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的生日感言范文

我的生日感言精选(九篇)

我的生日感言

第1篇:我的生日感言范文

我在《情感教育:语文教育的核心》一文中从语文课程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区别中界定了初中学语文课程中的“语文”的概念。初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这个概念,并不完全等同于口头生活语言。它是按照学生精神发展和语言能力提高的过程相对有序地组织起来的一个民族语言的系统,当前初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它的经典性和有序性,而不是将其等同于口头生活语言和现实社会的传媒语言。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 ;口头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139-01

从口头生活语言、书面传媒语言和初中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联系和区别中重新界定初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这个概念的特定含义。我认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实际担任的是对学生进行理性思维能力的启迪和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和运用人类理性语言的任务,而初中学语文课程则是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情感的教育和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和运用人类广义的文学语言的任务。但我认为,这仍然没有最终解决初中学语文课程中“语文”这个概念的界定问题。这里还有一个口头生活语言、社会传媒语言和初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的联系和区别的问题。

一、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言之外,学生在有了一定阅读能力之后还会接触到现实社会中诸多社会传媒的语言及其作品,他还会主动地看报、看杂志、看文学作品、看一切能够看到的用文字书写出来的东西。毫无疑义,这些课外的阅读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民族语言的能力的提高是有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的,但这些并不属于初中学语文教学的范围。在这里,也就有了初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同广义的书面文化产品的语言的区别。

严格说来,语言的优劣是不以精神的层面来区分的,但不同的精神层面却有不同的语言和语言的表现方式。一首儿歌可能在语言的运用上并不劣于屈原、杜甫、艾青、穆旦的诗歌,但一个儿童能够喜欢上一首儿歌却无法喜欢上屈原、杜甫、艾青、穆旦的诗歌。儿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与周围世界建立起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深入的思想感情上的联系的。儿童的精神发展有从一个层面向另一个层面演化的过程,儿童所能够感受和理解的语言文学作品也有一个从一个层面向另一个层面发展的过程。这个层面的问题不是那么明显的、绝对的,但在我们的初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却是能够感受得到的。一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仅仅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言已经难以满足他们好奇心的需要,他们已经有了接受文字语言的主动性。

总之,一个人对事物的兴趣和对语言的兴趣都不是凝固在一个层面的,而是时时变动着的。一般说来,他感兴趣的永远是能够基本懂得而又不完全懂得的较高层面的东西。重复完全懂得的东西使他感到厌烦,述说他完全不懂的东西使他感到沉重,也不可能引起他的接受兴趣。由不太懂到大致能懂则是一个人、特别是少年儿童充满无穷乐趣的空间,我们的教育就是在青少年这种本能求知欲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能够引导他们从一个精神层面上升到另一个精神层面、从一个语言层面过渡到另一个语言层面的力量的源泉。

在同样一个精神层面和语言层面上,也不是只有一种情感形式和语言形式,从一个精神层面向另一个精神层面、从一个语言层面向另一个语言层面的过渡或转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一精神层面和语言层面各种类型的情感形式和语言形式感受和掌握的普遍性,只有在这样一个层面上已经感觉不到格外新颖的东西,已经引不起真正深刻的内心激动,一个人才会实现向另一个精神层面和语言层面的过渡或转化。长期地滞留于同样一个层面固然会影响一个学生的更充分的发展,揠苗助长式地过早把学生拉到一个新的层面上也是造成他丧失正常精神感受力和语言表达力的原因之一。

从实际的教学过程说,学生还不是成年人,他还没有具体地参与现实社会的活动,他们的精神感受和情感体验还不是在现实社会的矛盾和斗争中形成的,他们也还没有这样的精神感受和情感体验需要向整个社会进行表达,因而对只有在现实社会的矛盾和斗争中形成的社会语言也没有更强的感受能力和接受能力。只有这样,他们在进入现实社会之后,才有更广阔的自由发展的空间。

第2篇:我的生日感言范文

叶圣陶先生认为,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本国的语言文字,其主渠道是语文课,主要凭借是语文教材。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也曾说道: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文学作品,这样的经典作品往往蕴藏着“语言的秘密”,即语文知识、语言规律,也蕴藏着“情意的魅力”,即思想的力量、情感的熏陶。词语的意义是人们在给予客观事物以称谓,表达对客观事物及现象以概括的认识,与此同时,还加入了人们对该事物的主观意识、主观评价,这是词语的色彩意义,也是一种神奇的语言秘密,用心推敲,细细揣摩,潜心品味,能体悟语言独特的情意魅力。

一、辨析词语的褒贬色彩,体会语言的情和意

[片段一]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出示这段话:“他(聂将军)对战士们说:‘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

师:“杀害、伤害、受害”这三个词语的意思我们已经知道了,那这三个词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学生陷入了沉思,不知该怎么回答。)

师:你知道哪些日军杀害我国同胞的暴行?

生:南京大屠杀杀害了中国30万同胞。

生: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时我看到上面记载日军用刺刀挑死小孩。

生:我在资料上看到日军残杀中国人的手段达200多种。

师:文中“杀害”一词饱含怎样的情感呢?

生: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了这样的罪行,我真恨不得把他们消灭光。

生:这个词语也表达了作者对日本法西斯满腔的憎恨。

师:那“受害”“伤害”呢?

生:美穗子姐妹因为战争背井离乡来到中国,现在父母都死了,她们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真可怜。她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值得大家同情。

生:作者这样写,表达的是对美穗子姐妹的同情和对日本法西斯的谴责。

生:美穗子姐妹是孩子,是无辜的,如果我们伤害她们,那我们也跟日本法西斯一样了。

师:那为什么说伤害了这两个孩子就是伤害了日本人民呢?

