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空调使用管理规定范文

空调使用管理规定精选(九篇)

空调使用管理规定

第1篇:空调使用管理规定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徐汇区登记在册的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大型公共场所(2 000 m2以上),共计58家单位。

1.2 方法

通过邮寄及开会形式,进行问卷调查。由相关专业管理人员负责填写核实,并统一回收问卷,共发放及回收问卷58家,应答率为100.0%。调查内容包括: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基本设施情况,空调基本使用情况,空调部件清洗情况,空调档案,清洗空调的机构情况等。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1.0录入数据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集中空调使用单位类型

58家被调查单位中,大型商场及超市14家,宾馆33家,文化娱乐场所8家,其他3家。2.2 空调系统基本状况

宾馆中风机盘管使用数最多,商场及超市冷却塔使用数最多,加湿器多见于宾馆场所(表1)。

各类场所集中空调使用年限均较长,使用10年以上的大型场所占29.3%。大型商场和宾馆的集中空调多数已使用5~10年。空调类型以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为主,仅少数以全空气系统为主。大部分商场及宾馆都使用开放式冷却塔(表2)。

2.3 空调不同部件清洗情况

大部分单位对冷却塔的清洗周期在1年以内,对冷却水做一定处理,以循环水水质投药控制(化学法)为主。

风机盘管翅片及空气处理机组翅片清洗周期多在6个月至1年以内。风管清洗率低,43.1%的单位从未开展过清洗,已进行全面清洗的单位占32.8%,商场及超市的清洗情况要好于宾馆(表3)。

依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2006)要求,对各类场所不同清洗部位的清洗周期规范率进行统计。结果各类场所过滤网清洗规范率均为100.0%,开放式冷却塔的清洗规范率除宾馆为82.6%外,其他场所均为100.0%,风机盘管及空气处理机组翅片清洗规范率文化娱乐场所和其他场所均为100.0%,商场及超市分别为71.4%和71.4%,宾馆分别为74.2%和80.6%。

2.4 空调档案情况

各类场所中有空调系统竣工图的占82.8%,有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应急预案的占62.1%,有空调卫生学评价报告的仅占36.2%(表4)。

2.5 空调系统清洗机构

69.0%的单位选择自行清洗,31.0%的单位由专业公司清洗。

3 讨论

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本区宾馆、商场等大型公共场所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① 使用年限长,空气处理机组、风机盘管翅片及风管管道清洗规范率低,存在可能被污染的隐患。② 空调专业清洗率低,大部分选择自行清洗,可能存在清洗方式不规范现象。③ 经营者卫生管理水平较低,空调系统图纸及应急预案尚不健全,大部分场所缺乏空调卫生学评价报告,空调卫生检测意识薄弱。

3.2 原因分析

调查中发现,宾馆、商场的空调风机盘管、风管等设备大多位于吊顶之上,这两类场所集中空调设计年代较早,预留可供维修清洗的检修孔较少,机房在改建时空间狭小,有些十几年以上的老场所空调图纸甚至早已遗失,给设备及部件清洗带来一定困难;另外,商场及宾馆的营业时间较长,清洗空调的时间有限,这些都可能是造成风机盘管等空调设备清洗周期不规范的原因。从经营者自身管理上看,由于其法制观念淡薄,对集中空调的强制性清洗要求尚存在观望态度。风管管道高昂的清洗费用及消毒更换所带来的设备维护成本可能是其经济原因,而可进行空调专业清洗及有资质出具卫生学评价报告的单位缺乏,也可能是影响经营者开展空调专业清洗工作的另一制约因素。

目前对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的卫生执法主要依据卫生部2006年颁布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及其配套的3个规范。《办法》中对空调清洗周期、卫生管理等不规范行为,予以责令改进为主,缺乏有效的处罚依据对违法者提出强制性清洗要求。监管部门对运行中的空调进行监管,主要依据空调送风及风管内表面等处的卫生指标检测结果来判定污染情况,而这些场所能提供清洗后卫生学评价报告的单位较少,单纯依靠监督部门的日常性空调抽检结果进行责令整改督促,对规范所有经营者的空调清洗管理行为约束力有限。

3.3 建议

① 加强对集中空调设计、管理、清洗等人员的卫生学培训工作,加大卫生法制的宣传力度,使经营者能自觉提高守法意识;② 加强对使用集中空调的大型公共场所的空调预防性卫生学评价,从硬件设施上把关,对不符合空调卫生规范要求的场所从严发证,并在日后监督经营者不得擅自改动相关设施;③ 在监督执法中,注重空调的卫生档案、工作记录等书面资料的审核,着重对其空调定期卫生学评价报告的检查;④ 尽早出台地方性卫生法规,完善集中空调相关卫生管理及清洗工作违法时的处罚依据,加大强制性力度,建议对不同场所不同类型空调设施清洗周期制定细则,使空调清洗更合理;⑤ 加强卫生行政部门与相关空调行业协会联手,尽快扶持建立一批有资质的集中空调卫生检验评价机构从事空调卫生学评价工作,为监督执法提供依据;⑥ 建议在日常性监督抽检中对不同类型空调清洗周期与卫生检测指标间敏感性开展定期监测,进一步探索空调卫生管理机制。

4 参考文献

[1]Batterman S A, Burge H. HVAC systems as emission sources affecting indoor air quality: a critical review[J]. HVAC & R Research,1995,(1):61-78.

[2]Seppnen O, Fisk W J. Association of ventilation system type with SBS symptoms in office workers[J].Indoor Air,2002, 12:98-112.

[3]Bluyssen P M, Cox C, Seppnen O, et al. Why, when and how do HVAC-systems pollute the indoor environment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The European AIRLESS Project[J].Building Environ, 2003, 38:209-225.

[4]Wu P C, Li Y Y, Chiang C M,et al. Changing microbial concentr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ventilation performance in Taiwan's air-conditioned office buildings[J]. Indoor Air, 2005, 15:19-26.[5]陈健,刘洋,夏清云,等.中央空调系统军团菌污染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6):765-766.

[6]吴立明,苏瑾,葛国良,等.上海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特征的初步研究[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7,24(3):272-275.

第2篇:空调使用管理规定范文

关键词:中央空调;安装;问题处理措施;

一、中央空调系统工程施工前的准备

1、管理规划

为了确保中央空调系统工程施工的总体质量,应当从科学、高效、合理这三个角度出发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制定完备的施工计划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进行中央空调系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以确保中央空调系统的使用质量。

2、人力、物力及技术的管理

要根据合同内容、设计需要、进度安排等因素合力进行人员管理,确保中央空调系统工程施工的按时按量完成。在施工筹备阶段,就要做好相应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事先采购定制,在节约时间的同时还可以保证施工的顺利开展。在技术方面做好质量管理的责任分配,将施工过程分解为几个部分,落实责任到各个技术人员身上,将中央空调系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细化,以确保施工的质量。

3、制定施工预案

做好中央空调系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预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问题进行预估,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中央空调系统工程施工过程的顺利开展,保证质量。

4 设计与安装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在本工程设计与安装过程中,曾出现过图纸与实际不相符、管道太多无法安装等一系列现象,给安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一定要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

4.1 空调设计

1)机房布置不合理。在布置机房设备时,既要考虑冷凝器、蒸发器检修空间,又要考虑主机操作人员观察仪表的视线,还要给运行人员提供隔声值班室。2)未考虑降声防噪措施。空调机运转时的噪声在选用空调机组时,应根据噪声标准规范选用机组。对于多台机组来说,还应考虑安全保护措施,或在设计文件中提出多台机组运行的程序。3)负荷取值计算问题。《设计规范》规定,冬季供暖系统的热负荷应包括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但有的工程在计算供暖热负荷时出入较大;《设计规范》对围护结构耗量计算各朝向修正率做了明确规定,北0%~10%,东、西0%~5%有悖于规范要求。4)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暖通空调设计,所有设备、管道、部件的选择均是通过计算确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设计图纸即是计算书的体现,所以设计图纸与计算书应完全一致。计算完毕,绘制图纸时发现不合理之处,允许调整。5)经济性比选。在经济性比较时首先应注意比较基准必须一致。应采用相同的设计要求、使用情况、设备档次、能源价格、舒适状况、美观情况等基准条件进行比较,这样才能保证方案比较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2 空调安装

设备安装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运行使用。如果在施工中,能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并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问题是可以避免的。空调安装过程中,常常出现以下问题:1)各种管道交叉作业的处理不当。这是目前建筑工程上普遍出现的问题,许多设计施工图中各专业的设计管道定位尺寸、标高所注数据与实际施工脱节,甚至管道与结构、装修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给管道安装和监理带来许多麻烦,造成管道安装施工困难。2)冷冻水管穿墙、穿楼板处设保温层。按规范要求,冷冻水管应连续保温,但实际施工时,在穿墙、穿楼板处未设保温或已保温但在堵墙洞时被破坏,导致冷冻水管局部暴露在空气中,产生冷凝水,形成尿墙、楼板积水等。一方面很不美观,另一方面浪费了大量冷量。3)空调机房新回风管未接至空调机组。由于新回风管未接至空调机组,导致新回风短路,运行工况不同于设计工况,空调机房为较强负压,房门启闭困难。4)与其他工种的配合不到位。在功能较全的建筑物里,吊顶的净空是有限的,而各专业工种的布管又是复杂的。如:暖通专业的送风管、回风管、新风管、排烟(风)管、供水管、回水管、冷凝水管等;给排水专业的生活给水管、排水管、污水管、喷淋管等;电气专业的强弱电桥架、母线槽、电线管等。现在许多暖通施工图上,设计师只给出了主要设备的定位尺寸,没有注明风管、水管的定位尺寸及标高。或者即使有尺寸,但与其他工种相冲突,因为有些图纸设计院根本就没有进行会签,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

