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媒体范文

媒体精选(九篇)

媒体

第1篇:媒体范文

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传播与获取方式,同时对传统媒体造成严重冲击。尤其是在重大新闻发生时,微博的优势极其明显。

在日常状态,用户需要在海量信息流中辨别、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在此背景下,一个叫《蛮子文摘》的微博自媒体产品诞生了,它将每日碎片化的微博信息重新分类整合,形成新型交互式产品,广受好评。

我可以骄傲地说自己是美国《时代》杂志2006年的年度人物,你是不是很吃惊?其实你也可以这么说,所有人都可以这么说,因为6年前的《时代》杂志就将全世界的网民群体选做了年度人物。

有人认为以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将最终导致传统媒体的消亡。但是,真会如此吗?

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之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而目前自媒体的主要形式——微博,用户已超过3亿,目前仍处于增长趋势。这也意味着已有半数的网民在用自媒体方式获取信息。不仅是微博,今年上半年,国内以个人传播为主的各类媒体应用均呈现规模爆发态势。

自媒体的缺点

尽管从某种角度来说,自媒体拉近了新闻和受众的距离,但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的真实性、公信力等都是其短板,而且很难改变。

其实,大多数自媒体人都是普通大众,没有受过专业的写作尤其是新闻写作方面的培训,甚至连新闻常识都不见得有。他们大多是出于兴趣和道德上的责任感,有时也可能是心血来潮写上一段,以至于我们常常发现,自媒体稿件存在各种问题,例如语句不连贯、不通顺甚至表达不合逻辑,还会有看似客观实则偏颇的观点。

事实上,自媒体人可以使用和依赖的资源相比专业的传统媒体人,实在不在一个级别。即使是挪威枪杀案,也只有极少数在场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与此案相关信息的自媒体人。

最近,李长春同志在人民日报社调研时强调,要坚持一手抓传统媒体发展、一手抓新兴媒体建设,牢牢把握正确导向,积极运用先进技术,大力发展新兴媒体,走出一条体现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国际水准的新兴媒体发展之路,当好传统主流媒体进军新兴媒体的排头兵,为全国创造新鲜经验。

随着传统媒体对以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途径越来越重视,自媒体人的优势恐怕不可能一直保持下去。

另外,谁来对自媒体进行相应的监督,又如何保证这种监督不会影响到自媒体的灵活性?

传统媒体依旧存活着,即使在这个数字化无孔不入的时代,它们依旧有着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在这个过渡阶段,从传统媒体时代到以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用户改变阅读习惯需要一个过程。

此外,自媒体由于与生俱来的缺陷,至少在目前阶段,无法对传统媒体形成根本性的影响。

传统媒体转型之路不容有失

美国网络新闻学创始人丹·吉尔默在《自媒体》一书中说:“如果今天的主流媒体是恐龙,它不会悄无声息地灭亡。”

传统媒体亦如此。

新老媒体的融合已成共识,传统媒体必须马上开启转型的自我救赎之路,与依靠资本市场、风险投资的新媒体不一样,传统媒体的融合和自媒体征战之路,不容有失,因为一失可能差千里。

在近期以“南航空姐被打”为代表的一系列热点事件中,我们感受到了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信息的传播能力、舆论监督的潜力,而在以前并没有感受得这么明显。

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曾经提出,在中国客观存在“两个舆论场”:一个是党报、国家电视台、国家通讯社等“主流媒体舆论场”,一个是依托于口耳相传特别是互联网的“民间舆论场”。近年来,“打通两个舆论场”的说法常常出现在中央媒体高层的表述当中,更被确定为传统媒体整体转型的战略目标。其实这种打通不仅仅在于打通体制内、体制外的舆论场,也在于打通新、旧媒体的舆论场。

第2篇:媒体范文

内容不同、概念不同、意义不同。

1、内容不同:自媒体平台包括:百度贴吧、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融媒体对外是一个单位,一个声音,一个价格。广播、电视、网络同时变为共同为一个项目活动服务的三种形式、手段和方法,价格上也会比任何一个单媒体要高得多,客户对这种活动的认可度也大大提高。

2、概念不同: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3、意义不同:自媒体通过“六度理论”和病毒式的传播,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规模无限的放大,如果网站的品牌和商品是正向的,让用户使用后心理价值感受超过其预期值,则通过用户自媒体的影响,自动会形成产品的口碑,有形的助推企业价值。融媒体:理念的创新,除了扩展对媒介既有的狭义理解之外,还意味着对传统媒介产业链的新认识。媒介的产业链不再仅局限于新闻生产、交换、消费等环节中,产业链的线条也会因新媒体的加入而有新的变化。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媒体范文

