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健康教育研究论文范文

健康教育研究论文精选(九篇)

健康教育研究论文

第1篇:健康教育研究论文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问题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正在被社会、广大教师和学生所接受。“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己成为新时期教育的新理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卫生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也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虽然早已蕴涵在传统的教育思想当中,但系统的研究却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截至到2006年底,全国92%高校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在20余年的历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认真探究并解决这些问题,将对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界定存在争论,观点不一

目前流行的观点概括起来有四种,分别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活动论”;以普及心理保健知识、传授心理保健技能,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全个性,促进心理健康过程的“过程论”;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心理各个方面进行积极教育和辅导,促进学生个性全面而和谐发展,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系统工程的“系统论”;以培养、完善人格,提高心理素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功能论”。上述观点各具特色,从不同角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予以界定,但差异也比较大。概念界定不清,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

2.大学生中究竟有多少人有心理问题,不同的研究结论高低差异很大

相关研究显示,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人数最低的4%,最高达64%,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就更多,代表性的如16%-25%、20%、25%、30%-40%等。这种差异不但会引起广大民众频生困惑,也令众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深感困惑、棘手。

此外,在研究工具的选择上,大多数心理健康的调查还是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虽然在国内已被广泛应用,但是该量表主要用来衡量门诊或住院病人的自觉症状和严重程度,以没有症状就是心理健康来作为判断的标准。消极的意义多,没有从积极方面来考虑。用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试不是很完备。

3.教育者的观念落后,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混为一谈

一些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混同起来,把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统统视为思想品德问题。他们常用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德育化的倾向,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作用。

另有一些人将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等同起来,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一种崭新的途径,而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类思想品德问题都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只要在高校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即能有效的解决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从而主张取消德育而代之以心理健康教育,片面夸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出现了德育问题心理化的倾向。

4.课程建设滞后,不能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育人上的独特性

一些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常常变成了传授心理知识的课程。实践性、活动性和互动性弱,教学形式单调,课程考核流于形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重心理测试、轻科学分析,重障碍性咨询、轻发展性咨询,重心理问题诊治解决、轻预防引导工作,重心理问题的调查、轻心理教育方式的调研,重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轻心理训练活动的开展。

此外,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其它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一些教师认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教师的工作,与他们无关,以至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能靠心理教师势单力薄地开展着。

二、应该采取的对策

1.更新观念,立足教育发展模式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虽然也以问题为导向,但这里的问题不应该只是狭义地理解为个别学生有可能危及社会、他人或自身的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而首先要理解为整个大学生群体在青年时期的心理发展问题。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定位于教育发展型而不应是医学型。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重点关注特殊问题的学生;工作重点应集中主要精力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调整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提高人生质量,促进其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要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职能,利用学校教育组织形式的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措施对学生实施有计划的主动性教育(如图1所示),如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行为训练、团体辅导等,以实现教育目的。

2.整合多种教育力量协同合作,建立心理卫生三级保健网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根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有专职心理咨询人员2000人,兼职人员13000人左右,专、兼加起来15000人。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比例要求是1:1500(多数州已达到1:300),如果我国要达到这样的要求,至少需要14.7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为此,我们应另辟蹊径,以学校建立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为核心,形成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牵头,各系部(校区)心理健康教育分机构为实体,在全校各班级中设置心理委员、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并成立班级心理健康关怀小组(让学生之间开展朋辈心理互助)的心理卫生三级保健网。

3.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大学生产生的许多心理问题是师源性的,是因为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存在偏差、教育教学与管理方式不当或师生关系不良甚至恶化导致的。因此,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增强广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是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我国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由非专业人员兼任,知识、经验的不足和角色的混乱,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无法得到保证与提高。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对兼职人员,尤其是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加强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对专职教师,要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配备一定数量的由心理学专业教师和医务人员等组成的精干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在知识、技能、时间等方面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另一方面,教师的心理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教师本人的工作、生活与健康,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在教学与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人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4.在其它各门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要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建立一个以提高心理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统帅各科教学活动的总纲要。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使其与其他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一种协同效应,从而构建一个由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的统一的全新的课程体系。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活动之中,将有助于改变各科教学的现状,又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健康的心理,这是带动大学生身心素质全面与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5.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具体目标上虽然侧重点不同,但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两者在内容上有许多重叠之处,方法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高校德育工作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处理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善于调节、控制情绪,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学会选择自己的职业等。使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步发展。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

现代大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可以归因于信念的淡化和价值取向的扭曲,要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必须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二者在教育内容上的有机结合。

德育工作要引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德育在采用传统的说服、榜样、评价等方法的同时,还要把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了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学生的能力、气质、性格等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多采用会谈、讨论、调查、生活技巧训练、角色扮演、行为矫正等心理教育的方法,增加德育工作的创新性和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借鉴德育的方法和手段,改变过去那种等学生上门,个别交谈的单一方式。在教育方法上可采用课堂教学、小组讨论、教师走进学生寝室等形式,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教育方法和手段上的有机结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高度复杂的基础工程、系统工程和创新工程。我们应当理性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积极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的根本变革。只有这样,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走向规范,走向成熟,走向科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文件,1999-6-3.

[2]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2005-1-12

[3]卢爱新.《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教育与职业,2007,(3):80-82.

[4]梁宝勇.在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主试培训会上的讲话.北京航天航空大学,2004.

[5]马建青,王东莉,王晓刚.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干预研究.浙江社会科学,1998,(4):27.

[6]张大均.我国高校心理咨询亟待解决的问题.高等教育研究,1996(1):66.

[7]郑日昌主编.大学生心理咨询.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2.1.

[8]樊富珉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6.13.

