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哈佛人生哲理范文

哈佛人生哲理精选(九篇)

哈佛人生哲理

第1篇:哈佛人生哲理范文

周望德(1990-),男,汉族,籍贯:云南省文山州,硕士,云南民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

王子岚(1989-),女,汉族,籍贯:河北省石家庄市,硕士,河北农业大学。

摘 要: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它是自然知识与社会的概括和总结。哈佛是美国历史上最悠久的一流学府之一,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在人们心中,哈佛是一种符号,一种精神与智慧的象征。当哲学与哈佛相遇时,将会碰撞出怎样耀眼的火花呢?

关键词:哈佛;哲学;有感

一、引言

《哈佛哲学课》这本书,囊括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它教会我们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树立自己的理想;如何提升自己的信心;如何管理时间;如何面对和克服苦难。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们更加明白了人生的幸福是什么;做人的道理是什么;明确了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差距。通过对《哈佛哲学课》的仔细阅读,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对哈佛哲学课的理解。

二、对哈佛幸福哲学的理解

人们常常会问,真正的幸福是什么。我们总是在寻找幸福,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幸福不是得到多少金钱,获得多少财富,而是得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东西。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幸福是不同的事情,它是需要我们选择的,我们要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选择真正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

在幸福哲学里,常常会有一种“幸福的假象”的说法。比如说,在生活中,我们会去羡慕别人的幸福,这样会给自己的生活蒙上一层阴影,我们会营造出一份貌似幸福的气氛来迷惑别人,让别人觉得我们活的很幸福,这就是“幸福的假象”。对于幸福我们要去追求自己需要的东西,用心去感受,才能寻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三、对哈佛处世哲学的理解。

人们常说;“欲做事先做人,强大的内心比能力更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做事之所以会失败,并不是因为知识和能力的不足,而是因为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

在哈佛的处世哲学中,主张坚持走自己的路,不断学习。如果一个人从来不相信自己有能力,那么他一定一事无成。自信是一种生活的态度。生活中,我们都应该给自己多一点信心,自信者方能事半功倍。在拥有自信的前提下,我们还需要学会把握机遇。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学会把握机遇,使自己成为自己命运的设计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大浪淘沙,要学会不断的为自己充电,巩固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不被社会所淘汰。

四、对哈佛逆境哲学的理解

哈佛逆境哲学在“相信自己”的理念基础上,指出了“除了自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击倒”的理念。在学习和生活上,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排名,在每一次排名过后,有欣喜,也有悲伤。其实,排名都只是暂时的,只有坚持走过泥泞,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在逆境中,我们需要珍视每一次困难,每一次经历,它们都是很好地历练。不管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人,即使在某一方面有缺陷,我们也会有属于自己的成功,心中始终拥有一个希望,这样才能够拯救自己。

有时候,事情的幸与不幸,并不取决于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看待事情的态度。在逆境中,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或许会有另一种奇迹的出现。在逆境中,我们要能够正视痛苦,做生活中的强者,这些不一样的经历和痛苦都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财富。

五、对哈佛行动哲学的理解

如果把我们的人生比作一颗大树,那么梦想不过是枝叶,只有行动起来,才能结出果实;只有行动起来才能让人生的大树枝繁叶茂起来。真正的成功者是始终走在前列的,他们始终在不断的学习,尽管在艰苦的环境下也一直在学习。或许,学习的痛苦是一时的,然而没有知识则会痛苦终生。

如果我们今天的光阴虚度了,想要赶得上别人的话,明天我们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今天我们受教育的程度,预示着我们未来的收入,只有不断的学习,行动起来,才能够成为成功者,这是哈佛哲学里永远不变的真理。在实际的行动过程中,我们不应该被眼前的挫折和困难吓倒,积极地心态会让我们在创造成功的路上越走越顺利。

六、对哈佛解压哲学的理解

哈佛的解压哲学很好地为我们阐释了当今社会中我们所面临的各种压力的释放方式。解压哲学提倡,没有什么是值得烦恼的,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释放自己。