4.3 对策分析

1)设计人员应加强对现行设计规范、规定、标准的学习,提高贯彻执行规范的自觉性。设计过程中缺乏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随意性较大。空调设计应像建筑方案设计一样,进行多方案比较,作出合理的设计。2)在设计时,与建筑专业、结构专业配合设计。比如设备间的布置问题,应考虑到高层建筑一般在建筑的裙

房及主体之间设有一结构转换层,水暖专业可用来汇总管线,也可用做水暖专业设备层等。在与结构专业配合时须认真严谨。水暖专业的设计人员,在设计方案确定后,应尽快给结构专业提供所有设备的位置、重量及基础,尤其是较重的大型设备,如水箱、制冷机组、新风机组、空调机组、水泵等更不能遗漏等。3)施工前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图纸会审前工程技术人员要熟悉强制性标准、设计选用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标准图集;根据设计交底、图纸要求及施工图的内容,查找施工图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窝工和返工现象。

5、安全性问题设计

空调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估将是十分必要的。空调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包括易燃易爆环境安全、防火安全、人员环境安全、重要设备物品环境安全、系统设备运行安全5个方面的问题。在设计弹药厂房和库房、煤矿等易燃易爆工程的通风空调系统时,安全性成为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应采取相应的防爆技术方案和措施。在设计燃油燃气锅炉房时应考虑可燃性气体、液体泄漏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应设置可燃性气体泄漏报警系统和事故通风系统,并相互联锁。防火安全问题应按照有关防火设计规范来考虑,在此不作详述。

综上所述,中央空调水系统的安装中的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空调系统自身的原因,也可能与安装人员有关,甚至有一些不可控因素的介入,因此,中央空调水系统的安装需要谨慎、认真的对待。只要大家注意这些要点,我想,它一定会给你后续的空调调试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

参考文献:

[1]黄兆福.中央空调的安装与现场检测技术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1(04)

第3篇:空调使用管理规定范文

关键词:政府;职能;空域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中国民用航空事业也在高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发展过快暴漏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航班延误问题凸显出来,究其背后的原因,离不开空域问题,由此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空域改革的建议,本文从管理学角度通过发挥政府职能对空域改革提供参考建议。

一、我国空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空管系统未能实现军民一体化

一是,空管系统缺乏统一规划。我国政府在制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中,军航和民航两方各自只考虑自己的建设需求,而不考虑对方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施设备共用的实用性。而导致这种现现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军民航空管系统的建设经费的来源不同。

二是,空管系统缺少统一技术标准。虽然我国民航在技术标准上与国际接轨采用了国际民航组织推荐的技术标准,但是我国军方目前主要采用仍是军用技术标准,这种双重标准不利于军航和民航空管系统的网络互通和信息交换。

三是,空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的空管系统缺少统一的空管人员培训标准,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是空管系统一体化目标的核心保障,但目前我国仅民航空管队伍就存在双重管理标准,即;局方管制员与属地化机场管制员两种形式并存,不论在体制,培训,技术应用等多方面存在混乱现在,缺乏统一管理。

(二)现有空域结构较为落后

由于我国政府对空域管理法规不够明确、没有统一的空域资源规划以及权责相对分散,导致了我国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受到严重制约,另外,由于我国航路航线划设比较单一,双向航路众多,导致飞行冲突发生几率较高。其次,由于我国空军的众多军事因素的原因,导致很多限制性的空域划设在民用航路航线的周围,导致一旦发生特殊状况时管制员没有可调配的机动区域增大指挥难度,存在严重的飞行安全造隐患并且影响了我国空域资源效益的发挥。

(三)军用空域建设滞后,航路航线空域使用偏小

首先,我国有大批的军航机场建立在民航机场附近,甚至不少军航训练空域就划设在民用航路、航线附近。由于军民航飞行活动需要经常穿越彼此的活动空域,不利行安全,甚至造成相互干扰和飞行延误的情况发生,同时也会影响军航飞行训练的效果。此外由于我国政府对空管没有执行统一管控,导致空管雷达覆盖密度不够,加之军航各管制中心配套设施不足,导致军民航信息沟通不畅空管系统的整体效益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由于我国军航现役模拟飞行训练配套设施设备跟不上,各类训练飞行还主要依赖实飞,这样不但增大训练成本和燃油消耗,同时也加剧了军民航对空域资源利用的矛盾。其次,由于受到军航训练保密性和安全性的等多方面影响,我国现有的保密管理规定已经不适用当今军民航的发展需要更不利于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由于现有的保密管理规定中军民航飞行情报通报协调环节繁琐,时效性差,信息无法互通,导致闲置空域资源无法有效利用;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和飞行限制区过多,航线“避直取弯”,导致航班绕飞,增加了飞行时间、增大燃油消耗。

(四)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

我国空域使用管理现行的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和《民用航空空域使用办法》等,这类法律规章对我国空域使用管理的规定不够具体,尤其是其中的一些法规条列已经不适应我国现代经济发展需求甚至阻碍了我国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同时现行的法律法规中由于缺乏对军民航空管的明确法律规章,导致军民航在实际操作上存在很多分歧,甚至出现问题需要协调解决时异常困难。所以我国政府应当从我国的国家层面上对空域航路航线资源开发利用制定出具有前瞻性性和指导性的战略规划文件。

二、我国空域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政府在我国空域管理体制改革中起主导作用

1.政府出台新的政策指导空域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

现在随着市场经济以及国防发展的需要,军民航在有限的空域资源使用上冲突和矛盾越来越明显,同时民用航空在空域资源使用上受限制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也受到了专业领域人员的重视,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政府出台新的政策为空域管理体制改革指明新的任务和道路,对军民航空域管理权责进行重新调整,推进空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符合国防建设和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的要求。

2.政府要做好空域管理体制改革的督查工作

政府应当了解掌握空域管理决策落实情况,纠正并解决在空域管理实施中的不良倾向和存在的矛盾等问题,充分发挥督查手段的职能作用以推动空域管理工作落实,督促空域管理决策、执行、监督的良性运行机制的建立,提高空域管理使用效率。督查工作还可以对政府决策和空域管理改革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起到推动作用,与此同时,督查所具有的导向作用还可以引领执行者正确理解政策,按正确工作思路实现决策目标,所以它与政策、决策、部署密不可分直接影响着改革的进程。因此,政府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计划安排的同时还要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充分发挥统筹、指导和协调的作用,建立完善工作督查机制,只有加强对改革实施情况的跟踪监督,才能提高改革执行力;只有加强检查指导,跟踪评估,才能规划实施进展,发现问题并提出意见。

(二)政府要搭建空域管理体制改革的平台

1.政府应当体制立法

《民用航空法》和《飞行基本规则》是我国现行航空相关法律法规中直接对航空事业进行规范的相关法律。其中《民用航空法》只规范民用航空活动,而没有规范军事、边防、警务、海关、海洋监察等活动为主要内容;《飞行基本规则》限行、空中交通管制内容。而在我国航空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这两项法律中修订的内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空域管理体制的问题。这种缺乏法律规范的情况,严重影响到了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所以只有通过政府制定和颁发国家统一的飞行程序和使用空域的权威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明确国防部和交通部之间军民航各自职能、权利、责任的合作协议,使军民航合作制度化、规范化;明确航空器活动管理机构、空域使用的规范;才能在保证空中安全的同时更有效的优化利用空域资源

2.政府应该选择合适的空域管理模式

首先,对我国军民航空域划设现状情况进行深度调研分析。根据分析的成果进行研究讨论并制定我国空域结构总体规划,进一步对航路航线做出调整,优化空域资源整体配置;其次,结合我国国情,以ICAO国际民航组织对空域分类的划设标准为基础,结果我国空域用户特点对我国空域进行研究分析,制定新的空域划设方案,明确不同类别空域的准入机制、标准和保障要求;再次,为了减少空军训练空域资源闲置浪费问题,应当通过建立完善空域灵活使用机制,达到增加空域使用的灵活度,才能实现管制区内各类飞行空域的统一调配使用;最后是建立完善空域使用评估机制。

