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史记项羽本纪范文

史记项羽本纪精选(九篇)

第1篇:史记项羽本纪范文

项羽有太多的遗憾,或者说本该成为英雄的人却无法成为真正的英雄。但他在乱世中绽放了未有的光华,他的传奇让人觉得刘邦、韩信只能做乱世的配角。

在巨鹿,面对秦军,是他率领江东的子弟以少胜多,震慑诸侯,我仿佛看到了血染征衣的项羽挥戈于千军万马,楚军的呐喊响彻云霄,看书从未有过这样真实的感觉,不知是司马迁传神的笔抑或是那喊声本存在于虚空之中。钜鹿是他的一个起点,那时起,他注定是楚人的骄傲,“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在项羽的振臂间得到应验。

面对危难,置之死地而后生,不退缩终将成功,是项羽为人们所立的榜样。

四年的楚汉相争在垓下之围时本预言着传奇的陨灭,但项羽却在这终点又舞出了眩目的光华,只是这个终点注定成为楚人的遗憾。霸王别姬不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四面楚歌,重重之围,项羽在诸侯的眼皮下率众突围,也只有项羽才有这份胆气。二十八骑的东城决战,尽显英雄霸气,这是只有他才有的自负,只是一句“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却没有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所有的霸气,若非如此,那一天的夕阳也必将是血染的。

乌江自刎,项羽抛开属于他的一切——天下、美人、骏马。战神一般的人便如此躺在乌江岸边,他的血流进乌江,让这江水有了灵魂,江水的咆哮,掀起的白涛,冲去了夕阳下的最后的残戈……

舍生取义是项羽离开乱世的方式,自负毁了一切是项羽留下的警示。

乌江流水,历史在那里留下最耀目的一笔,也留下项羽的遗憾,项羽让我有了许多的感受,不知是感动多于惋惜亦或是惋惜多于感动,总认为他不该如此消亡,他不该龙袍加身,九州方圆自在民心。他的身旁有热血的江东子弟,有虞姬,有乌骓,他本可骑马追风。他的自负让人羡慕,但风中的低语却诉说着自负所带来的危难,项羽的死是历史的遗憾,他未能有完美的结局,毕竟这不是故事,无法有善变的结局。项羽的血流入家乡的水,这水的一旁是他曾经守护的地方,而他也将在这萦绕千年,不禁为他叹息,不禁责问历史为何选择了刘邦,但我只是站在历史长河的边缘,无论这里多么汹涌,多么绚烂,我都是一个过客,无法涉足去改变命运的轮迹,乱世的光华似乎就在瞬间,乌江流水已滔滔而去,只是未曾惊醒了沉睡的霸王。

第2篇:史记项羽本纪范文

项羽。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故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与“谋战派”孙武等人齐名。身死东城载于史书。《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更为明确:“汉五年……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 202 年兵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乌江边自刎。四面楚歌,我国古代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四面楚歌典故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第3篇:史记项羽本纪范文

[关键词]项羽 英雄形象 性格缺陷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伟大历史巨著《史记》,又是一部卓越的文学作品,它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发展的最高成就。司马迁首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写作手法,而最有文学价值的就是人物传记。

《史记》作为我国写人艺术的开创者,向人们展示了一道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画廊,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最为撼人心魄的是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项羽便是司马迁着力最多的一位英雄人物,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集中全力塑造了项羽这一悲剧英雄形象。其实“本纪”是《史记》中以主宰天下政局帝王为纲,以编年形式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各个时期的国家大事,项羽并未称帝,司马迁却用《本纪》来记述项羽这一段人生轨迹,并且篇目顺序还放在《高祖本纪》之上,从中可看出司马迁对历史史实的尊重,不是以成败论英雄,但司马迁毕竟是一个史学家,不管他多么钟爱项羽,始终不叫感情溢出史实之外,对项羽作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从中我们可看出项羽性格上特点:既所向无敌又凶残暴戾,既勇敢善战又缺少权变,既仁慈爱人又犹柔寡断,这些相互对立因素有机地集于项羽一身,形成了他性格上的缺陷,造成了他的悲剧人生。