我们应该坚信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没有什么可以替代自己。生活中,我们为自己戴上了太多的假面具,扔掉这些假面具我们会更加积极快乐的面对生活。这些假面具包括:别人的看法,过度的偏执,嫉妒以及仇恨。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因为别人而影响到自己,我们不需要将别人作为自己快乐与否的标准,对于别人的看法,我们要看的轻一些,不过分的在意别人的看法,对自己好一点,学会爱自己。过度的偏执会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更加的迷惑,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我们可以为了原则而执着,但一定不能够偏执。人生中总会出现太多的挫折和不幸,一味的生气是无济于事的,我们可以节省力气做点对自己更有意义的事情。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嫉妒,我们不要总用一科嫉妒的心去对待身边每一个比我们优秀的人,我们应该从欣赏的角度去学习,去努力提高自己,而不是去害别人,让人失败。有一位智者说过:“不要去仇恨我们的敌人,因为这会让你失去理智”。当我们以仇恨对待别人时,同样,我们也会因此受到伤害。

七、对哈佛时间管理哲学的理解

“一天过完,不会再来”这是哈佛大学图书馆的训言。时间是一种神奇秒的东西,它是我们生命中丢失最快的东西。受到时间管理哲学的影响,我从来不会把今天的事情留到明天去做。如果今天的事情留到明天去做,明天的事情留到后天去做,如此循环,我们将会使自己陷入恶性循环的深渊,虚度时光,最后终将是一事无成。正如,伟大的成功者,都是珍惜时间的人,他们不放过一分一秒。

八、总结

第2篇:哈佛人生哲理范文

北京潭柘寺的弥勒佛塑像前有副楹联,那楹联曰:“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妙哉!此联出自何人之手,已渺然不可稽考,但此联中所包含的深意,却使无数人倾倒,顿悟:小肚鸡肠要不得,心宽眼净方可羡。

湖南衡阳罗汉寺的楹联与北京潭柘寺的楹联大同小异,联语云:“大肚能容,问人间恩怨亲仇,个中藏有几许?开口便笑,笑世上悲欢离合,此处已无些须。”生动不亚于潭柘寺楹联,联语劝诫世人:只要看得开,想得远,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

四川峨眉山灵岩寺的弥勒联与潭柘寺如出一辙:“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和所不容。”实为潭柘寺联的引申与阐释。这是说的人生哲理,容天容地与民间流传的“知足常乐”一语,颇有共通之处。此联蕴含着佛家的处世哲理,潇洒处世,胸怀豁达。

四川新都宝光寺的大肚弥勒佛的楹联是用散曲笔法写成的:“你眉头着什么急,但能守份安贫,便将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口笑;我肚皮这样肥大,总不愁吃忧穿,只因可包罗万象,自然百事放心宽。”此联通俗有趣,口吻亲切,寓“安分者多快乐,能得过时就且过”,也反映了佛家安贫乐道,守虚致静的人生哲学。

四川乐山凌云寺弥勒佛殿上有一副对联,以诙谐幽默的语调写出了弥勒佛的内心独白:“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进笑出,笑自己原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来观去,观他人总有高有低。”下联一连用了九个“观”字,堪称观尽了天地日月与人间万物。上下联的一“笑”一“观”,通俗易懂,读来琅琅上口,趣味无穷,细品发人深思。

福建白云峰涌泉寺弥勒佛前有一联云:“笑呵呵坐山门外,觑看去的去来的来,皱眼愁眉,都是他自寻烦恼;坦荡荡的布袋中,无论空不空有不有,含脯鼓腹,好同我共乐升平。”此联劝告世人莫自寻烦恼,要少私寡欲,乐观豁达地去做人处世。

山东济南千佛寺的弥勒佛堂有一对联:“笑到几时方合口;坐来无日不开怀。”联语幽默含蓄,把古代文人那种愤世嫉俗的傲气、知足常乐与世无争的思想用俏皮话的形式表达出来,亦庄亦谐,别有情趣。

杭州千佛禅院有对联曰:“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纭,会无了局;经年袒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此联赞弥勒佛胸襟宽广,世事烦忧,皆一笑了之。

湖南武冈云山胜力寺弥勒佛联:“肚肠宽肥容世事,大大大;心肺冷净笑人生,哈哈哈”。此联把一个乐善好施的弥勒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见其佛,如闻其声……

与上述风格不同,昆明华亭寺天王宝殿的弥勒楹联一改滑稽幽默的手法,从正面着笔,借弥勒佛的笑眼看山、看水、抒情、喻理,可谓独具匠心,颇有深度。请看:“青山之高,绿水之长,岂必佛口方开笑;徐行不困,稳地不跌,何妨人自纵心游”。上句借弥勒佛的笑而写景,说山清水秀,把山水之乐容灾弥勒佛的笑中写出,是很别致。下句认为只要脚踏实地,稳步前进,就可以纵心遨游,去领略无限风光,其中包涵着深刻的生活哲理。平常人虽不如佛家万事皆空,但能抛开私心杂念,烦恼自然就会少了许多。