(学生沉默了,看来这一点理解起来很困难。于是我让学生把课文再读一读,和同桌讨论讨论。不一会儿,有学生举手了。)

生:如果伤害了这两个无辜的孩子,会使日本人民感到心酸、心痛。

生:救出并且照料好这两个日本孤儿,日本人民能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宽厚胸襟,他们也就会反对侵略中国的战争了。

师:完成填空:因为聂将军(

),所以他被日本人民称为“活菩萨”。

生:恩怨分明。

生:侠骨柔肠。

生:以德报怨。

生:至仁至义。

师:大家说得真好,理解得真深刻。在阅读文章时,我们要对这些充满感情色彩的褒义词、贬义词有一定的敏感度,通过对这些词语的探究,来更准确地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杀害、受害、伤害”这三个词有共同的语素”害”。词义有不同之处,但也有交集。教师敏感地抓住了这一语言训练的好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它们的附加意义——词的感情色彩并加以品味,不但真正懂得了词语的内涵和外延,还学习了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效果。词的感情色彩是主体对词所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态度和感受。片段中,通过师本、师生、生本、生生间的对话,学生明白了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是日本法西斯分子,而不是日本人民及其子女,深刻感受到了聂荣臻将军恩怨分明、至仁至义的高尚品质,同情同是战争受害者的美穗子姐妹,痛恨谴责日本法西斯。学生产生了深深的情感共鸣。

语言不是无情物,一字一句总关情。依据特定的语境,选择合适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表情达意是一种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敏感地抓住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进行辨析、品读,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了遣词造句的能力。

二、探究词语的褒贬“反用”,领悟语言的情和意

[片段二]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

师:刚才我们交流了“调皮蛋、刁难、挑剔、耍赖”的意思,它们都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请你任选一个说一个句子。

生:小明每次玩游戏都耍赖,大家都不愿意和他玩。

生:因为她太挑剔,所以没有朋友。

师:这几个词语在文中用得非常特别,明明是贬义词,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的感情色彩,可是课文中有批评“我”的意思吗?

生:没有。文中的“我”显得顽皮可爱,深得姥姥的喜爱呢。

师:能不能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谈谈呢?

生:我选“刁难”一词。文中“我”是这样刁难姥姥的。“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剪“喜鹊登枝”。姥姥动作娴熟,剪得无可挑剔,就像睁着眼睛剪一样完美无缺,可见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

生:我补充:“我”捂住姥姥的眼睛刁难她,也看出“我”和姥姥亲密无间,感情深厚。

生:我也要补充:“我”真是太顽皮了,还非常可爱,尽情地和姥姥撒娇。

师:同学们体会得真好!文中的贬义词褒用,真是妙趣横生,余味无穷,让我们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体会到文中人物的特点及情感,得到美的享受。有贬义词褒用,还有褒义词贬用,这种特殊语言现象的表达效果值得我们在阅读时给予关注并细细品味。

《姥姥的剪纸》中有几个词语用得非常特别——“调皮蛋、刁难、挑剔、耍赖”这几个词是贬义词褒用。教师引导学生从词语的感情色彩角度体味,很有味道。学生很快品味到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的特点,同时还感悟到“我”与姥姥感情深厚,亲密无间,“我”不但不令人生厌,反而是一个顽皮、可爱得让人非常喜爱的小家伙。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用上其中的一个词说个句子来表现小弟弟的可爱,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三、探秘中性词语的感情密码,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

[片段三]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经典课例《燕子》

师:老师也能背。听好,不多字,不漏字,不错字。看看老师能不能背下来,好吗?(师示范背诵,故意漏了“小”字。)

生:是“小燕子”,

师:漏了这个“小”,不要紧吧?

生:要紧!

师:谁说要紧的?

生:因为漏了那个“小”就不可爱了。

师:“小家伙”可爱吗?

生:可爱!

师:“家伙”可爱吗?

生:(笑)不可爱!

师:“小鬼”可爱吗?

生:可爱!

师:“鬼”可爱吗?

生:(大笑)不可爱!

师:“宝贝”可爱吗?

生:可爱!

师:“小宝贝”可爱吗?

生:更可爱!

师:这个“小”字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什么感情啊?

生:喜爱。

师:好。现在我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来背一背可爱的小燕子。

中性感情色彩的词语是不能体现褒义、贬义特殊情感倾向的词。“小”这个词不带有使用者肯定、否定的态度,即它是中性词。可当它放到适当的语境中组成”小燕子”一词后,一个”小”即充满了作者怜惜、喜爱、欣赏的情感意蕴。片段中薛老师提到的“小鬼”“小宝贝”等也有这样的表达效果。《马背上的小红军》一文中写道:“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中国军民称日本侵略者为“鬼子”,体现的是人们对日军害怕、憎恶、仇恨的情感,而陈赓将军叫小红军为”小鬼”,是昵称,是爱称,是敬称,也是将军对这些意志坚定、毅力顽强、舍己为人的小红军的最高褒奖的词汇。薛老师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匠心独运地扣住了“小”字,机智地运用“故漏法“,引领学生关注语言文字,发现“语言的秘密”,领会词语“小燕子”的独特意蕴及表达规律,体悟其蕴藏的“情意的魅力”,接受汉语言蕴含的文化、情感的熏陶,真正在语文课中穿透语言文字的表面,让学生深切地体悟汉语言文字里面的情与意,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陶冶,从而充分感受汉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充满感情的生命,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在追求着这样一种既能感动学生又能感动自己的课堂。只有找准并用好语言文字的这块基石,围绕语言文字去感悟体验,师生们的感情才有了依托点和出发点,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课堂才会语言与情感共生。

第3篇:我的生日感言范文

关键词: 日语教学 理性思维 感性认识

一、引言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日语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对日语教学手段的改革也从未中断过。无论是大学还是日语学校等日语培训机构,教学条件和教学方法都有了极大的改进,教学效果也得到了一定的增强。但无论教学手段如何变化,提起日语教育,文法学习恐怕仍然被认为是教学的重点,似乎只要掌握了语法就万事俱备。事实上在教学中我们却发现,语法不是万能钥匙。谈起语法来头头是道,或者考试时成绩不错的学生,在使用日语进行交际或者写作的过程中,却会出现各种符合语法但不符合日语语言习惯的语用失误。但这些失误学生甚至有些中国教师也不知该如何纠正。如何才能练就一口地道的日语呢?我认为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力至关重要。在大力灌输语法知识之前,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性认识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很好地结合,才是最重要的。

二、理性与感性的概念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要想使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完美结合,都要先了解其概念。

(一)关于理性的概念。

日语辞典《大辞林》将“理性”解释为:

(1)道理によって物事を判断する心のき。理的、概念的に思考する能力。

(根据道理判断事物的内心活动。伦理的、概念性的思考能力。)

(2)善・真などを正当に判断し、道やの意を自分に与える能力。

(正确判断善恶、真伪,以及给予自己道德和义务意识的能力。)

(3)カント哲学で、には先天的能力一般。狭には悟性・感性から区され、悟性の概念作用を原理的に一・制御・体系化する制の能力。理念の能力。

(康德哲学中,广义指先天的能力。狭义指与悟性、感性相区别、并原理性地将悟性的概念作用统一、控制和体系化的无制约的认识能力。理念的能力。)

(4)ヘゲル哲学で、悟性が抽象的思考の能力であるのにして、弁法的な具体的思考の能力。

(黑格尔哲学中,悟性指的是抽象的思考能力,而与之相对理性指的是辩证法的具体的思考能力。)

