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室内设计的行业分析范文

室内设计的行业分析精选(九篇)

室内设计的行业分析

第1篇:室内设计的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室内设计专业 工作岗位 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11-02

以工作岗位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面向市场、面向技术、面向应用,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也是确立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理念的依据。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必须基于对行业特点的分析,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为宗旨,以工作岗位为导向,以新的职业能力内涵为依据改革课程体系。

1.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对所有课程进行合理组织和编排而形成的结构序列。课程体系构架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能力结构的合理性和实现程度。以工作岗位为导向的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可以构架为“一条主线”、“三大模块”和“五个结合”的综合体系。

“一条主线”是指在室内设计专业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室内设计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强调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大模块”是指室内设计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模块,即基本素质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能力拓展课程模块。

“五个结合”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

2.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2.1以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划分室内设计专业的学习领域

从社会对室内设计职业及室内设计人员的需求状况来看,室内设计专业主要培养在室内设计、室内装饰装修等行业第一线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能适应职业要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要使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就必须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根据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室内设计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与素质分析见表2.1。

表2.1室内设计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与素质

对室内设计专业室内设计岗位群的划分主要是根据企业组织结构和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对专业岗位群的细划有利于室内设计专业学习领域的划分。笔者通过对室内设计岗位(群)工作过程的调研和分析,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岗位行动领域,并转换成学习领域,从而构建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见图2.1。

图2.1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新开发的学习领域由一个或若干学习情境组成,学习情境还包含多个不同工作任务,通过多个不同工作任务的训练,可以把学习领域的所有知识点都涵盖进去。

2.2以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改革课程模块

从学生的能力发展及职业生涯看,基本素质、专业能力、核心能力培养是重点。因此,将原有由公共文化基础课、公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的课程体系,调整为基本素质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能力拓展课程模块三大体系。对原有的公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进行整合,突出对学生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和核心能力培养的同时,建设和开发一套基于工作过程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材。

室内设计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中,基本素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就业后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今后从事室内设计工作必备的专业能力;能力拓展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将教学内容与职业证书挂钩,推行“三证书”制度,要求学生在校三年除了领取学历证书以外,还必须获得计算机技术证书(Auto CAD、3DS MAX、Photoshop)、室内设计从业资格证书。为此,在课程安排上,应尽量使学生能在二年级上学期参加计算机技术证书考试,第二学期参加并通过室内设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以保证毕业时“三证”齐全,为毕业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3以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设计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

以室内设计专业工作岗位为主线,确定《室内空间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室内照明设计》、《家具与陈设设计》、《室内装饰工程概预算》、《室内装饰工程管理》6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分析室内设计专业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基础上,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原则,按照室内设计专业学生未来职业成长规律,对6门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同时,基于室内设计专业工作岗位确定所开设的课程,对每门课程按照所要完成的项目或任务设计课程内容和实训内容。根据室内设计专业能力标准,分析和归纳各能力单元所对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然后对知识技能进行归属性分析。根据能力与课程的对应要求,整合专业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包含的知识点与技能点。6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及实训项目见表2.2。

表2.2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及实训项目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37-39.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2006-11-16.

[3]来增祥,陆震纬.室内设计原理(上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7).

[4]郑曙旸.室内设计程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8).

第2篇:室内设计的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 TD-LTE 室内分布系统 建设研究

TD-LTE技术的快速提高、TD-LTE演进路线的不断改进、消费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行业发展激烈的竞争等,都对TD-LTE技术的水平与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TD-LTE室内分布系统进行合理规划与建设,是进一步提升网络运营能力,提高室内全面覆盖的重要保障。

一、TD-LTE室内分布系的规划

1.1 TD-LTE室内分布系统规划设计的主要思路

TD-LTE室内分布系统规划设计主要思路如图1所示。

1.2 TD-LTE室内分布系统规划设计原则

在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过程中,为保证室内系统的稳定运行与运行质量,在室内系统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实现室内外一体化覆盖的原则;室内分布系统与室外分布系统异频组网;实现选择最佳性价比的原则;实现不同系统间的干扰隔离原则。

实现室内外一体化覆盖原则是指在建设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过程中,要做好对信号的控制工作,保证室内分布系统实现室内网络信号良好覆盖,并依据设计原则保证室内网络信号强度大于室内信号,同时为避免室内信号对室外信号产生干扰作用,室外5m至10m处应以室外信号为主。室内分布系统与室内分布系统异频组网目的在于减少室内信号与室外信号之间的干扰作用,为确保室内外信号干扰影响最小化,在系统频率资源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采用室内系统建设与室外系统建设异频组网的建设方式。实现最佳性价比原则是指在TD-LTE室内系统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对系统建设技术水平与经济状况进行综合考虑,实现建设方案的最佳性价比。为实现系统建设最优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无线网络信号强度与性能、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与改造难度以及系统建设资源状况与系统建设成本等多个方面,综合各个相关因素,制定TD-LTE室内分布系统最佳建设方案。同时,在TD-LTE室内现有分布系统的改造过程中,为避免影响现有网络的覆盖与信号强度等,应尽量减少系统改造量。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与改造过程中,应选择隔离性能较高的设备元件,保证系统之间符合隔离度的要求标准,将不同系统进行隔离以避免系统间的强干扰作用。