(一)所向无敌与性格暴戾

《项羽本纪》中“年二十四”的项羽一出场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学万人敌”自信足以力征万人,看到秦始皇游会稽,却说“彼可取而代也”,豪言壮语,震人心魄。而最能表现他英勇无畏的莫过于“巨鹿之战”他先是“帐中斩宋义头”号令军中,接着是置生死于度外,破釜沉舟,身先士卒“杀苏角,虏王离”迫使涉间自杀,解了巨鹿之围。“诸候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写出了一个盖世英雄的万丈豪气。楚汉战争中,面对善射的楼烦,“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一瞪眼吓退了楼烦。垓下之围,项羽率领二十八骑逃至东城,“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赤泉候“人马俱惊”倒退了好几里。已处于穷途末路,气势尚且冲天盖地。然而勇敢无敌过多,性格就显得凶残暴怒。《史记》中多次写到其残暴一面。从攻襄城“已拔,皆坑之”,再到“坑秦卒,二十余万人”。以致于后来,当他“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时,“齐人相聚而叛之”,使得“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于是在最后时刻,阴陵田父的一个“左”,熄灭了楚军东山再起的最后希望。正是由于他的残暴,使他失去民心,进而葬送了自己。

(二)英勇善战与不善权变

作为一代英雄,他勇敢善战,让人敬畏,但也有不可忽视的缺点,即缺少机智,不善权谋。

纵观项羽一生,从起事后,绝大多数时光在战场上度过,他擅长的是战争,自称起兵八年“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最典型的实例莫过于垓下之围的东城快战,项羽被阴陵田父骗入大泽,只剩下二十八骑,被困于数千汉军的追击之中,为了证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许诺“为诸军快战,必三胜之”,接着“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又“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这一战虽是英雄末路,却仍旧酣畅淋漓,表现出永不妥协勇气。

项羽喜欢用堂堂军队与敌作战,却不善于用“谋”,至于如何巩固战争成果,如何笼络将士,收买人心,很少去做。他身边谋士很少。从史料看真正称得上谋士的只有范增。亚父范增以七十高龄跟随项羽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可谓是尽心竭力忠心耿耿了,可是在项羽那儿并不受重视。公元前208年4月项羽在河南荥阳包围了刘邦,这是消灭刘邦的大好时机,范增劝他急攻荥阳,项羽未置可否,陈平略施小计,就离间了二人之间的关系。项羽由此开始疏远怀疑范增,拒绝采纳其正确意见,范增愤而离去,结果客死途中。项羽因此失去了消灭刘邦的天赐良机,也失去了这位忠诚谋士。

项羽性格刚直不阿,特别讨厌为人不真诚,他的善恶感很强,完全凭感情决定一切。如司马欣对项家有点好处就封他为王,不管他是不是那块料;对田荣有怨就寸土不封,不管他是不是有实力。只因彭越对人不够忠诚,就讨厌他,尽管后期作战中,粮食补给屡受拦截掳掠,仍不屑与之交好。项羽打仗可说是无往不胜的战神,但缺少政治家的精明谋划,又使他最终走向失败。

(三)仁慈爱人与儿女情长

项羽是残暴的,又是仁慈的,他有时与部下同甘共苦,分衣推食,又时常考虑百姓疾苦,但这种仁慈恻隐之心又是他失败原因之一。本来可以轻而易举剔除心腹之患的鸿门宴,却因为叔父一句“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而停止进攻,并且相信了刘邦的辩白,把必然敌意一下子化解了,对范增的几次示意毫无反应。在他看来,刘邦是来谢罪的,又无抵抗力,胜之不武,何况还有之前的兄弟之约战友之情。一念之仁,顾念义气,动了恻隐之心,放虎归山,失去胜利机会,导致了最终失败的结局。

对英雄末路的出色描写当属垓下之围,项羽在丧失天下的最后时刻,所担心的只有女人和骏马。这不是贬项羽,只是写他勇武莽夫的另一面:儿女情长。他失败了,但他并不服气更不服输,反复强调“天亡我”。正因为是天亡我不肯过江东重振旗鼓,不肯舍弃那些跟随自己出征却战死疆场的战士苟且偷生,而把头颅送给了追杀他的故人吕马童。这种盖世英雄的气概,正是项羽震撼人心的悲剧精神。

在项羽身上我们可以发现多重人格,他的每一项长处都伴随着性格上的缺陷。这些缺陷使他在楚汉相争中功败垂成,留下了让人怆然涕下的千古悲剧。项羽失败了,却成了历代文人咏叹不绝的英雄形象。他展示的悲壮人生,永远闪亮在人类的精神领域。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2005.

[2]褚斌杰中国文学史纲要(一).修订本,1999.

