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送别的古诗范文

描写送别的古诗精选(九篇)

描写送别的古诗

第1篇:描写送别的古诗范文

高考古诗鉴赏,首先要读懂并概括出诗创造的意境(或景、事)、抒发的感情(主旨)。要做到这一步,就必须把握诗歌的题材,理解诗歌的内容,这是准确把握诗歌情感的基础。诗言志,也传情,如果从题材出发理解了诗词的情感表达,对诗词文本就会有准确的把握,鉴赏诗词也就成功了一半。我们知道,古代诗歌虽然浩如烟海,但从题材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七类:

①送别类(以抒发离情为主)。

②怀古类(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为主)。

③思乡怀人类(以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

④战争或边塞类(以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或对国家的忠勇之情为主)。

⑤闲适类(以表达清闲恬淡心情或对田园、隐居生活向往之情为主)。

⑥借景抒情类(以借景物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物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为主)。

⑦托物言志类(以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为主)。

鉴赏古诗之所以要先从内容上掌握、区别好这几种类型,是因为不同类型的诗在题目本身、语言的使用、描写的叙述上都各有自己的特点。比如,送别诗的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怀古诗则多用“感、怀、忆”等字眼,这些字眼直接点明了诗歌的性质、题材。送别诗写景物是为了渲染离情别绪,怀古诗写景物是为了形成对比,表达昔盛今衰之情……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特点,如果把握住这些不同类型诗的特点,也就基本上把握了诗的思想感情以及诗歌的主题,就为鉴赏领悟全诗打开了一扇大门。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榭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1)本首诗前联、后联各写了什么?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概括。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解题思路】

1.判断题材,把握特点。

从题目和诗句中可以判断这首诗的题材类型,这是一首送别诗——是诗人送别友人后而作。由此,调动知识储备,把握送别诗这一题材的特点: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赠”等字眼。

(2)送别习俗:唱歌送别,喝酒送别,折柳送别。

(3)送别诗常用意象。空间意象:长亭、灞陵、南浦、古道、渡口、阳关、曲江(长安南边的一条河流,两岸植柳,唐诗常有的意象);时间意象:日暮、月夜、清晨;物象:杨柳、柳絮、杨花、春草(萋萋)、秋月、夕阳、孤舟(兰舟)、孤帆、流水、瘦马、芳草、晚风、笛声、远山、浊酒等。

(4)常用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衬托、虚实结合。常用写景的方式:眼前景(实写)——途中景(虚写)——目的地景(虚写)。写景技巧:想象、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多感官结合(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时空结合,细节描写、白描等。

这样,根据送别诗的特点,就可以快速找到阅读的突破口了。

2.遵循规律,理解诗意。

高考所选的送别诗都具有借景抒情的特点。分析意象和分析手法是考查送别诗的两类主流题型。借景抒情是考查送别诗的命题核心点,杨柳、流水等意象是考查热点。考生非常有必要对送别诗这一题材的共性特点和个性化差别全面掌握,避免作答时偏离文本的情感核心。

送别诗表达的情感:①表现诗人志节;②想象友人别后的怅惘、孤寂、落寞之情;③对友人的劝勉、鼓励、安慰、难舍难分;④旷达洒脱,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⑤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

一般感彩是:①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②安慰与祝愿——旷达刚键,乐观向上。

遵循送别诗的这些规律,阅读时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

上面诗歌首句即切题。“劳歌一曲解行舟”,在涂染着离别色彩的谢亭,诗人为即将乘舟离去的游人吟唱送别。简单的叙事中已透露出无奈的离别意绪。次句“红叶青山水急流”描写江上景色。青山夹岸,霜林尽染,映衬着一江浩荡秋水,画面设置洒脱飞动,色调搭配鲜艳明丽。“红叶青山”乍看似与离别之情不大相调。细细品味,这恰是一种反衬。景色越美,越能衬托出对朋友的留恋和别情的难堪。“水急流”三字使静态的画面飞动起来,一来取古人别情似水的写法,二来着一“急”字,既可想见水的迅疾、舟的快驶,又将诗人因不忍离别而觉流水太急、舟行太快的烦躁不安的心理暗寓其中,可谓写景而离情自见,使诗句另翻一层新意。前联写送别,以天明时江上的明丽之景反衬离情的难舍难堪。

诗的三、四句“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情景合写,最是此诗的出格之处。

首先,从时间上看,友人业已走远,诗人暂憩谢亭,不觉天已薄暮,前后两联出现了较长的时间间隔。从天明到日暮,足见诗人滞留之久,离情之重。同时,时间上的一段空白,犹如乐曲中的休止符,音似断而意相连,也加强了后面内容的表达。

其次,联系当时情景,画面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酒醒之后”。离人饮酒是为消愁,但酒入愁肠愁更愁,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诗人此时追忆别时情景,想到友人已远,顿感无限怅惘凄凉。

再次,感受画面色调的不同。与第二句不同的是,这两句所写景物的色彩凄暗迷茫。酒醒之时,独留谢亭,本已孤独难耐,偏偏眼前之景是暮色苍茫、风雨凄迷。于是离愁就如沉沉的暮色一般浓厚、稠密,它随风而生,随雨而下,弥漫在天水之间,浸透在诗人心头,此情此景,何以自遣?诗人只能无限凄凉地走下西楼(西楼即谢亭)。

后联写别后,以日暮时楼上的凄迷景色正衬别绪的黯然伤神。

本首送别诗,作者抓住意象,并通过衬托的手法,前联写送别,以天明时江上的明丽之景反衬离情的难舍难堪;后联写别后,以日暮时楼上的凄迷景色正衬别绪的黯然伤神。两联所绘画面的时间和色调虽均有所不同,但都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的别时情感,可谓情景交融,摇曳多变。

