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教融合论文范文

产教融合论文精选(九篇)

产教融合论文

第1篇:产教融合论文范文

[关键词] 少儿电视频道; 动漫产业; 融合发展; 模式; 社会教育功能; 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徐福荫(1944—),男,广东广州人。教授,主要从事教育电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

一、研究背景

据统计,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口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1]。为了营造良好的青少年社会教育环境,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中明确要求各级电台、电视台都要开设和办好少儿专栏或专题节目,省(区、市)和副省级城市电视台要创造条件逐步开设少儿电视频道。此后,我国少儿电视频道和动漫产业进入了快速和规模化发展时期。央视少儿电视频道、上海哈哈少儿电视频道、广东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等在品牌节目的打造、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频道收视率、频道运营和产业开发上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总体而言,我国少儿电视频道在节目数量[2]和质量[3]、管理和运营模式[4]、资金设备、人才资源[5]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使少儿电视频道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教育功能和经济效益,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深受广大少儿热爱的动漫,不仅对少儿的认知水平和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是蕴含巨大市场空间的文化创意产业[6]。国家广电总局和相关部委于2004年出台了《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旨在推动国产动漫发展的政策,使我国动漫产业在原创漫画、动画影视制作和播出、动漫衍生产品开发等方面均取得了骄人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原创动漫产品数量和质量无法支撑动漫产品充分实现其社会教育功能的问题[7]。加上动漫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市场不规范[8]、动漫产业链断裂[9]等问题,我国动漫产业各产业链环节的社会教育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未得到充分开发。

从少儿电视频道的播出内容来看,动画片的播出和收视比重都是最大的:播出比重为64.02%、收视比重为76.14% [10]。一些研究者根据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之间紧密关联的产业属性,提出了“打造以播出平台为核心的动漫产业链[11]”,“播出带动,产业联盟[12]”,“把少儿电视频道作为动漫产业合作平台”[13]的观点。本文从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论证了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依据。应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构建了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为充分发挥我国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的社会教育功能和经济效益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

融合发展的理论依据

1.符合产业经济学理论所提出的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

由于少儿电视频道和动漫产业均是以创意为主导因素的内容产业,两者在内容创作,技术革新,信息互通,产业链开发等方面的联系十分密切,儿童节目和动画片甚至在播出、推广、品牌形象授权、衍生产品开发和经营等方面拥有共通的渠道和运作属性,这使得两者之间的产业壁垒逐渐降低,竞争合作的关系则不断加强,从而具备了在更大产业经济范围内进行产业融合的条件。

2. 符合文化创意产业的运行机制要求

文化创意产业的运行机制是指文化和创意产业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以推动整个系统运转的形式和功能[14]。基于少儿电视频道和动漫产业各产业要素之间的密切关系,融合发展有利于构建合理的以儿童为共同受众的文化创意产业组织系统,整合产业资源,形成更有效的动力机制和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收入多元化、降低经营风险的目标。

3.符合电视产业经营学和动漫创意产业论的基本观点

电视产业经营学认为电视产业经营包括广告、节目、网络和延伸产业的经营[15]。少儿电视频道参与并融入动漫产业的作品开发、衍生产品经营等环节,可实现少儿电视频道延伸产业的经济效益,改变频道对广告收入的过分依赖,拓宽频道的收入来源,为少儿电视频道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提供资金支持。从动漫创意产业论的观点看,播出效果决定版权价值和创意影响力[16]。作为主要的动漫推广和播出平台,少儿电视频道在动漫产业发展和产业链资源整合中具有重要作用[17]。

三、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

融合发展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深度访谈了20位儿童电视频道和动漫产业各产业链环节优秀企业的负责人。其产业链涵盖环节包括儿童电视频道、动画制作公司、漫画出版公司、品牌推广和授权公司、动漫音像制品发行公司、玩具公司等。例如,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广州电视台少儿频道、广东嘉佳卡通频道、深圳电视台少儿频道、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咏声动漫公司、广州欢乐反斗城玩具有限公司、广州市天贝玩具有限公司、《漫友》动漫研究所、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行部等。

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分析法。如图1所示。它是一种在系统收集和分析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18]。对所有深度访谈的资料,应用质性资料分析软件ATLAS.ti,它能辅助研究者完成对大量文字、图片、声音和图像数据的定性分析(图2和图3分别为该软件的基本界面和扎根理论分析的编码窗口截图),提炼出融合发展模式的要素和各要素之间关系的二维表,为本研究融合发展模式的构建创造条件。

图1 扎根理论分析法

图2 ATLAS.ti质性资料分析软件的界面

图3 ATLAS.ti的编码窗口截图

1. 开放编码

表1显示了开放编码把原始资料“打散”并赋予本土概念的过程;表2显示了开放编码后引入的45个本土概念及出现频次。

2. 主轴编码

从本土概念出现的频次表中可以看到,业界对各产业链环节的分工和整合需求十分迫切,因此需要从产业链各环节整合的思路寻找主轴编码所需的范畴。

表3显示了将一些相关或有重复内涵的本土概念进行归纳和合并,并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理论和电视经营与管理理论的相关观点,在产业经济学理论关于基于知识流和资本流的产业链整合理论的指导下,对归纳合并后的本土概念进行整合,形成本研究扎根理论分析的若干个主范畴和子范畴。

3. 选择编码

经过上述编码分析,可以根据动漫产业与少儿电视频道各自的发展过程,提炼出两者在产业发展中所涉及的关键产业环节。鉴于两个产业在产业开发过程中拥有共同的产业链环节,我们将重复的产业链环节进行合并后,得到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系统要素,如表4所示。

四、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

融合发展的系统要素关系表

根据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知识流和资本流两个维度,建立相应的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要素关系表如下。

1. 知识流融合模式要素关系表

依据扎根理论分析中的各编码对要素之间知识和信息流通关系的表述,结合相关文献对各要素关系的论述,构建表5所示的少儿电视频道和动漫产业知识流融合模式要素关系表。

2. 资本流融合模式要素关系表

依据扎根理论分析中的各编码对要素之间资本和利润流通关系的表述,结合相关文献对各要素关系的论述,构建表6所示的少儿电视频道和动漫产业资本流融合模式要素关系表。

五、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

融合发展的模式构建

1. 知识流融合模式的构建

根据扎根理论研究得出的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知识流融合模式要素因果关系表(见表 5),结合相关理论中对各产业要素关系的论述,将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知识流融合模式用图4表示。

图4 知识流融合模式

2. 资本流融合模式构建

根据扎根理论研究得出的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资本流融合模式要素关系表(见表6),结合相关理论中对各产业要素关系的论述,将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资本流融合模式用图5表示。因为在该模式中,动漫品牌推广和动漫形象授权环节的功能有时是由动漫生产端完成的,因此,该环节在融合发展的资本流模式中是一个可选环节,故用虚线框表示。

表2 开放编码后引入的本土概念及出现频次

3.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构建

知识流模型和资本流模型之间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关系:知识流决定了动漫产业和少儿电视频道所产出的社会教育产品的质量,是二者实现社会教育效益和从事产业开发的基础。而资本流的融合和良性运转则是少儿电视频道和动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为了更好地融合少儿电视频和动漫产业的社会教育功能,需要整合国家政策、市场环境、行业协会、

表3 范畴及其与有关概念的关系表

表4 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系统要素

图5 资本流融合模式

社会资本投入等因素;政府参与动漫产业的整合,并与行业协会合作形成对少儿频道和动漫产业强有力的规范、协调、服务和沟通体系;良好的市场环境能够对产业发展的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实现产业利润的合理分配,保护创意产品的内容和品牌形象,也能够通过完善的市场规范和立法,合理规定产业链上各企业的权益,降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提高合作的效率;融合后的产业体系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吸引来自政府、社会、银行和行业协会的资金,社会资本的投入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少儿频道与动漫产业的受关注程度,形成全社会关注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氛围。从而促进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可持续发展。

综合上述对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要素及其关系的分析,构建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如图6所示。

