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明星励志故事范文

明星励志故事精选(九篇)

明星励志故事

第1篇:明星励志故事范文

[关键词] 体育电影;《一球成名》;励志精神;文化内涵

一、电影《一球成名》剧情简介

10岁的小桑迪亚戈跟着爸爸和奶奶从墨西哥偷渡到美国这个“自由国度”,他的身上只带了1个足球和1张世界杯足球赛的照片。从这一刻起,足球成为小桑迪亚戈生命中的全部。然而受到其拉丁裔且是非法移民身份的影响,小桑迪亚戈的足球梦却可望而不可即。还需要他和父亲帮洛杉矶的富人家打扫卫生来救济贫困交加的家。

但是,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就在小桑迪亚戈的足球梦即将被贫困与庸碌毁灭的时候,来自英国的球探格林在1次极为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小桑迪亚戈的足球天赋,并极力鼓舞小桑迪亚戈去英国闯一闯,不要让自己的天赋被埋没了。而桑迪亚戈的父亲则强烈反对儿子去踢足球,而且还是出国踢球,这无疑会给原本就一贫如洗的家撒上一层寒霜。而桑迪亚戈的奶奶却很支持桑迪亚戈。于是,经过强烈的思想斗争后,桑迪亚戈义无反顾地离家前往英国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到英国后,桑迪亚戈全力准备参加英超劲旅——纽卡斯尔队的选秀会。然而,英超毕竟藏龙卧虎,初出茅庐的桑迪亚戈在英超顶尖选手群中显得籍籍无名。在这期间,初来乍到的桑迪亚戈遭遇到种种挫折:初试不幸落选、队友无端刁难、担心会退出球队便隐瞒病情。屋漏偏逢连夜雨,桑迪亚戈又因为误入色情场所被狗仔队拍到,随即被曝光;雪上加霜的是,父亲的死讯也如晴天霹雳让桑迪亚戈尤感命运之神的捉弄。但是同时,他也得到了教练麦尔、球星凯文、队友杰米、护士哈米森、出租车司机的鼓励和帮助,并一一渡过了难关。

在桑迪亚戈到英国纽卡斯尔队的第1场比赛中,他并没有得到教练的垂青进入首发阵容,而是等到比赛中途,队友卡尔受伤,他才作为替补上场比赛。而他也很快找到了感觉,靠着其精湛的带球技术为球队赢得了一次难得的点球机会。最终这场比赛以队友凯文的一记漂亮的点球,将比分锁定为1∶0,纽卡斯尔队胜出。桑迪亚戈开始崭露头角。

桑迪亚戈参加的第2场比赛由纽卡斯尔队对抗利物浦队。由于上一场比赛的出色表现,这场比赛中桑迪亚戈直接进入首发阵容。而纽卡斯尔队和利物浦队双方都是英超劲旅,势均力敌、旗鼓相当。因此,这个比赛双方比分咬得都非常死,纽卡斯尔先以1∶0领先,但利物浦队马上就将比分扳平。随后,利物浦队25号艾格1记漂亮的头球,利物浦2∶1反超纽卡斯尔。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桑迪亚戈靠着其娴熟的带球技术将球带到左侧,并将球传给队友凯文。凯文抓住机会,凌空抽射,进球,双方比分再次拉平。接下来,在比赛即将进去加时赛环节的时候,凯文赢得一个任意球的机会。这一次,凯文把机会给了桑迪亚戈。桑迪亚戈也不负众望,用一个漂亮的弧线球将比分改写为2∶3,从而帮助纽卡斯尔队顺利晋级季后赛。桑迪亚戈也通过这两场比赛成为纽卡斯尔的英雄。

二、体育电影与励志文化

励志电影通俗地讲,就是通过某个人逐渐走向成功的故事激发人们的思考,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的电影。而通过体育励志电影通常能够较容易地改变观众的体育价值观,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体育,进一步引导观众的体育行为,让观众乐观、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

由于体育运动具有独特的观赏性、紧张刺激感以及运动员所展现的拼搏精神,因此,非常适合通过电影艺术进行表现,比较容易激发观众的兴趣,引感共鸣。因此,体育运动电影始终成为电影题材中较为重要的门类。而通过电影所展现的体育运动和运动员百折不挠、超越自我的曲折成功历程,也可以使观众从影片中获得积极、乐观、直面生活的勇气与精神动力。

俗话说:“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在生活中,当我们遭遇挫折时,急需心灵鸡汤以及鼓舞鼓舞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而体育电影则恰到好处的借助电影艺术将体育运动和运动员所展现的激励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励志精神也在成倍放大。体育电影最吸引人眼球的便是其中大量的比赛镜头。而经过电影艺术手法处理过的比赛镜头,要远比实际赛事更具震撼力、更具戏剧性、其故事情节也更加吸引人。在这方面,如足球、棒球、篮球等以球类运动为题材的电影层出不穷。如《壮志雄心》《灌篮高手》《一球成名》等。相反,田径、游泳、高尔夫运动节奏较慢的、较为单一的运动项目类电影则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也不乏经典之作,如《阿甘正传》《菊次郎的夏天》等。

很多体育电影为吸引更多的观众,通常也会邀请业内著名的体育明星前来助阵。例如,在《一球成名》一系列电影中,我们就看到了许多大牌的足球明星:贝克汉姆、齐达内、劳尔等。他们与电影中的主角桑迪亚戈同台竞技,既增加了电影本身的观赏性,还可以让观众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通过桑迪亚戈的坎坷经历回首自己的奋斗历程。也许部分观众也把足球当做自己的生命,却因为生活的贫困、家人的发对、疾病的困扰慢慢在声色犬马中迷失了自己,而这部电影唤醒了他的奋斗意志;而另一部分观众说不定也像桑迪亚戈、贝克汉姆、齐达内一样,通过朋友和教练的关心和帮助,一步一步地渡过难关,在一场关键的比赛中获得一个并不起眼的机会,创造了一个决定比赛结果的奇迹,最终完成了“桑迪亚戈式”的“一球成名”。于是,在剧情与观众联想的推动下,在电影的高潮部分观众不禁为桑迪亚戈感动,也为自己已经实现或者还未实现的梦想思绪万千。

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励志剧情

在《一球成名》系列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部电影都有着相对独立却又承上启下的故事情节,中间再穿插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足球巨星。相比之下,电影中的演员,甚至是主角的光芒也曾一度被这些足球巨星给遮挡了。用不是演员的足球巨星支撑电影情节,仅从电影艺术层面来讲的话,无论他们在足球界多么大牌,但其演技如何大家心里还是都有数的。而精美的CGI电脑特效画面、精湛绝伦的足球脚法,也只是在视觉上起到震撼观众的作用;这部电影之所以称得上成功,还是在于其赖以称道的足球、成长、迷途、爱情以及最后的胜利,而这一切都在表现“励志”这一主题。

倘若电影中的主角是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角色逐渐成长为一个伟大的人物,那么,我们就会习惯性地把他的传记电影归结于励志电影。而这一系列的电影,其本身所折射的励志意蕴也就显得不言而喻了。如果一部电影从其名称就能看出其是一部励志电影的话,我们或许也会坐下来看看它的故事情节是否与自己有关联。但是我们也很反感,甚至拒绝旨在说教的励志电影;因为我们选择观看一部电影,其实只是想让自己在紧张繁忙的工作、生活之隙获得一丝娱乐与轻松,我们并不希望无缘无故地让人对我们的生活方式指手画脚,被戴上沉重的道德枷锁。

《一球成名》系列电影则体贴入微地将说教隐藏在电影的剧情和人物的经历之后,它所阐述的道理正如春雨润物悄然无声,我们在看完电影后会不经意的明白它的励志意蕴,在领悟之后心悦诚服。这个系列电影至少可以让我们的事业、我们的生活重新燃起前进的希望,鼓励我们对我们的梦想更加执著和努力。而这一切正是取决于它让人称道的剧情,因为正是这种不显山不露水地励志情节才不至于让我们反感,它的励志效果也才真正的深入人心。加上视觉效果、明星加盟以及剧情的铺垫,观众会自然而然地关心桑迪亚戈接下来的事业发展情况。从这方面来说,《一球成名》系列电影的励志效果应该算是恰到好处了。

四、蓦然回首,灯火阑珊的励志意味

一部让人称道的体育电影除了其励志主题之外,还必须对人性有更深层次的挖掘。《一球成名》系列电影让我们看到:其实,梦想的实现并非想象中那么难,而是我们要有实现它的信心与勇气。也许经过岁月的打磨,我们很多人都已经麻木的认为,现实生活不是电影童话,不现实的事情不能去想太多,以免庸人自扰。也许正因为这样,我们便开始“现实”起来,并逐渐将我们的梦想锁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庸庸碌碌地度过余生。

