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影像传播论文范文

影像传播论文精选(九篇)

影像传播论文

第1篇:影像传播论文范文

然而网络视频的出现打破了以电视为主的传统影像传播格局,为影像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互动――新的影像传播方式

正如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描绘的那样:“数字化会改变大众传播媒体的本质,推(Pushing)送比特给人们的过程将改变为允许大家(或他们的电脑)拉(Pulling)出想要的比特的过程。这是一个剧烈的变化,因为我们以往的媒体的整个概念是,通过层层过滤之后,把信息和娱乐简化为一套‘要闻’或‘畅销书’,再抛售给不同的‘受众’。”[1]

网络视频作为网络媒体的一种传播方式,可以整合网络媒体的其他互动功能,因此具有极强的互动特性。这种互动性改变了传统影像传播中受众的被动地位,给了受众更大的选择空间,使影像传播变为双向的传播。

1.搜索,选择,点击收看――用户的主动收看行为

网络视频改变了网络受众的选择方式,培养了受众对媒体的选择兴趣,同样地也使影像传播的受众在选择习惯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为用户上网收看网络视频是一种主动的行为――主动地搜索视频内容,在搜索结果当中甄别、选择,最后点击收看自己感兴趣的视频节目。在这一系列动作当中,用户完全处于主动地位。

网络视频在资源上具有无限性,这大大增加了用户选择视频节目的难度,用户若要在如此多的资源中寻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是十分困难的。为了方便用户主动搜索、选择、收看视频节目,网络视频服务也同其他网络媒体一样,更多地利用搜索引擎及超链接形式来帮助用户查找资源。

2.观众对视频节目的反馈更加及时、方便

目前多数网络视频除推出视频服务外,还提供论坛供用户进行交流,同时,有些视频具有评分机制,方便用户进行反馈。

以当下流行的视频分享网站为例,在每个视频播放页面均设有内容评价功能,用户可以为该节目打分,也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发表在评论区,更可以与其他网民进行讨论。与传统影像传播方式相比,网络影像传播的反馈机制更加方便和及时,交互性更强。

这种自由、多样的参与方式吸引了更多的网民选择网络视频服务。大众网络搜索集团评出几大视频网站YouTube、MSN Video、Yahoo Video、AOL Video、iFilm,这些网站的访问量是美国5大广播电视网网站访问量的2倍,且用户在前者的停留时间达12分钟/次长于后者的8 分钟/次。[2]

二、原创――赋予影像传播新的内涵

传统的影像传播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传播内容多经过专业机构或组织拍摄、加工而成,并由专门营销渠道发售。因而传统影像传播内容所代表的大众文化,虽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却是人为“加工”而成的大众文化。沉闷了几十年的影像传播,需要走下高高的“殿堂”,向“草根文化”发展。网络视频具有原创性与个人性,是一种原生态的大众文化,较传统媒体而言更具“草根魅力”。

网络视频与其他网络媒体一样,除了各类组织机构的信息外,还包括网民自行的视频信息。这类视频节目的发展,得益于“零进入壁垒”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零进入壁垒”是“博客教主”方兴东在论述博客的核心特征时提出的概念,指博客书写具有极高的个人性,即没有内容主题的要求,也没有问题限制,纯粹是一种个人的自发行为。同样的评价我们可以加之于目前的网络视频服务,网络视频在私人视频和公共视频中找到了一个空间,从而打破了原来由精英阶层垄断的出版领域。网民们不仅可以搜索并收看来自各类组织机构的视频节目,同时还可以上传原创性节目,或观看其他网民上传的视频节目,而这类个人网络出版行为,是没有过高的准入壁垒的。任何一个人,只要注册成为网络共享视频网站会员,便可获得在该网站上传视频节目的权利。

然而,网络视频的原创性与个性化并不代表着其对大众文化的缺失,相反,正因为“零进入壁垒”的形成,网络视频更能代表原生态的大众文化。相比于传统电视“专业制作-专业审校-专业播出”的模式,网络视频内容涉及范围广,艺术加工少,政治、商业倾向小,更具有大众文化的“原汁原味”。

三、全球化――加速影像传播的国际化

因特网地域限制性小,世界各国的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实时地收看互联网上的影像资料。

在互联网上,我国网民可以方便地浏览国外的视频网站,收看国外的视频节目。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本土的各类含有影像信息的网站(各类组织、机构官方网站,各类媒体网站,各类专业视频网站等等),向世界各国人民传播本土文化。这样“一进一出”,突破了行政区域的划分,突破了文化的限制,加速了影像传播的国际化。

四、开放性――为非主流文化提供生存空间

网络视频所具备的高度互动型与开放性,使网络视频文化的“去中心化”成为可能。为非众多主流文化在视频领域提供了生存空间。新一代流媒体技术,使信息者的角色发生了转化,每一台终端都可以成为信息源,在网络上各个信息源均处于平等地位,因此实现了网络视频文化的“去中心化”。不论是P2P流媒体技术,还是共享视频,任何人在网络视频领域机会均等,而不会被“主流文化”排挤在外。

“非主流”一词本身没有明确的意义,但根据百度的《2007视频搜索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参加统计的173个关键词汇中,该“非主流”的总搜索量排名第33位;其8月份日均搜索量更逼近15000,在所有词汇中排名第13位,仅次于“刘德华”、“绿光森林”等主流热门词的日均搜索量。这与网络传媒兼容并济的特点有关,这也成为“非主流文化”在网络上逐渐壮大的标志。

网络视频作为新兴的影像传播方式,为已有的影像传播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有其积极的一面。从传播技术上讲,网络视频具有极强的交互性,变被动为主动,为影像传播提供了新的方式;同时,网络视频特有的原创性,开创了影像传播特有的“草根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影像传播的内涵;在文化传播方面,网络视频突破了地域限制,为传统影像在世界上自由传播创造了机会,也为影像传播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其具有的开放特性,更为现代社会的非主流文化在网络上提供了生存空间,丰富了影像传播内容。

注释:

第2篇:影像传播论文范文

关键词 播客发展 自媒体 社会语境 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在人类不断追求传播自由度的进程中,BBS为匿名的网民提供了一个自由言论的场域,博客则开启了一个由个人空间向公共领域辐射的通道,当人们欣喜地享用着文字和图片自由传播的网络舆论空间时,很长一段时间内动态影像依然被割裂在网络自由传播范围之外。播客的出现,悄然打开了网络影像自由传播的大门。

一、从音频播客到视频播客的嬗变

从2005年上半年起,国内个人音频播客已初具规模,音频播客一般以个人电台的形式出现,众多的音频播客依托各种网站组成了网络联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音频播客当属“反波”。2005年4月16日,“反波”推出第一期节目《听平客讲段子》,曾经有17年电台主持经验的“平客”担任主播,曾做过记者的博客人“飞猪”负责音频后期制作,志同道合的“平客”和“飞猪”不定期的上传节目。两位制作者认为“反波”即是反传统电台,又是以其独特的有声语言和传播形式来讽刺传统广播的一些做法,“我们反对的是传统电台里的套话和固有模式,我们还要建设一个迥异于传统广播的新语言”。“反波”早期的播客内容主要分为音乐、幽默、言论、时评等,其中《反波开播文艺晚会》调侃了春节联欢晚会多年不变的固有程序和惯用的套路,《听平客说段子:厕所》则用移花接木的幽默手法,讽刺了手机运营商的“霸王条款”。在开播不久的四个月中,“反波”就拥有了30万的点击量。成为了音频播客的典型代表,在专业的传媒圈中也有较高的知名度。尽管诸多音频播客以犀利的评论闻名,但由于声音传播形式的局限性,均未引发全社会性的关注和影响,反而是视频播客的出现,触发了大众对这一新生事物的广泛关注和积极的参与。典型的案例是2005年末,胡戈制作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犹如一根导火索引爆了视频播客。该视频播客以电影《无极》作为编辑索材对《无极》电影故事和表现手法进行讽喻、挖苦和调侃,由其引发的巨大社会反响和版权法律争议,使得胡戈被称为中国视频播客的“元老”。

随后,各种风格类型迥异的视频播客陆续涌现在网络上,例如“后舍男孩”对口型演唱的视频播客,凭借其夸张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吸引了众多的网民,成为了网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而金玉米的“Danwei”视频播客通过外国人的视角记录观察中国的文化现象,不仅在Youtubc上获得高点击率,而且受到国内网民的广泛关注。由于技术的屏障。早期视频播客的创作者主要由有媒体从业经历的人员构成,在传播技术和技巧上都有一定的专业性,大多沿袭了传统广播电视的传播形式,但在内容选择上则更为自由和个性化,许多选题往往是传统媒体不能涉及的敏感话题,语言形式也比传统媒体更趋向于轻松和口语化,影像表达更具夸张和自由。尤其是随着便携DV、可录像拍照的手机、独立摄像头等音视频采集工具,以及非线性剪辑设备软件工具的普及,普通大众与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员之间的技术差距逐渐缩小。在采编设备的低成本化普及和不受传统媒体体制控制的社会语境下,普通大众不仅拥有了民间影像创作的空间和能力,而且在千百年来人们孜孜以求的“百闻不如一见”影像传播效果的促动下,视频播客无论在类型上还是数量上都远远超越了音频播客,并迅速成为播客的主流形式。

