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的一家人作文范文

我的一家人作文精选(九篇)

我的一家人作文

第1篇:我的一家人作文范文

有着一颗童心的爸爸

我的爸爸在外地有自己的企业,所以他一年中只有半年是在家的,我很珍惜和他在一起的分分秒秒!爸爸表面一副严肃的样子,其实他有着一颗快乐的童心,这不,今天他居然要和我比赛车。我和他各给自己的赛车取名字,他的赛车叫“蓝风”,我的赛车叫“红火”。一场激烈的战争开始了,我先比我爸快多了,结果他不服输,“咻”一下,爸爸超过我了,我刚要超过“蓝风”,他突然来了个“神龙摆尾”,害得我无法超车,后来他竟渐渐地慢下来,我一见这个好机会,立即把“红火”超了过去,竟没想到他在用目光注视我,似乎在说:“你死定了!”,其实我中计了,我的“红火”超过了他,我还在沾沾自喜呢,结果“蓝风”用它那强大的体形从我后面撞了一下,最后我输了!

贤妻良母的妈妈

我有一个“全职妈妈”,因为这一点,就有不少人羡慕呢!当我和爸爸在汽车比赛时,妈妈正在厨房烧饭呢!汽车比赛到一半时,饭烧好了,我和爸爸忍不住了,便决定中止比赛,爬上桌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每次妈妈烧好了,坐在桌上时,才发现,她只能吃一半了。因为妈妈手艺太好,所以我便肥嘟嘟的,现在妈妈为了让我苗条些,只能研究一个蔬菜谱了!

好胜心强的我

第2篇:我的一家人作文范文

——本文题记

关于心若,她是一个纯真善良,善解人意的女孩;

关于心若,她对我从来没有虚伪的表现;

关于心若,她是我的天使,我不允许任何物质玷污她。

心若,你已经是我心中不可割据的一部分了,如果你要离开我,哪怕只是暂时性的离开,我都承受不起那份思念的折磨了。其实,我对你的感情已经达到了家人的范畴之内了,你,还会保留着你对我的情谊吗?

“我们都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这首歌曲又从我的钢琴中发出来了,真的,我真的没有一点虚情假意,我为心若用钢琴起这首歌,你愿意把我当作你的一部分吗?

在甜蜜的QQ交谈中,我似乎已经来到了心若的身旁,微笑着看着她写字、读书,如清风般飘飞到她身边,她浑然不知。

在温暖的纸条交谈中,我貌似已经深入到了心若的心灵深处,探究她的烦恼,为她排忧解难。

在细腻的留言交谈中,我才知道了心若有那么多烦恼,我痛恨自己不能够完全解决掉她的烦恼,我尽我最大的能力来帮助她恢复自信,依然是一个快乐的女孩。

心若,家人,家人,心若。

轮回,永不停歇。

就算心若不愿意把我当作她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也会永远的守护着你。守护永远,没有期限。

中考要加油呵,网络上的家人涵儿永远支持着你,不要泄气,不要没有自信,至少,至少你还有我,我陪你走完这段艰辛的人生旅途。

心若,你要加油,以后的路还很长,也许,我只是一个渺小的过客,会有人一直陪伴着你到人生尽头。可是——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不会计较什么,心若+涵儿=一家人。

我们是一家人,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既然是一家人,

还计较什么?

唯一的愿望——

永远守护在你的身旁。

我愿意做你一粒粉尘,

落在你的书桌上,

就这样,缓缓的注视着你一辈子。

酸甜苦辣,我陪你过;

人生旅途,我陪你走。

第3篇:我的一家人作文范文

张卓颖

“小颖子,今天晚上我要上班喽!你一个人在家哦。”妈妈刚说完就带上门下了楼。

我正坐在床上看电视,听了妈妈的话,心里真高兴:“呀!终于可以一个人在家了。”我首先想到的是爸爸老是爱把我的零食藏起来,这回我可以好好找找啦。于是,我打开爸爸的衣柜,翻出爸爸的衣服,只见里面全是我以前的零食,有些都放坏了。我把他们全部抱到床上来。

这时忽然外面传来一阵风声,又传来一阵狗叫声。我一听,吓得冷汗直冒,生怕有坏人来了。我极力克制自己,安慰自己:“别怕,你不是一直希望自己一个人在家吗?”镇定下来后,再仔细一听,原来是隔壁在看电视,声音是从他们家传过来的。我松了口气,想:“还是找点事做做吧。免得七想八想的。”我想起以前在电视上看过教做沙拉,于是我就决定做一盘水果沙拉。我先把那些零食放回原处,就跑进厨房,拿了一根香蕉,剥了皮,又切成几块,可笨手笨脚的我把香蕉切得歪七扭八,厚的厚薄的薄。把它们装在盘子里以后,我倒了一些果酱在上面,我想水果沙拉一定要很甜,我就在上面又撒上一层砂糖。然后我用勺子把它们拌匀,再用别的水果在周围装饰一下。这时陶醉于这美丽作品中的我,完完全全的忘记了我是一个人在家。

我把盘子端到客厅,放在桌上,准备边看电视边品尝我的作品。我用勺子舀了一块香蕉放进嘴里,我感到有一股咸咸的味道在口里蔓延,我立马吐了出来,心想,糖怎么会变味了呢?会不会是我弄错了?

于是我拿起放大镜,到厨房去进行搜索。最后我才知道,糖被妈妈藏在了碗柜里,我撒上的一层白白的东西是盐!

第4篇:我的一家人作文范文

一个星期六上午,我到花园去玩。一阵风吹过,好爽呀!我才知道,秋天来了!