这部电影本身其实并没有阐释什么道理,但是通过电影我们却可以清楚发现我们的心跳有了变化,心中对生活的信心、对于事业的执著之情正在慢慢发芽。也许你的梦想并没有实现,但这部电影也许会让你感到并不后悔,还有时间去弥补过错、实现梦想,这就足够了。

桑迪亚戈的成功是他不懈的努力赢得的,一路荆棘满布、崎岖坎坷,为此他付出了很多,最终打造了属于他的未来。我们有很多人与桑迪亚戈相似,也在生活中挣扎徘徊。桑迪亚戈的成功则给了我们改变命运,获得成功的希望。同时,桑迪亚戈的成功,也少不了奶奶、队友、教练等人的支持。这也意味着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支持像桑迪亚戈一样有梦想的朋友。

这部影片并没有过多的悬念与激情澎湃,它的表现手法以写实为主,重在向观众讲述那个贫穷小子实现足球梦想的故事,并从中提示我们,我们都应当为自己的梦想或追求而努力,也许我们的成就会因为先天因素而各不相同。我们中的有些人也许会继续默默无闻下去,而有些人则注定会在荆棘坎坷后迎来柳暗花明。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要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条件,或者试试给身边那些像影片中桑迪亚戈这样的人多些支持与鼓励,帮助他们实现梦想,也许也能让我们的心得到满足与平静。

因此,这部电影虽然只讲了一个贫穷小子成为球星的故事,但其中关于人性的思考还是表露得比较全面的。这或许就是这部影片虽然比较朴实无华,却又能让我们不断回味的缘故。

五、结 语

《一球成名》系列电影是将足球、音乐、电影完美结合的产物。其拍摄技术和人物经历设计并不算高明。但本片之所以获得好评如潮,就因其重在真情流露、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在这部电影中,足球的氛围、激情与勇气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我们从电影中的父子情感、友情激励、爱情守护等情节感受到这已经不是一部讲述足球运动的电影,其中所展示的体育励志精神也在我们追逐梦想的旅途中点亮了一盏明灯。

[参考文献]

[1] 王冰雪.体育电影的影音特征分析[J].电影文学,2011(22).

[2] 王书亚.球场上的奔跑和荣耀[J].南方人物周刊,2012(17).

[3] 瑞查尔.《一球成名》经典电影对白欣赏[J].海外经典,2011(09).

[4] 王泽浩.《一球成名》中的体育精神与梦想激励[J].电影世界,2011(14).

第2篇:明星励志故事范文

关键词:意志力;篮球精神;精神食粮

随着我国计生政策的不断深入,形成了更多的“4对1”的家庭结构模式,这种模式让孩子备受呵护,缺少意志力的锻炼。表现为:经不起挫折、做事没有恒心、怕吃苦头等。当他们步入学校或社会时,这种现象就会表现得十分明显,他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突然遭遇寒风的侵袭而凋落、死亡一样。如今逃学、跳楼等事件屡屡发生,孩子们为何不能勇敢地面对挑战值得大家深思!社会竞争愈加激烈,这对于孩子的意志力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怎样提高孩子的意志力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以小篮球为突破口,以篮球精神为切入点,充分挖掘身边的资源来锻炼幼儿的意志力!

一、励志作品――精神的理解

励志性的艺术作品往往给人内在的精神动力,起到激励人心、鼓舞人心的作用。在练习小篮球的过程中,笔者收集到了一些励志性的雕塑(乔丹、姚明等篮球明星的雕塑作品)让孩子们观看,力争让孩子在雕塑作品中感受到篮球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为锻炼孩子的意志力打好基础。但是孩子年龄小,这种隐性的精神不容易被他们领悟!所以采用怎样的策略来提高幼儿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思考与研究,笔者采用以下策略,让孩子从多角度对雕塑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策略一:认识作品

认识是理解的前提,要理解首先要认识这个作品、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比如说这个作品中塑造的人物是谁?他是干什么的?人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雕像等等。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一些关于作品人物的资料,如作品乔丹和姚明的照片,乔丹、姚明的练习篮球的小故事以及他们比赛和训练的视频等,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关于篮球运动成功人士的信息和资料等,从而提高幼儿对该作品的理解程度,感受作品的精神内涵。

策略二:模仿作品

孩子的认识和理解必须从自身的身体模仿中印象才会更深刻,在让幼儿理解作品时,通过想象和模仿的方式,让幼儿从不同角度加强对作品的理解,幼儿在模仿的过程中兴致勃勃,通过大家的观看与讨论“你觉得谁模仿乔丹的这个动作是最像的?”通过实践,孩子们都知道了要完成这样的动作并不简单,它是在快速奔跑过程中才能形成的身体倾斜的姿势,在学习与感受的过程中,加深了幼儿对该作品主人翁顽强拼搏精神的理解。

二、励志人物――精神的感染

人的成长是需要参照物的,远大的志向无疑是催人奋进的航标!在篮球游戏开展过程中,孩子们对于篮球明星的了解越来越多,主动探索和了解的欲望也越来越强,课间游戏时常常听见孩子们议论着姚明、易建联等篮球明星。趁着孩子们的这股兴趣热潮,笔者收集了一些关于姚明训练的图片让孩子们观看,让幼儿直观地了解运动员训练的艰辛,使幼儿在篮球游戏过程中,能够做到以篮球明星为榜样,做到不怕苦、不怕累,养成坚持到底的信心!为了能较好地让孩子们感受到姚明的坚强毅力,笔者又以姚明受伤为切入点,让孩子知道姚明带伤坚持练习投篮的感人故事。在姚明的精神事迹的感染下,幼儿的练球信心明显得到了增强,意志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励志口号――精神的激励

口号所起到的就是号召的作用,励志口号是一种重要的育人资源,我们要充分重视励志口号在人心理健康层面上的重要作用,在人精神放松或颓废时,励志口号可以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在小篮球的游戏开展中,我们还定期组织幼儿进行篮球技能的展示,一方面给予幼儿展示的舞台,另一方面鼓励那些技能薄弱、能力不强的幼儿挑战自我,帮助他们重拾信心!技能掌握情况不是太好的孩子在展示的过程中常常表现为畏缩、不自信等情况,此时我们会用一些励志性的口号给予他们鼓励,如有的孩子的技能掌握不太理想,我们会用“继续努力!”的口号给予他们鼓励,同时还提出下一步应该努力的方向。

人的财富往往分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物质财富通过后天的努力是可以争取到的,它通过短时的争取和努力可以获取的,而精神财富是许多人一生都无法拥有的,它是伴随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这种精神财富一旦被孩子所领悟,则会让孩子富有,并且能让孩子享用一生!

参考文献:

第3篇:明星励志故事范文

“声音”:“灰姑娘”神话背后的商品逻辑

正如《中国好声音》这个名字所强调的一样,“声音”是《中国好声音》的最大看点,其“盲听盲选”“导师考核”“终极对决”“巅峰之夜”的节目设置,也主要是围绕着声音而来。声音,作为人人与生俱来的生理属性,具有天然的平等性和自主性特征,《中国好声音》就借此拥有了一种“昭告天下,唯才是举”的自由与平等气质,地域、阶层、职业甚至性别、外形、年龄,在“盲听盲选”环节似乎被一概抹平。在这里,“声音”既是学员晋级的唯一通行证,也是节目的意识形态策略。一个人人都有机会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神话故事在以“声音”为唯一考核指标的节目设置中,似乎成为活生生的现实,在阶层分化、固化日益明显的中国社会,在外在资源而非自身能力越来越左右人生命运的当下现实里,制造了一个人人皆可凭借自己努力改变命运的励志生产线。《中国好声音》通过对学员“声音”因素的放大和外表、出身因素的压低,在营造悬念等戏剧效果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大众“平等、公正”社会理想的塑造和满足。参赛的学员在盲听盲选环节纷纷以“普通人”“草根”的形象登台,使在现实生活中很难遇到的“励志”神话在舞台上以戏剧性的方式呈现。比如在《中国好声音》2012年7月13日的全国首播上,就有来自农村、喜欢赤脚踩在泥土上唱歌却拥有国际范儿的演唱激情和震撼力的黄鹤,以一首《春天里》感动杨坤泪奔;曾在工厂打工、做过保安、当过售票员的美甲店老板黄勇,以及对邓丽君《独上西楼》进行完美演绎台湾淡水街头卖唱的36岁盲歌女张玉霞……草根的出身、平凡甚至低微的外表和惊如天籁的声音形成巨大的反差,摆脱以往选秀节目凭借外形吸引观众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戏剧张力。而导师们按灯回转后的惊讶表情,在满足大众“窥私”欲望的同时,也满足了观众对于“普通人成功梦想”的心理投射,让观众以认同选手的方式来体验参赛者的感受,完成对自身“灰姑娘”“丑小鸭”无意识原型的替代性满足,并通过“观众投票”等互动模式参与到这种意义的生产上来。