(5)宇宙・人生をつかさどる基本原理。

(掌管宇宙、人生的基本原理。)

结合上文关于“理性”的概念来看,理性大致可以理解为“辩证的、理念的、思考的能力”。语言学通常情况下被认为是:用理论来阐释语言的学问。所以语言学中所谓的语言观毫无疑问属于理论的东西。所以日语教学中的理性,可以说是:根据语言理论来判断语言表达是否正确的一种思维能力。结合实际来讲,一直以来我们的日语教育都较为重视理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认为一个思维能力较低、无法理解日语语法理论的学生是学不好日语的。受此语言观的影响,教授的一方往往将日语作为一种理论传授给学生,并且指导其根据此理论来分析和运用日语。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是:第一,容易形成学生的理论推断癖,使日语中某些词汇的习惯性用法变的复杂化;第二,直接妨碍了学生对日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高,甚至容易引发学生根据理论来推断、创造出自以为是的日语。例如:

①ここはひどい乾燥ですから、お茶をよくんでください。

日语中有这样的说法:「彼女は病です。。从理论上来说,「乾燥和「病都是名词,自然其用法也应相同。既然可以说「病です。为何不能说「乾燥です。呢?这是因为,「乾燥是状态,所以正确说法是「乾燥状。

②午前中はんでいましたが、午後中は勉していました。

既然有「午前中这种说法,那么「午後中这个单词的存在肯定也是合理的。出于这样的想法,有些学生便想当然地创造出了这个词。但实际上这个词在日语中却并不成立。这是因为日语中「午前指的是从零时到十二点,「午後是从十二点到零点。但按照一般中国人的逻辑,早上是从五六点钟开始算起,下午是从十二点到天黑之前。这么一来,这句话的错误也就显而易见了吧。

以上错误尚可从理论上得到解释,但日语谚语和日语惯用语等特定说法却是“不可理喻”的。正如中国的成语及谚语一样,需要考虑其来源及语言习惯问题。

以上例子说明:在日语教育中将日语语言当做理论这种语言观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有时甚至会对学生造成误导。传统上人们认为:“只有根据语法才能写出正确的文章,只有了解文法才能灵活应用日语。”[1]这在客观上是一种错觉。在外语教育领域,文法至上的理性主义根深蒂固地存在着。他们认为:“只要拥有语法知识,人不仅可以无限理解陌生的文章,而且可以无限创造文章。”[2]然而通过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外语学习仅靠理性思维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力更为重要。

(二)感性的概念。

日本的代表辞典之一《广辞苑》对“感性”是这样解释的:

(1)外界の刺激にじて感・知を生ずる感器官の感受性。

(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感觉、知觉的感官的感受性。)

(2)感によって呼び起こされ、それに支配される体内容。したがって、感に伴う感情や・欲望も含む。

(由感觉引起并由此支配的体验内容。所以,也包含伴随着感觉产生的感情、冲动及欲望。)

(3)理性・意志によって制御されるべき感的欲望。

(应该受到理性、意志控制的感觉欲望。)

(4)思惟の素材となる感的。

(成为思维素材的感觉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感性认识是“当客体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感觉器官将这种外来的刺激变为神经兴奋,并通过感觉神经将这种神经兴奋传达到脑的相应部位,在那里接受简单的信息加工和处理,形成对客观现象的直接反映”[3]。从上文对感性的阐释中我们可以看出,第(1)“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感觉、知觉的感官的感受性”和第(4)“成为思维素材的感觉上的认识”这两条,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感性认识的概念的完整诠释。近年来一直被强调的加强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应该也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传统的日语教学方法总是以语法理论为始,一些听不懂语法理论的学生渐渐便会产生畏难心理,从而对日语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如果我们改变思路,从让学生积累思维素材入手,先让学生了解日本文化,日本人的生活习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语言习惯,那么枯燥的日语语法理论就会变得不难以理解,学习效果自然也会增强。

三、日语教学中如何实现理性思维与感性认识的良好结合

(一)模仿。

模仿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主要通过耳、口、手、目的具体演练给学生以形体上的示范。模仿的机能主要有以下几种。

1.是将日语形体化的手段。

通过眼、耳、口、手等与语言运用直接相关的器官的模仿,加深对日语的印象。如学习五十音图时,如果没有对教师或某些音频文件的模仿,极有可能走上发音不准的歧途。这也是某些自学者发音有偏离的原因。

2.是学生亲近日语、熟悉日语、培养日语语感的重要手段。

日语的语感、节奏还有词语之间的微妙差别,都无法完全通过理论说明。模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手段。通过模仿不断深化、扩大这种感性认识的范围,加深对日语的熟悉程度。留学归来的人外语说得很纯正,文盲不会看书不会讲语法理论,但仍然不妨碍其言谈,也是这个道理。

(二)运用图片、实物、视听资料等直观材料。

背诵单词是日语学习者的一大头痛之事。语言教学中,运用图片等工具,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达到使学习者轻松记住知识点的目的。例如提到樱花,可让学生欣赏美丽的樱花图片,进而使其思考从中国东渡到日本的樱花,为何会成为日本的国花。对日语中众多关于樱花的词汇,如花便り、花り、花盛り、花冷え、花明かり、花、花吹雪等词也可以加深理解。再如为外国人所熟知的“和服”一词,其对应的日语是「着物、而不是「和服(日本传统服装)。但对于从未见过它们的学生来说,很难了解这两者的区别。通过给学生看「着物和「和服的图片,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印象,而且了解日本文化,比起单纯地讲解单词的含义,显然更为具体、生动和有效。

要丰富日语的感性认识,视听资料的大量积累也是很好的一种手段。通过视听资料,学生不仅可以将具体形象与语言相结合,而且可以练习听力和了解日本社会、文化,一举多得。传统的日语听力教学多使用枯燥乏味的题目来进行练习,结果使学生昏昏欲睡;而现代日语教学中,“高级水平的日语视听所使用的教材是与日本人所看的完全一样的新闻和电视剧、实况节目,没有或几乎没有予以任何加工”[4]。通过影视资料的直观画面的刺激,学生对其中的语言点记忆深刻,同时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

总而言之,感性认识在日语教学中极为重要。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并对学生强调到其重要性,并在教学中增加感性素材的使用量;对于模仿手段的使用则主要集中在日本外教的身上,尽量避免出现某些学校外教只是摆设或使用中国教材照本宣科的现象。当然,对学生感性认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由于各学校培养目标的不同,注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对课时分配、中日教师各自作用的发挥、感性认识的手段的开发等仍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Karl Conrad Diller,鸟居次好,佐佐木昭.言教育における理性主と主[M].大修店,1982:10.