第2篇:产教融合论文范文

关键词: 金融学 差异性教学 实践

在经济全球化及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金融在一国经济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随着经济对金融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社会对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变得格外迫切。因此,如何培养新经济和新金融人才,高等教育肩负重任。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特点及培养目标的不同,在“金融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性教学。

一、“金融学”课程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从历史上看,货币、信用等金融要素的产生已有几千年了,在资本主义运作方式确立以前,无论是货币的演进,还是信用的发展,都是相对独立的。工业革命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式银行的出现把货币经营与信用活动融为一体形成了金融范畴,由此金融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至20世纪中叶,尽管有比较完备的金融市场,但主要的金融活动仍然在货币系统和以存款货币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覆盖之下,因此,金融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货币和银行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资本市场运作、金融资产估值和经济主体理财已经成为金融活动的重要内容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面对新的变化,国内高校在教学中普遍采用宽口径金融的研究范畴,即包括货币与汇率、信用与利率、金融资产价格、金融市场与交易、金融机构与业务运作、货币需求与供给、金融总量与均衡、宏观调控与监管、金融发展等所有活动的集合。随着金融创新及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金融活动越来越错综复杂,新的融资方式、金融工具、风险管理手段及市场热点层出不穷,“金融学”课程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点。

1.金融活动的国际化趋势。

金融交易越来越国际化。投融资活动不再拘泥于一国范围之内,经济全球化迅速促使金融国际化。资本流动促进货币及各类金融工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交易,从而形成了巨大的金融网络,一国金融市场的波动会通过金融资产的相关性及传染效应而迅速波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安全。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外国银行及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并与国内银行业享受同等国民待遇。一方面,跨国银行等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国内金融机构在海外市场拓展业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伴随资本的国际流动,银行网络遍布全球,同时促使跨国银行的发展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这些都榻鹑诨疃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2.金融活动的市场化趋势。

金融活动的市场化是指融资方式或资产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市场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定价由市场决定,资产流动性越来越强。伴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大量银行信贷或应收账款这类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被作为虚拟的本金发行证券,并在金融市场上出售、交易。资产证券化为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交易工具,促进了金融市场的活跃及效率的提高。金融活动的市场化,使金融理论从宏观的抽象理论描述转向了一种市场化的研究。以投资组合理论、资产定价理论及风险管理理论为代表的金融市场理论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3.金融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

科学技术的多元化发展,促进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相互渗透,形成了一系列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资产组合理论第一次提出把数理方法引入金融问题的研究中。多因素套利理论将影响资产收益率的因素分解成多种因素,从而更加贴近市场实际。分解过程需要技术支持,衍生金融工具中的期权定价模型更需要数学和统计技术支持,金融产品的设计需要工程化思维与技术的支持。

现代金融业务及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有关金融学问题的研究已超越了传统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使得金融学科与多个学科领域形成交叉,金融工程、行为金融、数理金融等多个交叉学科孕育而生,创造性地解决了各种金融问题。此外,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金融业的运行方式,导致传统支付和融资业务向电子化、网络化、证券化的方式转变。

二、“金融学”课程针对不同专业实施差异性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金融学”课程。该课程内容涵盖了货币、信用、汇率、利率、金融资产价格、金融市场与交易、金融机构与业务运作、货币需求与供给、金融总量与均衡、宏观调控与监管、金融发展等所有宏、微观金融活动。对于金融学专业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对整个金融体系有个全局的认识和把握,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如《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国际金融》等的学习打下基础。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如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学科必修课,可以充实完善其专业课程,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对于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金融学”是一门选修课程,供对金融有兴趣的非财经类专业学生选修。对于这类学生而言,“金融学”课程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微观市场领域,如资本市场的运作、有价证券的交易等方面。

由于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需求不同,对金融理论与业务的掌握深度与广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再考虑到“金融学”课程涵盖的内容众多,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授课学生的具体专业实行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三、“金融学”课程在不同专业实施差异性教学的具体实践

1.针对不同专业,实施差异化的课程教学要求。

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需要对金融学进行整体性、框架性的介绍。其中既包括货币、信用、利率、汇率、金融资产价格等基本范畴,又涵盖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微观金融领域,还涉及货币需求与供给、金融总量与均衡、宏观调控与监管、金融稳定与发展等宏观金融层面。鉴于该门课程对于金融专业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两个目标:第一,学生要全面掌握金融学的理论框架、基本范畴、基本原理、现代金融理论的前沿与发展动态,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学生思考的广度、深度与高度,提高专业素养。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系统地掌握货币、信用、利率、银行等多方面的金融理论与业务知识,能够运用相关理论与业务技能,更好地从事企业投资、市场营销、企业风险控制等活动。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相比,可适当放低非金融学专业学生在金融理论方面的要求,同时应注重金融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具体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现代金融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进行资金管理、投融资决策及风险管理等活动。

2.针对不同专业,实施差异化的课程教学方法。

(1)金融学专业。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全面掌握金融学的理论框架、基本范畴、基本原理、金融理论的前沿与发展动态外,还要培养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金融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讲通、讲透。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金融的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

针对金融学专业学生专业性强及小班教学的特点,在“金融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研究性教学方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开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在“金融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3―5个研究专题,由教师引入专题的研究背景,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自由讨论,再以组员报告的形式汇总小组的观点,最后由老师做进一步的总结与点评。通过互助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教师在讲授金融理论时可以降低理论深度,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点教授完之后,通过具体案例,如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金融热点问题,突出金融知识的运用性。

此时,对于金融热点问题的探讨角度与金融学专业的教学有所不同。教师应尽量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在货币一章可以引入人民偶尤SDR一篮子货币的话题,教师可以从微观层面展开探讨,如人民币加入SDR对企业的进出口贸易、对老百姓的出国旅游、对居民的资产配置等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又如在金融市场一章可以增加证券市场的交易及策略分析的介绍,对于股票交易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动员参加股票交易模拟大赛,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加对金融的感受,提高学习的兴趣。

3.针对不同专业,实施差异化的课程考核方式。

“金融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大部分高校仍以闭卷考试的形式为主。目前,我校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为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并未采取差异化的考核方式。笔者认为,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实施差异化的课程考核方式。

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应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可以取消期末笔试的环节,总评成绩的构成应更加多元化。结合研究性教学的特点,可以对专题讨论中学生的讨论发言、相关章节布置的课程论文、上课时的新闻分享等环节都设置考核标准,给出一个综合的评价。总之,通过对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真正实现参与式和互动式教学。

对于非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考核方式应由重知识测试向重能力测试转变,要降低闭卷考试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考试的题型应更加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从金融学角度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培养独立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结合“金融学”课程的自身特点,要提高不同专业学生的金融素养,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就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对课程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整与创新,提高高校“金融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家敏.从金融学科发展趋势看我国的金融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03,4:49-51.

[2]康立.《货币金融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探索[J].金融教育研究,2012,5:77-80,84.

[3]钱丽霞.《金融学》课程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48-249.

[4]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博迪.默顿.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第3篇:产教融合论文范文

【关键词】产教深度融合 理论基础 实践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071-0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出台,使产教深度融合理念从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华丽转身为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足见国家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重视以及对现今校企合作实效有待强化、产教融合效率和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现状的清醒认识,也大力敦促职业院校要在实践中努力探索产教深度融合的高效率、高效果的模式。这不仅是国家大政方针的要求,更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产教深度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厘清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别教育的性质与特点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职业教育中践行产教深度融合理念必须具备相应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切实可行的实践途径。

一、践行产教深度融合理念的理论基础

(一)认识职业教育的规律。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联系和必然趋势。职业教育的规律简单说就是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服务发展要求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社会需求,进而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就业要求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步入社会就能独当一面,所学、所知与所能可以满足用人单位不同岗位的实际需要,学生的就业能力要强,就业的质量也要高。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不能仅依靠职业院校一元主体,实际上,职业院校这个主体永远都无法真正做到服务发展、促进就业。职业院校只有与社会其他主体以及政府等部门深度合作才能真正做到服务发展与促进就业,这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途径归结起来就是坚持产教深度融合。