(三)政府应当建立现代化空域管理权制度

1.空域管理权利的体制改革需要集权化

我国应当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及其相关配套法规,依法规范各类空域活动范围以及军民航对空域管理使用权限。其次,鉴于空域的属性和资源属性,应当在国家层面建立专职机构管理空域资源,这不但可以维护国家领空和安全,还可以有利于资源的优化整合。三是对空域进行科学规划。政府应当统筹制定全国航路航线和空域结构总体规划;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国内航线网络进行优化调整,构建我国的空中立交桥,使航路航线网络达到有效匹配和有序衔接的成效,同时政府还应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落实空域主动释放机制和增设临时航线,搞活空域灵活使用机制,努力提高空域管理水平,推动实施空域分类管理。四是充分利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组建空域管理信息数据中心,使军民航可以通过数据中心平台共享数据,充分发挥信息科技对空域管理的科技优势。

2.政府必须建立科学的空域管理制度

政府针对我国空域用户的需求进行空域管理建立管理制度就要面向市场,按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规律对我国的使用空域进行组织和管理。所以为了保证我国空域管理的有效性,要建立包括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领导制度、人事制度等科学的、系统的管理制度,加强竞争机制,对我国空域进行目标管理,保证军民航建设的高效、持续发展。

(四)政府必须建立健全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政府应当制定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在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时候,军民航空管一定要依据政府对空域管理体制的总体规划,充分考虑和分析我国空管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从空管的实际出发,从近期工作目标出发,根据开发目标、开发范围、开发重点、开发途径等制定开发计划,以满足人力资源战略发展的需要。同时各个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保证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计划于实施,并且要及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发现不足,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空管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空管队伍

首先,应该注重人力资源队伍的专业化。即要选择人力资源专业的人员或者是有人力资源工作经验的人员,参与到军民航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其次,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等问题,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人才开发战略工作当中;第三,注重队伍的培训工作,要成立专项培训基金,在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经验,不断地提高业务素养和管理水平同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充分利用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对军民航空管人力资源工作实施开发和管理,调整军民航空管人员队伍结构,调动军民航空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空管整体服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五)政府需要建立现代化,信息化空域管理体系

如今,我国的空域管理体制正在不断的改革深入中,向着社会化军民空管一体化大跨步的迈进。想要使空域资源获得更好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和发展进步,就需要我们随时了解市场相关信息,掌握全球行业动态,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以满足人员的需求及技术的创新。其次,为了更加安全有效的了解空管内部各部门管理情况、管制员信息以及各地区空域的使用情况,提高管理效率,建设完备的内部办公管理体系变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来达到空管系统的自动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空管工作效率,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使空域得到更加灵活和充分的利用。

三、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空管工作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期、矛盾的凸显期、改革的攻坚期,空管工作面临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转变方式为主线继续深化我国空管体制和空域管理改革,逐步建立安全、顺畅、高效的军民航空管联合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空域管理体系、法规标准体系、教育培训体系和科研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2-76.(第1版).

第4篇:空调使用管理规定范文

关键词 ;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 问题策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房屋建筑中暖通设备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由于暖通设计存在多种多样的原因,那么如何对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比较和优选,是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重要技术难题。

一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1、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冬季供暖系统的热负荷应包括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但有的工程在计算供暖热负荷时却未计算这部分耗热量,致使供暖热负荷出入较大。《设计规范》对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各朝向修正率做了明确规定:北0~10%,东、西0~5%,南15%~30%;而有的工程却将各朝向修正率变为北2O%,东、西15%,南5%,有悖于规范要求。

2、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置

《设计规范》规定,楼梯间或其它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其散热器应由单独的立、支管供热,且不得装设调节阀。然而,有的工程却采用双侧连接,一侧连接楼梯间散热器,另一侧连接邻室房间散热器,而且散热器支管上设置了阀门。由于楼梯间难以保证密闭性,一旦供暖发生故障,可能影响邻室的供暖效果,甚至冻裂散热器。

3、膨胀水箱与冷热水系统的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锅炉房设计规范》规定,高位膨胀水箱与冷热水系统的连接管上不应装设阀门。这里所说的连接管是指膨胀管和循环管。但有的采暖系统高位膨胀水箱的膨胀管接至采暖回水干管时安装了阀门,这是不允许的。一旦操作失误,将危及系统安全。

4、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或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时,应在两侧设防火阀。然而,有的高层建筑,风管穿防火墙处未设防火阀,有的风管穿过变形缝时仅在一侧设有防火阀,而另一侧则未设。

(二)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供暖入口设置过多

设置供暖入口时,既要考虑室内供暖系统的合理性,又要考虑与室外管线衔接的合理性,不能只图室内系统设计方便、省事,而不顾及室外管网系统。然而,有的工程供暖入口设置过多。如某7层综合楼,室内供暖系统分为1O个环路(1―2层4个,3―7层6个),供暖入口设置达1O个之多,同外线衔接点过多,几个方向均有,不仅给外线施工造成麻烦,也给将来室内系统调节带来不便。

2、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如某工程地下室的暗厕(卫生间)等若干个生活用房和设备用房设一排风系统,水平风管长60m, 断面只有200mmx200mm,风阻较大;选用屋顶风机排风,却将风机安装在外墙上,显得很不协调。

(三)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

1、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

《设计深度规定》对暖通空调设计说明应包括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如室内外设计参数;热源、冷源情况;热媒、冷媒参数;风管、管道材料选择、安装要求;系统试压要求等。然而,有些工程的设计说明内容很不完整。

2、计算书内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

《设计深度规定》对暖通空调设计计算书应包括的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然而,相当一部分工程设计没有暖通空调设计计算书。有些供暖空调设计虽有计算书,但内容残缺不全,这是不妥当的。

二 暖通设计的改进措施

(一)设计要进行经济性比较

经济性比较是目前暖通方案比较中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在经济性比较时首先应注意比较基准必须一致。应采用相同的设计要求、设备档次、能源价格、舒适状况等基准条件进行比较,保证方案比较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果对采用名牌设备和采用低档设备的方案进行经济性比较,显然是不合理的;如果不考虑舒适性的区别,对有新风供应和没有新风供应的方案进行经济性比较,显然不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不考虑美观性和舒适性进行经济性比较,对集中式空调方案显然是不公平的。

在设计方案经济性比较时应综合考虑投资、运行费用以及设备的使用寿命,以相同的使用周期为基准,进行综合经济性的计算比较,而不能简单地根据设备报价进行比较。对于同时有供暖和空调要求的项目,应考虑冬季和夏季设备综合利用问题,进行冬夏季综合经济性比较。

(二)设计应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

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这是方案可行性应考虑的主要问题。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包括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设计方案应能满足供电、供水等方面的要求,并应特别顾及这些条件的长期、变化情况。对于一些无法采用标准设备的特殊情况,对非标准设备应提出详细的参数要求,并且所提出的参数要求应合理可行。

在建筑设计确定围护结构的情况下,空调专业的系统布置、设备选型、自动控制程度对运行节能关系重大。如根据实用功能不同合理分区;设备选型不必太保守;设计热回收机减少热损失,对水泵、冷却塔风机采取变频调节等。

(三)设计要有调节性和可操作性

暖通系统应有较好的调节性能,以适应全年负荷的变化。调节性能好的系统方案,如采用VAV空调系统和VRV变频空调系统的方案,其一次投资通常较高,但运行能耗较小,在经济性计算和比较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于部分时间使用的办公建筑,设计方案应能适应其夜间不工作时的调节要求。空调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可以减少管理人员的数量和劳动强度,但使一次投资增加,对操作人员素质的要求提高,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经技术经济性比较来确定。大型空调系统和需要经常调节控制的设备较多的工程宜采用自动控制,以减少操作管理的工作量。但自动控制系统应尽可能简化,以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对于只有季节转换时才操作的阀门不宜采用自动控制。对于一些各部分不同时使用的建筑物或各部分出租给不同使用单位的商业建筑,系统设置应考虑分别管理控制和运行费用分别统计交纳的要求。

(四)对现行设计规范、规定、标准学习不够,贯彻执行不够,因此应加强对现行设计规范、规定、标准的学习,提高贯彻执行设计规范的自觉性。设计过程中缺乏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随意性较大。应像建筑方案设计一样,进行多方案比较,做出合理的设计。图纸审查不严甚至流于形式。应坚持三审(自审、审核、审定)制,确保设计(含图纸、计算书)质量,杜绝出现差错。对照 有关设计规范、规定、标准本文指出了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目前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图纸设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参考文献:

[1]高磊.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科协论坛,2009

[2]邓统银.如何预防暖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J].建材与装饰,2008

第5篇:空调使用管理规定范文

1.1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

《设计规范》规定,冬季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盥洗室、厕所不应低于12℃,浴室不应低于25℃。然而,有的公共建筑的厕所、盥洗间(设有外窗、外墙)、住宅建筑的卫生间(冬季有洗澡热水供应,应视作浴室)未设散热器,很难达到室温不低于12℃和25℃的要求。还有的住宅建筑的厨房不设散热器,笔者以为不妥,住宅厨房室内温度亦应按不低于12℃的要求设置散热器。

《设计规范》规定,一些主要城市的室外气象参数应按该规范附录二采用。按该附录二,北京地区冬季供暖室外计算温度除延庆、密云外应为-9℃。而有的工程地处北京近郊区,却取用-12℃,显然是不妥当的。