然而,这样的反差却先天性地带有某种“理想”色彩。当声音开始成为大众文化中可以交换的资源,就不可避免的带有商品的属性。作为真人秀节目中最重要的审美体验方式,声音已不再具有传统社会“天赋异禀”“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卡里斯玛气质,甚至不具备现代社会理性主义下与“人工”相对的“天然”意味,而成为“待价而沽”的商品。任何一名选手,想获得符合这个工业标准的合格产品,除了天然的嗓音条件和自身努力外,重要的是能够购买获得这种文化产品的符号资本。资本的稀缺性,决定了“好声音”实现的现实逻辑,仍然是属于那些有资源购买这种符号资本的选手。这样,无疑使以“声音”为看点的真人秀节目具有常人不能承受的高门槛,而这种现实中不平等却被貌似平等的遴选标准――“声音”一概抹平。《中国好声音》播出没多久,各种曝光学员身份的小道消息就在网上流传起来,让人们看到,那些所谓的“草根故事”不过是主办方营造戏剧冲突的“道具”。

专业:“公平、公正”神话背后的资本修辞

《中国好声音》一直所强调的对声音的专业化要求是一种看似建立在“公平、公正”基础上,实则暗含资本逻辑的修辞策略。无论“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的定位还是节目环节的设置、“导师”的选择,《中国好声音》一直都在用“专业”与其他选秀节目划清界限。“专业”这一伴随着工业革命社会分工出现的社会新规范,在这里成为“音乐”“声音”的新标准。这意味着曾经拥有革命性、解放性审美功能的“音乐”,已经丧失了上世纪80年代邓丽君、李谷一歌声所拥有的“救赎”魅力,仅仅成为资本扩张到日常感性生活之后生活审美化的另一种文化商品样式,这种将审美感性物化的结果之一,就是审美趣味的高度专业化。同样,音乐的作用不再是为了个人化的心理塑造,而服从于专业化社会的结构化需求,“资本、雇佣的技术劳动者与批评生产成为审美活动的基本要素”。①这种情景,一方面导致声音的高门槛,另一方面也左右着位居文化商品“把关人”位置的“导师”的选择。那些不能更好地参与生产审美消费价值的学员纷纷在“专业化”这个貌似公平的评价体系下落败,而他们通常是那些没有资源参与其中的“草根”、业余学员。比如,在“盲听盲选”期间感动四位导师按灯转身的台湾盲歌女张玉霞,其“个人作坊”式的唱功与略显丑陋的外貌,显然无法给这个商业消费的市场带来更多的资源与卖点,其落选也就在所难免了。

专业化的要求使得“声音”这一审美形式日益物化,声音成为纯粹的“能指”,这一点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学员们的出身不管来自于“草根”还是“精英”,其演唱的内容不再与其自身的生活和情感有关。来自农村的男歌手可以深情演绎域外黑人女性的心声,从来没出过国门的普通女孩也能将国际大牌明星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朋克的愤怒、摇滚的激情,“Rap”的琐碎与反抗、“Blues”的忧郁与悲伤,各种高音、假声、颤音、爆音全都成为换取导师“转身”的手段。它所带来的能指与所指的撕裂,带给人的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情感失落。声音已经完全成为一种消费品,一种为了满足耳朵精致享受的“唯美之物”。

除此之外,最能显示《中国好声音》“公平、平等”的是其“学员反选”环节的设置。诸多论者或从“价值创新”或从“受众传播创意”的角度,对这一环节给予赞赏,认为其改变了“评委与选手之间选择权利单向性”,并“实现了选择权在导师与学员之间的双向流动”,体现了“双方地位的平等和权利的对等”的“公平正义”。②但实际上,这一设置并没有改变导师在整个节目权力控制中的优势地位。首先,师生关系的设置就先天决定了在中国这个尊师重教的国家,学生对于导师权威的服从;其次,正如曾有研究者所发现的那样,在真人秀节目中,“参赛者和评委通过七个功能块来交流,其中,评委单独使用的功能块为四个或五个,而参赛者仅能使用一个,评委处于绝对高的权势地位。评委控制着大部分的话题,经常插话打断参赛者的谈话,而参赛者则处于一个劣势的地位,被动地接受评委选择的话题,回答评委的问题,忍受评委的插话和打断。”③《中国好声音》的“学员反选”环节在某种程度上给了处于弱势地位的参赛者一定的权力,但这种权力完全不足以与导师所拥有的权力抗衡。在“导师考核”环节,导师在对自己在第一轮争取来的学员进行一对一的考核中依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所谓的“公平、平等”不过是节目组为了增强叙事强度的修辞策略。

“正能量”还是“仿像”?

除了对声音的强调,贯穿《中国好声音》另一看点是满满的“正能量”。《中国好声音》力图塑造一个人人互相关爱、互相理解的和谐世界,这种“人间自有真情在”的“正能量”贯穿整个节目始终。在盲听盲选环节,导师会给唱得好的学员奉上毫不吝啬的赞美甚至会为他们的表现感动得落泪,更会给落选的学员中肯的建议和真诚的鼓励;在导师考核环节,彼此竞争的选手会在结果出来之后坦诚相拥,献上彼此的欣赏和祝福;到了最后的“巅峰对决”,每位导师和最后一名学员的关系更是上升到了更加亲密的私人关系上。“爱”似乎成为他们之间的唯一纽带……比比皆是的“正能量”围绕着“任何人都可以追逐梦想”的励志主题无限释放,淡化了节目的商业气息和竞争氛围。

然而,事实证明,这样的姿态不过是消费社会的另一种标准产品。就在徐海星那期的《中国好声音》播出不久,就有网民爆出其借亲情炒作自己,由此引发观众对其行为的一系列质疑。爆料者的心态我们不得而知,但其后《中国好声音》的辟谣内容则让人们看到其节目“情感消费”的实质。面对大众“好声音”还是“好故事”的质疑,《中国好声音》宣传总监陆伟坦言:“讲好故事,一开始就是作为《好声音》的重要谋略,也是作为节目的一大卖点加以设计的。”他还详细讲述了徐海星“亡父故事”的出炉过程:“我们前期策划时一致认为,徐海星的故事很可能是首期《好声音》最大的亮点。”故事有了,如何让徐海星自然地讲述,成了栏目组最大的难题,“如果让她在舞台上直接说父亲去世了,就显得节目太刻意了。”最终栏目组做通徐海星的工作,让她隐晦地说出“我觉得爸爸也来了”,由此引发了她感人至深的讲述……

舞台上令人动容的情感故事与导师、学员之间的情感互动,其实是节目组从一开始就策划出来的“情绪启动程序”,其目的只是为了获得较好“节目效果”。说白了,“励志、情感”在节目中,不过是为了赢得收视率的商业策略,是为了满足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正如特里・洛威尔在《文化生产》一文中表述的那样“文化产品是情绪和感觉的表述结构,这些情绪与感觉不但包括个人的欲望与快乐,而且包括群体的共同经历,文本的至少部分的来自共同的理想、社会希望的实现和社会欲望”。④《中国好声音》就是这种视听结合的文化产品文本,实现了大众在这个亲情、爱情日益功利化的时代对于人间真情的想象性满足。所以,当“没故事没眼泪也不是美女”学员陶红旭以一曲《听海》赢得了晋级机会却最终在电视上以远低于那些有故事未晋级的选手的30秒的片段呈现时,其背后的原因也就不言自明了。

如果说,在最初的学员引介阶段,节目组对“励志故事”还处于有则“包装渲染”之、无则“忽略”之的话,⑤那么,到了节目后期,当被留下的学员越来越少,其对于节目的参与程度越来越深,也是其被节目的板块限制与生产嵌入越来越深的时候。“励志”作为节目一开始就设定的“卖点”,在影视文本这样的“仿像”介质前,“秀”的成分越来越大,而“真”的成分越来越小。“励志、情感”成为节目组为了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和经济收益而与选手、导师共同生产的、具有明确销售对象和效果目标的标准产品,那些不同意这种“共谋”方式的选手甚至导师在这台不断轰鸣着的“情感流水线”面前,只能选择或主动或被动离开。导师刘欢就曾在《锵锵三人行》里坦言,自己并不赞同他们(节目组)“做”故事,这导致媒体的八卦消息令自己疲于应付并最终选择了退出。