第4篇:史记项羽本纪范文

一、一字千金,文深意远

钟嵘(南朝梁)《诗品・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苏教版教材《史记》(选读)中《项羽本纪》描写“巨鹿之战”的一段文字:“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此处三个“无不”、一个“莫敢”历来为人称道,加上前文杀会稽郡守、杀宋义的描写,一共出现了四次“莫敢”,“势愈张而人愈惧”(明代凌约言),极力渲染出了项羽的大将气概与勇猛神威。行文至“垓下之围、四面楚歌”之时又有文字“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项羽这样一位一向刚猛自矜的英雄穷途末路、悲泣落泪,他的左右随从再也不忍看他。“莫能”实在是情真意切,是怕遇上他悲情的目光,还是怕伤了他的自尊愈发凄凉。

一个“敢”、一个“能”,前者尽显英雄本色,后者难掩落寞感伤,一字之功,简约方美;先后比对,文深意远。面对文字,司马迁如同统领千军万马的将帅,调度得当、游刃有余:详写略写、顺叙倒叙、白描、铺陈、渲染……无不得心应手,使人应接不暇。

二、互现互补,矛盾统一

鲁迅曾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一评价的比照点是另一部彪炳千秋的文学作品《离骚》。可见作者司马迁在其用血泪和生命铸就的史书中,不但鲜明地表达了个人的爱憎,更难能可贵的是又不为此所累歪曲事实或者掩盖真相。

司马迁善于把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一桩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散写在数篇中,参差互见,互相补充。著名学者钱钟书在《管锥篇》第一卷中这样分析:“‘言语呕呕’与‘喑恶叱咤’、‘恭敬慈爱’与‘剽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理学,犁然有当。《史记》写人物性格,无复综如此者。”

再看刘邦,《项羽本纪》中有两段颇为传神的记载,一是“推坠儿女自逃命”,一是“则幸分我一杯羹”,以上两段在《高祖本纪》中却未有记载。可见,作为一介“良史”,司马迁将刘邦身上的一些恶劣品行诸如自私无赖、残暴寡情放在了《项羽本纪》中体现。不过,司马迁的胆量与气魄不仅限于此,他在《项羽本纪》中仍然不吝笔墨、坚持客观公正地还原了一个“不杀无辜、封赏对手”的贤明君主形象。

由此可见,司马迁为我们再次证明了人性的变化莫测与处境、身份、思想等的变化有着很大的关联,这一论断是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有效习得。而要想客观公正地还原刘项二人丰富多变的人物形象,以及真实复杂的性格特点,不仅要阅遍史书疏离事实,还要敢于取舍、拿捏得当,这是司马迁留给我们更重要的严谨治学精神。

三、多维解读,平等对话

对于司马迁倾注毕生心血之作,有些语文课的结尾就是请学生谈一谈“更喜欢刘邦还是项羽”,为什么非要喜欢?可不可以不喜欢其中的任何一个?或者有其他的情感体验?为了给学生更多思考感悟的时间和空间,笔者设计的课后作业是片段练笔《项羽,我想对你说》,除了对人物形象的进一步阐释之外,学生更多的是提出了不少非常新颖又不乏明智的观点:

“一个非常可用之人,却坐在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

“你作为君主是不够果断的,但作为一个朋友却是知己之交。”

“你对学习书和剑的认识不足,你觉得只要认识和写自己的名字就够了,向项梁学习兵法也没有研究透彻觉得够用就行。我想说如果你认真读书、坚持下去,真正将兵法融会贯通,必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你是所向披靡的战神,是需要靠战争、杀戮来证明的,可是战神的目标绝不该是战争和杀戮,而是守护――守护着百姓安居乐业。”

……

显然,对于人物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层面,更应该注重的是究竟如何看待传主。这些看法本身也是学生人格品德的直观反映,更是智育与德育完美融合的产物。

第5篇:史记项羽本纪范文

范增的悲剧,到底怎样理解更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

一、传世的一般解释

范增的悲剧,因为汉高祖的一段具有总结意义的发言,两千年来几乎形成盖棺定论。《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楚汉之争结束之后,汉高祖君臣讨论胜败原因,汉高祖认为大臣高起、王陵的发言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然后说道: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把自己善用“三杰”与项羽不用范增对照起来,认为这是胜败关键,形象确实鲜明。从此以后,讨论楚汉战争胜败得失,刘邦善用人才是得,项羽不善用人是失,这就成了基本结论,最为关键证据便是范增的弃用。