1.2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

《设计规范》规定,冬季供暖系统的热负荷应包括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但有的工程在计算供暖热负荷时却未计算这部分耗热量,致使供暖热负荷出入较大;《设计规范》对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各朝向修正率做了明确规定,北0~10%,东、西-5%,南-15%~30%,而有的工程却将各朝向修正率变为北20%,东、西15%,南-5%,有悖于规范要求。

1.3卫生间散热器型式选择不妥

《设计规范》规定,相对湿度较大的房间宜采用铸铁散热器。然而,不少工程的卫生间采用钢制散热器,亦未加强防腐措施,这是不妥当的。笔者曾看到有些办公楼的厕所采用钢制闭式散热器,但没使用几年,散热器的串片就被腐蚀了,剩下的两根光管也锈蚀严重。实践证明,此类场所最好采用铸铁散热器或铝制散热器。

1.4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置

《设计规范》规定,楼梯间或其它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其散热器应由单独的立、支管供热,且不得装设调节阀。然而,有的工程将楼梯间散热器与邻室供暖房间散热器共用一根立管,采用双侧连接,一侧连接楼梯间散热器,另一侧连接邻室房间散热器,而且散热器支管上设置了阀门。这样,由于楼梯间难以保证密闭性,一旦供暖发生故障,可能影响邻室的供暖效果,甚至冻裂散热器。

1.5供暖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设计规范》规定,供暖管道的敷设应有一定的坡度,对于热水管坡度宜采用0.003,不得小于0.002。然而,有的工程供暖供回水管坡度只有0.001~0.0015。当然,如确因条件限制,热水管道甚至可无坡度敷设,但此时应保证管中的水流速不得小于0.25m/s。

1.6厨房操作间通风存在问题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对厨房操作间通风作了明确规定:(1)计算排风量的65%通过排气罩排至室外,而由房间的全面换气排出35%;(2)排气罩口吸气速度一般不应小于0.5m/s,排风管内速度不应小于10m/s;(3)热加工间补风量宜为排风量的70%左右,房间负压值不应大于5Pa。然而,有的工程的厨房未设排气罩,仅在外墙上设几台排气扇;有的虽然设置了排气罩,但罩口吸气速度远小于0.5m/s,选配的排风机风量不足。大多工程未设置全面换气装置,亦未考虑补风装置,难以保证室内卫生环境要求及负压值要求。

1.7膨胀水箱与热(冷)水系统的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规定,高位膨胀水箱与热水系统的连接管上不应装设阀门。这里所说的连接管是指膨胀管和循环管。此条对空调冷冻水系统也是适用的。但有的空调冷冻水系统高位膨胀水箱的膨胀管接至冷冻机房集水器上且安装了阀门,这是不允许的。一旦操作失误,将危及系统安全。

1.8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高规》中规定,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或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时,应在两侧设防火阀。然而,有的高层建筑,风管穿防火墙处未设防火阀,有的风管穿过变形缝时仅在一侧设有防火阀,而另一侧则未设。另外,有些工程防火阀的位置设置不当。按要求防火阀应紧靠防火墙设置,且连接防火阀的穿墙风管厚度δ≥1.6mm,防火墙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不燃材料保温。但有些工程通风空调风管上的防火阀随意设置,远离防火墙,其间的风管既未注明加厚,亦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存在着隐患。

1.9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

《高规》对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加压送风量作出了规定,并分情况给出了具体风量值。该条附注中说明开启门时通过门的风速不宜小于0.7m/s;条文说明中规定了门的开启数量,20层以下为2,20层以上为3。《高规》还规定,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一个。根据这些规定,可以推算出各层前室送风口的风量应为L/2(20层以下)或L/3(20层以上,L为前室总加压送风量)。然而,有的工程,其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的风量却标注为L/n(n为建筑物层数),显然小了许多。如某12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总加压送风量定为16000m3/h,但每层前室送风口风量却标注为16000/12≈1300(m3/h),显然其风口配小了。正确的标注应是16000/2=8000(m3/h),应按此配置风口大小。

1.10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高规》对排烟风机风量作了明确规定: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该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60m3/h计算,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120m3/h计算。请注意,这里指的是选择排烟风机的风量,并不是指防烟分区排风量加大一倍(对每个防烟分区的排风量仍然按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60m3/h计算),而是当排烟风机不论是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只按两个防烟分区同时排烟来确定排烟风机的风量。然而,有的工程排烟风机水平方向担负面积大小不等的2~3个防烟分区的排烟,设计上错误地将排烟风机风量按其所担负的2~3个防烟分区总面积每m2不小于60m3/h计算,而不是按其中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120m3/h计算,致使排烟风机风量偏小,难以满足防火使用要求。还有的排风机(系统)垂直方向担负两个以上防烟分区(内走道)的排烟,设计上误将各层防烟分区(内走道)的排风量按各自的面积每m2不小于120m3/h计算了,而不是按各自的面积每m2不小于60m3/h计算的,无形中将垂直方向各防烟分区(内走道)排风量加大了一倍,致使各层风道、风口配置得偏大。

1.11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选型不当

《高规》规定,(通风空调)风管穿过防火分区的隔墙处应设防火阀。笔者认为,排烟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防火墙处设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动关闭的防火阀,并与排烟风机联锁。然而,有的工程在设计时对此有疏忽。如某工程地下室一排烟系统担负3个房间及1个内走道(各房间与内走道之间的门均为防火门)的排烟,排烟总管上设有一只排烟防火阀,而各房间及走道的排烟口均为单层百叶风口,排烟管穿过各防火墙处均未设排烟防火阀。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各房间防火门形同虚设,一旦一个房间发生火灾,将通过排烟管殃及其它房间。正确的做法是:在单层百叶排烟口后(排烟风管穿防火墙处)增设排烟防火阀(280℃自动关闭)或将单层百叶风口改为专用排烟风口(平时常闭,着火时自动开启排烟,280℃重新关闭)。

二、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供暖入口设置过多

设置供暖入口时,既要考虑室内供暖系统的合理性,又要考虑与室外管线衔接的合理性,不能只图室内系统设计方便、省事,而不顾及室外管网系统。然而,有的工程供暖入口设置过多。如某7层综合楼,室内供暖系统分为10个环路(1~2层4个,3~7层6个),供暖入口设置亦达10个之多,同外线衔接点过多,几个方向均有,不仅给外线施工造成麻烦,也给将来室内系统调节带来不便。

2.2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

供暖系统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①有的供暖系统由1条主立(干)管引进,分几个环路,分环上不设阀门,给系统运行调节、维修管理造成不便。②有的供暖管道布置不合理,与建筑专业不易协调,或供暖立管直接立在窗子上,既影响使用,又不雅观;或者供暖水平管道敷设在通道的地面上,既影响行走,又不便物品放置。③有的供、回水干管高点漏设排气装置,一旦集气,难以排除,影响系统使用。④有的供暖系统为同程式,一个环路单程长300m,致使供、回水干管坡度很难达到规范规定的不小于0.002的要求。⑤有的供暖系统为双侧连接,两侧热负荷及散热器数量相差悬殊,而两则散热器供、回水支管却取用相同管径,两侧水力不平衡,难以按设计流量进行分配。

2.3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如某工程地下室的暗厕(卫生间)等若干个生活用房和设备用房设一排风系统,水平风管长60m,断面只有200mm×200mm,风阻较大;选用屋顶风机排风,却将风机安装在外墙上,显得很不协调。还有的工程的地下室设若干个包间(均为暗房),各包间均采用吊顶排气扇,排风经数十m长的水平风管排出室外,风管断面仅有150mm×150mm,阻力大,排风效果差。

2.4空调系统的选择不合理

如某工程设有指挥大厅、会议厅、计算机房等,此类性质的用房,理想的空调系统应是低速风道系统,而设计却采用了风机盘管系统,且未设新风补给系统,显然是不合理的。又如某工程甲方要求部分房间室内设计参数为:冬季tn=18~22℃,φ=55%±5%,夏季tn=25~26℃,φ=60%±5%;另一部分房间tn=22±2℃,φ=40%~60%,洁净级别小于10000级,新鲜空气40~60m3/(h*人)。对这两类性质的用房,设计上统统采用了风机盘管系统,且未设新风补给系统。这样的系统满足不了甲方所提的要求。

2.5厕所采用风机盘管时未加新风

厕所内既要满足温度要求,又要排除臭味,保证卫生要求。然而,有的工程的厕所既无排风,又无新风补给,单纯采用卧式暗装风机盘管供冷、供热,造成臭气自身循环,这是不妥当的。

2.6平衡阀的设置与口径选择存在问题

空调冷冻水系统宜设置平衡阀,一般应设在回水管上。而有的工程新风机组冷冻水供、回水管上均设置了口径与管径相同的平衡阀。笔者认为,供水管上不必设置平衡阀,仅在回水管上设置即可。平衡阀口径应通过校核计算确定。

三、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

3.1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

《设计深度规定》对暖通空调设计说明应包括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设计说明应有室内外设计参数;热源、冷源情况;热媒、冷媒参数;供暖热负荷及耗热量指标,系统总阻力;散热器型号;空调冷、热负荷;系统形式和控制方法;消声、隔振、防火、防腐、保温;风管、管道材料选择、安装要求;系统试压要求等。然而,有些工程的设计说明内容很不完整。