第2篇:健康教育研究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心理咨询室”有名无实

近年来,有无心理咨询室已成为检查各中小学是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硬性指标。为此,有些不管学校条件如何,纷纷在校团委办公室或大队部、教导主任办公室挂上了“学校心理咨询室”的牌匾,也有的学校腾出资料室或小仓库当做心理咨询室,并安排没有接受过心理咨询培训的教师做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有些农村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除上级来检查的时候外,平时,一次也没有接待过来访学生。有学生说:“要找咨询老师作咨询本来就很难为情的,一看咨询室里还有其他老师就更不敢进去咨询了。”学校心理咨询室成了有名无实的存在。

2.心理健康课被其他课挤占

目前,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课时没有统一规定,各学校根据本校的情况自主安排,一般安排在校本课程时间或团队活动课时间。各学校安排心理健康课的起始学年和课时数也各有不同。全校各学年每周都上一次课的学校为数不多,大部分学校都是部分学年两周上一次课。在访谈中,心理健康课教师反映,即使这点时间也难以保证,常被其他主课排挤。值得一提的是,学习压力最大、升学负担最重、出现问题最多的初三和高三年级,几乎所有学校都不安排心理健康课,大多以搞几次讲座的形式敷衍了事。

3.心理健康课教师队伍不稳定

很多中小学校心理健康课教师主要由校医、身体欠佳或年龄偏大的教师担任,也有的是班主任、共青团书记、少先队辅导员、主管教导主任等兼任。即使是已经从事若干年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工作的教师,只要文化课教学需要就马上调整过去。加之提职、离岗、出国或调动等原因,心理健康课教师队伍流动性非常大。

4.心理咨询时间难以保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把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和面向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咨询结合起来,两项任务缺一不可。不少学校的兼职心理咨询教师每天忙于本职的日常工作,能用来搞心理咨询工作的时间日平均仅有1至2小时。有一名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学生找几次都找不到心理咨询老师,以后就不再找了。即便是专职教师,每天忙于上心理健康课,也很少有时间进行个别咨询。

教师们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所持的立场、观点和采用的方法不尽相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多以教育和传授知识的形式接触学生,而心理咨询教师则以理解、同情、包容与接纳的态度接近学生。两种不同的接近方式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不同的。没有学过心理咨询理论与方法的“心理咨询教师”,往往以说服、解释、判断甚至批评教训的方法进行“心理咨询”,其效果甚微,尤其是在心理危机干预状态下也采取上述方法,有时会引起强烈阻抗,甚至会起负作用。

二、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的培训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人。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少数心理健康课教师的力量是很不够的。要解决心理健康课教师素质不高和数量不足的问题,必须对全体教师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素质。有关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中,表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的比例约为16%。2006年6月,我们对吉林省延边地区八个县市的初中教师进行过SCL-90心理测试,结果有254%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其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是当前中学教师群体中最主要的心理障碍。近几年从心理咨询个案了解到,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与家长和教师教育方式的不当有着密切关联,甚至有些教师的侮辱性语言暴力,将学生推向自杀的边缘。因此,要制定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达标的量化标准,规定对学生心理影响较大的一些岗位,如心理健康课教师和班主任等,必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培训和心理测查,并要达到标准,没有达标的教师不能上岗或暂缓上岗。

2.关注单亲和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近年来形成的单亲、留守学生群体,要对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新的家庭结构形式有所认识,要能预见它给青少年可能造成的心理创伤甚至心理扭曲的结果,切实加强学校心理咨询部门的影响力。可采取一对一的近距离心理交流形式进行疏导,让这些学生转换看问题的视角,潜移默化地学会接纳现实、理解父母、自尊自爱、快乐成长;让他们感受到离开父母的痛苦可以变成磨炼毅力、提高独立生活能力的良好机会。要引导教师和周围学生对待这些同学要改同情与怜悯为理解与支持、改另眼看待为一视同仁;在言行上既不要过分地体现照顾也不要冷言相待,不做无意中强化他们有别于其他学生的意识的举动。

3.积极开展同辈团体心理咨询活动

同辈团体心理咨询是在英、美等发达国家较为流行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先对有影响力的个体进行有目的的培训,通过他们与自己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相近的人把握信息、观念或者行为技能,以实现某种教育目标。诸多先行研究和经验证明,同辈咨询是在同辈之间互动和相互影响过程中,帮助同辈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促进自我成长的助人与自助相结合的好办法,是解决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师资力量不足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的最有效方法,因此,应大力推广应用。在成长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社会问题,例如与朋友吵架、受人嘲笑、被排挤、害羞、没有要好朋友等,然而,父母往往看重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对他们的交友问题却常常忽视。但专家研究表明,小学时期不受欢迎的学生,与人际关系良好的孩子相比,将来更易辍学,到了青少年期,也较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并在职业生涯和家庭幸福方面拉开差距。因此,通过开展同辈心理咨询,让孩子了解他们在社交方面的长处和不足,进而加以发扬和矫正,达到熟练地掌握社交技巧的目的。

4.引领学生建立健康的网络文化

在当今信息时代,青少年已成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强烈的好奇心,使部分缺乏自控能力的青少年对网络游戏“成瘾”,最终导致人格扭曲、学业失败。“网络成瘾”成了社会的一个不易治愈的痼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学生成长为本,一方面要通过平时观察和心理普查,测量筛选出学生中哪些是具有性格内向、低自尊、不善沟通、缺乏自控力、易受挫等敏感人格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组织适合他们的团体咨询活动和个别咨询活动,以便做到对有成瘾危险的学生的早期发现,早期介入,及时沟通,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以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变以往教育的封闭堵截方式为适度开放方式,发挥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作用。通过组织兴趣小组,团体辅导活动,引导学生把网络当成学习进步的良师益友和便利工具,引导学生通过制订网络学习计划,建立互相交流的有益网站,通过网络查询资料、学习知识、进行小制作等活动,教育学生健康上网。要引导学生在团体中制订合理使用网络的契约或协议,规定上网的时间,培养其自律能力。要组织一些网络小知识、小设计等竞赛活动来激励学生学好用好网络,激发他们广泛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意能力,让他们成为网络的主人而不是成为网络的奴隶。

5.理性地开展性安全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越是被禁止的东西,越是人们向往的东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冲击禁锢多年的性,要编写体现不同年龄阶段的性健康知识的教材,要根据不同学年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课堂教学、团体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科学的、正确的性教育和性咨询活动;也可以广泛采取同伴教育方式,通过形象有趣的互动式游戏,使性教育活动深入人心。要让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认识到性是神圣的、美丽的,又是自然的、健康的;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获得“性免疫力”,从小潜移默化地习得两性平等、相互尊重的人类美德。

6.建立心理危机干预运行机制

校园危机包括意外伤害、学生自杀、校园暴力、师生冲突、家校冲突,以及波及到校园内的社会非常事件。危机干预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咨询服务,是一种在紧急情况下提供的紧急心理支援,它能帮助当事人度过危机,重新建立心理平衡与获得健康。

目前,学生危机干预普遍被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所忽视,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形成危机干预机制及干预网络,责任没能落实到人。