3.审清题干,规范答题。

送别诗一般是借助景物来抒怀。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是依托景物(意象)、环境(意境)而存在的,因此鉴赏送别诗可以从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内容的景、境入手去分析诗人的形象和思想感情。“意境情感”型是最为常见的题型。常见提问方式有:“这首诗营造了一种什么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这首诗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作具体分析。”……

审清题干,明确要求后,就要注意答题步骤,一般分三步走:描摹诗歌画面、概括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

第一步: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步:考生在描摹出画面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清……

第三步: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最后规范答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景象),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情怀)。

具体到以上这首诗,即:

(1)这首诗前联写送别,以天明时江上的明丽之景反衬离情的难舍难堪;后联写别后,以日暮时楼上的凄迷景色正衬别绪的黯然伤神。全诗描绘了两幅画面,作者先用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分别时的不舍,后用风雨凄迷的暗淡景色正衬分别后的感伤,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的离愁别绪。

(2)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景色优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乐景写哀”的手法。

其实把握了送别诗的内容、思想和艺术手法,我们只要“按葫芦画瓢”就行,在阅读时注意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就可以很快把握这首诗:①诗歌中送别的对象,对象不同,情感就不一样;②诗歌中提示的语句,提示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思想指向;③诗歌中情感的词语,是一首诗的核心,一首诗都会围绕这个核心;④诗歌中写景(意象)的内容,是探究诗人情感最好的突破口。

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解题思路]

1.判断题材,把握特点。

这是一首金陵怀古词。凭吊的是六代繁华的消逝,寄寓的则是现实的感慨。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思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3)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如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花等。

(4)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

2.遵循规律,理解诗意。

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

诗歌主旨: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语言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落实到上面这首词,开头三句点出凭吊之地六朝古都金陵和当地的物色。“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大处落墨,展现出日暮时分在浩瀚东去的大江鲜艳明丽的落霞映衬下,金陵古城的全景。“岸草平”,显出江面的空阔,也暗示时节正值江南草长的暮春;“落霞明”,衬出天宇的寥廓,也渲染出暮景的绚丽。整个境界,空阔而略带寂寥,绚丽而略具苍茫,很容易引发人们今昔兴衰之感。所以第三句就由眼前滔滔东去的江水兴感,直接导入怀古。“水无情”这三字,是全篇的枢纽,也是全篇的主句。它不但直启“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而且对上文的“岸草平”、“落霞明”和下文的“姑苏台上月”等景物描写中所暗寓的历史沧桑之感起着点醒的作用。这里的“水”,已经在词人的意念中成为滚滚而去的历史长河的一种象征。“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三字一顿,句句用韵,显得感慨深沉,声情顿挫。

接下来“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两句,是对“水无情”的具体发挥。六代繁华,指的是建都在金陵的六个王朝的全部物质文明,和君臣们荒淫豪奢的生活。这一切,都已随着历史长河的滔滔逝波,一去不复返了。“暗逐”两字,自然超妙。它把眼前逐渐溶入暮色、伸向烟霭的长江逝波和意念中悄然流逝的历史长河融为一体,用一个“暗”字绾结起来,并具有流逝于不知不觉中这样一层意思。词人在面对逝波,感慨六朝繁华的消逝时,似乎多少领悟到有某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力量在暗暗起作用这样一个事实。这就把“水无情”的“无情”二字具体化了。

“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在词人面对长江逝波沉思默想的过程中,绚丽的晚霞已经收敛隐没,由东方升起的一轮圆月,正照临着这座经历了兴衰的江城。姑苏台在苏州西南,是吴王夫差和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是春秋时期豪华的建筑之一。苏州与金陵,两地相隔;春秋与六朝,时代相悬。作者特意将月亮与姑苏、西子联系起来,看来是要表达更深一层的意蕴。六代繁华消逝之前,历史早已演出过吴宫荒淫、麋鹿游于姑苏台的一幕。前车之覆,后车可鉴。但六代君臣依然重覆亡吴的历史悲剧。如今,那轮曾照姑苏台上歌舞的圆月,依然像西子当年的妆镜一样,照临着这座历经沧桑的江城,但吴宫歌舞、江左繁华均逐逝波去尽,眼前的金陵古城,是否再要演出相似的一幕呢?“空有”二字,寓慨很深。这个结尾,跳出六代的范围,放眼更悠远的历史,将全词的意境拓广加深了。

怀古诗词一般只就眼前物色抒今昔盛衰之慨。这首词的内容意境尤为空灵,纯从虚处唱叹传神。但由于关键处用“无情”、“暗逐”、“空有”等感彩很浓的词语重笔勾勒,意蕴却相当明朗。

3.审清题干,规范答题。

“水无情”明写落日余晖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奢豪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例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文后问题。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

鸊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

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鸊鹈泉:泉水名。

(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 诗。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解题思路]

1.判断题材,把握特点。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1)形式标志:题目中多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2)基本主题: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2.遵循规律,理解诗意。

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要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征的事件、心理。

且看上面这首诗。诗的头两句写部队凯旋越过破讷沙的情景。从三句才写“平明日出”可知,这时黎明还没有到来。军队夜行,“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时而兵戈相拨,时而铮■之鸣响。栖息在沙碛上的雁群,却早已警觉,相呼腾空飞去。“战初归”是正面写“度破讷沙”之事,“雁正飞”则是写其影响所及。首句先写飞雁,未见其形先闻其声,造成先声夺人的效果。三句写一轮红日从东南方的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在广袤的平沙之上,行进的部队宛如游龙,战士的盔甲银鳞一般,在日照下寒光闪闪,而整个沙原上,沙砾与霜华也闪烁光芒,鲜明夺目。这是一幅极有生气的壮观景象。风沙迷漫的大漠上,本来很难见到天清日丽的美景,而此时这样的美景竟出现在战士的眼前。同时,战士的归来也使沙原增色;仿佛整个沙漠耀眼的光芒,都自他们的甲胄发出。这里,境与意,客观的美景与主观的情感浑然一体,物我不分。清人吴乔曾在《围炉诗话》里对这首诗解读说:“七绝乃偏师,非必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有或斗山上,或斗地下者。”