3.2平面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内容遗漏

《设计深度规定》对暖通空调平面图要表示的内容作了详尽的规定。然而,相当多的工程设计未完全按规定绘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供暖平面图,有些未标注水平干管管径及定位尺寸;有的立管未编号;有的虽标注了立管号,但却将立管漏画;有的二层至顶层合画一张平面图,散热器数量亦分层进行了标注,但却未注明相应层次;有的仅画有首层供暖平面,而未画二层至顶层供暖平面。

通风空调平面图,有些未注明各种设备编号及定位尺寸;有的未说明冷冻水管道管径及定位尺寸。还有的公共建筑设计,将厨房部分的供暖、通风、空调等内容留给厨房设备生产厂家去做,这是很不合适的。

3.3系统图深度不够

《设计深度规定》对暖通空调系统图绘制有明确要求。但有些工程设计未按规定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供暖系统图,有的立管无编号,而以建筑轴线号代替;有的管道号注了坡度、坡向,但未注明管道起始端或终末端标高;有的管道变化处(转向处)标高漏注;有的甚至未画供暖系统图或立管图。空调通风设计,有些工程未画空调冷冻水系统图和风系统图(如果平面图完全交代清楚,可以不画系统图,但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通风空调设计,单靠平面图是难以表达清楚的)。

3.4锅炉房设计过于简化

《设计深度规定》对锅炉房施工图设计作了详尽的规定。然而,有的锅炉房设计,仅画了一个平面图,无任何剖面图和系统图,许多应该交代的内容未交代,距设计深度要求相差甚远。

3.5计算书内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

《设计深度规定》对暖通空调设计计算书应包括的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然而,相当一部分工程设计没有暖通空调设计计算书。有些供暖空调设计虽有计算书,但内容残缺不全。有的供暖设计,仅有耗热量计算,而无水力平衡计算和散热器选择计算;有的高层建筑集中空调和防排烟设计,仅有夏季冷负荷计算,而无空调风系统及水系统水力计算,无制冷空调设备选择计算,无防排烟计算。有的空调设计,不管房间大小、朝向、层次、所处位置(中间或端头)均按同一指标来估算夏季空调冷负荷与冬季空调热负荷,并以此来配置空调设备,这是不妥当的。

3.6暖通空调设备未编号列表表示,图画繁杂不清

《制图标准》规定,供暖、通风空调的设备、部件、零件宜编号列表表示,其型号、性能应在表内填写齐全、清楚,图样中只注明其编号。然而,有的暖通空调设计未按此规定执行,而是将各种设备、部件的名称、型号甚至性能均写在图面上,图面上文字繁杂,既费功夫,又注写不全、不清。

3.7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不一致

暖通空调设计中,平、剖面图与系统图中相应部分的设备、尺寸等内容应完全一致,否则将给施工安装、使用管理带来麻烦。但有的供暖设计,散热器数量、平面图与系统图不一致;供、回水干管管径,平面图与系统图不一致;管道连接,平面图与系统图不一致。有的空调通风设计,风管尺寸,平面图与系统图不一致;设备、部件位置尺寸,平面图与剖面图不一致;设备编号、数量,图纸与设备表不一致;还有的空调设计选用的空调制冷设备型号,平面图、系统图与设备表注写不一,让人无所适从。

3.8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

暖通空调设计,所有设备、管道、部件的选择均是通过计算确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设计图纸即是计算书的体现,所以设计图纸与计算书应完全一致。但有的供暖设计,散热器数量、立干管管径等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甚至差别相当大,计算书没有的,图纸上出现了,计算书小的,图纸上放大了,计算书大的,图纸上缩小了。计算完毕,绘制图纸时发现不合理之处,允许调整,但应有调整计算书或调整说明,使设计图纸与计算书最后统一起来。

四、问题原因及克服方法

4.1对现行设计规范、规定、标准学习不够,贯彻执行不够,因此应加强对现行设计规范、规定、标准的学习,提高贯彻执行设计规范的自觉性。

第6篇:空调使用管理规定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特点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对于整个建设工程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暖通空调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需要不断的对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的设计提出更好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暖通空调的需求。

二、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的设计特点

1、空调循环水泵的选型问题

循环水泵容量过大在我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设计冷负荷偏大,系统循环阻力计算结果偏大,净水压力问题。错误的将净水压力算作系统的循环阻力,造成系统循环阻力计算偏大,系统水力平衡计算问题。水力平衡计算不精确,正式投入使用前又没进行全面的调试,会造成水力失调。在具体的设计时,应是按照不同时刻冷负荷以及扬程发生的变化而随着发生不同的变化,可以达到不同条件下而进行优化的需求,利用对定速泵的台数进行控制以及通过调节变频泵的速度来达到节能的最终目的,这种控制方法很简单,并且它的节能效果非常显著。

2、供暖方面

依据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来对高层建筑暖通入口入户进行装置,热水采暖系统,应该在热力入口的供回水总管上安装上温度计、压力表及除污器,如果有需要的时候,还应该安装上热量计。但是由于设计人员在通常情况下都只注意到了对入户热力装置进行设置,却将入口装置给忽视了,这样就会造成设计上有失误。对于入口数量问题在考虑到开发商后续管理方便这个前提之外,设计人员不止要设计内供暖系统具有合理性,同时又要使得设计的室外管线衔接也具有合理性,不允许只考虑其中一方面,应该两者兼顾才行。在规范中,明确规定了在楼梯间或者是在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地点,散热器应该是立支管进行独立的供热,同时不允许安装有可设置的调节阀。在工程中,通常情况下共用一根立管,在其中的一端连接邻室房间散热器,那一端连接楼梯间散热器,这种方式会因为密闭性不能得到保证,使得供暖容易发生故障,就会影响到邻室的供暖效果。在针对带有底层商铺的住宅设计规范中做出了明确规定,对于建筑内的公共用房以及空间,应该设置单独的采暖系统和热计量装置。

3、空调通风方面

在进行实际操作的设计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会出现两种问题会造成空调装机的容量偏大。其中一种是因为在设计时要兼顾各种不同情况的安全系数,这样就会使得制冷机装机容量比手册中冷负荷概算偏大,并且要远远大于在实际过程中运行的单位空调面积峰值冷量。另外一种是当今的空调系统设计时,有一些设计人员利用负荷指标估算方法,这样也会使得制冷机装机容量比一般情况下要偏大,也就相应的使得投入的成本有大量的白白浪费,更严重的是还会使得部分负荷下的冷机效率。另外对于水泵扬程的选择不恰当,也是在暖通空调中属于十分普遍的问题。

三、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的问题

1、空调循环水泵的选型问题

循环水泵容量过大在我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容量通常能达到实际需要的两倍,这将造成极大的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的浪费,究其原因主要是:系统循环阻力计算结果偏大,设计冷负荷偏大,净水压力问题。错误的将净水压力算作系统的循环阻力,造成系统循环阻力计算偏大,系统水力平衡计算问题。

2、供暖方面

高层建筑暖通入1:3入户装置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热水采暖系统,应在热力入口的供回水总管上设置温度计、压力表及除污器,必要时应装热量计。而设计人员往往只注意入户热力装置的设置,忽略了入口装置,造成设计失误。入口数量问题应考虑开发商后续管理方便的基础上,设计人员不仅要考虑室内供暖系统的合理性,又要考虑室外管线衔接的合理性,不能顾此失彼。规范规定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散热器应由独立的立支管供热,且不得装设调节阀。工程中共用一根立管一侧连接邻室房间散热器另一侧连接楼梯间散热器的做法,因密闭性难以得到保证,供暖发生故障,将影响邻室的供暖效果。带有底层商铺的住宅设计规范明确规定,对建筑内的公共用房和公用空间,应单独设置采暖系统和热计量装置。但设计中总存在商铺未单独设热计量装置,或与住宅采用共用系统,都将对以后使用后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采用共用立管系统的高层住宅,设计中要根据系统水力平衡、承压能力、散热设备及化学管材的特性等因素对供暖系统及共用立管进行竖向分区设置,并应考虑管道热补偿问题。工程上忽略伸缩器设置、未认真校核热膨胀量以决定补偿器的位置、在补偿器上下的位置安装固定支架消弱补偿器作用等会因立管的热胀伸缩拉裂了支管的现象。

3、空调通风系统防火、防烟阀的设置问题

防火阀与排烟防火阀不同,不能将这两种不同功能的阀门混合使用,防火阀一般设在通风空调管路穿越防火分区或变形缝处,平时开启,火灾时,当烟气温度达到70℃时.阀体内的易熔片熔断,从而切断烟、火沿通风管道向其他防火分区蔓延.高规中规定。风管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时,应在两侧设防火阀。然而,有的设计在风管穿防火墙处未设防火阀,有的风管穿过变形缝时仅在一侧设有防火阀,而另一侧则未设。另外,有些工程防火阀的位置设置不当。按要求防火阀应紧靠防火墙位置,且连接防火阀的穿墙风道厚度&≥1.6,防火墙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道应采用不燃材料保温。但有些工程通风空调风管上的防火阀随意设置.远离防火墙,其间的风管既来说明加厚,亦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而捧烟防火阀是设在专用排烟风道或兼用风道上,排烟阀体上加装280℃熔断的温度熔断器,当排烟温度高达280℃时温度熔断器动作,阀门关闭,停止排烟。