当大众根据自己不同的情感诉求沉浸于师生情谊的感动中时,摄像机最后暴露出师生共唱环节的设置,不过是对于“情感”“明星”以及“有梦就去追”意识形态的再消费。仔细观察每一组师生共唱时给导师和学员的镜头和景别,不难辨识镜头更多给了那些更有明星消费能力的导师,给学员的镜头少得可怜,且多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镜头几乎没有,而这些最能表现个人魅力的镜头都毫不吝啬地给了导师。《中国好声音》在节目中努力营造的公平、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在冷冰冰的机器语言面前无所遁形,这依然是大众文化工业流水线上受资本逻辑控制的标准文化消费品。它制造娱乐、欲望乃至意识形态,所谓的“公平、励志”,不过是包装产品、提高经济收益的手段和迎合主流价值观的神话。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栏目责编:邵满春

注释:

①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第252页。

②覃 晴,谭 天:《的传播特征与价值创新》,《新闻爱好者》,2012(10)上;张广彩,《论传播的创意策略――从受众的角度切入》,《大众文艺》,2014(2)。

③丁双凤: 《从批判性话语分析的角度研究真人秀会话中的不平等权势》,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年6月。

第4篇:明星励志故事范文

幼儿期是一个人社会性的初步形成期,幼儿来到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他们不懂得怎样与人交往,对一些行为规则比较懵懂,是非观念非常薄弱,由于所在的家庭不同,在行为习惯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教师要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帮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意识。一是利用优美的歌曲形成良好的习惯意识。如在要求幼儿洗手时应该注意什么,可先教幼儿学唱有趣的歌曲《洗手》,使幼儿明确洗手的目的、顺序和要求。二是利用有趣的游戏活动形成良好习惯意识。通过组织幼儿玩创造性的游戏,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幼儿懂得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具备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加以内化,形成认识。三是利用文学作品帮幼儿形成良好习惯意识。可以利用幼儿最喜欢听或说的故事、儿歌对幼儿进行形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如通过故事《小猪变干净了》教育幼儿要讲卫生,故事《拔萝卜》可使幼儿明白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等。

二、结合“一日”生活,培养良好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要善于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如幼儿来园要求教师与幼儿相互问好,当个别幼儿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坚持,教师就要及时提醒、要求、示范,直至养成习惯;在幼儿吃饭时,要求安静就餐;在午睡时要求幼儿自己穿脱衣服,学系鞋带;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注意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培养,使幼儿习惯成自然。

三、利用环境熏陶,形成良好习惯

我们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幼儿成长的环境,促进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精神环境方面,教师首先要做到对幼儿悉心地照顾和爱护,使幼儿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真诚的爱,从而培养与人友好相处的情感。在物质环境方面,可创设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生活空间,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常规,绘制成形象有趣、色彩鲜艳的标记图,设置在相应的环境中,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引领。

四、采用激励手段,促进良好习惯

由于幼儿期自控能力差,习惯的养成具有不稳定性,因此通过各种激励手段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如通过“我是小明星”的方式来激励幼儿。教师可在班内设”卫生小明星“”纪律小明星“”友爱小明星”等,并做上不同的标志,把班级幼儿的照片贴在教室墙壁上,哪位幼儿某方面表现突出,就在其照片下贴一个代表不同明星的标志,每周进行一次奖励,及时激励幼儿的点滴进步,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五、注重家园合作,巩固良好习惯

第5篇:明星励志故事范文

《出彩中国人》由灿星制作自主研发,导演组精心选拔来自全国各地的“出彩候选人”,真实地展现每个人的追梦历程,无死角地记录真人、真事、真感受。与其他达人类选秀节目相比,将会是一次别样的视觉感受。在励志的外壳下,这批“出彩人”大多是来自各行业的行家里手,能工巧匠,展示的才艺内容也非一般的歌舞综艺,是一个让普通老百姓通过个人奋斗和能力,来证明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节目。

Q:影视圈

A:徐帆(灿星制作节目研发总监)

Q:《出彩中国人》是灿星与央视的第二次合作,你们承担怎样的角色?

A:灿星与央视的合作从2012年上半年开始,《舞出我人生》之后央视对灿星制作很认可。我们现在是联合出品,制播分离,灿星团队主要的工作还是制作,央一主要是监制、审片、招商、推广。央视有权威和广泛影响力,灿星有丰富的真人秀经验,这次合作是最强品牌和最强制作的结合。

Q:作为一档励志真人秀节目,它的卖点和特色在哪里?

A:灿星是做真人秀起家的,比较擅长。《出彩中国人》的定位是老百姓,我们知道打明星牌固然重要,但百姓的才艺、故事是最能够真实呈现和打动观众的,会有社会共鸣。所以我们的理念是“素人”真人秀,与之央一的定位也符合,它面对的是更广泛的百姓,能够深入到每一个家庭。

当然,才艺类选秀目前非常多,甚至有一些负面的影响。我们在出方案的时候,对百姓才艺的要求是精湛,不要恶搞,不要大尺度的话题和博人一笑的东西。节目要对得起“出彩中国人”这五个字,保证才艺的高品质,央一对品质要求也特别高。另外,节目是像《中国好声音》一样,你除了才艺是最好的,还要展现精神面貌以及真实的人生历程,有打动人的故事。而且节目在周日黄金时段,是值得期待的。

Q:选择“素人”的过程是怎样的,他们难找吗?

A:就是前期海选,不同的导演组到全国各地,联系当地有特殊才艺的人,联系地方媒体、电视台,还有导演会到各个地方走访,去寻找特殊的人物。我们现在已经有一批人在制作,还有导演在继续找人,这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要一直进行。当然现在的工作主要放在已有选手的排练和挖掘故事上。

Q:找到一个“素人”,从开始沟通到完成节目,周期是多长?

A:这个不太一定,每个人不一样。有些可能寻找过程比较长,有些是沟通过程比较长,有些来了见了面也不一定可以用。我们还要根据才艺再反复判断,人物故事方面也要像做纪录片一样长期沟通,这中间有好几轮的筛选。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最长的话要三四个月,也有在录制过程中发现的好种子,也得花两周时间。基本上是导演准备的量越大,对选手挖掘越充分,节目效果就越好。

Q:目前的节目嘉宾是李连杰、周立波、蔡明,这样的搭配基于什么考虑?

A:很难说有统一的标准。周立波做过达人秀,算是一个选秀节目的符号了,很贴近百姓,这方面经验也很厉害。李连杰是一个热点人物,他过去从未做过综艺节目,他的名气很大不需要通过节目去提升自己,他能来是之前我们合作过“好声音音乐教室”,他认可灿星。但是在录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是很有亮点的,他看问题的方式层次要比一般人高。蔡明的选择是因为央一的播出平台,对北方观众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Q:这档节目是原创节目,不仅内容上与其他真人秀节目有差异,对频繁引进国外模式的综艺现状会有什么作用?

A:改变我们不敢说。灿星制作现在正逐步走向原创,原创不是说为了争口气,而是因为我们当年是通过像《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这些引进节目吸收了大量的经验,才有今天做原创的实力,这是水到渠成的事。同时我们还在关注全球优秀的节目模式,如果有好的模式仍会考虑引进,我们从不拒绝优秀的模式,并且国家也有相关的鼓励原创的政策,相信其他优秀电视台也会逐渐走上原创之路。这是一步一步来的,一个一个节目的积累,一个一个项目的推进,它有一个产业的规律在。

Q:在收视率和制作成本上有具体约定吗?

A:制作成本不便透露,收视率是有一个约定的。

Q:真人秀节目制作过程中,你认为要如何平衡“真”和“假”的元素?

A:这个比较抽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的导演是不太有很多设计的,我们支持真实的表演和互动。因为是真人秀,现场感觉和气氛是不能设计的,但也不可能让选手不听导演安排随便发挥。每个工作人员每个岗位都认同真人秀要呈现真实的要点,如果你不认同,你就很难做好。

Q:操作真人秀节目的困难有哪些?