3.审清题干,规范答题。

(1)边塞。(2)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唐多令·惜别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1)本首词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全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概括。

(2)本首词在意象的选择上很有特点,请简述词人选择了哪些意象来抒写自己的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出塞图

王思廉①

黄沙堆雪暗龙庭②,

马上琵琶掩泪听。

汉室御戎无上策,

错教红粉怨丹青③。

【注】①王思廉:元朝初年诗人,历经宋、金灭亡等历史事件。②龙庭:指匈奴集会祭天的地方。③葛洪《西京杂记》中记载:“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将王昭君的悲剧归为画工之责,故有“怨丹青”的说法。

(1)这首诗在描写人物方面,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

(2)与《西京杂记》的记述相比,这首诗在主题思想上具有怎样的进步性?

3.阅读卢纶的《塞下曲》,回答问题。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月黑”句在全诗的作用是什么?

(2)诗中能表现主题的形象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上阕是就眼前之景——百花凋零的深秋,抒发离别之愁。下阕拓宽一步,展示自己的心灵背景和深层意绪。

全词通过与友人的惜别,描绘了一幅秋天凄清的景致,抒发了离别之愁以及客居他乡不得归的无奈、功业无望梦想成空的伤感之情。

(2)词人选择“芭蕉”、“明月”、“楼台”等意象以写秋日之别离,选择“花”、“烟水”等意象以写往事之不返,选择“垂柳”、“行舟”等意象以写别离之沉痛。正是这些精当意象的选择与表达,写尽了词人伤感于今日别离的愁绪。

2.(1)衬托。用“黄沙”、“堆雪”营造气氛,衬托昭君愁苦的心境;用旁人“掩泪听”琵琶的悲伤情状衬托弹琵琶者王昭君的悲苦、哀怨。

(2)《西京杂记》将罪过推到画工身上,意在说明个人的不得志是小人嫉贤妒能造成的。而王思廉的这首诗将矛头指向汉朝统治者,表明由于国家民族的衰弱,因而使很多妇女成为牺牲品,所以,王昭君的悲剧便具有更深的历史意义。由此看来,王思廉的这首诗跳出了个人荣辱的圈子,以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为主题,深化了昭君出塞的意义。

3.(1)月黑,无光;雁飞高,无声。渲染出夜晚的深沉寂静,为下文单于遁逃、唐朝将士追击作了铺垫。

第2篇:描写送别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唐诗;离别;意象

自江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之言出,抒写离愁别绪便成为文人的永恒主题。离别诗歌中有很多表示离别的意象,比如:杨柳、长亭、孤帆、灞陵等,笔者在这众多的表示离别的意象中选取了几个主要的意象,简要分析其包含的情感内涵,并浅析离别诗歌描写意象的主要表现手法。

一、亭

“亭”又有长亭、短亭、离亭、劳劳亭等多种称谓,在词中几乎成了离人走陆路时最主要的送别的地点。[1]在唐诗中亦是如此。李白《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这首诗中令天下行人伤心地劳劳亭,就是抒发诗人离别心绪的意象。亭作为送别的固定地点,经常进入文人骚客的诗篇中,成为离别诗的固定意象之一。

这在唐诗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王昌g的《留别郭八》“长亭伫马未能前,井邑苍茫含暮烟。醉别何须更惆怅,回头不语但垂鞭 ”中长亭似乎已经成为了诗人与朋友间离别愁绪的承载物。又如李白的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灞陵是一个有名的送行地点,由于灞陵的特殊地理位置,送行之人来往于灞陵,于此亭中话别,这致使其成为了一个离别之人的伤心地。还有岑参在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中的表述,唐代边塞诗中有很多关于离别的诗歌,岑参这一首可谓是其中的代表,写的是慷慨激昂,代表了离别诗的另一种风格,诗歌中六月的赤亭虽是行人绝,但见证了诗人送友人赴军中取功名的豪情壮志。

二、水

孔子川上咏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最早的写流水意象的诗句。唐代水运发达,在交通不如现在时,水运是人们远行经常选择的一种交通方式。水本无情之物,但在离别的人们眼中,流水意象所传达出的绵绵不绝的神韵与人们心中的离别愁绪相对应。[2]那幽幽的离别之情正如滔滔江水那么多,那么长。唐代诗人在送别诗中描写流水意象的很多,优秀的诗篇也是层出不穷。

李白的送别诗中所写的流水意象就是其中的典型,《渡荆门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金陵酒肆留别》这三首离别诗在写流水意象时,虽各有不同,但表达的情感却是相同的。诗人总是将无形之物化为有形之物,因而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名句,而以写流水意象来表达诗人的离情别意,和这亦是有同工之效。除此之外,唐代其他诗人也有相同之作。比如司空曙与孟浩然也写了和流水相关的送别诗。