媒体融合不是新词,但经由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便成为国家意志、业界的专业名词和学界的学术名词,具有了社会影响和社会意义。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这是我国媒体融合的发展方向。

新型的媒体集团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而决不能再走行政合并、“归大堆儿”、“一平二调”的老路。对此,相关人士早就有过清醒的认识,比如,徐光春在任国家广电总局局长时就指出:“集团不是虚的,虚的就叫翻牌公司。只有‘化学反应’才能进行跨越式的发展,‘物理反应’不可能有太大的能量。‘化学反应’的能量是‘物理反应’的几十倍,成百倍,成千倍,甚至是成万倍。”(徐光春,《电视研究》2002年第3期,第5页)清华大学陆地教授更是一针见血地写道:“集团的行政化不是改革,而是倒退甚至是一个悲剧。它不会把企业做大,只会把企业做虚;不会把企业做强,只会把企业做僵。”(陆地,《南方电视学刊》2002年第3期,第8页)

所以,世界上只有企业集团,没有行政集团,这是常识。在新形势下的媒体融合,必须警惕穿新鞋,走老路。好在大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媒体融合的化学变化提供了可能。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千规律,万规律,市场规律是第一规律。今后在成熟的时候出现的几家拥有强大实力的新兴媒体集团,市场的特征会更加明显,市场的威力、潜力、活力会更加清晰,在计划经济特征曾经体现最为明显的媒体领域出现的这种巨大变化,必然会对全社会的改革深化产生强有力的引领作用。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这是媒体融合发展指导意见中的崭新提法,堪称一大亮点。仔细研读这个指导意见,人们不难发现其中大量出现的与时俱进的热词――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对新技术、新业态的重视和推崇,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而飞速发展的实践则是:影视产品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年前人们津津乐道的制播分离等理想状态,早就成了生机勃勃的现实;曾被人们不屑一顾的视频网站发力上游产业,烧钱买版权的时代彻底终结;网站强化内容的整体竞争力,网络视频用户表现为多元的内容需求,为网络视频内容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最直接的例证是今年的资本市场,当开餐馆的、造汽车的都纷纷投向影视上市公司时,除去泡沫和炒作的因素,它至少表明以影视产销为代表的文化产业,有着很高的市场认同和发展认同。所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前景广阔。

用成熟和发展的市场眼光来看,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样适用于媒体的发展。尤其是传统媒体,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十分迫切,任务艰巨。放眼世界,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表面上看是产品、技术、产业的竞争,背后则是机制的竞争。

第4篇:媒体范文

新闻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默多克:数字化的未来对于中国至关重要

默多克在致辞时表示,一场数字革命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跨越了地域、行业和媒体的边界,在世界各地形成了物质社会财富的新来源。但是数字只是一个手段,而非目的,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可以让人们以空前的规模获取新闻、信息和娱乐。拥抱数字化对于今日中国来说至关重要。正如30年前中国决定对外开放,今日之中国,拥有机会开启数字化的大门。

美联社社长汤姆·柯里:需积极应对媒体界新游戏规则

美联社社长兼首席执行官汤姆·柯里9日在世界媒体峰会上致辞时表示,世界媒体正面临媒体界的“新游戏规则”,需积极制定应对之策。

柯里用篮球规则的改变来比喻当前媒体环境发生的变化以及媒体所面对的新挑战。他表示,一些小的改变可以带来真正的创新。世界文化和经济领域已随着数字时代技术的发展而发生了彻底和深入的变化,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世界媒体应适应这种变化,及时做出调整,找到应对挑战的突破点。

BBC全球新闻总裁查德·山姆布鲁克:全球媒体面对互联网挑战

英国广播公司(BBC)全球新闻总裁理查德·山姆布鲁克表示全球媒体正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全球媒体的巨大变化;互联网把一切东西都变得全球化;来自一些几年前可能还鲜为人知的媒体的激烈竞争;新技术使受众的期望产生了迅速变化,受众不仅主动付出和参与其中,并按照自己选择的时间和方式来使用媒体。他介绍了BBC面对迅速变化的受众需求、激烈的竞争和新兴技术所总结的发展思路。