(二)产教深度融合的理论阐释。产教深度融合直接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也是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最为明显的区别。

a教深度融合的基本内涵是校企互动、产教一体。产教深度融合的目的和动因就是要实现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与行业企业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融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素质陶冶、技能提升、科技研发、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于一体,打破教育与职业、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工作之间的传统界限,实现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共赢,促进高素质技术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促进职业院校和合作各方共同研发并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基本要求包括: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二、践行产教深度融合理念的实践途径

(一)坚持就业导向。就业导向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产教深度融合理念的目标基础。职业教育与就业教育日渐被视为同义语,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业导向和目标其实就是职业教育所有改革和创新的灵魂。职业教育的各项改革与发展必然也要以就业导向和目标为考量的核心因素。

作为坚持就业导向核心举措的产教深度融合,是职业院校与企事业单位、行业乃至政府等多方主体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全过程中,跨越就业与教育、职业院校与企事业单位、理论与实践,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最佳途径。借由产教融合,真实实现多重对接,包括但不限于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与职业院校专业开设的对接、职业(岗位)技能标准与教育教学内容的对接、职业技能证书与学历证书的对接、实际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对接等。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对接均应立基于职业院校学生就业之需求。坚持就业导向是在职业教育中践行产教深度融合理念的基础,是根本。

(二)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深度结合培养人才。具体如下:

1.尊重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办学的主体地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深受国外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其中以企事业单位为主导的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影响为最大。但这种模式的合作主体中,企事业单位的主宰作用过强,职业院校对企事业单位过于仰赖,导致职业院校常常由企事业单位牵着鼻子走。这是“双元制”的一个弊端。究其实质,这种弊端源于共同办学主体地位并未明晰。充分尊重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办学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克服各种失衡,使共同办学的主体在地位上居于并重,既可以防止过于强调职业院校的地位而将企事业单位置于辅助地位的弊端,也可以消弭“双元制”模式下片面坚持企事业单位培训主体地位的不均衡现象。

尊重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办学的主体地位并不代表两种主体的地位没有区分。区分是必然要有的,否则就不会有合作的基础。正是由于存在事实上互通有无和相互配合的需求,所以才有了两类主体的合作。谈及区分,其实是从共同办学主体的特性和职能角度考虑的。职业院校在理论和科研方面处于主导地位,企事业单位在实践、实验和用人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处于主导地位,这也是尊重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办学的主体地位的最基本要求。

2.订单式与合作(联合)式培养人才的实践。在人才培养的合作领域应坚持订单式与合作(联合)式培养的结合,且应各有侧重。

订单式培养与合作(联合)培养是存在明显的区别的,二者的侧重点和具体要求不同。订单式培养与委托加工产品有些相似,用人(用工)单位将需要的人才标准提供给职业院校,职业院校按照这些要求,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在订单式培养的合作模式中,职业院校的角色与传统教学角色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培养人才的方案和要求不全是自己制定的,而是遵循用人(用工)单位拟定的标准和计划进行人才培养,类似于“加工方”,用人(用工)单位则是“定作方”。而合作(联合)式培养则充分体现了职业院校与用人(用工)单位的相依相成的关系,二者均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和方案,合作较为深入。在这种模式下,用人(用工)单位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合作介入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包括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课程的教学,学生的管理等等。甚至可以说,在这种模式下,用人(用工)单位的主导性和作用更强。

订单式是一种非深入合作的培养模式,合作(联合)式则是更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两种模式在现阶段都有发展的空间,都有存在的必要性,要合理确定符合职业院校和用人(用工)单位需求的恰适模式。

(三)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是职业教育不可忽视的基点,但专业技能应从广义上理解。与单一或单纯的专业技能不同,专业技能必须与职业综合能力一起考察,脱离职业综合能力的背景谈专业技能的培养是片面的,也是不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的。职业教育中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至少应从职业道德、基本知识、核心技能、相关技能和职业素养等几个方面界定,要在这几个模块架构下教育和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职业规划,自主提升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需求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四)创新教学内容体系。言及教学内容体系的创新,实际就是说让企事业单位深度参与教学内容的确定。

1.企事业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是企事业单位深度参与教学的基础。人才培养标准不再是职业院校关起门来制定的重要文件了。制定主体中企事业单位的缺位,极有可能导致人才培养标准自行其是,脱离市场需求。在职业院校传统教学计划与企事业单位用人要求的完美结合的基础上制定的人才培养标准才具有可行性、实用性与科学性。

在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时,职业院校结合相关市场调研结果,充分征求企事业单位的意见,细化各类能力标准,职业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避免职业院校闭门制定的人才标准无法得到企事业单位的认同,也避免的企事业单位的岗位要求不能及时地反映到教学内容中。双方共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也是融洽合作关系,减少摩擦的绝佳途径。

2.企事业单位参与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改革是企事业单位深度参与教学的常规要求。无论职业院系与企事业单位之间是订单式培养人才还是合作(联合)式培养人才,都允许并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标准是从宏观角度考虑人才的培养要求的,而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改革则是从中观上考虑人才培养的要求的。以汽车维修专业为例,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是框架性的,具体的能力标准和要求则与具体的课程密切相关。例如,喷漆技术大多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的,这门课程要达到何种专业水准,课程内容应该涵括哪些知识和技能,其实正是课程内容设置和改革的工作核心。

3.企事业单位参与教材编写是企事业单位深度参与教学的直接表现。职业院校教师编写教材已经非常流行,这类教材多数并未吸纳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和行业专家参编,教材偏理论,实践内容先天不足。其中的原因既包括职业院校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与素质不够,也包括教师群体存在从骨子中排斥企事业单位专家和行业专家参与教材编写的心态,甚至有些教师基于不愿意展露自己在实践领域的不足而有意无意地拒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行I专家参与专业教材的编写。不过近些年来这种编写教材的情形开始发生变化,职业院校开始主动、大量地吸纳企事业单位专家和行业专家参与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写。这可以说是职业教育发展利好的表征,或者说,是产教深度融合理念开始广泛植入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意识的一个见证。

教材编写可以采用混合式,也可以采用分离式。混合式教材是将理论与实践内容融为一套教材,分别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人员编写,汇总后,再由理论和实践领域的专家以及“双师型”的专家集中审核,最大限度地将理论与实践内容融为一体,消除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隔阂。分离式教材对应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开的情形。理论部分由从事理论教学的人员编写,应用于理论教学;实践部分由企事业专家和行业专家编写,应用于实践和实训阶段。这种编写方法的缺点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从形式上分开,从实体上也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企事业单位除参与人才培养标准、参与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改革以及参与教材编写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企事业单位专家和行业专家必须参与教学,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企事业单位专家和行业专家亲自上教学一线,这是产教深度融合的本质要求之一。企事业单位专家和行业专家直接参与教学不仅可以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职业院校发现理论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存在内容权重超出实用和够用的范围或者理论教学安排与实践教学是否出现脱节等问题,有利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更精准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总之,产教深度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是促进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途径。为此,我们要深刻领悟产教深度融合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践行产教深度融合的理念,不断创新,使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秦斌.产教深度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N].广西日报,2014-08-05

[2]尹英杰,李辉.高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模式探索与实践[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3]杨子舟.产教融合研究综述[J].品牌,2015(8)上

[4]尹英杰,李辉.高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模式探索与实践[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立项项目“产教深度融合理念下高职院校专业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20154301)

第4篇:产教融合论文范文

[关键词]投资学;教学改革;教學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22-0116-01

一、投资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投资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是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专业、财务管理等经管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特别是2015年我校经济2014级金融学培养方案修订之后,投资学容纳金融市场学和证券投资学等课程内容,学分增加为64学时,增加教学内容的广度和难度,使得投资学课程呈现出如下特点:

(1)它是金融学本科专业课中比较难的一门课。

(2)它反映了当代金融理论的最新成果(与部分传统的金融市场学内容不同)。

(3)它确立资产定价在金融市场学乃至金融学中的核心地位。

二、传统投资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投资学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和延续性不足

对于我校金融学专业而言,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在已经开设的金融市场学、投资学、证券投资分析、公司金融、衍生金融工具等课程内容简单重复,并由不同的老师承担,对不同课程的教学重点、教材选用和教学大纲的制定没有统一的科学规划,投资学知识体系缺乏整体性和延续性。