二、web2.0技术促动了播客的快速发展

诞生初期的播客,作为一种流媒体技术与Rss技术相结合的新兴技术工其,其传播者与受众均要求必须具备较高的网络传播或媒体技术知识,正是Web2.0技术的应用使得播客从一种技术工具发展为一种大众传播现象。Web2.0是相对web1.0模式提出的网络技术。其核心特征表现为:一是互联网平台化,大规模的服务器信息集合和数据库管理使终端用户从个人电脑平台上升到网络平台。网络媒体不再扮演传播者的角色,而仅仅起中介作用;二是增加用户价值,简化的网络编程和以用户体验为基础的服务和软件更新,增加了个人对网络的参与度,互联网开始利用参与者的智慧创造与传播信息内容;三是长尾传播,集成化的数据管理和Rss技术加大了去中心化的趋势,互联网大大降低了信息成本,将网络延伸到非中心化的信息内容,增加了其长尾传播的价值。其标志性的转机发生在2005年的6月,美国苹果公司首先宣布推出添加podcasting功能的iTunes4.9,接着Youtube推出相关视频推荐、视频评论、通过邮件向好友推荐视频、视频转帖代码等四项功能,正是这些具备web2.0特征的技术一举改变了播客的命运。

在突破了宽带网速的局限和采用流媒体技术后,web2.0技术实现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无缝对接,以播客为代表的网络影像传播在改变了被传统媒体垄断的传播渠道的同时,也改变了其传播的内容和模式。一方面。技术跨越了由地理和政治框定的媒体范围,更多的跨国、跨地区的影像内容通过网络传播与共享。由此,已经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各种信息资源,其中也包括传统电视媒体的内容,以数字影像的模式被大量复制到网络上,通过网络实现了全球化的传播。另一方面,Web2.0技术构建的开源共享的网络结构实现了用户增加价值的模式,共享型数据库的构建不同于以往付费数据库和开发源码数据库模式,它使任何用户均能主动的为数据库增添价值,以一种技术结构来取代用户的志愿者精神。Web2.0模式下的网络影像传播不仅集中于对传统媒体内容的复制,而且也为独立制片DV等原创影像提供了自由传播的渠道。播客的出现正是继承了Web2.0技术下传播渠道自由和共享模式,继而获得了与博客文字公共话语权相似的自由渠道的权力。不论从最初Adam Curry自办网站播客作品还是到后来Youtube、土豆网等分享视频网站实现批量与大规模的传播,都离不开共享型数据库与流媒体技术的简化,这种简化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加入到了视频播客创作的队伍中来。由此,在web2.0的技术模式下,以视频网站为平台,个人上传视频为传播内容主体。用户参与式管理成为了播客的主流传播模式。

三、从独立的个人播客到播客网站传播平台

随着视频播客数量的增多,播客网站逐步取代独立的个人播客成为主流。而独立播客在个人网站之外也借助播客网站进行推广和传播。早期的精英播客试图构建独立的自媒体机构,尽管可能只有一到两人组成,但随着播客的快速发展,从选题、策划到制作、,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媒体组织结构,成为和传统媒体相似的媒体组织形式,播客网站已经取代了独立的个人播客成为了一个网络视频的传播平台。

像国外的Youtube和itunes等视频播客网站为大量的个人播客提供了一个卖场式的公共空间,这不仅降低了播客制作者的网络技术门槛,同时也减少了收看用户群体的关注成本。目前,国内各类视频播客网站有近500家,2005年土豆、优酷、酷6、我乐网等获得风险投资,在Youtube的模式上加以改进,而偶偶网、Motile等则在原网站的基础上发展成播客网站,到2006年。各大门户网站也开始将播客作为一个内容频道加以传播与推广。不同于早期的个人播客,目前播客网站上的内容按照制作方式可分为复制型播客和原创型播客。复制型播客通过数字化技术复制传统媒体的音频或视频内容。让受众在收看、收听传统媒体内容时得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改变了传统媒体主导一切的传播方式,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对传统媒体内容的集纳和以个人需求为目标的点对点的二次传播。

虽然原创型个人播客借助播客网站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从个人播客运作模式向大众化播客网站共享运作模式的转化中,大多数原创型个人播客作者尚不能维持稳定的更新率。更多的只能参与到对传统媒体新闻事件延伸传播的群体性播客制作中。例如,在2006年世界杯意大利队与澳大利亚队比赛中黄健翔情绪失控的解说,比赛之后该段解说词迅速被网友改编戏仿成各种版本,像从网络论坛中的文字版,到播客的音频、Flash以及模仿视频等版本各具特点。这是国内播客第一次进行大规模的群体性播客创作,对比不同的版本,你会发现更加具有创意、制作精良的原创型播客频频出现,使“解说门”事件的影响进一步延展扩大。作为播客网站的原始生命力量,原创型个人播客将成为草根平民参与媒体制作和舆论表达的重要形式,也是播客作为自媒体传播平台发展的主要方向。

四、播客成为自媒体的典型代表

随着博客、播客等网络传播形态社会影响力的逐渐增强,近年来自媒体这一概念被传媒研究者频繁使用。自媒体(we media)被认为是新闻媒体发展经历传统媒体(old media)网络新媒体(New media)之后的又一种新媒体。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自媒体是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被认为是“参与式”新闻形式,个体或群体公民积极参与到新闻和信息的收集、报道、分析、宣传的过程中,参与的目的在于提供满足民主需求的独立的、可信赖的、准确的、大范围的相关信息。在实践中,自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没有或很少有编辑监督或常规的新闻流程,信息产品在不断发展的或稍纵即逝的同步或分步的讨论中完成。传统媒体的新闻操作是“过滤一”式的,而自媒体是“一过滤”式的。例如德拉吉通过博客首先公开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绯闻,这是自媒体走入人们视野的里程碑事件,而“9-11”事件和伦敦地铁爆炸中的博客则进一步发挥了其自媒体的优势,比传统媒体更为即时详实地信息和提供互动性的评论。这些不可思议的自媒体事件的频频发生,不得不让人来回望保罗・萨弗曾提出技术应用的30年法则:至少在过去的5个世纪里,新思想完全渗入一种文化所必需的时间数量一般约为30年。更多的新技术在同一时间出现,正是这些成熟技术的交叉冲击,创造出我们都感觉到的强力的加速。

无疑,自媒体已经日趋成为一种重要的媒体形式,与传统媒体、新媒体共存,其特性吻合了web2.0的技术属性,低门槛的编程方式和互动性的交流模式一方面促进了信息的共享,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自媒体向更广和更深的方向发展。播客正是在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上沿袭了博客等自媒体的传播特征。同时在内容形式上则将其丰富为影像和声音的复合体。与此同时,顺应多项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环境的共同发展,播客更是完成了从一种技术工具成为一种自媒体的媒体形态。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播客以其去中心化的模式及影像数据库的构建与共享,极大扩展了受众的选择范围,并直接为受众提供了内容选择的自由,使影像成为受众可以随身、随时、随地观看的文化消费品;另一方面,播客在评论形式上滑袭了博客等互动舆论媒体模式,受众可以用文字的形式自由的对播客作品进行评论,或以链接、转载等形式进行自由传播。例如在Youtube上,影像对影像直接评论的形式已经崭露头脚。这是继博客之后,播客成为了又一个舆论互动的媒体传播平台。在播客的传播平台上。受众得到了内容、时空选择的自由,并延续了舆论互动的自由,同时获得了博客等草根舆论平台已经争取到了的社会话语空间的权力,以此使得播客成为自媒体的典型代表。播客从一项孤零零的网络新技术,迅速发展为流行前端的媒体形式正好应验了保罗・萨弗提出的“强力的加速”,这也代表着当代新媒体的发展方向。

五、播客的监管

第3篇:影像传播论文范文

关键词 摄影图像 信息 网络传播 视觉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是读图的时代,摄影作为视觉符号,在视觉经验的传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极大的影响力。摄影“信息说”的观念与数字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其特点便是非线性记录与二维性传播。“所谓非线性记录,是指照片信息的获得,不像文字信息那样依先后次序逻辑地输入,而是在短暂瞬间以光化学方式整体录入,大量信息交叉、并列、综合地包含于照片平面形象中。而传播与解读时,也会以平面二维方式进行,信息有效与无效、排列与组合都允许多种选择,形成多种结果。”

1传播媒介――网络

网络是信息产业和传媒产业的结合体。网络发展极速,直接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使得传播领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Internet(互联网)作为冷战时期的产物,其诞生给全人类的生活开创了新纪元。