1.3 TD-LTE室内分布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场景的选择

为保证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增强业务能力,在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建设场景的选择,依照原则规范选择建设场景。(1)业务需求原则。建设TD-LTE室内分布系统目的在于满足区域内的业务需求,在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前期,应对用户需求以及业务行为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保证将系统建设落实到真正需要的地方,避免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盲目建设或扩大。(2)业务发展及用户原则。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过程应与用户需求、新型业务推广等紧密结合,提高网络业务推广效果,提升各类客户在无线接入等方面的服务体验。(3)可操作性原则。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建设过程不能单纯考虑系统设计要求,同时必须与项目工程施工技术与水平、物业管理与协调的难度等方面,保证TD-LTE室内系统建设进度与建设质量以及后期系统应用中的综合质量。根据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过程中的三大原则与目标客户的业务需求情况,TD-LTE室内系统覆盖场景细化分类如表1所示:

二、TD-LTE室内分布系的建设

2.1 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案

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过程包括双流建设模式和单流建设模式两种模式。双流建设模式依靠由天线和两路独立馈线组成的2×2MIMO两路分布系统,并通过空间复用和SFBC的使用等方式提高TD-LTE室内分布系统网络覆盖率以及用户使用速度,保证系统功率平衡与均匀覆盖。单流输出模式则是指TD-LTE基站运行过程中仅输出一路信号。双流建设模式与单流建设模式相比,MIMO双流建设方式的应用能有效提高用户峰值吞吐量,增加MIMO双流建设系统的上下行容量。SIMO单流建设方式相对于双流建设方式来说,不能有效提升用户峰值吞吐量以及发挥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高性能及优势,因此,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实际过程中,采用MIMO双流建设方式可以有效提高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过程的协调性与系统性能,同时也有效减少了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改造量及项目投资。

2.2 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成本

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成本主要对分布系统建设成本和室内覆盖建设总成本进行分析。分布系统建设成本应根据系统建设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计算,通过分析计算我们可以得知,MIMO双流建设成本远远超过SIMO单流建设成本,TD-LTE室内分布系统三种不同的建设方式其建设成本比为10:6:1。室内覆盖建设总成本是在分析计算分布系统建设成本的基础上,将系统主要设备、系统机房以及相关设备等方面的投资进行综合考虑以及分析计算,通过计算,TD-LTE室内分布系统三种不同建设方法的室内覆盖总成本之比为2.8:1.5:1。

2.3 TD-LTE室内分布系统方案模式选择

在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建设模式的选择应优先考虑系统容量优势,对TD-LTE室内分布系统在建设与改造过程中有较大容量需求的情况,可选择MIMO双路室分系统的建设模式,并依照其他系统的需求进行改进。在TD-LTE室内分布系统使用过程中对容量要求进一步增加的情况,可通过小区分裂、空间复用等措施增加系统容量,满足系统运行需要以及用户需求。

第3篇:室内设计的行业分析范文

一、实习目的

1、了解室内装潢设计在德州的市场现状及前景。

2、进一步掌握ps,3dmax,cad等设计软件的运用。

3、尝试把学校里学习的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理论运用到实习过程中。

4、初探做好室内设计师的方法,熟悉室内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步骤。

5、培养人际交往与社交能力,为成为室内设计师作准备。

二、实习单位综合概述

“东易日盛”创建于1996年,在中国家居产业已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集团化、产业化的绝对领先优势。东易日盛集团以“作今日名牌,创百年企业”为宗旨,以东易日盛品牌为平台,以家居产业链为主线,立足在中高端家居装饰设计与施工、材料和家具及配饰供应、房地产楼盘精装修设计、全国性特许经营品牌发展、行业专业研究分析等多个方向,以全球视野进行深度集成和资源优化整合,构建起中国最具竞争力的装饰产业和品牌梯队,形成齐发并举的战略体系和格局。

三、实习内容及进度

首先需要了解室内设计的程序步骤:

1、设计准备阶段

设计准备阶段主要是接受委托任务书,签订合同,或者根据标书要求参加投标;明确设计期限并制定设计计划进度安排,考虑各有关工种的配合与协调;

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如室内设计任务的使用性质、功能特点、设计规模、等级标准、总造价,根据任务的使用性质所需创造的室内环境氛围、文化内涵或艺术风格等;

熟悉设计有关的规范和定额标准,收集分析必要的资料和信息,包括对现场的调查踏勘以及对同类型实例的参观等。

在签订合同或制定投标文件时,还包括设计进度安排,设计费率标准,即室内设计收取业主设计费占室内装饰总投入资金的百分比。

2、方案设计阶段

方案设计阶段是在设计准备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分析、运用与设计任务有关的资料与信息,构思立意,进行初步方案设计,深入设计,进行方案的分析与比较。

确定初步设计方案,提供设计文件。室内初步方案的文件通常包括:

(1)平面图,常用比例1:50,1:100;

(2)室内立面展开图,常用比例1:20,1:50;

(3)平顶图或仰视图,常用比例1:50,1:100;

(4)室内透视图;

(5)室内装饰材料实样版面;

(6)设计意图说明和造价概算;

初步设计方案需经审定后,方可进行施工图设计。

第4篇:室内设计的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职业认知 教学设计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49-02

室内设计职业认知是室内设计专业的导论课程,其担任新生了解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开设情况、室内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任。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百科全书式的方式全面阐述,对于尚未具备专业知识的新生而言,不仅难以感知,难以真正地掌握,更难以激发求知欲。本文对室内设计职业认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