我围着花园边转了一圈,门边的一棵高大的绿榕树悄悄地成了一顶撑开的金黄色大伞。风儿吹过,叶子就像金黄色的蝴蝶,在秋风中自由自在地飞舞着,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榕树身旁的小草没有了以前那么绿,那么密了。在秋姑娘的抚摸下,它们披上了一层黄色的外衣。一些红的、白的、紫的小花儿从小草丛中探出头来,为黄色的地毡增添了一些绚烂的色彩。

花园四周被一条小河静静地围着。我走过小桥,来到桥中心。啊,一阵秋风吹过,树叶飘浮落在小河里,好像小蚂蚁的船队开来运粮食呢!草丛中间的花草一边黄一边绿,从桥上面看下来,就变成了一个半边黄半边绿的小圆盘了。花瓣也纷纷落下,给大地加了斑纹似的。大地变得更美了。

我走到后园,那里小树开始落叶了。那几棵树已经结了小小的果子。果子圆圆的,像一个小小绿绒球。果子落在了地上,落得后花园满地都是。再往前走,就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滑梯了,虽然地面上多了些落叶,也铺了层红的,紫的,粉红的,白的、黄的等的各色花瓣,但小朋友们玩耍的热情一点儿也没减退。他们笑啊,唱啊,为秋日增添了更多的欢乐。

啊,秋天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小花园里,我真正感受到了秋天的美景了!我爱秋日的小花园。

第5篇:我的一家人作文范文

“铃铃……”随着一阵上课的铃声,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了教室,今天社会老师给我们讲了缝口袋的方法。

虽然今天我们没有带针线,但老师给我们讲的很细致,连怎么缝都教了,所以我们都会缝口袋了。

回到家以后,我就向妈妈要布和针线,妈妈疑惑的说:“你要布干什么?”我高兴的说:“缝口袋。”妈妈听后很显然有些不放心,但还是给我找了布。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我开始做起口袋来。我一手拿剪子一手拿布,认真的剪起正方形,这还真是个累人的活啊!我剪的正方形不是少一点就是多一点儿,后来我一生气,干脆就这样了,反正布缝也是缝在里面,外面看不到。我就用这一边多一边少的正方形布片缝了起来。我缝口袋时,忽然感觉到缝东西也是那么困难,针一点儿也不像妈妈用时那么听话,它在我的手里乱动,我用力一扎,一下子就扎在了自己的手上,我边喊痛边看着手上的血往外冒,妈妈闻声跑了过来,看着我的手又关心又生气地说:“你看你,把手都扎破了,快别缝了!”妈妈从柜子里拿出创可贴给我贴上,我忍着痛说:“不行,我不信我缝不出一个口袋!”妈妈倔不过我,只好让我继续缝下去了。“功夫不负苦心人”,我终于把口袋缝好了。可我却发现一个不可忽视的错误—我没有给口袋的“大肚子”装“吃的”,就把它的“嘴”缝了起来。我无可奈何的让妈妈把它的口打开,给它的“大肚子”添满了米,这时的口袋才像个神气的小皮球一样鼓鼓的。我把它的“嘴”仔细的缝好,不让它刚吃的东西跑出来。

以后每次和小朋友玩它时,我都会有一种成功感,因为它是我---没有任何人帮助,一个人完成的。以后我只要失落时,我都会把它拿出来看着它,因为它告诉我只有在长时间努力拼搏之后自己才会成功。

第6篇:我的一家人作文范文

珍品是指价值非凡的精致物件,它人人爱戴,爱戴它的美、它的价格,其实这一切都是物以稀为贵罢了。而我心中的那件珍品却是一件无价宝,它在我眼中是全世界最、最、最可爱、珍贵的宝贝了。它是谁?就是我从小到大的最爱——一个逗人喜爱的小布偶。

别小看它是一个成千上万的小朋友家必有的小布偶,普普通通,不以为然,但是它陪伴着我成长,伴我经历着许多欢笑与泪水。虽然我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孩,不像大人们那样饱经风霜,生活阅历丰富,谈不上有许多痛楚事,但是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像我这样的中学生多得是,我们现在踏进了多姿多彩的少年时期。正是问题多多的时候,要有自己的座右铭,时常提醒自己。而我的座右铭储存器就是我的玩伴——小布偶。

记得这个小布偶是父母送给我的最后一个小布偶,因为那时我已经六岁多,得到这个小布偶时我欣喜若狂,一直抱了它一整晚,简直爱不释手。但在我记忆中,有一次,我和堂妹一起玩耍,正玩得兴高采烈,突然,我听见身后“嘭”的一声,爸爸最爱的小花瓶掉在地下来破了。我本以为不关我事,但细想原来刚刚我把爸爸的花瓶拿来装水,然后随手乱摆它,可能就是摆在桌子的边沿,放得并不稳,接着又跑去玩,没把它放稳。本已经弄得遍地是水,现在又搞得遍地瓦片,惨了,这次可被爸妈收拾得……在这思索期间,我听见一些十分恐怖的脚步声逼近,就像恐龙的脚步声,不,是大象才对,我很想逃,可是怎逃也逃不出家门。我紧抱着我心爱的小布偶,手心冒出了冷汗,怎么办?爸爸和妈妈同时进来了,见到厅里这状况,火冒三丈,立刻不约而同地问:“是谁弄的?肯定是你,顽皮的家伙!”他们气冲冲地看着我。我的脸蛋红得像熟透了的苹果,立刻说:“不是我,是她,是堂妹弄的!”我把手中的小布偶抱得更紧。堂妹辩到:“不是我,我没有……”“你有!”我打断了她。她委屈地哭了,妈妈立刻边抚摩她的头,边叫她不要哭。爸爸对我说:“你别再推卸了,我知道是你弄的烂摊子,你弄破了我最心爱的花瓶,我是很心疼,但是你骗我,我更加心疼。从小我们就教你做人要诚实,你知道吗?”爸爸的声音虽然很平静,却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话音刚落,我的泪珠儿像断了线的珠子那样流了下来,把小布偶都弄湿了,我跑进了房间,爬在床上哭,把门反锁了。我一直抱着小布偶,不久就睡着了。在梦里,我听见了一把陌生的声音“你怎么了,小主人?”“你是谁?”我疑惑地问。突然我看见了我的小布偶,它竟然出乎意料地会说话。“你这次真的做错了。”“我知道。我是不应该骗爸妈的,可我又不想被他们骂一顿,惟有推卸到堂妹身上!”我低下头说。“可是你有想到你堂妹的心情吗?她被你这样一说,她可能也会无辜挨骂,难道她不怕被你父母骂吗?她比你小,不懂事,你就欺负她,你这样做是十分自私的,而且你撒谎,这不是一个好孩子的行为!”听了这番话,我的脸简直像被一个又一个西红柿扔到脸上。我说:“我知错了,我会跟堂妹和爸爸妈妈道歉的了。”小布偶离我越来越远,我隐隐约约听见:“小主人,知错能改是个好孩子,你永远都是我的好主人,我愿伴你成长!”……醒来后,我发现自己还抱着小布偶,爸爸和妈妈、堂妹就在我的隔壁,我鼓起勇气想开口道歉,可是又不敢。我看了看小布偶,记起了它对我说的话。我就对妈妈说:“爸爸、妈妈对不起!我不应该撒谎,不应该这么任性,对不起,要你们担心了。”接着我又对堂妹说:“对不起,请原谅我,好吗?”妹妹连连说:“当然好,当然好!”爸爸又耐心地对我说:“我们一定会原谅你,你是个好孩子,你会这样想就好了,爸爸的花瓶破了不要紧,可以再买,但是要你懂事却是千金买不到的。”妈妈说:“我们的女儿长大了,遇事懂得思考,知错能改,的确是个好孩子!”我听后,心里的沉重感觉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再次看看小布偶,它在笑啊,笑得十分灿烂,好像在赞许我呢!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我又十三岁了,每逢我看见这个小布偶,就会想起那一件又一件受益匪浅的事,一句又一句让人刻骨铭心的道理,这一切都是小布偶给我的宝贵回忆,每当我遇到任何难缠的问题,解决不了时,这些回忆总会在我耳边敲起警钟,叫我不要放弃,领着我走向解决问题的道路,领我走向成功之路。

