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空调市场范文

空调市场精选(九篇)

空调市场

第1篇:空调市场范文

三月份国内空调市场吹起降价风之后,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姜风曾经说,国内空调器目前有25%的利润纯属无稽之谈。不过,连黑色家电行业的彩电巨头们如长虹、康佳、TCL等今年也纷纷进入了空调业,说明这个市场的利润水平起码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据了解,空调是目前我国家电产品中普及率最低的。去年我国空调市场容量约1000万台,这一数字仅为彩电业的50%。目前彩电的城市普及率已高达90%以上,农村普及率也达到50%;而空调在城市家庭中的普及率还不到20%。中国的农村市场还远没有开发。

今年3月开始的空调降价战,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了市场的潜力。据传媒报道,各大空调厂家基本上都是货如轮转,其中美的、格力在5月底都已突破百万台,突破百万台的时间都较去年提前,另两个宣布降价的厂家科龙、海信的销量也较去年有大幅增长。事实正如中国家电协会副秘书长陶晔所说,低价换来的销量上升,至少说明消费者对空调还有很大的需求,企业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但是,这个市场空间在哪里?陶晔说,我们现在的产品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产品档次没有拉开。以英国为例,英国的家电价格档次拉得非常开。最好的冰箱,可能要卖到七百到八百镑,合人民币可能将近一万块钱,而差一点的仅卖到二三百镑,差距非常大。而我们的商品品种还不够多,还达不到在技术上、功能上、价格上,总有一款适合你的产品来丰富市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国雄则认为,严格来说空调是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空调价格就像商品房价格一样,要让它回到一个理性的水平上,才能实现从奢侈品到必需品的转变,市场也才能真正做大。

第2篇:空调市场范文

目前,空调行业正面临“饱和、替代、低迷”三重困境的影响,生存处境令人堪忧。一位行业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未来2—3年内,空调市场洗牌的进程还将进一步加快。对于空调厂商来说,全力挖潜城镇市场,转变经营强化中央空调业务,出城“下乡”开辟农村市场或将是三大可供选择路径。

城镇市场趋于饱和临界点

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空调保有量达到100.3台,其中东部地区保有量有望突破150台,城镇空调市场趋于饱和临界点。与之相对应的是,2008年末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空调保有量仅为9.8台,其中西部地区保有量不足3台、东北地区保有量则不足1台,农村市场显然大有可为。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9》)

与之对应的是,2002—2008年我国空调产品产量增长额幅度基本上与城镇空调市场增速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均在2007年创下历史最高增长记录。但是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在2008年度空调产量增速及国内城镇市场保有量增速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放缓趋势。相对而言,农村市场保有量所受影响较小,基本保持小幅匀速增长的态势。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家电下乡”政策效应的发挥,农村市场保有量将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态势,农村市场正在演变为家庭用空调产量保持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两大城市型家电连锁巨头2004—2008年的财务数据,则从侧面反映了城镇市场空调市场近年来趋于饱和的现状。数据显示:空调品类在两大家电连锁巨头销售收入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毛利率均呈现逐年下滑的态势,销售增速也明显低于整体规模增速。

空调企业面临增长瓶颈

三大空调巨头上市公司2008年度年报显示:格力、美的两大巨头空调产品营收均超过300亿元,两者之间的差距相当于一个在第二军团排名前列的品牌全年营收;而海尔与两大巨头之间的差距达200多亿元,某种程度上说,空调市场已完全形成双雄争霸的格局。不过单纯从毛利率指标而言,海尔则成功摘得第一名。但在市场集中化效应的推动下,格力、美的同比增长幅度分别达10.58%、22.97%,而海尔则出现7.15%的负增长。

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格力、美的、海尔三大巨头总体营收分别达到90.69亿元、88.24亿元、68.01亿元,同比下降幅度分别为15.97%、29.44%、17.43%;毛利率则分别同比增长24.42%、20.38%、24.86%。按照2008年度空调营收占上市公司营收比例推算,预计三大巨头一季度空调销售分别约80亿元、60亿元、20亿元左右,较上年同期均呈现两位数以上下降幅度。

另外,长虹、TCL、海信、海信科龙四大综合家电类上市公司2008年度年报资料显示,除长虹(含冰箱)保持10.23%的同比增长幅度以外,其他3家空调产品营收分别同比下滑6.81%、27.9%、5.94%;剔除冰箱行业平均增速因素,长虹空调同比增长幅度极有可能是低个位数增长甚至存在同比负增长的可能。

上述四大综合家电类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总体营收分别同比下降14.76%、13.25%、6.05%、22.12%;营收总额分别减少至60.56亿元、77.24亿元、34.62亿元、17.96亿元。

TCL集团相关资料则显示,今年一季度TCL空调销售量同比下滑36.42%,减少至24.72万台;4月份当月销量12.63万台,同比下降53.7%;1—4月份空调销量37.85万台,同比下滑幅度达43.55%。

著名行业观察家曾高飞表示:上述数据资料一方面说明,空调行业面临“饱和、替代、低迷”三重困境的市场瓶颈效应已经显现;另一方面,包括上述空调厂商在内,志高、奥克斯、格兰仕等非上市第二军团,松下、大金、日立、三菱电机、LG、惠而浦等外资空调品牌,惠康、月兔、康佳、天鹅等市场新兴品牌等同样面临上述三大困境,生存处境令人堪忧。因此,未来2—3年内空调市场洗牌的进程还将进一步加快。

城镇空调市场面临退市危机

著名行业观察家张彦斌指出:随着我国《节约能源法》以及配套规章《公共建筑节能条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相继出台以及国家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鼓励政策的推行等,城镇空调市场单纯依靠市场新增需求、一户多机的复次消费需求以及汰旧换新的更新换代需求,仍将难以突破市场增长的瓶颈。

日本空调冷冻工业会5月中旬的《全球空调需求统计概要》报告显示:2003年-2008年我国房间空调器产销量虽然远高于中央空调系统,但是,市场增速则明显低于后者。中东、亚洲(除中国、日本)、非洲、大洋洲等地区同样存在类似的情况。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欧洲地区中央空调系统产销量虽然呈现下降的态势,但是整体下降比率原低于房间空调器;北美地区两者均呈现同比下降的市场态势,但中央空调系统占比则高达40%左右。两外受08年夏季酷暑影响日本空调市场仍保持增长态势;但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日本国内房间空调器出货量同比下降13.6%,减少至60.08万台;而中央空调系统出货量同比下降幅度为10.1%,减少至6.35万台。(参见图2:日本JRAIA全球空调需求统计概要)

备注:ルームエアコン:房间空调器パッケージエアコン:成套空调系统北米:北美アフリカ:非洲アジア:亚洲(中国日本除外)资料来源:日本冷冻空调工业会

张彦斌表示:需要提请注意的是中央空调行业有一个1大于100定律,即1套中央空调系统所发挥出的集群效应远大于100台单体房间空调器的效能,中央空调系统正在以1:100以上的速度形成对分体式房间空调器市场的替代性“挤出”效应。因此,虽然全球各地区中央空调系统产量结构性占比普遍低于房间空调器,但是,其对房间空调器而言则呈现出几何级替代效。

张彦斌称,尽管目前上不能简单地将分体式房间空调器产品归纳为落后产品,房间空调器制造归纳为落后产能。尤其是在变频空调市场发轫之初,过分强调中央空调系统对分体空调市场的替代性挤出效应,略显不合时宜。但是从长远来看,随着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技术的提升,制造成本规模化效应的形成,尤其是民用节能建筑条例的进一步实施,家庭CO2减排环境保护制度的导入等,分散式单元空气调节器产品在城镇市场的份额必将呈现逐步下滑的态势,相反中央集成式空调系统则有可能晋升为城镇空调市场的主力产品。

此前,相关机构预测,2008年度我国中央空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0亿元),随后以近20%的复合增长率保持稳健增长态势,该机构预测2015年我国中央空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约占空调市场规模35%左右,并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城镇空调市场的“明日产品”,中央空调市场在未来数十年间还将保持较高的市场增速,甚至不排除将小型房间空调彻底挤出城镇市场的可能。

曾高飞则表示:面临城镇市场饱和、市场增速放缓、中央空调市场替代挤出效应、全球市场阶段性低迷多重困境的空调厂商,要想走出困局达到柳暗花明、绝地逢生的目的,“全力挖潜城镇市场,转变经营强化中央空调业务,出城下乡开辟农村市场”或将是三大可供选择路径。

