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郭沫若的诗集有范文

郭沫若的诗集有精选(九篇)

郭沫若的诗集有

第1篇:郭沫若的诗集有范文

 

在杨泽勇副书记的领导下,太阳岛文学社成员喻莲、强燕、梁小红、张琦、王小亮、任德坤和我组成了一个由我担任队长职务的七人暑期实践小分队,共同致力于《郭沫若诗歌精选集》和《郭沫若二三故事》两书的编纂工作。众所周知,郭沫若是一代文豪,在中国文坛上享有盛名。然而,近年来对郭沫若成长历程,特别是其在乐山期间成长历程的研究少之又少;对郭沫若诗歌,特别是其少年时代诗歌,在我国当代青少年群体中的推广和普及方面的工作也还不够。据此,杨副书记提议由我牵头,发挥太阳岛文学社成员的力量为郭沫若研究的事业做出一些微小的贡献。于是,我们便在这个暑假两个月的时间里,对郭沫若在乐山期间的成长故事进行了收集整理,并按照分页编排的方式为后期制作提供蓝本,这方面的工作将在杨副书记的协调下,由美术系的同学完成后期制作,将文本转化为图文并茂的连环画或者漫画作品。

另一方面,我们对郭沫若诗歌作品,特别是少年时期的大量作品进行了收集整理工作。初步完成的精选集里一共收录了郭沫若诗歌98首,配以写作背景和注释,共77页,38685字。本实践取得了初步成功。

收集整理故事和诗歌的工作看似简单,着手做起来却发现庞大并且繁琐。分队队员们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不怕吃苦,坚持不懈,精诚合作的优良品质,在杨副书记的指导带领下,圆满完成任务。对每一位成员来说这既是考验,又是锻炼;既是辛苦的工作,又是丰甜的果实。并且我们暑假所作的这两方面的工作,既为家长们提供了讲故事的素材,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也为培养青少年对诗歌这门文学艺术的兴趣提供了一扇窗口,并让更多人有机会有途径正面的接触到郭沫若,以及他的诗歌创作。

 

(关键词:郭沫若 诗集 成长故事 团队)

 

二、正   文

 

从杨副书记找到我,跟我谈要凭借我师院学生自己的力量做两本这样的关于郭沫若的书籍那一刻起,我就被某种神秘的力量驱动,全力以赴。我知道,这是杨书记对我、对我们07级学生的一个殷切的希望以及信任,担子虽重,但我一定会全心全意地去克服、去完成。

从迅速而略显仓促的在太阳岛文学社中募集成员,在接到任务第二天就正式组建起暑期实践小分队那一刻起,每一个分队成员,都似乎和我一样很快的进入状态并获得了那种共同的激动心情。

出一本书,这四个字对每一个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诱惑。虽然这次的任务是通过收集别人的故事和诗歌来做两本书,但这也并不失发现和创作的成分。责任感和自豪感,是将我们分队七人凝聚在一起的看不见的力量。

 

(1)准备工作 

 

在杨书记主持的第一次分队座谈会上,每个人都对此后的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及看法。会议最后我们一致认为,工作的第一步应该是对郭沫若这个人的成长历程和他的创作情况进行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会后,分队七人分组到学校图书馆和郭沫若研究中心借来每人两本,共十四本不同方面关于郭沫若的书刊。

由于接到任务的时候正值期末,队员们从紧张的复习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对自己手上的书籍都进行了快速而有针对性的浏览。每三天开一次小会,互相交流了自己阅读的两本书里介绍的情况,让每个人都获得了整个十四本书中包括的重要信息。

 

(2)初步分工

 

一星期后,我们一行人又一起来到系办党员接待室进行第二次座谈会议,向杨书记汇报了这一星期中阅读资料所得到的收获。杨对我们掌握的有关信息进行肯定和鼓励的同时,也根据他本人多年来对郭沫若的研究了解,对其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补充。

第二次会议,我们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和暑期客观条件对工作进行了第一次具体的初步分工。两个人进行诗歌的收集工作,先从网络上去收集他的诗歌。另外五人分成两组,一组人收集郭沫若童年故事,另一组则收集青年。