第7篇:我的一家人作文范文

访问者:马建智

韩晗:1985年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理事。2009年获得中国传媒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自2003年起至今,已在陆续出版长篇小说《寂寞城市》、随笔集《蝴蝶飞出地平线》、散文集《大国小城》与《侧影年华》等文学作品四部,并在大陆、台湾两地出版《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三十年》、《文化的撒旦和上帝》、《中国当代文学史新论》与《话语的秩序》等学术专著四部。除此之外,还在《人民文学》、《山花》、《读者》、《作品》、《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民族》与《人大复印资料》等知名刊物发表各类作品四百余篇,曾获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中国戏剧文学奖一等奖、《上海文学》文学新人奖、首届天府文学奖等文学奖项十余次。

马建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生于甘肃平凉,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现为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与文艺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在《当代文坛》、《社会科学家》、《理论与改革》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并有专著《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研究》出版。

马建智(以下简称马):作为一名写作者,你有着两种不同的被理解方式,在一些人眼里,“韩晗”这个名字,是一个令人惊羡、钦佩的名字,而在另一些人眼里,“韩晗”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你是去理解这两种不同的解读?

韩晗(以下简称韩):这两种不同的解读实际上隐藏了我这六年来的写作经历,从二零零四年一月至今,正好是我从文六年的纪念。有人说,作为作家,我是不成功的,因为我没有像郭敬明、安妮宝贝那样有很叫好的小说――而且我只有一本小说出版,这是有些不称职的,但是也有人说,作为作家,我是相当成功的,因为我的主要写作体裁是散文与文学评论,《人民文学》、《中华散文》、《读者》、《作品》等知名期刊都登过我许多散文作品,并且还上过中国散文学会与《散文选刊》的排行榜,但是现在的散文也被边缘化了,所以我没法与其他小说作家相提并论。

我还有一个身份,是文学评论者。这当然得益于我近年来对于当代文学的研究与探索,但是这种研究与探索的写作仍然是小众的,主要反响在学术界,而不在民间,所以,我此刻的写作状态仍然是较为小范围的,或者说,在学术与散文之间游离,并未进入文学场的核心。

您刚才说的这两种不同的解读,是我的写作方式。一开始我就没有想过成为一名职业作家,在中国职业作家是很难生活的,我的目标是想成为一名大学教师――用时髦点的说法就是“学者型作家”,这个目标我在2004年初就想好了,记得当时我第一个告诉的人是张悦然,那时她还在新加坡,也是刚出新书。只是当时张悦然还不理解我的想法,当然,现在或许她会理解了。

马:我记得著名学者赵毅衡先生对你曾有过这样的评价:“韩晗是80后新一代中很少见到的‘文化人’,这种文学吾家事,文字上十八般武器无所不能的文化人,‘五四’时代常见到,但此后就日渐少见,在专业分工过细的当代,几乎绝迹。”你认为赵毅衡先生的这句评价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启示?

韩:赵毅衡先生是我很敬重的前辈学者、著名作家,应该说,他是目前国内知识界真正有着“五四”精神烙印的文化人,我在他的身上,总能恍然地感觉到梁实秋、邵洵美等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可以这样说,他一直是我的榜样。

至于赵老师说的这句话,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确实说到我心里去了。当然,这并非是因为我不谦虚,而是因为赵老师与我在文学创作上有着非常相近的观点。我们都很认同“五四”那一批作家的创作精神。

那一批作家,是真正地把文学当作“吾家事”的。譬如鲁迅、梁实秋、周作人、废名、老舍等等,他们既有很好的西学功底,也有很好的国学底子,他们既是一流的作家,也是一流的学者、翻译家与社会活动家。这是为什么那个时代经典迭出的原因。

我身上有很浓重的“五四”情结,我始终认为,那个年代的一批作家,他们的写作姿态很值得赞赏,写作理应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职业。艺术的职业化,只会让艺术进入到类似于工业生产的“体系”当中,这是不应该的。

就我本人来说,我一直都是在积极地寻找写作的兴趣点,譬如我现在正在着手的两个大工程,一个是“民国知识分子散文系列”,主要寻求“五四”时期那些被现代人遗忘的知识分子,并将它们散文化,一个是“民国文学刊物探索”,主要针对一些几乎被现代人遗忘的民国文学社团、文学刊物进行研究,一方面考察其学术价值,一方面将其文学化,变成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学文本,供更多的人了解、熟悉。

马:2009年你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三十年》已在台湾出版,并获得了洪子诚、张颐武、陈晓明、樊星与王尧等诸多知名当代文学学者的一致好评,目前大陆简体修订版即将问世,能否谈谈你为什么要将目光投射在“当代文学”,而不是你刚才所喜欢的“五四”?