A:未知挑战正是真人秀节目的魅力所在。你没法全部安排好。每个选手上台的效果无法预期,有些会失败,出不来,但他不是演员你不能强迫他。但有时候也会超乎你的想象,有的东西导演之前做了很多功课都没有了解到,但现场突然迸发出来。我们做节目时也很感慨,人生的曼妙啊、无常啊,你可能设计了半天也不够打动人,突然就有个亮点冒出来了。

Q:你可能也关注到2014年各个卫视推出很多不同类型的真人秀节目,请谈一下你对真人秀节目发展走向的看法。

A:先要回答一个问题,大家为什么要做真人秀。做的差的真人秀是永远做的差,做的好的真人秀怎么做好?为什么有吸引力?它相当于结合两种类型,一种是即时的,像资讯一样真实的诉求。另一方面它有综艺的让人开心的元素。所以,好的真人秀节目提供给你的是一些社会性的诉求,以及一些让你开怀的笑点。以前我们说新闻是一部分,综艺是另一部分,好像界限分明,而真人秀恰恰是两者结合。对整个行业来说,目前几家强势电视台推出不同的真人秀节目,可以锻炼自己创作类型、把握观众的能力,这个能力能保证电视制作水平越来越高。比如过几年才艺选拔类的节目没落了,但是你有这个能力,你开启新的类型就比较简单了。所以真人秀节目的丰富是好事,竞争很激烈,大家各展所长,使电视这个行业为老百姓喜爱,我们看到的是更广阔的产业空间。

第6篇:明星励志故事范文

【关键词】励志剧;主流意识;人文关怀;移情作用

美国电影理论家达德利・安德鲁指出:“类型是一系列公式的特殊网络,它向期待着的顾客提供一种有保证的产品。它们依靠调节观看与为这些观者构筑的影像和叙事之间的关系,来确保意义的生产。其实,是类型造就了消费这种类型本身特有的观者。它们建造出一种欲念,然后再现怎样去满足这种欲念。”[1]类型剧的存在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

中国电视剧类型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一般来说,类型剧可以按照题材划分,也可以按照主题划分。在当前中国流行的电视剧中,按照题材划分的电视剧有:历史正剧题材的电视剧,如《三国演义》、《雍正王朝》、《贞观长歌》等;历史戏说题材的电视剧,如《康熙微服私访记》、《步步惊心》、《宫》等;现代都市爱情题材,如《完美》、《温暖你,靠近我》、《和空姐一起的日子》等;反映平民生活状况的电视剧,如《渴望》、《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天大地大》等。按照主题划分的电视剧有:弘扬主旋律的电视剧,如《长征》、《任长霞》、《人间正道是沧桑》;探讨家庭伦理道德的电视剧,如《中国式离婚》、《牵手》、《非亲父子》等。本文探讨的励志剧也正是按照主题来划分的,比如《大染坊》、《亮剑》、《女人一辈子》、《春暖花开》、《红旗渠的儿女们》、《张小五的春天》等。当然,励志电影也有很多,如《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功夫》、《冲出亚马逊》、《麦兜的故事》、《背着爸爸去上学》、《漂亮妈妈》等。类型化是产业化的结果,观众需要类型剧,类型剧也需要满足观众的要求,类型剧甚至可以反客为主,引发观众对该类型剧特定的审美期待,从而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什么是励志剧

“励志”一词借鉴于西方,它对应的英文是Inspire,有激励(人们奋斗)的意思。励志剧的常见主题有英雄主义、个人奋斗、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等。励志剧首先是一种类型剧。励志剧的叙事,基本上都是探求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重新寻找自我,重新确立自我的故事。由于电视剧的集数较多,因此剧中所表达的理念往往都是多元的,我们看一部电视剧是不是励志剧,关键看“励志”是不是本剧表达的主题,或是几个主题之一,叙事本身是否具有激励作用。例如《亮剑》,电视剧不但描述了李云龙作为军人的“亮剑精神”,同样也描述了李云龙和赵刚等战友的友情,以及他和两任妻子的爱情,同时还穿插着“婚外情”这样的家庭伦理主题。但是,这些友情、爱情和伦理主题并不是主要的,李云龙超凡的人格魅力以及他的传奇经历才是吸引观众眼球的原因。“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主人公充满勇气和自信的话语彰显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可见《亮剑》中的励志精神才是电视剧所要传达的主题,李云龙的传奇故事也增加了主题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励志剧的定义在于影视剧的主题是否具有“励志”意识。

励志剧区别于纯娱乐剧,传达的是一种精英文化意识,而传达程度则取决于观众对影视剧的解读。就像爱情剧、伦理剧、情感剧希望观众从剧中看到的是对爱情、亲情、友情的思考,励志剧也希望观众更关注于主题而不仅仅是剧情。励志的主题是否符合主流的文化、伦理和社会规范,也是励志剧的重要特征。励志剧生来具有的“文以载道”的本质,使其不得不肩负起弘扬主流思想的任务。《少林足球》虽然形式上是一部喜剧,但它的主题正是“自强不息”,符合主流文化的道德要求,而且是讲述小人物历经困难,战胜诱惑,最后取得个人成功的经典励志故事,因此它正是一部笑中有泪,给人以慰藉的励志电影。同样,很多武侠类电影,比如电影《黄飞鸿》系列,其主题就是“男儿当自强”,也是属于武侠题材的励志电影。相对的,有些影视剧并不具备励志的特征,如电影《英雄》所表达的主题是“存天理,灭人欲”,无法产生激励的作用;电影《夜宴》、《十面埋伏》的主题是“阴谋”,显然也不符合主流的伦理道德。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虽然有像“杰王子”这样至孝至忠的人物,但是由于影片的主题不是真正表达“忠孝”精神,而且叙事情绪是悲观的,因而也不能归类为励志电影。

“励志”的特征

社会的意识形态有主流和支流之分,社会主流意识是“一定时期内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包括占统治地位的艺术思想、道德观念、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观点和哲学观点”。“任何类型的社会意识形态,都是一定经济基础的社会反映,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因此一个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往往是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任何国家和社会,其主流意识形态都是一元的。社会稳定的基础在于绝大多数民众对于主流意识的认可,而这种认可有强弱之分。如果主流意识形态“具有高度的融合力、较强大的传播力和广泛的认同”[2],大部分社会成员都能认可社会的主流意识,那么整个社会文化就会产生强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励志剧作为“文以载道”的大众传播手段,必然要反映社会主流意识。从励志剧的主题来说,凡是属于人类共同情感的,经过时间检验的那些“励志”思想,客观上都是符合主流意识的。比如正直、善良、勇敢、勤奋、不畏困难、积极向上等。这些优秀品质,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时期,都受到人们的推崇与尊敬。这也是为什么励志剧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原因。相反,一些非主流的意识形态往往不具备“励志”的特征。比如近年来甚嚣尘上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虽然能够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和暂时的心理愉悦,但其滋生了拜金主义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由于它在客观上不符合中国文化中强调勤俭朴素的主流意识,因此也就不能作为励志剧的主题。“励志”的主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其主题大都设定在对待困难的态度是乐观主义,人物的人生态度是积极向上。这个特点使得励志剧在叙事风格上倾向于现实主义风格,更多地关注社会中的现实问题。电影《喜剧之王》是一部半自传式的影片,其中很多情节都是根据主演周星驰本人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剧中主人公尹天仇的口头禅是:“龙套总得有人跑,路人也总得有人当。”即便在他做跑龙套演员多年之后,依然不忘时刻勉励自己乐观向上、自强不息、力争上游。电影本身就是周星驰个人奋斗史的真实写照,也正因为如此,影片才能表达出前所未有的真诚和感染力。

此外,励志剧作为影视艺术这一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客观上具有疏导公众情绪的作用。“励志”主题的积极性能引导观众从正面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从而减少社会摩擦,增加社会稳定性。同样还是在电影《喜剧之王》中,主人公虽然想努力成为明星,但他并未因此丧失自己的原则,甚至能在金钱诱惑面前选择安贫乐道,保持一颗平常心。这种看似阿Q精神的“励志”,其实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的加大,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在社会体制不能完全改善低收入者生活的情况下,虽然客观上可以通过不断增加社会保障投入来增加低收入者的物质所得,但是幸福感这一重要的生活指标并不是按照个人所能支配的物质资料的绝对数量来衡量的,而是根据个人所处的生活状态带来的心理满足感来决定的。这种满足感往往与其欲求成反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这种“励志”精神的很好概括。

