发展”与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两者之间得到平衡,这也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所要解决的问题。

3 桂林福利镇板凳龙文化传承困境的解决方法

中国民俗文化的出现是中国古人智慧的体现,继承和发扬中国民俗文化正是国人对古人的敬爱和对古人成果的保护最好的体现。要想板凳龙文化能够在桂林福利镇继续得到传承和发扬,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措施来对其进行保护。

3.1 政府加大资助力度

政府在努力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对板凳龙这一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让这一传统文化也能得到发展。政府应该对传承板凳龙这一文化的人进行相应的资金资助,给予相应的补贴,避免发生有想继承这一文化的人迫于生活的压力而选择放弃。在板凳龙的表演服装、道具、场地等方面应该提供大量的资助,让这一文化才能够得以传承。

3.2 地方加大宣传力度

地方政府应该加大这一民俗文化的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一文化,同时让大家知道这一文化的起源,让大家知道这一文化对当地有何意义,对大家的生活有何影响。可以建立相应的宣传网页,建立微信公众号,在各地张贴海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文化。

3.3 在当地组织板凳龙表演和群众节庆相结合

板凳龙文化要想得到有效传播那么就必须有表演,但是大型的表演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的,可以考虑的方向是在群众进行节日庆祝时表演板凳龙。比如,在群众婚礼、升学宴、满月酒等,如果加入板凳龙的表演,可以营造一个欢乐的氛围,给大家带来欢乐,同时也可以和宾客一起互动,让大家都能够接触到板凳龙这一表演,可以使大家对这一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对于该文化的宣传有着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娓娓.基于徽州地域文化背景的旅游产品设计研究[D].合肥:安徽工程大学,2012.

第3篇:如何传承民俗文化范文

(一)中小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了解甚少1.据跟踪调研统计,中小学生对讲座所涉及的18个民俗知之甚少,小学低年级同学绝大多数只知道踢毽子,最多的还知道打水漂和摔泥炮;小学中高年级同学基本不知道所讲的6个民俗,只有个别同学知道豆包相关民俗;初中同学略好一些,但对所了解的相关民俗也只是一知半解,不知其详细情况。2.据调查统计,中小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了解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从教材、课堂中获取,主要是语文课和思品课,二是从影视作品中获取,三是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第一条途径内容极少,第二、三条途径均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造成了中小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知之甚少的现状。3.当前的中小学教师本身对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知之甚少,因而也没有积极让学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主观意识。

(二)社会、学校、教材等对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不重视1.受当前政治、经济环境及互联网文化发展的影响,社会及学校不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2.教育行政部门,教材编写者急功近利,一味强调现代化,亦不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导致中小学常规的教学内容中涉及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寥寥无几。3.国家、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投入不够,宣传不够,没有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致使中小学生极少有机会真正接触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因此就更谈不上传承了。

二、优化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中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策略

课外阅读只是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窗子,真要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并自觉渗入精神世界润养自身,还是一个需要全社会都需要投入力量的系统化工程,可通过以下策略进行尝试探索。

(一)举办各种形式的民俗文化推广活动,烘托阅读背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网络独行其道的社会阅读环境下,孩子们了解优秀民俗文化的兴趣会减弱。通过举办以民俗文化节庆活动为代表的多种样式的优秀民俗推广活动,不仅有利于弘扬传统民俗文化、塑造当地名片形象,而且为孩子们的民俗文化阅读提供了现实版的集观赏性、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参与性为一体的活“文本”,由于具有了丰富可感的现实情境,为阅读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如在阅读《红楼梦》“宝黛初会”这一章节时,很多学生对繁琐的服饰和建筑描写并不了解,也往往一带而过,通过课题组讲座的介绍,一些孩子们理解了其中的民俗文化意蕴,专门成立了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有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对优秀民俗文化的了解得以提升。

(二)赋予民俗文化更为丰富的传播载体,提供阅读文本民俗文化有历时性的特征,有些逐渐形成、固化,有些逐渐散佚,在优秀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弘扬过程中,应该协同各地的文化部门、旅游部门、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赋予民俗文化更多的传播载体和推广形式。如民俗专家现场讲座、民俗文化知识有奖竞赛、征集当地民俗文化宣传口号等,营造出良好的民众参与的文化氛围。以此为基础,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既可以是摄影作品、画册、海报等宣传品,也可以是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或出版发行的专著等,还有报纸期刊上的民俗文化专栏,通过电影、电视、网络、广播等众多媒介的参与,最终不仅形成阅读文本,还要使好的作品能为广大受众所熟知,进入他们的阅读视野。

(三)为民俗文化阅读提供更直观的体验,强化阅读成果。民俗展品陈列等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起到了梳理与展示民俗文化的作用,但在全球化、网格化的时代,如何与时俱进地为民俗文化阅读提供更具现实感的体验,是我们强化民族记忆、弘扬民族传承的新课题。民俗旅游是其中一种创新形式,通过民俗博物馆、民俗村、民俗街区等各种景区、景点的综合设计,以身临其境的逼真感,使记载优秀民俗的文字化为现实空间里的衣食住行,能够强化阅读成果。而这种体验应更为丰富,比如组织秋千、跳竹竿、踩高跷、赛龙舟等表演竞赛,号召更多学生参与到舞龙、舞狮、划旱船等这类节庆嬉戏项目中来,以及日常生活中抽陀螺、跳方格、滚铁环等几近湮灭的这类体育活动等。