路透社总编辑史进德:媒体透明性至关重要

路透社总编辑史进德表示,对于一个健康的市场经济而言,媒体提供的透明性至关重要。他说“新闻的最高目标就是成为一面镜子,向人们呈现社会最真实的一面。”

俄塔社社长伊格纳坚科:新闻工厂应发挥灯塔作用

俄通社-塔斯社社长伊格纳坚科9日在世界媒体峰会上致辞时表示,今日的传媒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不可小觑的组成部分。“新闻工厂”应当发挥其“灯塔”作用,为当代信息空间中的其他各类大众媒体提供导航。

日本共同社社长石川聪:媒体应坚守大原则确保报道权威性

日本共同社社长石川聪表示在适应新媒体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应该思考如何才能在报道中坚守负责任、可信赖的新闻理念。“我认为,第一要确保采访渠道畅通;第二要保护内容的提供者,即著作者的权利;第三是要保障与新闻用户之间的渠道畅通。”

谷歌全球副总裁刘允:技术进步推动媒体发展

谷歌全球副总裁刘允回顾了近十年来技术发展给媒体产业带来的影响。他认为,在这个时代变化的关键点中,媒体技术的发展将会给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多方面影响。

刘允表示,一方面,云计算将帮助用户无论在何时何地、利用何种终端都可以进行资料的存取、使用和获得;另外,由于互联网带来的信息透明及互动性,使得整个用户、整个行业都在参与很多内容和方式的创意工作。

时代华纳特纳亚太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马可宝:中国将成世界传媒领导者

美国时代华纳特纳广播集团亚太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马可宝表示,中国在传媒业方面是个巨大且日益壮大的市场,并将成为全球传媒产业的领导者。

他表示,媒体消费模式由于技术的日新月异而发生了变化,世界民众越来越多地通过电视、互联网、移动电话、社交网络、甚至微博客等各种平台获取信息。而媒体必须迅速不断利用技术进行创新,从而带来新的媒体体验,在越来越细化的市场中为全球受众提供他们所需的服务。

新华社副社长鲁炜: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存共荣

新华社副社长鲁炜表示,面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积极转变观念,在内容、技术、体制、营销等方面制定应对之策,使两者相互兼容、共同发展。

联合早报总编辑林任君:20年后纸媒也不会灭亡

新加坡《联合早报》总编辑林任君表示随着新媒体的崛起,《联合早报》的发展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是“《联合早报》的发展重点仍是报纸,主要的问题是我们的网站广告收入过低。”。

林任君表示《联合早报》今后仍将立足纸媒,虽然形势严峻,同时他对纸媒未来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他说,早在无线电广播、电视出现的时候就有过纸媒灭亡论,但现在纸媒仍然存在。他相信20年后纸媒也不会灭亡。

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像两支臂膀

刘长乐形象地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比喻为乘法,而非简单的加减法。“凤凰既有传统媒体,也有新媒体,现在两者之间的互动非常强劲。凤凰网会时常转载传统媒体的新闻,传统媒体也会以各种方式推动凤凰网的发展。”他还表示:“新媒体是对传统媒体的补充和完善,两者就像是一个人的两支臂膀,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结合好了就能形成完整、有机的架构,共同发展、实现‘共赢’。”

第5篇:媒体范文

1.在美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优势

1.1 加强了美术教学活动的便利性。多媒体在美术课堂中的融入,让幻灯片与动画等形式的信息走进课堂。形象与生动的美术知识呈现方式,让学生更乐于倾听教师的美术专业知识讲解内容。应用多媒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可以轻松快乐地融入到课堂中,认真思考美术课程的价值。美术教学便利性的提高,对于美术教师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教学工作压力的降低,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1.2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强大的动力。教师用多媒体开展美术教学,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通过屏幕的切放以及声音的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融入到学习活动中。艺术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让学生在多媒体的引导下开展轻松的美术学习,更能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3 促进了美术教学效率的提升。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的教学效率较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不到提高,自然教学效果不佳。在现代化的高中美术课堂中,教师通过一台计算机或者一个U盘将教学内容带入到课堂,不仅能够节省教学资源,还能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师在课前做好教学内容的收集与整理,关注学生的美术学习需求,让教学活动得到更多的学生的青睐,可以极大程度上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2.妙用多媒体,促进美术课堂美轮美奂的方法 2.1 妙用多媒体,优化教学内容与结构。在高中美术教学欣赏活动中,教师需要向高中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美术作品,从而促进学生明确鉴赏的目标,促进学生文化底蕴的深厚与艺术修养的提高。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欣赏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是开展美术欣赏课堂的一种重要手段。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美术作品,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经典美术学习内容。在目前应用的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中,通常会配有一张光盘,其中有许多精美的美术作品图片,教师可以以此为资源,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比如在讲解《现代人物画》的时候,教师可以在世界美术作品范围内挑选几幅经典之作,并配之以文字说明。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呈现经典作品,学生的抵触心理会大大减少,课堂内容的安排也更加科学。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与其描述进行自主欣赏,有利于学生融入到个性化的美术世界中,提出更多个性化的想法。