第3篇:哈佛人生哲理范文

我推荐的书是《百年哈佛经典智慧故事》全集。想必大家都知道哈佛大学吧,“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建于1636年的哈佛大学,独领风骚300多年,是世界上各国莘莘学子神往的圣殿,近30%的哈佛毕业生担任世界各地公司的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当然,哈佛最总要的影响还不是体现在这些文字上,而是哈佛的教育理念;以健康的人文环境为未来培养下一代,使他们成为杰出的人才,成为可以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精英栋梁,坚定不移地突出人文教育,这是哈佛的传统,也是百年哈佛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

“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

这是百年哈佛的校训,在哈佛,她教给某个人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主要的是智慧的?淙蠛推舻希?嬲?墓?鹗俏扌蔚模??钤谄渲械拿扛鋈硕寄苌羁痰馗惺艿焦?鹁?裰械哪侵直局实亩?鳎?炊匀宋木?竦牟恍缸非蟆

第4篇:哈佛人生哲理范文

总的来说,作为局势动荡多变的20世纪70年代中美国的头号外交家,基辛格是美国外交史上一个独特的人物,其外交思想与美国外交界的主流思想有很大差异。从观念和从政作风看,他更像一个“欧洲人”,而不是典型的美国人。正是这位“欧洲型”的美国人成为了“多极化”理论的首倡者之一,并据此为美国设计了一套“均势”外交政策,于是有了70年代的中美和解、从越南撤退、与苏联缓和等等一系列步骤。如果没有基辛格,或者没有他在美国政坛的奇异擢升,中美两国领导人跨越太平洋的“伟大握手”完全可能要推迟发生。

基辛格的生活经历富有传奇性,并对其思想形成有重大影响。他于1923年5月27日出生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纽伦堡附近费尔特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原名为海因茨・艾尔弗雷德・基辛格,“享利”是移民美国之后才改的名字。基辛格成长的年代是德国历史上极为动荡不安的时期。整个20年代,德国社会都不断交织着民族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在此期间,以希特勒为代表的法西斯势力也像霉菌一样迅速滋生起来。到了30年代,基辛格一家也像其他德国犹太人一样,开始被纳粹的排犹主义魔影所笼罩,生活陷于恐惧和苦难之中。童年心理中的巨大阴影使他对人性的本质和人生的痛苦有着比常人更悲观的认识,因而更倾向于接受现实主义对世界的描述。

为逃避纳粹带来的失业、贫困和死亡的威胁,1938年,在基辛格15岁的时候,他们全家移民到纽约。初到纽约乔治・华盛顿高中念书的基辛格,当时最大的抱负是投考纽约市立大学,毕业后“当一个会计师”。但是随着美国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享利在1943年加入美军并奔赴欧洲的德国战场。1947年9月,他在退伍后,根据美国战时的《士兵权利法案》,获奖学金进入了哈佛大学。经过寒窗苦读,基辛格以优异成绩从哈佛大学政治系毕业,并立即转入研究生课程。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5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57年任讲师,1959年升为副教授,1962年任教授,直至1969年离开哈佛进入尼克松政府任职。在哈佛期间,他完成了自己的思想建构,共发表了5部著作。这些著作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作者深受欧洲哲学和历史经验的影响。在哲学和历史观上,他尊崇施宾格勒、汤因比和康德;而在政治理念上,他成了梅特涅的信徒。

1969年1月,基辛格出任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此后直到1977年初福特总统下台为止,在长达8年的两届总统任期内,基辛格作为白宫的外交智囊和国务院首脑,参与制订美国外交政策,执掌外交大权,穿梭于世界各地,权倾朝野,名噪一时。全面推行以现实主义权力观为基调的、“均势”与“实力”相呼应的外交战略。退出公职之后,他成立了以本人名字命名的咨询公司,一面经商赚钱,一面纵论时政,既创造了个人年收入800万美元的高效益,又出版了6本新著。

(摘编自《大外交》)