(四)为民俗文化阅读提供指导,提升阅读享受在没有相关人员的引导下,学生们阅读关涉民俗文化的作品时基本处于无意识的状态,在民俗文化作品本就不多的情况下,这种大量的随意的阅读,往往会收效甚微。所以,为民俗文化阅读提供科学性的指导,是一种有的放矢、行之有效的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推广的方式,值得在中小学中普及。1.鼓励学生在民俗阅读过程中“不动笔墨不读书”。引导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读书卡片。在长春浙江小学进行过《吉林民俗文化讲座•礼仪之邦》后,和相关老师合作,在学生们中间开展了“一日一句”活动。请同学们搜集流传在民间的、非课本内容的谚语,以小组手抄报的形式互相交流积累,鼓励同学们交流后做到“三会”(会背、会注、会用),以一个月为期。通过这一活动,很多同学认识到:这些谚语生动有趣,上口易记,富有哲理性、艺术性、知识性,丰富了他们对于深厚的思想、高尚的情操、远大的抱负、科学的见识之感受。2.培养阅读过程中的民俗鉴赏能力。民俗文化阅读的范围可以是现当代反映民俗文化的美文,也可以是从古代文化典籍、古诗词中摘录的民俗文化知识和描写;既可以是大漠孤烟、江南烟雨等奇异自然风光的描写,也可以是纯朴的民俗风情和故事,涉及饮食、起居、节令、服饰、信仰、礼仪、娱乐等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由于缺乏系统性,需要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并总结,如果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阅读鉴赏,不仅可以化解前期工作的繁琐,进而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整理过程中学会关于美与丑、真与善等的审美甄别和批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增加阅读乐趣,形成审美愉悦。

第4篇:如何传承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民俗;教学;民族精神;人文素质

大学语文是理工科院校开设的一门通识选修课,教材选的内容大多以文学为导向,人文性极强,是学生认识社会,增长知识,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文学源于生活,而民俗就是生活,是民众在生活中形成的行为习惯,无论小说、诗歌、散文等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因子,从民俗的视觉教学大学语文,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智力,还能激活学生思维,主动探索、建构新知识,创造新生活。

一、大学语文教材中渗透的民俗文化因素

民俗是民众创造、享用、传承的生活文化,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篇章渗透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因素。1、婚恋民俗大学语文选编文学篇章中蕴含着不同时期和地域的婚恋习俗。(1)媒妁之言古人云:“谋合二姓曰媒,斟酌二姓曰妁。”媒妁就是撮合男女婚姻的媒人。《礼记•曲记》曰:“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礼记•坊记》曰“男女无媒不交。”诗经时代媒妁已成为婚姻民俗,《氓》曰:“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豳风•伐柯》曰:“取妻如何,匪媒不得。”《齐风•南山》曰:“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2)互赠信物民俗春秋时代,古风尚存,男女恋爱自由,男女可以互赠信物定情。《溱洧》曰:“维士与女,伊其相虐,赠之以芍药。”《邺风•静女》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男女私下传递信物成为诗经时代自由恋爱的民俗特征。传统社会,男女若有情,随身携带的物品都可作为定情信物赠送,如香囊、银簪、佩刀、剑等。《红楼梦》中柳湘连赠给尤三姐的是随身佩戴的宝剑。2、节日民俗(1)上巳日踏青、男女会合民俗诗经时代的郑国上巳节有男女会合民俗。《溱洧》曰:“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诗记录了三月上巳节,郑国青年男女在溱河、洧河岸旁游春踏青男女会合的热闹场面。(2)端午节赛龙舟民俗《边城》把端午节龙舟赛描写细腻、生动、形象:每只船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浆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浆手每人持一支短浆,随了鼓声缓冲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龙舟赛不但湘西有这一娱乐活动,中原同样有,如今端午节仍年年沿袭。

二、从民俗的视觉教学大学语文的价值

民俗文化积淀着人类的生存智慧,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信念和生活准则,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感情,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理想和信仰。从民俗的视觉教学大学语文,可以让大学生吸纳民族文化的精华,让民族文化嵌在大学生的脑子里,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1、提升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素质。教育家顾明远说:“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待人处事无不反映着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靠的是民族精神,从民俗的视觉教学大学语文,可以唤醒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提升民族精神。“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其他民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拥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2]而民俗文化承载着民族精神。如《边城》中的端午节龙舟赛:雷鸣的鼓声,桨手们有节奏的划船声、两岸人助威的呐喊声,还有赛船后抓鸭子争先恐后的场面,彰显出湘西人旺盛的生命力和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中华民族就是靠奋发拼搏才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八年,争取民族独立,靠国人的拼搏;卫星遨游太空,探索宇宙秘密靠国人的奋发拼搏,如今的一带一路发展经济靠国人的奋发拼搏等,同样,学业亦靠拼搏,三年的高中拼搏,跨入大学、大学的拼搏跨入研究生等,无论事业、学业只有奋发拼搏才能赢得成就。2、和谐人际关系,增强交际能力。钟富兰在《中国民俗文化导论》中说:中国民俗文化基本的哲学价值观点之一是“中和方圆说”。“中和方圆说”就是一种和谐思想。大学语文教材中渗透的民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基因,对大学生和谐人关系,培养交际能力具有引导价值。教材中渗透的民俗文化和谐基因。首先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诗经•溱洧》写溱洧两岸的青年们上巳节出游的热闹追逐,互赠芍药场面;《边城》茶峒人端午节龙舟赛,十几个浆手齐心划船,众人合作的景观,这都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写照。爷爷买肉付钱与屠户收钱的行为:把钱交过手时,自己先数一次,又嘱咐屠户再数,屠户却照例不理会他,把一手钱哗的向长竹筒口丢去,他于是简直是妩媚的微笑着走了……这就是茶峒人,人与人之间那么和谐。