励志剧的“励志”还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它是对于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对于人类普遍性问题的关注,以及对于弱势群体的同情。人文关怀是人文精神的外在体现,人文精神则是由人文知识内化而成的精神成果。人文知识可以呈现在书籍中和言辞里,而人文精神只能在人们的情感上和行动上表现出来。“励志”作为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可以在情感上打动观众,在行动上引导观众。比如电影《麦兜的故事》的主人公麦兜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香港人的缩影,他勤奋而且真诚,虽然面对经济不景气等一系列生活问题,但是依然乐观地面对人生,努力工作。这部电影给刚刚经历了金融风暴的香港观众以极大的心理安慰和精神鼓舞,同时也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为励志剧面对的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他们有着共同的情感和困惑,因而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关怀。

“励志”的实现

励志剧的“励志”作用是如何实现的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励志剧的成败,更关系到励志主题能否成功地传达给观众,使其理解、消化、吸收并接受。电影和电视剧作为一种结合了声、光、电的现代艺术形式,能给予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是电视剧,它的播出时间较长,往往持续数周、数月甚至一整年,因此这种刺激作用也就更持久。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称为“移情作用”的现象,它能使观众不仅接受励志剧的观点,更能实践这种励志精神。具体地说,“移情是指受者对自己能力无法实现的愿望或不存在的经历,通过对讯息内容的角度置换,达到心理的满足”[3]。在现实生活中,事事并不能尽如人意,人们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当困难无法被克服,目标屡屡不能达成时,就会造成人的心理焦虑,甚至精神的压抑。而通过励志剧的移情作用,观众通过观看励志剧,在电视直观性、现实感的自然属性下,不自觉地将自己融入剧情中,身临其境地和剧中人物一起体验如何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并战胜困难的心理经历。通过将励志剧中的励志故事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进行内容置换,实现了观众的心理愿望,缓解了心理压力。中国的传统文化主张“一张一弛”,励志剧的移情有助于保持人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坚定信心并取得成功。

观众对于“移情作用”的接受前提是观众潜在的审美期待,移情的作用程度也与受众的接受心理密切相关,而“对受众的接受心理进行研究离不开两种重要理论的主要观点的支持:一是接受美学的重要观点的支持;二是现在解释学的相关理论”[4]。“电视受众在欣赏影视作品之前,由于电视受众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社会地位,他们原有的各种经验、趣味、审美理想会在欣赏影视作品时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5]

好莱坞钟爱的励志电影中,个人的奋斗和个人的成功是经久不衰的主题,它和西方崇拜英雄和热衷英雄史诗的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如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由于其根植于西方的基督教背景,其主题中的“救赎”思想就不大为中国观众所理解。电影中的主人公安迪蒙冤入狱,他计划越狱的行为在中国观众看来是具有水浒英雄的反抗精神,恰恰是中西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这种误读。影片的主题已经在片名中点出:“救赎”源于人类的原罪,而安迪的原罪在于,虽然他没有客观上对他的妻子和他妻子的情人进行犯罪,但是他的确有过部分实施犯罪的行为,即在酒后开车前往妻子的住所附近,并且也携带了武器,这些都是他被控有罪的“证据”。可以说安迪的犯罪意识是他被捕入狱的“原罪”,安迪通过在监狱中的生活重新找回了自我,使他最后成功越狱获得身体的自由,更重要的是他通过在监狱中所受到的苦难,以及他为其他狱友所做的事,抵消了他的“原罪”,从而使他获得了宗教精神上的“救赎”。对于缺乏相似的心理体验或者生活经历的中国观众,很难通过“移情作用”接受这种“救赎”的主题。

观众对移情作用的接受过程从关注故事本身,到关注故事主题,最后完成主题在观众心中的内化,即接受该主题所传达的思想。观众对励志剧的关注是从关注故事本身开始的。一般来说,励志剧因其设定的曲折的故事情节,使得文本相对其他类型的影视作品更有张力。比如《亮剑》,电视剧一开始就把观众带到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主人公李云龙就处在日军坂田联队优势兵力的包围之中,要正面突围。观众根据生活的经历和对历史的了解,知道八路军在装备和人员数量均不如日军的情况下是很难突围的,想正面突围更是难上加难。这样,李云龙将如何带领战士成功突围就成了电视剧的一个悬念,观众不知不觉地就通过“移情作用”,将自己与剧中的李云龙做了心理置换,体验着角色的心理和思维。在剧中,李云龙大胆地将部队前压50米,并用最后的两发迫击炮摧毁了敌军的指挥部,使日军群龙无首,趁机成功突围。这样的处理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使观众的审美期待心理得到了满足。

当观众关注励志剧故事情节的发展时,励志的主题常常会以画龙点睛的方式出现在剧中,引起观众的关注。还以《亮剑》为例,李云龙作为一个没有读过书、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偏偏在几次作战中都能取得关键性的胜利。除了对坂田联队的突围之外,李云龙在李家坡战斗中通过采用“土工推进”和“集束手榴弹”轰炸的方法,成功地消灭了占据有利地形的山崎大队。同样,在和新来的政委赵刚研究骑兵训练的方法时,也成功地使赵刚做出了让步,接受了“有限制的体罚”这样“不人道”的方法。此时,观众已经高度关注并“移情”于故事和人物,必然会对李云龙成功的原因产生好奇。此时《亮剑》适时地通过李云龙的口,道出了成功的秘密:“面对强大的敌人,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是死,也要成为一座山、一座岭。”这种“亮剑”精神就是英雄主义的大无畏精神,使人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顽强地与之斗争,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观众在不断接受励志剧主题的时候,“励志”的思想也随着观众精神体验的不断积累,逐渐内化为观众内心的思想,从而最终引导观众在生活中实践励志剧的主题精神。

研究“励志”主题的接受过程,对于提高励志剧的艺术表现力,增加励志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经济效益上,大多数观众接受励志剧,并接受励志剧的主题必然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提高收视率。比如电视剧《亮剑》在央视播出时收视率居高不下;同样,电影《少林足球》在获得金马奖殊荣的同时,票房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萧条的香港电影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从社会效益来看,励志剧把孤立的社会个体凝聚成了一个整体,使得“文以载道”的功能在最广泛的程度上得以实现,可以启发、教育观众积极地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和一些完全是为了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远离大众的心理体验和文化经历的电视剧相比,励志电视剧对大众的正面教化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倡导了健康的审美观。

参考文献:

[1]达德利・安德鲁.评价――对于类型和作者的评价[J].彬华,译.当代电影:1988(8):147-148.

[2]baike.省略/view/2575623.htm.

[3]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94.

[4]秦俊香.影视创作心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313.

[5]金丹元.影视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17.

第7篇:明星励志故事范文

1.正确认识自己所背负的压力,初步形成主动磨练自己的意识。

2.树立自强进取的信念和信心,培养勇于承受压力的能力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初步形成主动磨练自己的意识,培养勇于承受压力的能力。

主题阐释:

现代社会迅速发展,升学压力、家长期望、自我期望等各方面压力纷纷压到学生的心头,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压力,并培养自强不息的意志力成为现代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课前准备:根据儿歌《蜗牛与黄鹂鸟》的歌词内容改编为话剧,布置学生课前排练。并提前将班会主题告知学生,要求学生对如何对待压力先做一定思考。

班会过程:

一、导入通过埃及的一个古老的传说引入:

蜗牛到达金字塔顶,主观上是凭它永不停息的执着精神,客观上应归功于它厚重的壳。正是这看上去又笨又拙、有些负重的壳,让小小蜗牛得以到达金字塔顶。在登顶过程中,蜗牛的壳和鹰的翅膀,起的是同样的作用。

可是生活中,大多数人只羡慕鹰的翅膀,很少在意蜗牛的壳。就像我们羡慕别人能有某种天赋或特长而获得某些成就,却整天埋怨我们身上要背负太沉重的壳一样。

二、提出问题:

那么我们身上背负的壳到底是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稍作归纳。这壳能够搁下吗?(明确:人要生存就必然担负着许多责任和压力。)

三、讨论:

我们要如何背着壳前行呢?