2.2 妙用多媒体,构建创新化色彩世界。色彩教学,也是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让高中学生对课本上的色彩进行观察与欣赏,很容易造成课堂的枯燥。在多媒体广泛应用的今天,教师用计算机软件向学生讲解色彩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色系、无色系以及色相、纯度等专业知识概念,引导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实例面前感受色彩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利用图片与动画去阐述色彩对于情感表达的意义。

比如,教师可以将高中学生所穿的校服融入到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对校服的色彩进行分析,并利用相关着色软件对校服的色彩进行个性化设计。在这样的美术课堂中,高中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给美术学习带来的便利,成为美术学习的参与者。

2.3 妙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高中美术教学内容与初中相比,较为抽象。大量的美术教学内容让学生应接不暇,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很少花时间与精力去研究美术学习内容。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将教学重难点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讲解清楚,从而让学生的美术学习思维保持清晰,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素描是一个教学难点。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际操作技巧,对于高中学生来讲都是一种挑战。素材学习中的构图、透视与观察,都需要学生应用一定的技巧。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多媒体化难为易,利用三维软件,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形成正确的素描观。

第6篇:媒体范文

“媒体”这词,听着,那是有人欢喜有人忧。而观众呢,有的衡着一种偶尔了解的态度,不冷不热;有的则漠不关心,摆着“不关我事儿”的心态;有的呢,又过分狂热,一个小道新闻的施肥,硬是要无聊地争个明白。

用王保长的话说“而今眼目下”,娱乐新闻算是火爆之至!各种“能人”凭着自己的八卦、传谣、炒作能力,利用各种手段获取明星的每种信息:生活方面啊,事业方面啊,等等等等。但因为如此,是炒红了一个个新人,惹怒一个个当红艺人,掀起一波又一波平民明星昙花一现的轩然大波。仗着娱乐人物那些,用一句流行语说“十分非常以及极其”多的疯狂粉丝对偶像的超级崇拜,更是想尽了各种套路,想着方儿地、拐着弯儿地拼命赚钞票。一会儿什么评选新星啊,什么给你支持的选手投票啊,数不胜数。但要真看透了,那都系着一个一金二戈的“钱”字儿。可这是百姓心甘情愿往他们兜儿里头塞的呀,这便是媒体的聪明所在。

话说前段时间将王菲怀孕的事儿传得热火朝天。我老爸看了报纸,直说:“真是想不通,一个人生个孩子都占用这么多版面,那一天全世界那么多人出生,都登上,看它还开不开了。还不如多登点体育新闻和股票行情呢!”我晕!各种杂志、节目、报刊记者对王菲他们夫妻的偷拍、讨论,终于搞得鹏菲两人近乎抓狂,差点儿告上法院!哎,瞧媒体把他们俩着折腾成啥样儿了!好不容易平息了风波吧。今天一上网,居然又传什么李亚鹏写博客公布自己的女儿是个兔唇,一时间,又闹得满城风雨。对于这件事的评论、猜疑不绝于耳,好郁闷!看来,媒体的力量可是不可低估哦。虽然站在明星的角度来想,媒体对他们各个方面的介入是又点恼人,可转念一想,经过媒体的报道,令几乎要被人遗忘的李亚鹏和王菲两人,又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并且在王菲怀孕即将临盆的时候,众多粉丝更是引起了取名狂潮,任何人看到这么多热忠于自己的朋友,都会感动吧!媒体有一弊,但利也不少哦~!