在《史记》的记载中,我们还看到了另外一种原因,项羽弃用范增,与刘邦集团的离间计大有关系,而建议和实施这个计策的都是陈平。公元前204年,楚汉战争正酣,刘邦集团在侧翼不断取得胜利,但在主战场,始终都是项羽更占优势。尤其是刘邦在荥阳长期遭到项羽的围困,粮道被切断,“汉军乏食”,刘邦计无所出,差点听从郦食其的建议,重新分封六国之后。此计被张良否定之后,汉王再出新计,企图用缓兵之计求和。“请割荥阳以西和,项王不听”。用割地的办法换取和平,但遭到了拒绝。据《项羽本纪》,这个计策差点成功,因为项王本人已经同意了,但是亚父范增反对,跟项王说:“汉王眼看就不行了,你今天同意,一定会后悔。”结果,项羽听从了范增的主张,刘邦的计策再次落空。《高祖本纪》于是写道:“汉王患之,乃用陈平之计,予陈平金四万斤,以闲疏楚君臣。于是项羽乃疑亚父。亚父是时劝项羽遂下荥阳,及其见疑,乃怒,辞老,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而死。”

对此,《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更详细,其文如下:

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t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t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范增就这样告别了自己的人生。看来,汉王集团的离间计获得成功,如此简单的挑拨离间迅速成为项王与范增分道扬镳的关键因素,项王丧失了一个重要谋士,距离自己的最终失败自然不再遥远。这也是范增离开之前所谓“天下事大定矣”的确切含义。

比较而言,汉王集团的离间计,对于范增与项羽的关系而言,最多属于外在因素,而范增与项羽的关系实存更加重要的内在原因。就战场决策而言,认识有不同、判断存差异,本来都属于正常情况。鸿门宴上,范增就主张杀刘邦而项羽不忍,这次汉王割让荥阳,项羽就被范增说服,就合作而言,两人并非到了水火不能相容的地步。项王怀疑范增,看起来是上了汉王集团的当,如果仅仅如此,范增应该有极大的解释空间,就范增的一贯表现而言,他每每对刘邦表现出极大的仇恨,总是希望用尽快的办法消灭刘邦。项羽再笨,不至于连这点常识都不懂,反而去怀疑范增与刘邦集团有关系呢?

范增与项羽,此前已经积累了很多矛盾,尤其是在重大的价值观上,他们的冲突是很明显的。未来,如果继续合作下去,即使是项羽最终胜利,他们的破裂同样不可避免。而在范增看来,项羽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并没有努力挽救双方的关系,毅然转身离开。对于两人未来的破裂,项羽应该也有清晰的判断,也不求范增解释是否与刘邦集团有关,任其离开。楚汉战争的结局,是众多因素造成的,项羽与范增的关系破裂,在诸多原因上究竟占据多大的份额,虽然无从证明,但至少不是什么重要原因。

二、秦汉之际的政治与社会

秦朝的迅速崩溃,让秦汉之际的中国立刻呈现出过渡性的面貌来。秦朝带来的社会新气象还没有全面占领人们的头脑,而传统的贵族后裔又乘势而起,仿佛历史即将返回战国一样。陈胜是秦朝灭亡的第一位推动者,但即使陈胜也打着具有传统意义的旗号,“张楚”政权反映了楚地的期望。

然而,陈胜的响亮口号中,不仅有“张楚兴”,还有“陈胜王”,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则是新气象的标志。一个地道的农民,一个秦朝的普通臣民,是否可以称王呢?陈胜是受到拥戴的,称王不单单是陈胜一个人的梦想。但是,当陈胜失败以后,有关陈胜称王的正当性问题就被提出来了,而很有代表性的质疑者正是范增。《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道:

居}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陈婴为楚上柱国,封五县,与怀王都盱(xu)台。项梁自号为武信君。

项梁如今拥有较大的势力,是借助了陈胜的势头,《史记》把陈胜写入“世家”,就是考虑到陈胜在灭秦过程中的“首事”之功,“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高祖时为陈涉置守冢三十家砀,至今血食”。后来刘邦不忘陈胜的功劳,所以特置人为守墓。但是,范增却不考虑陈胜的功劳与否,只关心陈胜的出身是否有资格称王。他认为,“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甚至决绝地说“陈胜败固当”。看来,陈胜属于楚国国民,所以范增认为他应该立楚王之后。对于项梁,范增并不认可项梁世代为楚将的影响力,而是把影响力归因于楚王,人们蜂拥而至,就是因为项梁可以立楚怀王,而项梁也应该“从民所望也”。