[2]Karl Conrad Diller,鸟居次好,佐佐木昭.言教育における理性主と主[M].大修店,1982:21.

第4篇:我的生日感言范文

[关键词] 异文化 理解 日语教育

一、日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的日语教育,尤其是基础阶段的教育更重视对日语语言系统本身的教授,强调对词汇意思的记忆,句型的反复替换以及造句等练习,语法知识的掌握。说到文化,大多是开设《日本文化》,《日本社会》等专门课程,把文化教学看作提高学生日语语言能力的辅助课程。给学生的是大量笼统的、概括性的文化知识。其教学方法是将大量知识性信息通过听读方式介绍给学生的灌输法或进行对比找出异同。我们一直在把文化作为一种知识来传授和学习,而忽视了日语使用时的一些交际文化。言语能力实际上是交流沟通能力的一部分,如果想让学生能在交流中很好地运用日语,就不但要使他们掌握日语的基本构造,还必须掌握日本人的社会人际关系、价值观、禁忌,等等,也就是说不仅要教给学生日语文法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了解在日本社会中日语的真实地使用状况。传统教授模式的缺点就在于学生徒有很好的语言功底,但缺乏交际能力,在语言的应用上生硬,不地道。对日本人的行为,语言模式难以理解,造成与日本人沟通的障碍,产生文化冲击。

二、异文化理解的重要性和难点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长大的。随着成长,我们逐渐形成了在这种环境下所固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在心理学上被称作认知结构(scheme),这种认知结构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包括语言在内的我们的各种行为方式。语言学和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临界期”的假说,就是说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年龄(大概在10岁~12、3岁)以后,他对所学习的语言和文化的掌握再不可能达到母语者水平。也就是说,超过一定的年龄后,对异文化可以做到理性的认识,但要达到情感上的认可是相当困难的事情。换句说,我们所形成的理性的认知结构(intelligent scheme)是可以超越文化差异的,而我们所具有的情感的认知结构(emotional scheme)却是深深地扎根于自己本国的语言和文化中的,是很难轻易改变的,正是这种情感的认知结构往往会成为我们对异文化理解的障碍。

我们使用语言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用理性的语言阐述自己理性的思考,另一种是用语言进行日常的情感交流。前者在进行科学和数学领域的交流时,一般不会产生什么问题,因为尽管语言不同,但其规则是共通的。但在进行文学、思想、宗教等与各自的文化息息相关的内容的交流时,就会体现出各自言语文化的独特的陈述方式。而扎根于各自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更是我们进行日常情感交流的基础。我们所说的异文化之间的沟通障碍最容易发生在诸如情感交流等,充分反映出各自的文化背景的交流中。

三、如何在日语教育中导入异文化

1.单词讲解中导入文化

讲解单词时,在强调其发音,语调,书写和意思的同时,更注重一个单词和汉语在使用场合和使用方法的不同,着眼于一个词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意义。

比如,在讲到「先生这个词时,要强调它和汉语使用范围的不同,日本人习惯把什么阶层的人称作「先生。现代汉语中,“先生”这个词已经超越了职业范围,演变成含有尊敬意义的结尾词。还有在中国的校园里常常可以见到学生见到老师后,只叫一声“张老师”或“李老师”等就算是与老师打了招呼,而如果要把这种习惯用于对日本老师的寒暄,老师一定会很奇怪,他会以为学生叫他有什么事而停下来等候学生的下文。

2.句型讲解中导入文化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初级日语教材中,都会在一开始不久讲到「これは~です「それは~です这样的句型,无论是教材中还是课堂练习时,经常会听到或看到这样的问答,老师指着书问学生「これは何ですか(这是什么?)学生回答「それは本です。(那是书。)这种练习纯粹是为了课堂练习句型而人工设计的,缺乏现实实用性,所以与其作这种现实生活中很少会碰到的练习,到不如多引导学生做像A:「これはの本ですか(这是谁的书?)B:「それは私の本です。(那是我的熟。)A:「これはいくらですか(这个多少钱?)B:「それは1000です(那个一千日元。)等更贴近日常生活的会话练习。

我们的教材中都会提到「さしあげる是「あげる的敬语形式,所以学生就会说出「先生、辞をしてさし上げましょう这样的句子。「~てあげる这一句型有一种自己认为做了一件对对方很好的事,而把这种恩惠强加于人的感彩,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尽量避免使用。在此可以把它改成「お持ちしましょう的谦语形式就更符合日本人的交际规则了。授受关系和敬语是日语的特点也是难点,之所以难,正是因为它们反映了日本人人际交往中的文化侧面。

3.课文讲解中导入文化

讲解课文时是最容易导入文化内容的,教师一般也都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介绍很多有关日本的文化知识,但大都侧重于日本的文学、生活和社会状况等的介绍,而不太引导学生认识文化在语言上的反映。比如说在介绍日本的饮食文化时,除了介绍日本的生鱼片,漂亮的饮食器皿之外,不妨探讨一下,日本的饮食文化在其语言上是如何体现的,比如我们汉语有一句谚语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这句话用日语说就是「腐っても。我们用骆驼和马做比,反映了大陆文化的特色,而处于岛国,每天生活离不开鱼的日本人用最具有他们文化特色的“加及鱼”做比。再比如我们汉语形容人多时,说“像下饺子一样”,而日本人说“芋を洗うよう”(像洗白薯一样),这些表现形式的不同都分别反映了各自饮食文化的特点。

4.运用各种辅助教材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媒体的时代,各种传媒为我们外语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电视,录像,漫画,互联网等都是帮助学生对异文化理解的不可多得的辅助教材,学生可以通过视觉效应更感性地接触到日本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言语行为和语言模式。教师如果能学会适时、适地的灵活运用,一定会在提高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教师应该注意到传统的日本文化教育模式的不足,从异文化理解的角度,以提高学生用日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摸索出一套对中国人学习日语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地促进和提高我国的日语教育。

参考文献:

[1]文化理解のための日本教育.文化文化部国.1999.

[2]山下秀夫.日本のことばとこころ.社学文.1986.