 

(3)工作小结

 

期末考试结束之后,我们分队初期的工作也基本告一段落。这一阶段由于时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效果甚微。收集故事的同学从一本《郭沫若少年时代》上发现并记录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下来,但这些对于制作一本书的故事容量,显然是很不够的。另一方面,收集诗歌的同学则发现网络上郭沫若的诗歌特别稀少,必须花时间将现有书籍上的诗歌一首一首地输入到电脑上去。

针对这样的一个现状,杨书记决定,由系上赞助,让我们分队七人一同前往郭沫若的故乡——沙湾。实地考查郭沫若童年故事,并感受其写作环境。而诗歌收集方面的工作由于太过繁琐,在原来收集诗歌的两位成员的基础上,又增加包括队长在内的两名成员,一边收集故事,一边做这个打字工作。

 

(4)沙湾之行 

 

①由于学校已经放假不方便再在寝室住宿, 2010年7月7日晚,我将分队七名成员都带到了我家。当晚,我们对次日去沙湾之后的行动、目的进行了初步的讨论以及规划。

②7月8日上午,分队成员主要进行探路工作,午饭后分四组开始进行正式的走访调查。去沫若广场的一组人顶着烈日的曝晒,重点与广场漫步的行人以及垂钓的人们进行了交流。一下午的谈话中,收获了五个关于郭沫若童年的有趣故事题材。 「 1

第二组是去一棵古老的黄桷树下与树下众多的老人攀谈。辛勤的努力也收获了3个故事。第三组去文化宫收集到郭沫若在沙湾地区亲属的资料。第四组调查书店的人却发现整个竟无一个书店有超过3本以上关于郭沫若的书籍。

晚饭后,分队成员分两组,一组随队长一起代表我文新学院看望郭沫若的弟媳,另一组负责调查沙湾县城内一位正在创作一本郭沫若传记的作者的地址,未果。

③9日清晨,五名分队成员早早的起床,来到了沙湾沫若中学的校园当中。另五名则一同前往了沙湾县沫若图书馆。沙湾沫若中学的老师们热情接待了我们的成员并在引领其参观校园后将一本该校独立编订的关于郭沫若童年故事的内部资料赠予我们。在图书馆的同学找到了几本市面上不易见到的旧书,用相机拍下回来研究。

9日下午,分队集体参观了郭沫若旧居。古色古香的宅院和书卷气极浓的氛围让分队成员们备受感动。从老宅出来之后,我们便依依不舍的踏上归程。

④10日上午,在杨书记的指导下,分队开了一个成立以来最重要的全体会议。会上,首先就沙湾之行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全面的思考以及总结。从数据上看,我们此行一共收获了8个郭沫若在沙湾时期的生动故事,得到沫若中学珍贵内部资料一本。在此书内,我们又发现了3个郭沫若的故事。经过整理,一共发现了16个故事的线索。五个负责故事的队员,除梁小红、强燕一个人负责四个故事,我本人负责两个故事之外,每人分配三个。

由于我家和张琦家都有电脑,所以诗集这边打字的工作也主要由我们承担,另外两名队员主要负责查找创作背景和收集更多诗歌、排版等等工作。

 

(5)暑假期间

 

暑假期间,我们依然坚持兵分两路,相互策应的基本原则。制作故事书的这一组人,将工作具体分为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将故事线索转变为一个800字左右的大的故事,具体生动;第二步,是将大故事简化,制作成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平白浅显的语言表达;第三步,则是分段,将精简的故事分为4到7个页面,每一页都能独立制作成画,为美术系同学提供方便的创作蓝本。

每一步计划耗时两周,不紧不慢,不争不抢,成员们均在规定时间完成了此阶段规定的阶段任务,并都坚持了每周周四上网讨论这个惯例。(放假后,为方便联系我建立了一个专门用于召开网络会议的qq群,分队成员七人每周四都要上网召开例会。)并在专门的博客上对各自发在网上的阶段性故事成果进行了肯定或者批评。