观看学生话剧《蜗牛与黄鹂鸟》的表演,并要求学生根据话剧中的一些启示去归纳出自己的答案。

教师在学生发言后,用幻灯片展现三个小故事,并要求学生在故事中得出启示:

故事一:

德国法兰克福的钳工汉斯季默,从小便迷上了音乐,他的心中有一个始终不变的奋斗目标当音乐大师,尽管买不起昂贵的钢琴,但他能用钢板制作的模拟黑白键盘,练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竟把十指磨出了老茧。

后来,他用作曲挣来的稿费买了架老爷钢琴,有了钢琴的他如虎添翼,并最后成为好莱坞电影音乐的主创人员。他作曲时走火入魔,时常忘了与恋人的约会,惹得许多女孩骂他是音乐、神经病。

他不论走路或乘地铁,总忘不了在本子上记下即兴的乐句,当作创作新曲的素材。有时他从梦中醒来,打着手电筒写曲子。汉斯季默在第67届奥斯卡颁奖大会上,以闻名于世的《狮子王》荣获最佳音乐奖。这天,是他的37岁生日。

启示一:要能背着壳前行,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

故事二:

美国伟大的励志成功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赛尔玛陪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中的陆军基地里,丈夫经常外出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奇热无比,又没有人和她聊天,周围都是不懂英语的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

她很难过地写信对父母说:一心想回家去她的父亲给她回了一封信,信中只有两行字,但这两行字却永远留在她的心中,并改变了她的生活,这两行字是什么呢?

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从此,赛尔玛决定在沙漠中找到自己的星星,她观看沙漠的日落,寻找到几万年前留下的海螺壳。

她和当地人交朋友,互送礼物,她研究沙漠中的植物、动物,又学习有关土拨鼠的知识,她把原来认为最恶劣的环境,变成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并出版了一本书《快乐的城堡》,她从自己的牢房中望去,终于望到了自己的星星。

启示二:要能背着壳前行,其次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故事三:

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无奈之下,农夫决定把枯井填上。

当泥沙落到驴子的背上时,驴子停止了哀叫,把背上的泥土抖掉,站到了上面。就这样它居然一步一步的走出了枯井。

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那原本是埋葬驴子的泥沙,被他抖落到脚下,变成了走出困境的阶梯。启示三:要能背着壳前行,还要有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意识。

四、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相关的励志名言?

教师举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其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等等)。

五、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小结:

除了以上故事所给启示,你认为背着壳前行的过程中还应该具备些什么?你又是怎么做的?

六、教师结语:

人生是一个背着壳前行的过程。不管壳有多重,希望同学们能够像蜗牛那样,化压力为动力,凭借自己的执著和自强,爬上自己心中的金字塔。

七、结束语:

第8篇:明星励志故事范文

关键词: 励志电影 奥斯卡 观影效果

美国电影学院的执行主管琼·皮克·费斯坦伯格说过,“当我们身处黑暗的时代、战争和消沉中时,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不平凡的捷径,帮助我们重新发现自我。我们需要再次感觉良好,而这就是那些电影带给我们的感觉。”如今城市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浮躁,静下来看一本书,看一部励志电影,将会是一次不错的体验。

一、励志电影的定义

我在这里所说的励志电影,从类型电影的理论①上来划分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励志”只是对影片中部分内容上的一种分类,确切地说当前的电影市场与理论研究也没有对“励志电影”给出十分明确的范围。

最具权威的有关“励志电影”的划分是2006年美国电影学院评选出的“百年百大”系列中的“AFI百年百大励志电影”,本文中绝大多数影片实例都在其中。相信该评选的严谨性加之作者对励志电影的理解区分,可以对本文中的例子给予强有力的佐证。

通常情况下,常见的励志电影属于类型电影中的“剧情片”,但由于电影事业和电影文化的飞速发展,如今更多动画长片、动作片、冒险片、爱情片、喜剧片、音乐歌舞片甚至于犯罪片都带有了励志片的影子。

但是无论一部励志电影是怎样一部类型片,适合于什么样的人群观看,他们的作用都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具有“励志”的效果,让观众从失落的状态下重拾信心,认清属于自己的能力,从而在迷失自我的时候寻找到奋斗的目标,有了这样的效果,励志电影就不是一部简单的电影,而是一堂人生的课程,电影能将他的思想放进别人的脑中。美国海军正是借助于《壮志凌云》(Top Gun,1986)使得大批年轻美国人受到强烈感召,从而迎来了自二战结束以来历史上最高的入伍率。

励志电影的故事往往具有如下要素:窘迫困难的当前处境、没完没了的倒霉事、主人公谦卑的个性,以及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出现却又时常破灭的渺茫希望,以及最终突破阻挠迎来胜利的鼓舞人心。

所以,笔者认为,对于励志电影的界定,不仅仅是由电影本身的形式与内容的特性来区分,而是注重影片对观影者的思维作用结果的差异。当一部电影通过其故事、画面、音乐及电影语言等手段向观众传达积极、乐观、自信的思想,从而能使观影者走出各自不同阴霾环境;认清自身价值、明确社会身份;鼓励观众积极对待(这种鼓励包含学习、生活、感情、事业等)时,这部影片就具有了“励志”的效果,与之具有相同观影效果的一类影片都可以称之为励志电影。

二、叱咤风云于奥斯卡的励志电影

电影的创作主要依赖于制片、导演、编剧、演员和技术人员,奥斯卡作为最具权威和生命力的电影评选机制,设立了详细而又具体的各个奖项,针对电影创作的各个细节进行评比。不难发现有相当可观的励志电影,在奥斯卡中拔得头筹。

虽然此节通过奥斯卡的获奖情况进行分析,但绝不是以奖项论英雄,由于一些原因导致同一年份产出大量优秀作品,使得许多成功的励志电影在当年与大奖无缘,《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1994)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相信这部电影的所展现出的非凡魅力也不需要我多说了。

在这里我仅用剧本和音乐方面做一下简单的分析:

这些励志电影从剧本上来看,主要分为原创剧本和改编剧本,在原创剧本中的《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1989)、《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1997)等便是其中的经典代表。但许多励志电影的剧本创作都倾向于根据小说和现实故事进行改变,“再把文字转为形象的过程中,剧本无论是在细节上或是在思想意图上都几乎原封未动地保留下来。”②例如《钢琴师》(The Pianist,2002)、《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2001),以及《辛德勒名单》(Schindler's List,1993)分别获得了第七十五届、第七十四届和第六十六届的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同样改编自畅销小说的《奔腾年代》(Seabiscuit,2003)虽然没有获奖,但是众多的提名和观众的好评是有目共睹的。真实的故事,畅销的小说在影片本身内容的说服力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就像《弱点》(The Blind Side,2009)这部电影,这一部融合了体育、音乐、喜剧于一体的温情剧情电影,在影片最后的部分让观众看到了现实中主角的生活照,这位拥有传奇故事的橄榄球明星就活在我们身边。这样的剧本创作,使得观众对影片产生最大的信赖,故事是可以编造的,但是事实摆在了观众的面前,这样的励志电影相信会给观众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

每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励志电影都会有一段令人难以忘记的旋律,无论是电影配乐还是原创歌曲,当耳边再次响起时,就如同条件反射般地莫名激起一股斗志。由美国当红白人说唱歌手埃米纳姆亲自出演的自传影片《8英里》(8 Mile,2002)中的《Lose Yourself》就是一首经典歌曲,不但在2002年第七十四届奥斯卡中获得最佳电影原创音乐,而且在格莱美等各项评选中获得多项殊荣,这首节奏感极强的饶舌音乐,通过年轻人的方式——说唱,表达了当代年轻人对梦想的执著,对机会的把握。这首歌发行之后,在美国甚至全世界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用它来鞭策和激励自己。当然拥有同样成功音乐的还有来自《费城故事》(Philadelphia,1993)的《费城的街道》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2008)中的《Jaiho》,等等。

第83届奥斯卡,由汤姆·霍伯指导的《国王的演讲》凭借12项提名并囊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这四项极具分量的大奖,当之无愧成为了本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无疑是对影片的形式及内容最大的肯定。当然像这样在某一届奥斯卡中独领的励志电影远不止一部,从《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1965)到《甘地传》(Gandhi,1982),《雨人》(Rain Man,1988),《与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1990),再到《辛德勒名单》(Schindler's List,1993),《阿甘正传》(Forrest Gump,1994),《勇敢的心》(Braveheart,1995),以及近几年的《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2001)、《百万美元宝贝》(Million Dollar Baby,2004)、《贫民窟的百万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2008)等,数不胜数。电影事业发展至今,一部影片的成功不再只是技术的卓越,而更多的是一种返璞归真,一种对内容、对精神、对电影灵魂的追求。

三、励志电影的期待效果与观众需求

当前励志电影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励志电影本身作为电影市场的一份子在同样公平竞争的环境中所展现出的超高性价比。一部励志电影,通常作为剧情片来看的话,相对于动作片、冒险片、音乐歌舞片等其他类型电影拥有更低的拍摄成本,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励志片的导演和编剧们也会花更少的时间来创作或征集如此优秀的改编剧本或原创剧本。这样一来,经典的故事加上优秀的剧本便可以吸引一线的影星出演,然后要做的就是运用扎实的功底拍摄一部无可挑剔的电影。

(一)电影的期待效果

一部电影的拍摄,撇去商业性,往往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可能是导演想要反思的问题,也有可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做出的勉励,无论如何,他们都因地制宜,期待这部影片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之所以选择励志类电影,是因为在电影的销售过程中,励志电影的积极主题往往在美国或其他国家上映前的电影分级中获得较为宽松的观众限制,这在电影市场中占据了极大的先机,一些成功的励志电影甚至会被一些机构乃至政府资助进行宣传。面对如此名利双收的励志电影,何乐而不为呢?