有一段时间到处都传说周董与候佩岑的恋情告吹。哇噻,那叫一个沸腾!分手的原由更是说得天花乱坠、各式各样,那叫人一个乱啊。哎,没办法,谁叫他们俩一个是有着众多歌迷的音乐天子,而一个又是台湾著名的美女主持,如此当红的中心人物,这么多记者朋友、后台工作者靠他们吃饭呢!不把这段猛料吹得不着边际,扑朔迷离哪肯防过你?终于诽闻超多的两位顶持不住,双双败下阵来,使多数群众为之不满,甚至感到各种媒体真是莫名其妙,他们也是人啊,为什么他们就得承受那么多的外界关注,以至于正常人的一种最正常的生活方式也要公诸于众,任由大家评头论足呢?所以呢,像这种八卦新闻,和像狗仔队之类的八卦人物,会受到许多明星的强烈反感,即使不是当事人,我们这些旁观者也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

第7篇:媒体范文

纸质媒体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融合,不是面对新媒体冲击的被动应付,而是对新技术、新传播手段的主动运用,是从报纸长远发展考虑所做的一种战略选择。在这样的战略选择下,“报网联动”就是报纸对自身资源进行优化重组的开端。

什么是报网联动

1.报纸电子版:简单的资料库 面对互联网这一新兴传播技术,报纸的第一反应就是开设报纸的电子版,将报纸刊登的内容简单贴到网站上。

显然,这种方式只是简单机械地对新技术的运用,报纸的读者没必要再到网上去看一遍同样的内容,而网民也更喜欢浏览各大门户网站对所有大众媒体新闻的摘编。因此,报纸的电子版充其量只是一个资料库,甚至是为商业门户网站省去了将报纸内容录入网络的麻烦,对报纸的发展没有太大的意义,也称不上报网联动。

2.报纸自办门户网站:出力不讨好 面对互联网的竞争,也有不少媒体选择尝试干脆自办门户网站,以本报新闻资源为主,成立专门机构,欲与商业门户网站一争高下。

但是,自办门户网站需要投入相当大的人力和资金成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短期内却无法保证。尤其是面对已经运作多年的大型商业门户网站,根本无法形成优势,无法体现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

3.报网联动:报纸与网站的双赢 到底什么是报网联动?它应该是一种报纸与新媒体的互相融合,是传统新闻采集制作者对新技术的主动运用。

报网联动,是报纸和网站都能提供各自的优势,搭建信源、与受众互动等共享平台,实现资源优化、联手行动,使彼此的核心竞争力都得到提高。而在这一过程中,报纸也要相应对自身采编模式创新和突破,实现报纸质的飞跃。

报网联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从报纸、到广播再到电视,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对传播界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今,互联网、手机等技术手段的普及和发展,必然会引起传媒资源的又一次整合。面对这样的变革,报纸如果不选择创新,就会被时代淘汰。

1.新媒体发展迅猛 2007年1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报告同时显示,我国域名总数显著增加,其中,CN域名总数超过180万,与05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达到64.4%。上网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使用ADSL、Cable M0dem、专线等宽带上网的网民达到10400万人,占网民总数的75.9%。新兴上网方式――手机上网也初具规模,达到1700万人。

而CNNIC《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中最夺目的数字莫过于对整个博客市场容量的描述。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8月底,中国博客作者规模已达到1750万,其中活跃博客作者(平均每个月更新一次以上)接近770万,注册的博客空间数接近3400万,而博客读者则达到7500万以上,其中活跃博客读者高达5470万人。

2.报纸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下“纸张” 报纸最初被称为“新闻纸”,以纸张为载体向受众传递新闻信息一直被认为是报纸的重要特点之一。但是,如果认为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纸张这种传播载体,那就大错特错了。

相对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报纸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

各大商业门户网站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的新闻采集和资质,除了摘编大众媒体的新闻内容外,互联网上大量的“小道消息”已经严重影响了网络新闻的公信力。

因此,一支专业的有资质的新闻采编队伍,一套能够保证新闻真实性和者公信力的采编流程和模式,这就是报纸相对于新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至于新闻的形式,完全可以多样化,不必拘泥于“纸张”这一概念。

3.习惯有时比技术更重要 尽管互联网与手机等新媒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越来越紧密,但是,报纸独特的便携性、廉价性以及版面语言对新闻信息的再加工等,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部分读者依然难以改变通过报纸阅读新闻的“老习惯”,这些人在相当一段时间依然会存在,对他们而言,习惯比技术更重要。

由此看来,报纸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新媒体深层次、多方位地合作,互惠互利、优势互补。