(二)投资学专业教材有限,与教学环节相脱节

投资学课程的前瞻性较强,虽然教材众多,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投资学专业教材有限,并且大多数教材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内容陈旧,无法达到教学要求,更无法达到市场需求。

(三)学校实验经费有限,实践教学环节欠缺

投资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但由于目前学校的实验室建设中,学校的实验经费有限,缺少证券模拟和期货模拟交易与分析的相关软硬件设备,导致投资学课程教学不能满足目前金融市场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四)投资学教学缺少新型分析工具、分析方法和交叉学科知识的运用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金融+数据库+信息+技术”综合性集成化已经成为单一的金融学科发展方向。从金融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既能掌握扎实理论基础,又能具备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的专业化人才。然而,目前的投资学教学对金融计算、数据分析、统计计量等交叉学科知识应用较少。

三、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建议

(一)基于金融学发展前沿优化投资学教学内容

金融全球化、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工程化是目前金融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基于地方民族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修订培养方案,调整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投资的发展脉络。此外,基于教材编纂的前瞻性和全面性,选择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滋维·博迪的《投资学(INVESTMENT)》,第九版为教材。

(二)理论结合实践,改革教学方法

投资学是一门要求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培养适应金融市场需求的专业化人才。因此,探索出一套教学重点突出、条理清晰、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为了强化实践教学,可以在课程实验中增大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比重,通过实训项目、证券交易模拟实验和期货交易模拟实验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盘能力和投资学专业素养,满足金融市场的人才需求。此外,可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让学生有机会进入到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等金融机构开展实践学习。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金融市场瞬息万变,金融创新日新月异。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将金融组织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等前沿性内容引入授课内容和课后拓展阅读材料,拓展完善金融创新产品设计,让学生通过团队讨论、课程展示、小组竞赛等形式展示其金融创新产品设计成果。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开放式教学、证券模拟实验室、期货模拟实验室、跨专业综合性实验、金融创新产品设计大赛等多样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投资实践,为其就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广志.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总结.西北师范大学学报[J],2005. 

[2]陈尊厚,胡继成.基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投资学教学改革思考.中国大学教育[J],2015(9). 

[3]曹锦文.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第5篇:产教融合论文范文

关键词:金融理论;教学;创新能力

对于金融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毕业后可能从事的职业包括理论研究和实际金融部门的日常操作及产品研发工作,进入20世纪80年代,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理论也成为经济理论中发展最为活跃的部分之一,光具备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仅无法理解现实金融理论的变化,更不能针对现实金融环境设计出新产品、新服务,因此,在金融理论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了重要一环。

一、创新能力的界定

传统教育认为,人们在青少年时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基本受用一辈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加速更新换代,有关研究表明:一个科技人员应用知识的总量大约只有20%是从传统学校教育中获得的,其余的约80%是在以后工作和生活磨炼中适应需要不断学习的结果。

由于理论依据、判断标准、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的不同,对创造力即创新能力的定义也不相同,有关创造力的定义多达数百种。早在1960年李普茨就对各种不同的创造力定义进行了分析,并归结为6类。托兰斯于1988年将创造力的定义方法也分为6类。不管这些分类和定义有多大差异,多数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认为:创新能力指的是在学习学科知识、解决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的问题过程中,力图以新颖和独特的方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空间、获取信息、分析加工和转换信息、储存信息、应用和监控调节信息,从而达到产生或可能产生出某种具有社会和个人价值的成果,并加以传递、展示、评价和反思提升这些信息的智能品质。

就金融类学生而言,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①快速扫描现实,发现经济金融领域新问题的能力。这指的是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敏锐度,这往往是提出创造性见解的前提。②原始性创新能力。伴随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许多具有原创性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涌现,这也推动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甚至有人说金融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更甚于科技的进步,这足以说明金融领域工作者原创能力的重要性。③在现有知识基础上的集成创新能力。原创性的创造能力毕竟不够普遍,但集成创新在现实社会中是很常见的。在金融领域里,结合别人的创新并将之整合,是很重要的创新能力。④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作为转型期的中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更多的是引进、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加以改造,这种创新能力推动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敏感度

理论联系实际是创新能力的重要来源,尝试发现新问题,这本身就是创新能力的前提。一方面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吸收各种有关信息知识的积极心态,提倡一学期读一本到两本金融专著,并动员班干部把征订的金融刊物摆放在教室里好让同学们经常浏览,公布主要的财经类网站,要求学生定期浏览,并能将某些热点问题提出来供全班同学讨论;另一方面,在每一周的课堂教学中,安排5~10分钟时间专门给学生介绍最新的金融行情、金融学科的发展状况。课后利用电子教学平台与同学们互动,提出一些中国最新的经济金融现象供学生思考。比如,目前中国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在课堂中就书本上的相关理论,提出目前中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方法。先引导学生用书本知识进行解释,然后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经过准备后,再在课堂上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解释,并将主要观点摘抄到电子教学平台上,供同学们讨论、评价。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激励学生大量阅读,并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经济现象联系起来,通过学中思考、思考中学习的模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帮助学生发现热点问题,特别是找到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

三、教授基础理论的同时培养原始创新能力

金融理论是金融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理论性较强,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显然不适合当今改革开放的需要。理论教学内容的基本定律和原理大部分属于原始性创新成果,在讲授教学内容中,首先从源头阐述基本定律和原理来源于最初的哪些文献,提供它产生的历史、哲学和社会背景。

一方面,备有详细、科学的教案,在教案中着力刻画不同理论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整个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介绍理论产生的背景,学生了解不同理论观点的产生是因为原有理论缺乏解释力而出现的;第二阶段的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宏观经济政策,帮助学生了解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第三阶段的目标是研讨金融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在各个教学阶段,以出思考题的方式动员学生密切关注新型理论产生的原因和基本的创新点。比如,在学习凯恩斯理论时,首先从凯恩斯理论产生的背景入手,对当时的历史现状、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特别是金融领域出现的新现象进行阐述,然后讲解传统理论对大危机的解释力不够,凯恩斯如何从各个方面批判古典金融理论的,以及如何提出富有原创意义的投机性货币需求理论的,并对这一理论在凯恩斯理论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提出具体的分析和评价,通过这种教学帮助学生对原始创新能力的感知,鼓励学生以批判学习的态度对待经典理论。特别重要的是在具体分析凯恩斯理论产生的背景时,指出凯恩斯的理论虽然比传统理论有很大突破,但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受到维克塞尔理论的启发,在这种引导式的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原始创新产生的途径,激发学生结合现实问题提出原创性观点的勇气和发散思维能力,并自觉地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思考现实问题,用所学的理论尝试解释一些经济现象。

另一方面,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培育一种发掘学生原始创新能力的氛围。好的学习风气会让绝大多数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状态。为了促使学生厚积薄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发表“奇谈怪论”,当学生们以此为荣时,学生们的创新欲望也就被激发了出来,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直接推动因素。

四、激发学生的集成创新、吸收创新能力

目前高校许多基础课程仍然建立在旧的科学结构和体系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巨大成就很少进入教学内容体系中。时代在前进,知识在发展,教学内容却依然如故,因而在教学内容中,先进的前沿理论与陈旧的教学内容的矛盾日益尖锐,已经到了影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地步。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了结构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指出:无论我们选择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之间那种具有内在联系并起普遍作用的知识体系。我们认为基础课程和当今众多新兴理论可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为当今众多理论是在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上产生的,这些技术的发展对基础课程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表现为基础课程的一些概念建立在新的社会现实上,因而有了新的内涵。基础课程的一些原理有了新的应用,人们对这些原理的认识更加深刻,这些原理有了新意。用现代的观点更新基础课程的内容,这是知识整体性和教学系统开放性的要求。因此,在高校教学内容中,应该讲授从基础课程到当今众多理论的发展概况。例如,在讲到菲利普斯曲线时,涉及最新研究中利用菲利普斯曲线位移来解释20世纪末美国的低通胀、高增长和低失业率的现象,同时用这种曲线的移动解释七八十年代的滞胀,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凯恩斯理论的一般性。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对各种理论观点的分析范式和新理论产生路径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许多新理论不过是对传统理论的集成创新。如货币学派的理论学习过程中,将之与凯恩斯理论和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进行对比,指出货币学派理论不过是对凯恩斯理论或托宾理论的重新表述而已。在介绍新古典综合理论时,指出新古典综合学派虽然是新凯恩斯主义的重要代表,但在其理论体系中也吸收了货币主义学派的一些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著名的IS―LM曲线。在这种理论比较和引导式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集成创新的基本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