第3篇:健康教育研究论文范文

一、创设良好的氛围,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心理氛围的创设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起点,是激活或唤醒学生心理活动的“起搏器”,诱发学生积极行动的外在因素;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育人氛围,能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得到发展,逐步让每位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全;同时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是发挥学习潜力,培养学生敏捷思维、主动学习、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条件之一。

1、建立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班集体

在班里开展互帮互学、互助互爱的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深入全面的了解、相互信任,建立平等友爱的同学关系。对有困难有缺点的学生,用平等真诚的态度给予帮助,使他们在学校里,心情愉快,精神放松,以增强其信心,激发其求知欲,鼓舞其勇气,对困难挫折都能勇敢面对,对他人理解、尊重、宽容,让每位学生都能合群。

2、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

3、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实践活动。

中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不懂也不能认识自身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心里的问题更怕别人知道。因此,对学生积极地开展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课外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写“心里话”日记、周记,进行电话谈话、心理咨询,设置“悄悄话”信箱,与他们进行心灵对话,进行心理辅导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是非常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此外,还可以结合雏鹰争章的班队会以及校内的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让学生在开放性的大环境里学习、锻炼。

二、倾注真诚的师爱,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我认为: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非常耐读,而且不易读懂的书,需要教师用智慧和理性去理解,需要教师用理解和宽容去解读,用真诚的爱去感化才能结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1、平等相待,跨越“代沟”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心态,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真诚相对,角色转换。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老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不是靠威严,更不能靠训斥,最靠得住的是老师和学生坦诚相对。教学中,有的老师怕让学生提问,我倒认为学生提问是好事,因为学生的问题是很有探索价值的。虽然老师不是万能的,但是也不要不懂装懂,而应告诉学生实情,老师不会,愿意和同学们共同学习,甚至向学生请教,让学生当“老师”来教老师,这样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师生间的“角色互换”。通过师生的真诚相处、角色互换,学生也会逐步养成求真务实的作风,从而在学习和工作中说真话、掏真劲、办真事,自觉、积极、大胆、主动地去做,把事做得更好。

3、倾注真爱,促进内化。

第4篇:健康教育研究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体育教学

Abstract:InthecourseofcarryingoutCharacterEducationandadoptingtheideaof"HealthFirst",strongphysiqueisthepremise,onwhichyoungstersarebasedontoserveourcountryandourpeopleandbywhichthegreatvitalityofournationisreflected.Frommypointofvies,weshouldcombinephysicaleducationwithhealtheducationinordertoformanewkindofeducationthatincludesphysicalexercises,healthcareandmentalhealth.Inthatcase,wecanincreasetheexercise,improvethepsychologicalcondition,overcomethepsychologicalbarrierandformthepositiveattitude.Thereforestudentsmustadjusttotheirmoodandexperiencetheinterestsandsuccessoftheexercisessothattheycangainphysicalandmentalhealth.

Keywords:HealthFirst;mentalhealth;physicaleducation

一、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一部分,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善状态”,也就是说健康是人生观,心理和社会能力的协调统一,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学校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并养成终生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在对我校学生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中发现,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紧张的人际关系,激烈的竞争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及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不均衡,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部分学生对一些事物在心理上反映比较敏感,复杂,害怕竞争,没有上进心,缺乏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在社会需要与自我价值观中存在着极端矛盾心理。数据表明,50%的学生缺乏自我心理调节能力,43.77%的学生对学习的竞争感到焦虑不安,20.12%的学生处于防范别人,怀疑自己的自卑心理;特别是女大学生的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及对社会和集体环境的适应能力,怕苦怕累,意志薄弱,处事以自我为中心,只愿别人关心自己不懂得去关心他人,心理承受能力差,稍不如意就会怨天尤人,悲观失望,表现出偏激,狭隘,自私的个性特征。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的关系

健康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强健的体魄是青少年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保证,而身体素质又是实现一切素质的重要载体,然而长期以来受历史,传统,体制,实践等方面的制约,学校体育教育目标难以实现。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心理和生理发展趋于成熟过渡和不稳定期,而体育运动是以身体为对象而进行的一种积极的特殊的实践活动,在发展和完善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起着其他教育形式不能比拟和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水平有密切关系,体育锻炼水平越高的人,心理健康程度就越高。

体育活动既有预防作用,又起着改进作用。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一方面陶冶情操纠正不健康的心理倾向,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另一方面体育疗法对于治疗心理障碍,缓解心理紧张,压抑和烦恼,放松身心,维持心理平衡,锻炼心理承受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学校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应该使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形成身体锻炼,卫生健康和心理健康全面结合的学校体育教育。充分利用每一堂课和体育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学生心理现象对客观环境的依赖关系,有目的地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把一个生动活泼的体育课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快乐有序,优化的环境里进行身体练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陶冶情操,培养凝重的社会情感,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身体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大脑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与人的情绪状态和意志努力程度有重要联系。因此体育可在注重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同时注重学生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的教育过程。对学生的不良心理素质进行调整和培养,以达到心理健康同步发展。

二、体育理论常识教育的培养

大学生活泼爱动,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正处在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学校体育应开设基础运动心理学。公共体育课应在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传授的同时,讲解一些国内外的体育形式,体育新闻,竞赛和裁判(规则)知识等。增设体育保健,体育卫生,体育锻炼中的自我监督与评价及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内容。普及体育常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调节和自控能力。

(一)学生兴趣培养教育

兴趣是力求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对于人的认识和活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学生从事活动创造性发展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经被激发,从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某种满足,他们就会产生聚精会神的注意,兴奋及坚强的意志努力等积极感体验。教学中发现学生每次上课时,开始惰性很大,情绪低落,跑起步来腿都沉重地拖在地面不愿抬起,而准备活动中的应该选择一些和教学相关的趣味性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调节教学氛围,以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的情绪逐渐被调动起来,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应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使他们带着求知的渴望和明确的目标用“心”去学。同时,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求动的天性和跃跃欲试的好动心理,抓住学生掌握动作后的自我欣赏,自我表现的欲望,即使恰当地给予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运动的快乐,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地自我,充分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学生情感培养教育

社会情感的强弱,取决于个人在实际中的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感受,师生之间关系对于学生社会情感的健康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在体育课上,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整洁美观的服饰,大方自然的教态,关怀信任的目光,耐心细致的指导,生动清晰的讲解,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都会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到轻松,喜欢看你上课,喜欢上你的课。经过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使学生懂得如何用美好的道德情感去对待别人,以及正确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种情感问题。