一、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对课程进行模块化、规范化设计。提高学生的认知效率

由于教材编写、出版、发行周期等问题,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同,室内设计职业认知课程教材常与行业最新资讯脱节,无法及时反映各个院校所在区域的室内设计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导致室内设计行业新资讯、新技术、新政法规无法即时反映到课程中。为此,担任室内设计职业认知课程的教师应做到:一是具备多年的工作经历,能够独立完成室内装修方案设计、精通施工工艺,与行业企业保持紧密联系,把握室内设计行业企业发展动态。二是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紧密结合区域行业特点、专业培养定位、培养规格、学生发展定位等方面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课程可设计为专业方向、职业发展规划等五大教学模块,如图1所示。

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效率,改变传统单纯的语言描述,可采用多媒体教育技术,运用形象、直观、多样化的表现手法讲授教学内容。通过典型项目设计案例、产业数据等优质的信息资源,教学内容与形式变得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有利于营造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学习氛围。例如,在讲授室内行业模块中室内工作流程、职业岗位特点时,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仅通过语言描述则枯燥乏味、学生难以掌握,此时,可通过动画、影像、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将室内设计工作流程、职业工作环境、室内装修施工全程等内容以图文、动画、影像等形式展示出来,创设生动、形象的立体化教学情景,使学生更加了解室内设计全流程,了解各个职业岗位的要求。可将该课堂教学进行如下设计:

第一步,精挑优秀的室内项目案例(视频或图片),分析案例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执行过程。

第二步,赏析典型项目案例后,运用影像资料,着重分析室内设计工作流程:(项目谈判一实地勘察一项目草案一项目设计一项目执行一项目验收六大阶段),使学生印象更深刻,理解更到位。

每一个知识模块均采用直观有效的影像、图文资料透析行业知识,使学生对室内产业现状及其涉及领域有初步了解,之后,开始讲解专业开设方向、人才培养定位、教学计划。通过了解专业情况,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优势选择专业方向,使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二、深入工作一线。体验企业工作氛围

深入建筑装饰市场、设计公司、施工作业现场,零距离地感受将来的职业岗位是室内设计职业认知重要的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各种瓷砖、木地板、木板材、灯具、开关、电线、水管等建筑装饰的种类、规格、技术参数,使学生对室内设计应用的材料有初步的认识。二是参观室内设计公司,和企业员工座谈,了解室内设计流程、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三是深入装修施工作业现场,体验未来的工作环境,体验室内装修施工程序,如铺设水电、排给水管道、铺设瓷砖、刮墙体腻子、漆油漆、安装电视墙与吊顶等。

唯有亲自体验,学生才能切身地感受到自己3年后的工作岗位是怎样的,从而更珍惜在校时间,主动学习。然而,许多教师虽也设计了这一教学环节,但教学过程随意性比较大,教学过程监控较弱,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设计技术教学团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根据多年的教学经历,按照各个教学目的的需要,针对家居建材市场调研、室内设计职业岗位能力调研,以及室内装饰施工现场调研等教学活动制订相应的市场调查任务书,详见表1、表2、表3。并要求学生带着任务深入居家建材市场、设计公司、施工工地进行调研,收集分析各类资料,编写调研报告,并作调研汇报。

三、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开讲座。展示校企合作项目、历届学生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首先,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开两到三次专业学习、职业规划、企业工作经历、设计案例等专题讲座。关于讲座人员的选取,可邀请进校前专业基础较弱,经过3年努力学习,专业水平得到提高,毕业后担任公司中层或独自创办公司的典型代表围绕大学生涯、职场经历等做专题讲座。还可邀请在公司担任首席设计师职务以上,方案设计能力突出,语言表达能力强,具有5星级酒店、度假村等大型项目设计经历的典型代表返校做设计提案专题讲座。其次,展示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分析校企合作的运行模式对师生的实际效益。最后,展示历届学生课程作业中的优秀作品。典型毕业生的榜样、师生项目团队的榜样,将会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四、共享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后续学习与创作提供有力保障

第5篇:室内设计的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工作室制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84-03

随着社会对艺术类人才需求的迅速增加,我国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等内涵发展相对滞后,具体表现为:教学形式拘泥于传统课堂教学,教学内容相对陈旧;课程与课程之间相对孤立,各教学单元连接不紧密,缺乏沟通与融合;实践环节薄弱,实践教学途径仅限于虚拟课题,实训室建设项目设置单一;师资缺乏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意识不强,创意策略空泛;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存在脱节现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遵循艺术类专业教学特点和创作规律,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社会项目、科技竞赛等融为一体,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

一、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一)教学环境的开放性

宽松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外部条件,工作室进行特色教学,面对市场开放,由指导教师带领工作室学生参与生产实践,从而将教室延伸到图书馆、网络乃至企业车间,扩大了教学活动的范围,缩小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差距。学生有更多的自支配学习时间,不再被动地接受既成的事实和结论,可通过探索、分析和归纳,培养自身的个性发展。

(二)教学安排的灵活性

灵活性的教学安排可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工作室指导教师制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形式和方法。学校尽量减少指令性的课程,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支配权,工作室专业课程的内容和范围不断向外延伸。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教学内容侧重于培养实践型、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理论课重点讲授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并设置具有模拟仿真和实战项目等课程,将工作室项目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实训课根据行业与市场的具体情况确定项目内容,进行分析、设计、讲解、讨论和制作等。指导教师根据项目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并将最新技术和信息融入教学,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过程保持活力。

(四)教学方法的鲜明性

工作室制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分析法、情景体验法、方案讨论法、模拟仿真法、现场教学法和项目实战法等,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开放式、案例式和模块式教学手段。开放式教学将工作室学生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案例式教学通过指导教师讲解和分析案例,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再通过给定的新案例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创意能力和操作水平;模块式教学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划分为若干模块,有针对性地围绕专题进行教学。通过引进校内外项目,针对项目组织专题讨论,遵循“头脑风暴”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各抒己见,并通过讨论与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了创新能力。