空调下乡战如同终极战

国家权威统计机构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空调产量同比增速达17%,而2008年度增速则放缓至2.7%,小幅增加至8230.9万台。与此同时,今年一季度空调产品产销率仅为92.4%,而冰箱、彩电、手机、洗衣机、热水器等家电产品受“家电下乡”带动影响产销率均在98.5%以上。在此情况下,在4月份产量同比增速较3月份加快的219种产品中,空调达14.2个百分点,而彩电仅为11.9个百分点。而冰箱增幅回落3个百分点左右;计算机、手机、洗衣机同比增速则回落10个百分点以上。

曾高飞指出:空调行业相对彩电、冰箱、手机等之所以出现产销率偏低,但同比增速加快的现象,可以理解的原因是各大空调厂商均瞄准“五一”小长假、夏季空调旺季商战、“家电下乡”三大业绩增长点。其中,“五一”小长假商战空调热卖,各大空调厂商着实松了一口气,精神也为之一振。但是,入夏以来,尽管华东、华北等地区出现创纪录高温天气,但是夏季空调旺季商战的效应尚未完全显现。

另外,北京、安徽、浙江等地商务部门的4月份“家电下乡”销售数据显示,安徽省3月份“家电下乡”空调销量仅为48台(截至4月末销量仅为1080台),相对于冰箱47652台、彩电16150台而言,“下乡”空调销售显然极其不符合其季节性销售的商品特性,更与各空调厂商声势浩大的“下乡”宣传形成鲜明的对比。

5月14日,第三批空调“下乡”项目招标公示结果显示,共有23个空调品牌、490款产品入围,中标品牌厂商及产品数量分别增加3家、244款。

第3篇:空调市场范文

明年市场洗牌是涛声依旧,数量在减少,企业的实力也在同步提升。数行业众多企业,谁能胜出?在此笔者对市场上较为活跃的几大品牌做深入的分析。

格力:体制问题难上眉梢

格力不愧为国内空调行业的一哥,在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其国内独创的区域股份制销售公司的营销模式,在保证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上,又能够刺激商家的积极性。正是在这种模式的推动下,格力空调在没有进入国美、苏宁等全国性家电连锁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稳定的增长,产销量和利润同期稳步提升。

多年来,格力空调在行业内部不擅炒作,一直都在进行内部营销模式和制度的扎实工作。因此长期以来,格力在品牌的营造上面比海尔、美的要弱,缺乏对于品牌系统化的规划及体系营造。特别是在多年来不进入连锁卖场的背景下,品牌认知度正在不断弱化。

明年,伴随着连锁卖场的扩张,特别是向二、三级市场发展的势头,必然会对格力空调现有的渠道布局造成冲击。是否操作连锁卖场,决定着格力今后的市场竞争力。而对于格力而言,迫在眉睫的是体制问题,这已经成为影响其今后发展的大课题。在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背景下,日前已经传出开利等外资进入,以及民营资本介入的传言。如果体制问题解决不好,格力空调今后的发展就要面临种种的不可预测性,给商家和消费者造成一定的隐患和担心。

美的:灵活是美控制是德

美的空调的发展遵循了“做大做强”规律,关键得益于其民营体制的灵活性优势。一方面,美的总能及时地把握各种市场机会,并将其作为发展的新平台;另一方面,对于品牌形象的塑造舍得投入大手笔,总能够给人们以惊喜。此外,美的对于制冷产业链的打造也颇具匠心,在国内通过资本运作,收购华凌、荣事达,建立武汉、重庆工业园,为其迅速做大做强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今年,美的空调更是将其灵活的市场营销手段发挥到极致,在一些区域市场与竞争对手展开低价肉搏战,大大提升了区域市场占有率。同时,在操作组织机构的设计上,采取了更灵活的方式,责权从总部下放到区域管理中心,从而大大缩短了对市场的反应速度。

明年,对于美的空调而言,应当考虑如何在市场灵活性和机动性方面加强管理和控制力,有张有弛,实现对市场的有力把握。在经营上则要减少战略性低价转向具有一定利润空间的精细化操作。

立足于长远,美的更应该考虑如何突围三甲格局,借助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灵活的操作机制,从而建立起更为强大稳定的竞争力。

志高:把握机会创造成绩

业内曾传出“一年黑马、二年病马、三年死马”,志高空调近年来的发展打破了这一定律。在总结今年志高空调的成功时,志高人曾经告诉我“营销手段灵活、促销活动多、渠道双轨制、海内外市场同步走、新产品引领突围”是主因。对此,笔者认为这些只是基本要素,关键的问题在于今年的市场机遇好,科龙危机导致其市场份额空缺,奥克斯、LG等品牌的战略调整也留出空间,志高只要能够迅速抢位,就能获得不错的份额。

机会对于每个企业都是平等的,美的空调当年正是在一些品牌的没落下取得了壮大的机会。但对志高而言,关键在于如何在今年的发展基础上,继续保持优势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明年,除了在原先几种元素下继续发力外,必须寻找到支撑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独特优势。一方面,志高品牌影响力需要质的提升,特别是在市场竞争中,品牌要推动企业市场地位的提高;另一方面在参与市场竞争的速度上要加快,志高作为后来者,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却拥有充沛的激情和大胆的决心。

科龙: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科龙“伤”势令许多人大感意外。的确,科龙空调本身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太多的缺失。长期以来在市场上建立起的科龙老品牌,影响力深远。在之后运作的科龙、华宝、康拜恩多品牌策略更进一步反映了其在市场操作过程中的灵活性和把握高中低端市场的决心。而且在社会舆论的把握上,通过以双高效空调为代表的节能空调推广,迅速地建立起科龙在节能领域的资源优势。这些都为这两年来科龙空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立了主力位置。

同时,在多年的市场运作中,科龙已经建立起一套成熟的操作机制,并组成了相配套的市场网络。这些资源优势是一些企业所羡慕不及的,短期内也不会迅速消失。

现在这一切都不足以提及,因为顾雏军出事了,科龙空调停产了。对于明年科龙空调的操作,首要问题是引进大股东,解决资金流的问题。其实,也就是要能够快速恢复整个产业链对科龙空调的信任度。但这些都需要时间。

对于明年的空调市场,注定无法成为科龙的主战场,何时能雄起,要时间更要实力。

奥克斯:学会寂寞寻找平衡

作为曾经不可一世的媒体宠儿和炒作高手,奥克斯空调从今年开始的低调实在不为人们所理解。

前些年,奥克斯通过频繁的媒体炒作和空前的市场运作手段积累下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网络基础,在一些地区聚集了不错的消费群体和人气,特别是其价格优势抢占了不少工程机市场,也拉动了其量的增长。这也成为其今后发展的优势。今年,奥克斯在原先所缺失的产品方面进行了重力投入,全面打造“水护氧”产品,从而填补了奥克斯品牌形象的空缺。

面对明年的市场竞争,摆在奥克斯面前的将是策略调整后的转型难题:由价格向价值过渡,如何让消费者和商家认可?由轰轰烈烈地宣传带来的品牌知名度向美誉度过渡,如何实现成功一跃,避免消费者对品牌的遗忘?

同时,我们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外部的快速扩张向内部的平稳式增长演变时,又该如何促进内部管理体系的再度创新和提升,如何让内部人员迅速接受?