韩:我的第一本系统性的学术专著目光在“当代文学”,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许多人都会认为,我选择“五四”、民国基督教或民国出版业作为我的写作对象。但是我最愿意去研究、解读的兴趣所在仍是当代,我只不过是用“五四”文学作为当代文学的参照而已。

这本书的写作实际上也是我个人创作观的寄托。在这本书里,我批评了当代中国文学创作先承后续的两个主流阶段――以“作协专业作家”为代表的文学职业化、政治化与以“出版产业化运作”为代表的文学商业化、娱乐化,这两个阶段的产生,就直接导致了当代文学没有好作品问世。

但是,可悲的是,我们现在仍然沉湎于“自造偶像”的无知阶段,某作家获了什么奖,就立刻捧到天上,各种头衔纷至沓来,恨不得让他去获诺贝尔奖才甘心;某作家出了什么书,就让他担任各种繁重的行政工作,美其名曰“人才培养”,这是不利于文学的举措,也是不熟悉文学规律的随意行为。

作家创作,就是一种随意性的行为。巴尔扎克、福楼拜、海明威,包括鲁迅,谁也不是作协养着的,也不是书商炒作的,而是他们自始至终把写作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夜深人静的时候,写点东西,当作消遣,在强烈的功利性之下,创作出来的东西都不能算是好作品。鲁迅说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写东西,我倒不认为他是勤奋,我认为在他看来,喝咖啡与写作都是爱好,都是生活方式。

在这个问题上,我与另一位学者杨小滨先生有着共同的认识,他在美国,看问题看的或许更透彻一些,记得我曾向他提及某位大陆“知名作家”的名字,他直接告诉我,他并不认为他是大作家,这位“作家”在将仅有几部小说被搬上电视之后,从此就翻来覆去地炒剩饭,在书商的“策应”下,他频出各种文集,出席各种商业活动,在电视屏幕上与三流歌手演员们一道做秀,这种人在五四时期,恐怕是活不下去的。

当代人对于历史的批评权力应该是很小的,这也是我为什么把目光放在当代的原因,我们不熟悉历史,根本不知道那个年代人的真实想法,就像现在有些人指责鲁迅、周作人一样,我认为这种人是可笑的,但是我们有权利批评现在,我们是当代人,我们必须要为后人留下一笔真实可信的精神录,我们欢迎后人将我们的现实与这个时代的批评一起放置到长远的历史视野去考察,而不是让后人来妄自无端地猜测我们。

马:著名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干春松教授曾在博客上称赞你为“少年天才”,的确,十八岁出版长篇小说的作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确不多见,纵然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微乎其微。从时间上看,你和韩寒的起步年龄一样,作为与“八零后”创作的发展同步的写作者,通过这六年的创作,你认为“八零后”与“七零后”甚至“六零后”作家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韩:干春松先生是我一直非常钦佩的哲学家,他的作品我基本上都读过,曾给过我很大的启发,而且在我的散文中也多次援引过他的观点,我非常感谢干老师一直对我的支持与鼓励,但说实话,我不相信也不敢相信有天才一说,而且作为一个写作者来说,天才只是他获得灵感的一部分,特别对于“八零后”来说,“天才”更不意味着有所作为。

至于“几零后”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无论是“几零后”,只要他们还健在,还在创作,那么他们都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组成,就必须要放置到当代文学这个领域中去衡量。

“六零后”与“七零后”甚至“八零后”并没有显而易见的差别,譬如说,很多文笔老练的“八零后”作者,其作品很难被当作“八零后”的文本来解读,尤其是一些散文与历史小说创作,根本没法用作家的年龄来划分。

我不赞同用年龄来划分作家的方式,年长的“七零后”未必就比“八零后”成熟、老成,但是,赢得市场的“八零后”未必就能比“七零后”更优秀。作为一个写作者,我最大的目标是把文章写好,把每篇作品写好,作为一个评论者,我一般只关注作品,而不是作家的身份。

为什么说很多严格的文学奖,都是匿名评审出来的?恐怕就是这个原因,现在很多编辑、学者一看文章作者是八零后,顿时心生反感,脑海里出现的对应词不是嚣张跋扈、不可一世,就是红头绿羽、故作矫情,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很多“八零后”作家们在创作道路上越来越难走的原因。但是,经过这六年沉淀,很多“八零后”作家都改行了――当然,很多一部分是混入文坛,以出书作为求职发财道路的,剩下还是有很多的优秀作家,经过了市场化的磨练,他们的作品仍然非常出色。

你说我这六年的创作是与“八零后”创作发展同步,我还需要补充一点,我和很多“八零后”写作者一起,几乎还是与中国出版产业化同步的,2003年正好是中国出版产业化的第一年,有很多作家那年和我一起进入文坛,现在仍然有历经磨难挫折还在“坚持战斗”的,他们都是好样的,其中有很多作家虽然改行――但是仍然没有放弃创作,他们把文学创作当作了一种生活方式,这很好。我相信,今后他们必然会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顶梁柱。

马:能否具体谈谈你的创作体验,或者说,对于你最擅长并且取得较大成绩的散文创作,你有什么感受?

韩:在这里,我想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去年初,我应邀去某一个大学做讲座,邀请我去的,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学生会女干部,这个女生一开始对我显示出了很了解与较为崇拜的样子,甚至连我早些年觉得很不得体的作品她都津津乐道,我既感到自愧,亦有些感到高兴,作家从来都是不嫌读者多的。但是,当我跟着她走进会堂的时候,她说的第一句话却让我有些非常的不舒服,她说“热烈欢迎作家韩晗先生来给我们讲课,希望喜欢写小说的同学多像韩晗先生请教。”

在这里我没有任何嘲笑或是讥讽这位女生的意思,我的意思是,在大多数时候,很多人会把“作家”与“小说家”等同起来,就像“医生”这个词汇直接指向“西医”一样,很多时候来自于我们内心的东西会将一些概念的内涵或是外延进行改变,这个问题早被德里达等结构主义学家说得很透彻,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但是,我最擅长的是却是散文,却不是小说,这不错,我现在很久没有写像样的小说了,当然,有时候也会写一点,但未能体系。

我曾在去年底总结了一下,从2003年到现在我一共发表了两百四十六篇散文,其中主要集中在文学期刊上,像《青年文学》、《民族论坛》等杂志都为我开设过较长时间的散文专栏,并且现在还在为《读者》杂志撰写专栏,其他稿件也都零零散散地发表在《人民文学》、《中国民族》、《中华散文》、《散文选刊》、《海燕》、《作品》、《滇池》与《鸭绿江》等刊物上,林林总总的两百余篇,通过我的感受,我觉得这些论文似乎都在指向同一个命题――反思。