三、酒

古人饯行常常要饮酒、作诗,古代交通的不便,致使人们离别时伤感不已,不仅是面对离别“逝去”的瞬间,更是对离别后朝去夕来的痛苦,离别的瞬间因时空的改变而造成心理时空的拉长,让诗人惆怅无比。[3]而酒不仅是饯行宴席上最好的助兴物,更是诗人麻痹自己,逃逸现实的最佳选择。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的这首离别诗可谓是此中的经典,故人远行的伤感消融在一杯杯的酒中,愿这最后的酒保留住彼此的友情的记忆。李白的《送殷淑三首》“流水无情去,征帆逐吹开。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远去的征帆在浩浩的流水中渐行渐远,不忍见朋友离去,心中的伤感达到了情感的顶峰,此时唯有“更进手中杯”来祝福对方,也借酒安慰自己痛苦的心情。又如“ 晴烟漠漠柳毵毵, 不那离情酒半酣。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这是韦庄的《古别离》。诗人与朋友已是酒半酣,只因为即将远行去江南。当然唐诗中不乏情调激昂之作,如陆龟蒙的《别离》虽是伤感的离别,但却是志在功名的开始,情感的基调上扬,就是离别的饮酒也是杖剑而立,这是多么的阳刚之气。酒在此已经不是离情别意得麻醉剂,而是助兴展望未来的催化剂,这也给离别诗中描写的酒意象增添了新的光彩。

四、月

在唐诗中,月亮也是出现频率相当高的意象之一。这大概是因为月亮意象柔和温馨的审美特征与离人的感情需求相一致,月亮意象的惟一性、共享性使离人产生超越空间的玄妙之感,从而获得感情慰藉,此外月亮意象更是离人期待团聚的寄托与象征。[4]这一切都在唐诗中得到了体现。

以孤篇立于世的《春江花月夜》就是这类月亮意象的代表,虽然这首诗以春、江、花、月、夜五点为背景,但其中当以月为主体,月在诗中情景交融,从“何处春江无月明?”的叩问,到“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望月感叹离别的悲苦,孤月轮的这一永恒意象的铸造,是情景飞跃的后果,更是诗人离别伤感的体现。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联以月亮产生超越空间的玄妙之感所获得的感情慰藉描写的淋漓尽致,由于运用了月亮这一意象,骤然改变了诗中的空间观念,消除了阻隔,变遥远为咫尺,孤寂的心暂时得到了安慰。还有白居易《琵琶行》中多次写月亮来烘托自己与友人离别时的伤感,茫茫江水中的孤月,正是诗人送别友人后自己贬谪异地的写照。以上种种诗篇中月亮意象的描写,体现了唐代离别诗不同的风格,抒发着浓浓的离情别意。

唐代离别诗中的种种意象体现了中国古人的特定文化结构体系。无论是柳、亭、水、月还是酒,它们本来只是客观的事物而已,只是因为它们同离别之人的行为和情感产生了交集,从而寄托了这些幽幽的离别愁绪,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内涵,也为人们所传唱。

参考文献:

[1]崔柳青.浅析宋词中表示“离别”的主要意象[J].艺术殿堂,2009(7).

[2]卓子文.古典离别诗词意象问题探微[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5(04).

[3]李晓峰.李白离别诗中水、酒、问 [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4]一曲寄情深婉的恋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

[5]刘洁著.唐代文学审美十论[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2.

第3篇:描写送别的古诗范文

我国的山水文学比较发达,吟咏祖国山川美景的诗为后人留下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在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景物描写中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例如苏轼的就是一首有名的写景诗,描写出了西湖刚晴又雨时富有魅力的美景,杜牧的《山行》,就描写了深秋季节山中枫叶一片火红,顺着一条曲折的小路上得山来停步不前,是因为留恋着这美丽的枫林景色,画面鲜明优美;杨万里的《小池》一诗,就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具有无限生命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情趣的生动画面。诗人描摹物态时也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我们要从中体会诗人的情感。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一首气势磅礴的山水诗,他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庐山香炉峰的峭拔雄伟,在阳光下的紫气蒸腾、烟雾缭绕、气势壮观的景象以及瀑布从山顶直泻而下、一落千丈的磅大气势,栩栩如生地再现于读者眼前。贺知章的中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比喻多么新颖,想象多么奇特!“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赞美了大自然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景象。

二、从送别诗中体会朋友情

珍视朋友亲情,是我国传统思想里的一种认识。古诗中所反映的浓郁的友情,乃是一份可贵的精神财富。关于友情的抒写,多为送别之作。但同为送别诗,表达惜别之情的方式却有微妙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仔细去领悟。例如,高适的《别董大》一诗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北风吹雁,长云暗日”,在高适的眼里似乎没有半点离愁之感,他反而劝董大不必担心今后再遇不到知己,天下之人谁不赏识像你这样的优秀人物呢?既表达了彼此之间的深厚情意,也是他对朋友品格才能的高度赞赏,对友人的未来的衷心祝福!还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细雨霏霏,杨柳依依,在送别的宴席上,诗人劝好友多饮几杯,因为从渭城西行出了阳关,再不会遇到熟识的知心朋友了,何况此行的目的地,是比阳关更远的安西呢?字面上看似乎是在劝酒,实际上却是衷心祝愿好友,在遥远而陌生的地方多多保重,一切平安。教学时,品味这两首诗的细微差别,我们也就领悟到了它们的异曲同工之妙。

三、从边塞诗中体会爱国情

诗人忠于祖国的一腔爱国之情往往在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中流露出来。这在一些边塞诗中表现尤为明显。例如曹植的《白马篇》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祖国,在沙场上这种英勇战斗,不惜献身的爱国之情溢于诗中:王昌龄的《从军行》中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洋溢着浓浓的爱国之情。我们要抓住“黄沙百战穿金甲”的场面描写,让学生领悟.仅仅战场的风沙已经足以穿透将士的铠甲,而无数次的战斗,敌人的矛戈刀剑不是更严重地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吗?但他们“不破楼兰终不还”,奋不顾身,实践着不破顽敌决不回师的誓言;还有王昌龄的《出塞》一诗,前两句描写了皎洁的明月,雄伟的边关。既引起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反侵略战争的回忆,又是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后两句用汉代名将李广比喻唐代出征戍边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这些正体现了将士们崇高的爱国之情。