制作诗集的同学则按计划每天几首每天几首的完成了整本诗集的打字、注释工作,并对每首进行注音方便儿童阅读。

 

三、结 束 语

 

通过一整个暑假的努力工作,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力量和坚持不懈的伟大。本次实践虽然前期遇到了一系列意料之外的障碍,但队员们都在杨书记的引导下,冷静而有效的找到了解决的途径方法。这些工作方法和积极态度都将使我终生受益。

但其中诗集部分注音和排版上存在的一系列纰漏由于分队成员在技术和经验上的限制而变得依然难以解决。这些,还需要开学后杨书记组织专家进行校正修改方面的工作。

第2篇:郭沫若的诗集有范文

关键词: 郭沫若 诗歌 生命 死亡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初期浪漫派诗人诗歌中的死亡意识,受过斯宾诺莎泛神论的影响。他们对斯宾诺莎的泛神论进行了改造,使“我”拥有神的无穷力量,正因如此,他们感到自己是强者,对世界、未来充满信心,这使他们的诗充满了乐观的情调。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初期浪漫派重要诗人的郭沫若说过:“诗人底宇宙观以Patheism(泛神论)为最适宜。”“泛神论便是无神论。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自我也只是神的表现。人到无我的时候,与神合体,超绝时空,而等齐生死。”既然我即是神,一切自然只是神的表现,自我也只是神的表现。人到无我的时候,与大自然化为一体,死亡也就不存在了。这种瞬间永恒的精神,与庄子的“把有限相对的感性世界与无限绝对的净土(印度)、理念世界(西方)合而为一,从而以使一切都归于混沌的‘天人合一’来解脱生命的痛苦和死亡,使人在有限相对的感性现实中就达到了生命的无限绝对的永恒。”这两种思想有很多类似之处。此外,初期浪漫派诗人对生死问题的思考,还受尼采、叔本华、庄子、儒家思想、英法德浪漫主义诗歌等影响。本文集中考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初期浪漫派重要诗人的郭沫若诗歌中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少年的时期的郭沫若就由于多重的失望而开始思考生死问题了,他的《澡堂狂吟》表现了厌世思想。1914年初,郭沫若满怀身心创伤来到日本,但饱尝了由孤独、婚姻的失意及受歧视而带来的悲哀和凄凉,死之精灵又飘进他的心灵深处。人生本来应享有天赋人权:平等、自由、博爱、欢乐、幸福。而如今的世界却是“屠场”、“囚牢”、“坟墓”、“地狱”。

对郭沫若来说,死已不再是悲剧,而是解除一切烦恼、痛苦与不幸的灵丹妙药。叔本华曾说,死亡是对无法生存的现实的一种背叛和反抗。联系郭沫若死亡意识产生的过程,我们会发现,在郭沫若死亡意识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对生的执著和依恋。正因为如此,才使此时的郭沫若没有完全走向颓废消极甚至自杀的道路。

“悦死恶生”作为对生命的反动,乃是庄子的发明。庄子认为“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庄子的观点对少年郭沫若的死亡意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郭沫若又写道:“偷生实在苦,决死复何难。”(《郭沫若旧体诗词集》)可见,少年郭沫若也并不是真的要拥抱死神,从这里又可以看出他的死亡意识又有别于庄子。少年郭沫若“悦死恶生”的死亡意识,其实正是个体生命忧患意识的觉醒。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传统死亡观,是以宗法伦理秩序和群体价值为视点,更兼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道义殉身精神。这种超越个体生命进入崇高道德范畴的生死观和生命价值取向,淹没了个体生命死亡的忧患意识。因此,郭沫若这种忧患个体生命的死亡观无疑是对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死亡意识的反动。把生命的价值取向由群体转向了个体,由儒家的外在事功的追求转向了内在心性的自足。

爆发后,郭沫若从黑暗如磐的中国看到了新生的希望,在致宗白华的信中,他说:“我如今却除了法门,我要朝生处走了。”