范增有强烈的楚国情结,更有浓厚的楚王情结,他甚至把自己的这种情感看作是民众共同心愿。陈胜起事之后,六国之后纷起响应,一时间战国局面再现。六国之后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在与秦朝斗争中,六国之后充当核心人物有一定的必然性。陈胜起事,自称扶苏和项燕,也需要利用大人物的名声号召天下。但是,这种情形是否是人心所向的反映呢?当然不是,否则六国也不会有前车之颠覆。范增的误判,可用陈婴事例证明。《项羽本纪》有这样的记载:

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乃请陈婴。婴谢不能,遂强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婴乃不敢为王。谓其军吏曰:“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项梁渡淮,黥布、蒲将军亦以兵属焉。凡六七万人,军下邳。

陈婴可以称王,因为拥戴的人群希望他称王。但是,陈婴听从了母亲的意见,而这个意见的出发点是安全,不如去追随别人,这样胜败都能左右逢源。当然,陈婴母亲也说到陈婴家没有富贵传统,所以担当不起大名。这里,也反映了一般人心目中存在着的社会等级观念。不过,陈婴最后选择项梁,可不是范增说的那样是因为项梁可以立楚王,而是“倚名族”,以完成他母亲的安全部署。

比较陈婴的母亲和拥戴陈婴的少年,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社会上的两种观念同时并存。东阳县几千少年杀县令拥戴陈婴,要立陈婴为王。他们根本没有顾忌陈婴是否祖上有富贵传统,他们的行为才是社会主流。这与陈胜起事之初宣布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观点显然是相通的,可以看作是历史新时期的新观念。

如果按照范增的观点,陈胜称王是不正确的,因为陈胜不属于王族。但是,当我们回顾陈胜称王的过程时会发现,当初陈胜称王另有理论根据,而出身问题根本就没有涉及。《陈涉世家》记载陈胜进入陈地之后: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陈地三老、豪杰,就是地方代表,认为陈胜功劳很大,一是诛暴秦,二是恢复了楚国的社稷。陈胜的政权是“大楚”,陈胜连楚国的王室都不是,但当地民众还是承认他是恢复了楚国社稷。“功宜为王”的说法最具理论性,因为立有大功,就应该称王。这是当地民众的观点,一定与陈胜的想法一致,与拥戴陈婴的少年也一致,这才是当时社会的代表性观点。反观范增,他所秉持的正是传统贵族制度下的正统观点。

三、项羽的思想阵营

陈胜是一介农夫,奋起造反而称王,范增的反对意见如上所述。那么项羽呢?在范增说服项梁的时候,项羽还是普通的人物,可能还没有人想征求他的意见。但是,巨鹿之战后,项羽成为秦朝的主力部队统帅,“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秦朝的主力是被他消灭的,秦末反秦势力都以项羽为共主。司马迁评价说:“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项羽灭秦,这个历史功绩是人所共知的。

但是,项羽的思想阵营所属,却是较少讨论的。秦亡之后,项羽大分封,而封与不封,关键就是有功无功。《项羽本纪》记载道:

项王使人致命怀王。怀王曰:“如约。”乃尊怀王为义帝。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谓曰:“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诸将皆曰:“善。”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

追随项羽的诸将各自封王,“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然而,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项羽在这个过程中显现出来的观念。天下初发难时,曾经立六国之后为王,项羽解释说那是策略,为的是更有利于“伐秦”,但是灭秦真正有功劳的,是“诸君与籍之力也”。项羽,名籍字羽。项羽认为自己与诸位将军才是灭秦的功臣,所以“立诸将为侯王”,而项羽的这个想法与做法,自然获得了大家的支持。因为这反映了大家的心声,也代表了大家的利益。

分析项羽的说辞,跟陈地三老豪杰劝说陈胜称王时所言几乎别无二致,也是“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立功说这一套。在项羽的言谈中,“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就是勉强给义帝一块封地,毕竟他这几年是名义领袖。如果认真按照功劳封王,义帝是不够资格的。此时,当项羽大封诸侯的时候,范增应该也在附近。在分封诸侯的时候,项羽与范增共同商议挤压刘邦的战略空间,不让刘邦当汉中王,只封他为汉王。按照已知范增的观念,其实项羽也是没有资格称王的,真正有资格的只有楚怀王,即义帝。很明显,这是范增与项羽很重大的思想冲突,虽然没有冲突的事迹。

根据《史记・高祖本纪》,我们发现刘邦和项羽这对政治上的冤家,在思想上却是同路人。楚汉战争刘邦胜利后,需要一系列政治安排,于是“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在当时的情况下,自然只有刘邦有资格当皇帝。然而,刘邦还是客气了一下,说我听说都是贤者为帝(“吾闻帝贤者有也”),我不敢当。于是群臣用以下的说法来劝说他:

“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

这样的话语十分熟悉,原来项羽说过类似的话,豪杰们劝陈胜说过类似的话。连你手下有功的人都已经封为王侯了,如果大王不当皇帝,大家都无法自安,所以宁死也要大王当皇帝。最后人所共知,刘邦即位成为汉朝第一代皇帝。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陈胜的呼声。现在看来,秦末汉初,这是时代的最强音。这不仅仅是造反者的口号,也是所有奋斗有成者的心声。王侯将相无种,有功者为之。对比之下,坚持六国君王血统论的人,不仅是极少数,而且是失败者。我们所知,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范增。范增孤独凄凉、渐渐淡出的背影,已经不是他与项羽的关系问题,那是历史的必然性,自然而然地在他身上散发出来。

政治论成败是不可避免的,而社会观念摒弃血统论,代之以社会功勋论,当然具有历史意义。如果从思想史考虑,这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秦汉之际在政治上特别鲜明地迸发出来。因为正是这个时期,中国完成了从贵族政治到平民政治的最后一跃。平民出身的刘邦登上皇帝宝座,围绕在他身边的是一群“布衣将相”,中国的历史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如此重大的历史变迁,历史学家们当然早有注意。班固在《汉书・诸侯年表》序中写道:

汉亡尺土之阶,繇一剑之任,五载而成帝业。书传所记,未尝有焉。何则?古世相革,皆承圣王之烈,今汉独收孤秦之弊。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其势然也。

汉朝是没有半点历史基业的,刘邦手提三尺剑而建成帝业,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因为此前所有的政治功业,“皆承圣王之烈”。此前的中国是贵族政治,只有贵族成员才能出现在政治舞台上,而平民百姓最多充当观众。秦朝统一六国,建立新的一统江山,但秦朝有几百年的秦国作为历史基础,同样是承圣王之烈。

秦汉之际的历史巨变,清代历史学家赵翼的论说,至今仍有价值。他在《汉初布衣将相之局》一文中说:“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成例相沿,视为固然……于是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立功以取将相,此气运为之也。天之巨变,至是始定。”布衣即平民,平民与贵族相对。赵翼认为,从封建诸侯的贵族政治到西汉以后的平民政治,先有布衣将相之例,再有布衣将相之局。人所共知,汉初的布衣将相与布衣帝王是同时出现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

第6篇:史记项羽本纪范文

“鸿门释刘”,如果单从结果上看,似乎确为项羽失策,但哪能一概以最终的成败论英雄。鸿门宴上,项羽究竟为何不杀刘邦?本文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对《鸿门宴》上的项羽心理活动作一番探析。

一、 守义的谦谦君子

中国人讲究一个“义”字,古语曰:“舍生取义,杀身成仁。”项羽,出身于楚国望族项氏,秉承了上层贵族文化的诚信守义、知恩图报、光明磊落等品质。鸿门宴中,项伯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羽诺之。项伯一句“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说得项羽没了底气,没有了攻打刘邦的理由,所谓杀之无名。既然项羽已同意了项伯的意见,就不能名正言顺、大张旗鼓地讨伐刘邦,因此,他更不会以小人行径,在宴会之上置刘邦于死地了。如果对一个已经来谢罪的人还要杀害,就是杀之不勇,胜之不武了,项羽信义卓著,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贵族英雄。即使今天,坚信守义仍然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秉承的最宝贵的精神传统。

刘邦自项梁起事,便紧随项氏集团南征北战,抗击秦军,虽然没打过几次胜仗,但刘邦曾和项羽联手攻打城阳、定陶、雍丘、外黄……可谓是经过血与火考验的“战友”。刘邦在灭秦战争中是有功劳的,况且,怀王曾与诸侯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尽管灭秦的真正功臣是项羽,但毕竟刘邦先入了咸阳。如今项羽设鸿门宴,刘邦前来谢罪,俯首称臣,若再杀之则有违良心,这是诚信守义的项羽心理上所不能承受的。

再者,此前项羽曾答应季父项伯不杀刘邦,君子一言九鼎,再杀刘邦,不仅失信,也失和于叔父。鸿门宴上,樊哙以“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为由责备项羽时,很多读者疑惑为何出现“项王未有以应”的尴尬局面。其实,原因之一即是“义”在起作用。