第5篇:我的生日感言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人文性;以生为本;情感教育;异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8-0057-0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在英语课堂中,有些教师往往看到的是学生语言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也就是重视英语的工具性,而忽视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正确的价值观、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这就是人文性教学上的欠缺。作为小学英语老师,在英语课堂上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让他们掌握语言技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有目的地适时进行正确的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一、以生为本,着眼终身发展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能输出语言信息。英语学科因其缺乏语言环境而不同于其他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交流环境,做课堂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传统型的英语教学多是教师输出信息,学生跟着操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但是这样的操练,学生得到输出信息的机会还是很有限的,班里总是有部分学生渐渐失去了要展示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不妨多开展小组合作,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

例如,在学习Seasons一课时,让学生每人都将A4纸分四格,将有关每个季节的单词和句子分别写在纸上,并进行小组交流,相互补充、汇总季节的信息。之后,每组选派代表将季节的信息在全班展示出来。在活动中,老师充当的是指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都有发言的机会,并且能从同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欲望。

再如,在渗透语法教学时,直接讲授学生不易接受,教师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组交流,让他们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探究、归纳、总结,发现语言规律,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二、情感教育,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新的课程标准在英语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提出了要求。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冀教版小学英语每单元都有一个故事,这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教育教学资源。故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自然的语言输入,学生朗读和表演故事,能有效地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故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传承,语言丰富,更蕴含着教育的意义。通过故事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掌握语言,同时能够学习故事的深刻意义,体验积极情感,拓展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在阅读故事前,让学生预测故事情节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阅读中,以问题引领学生理解故事;在阅读后,提出问题,诸如:Do you like the story? Why or why not? 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如从故事中看到什么,学到什么,使情感教育进一步提升。

教材中的故事“Why the Rabbit Has Long Years”,“Magic Stone”,学生从中知道了要乐于助人,互相帮助。“Little Monkey Picks the Peaches”学生从中看到了小猴子的乐于助人和丢三落四,小兔子的礼貌懂事。在明确故事的意思和思想感情后,学生更有兴趣来朗读、表演故事,领悟语言内涵,深化情感体验。改编故事是对学生能力的更高层次的提高,更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出,体会学习带来的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所以我们还可以安排故事改编活动。

三、理解异国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每种语言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传统的英语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技能的发展和提高,而忽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学习语言时,接触和了解异国文化,有益于语言知识的学习和使用,激发学习兴趣;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更有益于加深对祖国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有益于培养国际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感受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例如:

让学生知道对于别人的称赞,中国人总是会很谦逊,而西方国家的人会大方地说Thank you,学生们自然就明白教材中当Li Ming 夸赞Jenny的衣服时,Jenny为什么会说Thank you! 在学动物生肖时告诉学生,dragon(龙)在中国是权贵、尊荣的象征,而在西方国家则是凶狠的象征;red红色是喜庆吉祥的象征,而英语中则没有此文化蕴含。

利用重要节日强化学生跨国文化意识。最能代表文化和反映民族习惯的是各种节日和庆典。教师要注意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引领学生参与重要节日的庆典,身临其境,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样能促进学生跨国文化意识的产生。在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重大的英语国家的节日前,老师把这些节日的文化背景和节日活动提前介绍给学生,在节日当天和学生一起感受节日的氛围。如在4月1日的“愚人节”,教师可和学生开个善意的玩笑,并使学生明白老师不是说谎,也不是搞恶作剧,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在母亲节、父亲节和感恩节,和学生一起制作贺卡和小礼物,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在圣诞节前,把at Christmas这一单元的教学放在12月25日前进行教学,在节日当天组织学生用圣诞树、长筒袜、礼品盒等来装饰教室,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浓烈的圣诞节氛围。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作比较,鼓励学生找出两个节日的相同之处,然后比较出两者的不同,并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之处,感悟中西文化的差异。

第6篇:我的生日感言范文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感觉;规则

一、维特根斯坦的基本情况概述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889年4月26日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一个富有的家庭。他14岁前在家中接受教育,1908年首次到英国入曼彻斯特技术学院学习航空工程,1921年转入剑桥拜哲学家贝特兰・罗素学习哲学和数理逻辑,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返回维也纳,应征入伍,却没有停止关于逻辑和语言的思考且完成了《逻辑哲学论》这本哲学巨著。1920年至1926年在奥地利一所小学任教。1929年春,在拉姆塞的劝说下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次年任三一学院研究员,1939年当选为这里的讲习教授,同年被授予英国国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担任一家医院实验室实验员一职。1946年继续在剑桥授课,1947年从剑桥的教授讲席上退了下来。1948年起开始了隐居和漂流的生活,1951年病逝于英国牛津。

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大致以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思想强调以逻辑构造世界,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澄清命题的意义,代表作为《逻辑哲学论》。后期思想发生重大转变,抛弃了用逻辑分析的手段建构世界和命题的逻辑结构的理想,从对命题意义的静态的逻辑分析转向了对语言用法的动态分析,代表作为《哲学研究》。

维特根斯坦在其后期著作《哲学研究》中提出了反对私人语言的论证,那维特根斯坦所说的“私人语言”指的是什么,维特根斯坦是如何对其进行批判的以及这个论题的意义是什么。本文将试着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维特根斯坦关于私人语言的论证

(一)私人语言的含义

在《哲学研究》第243节,“……但是否也可以设想这样一种语言:一个人能用这种语言写下或说出他的内心经验――他的情感、情绪、等等,以供他自己使用?――用我们平常的语言我们不就能这样做吗?――但我的意思不是这个,而是:这种语言的语词指涉只有讲话人能够知道的东西;指涉他的直接的,私有的感觉。因此另一个人无法理解这种语言。”这就是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论题的标准出处。由此可以看出,“私人语言”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它指的是个人的感觉经验;二是它具有绝对不可交流性,即除了使用者个人之外,任何人都无法理解它。第一个特征是说,存在一些“私人感觉”在现有的整个日常语言框架内是无法被穷尽和传达的,是非主体间性的,这些感觉和人经验是完全个人的,只有感觉和经验的主体自己知道。私人语言的“不可交流性”是指这种语言只有说话人才知道,只供其个人理解和使用,它必须是任何其他人都无从知晓的。

(二)反私人语言的论证

1、私人感觉的不存在。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第243节定义私人语言是明确地提到了私人感觉“这种语言的语词指涉只有讲话人能够知道的东西;指涉他的直接的,私有的感觉。私人感觉的维护者坚持“别人不可能有我的疼痛”(同上,第253节),我的疼痛只为我私自拥有,别人不可能和我具有相同的疼痛,所以,私人感觉是存在的。私人感觉的维护者将疼痛描画为只是具有它的那个人所拥有而且只能被他所接近的某种东西,描画为它只是通向将其注意力向内转向只有他能直觉到的东西便可识别或知道的某种东西。维特根斯坦以这样的问题对这幅图像做出回应:“哪些是我的疼痛?这里有什么可作为同一性标准?”对话者怎么知道哪些是他的疼痛呢?他能否仅仅依靠凝神关注他所感觉到的东西而知道这一点呢?但这并不能确立下一条同一性标准;它并不能确定内向窥视的动作应加以识别的是什么。我们对用于疼痛的某条同一性标准的把握,依赖于我们对疼痛概念的用法的掌握,尤其是对“同一种疼痛”这一表达式的用法的掌握。所以,没有任何独立于这种语言游戏的东西――没有任何仅仅通向内窥视所确定的东西――可为疼痛确立一条统一标准。是通向是我们意识到我们是如何使用“疼痛”“我的疼痛”“他的疼痛”“同一种疼痛”等词的,我们才得以明确疼痛的同一性标准的,而不是通向内窥视并说“就是这个”。由此,维特根斯坦得出结论:“一种内在过程需要外部的标准。”(同上,第580节),那么只要我们遵守正确的语言规则,有关私人感觉的问题也就消失了。