第5篇:哈佛人生哲理范文

赵元任(1892―1982),祖籍今江苏常州,出生于天津一个世代做官的家庭。1909年,赵元任考取了留学美国的官费生,进入康奈尔大学学习,主修数学,选修物理、音乐学。1914年,赵元任获数学学士学位。1915年,赵元任进入哈佛大学主修哲学并继续选修音乐。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语言天才

赵元任从小就表现出了过人的语言天赋,随家人迁居各地,很快就能学会当地语言,并且终生不忘。年幼时,随做官的祖父到北京、保定居住,赵元任从保姆那里学会了北京话与保定话。5岁时,回到老家常州,从家庭教师那里学会了常州话。后来,又从姨娘那里学会了常熟话,从大伯母那里学会了福州话。

15岁那年,赵元任到南京求学,全校学生总共270余人,其中南京本地生只有3人。赵元任向这仅有的3名南京同学学会了地道的南京话。赵元任的语言才华在一次宴席中大放异彩,同席的客人惊讶地发现他能用8种方言同来自各地的人交谈。

赵元任不仅掌握了中国的很多方言,还精通英语、德语、法语等外国语言。他与家人环游欧洲,每到一个国家,都可以用该国的语言进行交流,并且讲得非常地道。每到一个地方,当地人都把他当做“老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赵元任到法国参加会议,在火车站对行李员说法国“土语”,行李员以为他是法国人,于是感叹道:“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从前了,巴黎穷了。”后来,他去德国柏林,用带柏林口音的德语和当地人聊天。邻居一位老人对他说:“上帝保佑,你躲过了这场灾难,平平安安地回来了。”

罕见的通才

赵元任不仅在语言方面有着过人之处,在音乐、数学、物理、哲学等领域也颇具天赋。

赵元任的母亲擅昆曲,父亲擅吹笛。受到家庭音乐氛围的熏陶,赵元任自幼就痴迷音乐。在美国读大学时,他选修音乐学,师从音乐大家,专攻过作曲法与和声学。后来在大学任教,教授过音乐学课程。他一生作曲一百多首,被友人赞誉为“中国的舒伯特”。

赵元任本科读的是美国常春藤名校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成绩非常优异。课程成绩有两门是100分,一门是98分,多年无人能破其平均成绩最高分的记录。本科毕业后,入读哈佛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工作后,博学多才的赵元任教学游刃有余。他在康奈尔大学教授过物理学,回国后在清华大学教授过数学、物理学、心理学、中国史与哲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中国现代方言、中国乐谱乐调和西洋音乐欣赏等课程。课程之多,令人眼花缭乱。

别逼我做官

有人问赵元任,你学这么多东西是为了什么?他说学习是为了“好玩”。他非常享受学习知识的快乐,不想被其他的俗物所打扰。他对新婚妻子的唯一要求是:别逼我做官。

可是赵元任太优秀了,很多人求着他出来做官。

第6篇:哈佛人生哲理范文

尽管我们已经有了很多种“答案”,但看起来离找到最终目标尚远,因为还没有一个答案能够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经受考验,能确信无疑地回答哈佛商学院教授尼汀·诺瑞亚的问题:“什么对企业真正有效?(What Really Works)”

且不必说那些理论和方法是不是真正有效,许多在各项研究中被认定为“卓越”的公司都很快风光不再、甚至销声匿迹,标准普尔500强公司的平均寿命只有15年左右。这大概是吉姆·柯林斯在寻求基业长青的秘诀时把标准提升到公司在50年、100年甚至150年保持一流业绩的原因。实际上,这样的时间长度已经让绝大部分管理措施失去意义,据之总结出来的结论不可避免地是无多大实际用处的“绝对真理”,比如像造钟而不是报时、保持核心理念不变、建立教派般的文化等等。

提姆·布锐恩等选择高绩效公司时的标准则相对实际得多:公司在多个跨经济周期、行业周期以及公司CEO更替的情况下,能够比同行业内的竞争对手取得更高的绩效,并给予股东持续回报。在《哈佛商业评论》2005年7-8月的“高绩效组织”特刊中,布锐恩等进行高绩效研究被列为十个研究中最新的一个。布锐恩是咨询机构埃森哲公司的首席战略官以及埃森哲高绩效企业研究院院长。这一研究实际上是整个公司的管理研究努力,埃森哲以高绩效理念重新定义自己的公司。与过去一两个咨询顾问试图发现新的管理理念相比,公司行为有利有弊:它所能调动的资源更多,能进行大规模的、多行业的研究,研究成果可以立刻投入实际应用并获得检验,并随时调整,但人们总难免担忧它的结果是不是会屈从于公司的营销目的。

