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的一亩三分地范文

我的一亩三分地精选(九篇)

第1篇:我的一亩三分地范文

 由于领导重视、政策到位、措施有力,我市今年小麦播种基础较好。主要表现为:一是播种面积稳中有增。根据农情统计,我市今年小麦播种面积为281.4万亩,比上年264.6万亩(统计局数字)增加16.8万亩(按农情统计,去年为281.1万亩,属持平略增);二是品种品质进一步优化。今年全市优良品种种植面积达269万亩,占麦播面积的96.2%。其中,豫麦49-198、矮抗58、周麦16、周麦18等4个优质高产品种种植面积达164.5万亩,占麦播面积的58.5%。种植优质小麦157.5万亩,较上年增加5.1万亩;三是播期适宜。10月8日—25日适播期内播种面积为255.2万亩,占麦播面积的90.7%。四是麦播技术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共推广药剂拌种165万亩、土壤处理106.2万亩、机耕251.9万亩、配方施肥246万亩,分别比上年增加1.6万亩、8.1万亩、4.5万亩和23.7万亩。

一、当前苗情

麦播结束后,我市各级按照“种子落地,管字上马”的要求,及时开展冬前麦田管理。市农委针对今冬气温偏高,苗情复杂,管理不当易出现旺长的实际,下发了《郑州市2010—2011年度冬季麦田管理意见》,指导群众搞好分类管理。据统计,截至12月15日,全市共查苗补种23.7万亩,中耕55.7万亩,镇压9.5万亩,浇水76.4万亩。

由于播种基础好,管理及时,目前我市小麦长势较好。全市281.4万亩小麦,一类苗99.9万亩,占麦播面积的35.5%;二类苗115.1万亩,占40.9%;三类苗48.4万亩,占17.2%;旺长苗18万亩,占6.4%,平均群体,85.2万、叶龄6.1片、单株分蘖4.2个、单株次生根6.3条。一类苗比例比上年增加了3个百分点(去年一类苗比例为的32.5%)。全市小麦平均亩群体59万头,单株分蘖3.3个,单株次生根5条,叶龄5.2片。分别比去年的48.1万头、2.8个、4.1条和5片,增加10.9万头、0.5个、0.9条和0.2片。

二、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尽管当前我市小麦生产总体形势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由于9月下旬以来,我市一直没有有效降雨,部分地方出现了旱情。据调查,目前我市平均土壤含水量旱地0-20cm为8.5%,20-40cm为9.8%,土壤墒情干旱;水浇地0-20cm为12%,20-40cm为13.7%,土壤墒情轻度干旱。全市已有79.2万亩小麦受旱,23.6万亩严重受旱,主要集中在没有水浇条件的丘陵旱地(荥阳、登封、新密等)。二是受秸秆还田和去年降温偏早,造成群体不足的影响,我市不少地块播量偏大,根据抽样调查,今年我市水浇地平均亩播种量达9.6公斤,旱地平均亩播种量达12.5公斤,假旺苗较多;三是由于小麦播种出苗后气温持续偏高,小麦片叶瘦弱细长,抗逆能力差,部分地块出现旺长。

针对上述问题,12月15日市农委召开了各县(市)、区农委主任会议,韩绍林主任在会上要求,各地要积极行动,抓好以抗旱浇麦为重点的麦田管理工作。下一步要重点抓好:

1、及时浇水,确保麦苗安全越冬。小麦播种至今已有两个月没有降水,有水浇条件的麦田要尽快浇水,促根生长、踏实土壤确保麦苗安全越冬。以利苗齐、苗匀。

2、适时中耕、镇压。对整地质量差,土壤空隙度过大的麦田和旱地麦田,可采取镇压措施,踏实土壤,促进根系生长。冬前要对麦田普遍进行中耕,尤其是浇水后或在降雨后适时中耕保墒,破除板结,灭除杂草,促根蘖健壮发育。对群体过大过旺麦田,可采取深中耕或镇压的措施,控旺转壮,保苗安全越冬。

第2篇:我的一亩三分地范文

2007-2009年度海防林建设情况的自查报告

省林业局:

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海防林建设回头看活动的通知》(琼府办函〔2010〕59号)文件要求,我市及时成立工作组开展海防林建设“回头看”自查工作。4月28日至5月13日,工作组人员按省造林验收的办法,深入造林地块,对2007-2009年在海头、排浦、白马井、新州、木棠、三都、峨蔓、光村等8镇营造的121个小班30292亩(含陆地造林、退塘还林、红树林造林)海防林进行GPS测量面积、造林成活(保存)率、苗木生长状况和抚育管护情况等逐块进行检查,并做好小班调查表登记,对检查数据进行图、表等处理。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完成任务情况

2007年以来,在省林业局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市投入造林资金1791.65万元,经过三年的实施,全市共完成海防林造林30292亩,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其中,荒山荒地造林4909亩(其中红树林2446亩),林分补植补种17580亩,迹地更新7317亩,退塘658.2亩,还林486亩。建设海岸线长度118.3公里,其中:断带造林17.2公里,窄带加宽29.7公里,补植43.5公里,迹地更新27.9公里。

造林任务按年度分:

2007年造林任务为6837亩。完成造林8155亩,其中荒山荒地造林1366亩,林分补植补种2058亩,迹地更新4731亩。

2008年造林任务为12000亩,其中退塘还林279亩。完成造林12030亩,其中荒山荒地造林4134亩,林分补植补种4931亩,迹地更新2586亩。退塘379亩,还林379亩。

2009年造林任务为10000亩,其中退塘还林277亩。完成造林10107亩,其中荒山荒地造林4117亩(其中红树林2446亩),退耕造林45亩,林分补植补种5838亩。退塘279.2亩,还林107亩。

二、海防林生长情况

经检查,成活率在85%以上且长势良好的有24684亩,合格率81.5%;成活率在84%以下的有5608亩,不合格占18.5%。

1、按年度分。2007年造林8155亩,成活率在85%以上的有8041亩,合格率98.6%;成活率在84%以下的有114亩,不合格占1.4%。2008年造林12030亩,成活率在85%以上的有10848亩,合格率90.2%;成活率在84%以下的有1182亩,不合格占9.8%。2009年造林10107亩,成活率在85%以上的有5795亩,合格率57.3%;成活率在84%以下的有