网络的快速普及与应用,除了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这三大主要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依据网络使用者对互联网这一媒介的使用需求。正如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的“人类需要的层次论”一说,他将其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隶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并在两年之后,又扩展了两个层次,即求知与求美的需要。并且根据20世纪40年代,对报纸、广播以及电视等各种媒介的研究表明,“人们接触媒介都是基于一些基本需求进行的,包括信息需求、娱乐需求、社会关系需求以及精神和心理需求等。”因此,网络作为新兴发展起来的传播媒介,也不会例外。虽然,从本质上来讲,马斯洛的这以理论并不能等同于人类对网络的需要,但也不失为一个有力的分析及参考依据。

如今,我们这个时代多以媒介为扩张中介,对信息进行大量而广泛的传播。与传统传播媒介不同的是,网络不仅仅是单一的传播媒介,它还是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融为一体的大众传播媒介。网络这一媒介让我们真正体验到了“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的便捷与乐趣。正因如此,网络已经成为了全球人类社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视觉信息――摄影图像

由于网络的普及和影响,随之摄影技术的不断提高,所以摄影图像也如同文字一样,在网络传播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运用。与文字相比较,摄影图像作为更具视感性的视觉语言,包含了更丰富的多样性和形式的多元化。摄影技术作为一种保留视觉信息的科学技术,大大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模式、判断依据、研究方法和审美观念。而且,作为摄影本身,它具有极强的特性,大体概括为三种,即社会性、视感性和复制性。

其中,摄影的“视感性”又恰好说明,无论如何,它都不能脱离开视觉的直观感受。摄影图像不仅仅是现场光学信息的记录,它所反映和传播出的信息超越了文字信息带给人的意义。文字信息只能是人类通过后天的学习与接收,在视觉产生后形成的逻辑推理或概念系统的整合。而摄影图像,可以通过眼睛刺激起人的各种感官体验。“从哲学意义上讲,摄影图像具有与语言、文字同样重要的文化意义。因为图像可以作为人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一种根本性媒介,用来思考和体证物质世界和人类本身。”

摄影图像作为传播内容,在网络这样的传播载体中,将信息更加有效快速的传递到人类视觉接收的过程里,从而更直观、迅速,感受也更为饱满。在网络中,人们可以从摄影图像中获取信息,也可以通过摄影图像交流信息和提高审美意趣。

3以LOFTER网易轻博客里的摄影图像为例

LOFTER是网易2011年8月下旬推出的一款轻博客产品,于2011年12月1日公开注册,网址:,口号为“专注兴趣,分享创作”,其别专注于为用户提供简约、易用、有品质、重原创的博客工具及原创社区,受到了互联网中众多文艺青年、摄影师、插画师的热爱。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款轻博客的其中一个定位是:“注重原创”。因此,在这样一个高品质的网络分享与交流学习的平台中,博主自己独立拍摄的图像被传播到互联网上,并被其他博主浏览到的过程里,实现如信息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及心理需要等。

例如,LOFTER对其登陆界面,有非常特别的设计,且富有创意,因为博主登陆界面的背景可以是自己的摄影作品等。LOFTER这一举措,对于博主在网络中传播自己的摄影图像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与支持,大大增强了博主们的活跃度和积极性。

4总结

如今,随着人类社会步入到了读图时代和网络的迅速传播,摄影图像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大众化的信息交流形式,并且有一定的社会性和艺术性。对于人类之间传递信息和感情的诉求,摄影图像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表达方式。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还会对人类的精神文明产生更多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4篇:影像传播论文范文

【关键词】影视人类学;影视语言;真实

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1-0080-01

在视觉传播取代文字传播成为当代社会主要的传播方式后,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传播时期――视听时代。视觉和听觉的双重运用克服了书写的各种局限,具有直观、形象和非线性的特点。图像传播将人类从文字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经典文化向大众文化辐射和渗透的重要渠道之一。

一、图像是人类传播的基础

视觉思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在创造文字之前,人类的交流除口头语言之外,最为基础的交流手段非视觉图像莫属,它是文字的起源。随着人类的发展,一部分用于交流的绘画逐渐被加以抽象和简化,最终发展成为文字。

而影视人类学的影视图像传播正是利用人类最为基础的交流手段――“图像”来进行传播,以视觉为基础进行传播,其“直接”和“线性”的记录方式是对身体的解放。

二、影视是人类真实的诉求

约翰・伯格将照相机的发明与同时期兴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联系起来,阐释了照相机发明的重要意义――图像能够记录事实。同样,影视也是如此,摄影的技术特征表明,影视是通过摄像机对拍摄对象所作的客观的、机械的记录。美国学者斯坦利・卡维尔认为:“影视并不是让我们看到和事物相似的东西,而是让我们看到事物的本身。”[2]就写实特性而言,在影视技术诞生之前的任何信息记录和传播工具,在保证记录与传播真实性方面,都无法与影视相比。

人类学研究是对研究对象的理论分析,但从情感方面来说也是向人们传达真实的复杂现象。由于文字的“情感性”,这些资料若用文字记载难免会出现失真,也会增加对于历史的理解难度和传播难度。而影视技术改变了口头和纸笔欠精准的记录方式。依托直观而真实的视听觉来记录信息资料,其样式比文字著作更富于感性特质。

三、具象性的影视语言体现抽象性的人类学

与其他社会学科相比,人类学是一门具体性较强的学科,“眼见为实”是其推崇的一个基本原则。而影视技术具有“现实再现”和“表现再现”的功能,以直观、生动的视听手段,“还原”和“保存”即将消失的“人类文化”,弥补文字的单一和片面。

(一)借助“情景再现”,表达抽象含义。翻阅历史资料,我们会发现,在表达人类社会文化事项时,由于文字的局限性,一些具体的事项往往只能用抽象的文字进行表达,这给往后的研究及传播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运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将抽象事物具象化,不仅能在研究方面加强直观性,更能在传播方面提升效果。

(二)借助组接镜头,表达抽象含义。在影视艺术领域,镜头类型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在人类学片拍摄的过程中,摄像人员借助分镜头对现场人类学信息进行重点判断,加入自己对于现场信息的看法。经过编辑之后,就可以让观众从视觉和听觉方面,直观地理解人类学工作者想要被理解的画面。

(三)借助作品结构,表达抽象含义。人类学者用“实地观察”的方法来进行田野调查,他们看到的是整个文化现象,而不是独立的抽象观点,他们用人类学理论解释和分析这些文化现象并加以总结,提炼出学术观点,这本身就是一个从具象论证到抽象论证的过程。

影视语言记录现象,将抽象思维隐藏在具象中,经过影视人类学者的巧妙编排,启发观众对具象的抽象思维,从而完成解释人类文化现象的任务。

三、影视与人类学的关系不是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从原则上讲,“科学性”与“艺术性”互不相容,而影视人类学却将其完美融合,用艺术的手段研究人类科学。

影视人类学作品的表达富于艺术性,用艺术的语言表达科学的内容,两者并无冲突。并且两者的“表达艺术性”与“内容科学性”应该为正比关系,即影视语言的艺术性越强,其科学性的内容也就越能充分表达。影视人类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分别概括的是两种不同层次的特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语言内容和语言表达工具之间的关系。

在影视人类学中,学者把“实地观察”所得的资料都用视听语言记录下来,把它们编辑成一部用人类学理论解释人类文化现象的视听语言作品。这样的影视语言可以真实地表达人类现象,弥补文字语言容易出现偏差和文字撰写缺乏情感等缺陷。人类学片不再单为一种手段,而是与文字语言的人类学著作具有相等的学术地位。

参考文献:

[1]黄凤兰.影视人类学及其作品的意义与功能[J].文化学刊,2007(2).

[2]周兴茂.当前人类学片的选题重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0(3).