对“企业如何做才能取得高绩效?”这个问题,这些理论提供“如何做”已经从具体的做法转变为由几个主要要素构成的体系。哈佛商学院的尼汀·诺瑞亚认为存在4个主要领域和4个次要领域,企业要取得成功需要把握所有主要领域和至少两个次要领域。对于每个领域,诺瑞亚都明确说明了应该如何做。他所说的四个主要领域分别是:战略必须专注,执行必须毫无瑕疵,企业文化要以绩效为导向,组织结构要保持扁平迅速。四个次要领域分别是:留住优秀人才,培养更多人才;让领导人专心经营公司;创造能够改变整个产业的创新;通过兼并和合作成长。

埃森哲提出的高绩效则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市场定位,也就是说公司所选择的市场有没有价值;独特能力,公司有没有在同一市场中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的独特能力;高绩效解析(anatomy),公司有没有把好的市场定位、独特能力变成实际优势的“结构”。anatomy是一个用来解释人体组成的生物学单词,把它用到商业上指的是,这家公司是由什么构成的,它是怎么结合起来的,它是怎么运作的等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埃森哲公司CEO威廉·格林进一步解释说,通过分析这些来看看一个高绩效的组织是由怎么样的人构成的,怎么样推动这些人,怎么样激励这些人,怎么样给这些人服务,怎么样给这些人灵感。简单地说,这项研究关于企业成功的观点是,要取得高绩效,企业需要有好的战略定位、核心能力与组织能力。

从认为单一因素决定公司绩效、提供单个的做法到先建立一个整体框架,这是西方管理学者在探寻高绩效之路上的关键变化。过去,汤姆·彼得斯在《追求卓越》中列出8个做法,《基业长青》也是列举一系列做法,《执行》则是着重强调一个单一的因素。在《竞争优势》一书中,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管理学教授马浩提出我们需要采用综合的视角来考量企业绩效,他写道,“一个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战略现象,往往需要从不同视角和切入点来观察,才能得出相对比较全面的了解。” 围棋大师吴清源晚年研究“21世纪的围棋”,他的关键想法就是“从棋盘的整体去考虑”。可惜的是,当前中国企业界在学习和吸收西方管理理念还停留在或照搬一个个孤立的做法,或试图寻找一个决定性的因素,近年来《执行》和《细节决定成败》的盛行最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对高绩效的三个基本元素,埃森哲的布锐恩进一步提出,“最好的公司应该能不断地平衡、组合和更新它们”。他这个观点可以理解为,企业应该把这些元素视为一个整体,只是为了便于讨论才将它们区分开。按照持续超越对手的定义,高绩效并不存在一个终点,因而需要持续地改进。埃森哲公司CEO威廉·格林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高绩效是一个旅程,而不是目的地。因为每一家公司都试图实现高绩效,因而就形成了你追我赶、不进则退的情形,所以它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这些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可能正是商业的本质,那种宣称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全新管理理念可能是最大的误导,哈佛商学院教授南希·科恩认为“商业成功的秘密可能就是没有秘密”。

巴布森商学院教授托马斯·达文波特在名为《最优理念》的书中说,在过去20年咨询顾问是最多产的理念创建者群体之一,其他几类分别是商学院教授、管理实践者和新闻记者。托马斯·达文波特也曾经担任埃森哲的研究部门的负责人。现在,有几家咨询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研究部门,专门从事管理方面的研究,埃森哲是在这个方向上走得最远的一家。在科技和工业领域,从事基础研究的公司机构早已经走在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最前沿,比如IBM的研究部门、微软研究院、ABB的进行电力研究的机构,它们的研究都已经获得学术界的认可。虽然如上文所说咨询公司在创建管理理念上有优势也有不足,但由于它与管理实践的关系紧密,又处在旁观者的位置,它们的相对独立的研究机构在未来或许有可能成为管理理念的主要来源。

第7篇:哈佛人生哲理范文

关键词:公民教育;丢失的使命;核心要求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2)04-0016-04

现在到了恢复美国高等教育丢失的使命的关键时刻。

这听起来是否与当今人们所理解的高等教育目的有点类似呢?