4312亩,不合格占42.7%。

2、按造林类型分。

(1)林分补植补种12827亩,成活率85%以上的有10244亩,合格率79.9%;成活率在84%以下的有2583亩,不合格占20.1%。

(2)迹地更新、残林改造7317亩,成活率85%以上的有7317亩,合格率100%。

(3)灌丛造林4134亩,成活率85%以上的有3006亩,合格率72.7%;成活率在84%以下的有1128亩,不合格占27.3%。

(4)荒山荒地造林5483亩(其中红树林2446亩),成活率85%以上的有3645亩,合格率66.5%;成活率在84%以下的有1838亩,不合格占33.5%。

(5)退耕还林45亩,成活率85%以上的有45亩,合格率100%。

(6)退塘658.2亩,还林486亩,成活率85%以上的有427亩,合格率88%;成活率在84%以下的有59亩,不合格占12%。

3、按林地使用权属分(不含退塘还林面积),国有2814亩,集体26992亩。

4、按树种配置分(不含退塘还林面积),纯林18305亩,混交林11501亩;纯林以木麻黄为主,混交林则多为木麻黄与大叶相思混交。

从检查中可以看出,在沙地上采取迹地更新或残林改造的方式进行造林,其成活率较高;在北部的荒山荒地造林,其成活率较低,其次为岩石地上进行灌丛造林、林分补植补种等。

三、存在问题

我市在海防林建设工作上已下了很大的功夫,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1、部分海防林造林成活率不高,林木生长量差。一是2009年营造的海防林部分成活率低。特别是北部岩石岸地区,自然灾害影响大,表现在土地条件差、石头多、干旱,上半年雨量极少,下半年多集中在台风季节,造林施工时间短,造林成效受到严重影响,苗木成活和生长困难。加上牛羊啃吃苗木,苗木成活率较低,个别地块需重新种植。红树林地因幼苗受到海浪冲击、海螺攀伏、叮咬等,导致苗木成活率不高;二是2007-2008年度的林分补植地少部分成效不高。主要是在原有的林地上进行补植,幼苗生长空间狭窄、水肥不足等难于正常生长,自然死亡较多。

2、退塘还林工作有待继续完善。一是有部分塘受台风影响,堤坝被冲毁、海水倒灌、水土流失等,导致林木死亡,造林成活率降低,如海头镇白沙地、光村镇沙井、木棠镇美龙等塘。二是有的塘因其位置较低,不能种植木麻黄(现计划种红树林),如排浦沙沟、马井南庄等塘。

3、海防林造林资金缺口大,导致海防林抚育和管护不到位。因海防林的造林成本高,且需要长期管

护,一些地块特别是北部岩岸地区,土地条件差、石头多、干旱,苗木成活和生长困难,且抚育难度大。因资金缺口大导致海防林抚育和管护不到位,一些靠近村庄的地块仍存在牛羊啃吃苗木的现象,牛羊处理困难。

4、个别地块因工程建设占用林地,使林地受到破坏。一是海头镇红坎村65.5亩(2007年种植)林地因2009年水务部门进行海堤防洪坝建设,用于集料及道路建设而占用;二是木棠镇棠坎村委会棠坎村约10亩(2007年种植)地因风力发电建设而占用于基站及交通道路建设;三是工业园区建设占用三都镇德义村委林地约70亩,用于交通道路。

四、整改措施

1、开展补植补造工作,确保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达标。一是对2009年营造的海防林,要求业主在7-9月份的雨季进行全面的补植补造工作,否则不给予验收、兑现余下造林经费。二是对2007-2008年营造的海防林,由市农委组织施工队在7-9月份的雨季进行全面的补植补造工作,费用由农委从2010年度植被恢复费中解决。

2、加强林地管理,确保造林成效。一是落实抚育管理工作。对补植补造的造林地进行逐块全面检查,对成活率低的及时用木麻黄、大叶相思、红树林等进行补植补造,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全面抚育,落实除草、扩穴、施肥等措施。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确保成活率和保存率。二是加强对红树林地块的管理。选用无瓣海桑、拉观木、水杨桃等先锋树种进行补植造林,不断增加生物多样性及增强生态效益。三是确实落实护林措施。每片造林地块都要落实护林员进行巡逻护林,在牛羊多的地块采取搭建围栏、挖防护沟等措施,防止牲畜破坏。四是继续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组织巡逻检查,从严打击破坏海防林的行为,努力做到种一片成一片。

3、继续做好退塘还林工作。因台风影响而受损的要及时开展退塘还林损毁坝的修复工作,并及时造上木麻黄;因塘面的水位过低不能种植木麻黄的要因地制宜的种上红树林。

二一年七月六日

儋州市海防林建设自查整改方案

根据我市2007-2009年度海防林建设存在的问题,为确保造林面积的落实和造林成效,结合实际,制定本整改方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海防林建设整改工作由市农委主任陈海洁负责,副主任陈木兴具体抓落实,从市农委营林科技科、市林科所抽调技术人员,分片包干负责,跟踪到点,指导和监督造林施工,确保造林质量。

二、强化质量,确保成效

因我市沿海基干林带地类复杂,土壤多样,有沙地、泥地、石头地等,根据我市地理地势情况,为保证造林质量,一是做好苗木的培育和准备工作。苗木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造林成活率的高低,由农委营林科技术人员在定点供苗骨干苗圃,加强监督和指导,严格把好苗木培育关,并加强病虫害防治,切实做好炼苗、挑苗,清理病苗、弱苗、劣苗,不断提高苗木的质量,为造林准备好健壮优良苗木。整改活动需各类苗木24万株(其中木麻黄8万株、相思苗14万株、红树林苗2万株)。二是因地制宜,以灵活创新的方式抓好整地工作。海头、排浦、马井及光村(一部分)一带属沙地的,采取人工挖大穴的办法种植木麻黄;木棠、三都、峨蔓及光村(一部分)的北部地区采取在原机械挖穴的位置进行人工挖大穴的方式造林。三是根据不同地类,要选用木麻黄、大叶相思等进行混交造林,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根据自查结果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补植补造工作。

2009年营造的海防林保存率不达标需要进行补植的面积为4312亩,由原施工业主严格按造林合同要求在7—9月份的雨季进行全面的补植补造,否则不给予验收、不兑现造林经费。

2007—2008年营造的海防林需要重造100.5亩、补植1296亩,由农委组织施工队在7—9月份的雨季进行全面的补植补造。

三、继续抓好退塘还林工作。

退塘还林是实现海防林断带合拢的关键,我市2008年已退塘658.2亩,但还林面积仅为486亩,因此要抓好退塘后的造林工作。海头白沙地、木棠美龙等55亩塘,因受台风影响,堤坝被冲毁、海水倒灌等,导致部分林木死亡,今年雨季要及时种上木麻黄;排浦沙沟、马井南庄等76.6亩塘,因其位置较低,不能种植木麻黄,要改种红树林;排浦黑石村的35.4亩塘因受台风的影响,坝面受损严重,造成水土流失,导致造林成活率降低,计划在6月修复好坝面,待雨季来临时及时种上木麻黄,以保证退塘后还林出成效。

四、抓好抚育管理,加大保护力度,确保造林成效。

按照“造一片、活一片、保一片”的方针,加大抚育管理及保护力度。一是加强抚育管理工作,对2007年以来的新造林地,除成活率低的抓紧补植补种外,要加强抚育管理,主要是淋水、除草、松土扩穴、追肥、培土、防病虫害等工作;二是加强对红树林地块的管理。要

选用无瓣海桑、拉观木、水杨桃等先锋树种进行补植造林,不断增加生物多样性及增强生态效益。三是落实护林工作,每片造林地块都要落实护林员进行巡逻护林,在牛羊多的地块采取搭建围栏、挖防护沟等措施,防止猪、牛、羊等牲畜的破坏;四是加大海防林保护执法力度,从严打击毁林挖塘、毁林挖沙、盗砍滥伐和各种侵占海防林用地的违法行为,发现一宗,查处一宗,确保造林成效。