第5篇:影像传播论文范文

关键词:视觉文化;消费社会;文化形态;传播理念;传播方式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1-0212-02

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总体构成:自然环境、社会体制环境和符号环境。显现着现代文化特征的社会,某种意义上说是各种符号系统通过传播而构筑的社会现实。当下,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提出挑战,并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显然,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在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

一、视觉文化:一种新文化形态的理解

人类早就有了视觉经验,即看的经验,这也应当说就有了视觉文化,有了视觉文化传播。视觉,亦可视为通俗的“观看”。“观看,可以说是人类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但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并非是最简单的。观看实际上是一种异常复杂的文化行为。我们对世界的把握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视觉。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一切提供观看信息的媒介,如电影、电视、戏剧、摄影、绘画、时装、广告、形象设计、网络视听……甚至X光、虚拟影像都在构筑着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

传播媒介是文化发生的场所,也是文化的物化。在现代传播科技作用下的媒介变革,正使得这一“文化发生的场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接触媒介和使用媒介已成为个人与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而这其中,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在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在视觉研究中,对于视觉传播行为的理解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视觉传播行为,泛指不是由单纯纸质文字媒介和单纯视觉媒介传播信息,而由视听媒介或视听媒介传播信息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传播现象。狭义的视觉传播行为,侧重于纯视觉媒介传播信息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传播现象。本文运用的是广义的视觉传播行为概念。

二、多维视野:不同学科阐释视觉文化

尽管我们前面对视觉文化进行了简单的概括,但我们仍需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一步地探讨对于视觉文化的理解,以期获得跨学科的学科支持。

1.处在艺术学家视野中的视觉文化

从时间上看,对于视觉文化的关注,从事某一艺术领域创作和研究的艺术家和学者,投以了较早的青睐。虽然他们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的领域不一,但是他们都认为视觉观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

匈牙利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是很早用“视觉文化”来进行电影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在早年出版的《电影美学》中就预言“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他也引用了一位艺术大师的名言来增强自己的观点:雕塑大师罗丹说得很明白“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2.处在社会学家视野中的视觉文化

社会学家们对视觉文化的关注和研究,我们往往重视不够。实际上,很多社会学家已经较早的敏感的感觉到视觉文化将会成为文化主导。在这方面,美国哈佛大学的丹尼佛・贝尔教授是佼佼者。他在《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一书中说“我坚信,当代文化正逐渐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他还说:“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约定审美,主宰公众,在消费社会中,这几乎是不可避免”。这个时代“视觉为人们看见和希望看见的事物提供了许多方便。视觉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一变化的根源与其说是电影电视这类大众传播媒介本身,不如说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孕育了这种新文化的传播形式”。

3.处在文艺美学家视野中的视觉文化

与前面二者相比,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研究呈现着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论述较晚,二是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论述更为系统和深刻。在这方面,英国的文艺美学家伊格尔顿的大声疾呼颇为强烈。他指出,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文化符号趋于图像霸权已是不争的事实。图像生产深刻地涉及现代社会的政治、科技、商业、美学四大主题。

4.处在哲学家视野中的视觉文化

假如说前面几个领域的学者对视觉文化的论述已经足以令人注目的话,哲学家们在这方面的论述就可以称得有些振聋发聩了。当然,这种的振聋发聩效应的获得决非是学术“呐喊”所致,而是学术“深刻”所在。有人认为,对视觉文化的哲学关注是后现代哲学家们的“专利”,实际却不是。古典哲学家、现代哲学家都在这方面有相当的关注。例如,黑格尔早就指出,在人的所有感官中,唯有视觉和听觉是认识性的感官。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把握世界的方式不是视觉就是听觉,抑或视听同时动用。海德格尔在30年代就曾说过: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显然,诸如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等哲学家都打算通过对视觉艺术的考察来发现非对象化、非客体化思维的精妙所在。在这方面,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位哲学大师是现象学家胡塞尔,他关于“图像事物”、“图像客体”、“图像主题”方面的精辟论述可以称作视觉文化研究的经典。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了这么一个令人值得注意的现象:几乎所有的后现代哲学家都不同程度地关注了视觉文化问题。为什么哲学家,特别是后现代的哲学家都不同程度地关注了视觉文化问题。为什么哲学家,特别是后现代的哲学家几乎都关注并进入了视觉文化研究领域?这对我们传播学研究有何启发?这是我们在展开视觉文化传播学研究时要慎重思考的。

三、环境分析:视觉文化达观的社会动因

视觉文化为什么会在今天如此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视觉文化为什么会在今天产生如此大的社会影响?视觉文化为什么会在今天引发诸多学科的密切关注?我们需对此进行更为全面的理论分析。

1.现代传播科技为视觉文化建立了媒体平台

德国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在论及电影作为视觉媒体达观时说,人们有着再现现实的永恒冲动。但是,在电影诞生以前,尚无一种媒体能满足人们的这种永恒的冲动。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恩惠,使电影开始满足人们观看现实的深层欲望。这表明,首先是现代传播科技发展并构筑了视觉文化的媒体平台。当今媒体的高度发达,特别是数字化媒体的出现,更是构筑起了视觉文化的全球化平台。

2.消费社会构筑了产生视觉文化的温床

英国学者斯特里纳地认为,消费主义与媒介饱和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核心。一旦建立起具有充分作用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消费需求的增长就开始出现,然后人们就要获得休闲,或在工作道德之外获得消费道德。人们对消费的需要已经变得比生产更为重要。形象与商品的内在联系使得消费社会必然趋向于视觉文化。

四、理论建构:视觉文化传播的新理念

假如说,视觉文化的研究已开始为理论界所关注,那么,视觉文化传播的研究则刚刚起步。视觉文化传播的新理念着重体现在两个方面。

1.视觉文化特定的生产关系决定了视觉文化传播的新理念

诚如前述所言,在语言为中心的文化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语言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而在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形态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是视觉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其间,影视形象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格外突出。

视觉文化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以独特的传播形态表现和完成的。视觉文化的生产对象,已不再仅仅限于那些纯粹物质性的产品,而是越来越多地生产“视觉符号产品”。在两类的视觉符号产品中,人们消费的不只是纯粹的物质产品,也不是一般精神产品,而是将视觉文化的精神产品通过传播的独特方式进入人们的消费领域。

2.视觉文化传播特定的接受条件和接受对象构筑着新的传播方式

第6篇:影像传播论文范文

【关键词】图像;跨文化传播力;媒介素养;视觉素养

一、图像跨文化传播力的定义及其特征分析

作为一部现象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下称《舌尖》)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甚至波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从2012年首播至今,大量相关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CNKI上以“舌尖上的中国”为搜索词搜索,出现22796条结果;以“舌尖”为搜索词搜索,结果达到11万条以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舌尖》效应并未局限在中华文化圈内,而是扩散到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主流媒体甚至以6万美元的单集价格购入《舌尖》。近年来,作为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政策,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经成为政府和知识界的共识。在此背景下,《舌尖》海外市场的开拓性成功必然会被不断解读与学习。如果仅从文化“走出去”的角度来看,我们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舌尖》的跨文化传播力上。对同在大众传媒的出版业而言,如何“走出去”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影视这种由动态图像构成的视觉媒体,具备哪些条件时可以像《舌尖》这样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传播力?这些特点对出版而言又有哪些可借鉴与启发?传播力是目前大众传媒中的常用语,它最早出现于2003年,是“媒介传播力的简称,指媒介的实力及搜集信息、报道新闻、对社会产生影响的能力”(刘建明,2003)。由于概念出现时间短,研究不够深入,使用分歧比较大,张春华(2011)把传播力当前的使用类型分为四种——能力说、力量说、效果说和综合说。我们看到,刘建明最初提出传播力的概念,明确地把其定义为一种能力。有鉴于此,本文所述传播力倾向于能力说,即“一个媒体通过各种传播方式的组合,将信息扩散,产生尽可能好的传播效果的能力”(张春华,2011)。在这种类型下讨论跨文化传播力,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在两种文化间,一种媒体通过某些传播方式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的能力”。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文的讨论仅限于传播内容,即动态图像在内容建设上如何才能达到更好的跨文化传播效果。《舌尖》在渠道、手段、环境等方面有颇多值得大书特书之处,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明确了定义和讨论范围,我们就可以回到图像本体来谈。在刘洪(2006)看来,与语言文字相比,图像在跨文化传播中具有公认的天然优势,因此人类天生就有把握图像的能力。陈星宇(2011)也认为,“与语言传播和文字传播相比,图像传播更具直观性、生动性,能够全面、快速、准确地反映客体。主体无须专门的学习,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便可无师自通。图像超越时空,冲破一切民族语言的障碍,成为人类都能读懂的一种共同语言。”两人在强调图像跨文化传播力时,都是拿语言文字为参照物来描述的,二者孰优孰劣,还需考虑语言的通用性。若两种文化之间语言相通,语言的传播力更具优势。例如,美国与英国母语皆为英语,因双方能用共通的工具探讨深入的问题,使得语言体现出比图像更强大的传播力。但这个世界上的文化传播大多时候是文化相异、语言不通,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就具有更强大的优势。即便没有任何解说词,《舌尖》的影像就已经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在第四集《时间的味道》……金顺姬和妈妈腌制泡菜时,镜头由菜缸向外拍摄,蓝蓝的天上白云如丝,映衬着妈妈和女儿腌渍爽辣白菜的忙碌身影……一幕幕纯朴而温馨的画面展现的正是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对故乡的怀念。”(杨婧,2013)这种思乡情通过画面表达胜过千言外语,这种人类共通的情感可以在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中引发共鸣,这正是图像所体现出来的跨文化传播力。从讨论图像本体出发,我们得出图像跨文化传播力的第一特征:在无共通语言的文化之间,图像比语言、文字更具有跨文化传播力。很多人认为,《舌尖》选择了一个具有普世性的传播符号——美食,所以更有利于跨文化传播。但在与美食有关的纪录片中《舌尖》并非首部,为什么《舌尖》更加成功?杨婧(2013)在谈到设备时这样说:“设备的重要性在这部纪录片里不言而喻,在影像品质上,这部纪录片首次使用了sony-f3等一系列最新技术设备,这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她还提到,“使用微距摄影能把所有食材的天然图案表现得非常唯美,还有很多对人和生物的特写镜头很细腻、很传神。”这似乎在告诉我们,足够优质的图像才能更好地实现“全面、快速、准确地反映客体”的目的,而平庸的图像则会削弱故事的传达效果,甚至糟糕的图像还会产生负面效应,在观众心中形成不良的印象。这就构成了图像跨文化传播力的第二个特征:优质的图像才能更好地反映客体,从而更好地发挥其跨文化传播力。优质的画面的确能够吸引观众,但吸引只是一时的,要想留住观众,还需更重要的东西。国外运营商坦言,“中国制作的电视纪录片画面精美,内容也新颖、充实、生动,其无法打开海外市场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电视纪录片在讲述故事时缺乏悬念等叙事技巧,以致在海外传播时,不得不对其重新进行加工”(杨婧,2013)。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优质的图像是表,题材、构思、叙事、编排等内在的创作逻辑则是里,只有表里如一,图像才能发挥其跨文化传播的强大能力,单纯依靠技术而获得的优质图像堆砌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可能成就一部出色的作品。所以图像跨文化传播力的第三个特征就是优质图像必须有出色的故事作为内核,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传播效果。