所谓反思,理由很简单,我的这些散文都是随性之作,有时是背着笔记本电脑,在丽江下面的小餐厅写的,有的是在汶川某小旅馆里写的,有的是晚上一个人在练完书法以后写的。我没想过这些散文今后能够结集出版,更没想过获得这样或是那样的文学奖。社会习惯认为,写散文的不是作家,写小说的才是作家,我当时加入中国作协时填表,“主要创作体裁”那一栏填写的却确实是散文。我认为,散文本身有比小说更强烈的反思性――尤其是对于日常生活的反思,因为散文本身比小说更接近纯文学,它抛弃了情节、结构、叙事等一系列附加元素,直接以文学的形式进入到客观存在的深处,像我这种把文学当作生活方式的人,更适合于散文创作。

马:在青年作家中,像你这种不为功利而写作的作家实在是非常少,特别是把写作当作生活方式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你是如何理解文学创作与生活两者之间关系的?

韩:我认为,文学是一种很虚的东西,但它一旦和生活相联系,就又变得很实在,以前我们说,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恩格斯在他的名篇《致康拉德・施米特》里也说,文学是“漂浮在上空”的意识形态,这些论断都说明,文学本身就有着虚与实的两重属性。我主张文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让文学来替代生活――文学来替代生活就是作家的职业化。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关于文学创作与生活的关系,我认为有三点值得注意。首先是文学创作自身的规律属性,在任何时代,文学创作本身是生活的一个部分,它与“生活”是母集与子集的关系,生活为文学创作提供营养,而文学又作为生活的调剂,写作者与生活、文学的关系应该采取两两旁观的态度,既要与生活保持距离,也要与文学保持距离,这样才能以更精准的态度,以文学的态度更客观地把握生活,很多人不是专业作家,但却有着很优秀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原因。

第二,文学创作并不适合所有人。我从来不会鼓励某个中文系的学生,好了,你去当作家吧。我在很多大学都有过讲课的经历,每当讲完之后,都会有学生拿着自己的稿子找到我,韩老师,我能当作家吗?我说,你最好不要当作家,如果你非要做,你千万不要当职业作家。有时候我都会因为我说出这样的话而好笑,当然我当时的态度确实是很严肃的。写作有时候确实是苦力活,这种痛苦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承受的。如果你把文学当作职业甚至信仰,你某天灵感枯竭了怎么办?

第三,文学和生活的关系,应该是镜子和本体的关系,文学是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是建立在写作者本身精神状态之下的。有些外企职员写出了职场小说,有些导游写出了游记散文,我认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一个作家,自己呆在家里闭门造车,或是到某单位挂职三两天,再写出相关题材的小说,这是不切实际的,这不是文学,这最多只是一种类似于幻象的文本。

文学文本一旦与幻象挂上这就很可怕了,当然,我在这里不是指科幻小说,有些文学本身说的就是幻象,作者可以告诉大家,这就是科幻,就是神话,大家不会把这个文本当真,那么这个文本本身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但是有些作家却打着写实主义的旗帜,但在文本中却拉进去太多他自己自我的、想当然的东西。比如现在有些小说是鼓吹“小三”的,但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小三”都没有好的下场,但是小说里的“小三”却“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事实上他没有当过“小三”或者说他没有把“小三扶正”的经历,那么他的这个文本最多只是他意识形态的反应,而不是他生活的反应,这种文本很容易对读者产生误导,特别在这个价值观多元甚至有些混乱的社会里。

我总说,文学不应该“载道”,但也不应该“叛道”,前些年的身体写作、下半身写作与欲望写作等若干主题风起云涌,无论男作家女作家,都蜂拥而上将自己的性事大肆宣扬,西方、日本的小说里也有这种叙事,但人家却能给美感,而我们,却只是没休止的,为什么?恐怕还是因为这些作家本身不是在用文学来叙述生活,而是用文学来,与幻象的文本相比,这种文本就更可怕了。

之所以我主张把文学作为一种生活状态,除了我本身喜欢较为单纯的散文创作之外,很大原因还是因为我的文学观。很多写作者急功近利,希望一炮而红于是便去写流行小说,如果还嫌不够快,那就去写身体写作、离奇古怪或有悖人伦的小说――确实,这是一种一夜成名的方式,我们的媒介确实还缺乏监管,大众的价值观的确仍存在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从事这样的写作会离文学更近,而是离文学更远了,或者更苛刻点说,这是“出版产业化”在不成熟阶段产下的恶果。

马:读你的评论,有时候感觉很尖锐,甚至很痛快,但读你的散文,却很温婉,很平和,作为当下一名作家,你是否会因为自己的批评而将自己的写作姿态弄混乱了?

韩:批评也要自我批评,很多优秀的作家都是批评家,这不奇怪。除了我的杂文之外,我的学术论文还是很平和的,我尽量不去触痛一些文坛的矛盾,很多问题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去解决的。赵毅衡先生也说过,与很多作家、评论家相比,我是相对独立的。但是我也要注意到很多文学同行的情感,毕竟文学批评不是马路上骂街,中国的新文学才刚刚九十年,而且期间还有如此频繁的政治运动与战争,而西方的文艺复兴却有了三四百年的历史,很多问题不是靠发牢骚就能解决的。

我虽然从事文学批评,但并不欣赏很多批评家的“酷评”姿态,这个词现在还没有更精准的英文翻译,但是这确实是一种故作姿态的刁钻批评,我向来主张,“现代文学以史为主,当代文学以论为主”,并且我自己也是这么去做的。因为当代文学尤其是新时期文学,史料的意义远不如批评的价值,我们无法要求古人,但可以要求今人,这是我为什么如此用心在文学批评上的原因。

一种秩序的重构,需要我们大多数人来解决,并不是一个人几个人可以去完成的。尤其是文学秩序,我承认,我需要自我批评,更需要来自于别人的批评,但这种批评必须要是带有目的性的重构,我们改正了某些问题,获得了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而不是为了批评、炒作或是个人恩怨而批评。

那么,对于这种批评的追求就不会让我有“弄混乱”的可能了。因为我的散文也是对于我本人文学观念――即文学作为生活方式的实施与践行,而我的批评也是一种对于文学观念的实施与践行,两者在这一点上并不矛盾,所以说,我的批评实践是不会影响到我的文学创作的。

马:最后一个问题,我想问的更实际一点,你最喜欢创作哪种风格的散文?或是,你最满意的散文创作是哪一种风格?