三、从民俗的视觉教学大学语文的方式

1、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掌握民俗文化内涵。叶涛在《民俗学导论》中说:“能够促使群体的民众共同遵守和实行的民俗,是生活在这些群体中的民众对群体的共同利益认同的一种结果。”[3]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生活方式不同,沿袭的民俗也不同,为了拓宽大学生的民俗文化视野,笔者采用以点带面的教学方法,即以课文民俗事象作为点,带起不同地域民俗事象的面。中原的学生说,端午节用雄黄酒抹在小孩的鼻孔、耳朵眼处;北方的学生则说是抹额头;中原房檐插艾,而东北则是挂大蒜,这真是课堂小讲台,民俗大景观啊,以点带面教学方法不但有趣味性,而且民俗文化视野开阔。从民俗的视觉教学大学语文不仅让大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事象,重在使大学生了解民俗事象的文化内涵,“因为民俗文化作为文化和生活的双重复合体,其外在的生活属性是内含的、深刻的文化属性的一种物化。”[4]2、人机交互,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给大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集声音、图像、动画、音乐为一体,使教学的内容动起来。动的画面能激发学习兴趣,鲁迅先生曾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灵感往往在兴趣产生,如看到《萧萧》中12岁的萧萧背着刚满3岁的丈夫时,会激发学生探寻传统社会婚姻制度的兴趣,产生研究童养媳社会根源的灵感。兴趣能激感,情感在一定情境中产生。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从民俗视觉教学大学语文,可以促使大学生执行和传承优秀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代表着群体的利益和愿望,它植根于民族的土壤,渗透着民族的情感,教学中鼓励大学生执行、传承优秀民俗文化,使他们成为中华民族“有根的一代”。同时,教学大学语文不能刻意地去讲民俗,忽略其它内容,而是顺其教学内容以提高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人文素质为目的,对描述的民俗想象有意识地讲析,引起大学生的兴趣,鼓励大学生在生活中对民俗文化的认知,执行和传承,在认知、执行和传承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和民族精神。

作者:高梓梅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第5篇:如何传承民俗文化范文

【摘要】宿迁以独特的地理与人文形成了素朴的民俗文化,为立足服务地方的技能型高校美术,具有地域和资源等优势,把本土民俗文化整合到高校美术教育中正契合了双方协同发展的良机。本文将从民俗项目推进、开设民俗课程、民俗题材的美术创作、创新民俗文化课堂教学等方面阐述宿迁民俗文化在地方高校美术中的应用,旨在提升高校美术对本土民俗资源的运用领域与空间,构建地方与高校文化有机交融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间艺术;高校美术;应用;教学

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在长期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生活习俗文化的总称,它具有民间传承性和共识性,涵盖了生产劳动、节日习俗、民间艺术、民间文学、宗教等范畴,是艺术创作和情感动力的源泉,也称为民间文化。地处鲁南和苏北交界的江苏宿迁就是别具地域性民俗文化特色的地方,这里是项羽的故乡,在一代代人民坚韧精神的创造下积淀了淳朴的民风和民俗,使这块千年古土更具历史与文化底蕴。由于宿迁“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民俗特性,民俗文化的内容丰富,有别具地方特色的戏曲文化,如淮红戏、大鼓、琴书等,更有繁荣的民俗活动,如民俗庙会、民俗节日、贴门神、舞狮子、踩高跷等,尤其民间艺术领域是本土民俗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具有很高的研究、传承和运用价值,如云渡桃雕、民间泥塑、沭阳烙画、民俗服饰等,为地方高校美术教学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一、宿迁民俗文化和地方高校美术

随着经济和物质水平的提高,宿迁的民俗文化逐渐被新文化艺术冲击和掩盖,尤其是一些颇具历史价值的民间技艺正面临着传承人匮乏或流失的情况,尽管政府也倡导要保护和传承传统民俗文化,但仍鲜有人真正参与进来。这种情态下,本土高校美术院系首具参与优势,如宿迁学院、宿迁高师等,它们的美术理论体系较成熟,又兼备地域便利、人才资源丰富、美术师生素质全面等优势特点,理应契合注重美术专业学生技能能力培养的良机,真正把有传承价值的相关技艺整合到高校的美术专业建设和教学中来。我们可以引进这些具有传承和应用价值的民俗艺术,积极地参与宿迁的民俗活动,为高校美术的多元化教学、技能实践、创作题材运用等提供一线资源,还可以在弘扬传统民俗经典的同时,把散落的民间技艺升级为具有独立理论和实践体系的专业课程,从而优化和完善我们的美术教育教学体系。

二、民俗文化在高校美术中应用

宿迁以其独特的人文生态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本土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是既往历史和改造未来的民族使命。以民间艺术为主体的民俗生活是地域人文形象的特征,拥有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底蕴,对高校美术的造型艺术、工艺技术、文化理念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参照和应用价值。如何让本土民俗文化艺术真正与地方高校美术产生有机交合,如何在应用中产生良性互动和各自价值的提升与体现,是我们不断思考与推动的课题。

(一)加强民俗项目推动力度

民俗文化的类群很多,要过滤出适合高校美术教育运用和发展的门类是一项系统繁杂的工程,需要持续的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系统的调研、分析、归纳,高校美术职能部门是主动方,要有政策导向、项目资金支持、人才资源分工、项目研讨、实践总结等环节,这就需要官方的支持和推动,以保障宿迁民俗课程进入大学课堂。以目前状况看,尽管宿迁的民俗文化艺术有声有色地进行着,但偏向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普遍应用的代表性项目,如云渡桃雕工艺、传统绘画等。另外,高校美术还未真正从传统的理论模式为主的教学思路中跳出来,这就约束了双边的发展。因此,在高校职能部门推动的同时,要增强教师对本土民俗的了解,提高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和认识,提高民俗文化的纵向传递和空间扩布的力度,为传承民俗文化、完善美术教学体系和多元化知识结构打下基础。