五四时期郭沫若诗歌中的死亡意识,首先表现在他认为死是生的创造前提。巴霍芬在《原宗教与古代的象征》中指出:“死是生的前提,只有在此关系中,即在不断的毁灭中,创造之力才会生机勃勃。从而,生成与消亡是相互关联着的。”只有在生与死的永恒交替中,才有不断超升的生与死的永恒之流。郭沫若在《女冲之再生》中,借众女神意象传达了这种哲理内涵。面对被那些“武夫蛮伯”糟蹋得稀烂的宇宙天体,众女神毅然让旧的宇宙烂去,而要“创造一个新鲜的太阳”。

在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中,面对有如地狱般的宇宙,凤凰不顾群鸟的嘲笑,毅然点燃熊熊大火,慷慨赴火,希望在死灰中获得永生。当凤凰高唱“更生歌”之际,“一切的一,更生了”。腐败、黑暗、充满残杀的宇宙变得“自由”、“新鲜”、“欢乐”。在郭沫若看来,死不过是未意识到的沉没。死对人来说,有如音乐一般,它是一种甜柔的渴求。死并不是最后的外在的终结,而是当下瞬时存在的一部分。同时死的胁迫把生命从真的麻木的沉沦中唤醒,促使它投入最后的超升。在死的时刻,生之大门才敞开它生命的全部现实性。所以郭沫若要高擎“破坏”之大旗,渴盼“毁灭”,崇拜“力”,要“不断地毁灭,不断地创造。”

对生与死的创造关系,尼采曾作过极端的推演,他说:“我告诉你们完成使命之死,这种死激励着活的人,这种死将成为活着的人的誓言。完成使命的人欣欣然,在满怀希望和立下誓言的人的簇拥下,去了结自己的死。”郭沫若十分赞赏这种高度自觉的死亡意识,在《棠棣之花》中,他借聂嫈之口唱出死亡圣歌:“不愿久偷生,但愿轰烈死。愿将一己命,救彼苍生起。”这种将个人生死观自觉地纳入民族生死存亡之中的死亡观已经达到了一种至高无上的理想境界。

求生避死是个体生命的本能欲望,面对死亡,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常有变节偷生的事发生。郭沫若认为,个体生命的贪生怕死心理会导致卖友求生,对革命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故郭沫若在歌颂死是生的创造前提之际,也没有忘记歌颂那些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在抒情诗《胜利的死》中,郭沫若歌颂了司克司威尼绝食而牺牲的以身殉义的壮举。

在郭沫若这个时期的诗歌中,还出现了歌颂“美丽死亡”的名篇。他的《蜜桑索罗普之夜歌》中,借神话中的人鱼泣泪成珠的典故,彻底批判和否定了传统文化中那种苟且偷生的人生哲学,赞美在缥缈的银辉中坠落了的星辰,赞美那种有价值的牺牲。

早期郭沫若诗歌中对生死问题的思考,反映了一个知识分子在风雨飘摇岁月中的心路历程。郭沫若对生命哲学做出了乐观主义式的接受,这正是郭沫若基于他所认同的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所做出的选择。而另一方面,他对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所做出的概括又有着生命哲学渗透的鲜明烙印。由此可见,在郭沫若诗学思想的核心——“生命底文学”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之间有着内在的关系,可以说他的“生命底文学”有着中国文化的鲜明烙印。郭沫若并不纠缠于闻一多意义上的中国新诗的文化身份问题,但他的“生命底文学”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状态中不但没有失去中国的血脉,反而是一种突破中的再次确认。《女神》提醒我们,中国新诗的文化选择和文化身份是极为复杂的,面对这种复杂的状况,应该多一份迂回进入的勇气,而少些简单的中西文化的标签意识。在反思中国新诗的“现代性”路向时,这份勇气更应是我们的一份精神资源!