传播智慧、知识以及美德是保障民众权利和自由的必要条件;既然这些依赖于教育的机会和优势普及到全国各地不同阶层的民众中,立法机构和地方官员就有义务在未来任何时期都珍视文学、科学,并保证所有学校的利益,尤其是位于坎布里奇的大学的利益。

事实上,这项责任和使命仍然约束着哈佛,其杰出校友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把这段话写进了1780年的《马萨诸塞宪法》中。

有谁呼应了诺亚·韦伯斯特(Noah Webster)在1788年说的话?无论是政客还是大学校长,他们有多长时间不再谈论教育的使命了呢?

实行和追求这样一种教育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该体系不仅传播知识,而且在美国年轻人的思想中播下美德和自由原则的种子,激发他们追求正义和自由的治国思想以及对祖国神圣不可侵犯的爱。

这些语录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不是因为年代久远,而是因为富有智慧。今天,许多美国人已经不再为政府感到骄傲。大学在脸书上吹嘘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却很少谈论自己在共和国的地位。处于这样的时代,通过培养国民素质来维持国家生存的这些呼吁就具有新的重要意义。现在到了重新思考高等教育的公民使命的关键时刻。

如今,高等教育完全依靠经济效益和与之相关的社会效益来证明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当然,正如政府网站宣称的“教育带来收益”,但教育的公共目的不仅仅是个人利益的集合。大学不仅是创造之源,而且是文化宝库。创造力对国家的繁荣至关重要。大学不仅激发创造力,而且教育公众拥有与发明和创业有关的责任。教育不仅应该赋予学生个人成功所需要的技能,同时还要向年轻人灌输美国民主所依靠的价值观、理想和公民美德。

之所以迫切需要公民教育,是因为公民生活的很多方面都陷入了困境。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在描述我们的政府形式时说,“若要维持共和国的存在,就不可能单靠运动的势头。”恢复民众对公共使命的承诺,大学能做些什么呢?就在哈佛纪念建校375周年之际,这所伟大的大学在赋予公民教育新生命时能做些什么呢?

在下文中,我们将探讨这个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作为哈佛前院长,我们希望,不仅在哈佛各个院系之间,而且在高等教育的同事之间激发教育界同行的对话,并进行深入的讨论。

我们认为公民教育就是培养维持民主自治所需要的知识和性格。美国大学里公民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思想、道德和行动的三位一体,这一切都建立在美国历史和宪法原则的知识基础之上。思想意味着像学者那样有能力冷静客观地分析公共问题,对时事感到好奇并有能力进行理性的分析。道德意味着有能力对体现为民主理想和应该践行的承诺(如公平、社会正义、自由、平等概念)做出价值判断并能解释其中的原因。最后,公民教育向民众灌输就公共事务采取有效行动的意愿和能力。如果像当今常见的情况,即思想凌驾于道德和行动之上,公民教育就无法繁荣。现在已经到了大学再次拥抱其公共使命的关键时刻。

一、公民教育漫不经心的衰落

在像哈佛这样的传统学院里,作为公民教育主要内容的道德哲学曾经是所有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但是,内战后这门课程逐渐衰落,因为科学后来居上,科研成为大学最优先的考虑。就在科学改造其他课程并将它们边缘化之际,争取公共利益的公民责任则被挤到高等教育的使命之外,道德哲学成为哲学系的边缘学科。在阿默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1895年时院长仍然给所有专业的学生讲授道德哲学;但到了1905年,这门课就成了选修课。

与此同时,学科的专业化倾向分散了从前人们对社会问题的统一兴趣。社会学家或许研究贫困的社区根源,经济学家或许研究衡量贫困程度的方法,但社会科学与社会工作的距离越来越远,社会科学成为学者(男性)的专利,具体的社会工作则通常由女性社会工作者完成。在等级森严的学术界,特意不牵涉道德的科学领域有意识地主宰了利他主义服务的领域。从事专业化研究的大学教授不再向学生灌输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责任意识。

随着知识的碎片化,专业特长让教授群体拥有了权力。教授们不是把自己看作学院的成员,更常见的是把自己看作学术共同体的成员,学科专业化意识战胜了他们的教育者角色。甚至像哈佛这样的学院在试图恢复教育中心和小型研讨会时,真正的奖励标准也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专长而非公民素质指导。随着国内和国际学术网络的发展,教授的权力与校长和校董的权力形成竞争关系。教授的流动性形成了顶尖人才的交易市场。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世人羡慕的对象,在科学和发明上遥遥领先,但付出的代价是:学院不再履行甚至已经认识不到自己在学生道德发展中的主要责任。