(二)开设民俗艺术课程

对民俗艺术的研究和运用是一门具有现实性实践意义的课程,是关乎民族文化能否较好延续与发展的重要问题,把民俗艺术的相关课程纳入高校美术教育体系中,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提高文化责任感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我们可以开设“宿迁民艺概论”(包括宿迁民俗文化艺术概述、民间艺术门类、代表艺人、代表作品、作品赏析等内容)、“民间艺术实践”(以理论课程为基础,并把传统的教育实践课程转换为民间艺术实地实践,师生共同参与,民间艺人亲授技艺,以此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民间工艺美术”(了解宿迁的民间工艺美术门类,理论、实践、考察环节)等课程,还可以开设选修课程。因为民俗艺术课程与我们传统美术课程都有知识的关联和交叉,但民俗艺术的低调和世俗性往往没有完备的理论体系,这是民俗艺术主要流行民间的重要因素。其实,民俗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知识,是最具生活性和人文情感的艺术形态,开设民俗艺术课程可以让我们回归现实,并立足于高校美术的视角对传统的艺术进行深入研究、创新和延伸,从而实现美术课程模块的多元化和知识结构与体系的完善。

(三)民俗题材的美术创作

列宾曾说:“只有在自己土壤中成长的艺术才能得到透彻和充分的理解。”历经千年积淀的宿迁民俗是地域性文化的经典,与现实生活和民众精神紧密相连,我们理应立足和挖掘人们喜闻乐见的本土民俗文化资源,从不同的文化视角来应用于美术创作中。像宿迁的民间传统节日、庙会、礼仪、历史传说、地方戏曲等均可以作为我们美术创作的题材,其传统图案符号和样式都蕴含着美术造型、透视、色彩、语言、形式等元素,不仅能给我们带来视觉审美体验,还能激发我们的艺术创造力,这是民俗文化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性魅力所在。在本人指导的美术生毕业创作中,我鼓励学生创作有关宿迁民俗文化和艺术题材的油画作品,如宿迁的古建(乾隆行官、项王故里等)、民俗活动(赶庙会、踩高跷、舞狮子等),还有借鉴民间泥塑和沭阳烙画的绘画元素等。在实地考察和调研中,这些饱含地方风情的民俗文化为我们的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传统的图形和色彩来表达我们对宿迁民俗文化的质朴情感,作品的语言和形式更有情趣和内涵,是我们创作的源泉。

(四)创新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实现传统向现代、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我们应该大胆改革传统的高校美术课堂教学模式,让民间艺术和艺人进入课堂教学,这种做法在一些职业技能教育类院校的设计领域有所尝试,但高校美术教育中未加推行。我们普遍的观念是民间文化和艺术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不能应用于专业教学,这显然是一种偏见。例如,宿迁的非遗项目“云渡桃雕”、“沭阳烙画”、“民间泥塑”、“麦秆画”等都有传承艺人和作品,也受到了民众的喜爱,如果将这些民间技艺变成课程教学,让专业教师在理论上予以阐释,让民间艺人进行技艺流程示范,将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无论它作为独立课程引入,还是以相关学科的融人性教学,都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此,本人了解和拜访了云守阳、汤征、郝钧等民间艺术大师,亲睹了一些作品和技艺流程,并与之探讨民艺课程化的问题,达成了艺术交流合作的意向,为双边融入铺设了基础,对传统文化与高校美术的协同发展意义深远。

三、结语

宿迁以其独特的地理与人文形成了素朴的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和技艺与地方高校美术对接,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必然,对文化的传承和高校美术教育特色化体系构建均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我们要合理运用本土民俗文化资源,以多元化形式引入教学和学习,在感受地方文化亲和力的同时,既能增进美术专业学生对宿迁民俗文化的感识,还能提升我们的文化认同感,更能提高我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造力。

注释:

科研项目:本文系宿迁市2014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宿迁民俗文化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应用研究”的成果;宿迁学院教改课题“美术专业技能应用型特色教学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

第6篇:如何传承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群众文化;民俗文化;关系

民俗文化一直都是群众文化重要的组成,其创造了民族性格,提高了民族精神,强化了民族认同感,当创建谐和群众文化的时候,民族文化也是很有重要意义的。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融通的,如果在纵向看,现在的民俗文化就似从前的文化;如果在横向看,那么现在的群众文化也就包括着民俗文化。

一、群众文化与民俗文化关系

人们的情感、生活、信仰、习惯所产生的文化就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具有传承性、大众性、历史性的,比如说我国传统的重阳节、腊八节、中秋节、春季等。而人们在职业以外,所自我开发、娱乐、参与所产生的就是群众文化,是有集体性的。在我国历史的角度来说,民俗文化就是群众文化所长时间沉淀出来的一种的文化,也是就是群众文化包括着民俗文化,二者之间是有天然联系的,也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样的关系。人民大众是群众文化、民俗文化的需求者、创造者,都是属于非物质文化的,同时也是有民族特色、区域特色的。其次群众文化与民俗文化都是有同样社会功能的,都是利用文化活动来提高群体凝聚的,同时形成相同的民族感情、价值观。在社会功能的角度来说,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都起着相同作用,人们通过这两者不但可以改造、认识世界,还能不断的改造、认识自己。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都是有社会整合作用的,都是利用文化活动来提高群体内聚力的。在群众文化、民俗文化自我满足、自娱自乐的同时,也发挥着充分的启迪心智、道德教化、调节人际关系这些功能,因此二者的社会性、群体性特点都是很突出的。根据表现形式来说,群众文化重要的组成就是民俗文化,在开展群众文化的过程里,是离不开利用当地民俗资源、文化资源的,所有群众文化的发展一定要和民俗文化资源密切相连的,在继承民族文化的时候创新群众文化。

发展群众文化就要利用到文化资源,这是和其他的资源有所不同的,其要求文化资源要有精神、物质双重属性。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文化面貌发展前途除了要有经济要素,同时也要有高质量的民族文化,特别是要有较高的开发利用水平、能力。比如说,这是一个汉学文化和草原文化想交融的地区,在这里人们创造出了繁多的民族文化,从而让内蒙古地区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同时也留下了很多民俗文化遗产,而这样特有文化资源在世界上都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这也是群众文化发展的珍贵财富。这几年很多地区都利用了民俗文化资源来开展出了很多群众文化,将群众文化和民俗文化充分结合在了一起,而这就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捷径。