四、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的设计

1、提升暖通设计与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要提升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与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定期或者不定期对高层建筑的暖通设计与施工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并开展各种各样的技能操作与知识竞赛,争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第二:要聘请专业的暖通设计与施工技术人员在工程建设期间,开展有关高层建筑暖通设计的讲座与座谈会,鼓励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与,以提升暖通设计与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2、合理设计通风系统

在高层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中,通风系统是鉴定舒适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防止建筑物的装修材料严重污染室内的空气质量,一定要做好通风系统的合理设计。根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的空调系统具有较高的能量消耗,因而必须在设计过程中加入节能技术,以便系统能量消耗得到良好控制。由于高层建筑的暖通空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且规划设计质量的优劣决定着经济运行状况以及系统能量消耗,所以必须要进一步优化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暖通空调不断向前发展。

3、强化安全性能

暖通空调的安全性能包括放置设备物品环境安全、放置易燃品易爆品安全、人员工作环境安全、设备运行安全和防火安全等,而这一系列内容的安全性可通过强化技术规范、设备研究制造、工程设计与运行管理等方法来实现。比如,对锅炉房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可燃性液体和气体因泄露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并针对这个极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安装气体和液体泄露的报警系统以及事故通风系统。而防火安全问题则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防火设计标准执行,同时还要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4、设计时要注意环保和节能

随着我国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同样的建筑能耗高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平均占社会总耗能的25%以上,有的地区耗能情况已经占到了当地总耗能的40%。而根据对暖通空调行业的数据分析,其能耗的情况也是非常高的,因此在对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过程中,就应采取相应的节能环保技术,尽量的降低暖通空调系统的耗能比例。高层建筑物的暖通空调系统复杂并且巨大,因此设计质量对系统能否经济运行以及耗能情况是有着重要的影响的,只有确保了设计方案的质量,才能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的整体的应用效果,才能提高整个工程的节能水平。

5、设计应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

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这是方案可行性应考虑的主要问题。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包括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设计方案应能满足供电、供水等方面的要求,并应特别顾及这些条件的长期、变化情况。对于一些无法采用标准设备的特殊情况,对非标准设备应提出详细的参数要求,并且所提出的参数要求应合理可行。在建筑设计确定围护结构的情况下,空调专业的系统布置、设备选型、自动控制程度对运行节能关系重大。如根据实用功能不同合理分区;设备选型不必太保守;设计热回收机减少热损失,对水泵、冷却塔风机采取变频调节等。

6、加强对高层建筑暖通设计过程的监理

在对高层建筑暖通设计计划进行审查的过程中,要对暖通施工与运行中产生噪声的原因进行进一步研究,比如说:冷却水机组、通风设备、冷却水泵以及冷却水水箱等,要严格审查这些机械设备在设计与施工布置时位置是不是科学,所出现的噪声是不是最小,是不是采取了相应的减振措施等,同时要将回风口与送风口的消声考虑在暖通设计的范围内。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好暖通设计与施工中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等多个方面的工作,有效监管设计与施工部门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所运用的消声小室与减振吊杆等多项手段,争取降低噪声对用户的不利影响。要在暖通设计的过程中,建立并完善关于暖通设计的监理制度,设置对应的岗位与安排相应的监理工作人员负责对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与施工的监理工作。总之,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建筑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设计方面也在逐步的完善。其中暖通设计就是主要的一部分。因此本文对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详细阐述,包括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工程设计方面,图纸设计方面等。从而研究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设计人员对《暖通设计规范》标准的认识,保证设计的经济性,可行性和可靠性,调节性和可操作性来不断的完善暖通设计,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五、结束语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作为暖通空调的核心工作之一。对工暖通空调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将科学的设计方法融合到暖通空调设计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钱济雄.浅析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J].山西建筑,2007

[2]赵君利.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节能从设计开始.中国建设报,2010

第7篇:空调使用管理规定范文

[关键词]空间管制;城市规划;“成长管理”理论;“反规划”理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对城市所在区域的土地和空间利用的战略指导作用越来越体现出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规定:城市规划应当“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但这只是一个原则性规定,在从事城乡规划工作时, 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思考各类区域的划分?如何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空间管制仅仅就是城市土地的空间区划和管制?有没有更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和方法?本文带着这些疑虑对城市空间管制问题进行了如下探讨:

1 传统城市规划编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从源头上说,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性质―规模―空间布局”为模式的物质空间规划。作为城市政府建设管理城市的公共政策,城市规划在指导城市健康有序、公正公平发展和平衡城市政府短期行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传统城市规划编制方法上的缺陷,导致城市面临诸多问题(如城市边界无限蔓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得不到妥善解决。那么,传统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存在哪些缺陷呢?

1.1 城市发展规模预测与城市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基于现行规划编制方法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划是一种建立在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之上的空间布局。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快速的城市化,城市规划在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的预测上存在着明显的偏差。很多城市在确定人口和用地规模时,往往掌握资料不全面,预测方法欠科学。同时,由于城市人口流动性大,统计口径不统一,而用地规模预测又带有很强的主观臆断性,往往造成要么规划期末城市用地突破规定指标,要么造成大量土地闲置。虽然城市规划对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控制对防止城市过度扩张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现行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及人均用地指标确定的科学性仍然值得思量。

1.2 对城乡空间区划的空间管制重视不够

现行的规划体制偏重于城市建成区的用地布局和控制,并对城市用地进行安排,一般划分为九大类用地,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细分。无论是哪一层次的规划,规划都对用地性质、规模等指标进行了严格控制,特别是控制性详细规划,每一地块都给出了具体的数值。但在现实社会中,一块土地往往以一种功能为主,兼顾其他功能,其他功能的用地怎样操作控制呢?就算对每一用地都赋予数值(上限或下限),而这个数值的科学性又在哪里呢?是否与当地实情相宜?这些问题均值得商榷。同时,城市土地具有商品属性,规划时应给予投资者一定的选择权,过度的控制必会抑制投资者的热情,从而导致城市土地无人问津。近年来,随着城市规划法制建设的加强,执法力度的加大,过死的规划控制必然造成城市的实际开发建设受阻,最终影响城市健康发展。

1.3 环境保护利用规划严重滞后

不明智的土地利用和用地布局对城市用地结构和功能提出了严峻挑战。具体表现为城市生态景观支离破碎、自然水系污染严重、生物栖息地和迁徙廊道遗失。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用地的扩张和市政设施建设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认识到,土地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是有结构的,有不同空间格局和不同生态功能的有机体。协调城市与生态系统的关系绝不是一个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空间格局和质的问题。因此,当前城市规划的一个巨大挑战是:如何在有限的城市土地上,建立一个战略性的既能充分发挥每块用地价值又能为人们生活居住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生态环境,为城市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以保护城市文化和构建安全的生态网络。

目前,城市规划在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考虑比较科学,而对城市所处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显得比较苍白。往往仅把城市污水处理达标、大气污染治理、城市垃圾处理等方面作为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这种被动的补救式的规划方式,显然不能适应城市有机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渴求。城市应该是所在区域内整体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区域生态的和谐,就没有城市存在的基础环境保障。因此,仅从城市内部考虑是不能解决城市整体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

针对以上问题,近年来,规划界和学术界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有益探索,均试图在现行的规划体制下寻求问题的突破,从而提出了城市空间管制这一论题。然而,这种基于城市土地区划的城市空间管制方式方法是否科学?依据是什么?区划与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弹性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则值得我们探讨。

2 城市空间管制规划对策

2.1 对策一:以“成长管理”和“反规划”理论为编制空间管制规划的理论基础

研究城市规划编制中城市空间管制的目的是:针对传统城市规划土地使用方面的上述问题,通过对区域土地的空间整体使用战略划分和微观层面的用地控制,以解决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城市发展空间的弹性问题。在这一方面,源于美国的城市“成长管理”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其思想核心是把握城市开发的地点、时机和程度,在城市不该生长的地方坚决制止生长,在城市可以生长的地方控制开发的量和度,两个方面相辅相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该理论在北美地区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与“成长管理”理论同出一脉,很具相似特点,目标导向均为城市环境保护和城市发展空间弹性问题,只是侧重点不同的是“反规划”理论,其重点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反规划”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一种新方法,即城市规划与设计应该首先从规划和设计非建设用地入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反规划”理念是相对于传统城市规划理论而言,它们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城市设计中的“图―底”关系。如果把“城市与生态环境”比作“图―底”的话,传统城市规划理论是将城市作为“图”,着重研究城市建设用地布局规划,将生态环境作为“底”;而“反规划”则是“图一底”互换,将生态环境作为“图”,先行研究非建设用地布局规划[1]。