参考文献:

[1]高旭东.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

第3篇:郭沫若的诗集有范文

2.郭沫若学刊 郭沫若先生答李嘉言先生书

3.从郭沫若对曹植的评价说到替曹操翻案杨胜宽,YANGShengkuan

4.论郭沫若对罗王之学的臧否周书灿,ZHOUShucan

5.郭沫若与扑朔迷离的"兰亭论辩"贾振勇,JIAZhenyong

6.对自由精神的建构:《女神》中异国形象的本质胡红梅,邹建军,HUHongme,ZOUJianjun

7.郭沫若革命诗歌的时代价值与反思——以《前茅》《恢复》为例刘海洲,LIUHaizhou

8.浅论郭沫若史剧的"历史"叙事与意义生成刘绪才,LIUXucai

9.不一样的"海洋咏叹调"——郭沫若和海涅笔下的海洋意象之比较石燕京,SHIYanjing

10.文学变异学视角下的郭沫若《英诗译稿》杨玉英,YANGYuying

11.《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及版本的几个问题蔡震,CAIZhen

12.关于《十批判书》版本的一些问题潘素龙,PANSulong

13.并未"少两点"郭沫若也不"牵强"——与胡克庆先生商榷张永健,ZHANGYongjian

14.评《姚雪垠希望身后发表的谈话》王锦厚,WANGJinhou

15.创造社"异军突起"于……?——由前期创造社期刊作者群的聚散谈起张勇,ZHANGYong

16.郭沫若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孟祥贺,MENGXianghe

17.郭沫若在冈山的住所考刘建云

18.关于《丹娘魂》李方亮

19.郭沫若与《留东新闻》廖久明

3.采石矶太白楼漫题杨芝明

4.忆夫子——帅平均老师郭沫若学刊 刘文星,帅克蓉

5.郭沫若的几次京都之行考蔡震,CAIZhen

6.郭沫若与梁实秋王锦厚,WANGJinhou

7.中国现代小说新形式创造中的郭沫若与王蒙曾绍祥,ZENGShaoxiang

8.郭译《浮士德》中中国古典诗体的运用华少庠,甘玲,HUAShaoxiang,GANLing

9.郭沫若的翻译与日本之关系孔令翠,KONGLingcui

10.日本观与文学观的绞缠——郭沫若前期文学道路与日本影响的复杂性夏敏,XIAMin

11.梁白华与郭沫若早期作品的韩文译介李晓虹,梁楠,LIXiaohong,LIANGNan

12.评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四个英译本杨玉英,YANGYuying

13.郭沫若研究二题吴小雪,WUXiaoxue

14.晚年郭沫若的诗墨情怀和行旅书写——以郭沫若与古都西安为中心的考察钱克兴,QIANKexing

15.历史必然,还是私人恩怨?——怎样理解郭沫若的《斥反动文艺》陈占彪,CHENZhanbiao

16.郭译《少年维特之烦恼》一处"差错"之我见龚明德,GONGMingde

17.创造社紧要启事HtTp://

18.在古今中西之间:郭沫若翻译的全景呈现——读《郭沫若翻译研究》王俊棋

19.《郭沫若翻译研究》正式出版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

20.《诗人翻译家曹葆华》(诗歌卷、史料/评论卷)正式出版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