二、针对公民教育真空的四种反应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四种不同的运动重申了学界的公民理想。

第8篇:哈佛人生哲理范文

[关键词]哈佛大学 通识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8-0022-02

[收稿时间]2013-06-08

[作者简介]刘隽颖(1989-),女,江苏宿迁人,苏州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美国高等教育等。

哈佛大学的本科生培养成就斐然,通识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本文将对哈佛大学本科生通识教育在历史上各个阶段的改革进行梳理,以总结其传统与特色。

一、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选修制的建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许多学院兴起了改革传统课程的潮流。1869年,艾略特在就职演说中指出,文学与科学、古典文学与数学、自然科学与形而上学之间并不是势不两立的,主张将新知识列入课程计划。同时,大学必须为学生提供选择学科的自由,老式学院始终不变的、狭窄的和规定的课程必须取消。由此建立了自由选修制度,学生按照兴趣选择课程。只要达到学分标准,即可获得学位。到了1897年,整个哈佛的规定课程只有一年级的一门修辞学。艾略特校长在1900/1901年度报告中称,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教育学、风景建筑学、矿物学和冶金学都是学生选修的热点,这种倾向不是大学而是现代社会需求让学生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美国有学者认为,“在艾略特时期,哈佛大学才成为一所真正的大学,而不再仅是附带一些专业教育的普通学院”。在教学方法上,艾略特也提出“教师要做的是解释,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在艾略特推行选修制的实践中,可以看到通识教育理念的浮现。

(二)集中与分配制

但艾略特的这一课程实验也招致了一些批评:对学生在学业成就、基础课程等方面缺乏统一要求;广设选修课带来办学成本的过高增长等。1909年,劳威尔阐述了自己的通识教育理念:“……应该培养心智完全的人,有广泛同情心的人,有不偏不倚判断力的人,而不是有缺陷的专家……在复杂的现代社会里,最理想的博雅教育目标是博学且专精。”因此,要求每个哈佛本科生在就读期间必须完成16门课程的学习,其中6门课程属于专业主修;6门要分配到所学专业以外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个领域中(每个领域各选2门课程);4门课程自由选修。1914年,哈佛大学开始全面实行这种专业主修与分类选修制,又叫“集中与分配制”。劳威尔建立的主修加分类选修制弥补了自由选修制的弊端,尝试解决了“专”与“博”的矛盾,既能够保证专业学习的深度,又能开阔学生视野,给学生个人爱好留下适当余地。

(三)通识教育大纲

然而学生自由选修的课程可能是支离破碎的,同时学生集体依旧缺乏一个文化归宿。1933年,柯南特就任哈佛校长,他指出,“通识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自由和人道的传统持续不断,单单获得知识,发展专门技能与专门能力,并不能为理解奠定宽广的基础,而理解恰恰是维护我们文明的基本要素”。同时,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为培养既有专门职业技术,又有作为一个自由人和公民一般素养的专家作准备,而后者,恰恰是此次通识教育的意旨所在。柯南特成立的专门委员会在1945年以《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为题发表了报告书,明确阐述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有效思考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判断的能力、对价值的认知能力。该委员会由此制定的通识教育大纲要求大学四年中学生需修完至少16门课程,主修6门,自由选修4门,通识课程占6门。在通识课程中,必修课包括3门,即“文学名著”、“西方思想与制度”以及从物理学或生物学导论课中选择1门;此外,再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个领域中各选修1门。较于劳威尔的“集中与分配制”,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搭配了合理的比例,形成了较为全面、有序、系统的知识结构。

(四)核心课程

1971年,博克被提名为哈佛校长时,正值越战之末,民权、反战和学生运动高涨,人文、社会、自然三大领域的通识教育也逐渐失去往日的风采,于是重振通识教育课程又被提上了议程。博克任命的罗索夫斯基工作组于1979年发表《哈佛大学关于核心课程的报告》,报告通过界定什么是“一个有教养的人”而提出了本科生的教育目标。其基本理念是:引导哈佛的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朝着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智力技巧和思维习惯的方向发展。通识教育不仅仅是经典名著的阅读或者一定领域内信息和知识的获得,而更关注某些领域获得知识的方法论,试图向学生展示相关领域现有知识及其研究方式、如何掌握各种分析方法以及他们的价值所在。在新的课程体系下,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完成32门课程,其中16门专业课,8门核心课程,8门自由选修课。其中的核心课程分布在外国文化、历史研究、道德理性、文学艺术、科学、社会分析、数量分析这些领域。