二、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功能

1.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体现的功能

(1)社会认知功能:群众文化也很有社会性、大众性的,民俗文化则是长时间所形成的文化,其本是就是群众创造出来的,因此也就被群众所利用,是有社会认知功能的,比如说春节年画都是将蛟龙、鲤鱼、彩凤、莲花来作为素材的,这也是符合人们祈求富裕昌盛、吉祥如意心理的。(2)道德规范功能:群众文化的产生是因为其符合人们的需要,是有道德规范功能的,像是我国民俗文化极力追求真善美,而反对假丑恶,如邻里和睦、诚实守信、父慈子孝、知恩图报、富且爱这都是群众文化精髓。

2.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体现的作用

民俗文化自身的属性决定着其功能如何,作用在在群众文化中所体现的,而发展群众重要的途径就是传承民俗文化。不管什么样的文化都不是自然天成的,群众文化的产生是来源过去、现在的,是有时代烙印的,民俗文化则是源于本民族的祖先,是有明显民族色彩的。现在如果我们想创新、发展群众文化,那么就一定要展现民俗文化,比如说民间传唱、生活习俗、古典诗文、民族服饰等。像是丹东地区没年前的正月十五就会举行“灯谜擂台赛”;在农历二月二的时候,壮族人民会开展对个活动的等,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群众文化,究其根本也就是展示了民俗文化。

总结:

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是密切相连的,也是人们需求的体现,比如说团体文化、广场文化、馆类文化这些都属于群众文化,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群众文化也就渐渐形成民俗文化。因此就要充分的将民俗文化、群众文化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李艳锋 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探析[期刊论文]-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6(1)

第7篇:如何传承民俗文化范文

民俗文化独有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在全国各地大力倡导文化旅游的契机下获得了蓬勃发展,为增强地区旅游竞争力发展符合时代需求的参与体验型旅游产品提供了新的动力。近年来以少数民族聚集区尤为突出,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民俗文化旅游村。

随着民俗村、民俗镇的不断兴起,陕西出现了一些知名民俗村,如党家村的古建筑群、凤翔六营民俗村的泥塑、袁家村的民俗、富平陶艺村的陶艺、平利龙头村的乡村美景。这些民俗村或依托自身文化资源,或发展农耕文化通过民俗民风的实体展示凸显出具有当地乡土气息的独有文化,吸引了周边和外地游客的目光。宝鸡作为华夏始祖炎帝的故乡,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加之“青铜器之乡”和“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称,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不胜枚举,民俗文化更是众多,但是宝鸡虽然农家乐发展很早,却没有对民俗进行深入的挖掘,使得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滞后尚未形成知名的民俗村镇。因此,宝鸡应在借鉴周边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后发制人,兼容并蓄为宝鸡创造新的旅游吸引点。

一、宝鸡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括

宝鸡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从静态的民俗工艺品到动态的社火表演,无不彰显西府风情,据粗略统计宝鸡市有市级以上非遗保护项目78个,如此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为宝鸡民俗旅游开发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宝库。笔者根据陕西省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将宝鸡市的省级4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结成册见表一。通过此表就可看出宝鸡的民俗资源主要集中于隶属宝鸡的关中平原一带,且自古以来就是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之地,同时宝鸡的民俗文化除竞技类外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类别,足见其的种类繁多。其中以传统手工技艺数量最为丰富,而且涉及范围最广,动静皆有是值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

二、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分析

民俗文化旅游作为当前文化旅游的主打项目不仅具有文化旅游的文化历史传承性,而且还将文化旅游中存在的物态化表现力缺失通过民俗中的相关实物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时由于其独有的地域特征使得旅游者在参与过程中对当地文化获得了更好的体验。因此在宝鸡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的契机下,民俗文化首当其冲是旅游开发的重点。

(一)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从宝鸡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来看,最早开发的当属岐山周公庙民俗村,随后在宝鸡各个县市得到了响应,但是主要是以单一的“农家乐”形式通过单调的起居饮食习俗来进行旅游活动,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2012年底市区建成了宝鸡民俗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并积极申请国家级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通过2013年2月在陇县成功举办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的活动使得宝鸡民俗文化家喻户晓。虽然初具规模,但是依然属于旅游开发的初期,在深入学习袁家村乡村旅游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5年确定了千阳县黄里古镇、眉县庵岭古城和凤县凤州古城等16个乡村旅游建设项目,目前眉县庵岭古城和凤县凤州古城已开业运营,通过典型的民居建筑和饮食习俗为游客营造和体验出具有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

(二)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

从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总体开况来看,静态展示多于动态的生动表演,仅仅是通过民俗工艺品陈列,蜡像泥人的场景再现对民俗风情进行简单的表现。而对于动态的社火、西府曲子等除了民间特定时间地点的表演外,基本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的体验场所,更无从说将民俗文化动静结合的整体呈献给游人。民俗文化是对当地社会生活、精神态度的高度凝练形成的具有当地民众特色的涉及日常各个方面的信仰、社会、生活、经济的民俗。与当前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不谋而合,即对旅游地的社会生活的参与和体验,但是要生动再现民俗文化不是简单的摆几个场景,放几件工艺品就能够完全做到的,对于民俗文化的开发需要一个整体的氛围,让民俗文化能够活起来,不仅仅是对动态的锣鼓、戏曲,还包括对传统手工艺的过程的展示和参与。这样才能将民俗文化的精髓通过体验和传承获得不断的发展融合。

2、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强

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此因地而异者也。”对于民俗文化正是在宝鸡这块优越特定生态环境下孕育而生的。民俗文化的产生与自然地理因素息息相关,只有将民俗文化融入到自然山水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宝鸡民俗文化旅游目前的发展仅仅停留在对人文环境的展示,缺乏对文化大环境的重视和烘托,这也造成了民俗文化旅游商业化气息严重,产品类型单调,体验和参与性几乎没有的状况。