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各种情感,通过各种教学比赛培养学生的集体情感,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升华。

(三)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教育

第5篇:健康教育研究论文范文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健康 教育模式 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2.075

Abstract The current mental health status is an important standard to measure the talent, mental health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study and life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hina's talent team.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ay attention to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humanistic care, to implement the party's educational policy and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qual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makes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ims to build the well-off society and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Keywords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ode; theoretical research

1概述

1.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概念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帮助高校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综合教育学、心理学和其它相关学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心理疏导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和心理机能。①这充分展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方法和目标,是一种科学化的提法。

1.2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简介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预期目标,是一种实用性和操作性极强的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架起了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标志着心理健康教育从经验化转向专业化,从无序化转向有序化。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结合多年的实践和国外的研究经验,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归纳总结出心理学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爱心模式和医学模式等几大类,这些模式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但也存在局限性,所以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理论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目标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培养高校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大学生消除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分为心理健康、心理亚健康和心理疾病三个层次,②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分为发展性目标、预防性目标和矫治性目标,发展性目标针对所有学生开发心理潜能,使学生获得最优化的发展。预防性目标是针对心理亚健康的学生制定的,这部分学生虽然没有心理病态,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困扰,严重影响学习和日常生活,所以要帮助他们调节情绪,完善认知,预防心理疾病。矫治性目标针对群体为出现心理疾病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帮助,克服心理障碍。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推广价值

第一,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很难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达地区的教学和管理都比较先进,具有齐全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这是实施高校心理健康模式的前提条件,但是一些欠发达的地区,没有这些先进的教学和管理作保障,导致这种模式很难推广。第二,我国的各个高校之间的教学条件具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经验构建属于自己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致使这种模式缺乏推广价值,所以目前这种缺乏推广空间和推广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问题。

2.2 理论研究薄弱

首先,从国内到国外的理论研究可以发现,③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程序,各个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不同的解释,不知道如何应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其次,缺乏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缺乏操作性,往往只是对理论进行架构,泛泛而谈,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

2.3 整合概念模糊

我国已经开始进行整合,但仅仅只是整合部分要素,还没有实现整体整合。整合既是对各种教育模式的整合,又是对各个模式的实施路径进行整合。目前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整合还没有清晰的概念,缺乏明确的整合标准和整合途径,整合的要素也互不相同。

2.4 本土化研究浅显

我国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借鉴国外的教育模式、经验、理论和方法。但这些经验理论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例如,西方的学生一般具有独立的个性,他们崇尚自由,所以西方的心理健康工作者一般不对来访者进行心理指导,不对他们的心理思想进行任何评判。④但中国的学生则不同于西方学生,中国的学生从小就崇尚权威,非常依赖心理咨询师的指导性意见,如果中国的心理咨询师也尊重来访者的个性和自由,他们的专业能力将受到质疑。当心理出现问题时,西方学生会倾向于求助心理医生,但中国的学生会去求助亲人和朋友,这是因为西方国家绝对尊重别人的隐私权,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则是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所以我国一定要结合自身国情特点进行理论研究,研究出一套属于我们本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践

3.1 加强理论基础研究

面对当前我国薄弱的理论基础,必须加强理论基础研究。在实践过程中,使高校师生和办公室管理人员都积极参与到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的工作中,吸收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其他学科,通过各方的共同配合,加强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研究。

3.2 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由于资金、建校历史和国家扶持力度等不同,我国各个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够发现这些差异的具体内容,才能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依据。但是仅仅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调查学生的家庭和教育等其它背景,所以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调查研究,增强这种模式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依据。

3.3 深入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整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使学生在具有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加强的工作内容。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相对比较分散,⑤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缺乏普遍性,这不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发展。所以必须进行整合,明确整合概念和整合目标,制定出一套规范、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是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国际的发展大形势。

3.4 重视理论本土化研究

我国是文明古国,具有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我国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特点,一定能够研究出最适合我们自身国情发展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于西方的经验,我们只能有选择性地加以借b,必须以我国自身的本土教育为主,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大力进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本土化探索,研究出我们自己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理论。

4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注意问题

4.1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者政教育

促进高校学生成长,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目的,但是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心理障碍和道德品质往往容易混合,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⑥无论是在工作形式、内容,还是方法上都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矫正,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潜能,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思想道德教育则侧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生信仰和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是可以互相融合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⑦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4.2 调适性教育与发展性教育

前文介绍过调适性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的群体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主体是所有学生。我国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发展性教育为主,调适性教育为次,⑧强调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采取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心理素质。

4.3 课堂教育与生活教育

为了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使学生系统且完整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会进行课堂教育,但高校学生的心理活动与日常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课堂化,也要生活化,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增强教学效果。

5 总结

总而言之,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在仔细分析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基础研究、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深入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理论本土化研究,注重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国家储备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注释

① 周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和策略[J].青春岁月,2013(14):240-241.

② 黄建春.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湖南社会科学,2014(4):247-250.

③ 梁日宁,郑文清,杨泽楷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以学生管理的视角[J].时代教育,2015(7):45-45,47.

④ 邵昌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8(10):53-55.

⑤ 刘珊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6):205-206.

⑥ 杨元花.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J].世纪桥,2015(2):63-64.

第6篇:健康教育研究论文范文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种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理念的指导下,对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及其组织形式做出的特征鲜明的简要表述。”[1](P.39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学校素质教育的总目标而建立一种心理教育合理的结构和程序,或总结实施心理教育的经验,创造新的心理教育模式。”[2]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1.理论研究薄弱

一方面,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的分类上面。根据学科背景不同,陈旭、张大钧总结国内外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为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教育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3]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不同,胡凯将心理健康教育分为医学型和教育发展型。[4](P.19)但是学术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概念、作用等的研究几乎空白。另一方面,我国学者构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实际经验,缺乏理论支撑。特别是整合思想在我国流行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了适合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但是这种基于实践构建的模式由于缺少理论基础,在实施中必然遇到一些问题而不能很好的解决。

2.实践操作推广性弱

科学有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具有大范围普遍的推广价值。它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个学校或一个省市。而我国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实践中就存在着操作性和推广性不强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一些发达地区的学者构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相对落后地区很难实施。例如,发达地区的某些模式构建的前提是高校在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合作,学校硬件和软件设施的配套齐全,而欠发达地区高校的条件相对落后,不能满足某些模式构建的前提,致使这些模式在这些地区无法实施。另外,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构建者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经验总结来构建模式。而我国高校之间差异很大,很多模式不具备推广价值、没有推广空间。如何构建一个实践操作推广性强的、具有大范围推广价值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关系到我国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顺利进行的当务之急。