至于消化吸收创新能力主要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科研项目的方式达成。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机会体验从跟踪到模仿再到创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首先,让学生理解获取知识主要渠道是自学,而不是完全依赖课堂讲解。其次,提供能让学生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大学生都有谋求认识和自我表现的愿望,每个人都具有一些创造力,但是大多数人没有学会去应用它。没有人是不受到激励去做任何事情,激励就是鼓舞人们作出抉择并采取行动,提供展示自我能力的舞台就是一种激励。跨世纪的大学生肩负着时代的重托,他们思想活跃,不再被动地接受别人思考的结果,而是密切关注外界的风云变幻,把握时代的脉搏,吸收各种信息,提炼出自己的创见。再次,除了举行专题课堂讨论外,还支持学生把自己的思考轨迹写成专业文章,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将这些文章公开发表。虽然这些文章尚显稚嫩,但它们是同学们智慧的火花,是他们参与经济实践学以致用的写照,也是模仿、吸收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最后,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课题研究当中来,通过查阅资料、文字编撰,学生可以全程了解一项研究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将自己的研究诉诸文字,这是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的最好模式。

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

第6篇:产教融合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国际金融;双语教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也逐渐加快。中外合作办学正是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产物,这种新型教育模式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合作中优化和改进现有的教育资源,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优化和整合。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在这种国际化大潮中与国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在国内出现了一系列合作办学的专业。本文将以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国际金融专业为例,分析国际金融专业双语教学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合理化建议。

一、国际金融专业双语教学课程开设的建议

一般来说,国际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从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础课开始,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财会等二三十门专业课程,哪些课程适合开展双语教学?哪些不适合?这是值得我们认真考虑的地方。经济学的课程既不同于一般文科课程的偏重文字表述为主的理论教学,也不同于理工课程偏重数理运算逻辑分析为主的教学,属于兼具了两种课程特点的学科,金融学也是如此。课程的不同,对教学语言的要求也就不同,能够开展双语教学的课程,一定首先要照顾到课程的本身,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和课程上下衔接的要求,绝不能为了双语而双语,这样不但会失去了双语教学的良好效果,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整体效果,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第一,建议双语课程的开设以高年级的课程为主,尽可能减少在低年级的基础课上开设。双语教学的开展实际上既提高了对教师的外语要求,也提高了学生们专业课的外语门槛。一般低年级学生的外语能力可能四级水平都还达不到,更谈不上熟练应用专业外语了,如果强制在低年级基础课中安排双语课程的教学,大多数学生的接受度会很差,学习效果不好,从而对学生整个教学周期的专业课程和双语教学产生厌恶感和恐惧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基础课程是学生整个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只有打好了基础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因此,基础课程的教学使用师生的母语教学,会比双语达到更好的效果。

第二,建议双语课程的开设以实务性质的课程为主,尽可能不要开在某些主要的理论课程上。理论课程的教学比较注重教学语言的严谨和规范,有些知识点即使使用汉语学生也不见得能够理解消化,使用双语可能使授课双方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上产生误解,从而影响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运用。而实务性质的课程通过实务示范和案例分析来展示专业知识,使用双语教学不但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而且学生在过程中掌握的专业外语知识对未来工作岗位的一些涉外事务上会有极大的帮助。所以无论是从教学上还是实际应用上,实务性质的课程开设双语教学的效果都会相对较好。

第三,建议双语课程的开设要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市场对国际金融人才培养的要求。传统高等教育培养模式都相对偏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对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视不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在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对既熟悉专业知识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针对这一需求,国际金融专业的双语教学课程正是对市场需求的良好反映,课程的开设上也可以紧贴市场的需求。以期货和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为例,这些产品与传统金融产品不同,在我国属于起步阶段,基本上照搬西方的模式进行运作,如果开设期货、期权类的双语课程,正好满足了市场上对双语人才的需求。

二、国际金融专业双语教学流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教材

目前国内金融类专业教材主要有中文、外文原版和双语三大类,特点各有不同,水平也参差不齐。双语教学对教材的选材要十分慎重,选用外文原版教材还是国内的双语教材,一定要根据课程和学生的情况选择,一是注意课程的难易度,二是要照顾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不管是外文教材还是双语教材,都有侧重理论和侧重实务的。这方面的选择就要紧贴课程的特点,完全以具体课程的要求进行选择。

2.内容

双语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一定要在学生充分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相应的实际应用的环节。比如在案例教学中,选取大量国内外经典的金融操作实例,在案例的展示过程中,结合一些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接受起来就更加容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的教学,学生很可能陷入对外语的理解和消化上,忽视专业知识的理解。将理论和应用结合起来,采用理论――实际――理论的方式,学生的接受效果会更好。

3.语言

双语教学的主要的难点就是语言的问题,教学中外语和汉语的使用度的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双语教学中如果以汉语为主,那么就失去了双语教学的意义。如果全部使用外语教学,大多数学生的能力并不足以接受。既然双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专业外语在该领域内的应用,那么教师不妨在双语教学中以外语的讲解和示范为主,外语讲解后,再使用汉语进行一定的补充说明,将重点和难点再次对学生进行强调,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在这种专业外语的交流中,学生的外语口语能力和专业能力都在无形中得到提高,也能使教师对学生掌握的地方有所了解,便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4.考核

相对一般的专业课,双语教学课程由于语言能力的要求难度加大了,考核的方式和难度也就不能完全等同于其他课程。考核内容过难或者过于偏重理论,考核的效果不见得好,学生整体的成绩相比较其他课程也会偏低,对于整体学生成绩的评价显得不够公平。双语教学课程考核的难度可以较之其他课程略低,专业外语和专业知识的考核要结合起来,综合考核学生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

考核方式上,双语教学课程也应该采取灵活的方式:一是可以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甚至总评成绩中以平时成绩为主,因为双语教学的情况下,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外语能力和专业知识运用的表现更能代表学生的真实水平,是期末考试的一张卷纸无法表现出来的;二是可以改革期末考试的方式,以口试与笔试相结合或者实务操作的方式进行,这些方式既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也更能展示出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三是可以布置学生撰写外语的专业论文或者调查报告,作为考核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设以及开设后的各个教学环节,都要切实注意到课程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争取使国际金融专业双语教学的课程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过程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7篇:产教融合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金融学专业 本科教育 实践教学

论文摘要:现代金融学专业的发展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加强实践教学是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目前工科院校在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提高金融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应从思想认识、培养计划、师资队伍以及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

在理工科院校,因其重点学科是理工科,虽说开设了金融学专业,但对金融学的发展重视不够,投入较少,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无法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因此,实践教学成为工科院校金融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严重制约了应用型金融教学。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素质不高,很难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教学计划的完整性,而忽略实践教学内容的关注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社会对金融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各高校对每级学生都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包括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理论和实践环节的教学学时和学分要求,有些高校过分追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环节之间的比例关系,对实践性的学时和学分也有相应的要求。目前,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做为课程组成部分的各类实验课、课程设计、社会调查、学年论文、金融模拟实习、生产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但这些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明确规定,规定了实践环节总学分的上下限,各实践环节也有规定。加之过分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英语、高等数学、思想政治类等公共基础课所占比重过大,势必要压缩专业课时,与专业课相匹配的实践环节内容的完成很难得以保证。

2.实践教学时间过短

目前,我国金融学专业教育中,理论教学仍占主体,实践教学内容相对薄弱,各教学环节相对分散,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性环节。有些实践性环节一般安排在理论课结束之后的假期,暑假天气过热,寒假忙于过春节,一些实习单位并不是很乐意接受,实践时间大打折扣,与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相比,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时间和效果就很难得以保障。