(五)教学角色的多样性

通过示范性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即将基础知识和动态实训相结合,体现教、学、做一体化,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工作室中的学生可作为设计师或公司员工参与设计制作过程,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强化效率意识,培养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精神;工作室的指导教师还以虚拟企业设计师、公司负责人和创意总监的身份介入项目课程,参与管理与指导学生。

(六)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具体、明确的学习方向,有利于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使师生之间能够更加顺利地沟通与交流。工作室中的师生良性互动,有利于提高双方的专业技术能力。

(七)训赛结合的创新性

训是在工作室项目任务驱动下进行的职业能力训练,赛是具有竞技性质的真实项目训练或参与各种科技竞赛,训赛结合是基于真实项目或国际、国家、省、市、学校举办的各种作品展和科技竞赛。依托工作室制教学平台,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任务驱动、项目推进、小组合作的运行机制,在工作室教师的指导下组成团队,开展专项训练,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实现以赛促学的目的。

(八)教学评价的客观性

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提交的作业,而作为成果的作业,其构思草稿、灵感出处、材料来源、制作手法等,教师很难看到全过程。评定学生学习成绩,应以整个过程为依据,教师可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加以拓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生设计思维的过程化和实践操作的过程化,教学课程项目来源于社会,对作品的评价将结合社会因素进行,评价更加客观。

二、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黑龙江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系通过对省内外高校、企业进行广泛调研,结合艺术与设计系学科专业发展需要,自2009年初筹建工作室,到目前为止有环境艺术工作室、动漫工作室、漆画工作室、油画工作室、数字媒体工作室、影视后期工作室和家具设计工作室等。

(一)构建工作室制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以理论基础知识适度、应用技术能力强、知识面宽和素质高为原则,构建艺术类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培养有知识、会创新、精技能和懂经营的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按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业务素质确定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文素质修养和创业精神。

(二)创新工作室制课程体系

课程项目在教学分析、社会需求分析和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编制,课程项目来自工作室与企业合作开发的项目、教师自拟的研究课题和企业项目。课程体系建设以岗位技能为导向,采用项目教学模式,组建职业能力课程模块。理论课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出发,按“打好基础,强化实践,突出创新”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通过课堂训练、项目实践和工作室实训3个模块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理论课与实践教学横向互相渗透,纵向交替进行,逐步形成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

(三)培育双师型教学团队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师资具备合理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全面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高超的授课能力,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师德风范,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通过聘请行家、企业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担任工作室指导教师,解决师资紧缺问题;对现有教师进行选拔,重点培养;鼓励在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在职教师积极参加科研、教学改革及工作室项目,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加强同类院校教师的互动交流,优势互补,打造具有较高教学水平、较强实践能力、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四)工作室实践教学环境建设

工作室建设初期,艺术与设计系为相关工作室提供了教学、实训场地和办公等基本运作条件和适当的经费支持。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由学校提供场地、设施设备,企业提供师资、技术和项目,通过校企分工协作,进行教学和管理。与社会劳动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等进行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黑龙江省漆画创作基地设在黑龙江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系。

(五)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建立组织保障机制。包括管理机构和监督机构,学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总体指导,教务处负责工作室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正常运作,艺术与设计系成立教学质量管理小组,对工作室项目教学和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监督机构包括教学督导室和教学信息员,由具有丰富教学和设计经验的教授、副教授组成督导小组,检查工作室项目教学执行情况;邀请学校领导、教务处、督导组等专家参加汇报会、作品展等,定期分析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建立保障与激励机制,如教学团队建设制度、教学评价标准、教师激励机制等,确保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顺利运行,充分调动工作室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章可循。

(3)强化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由学校、企业、行业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与评价。强化常规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检查、学生作品评定、教学质量测评和技能人才评定、作品质量分析、职业资格鉴定、毕业生跟踪反馈等,教学过程结束时进行全面评价与反馈,形成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4)构建全过程的教学质量动态监控反馈机制。将教师社会服务项目情况、工作室中学生作品得到企业录用情况、毕业生就业反馈情况等,作为指导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邀请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过程的动态监控、分析和教学质量评价。

(六)工作室制人才培养的运行模式

建立工作室建设改革领导小组,进行总体规划与论证,制订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办法和规章制度,通过教师申报组建工作室,工作室负责人跟艺术与设计系签订任务书。工作室应至少有一家合作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平台。工作室可聘请企业专家、企业工程师作为指导教师,参与工作室教学与管理。工作室教学实行双向选择,在学生进入工作室之前,向学生公布工作室的专业方向和教学课题项目。

(七)工作室制人才培养的管理模式

工作室负责专业研究方向、组织教学、组织课题实施和对外合作等;工作室负责人负责工作室日常教学和总体规划,对工作室成员实行二级管理;教学团队负责项目开展、校企合作等。工作室建设改革领导小组对项目课程教学管理、绩效评估和奖惩等进行细化,完善、修订教学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等。对工作室进行年度考核,考核优秀的工作室,将给予一定奖励;考核不合格的工作室,责令其整改,整改仍不达标的工作室,则取消该工作室。

(八)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效果分析

艺术与设计系为工作室建设创造了宽松的条件,为工作室发展逐步提供教学和创作的空间,以及必要的仪器设备等,工作室负责人带领各自团队正常开展工作。工作室为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创作作品、企业项目研究、毕业设计等提供了平台。几年来,艺术与设计系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学生作品,基本上来自上述工作室。