二、新媒体时代图像在出版领域价值的再认识

从一部经典的动态图像作品,我们可以观察到图像跨文化传播力的若干特征,那么这些特征是否能够被出版“走出去”所借鉴呢?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看一看图像在出版领域的认识现状,毕竟与以图像为主要元素的影视媒体相比,在出版领域,图像的角色并不是那么清晰。我们先来说说读图时代这个概念。这一提法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当时,随着图像处理技术越来越强大,图像在图书出版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以至于人们认为一个新的图像唱主角的出版时代已经来临,并称之为读图时代,一个被称为“图文书”的图书类型开始风行市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读图时代很快就变成一个过时提法,但它真的过时了吗?我们认为,一种变革的产生必然有它的内在需求,除非这种内在需求已经得到满足或不再重要。读图时代产生的变革需求是什么?它已经不再重要了还是已经实现了呢?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我们发现,出版业疲于应付新时代时可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读图时代这一概念的提出本质上是与文字时代对应的图像内容构建的需要,与随后发生的变化相比,属于介质内变革;而新媒体时代则是因技术进步而发生的传播介质革命,它具有行业颠覆性。介质内变革是小波浪,而介质革命是大浪潮,当小波浪还行进在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中时,大浪潮就把这个小波浪覆盖了。所以,貌似时间上前后衔接的两个变革实际上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变革,其结果是图像内容构建变革的被迫中断。宋焕起(2010)在谈到图文书时说,“很长时间以来,图文书的策划与制作处于自发自为的边缘化状态,鱼龙混杂,精品不少,平庸也多”。自发自为的边缘状态正是这种无序过程的延伸。那么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是,读图时代的图像内容构建对出版业提出了怎样的变革需求呢?我们认为它实际上是在纠正传统出版的一个误区。在传统编辑学或出版学中,编辑的工作范畴是负责文字处理,图像则由专业美编来完成,这种认识使得图像一直充当文字的配角,没有参与到图书的主体叙事中。这与动态图像构成的影视作品有本质的区别,影视编导的工作是把所有创作元素进行有机整合,而不是只负责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宋焕起(2010)才发出这样的呼吁:“策划编辑对全书总体负责,从创意的初始就要对书的内容和形式做出设计,包括图片和版式的组织意向。”只有在这样的出版行为里,图像才能获得与文字同等待遇,成为内容构建的元素之一。与此同时,相关的研究和实践都必须推进,这样图像才能在出版中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新媒体时代,编辑纷纷投入新媒体知识的学习中,越来越多的从业者提升了媒介素养,具备了跨媒体的能力,而图像研究则寥若晨星,在CNKI上以“图文书”为搜索词,仅能得到2000余条结果。或许有人会说,缺少研究是不是因为新媒体时代已经从技术上满足了之前读图时代的变革需求呢?也就是说,新媒体时代都来了,图像构建还是一个问题吗?于秀(2007)提到,“在媒介素养概念已经被广泛接纳的基础上,在视觉文化时代来临的文化转型时期,我们需要一个内涵更准确的概念——视觉素养。简单地说,视觉素养就是人们正确识别、理解、运用、创造、享受视觉材料的能力”。她提出并区分媒介素养和视觉素养两个概念,对把握图像在出版业的认知颇为有益。读图时代要求从业者提升视觉素养,而新媒体时代则要求从业者提升媒介素养。视觉素养体现为对图像的把握能力,媒介素养则体现为对各种新媒介的应用能力,二者确有互相促进的作用,但不能相互替代。如此,就回答了此前提出的问题:被迫中断的图像内容构建变革并未完成,新时代的到来也没有让这种变革获得自愈性解决。与此同时,素养提升需要观念的正视、有效的训练和时间的积累,出版业因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而对从业者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出现与出版资格考试同规格的数字编辑考试。而视觉素养则长期不为业内重视,仍处在一种自发状态,甚至因为新媒体的压倒性优势而显得更为寥落。这正是目前图像内容构建的尴尬现状。目前出版业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但急遽的变化也会引起人们的警觉,越来越多理性的声音开始探讨媒介融合。“对我国的媒体行业来说,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优势互补,这是未来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程天飞,2009)。”周捷(2006)用媒介的“补偿性”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媒介融合的实质:“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往往都是建立在以往某种或多种媒介在某方面使用功能上的缺乏或不足的基础上,并在这一特定方面达成补偿。”朱俊融(2011)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利弊做了梳理,认为传统媒体具有信息权威性、信息把关性、信息存储性的优势,但在传播方式、报道限制及协调受众口味方面存在弊端;而新媒体则具有信息传递快速、互动性强及更有趣味性且节约时间的优点,其缺点是浅阅读、容易养成浮躁心态、缺少权威性和可信度等。新旧媒体之间的确呈现互补性特点。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使人们从之前对介质革命甚至行业存亡的急迫情绪中解脱出来,恢复到一个理性的认知状态。人们认识到,至少在最近以及将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一种媒介完全替代另一种媒介的局面,对出版人而言,无论具备多么出众的媒介技能,最终都要回到其核心工作——内容的构建上来,才能理直气壮地说掌握了信息的权威性和把关性。那么,读图时代被介质革命中断的图像内容构建变革这一课,到了新媒体时代是否依然需要补上呢?毕竟,“无论从哪种渠道获取信息,受众最希望看到、听到的永远都是真正有价值、有灵魂的资源信息(朱俊融,2011)。”

三、图像的跨文化传播力在出版“走出去”中的价值认知及实践

我们对图像价值的认知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提升图像的跨文化传播力能够助力出版“走出去”;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的内容构建离不开图像价值的认知。在“走出去”图书的策划和出版中,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实践,尽力提升图像的跨文化传播力,像对待文字一样,精心设计并安排每一幅图画,使得图像在图书内容构建中与文字一样,成为传播内容的一个主角。下文以“认识中国”系列图文书《古代科技中的智慧》中的两例来说明我们所做的一些探索。《古代科技中的智慧》讲到一个众所周知的文化点——都江堰。当初,我们能够找到的都江堰参考资料非常有限,它们当中比较理想的是类似图1的图片。这样的一张示意图摆在面前,相信很多普通读者很难看明白都江堰的原理。为此,我们精心绘制了图2。最初的文稿文与图之间并不能看出有太大的关联:都江堰由“宝瓶口”“分水鱼嘴”“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构成。“宝瓶口”在玉垒山上开凿的形状像瓶子的山口,把岷江水导向东部的成都平原,既减轻了洪水的威胁,又灌溉了农田。“分水鱼嘴”巧妙利用当地地形,将江水一分为二,外江宽而浅,内江窄而深。江水少的时候,存在内江用于灌溉;洪水来的时候,江水顺着宽阔的外江排入下游。“飞沙堰”巧妙的弯道可以在发洪水的时候把进入内江的泥沙抛到外江,保证内江的畅通。修改后的文稿与示意图之间完全可以做到图文互现: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个主体工程构成,“分水鱼嘴”巧妙利用当地地形,将江水一分为二,内协办新观察VIEWONPUBLISHING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分水坝(金刚堤)像一条大鱼卧在江中,故其头部被称为鱼嘴。江水少的时候,水在内江,用于灌溉;洪水来的时候,江水顺着宽阔的外江排入下游。“飞沙堰”在发洪水的时候,巧妙利用弯道把进入内江的泥沙抛到外江,保证内江的畅通。“宝瓶口”是玉垒山上开凿出的瓶子状山口,它把岷江水导向东部的成都平原,既减轻了洪水的威胁,又灌溉了农田。我们相信,很多中国读者在以往的阅读中未必全然理解都江堰的原理,这种对待图像囫囵吞枣的做法在“走出去”图书策划中是不被允许的。更突出的案例来自莲花漏的示意图绘制。莲花漏是一种古代的计时器,我们当时查到的资料图片都很不清晰,甚至是错误的,类似图3。后来我们去博物馆看复原实物,查阅了多种资料,询问了相关专家,绘制了图4,在图注中也详细解释了重要部件。我们有理由相信,图4因图像的质量远远高于图3而可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当然,其中的原因不仅在于更加清晰而明确的图像,还有因这些图像而呈现的古代科技的魅力,要知道在一千多年前,这种漏刻一天中所达到的精度已经控制在1分钟以内了。