报网联动搭建共享平台

报网联动,可以从搭建多方面的共享平台入手,充分发挥彼此优势,最终形成高层次的相互融合,并以此带动报纸自身采编模式的创新和突破。

1.信息源平台 新闻线索、信息、来源对报纸来说是重要的一环。在互联网诞生之前,报纸一般主要通过新闻热线、读者热线以及记者发现等方式获取信源。如今,互联网这一手段远远比传统的信源搜集方式更方便、更快捷、更直接、更广泛。报纸可以与商业门户网站合作,通过电子信箱、留言版、论坛等方式向全社会广泛征集信源,由此形成的报道授权合作网站第一时间独家,实现信源的共享。

2.互动平台 报纸利用互联网的论坛、留言版、聊天室等功能,搭建与受众的沟通、互动平台。

互动平台的功能,至少有以下几种:收集受众反响,衡量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组织社会调查和专题讨论;开设读者俱乐部;组织社会活动等。而这一切,不但能促进报纸与新媒体社会影响力的提升,操作成熟的话也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

3.新型平台 前面已经说过,“纸张”只是一种新闻的载体,而报纸的采编资源所采集制作的内容,不必拘泥于此,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博客、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灵活。

这一平台的搭建,其意义不仅在于报纸又多了几种适应新技术的方式,更会对报纸自身的采编模式与流程产生影响,使之更适合新媒体的要求,逐步今采编模式和流程跟上时展的步伐,使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质的飞跃。

《新闻晚报》报网联动的探索

《新闻晚报》从2002就开始逐步尝试报网联动,目前已经与多家门户网站展开合作,搭建了比较成熟的信源平台和互动平台,初步建立了新型平台。

1.上海热线 《新闻晚报》的社会新闻部围绕读者的投诉报料,从2002年夏天开始同上海热线尝试报网联动。上海热线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综合性门户网站,它专门为《新闻晚报》开设了信源电子信箱和留言版,广泛征集新闻线索,后 台平台管理密码双方共享。

为克服只能通过电脑才能投诉报料的局限,上海热线利用技术,通过移动通讯,为报纸开辟一个能直接显示手机短信文字内容的网页,使采访能在网民用手机短信报料后的第一时间里进行,实现采访与投诉即时互动。

报纸利用手机短信技术平台的即时互动特性,推出“周末特别行动”:百姓当天投诉、新闻当天采访、政府当天执法。三方即时互动,在上海新闻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与网络媒体配套,报纸必然要改变原有的“热线”运行模式。对线索的登记、分类、整理、公布;报道的策划、期限、交接、奖励;反馈的转发、催问、告知、归档进行完善。建立内部共用网络邮箱,让所有记者能同步上网认领线索,即时接受部主任网上指令,在网上直接完成反馈以及归档工作,从而实现报纸“热线”的无纸化操作,改变传统的采编方式与操作习惯。

2.百姓“议案” 2005年上海“两会”期间,《新闻晚报》与东方网合作推出《百姓“议案”》栏目,受到市民热切关注,提交各类建议建言上千件,其中300余件由记者带给参加“两会”的代表和委员供参考,而代表和委员也积极回应,最终见报新闻稿件数十篇。

2006年,《百姓“议案”》继续结合上海“两会”做好百姓与代表委员之间的桥梁,效果更胜,新华社专门发表长文,称“《百姓‘议案’》成为上海‘两会’沟通民情的新渠道”。

之后,《百姓“议案”》成为《新闻晚报》的常设栏目,老百姓可以随时发表建议意见,记者将之整理并传递给代表委员和政府部门,并选择其中有新闻价值的内容予以报道,平均每周在《新闻晚报》时政新闻版上刊发《百姓“议案”》两到三篇,成为《新闻晚报》时政新闻的特色之一。

2007年上海“两会”期间,《新闻晚报》更进一步组织人大代表利用休息时间与提交《百姓“议案”》的市民举行座谈会,面对面交流,并在“两会”结束后将这一形式不定期地保持下去。

目前,《百姓“议案”》已经成为百姓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部门沟通的良好渠道,许多代表和委员通过这个平台来了解民情民意,不少书面意见(议案)和提案就是来源于此;政府职能部门也通过这个平台倾听百姓呼声,采纳百姓建议,解决百姓难题。而《新闻晚报》也从中获得了大量的新闻线索,组织了很多社会效果颇佳的报道。