韩:我最满意的是关于历史反思的散文,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放弃对当代的思考,恰恰,正如哲学家弗朗西斯・福山所说,反思历史的目的正是要反观当代,当代人所存在的问题往往要从历史中去解决,这就是以史为鉴的实践。但是就我个人来说,对于历史遗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与历史文化等问题的散文化,仍然是我目前从事散文创作最好的突破口。

从文学精神上说,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关于历史的。一方面,职业作家与畅销书作家为了博得眼球,戏说历史、篡改国故,在小说、电视里,皇帝大臣可以天上飞,古人竟可以唱卡拉OK,这一切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大家哈哈一笑,这种情况在西方、日本甚至韩国都很少见,恐怕这是中国人在当代的专利,但是我们的后人看到我们把这样的东西留给他们,实在是一种悲哀。

第8篇:我的一家人作文范文

讲话稿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今年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大考”之年,我们将深入贯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再动员大会精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发动居民广泛参与,迅速掀起创建新高潮,坚决打赢文明城市创建这场决胜战。

一是要统一思想,着力深化对创建工作的认识。社区坚决克服应付思想和畏难情绪、自满情绪,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集中精力,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对照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做细、做实、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并有效发挥社区成员、小区物业及业主委员会成员的主人翁意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打牢基础,树立示范,依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二是要宣传造势,大力营造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大创建工作宣传力度,搞好宣传发动,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创建的积极性。通过社区宣传栏、发放宣传单、入户模拟问卷等形式加强宣传,做到户户动员、人人参与,努力提高社区群众的创建知晓率、参与度和满意度,确保创建工作在社区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进一步形成全民支持创建的浓厚氛围。

三是要创新载体,努力推动创文工作的圆满完成。立足社区实际,把文明社区创建作为城市文明创建的“细胞”工程抓实、抓好、抓出特色。积极做好社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老小区改造工程和社区活动中心的建设,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吸引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教育社区居民学会文明走路、文明开车、文明说话,使广大社区居民自觉养成良好习惯。小节之处显大德,细节之中见文明。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件事关全市、全区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做好创建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以志在必得的信心,坚决打赢这场硬仗,为确保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取得成功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讲话稿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今年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战决胜年,市委、市政府召开攻坚再动员大会,这既是动员会,又是鼓励加压会。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打赢决胜攻坚战,我们责无旁贷。逯家庄决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以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决心,坚决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保证圆满完成所肩负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一要抓宣传、促动员。我们将在前期创建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村广大党员群众,按照教育奠基、舆论引导、宣传鼓舞的思路,精心组织党员、青年志愿者、义务监督员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城市的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员参与创建文明城市的浓厚氛围,举全村之力、集全民之智,坚决打赢创建文明城市这场战役。

二要抓监督、保成效。继续坚持村党总支牵头、书记负总责、村“两委”干部包片创建的工作机制,强化目标责任制管理,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成效。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逯家庄郑重承诺,逯家庄将严格按照各级党委、政府和创建工作的目标要求,以这次会议为新的契机,再动员、再部署,抓重点、攻难点,扎扎实实做好创建的各项工作,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答卷。

讲话稿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这次决赛*组29号选手祁英,是土门乡中心幼儿园的一名教师.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家风正家训创文明城做文明人》。

诗人艾青有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之所以一开始就想到这句诗,因为它不仅饱含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更多的是坚毅的时代精神和青春的气息,让我为之激动和振奋。

文明,是一个城市的品牌,是形象、是素质、是实力,是一张亮丽的名片。而家风家训无疑成为这张名片中最耀眼、最振奋人心的字眼。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国家规家训的一大特点,成为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诸葛亮的《诫子书》、朱子的《治家格言》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所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也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都从反面*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努力实现*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第9篇:我的一家人作文范文

安忆老师近年来笔耕不辍,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文学创作热情。同时,她还舅担社会责任,领衔复旦大学文学创作硕士班的教授工作,以自身的丰厚学识和经年感悟来延续中国文学写作的时代薪火。

即便是如此繁忙,但在听完我们有关“发展繁荣文化艺术、时代呼唤经典大家”的采访意图后,她还是欣然为我们安排了一个周六的午后。

在铺着暗红色木地板的客厅里,王安忆老师专门煮制的红茶散发出淡淡香味,与她堆满一整面书架上的专著相映生意。也就是在这样一个极富文化味道的下午,王安忆风度优雅、淡吐睿智地与我们纵谈起中国文学艺术的现状和对新时代文学经典、大师大家的殷切呼唤。

记者:王老师您好。进入新世纪、新时期后,我国文化建设全面加快,文艺创作日益繁荣,正呈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局面。请问您怎么看待和评价目前中国文学艺术创作所面临的客观环境?

王安忆:目前中国文学艺术创作所面临的环境总体上是比较积极的。首先,中国当前的社会特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文学艺术创作是利好之事――矛盾凸显期各种社会矛盾激烈,正好可以给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的原材料,但关键是我们要怎么看待那些体现社会矛盾的作品。

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事情,不管这个社会和人民怎么看待激烈的社会矛盾和反映这些矛盾的作品,作家艺术家都要给予可能的理解和关注。

其次,我们现在的文学创作环境非常开放,即使一些涉及重大敏感题材的作品,作家艺术家们都可以在香港、澳门或台湾出版。现在在题材创作上,基本说来是没有什么禁忌的。很多作家出版了一些看似属于敏感内容的书,但事后也没受到什么影响。这说明中国现在的出版环境已经相当宽松了。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文学出版依然有一些限制也是正常的,即使是在西方也是同样的情况。西方的作家一样有很多内在的限制,比如不能宣扬共产主义主张等等。当然,作家艺术家们希望创作环境再宽松一些,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再次,现在政府所营造的文艺创作环境相对好很多。全社会都在营造一个大文学的时代,并想尽办法促成文学经典和大师大家的诞生。政府在创造条件,作家在努力跟进,整个社会也都尊重作家艺术家群体,尊重文学艺术创作的规律,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也与这个时代的特征紧密相连。这具体表现在,在社会价值多元、精神文化丰富以及市场化思潮的冲击下,作家艺术家群体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其所进行的文艺创作也出现了风格迥异的分化局面。