四、从言志诗中体会人格情

第4篇:描写送别的古诗范文

目前,很多的初中学生学习古诗词,课堂上主要是听老师讲解,课后下功夫背诵,大都是以记忆为主,学一首掌握一首,根本不能举一反三在考试时,很多学生赏析古诗词,不知道该如何着手,更不用说深刻领会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中关于古诗词的考查要求是“能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领悟内涵并品味语言”。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不乏古诗词赏析类的考题,而且有扩大的趋势。下面本人就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略提几个见解。

一、多角度把握诗词的内容。

1、关注题目。古诗词中有的题目集中而又含蓄概括文章的内容、主旨。认真地分析题目,有时能很快地把握住所写的内容。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其实也暗示了作者在团圆之夜,却不得不忍受离别之苦,通过题目能了解到很多诗文的深意。对理解该古诗文有很重要的意义。

2、关注背景资料。背景资料包括时代状况、人文地理、作者思想、生活经历等,它是为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来服务的。作为教师对这些背景资料都必须有所了解,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情以及教学的要求做适当的选择,以便于合理地运用于教学之中,使其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

3、品味关键词。古诗词中的关键词最能体现古诗词丰富的内涵,慢慢品味,诗词的韵味顿生。如刘禹锡的《秋词》,“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胜”,一个字便否定了古来的悲秋观念,表现了一种激越向上的思想感情。

4、抓住古诗词中的景色描写。古诗词的写作都有一定的写作顺序。可写景,可抒情,可议论,可叙事。可以肯定的是,每一首诗词中都有景色的描写。通过对特定景色的描写,反映作者的心情,抒发表达的感情。如《西江月》一次中,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就把夏夜也有的几个具体景物有序的排列,写出了特有的夏夜美景。那种大雨将至,突见茅店的欣喜之情通过景物表现的淋漓尽致。

5.领悟深层含义。古诗词以含蓄委婉吸引读者,必须通过字面意思去深刻领会诗词的内容,意境。如《赤壁》一诗中,作者通过对一件古物,折戟,回想起三国时那场以少胜多的战役,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以两个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的命运。

二、了解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作者在诗词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如苏轼《水调歌头古》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者直接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直接表达了希望人人年年平安的美好愿望。

2.借景抒情: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借助于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3.托物言志: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如的《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诗人通过多北国的雪景的描写,抒发了对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赞美之情。

4.用典: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怀旧空吟闻笛赋”,“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作者借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烂柯人”的典故见《述异记》,作者借这个典故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家乡,仿佛有隔世之感。

三、归纳古诗词的题材和作者作品的风格特点。

古诗词的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初中阶段常见的古诗词题材及作者的写作风格有:

1.送别诗: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特别注意的是,李白的送别诗给人以回肠荡气的美感享受,丝毫没有送别诗所惯有的感伤与悲凉。

2.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大多是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

3.爱国诗: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如陆游、杜甫(沉郁顿挫)、文天祥(慷慨激昂视死如归)

4.哲理诗: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5.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常用的手法有托物言志,象征,比拟。如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第5篇:描写送别的古诗范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默写古诗。

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流程

一、融情入境,走进诗文

1.赏曲谈感。播放古筝曲《阳关三叠》片段,谈谈听后感受。

2.配乐叙说。介绍古代交通、通信等情况。体会“相见时难别亦难”,送行饯别表达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也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

3.揭题解意。

刚才这首曲子叫《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

《阳关曲》。这首乐曲是根据一首著名的送别诗谱写而成的,你们知道是哪首诗吗?(生答,板书课题,齐读两遍)。

(1)谁能来说说课题的意思呢?

(2)王维到底是一位什么的诗人呢?你们在课前也去查阅了解,谁愿意来介绍他。

【设计说明】缠绵的乐曲,动情的叙说,激起学生对离别伤感的情绪,产生“课伊始,情已生”效果,又很自然地引出乐曲的来源,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自主读诗,领会诗意

1.自主读诗。

(1)初读古诗,遇到不懂的字多读几遍,要求读准、读通。

(2)再读古诗,想想诗句意思。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同桌讨论,尝试解决。

2.汇报交流。

(1)读准诗句。(个别检查读。小组赛读、全班齐读)

(2)读懂诗意。这首诗写了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可以完整地说,也可以读懂哪句就说哪句。

(指名读诗句、说诗意,个别补充。)相机点拨理解“朝雨、、客舍、新、更”等重点词。

3.梳理归纳。

(1)知密友。理解“元二”“君”“故人”的称呼,体会平时朋友关系的亲密。

(2)解送别。理清送别的时间、地点、天气、环境、方式、经过等。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能力,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字面意思,是读懂诗句的标志;有意识发展学生在朗读中捕捉、梳理信息能力,体会密友关系,把握送别事件。

三、触摸题眼,品悟诗情

整首诗紧扣题眼“送”字展开,下面让我们走进古丝绸之路,走人古渭城,去进一步感受一下这一对友人送别的场面。

1.远观“西出”景。

(1)出示路线图,介绍渭城、阳关、安西的地理位置。了解一路有3000多千米,骑马也要走半年多的时间。引读“西出阳关无故人”。

(2)课件播放滑城景色。谁能描述一下渭城景色?

生描述、补充,师相机引读――(生: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课件播放关外景色。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呀!谁愿意来描述一下?

生描述、补充,师相机引读――(生:西出阳关无故人。)

2.倾听“劝君”语。

友行千里,设宴饯别。只为――(生:劝君更尽一杯酒),唯恐――(生:西出阳关无故人)。(板书:劝)同学们,此时此刻,诗人有什么心里话要对好友诉说呀?