四、结语

第7篇:影像传播论文范文

关键词:数字视频;影像新平台;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7—0039—03

一、数字视频传输的特点

基于网络环境的数字视频制作传输技术,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电视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等现代技术,与传统的视频传输相比,数字视频的传输改变了广播式的单向视频被动接收节目的传播方式,走向双向互动,实现了人们对视频播放进行实时的控制。数字视频的这种传输特点,方便了访问用户的交流与互动,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为师生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显示出强大的优势。

1.信息传播的交互性,使数字视频节目更有针对性,利于改进和提高视频制作质量

网络信息传输技术实现了视频节目的互动性,师生可以对访问的视频节目内容、节目形式,通过电子邮件、视频页面的互动窗口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同时节目制作人员可以结合师生的观点或要求,更有针对性地策划、编导、制作广大教工和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视频节目,不断去改进和提高节目的质量。

2.点播服务的个性化,利于提高网络传输和管理工作水平

随着网络视频节目的不断增多,高校校园网视频点播系统的不断完善,广大师生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自由地进行视频节目的点播,这对视频制作传输和网络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保证节目的传输质量,又要求管理者要严把入口关,把健康向上的视频节目有选择地传输给特定人群,不断提高网络传输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3.教学资源的多样化,为知识重构提供借鉴

视频资源建设已经成为许多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建设工作,视频资源的建设可以把原有各学科的教学录像转换压缩为流媒体格式存放在视频服务器中,同时不断积累各专业教学的视频资料,并借鉴兄弟院校的虚拟视频资源,建设视频教学资源库,方便师生进行选择学习。师生可以通过这些教学信息进行重新构建,产生新知识,为各专业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

4.授课范围的广阔性,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数字视频传输的优势,可以把优秀的教学资源传播到更广阔的范围,方便学生随时点播老师授课的视频,并可以重复播放,不断巩固所学内容,像我们所建设的精品课程,教师授课的录像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教学视频可以更加方便学生进行直观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地点、内容、进度和方式,进行自主化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查询自己所需的资料,遇到难题通过互动平台或电子邮件向老师请教,也可以与其他学习者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意见,共同提高。由于该学习方式,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学习者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增强了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二、校园数字化影像新平台的构建

基于网络化传输,一个简单的数字化影像平台的硬件基本由客户端、服务器、视频节目的直播和点播、视频文件制作四大功能模块组成。客户端接收模块,用来接收网络视频;服务器模块,为视频信号的传输提供保障;在线直播和点播模块,实现电视节目和校园网络视频的直播和点播;视频文件制作模块,主要按照节目制作要求,通过非线性编辑系统,对视频素材进行采集、编辑、合成,并导出方便网络传输的流媒体视频文件。校园数字化影像新平台的构建,主要包涵面向校内外的视频新闻点播、面向校内的视频点播和视频直播系统、校园大屏幕节目广播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1.校园数字化影像新平台功能框架及内容设计

校园数字化影像新平台是建设以教学管理为核心、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养成为基础、课程资源建设为重点的方便快捷的数字化影像资源库。建设网络化、虚拟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学、学习、研究、交流、娱乐的平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养成,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所高校文化氛围和办学理念的个别体现,是能否成为合格人才的关键。数字化影像新平台的建设,为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养成扩展了空间,让学生在新的媒体中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1)数字视频的职能

校园数字视频主要是利用视频节目制作和网络传输的优势,充分发挥教育、宣传、舆论氛围营造等导向作用,将国家的相关政策、学校的实事要事,以及校园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校园师生,努力为师生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2)数字视频广播系统的功能框架设计,如图1所示。

(3)数字化影像新平台的内容设计

第8篇:影像传播论文范文

关键词:影像表义;文字语言表义;通译;影像形象语言

中图分类号:J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237-03

人们能读懂影像,在于影像形象的表义与文字语言的表义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于影像中的形象具有组合运转的内在层级结构,所以能象语言一样组合运转,从而事实上能使影像以一种特殊的语言――“影像形象语言”的形式,来表述世界和承担信息传播任务。在影像已成为全社会共享的信息资源,成为人们阅读活动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的时代,把“影像形象语言”和“文字语言”两大表义系统“通译”的内在联系显性化、理论表述大众化,对减少影像阅读的“误读”和影像组合的“错谬”现象,提高影像信息大众传播的效率和效益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即对影像表义与文字语言表义的通译关系进行论述。

一、影像和文字语言的内在联系客观存在

(一)影像的传播和语言表义密不可分

现在,人类除了拥有一个现实物质世界外,确实还拥有着一个由影像组成的“图像世界”。因为科学的发展使摄影摄像(包括全息、微观)几乎可以反映人类所能认识的一切领域。当今时代,对影像的阅读,事实上已经不再是一般的艺术欣赏,而是变成了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影像信息已几乎变得像文字语言一样重要。“读图时代”把大众推上了影像表义和释读的主体地位。文字语言是大众能熟练运用的信息传播方式,他们很需要能和文字语言表义成果相联系的影像表义和释读方法。但是,传统的影像表义和释读理论却难于掌握,使大众望而却步。大众只好面对着影像世界“我行我素”。因此,影像表义和释读理论的表述大众化亦是大势所趋。

当我们审视“图像世界”,并把“图像世界”对现实物质世界的表述和文字语言对现实物质世界的表述相比较时,就会发现“图像世界”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像文字语言一样,在有规则地运转,反映着物质世界的运转现状和变化进程,反映着事物的变化规律和本质联系;而且会发现这个影像系统和文字语言在表义方面有着奇妙的联系。

研究表明,人们读懂影像,就是由于语言表义的信息转释,才使人们读懂了影像的表义。这说明在影像的表义思维中,人们本来就已运用着文字语言的表义成果,是在脑子里完成了影像和语言表义的转释。这之中的隐性联系和运转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使之显性化才能被大众掌握,更好地为影像大众传播的实践服务。

摄影影像在影像表义系统中具有代表性。摄影影像的表义对于客观事物的本来意义来说,具有一致性和相对独立性。因为摄影影像是静止的,是截取事物运动过程的个别瞬间,所以人们对影像表义的理解,就不仅和影像形象是否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有关,还和读者已有的记忆形象、知识经验和释读语境相联系。因此,释读摄影影像比释读连续运动的影像(蒙太奇剪辑除外)要复杂的多。所以,我们的讨论指向主要是摄影影像。

(二)“约定俗成”的传播原则,体现着和语言表义的内在联系

影像的传播,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传播。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不管是哪类影像,只要是作为信息大众传播的载体(而不是为了自娱),那么它的表义和释读就不再是随个人(拍摄者或释读者)意愿变化的活动,而是必须遵循信息大众传播的规律进行。在影像信息大众传播的系统工程(信息―媒介―受众)中,影像的表义和释读必须统筹考虑,不能各顾一方,否则信息传播的渠道就会不畅通(先不谈传播媒介的因素)。

需要传播的影像,其影像形象就要符合传播条件。就是说影像形象应当截取事物运动过程的典型瞬间,用它承载什么信息必须符合传播条件,不能任意强加。所谓“符合传播条件”,可用“约定俗成”来概括。影像表义要遵守的“约定俗成”规则,实际上主要是指和文字语言的“俗成”表义成果相联系的规则。因为人们已经用文字语言“俗成”地表述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当人们用摄影影像表述同一个世界时,就不可避免的要和文字语言的表义原则相表里。这种实践表明着影像表义和语言表义的内在联系的客观存在。“约定俗成”并不是反对创新,只是要求影像的表义不能离开约定俗成太远,影像创新必须保留事物的本质特点和内在联系,绝不能为了新颖而泛化典型形象,或让形象承载“约定俗成”之外的新意义。否则,“受众”看不懂,就等于说了让人听不懂的话。

(三)有关研究成果证明了影像和文字语言内在联系观点的科学性

摄影界和相关学界的研究者,对影像表义和释读的研究已作了很可贵的探索。如,有的提出要研究“影像意义内容等能发挥摄影影像语言本质的东西”,不要停留在摄影表层的认识上”,并认为“在摄影语言的前提下,很多东西是相通的”;有的则认为视觉影像的普及化实际是一种语言转向或对语言作用的代替,并呼吁:“我们渴望的是:影像与符号更生动、更深刻的结合以产生更完美的媒介文化”等等。