漆画工作室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一支由师生共同组建的创作团队,其作品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作品展等,获奖40余项,多幅获奖漆画作品被省级美术馆或国家美术馆收藏。

环境艺术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参与社会工程设计5项,承接家装设计方案8项,以及学校大学生活动中心改造工程项目和校园壁画墙设计与创作项目学生参加2012年中国环境艺术学年奖大赛,获“室内设计最佳创意奖”组优秀奖,是“室内设计最佳创意奖”组黑龙江省唯一获奖作品。

动漫工作室参加第四届国际设计美术大奖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参加2012年第四届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获三等奖;参加第2-5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意设计作品大赛,共获奖90余项。

油画工作室在校庆期间创作的油画作品《雨后》、《拉瓦姆岛风景》,为学校增添了文化艺术气息。

为庆祝黑龙江工程学院60周年校庆,漆画工作室、环境艺术工作室、家居设计工作室、装饰浮雕工作室在学校艺术长廊进行艺术作品展,营造了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突显了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环境艺术工作室、油画工作室、影视后期工作室、数字媒体工作室设计和绘制的校园涂鸦墙,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艺术与设计系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得到优化与完善,其效果逐渐显现出来。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协调、不完善的环节,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艺术与设计系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工作室师生共同努力,会逐渐完善。一个开放的工作室教学环境会给学校整体艺术氛围提供良好的资源,充分利用好这种资源不仅是系部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学校艺术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结束语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室和车间、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的界限,拉近了导师与学生、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工作室专业方向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工作室指导教师之间、工作室指导教师与校内其他专业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应变能力、协作能力、创造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岗位需求更趋一致,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是艺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一种有效模式。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新形势下对艺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积极尝试,需要反复研究,不断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钱原平.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探索[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1.

[2]俞伟忠.浅析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

[3]戚培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探析[J].开封大学学报,2011.

[4]刘秀珍.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5):176-178.

[5]孙晓男.“工作室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6):65-67.

[6]佘莉,龙以标.艺术设计实训工作室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索[J].高教论坛,2011(7):111-113.

[7]伍建平.构建数码时代高职插画专业项目工作室制实践型课程体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S2):136-139.

[8]廖建军等.设计艺术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湖南社会科学,2009(3):163-165.

第6篇:室内设计的行业分析范文

Abstract: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professional master studio is organized by a master in the field of character studio. It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stablishment significance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professional master studio, and puts forward the study of relevant systems and mechanisms.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大师工作室;体制机制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master studio;system and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0-0179-02

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的建立意义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的建立是基于对行业领域的发展需要,行业内的大师级人物组成具有影响力的工作室来推动行业发展,为后续的人才提供专业的培养和引导,大师工作室建立有助于形成教学领导机构,指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对领域内人才的挖掘力度,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另外,大师工作室可以实现学校和社会企业的联合,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为行业人才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建立的作用

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有领头羊,通过他们来带动这个行业的高水平、高层次发展。对于环境技术设计专业来说,它的专业性是比较强的,通过建立该行业的大师工作室,可以更好地发挥工作室的领先性作用。首先,工作室的成员都是该领域的大师,因此整体工作室的水平是比较强的。

因为水平和实力雄厚,因此他们的研究和设计情况代表了该行业的较高水平,可以为其它工作室提供参考。例如,湖南某职业院校集结了该校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面较强、较权威的师资力量成立了大师工作室,通过这个工作室一方面促进了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从而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和人才的培养提供帮助。

另一方面这个工作室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学生可以根据到工作室进行见习或者实习,从而促进自己的提高。再者工作室因为实力雄厚,常常会受到客户的青睐,因此工作室可以以这些客户的订单为基础,加强和其它普通工作室的沟通,进行订单的合作,带动了其它工作室和整个行业的更好发展,这也是发挥高校职能的一个有效手段。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在有无大师工作室引领下的普通工作室和行业的发展是有区别的。有大师工作室的地方,由于引领式榜样照应的存在。整体的发展会呈现出竞争性强的特点,彼此之间会形成一良性的竞争。缺乏了大师工作室的榜样效应影响,很难更好地刺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在缺乏竞争的情况下,容易使得该行业的发展停滞不前,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们和社会。

3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的体制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成员都是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人员,其遵循的宗旨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创造良好发展前景,通过影响力来领导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为提高工作室的工作效率,优化工作秩序。

专业大师工作室的建立需要有完善的工作体制和机制,通过体制和机制来促进工作室的良好运行,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促进工作室的更好发展,从而推动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如果体制机制不完善,那么工作室的运行就会受到影响,下面对工作室体制机制进行了研究。

3.1 会议章程机制

大师工作室要定期开展会议,针对行业内学术动态进行研讨,并制定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

大师工作室会议制度分为两种:

①月度会议,时间定为每月中旬15号左右定期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是侧重于对工作室专题进行研讨,对于制定的计划进行分层解析,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回报行业进展和工作进展,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内的教育问题进行研讨,发现并解决存在的行业难题;

②季度总结和会议,会议时间定为每季度月的5号左右,其内容是对季度工作进行回顾,逐层分析各项工作进展状况,以及科研项目的进展状况,针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同时要对下季度的工作进行规划,确定科研题目和专题讲座等工作开展内容。