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中国的作家艺术家所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一方面,作家要秉承传统文学理念,为中华民族的文学事业作出贡献;但另一方面,作家个体自身也面临着市场的诱惑与压力。

这种压力重重叠叠,在市场因素的背后,或许还有其他的力量与潮流,这也使得作家艺术家面临的创作环境错综复杂。所以,我们的作家艺术家更要有坚守文学理念的自觉性,同时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记者:我国的文艺创作确实正逢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全国文艺创作也正呈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但是,与日新月异剧烈变革的伟大时代和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我们还缺少与这个恢弘时代相匹配、能震撼于当代、传之于后世的精品与大家。请问您是如何看待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缺乏精品力作和大师大家这一现状的?

王安忆:文学艺术创作其实是一个精神层面的东西,它带有一定的精神价值判断,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现在或许是有好的文学作品,但可能还没有被人们发现,所以要说完全没有,也未必见得。

我想,这些能流传百世的好作品一定是持批判态度、与现实持有距离的作品。这些作品不能说现在没有,很可能是已经有了,但还没有被人们广泛传阅。

另外,我还觉得好的作品就像一座大房子,里边房间再多,线索却很简单,只要找到一扇主要的门,这扇门一旦打开,就会非常顺利地走遍它所有的房间,而且你会发现所有的房间其实都是连成一体的。这个能够通向全部作品并达到全而深刻理解的“门”,就是潜藏在作品中的作家的主观精神以及创作的能量。

我们现有的经典作品和大师大家,大都是经过历史的检验和时代的选择留存下来的。所以,虽然现在整个社会都很急切,但我们还不能轻易说什么样的作品会传世,或者这个时代不会有文学经典和大师大家等等。时机还没有来临,我只能说,现在还不是我们对这个时代的作品和作家下定论的时候。

我们要耐心一点等待,不可操之过急。俄罗斯19世纪出现的大文豪托尔斯泰也就100年出一个,这个可是急不来的。当然,也很可能在某个时段集中地涌现出大批人物,就像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那样。

记者:那么我们现在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大师大家和精品力作的涌现与时代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王安忆:也许,我们只不过是正在经历一个黄金时代的酝酿阶段,一些作品、一些作家的影响力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检验。现在我们所说的大作品的“大”,往往不是真正的伟大,而是市场经济中人们心理趋向的篇幅大和规模大。这是一种基于市场利益需求的“大”。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历史上每一个文学繁荣的时期,恰恰都不是人为地去促成的,它们大都是一利-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发展热潮。回头看一下,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文学热潮,19世纪俄罗斯的文艺繁荣时期,以及20世纪初的美国文学迅速发展阶段,我们都可以看到,每一个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学和作家的姿态并不是非常配合当时的政治社会环境。

同样,好的作品和所处时代的关系也难以严格界定,法国大文豪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就是写他所处时代几百年以前的故事。好的作品是不能被限制就是哪个时代的,如果太贴合时代现实、当时的形势,那就成了报纸新闻了,这样怎么能长久地流传下去?

我们现在的条件还是比较丰裕的,作家艺术家有很多基金可以去申请,也有很多想法、很多构思可以去实现。但是,好作品的创作、问世和钱、物质的多少没有必然的联系。就是赞助1个亿给一些作家,他们写不出来就是写不出来。外界的任何条件、任何人的帮助都发挥不了作用。

记者:您是怎么评价当前中国作家的状态的?他们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生态环境?

王安忆:你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现在的文学艺术界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这个社会到底需要哪一类的作家。关于这个问题,现在的人们并不是很清楚。中国有很多的文学奖项,也有自己一些很好的评判标准,但是却被很

多的事情弄得乌烟瘴气。当然,这恐怕是世界上一些成熟奖项所面临的通病。就像西方著名的诺贝尔文学奖不是也有其阴暗面吗?

有人现在提出文艺创作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这恐怕是非常错综复杂的,错综复杂到有时候我都不太愿意去了解、去想。我始终认为有一点非常重要,即文学和别的艺术都不一样,文学是非常个人的。如果说非要靠外界的帮助来“创造”出经典作品和大师大家,那可能真是无从帮起。

我们这一代作家,是在个性解放、尊重个体的新时期文学中走上舞台的。这些作家获得了大众的关注和追随,以为领导大众是我们不可推卸的使命。但是等到个人主义遍地开花,又陡然发现其实大众不再那么强烈地需要文学。在做惯了主角之后,做一个边缘人使一些作家深感痛苦,不明白通过前仆后继而争得的独立位置原来不尽是快乐。一些作家正在一步一步地离开他们的立足之地,而失去立足之地意味着自我的丧失,这是真正令人痛心的。

我是一个非常单纯的作家,只管自己的文学创作。我每天关心的就是有没有好的构思、能不能写出好的作品。还是那句话,文学是一个非常个人的东西,它一般和政治刻意保持相对的距离,所以不能指望一个真正的作家非常理解政府在某一时期的政策和策略;或者说,不能期待他一定要和某个具体的政策合作。如果要尊重文学创作的话,我们就一定要尊重这一点。

记者:您如何评价作家艺术家本身的素养和优秀文学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

王安忆:这个时代很复杂,对作家也是一种挑战。好的小说当然是要有深邃的思想,这和作家个人的才能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但是现在,很多作家都比以前富裕了,甚至一些人在体制内也拥有一定的职务。这些作家被纳入整个行政体系的管理,被纳入所谓的体制内,有时候并不一定是好事。

一些作家被纳入政治体系后,他的意识形态就会变得很微妙。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这样的作家,一方面政府非常喜爱他;另一方面,广大读者又都能认可他。这简直不可思议。

一部伟大的作品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因此,作家这个群体最好不要被管得太严,最好还是要和一时一地的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担任职务的作家都受到了某种限制。当我一开始做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的时候,我自己其实心里很害怕。我当时有一种命运感,怀疑自己是不是从此就不能再写了。因为很多人当了“官”都不能写了,虽然这也不算什么“官”,但当时真的挺恐慌的。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有些多余。上海市作协的工作机构很有运作的能力,一直都在保护我的写作。