华凌:调整要有时间

或许,在此之前你不会关注华凌,但现在你没有道理不关心他,因为在它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美的集团。美的入主,华凌的发展空间开始被人们看好,同时也给华凌未来的发展方向注入了不确定性因素。

在内部调整和资源重组的背景下,今年是华凌空调在市场上全面低迷的一年。特别是在它的强势地区华南、西南等地,受到调整的影响,市场一度沉迷。前期更是爆出了被国美清场出局的传言。

实际上,一开始华凌空调就是一个区域性品牌,其当年在北方市场投入重力仍然没有获得太多的传播效果。原先的规模和体制,决定了其在短期内定位区域品牌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但是美的集团入局后,则为这种发展定位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

第4篇:空调市场范文

如今看来,2014 年中央空调市场整体平稳增长的数据,更像是粉饰的太平,将危机藏在背后。

在2015 年7 月连绵不绝的雨声中,中央空调市场遭遇几乎是历史上最凄惨的“半年”。市场需求的“断崖式”下跌,令整个行业一片哀鸿。严峻的形势下,中央空调行业已经步入低增长、低需求的“新常态”。面对沉重的市场压力,找寻并抓住市场逆势增长的亮点,或是中央空调企业在“新常态”中的求生之道。

市场剧震

综合目前第三方及经销商方面的多方数据,2015 年上半年,中国中央空调市场呈现“断崖式”下跌的走势已经没有疑问。国家GDP 虽然在2015 年上半年保持7%的增速,但多年来一直与GDP 呈相关态势的中央空调行业,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超过10% 的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在9% ?11% 的下滑出现前仅仅半年,行业形势还是增长9%。如果按照家用空调常用的冷冻年度来描述,在整个2015 冷冻年度,中国中央空调市场的销售规模出现了上下半年20% 幅度的剧烈震荡。这一态势将很有可能继续蔓延,令整个2015 年陷入悲惨境地。

事实上,当家电等零售终端产品在2013 年即从高速增长进入低增长的“新常态”时,以项目及公建设施为销售主体的中央空调市场已经开始呈现需求锐减的局面。业界专家在2014 年中央空调市场增速仍接近10% 时就已经判断,这一市场面临的困难局面即将显现。

据了解,近一两年来,有关中央空调市场环境的不利因素就接踵而至,房产市场持续受限进而形成萎靡态势、商业项目受限于资金困境进展缓慢、公建设施及会所建筑在中央严格管控下数量锐减。但这些不利因素在众多已签约项目实施周期较长、房产市场萎靡的滞后效应等作用下并没有立刻反映到销售数据上。正如前文所述,这就像粉饰太平,但危机早已显露。

于是,2015 年上半年,急剧减少的项目和持续吃紧的资金状态,令低迷的行业势态集中爆发。包括离心机、多联机在内,几乎所有的中央空调类别均在过去的一年之中出现下滑态势。同时,在项目需求减少的大背景之下,中央空调市场的整体均价则也明显下降。

在这波剧烈震荡下跌的整体行情中,中央空调的品牌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以格力、美的、海尔为代表的中国品牌的市场号召力在逆势中凸显出来——国产品牌的整体占有率已经接近40%——在整体市场规模下滑的同时,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却在扩大。国产系中大部分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不仅没有下滑,反而在逆势增长。海尔中央空调甚至在过去的一年中实现了销售额30% 的同比增幅。

仔细分析中央空调市场近一年来品牌格局的突出变化不难发现,家电系品牌在市场压力下凸显出巨大的推广优势和渠道优势。不仅如此,家电系品牌在家用中央空调市场、磁悬浮离心机市场等细分领域所展现出的优势也愈发明显。这些细分领域,很可能是未来几年中国中央空调市场难得的亮点。

回顾历史、结合零售产品领域的走势不难发现,中央空调行业两年前的30% 的高速增长已经作古,毫无疑问地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之中。

业界专家表示,2015 年行业表现出的剧烈震荡应是一次理性回归的过程,中央空调行业低速平稳增长的时期已经来临。因此,在行业剧震中呈现的亮点,很可能成为新时期中央空调市场竞争的关键。

亮点1 :磁悬浮备受瞩目

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无数次证明,越是市场低迷时期,具有创新技术的产品越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带动产业变革。以离心机为例,2015 冷年冷水机组的下滑幅度是惊人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离心机销售额同比下滑约15%,大部分涉及离心机业务的品牌均出现业绩大幅下滑。在离心机领域,磁悬浮离心机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在离心机整体市场大幅度下挫的同时,磁悬浮离心机的产品和项目数量却在激增。以海尔为例,截至2015 年6 月,其磁悬浮离心机的项目数量已经接近200 个。

事实上,在离心机整体市场下滑的情况下,业界将离心机升级换代的目标聚焦在“无摩擦、超节能、寿命长、精度高”的磁悬浮离心机上。以某品牌近期在世界酒店论坛上推广的解决方案为例,磁悬浮机组的最小制冷量可降至2%,能在夜间低负荷和淡季低负荷条件下稳定运行,较常规冷水机组节能50% 以上;机组具有全热回收功能,占酒店能耗30% 的生活用水制热费用;磁悬浮机组采用磁轴承技术,实现机组无油运行,完全避免常规压缩机轴承的高摩擦损失,机组寿命高达30 年,设备的维护管理费用只有常规中央空调的40%。

对业界来说,此前几年磁悬浮离心机距离大范围应用似乎还有很长距离,但目前几大品牌在磁悬浮离心机上的优异表现,对这一细分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

亮点2 :小型多联机快速升温

如果说,冷水机组销售规模的大幅下滑并不意外的话,那么“断崖式”下跌最明显的莫过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的多联机市场。在2014 年上半年尚保持15%销售同比增速的多联机,2015 年上半年却出现接近5% 的降幅。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如此,多联机仍是中央空调所有品类中下滑幅度最小的,且由此进一步扩大了其在中央空调市场的整体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从市场上观察来看,多联机的整体下滑主要来自于商业地产项目数量和资金的双方面大幅度减少,从而导致大容量多联机组销售剧减。但与此同时,多联机在家装及零售市场却表现出极强的增长空间。《暖通空调资讯》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 年上半年多联机零售市场增长率为19.2%,在多联机市场整体占比为49.6%——多联机市场近一半的销售规模来自于零售。家电系等以多联机产品为主导品类的企业,通过大量建设终端门店,以及利用卖场促销推广等模式,对零售市场进行积极引导和推广。部分发达地区消费者对于户式中央空调认知度的快速提升。业界多方数据预测显示,2015 年家用中央空调的零售额预计为180 亿?200 亿元,同比增长速度在20% ?30%——小型多联机已然成为逆势增长的热点领域。

在多联机领域奋斗多年的家电系品牌,在零售渠道占有巨大优势的情况下,终于在积累多年后,迎来爆发。在过去的一年中,格力、美的、海尔等家电系品牌在多联机市场大展拳脚,到2015 年上半年,家电系品牌在多联机市场的整体市场占有率已经接近40%。以海尔为例,作为第一个推出全直流变频多联机的国产品牌,2015冷年,海尔在家用中央空调实现销售同比增长100%、轻商产品35% 的增速,这其中小型多联机功不可没。

事实上,国产品牌近年来在多联机上的努力有目共睹,近期更是在新冷媒、智能化等方面加大力度,多联机市场的发展空间仍然相当可观。

亮点3 :轻商机机遇与挑战共存

家用中央空调的火热状态不仅给小型多联机组带来了活力,更给包括风管机等单元机带来了增长力。这是单元机成为过去一年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中央空调品类的重要原因。但单元机市场的忧患显露无疑,作为渠道、品牌、功能最为接近家用空调的品类,单元机同家用空调走势类似——在零售终端出货严重萎靡的情况下,龙头企业却持续向渠道压货,导致渠道库存量巨大——2015 冷冻年度在全国范围的阴雨中结束更令高库存成为市场的威胁。

在单元机领域,格力、海尔等中国家电系品牌的优势极为明显,格力、美的、海尔几乎三分天下,在市场占有率上格力、美的甚至继续走高,格力的出货额甚至接近市场的一半,美的也在1/3 左右。高库存的威胁极为严重,而海尔在这方面则几乎没有顾虑。据了解,海尔早在2011 年便成功实施的“零库存”战略在市场低迷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单元机领域,海尔2016 冷年开盘会上就达成多项经销商高额签约,与经销商没有库存包袱有直接关系。

亮点4 :智慧家居

随着智能化产品愈发丰富,中央空调领域的智能化应用也在快速渗透。“互联网+”成为新常态下的重要元素之一,海尔、美的早在AWE2014 上就已经展示智能家居的整体规划,到2015 年这一规划更加清晰,并直接涉及中央空调产品。在单元机、小型多联机上,业界已经可以清晰看到智能诊断、智能跟踪、智能感知等多方面应用,物联网技术在中央空调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

值得一提的是,国产品牌在智能化领域的巨大优势,相比外资品牌,国产品牌在智能化应用上走得相当迅速。美的与多家互联网企业展开合作,而海尔在提出U+智能家居战略的同时,在中央空调领域明确部署——智能将是未来两大战略方向之一。因为智能是产品升级、舒适性升级、能源管理升级的重要需求。

品牌战略决胜2016

从目前的态势来看,中央空调行业的整体环境没有好转迹象。但在国家“十三五”规划出台在即、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付诸实施、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的诸多利好因素下,中央空调市场的远期前景是值得期待的。

低需求、低增长很可能是行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新常态”。这将给中央空调企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对下一个冷冻年度来说,如何实现逆境突破取决于企业的战略决策。