3.记者博客 2006年,《新闻晚报》与所属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新闻晨报社开设的门户网站嗨嗨网合作,开出了实名制的记者博客,并有评论和留言版功能。

记者博客的内容着重新闻工作本身,同时也包括记者个人的各类随笔、评论、人生感悟等,受到网民的热烈追捧,嗨嗨网浏览量迅速显著提高。

2006年11月,《新闻晚报》记者谢正宜、冯兰蔺及一批社会志愿者组成的支教队伍走进青海日月乡湟源县兔尔干山村,原本拟带去作为发稿用的两台个人笔记本电脑,不但发挥了教当地老师上网的功效,而且更在短短一周的支教活动期间和之后,起到了意料之外的宣传作用。

每天晚上,记者将当天的教学日记、学生照片、现场视频传上嗨嗨网的记者博客,同时,谢正宜又将这些素材到经常访问的大型网站猫扑论坛。

这批照片和文字、视频,在网站上引起了剧烈的反响,猫扑论坛连续一周设为首页主打照片推荐,访问量近十万,回复数千条,此外,还被中国人网站,PCHOME网站,上海热线网站等各大网站放在首页转载推荐。一些原本没有接触过《新闻晚报》的E时代年轻人群由此得知了《新闻晚报》的这次支教活动,短短一周就有3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热心人联系到报社,表达愿意捐助当地濒临辍学的孩子的愿望,包括广州、深圳一些企业家也纷纷送去大批量的衣物、电教用品等。

支教记者回沪之后,此事在网上继续被热议关注,青海支教视频被列为视频门户网站土豆网的首页推荐,热心网友为《新闻晚报》的这次青海支教活动建立了专门的捐助网站、论坛,而小学校长则收集当地贫困学生资料、照片,由记者博客推广,至今4个多月,已有220余名热心网友加入了捐助青海学生的队伍,其中包括远在英国、加拿大的华裔学生、移民,共计三百名学生摆脱了中途失学的命运――一次支教活动,在新兴网络的“推波助澜”下,成为了全国,乃至世界范围所有网民共同参与的活动,让更多不在上海,看不到《新闻晚报》的读者,知道了《新闻晚报》的影响力,而人与人的交流,也通过无形的网络,隔千里相传,温暖彼此。

4.《升学周刊》网络联动 2002年4月,《新闻晚报》创力、了以指导学生参加中、高考为核心的《升学周刊》,经过5年的发展已逐步成为上海的一个媒体品牌。

《升学周刊》与网络媒体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在创办初期,《升学周刊》就与上海热线共同推出了“升学考试网”,将周刊从平面移动到网络互动媒体,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随后又在大型活动方面与东方网联姻,《新闻晚报》发起主办的上海市重点中学学生会主席论坛,已经成为上海未成年人的品牌项目,每次大型活动,东方网都进行网络直播,获得良好反响。

《升学周刊》还与新浪网进行合作,周刊的文章第一时间在新浪教育频道上进行转发;周刊与新浪教育合作,联合邀请上海的复旦大学和交大等名校招生办主任进行网络聊天,解答学生的疑问。从2005年起,作为上海地区的唯一合作媒体与新浪举行“高考爱心送考”活动,从网络上的合作延伸到传统方式的合作,由此也提升了新浪在上海地区的声誉。今年,《升学周刊》又在新浪上专门开设了“上海升学博客”,将教育互动的内容做得更深入和贴近。