学生思考、汇报,教师点拨,结合补充带读:在这次分别后的两年,王维就去世了。没有想到这次分别真的是一次诀别。如果关外的好友知道了,难道不会痛心疾首,无限感慨――(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细品“更尽”酒。

千头万绪,临别依依。心中的话儿太多了,有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而相对无语。也许此时杯中酒(板书:酒),更能让他们感情得以宣泄。同学们,请你们也闻一闻、品一品,这是一杯杯什么样的酒呢?

学生回答,老师引导体会,这是一杯“离别的愁苦之酒”,“酸溜溜的思念之酒”,“关心祝福的甜蜜之酒”等,同时带读――(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设计说明】诗歌是写意的画,通过想象感悟来补自,才能使诗歌变得丰满,教学也因融入生命的体验而灵动。这一环节通过调动学生的感官,发挥想象去看、去听、去闻、去读,深化对诗句意境和情感的感悟。

四、升华感情,拓展诗魂

1.升华读。

千里送君,终须一别。小雨停了,门外的马车就要启程了,请同学们站起来,用深情的朗读送送元二吧!

(配乐《送别》,生挥手、朗读。)

2.拓展学。

(1)比别情。再读读上节课学的《别董大》,并与《送元二使安西》作比较,体会一下两首诗有何异同?(生诵读、谈感受,师相机指导、归纳。)

(2)诵别诗。请同学们诵读课前收集的送别诗,并作简单介绍。

3.激发写。

说说和亲朋好友分别的经历,谈谈当时的情景和感受;再写一写。

【设计说明】教是为了更好地学,提升教学的效度、维度。一方面重视审美、鉴赏能力,延伸诗歌教学的深度;另一方面,把学习引向“诗”外,让学生去诵读积累,迁移表达,拓展诗歌教学的宽度。

五、课外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收集几首送别诗,诵读,记忆。

【总设计说明】本课教学采用层进式的设计,分四个阶段把古诗教学引向纵深。在教学中,主要采用:

(一)创设情境,有效学习

课前欣赏古筝曲《阳关三叠》,唤醒经验,引起共鸣,奠定情感基调,导人巧妙自然;课后在《送别》乐曲中尽情诵读,让情感奔泻,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在课中,课件的不同画面,激发学生在看、听、闻、想、说中学习。

(二)想象感悟,解读诗意

诗是无声的画,是写意画,只有在读中调动各种感官,融入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才能化无声为有声,化意象为具象。在教学中通过远观“西出”景,倾听“劝君”语,细品“更尽”酒等环节,丰富诗歌内容,体会细腻感情,教学也就变得丰盈灵动。

第6篇:描写送别的古诗范文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阅读送别诗时应注意:

1.艺术手法。古代送别诗常以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为发端,借景物描写来烘托渲染离情别绪。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漫无边际的层层阴云,已经笼罩住整个天空,连太阳也显得暗淡昏黄,失去了光芒,只有一队队雁阵,在北风劲吹、大雪纷飞的秋冬之际匆匆南迁。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董大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以绘景渲染出离别的气氛,足见内心之郁闷。因此,即景生情、情寓景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送别诗常用的艺术手法。

2.常用意象。(1)杨柳。从《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开始,“柳”便与离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柳”与“留”谐音,古人送别多折柳相赠,所以杨柳便成了一个离情别绪的意象。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2)长亭。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3)南浦。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送别的场所。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如“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王维《齐州送祖二》)(4)灞陵。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送亲友,常在灞陵分手。因此,灞上、灞陵、灞水等,在唐诗里经常是和离别联系在一起的。如“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李白《灞陵行送别》)

此外,“寒蝉”“阳关”“古道”“夕阳”“西风”“斜阳”“日暮”“流水”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

3.思想感情。不少送别诗具有豪迈高亢的特点。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句意境开阔,情思豪放,格调昂扬,送别而不伤别,惜别而不伤情,一扫送别诗的沉闷伤感气氛,一洗悲酸之态,积极勉励更超出流俗常情,给彼此之间的友谊,开拓了一种旷达的境界,显示出大丈夫洒脱的胸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安慰和鼓舞。而较伤感的送别诗写得同样漂亮。如“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诗中通过“垂泪”的蜡烛,点染了男女主人公离别时的感伤,缠绵悱恻中透露出真挚的感情。

模拟训练

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诗歌描绘了一幅_________的画面。

2.结合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魏万之京

[唐]李 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①,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②树色催寒近,御苑③砧声④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①离歌:离别之歌。②关城:潼关、函谷关。③御苑:皇家的宫苑。④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3.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时的什么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篇:描写送别的古诗范文

一、比较题目,明确诗体

一说题目,可能对高中语文教学来说会显得肤浅,似乎没有切中要害。为此,我带着疑虑反复思考,结合学生的语文基础,在2014届的高考复习中做了如下尝试:

首先,我按照诗歌题材划分标准,明确了诗歌的主要类别:咏物诗、写景诗、送别诗等,以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为主,让学生看题目,分类别,进而分析其可能抒写内容。学生发现像辽宁卷《竹轩诗兴》、江苏卷《醉眠》、浙江卷《歌舞》等都是写景诗,或实或虚地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情感诉求;像天津卷《送廓之秋试》、福建卷《送何遁山人归蜀》则是送别诗,诗中主要表达送别的良好祝愿,进而借题抒发自己的心中块垒。而其余的,像课标全国Ⅰ卷《鹊桥仙》、湖南卷《钓船归》、江西卷《水调歌头》等都是词牌,虽没明示内容,但学生由“鹊桥、钓船、鹧鸪”这些有意之物象可以联想到可能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其次,由题目的差异,感知诗歌体裁的变化。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个别诗题虽是写景倾向的,但实际上有咏物的特征,像课标全国II卷《次韵雪后书事(其一)》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主要通过环境描写和诗人的动作描写烘托环境,渲染感情,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把诗人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以表达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感情。而有关酬和诗像重庆卷《鹧鸪天酬孝峙》、四川卷《九日和韩魏公》,则主要通过诗人自己的形象、身世的叙写来表达精神形象和思想情怀。