3.整合理念模糊

整合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人的心理的复杂性以及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固有的复杂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须走一条整合的道路,才能实现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大部分都在尝试各个要素之间的整合。整合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模式实施途径的整合。如舒曼[5]等人提出的立体化模式提出了模式构建途径的三个层次,即心理测量、学校心理咨询和开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二是指各种模式之间的整合。如胡凯[6]在分析了医学模式和教育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教育发展型为主,医学型为辅”的生理、心理、伦理、社会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但是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概念比较模糊,整合的要素不尽相同,整合的标准没有明确规定,整合的内容和途径单一缺乏创新。

4.本土化研究不够深入

国外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其发展走在我国的前面,有较成熟和稳定的工作模式。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在理论研究上主要是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经验和方法。在我国当前比较流行的心理咨询模式,咨询的理论、方法、手段和技能等都来自于国外,至今仍没有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深入研究的本土化心理咨询模式。在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几乎都来源于国外的理论成果。由于当前我国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方面的积累较少,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是我国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国外可行的模式,不一定适合我国高校学生的特点和状况,如果不经过一个充分的内化过程而直接拿来就用,很可能在实践中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失败。

二、对策

1.引入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个有效的模式离不开理论的支撑,面对我国当前模式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加强理论基础势在必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正在走一条整合的道路,在实践中整合要求多层次、多角度的调动高校学生、教师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强调多方的通力合作。这就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不能仅仅局限在心理学范围内,要引入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例如,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工作等,来探索和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2.开展高校现状和大学生现状的调查研究

2007年教育部公布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共742所,分布于全国的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家支持力度不同、学校建立历史长短等原因,造成我国高校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通过调查、发现和研究这些差异的内容和表现,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提供物质载体和构建空间,是我国构建具有大范围推广价值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大学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一种模式的作用和价值最终是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和改善情况体现出来的。当前,我国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有很多,“2000年在南京召开的大陆、香港、台湾三地21世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术讨论会上,有报告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90年代上升到了25%,近年来已经达到30%左右。”[7]但我们应该看到,一个行之有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仅仅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够的,还要对大学生的学习、家庭、社会背景、思想品质等进行调查研究。这种全面调查可以提高模式构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构建的模式可以推广到全国各大高校。然而调查和研究的过程是漫长和复杂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3.科学规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趋势

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和地区,都在有意识地探索一种整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把学校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种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和环境,使学生在这样一种具有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趋于分散,大家都从不同的目标取向来研究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这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和个体性,而不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因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整合是十分必要的。“整合”这一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者针对未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趋势提出来的。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未来要走整合的道路,这是国际普遍的发展趋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研究和讨论明确什么是整合、怎么整合等一系列问题,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提供理论的指导。

4.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力开展本土化研究

中国在其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阔,其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传统文化不仅影响人的心理活动模式,而且影响人们在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时的求助方式。例如,西方人普遍比较重视和善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有心理问题会及时求助心理医生。而中国人将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疾病,认为有“病”才去心理咨询,这就造成了中国人在心理问题上的讳疾忌医。”[8]我国当前心理方面的理论实践基本上都来源于西方,由于不同历史文化的影响使得人们的差异很大。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正视中国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吸收外来的理论和方法,大力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本土化研究,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和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佘双好.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崔景贵.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整合[J].现代教育科学,2004,(1).

[3]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2,(1).

[4]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武汉: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5]舒曼,袁爱清,徐紫云,徐朝亮.立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及成效报告[J].华东大学学报,2006,(3).

[6]胡凯.建立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思考[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第7篇:健康教育研究论文范文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健康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有关中学生虐待同学事件、自杀事件的报道层出不穷,更甚者诸如“徐力杀母事件”触目惊心,这不禁让学者、教育工作者、家长等各界人士反思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帮助中学生健康成长。

1 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常见的有元分析和横断历史研究。元分析受文献质量和数量影响大,横断历史研究则弥补其缺点,不仅可以描述心理量随年代的变化规律,还能通过心理量与社会指标的关系解释社会变迁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实证研究常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由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或国外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等诊疗式量表。有部分学者意识到国外量表未必符合我国中学生特点,因此设计了适用于我国中学生的观察量表。

目前我国的研究方法量化分析多于质性分析,还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研究系统,因此信息价值有限,对实际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指导作用比较小。

2 研究内容

2.1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当前的主流看法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正逐渐下降,心理问题很多。也有学者认为不能过度解读,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虽然从纵向上来看是下降的,但横向上良好与中等的比例占据了大多数。

由于调查地点、时间、对象、维度、统计方法的差别,当分析不同的心理健康影响因子时,不同的学者往往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例如孙丽通过问卷调查法发现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城市中学生,而张运生、张百让等人的研究却恰好相反。

2.2心理健康问题表现

部分学者只是单纯地将一系列“不好的”词汇罗列起来,如焦虑、忧愁、抑郁、恐惧、情绪波动、悲观失望、易怒、倦怠、感觉挫折和无奈、感觉孤立隔绝、失眠等,或根据问题的程度划分为抄写作业、厌学逃学、说慌作弊、逆反心理、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暴力倾向、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紧张、神经衰弱、强迫症严重症状。更多学者会采用维度划分,然后再将每个维度划分不同的等级,便于量表观察与定量化分析。

2.3心理健康问题归因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生理因素主要有中学生第二性征的出现、月经来潮、遗精、经常生病等;心理因素主要为刺激取向的心理压力;家庭因素有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和家庭环境;社会因素主要是负面的社会威胁、教育状况、国家的经济状况等。由此可见,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很“奢侈”的问题,有时候引起心理问题的外界因素是不可避免的。

2.4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治疗,主要有三种教育模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研究者发现家长往往过度重视学校教育的作用而忽视自身能够带给孩子的影响,因此建议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采用科学的方式,营造良好的环境,引导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校教育也需要找准自身定位,重在预防,而非治疗,更要防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沦为形式。社会教育也不可缺少,社会从业人员运用自身的心理科学和社会工作的知识、方法、技能和经验,弥补学校教育在理论指导、时间安排、方法选择、多方配合等方面的不足。单一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单一的学校教育难以有效预防与治疗中学生心理问题,需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3 结论

通过分析近十年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可知已有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重定量轻定性,未来还需要更多的质性研究。此外,研究内容较为全面,从理论至践皆有涉及,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只是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现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少数有问题者而忽视多数健康者,重诊断轻预防,未来还需更关注多数学生的发展性问题。

参考文献

[1] 辛自强,池丽萍.横断历史研究:以元分析考察社会变迁中的心理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2):44-51.