因此,作为贵族后代的项羽,宁可在战场上与刘邦真刀真枪地拼命,也不愿玩弄这种不仁不义的小人伎俩。因此,对于范增的多次暗示,他才“默然不应”,故作不闻不知,并宽容了樊哙的不敬,甚至产生了英雄惺惺相惜的情感,这其实都是“义”字在起作用。

二、 高度自信的心理

刘邦进入咸阳,他下一步会作何打算呢?《史记·项羽本纪》载: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沛公欲王关中”,此事应该属实。从沛公的言行中,我们也可窥得一二,“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见王也’。故听之。”而范增据当时情势,因势利导,激励项羽,并得到一个假想的结论:“此其志不在小”“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这是范增审时度势的结论,这是他高常人一等之处。

刚刚破釜沉舟,打败秦军主力,取得辉煌战果的项羽,怎能忍受刘邦的嚣张气焰,因此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旦日,太阳刚露出地平线,此时本不该吃饭,秦汉时期的人一天只吃两餐,项羽却一大清早要将士吃饭,项羽要将士吃饱喝足,目的是早点攻破刘邦的军队,把刘邦消灭。

但是,后来项羽却改变主意不杀刘邦,是因为他对自身勇气和实力有充分的自信。“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史记·项羽本纪》)巨鹿之战,“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史记·项羽本纪》)。这种惟我独尊、谁与争锋的气势,撼三军,动天地。虎狼之秦尚不在他眼里,区区刘邦又岂在话下。鸿门宴发生时,项羽不仅挟钜鹿胜利之威势,而且兵力要胜刘邦数倍。(“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由此看来,鸿门宴上项羽的确没有必要采用暗杀的手段来消灭刘邦。即便后来,如果他在其他方面政策正确,那么他完全有能力控制全局,清除刘邦。他的自信心理是有雄厚实力做基础的,并非妄自尊大。难怪项羽死前还三番五次地叹息:“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至死,项羽还觉得他有实力,较之于刘邦,他强大得多,他的失败是上天的意旨:“天之亡我。”

因此,在这样复杂的大背景下,项羽本身的贵族情结,加上项伯的撺掇、刘邦登门谢罪,项羽终于放弃剿灭刘邦的打算。应当说,这不是项羽的妄自尊大,而是他深思熟虑的选择。

三、 仁而爱人的君子心理

一般人认为,项羽性格残暴,动辄杀人。但项羽杀人也有他的原则:他杀的都是阻挡他灭秦兴楚的复仇大业和冒犯他尊严的人。

时谚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秦世仇,尤其项羽,祖父项燕即为秦所杀。号称卿子冠军的宋义奉命救赵,却徘徊观望四十余日,使抗秦事业岌岌可危,项羽果断杀宋义,排除进军障碍;当他发现秦国降卒“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史记·项羽本纪》),毫不犹豫地下令“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于新安城南”(《史记·项羽本纪》)。但是,项羽还有至情至性的另一面。范增对项庄所言“项王为人不忍”(《鸿门宴》),即使韩信也曾对刘邦说:“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史记·淮阴侯列传》)作为一名横刀立马、驰骋疆场的武将,项羽本是性情中人,他不是政客,不像刘邦那样惺惺作态,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高祖本纪》)项羽仁而爱人,敢爱敢恨,因此才会有分食推饮的举动,才会见伤病者而落泪,才会流传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楚汉相持未诀,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史记·项羽本纪》)这想法虽幼稚,但爱民之心天地可鉴。

也许,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还有政治上的考虑。在项羽看来,至少在当时刘邦还算不上是他的对手,如果随意杀了有功的刘邦,会引起诸侯的不满和恐慌,造成抗秦联盟的瓦解。

四、 “勇武”的角度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对于刘邦的到来,项羽定然高兴。最重要的是,刘邦没有让项羽在将士面前食言。项羽也是懂得兵法的,而且不少。不然,也不会“破釜沉舟”,《史记》也载“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羽本纪》)

古人所谓:“武者,止戈为武。”(《说文解字》)《孙子兵法·谋攻篇》也云:“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是我项羽不想打刘邦啊,而是因为刘邦他已经认罪,亲自上门向我项羽请罪来了,我怎能再打,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啊,我何乐而不受?这可是战争的最高艺术啊!因此,对刘邦的请罪,他得意忘形,一不小心脱口而出,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其次,鸿门宴上,刘邦主动臣服:乖乖让出关中之地以及秦国所有财宝,使得项羽及其他诸侯实现了分享胜利果实的愿望。刘邦已经至军营请罪,使项羽兵不血刃地得到了所有胜利果实。如继续动武,不但毫无必要,而且不得人心。鸿门宴的结局以及以后分封都按项羽意志进行,一切完全掌控在项羽手中。鸿门宴上刘邦一无破坏他的大计之行,二无忤逆他的意志之言,刘邦是那么样“诚惶诚恐”地谢罪,那么样“诚心诚意”地解释,项羽有什么理由置他于死地?又怎能下得了手呢?再说刘邦已经把自己包装成道德的完人,亲切的战友,一切滴水不漏,若此时项羽再杀掉刘邦, 势必失去众多诸侯的信任,影响自己的威望,也没法向怀王交代。