影像和文字语言的内在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人们很少深入去想。现在,我们研究影像和文字语言的内在联系,正是要解决影像信息传播内在规律显性化、表义和释读理论大众化的问题。

二、影像表义与语言表义的通译

人们读懂影像,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信息传播过程,实际就是影像表义与语言表义通译的过程。

(一)整体思维是“通译”的思维基础

整体思维认为,客观世界是可辨识的事物的组合。客观世界被人类认识的标志,就是人类都给了它们名称,有名称的事物都有自己存在的形态或形体。在客观世界中,有存在形态或形体的事物,才有明确的意义(待知世界除外);在人的意识中,被认识的客观事物都有明确的表义;摄影影像(不涉及器材技术的影响)既然是客观世界的反映,那么就都是形象或形象的组合(空白处也是物像存在形式)。小到一粒沙子、一棵小草,大到山水、建筑物以及人类的活动,在照片中都是可认知并可以用语言表述的影像形象,连事物的内在规律也都是可用形象的变化或相互联系来表达的。客观世界、人的意识、摄影影像三者联系的纽带,就是“表义”。人们读懂影像,实际主要就是读懂了影像的表义,是把看到的影像形象(静止的或连续运动的),和心目中已有的记忆形象相比照,并与相关的文字语言的概念相联系,才理解了影像。

(二)共同的物质世界是“通译”的物质基础

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生活的物质环境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所以,地球各地的人人的本质特点都是一样的。许多研究都证明,尽管各民族思考问题的方式不一样,语言不同,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意义,却可以在同样的山川河流和人所共有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意义相同的理解。如,汉语言中的名词“山”、“自行车”和英语中的“Mountain”、“Bike”虽然语种不同,但词语所指的是什么事物,却能够得到统一理解。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物质世界的影像的表义和语言的表义在意义上自然也是相通的。

这种通译性不仅被现代人的信息交流实践所证明,而且也早就被彼此互不往来的史前史料所证明。岩画专家詹克明先生著文说,“无论是新疆阿勒泰山、……台湾万山,还是北方草原、……,你都可以在岩画中看到相同的主题,相似的风格,甚至是全同的图案。你甚至可以在印地安岩画中看到与贺兰山毫无二致的太阳图案,使人一下子惊呆:那些散居各地,彼此隔绝的古人类,却原来过着大致相同的生活”。

(三)“表象”产生的相同心理过程,为影像形象的交流提供了共同的心理基础

表象是人读懂影像形象的心理基础。有的读者并没到过拍摄的现场,但却能理解影像形象所表述的意思,原来是人脑中的记忆形象给影像形象的识读提供了比照依据,人们才能够读懂影像形象。

普通心理学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先是从感觉开始,然后才进入知觉、思维。在由知觉到思维的过程中,头脑中出现的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成为“表象”,它是由知觉过渡到思维的桥梁。

多次知觉形成了“表象”。表象的特征是具有直观形象性和概括性。表象是形象的概括,它反映形象的主要特征,实际是概念化形象,是基本反映了事物本质的形象。如,开始时,人感受到的是某种具体的鸟,后来见了许多种鸟,人脑对各种鸟进行分析比较后,抽取出共同属性,就形成了“鸟”的概念化形象(表象)。人脑中关于鸟的形象,已不再是某种具体的鸟,而是集合着各种鸟的共同特征(“有羽毛”、“有翅膀”、“是动物”、“卵生”等)的模糊形象。这时,人只要感受到符合鸟的概念化形象特点的形象,就会意识到这是鸟类。如果还能在脑海中提取出和眼前的形象相同的记忆形象,就能进而认识到这是那种鸟。

因此,可以说人头脑中的“表象”和所谓的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摄影影像,几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表象与概念的密切联系,是人读懂影像形象的意识基础

知觉通过“表象”过渡到思维。思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认识活动。人有三种内容的思维,即动作(实践)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理论、抽象)思维。就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来说,它们运行的表现形式虽不相同,但这两种思维都是以“表象”作为由知觉过渡到思维的桥梁,如前述关于鸟的概念化形象的形成。

逻辑思维中的概念,同样建立在“表象”的基础上。“表象”虽然仍是以形象的形式来反映事物本质,但已经属于“准概念”的东西。这样,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影像,就可以看作是“准表象”的东西。进而可以说,“准表象”的影像,应该可以较直接进入人们的形象思维程序。这不正是人们能依据影像迅速做出判断的原因吗?

而以上思维过程的根本机制,就在于人大脑中的概念化形象与语言概念互为注脚。语言是人为了交际而使用的符号系统。语言的词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就某一事物来说,人头脑中某个形象和该形象的名称虽然性质不同,但词语的表义和形象的表义,却能在所反映的同一个事物身上得到统一。

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也是形象思维的工具”。他们认为思维是概括地反映现实的过程。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现实的过程就是“逻辑(抽象)思维”;以表情、意志、美感形式反映现实的过程就是“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成果都反映在语言单位的意义之中”(同上)。人们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都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在人意识中语言和形象的互注性。

正是因为人脑中的概念化形象与文字语言概念有着相表里的联系,所以当人们感受到符合概念化特点的形象时,就会很自然地和与概念化形象相表里的语言概念联系起来,从而理解了这个形象所表达的意义,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说表象与概念的密切联系,是人读懂影像形象的意识基础。

由以上所论可以看出,人们读懂影像的心理过程,就是影像形象与大脑中的记忆形象、相关语言相互比照、通译的过程。

三、影像是“影像形象语言”的形式传播

(一)概念化形象与影像形象的本质特点一致,是影像具有语言功能的意义基础

如上文所论,人意识中的表象是被感知过的事物的概念化形象,所以,作为符合大众传播需要的影像形象,就应当是具有概括性和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形象,而不应当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随意形象。既然人意识中的概念化形象与影像形象的原型都是客观事物,那么这两种性质不同的形象,其本质特点就是一致的,即都是同一个客观个体的代表性形象。这种本质特点的一致,说明二者之间本来就具有着意义相通的内在联系,这就为影像形象的语言功能提供了意义基础。

(二)影像形象具有能组合运转的内在层级结构

影像内在的层级结构,使影像形象能够组合运转,从而内在的决定了影像形象能象文字语言一样表述世界。

1.影像形象可以通过组合来表述事物

现在,很多摄影理论家的研究都证明,摄影影像也是一个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这个系统结构就是由视觉要素、形、象、象组形成的一个有序的组织。人们读懂照片,是从看懂“象”开始的。在影像系统中,“象”是影像系统运转的支点。“视觉要素”(点、线、面等),在和意义结合前,人们能够感觉到它们的存在,但不能指称它们的意义,所以不能独立使用。“形”已经具备了一定事物的含义,是画面中最小的形义结合的影像单位,但是,形只是景物的轮廓,其所具有的含义还形不成概念,所以也不能独立使用。“象”是某事物的形和概念意义结合的“形象”,所以是形、义结合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个体的“象”可以用在多幅影像组合中。意义复杂、千差万别的影像画面,就是由能辨识的“象”组成的。“象组”是多个“象”的组合,可以表述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

文字语言的“词”是音义结合的、语法上定型的、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词在语言系统中处于枢纽的地位。“句子”由“词”构成,是语言交际中基本的表述单位,能把一个比较完整的意思表达出来。

比较影像系统和文字语言的层级结构可以看出,同一个客观世界可以被这两个性质不同的表义系统,按各自的运转规律出色地表述,从而也使这两个表义系统的相互通译成为可能。

2.客观事物是影像形象和文字语言两大表义系统的天然汇合点。

由于影像系统和文字语言都表述同一个客观世界,那么,即使这两个表义系统性质不同,但如果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中介,就能实现两个表义系统的意义通译。仔细分析这两个表义系统的运转情况,还真存在着这样的中介。这个中介不是别的,就是各个表义系统的运转中枢,即影像系统的“象”和文字语言系统“词”。 由于“象”和“词”的通译,所以影像中的“象组”和文字语言中的“词组”或“句子”自然也是通译的。

(三)影像形象具有“语言属性”

影像形象已经客观上起着像文字语言一样的信息传播作用。尽管现阶段运用影像形象来表义的局面相比较混乱,但是影像形象被当作视觉语言,更多的被用于代替语言、文字去完成信息交流任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并形成了自己的表义系统。人们为了交流信息而创造了有声语言这种音义结合的表义系统。文字则是记录有声语言的表义系统。有声语言可以用文字来记录,也可以用其他形式来代替文字。事实上,人们也早已创造出了多种代替文字语言的表义系统,如:手势语言(哑语、日常交谈用的手势)、交通语言、通讯语言、标志语言、音乐语言、舞蹈语言、绘画语言、雕塑语言、电影语言等。