3.缺乏一支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队伍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金融学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高质量的师资不能局限于高学历、高职称,普通高等院校师资为了应对教育部的教学评估,引进人才时更注重学历要求,目前担任专业课的任课教师90%以上具有研究生和博士生学历,高学历人才虽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从高校到高校,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以及职称的评定,更多注重的理论教学学时要求和科研水平,教师很难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知识的更新,导致教师缺乏进行实践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不佳,这样的师资队伍怎能符合当今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

4.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长期以来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滞后。为此,2005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开办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以及将实验室建设作为本科教学评估的重点考核内容,各高校才真正重视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金融学专业的校内实践基地以金融模拟实验室为主,它只是各高校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金融学专业要申报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难度大,一些重点高校以打包形式获批部级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投入较大,学校投入也有较大的积极性,而对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侧重点却不同,因此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在各高校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缓慢、实验内容较少等问题突出。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校外也建立起一些实践教学基地,但揭牌仪式多,实习内容少,由于金融机构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接受学生实习会影响到他们的自身工作,加之实习多安排在假期,学生数量多且集中,实践基地往往很难一次性接收,有些实习单位分批安排实习,但学生整个假期将被占用,实习带队教师时间也捆得过死,很难利用假期时间从事科研活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从而造成学生和老师的实习积极性不高。

二、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大量进入我国,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金融业的竞争可以说是金融人才的竞争,金融业务的开展很大程度取决于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随着金融业竞争的激烈性和复杂性,对其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学本科毕业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大多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操作能力欠缺。因此,要适应金融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就必须明确实践教学在金融学本科体系中的地位,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综合能力和素质为主线,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安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构建一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以下4个层面:专业技能的训练、专业课程设计与实验、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写作、专业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1.专业技能的训练

专业技能是从事金融学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外语口语、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数据处理、金融软件的操作、点钞、珠算、银行会计实务操作等。尤其应针对银行电脑汉字输入、点钞及伪钞鉴别、计算器的基本技能考核标准来安排,技能训练考核标准参照工商银行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学生熟练掌握后走上银行工作岗位上手更快。

2.专业课程模拟操作与实验

金融学专业课程主要包含银行、证券投资、保险三大类,这些课程实务操作性都很强,可根据各课程的性质,在学习该课程理论课后,适时开设专业课模拟实验,通过建立的校内金融模拟实验室进行。目前有一些软件开发公司已开发出一些实际操作性较强的的金融软件,如股票模拟交易系统、期货外汇模拟交易系统、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系统、国际结算模拟系统、信贷业务及风险管理模拟系统等软件,通过全方位的仿真模拟训练,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理论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理论教学不再枯燥无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

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都是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运用,是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巩固和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学年论文可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结束,字数要求比毕业论文更少,但要求论文格式规范,符合本科生学位论文的要求,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基础。毕业论文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可根据毕业实习搜集到资料撰写毕业论文,质量上应比学年论文要求更高,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生产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

实习是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实习主要包括生产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可采取集中与分散、校内与校外等多种组织形式进行。生产认识实习一般可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结束后,学生经过三年的金融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生产认识实习,可加深学生理解所学的金融理论知识,同时也是找出差距的学习机会,学生更能明确今后努力方向,主动调整学习目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它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所学理论知识的大检阅,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大演习。可采取顶岗实习的模式,毕业后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同时,可根据毕业论文的要求,搜集资料为毕业论文撰写提供现实素材,写出的论文才能与实践紧密结合,做到有的放矢,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毕业论文大肆抄袭现象。 转贴于

三、加强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

1.制定出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金融人才培养计划

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金融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一定金融理论知识,熟练和掌握外语及计算机等基本技能,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WTO,按照协议,我国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开放金融业,金融机构、证券机构、基金机构以及保险机构,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和业务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金融业越向纵深发展,对金融人才复合性的要求也越高。因此,高校应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制定出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金融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以及实践教学指导书,学生可通过实践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2.建立一支具有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达到教育部对师资的评估要求,我国高校引进教师时,过分强调学历、职称,无形中淡化了对实践经验的要求,这些老师虽具有高深的理论知识,但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应逐步实现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优化,建立一支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一,学校应制定教师培养计划,每年安排教师有一定时间到银行、证券、保险等部门,从事相关部门的主要工作,熟悉该单位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可以与相关单位加强合作,从事科研活动。第二,建立一支有政策保障,能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实验管理中来的实验队伍。要求实验室人员参加岗位技能培训,取得相应培训资格证。第三,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国外的应用型大学在聘请教师时,常常把实践经验看作一项重要的条件,德国柏林科技大学的所有教授来自工业企业,都具有工程师资格。高等院校引进一批学历层次高、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从事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也可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或实验教学顾问,优化师资结构。只有建立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业务技能的师资队伍,培养应用型金融学人才才有保障。

3.提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调动学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在金融学教学中实践教学只作为理论教学的一种补充,实践教学未能起到真正作用,这种教育模式很难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各高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岗位聘任和职称评定方面给予倾斜,以提高教师指导实践的积极性。对于实践经验缺乏的教师,应加强自身实践经验的提高,同时,还必须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实践的意识,在实践过程中应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以及将来求职的关联度,还可以聘请本专业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友现身说法,以激发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只有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还可缩短学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和社会人转变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今后人生发展。

4.增加学生实践时间,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金融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务性较强的二级学科,且具有金融行业分布的广泛性,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应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在学生四年的金融学理论学习的同时,应安排总计不少于1年的时间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一方面加大投入建立起校内模拟实验室,可通过购买相应的软件,实现银行、证券、保险等多方位的模拟操作,使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模拟到时实务工作情景,加深学生对金融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可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还可弥补金融企业因业务资料保密性造成的校外实习效果不佳情况。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与金融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定,建立稳定的企业、学校“双向互助”的实践教学基地,金融企业能够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节约人才选拔成本和培训费用,也可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金融企业的了解,从而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的共赢。

参考文献

[1]王家华,汪祖杰. 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思考 南京省计学院学报 2007(2)

[2]王东升. 金融业发展与实用型金融人才培养 浙江金融 2008(10)

[3]徐扬、戴序. 构建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现代商业 2008(17)

第8篇:产教融合论文范文

1基础和应用学科建设现状

1.1迫切需要旅游管理专业在行业与政策中改革

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结合甚密,因而市场走向、文化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等都是专业建设不可回避的内容。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在近年的发展中逐渐暴露出与现行行业发展、政策需求相冲突的矛盾,如专业特色“区域”优势不突出;“实践”欠高端,缺少本科院校应该侧重的策划、规划类内容;师资队伍缺乏高端人才,缺少国内旅游研究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对旅游学科的根本性研究问题关注不够,缺乏高水平研究成果和科研项目等。为了解决应用型科学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与现行行业发展、政策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切实际地满足国家政府部门改组后的发展规划,旅游管理本科专业需要从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中汲取精华,谋求新的发展,让文旅融合率先在专业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取得实质性的变化。

1.2引入历史学理论知识

目前,历史学专业不属于热门专业,全国开设历史学专业的高校约有160余所。总体而言,历史学科在专业技能与研究范式上更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历史学科毕业生适应在各类教育、文化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相关岗位和文化企业实体中工作,可成为文科科研院所、中高等学校、政府机关、文化事业单位,出版传媒等企业单位的佼佼者。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历史学,深刻把握人类发展的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

1.3嵌入考古学以应用型实践为指导

考古学作为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新思想指导下,全力发挥“历史望远镜”和“历史显微镜”作用。当今中国考古学正进入发展的新时代,开始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特别指出要在“一带一路”沿线深入开展考古人文合作。在新形势下,国家政府机关、各级考古、文物与博物馆等文教企事业单位对考古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目前,考古学专业属于冷门专业,全国开设考古学专业的高校近50所。高校本科考古学专业一般立足所在区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培养考古学应用研究型专业人才为核心,丰富区域历史文化内涵。对接区域文化旅游产业,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通过优势资源整合、特色方向凝练、协同创新推动和标志性成果建设,强化国家和文化认同,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