3.2 工作制度分析

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员要参与工作制度的制定,通过和成员签订协议的方式来维系工作室制度进行,在完成工作室研究项目和专业化成长方面制定周期性的发展目标,确定参与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再者要制定完善的行业培训计划,挖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工作室人员要确定带教培训工作,完成工作室的研究任务,确定目标工作内容,实现工作室的教育目标。大师工作室的参与人员要秉承科研与教学共同发展的原则,在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开展教学工作,对于科研工作要确定研究方案,制定可操作的实施计划,并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整个课题计划要做到有课题来源、实施项目书、实施人员结构、阶段性总结、成果分析等,每一个成员都应当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从事项目研究工作。对于教学工作,要完善教学目标,把课堂教学和项目内容衔接在一起,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3 考核制度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应当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由领办人员参与人力资源部门的对工作室工作进行监督考核,提高工作室的工作效率。工作室考核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理论知识、行业影响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技能水平等各个方面,同时针对工作室的参与资格进行详细的规定,列出入室的硬性标准和软性标准,定期进行人员的考核,对于不符合规定的人员要调整出大师工作室,同时要畅通工作室的准入通道,为优秀的素质过硬、发展潜力巨大的人才提供进入的通道,逐步实现工作室的更新换代。

3.4 档案资料管理工作

大师工作室应当建立档案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促进工作室各类档案的良好管理,为人事工作的调动和工作室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材料的依据。档案制度主要由统一的档案室来进行档案的保管和工作的开展。除了档案的管理职位,也要加强对资料的管理,要对工作室成员的项目计划、经费账目、科研内容、会议内容等资料进行记录整理,形成统一的记录资料。再者要针对大师工作室的设备仪器、实验工具、测量仪器等进行记录入库,保证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正常运行,提高工作室仪器使用符合规章制度,避免造成工作室工作混乱,为工作的开展带来影响,不利于工作室工作效率的提升和工作效果的突出。

4 环境技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的机制分析

4.1 实现工作室工作机制的一体化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要秉承专业教学、项目开展、工作室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如图1所示),针对专业内的教育工作开展社会调研,实现教学内容和企业需求的一致性,尤其是是强化教学和企业的联系,引导人才培养的侧重点,切实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

同时要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需求,基于广泛深入的职业分析,在此对环境艺术课程体系进行建议性改革,归纳职业体系性工作任务为行动方针,根据人才成长规律,以能力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的建立为行业发展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大师工作室要优化工作体制机制,提高工作室在行业内的领导力,因此工作室要从会议章程、工作制度、考核制度、资料管理工作和教学引导工作入手,从制度的建设开始着手进行工作室的完善,从而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和程序化,使其开展更加规范,更加有效,提高大师工作室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形成工作的记录,为后续工作的检查和矫正提供帮助。

4.2 践行工作室工作职能

大师工作室成立初衷是调整人才培B模式,为人才培养制定可行的教学策略,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与市场需求的吻合度,秉承职业能力导向的教学模式,从设计教学发展规律和艺术设计人才成长规律入手,实现对市场人才培养的引导。

再者大师工作室要承担起行业内媒介的作用,推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高校内开展,大师工作室人员要发挥其人脉资源,为学校和企业构建良好的合作平台,并参与到人才的市场化培养中,和学校、企业构建三方合作关系,共同打造科学化的培养的人才模式。

5 结论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由于是该领域内的大师级人物组织的工作室,因此凝聚力行业的较高水平和力量,可以更好地推动行业的发展,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专业的帮助。

同时,大师工作室的建立形成了较好的教学机制,也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平台,促进了人才的更好培养。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的体制和机制就行研究,可以为工作室的规划化、有效化运行提供帮助,促进工作室的正常运转和良好发展,最终带动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高水平发展。

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说,一个行业的良好发展不仅仅是一线的工作行业在发展,同时,也应该是人才的培养也处于良好的状态,而大师工作室的构建可以满足这样的条件,并且在良好体制机制的影响下,可以使得它的发展更好更良性。

参考文献:

[1]黄耀成.针对建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的思考[J].探索研究,2013(03).

第7篇:室内设计的行业分析范文

1、了解室内装潢设计在德州的市场现状及前景。

2、进一步掌握ps,3dmax,cad等设计软件的运用。

3、尝试把学校里学习的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理论运用到实习过程中。

4、初探做好室内设计师的方法,熟悉室内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步骤。

5、培养人际交往与社交能力,为成为室内设计师作准备。

二、实习单位综合概述

“东易日盛”创建于xx年,在中国家居产业已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集团化、产业化的绝对领先优势。东易日盛集团以“作今日名牌,创百年企业”为宗旨,以东易日盛品牌为平台,以家居产业链为主线,立足在中高端家居装饰设计与施工、材料和家具及配饰供应、房地产楼盘精装修设计、全国性特许经营品牌发展、行业专业研究分析等多个方向,以全球视野进行深度集成和资源优化整合,构建起中国最具竞争力的装饰产业和品牌梯队,形成齐发并举的战略体系和格局。

三、实习内容及进度

首先需要了解室内设计的程序步骤:

1、设计准备阶段

设计准备阶段主要是接受委托任务书,签订合同,或者根据标书要求参加投标;明确设计期限并制定设计计划进度安排,考虑各有关工种的配合与协调;

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如室内设计任务的使用性质、功能特点、设计规模、等级标准、总造价,根据任务的使用性质所需创造的室内环境氛围、文化内涵或艺术风格等;

熟悉设计有关的规范和定额标准,收集分析必要的资料和信息,包括对现场的调查踏勘以及对同类型实例的参观等。

在签订合同或制定投标文件时,还包括设计进度安排,设计费率标准,即室内设计收取业主设计费占室内装饰总投入资金的百分比。

2、方案设计阶段

方案设计阶段是在设计准备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分析、运用与设计任务有关的资料与信息,构思立意,进行初步方案设计,深入设计,进行方案的分析与比较。确定初步设计方案,提供设计文件。室内初步方案的文件通常包括:

(1)平面图,常用比例1:50,1:100;

(2)室内立面展开图,常用比例1:20,1:50;

(3)平顶图或仰视图,常用比例1:50,1:100;

(4)室内透视图;

(5)室内装饰材料实样版面;

(6)设计意图说明和造价概算;

初步设计方案需经审定后,方可进行施工图设计。

3、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需要补充施工所必要的有关平面布置、室内立面和平顶等图纸,还需包括构造节点详细、细部大样图以及设备管线图,编制施工说明和造价预算。

4、设计实施阶段

设计实施阶段也即是工程的施工阶段。室内工程在施工前,设计人员应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意图说明及图纸的技术交底;工程施工期间需按图纸要求核对施工实况,有时还需根据现场实况提出对图纸的局部修改或补充;施工结束时,会同质检部门和建设单位进行工程验收。

其次了解室内设计方法,赵师傅给我讲解了以下三种:

1、大处着眼、细处着手,总体与细部深入推敲

2、从里到外、从外到里,局部与整体协调统一

第8篇:室内设计的行业分析范文

1、了解室内装潢设计在德州的市场现状及前景。

2、进一步掌握ps,3dmax,cad等设计软件的运用。

3、尝试把学校里学习的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理论运用到实习过程中。

4、初探做好室内设计师的方法,熟悉室内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步骤。

5、培养人际交往与社交能力,为成为室内设计师作准备。

二、实习单位综合概述

“东易日盛”创建于1996年,在中国家居产业已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集团化、产业化的绝对领先优势。东易日盛集团以“作今日名牌,创百年企业”为宗旨,以东易日盛品牌为平台,以家居产业链为主线,立足在中高端家居装饰设计与施工、材料和家具及配饰供应、房地产楼盘精装修设计、全国性特许经营品牌发展、行业专业研究分析等多个方向,以全球视野进行深度集成和资源优化整合,构建起中国最具竞争力的装饰产业和品牌梯队,形成齐发并举的战略体系和格局。

三、实习内容及进度

首先需要了解室内设计的程序步骤:

1、设计准备阶段

设计准备阶段主要是接受委托任务书,签订合同,或者根据标书要求参加投标;明确设计期限并制定设计计划进度安排,考虑各有关工种的配合与协调;

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如室内设计任务的使用性质、功能特点、设计规模、等级标准、总造价,根据任务的使用性质所需创造的室内环境氛围、文化内涵或艺术风格等;

熟悉设计有关的规范和定额标准,收集分析必要的资料和信息,包括对现场的调查踏勘以及对同类型实例的参观等。

在签订合同或制定投标文件时,还包括设计进度安排,设计费率标准,即室内设计收取业主设计费占室内装饰总投入资金的百分比。

2、方案设计阶段

方案设计阶段是在设计准备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分析、运用与设计任务有关的资料与信息,构思立意,进行初步方案设计,深入设计,进行方案的分析与比较。

确定初步设计方案,提供设计文件。室内初步方案的文件通常包括:

(1)平面图,常用比例1:50,1:100;

(2)室内立面展开图,常用比例1:20,1:50;

(3)平顶图或仰视图,常用比例1:50,1:100;

(4)室内透视图;

(5)室内装饰材料实样版面;

(6)设计意图说明和造价概算;

初步设计方案需经审定后,方可进行施工图设计。

3、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需要补充施工所必要的有关平面布置、室内立面和平顶等图纸,还需包括构造节点详细、细部大样图以及设备管线图,编制施工说明和造价预算。

4、设计实施阶段

设计实施阶段也即是工程的施工阶段。室内工程在施工前,设计人员应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意图说明及图纸的技术交底;工程施工期间需按图纸要求核对施工实况,有时还需根据现场实况提出对图纸的局部修改或补充;施工结束时,会同质检部门和建设单位进行工程验收。

其次了解室内设计方法,赵师傅给我讲解了以下三种:

1、大处着眼、细处着手,总体与细部深入推敲

2、从里到外、从外到里,局部与整体协调统一

第9篇:室内设计的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建筑节能、环保低碳、室内设计

0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及室内装修技术水平的不断向前发展,室内设计已经成为当今在建筑装饰行业里必不可少的环节。室内设计师在室内设计时,通过对室内空间的科学规划、对室内居住主人需求功能的合理实现。

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建筑行业的能耗占我国社会商品能源总能耗的30%左右,因此我们国家政策将建筑行业的节能定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相关研究表明,建筑行业的节能工作进程和效果并不明显,节能水平相对低下,在全国的320亿建筑中,节能建筑只占1%左右。根据2003年的统计显示,我国每20亿的新建筑中只有5%左右的节能建筑。由此可见,我国的节能建筑和节能技术是相对低下的,节能减排的工作没有取得切实的效果。因此,在现代建筑中结合节能技术来进行室内设计是极其必要的,可见当前在室内设计中融入节能技术也是该行业发展的方向。

从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层度和规模来看,室内设计与装修的室内空间性质是千差万别的。基本包括了办公用房及商用和住在用房。室内设计时,这些建筑空间的空间结构、使用目的都有很大不同,而如何做到在设计过程中采取何种措施以实现最大程度实现节能减排是当前研究工作的重点。