五、落实造林资金。

2009年度营造的海防林保存率不达标需要进行补植的面积为4312亩,由各原施工业主严格按造林合同的要求进行补植,资金由原海防林建设资金中安排。

第3篇:我的一亩三分地范文

“十二五”末我国高效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状况

《实施方案》中的高效节水灌溉主要指的是喷灌、微灌、管灌(管道输水灌溉)等灌溉方式。《实施方案》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高效节水灌溉事业呈现出发展社会化、技术集成化、建设规模化、应用大田化、服务专业化等特点。各地各有关部门实施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等项目,促进了高效节水灌溉事业的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有灌溉面积10.81亿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有2.69亿亩,高效节水灌溉年节水能力约270亿立方米,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

但是,到“十二五”末,我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仅约占灌溉面积的25%。受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农业用水方式粗放等因素制约,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潜力还未得到充分发挥,还有较大发展空间。截至2015年年底,北京、河北、新疆、天津、内蒙古等省(区、市)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灌溉面积的比重较高,分别为78%、59%、51%、47%、45%;湖南、广东、安徽、江西、、四川等省(区)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灌溉面积的比重较低,分别为0.5%、2%、4%、4%、4%、5%。

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

1. 建设目标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到2020年,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69亿亩左右,占全国灌溉面积的比例提高到32%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以上,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14亿公斤,新增年节水能力85亿立方米,同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2. 主要任务

《实施方案》提出了工程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两项任务。

(1)工程建设任务。“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其中:管道输水灌溉面积4015万亩,喷灌面积2074万亩,微灌3911万亩。在耕地上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672万亩,其中大中型灌区新增3200万亩,小型灌区新增1868万亩,纯井灌区新增3604万亩;在非耕地上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28万亩,其中牧区600万亩。

从各省(区)下达的建设任务来看,新疆、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等五省(区)的任务量较大,分别为1200万亩、1000万亩、1000万亩、950万亩、650万亩,总量达4800万亩,占到“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的近一半。

(2)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任务。《实施方案》明确,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作为农田水利改革的“牛鼻子”,统筹推进各项体制机制改革工作。一是创新建设管理模式。积极探索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建设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民、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主体。二是建立健全运行管护机制。明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产权归属,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制度和经费,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管护机制等。三是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通过分级制定农业水价、探索实行分类水价、逐步推行分档水价,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四是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等。

区域布局和技术模式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自然条件迥异,水资源禀赋千差万别,种植结构繁杂多样。《实施方案》根据东北、西北、华北和南方等四大区域不同气候特点、水资源条件、农业种植结构等因素,确定了“十三五”期间分区发展重点和技术模式。《实施方案》中东北地区指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西北地区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华北地区指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六省(市);南方地区指长江沿岸及其以南的各省(区、市)。

1. 区域布局

“十三五”期间四大区域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布局状况如下:

(1)东北地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840万亩,其中管灌面积260万亩、喷灌面积855万亩、微灌面积725万亩。

(2)西北地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830万亩,其中管灌面积517万亩、喷灌面积188万亩、微灌面积2125万亩。

(3)华北地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980万亩,其中管灌面积2074万亩、喷灌面积430万亩、微灌面积476万亩。

(4)南方地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350万亩,其中管灌面积1164万亩、喷灌面积601万亩、微灌面积585万亩。

2. 技术模式

(1)东北地区在旱作区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合理发展滴灌、喷灌技术,积极采用抗旱坐水种等措施;在有规模化耕作条件的地区集中连片发展大、中型机械化行走式喷灌。

(2)西北地区要优先在内陆河区、传统井灌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在地表水过度开发或供用水矛盾突出的灌区,在加快骨干输水渠道节水改造的基础上,田间因地制宜地推广滴灌、喷灌、管灌技术;在水资源过度开发区,适度调减灌溉面e,维护生态安全;在草原牧区,根据水资源条件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饲草料地,严格限制生态脆弱地区抽取地下水灌溉人工草场。

(3)华北地区在地下水超采区严禁新增灌溉面积,严禁开采深层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科学开展地下水源置换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合理利用雨洪资源、微咸水、再生水等;在纯井灌区和井渠结合灌区以管道输水灌溉为重点,结合水肥一体化发展喷灌、微灌,推广用水计量和智能控制技术,实现灌溉用水量与地下水位双控制;在地表水灌区大力推广应用高效、管理便捷的高标准管道输水灌溉,条件成熟的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喷灌和微灌工程建设等。

(4)南方地区在传统地表水灌区,积极发展管道输水灌溉;在丘陵山区兴建的“五小水利”工程中,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抗旱减灾能力;在丘陵坡地的果园、茶园、设施农业区等高经济附加值作物区,大力推广喷灌、微灌技术;在糖料蔗种植区大力推广喷灌、微灌技术等。

保障措施和市场投资需求

第4篇:我的一亩三分地范文

2007年上半年县林业局工作总结

2007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面工作,经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县造林绿化步伐明显加快,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工作完成情况(一)造林绿化工作