(五)“哈佛学院课程”

进入21世纪,大学中的知识体系、研究方法纷纷发生改变。2002年,文理学院院长科比正式宣布启动了21世纪哈佛首次全面综合的本科生教育改革。新的通识课程体系(有称“哈佛学院课程”)强调:为学生参与公共生活做好准备;使学生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为学生客观、积极应对未来生活做好准备;使学生形成对自己言行的伦理规范的理解。基于上述目标,此次通识课程要求学生解读文化产品,参与政治过程,应对技术发展的衍生物,与各种背景的人互动,评估公共话语中的科学主张,面对个人或职业生活中的伦理两难问题。新的通识课程体系包括了8个领域:美学与阐述性理解、文化与信仰、经验性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科学、自然科学、各国社会以及世界中的美国,学生在每个领域应选修一个半学期的课程。

二、改革的特点与启示

纵观哈佛大学从19世纪中后期到21世纪初的课程改革之路,可以发现以下若干特点,亦可作为其成功带来的启示:

(一)改革始终适应时代的变化

随着社会对大学需求的增加,大学越来越进入社会生活的中心。大学的发展,尤其是“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样培养学生”这些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影响。回顾哈佛通识教育理念的变革,可清晰发现时代的烙印。科学与知识的爆炸、国家建设的当务之急、全球化的不可抵挡,哈佛的课程改革始终在回应这些变化。从为自由社会培养优秀公民、为国家培养领袖,到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从名著品读到跨学科学习,再到强调知识的方法论,哈佛的“变”始终适应了时代的发展。

(二)改革尊重权威及利益相关者

哈佛大学每次的通识课程改革,都离不开一位英明校长的推动,同时,极大地反映了他们走在时代前列的通识教育理念。从柯南特开始,哈佛为每一次课改都成立了专门的教育委员会,本校的教授、外校的专家、社会人士甚至本科生,都不断加入到其中,使在改革的决策过程中能够充分聆听到各种声音,特别是教授团队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充分保障了改革的合理与明智。另外,本科生的加入,也使得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得到了尊重。此外,每次改革都历经数年的调研、争论与辩驳,这种专业、负责的态度展示了哈佛大学对通识教育的重视。

(三)在批评中不断校准通识教育的航向

在今天,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体系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与模仿的对象。但回顾历史后,便可发现哈佛今天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每次改革都是为了应对当下的批评,但往往无法避免下一轮的质疑。应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兴趣还是为他们提供统一的基础知识?通识课程应是导论课还是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哪些课程应该进入通识课程体系?如何保证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如何强调美国自己的价值观?在改革的路上,哈佛面对着一系列的矛盾与冲突,但哈佛的成功在于正视自己的问题,充分聆听来自各方的批评声并且永不停下改革的步伐,不断校准通识教育的航向,也成为别人的方向标。

[ 参 考 文 献 ]

[1] 李成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2).

[2] 张凤娟.“通识教育”在美国大学课程设置中的发展历程[J].教育发展研究,2003,23(9).

[3] 张家勇.哈佛大学本科生课程改革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

第9篇:哈佛人生哲理范文

在二战集中营里,一个叫玛莎的小女孩写了一首诗:我要节省/我没有钱可以节省/我要节省力量和勇气/使它们可以支持我很长时间/我要节省我的生命,我的灵魂,我的精神的火/我还需要它们很长时间/在这风暴肆虐的日子里/这些上帝的礼物/我将很快死去,一旦我失去了它们。

每当我想起这首诗,鼻子总忍不住发酸。当潘多拉打开罪恶的盒子,一切灾难向人类袭来时,一个朝不保夕的脆弱的小女孩,她选择了坚强,选择了活的希望。

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蚤。人生的确不可能是一条坦途。悲伤与灾难的黑乌鸦时时在你头上盘旋,绝望的死水常常挡住你的去路。是躺下来哀叹命运的不公,还是选择摆渡自己的渡船?史铁生折了一只“写作”的渡船,霍金打造了一条思考的渡船,他们选择了摆渡苦难,因此他们又踏上了繁花似锦的人生大道。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