3、缺乏相关市场营销手段

宝鸡地处关中平原,自新石器时代起,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积淀下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民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域风格鲜明,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其中凤翔木版年画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古朴自然的风格、夸张饱满的造型、强烈鲜艳的色彩闻名全国;凤翔泥塑以其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大胆夸张的造型在全国泥塑艺术中独树一帜;宝鸡民间社火以其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和宏大气势而久负盛名。它们现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加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秦刺绣、社火脸谱绘制技艺、炎帝陵祭典、西凤酒酿造技艺等不胜枚举。但是这些民俗却由于开发手段和宣传力度不够几乎并不为旅游者所知。

笔者通过对宝鸡各县区旅游网站的查阅发现明确将民俗单独罗列提出的仅有眉县和扶风两县,但仅对其工艺品做了图片展示。旅游产品中基本将民俗文化的工艺品做为旅游商品售卖,没有将其作为旅游相关项目参与产品设计,因此对民俗文化的宣传根本无从谈起,很多具有民间浓郁乡土气息,旅游吸引力极强的民俗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推销。

三、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一)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民俗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人类长期生活延续下来的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巫术以及婚丧嫁娶等相关活动。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脱离了自然环境下的民俗就失去了其真正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对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和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自然旅游资源与其千丝万缕的关系。宝鸡的众多民俗就是依托自然景观共同形成的,比如信仰民俗,这是人类对自然界现象不能正确认知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精神寄托,这类民俗在西府地区流传甚广,渗透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虽有些已经消亡或发生了变异,但有些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甚至有些地方还产生了新的信仰民俗。社火表演和龙门洞、灵山庙会以及春节、清明、冬至等传统节日,盛行的敬神祭祖都是民俗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初,宝鸡市重修了炎帝祠、炎帝陵,在每年一度的清明节和农历七月初七,两处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民众祭祀典礼活动。平时,海内外炎黄子孙亦来此寻根祭祖、观光旅游。此外,在渭滨区的峪泉村、天台山,凤翔县的槐原村和陈仓区的桥镇白荆山,每年在农历正月十一、三月初三和七月初七,都要举行祭祀炎帝及炎帝之母女登活动。祭祀炎帝已成为西府地区的民俗活动。

除传统的节目外,近年来新设立的有“清明祭祀炎帝典礼”、“炎帝节”、“太白山旅游登山节”、“法门寺国际佛教文化节”等。这些民俗文化旅游不仅为宝鸡旅游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同时也为游客更深入的了解西府文化提供了生动直观的视觉盛宴。

(二)引入品牌化营销理念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民俗文化旅游火热发展的同时,品牌化是其在旅游市场激烈竞争的重要手段,唯有建立属于自身特色的品牌核心竞争力,才能增强旅游吸引力。因此宝鸡民俗文化旅游要重点开发,推出具有典型特征的民俗村,民俗镇,并且利用智慧旅游和互联网+的助力创新营销方式将其展示给游客。

金台区的古陈仓印象,凤翔县的六营民俗文化村,岐山县的食为天公社,太白县的黄柏塬生态休闲古镇,凤县的凤州古城等16个乡村旅游计划项目无不各具特色,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建设的后期重点在于对其的营销。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发达,进行网络营销、病毒营销等手段让众多游客了解宝鸡民俗,产生对宝鸡民俗的参与和体验需求,从而吸引其前来。同时加强智慧景区建设,让游人能够实时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与景区互动交流,达到高效高质服务的效果。

(三)合理规划发展特色卫星城镇

由于民俗文化的地域特征,使得民俗文化旅游具有典型的不可移动和模仿性,因此在百里不同俗的宝鸡地区,有重点、有计划、有特色的开发民俗村镇形成以围绕宝鸡市区为核心的民俗文化特色卫星城镇,进而带动宝鸡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建立卫星城镇并不是简单的选择宝鸡周边的乡镇,而是在全面的城乡规划中,通过调研寻找具有典型民俗文化资源,交通及基础设施利于发展旅游业的村镇。唯有此才能在既便于外地游客前往,又具有强烈旅游吸引力的前提下达到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为地方经济提供新的起飞点。

(四)形成政府保护引导,企业经营,本地居民参与共赢发展模式

民俗文化尤其是具有稀缺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项目的手工工艺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运行,后工业时代的碾压正面临消亡的局面。如何保护和传承将是摆在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为这些民间文化找到了维系的纽带,也通过旅游的方式为现代人展示了古老民间智慧的精髓,从精神层面给世人以新的推动力。

第8篇:如何传承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

一、民俗文化概述

民俗文化,是时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总称。其中包括: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积淀、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等。通常表现出来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文化风貌、文字符号、地方性语言、建筑风格等等。民俗文化就是一部历史,真实的反映着民族的嬗递更替。研究透了民俗文化就是读懂了整个民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史。也正是因为民俗文化具有的特殊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以及研究价值,才使得民俗文化在漫长的各民族同体生活中得以保留至今。传承至今的民俗文化中歌舞占据了较大一部分,是经过长时间同化后保留较多的一种能够体现民族风尚,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一种文化传承。歌舞多为民族成员在日常生活、劳作等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独特的民族行为习惯,体现本民族某种民族精神或信仰的一种表达、交流、传递、传承的方式。被保留传承最广的应属歌谣,歌谣本就是滋润民众心灵的存在,先人经过岁月的沉淀,将毕生经验总结成郎朗上口的歌谣,方便记忆传承。这些歌谣里记载着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对劳动生产的经验总结,更不乏表现其民族精神气质,体现其民族文化价值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教育意义的歌谣。歌谣按其内容划分可以分为苦歌、情歌、盘歌、风俗歌、节令歌、童谣等。其童谣往往是儿童游戏时自然流露的童言,也有成人教育儿童对事物简要认识的知识性歌谣,多以童趣、娱乐为主。