第7篇:史记项羽本纪范文

我们读《项羽本纪》,往往会让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势所震撼。其实,他披甲持戟,目而叱,大呼驰下,溃围斩将之风采,不过是一层障眼的云雾,他骨子里装着太多的柔情,而且就是这些浓烈的柔情,让一个英雄倒下了,也让一个英雄站立起来了。当然,倒下的是他的那份霸业,站起来的却是他的魅力,千年不倒的魅力。

如果一定要说项羽的柔情,恐怕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霸王别姬,因为这被后世文人渲染得太多。不过,它也确实能证明项羽的儿女情长。身陷垓下,四面楚歌,项羽不禁慷慨悲歌:“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英雄末路,泪水潸然而下,牵挂的竟然是夫人的命运!其情缠绵,其景凄婉,这是生命的绝唱,更是爱情的悲歌!至此,谁还能言项羽无情?

但是,说项羽柔情浓烈,仅异性之爱、女儿之情不足道矣。英雄的柔情,是大海的深邃,是草原的辽阔。而项羽的柔情传递给我们的正是如此。

我们提到鸿门宴,就会联想到阴谋与陷阱。其实,这是对历史的篡改。项羽鸿门设宴,未必想杀刘邦。至于宴席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那不过是范增的意图。有史学家又说,刘邦鸿门脱险,是张良布局、樊哙闹场的结果。这也是一种曲解。项羽陈兵40万,有如龙潭虎穴,岂能破不了张良的“局”?项羽横刀立马,气势如虹,又岂能是樊哙之流所能阻挡的?刘邦能出走鸿门,皆因为他与项羽有过结拜之谊。所以,是兄弟之柔情救了刘邦一命。

项羽平定东方后,又挥师西进,在广武与汉军对峙。刘邦恐惧楚军,便派人断了项羽粮草。项羽一怒之下,做了一个案板,将刘邦的父亲搁置其上,并宣告说:“如果汉军再不投降,我就把太公煮死。”刘邦说:“你我曾相约结为兄弟,我的老子就是你的老子,如果你一定要煮了你的老子,还望你能分我一碗肉汤。”有人说,刘邦无赖亦无情,令人发指。其实,刘邦是揣透了项羽,他不可能杀其父,而项羽也正中下怀,威胁刘邦不成,只得拆了案板,罢了念头。如此,我们又看到了项羽“父子”之柔情。

项羽被汉军逼到乌江边,但未必就是穷途。乌江亭长撑船等在那儿,劝他上船,奔江东而去。项羽谢绝了:“我和江东弟子8000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人回来,纵使他们拥我为王,我有什么颜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羽难道心中无愧吗?”项羽放弃了生的机会,直至战死在乌江边。后世人所谓“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之说,其实道出的就是项羽的一份故土之情。

项羽死之前,身负数十伤,血战中回头一望,却见围剿他的汉军里,竟有一人是他的老部下,就说道:“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我听说刘邦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侯悬赏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份好处送给你吧。”

第8篇:史记项羽本纪范文

1、破釜沉舟,汉语成语,拼音是pò fǔ chén zhōu,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2、《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与秦兵打仗,领兵过河后就把锅打破,把船凿沉,表示不胜利不生还。后比喻下定决心彻底干一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釜:锅。舟:船。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史记项羽本纪范文

1、乌江自刎在今天安徽和县东部的乌江镇的长江边上,那个地方有一条长江的支流叫乌江。

2、乌江自刎一般指项羽之死。《项羽之死》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名,籍,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起兵反秦后,在巨鹿之战中消灭了秦军主力,与此同时,刘邦趁虚从黄河以南,攻入关中,接受秦王子婴投降,并派兵据守函谷关。项羽破关而入,与刘邦在鸿门相见。不久,双方展开军事斗争,项羽逐渐由优势转为劣势,本片记叙的是项羽一生中的最后阶段,由垓下被围到乌江自刎,也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