[2] 师保国,雷雳.近十年内地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回顾[J].中国青年研究,2007(10):23-27.

[3] 孙丽.对长春地区1091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05):759-761.

[4] 张运生,张百让,高留战,杜富广,王国英,冯文平.开封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2(01):71-74.

[5] 李金钊.上海市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第8篇:健康教育研究论文范文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年第12期第二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起源”里,我们看到经过传统文化漫长的孕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时代召唤下诞生。那么,它是怎样发展壮大的呢?可以概括为三高:高起点诞生,高质量成长,高效率传播推广。

一、高起点诞生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素质教育在我国逐渐兴起,并成为热潮。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而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这就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诞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思想准备,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著作,其中典型代表就是《教育心理学的新使命:提高新一代国民心理素质》(《教育研究》,1992)和《传统国民心理初探――兼与西方比较》(《心理学探新》,1992),这两篇文章随后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为正本清源,我们还立足传统文化,发表了《孔子的心理卫生思想》(《齐鲁学刊》,1991),《孟子的社会心理思想探析》(《齐鲁学刊》,1990)以及两篇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根基”的文章(《高教探索》,2001;《江苏高教》,2003);本世纪又发表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心理卫生思想探析》(《心理科学》,2001),还出版了著作《心理传统――全人发展的教育根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将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到了弘扬传统美德、立德树人的高度。比如,在《教育研究》(1992)发表了《中国传统德育观与当代西方德育观的比较》,在《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高等教育研究》(1996)专门探讨了中国德育传统及其现代化问题,继而在《教育研究》(2006)发表了《美国道德教育50年的演进历程及其启示》,从而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诞生奠定了扎实的德育基础。

建国以来,教育部和国家领导人曾发文或指示十次之多,要求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但在实践中落实效果不佳,这也从实践角度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学习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为此,我们在《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发表了论文《儿童学习障碍的诱因与诊治》,可谓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聚焦学习的前奏。围绕学习这一主题,我们在《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发表了《浅论双脑教育与减负》,在《教育研究》(2006)发表了《多媒体环境中动机、意志和成绩的整合理论》。同时,以语言教学为突破口,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渗透,在《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发表了《论言语能力及其语言教学改革》,在《课程・教材・教法》(2000,2001)分别发表了《正视中国英语 体现民族特色》和《从双脑全能教育思想看外语教学改革――运用脑科学研究成果优化外语教学》,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发表了《基于双脑全能教育思想的5-Ⅰ科学识字法》,在《中国教育报》(2003)发表了《双语全脑识字:从双语趋同入手》。为配合新课程改革,还出版了《新课程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与实务丛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其中《优质高效:因材施教的教育追求》和《协作互动:资源整合的教育力量》两本书对优化教学、减负增效做了深入系统的指导。为深化减负增效,实现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目的,我们还强化了科技手段,比如,在《教育研究》(2002)发表了《网络教育的真谛:人文交互环境下的个性化自主学习 》,在《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发表了《科技进步与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研究》,在《江苏高教 》(1996,1997)分别发表了关于科技进步与教育评估变革的系列文章。

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因此,世界范围对脑的关注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诞生提供了更高的平台。21世纪是脑的世纪。1989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20世纪90年代定位为“脑十年”。1991年欧共体成立了“欧洲脑十年”委员会,推动欧洲脑研究及欧美之间的合作与交流。1996年“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宣布成立“脑研究联盟”。同年日本完成了“脑科学时代”的宏伟规划,并制定了战略目标,投入巨额经费用20年时间完成,力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围绕脑科学及其创造潜能开发,我们从革新教育出发,有选择地做了一些初步研究,比如,在《教育评论》(1992)发表了《教育思维方式变革刍议》,进而深入到脑潜能开发,在《教育理论与实践》(1992,1993,2002)分别发表了《国外关于问题解决与教育的研究述评》《教改的战略重心:加强科技创造力教育――关于开发科技创造力的若干思考》 《右脑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贡献:来自国外的研究证据》,在《心理学探新》(2001)发表了《国外关于右脑的语言功能研究的进展》,等等。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诞生还基于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挑战与摒弃。这首先起源于对传统惩罚教育的否定,我们在《心理科学》(2004)发表了《中小学生对惩罚的心理感受研究》,指出惩罚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进而,专门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中国特殊教育》(2005,2006)分别发表了《和谐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支持系统研究》《国内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述评》,从而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立提供了直接的基础。

如上所述,都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诞生筑起了学术高地。2006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将“开发心理潜能 提高教学效能”立项为“十一五”教育部课题,充分说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诞生的理论和实践高度。

2007年5月12日,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值得历史铭记的振奋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全国首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大会在四川成都胜利召开。在这个史无前例的大会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宣布诞生。得到了与会的教育部领导、中国教科院领导、四川省教育厅领导、美国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和当地代表上千人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拥护。从此,中国心理健康教育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此时,恰逢本世纪初西方掀起的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运动迅速向世界性的心理学革命演变之中。积极心理学运动一传入中国,立即融入中国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洪流,二者相得益彰,使中国特色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民族特色更加鲜明,世界视野更加宽广。再一次验证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这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一诞生就站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高峰、世界积极心理学的制高点。

2008年5月12日,也就是在四川成都宣布全国开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年的同一天,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了。我们迅速整合国内外专家资源和研究成果,在总结国外震后心理重建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震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方案,发表了《震后心理援助:国外的经验与启示》(《中国特殊教育》,2008,6)。在震后心理重建面对“防火防盗防心理咨询”的困境和紧迫情况下,应四川省教育厅邀请,经教育部批准,紧急开赴前线,为灾区提供了震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方案,指导了震区为期两年半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四川省教育厅和当地教育系统的高度肯定,为震后心理重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住了重大事件的考验,被列入教育部简报(2008年第36期)上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成为心理学领域的创举。这些无疑标志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诞生的高起点。