通过比较,学生对诗歌有一个初步定位,基本明确了答题的大体方向,使他们有了一种踏实感,有了操作的规范性。

二、比较意象,明确情感

不同的诗歌题材,采用的常用意象是大同的;而相同的意象又会因为诗歌表情达意倾向性的差异,在具体的诗句中又会呈现出不同的诗意联系序列。

同为写雪,在课标全国II卷《次韵雪后书事(其一)》中主要是渲染梅花生存环境的苦寒,突出梅花的凌寒傲雪,间接表现梅花高洁孤傲的精神品格,进而促使诗人联想到大宋金瓯残缺,统治者偏安一隅,中原未复,国势岌岌可危的时局,因而难免落寞惆怅,对国势充满深沉的担忧。但在浙江卷《歌舞》中则主要是突出劳动人民生活饥寒交迫,与统治阶级温暖淫奢的糜烂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在2010全国课标卷《雨雪曲》中,也主要是以雪描写边地荒凉苦寒的环境,这两首就都没有第一首那么多的寄寓了。

如此比较之后,学生在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时,就能有效运用所掌握的思想感情术语,有针对性地分析意象意境,有层次性地落实诗人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三、比较作者,明确背景

为了有效地解读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就需对作者知人论世,这也是高中诗歌鉴赏教学的一个重难点。通过教学实践,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流派风格、语言特点,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生活态度、题材取向等,则能增强诗歌学习的有效性。

2013年北京卷选考李白的《古风(其十)》,2012年安徽卷选考杨万里《最爱湖东晴后雪》,两位诗人时代不同,流派风格也有明显区别,就所选诗而言,《古风(其十)》以怀人言志为主,借鲁仲连的英名伟绩表现其卓异的谋略和清高的节操,从而表达了诗人自己热爱自由、渴望建功立业、淡泊名利、功成身退的理想情怀,这充分体现了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李白的天马行空、浪漫奔放,诗风的豪放洒脱、清新飘逸,语言的流转自然,宛若天成。而《最爱湖东晴后雪》写景抒情为主,这也充分展现了杨万里诗歌独有的魅力。作为南宋“中兴四家”之一,杨万里的诗作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诗风平易自然、构思新巧,语言浅近明白,清新幽默,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两位诗人虽然都善于学习民歌,语言都有清新自然的特点,但诗风又着实有着显著区别,这不能不说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诗风流派使然。

第8篇:描写送别的古诗范文

一、抓住诗词的信息

诗的信息有两种:一为显性信息,一为隐性信息,鉴赏诗歌时要首先抓住这些信息。

显性信息一般表现在诗的标题或注释中。标题中的信息一般是提示诗的内容、情感或诗的类别。如《伤田家》,“伤”为“哀”,“田家”为“伤”的对象。据题意可知,这首诗的内容是作者为田家的生活遭遇而哀伤,情感是同情农家,鞭挞社会,类别是感伤诗。又如《送元二使安西》,据题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如果知道了这首诗是送别诗,那么对诗中所描写的“雨”“柳”等意象的含义及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也就容易把握了。注释中的信息一般是交作背景。鉴赏诗歌要因人论诗,因时论诗,这就需要我们在鉴赏时必须对诗人及创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有时考题会给我们提供有关这方面的注释,对这些注释必须重视。

隐含信息一般隐藏在诗的上下句中,它需要考生有整体阅读能力。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究竟是什么?考生只要联系上下诗句整体阅读,就可以从诗的“谁家玉笛暗飞声”和“此夜曲中闻折柳”中捕捉到“折柳”的信息:“折柳”乃为一首曲子,是“折杨柳”的简称,这首曲子往往是用来表达惜别怀远之意的。若能把握这些信息,那么解答这道题,一般是不会有错的。

二、熟悉常用意象的象征义

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的意义是固定的,这些意象有着丰富特殊的文化内涵,它已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了,而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古人常用这些意象的象征义来表达思想情感。对这些惯用意象的特定意义,我们必须熟练掌握,这对于拓展思维,正确解读诗意,把握诗情很有帮助。如抒愁写恨的常用“水”、“草”、“雨”等意象来表达:流水比喻愁(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草喻恨(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春雨比喻愁(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柳”、“柳枝”等意象则常用来表惜别怀远(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还有松、竹、梅、菊象征人的高洁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诗词中出现这样的具有特定意义的惯用意象时,可以把它们作为优先考虑的鉴赏方向。

三、掌握常见典故的意义

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鉴赏古诗词可以从诗词中的典故着手。例如:鉴赏南宋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完成诗后问题: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这首诗很巧妙地化用了一个典故,这个典故是什么?

品味一下作者想追寻一种怎样的生活,又表达了怎样一种心境?