目前来看,在小型机组受冲击小、品牌宣传力度大、熟悉掌握中国本地市场变化等因素影响下,格力、美的、海尔为主的国产品牌在此轮下跌中受冲击最小。家电系之外,日系品牌受限于多联机市场的下跌遭受打击,欧美系品牌则因冷水机组低迷市场遭受重创。更加需要关注的是,三四线品牌由于项目大幅流失,已经开始遭遇生存危机。

下一个年度的局面只会更加严峻。在逆势中寻找市场的亮点并加以拓展,才是中央空调企业的生存之道。换言之,在“新常态”下,在那些逆势增长的细分领域具备优势的企业,将很可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正所谓“乱世出英雄”。

业界专家表示,聚焦节能、智能的发展态势已经非常清晰,由此带来的如磁悬浮离心机、智能家用中央空调、全直流变频小型多联机等细分领域仍能在市场逆境中继续增长,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毫无疑问的是,随着市场环境在“新常态”下的逐步前行,曾经在不同品类产品上战略区隔明显的各个品牌阵营,将进入新的竞争格局之中。刺刀见红的血拼将很可能出现在中国中央空调市场。专注于核心技术开发、能够把握市场前行趋势从而持续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将很可能经过市场的洗礼之后,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深刻的市场变革到来之际,中央空调市场将谁主沉浮?

老将新传

康佳智能家居战略

经历数月的高管团队震荡之后,康佳新的高管团队终于稳定下来并组成了熟悉彩电行业的强大阵容——曾经历任康佳多媒体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康佳多媒体平板营运中心总经理的刘丹,在离开康佳8 年之后,回归康佳并出任康佳集团总裁。林洪藩、曹士平、张俊博分别出任康佳多媒体事业部的总经理、副总经理和产品中心负责人。

8 月18 日,康佳新的高管团队集体高调亮相,在“真彩”OLED 电视的同时,对外了康佳的智能家居战略。

事实上,刘丹已在7 月的一场研讨会上提前透露了康佳即将布局的“智能家居”领域,并专门成立了涵盖所有智能家居硬件设备的运营公司。在此次会现场,刘丹表示:“康佳的目标就是要做行业最好的产品,树行业最好的品牌,做行业领导企业。通过整合完整的产业链和技术资源优势,做真彩时代的王者,全面融入互联网+ 基因,向智能电视、智能家电及互联网+ 领域转型。

在此目标上,新的领导班子致力于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市场化的经营管理体制。以王者回归之势屹立在互联网时代风口浪尖的康佳,力求让更多的家庭享受到智能家居带来的智慧生活。”

刘丹对康佳“易战略”的升级后的“易战略2.0”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两种商业模式,一是“互联网+”:易生态,易用户。即通过融合实现一体化的平台战略,要求品牌与品牌之间、设备与设备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都能互通。其商业前景是用户免费,由客户付费。在“互联网+”的方向上,无论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家电企业都奔跑在探索的路上,比拼的是对生态的理解和融入。另一个是“+ 互联网”:易生活,易终端。康佳的理念是要求终端产品以“易用”为发展关键,把产品做到极致,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无论硬件的提升、UI 的创新,还是应用的丰富和升级,从细节开始,让用户感知不断积累,让生活多彩便捷,它的商业前景是用户增值的收费服务。

刘丹表示,康佳的新战略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做好产品,用好产品去引领市场;其次,通过“+ 互联网”,让产品增值,康佳已有1000 万智能终端、300 多万活跃用户,今年营运收入将冲击5000 万元,三年内力争做到3 亿元;第三,康佳呼叫中心积累的用户人数已超过1 亿,通过与战略伙伴合作,希望把他们转化为互联网用户。与此匹配,康佳也对管理架构进行调整。其中,康佳多媒体事业部,负责做一流的产品;成立互联网事业部,负责互联网+业务的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康佳已经开始全面拓展智能硬件终端产品领域。在会现场,《电器》记者看到,康佳已推出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机、智能电饭煲、智能净水机等智能终端产品。与此同时,康佳还推出了“易管家”APP 软件,打通了阿里、京东的智能控制平台,可实现对康佳及非康佳智能家电的远程遥控。康佳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在智能家居战略的引导下,康佳今后将停做一切非智能的终端产品,充分发挥线下服务体系优势,力争开机率达到100%。

第5篇:空调市场范文

上的主要活跃品牌仅50家左右,与2003年相比,近60%的品牌已被淘汰。9月下旬,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联手中国家电网和国美电器了《2004(冷冻)年度空调器市场调查报告》。国家信息中心监测的空调品牌从上年度的150多个减少到90多个,而70余个小品牌为不到3%的市场份额拼杀。

另一方面,与行业洗牌相对应的是渠道库存。从3月底到5月份,因压缩机供应不足,不少厂家的生产线开工不足;进入6月份,天气开始热起来,空调销售出现井喷,各大品牌产品供不应求,缺货情况严重;但到了7月份以后,往年常见的“井喷”式销售并没有出现,致使今年全国空调库存超过800万,给明年的空调市场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2004空调市场一度缺货的“四个理由”

一度缺货是今年空调市场之怪现象。造成这种并不常见的市场现象的背后是如下四大理由:

1.海外销量影响国内供应

主导品牌格力、海尔、美的等在“冷冻年度”之初就纷纷跳水,国内市场的价格之战使空调企业遍体鳞伤,无利可图。为了寻求市场突破,国内的空调企业将目标瞄向了国际市场,期望堤内损失堤外补。据统计,1~7月空调累计出口量达到1931万台,同比增长46.62%,累计出口额达26.88亿美元,同比增长47.8%。传统的出口大户美的、志高、格力、海尔、科龙的出口大幅增长,逐渐逼近了国内的销量;格兰仕、奥克斯的出口大幅超过了国内的销量,而TCL是今年外销增长最为迅速的,外销量是国内的数倍之多。自然在总产能一定的情况下,外销的增加直接减少了内销的供应量,造成国内空调销售货源进一步紧张(见图表1)。

2.上游供应吃紧

对于今年空调内外销供需两旺的形势,不仅使空调厂家始料不及,供应商更是缺乏应有的认识。空调压缩机作为生产空调的主要原料,缺口却高达600万台左右,成为空调供应的主要瓶颈。由于压缩机的技术壁垒较高,投资大,周期长,100万台的产能需要投资250万美元,而且从建厂到批量投产需要18个月。过高的门槛使一般企业望而却步,不敢轻易进入该领域。压缩机的瓶颈一时还难以突破,空调的供应紧张也呈持续状态而无法转机。

除了压缩机这颗心脏紧缺以外,钢材、铜材、塑料等空调制造必须的备货都出现了过去难得一见的供应紧张,国际市场上铜材、铝材、塑胶价格大幅度上涨,有的材料价格上涨高达30%,令空调厂家头疼不已。像格力、美的有自己配套的压缩机厂,像志高有三菱压缩机厂作为长期合作伙伴,还可以保证供应不至于掉链子。多数空调厂家的老板,不得不像当年的彩电巨头抢购显像管一样赤膊上阵购抢压缩机。

3.杂牌小厂开溜

一方面,国际市场上原材料的普遍涨价直接波及到国内市场,以及压缩机的涨价。另一方面,空调一线、二线品牌的疯狂降价使得小空调厂商利润夹板越来越薄,已经到了无法喘息的地步。

现款现货的方式让小老板雪上加霜,成本大大高出大厂家。小品牌本身缺乏资金实力,淡季又不能吸纳经销商打款,3月份之前大多开工不足,存货不多。遇上空调灾年,自然在劫难逃。迫于无奈,一批小厂放弃整机制造,改做蒸发器、冷凝器等关键空调部件,有的只好干脆停产逃离转做其他行业。这些小的空调厂家过早的退出至少带走了500万台的空调产能,这无疑加剧了空调今年的供给不足。

4.主流品牌市场预测错误

2004年空调冷冻年度启动,格力、美的两大空调主力品牌一改过去观望的态度,率先将一匹空调从1400元降至1000元。2月14日情人节,历史上始终不采取降价策略的海尔,也破天荒地首次将1.5匹空调降至2000元以下,平均降幅达20%,一匹空调降至1400元,降幅超过30%。紧随格力、美的、海尔三个一线龙头老大的降价,其他二线品牌迫于压力,也纷纷降价。