2."时风"与"士风"影响下的廖平与郭沫若曾加荣,黄进,ZENGJiarong,HUANGJin

3.郭沫若泛神论思想研究述略王海涛,陈晓春,WANGHaitao,CHENXiaochun

4.郭沫若的体育生活胡军,云学容,冯胜兰,HUJun,YUNXuerong,FENGShenglan

5.敬隐渔和郭沫若、罗曼·罗兰、鲁迅王锦厚,WANGJinhou

6.郭沫若与宗白华传统人生观的思想共鸣徐欢,XUHuan

7.郭沫若的中学老师黄经华张碧秀,ZHANGBixiu

8.从郭沫若对李白的批评说到"扬李抑杜"——以《李白与杜甫》为中心杨胜宽,YANGShengkuan

9.郭沫若步鲁迅诗原韵抒怀三首杨芝明,YANGZhiming

10.郭沫若学刊 评《五十年代历史学家的命运》秦川,QINChuan

11.郭沫若早期小说的主体性特征分析张赟,ZHANGBin

12.论郭沫若文学创作中自我意识的张扬与退隐宋巧娜,SONGQiaona

13.从六大史剧看郭沫若的悲剧观裴萱,PEIXuan

14.第一届世界郭沫若研究学会(IGMA)学术研讨会纪要钱晓宇,QIANXiaoyu

15.《郭沫若展》重返冈山钟作英,ZHONGZuoying

4.学术史视阈中的郭沫若——从《十批判书》中的儒学研究说起彭邦本,PENGBangben

5.中国现代史学建构进程中的梁启超与郭沫若何刚,HEGang

6.郭沫若的万宝常研究之动机与意义藤田梨那,TomokoRina

7.翻译家郭沫若的历史考察孔令翠,王慧

8.厨川白村:郭沫若吸收唯美主义的重要中介夏敏,XIAMin

9.哲学诠释学维度下郭沫若的英诗美学翻译之溯源——以《英诗译稿》的个案研究为例谷峰,GUFeng

10.历史人物的构想与改写——试论郭沫若史剧创作黄科安,HUANGKean

11.略论郭沫若的历史剧《武则天》张剑平,ZHANGJianping

12.论郭沫若创造的蔡文姬形象苏丹,SUDan

13.在日本文化界影响下的创造社与西方文艺童晓薇,TONGXiaowei

14.前期创造社期刊与创造社"转向"研究张勇,ZHANGYong

15.近三十年郭沫若《女神》研究综述胡忱,王泽龙,HUChen,WANGZelong

16.关于《反思郭沫若》的论争述评廖久明,LIAOJiuming

17.超越性反思的成果和深刻的文化接受启示——《郭沫若与中西文化撞击》读后曾永成

18.关于《铁轮》——给沫若先生的信张天虚

19.第二次付排赘语张天虚

20.《历史小品》,盗版?正版?蔡震

2.群益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分析郭平英,GUOPingying

3.士大夫传统的现代遗存与嬗变——论早期郭沫若思想变迁的内在理路曾平,ZENGPing

4.从曹葆华的悼诗看"新青年"眼中的郭沫若陈俐,CHENLi

5.一夜乡心古今同——苏轼与郭沫若笔下的故乡徐立昕,XULixin

6.郭沫若与服饰文化初探张志春,ZHANGZhichun

7.略论《商周古文字类纂》郭沫若学刊 刘志梅,LIUZhimei

8.论郭沫若在历史研究中的民族思想翟清福,ZHAIQingfu

9.郭沫若金文古史研究的成就与局限侯书勇,HOUShuyong

10.欲望的身体与分裂的自我——以郭沫若小说为例魏红珊,WEIHongshan

11.中国新诗"鸟意象"的原型革命——论郭沫若《凤凰涅槃》的神性写作开端龚盖雄,GONGGaixiong

12.《女神》文化意义与审美体验的不平衡性陈姗,CHENShan

13.郭沫若为左德馨同学题词

14.《李白与杜甫》研究综述杨胜宽,YANGShengkuan

15.关于郭沫若文献史料工作的回顾与思考蔡震,CAIZhen

16.《郭沫若先生创作生活二十五周年纪念会特刊》资料选曾健戎,王锦厚

2.始终是值得尊敬的——郭沫若与孙中山王锦厚,WANGJinhou

3.文坛两巨星盛赞武汉大学——郭沫若与胡适比较研究札记之一易竹贤,YIZhuxian

4.郭沫若任首任校长的中国科技大学诞辰五十周年郭庶英,GUOShuying

5.郭沫若与《革命诗社》周晓晴,ZHOUXiaoqing

6.郭沫若的侠文化观陈夫龙,CHENFulong

7.郭沫若赠陈序宾的条幅熊庆沛

8.郭沫若史学研究三十年谢保成,XIEBaocheng

9.郭沫若对《古史辨》的超越——郭沫若史学研究之一周书灿,ZHOUShucan

10.闪耀着唯物辩证法思想的光辉——重读郭沫若《关于文风问题答《新观察》记者问》杨芝明,YANGZhiming

11.作为生命救赎形式的自叙传小说——论郭沫若早期小说肖伟胜,XIAOWeisheng

12.论郭沫若早期诗歌《女神》的核心语象与意象构成赖先刚,LAIXiangang

第4篇:郭沫若的诗集有范文

一百年前大渡河边的郭沫若,虽然僻处川南一隅,“少年的心受着四方的牵引”,“景仰欧美,景仰日本,景仰京沪,景仰成都”,“没有一刻宁静过的”。1913年,当郭沫若终于有机会挣脱盆地的束缚乘舟东下之时,他欢呼道:“一出了夔门啊,我便要乘风破浪!”