1、造林全县春季造林完成15000亩,植树167万株。其中,2007年新造林面积12683亩,2006年超计划造林结转2007年2317亩。按林种分:农田防护林2871亩;草牧场防护林2671亩;防风固沙林6465亩;水源涵养林2020亩;经济林20亩;其它防护林953亩。按工程项目分:三北四期工程10000亩;退耕还林工程5000亩。按树种分:杨树纯林面积13154亩,占87.7%;柽柳200亩,占1.3%;混交林1646亩,占11%,其中,杨榆混交135亩,杨松混交1411亩,杨柳混交100亩。造林规模方面,全县有百亩以上造林地块18块,造林面积为4450亩。市级重点工程完成15000亩,其中,高标准绿化7个村、11个屯、一个场,绿化面积400亩;绿化县级以上公路4条,绿化总长度48.6公里,绿化面积1000亩;全县营造农田防护林209条,营造草防林100条,完善农田网格和草牧场网格分别为76个、25个,全县营造农田草牧场防护林面积2580亩;三围造林主要沿北引干渠两侧、双阳河两侧营造水源涵养林,绿化面积2020亩;盐碱地造林面积4000亩,其中,柽柳耐盐碱树种面积200亩,杨树造林3800亩;病腐木更新造林面积5000亩。2、育苗全县实际育苗完成2210亩,新育完成865亩。其中,县骨干苗圃育苗220亩,群众育苗1990亩。在育苗面积中按树种分:杨树1890亩,樟子松130亩,花卉90亩,榆树10亩。柳树30亩,其它树种60亩。3、义务植树义务植树计划全面落实,市下达计划29万株,实际完成29万株,占计划的100%。参加人数11.3万人,占应参加人数16.1万人的70%。建立义务植树基地3处,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了98%。4、补植全县2007年完成补植面积2200亩,补植苗木6万株,对2005年和2006年造林保存率低于80%的地块进行了全面补植,达到了国家验收标准。(二)森林经营工作按照省、市的统一要求和布署,组织编制了县森林经营方案,经省、市审查合格后组织实施。为提高我县森林经营水平,充分发挥森林的各种效益奠定了基础。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开展较好。我县试点单位长青林场重新调整了管护队伍,对部分不能胜任管护工作或管护水平不高的人员进行了调整,全场共撤掉管护人员6名,并及时进行了补充,使全场管护队伍得到改善,管护质量明显提高。(三)抓好林木管护工作加大查处滥砍盗伐和乱捕滥猎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认真保护好森林资源。大力宣传《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打防结合、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综合治理”方针,积极查处各种林业刑事行政案件。上半年,共查处各类林业案件81起,滥伐1起,乱捕滥猎80起。共处罚当事人82人,收缴罚没款1.1万元。构成刑事案件1起,按有关程序移送市森林公安局查办。通过积极申请和向市、县积极做工作,对乡镇林业行政执法工作进行了授权委托,对委托人员进行了林业法律法规及执法知识的培训,加强了乡镇林业执法力度,促进了林木保护工作水平的提高。(四)加强森林防火和湿地防火,春季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在今春森防期间,首先制订了森林防火工作方案和扑火工作预案。召开了全县春季森防工作会议,对森防工作进行了安排和布署。全县森防指挥部划分三个责任区,分片包乡,协调指挥,明确责任。森林指挥部分三个组到所包乡镇场检查指导春防工作,查找漏洞隐患,督促防火工作。突出春防重点,重点抓好长青林场和育苇场防火工作。防火期间,重点林区严控流动人员和车辆进出检查,加强火源管理,完善防火值班值宿制度,取得了连续19年春防工作无火灾、火警的好成绩。(五)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今春,完成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3.83万亩,其中防治青杨虎天牛0.2万亩,青杨天牛1.63万亩,白杨透翅蛾2万亩,占计划3.4万亩的112.6%。检疫育苗地面积3130亩,检疫苗木852万株,剪除虫瘿1.07万个,检疫率达100%。(六)招商引资工作。县下达计划500万元,已完成502万元,占县下达计划100.4%,项目招商造林、育苗、林药开发。(七)进一步加强了两风建设和机关自身建设,认真抓好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认真宣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推进两风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发挥职能作用,做出了应有贡献。认真做好了党建、计划生育、安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老干部、等日常工作。二、具体作法(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今春造林工作。县委主要领导多次过问林业工作,县政府主管领导主持召开了全县春季造林绿化工作会议和推进会,并亲自到乡镇场检查、督促造林进度及造林质量,为我县今春全面完成林业工作提供了领导保证。各乡镇场一把手亲自抓造林,保证了造林任务的完成,保证了造林质量。(二)突出抓好重点造林工程。今春造林中,突出抓好市里确定的重点工程,结合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把村屯绿化放在重中之重。明确责任,保证每项重点工程有专人抓,有专人管。造林期间,全局分成三个工作组,每组由一名副局长带队,深入工作现场,严把造林质量和技术标准,确保了工程质量。(三)抓好林业典型建设,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今春林业典型建设突出了规模大、起点高、质量好等特点。镇和平村和平八屯利用病腐木改造的机会,在屯南重新规划营造了一条护屯林,面积63亩。苗木标准高,栽植质量好,受到上级业务部门的好评。长青林场在今春造林中,绿化林长路两侧7公里,栽植了银中杨、丁香等绿化树种,绿化面积100亩。东兴乡农民姜国富在双阳河堤北横跨三村地界营造水源涵养林,绿化带长4000米,宽100米,绿化面积600亩。(四)抓好林业机制转换,活化造林机制,鼓励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在今春造林中,国有造林仅为3400亩,占全县造林任务的22.8%;非公有制造林1160亩,占77.2%。非公有制林业的大规模发展,加大了林业资金投入力度,减轻了集体积累对林业的投入和农民负担,造快了造林绿化步伐。三、存在问题及下等工作安排虽然在上半年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

1、受今春严重旱灾和低温影响,个别造林地块成活率较低。

2、林木管护方面还存在一定漏洞,有牲畜进地损坏幼树和人为损坏幼树现象,个别地块需挖护林沟。

3、由于中央出台禁止占用基本农田用于植树造林政策,个别乡村干部对政策存在误解加之粮食及耕地价格上涨,造成林业用地减少,农民愿意种粮,而不愿造林,影响制约着林业的发展。在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是:

1、搞好新植林的检查验收,认真抓好新植林抚育管理,采取一定措施,来提高造林成活率,巩固造林成果。

2、继续加强和完善林木管护队伍建设。在恢复乡镇林业执法基础上,利用市出台生态补偿基金的机会,恢复乡镇专业护林队伍,县局争取成立林业派出所。

第5篇:我的一亩三分地范文

一、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增长,农牧民收入稳步增加。

上半年预计全县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含农场)达3*57万元,比去年增加8457万元,同比增长38.1%;农牧民人均收入(不含农场)1048元,比去年增加353元,同比增长50.8%;农牧民人均劳务创收77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元。

二、粮棉生产稳步推进,设施农业步伐加快。

20*年,我县小麦播种面积10.3万亩,单产466.17公斤/亩,较去年增加3.77公斤/亩。其中冬小麦8.5万亩,较去年增加44475亩;平均单产470.65公斤/亩,较去年增产8.25公斤/亩;总产40005.51吨,较去年增加21266.51吨;春小麦1.8万亩,平均单产445.0公斤,总产8010.0吨。完成优质小麦亩产550公斤高产技术推广0.375万亩。完成复播作物播种面积8.7万亩,其中套种黄豆面积7.7万亩。

综合我县实际和棉花市场行情,今年我县在棉花生产品种布局上作了适宜性调整,今年全县种植棉花面积72万亩,其中长绒棉种植面积48.37万亩,陆地棉种植面积23.63万亩。上半年,全县已落实新建温室土地面积149.8亩,新建大中小拱棚面积7460亩,亩均效益万元以上设施农业面积2300亩。全县已投入生产的日光温室面积3235.2亩,大中小拱棚面积8594亩。

三、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全面展开。

围绕节本增效,高产栽培,丰产增收任务,在已有成熟实用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高新技术进行科学组装、配套,不断改进完善作物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大面积推广运用,努力提高技术到位率。

1、大面积推广运用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努力提高技术到位率。

20*上半年全县推广果棉间作棉花高产技术面积(陆地棉120公斤/长绒棉85公斤,次宜棉区陆地棉80公斤)4.2万亩、滴灌棉花150公斤(长绒棉100公斤)面积15.*万亩,推广优质小麦550公斤高产技术0.375万亩,落实棉花滴灌高产示范面积(陆地棉180公斤/长绒棉120公斤)0.5万亩,完成滴灌棉田套种小茴香2.58万亩、直播酸枣地套种小茴香12.42万亩。

今年全县落实复播作物面积8.7万亩,其中复播套种黄豆亩产50公斤以上面积7.7万亩、复播套种特色经济作物0.8万亩。冬小麦播种面积计划种植12万亩以上。

2、大力推广运用测土配方科学施肥技术,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根据全县土壤调查,结合历年土壤养分数据.42万亩。