1室内设计与建筑节能的关系分析

室内设计的宗旨是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以满足人们室内的生产、生活、工作和休息。因此,在室内设计中首要考虑的是设计的实用性,要做到室内环境的舒适合理和科学化。同时要根据人们的日常活动规律,处理好室内的空间布局、空间尺寸和比例,家具和装饰品的摆设和陈设要科学合理。

室内装饰是为了确保市内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宜人,然而要想实现这样的目的,就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来实现现代技术设备的使用。室内设计节能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实现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室内设计的节能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耗能技术设备的使用。从当前发展形势来看,要实现节能,室内设计的目的就会受到制约和限制,节能技术的运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室内布置和装饰的功用。

2当前我国室内装饰设计在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室内节能装修管理和技术标准规范相对滞后

随着室内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我国的装饰行业中缺乏相关的规范、标准等,从而导致了缺少具有指导性的节能图集,不利于节能设计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另外在政府管理层面也存在着也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措施等不利因素。

2.2当前我国的室内设计人员或单位对节能设计还不够重视

室内装饰节能技术的应用是从设计人员的节能设计开始的,然后由家装公司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实践,所以设计人员和家装公司施工人员是节能装修的主导者,室内节能技术的落实需要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来实现。就相关数据调查分析可知,我国现有的室内装饰设计公司中,存在着如下一些不利的情况。首先是大多数从事室内建筑装饰设计人员对装饰节能的环节重视不够,并且从事装饰设计的人员在业务能力上也不尽相同,节能技术的应用过多依赖于设计人员的自发意愿,而非强制性的规定。其次是没有相应的规范、标准以及标准图集作为指导,装饰施工人员缺乏专业指导从而导致了非规范施工偏差操作,装饰效果达不到设计人员的意图。

2.3较大多数业主在装修房屋是缺乏节能意识

当前是大多数业主对室内节能装饰的理解比较模糊,也不够重视,总觉得多消耗点能源也在承受范围内,业主的这种意识也是室内装饰节能技术得不到普及的因素之一。当前我国的室内装饰设计存在着如下趋势。盲目的追求高档化,甚至追求奢糜化,许多人们把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演变为攀比豪华的状态,这样的装饰结果看似奢华,用材名贵,但这是以牺牲室内节能与环保为代价的。比如有些业主为了追求春天般的感觉一年四季以能源的动力维系着,有的业主为了营造异域风情,极尽装饰设计之奢华手段,从而不能体现建筑节能的原则。

3环保节能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3.1通过室内空间的合理布局来实现建筑室内设计中的节能

室内空间的合理布局是在住宅室内空间布置划分或改造过程中,应尽可能利用自然采光照明,控制好采光面积和遮阳措施,以保证人们的舒适度。具体的做法是可以将会客厅设立在靠近落地窗一侧,利用玻璃引进自然光,增加室内亮度,减少区域照明。

充分地利用建筑的自然通风是有效的节能手段,自然通风可以有效地清除有害气体,抑制微生物如尘螨真菌的生长,在夏季还可以降低室温。比如在原有空间为南北通透结构,建议不要人为改变。室内家具布置尽量保持南北风向呈直线流为主。

3.2建议业主购置相应的低碳材料家具

随着“轻装修、重装饰”观点的普及,人们逐渐认识到家具和陈设品在室内环境中的重要性。因此在设计和选择家具时,应尽量考虑低碳家具。低碳环保家具的材料是绿色环保的,即用可循环、可再生使用的材料如木塑复合板、树脂板等替代刨花板、密度板等人造板材。即使是用纸做的家具其功能和作用也不亚于其他材质,而且可以回收和循环利用。

3.3利用节能技术创新的措施来实现环保节能

低碳住宅与传统住宅不同的是,融入了更多环保、节能的技术体系。例如“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热资源实现能量转换,并控制室内温度保持常温;“毛细管网辐射系统”是一种隐形空调,通过模拟毛细血管传导水温来调节室温;新风系统由机房采集空气,输送到每家每户,保持氧气和湿度恒定。细节上,送风口可设置在客厅和卧室的地板上,排风口设置在厨房和卫生间的墙上。另外,可以采用可修复和擦洗的环保涂料或墙纸;使用节水型的水龙头和坐便器;运用智能控制系统可一键化管理总线系统,远程控制电器和设备的运行等。

3.4在室内设计时通过分部分项设计来实现建筑总体节能

在室内设计的时候首先是门窗节能设计。一般来说,门窗的能耗包括通过夏天太阳辐射得热、门窗缝的空气渗透、玻璃、门窗框的传热三个方面。实现门窗节能的措施常见的有提高门窗制作质量,加密封条,减少冷风渗透、通过采用遮阳或导流翼板,控制室内外温差等。

其次是墙体节能设计。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护墙体的材料都是由单一材料组成,这种材料的热工性能指标不能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近些年来出现的复合墙体充分利用各种材料的不同性能,从而达到室内节能的目的。在具体材料选用的时候,可采用块材、浆料、板材等墙体保温材料作为围护墙体,达到节能效果。

最后是地面节能工程,地面节能工作具体包括底面接触室外空气、土壤或毗邻非采暖空间的地面等措施。这种节能方法是通过在原基层面对保护层、隔离层、保温层等各层的设置以及细部构造,达到室内空间的保温和节能效果。

4小结

随着人们对住在及办公室内空间环境要求的越来越高,当前室内设计中节能环保技术应该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室内设计中去。本文首先分析介绍了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与室内设计与建筑节能的关系,其次通过当前我国室内设计中在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了几点节能有效的节能环保措施,这些措施整合利用在室内设计中能够有效的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聂洪亮.室内设计中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J]. 中华民居.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