二、高质量成长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诞生的高起点保证了后天的高质量成长。2008年5月,就在实施震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方案的同时,我们在中国最权威的教育类核心期刊《教育研究》发表了《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的基本成熟。仅仅两个月后,我们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国内外第一本《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专著,更进一步详细介绍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完整体系。两个代表作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从理论到实践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框架,成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建设的里程碑。

随后,《中国教育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研究》《中国特殊教育》《大学・研究与评价》《教育文摘周报》等报刊杂志纷纷介绍和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体系不断丰富发展,日臻完善,茁壮成长。

值得专门一提的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扶正”也兼顾“祛邪”。为此,我们主编出版了专门针对问题的《学生问题教育方案丛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这六本书一方面体现了学生完整的心理结构及其在各维度上容易出现的偏差,同时也反映了教育现实中集中而突出的问题。

至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扶正祛邪”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基本健全。与此同时,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另一项基础性工作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即全国大中小学生及教师积极心理品质测查与数据库建设,以及开发大中小学生及教师积极心理品质测评工具。

2009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全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与数据库建设”公益金课题立项并完成。我们采用分组抽样的方式,从全国七大区域: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随机抽取25个地级市的214所中小学,然后以整班抽样的方式通过网络调查平台和纸质量表两种形式从10万中小学生中获得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共计10个年级39,179人的积极心理品质数据。采用比例抽样的方式,从有效数据中抽取10,000人制订常模,大学生、中小学生和教师(成人)积极心理品质测评三大量表也相继发表。2009年9月之后,逐步完成了覆盖全国七大区域10万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调查和数据库建设。2010年,“全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暨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将“十一五”教育部课题“开发心理潜能提高教学效能”正式更名为“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研究”;从2014年起,中国教科院将“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列入重点资助出版项目,《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与规律研究》专著荣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出版,这是国内对学术成果的极高肯定。

上述这些成果标志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建设已经站在了“十二五”规划新的历史起点和“十三五”规划新的发展高度。

三、高效率传播推广

从2007年5月12日,宣布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诞生之日起,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广受欢迎和关注,传播速度和频率惊人。在中国知网检索发现,2007年5月到2010年12月发表的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积极心理品质相关的文章如雨后春笋,涵盖了各级各类教育,被下载次数更是惊人,多达111,085次,也就是说至少有11万1千多人次专门花钱购买了这些文献,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开始掀起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9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发表《大力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始人孟万金教授》,2008年7月《中国教育报》发表书评《如果积极成为一种心态》,引爆了全国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热潮。北京市朝阳区、海淀区,山东省淄博市,贵州省贵阳市,吉林省长春市等以实验区为单位,以及后来的北京十九中为代表的大批实验校纷纷有组织地开展起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近年,宁波市鄞州区整体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背景下的幸福教育综合改革实验;湖北荆门全市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首批108所学校先行先试;大连市金州区成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联盟进而带动辽宁省一百多所学校成为联盟实验校。各地各级各类学校组织的培训和实验更是数不胜数。

几乎所有实验区实验校都尝到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甜头。2010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成果检验大会在北京十九中胜利召开,会上实验校和实验区代表纷纷介绍经验。教育部相关领导、中国教科院领导和美国专家到会祝贺并致辞,来自全国十多所知名大学教育学院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及京内外代表千余人见证了全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成效。之后,北京十九中作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不仅在全国作为唯一学校代表交流经验,而且还作为“幸福中国”的学校代表展示在联合国总部网站。

目前,社会各领域对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高涨,分别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积极心理品质”为关键词在百度进行搜索,找到相关结果分别为6,160,000个和2,330,000个。这足以说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传播之广,推广之快,影响之大,效率之高。

2016年5月,中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已经得到国际积极心理学组织的正式邀请,其成果将列入国际积极心理学权威著作向全世界发行和推介。

作者简介:孟万金,博士、教授、博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始人,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科院心理研究中心主任。

官群,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博士,匹兹堡大学博士后,教授、博导,国家社科基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与规律研究” 核心成员。

第9篇:健康教育研究论文范文

关键词: 体育教师 非体育教师 亚健康 比较

1.引言

亚健康是国际医学界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主要是指机体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和代谢过程低下的状况。它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也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1]。这种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慢性病的“潜伏期”,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名称。高校教师是亚健康高发人群的结论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多数研究的对象是高校中的非体育教师,而针对高校体育教师的研究却鲜见报道,更缺乏体育与非体育教师之间的横向比较。因此,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江苏部分高校的体育与非体育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旨在反映高校体育教师亚健康状态的现状及与非体育教师在亚健康方面的差异,为今后的同类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从江苏省的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地区抽取14所高校,共计1002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工具

采用亚健康量表对研究对象的亚健康状态进行评价。该量表是由日本亚健康研究学者山口大学医学部的山崎秀夫教授制定[2、3],后经国内有关专家修订而成,共有47项指标。通过信效度测试证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2.3评价方法

2.3.1健康状态的判定

首先,以问卷中的一个题为“经医疗部门诊断,是否患有某种慢性疾病?”的问题作为区别“患病”与“非患病”人群的依据。其次,对于“非患病”人群中的“健康”与“亚健康”人群的判定则是通过亚健康量表完成的,量表中的每一项指标都有“完全没有这种现象”、“几乎没有”、“偶尔有”、“常常有”、“总是有”五种选项,其中对于亚健康症状的指标,以选择“常常有”或“总是有”两种选项者视为亚健康,而选择其它三种选项者则视为健康。

2.3.2亚健康量表得分

量表得分(后称“亚健康得分”)是以分值的形式来评价研究对象的健康状况,是亚健康量表47项指标的得分分别乘以各自权重,然后相加得到的总分值。分值越高表示健康状况越差。

2.4研究方法

2.4.1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80份,收回1026份,其中有效问卷1002份,有效率为92.8%。其中男性536人(53.5%),女性466人(46.5%),体育教师221人(22.1%),非体育教师781人(77.9%)。

2.4.2数理统计法

采用描述统计中的频数分析法得到所需的各种比例,并按照性别进行一般的统计学分布描述。采用卡方检验来分析两个分类变量之间的关系,对于连续型变量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P<0.05为显著性水平。

3.研究结果

3.1体育与非体育教师的健康状况比较

表1的数据显示,体育教师中无论男女处于健康状态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非体育教师,患病率的比较结果显示,男教师中体育教师的患病率明显低于非体育教师,而女教师则有所不同,两者之间几乎没有差异。不过,从总体上说体育教师的健康状况明显好于非体育教师。