同理,也可以用图画形象、影像形象来代替文字。因为现在的文字就是从实物记事、图画记事、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

这样看来,从整体意义到层级结构,再到运转形式,影像系统和语言系统在表义上都是通译的。通译的根本就在于表义载体――客观个体原型的统一。客观个体原型是这两大表义系统通译的接点。至此,我们就可以说,摄影影像形象确实具有“语言属性”(即:A.语言的基本职能是作信息交流的工具;B.语言是思维的工具;C.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D.语言具有符号性;E.语言是由语形、词汇、语法三要素构成的完整体系)。

(四)确定“象”作为影像形象语言“词”,也有历史的启示

选择表义载体的基础运转单位,与影像的“语言属性”的认定成败攸关。因为影像语言的“词”,是影像形象能够作为语言运转的基础,选择的正确与否,关系着影像语言能否按语言规则顺利运转。几十年前,美国的摄影理论家克罗门茨和罗森菲尔德于70年代中期在《摄影构图学》一书中曾提出摄影画面与文字语言有相似之处。书中认为“画面中的视觉要素诸如形状、线条、明暗、质感与立体感,是传达画面信息的语汇,正象词是传达语言信息的词汇一样”。前苏联米哈尔科维奇在其所著《群众交流手段的造型语言》的摄影论著中,也重点阐述了摄影影像信息是一种语言的主要思想。他认为摄影影像执行了语言的功能,从而变成语言,并且认为造型语言也有它的词汇和语音、语言活动法则,所以它和其它各种语言系统就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并且按照它们相类似的规律发展着。

四、“通译”观的确立,使“影像形象语言”有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影像表义与语言表义的通译,使“影像形象语言”完全成为科学的命题,而再也不是直觉、感觉到摄影影像是摄影语言、视觉语言、图像语言等。至此,我们就完全可以郑重其事地说:摄影影像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影像形象语言”了。影像形象中的“象”就是影像形象语言的“词”,“象组”就是“句子”。影像形象语言也按自己的“语法”和运转规则运转。

影像已非一种神秘事物。它以自己的方式表述世界。客观事物是影像形象语言和文字语言两大表义系统的天然汇合点,是影像系统的“象”和语言系统“词”实现表义通译的中介。影像系统“象”和语言系统“词”是联系这两大表义系统的“桥”。影像表义系统的确立,会使影像对世界的表述更准确、更自觉;也使影像内涵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理据的解释。影像的表义(释读)和文字语言表义的有机结合,使“影像形象语言”脱颖而出,是影像文化发展的必然。这种划时代的结合,“将会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掌握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人们会从影像文化那里得到的更多信息和益处”。

参考文献:

[1]狼枭高等院校摄影教育的缺憾[N].中国摄影报.2004.3.2.

第9篇:影像传播论文范文

关键词:电视覆盖,电视同步,同频干扰

 

一、概述

随着全国农村中央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的建设实施,以及地面数字电视无线覆盖工程的全面展开,无线电视频道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严重制约无线电视广播发展的瓶颈,采用先进的电视覆盖技术手段实现高效配置频道资源,抑制电视同频干扰,降低电视同频道保护率和最低可用场强,优化无线电视覆盖的组网格局.提高无线电视广播的有效覆盖率。我国电视精密同步广播技术的研究,已完成从理论研究,技术开发,系统参数确定,现场开路试验,直至关键设备的生产制造等全部工作,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为实现高效无线覆盖规划,突破频道资源瓶颈,其定了全新的技术基础。

电视精密同步广播技术独创性地采用图像载频精密锁定+节目信号精确时统同步的方法,在相同节目同频道组网覆盖的条件下,突破性地实现了RFPR=10dB的同频保护率(普通电视广播RFPR=52dB,非精密载频偏置RFPR=45dB日,精密载频偏置RFPR=27dB),支持构建单频网。

二、电视精密同步广播技术原理

电视同频干扰的研究实践证明:电视同频干扰对接收图像的损伤来自两个方面:

①同频台之间图像载波频差形成的拍频干扰,即接收图像上的“百叶窗”滚动条纹干扰;

②同频台之间的图像内容相互叠加,因图像信号行/场频率与相位的不同步,形成运动的“鬼影.。论文大全。

人的视觉,对“百叶窗’滚动条纹干扰最为敏感。通过控制同频台间的图像载频,并使其精密同步,可以完全消除“百叶窗”滚动条纹的干扰,但仍然存在傀影,且是运动的。此时,可以使同频道射频保护率降低至22dB。进一步控制同频台之间图像信号的行频与场频《行/场相位随机),“鬼影”静止下来,干扰可见度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同频道射频保护率进一步降低至15dB。如果再让图像信号的行/场相位完全一致,即收看的图像与“鬼影’完全重回,同频道射频保护率最终降至10dB。论文大全。电视精密同步广播技术的核心就是:

①精密锁定各同步发射机的图像载频,消除图像载频差拍干扰的“百叶窗”。

②精确时统控制各发射台图像节目的行/场频率与相位,消除运动的“鬼影”。

电视精密同步广播技术的实现,就是基于上述理论分析结果。电视精密同步广播发射台之间同频干涉区的合成电波近似为稳定的驻波形态,微小的载频偏差将导致驻波相位的缓慢漂移。当驻波的场强衰落深度小于电视接受机的AGC控制范围,且驻波相位漂移衍生的场强波动速率远小于电视接受机AGC的响应速率,则因载频偏差而导致的接受场强波动,将不再对接受机重现的图像产生影响。图像载波精密锁定同步后,与非同步电视广播相比,射频保护率改善30dB,即保护率降低至RFPR=22dB.

在电视精密同步广播中,电视同频干扰的图像损伤主要来自于图像载频的差拍干扰,即“百叶窗”滚动条纹干扰。论文大全。精密同步广播的发射机播送相同的节目内容(包括行频/场频完全同步),因传输路径差异形成的稳定“鬼影”不是造成图像损伤的主要因素。但是,节目传输分配的路径主要是数字卫星链路或数字光缆传输链路,数字卫星接收机或数字电视解码器“再生”的行频/场频,有可能使节目的时基产生很大的偏差(5X10-5量级),这将使“鬼影”飘动起来,从而增加了人眼对“鬼影”干扰的敏感度。尤其是行、场逆程的“消隐十字”,在移动中会相当程度地影响图像质量。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是对节目信号进行精确的时统同步控制,锁定同步发射机间图像信号的时序相关性。

经过电视节目信号时统均衡的电视精密同步广播系统,在D/U=0dB的完全等场强区接收电视图像,其干扰“鬼影’与欲收图像是重合的,这种“鬼影”的干扰几乎不可见。随着接收点偏离等场强区,“鬼影”与图像逐渐错位,但由于这种“鬼影”是静止的,其敏感性极低。随着偏离等场强区距离愈远,D/U亦随之提高,“鬼影’亦在随之变淡。干扰“鬼影”与欲收图像锁定了时序相关性后,在单纯图像载波锁定的基础上,可以再改善射频保护率12dB,即RFPR=10dB。

三、电视精密同步广播实验室保护率测试

通过射频混合器对三路发射机的射频输出信号叠加,实现空间电波混叠的模拟。其中,模拟两路干扰信号的发射机,输出端接有精密可调射频衰减器和精密可设定空间传输延迟网络,模拟空间电波的传输衰耗和传输延迟,精确地再现等场强交叠覆盖区的合成驻波场强分布及偏离等场强区一定距离内的电视精密同步广播合成信号。三路发射机的输出电平,在混合器输出端经过标定后,衰减器的读值,实际就是射频保护率数值。电视精密同步广播试验发射机的载频(图像中频与上变频本振).锁定于北斗/GPS双路径溯源同步的枷原子基准源,实现了三路模拟发射机射频载频的精密同步。图像节目信号,则经过图像信号时统同步机重构时基同步序列,将行/场相位精确同步于北斗,GPS溯源的UTC标准时间的1PPS。实现了三路模拟发射机节目信号的精确时统同步。不同发射机的节目图像信号取自于完全独立的卫星接收链路。各路卫星接收机输出的节目信号之间,存在严重的行/场相位摄动《卫星接收机解码器初始状态的随机性造成)以及行频/场频偏差(卫星接受机PAL编码器的时机误差造成)。其节目信号特征,已非常接近工程实际。

参考文献:

[1] 李娜. 数字化时代的欧洲广播电视规制[J]. 传媒,2008, (01) .

[2] 谭绯云. 浅析DRM数字调幅广播技术与应用[J].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04) .

[3] 陈峰. 浅谈数字广播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J]. 电声技术, 2008, (07) .

[4] 文一平,陈小珊. 调频广播天馈线系统的改造[J].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6, (07) .

[5] 张海涛. 在2008年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主题报告会上的讲话[J]. 广播电视信息(下半月刊), 2008, (03) .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