2、私自遵守规则的不可能。维特根斯坦的反私人语言的论证是与遵守规则的讨论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语言必须能用于交流,而交流就必须遵守规则,而私自遵守规则是不可能的,因此私人语言也是存在的。他认为规则不是如铁轨一样一旦确立就可以无限延伸下去。《哲学研究》第218节,“这种棋法是从哪里来的――一个系列的开头部分仿佛是一条铁轨的可见部分,而铁轨一直延伸,见不可见直到无限?好,我们可以不想规则而想想铁轨。无限长的铁轨相当于规则的无限应用。”事实上,维特根斯坦认为规则运用不同于铁轨的应用,是因为规则本身就是不确定的。《哲学研究》第201与201节,“我们刚才的悖论是这样的:一条规则不能确定任何行动方式,因为我们可以使任何一种行动方式和这条规则相符合。刚才的回答是:要是可以使任何行动和规则相符合,那么也就可以使它和规则相矛盾。于是无所谓符合也无所谓矛盾。我们依照这条思路提出一个接一个解释,这就已经表明这里的解释有误;就仿佛每一个解释让我们至少满意了一会儿,可不就我们又会想到了它后面跟着的另一个解释。我们由此要表明的是,对规则的掌握不尽是对规则解说;这种掌握从一例又一例的应用表现在我们称之为“遵守规则”和“违反规则”的情况中。于是人们想说:每一个遵照规则的行动都是一种解说。但“解说”所称的却应该是:用规则的一种表达式来替换另一种表达式。因此“遵从规则”是一种实践。以为自己在遵从规则并不是遵从规则。一次不可能“私自”遵从规则:否则以为自己在遵从规则就同遵从规则成为一回事了。人们对规则没有一个终极解释――在遵守规则的同时又在打破它、修改它。这样维特根斯坦就把遵守规则的问题引向了实际生活中的实践活动,在日常的实践活动中人们并不是一成不变地遵守规则。譬如足球运动的规则就是在不断地修改中完善的。

3、检验标准的的缺乏。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的第258节是这样论证的,“我们来想象下面的情况。我将为某种反复出现的特定感觉做一份日记。为此,我把它同符号E联系起来,凡是有这种感觉的日子我都在一本日历上写下这个符号。――我首先要注明,这个符号的定义是说不出来的。――但我总可以用指物定义的方式为机子给出个定义来啊!――怎么给法?我能指向这种感觉吗?在通常意思上这不可能。但我说这个符号,或写这个符号,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这感觉上――于是仿佛内在地指向它。――但这番仪式为的是个什么?因为这看上去徒然是仪式!定义的作用却是确立符号的含义。――而这恰恰通过集中注意力发生了;因为我借此给自己印上了符号和感觉的联系。――“我把它给自己印上了”却只能是说:这个过程使我将来能正确回忆起这种联系。但在这个例子里我全然没有是否正确的标准。有人在这里也许愿说:只要我觉得似乎正确,就是正确。而这只是说:这里谈不上“正确”。

维特根斯坦的这个证明表明:我们用一个记号“E”来指称某种感觉,但我们无法从以后的感觉中确认以前命名为“E”的感觉,因为我们没有用以对比验证的客观外在标准,只能凭借主观记忆。来看维特根斯坦的例子:《哲学研究》第265节,“……例如我不知道我当时是否正确的记下了火车的发车时间,于是我在记忆里唤起列车时刻表里相关的图画以便检验。……”而“查火车时刻表”的记忆却无从验证和训练,这如同一个买了多份一样的报纸来确定上面的消息是真假。再看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第267节列举的类似的例子,“假定为了要辩白我在想象中建造的桥梁的尺寸,我在想象中对桥梁材料进行负荷试验。”这些显然都是空中楼阁,永远无法检验。

(三)小结

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论证的正面结论:语言超出个人,先于个人,不存在绝对不可交流和言说的东西,一个人无法抛开已有的语言系统,确立一种规则,并且只有自己去加以遵守,从而从正面肯定了语言与“生活形式”的一体性。

三、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论证的意义

(一)对传统哲学观念的批判

传统哲学观念的重要特征就是认为只有每个人自己的思维或语言才是最直接、自明和无可怀疑的。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就是把个人的意识状态看做最确定无疑的存在;在康德那里,主观的知觉判断(即私人语言)如何成为客观的经验判断(即公共语言)是他哲学的中心问题;在现代经验论那里,物质被解释为“感觉材料的构造”,即用私人语言来建构公共语言。总之,承认私人语言的存在是近代哲学的前提之一。维特根斯坦对私人语言的攻击正是否定了近代哲学的前提。

(二)对唯我论的反驳

唯我论为了达到对外在世界的认知,首先承认某种自在主体存在,进而对客体的外在世界产生作用,因而得出世界存在的结论,其核心在于确立主体在认知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而维特根斯坦在私人语言论题的论证中,强调了外在现象和整个生活世界,内在过程只有与外在现象和生活世界联系才有可能性,完全打破了独立的“我”的主体中心性的地位。他的私人语言论题有力地反驳了唯我论,打破了唯我论者建立一个完全的唯我世界的企图。

(三)对语言哲学的影响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启迪了一大批日常语言哲学家,以牛津学派的赖尔、奥斯丁、哈特、厄姆森和剑桥大学的威斯顿姆为代表。后期,维特根斯坦转向日常语言,促使了日常语言学派占据了主要位置。日常语言哲学家与后期维特根斯坦一样反对把语言理想化,反对重建理想化的人工语言,尊重人类目前使用的日常语言。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的私人语言论题,将语言哲学的研究运用于心灵哲学的研究当中。私人语言论题对内在过程的讨论,意犹未尽,人的内心过程究竟是怎么样一回事,这引起了语言哲学家对该领域的探索,促使后来心灵哲学的产生及发展。出于对维特根斯坦在私人语言论题中对内在于外在关系的思考与探讨的启发,语言哲学家们转而注意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推动了语言哲学发展的另一个新趋势。

参考文献:

1、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人民出版社,2006.