郭沫若乘风破浪的世纪岁月,已经载入史册,为人耳熟能详、盖棺论定的官方评价大的有两次:1978年6月18日出席、主持、邓小平致悼词的追悼大会,新华社电讯的肩题是“沉痛悼念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坚贞不渝的革命家”;1992年11月21日在北京举行、由发表讲话的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大会,那电讯肩题则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又一面光辉旗帜”。这些年来,学术界内外的郭沫若研究和讨论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深化,其中不乏见仁见智的争论。然而,不争的事实是郭沫若作为一代文化巨人的存在,诚如大海,龙鱼俱在,终在轰鸣;诚如高山,森罗万象,难以比拟。那些烙上时代印痕的历史缺陷,也是人皆见之的君子之过,有如日月之蚀。

肩负着时代与人生重荷的郭沫若,有过不少常人难以理喻的行状。“终”其一生之际,叫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根据郭沫若同志的遗嘱,他的骨灰将撒在大寨的土地上”(新华社追悼会电讯的最末一句)。如今的大寨,当年翻卷神州的那面大旗已经悄然落下,但虎头山腰却有两座一进村口便赫然入目的坟头,一座是大寨元勋、“”副总理陈永贵的,一座便是郭沫若的。大寨不再热闹,一字并肩的文“武”两座名人墓也寂寞,只有当地农民逢年过节携些供品纸钱去烧香焚纸一番。一位文友去过后说,“一个文盲,一个文豪,这真是哪儿跟哪儿啊!”话虽刻薄,听罢却叫人也有不知从何说起的感慨。

大寨人的厚意不好贬低,但细察起来,郭老和大寨的渊源,也就是1965年的那个冬天,他曾率领一班科学家去“学习”并“三同”了一番,并写下了《颂大寨》的两首诗。在“”逼近之际,郭老此时此刻的言行,纵然虔诚,也难免是紧跟中心的应景文章。比较起来,我更相信长存也藏存在郭老心底的千万话语之中,恋乡之情是这位游子绵绵不绝的主旋律之一。

有远远超越两首大寨诗、难计其数的众多作品可以为证。

且不说《沫若自传》四卷本中整整一卷的《少年时代》关于故乡的人、事、景、物绘色绘声的浓墨重彩,也不说诸如《峨眉山上的白雪》这般直抒怀乡胸臆的千古诗篇,即便是在写出《颂大寨》同时去海南梦见家乡古代文豪坡时夜不能寐、一挥而就的长篇诗作,也是前者望尘莫及的。以言行而论,人近晚年,日渐谨慎的郭老也仍有流露真性情之时。家乡来人,他忘不了细细询问乐山的一景一物;“封笔”,却对家乡有求必应,仅为乐山市文化部门便书写了数十件诗词、集句与胜地题名;一次看了成都市川剧院进京演出的《望娘滩》,上台去致贺,这位“大人物”和演员们挤坐在舞台地板上,忘情沉吟:“我想起我的妈妈了!”……无论如何,对于本色是诗人的郭沫若,抗战匆忙的1939年,他为尽孝竟数月之内三回沙湾,弥留之际,说他脑海里没有叶落归根的念头,怎么也讲不过去。

郭沫若的乡情,实在是浓得化不开。

在家乡建一座沫若之墓,可谓一举数得:既圆了先生与乡人的心愿,更为中国文化留一处足供世代瞻仰的得体场所,从乐山这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所在地而言,也平添出一道夺目的当代人文名胜。