这首诗隐含了一个典故:桃花源。桃花源是陶渊明笔下创造的一种自由自在的乌托邦式的社会环境。诗人在此借用这一典故,显然是为了表达自己向往桃花源式的自由生活。

当然,从典故着手去鉴赏一首诗,前提是能把握、分析出诗中的典故。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读古诗词,在阅读中不断积累。

四、依据景物描写体味诗词意境

诗离不了对景物的描写,诗歌的意境是通过景物来表现的。因此,要体味一首诗的深邃意境,可从诗中描写的景物着手进行分析。如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描写的是暮春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及游人尽兴游春的情怀,这种意境是通过诗中的“红树”、“青山”、“绿草”、“落花”等景物来表现的。要体味这首诗的意境,就必须抓住对这些重要景物的描写,结合全诗来分析。

五、学会分析表现手法

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对比、反衬、象征等,鉴赏古诗词就要学会分析这些表现手法。如白居易的《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这首诗是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诗人怎样的心情的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分析诗中所采用的表现手法。这首诗的一、二两句是描写句,作者用“一树”、“千万枝”、“嫩”、“金色”、“软”等词,写出了春风中生机勃勃的柳树的特点,给读者展示了柳树的活力。三、四两句则写杨柳的处境,“荒园”“属阿谁”表现了杨柳的荒凉、孤独。全诗一、二句与三、四句形成对比,在对比中突出柳树的处境。我们知道,古诗很少有单纯写景的诗,写景是为了抒情。因此,写杨柳的处境实际是写自己的处境,这样分析我们就知道这首诗是用了借物抒情的方式来表达诗人内心怀才不遇的失落。

六、学会赏析抒情句

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是诗人用来直接抒发感情的诗句。一般来说,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都要把握这些抒情诗句。如分析王禹偁《村行》一诗的思想感情,我们只要抓住最后一联诗“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结合全诗来分析就可得出结论: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因为这首诗的前三联是描写句;最后一联写了自己惆怅的原因,是抒情句,它是在前三句的基础上引发提升的,是全诗的重心所在。

第9篇:描写送别的古诗范文

一、粗读诗词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古诗词教学中,让学生反复朗读诗词,他们自己会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我国的古诗词意蕴深长,内容上蕴含深刻的哲理,形式上充满着美感,尤其是节奏美在朗读中最先体现,多朗读,能够让学生把握诗词的内在节奏。在初步朗读中,学生对古诗词会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一定的语感和对文字的感悟,甚至能感受到作者深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之间存在差异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因此,在粗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读准每个字音。比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一句中的“衰”在现代汉语中念作“shuāi”,但是在该句中则应念作“cuī”。再比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中的“斜”在现代汉语中念作“xié”,但是在此应读作“xiá”。学生在最初的朗读中也许不能读出正确的读音,但是在朗读的过程中会意识,到如果按照现代汉语的读音则会造成诗句音韵的不和谐,即不押韵。遇到这种状况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让学生粗略的多读几次,当他们能够体会到诗词的音韵美时,自然会选择古代汉语的读音。

二、精读诗词

准确掌握古诗词的读音后,就要了解这首诗的基本意思了。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课文都会配有注释,将重难点的字词解释出来,没有标注的部分基本为以前学过的知识,或是与现代汉语有相通之处。

例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雨后》,人教版的课文中设置了四个注释,分别是潋滟、空蒙、奇和西子。在这四个注释中,既有对词语的解释,又有对背景的扩充。所以,当学生看过注释后,了解到潋滟是波光闪动的意思,空蒙是云雾迷茫的样子,奇是奇妙的意思,自然而然能够明白“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含义,也能够将诗句内容用现代汉语说出来。因此,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一句一句的翻译,通过个人发言或小组合作的方式,也可以借助古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完成句子的翻译。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也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在精读诗词的环节中,学生还应该试着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作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一定的朗读技巧和方法以表现出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在确定一个感情基调的基础上,通过抑扬顿挫、重音、节奏等方式来表达情感,进而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实现最好的教学成果。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诗词的内容与诗人的情感,这也是为什么课后作业中,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的原因。

三、研读诗词

(1)了解背景,体会情感。诗人在创作诗词时均在字里行间渗透了丰富的情感,体会诗词中的情感,首先要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作时诗人的生活境况。

以“送别”为主题的古诗词为例,送别之情各有不同,有的是描述自己为友人送别的情形,有的是描述友人为自己送别的情形,有的表达的是离别带来的伤感,有的表达的是贬谪带来的壮志未酬……如诗人李白的《赠汪伦》,描述了友人以歌送友,表达了友人与自己深厚的友谊;而《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则描述了李白送别友人孟浩然时,以长江之水喻自己的绵绵情意,表现自己对友人的真挚情感。

在田园诗一类中,高鼎的《村居》、袁牧的《所见》以及胡令能的《小儿垂钓》都描写了孩童在田间玩耍的景象,不仅描绘出孩童玩耍时生动的神情,还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美好向往与对孩子的喜爱。

因此,在教授古诗词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建情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例如,在教授孟郊的《游子吟》时,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描写的母亲的动作与神态,以及母亲对子女那种无法割舍的爱。

(2)研读词句,激发想象力。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象力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古诗词向来以凝练、简短却情感丰富、意味深长著称,学生只有通过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作者使用的意象体会诗词所描写的意境,通过联想补充诗词中描绘的景象,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古诗词,有助于其日后的学习。例如,学生在学习白朴的《天净沙・秋思》后,脑海中应该形成游子在夕阳下落寞的背影,这样的想象将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诗描绘的情景及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

(3)增强联系,改变意识。小学生的学习环境较为宽松,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是可以通过一些寓教于乐的方式辅助教学。例如,一年级所学的《咏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鹅的外形及在水中的动态形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画的方式将感受到的画面记录下来。再比如,白居易的《忆江南》中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一些魅力的江南风光的图片或是视频,让学生们真实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让他们由内而外地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景色以及诗人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古诗词的年代和背景与我们相去甚远,但是我们所具有的感情和思想是相近的,诗人通过短短几句简洁、凝练的诗句所表达的感情也是我们能够体会得到的。只要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古诗词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必定能够找到共通之处,进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通过了解古人所思,传承华夏文化,对小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