2、(英)麦金著;李国山译.维特根斯坦与哲学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著;陈家映译.哲学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第7篇:我的生日感言范文

我们知道,文学是以语言来反映生活、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在文学中,语言一头连接了生活,另一头连接了文学,它既是文学与生活建立联系的中介,又是文学自身的存在方式。这样,文学语言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既与生活紧密相关,在人的生活活动中产生;又承担着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功能,是作家的知、情、意协调运作的产物,它是一种诗性语言。文学语言作为一种人文语言,必须从人文主义的语言观出发对之进行研究。但是,过去的文学语言研究往往认识不到这一点,错误地以科学主义的语言观去研究文学语言。以科学主义的语言观来研究文学语言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

把文学语言工具化,这种倾向以传统语言思想(主要以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语言观)为基础。在西方(直到近代),语言学是依附于哲学发展起来的,语言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哲学研究服务的,为精确严密地界定概念、明确无误地表达思想服务。思想就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语言就是表现事物本质的符号形式,哲学就是关于世界本性的学说,语言就成为思想的符号表达与工具。西方传统的语言研究遵循的也是这条路线。传统语言观在语言起源问题上的两种观点――自然论与约定论都是这种思维模式的产物。这就是德里达所批判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在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视域下,语言与社会、人等外界因素无关,只与事物的本质、特性等内在的属性相关,这就脱离了具体的生活实践与交往活动而抽象化、技术化(工具化)了。这样,“语言工具论”成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典型体现。可见,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语言观也是一种科学主义的语言观,它实际上把语言等同于科学语言,抹杀科学语言与日常语言、文学语言的区别。“文学语言工具论”就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语言观被片面发展、直接应用到文学语言研究中来的结果。

把文学语言形式化,这突出地体现在以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思想为理论基础的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语言观中。索绪尔提出了能指与所指的区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以及语言各要素组合上的句段关系与联想关系,这使语言成为形式而不是与(事物的)本质相对应的概念,从而打破了逻各斯中心主义语言观的链条。他还区分了语言与言语,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抽象的符号系统,言语是在具体情景中说出来的话。所以,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都是具体的言语,而不是抽象的语言符号。这一区分使我们认识到抽象的语言系统与具体的言语现象是矛盾的,抽象的语言符号无法充分地说明具体的言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但索绪尔是以科学主义的眼光来研究语言的,他的语言研究排除了言语以及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使语言成为是封闭的、抽象的、独立的符号体系,成为脱离社会生活的静态的、消极的存在,这与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语言观最终殊途同归,都对具体的言语现象无能为力。当他的语言思想被应用到文学语言的研究中时,就暴露出其弊端。可见,这两种倾向都只是抽象地研究文学语言,摒弃了语言的人文内涵,与文学语言所表现的内容割裂了开来。

所以,科学主义的语言观适合在科学领域、为推进科学的发展服务,超越这个领域它就无能为力了。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是在生活与文学中使用的,伴随着人的生活活动与心理活动而生成。而生活与文学都不属于科学的而是人文的,因此,科学主义的语言观无法说明生活现象与文学现象,也无法说明文学语言。因为,在文学中人的知、情、意,感性与理性是统一的,它是以感性的、情感的方式来表达的,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情感体验性,而客观的、抽象的科学语言是无法充分地表达感性而具体的思想情感的。同样,以人文语言来说明科学理论亦不合适。这样,语言作为人的活动,日常语言是自发的、原始的语言活动,科学语言与文学语言是在相反方向上对日常语言的有目的的偏离。文学语言以日常语言为基础,它离不开日常语言的滋养,但它是对日常语言加工、提炼的结果,最终成为审美化的语言(诗性语言)而脱离了日常语言的范围。

文学语言是一种人文语言,因此,对文学语言的研究要建立在人文语言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语言学、语言哲学、语用学等研究中的人文语言思想资源。如维柯、赫尔德、洪堡特、萨丕尔等人关于语言的感性、精神特性、创造性、语言是人的活动的思想;卡西尔、海德格尔、加达默尔等人对语言的本质、语言与人的关系的思考;维特根斯坦为恢复语言与人的生活的生动联系所提出的语言游戏、生活形式等理论;当代语用学在探讨语言的具体使用中提出的语言行为、交往对话、语境理论,等等。人文语言思想者在反对或悬置逻各斯中心主义语言观的过程中提出的语言思想,启发了我们对文学语言的理解。文学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是以语言为媒介进行艺术传达的,文学语言具有媒介性质与传达功能。所以,文学语言研究也要吸收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的合理成分。当然,这些语言资源同样适用于日常语言研究,因为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有许多共同之处,如,它们都与感性的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在特定的语境与情景中说出来的言语;它们本身就是语言行为,是在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发生的交往活动;它们都以语言为媒介实现自己的功能。但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现象,它们之间还存在着根本区别,如,二者的功能与地位不同,生成过程上存在原生态与文人化的区别,作为语言活动其最终目的有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区别,等等。这些区别使文学语言取得了日常语言这种非文学形式在表述同样的生活素材时所难以具有的艺术魅力。所以,文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人文语言现象,与日常语言相比,它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表现出自己的特殊性。这就需要我们在发现以往文学语言研究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在对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的比较中,吸收人文语言传统的资源,在多维度、多学科的交叉中展开对文学语言的综合研究。

第8篇:我的生日感言范文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标准日本语作为职业高中的一门新设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初步了解日语的感性知识。为此,我们日语老师所面临的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并保持其稳定性和持久性。

一、认真上好导言课,激发兴趣

日语学习的导言课,对学生今后有无学习兴趣,是否积极研究日语,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可以利用这节课,把学生指向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例如:在课堂上,可以边讲解边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日本的地图,有名的城市,富士山,樱花,和服,寿司等等,使学生对这些陌生的事物产生兴趣。还可以播放几首著名的日本歌曲,可爱的日本动画片,让学生感受到日语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因为很多高中生都喜欢看日本的动漫。