今年全县落实复播作物面积8.7万亩,其中复播套种黄豆亩产50公斤以上面积7.7万亩、复播套种特色经济作物0.8万亩。冬小麦播种面积计划种植12万亩以上。

2、大力推广运用测土配方科学施肥技术,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根据全县土壤调查,结合历年土壤养分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提出全县各乡(镇)、村(连)施肥推荐方案,并印发给各乡(镇)、村(连),使全县农田施肥配比更加趋于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了肥料利用率。20*年上半年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65万亩,完成“3414”肥料试验10个。

3、狠抓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确保农作物生长安全。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充分发挥病虫害四级网络监控体系,认真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20*年上半年我县各类病虫草害发生面积57.6万亩次,防治各类病虫草害57.6万亩次,其中:棉花病害防治5.7万亩,农田杂草防治33万亩,果蔬病虫害防治18.9万亩;推广“绿色植保”(无害化治理)6.5万亩;结合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及时各类病虫预测预报18期,制作农事顾问电视专栏5期。测报覆盖率达95%以上,准确率达90%以上。

4、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针对以往我县棉花、小麦、玉米种植品种多、乱、杂的局面,加快了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狠抓种子田的申报、办证、标牌生产制度和田间检验工作。全县共四家制种单位申报32660亩制种田,我局严格按照产地检疫规程进行操作,并建立和完善产地检疫田间档案。20*年全县72万亩棉田全部使用良种,良种覆盖率达100%,落实棉花原种繁育田面积0.6万亩,落实小麦种子田面积3860.5亩。

5、农村能源环保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农田“白色污染”治理成效显著。据调查统计,20*年上半年我县农田废膜亩均残留量2.41公斤,同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二是狠抓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面积落实和技术指导。按照无公害技术操作规程,全县共落实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25万亩,占农业用地的10%以上。三是加快农业检测中心体系建设和计量认证步伐。现农业检测中心计量资格认证前期工作已基本就绪,并已提交上级部门审核验收,力争年底通过资格认证。四是农村能源建设有新起色。今年全县大力实施农村户用沼气2500余户农户,现已建成565户沼气池,已建沼气池使用率达50%,建立沼气服务站5个,其中县级1个、乡级4个,目前上级部门资金还末到位,现乡村级服务网点规划选址、人员配置等工作已准备就绪,等上级部门资金到位后启动建设,确保沼气服务覆盖面达到100%。

6、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壮大农业科技队伍。充分利用“科技之冬”、“科技三下乡”活动,采取集中培训、举办讲县级1个、乡级4个,目前上级部门资金还末到位,现乡村级服务网点规划选址、人员配置等工作已准备就绪,等上级部门资金到位后启动建设,确保沼气服务覆盖面达到100%。

6、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壮大农业科技队伍。充分利用“科技之冬”、“科技三下乡”活动,采取集中培训、举办讲座、现场授课、试验示范等方式,开展以农作物高新技术、节本增效实用技术培训,同时还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现场会、观摩会、检查评比等活动,促进交流和宣传。联合科协、科技局计划开展绿色证书培训人数170人,现已完成绿色证书培训53人,目前节水滴灌、户用沼气、设施农业培训班正在进行之中,截止目前全县共培训农牧民实用技术人数达6000人。

7、狠抓防雹减灾体系建设,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上半年全县共发生重大天气过程8次,累计防雹作业252班次,作业高炮炮弹2982发、火箭弹424枚,保护农田面积约90万亩,有效遏制了冰雹灾害的发生。

8、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促进农资市场规范运作。上半年,我局牵头组织农技、种子、农业检测、工商、质检等部门对全县的农资市场开展了3次集中式拉网检查,共检查了52户种子经营户、4家制种单位、25家店面、30个流动摊位销售的农资,共出动执法车辆13车次,执法人员72人次,累计检查各种农药、微肥、生物调节剂共计60多种,合计4000余吨,产品合格率达95%;调运检疫300余吨棉种,产品合格率达98%。有效地净化了我县农资市场秩序,切实维护了农民利益。

9、狠抓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一是认真落实国家有关“两免一补、三补贴”惠农政策。近期我局将联合相关部门认真抓好棉花良种补贴政策的落实,切实将棉花良种补贴资金449.4万元补贴资金补贴到户。二是加大对农村“三乱”和各种达标升级活动的治理力度,严格执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确保各项减负工作落到实处。上半年全县实现减轻农民负担总额3018.6万元,人均减负204.16元。三是严格规范农村土地承包制度,认真调解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上半年共调解4起农村涉地纠纷案件,处结率达100%。四是加强村级财务审计力度,健全了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制度。上半年共完成12个行政村的财务审计,审计金额达944.5*0万元,查处违规资金22.4186万元,现金短缺17509元,挪用金额13200元,涉及违纪人数23人,已追回违规资金3*09元。五是认真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上半年我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数4748人,实现外出劳务创收1288万元,人均创收77元。

四、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差;二是农业科技事业经费不足,认真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上半年我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数4748人,实现外出劳务创收1288万元,人均创收77元。

四、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差;二是农业科技事业经费不足,制约着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三是技术人员素质不高,在高新技术推广和应用上,跟不上形势发展和需求;四是乡镇农技站剥离中心后,技术人员岗位流动性大,业务工作严重脱节。

五、下半年工作打算

结合地县“三干会”精神,下半年农业系统将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重点抓好棉花中后期管理、复播任务落实、设施农业任务落实、冬小麦面积落实和管理、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任务落实、以及良种补贴政策落实等工作。

一是树立全县农业生产一盘棋的思想,充分发挥职能,抓好全县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和服务。

二是加强棉花田间中后期管理工作力度,重点抓好滴灌棉田的田间运行管理、棉田病虫害防治、水肥运筹、化学调控等关键环节,为实现我县今年棉花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全力抓好复播作物和冬小麦播种任务落实。力争全面完成8.5万亩复播任务,重点抓好7.5万亩复播玉米套种黄豆和12万亩冬小麦播种的各项工作。

四是进一步加强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和服务,提高温室生产效益。一是重点抓好新建温室的“五落实”,尽快协调有关乡镇及早动工,完成新建任务。二是及早安排落实秋延茬集中育苗工作,原则上做到秋延后蔬菜生产100%进行育苗移栽。三是提高温室大棚利用率,确保利用率达100%

第6篇:我的一亩三分地范文

尊敬的书记,市长,主席,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全县上下全面贯彻全市年中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五大工程”,奋力实现各项工作上档进位的热潮中,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迎来了全市上半年农业经济运行分析会在我县隆重召开。在此,我谨代表县四家班子和全县各族人民对各位领导、同志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地处河池西北部,总面积3192平方公里,目前总人口16.8万人。县情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城、三县、三乡、四基地”。“一城”:就是红水河上第一城。广西母亲河——红水河流经的第一个县城就是我们,红水河穿城而过,整个县城位于龙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3a景区中,目前正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三县”:一是国家林业大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4.02%,排在广西第一位,今年4月份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有6个国营林场和一个自治区级保护区,林朵林场荣获“全国十佳林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二是水电大县。我县水电资源占红水河流域总蕴藏量的45%,是中国第二大水电站—龙滩水电站的所在地。三是库区移民大县。龙滩水电站一期工程库区搬迁安置移民近3万人,约占全县人口五分之一。“三乡”:就是中国油桐之乡、中国金花茶之乡、中国山鸡之乡。全县有油桐面积45万亩,金花茶13.3万亩,山鸡年饲养量达164.3万羽。“四基地”,就是广西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库区生态淡水养殖基地、珍稀植物种植基地、电力能源产业基地。另外,我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十大景区景点,其中有2个3a级景区,是休闲养生的好地方,目前正在创建广西优秀旅游县,力争明年创建成功。近几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各兄弟县市区的关心支持下,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3年获得“广西经济发展进步县”称号,有1年获得“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称号。