二、学前教育概述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为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然而一旦被重视便往往会导致错误观念的形成,很多家长对学前教育理解不得当,越重视反而越使孩子偏离原本应有的学前教育轨道。很多家长错误的认为前教育是学得越多越好,甚至以牺牲孩子的情感、社会性以及长远发展为代价,这与最初的教育目的明显南辕北辙,得不偿失。学前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幼教专家董旭花说,学前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现今以研究学前教育,培养优秀幼师的专业迅速占领了教育市场,可见科学的学前教育方式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的大力发展、扶持。

三、儿童民谣融入学前教育的必要性及原因

教育关乎着民族发展的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观念也在与时俱进,一成不变的陈旧的教育模式注定会被社会所淘汰,取而代之的必将是更新、更全面、更丰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学前教育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在纷繁复杂的学前教育中,各种形式的融合此起彼伏,而学者认为,最有意义和价值的融合是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的融合。基于幼儿对事物认知的限制,本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寻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够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的启发诱导教育,并寓教育于各项游戏活动之中,已成为学前教育的热门话题。学前民俗文化教育课程也就应运而生,这种立足于儿童需要,将丰富的民族文化融入生活的教育模式备受推崇。通过儿歌、童谣、寓言故事等多种形式在儿童现有的认知基础上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其在游戏、娱乐的过程中增长见闻、懂得一些道理。当然对于融入学前教育的民族文化内容需要进行筛选,要选出利于儿童接受,符合儿童发展需求,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综合凡此种种,学者一致认为童谣是最适合融入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由于各地方民族构成的差异,及长久以来的生活教育环境上的差异,各地方儿童民谣的内容也大不相同,出于对儿童接受能力的考虑,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儿童歌谣融入地方学前教育是最适合、也是最理想的。这些儿童民谣多是以教育为核心目的,将地方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将中华美德也囊括在内,是儿童启蒙、情感培养、代代传承的重要手段。

四、课程设计与研究

(一)理论基础

1、人类学基础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与人本身有着严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既是文化的传承又是文化的创新。而课程又是教育的核心,课程与教育的关系就像心脏和人的关系,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文化形态,课程遵循着文化的一般规律,具备文化的一般特质,是人类文化中的理念。

2、民俗学基础

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俗产生、发展及其规律,揭示和利用民俗的价值,引导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一门科学。以民俗学作为理论基础,将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与理解民俗文化,正确分辨、选取民俗文化,也正确对待、运用民俗文化。民俗文化虽然是一种文化现象,遵循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但它仍然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规律。把握民俗文化的特点和规律,对我们建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有着重要的启示:第一,有利于我们对课程资源的分辨、蹄选、整理、运用。第二,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

3、心理学基础

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与成熟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这些依次发挥作用的环境包括儿童周围直接接触的环境、家庭与学前教育机构和社区构成的环境、更广泛意义的文化或社会环境。因此,建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必须切入儿童生活,以儿童生活为依托进行课程资源选择,必须首先选择与儿童身边最基本的民俗文化事象,再遵循从家庭-学前教育机构-社区为中轴范围进行课程资源选择,然后逐渐延伸至更广泛的、更一般意义的文化知识经验,这是选取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最基本的规则。

4、教育学基础

在地球上,中国是唯一没有被中断过历史的国家,中国拥有最古老的民族和最古老的文明系统。但在教育领域中,我国长期以汉文化为主,极少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出现少数民族人民的意愿得不到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与现代教育不相融等现实问题。多元文化教育顺应时展的需要,成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本民族、本国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

(二)课程目标

1、理论依据

对于课程目标的依据,历来有过激烈的争论,有强调社会生活需要的“社会本位论”,有强调儿童发展需要的“儿童中心论”,有强调学科知识的“学科中心论”等。由于儿童的兴趣爱好具有跳跃性,我们需要考虑其兴趣爱好,但是又不能一味的迎合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否则课程目标就成了放任自流、丧失教育功能、远离教育宗旨。因此,对儿童认知和学习的了解使得我们获得一些儿童学习的知识,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儿童提供了理论的指导,这既对我们制定和细化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也为我们实施和评价课程目标提供了依据。

2、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的制定需要在对儿童、社会、知识研究了解的基础上,应考虑如何发挥课程目标的功能以及如何进行具体目标的设计与选择,这就需要对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制定的基本要求进行规范。笔者认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的制定须符合适宜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生活性与整体性相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差异性与多元性相统一、灵活性与操作性相统一等基本要求。

3、目标体系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体系是对课程的整体把握和统筹,是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实施与评价进行的前提和依据。建立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体系,有利于幼儿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了解、实施、评价、创生课程,也便更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发展。

(三)课程内容

1、内容的选择

课程内容选择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和相应的课程目标,通过从学科知识、社会生活需要和儿童发展需要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诸要素的过程。课程选择是一项价值判断的工作,且历来争论颇多,主要涉及课程目标、课程资源等方面。本研究拟从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存在状态及范围、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选择原则与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2、内容的组织

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组织简称为课程组织。课程组织是课程实施的前奏,是对课程内容及其影响因素的综合性操作,直接关系到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课程实施。课程组织是将构成教育系统或学校课程的要素,加以安排、联系和排列的方式。因此,课程实施涉及课程组织者的课程组织取向,以及对课程诸要素的考虑、课程组织结构的架构、课程组织标准的选择等,是联结目标与实施的直接通道,其成败直接关乎教学质量的好坏。

(四)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课程的重要环节,是把课程设计付诸现实的过程,是从理论到实践、从文本到行动的转换过程,只有通过课程实施,才能产生实际效应,否则,设计得再完美的课程,一旦束之高阁,便不会产生任何的实际效果。同时,课程设计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总是蕴含着对旧有课程设计的变革,课程设计的实施就是把这种变革导向教育实践,使之产生现实效应的过程,也是缩短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过程。课程实施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课程釆用、教学和创新阶段。

五、小结

千百年来,人们多数时候只顾低头前行,脚下步履匆匆,却往往忽略了原本一同上路的文化灵魂。我们经常说适时放慢脚步,好让灵魂追上来,其实我们更应该在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就让他们学会带着民族文化上路,伴着灵魂前行。将民俗文化融入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将儿童民谣融入学前教育只是我国教育迈出的一小步,今后教育事业的改革完善尚待筹备开发。走好今天的一小步,为今后大步的跨越做好准备。

作者:朱轶琳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4(10).