前面提到过,励志电影有时不只是一部电影,《壮志凌云》(Top Gun,1986)可以说是一则超长的征兵广告,帅气的汤姆·克鲁斯甚至都不需要过多的台词和演技,只要摘下头盔在飞机跑道上耍耍帅就行,作为电影界的“山姆大叔”,在电影本身盈利的情况下在美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同样为美国社会带来非凡效果的好莱坞励志电影还有系列电影《洛奇》(Rocky,1976~2006)中的第四部《洛奇IV》(Rocky,1985),当时的美国正处于冷战时期,战争和经济问题让美国人十分低落,伴随着里根总统的新保守主义重新激发起美国的民族主义热潮的同时,《洛奇IV》无疑是当时美国精神崛起的一剂强心针。

可喜可贺的是,绝大多数的励志电影,达到了他们的期待效果;同样鼓励拍摄者的是令人惊讶的票房。

(二)观众观影的内心需求

作为观众,在看到任何一部有关于励志内容的电影海报时,选择去买一张票走进影院,在电影开始前,就已经有了对这部励志电影的内心需求,那就是渴望通过励志的内容去除自己的负面能量,看到生活希望、社会希望、国家希望甚至全人类文明的希望。

20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反智情绪高涨,简单地说就是贬低现代文明、崇尚低智商的风潮盛行,《阿甘正传》(Forrest Gump,1994)便是那一时期的典型与特例,传奇的“美国梦”在贬低文明、智力的同时,也表达出了美国人的愿望:超越历史、种族、地域的分裂,反省曾经的错误,迎来民族的新生。当年的美国人走进电影院,会从此片中得到更多的美国式鼓励,这种无法言喻的文化共鸣使得该片在奥斯卡上击败了强劲对手《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1994年),从而成为奥斯卡历史上的神话。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将图像和声音的重组之后,导演可以通过艺术手段把想强调的部分放大给观众看,电影呈现的“所有这些都是由于摄影机的变化和不定的运动形成的。摄影机不仅能表现新事物,还可以不断展示新距离和新视角。这在艺术历史上恰恰是全新的东西。”③一部励志电影可以通过画面和内容将极其深刻的当前问题留给社会反思,意大利电影《听见天堂》就是一部含有对教育制度反思的励志电影,影片虽然讲述的是过去的故事,也讴歌了教育改制给人们带来的所有好处,但是导演想说的却不止这些,当前在的体制下,人们依旧对思想的自由和解放充满了不懈追求。

观众对观影的内心需求也是一种观影目的,有许多人也把励志电影作为治愈自己心灵创伤的药剂。有时在浮躁时静下心来看一部励志电影,甚至比在上帝面前发誓“要好好努力绝不虚度年华”还要管用。不光是好莱坞,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Three Idiots,2009)可能让许多大学生找到了方向,影片中的“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为我们带来了独到的价值观。为什么学习?为谁学习?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这种在课堂上都难以解释的问题,这部影片却在嬉笑的环境下迎刃而解。

四、结语

励志电影不仅仅教会人们如何重塑希望,坚持理想,还赐予人们勇气,这种勇气用于事业、爱情、学术等方方面面,人类文明的进步正是需要这一个个看似倔强的精神力量。励志电影则教会我们如何寻找和运用这股力量。

注释:

①郑树森,著.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第9篇:明星励志故事范文

1.巧选材

选择好的材料是让孩子爱上早期阅读的基础。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易于幼儿理解的阅读材料,适宜的阅读材料可以使幼儿把阅读活动和良好的情绪体验联系在一起,在阅读过程中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他们逐步爱上阅读,使阅读成为他们的一种需要,一种习惯,使之终生受益。

首先选择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经验和需要,易于被幼儿理解。幼儿最感兴趣的是与自己的真实生活或想象世界密切相关的人、事、物。如果故事中讲的就是幼儿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或是他们经常喜欢想象的情形,幼儿就容易理解、产生共鸣,也更愿意去读。如故事《三只蝴蝶》、儿歌《小手真能干》等。

其次,所选内容要有幽默的语言、想象丰富的情节和精彩的结尾。即使是幼儿熟悉和喜欢的主题,如果语言过于平淡,情节没有起伏,结尾毫无意外,这样的故事也很难引起幼儿兴趣;能够反映幼儿情趣、想象丰富的故事情节最能打动幼儿,吸引他们反复阅读。如经典故事《小红帽》,《七只小羊》等。

2.巧用法

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形式是让孩子爱上早期阅读的途径:

2.1 图文互译法

早期阅读活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规律。在阅读的初期,应让幼儿了解美术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在这一阶段,我一般运用单面单幅画面的图书,如《婴儿画报》,画面色彩鲜艳、形象可爱,有较强的吸引力,与图片对应的旁边有内容简洁、字体较大的文字说明,我先让孩子观察图片,引导孩子把握画面内容,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而当孩子会讲述图画故事后,又会积极地认读文字故事,明白了图画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并逐步习得完整、连贯、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

2.2 制造悬念法

我在讲述图书故事时,常把重点问题抛给孩子,引起孩子阅读的兴趣。

例如《三颗星星》的故事,首先提问:"你们看见过星星吗?见过红、黄、绿不同颜色星星吗?"孩子可

能会说:"我见过,我见过。"这时再问:"可马路上的车怎么会听星星的指挥呢?"幼儿一听,马上会被这个悬念吸引,促使他们积极地阅读,以寻求答案。

2.3 游戏巩固法

《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阅读活动要以幼儿兴趣为前提,以游戏为手段,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每次阅读活动结束后,我继续为幼儿创造多种活动情境或条件,例如:提供表演的头饰、道具,提供绘画的纸笔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材料进行游戏。

2.4 自我感悟法

在阅读活动之前,先讲故事,使孩子对整个故事情节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在脑中形成一幅幅相关画面的表象,然后提供图书进行阅读,使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受获得阅读的经验。

3.巧奖励

巧用奖励是让孩子爱上早期阅读的需要。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奖励是一种激励机制,获得奖励是人内心深处的渴望,特别是幼儿阶段的孩子,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奖励。如果老师能适时地恰到好处地对幼儿实施奖励,会极大地调动幼儿阅读的兴趣,使幼儿很快爱上阅读。如在幼儿会读的儿歌、故事、散文的那一页盖红花,每周比一比看谁的红花多;能力较差的幼儿和老师共同阅读,在有小小进步的时候老师给一个拥抱,给一个亲吻,给一个鼓励赞赏的眼神;对有进步的小朋友全班一起给予掌声鼓励;对特别突出的幼儿老师送他一个小小的礼物,如一个玩具小星星等,这样都会让幼儿觉得特别开心,觉得有成就感,也更爱阅读。

4.将早期阅读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营造快乐阅读氛围

将早期阅读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营造快乐阅读氛围是让孩子爱上早期阅读的关键。早期阅读不能仅限于语言教学活动,应贯穿于孩子的一日活动之中,创设利于孩子阅读的环境,营造快乐阅读氛围。如对于刚入园不久的小班幼儿,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是最强烈的,许多新鲜的事物会引起他们的共鸣,并与之互动。在"亲亲幼儿园"的活动中,孩子们非常喜欢墙面上布置的照片和文字结合的"宝宝小档案",他们有空时会经常摸摸它、看看它,于是每次奖励小苹果,班级便出现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孩子们争着在自己的名字旁贴上红艳艳的大苹果,在不知不觉中感知自己的名字,心中的喜悦则油然而生;在中班"甜甜蜜蜜过秋天"的活动中,自然角的花卉和动植物上"图文结合的标签",让孩子认识了"金鱼草""圣诞花""吊兰""兔子花"等字眼,孩子不仅了解到秋天的各种植物,更在潜意识中促进了孩子的阅读感受;在大班"小不点儿过冬天"的活动中,孩子们共同参与礼仪节活动,在图片 和文字的结合中不断地感受着阅读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