组织上也给予我充分的自由,我不用去作协上班。上海市的领导后来也专门批示,王安忆可以不用出席一些日常的会议。他们知道我的性格,知道我是要保持一定距离的,所以这些约定和批示免去了我很多“杂事儿”,给我一种自由的思考和工作的环境,这对我的创作和教学都非常好。

我曾经说过,写作是一种悲壮的“抵抗”,即作家要在用心写作中“抵抗”日益格式化的生活方式。这种单调的、被分割得越来越精细的生活方式给作家带来写作资源的贫乏,而小说需要丰富的人间常态的滋养。所以,作家要化逆势为契机,努力在格式化的生活中发现永恒的常态,创造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

作家没有权利把自己嗦嗦的东西拿出来麻烦读者,要着重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关注真实的生活和人。小说的外壳应该是写实的,但最后营造的要是一个与现实生活没有太大关系的精神世界。

记者:1983年,您曾应邀赴美国爱荷华大学参加“国际写作计划”,后又多次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访游欧美进行学术探讨和工作生活。那么您是怎么看待中国文学创作环境与国外环境的差别的?

王安忆:总的来说,国内的文学创作环境要好于国外。首先,中国有大量的文学期刊,一般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都可以得到发表。而国外就没有这种优势,他们的作家写出作品后,往往要靠经纪人来推荐作品给刊物发表。而经纪人一般对新生作家、市场认可度不高的作家根本不买账。

一次,我去剑桥参加一个国际写作学术研讨会,他们的好多作家真的很焦虑,都在抱怨写了很多作品,但却找不到经纪人的推荐。

此外,严肃的文学创作在国外并没有什么扶持政策,除一些畅销书作家外,那些作家大多并非以写作为职业。他们有的是大学教授,有的可能只是邮递员,总之单纯依靠写作是养活不了自己的。

当然,国外政府一般也有一些文学基金,作家们可以去申请写作经费。但这些基金并不像我们的这样心急。那些基金一般不要求回报,也不会说今天出了钱,明天就要你拿出作品。

记者:有人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巴金、郭沫若、钱钟书那一代文学大家都有多年的海外学习和生活经历,而现在的中国作家大多连外语都不会,因而在创作时无法融合东西方文明、创作出更深刻的文学作品。您怎么看这个说法?

王安忆:五四那个时期的作家确实都是很有思想、很有启蒙意识的一代人。他们大多中学丰厚,又往西方国家留学、生活多年,深受东西方文化的熏陶与教育,不同文化的碰撞在他们身上产生了人类文明的绚丽火花,因而他们通过文学创作对当时的中国民众进行了很好的启蒙教育。

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那批作家虽然外语相对不好,母语的修养也欠佳,但这些人有着极丰富的生活经验,又接受了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启迪,他们表现出来的文学特征也不一样。

但重要的是,一个作家最后能不能成为好作家,还是要看其个人。作家的成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路线,学院派和实践派本身就是两种不同的路线。

一个作家要走好学院路线,那就得懂外语,因为他需要定期研究海外文化的发展变化,紧密跟踪世界同行的思考和探索;但社会上的实践派就不一定了,懂不懂外语和成为一个好作家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记者:您对当前我们真正从群众需要出发,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有益的文化成果,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有何具体的建议?

王安忆:首先,要大力发展和扶持我们的文学期刊。前面刚刚讲过了,大量的文学期刊是中国文学创作的幸运之事,但现实情况是我们的文学期刊生存状况都比较差,也并未得到太多的资金支持。我们的纯文学期刊一定要保住,如果这些期刊因得不到扶持而垮掉了,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损失就会非常大。

其次,是要重视人民群众的基础文学教育。以前我们去哪儿旅游,我最喜欢的就是到地方的县文化馆去找地方志和民间传说,但是现在各地基本上都没有这类的编撰工作了。这是当前我们文学基础教育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不要像一些沿海发达地区,虽然经济发展上去了,但最基本的新华书店、图书馆和文化站都找不着了,从而造成我们原本

很好的文学教育基础网络都被抛弃了。

另外,一些农村现在真的很萧条,人们都去挣钱去了,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如果真的要在农村办个图书馆,恐怕也没有人去看。

再次,要大力提升全民文学素养,在小学、中学甚至社会中进行最基本的文学素养教育。对中小学生加强文学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不必细说,单单我们社会中广大的白领也需要重视。

现在我们大多数青年白领的空闲时间和农民工兄弟一样,除了捏脚就是看录像。这种休闲方式怎么有益于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所以,政府要下大力气加大对民众的文学艺术教育,这是一个虽具体、但却很有意义的事情。要改变重视经济、科技、理工等教育,却忽视文学普及的现状。

从2009年开始,复旦大学中文系设立了全国首个文学写作硕士班,由我来领衔授课,强调“文学创作的自身规律”,重点培养有一定基础的中文写作人才文学创作的才能。我个人不太反对这种硕士班试点教育,因为通过这种文学教育,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此外,电视节目、电影的品位也要高一些,还要给小孩子留一些时间去阅读文学作品。国外好多大学的一年级都有公共阅读课,他们的孩子一般就从《荷马史诗》开始读起,一直读到卡夫卡。

鼓励作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做法也很重要,要大力推广。同时,对新生代作家这个群体也要重视,因为他们很时尚,很受现在的小孩子们喜欢。

当然,我们的作协、文联等体制也需要加强应有的功能。否则,就很难真正吸引作家们去加入了。在文化体制改革中不能对文艺发展进行简单的量化和数字化,更不能“一刀切”。

最后,一些真正反映现实生活、但又缺乏精神力量的作品影响力很大,可从美学上讲价值很可疑。一味地揭露社会阴暗面,就像民国时期上海的黑幕小说一样。一个好的作品既要写实,又要有高尚的境界。就像托尔斯泰的作品,你确实很不幸,但你也不能堕落。

记者:您对近几年发展壮大的网络文学怎么看?您认为未来会有伟大的作品出自网络文学吗?

王安忆:我虽然不上网,但是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并不会漏看,因为这些成功的网络文学作品还是会出版印刷品的。网络文学作家的写作方式其实和传统不传统没什么关系,他们大多还是希望出版印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