值得强调的是“反规划”理论的生态学内涵,它为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实践模式。其生态学理念是:在自然生态评价的基础上,确定生态敏感性分区及生态适宜度分区,对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加以保护,在规划、完善非建设用地布局的基础上,再安排建设用地布局规划[2]。即先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保护控制起来,作为维护城市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基础加以保护,从而使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得以延续和发展,为建构城市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打下基础。

从以上两种理论模式可以看出,其研究思路是:城市规划应对不可逆的城市环境(即城市不该生长的地方)进行严格控制,对城市建设用地(即城市可以生长的地方)进行适度的开发建设,并对城市建设用地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合理保护。笔者认为,规划师首先应该转变常规的规划思维模式,对传统的规划编制方式进行调整,让其转变为:首先对城市及周边环境进行宏观的空间管制,其次是对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微观强制性要素进行严格控制,最后才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规划模式(即“性质―规模―用地布局―专项规划”模式)。

2.2 对策二:建立完善的城市空间管制体系

2.2.1 空间管制内涵

管制是现代管理的延伸和发展,它强调多层组织机构或多集团的对话、协调与合作,促进跨区域协作、多行业合作发展,有效补充政府管理调控与市场运行的不足;管制可全面综合改善社会发展环境,建立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完善相应的权益分配规则和行为规范;管制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部门性。城市空间管制是指对城市内部及周边事关全局或不可替代要素,特别是弱势要素进行的强制性或引导性的规划控制,具体体现为:对城市应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它是协调城市内部与周边要素的关系等重大问题的原则和政策,是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基础。

2.2.2 空间管制内容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各种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协调和引导各要素在城市空间内合理布局,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达到整体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城市空间管制是伴随城市规划而来,是对城市规划要素进行度和量的控制。因此,城市空间管制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城市空间资源要素,如土地、水体、植被、矿藏等;城市土地利用属性,如性质、范围、开发强度等[3]。

2.3 对策三:寻求科学的编制方法和成果

对城市所在区域用地进行全面的资源评价,制定空间资源区划,确定分区发展和保护的区域;在空间资源区划基础上制定空间利用区划,并对各类区域从用地使用功能角度进一步划分,进而对各类功能区提出管制要求。

2.3.1 加强空间资源区划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原则性的规定了“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四大空间区划类型。但每个城市、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考虑到分区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规划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现实情况和研究层面进行更为具体的划分。空间资源区划一般从城市及周边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生态敏感区和土地利用现状4个方面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并从宏观层面确定可供城市发展的空间和生态保护范围,从而引导城市建设在一定的合理空间内进行,并与城市生态保护相互协调。城市空间资源区划一般分为生态敏感区、生态缓冲区、开发控制区和强制控制区等四个区域与编制办法规定相对应[4]。后两者是城市的发展区域,生态敏感区是生态保护的范围,生态缓冲区为两者之间的过渡区域。

2.3.2 强化土地利用区划

空间资源四级区划是从资源管理角度对城市整体空间使用做出的方向性规定,而土地利用区划则是在空间资源区划的基础上确定用地的使用功能,以便指导具体的土地利用和建设。土地利用区划应坚持以下原则:(1)协调原则:协调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为宏观层面的城市空间管理提供理论支持;(2)粗线条控制原则:在宏观尺度上对城市空间进行用途划分,不追求过于细致的分类,为土地使用留有一定弹性和余地;(3)强化控制原则:以有效保护环境和引导建设集中发展为目标,加强对非建设用地的管理与控制;(4)生态优先原则:结合城市的自然和人文属性,按照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遗产优先原则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5]。如对城市适建区内用地再次划分为工业集中区、商业中心区、居住区和城市公共绿地等,并对每个区域进行建设强度的规划控制。

这种逐级划分和分层控制的规划思想解决了城市规划编制中用地规模确定缺乏弹性的问题。它在结合城市实际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用地规模的上限和下限范围及土地利用的最大范围,为城市发展对土地需求量的增长留出了弹性,在区域范围内协调了城市空间拓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这种宏观意义上的空间管制方式在城市规划成果中的体现为: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空间管制图(城市已建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区划图)和城市用地开发强度控制图(容积率控制图、建筑密度和高度控制图、绿地率控制图等)。

2.3.3 加强对强制性要素的控制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是在2002年建设部颁布施行的《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中提出的。强制性内容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它们是正确处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城市的强制性要素,既不同于强制性条文,也不同于强制性内容,它是对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中刚性最强的部分进行的提取,是对城市发展中各类空间要素的概括和总结,是保证城市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包含了强制性的要求和措施。

通过对城市规划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本文从众多的城市要素中选取最为重要的作为城市的强制性要素,并通过对各要素的量刚(每一要素对城市发展影响力与作用力大小)评估,筛选出以下四大类强制性要素:自然生态保护要素、文化遗产保护要素、基础设施要素和公共服务设施要素[6]。

针对不同的强制性要素,城市规划可以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或管制措施,而对于城市管理而言,微观的空间管制措施可以概括为控制线管理,将不同的强制性要素统一纳入空间控制线的控制管理之中,即为常规的六线控制图。传统的控制线规划图,往往只是简单的对每类要素进行宏观意义上的控制,强调每类强制性要素的重要性,多只有技术措施,而没有具体的刚性指标,缺乏可操作性,实施效果较差。因此,为加强城市空间管制效能,规划中的六线控制图必须进一步深化,规划成果必须要具体界定出每类控制线的范围、面积等刚性指标,而控制线内的每类指标则可上下浮动,以体现出城市规划的弹性和与城市管理的适应性。

3 结语

城市空间管制所涉及的内容繁多而复杂,而传统的城市空间管制方式往往只限于宏观层面的研究,缺乏微观层面的要素控制,更没有提出可行性的量化标准。因此,实施难度大,可操作性差。笔者认为城市空间管制应是宏观区划和微观要素控制相结合,应对每一层次的控制提出具体可行的量化指标、实施原则和措施,并在城市建设管理中强制执行,这样才能体现出城市空间管制的作用和意义。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相结合的城市空间管制方式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成长管理”和“反规划”理论的实践要义,并为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及城市规划弹性留出了余地,最终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程进.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城市规划,2005(9):76-80

[2]俞孔坚,李迪华,韩西丽.论“反规划”.城市规划,2005(9):64-69

[3]孙斌栋,王颖,郑正.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空间区划与管制.城市发展研究,2007(3):32-36

[4]吕斌,陈睿.我国城市群空间规划方法的转变与空间管制策略.现代城市研究,2006(8):18-24

[5]吕斌,陈睿.实现健康城镇化的空间规划途径.城市规划,2006增刊:65-74

第8篇:空调使用管理规定范文

一、总体目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市民防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按照“突出重点、明确责任、综合整治、疏堵结合、注重长效”的要求,对本镇地下空间的使用性质、生产经营范围、安全生产条件等方面进行全面整治。通过整治,进一步加强地下空间安全管理,推动各项安全管理规范的落实,消除地下空间各种不安全隐患,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地下空间使用安全。

二、整治范围和重点

整治范围:本镇民防工程和普通地下室内经营商场、娱乐场所、旅馆、餐馆及从事生产活动、用作危险物品储存和人员居住的场所。

整治重点:一是未按规定登记注册以及无证无照的;二是未经批准改作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场所的;三是不符合消防管理规定,在同一防火分区内存在生产经营、仓库、宿舍“三合一”现象的;四是擅自拆改结构,影响安全使用的;五是违反租赁合同和有关规定擅自转租的。

三、组织领导

建立以镇党政办为牵头单位、镇城市综合管理所为综合协调单位、镇减灾办为责任单位,由综治办、派出所、新镇派出所、卫生监督所、镇资产经营公司、镇文化站、镇招商办、镇基建办、镇土规所、房管办、工商所参加的镇地下空间安全管理专项整治推进小组,负责这次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

由派出所、新镇派出所、镇城市综合管理所、镇减灾办、镇综治办、镇综合招商办有关人员组成联合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镇减灾办。各村、居委,镇直属公司要成立相应的专项整治工作机构,并确定1名分管领导负责,切实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

四、职责分工

民防部门职责:负责组织对本镇民防工程进行摸底调查,督促使用单位自查自纠,落实整改措施;对在地下空间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空法》、《市民防条例》、《市民防工程建设和使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建设部门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对本镇普通地下室(地下停车库)进行摸底调查;依法对未纳入建筑业管理流程,擅自改建、扩建地下空间的行为进行查处;对地下空间改建、扩建工地的施工安全、工程质量进行行政监管,对相关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公安派出所职责:负责对地下空间内的歌舞娱乐场所、游艺厅、中小旅馆等行业场所进行治安管理和监督检查,依法对“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查处。

负责对地下空间的消防审核、验收和监督检查,对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

国资监管部门职责:负责配合有关部门搞好出资监管单位地下空间的摸底调查和自查自纠,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制订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对因管理不善发生重大事故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

规划管理部门职责:负责对地下空间开发建设过程中未按规划许可要求进行建设的行为进行查处;对擅自改建民防工程以及改变地下空间用途的行为进行认定,并协助民防部门依法查处。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职责:负责对地下空间安全生产条件、危险物品管理情况、租赁双方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及落实情况、承租方的安全生产资质和条件等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责令改正并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负责对地下空间内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安全监察,调查非法使用土锅炉、土电梯等有关情况,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责令改正并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工商部门职责:负责依法核发地下空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对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责令改正并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协同有关部门开展对地下空间内需取得许可证的无照经营行为进行查处或取缔。