今年以来,我县深入实施“五大工程”,各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在特色农业方面,重点实施“两个百万、十个一万”示范工程,即百万只六画山鸡规范化生产基地、百万袋食用菌生产基地和万亩油桐低产林改造基地、万亩毛竹种植基地、万亩珍珠李生产基地、万亩高脂松种植基地、万亩油茶低产林改造基地、万亩超级稻示范基地、万亩核桃示范基地、万亩林下经济发展基地、万亩名特优水果示范带、万亩珍稀植物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带动,力争到2015年,全县六画山鸡达300万羽以上,食用菌达300万袋以上,油桐达60万亩以上,特色优质水果达30万亩以上,其中核桃10万亩以上,珍珠李5万亩以上,发展金花茶、毛竹、油茶、优质松分别达到15万亩,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80万亩以上等,以此推动农业产业取得新的突破。

第7篇:我的一亩三分地范文

尊敬的书记,市长,主席,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全县上下全面贯彻全市年中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五大工程”,奋力实现各项工作上档进位的热潮中,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迎来了全市上半年农业经济运行分析会在我县隆重召开。在此,我谨代表县四家班子和全县各族人民对各位领导、同志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地处河池西北部,总面积3192平方公里,目前总人口16.8万人。县情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城、三县、三乡、四基地”。“一城”:就是红水河上第一城。广西母亲河--红水河流经的第一个县城就是我们,红水河穿城而过,整个县城位于龙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3a景区中,目前正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三县”:一是国家林业大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4.02%,排在广西第一位,今年4月份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有6个国营林场和一个自治区级保护区,林朵林场荣获“全国十佳林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二是水电大县。我县水电资源占红水河流域总蕴藏量的45%,是中国第二大水电站-龙滩水电站的所在地。三是库区移民大县。龙滩水电站一期工程库区搬迁安置移民近3万人,约占全县人口五分之一。“三乡”:就是中国油桐之乡、中国金花茶之乡、中国山鸡之乡。全县有油桐面积45万亩,金花茶13.3万亩,山鸡年饲养量达164.3万羽。“四基地”,就是广西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库区生态淡水养殖基地、珍稀植物种植基地、电力能源产业基地。另外,我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十大景区景点,其中有2个3a级景区,是休闲养生的好地方,目前正在创建广西优秀旅游县,力争明年创建成功。近几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各兄弟县市区的关心支持下,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3年获得“广西经济发展进步县”称号,有1年获得“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称号。

今年以来,我县深入实施“五大工程”,各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在特色农业方面,重点实施“两个百万、十个一万”示范工程,即百万只六画山鸡规范化生产基地、百万袋食用菌生产基地和万亩油桐低产林改造基地、万亩毛竹种植基地、万亩珍珠李生产基地、万亩高脂松种植基地、万亩油茶低产林改造基地、万亩超级稻示范基地、万亩核桃示范基地、万亩林下经济发展基地、万亩名特优水果示范带、万亩珍稀植物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带动,力争到2015年,全县六画山鸡达300万羽以上,食用菌达300万袋以上,油桐达60万亩以上,特色优质水果达30万亩以上,其中核桃10万亩以上,珍珠李5万亩以上,发展金花茶、毛竹、油茶、优质松分别达到15万亩,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80万亩以上等,以此推动农业产业取得新的突破。

第8篇:我的一亩三分地范文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施城乡绿化工程,继续保持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的重大部署,进一步明确造林绿化任务,全面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森林,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生态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区“五大基地,一座新城”建设目标。

二、目标任务

今冬明春,市委、市政府下达给我区造林绿化任务11298亩。其中:无林地造林1198亩,疏林地造林1600亩,非规划林地造林5500亩(含红树林种植1000亩),生态风景林改造3000亩。

三、成立机构

按照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意见,山上造林由林业部门统筹协调,平原地区(非规划林地)由市政园林牵头的精神,结合的实际,区统一成立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组织部、宣传部、发改局、财政局、人劳局、监察局、建设局、农林水利局、执法局、教文体局、交通局、双拥办、火炬()产业区开发建设指挥部、新城建设指挥办、工业开发区管委会、工会、团区委、妇联、国土房产分局、规划分局、公路分局、环保分局、各镇(街、场)、投资公司等部门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农林水利局局长和建设局局长兼任。

四、责任分工

(一)农林水利局:负责无林地造林和疏林地造林、生态风景林改造造林地块的落实,农办承担的老区山区、村庄绿化(5798亩)。

(二)建设局:负责建成区道路绿化、开发区绿化、公园绿地、校园绿化、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非规划林地造林以及结合“四绿”工程建设、统筹协调火炬、教文体、经贸(交通)、公路、铁路、新城指挥部、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分别负责各自管辖区域内的绿色通道建设(5500亩)。

(三)各镇(街、场):造林绿化建设的主体,具体负责辖区内造林绿化项目的实施。主动同区职能部门对接,落实实施地点及施工方案。

五、任务分解

在上级下达的11298亩的基础上,力争超额完成。

(一)山地造林5798亩。其中:生态景观林建设3000亩、无林地造林1198亩、疏林地造林1600亩,作业设计5907亩,超过下达指标109亩(生态景观林3109亩)。

(二)非规划林地5500亩。其中:单位、厂区绿化2110亩,道路绿化1893亩,公园绿化421亩,校园绿化753亩,红树林种植1000亩,非规划造林6177亩,超过下达指标677亩(详见附件1、附件2)。

六、投资标准

(一)生态景观林改造

全区造林任务为3100亩,每亩投资1450元(市财政审核价),需投资449.5万元,按市、区资金配套比例7:3计算,区配套资金134.85万元。

(二)无林地造林

全区造林任务为1198亩,每亩按普通造林投资1000元(市审核所审定),需投资119.8万元,其中省、市资金配套为:省补80元/亩,市拟补400元/亩,不足部分由区解决,区财政补520元/亩,区配套资金62.3万元。

(三)疏林地造林

全区造林1600亩,平均每亩投资1000元,需投资160万元,其中省、市资金配套为:省补80元/亩,市拟补400元/亩,不足部分由区解决,区财政补520元/亩,区配套资金83.2万元。

(四)非规划林地造林

全区造林5500亩,省里明确要求城区、村镇、通道造林绿化要选用胸径5cm以上的景观树种大苗,种植连续面积1亩以上的片林或2行以上、行距≤4米的林带,符合这一造林技术标准的,省级每亩补助苗木费300元,按照这一技术标准(桉树除外),新造林每亩投资市审核所审定2800元,除交通局、公路局、新城区指挥部、海洋渔业等结合道路、铁路、片区开发、湿地公园,把景观造林绿化纳入已承担责任部门工程建设资金盘子给予安排外,其它非规划林地新造林符合技术标准的,在省级补助300元/亩的基础上,市拟补1500元/亩,区财政补1000元/亩。现有非规划林地造林补植株树占总株数比例超过40%,符合造林技术标准,市审核所审定500元/亩,市拟补500元/亩。