外语教学不仅是单纯的语言本身教学,还是对学生进行外国文化熏陶的活动。日语课上,可以围绕日本文化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兴趣,这种兴趣最终会转化为学生学习日语的动力。例如:介绍日本的一些传统节日,日本的饮食文化,日本人的礼仪文化,日本著名的景区与建筑等等。通过增加语言背景知识的信息量,让学生感受外来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正是这种感受使学生渴望了解日本,学习日语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二、创造愉快的教学模式,情感交融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重要的是一门语言艺术。单位时间内教学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运用了艺术语言。在课堂上,老师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惟妙惟肖的表情,把学生凝聚到自己的周围,和同学们共同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产生“教”与“学”的共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如果生动幽默,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将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亲切自然的示范表演,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幽默活泼的话语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全身心投入,会将学生带入自觉忘我的学习境地。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情景中去。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最好使用一些简单的日语来讲解,从而营造一种学习语言的环境。学生为了要听懂,会显得专心致志,听懂时,他们会有兴奋和成就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听说能力。课堂上,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学生答对时要说“すごいですね”“よくできました”“頑張って”;学生答错或答不上时,教师不能急躁,更不要沉下脸来让学生马上坐下,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应给学生一些鼓励或是启发性的提示。这样,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无后顾之忧,课堂发言会积极踊跃。

三、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语言教学的方法很多,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在教学中,我最常用的手段是直观教学法,如通过实物、图片、多媒体等进行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给学生深刻的感官印象,诱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还能够使他们对事物形成正确的观念,以便牢固记住。 “游戏法”“演示法”“竞赛法”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游戏法”寓教于乐,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在教授句型“~は~で~へ行きます”的时候,我在课前准备一些画有人物、交通工具、地点景点的图片,让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根据句型来寻找图片,然后将其放入合适的位置,使之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然后找同学来猜句子的中文意思。这样不仅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掌握了句型的用法。课堂上适当的游戏,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演示法”则利用“教师单独演示”“教师与学生配合演示”“学生单个演示”“学生与学生配合演示”等四种主要方式来完成旧知的复习,新知的引导及巩固练习。由于它符合学生喜欢表现自我的特点,因此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另外,针对青少年具有积极的进取心和力争上游的心理,我将市场的竞争机制引入日语课堂教学中来,开展日语竞赛。好玩的日语竞赛,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气氛,营造一种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学习氛围。因此,我在课堂上经常会穿插一些单词拼读比赛、看动作猜单词或短语比赛、快速问答接力赛、朗诵比赛等各种各样形形的竞赛,并且对表现出色的学生颁发一些小奖品进行奖励。学生也乐此不疲,且通过竞赛能及时轻松地巩固所学知识。总之,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一种认知活动,其过程是一个不断形成和激发学习动机的过程。因势利导的教学过程,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学生必然会觉得饶有兴趣,更加热爱日语的学习。

四、开展多样的课外学习活动,延展拓宽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应只固定在课堂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课下如何对学生下功夫,让他们继续保持学习日语的热情,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努力培养。每个学期,可利用适当的时间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必要的日语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竞赛。比如口语比赛、朗读比赛、书法比赛等等,并设置奖项,以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培养他们对日语学习的兴趣与毅力。

课后日语学习的途径也很多,如组织学生观看日本动漫、日本青春励志剧、学唱日语歌曲、排练日语短剧、学做日本寿司等。这些都比较符合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同时丰富了学生的“日语”生活,活跃日语气氛,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通过课内课外的活动,达到培养学生学习日语的持久兴趣的目的。

第9篇:我的生日感言范文

关键词:熏陶感染;剖析揣摩;课感;慧眼;摄取营养;探究式教学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汉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着语言实践。正如游泳运动员要有良好的水性,搞音乐的人要有良好的乐感一样,要学好语文,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因此,我们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呢?我认为应重点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教师语感的熏陶感染

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感,创造有利于学生语感训练的环境和氛围,是首要条件。而这方面能让学生受惠最多的应该是我们教师的语感。如何提高教师的语感呢?一是多听,二是多学,三是多读。听,是常听身边优秀诵读者诵读或诵读磁带中的语音、语速及节奏感。学,是学习影视作品中各角色语言基调的把所握及肢体语。读,就是常常放声诵读教学用书中的文本及课外读物。养成专心听、用心学、精心读的习惯,并将这种习惯作为一种生活中调节情感的乐趣,假以时日,你会发现你的语感能力将不断上升。在此基础上,还要求我们在上课时要放开架势,摒弃那种夫子型教师尊容,能演善扮,尽情投入。

实践证明,语文教学,尤其是在课堂上,只要有了教师的语感,就有了课感,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从而在师生互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众所周知,许多文本只要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带动下,学生会不自觉地跟上节奏,进入情境,语感在无意识中训练,在模仿中提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意境。

二、注重文本词句的剖析揣摩

词汇和文句是语感训练的基准点,教学中,只有及时、有效地把所握住基准点,才有可能达成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意愿。因此,我认为应当把词句的剖析揣摩作为重中之重。

对于词汇的研究大体分为三类:一是课题字眼的研究。如,《飞夺泸定桥》是不是要用“飞”字的讨论;《孔子游春》一课,为什么用“游春”的探讨。二是句中词语的研读。如,“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人教版《海上日出》)中的“负着”“慢慢”“一纵一纵”“使劲儿”等词的研读。再如,句子“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苏教版《三亚落日》)中“挺拔俊秀”“碧玉般”“捏”“团”“揉”等字、词的研读。三是对于句式的研究。如,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那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像这些排比句、想象句,还有反问、祈使、比喻、拟人、反复等句式的剖析。

我想,如果我们教师能具有一双慧眼,时常去深挖这些字、词、句,并配上“对比写法”的探究式教学手段,无疑会使学生对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起到极大的触动作用,从而使语感能力在无意识中提高。

三、注重影视作品的营养摄取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深入发展,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多是泡在各类网络视频、影视动画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对待这些新媒介对自身的影响之外,还应充分利用这类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不断地从影视作品中摄取语文营养,以提高其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

精彩的广告语会令人反复吟诵,经典的台词会让人印象深刻。为此,我常常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尽量腾出时间,让学生背背精美的广告语、说说近期在影视作品中印象深刻的台词。有时让学生模仿自己感兴趣的情节,或人物的动作、表情及语言等,让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在对影视作品的“余兴”中受到陶冶、得到提高。

四、注重阅读积累的习惯养成

每个学生的良好语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不断地积累,才能达到良好的语感状态,正如一个音感不太好的人常泡KTV而使歌唱水准不断提高一样,学生的语感培养需要由大量的阅读来支配。课标中也曾提到:小学语文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丰富的经验。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了可能性。

大量阅读,我首推古诗词和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这类美文语言优美,诵读起来朗朗上口,让学生养成有选择地阅读积累这类文本的习惯,正如嚼有品位的口香糖来培养良好的口感一样,能为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语感是一种难以名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对语言的感觉,我们不能忽视学生语感的培养,我们应在符合课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