第8篇:媒体范文

现在很多人都在谈新媒体,但新媒体的定义其实很广泛,数字化传播只是其中的一种。许多品牌在早期就尝试不同于大众传播的传播方式,比如化妆品品牌Bodyshop的品牌哲学来源于这是一款以植物为原料的化妆品,它不倡导用动物做实验提取化妆品成分,于是它们透过拯救热带雨林这样的活动方式来传播自己的品牌理念,而不是通过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这样的大众传播媒介去做广告。 全球有很多品牌都不是用大众传播的途径来传播。因为科技的改变,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以前的信息都是通过报纸、电视的筛选之后再释放到大众,而现在更多转移到了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上。 人类很早就有口碑传播,发展到现在口碑传播的行为没有改变,只是科技平台的出现让传播内容的数量增大、速度加快。同时,新媒体让内容传播的限制门槛降低了。各种媒体的特性当然是不一样的。传统媒体里电视与杂志的特性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杂志能长久留存,而电视有声有画。新媒体与这些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取代,而是互相补充的。一种媒体一定拥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有其他媒体形式做不到的事情。 新媒体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特性:第一是它的互动性,众多的人都可以参与其中;第二是新媒体可以有多种方式的呈现,它甚至改变了一些传统媒体的做法,比如iPad的出现让杂志都改版了;第三是新媒体的无限延伸性,它让内容传播没有篇幅的限制,一个话题可以在网络上无限地展开;第四是新媒体的针对性,你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出到底是哪一个群体在使用与分享,它衡量的精确度是极高的;第五就是新媒体能直接让大众产生购买行为,比如电商的诸多尝试。从这一点来说新媒体的确是很神奇的。 当然新媒体也不是完美的。首先是传播过程中商业行为可能会更加受到限制。因为用户的目的很明确,他们上网通常是带有目的性的搜索和分享,那么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往往对网络的广告更容易产生反感。然后是新媒体内容的管理控制很困难。杂志和报纸的内容都可以经过专业新闻人的筛选和编辑挑选出来,而在互联网的领域谁都可以是记者、编辑,内容可以不受限制的传播,于是就有可能制造出很多垃圾信息。这当然也加大了广告传播的难度,因为内容如果没有趣味性,用户转发的动力就不会很高。而以前传统媒体是封闭的状态,当你翻到一页广告,你被迫接触它,而新媒体犹如大海,如果内容不够吸引人,可能就不会被注意?到。 媒介特性不一样的时候,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消费者在不同的情况下接触不同的媒介也有不同的期望。如果是从品牌传播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就是我们需要深切了解媒体的潜在可能性,如何在对的时机去传播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以前讲新媒体,现在已经不能讲“新”媒体了,因为这些形式出现很多年了。电视广告是创造内容,新媒体广告也是在创造内容,无论变成何种形态,重要的是能够重新从内容创造、内容管理的角度传播品牌的内?涵。 微博、Facebook这些社交网络都带来了传播的便利性。它让受众建立了一个这样的认知:科技可以改变我们的传播方式。以前很多人总说杂志和报纸都要关门了,大家都在担心纸媒会消亡,但事实上苹果公司的iPad反而让新的数码科技帮助了传统媒体,它让传统媒体去思考用新的形式来创造内容。传播领域的人士需要了解科技领域的发展,当新的科技出现,我们应该知道如何更好地去利用它,使得品牌传播的方式能够多角度、多元化。

第9篇:媒体范文

本报在今年上半年采访了多家报社,共同探讨网络和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和机遇。客观地看,多家报社希望借助网络和新媒体发展业务,但见效甚微,为什么?

先看大洋彼岸的信息。自从新媒体迅速崛起之后,传统平面媒体视之为“灵丹妙药”,迅速在社交网络如Twitter、Facebook上建立账号,同时在自家网站开辟视频等多种产品。这种后果是,记者苦不堪言,既要在平面媒体写稿,又要在网站即时消息,还要成为多面

手。

从平面媒体尤其是行业平面媒体的发展看,现在正呈现出三种趋势,即服务化、产品化和技术化。

服务化是解决平面媒体定位的问题,就是媒体办给谁看、内容怎么服务读者和广告主。尽管遭受新媒体冲击,但从长远来看,平面媒体不会消亡,最后会成为固定人群的读本。平面媒体的核心是深度阅读,所以出版人必须要了解出版物服务于哪类人群,他们的教育背景、收入情况和阅读偏好是什么,必须要考虑内容、版式、语言风格等诸多细节,然后根据定位调整内部组织架构,以适应出版流程。除了平面媒体之外,报社在尝试新媒体的过程中,也必须了解各个载体服务于什么样的用户。用一些直白的话来说,服务化的根本问题是:出版物要赚谁的钱?围绕这个目标,再设置一系列的体系组织和产品。

产品化的思路是将媒体当作一个产品运营。在这个运营的过程中,必须要了解各个产品载体的特性。平媒、网站、移动互联、手机终端等载体的特性完全不同,每个载体面对的读者群也不一样,这就需要出版人在运维产品时充分考虑各个产品的特性,根据产品的差异化设置内容、投入力量。更需要打通各个产品之间的信息流,在机构设置中做到优势互补,了解报社立足的盈利产品。既要稳固现有盈利产品优势,也要逐步拓展新媒体的业务。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按照不同媒体的属性办事,不能以平媒的思路做网站——这也是大多数平媒的网站运营都不理想的原因。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