进入3月份,美的的降价策略更进一步,借武汉制造基地奠基之机,在全国范围内悄然降价,相比上年度7月31日价格,7个月间整体零售价格下降足足20%。二线品牌科龙、华宝、新科、长虹等一次又一次迅速跟进,普遍比一线品牌零售价低100~200元。

到了“五一”前夕,大多品牌1.5匹空调市场零售价降至1400~1500元之间。于是,科龙空调的老板预计今年空调即使做到450~500万台的规模,企业还会亏钱。

当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卖者就会把价格压低,需求量就会增大。用这一经济学理论解读今年的空调缺货似乎再恰当不过。

反思一下,假如各大品牌不这么早地降价,需求也不会失衡,压缩机也不至于这么紧张。小品牌也不会这么早离开(当然离开是早晚的事情),整个空调行业的生态平衡也不至于瞬间就被打破。这种局面的造成,一线品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对市场错误的预估,价格战的过早引发,使整个市场混乱无序,令整个行业失血不止。

一线品牌排山倒海的降价洗牌,不仅没有迫使空调市场的“好战分子”如奥克斯、志高、格兰仕、三星等退出市场,反而让他们因祸得福。他们曾经最早以低价策略取胜市场,但在这场价格大战中却潜入海底按兵不动,巧妙地规避了价格战的风险,销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得到空调大好形势的庇护,既保住了销量又保住了利润。

从缺货到积压,只有一个月

进入6月份之后,格力、美的通过各种方式把价格提升了5%~10%。由于货源紧张,其他厂家也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把价格慢慢拉上来。空调价格的上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从而空调行业的紧张局势得到一定缓和。

另一方面,由于各空调外销海运有一个月的运输周期,在运往欧美各国的空调5月份交割完毕之时,各企业就将外销停下来,并集中精力和资源对付国内的空调销售,使国内空调总供应量大大提高。同时,面对空调销售的强劲势头,各空调企业加大生产强度,延长生产时间,24小时开工。从6月中旬开始,河南、上海、湖北、湖南等地大面积降雨,受天气的影响,到7月份,空调销售紧迫形势基本得到了缓和,只有个别型号还在缺货。

但是,受5、6月份断货影响,经销商抢货抢成了大肚子,加上7月份常见的空调销售“井喷”现象没有发生,致使全国渠道库存累计约800万套,许多经销商的资金被空调活活套死。

2005年空调市场七大预测

1.压缩机厂走红市场

空调压缩机依然紧张。格力通过整改,压缩机产能提高到300万台;海尔与台湾的声宝合作,产能达到200万台;美的与东芝-开利合作,产能达到300万台,志高也与三菱酝酿更大更安全的合作协议。尽管各大空调厂商已经做好囤积的准备,但是压缩机会依然紧张,恐怕近两年都会成为空调生产的瓶颈。

虽然空调企业很想购买这些压缩机,但是很多压缩机厂商会通盘考虑到整个市场的平衡关系。个别空调企业像当年长虹买断彩管一样买断压缩机的可能性不会很大。再说,如今的香馍馍,价格天天看涨,越放越值钱,谁也不会大数额地早日卖出。

2.空调价格相对坚挺

近两年的空调市场由于激烈的竞争,导致价格已经基本探底,部分企业已经没有降价空间了。从头号种子选手——格力的公告推算,其单台空调利润不过50多元。估计其他空调厂家的利润也好不到哪里。同时由于原材料的价格上涨,空调压缩机的缺口,都会使2005年的空调价格相对坚挺。消费者要彻底放弃空调价格还会大幅下降的既定思维模式。不过,由于近期渠道库存压力过大,厂家急于吸款,国庆节前后最迟元旦前后,空调将会面临新一轮大幅降价或促销,以释放部分“淤血”,消费者可瞅准时机买个好价钱。

3. 主流品牌寻找新的卖点

海尔肯定会寻找品牌的新卖点,氧吧、除菌光等。主流品牌还是围绕健康与节能为中心的,海信将继续走变频之路,美的更重要的是向全健康的卖点转移,科龙继续高端双高效品牌,考虑到TCL白电将是TCL集团下一个重点发展对象,TCL武汉空调基地奠基后的动作可能会很大。奥克斯、志高、新科等行业“黑马”肯定会寻找新的突破点,继续在中国空调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外资品牌LG价格不会降低,三星在2004年渠道重心下移,格力第一空调品牌的地位虽面临极大挑战,但不易撼动。

4.渠道商叫板厂家

与其他产品拉动消费者相比,做空调主要是做渠道,空调的销售量的高低还是取决于经销商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渠道已成为空调营销中一种稀缺资源,明年空调经销商无疑将受到厂家的更大追捧。2004年9月份,厂家的工作重点依然是出台政策吸引经销商淡季打款,与往年所不同的是政策更好,返利更多。受5、6月份断货影响,经销商抢货抢成了大肚子,加上7月份常见的空调销售“井喷”现象没有发生,致使全国渠道库存累计约800万套。经销商资金被空调活活套死,面对厂家新年度开局的大好政策,恐怕会显得有心无力。钱缺、心虚、嘴硬、腰板直、砍价狠一定是经销商叫板厂家最好的写照。

5.大品牌殊死格斗倒计时

空调洗牌已经喊了这么多年,以前的洗牌却是越洗越多。今年大品牌共同发力,终于将不堪一击的小厂逐出历史舞台。大品牌是否可以一劳永逸高枕无忧?

在空调产品功能创新、质量提高、工艺提升、外观改型等方面已经乏善可陈的前提下,明年空调价格竞争依然会成为竞争的主流。相对于彩电、冰箱四大家族的形成,明年五大空调品牌之间,老大要保位置,老二争位子,老三抢位子,老四没位子......这种竞争将更加惨烈。苦的是二线品牌,虽然今年他们的销量比起去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比起一线品牌总销量的放大,其差距将会越拉越大。一线品牌谁主沉浮?二线品牌能不能生存下去?关键是在2005年。

6.小厂家跑跑龙套也困难

2005年空调市场更难见到“弱者”,行业整合后企业竞争优势将越来越决定于品牌和产品力。

小厂家卷土重来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对于小厂家来说,其他原材料价格上涨只是成本竞争问题,除成本压力之外,最主要的是拿不到压缩机。实力和资金不足让小厂家难以切到压缩机蛋糕的一个角,无压缩机来源,就等于拿不到空调决赛的入场券。同样是卖尽力气的跌打腾挪,就如舞台表演一样,跑龙套的总是在一阵紧锣密鼓之后退出。空调,最终还是几个主角之间的游戏。

7. 中央空调开始粉墨登场

房地产的迅速发展,催生了中央空调这块大蛋糕,并不仅仅是因为市场容量大,而是利润高得看不到顶——虽然大家都闷头赚钱,不事声张。特别是中小型中央空调,发展将会出现大幅度的上升,家用空调经销商转向中央空调的经营,应该是不错得切入时机。

叶秉喜 上海卓跃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系上海卓跃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联系电话:13761710538,电子邮件:brandconsult@126.com

张小虎 上海联纵智达高级咨询师。

相关链接

2004年中国空调市场焦点事件

事件一:海尔空调逆市降价

2月9日,海尔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代号为“雄霸计划”的降价攻势。此举一出,立即震惊业界。一方面,海尔向以“能扛价格不降价”而出名,在今年许多厂商欲联手涨价的情况下,却主动吹响了降价号角。另一方面,此时正值销售淡季,众多制造商和经销大户在这个阶段鲜有降价者。海尔此举,使2004年的空调大战被提前引爆。

事件二:国美格力“大打出手”

3月初,成都国美的6间店在相关媒体上刊发广告,把格力两款畅销空调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零售价原本是1680元的1P挂机被降为1000元,零售价原本为3650元的2P柜机被降为2650元。格力认为国美擅自降价,交涉未果后,格力停止向国美供货。3月9日,国美了“把格力清场、清库存”的决定,国美、格力事件进一步恶化。

第6篇:空调市场范文

大金4050计划并非易事

据日本媒体报道称,受中国空调市场节能化趋势变革以及高能效空调补贴政策的拉动,2009年度该公司中国市场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日元(约合RMB76亿元),尤其是内陆地区销售额同比增长达幅度28%。井上表示:“只要增加人马,销售额马上增加。”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2009年大金空调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仅为30万台不到,要实现2010年50万台的目标,虽然增长的绝对量不大,但是在格力、美的两家千万台级巨头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并不是一件易事。尤其是大金主要市场仍然集中在江浙沪、京津地区的情况下,要想在武汉、合肥、郑州、成都等内陆省份取得突破,除了提升家电连锁卖场销量之外,扩大专卖店及分销店网络无疑至关重要。但是,在专卖店及分销店场位资源日趋有限的情况下,品牌之间的场位竞争甚至比终端市场的价格竞争还要激烈。

此外,作为家电下乡市场新军,大金空调分销店网络扩容计划的进程,也将直接影响50万台销量目标。因为,大金现有的分销店网络与家电下乡主力市场的重合度并不高,甚至堪称重合度最低的品牌。正如某日资家电中国区总裁所说:“在中国市场,决定销量的不是品牌,也不是技术,也不是质量,而是销售网点和维修网点的数量,消费者购买的便利性。”“一旦上半年分销店扩容计划受阻,那么也就意味着大金空调白拿了一张‘下乡车票’,非但达不到预期的增长目标,而且还对大金的品牌产生直接的影响。”业内分析人士说。

格力能否伸出援手?