七、完成时限

植树造林季节性很强,要抓紧落实林地、落实苗木、落实资金,确保2011年1月底前完成春季造林的林地准备,2—3月挖穴、下基肥,4月初开始种植林木,4月底前要基本完成造林绿化任务。

八、建设重点

(一)抓好生态风景林建设和无林与疏林地造林

继续推进以城镇背景林及铁路、国、省道及旅游线路一重山为主体的生态风景林建设,努力构建多树种、复层结构、高效益的生态风景林。完成无林地造林。坡度在25度以上的坡耕地,力争全部造上林。对于疏林地,在尽量保留林地中母树、幼树的基础上,按照合理密度进行补植套种造林,确保其成林达标。

(二)抓好村镇“绿包村”造林绿化

各镇(街、场)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注重村镇造林绿化,突出村镇特色,加强对环村林、风水林等景观林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各村利用村旁、宅旁、路旁等空地种植珍贵优良乡土树种,强化城乡结合部、小城镇连接主城区的森林通道建设,争取每一个村都有1片生态景观林。

(三)抓好绿色通道建设

交通、公路部门要抓好区域内铁路和各等级公路两侧红线内绿化带的新建、补植和提升;具备条件的,要积极实施红线外一定范围内的植树造林,把区域内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及城市主干道建成绿色之路、生态之路、景观之路,提高绿化美化水平。

(四)抓好海岸线建设

加快建设海岸线景观带,改善沿海基干林带断带、老化现状,拓宽绿化带,提高防护功能和景观效果。重点建立红树林湿地公园。

九、资金筹措

林业部门、建设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补助,根据以上投资标准,预计全区共需造林资金约2039.3万元(含全区工作经费50万元),下潭尾红树林所需经费全部由市支付,区级财政约配套780.35万元。

十、保障措施

(一)造林资金保证

区财政要把这次造林绿化资金纳入明年财政预算予以重点保证。

(二)发动社会造林

各镇、各部门要广泛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团体、台资外资、民间组织、私营企业和个人,通过捐资、认养、义务植树和租地造林等方式,积极建设党员先锋林、劳模林、青年林、碳汇林、双拥林、风景林等各种纪念林。

(三)简化无林地造林审批程序

我区目前还有少数无林地和疏林地,且都在边远山上,零星分散,造林难度大,这部分造林区林业部门负责规划设计,在符合技术规定的前提下,采用简易施工作业设计,由镇下达给村集体组织实施,或由山地承包经营者施工。

(四)落实前期准备

由于全省大造林,苗木必然会产生紧张,镇(场)、相关部门根据造林任务抓紧组织预定。

第9篇:我的一亩三分地范文

一、攻坚克难,努力完成产量目标

年全镇共完成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23099亩,实现粮食总产3862.1万公斤,比上年3604.9万公斤增257.2万公斤,增7.13%。其中今年共完成粮食播种面积94519亩,比上年101559亩减7040亩,减6.9%,完成经济作物28580亩。在粮食作物中,小春完成小麦播种面积3680亩,产量87.4万公斤;大麦2060亩,产量30.9万公斤;蚕豆15650亩,产量375.6万公斤;薯类9120亩,产量328.3万公斤;杂粮2650亩,产量31.8万公斤;大春完成水稻播种面积30039亩,产量1951.6万公斤;包谷11060亩,产量453.5万公斤;薯类14500亩,产量493万公斤;大豆2100亩,产量44.1万公斤;其它杂粮3660亩,产量65.9万公斤。在经济作物中,完成油菜播种面积6180亩,实现产量123.6万公斤;蔬菜22400亩,产量3200万公斤,实现产值3600万元。

二、加大力度,推广实用科技

1、水稻育秧。今年共完成水稻育秧2983亩,其中旱育秧150亩,打孔薄膜育秧2843亩,秧田除草2740亩,小秧防虫3460亩,防苗瘟2170亩。

2、水稻规范化栽培。全镇共完成水稻移栽30039亩,其中推广双行条栽29300亩,推广单行条栽1739亩。

3、包谷种植。全镇共完成包谷种植11060亩,其中推广地面覆盖9000亩,湿直播9700亩,三干下种1360亩。

4、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全镇今年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65100亩,其中推广水稻配方肥30000亩,洋芋配方肥9000亩,包谷配方肥11000亩,其它配方肥15100亩。

5、积极推广各种间作套种25300亩。开展了果园套种,桑园套种,烟套菜等多种模式,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

6、推广优良品种。今年全镇推广优良品种48600亩,其中水稻30039亩,包谷11060亩,洋芋19000亩。

三、搞好试验示范,促进科技推广

为了进一步探索适应我镇的新技术、新品种,为今后的推广工作打下基础,提供依据,我站积极开展了一些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工作。

1、水稻密度对比栽培试验

针对我镇水稻栽培普遍密度过稀,多数平均每亩只在1.6—1.8万丛左右,靠大量施用氮肥促分蘖,造成水稻病虫害过重,米质下降,产量过低的实际情况,农科站安排了一组水稻密度对比试验。该试验在居委会唐世乔家实施,试验设计为每亩栽2.4万丛和2.6万丛2个处理,4个小区品种都为楚粳29号。通过平时观察记载,实收测产,试验分析,亩栽2.4万丛,平均单产为766.9公斤,亩栽2.6万丛平均单产为752.7公斤,亩栽2.4万丛的水稻产量最高,比亩栽2.6万丛水稻亩增14.2公斤,增1.89%。从试验情况看,结合我镇历年的栽培密度,我镇多数田块的水稻栽培密度应该为2.3—2.5万丛适宜,当然还要根据田块肥力,品种等情况选择合理密度。

2、水稻生物菌肥对比试验

该实验在居委会一组唐世乔家实施。设计为施生物菌肥与不施生物菌肥两个处理,4个小区。通过平时观察记载,实收测产,试验分析,得出亩施20公斤生物菌肥平均单产764.3公斤,未施生物菌肥平均单产745.4公斤,亩增18.9公斤,增25.4%。从平时观察看,分蘖盛期施生物菌肥的颜色黑绿,分蘖通过调查10丛,施生物菌肥平均丛分蘖比未施生物菌肥丛分蘖增0.4个分蘖。有效穗也有所增加,米质有待品尝,田块肥力有待取土化验,通过分析水稻生物菌肥可以适量推广。