基于“产出标准”,聚焦于“毕业要求”,培养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历史学基础学科和考古学应用学科的参与,一定程度上将弥补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在历史文化基础知识方面的缺陷;同时,也将有利于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和教师充分了解区域文化发展史,更能符合实际地开展实践课程、规划课程等项目。因此,历史学基础学科与考古学应用学科与旅游管理学科的融合发展,促使旅游管理专业明晰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发展方向,以培养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建设区域最佳、国内一流的旅游研究平台为己任,培育出更加符合时展的新一代旅游管理人才。

2基础和应用学科旅游管理教改对策

2.1深化产教融合,培育区域特色急需人才

创新校企长期合作的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精心打造“产业实践+理论研究+区域特色”的多重教育团队。一是依托地方旅游集团主导产业和资源优势,借助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在结合区域旅游发展特色(如红色旅游、研学旅游、规划设计、乡村小镇、度假村、中高端酒店管理等)的基础上,合作建立地方旅游产教融合发展研究院,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企业在深化产教融合中的重要主体作用,“引企入教”,邀请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多种方式参与到学校的专业方向设计、课程设计、教育教学方法设计、实习实训环节设计等方面;通过订单式培养,与企业合作开办实验班、联合开设旅行社等,开拓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运行新模式,提高企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契合度。二是与企业共建创新创业基地,协同开展学生实习实训活动,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依托行业,从行业中吸收、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来校授课和创业指导,在此基础上,增强学校任课教师与企业高层的互动交流。

三是立足区域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以应用研究型考古学科和历史学基础学科为蓝本,丰富区域历史文化旅游内涵。新时代高校担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社会使命,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必将充当重要角色,担当重要责任。对接区域文化旅游产业,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通过优势资源整合、特色方向凝练、协同创新推动和标志性成果建设,阐释和弘扬以区域历史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强化国家和文化认同,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全面提升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建设水平。2.2打破原有基础和应用学科限制,培养跨专业复合型人才体系旅游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学科,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生态学等不同学科都可以应用到旅游研究当中。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人文学科内部融合。深度融合文史哲等文科专业,形成“旅游+历史、旅游+考古、旅游+新闻、旅游+法学、旅游+金融”等新方向,与相关教学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形成专业集群、扩大旅游学科基础研究方向的同时,补充旅游学科理论基础知识的不足。根据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具体情况和本省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等因素,课程内容应该凸显地域文化,增设地域特色文化相关课程。旅游管理与历史、考古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遵循管理学基本培养模式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旅游管理专业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将历史学、考古学中相关内容“嫁接”于旅游专业本科或研究生课程培养中,强化“文化+旅游”的特色,与目前文旅产业发展的大方向相一致。整合历史学中的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等历史学教学资源,整合历史学科和考古学科中的本土特色语言学科体系,整合学术与服务地方经济的智库意识,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

二是旅游与外语学科融合。利用学校语言学科优势,打造“外语+专业”的培养模式,特别是“俄语+专业”实验班,形成“旅游+英语、旅游+日语、旅游+韩语、旅游+法语”等新方向,重视“旅游+外语”或者“外语+旅游”教学模式研究,鼓励教师、学生在国外学术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紧抓区域对外出境和对内入境旅游外语人才培养,同时增加小语种旅游学科就业价值观,融入到出入境国际化就业发展环境中。

三是旅游与理科融合。形成“旅游+大数据、旅游+人工智能”等新方向,以智慧旅游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中心,融合科技创新在旅游领域方面的相关应用,积极探索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智慧旅游新动能,引领智慧景区、智慧厕所、景区预约、智慧酒店等产业发生质变,培育旅游产业发展急需的旅游科技新型人才,以此提升学生和教师在科技领域的参与能力。

2.3基于文理科融合发展,建设合作共赢的专业集群

旅游管理专业将结合本专业现有优势,紧紧围绕当前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热点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大环境发展需要下的文化建设、生态建设需求,依托学院、学校整体学科建设基础,构建“交叉融合、协同共享、开放共育”的新文科专业建设集群。

一是交叉融合,即突破传统思维模式,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背景,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特征,充分挖掘和整合校内各专业的教学资源,实现“文文交叉”“文理融合”的跨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当前多元化的旅游人才市场需求。如利用旅游管理专业与文史专业的融合构建,培育文博旅游市场需求人才;旅游管理专业与计算机信息类专业的融合构建,培育旅游大数据分析人才等。

二是协同共享,即打破校内建设思维,将旅游管理专业放眼于区域人才培养共建体系中,利用协同共建平台建立旅游管理专业省内外及国内外高校互学平台,拓展学生的学缘领域,通过线上线下的教育方式及课程互选、学分共享的学习支持与认可模式,使学生获取更多更有效的专业知识。

三是开放共育,即教师和学生走出去,企业和相关部门走进来。旅游管理专业通过与国际知名旅游相关企业及旅游管理与服务部门建立开放共育的交流共建平台,让专业教师走进企业一线提高和更新实践技能;让学生走进实践岗位,进行企业岗位孵化与技能锻炼;让企业管理者、相关部门负责人、行业先锋走进校园与课堂,让学生及时认知与了解行业动态,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引导学生设立准确客观的就业目标,实现课堂上下的角色转变。

四是推进学科与专业国际化建设。注重利用高校所在区域的地缘优势,开展国际交流,在加强专业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国外相关高校和科研单位长期联系,在此基础上,依托“旅游+外语”实验班,继续深入开展教师访学、学生交流、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料共享、信息互通和联合研究等学术活动。

2.4全方位多渠道广纳人才,强化师资队伍实践和理论建设

一是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明确研究方向,组建研究梯队,回归旅游学科设立的初心,即研究成果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的。二是以改革创新教学和实践模式为核心,构建综合水平较高的特色教学、科研团队,如补充旅游外语教学特色教研团队。三是加强校企政合作,以“多重”型教师为重要组成,除本学院教师外,可外聘旅游集团、文化集团甚至相关联产业的高管、政府部门官员,实践和理论经验丰富且处在行业前沿的专家学者。特别是活跃在旅游产业一线或者是与旅游产业接触密切的相关产业企业家,高校旅游专业教师应积极主动走出去与之接触,打破闭门研究旅游理论的困境。

旅游学科的教师应该在定量研究以及交叉学科认知上投入大量精力,在自己专业研究方向下功夫的同时,加强在相关联领域的研究和渗透,补充自身的学科理论知识。应注重引、聘、育相结合,搭建起合理、高效、专业的师资队伍。其中,“引”即学院从更高层次的高校或研究所引进高学历人才,争取在短期内搭建更合理的师资队伍,并申请部级相关科研资质,力争留住人才,提供更好、更方便的研究环境。“聘”即聘请知名教授和研究员作为兼职教授,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并开展深入的学术合作,联合申请更高级别的科研项目。“育”即加强教师高学历深造和培养,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定期培训、挂职锻炼、参加教学会议的专门制度,确保一线教师有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与业务能力的学习机会。

2.5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育广阔就业市场

旅游管理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管理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备极强的旅游实践操作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旅游学科学生的就业能力,首先,要使学生产生从事和热爱旅游产业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其次,要让学生形成旅游产业的大局观和体系。旅游学科专业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打破旅游学科学生长期存在的毕业或者实习去酒店、旅行社和景区工作的观念,增强旅游产业前沿就业研究。

与此同时,旅游学科教师在与旅游集团及相关产业接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和发现适应旅游学科学生就业的新职业。利用学院已有的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招生点,全面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按照一级学科设置宽口径的培养方案,打下一级学科的培养基础,着重系统专业知识的培养。在重视实践的基础上,以科学研究为主,着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以科研支撑和促进学生人才的培养。鼓励和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旅游行业实践研究,加大对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引导优秀本科生报考本校硕士研究生,激励部分本科生赴国内外知名院校外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加大旅游管理本科免推研究生力度,提高校内报考本校研究生比例,建立和实施反哺方案,鼓励优秀研究生留校任教。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及研究生“双导师制”,形成完整的“本硕一体化”培养体系。