“除非,大金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格力,向其开放部分或全部专卖店渠道。否则,大金的4000店50万台计划将面临极大的风险。”该人士表示。

去年2月18日,大金与格力电器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双方合作领域从OEM(代工),扩展到模具开发,空调压缩机等多个领域及资本业务合作层面,但是并未包括前者帮助后者在日本市场销售格力品牌空调的内容,因此,格力开放其自建专卖店渠道,衬托大金高端品牌形象的可能性极小。

“从这一点来说,上半年大金必须放手一搏,加速经销店网络拓展步伐。其可能的举措则是通过提高返点、费用标准、授信等相对‘优厚’的招商条件影响经销商决策。但是,此举则有可能导致经销商的竞相杀价,从而让大金捍卫多年的价格形象甚至品牌形象出现偏差。”该名业内人士进一步表示。

大金的质量神话破灭?

第7篇:空调市场范文

厄瓜多尔球队是怎样一支队伍?

厄瓜多尔球队是一支先前并不被大家很看好,却让众多球迷和专家大跌眼镜的球队。厄瓜多尔球队是一支虽然不具有夺冠能力,但整体战斗力极强的球队;厄瓜多尔球队是一支采用了正确的战略和战术的球队。

那么,同样在中国哪些企业才能成为中央空调行业市场的“厄瓜多尔球队”呢?

笔者认为,要想成为“厄瓜多尔球队”的中央空调企业,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首先,企业拥有独特的研发优势,在中央空调领域具备一定的分量和话语权;其次是企业的经营作风必须务实;第三是其品牌知名度没有一定的区域局限性;第四是拥有一个强势的企业领导和一支能征善战、忠诚度极高的销售团队。

下面我们根据中央空调业的一些现状,来探讨哪些企业可能成为我国中央空调行业的“厄瓜多尔球队”。

亚太

亚太进入中央空调行业12年来,一直兢兢业业的做产品、做市场,修炼企业的内功。

在国内市场上,北方市场是亚太比较熟悉、比较强势的区域,采用其产品的甲方挺多,社会资源和销售网络都比较健全。但其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的销售则相对比较薄弱。从这一点来说,亚太依旧带有很重的地方品牌的痕迹。据悉,亚太在未来几年将会下大力气发展南方市场,做到全国遍地开花。

在产品定位上,亚太对产品的品质和价格都有个合适、合理的价位。据悉,下一阶段亚太将投资6亿元在洁净空调项目的生产上,并提出要打造中国最大的洁净空调生产基地。

我们有理由相信,亚太在未来几年会迎来一个质的飞跃,当然,其能否成为中央空调行业的“厄瓜多尔球队”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志高

志高中央空调2006年战略升级的一个核心是巩固人才阵线。目前志高中央空调已形成了以直冷式、冷水式两大类为主,涵盖户式中央空调、风冷柜机、水冷柜机、模块机组、冷水机组等十余个系列产品的全方面发展的庞大阵营,各系列产品在节能、静音、智能化、工程安装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并以其优良的性价比投入全国市场。并拥有超亿元巨额投资的基础设备,年生产能力达60万套。

除了在渠道、成本、服务、品质方面的优势之外,志高还有两个重要优势:其一,志高中央空调品牌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近年来树立了大量的样板工程;其二,为中央空调向“家装市场”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在2006年业内独家率先推出“标准套餐模式”,推翻了中央空调“设计难”、“安装难”、“价格高”的三座大山。

志高中央空调,已经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新科

进入中央空调行业以来,新科一直是个踏踏实实做实事的企业,练就了实实在在的真功夫。

从领导层来看,新科总经理费跃是非常务实和谨慎的一个人,这在中央空调行业里为数不多。他一直认为,企业要想有高效益,靠的是其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实力。于是从2005年8月开始,新科开始导入“六西格玛”管理体系,结合企业的特点在产品开发、制造、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流程再造。

在经营过程中,新科非常重视诚信经营,其要求在与经销商谈判的时候,要有真诚的态度,多从对方的实际考虑,最终达到新科厂家、经销商、甲方三方同时得益。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营理念,新科在经销商和甲方那里都有良好的口碑,此外,新科还拥有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队伍,这些都为其公司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石。

贝莱特

贝莱特中央空调虽然在2001年才开始起步,其工业园在2003年才兴建完毕。但其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就从一片空白中拔地而起,2005年其销售额达到7亿元,其发展势头之快、之猛令业内为之刮目相看。

贝莱特在成立之初,就清楚的认识到企业创新和产品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贝莱特坚持品牌战略,认为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并招募了一大批较为高端的技术人才,并自主培养了一大批销售人才。可以说,人才是支持贝莱特进行新产品开发以及产品品质的重要保证,也是贝莱特产品迅速切入市场并在短期内发展壮大的原因。

除了在产品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外,贝莱特还一直坚持自建渠道,其销售网络如今已经成为其相当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扬子

扬子的模块式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堪称扬子中央空调的灵魂。该机组不管从性能上、应用可靠性上、还是从控制上来看都是可靠和成熟的产品,其成本的控制也不错。在行业里,扬子模块机一直有“模块王”的美称。

扬子中央空调依托近百名从事制冷、暖通、电气、机械等科研人员的力量,凭借巨额投资的国际一流基础设备及生产线,拥有直冷式、冷水式两大类,智能变频户式中央空调、天花嵌入式、吊柜式、变频一拖多、风冷柜机、水冷柜机、风冷冷水机组、水冷冷水机组、组合式、模块式等十余个系列产品,各系列产品在节能、静音、简便、智能化、工程安装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并以其优良的性价比深受市场信赖。

此外,扬子奉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扬子中央空调不仅拥有近百名从事制冷、暖通、电气、机械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而且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素质的工程及售后服务队伍,这些都是扬子中央空调入选“厄瓜多尔球队”的强有力的支持。

爱斯特

爱斯特公司拥有成套的世界一流的中央空调换热器生产、钣金加工末端设备加工中心,并拥有与国际同步、全国首家的大容量、全性能、多品种、全天候的中央空调检测中心及电制冷远程监控系统,可以说,爱斯特空调的产品质量是非常过硬的。

而且,爱斯特空调非常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其丰富的人力资源可以说是其宝贵财富。

国祥

国祥公司创建至今,已经创建了规范的运作体系,是我国国内首家A股上市的台资企业。国祥以强大的资金、技术、人才作为坚实后盾,采用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系,为企业持续、快速和稳健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国祥公司的产品性能指标在国内同行业中都处于领先水平,其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等产品获得国家火炬计划计划项目证书。其中集中式空气处理机组分别获得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等五个局共同认定的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可以说,国祥在技术领域的地位是相当强势的。

劳特斯

产品线齐全,产品质量也相当不错,在研发上具备一定的基础。同时,该企业老板危机感比较强,在优秀人才的引用上是不遗余力。其销售团队经过数年的耕耘,至今已在全国各地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销售渠道,蓄劲待发的势头非常生猛。

天加

销售额一直呈现较高的增长势头,据悉,截至目前,天加2006年的销售额已经超过4亿元。同时,为了避免大起大落,天加对公司的人事和架构进行了很大调整。估计在以后的市场中会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而且可能出现新一轮的业绩井喷。

清华同方

近几年的销售一直比较顺畅,基本上保持了稳中上升的势头。在2006年度,清华同方进一步加大了营销推广力度。由于其有较好的品牌基础,其在2006年度很有可能脱颖而出。