房地管理部门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对本镇普通地下室进行调查摸底,依法将地下空间租赁纳入房屋租赁管理范围,督促地下空间租赁双方办理租赁合同登记备案手续,对违反有关房屋租赁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行为,责令改正并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卫生部门职责:按照国务院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卫生部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对地下空间内公共场所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持证情况、空气质量、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法规规章的进行查处。

文化部门职责:负责依法对地下空间内的娱乐场所《文化经营许可证》的办理情况、经营项目、场地结构和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的娱乐场所责令限期改正、关闭或实施行政处罚。

商业管理部门职责:负责对地下空间内天然气、人工煤气(禁止使用瓶装液化气)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责令改正并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五、整治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8月1日~10日)

各村、居委、镇直属公司和有关部门要及时成立专项整治工作机构,按照镇统一部署,制订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提出工作要求,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摸底调查和自查自纠阶段(8月11日~31日)

各村、居委、镇直属公司和有关部门要摸清本地区地下空间情况,包括辖区内地下空间数量、位置、面积、实际用途、使用性质、权属单位和安全管理状况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治工作。由地下空间各权属单位填写地下空间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调查摸底明细表,并在8月10日前报送镇减灾办,镇专项整治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再对辖区内地下空间的总体状况进行逐一核查、汇总,并填写地下空间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调查摸底汇总表,于8月15日前上报区专项整治办公室。

第三阶段,落实整改和执法检查阶段(9月底前)

对在摸底调查和自查自纠中查出的问题,要依照监管职责分工,做好督促整改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由镇专项整治办公室及时召集各有关单位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各有关职能部门要依据整治范围和整治重点,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整改后达不到规定要求或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或未能通过相关部门审批的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法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或关闭取缔。

第四阶段,验收总结阶段(10月底前)

由镇专项整治办公室对各村、居委、镇直属公司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不合格的单位,给予严肃处理。对整改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或在整治过程中发生责任事故的,依法追究事故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各村、居委,镇直属公司专项整治办公室对专项整治情况写出总结,并填写地下空间安全管理专项整治情况统计表,于10月10日前报镇减灾办。

六、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

各村、居委、镇直属公司要充分认识地下空间安全管理专项整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四个到位、两个确保”的要求,从“建设平安”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牢固确立“大安全”思路观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要以这次专项整治为契机,推动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

(二)明确责任

各村、居委、镇直属公司要认真组织力量摸清本单位地下空间的底数;各部门要明确责任,各司其职,抓好专项整治的落实,真正达到民防工程和普通地下室的底数清、现有场所用途清、安全使用标准清、安全管理责任清、安全隐患问题清的“五清”要求。同时将专项整治工作与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促进依法经营和依法监管结合起来,推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三)加强协调

各村、居委、镇直属公司要加强对本地区专项整治工作的督导,协调解决整治过程中发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对整治难度大、安全隐患多、涉及面广的地下空间,要组织联合整治。要依法督促各产权单位或物业管理单位、自管房单位主动配合专项整治,认真进行清查摸底和自查自纠,不得推诿、扯皮。

(四)疏堵结合

各村、居委、镇直属公司要根据地下空间的区域分布、城区规划布局、暂住人口等情况,综合考虑地下空间利用和改善外来人员居住条件的需要,落实专项整治要求。要加大整治力度,对不符合经营要求的,该整改的整改,该关闭的坚决关闭,同时加强教育引导,做到疏堵结合。

(五)加强宣传

第9篇:空调使用管理规定范文

关键词:暖通空调 施工 问题 处理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138-01

暖通空调是现在常用的一种空调,由采暖、通风、采光等系统组成。暖通空调在安装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这影响到用户对空调的是使用,使得满意度下降。这些问题也会影响到安装和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因此要对其予以重视,并对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一、暖通空调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空调水系统循环问题。冷冻水系统管道循环不畅,是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最常见的问题,这里出现问题将直接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负面影响。这个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施工时专业管线没有铺设好,协调处理工作没有做到位,使得各管线出现交叉现象,管网密布气囊,最终使得管道运行不良;二是对管道的清洁不重视,清洗不认真,脏污堵塞管道,造成空调管道循环不畅。(二)标高和定位交叉问题。暖通空调基本上是采用CAD来绘制图纸,在图纸上对管道、设备的标高进行最初的规划,但到了实际施工时,有的工作人员并未按照图纸的要求严格进行施工,在没有认真校队对的前提下,造成了严重的标高和定位交叉问题,在施工后期极难协调。特别是综合性的建筑,其内部空间有暖通空调的各种专业管线,在前期的图纸上并不可能尽善尽美的表现出来,在图纸标注不明确的时候,安装人员一般都是直接施工,前期安装很方便,但是到后面施工就变得困难,不得已就只好安装在不规范的位置。(三)管道堵塞。空调水系统最常见的问题是管道堵塞,造成空调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某工厂装配车间空调效果很差,散流器处有风吹出却无法降温。检查发现空调机组冷水管上的阀门全开,但压力表上的读数几乎为零,由此可判断流过空调机组表冷器管束的冷水极少,估计是空调机组附近管道内有堵塞物,拆开供水管压力表前的水过滤器,果然发现管道严重堵塞,堵塞物被清除后,车间空调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二、提高建筑暖通空调施工质量的有效对策

(一)控制好施工材料质量的检验。控制好设备及管材的质量检查验收入场。无论是施工单位采购材料还是甲方供应材料;专业技术人员都应该对其规格、型号、质量进行全面严格检查,对质量检查合格单、合格证件检查,不合格的不予进场,要求必须各项检验报告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同时,分清每次进场材料的数量、规格、型号。各种阀门在暖通管道工程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用于暖通工程的各种器材,特别是用大的管材、管件、散热器等主要大宗材料,都要有符合国家要求的出厂质量合格证,材质型号、规格、性能都要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和本工程使用的设计要求。对各种材料、配件、器材进场时要进行严格地检查验收,各种器材进场检查验收时,要检查其实是否三证齐全,还应在安装前严格按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进行强度和严密性实验,一切都合格后可使用,对一切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准进场,更不得使用。(二)防控工程质量问题。供暖干管的坡度不合格,主要是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在施工中管子没调直和在堵管道孔洞时没有很好地注意管道的坡度;另一方面是管道支架位置和标高控制不好,支架间距和标高偏差太大,从而使管道局部都下凹或起供,形成局部反坡或坡度变小,致使管内积气或存水,影响系统正常运行。要解决干、支管坡度不适的问题,首先在安装前应认真做好管子调直工作,其次在安装支架前应先按管道坡度和标高,计算出每个支架的标准支架间距,并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执行;最后是在堵墙洞时注意不要强塞硬垫,以致使改变管道原有的坡度,干、支管道坡度不适合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散热器支管坡度不适合,一般是由于在管道下料时测量不准确或计算不正确造成。在施工时先安装散热器,后安装立、支管。随量下料安装,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供暖安装工程,还较普遍存在着固定支架与活动支架混用或使用一种支架,将使管道不能按预定方向伸缩,造成支架、管道受损。用料偏小将造成支架下弯或损坏,管道下弯严重时,会影响系统正常工作。还有用立管卡子代替横管支架,也将造成管道下坠,也不容忽视。解决这一问题,要加强施工质量意识教育,同时在分清固定支架与滑动支架的区别和不同的功能,在施工中正确选择,按图纸施工,就可以防止问题的产生。在管道、散热器安装工程中,油漆工程一般为最后一道工序。由于管道和散热器距墙较近,操作困难,往往造成管道靠墙侧、散热器背面的油漆漏刷或不均。为解决这一问题,应改变一下工序,在管道和散热器安装前先刷上防锈漆和第一道面漆,安装完毕后再刷一道面漆,颁布标注中,对散热器的油漆做了规定:“除对流散热器外,不应采用含金属涂料的油漆”即不应采用银粉和金粉。对钢制柱形散热器的规定为:“散热器表面应喷涂防锈底漆和面漆,并宜采用远红外烘干,不得自然干燥”,这些在施工过程中都应特别注意,不得选错油漆种类和施工工艺。(三)协调其他工作的配合关系。在功能较全的建筑物里,吊顶的净空是有限的,而各专业工种的布管又是复杂的。如:暖通专业的送风管、回风管、新风管、排烟(风)管、供水管、回水管、冷凝水管等;给排水专业的生活给水管、排水管、污水管、喷淋管等;电气专业的强弱电桥架、母线槽、电线管等。现在许多暖通施工图上,设计师只给出了主要设备的定位尺寸,但与其他工种相冲突,因为有些图纸设计院根本就没有会签过,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这时各工种间就需要进行协调,必要时也可让业主或监理单位出面解决。

三、结束语

在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应细致地做好质量控制工作,空调工程施工前要了解设计意图,熟悉各专业施工图,编制好施工组织图,要抓住工程的控制要点,做好控制要点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