第9篇:如何传承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板凳龙;民俗文化;创新设计;福利镇

1 桂林福利镇板凳龙的简介

板凳龙是福利镇最重要的传统民俗活动,这一种汉族舞龙舞蹈,相传源于汉代,至今已几个世纪。有传说,在很久很久之前,天下大旱,一条龙奋不顾身飞出海面,施法下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但善良的龙犯了天条,被切成好几截,遗弃到了凡间。百姓把善良的龙放在板凳上,然后把它组合在一起进行供奉,为善良的龙祈福并希望它能复活。因此,“板凳龙”这个民俗活动就流传了下来。福利镇的板凳龙活动在发展过程中结合了广西传统戏剧彩调,在活动中增加了一些喜剧性的角色(如丑角夫妻幺姑与海老三等),在表达着自己的精神信仰的同时又独具地方特色。

2 桂林福利镇板凳龙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2.1 利镇板凳龙文化的发展状况及分析

以下是福利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资金投入不足,发展滞后,市场狭小,缺乏全面系统的发展规划。第二,基础设施设备落后,很大深度上制约了板凳龙的文化的弘扬。第三,老一辈与新一辈之间的文化交流较少,板凳龙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没有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发扬与传播。第四,大家对于板凳龙的吸引度不够,宣传发展的力度、深度不够。

2.2 现存问题和发展紧迫性

第一,存在题。一是传承:老一辈与新一辈在板凳龙的传承上有不同的看法,目前在进行板凳龙表演的多是年过六旬的老年人。二是市场:市场上(包括本地市场)几乎没有关于板凳龙民俗活动的旅游纪念品。三是经济:目前板凳龙表演大致为兴盛福利镇的经济,板凳龙的造型、寓意在被潜移默化地改变。四是关注:人们对板凳龙的关注度不够,资金投入小,缺乏全面系统的发展规划。第二,发展紧迫性。制作板凳龙的许多师傅和许多舞板凳龙的前辈已经辞世,手艺无人继承,即将被荒废。

3 基于福利镇板凳龙文化的旅游产品创新设计

3.1 板凳龙文化的研究价值

福利镇有千年的历史文化,民俗活动丰富。板凳龙是当地民俗活动的一面旗帜,极具保护价值,它在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孕育了出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极具艺术观赏性和民俗文化研究性。同时,福利板凳龙也属于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它的独特性可以将其打造成一个区域性历史文化名片。板凳龙的历史文化名片打造有助于弘扬当地的文化,镇增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承。[2]

3.2 板凳龙文化的研究意义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处于不断变迁的进程中,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是社会变迁的永恒主题,在全球化和工业化的双重冲击下当前这一矛盾更为突显。传统面临着现代文明越来越强烈的破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正迅速地消亡,文化多样性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保护、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传统民俗活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在当今将显现出不可限量的多重价值。[3]

3.3 板凳龙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理念及方法

从关注桂林阳朔福利镇板凳龙优秀民俗活动开始,通过多种研究和调研的方法并结合当地的民俗资源与相关产业,对传承民俗文化和现代设计进行整合创新的再设计,为桂林旅游产业的增加消费热点和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同时也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多的关注。

桂林福利镇的板凳龙文化设计研究应以设计传承为出发点,以丰富和发展桂林阳朔旅游文化为设计定位,对福利镇板凳龙文化进行全新的定位与创新设计。福利镇板凳龙文化的创新设计应以传承性保护为途径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开发和再设计,以全新研究视角对传统民俗衍生旅游纪念品进行创新设计。

3.4 板凳龙文化旅游产品创新设计

(1)板凳龙文化旅游产品创新设计定位。以提取板凳龙队伍中幺姑和海老三的家庭形象为中心,以抽象化的形式进行造型设计。同时,通过添加广西的民族元素以使形象更符合民族特色。

(2)板凳龙文化旅游产品创新设计方案效果图。第一,海老三形象设计(如图1)。该设计是以海老三的形象做的竹雕玩偶。竹子通过螺钉链接,生产、组装与拆卸都十分便利,进而方便游客携带。第二,小孩形象设计(如图2)。方案的形象设计是海老三和幺姑的孩子,材质主要是竹材,在形象设计上运用更多的活泼元素。从整体上设计比原来的形象更为娇小,使其显得更为可爱。第三,幺姑的形象设计(如图3)。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中国特有的旗袍元素,但是在衣领设计这块设计更为细腻些,添加传统旗袍衣扣的设计,使衣服这块更有层次感,凸显了一个女性的矜持美,同时让产品的设计更富有美感,加上当地特有民族文化花纹使产品更有民族特色。在头饰设计中沿用前面的装饰方案的同时,增加了头辫的设计。辫子的设计来源于传统女性常用的一种辫,通过抽象提取,最后形成该纹理。

4 结语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处于不断变迁的进程中,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是社会变迁的永恒主题,在全球化和工业化的双重冲击下当前这一矛盾更为突显。本文研究如何把旅游产品和传统民俗文化结合起来,如何更加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开发传统文化,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 宋娓娓.基于徽州地域文化背景的旅游产品设计研究[D].合肥:安徽工程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