……

经过前几年的市场洗礼,很多中央空调品牌都被淘汰出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仅剩的中央空调品牌有60多个,其中顶尖的品牌只有那么几个,国外品牌有大金、特灵、开利和约克等品牌,国内综合实力比较强劲的有海尔、格力、美的、远大等几个品牌。从目前的中国市场来看,国外品牌经过多年的市场建设,渠道已经比较完善,销售额也保持着均速增长的势头,早已成为中央空调市场上的一方诸侯,他们已经不属于我们这里探讨的“厄瓜多尔球队”范畴。而国内知名品牌如海尔、格力、美的、TCL等,由于他们的品牌知名度已经家喻户晓,又是全国性的知名品牌,他们因此不是不是我们这里所探讨的“厄瓜多尔球队”,因此不再赘述。

第8篇:空调市场范文

关键词: 户式中央空调;认知度;市场潜力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06004903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用空调安装数量逐步提升,户式中央空调作为家用空调的新型产品,必将以其美观环保的特性成为未来家用空调市场的主流。对于产品市场的打开而言,了解顾客对产品的认知度是一个首要前提,也是对产品宣传方式的检验与反馈,只有了解产品的客户认知度,企业才能不断修正和改进自己的宣传及促销策略,寻求最佳的营销方式,从而在市场中占有稳固的地位。本文通过对天津市300户家庭的走访及调查,理清户式中央空调在天津的潜在客户群,经过缜密的分析得出户式中央空调市场在天津地区的顾客认知程度及其未来发展形势。本文旨在以该产品本身为基础,结合真实可信的情报数据,对天津户式中央空调市场的销售渠道的打开、产品的宣传、品牌营销及具体促销手段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

2 空调类型使用现状分析

我国家用空调市场的主要构成为壁挂式空调、立柜式空调、嵌入式空调及户式中央空调,目前占市场份额最大的仍为壁挂式空调。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中国家电市场调查研究课题组在我国54个具有代表性城市的21300户家庭针对我国空调市场状况展开了调查,研究表明近年来户式中央空调的市场需求呈逐渐上升趋势。

笔者本次对户式中央空调在天津地区客户认知程度的调查始于2012年11月1日,终于2012年12月31日,历时2个月,被访者大多集中在25-55岁,多属于中等收入群体,住房面积多在80-120平米,属平层户型,家庭月均收入在1-3万之间的居多,他们使用的空调类型及其比例为:壁挂式空调占67.8%,立柜式空调占20.98%,户式中央空调占6.34%,嵌入式空调占4.88%。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天津市的大多数家庭使用的仍是壁挂式的空调。市民之所以选择壁挂式空调,与天津的气候及环境有关。据大多数市民反映,他们一年中使用空调的时间大概只有4到5个月,而且家里人口不多,空调都是随用随开,因此壁挂式空调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较之而言,户式中央空调只能控制一层,而不能控制到每个房间,这是户式中央空调的一个短板。

经过对比,天津市户式中央空调所占比率较2006年的平均值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左右。空调市场虽然在2011年有所降温,增速放缓,但户式中央空调市场仍会在近几年有持续的升温。一方面,随着格力、美的等中央空调厂家销售重心逐渐下移,持续的终端推广工作使得家庭中央空调的概念深入人心,更多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者开始接受中央空调;另一方面,伴随着房价高涨,如何提升房屋附加值是开发商需要精心思考的问题。精装房无疑成为提高房屋附加值更直接的手段,中央空调由此成为开发商在房屋配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天津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城市的建设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式中央空调市场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3 户式中央空调认知度的分析

户式中央空调是一种小型化的中央空调,它结合了中央空调的便利、舒适、高档次以及传统家用空调的多方面优势,适用住房面积多在90~800m2之间。随着经济的发展,户式中央空调市场的发展前景较好,基于此,了解客户对户式中央空调的认知程度,对于打开户式中央空调市场、发掘潜在客户、推动空调市场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客户年龄、产品优劣势认知、价格水平认知对户式中央空调客户认知度进行分析,为产品市场推广、一线销售提供合理建议。

3.1 年龄对户式中央空调认知程度的影响

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年龄与户式中央空调的认知程度有较大关系,影响程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25岁以下的群体对中央空调认知度比较高,但是这部分人群暂时还不具有大规模的购买力,不可否认的是,25岁以下的群体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客户群,他们对产品认知程度高,对新型产品表现出来的购买热情也较大,就此而言,企业对于25岁以下的客户群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部分人群极有可能成为户式中央空调未来几年的消费者。如果可以尽早培养该群体的产品认知,良好造势,相信在未来其成长到25岁以上,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时,企业定会取得较高的收益。

户式中央空调属于空调产品中较为高端的产品,支付其费用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支持,故真正具有购买力的群体是25-55岁的这个群体,这个群体可以分为25-35岁和35-55岁两个部分,其中处于25-35岁的消费者往往处在成家立业的阶段,他们有较大的购买新居、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而且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这个群体的消费者有七成左右对户式中央空调了解并不多,这也说明了这个产品现今的市场普及度仍不高,企业应该加大对这个购买力最大的群体的宣传力度,故笔者认为针对25-35岁消费者的宣传,可以主打户式中央空调节约住房面积这个卖点,并且可以加入时尚元素,宣传渠道除去传统的电视、平面广告外,可多运用网络宣传,比如微博、软文营销及微电影等。而针对35-55岁这个群体,则可以主打户式中央空调环保节能的卖点,在宣传过程中加入“家”元素,宣传渠道可多用电视广告和口碑营销。

3.2 产品优劣势认知对户式中央空调认知程度的影响

产品的定位是将产品推向市场时首要考虑的因素,而好的定位必须考虑到消费者市场的需求。深入了解顾客的需求与对该产品优劣势的认知,才能对产品的定位做出更加明确的判断。本文通过对产品了解程度不同的消费者所提出的产品优劣势进行分析,为户式中央空调未来的市场定位、宣传方向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并深入发掘易被消费者所接受的产品卖点,为该产品的一线销售提供有力帮助。

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图1所示的是市民对产品的了解程度对产品劣势认知的影响。

从图1中可以得出,户式中央空调最大的劣势是价格昂贵和难以清洗。一般对户式中央空调了解程度不高的客户会认为安装麻烦、不适合在房子装修后购买、难以找到放心的品牌是户式中央空调的最大劣势,而对产品有较深入了解的客户会认为户式中央空调的价格昂贵、难以清洗。因此,厂商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及在售后安装和维护方面做出改进,组建专业的作业团队并按时进行清洁检修等服务,以打消消费者的顾虑。

图2是消费者对户式中央空调的了解程度对产品优势认知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将户式中央空调环保节能和安装节约住房面积这两点作为推广亮点。在现今环保这个话题越来越被关注的环境下,户式中央空调主打环保节能不仅紧跟社会潮流,而且也会因为给消费者节约成本而受到消费者心理的积极响应。若企业能在环保节能上有所突破,对企业以后的发展会有深远的影响。在现今房价节节攀升的环境下,户式中央空调安装占地面积小,节约住房面积这个亮点势必也会吸引很多的消费者。企业在做中央空调市场推广和研发时应向这两个方向深入发展。

3.3 价格认知对户式中央空调认知程度的影响

对于产品投入市场,定价极其重要,从企业的角度把握消费者可接受的产品价格区间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家庭月收入及对产品的了解程度两点来对消费者价格认知进行分析,并由此得出户式中央空调在天津市场较为合理的定价区间。

表2为家庭月收入对市民可接受户式中央空调价格的影响,可以看出,消费者家庭月收入与可接受价格及购买意愿基本呈现正相关关系。

家庭月均收入1万以下的有40%,1万至3万的有43%,对可接受价格区间的选择呈现出一个更加平缓的下降趋势,选择15000以下的占59.51%,选择15000到25000的占26.34%,选择25000到40000的占10.73%。随着收入的上升,对低廉价格的需求逐渐降低。家庭月均收入在一万以上的人群选择15000以上户式中央空调的比例在55%以上,由此可见收入一万以上的人群已有能力并且愿意负担户式中央空调相较于其它类型空调而言较为高昂的价格。在3万至5万这个收入区间,大部分被访者表示可以承受15000至40000这个价格,在5万以上的收入区间内,这个比重又有所上升,这说明他们对户式中央空调的价格已经有过一定的了解,并且愿意为改善居住环境投入较多的财力。因此,这一群体将会是户式中央空调的主要消费群体。