3.2体育与非体育教师在不同年龄段的健康状况比较

表2的数据反映出了四个方面的信息。第一,体育教师在各个年龄段的健康水平均明显好于非体育教师(卡方检验显示,P值均小于0.01)。第二,通过亚健康状态的比例分布可以看出,体育教师中亚健康发生率最高的年龄段是30―40岁;而非体育教师亚健康发生率最高的年龄段是在30岁以下年龄段。第三,无论体育教师还是非体育教师,在40岁以上年龄段都会出现患病率快速增长的现象,说明40岁是教师群体健康状况开始出现快速下滑的临界点。第四,通过患病率还可以看出,虽然体育教师的患病率低于非体育教师,但40岁以后患病率的增长速度要高于非体育教师(40岁前后患病率的增幅分别为:体育:男23.3%,女26.3%;非体育:男20%,女21.5%)。

3.3体育与非体育教师在亚健康得分方面的比较

本次研究的有效样本数为1002人,其中患病者262人(26.1%);非患病者740人(73.9%)。因为非疾病人群中有38人没用填写具体年龄,所以下文中的数据来源于702名非患病者。

通过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相同年龄段的男女教师中,体育教师的亚健康得分始终低于非体育教师,其中在30―40岁和40岁以上两个年龄段的男教师中,两个群体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这两个时期,体育教师的健康状况明显好于非体育教师。在女教师中,虽然两个群体的亚健康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30岁以下年龄段,两个群体之间的差异已经非常接近0.05的显著性水平(P=0.06),可以认为在该年龄段体育教师与非体育教师的亚健康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前者的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后者。

4.分析讨论

4.1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年龄分布特征

年龄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外有关亚健康的研究表明,亚健康状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在35―55岁年龄段亚健康的发生率最高[4],国内的研究也显示40岁以后是亚健康高发的年龄段[5]。高校教师因其特殊的职业特点而导致的健康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范存欣等人于2002年对广东高校教师的大样本调查,其研究结果显示,高校教师亚健康的高发年龄段为30―40岁,有年轻化趋势[6]。而最近几年则有研究表明,高校教师亚健康的高发年龄段已经前移至30岁以前,年轻化趋势十分明显[7]。本次研究的结果同样显示,高校非体育教师的亚健康高发年龄段出现在30岁以前。我认为造成亚健康高发年龄段前移的主要原因是当前高校日异增大的工作压力。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处于科技前沿的高校教师群体必须不断补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以适应时展的潮流。同时由于我国高校系统的评价体系极其重视科研工作,大到学校排名,小到个人职称晋升、工资待遇无一例外都与科研工作有着密切联系。高校教师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从事艰巨的科研工作,其压力可想而知。另外,持续增长的物价,天文数字般的房价都在无形中加大了高校年轻教师的生活压力,导致他们过早出现亚健康状态。

本次研究显示,高校体育教师的亚健康高发年龄段出现在30―40岁,这一结果与彭业仁等人关于西部高校体育教师亚健康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8]。体育教师亚健康高发年龄段较非体育教师而言有所推迟的原因与体育运动因素有着密切联系。

4.2高校教师患病率的年龄分布特征

范存欣等人的研究表明,高校教师在40岁以后会出现患病率上升的趋势[6]。本研究结果则显示,在高校教师群体中,体育教师与非体育教师同样会在40岁以后出现患病率上升的趋势,而且上升的趋势非常迅速,进一步证明了范存欣等人的观点。另外,通过比较还发现体育教师40岁以后的患病率增长速度高于非体育教师,这个结果值得关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3体育与非体育教师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

本研究以健康状态分布百分比和亚健康得分两种方式对体育教师与非体育教师进行了比较,两种方式所得结论有所不同。首先从健康状态分布百分比的比较结果来看,体育教师无论男女,在各个年龄段的健康水平均明显好于非体育教师。而亚健康得分的比较结果却有所不同,虽然数据显示在各年龄段的男女教师中,体育教师的亚健康得分始终低于非体育教师,但只有在30岁以上的男教师和30岁以下的女教师中,体育教师与非体育教师间的亚健康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该时期体育教师的健康状况明显好于非体育教师,而其他年龄段差异不明显。究其原因可能是在30岁以下的男教师中,虽然体育教师日常的体育活动多于非体育教师,但由于比较年轻,身体机能都处于较好状态,因此两者之间虽有差距但并不明显。对于女教师来讲,30岁以前由于体育教师的体育活动频繁,因此健康状况明显好于非体育教师,而到了30岁以后,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负担使得大多数女教师无暇从事体育锻炼,从而导致女体育教师的健康水平下降,而与非体育教师的健康水平差异不大。

两种比较方式所得结果虽有差异,但总的趋势是一致的,即高校体育教师的健康水平好于非体育教师。健康分布百分比从总体上对两个群体进行了比较,而亚健康得分则进一步精确化了两群体间的健康差异。

5.结论

5.1高校教师亚健康高发期年轻化趋势明显,体育教师的高发期出现在30―40岁,而非体育教师的高发期则前移至30岁以前年龄段。

5.2高校教师在40岁以后年龄段会出现患病率快速增长趋势,体育教师的增长速度高于非体育教师。

5.3高校体育教师的健康水平总体上好于非体育教师,但在不同的年龄段差异各有不同。在30及30岁以上的男教师和30岁以下的女教师中,体育教师的健康状况明显好于非体育教师,而其他年龄段差异均不明显。

参考文献:

[1]李晶,金亚晶.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中医辨证[J].中国临床康复,2004,(9):1756.

[2]山崎秀夫.自症状に基づく半健康にする研究[J].日本公生1991,38,(2):132-139.

[3]山崎秀夫.健康状の尺度の造化と指数化、民族生[J].1994,60,(3):140-156.

[4]Steele L,Dobbins JG,Fukuda K,et al.The epidemiology of chronic fatigue in San Francisco[J].Am J Med,1998,105(3A):83S-90S.

[5]赵瑞芹,宋振锋.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19:10-13.

[6]范存欣等.广东省高校教工亚健康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9):774-777.

[7]霍云华,王学良,李俊等.广东省某医学高校职工亚健康状态调查分析[J].广东医学,2007,(2):294-296.

[8]彭业仁,陈慧娜等.对西部部分省、区高校体育教师亚健康状态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