第9篇:产教融合论文范文

关键词 融媒体 新闻学 专业教学

“融媒体”时代即媒介融合形态的社会时代。“媒介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和互联网站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传播平台传播给受众。这种新型的作业模式催生的“融合新闻”已逐渐成为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以信息海量、双向互动性、共享性、全时性等优势独树一帜的数字媒体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综合表现方式,受众群体激增。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纷纷占据网络高地,发挥网络的多媒体综合性,形成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

在这样的媒介发展趋势之下,高校的新闻学以及相关的传媒类专业教学应当及时地进行专业研究与教学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传媒业对人才的新要求。新闻专业教学较之于传媒业界往往会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更要求同时作为新闻学研究者和传授者的高校新闻学专业教师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广博的知识储备,在不断更新的传媒业发展面前处于优势领先的地位。为了更好地提出在“融媒体”时代的新闻学教学新思路,首先要先了解“融媒体”。

一、“融媒体”的特点

1 新闻业务整合中的资源共享

“媒介融合”突破媒体之间的限制,整合所有的媒介,统一规划与协调,资源共享、建立新的新闻采编流程。首先集中力量采集新闻素材,然后再根据各自受众的群体分类将新闻内容加工为文字、音像等形式,制成不同文本风格的新闻产品,提供给不同的媒体平台传播给受众。同样的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包装成适合不同媒体的产品。

这一特点的完美体现来自媒介整合的先锋――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建立的“坦帕新闻中心(Tampa’sNewsCenter)”,它是美国新闻界公认的进行媒介融合试验比较成功的典范。2000年,该集团投资4000万美元在坦帕市建造了一座传媒大厦,将属下的《坦帕论坛报》、网站Tampa Bay Online、电视台WFLA-TV集中起来运行。虽然这几家媒体有各自独立的人员、办公区域和运作机制,但实行资源共享。集团设立“多媒体新闻总编辑”,管理协调三种媒介传播渠道的信息分流工作。大楼内部设有统一的突发新闻指挥台,能在第一时间将突发新闻传递给分布在其四周的三家媒体,并有专人指挥、协调对新闻的采访,力求让三家媒体在采访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新闻信息传播的流畅性和新闻业务的协调性。

2 新闻载体性能数字化

数字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媒体发展至今已经呈现边缘淡化、相互融合的传播形态。传播终端数字化,电信服务商和互联网服务商纷纷介入到传播终端的领域中,与传统媒体融合在一起,推出各种数字终端来作为新闻内容的载体,进入到人们的信息生活中。

有研究者认为,“经历了150年的历史进程,电信业和传媒业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从各自独立的产业状态逐渐发展为大媒体产业。基于产业融合而诞生的大媒体产业是一种具有跨国家、跨专业、跨媒介特点的新型产业生态和产业群。”大媒体产业的形成打造了统一协调的技术基础和网络平台,提高信息传播的数字化竞争力,推进新闻载体性能数字化进程。

3 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

“融媒体”时代首先摒弃单一的传播形态,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和Flash集于一体,在视觉传达上打造丰富多样、形象生动的信息产品。有研究者认为,“媒介融合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我们可以更多更方便的根据信息内容传播的需要来选择和决定使用什么样的媒介,内容产品的生产进一步与传播的载体分离,载体的使用将完全服务和服从于内容。”

二、新闻学专业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融媒体时代”给我国媒体行业带来的全面改革,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怎样才能实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学专业教学。目前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设定的专业方向,基本上是在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传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界限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以传统报业教学为主,缺乏对新媒体介入后的当前报业新状况的介绍;面对以网络为核心的各种新型传播技术,无力进行这些新技术的教学;过分强调专业细分,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媒体等专业人才进行割裂培养,难以适应当前不断出现的跨媒体集团所需要的复合型的新型新闻人才等等问题。笔者认为,在首先解放思想的大前提下,回归到新闻教学的学科架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平台等基本问题在当前的创新结合来进行突破改革,接轨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1 注重以新闻学为中心的多学科知识的渗透和拓宽

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是在中国新闻教育长期发展的历史下形成的,课程设置的核心部分是新闻传播业务和新闻理论的根基。但是。由于长期以往的新闻教学介质形态的分割致使新闻学教学只传授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的专业知识,新闻类人才培养仍停留在传统媒介技术的需求上,同时新闻学的核心课程未能将快速发展的业界成果和日益深入的学界探索成果及时充实到课程体系之中,致使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受到程度性的制约。社会进步要求新闻教学应注重以新闻学为中心的各学科知识渗透拓宽。

首先,要在通识教育层面进行调整改革,通识教育应该涉及文化、历史研究、自然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文艺学、经济学等等学科类,要打造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平台,引领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去思考、认知社会,培养学生的良好新闻素质。

其次,“融媒体”时代的新兴领域需要大量的具备媒体融合理念与操作技术才能的人才。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融合,带来的急需媒体融合人才去设计精准定位的产品内容。新课题对高校教学的要求注重传媒学和经济学科的渗透,培养新型的传媒市场经济管理人才、市场观察人才等等。

2 重视多种传媒技术的综合使用能力培养

目前,具有竞争优势的网络媒体需要大量兼具平面媒体、网络和广电等多种技能和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而且国内多数媒体集团已经开始了部分融合。如报社纷纷办网站,广电集团办报办刊等。一些有前瞻眼光的媒体集团在品牌融合、管理融合、组织融合和营销融合上寻求突破点。然而,这些从事所谓的媒体融合探索工作的人几乎都是被赶鸭子上架的,因为缺乏相关的专业训练,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很少有记者在报道重大新闻时既能采用文字报道。又能进行网络、视频、广播等多种形式的报道。

高校新闻教学要改变传统的室内上课、毕业前“粗放

式”的实习的学习形式,而是重视多种传媒技术的综合使用能力,为学生创造专业的实习机会,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兼容共举。比如学校可以与主流媒体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媒体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和媒体联手培养学生的实务工作能;学校可以与电视联合建设专业平台,将学生融入可播出的时政性、新闻性电视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高端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流程和核心技术;着手建设具有媒介融合功能的数字化学生媒体实习平台,让学生全面体验新闻实务工作的完整过程;注重打造一个“融合性平台”系统,教学、实验、实习的融合和多种媒体技术平台的融合为培养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专业人才提供教学改革的新平台,实现培养目标――“全能型”复合型传媒人才。

3 强调从传媒制作者的角度培养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

“融媒体”时代产生的融合新闻是各类型专业媒介新闻传播业务的融合,也是普通公民借助网络媒介参与新闻传播的一种“共享式”的新闻实践活动。当媒介组织之外的个人成为新闻传播者的时候,新闻媒体不仅更将“公众化”,而且将越来越多地扮演“公共交流平台”的角色。在这个平台上,公众的观点与信息传播与职业新闻人同样平等传播,信息传播的限制壁垒无体化。信息大爆炸引发的信息信度缺失,使专业的媒介传播系统也陷入了真伪难辨的困局。一系列的问题给每一个参与新闻传播的公民提出了道德要求:遵纪守法、提高媒介素养。公民的媒介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会正确使用“公共交流平台”,新闻制作者的媒介素养之一则应是培养社会大众正确使用“公共交流平台”。因此,对于公民的媒介素养的培养是新闻从业者的义务,对于即将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在校学生来讲,培养社会大众的媒介素养是他们的基本素质之一,这应该是新闻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只有新闻专业学生(未来的新闻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水平高起来了,整个社会的媒介素养才会有更快、更好的提高。

4 加强对新闻学教师的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知识建构

现在我国高校的新闻学科教师基本源于新闻相关的本专业系列,大多“术业有专攻”,教纸质平面新闻的专心研究纸质平面,平时也只注意同报业界联系;教广播电视的只围绕广播电视的发展变化层面看传媒,通常也只将注意力放在广播电视行业;教传媒的往往把视角投放在网络传媒系统。这种术业只专攻的研究现象在融媒体时代已经呈现出新闻教学相对滞后与传媒人才需求的窘态。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