表3是消费者对产品了解程度对可接受户式中央空调价格的影响,可以看出,了解程度的加深对低廉价格需求有一定影响,平均每提高一个了解程度能降低五个百分点的低廉价格需求。听说过但不清楚该产品和大概知道但没做过深入了解的群体所占比例大致相同,在40%左右,只有10.73%的被访者对户式中央空调非常了解。随着了解程度的加深,对低廉价格的需求从81.82%下降到了31.82%,了解程度在大概知道以上的,愿意负担15000以上价格的群体接近半数。但随着了解程度的加深,可接受价格区间在15000到25000和25000到40000的人数比例有一个较大的上升。尤其是在很清楚户式中央空调的人群中,有25%的市民会选择25000到40000的价格区间。因此,企业对于该产品进行有效宣传是十分必要的,随着了解的加深,市民对产品价格接受的空间越大。

4 消费者购买潜力分析

户式中央空调作为一款新兴产品,其较高的价格与独特的安装方式使其所能选择的顾客群体没有普通空调那么大。以下是调查中得出的在消费者改善居住环境(如购新房)时,是否会考虑使用户式中央空调的数据:在所有被访者中,有58.89%的人愿意在改善居住环境时考虑选择户式中央空调,在这58.89%的人群中,有70%以上的人对于户式中央空调有一定的了解,且这58.89%的人群中有75.46%的人是家庭月收于3万元以上的家庭。随着家庭月收入的提高,被调查者对户式中央空调的认知程度也随之上升。在被调查者中对户式中央空调有一定了解的有85%以上表现出了对购买户式中央空调的兴趣,这表明户式中央空调这一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尤其对于家庭月收入超过3万元的家庭,具有较强的购买欲望。对于月收入处于1万元以下的家庭,也有70%左右的人群表现出了对户式中央空调的兴趣,并表示乐于在空调购置上投入一定的金钱换取舒适的家居环境。

调查过程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高收入的被访者对户式中央空调没有太多的了解,态度一直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经过对产品初步认知后,大多数被访者都表示对此产品较感兴趣,并乐意深入了解。而对户式中央空调有较深认识的人群以年轻白领偏多,他们虽然现在的家庭月收入不是很高,但却对新兴产品有着较为强烈的欲望,他们未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果从现在开始对进入职场的年轻人进行关于户式中央空调的宣传与推广,等未来他们有所发展,购置新房时,相信在购置空调时会对户式中央空调这一产品有较高的选择度。

如果该产品可以在天津市进行良好的宣传,让更多的年轻白领及中高收入人群了解其优点,消除他们内心对该产品的误解,天津定是一个具有良好潜力的户式中央空调市场。

5 结论

通过对于消费者年龄、家庭收入、了解程度及价格水平认知分析,可以得出天津地区消费者对户式中央空调这一产品的综合认知水平。研究表明户式中央空调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但因其宣传力度的不到位造成很多对该产品有兴趣的消费者得不到准确的产品信息。对于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改进设计、合理定价,并从环保节能及节约住房面积这两方面多进行有利宣传,组建专业的安装及维修团队为消费者进行良好的售中及售后服务,解决消费者心目中该产品存在的安装麻烦、不适合在房子装修后购买、难以找到放心品牌等短板。相信通过企业的深入宣传,户式中央空调必将在近几年内加快市场开发的步伐,并成为引领家用空调发展的新型主力产品。

参考文献

[1] 陆刃波.我国户式中央空调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机电信息,2006,1: 5960.

[2]于昊.2011年小型中央空调:市场降温 增速放缓[J].电器,2012,4: 2223.

第9篇:空调市场范文

在错误的市场传言中,LC等韩系空调推出了转向高端商用市场的战略调整计划。

10月25日,韩国LG电子公布其今年第三季度表现强劲,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正向净收入,旗下四家子公司的营业利润均表现强势。财报显示,LG在第三季度录得净利润1570亿韩元(约合1.3857亿美元),营业利润为2210亿韩元(约合1.950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亏损相比已有显著提升。由于功能手机销售的持续下滑和整体需求的疲弱,第三季度综合收入同比下降4%,为12.38万亿韩元(约合109.3亿美元)。

然而,在业绩整体飘红的格局中。LG空调与能源解决方案事业部却尴尬地走出了一根销售额下降的绿线。

统计数据显示,这个部门的业绩同比下滑3%,全部销售额为9740亿韩元(约合8.5966亿美元)。为此,LG空调与能源解决方案事业部做出了全球需求依然低迷,但追求更高能效产品的趋势应有助推动其商用空调系统业务需求的判断。国内有空调行业人士指出,这或许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意味着LG下定决心做大中央空调产业。

这个观点得到了LG空调方面相关人士的证实。LG电子中央空调营销总部总经理裴基润日前透露,LG在今年初就已经将商用空调事业部与冷水机组事业部合并,正式成立了中央空调事业部。随着LG电子整体发展战略的调整,LC在中国地区的空调业务重点已逐渐转从家用至高端和商用。

LC电子方面还透露,今年他们已与深圳综合性房地产开发商华南城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达成共识,在华南城建设的项目中优先采用LC的中央空调、商用显示、家电等产品,并在仓储、物流等领域与LC电子进一步合作。据悉,此次合作的金额超过2800万元人民币。

截至目前,中国家用空调市场几乎已是本土品牌的天下,LC、三星等韩系空调正逐步被边缘化,外资品牌合计只占不到10%的市场份额。此时,LG、三星等韩系空调作出了相似的战略调整,显然有意将筹码押在中国的高端和商用空调市场。

但业内人士表示,在格力、美的等本土品牌在年内先行发力拓展商用市场的情况下,LG等韩系品牌能否借此“翻身”很难预见。

高端和商用

中怡康的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1-6月份,LG家用空调在全国的市场零售量仅为2581套,市场零售量占比为0.04%。在专业人士看来,以LG空调为代表的外资品牌空调在华销售渠道的收缩,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中国空调市场格局发生的巨大变化。

2003年,LC空调达到在华年销量100多万台的顶峰后,这家韩国企业就放弃了“价格战”策略,改走中高端定位的“蓝海战略”。但随着市场调整的加剧,其销量从此一蹶不振。这证明LG定位中高端市场的改革策略没有成功。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指出,空调属于耐用消费品,中国大多数消费者对于空调的消费并不是定位于奢侈品消费。“LG空调试图利用固有品牌优势形成高端市场门槛的策略,必然随着国有品牌的强势崛起而走向失败,市场份额再次被国内企业蚕食。”陆刃波说。

陆刃波所言也是外资品牌在中国家用空调市场集体遭遇的困境。据本刊记者了解,仅格力和美的两家空调企业就占据着中国市场约六成的份额,加上海尔、奥克斯、格兰仕、志高等本土品牌的争抢,松下、LG、三星等日韩系品牌纷纷败退中国。

自2010年以来,LG空调相继退出了国美、苏宁等主流渠道,目前主要采用分销商渠道。

业内专家认为,家电大连锁是中国家电销售的主要渠道,一般情况下,国际品牌退出家电大连锁有可能是退出中国市场的第一步。

此外,在销售渠道上LG空调也作出了调整。目前,LG空调在中国建立了华北、华东、华南三大营销区域,其中央空调在全国各主要省级城市以及大中城市设立了营业所。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或许是LC空调在面对中国市场销量逐年走低的情况下,无奈的选择。而收缩乃至退出中国家用空调市场,转而将重点在高端和商用领域,会不会又是另一个无奈之举?

据介绍,在与深圳华南城集团的合作中。LC强调的是商业解决方案,希望运用自身的行业经验和技术影响力,依据采购预算、使用环境、产品性能期望等综合要素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整体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家用、中央空调及空气净化器等产品与安装设计。

目前,LG位于天津、青岛的两个工厂一直都是在满负荷运行。其中天津工厂是LG空调位于中国的生产基地,97%的产品销往海内外市场。

对于LG空调战略的调整,中国家电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认为,转战高端和商用领域,或许能为它赢来机会,但洪仕斌同时也指出,相比家用空调市场,商用市场的营销更要注重公共关系建设,虽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但在当前空调景气度下滑的背景下,商用空调领域的竞争也将日益加剧,这将对其空调调整战略构成影响。

商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在竞争同样日渐激烈的商用空调领域,韩系空调能否分到所期待的那杯羹,国内产业界人士对此并不乐观。

今年以来,商用空调市场的增长开始放缓。尤其是上半年,该市场结束了自2009年以来的快速增长态势,商用空调市场需求不振,多数企业出货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仅有少数企业凭借2011年底的订单维持了销售的增长。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