3、新农药对比试验

该试验在洪武村委会响水坝村汤万云家实施,该试验设计为亩施阿米妙收30毫升、40毫升、50毫升、爱苗20毫升、三环唑50克、拿敌稳20毫升、对照7个处理,7个小区,面积共1333.4平方米。分水稻分蘖末期及孕穗期两次施药。通过施药,平时观察记载,测产及试验分析,由于今年夏季干旱,雨水较少,今年穗瘟病整体发生轻微。阿米妙收三种剂量处理,防治效果没有明显差异,阿米妙收亩施30毫升、40毫升、50毫升三种剂量的实收亩产为606.9公斤、606.9公斤619.9公斤,亩施50毫升产量高,此药对提高产量没有显著差异,对延长剑叶持绿时间,抗倒伏,促生长的指标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施三环唑亩产615.6公斤,爱苗641.6公斤,拿敌稳624.3公斤,对照585.3公斤,亩施20毫升爱苗,产量最高,641.6公斤,比对照585.3公斤亩增56.3公斤,增9.62%,增产效果显著,达到预期目的。

4、水稻湿直播试验

该试验是县科技局安排项目,在旧州村委会2组孙建刚家田块实施,面积6.3亩。试验设计为水稻种子浸种催芽后机器直播,该试验在田块放水耙平时于4月23日用播种机播种,由于该技术不成熟,田块不宜,播种后大部分没有出苗,造成重新返工,试验失败。通过这次试验,结合我县其它乡镇的试验情况看,这项技术不适宜我镇试验和推广。

四、水稻高产创建成效显著

年通过积极争取,共争取到科技局、农业局水稻高产创建项目两片,科技局的高产创建落实在南盘江以东的洪武片区,农业局的高产创建落实在南盘江以西的长湖片区。通过宣传培训、统一供种、育秧、拉线移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系列科技措施的实施,两片水稻高产创建增产的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提升了镇的生产水平。

1、长湖片区的水稻高产创建。该片区涉及长湖、大桥、马军堡三个村委会,34个村民小组,4128户,14705人。百亩核心区177.8亩,在长湖村委会2、3、5村民小组实施,千亩示范区1200亩落实在长湖村委会,万亩辐射区10020亩,在长湖、大桥、马军堡三个村委会实施。共组织了三次技术培训,12次广播宣传,2期黑板报,受训人数达397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10余份。做到了统一品种,百亩核心区、千亩示范区统一品种为云粳30号、云粳29号,统一规格,确保拉线定量移栽,每亩确保2.6万丛,每丛2苗,做到精确定量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该片高产创建成效显著,9个测产点实收测产,最高亩产805.3公斤,平均亩产723.1公斤,为市、县提供现场2次,效果显著。

2、洪武片区水稻高产创建。该片区涉及洪武、后所、鱼塘、马军营4个村委会,42个村民小组,6539户,23922人。百亩核心区120亩,千亩示范区1000亩,万亩辐射区10061亩。百亩核心区在洪武村委会的万家圩实施,千亩示范区在洪武村委会实施,万亩辐射区在后所、鱼塘、马军营实施。共举办了4次1200人次的培训。统一供种楚粳28号、楚粳29号18吨,通过选用良种,抢抓节令,适时拉线定向移栽、精确定量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系列科技措施的实施,增产效果显著。经市、县专家对9个测产点实收测产,平均单产百亩核心区806.7公斤,千亩示范区754.2公斤,万亩辐射区696.9公斤,达到了预期指标,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五、抓典型,办好样板

1、完成水稻丰产样板3000亩。长湖1000亩,洪武1000亩,后所1000亩。通过推广优良品种,规范化栽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科技措施的实施,提高了单产,实收测产点6个,平均亩产728.6公斤,比对照676.9公斤亩增51.7公斤,增7.6%。

2、完成包谷样板2000亩。石坝1000亩,鱼塘1000亩。通过推广地膜覆盖,集中连片,规范种植,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收测产点4个,平均亩产625.4公斤,比对照542公斤亩增83.4公斤,增15.4%。

3、完成蔬菜样板3000亩。左里堡、马军堡、石坝、车马堡农场圩片2500亩,小堡子李家圩片500亩。通过集中连片,实施大棚栽培,精细管理,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起到了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4、完成桑套菜样板500亩。具体落实在河西堡村,主要通过集中连片,统一品种,进行效益跟踪,平均亩增收3800元左右,进一步探索了桑园套种模式,提高了复种指数,发挥了样板的示范带动作用。

5、完成桑套蚕豆样板1000亩。主要在后所村委会实施,主要采取集中连片,选用良种精耕细作,抢抓节令等措施,目前蚕豆长势良好。

六、特色农业稳步发展

根据我镇的气候、土壤、水利等情况,积极引进云南曙光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永芳蔬菜公司、云南万客齐食品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朝鲜蓟、蔬菜、花卉等特色产业。今年我镇种植朝鲜蓟1600亩,实现产值510万元,蔬菜22400亩,实现产值3200万元,水果种植4300亩,实现产值850万元,水产养殖2450亩,实现产值927万元,种植魔芋2500亩,实现产值452万元,中药材100亩,实现产值16万元,鲜切花200亩,实现产值80万元,进一步探索了发展特色农业的路子。

七、立足本职,兼顾大局,强化服务

针对今年遭遇严重的夏旱,农科站积极开展抗旱科技和实用技术培训,搞好技术咨询配套服务,根据各个农事活动的关键时期,深入田间地头,做好技术指导。全年共举办各种培训194次,12692人次,其中专题培训20次,4120人次,以会代训127次,7842人次,现场会8次,730人次,出黑板报43期,广播宣传215次,印发资料8期5800份。并在关键时期召开了春备耕生产会议、旱育秧会、大春品种鉴品会、农业生产会等,同时为市县提供现场会各一次,农业科技人员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做好调研,做好大春中耕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指导,积极引导农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的种田水平,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同时,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根据镇上的安排,农科站服从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组织人员参与护林防火、蚕茧收购、烤烟移栽、土地清理等各项工作,为维护全镇的稳定和经济发展献计出力。

八、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配合财政所做好年良种补贴、农资直补、地膜包谷的面积核实及资金发放工作,及时把各项惠农补贴发放到农户手中,同时做好中央、省、市、县各项有关农业农村工作政策的宣传工作。

九、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本站的工作性质和工作需要,对农科站全体人员和各村委会农科员设岗定责定项目到人,根据年初计划,实行量化评估考核,制定了考核管理办法,实行考勤(考会议,考技术项目完成,考样板效果,考报表资料,考咨询服务,考办事效率等),实行责任效果奖惩,从而调动了全体农科人员的积极性。

根据本站实际,将农科站分为经作组和粮作组,每周星期一集中学习安排工作,每月定期召开农科员会议,进行业务培训和政治学习,为今年的农业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存在的问题

1、今年夏季干旱,一些科技措施推广成效难以显现。

2、个别村委会对农业科技的重视不够,流于形式,科技工作难以开展。

3、由于村委会换届选举,绝大多数农科员是新当选的,他们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影响着农业科技的推广,今后将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农业科技水平。

4、财政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不足,给农业科技的推广与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5、土地分散,难以集中连片,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6、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多数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及科技措施推广。

十一、下步工作打算

1、继续做好小春种植的扫尾工作,抓好稻后菜种植和四月洋芋种植工作,并做好技术指导。

2、切实抓好小春生产的中耕管理,指导农户做好科学管水、科学施肥、中耕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工作。

3、做好小春的试验示范、样板的观察记载及实收测产工作。

4、及早谋划明年的大春生产。

5、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促进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