笔者在当年沙湾会上还提出过三处地点作为选择:沙湾、峨眉山或是乐山市郊的凌云山。三者中,后者最佳,具体地点是现成的,就在业已建成的“沫若堂”林园。此地正对峨眉山,背负灵宝塔,远眺沙湾,沫水(大渡河)、若水(青衣江)、岷江三江合流奔来,嘉州秀色一览无遗,它是少年郭沫若流连忘返、老年郭沫若念念不忘的“听凤凰鸣”处。这里,手执如椽大笔的郭沫若全身铜像早已塑立,镌有沫若诗词及生平大事的碑廊、石刻业已琳琅,郭沫若研究会的资料研藏、陈列一应俱全。沫若归来兮,可谓得其所哉!

第5篇:郭沫若的诗集有范文

关键词:郭沫若;文学创作;自我意识

《女神》是郭沫若出版于1921年8月的第一本诗集,其中的代表作有《凤凰涅》《我是个偶像崇拜者》《天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这一诗集有着崭新的形式与内容,开一代诗风,堪称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在这本诗集中塑造了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彰显着自我意识的觉醒。狂飙突进的无私时期需要诗人用高昂热情的浪漫主义来表现,于是郭沫若抓住这一点运用了“偏于主观”的艺术想象力进行创造,个人的郁结、民族的郁结都在作品中通过自我意识的觉醒喷发出来,于是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成为《女神》最主要的艺术追求。

《女神》的抒情主人公首先是“开辟鸿荒的大我”――“五四”时期觉醒的中华民族的自我形象。在伟大的“五四”运动中,祖国得到新生,中华民族得到觉醒,其中的《凤凰涅》正是宣告着中华民族正在经历着涅,“死灰中更生”的历史过程,郭沫若以“凤凰”来象征祖国,也可以说是象征抒情主人公,或者是两者合一。全诗描写了凤凰死而复生的全过程,有写凤凰自焚的悲壮,还有写凤凰更生的光明世界,处处荡漾着“五四”的青春气息,蕴含着大胆的否定、愤怒的控诉、热烈的歌唱。在《炉中煤》中,用“心爱的人儿”“年青的女郎”来象征祖国,将新生的中华民族形象进行了艺术创造与表现。

这是一个具有彻底的破坏和大胆创新精神的自我形象。这个自我是崇拜自己,热烈追求精神自由与解放的自我,在《我是个偶像崇拜者》《梅花树下的醉歌》《天狗》中处处宣扬着自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人的尊严得到尊重,人的创造力得到承认,这无疑是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解放。他在《女神》中所显示的人的精神自由状态是令人向往的、真实的、自然的,这对于压抑的中国人是破天荒的。

这是一个目光不局限的自我形象。在《女神》中抒情主人公的目光不只是局限于中国一隅,而是将眼光放远到世界与人类。在《晨安》中,“我”不仅向“我年轻的祖国”“我浩浩荡荡的南方扬子江”问候,还向恒河、印度洋、红海、尼罗河致意,这在文学史上都是具有开创性的,这样开阔的胸襟和眼光都是郭沫若创造自我意识的展现。

总之,郭沫若是继鲁迅之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摩罗诗人,他的文学创作中对于自我意识的表现非常突出,是他的“诗是人格创造的表现”的最好诠释,也突显了中国文学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第6篇:郭沫若的诗集有范文

该书第726―727页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时说:“看了郭沫若的和诗后,回信给郭沫若说:‘和诗好,不要千刀当剐唐僧肉了,对中间派采取了统一战线政策,这就好了。’”并交代了这段引文的出处为1964年5月30日(书中误为6月30日)《人民日报》刊载的郭沫若《“玉宇澄清万里埃”――读有关〈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一首七律》一文。言之凿凿,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然而这个看似言之有据的“回信给郭沫若”的说法却是错误的,是一个流布了近半个世纪的文史错误。的那几句关于“不要剐唐僧肉”的话不仅研究者非常熟悉,也为一般读者所熟知。不过这里要说明的是这不是毛给郭的回信所说,而是毛给康生(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死后被)的信中所言。

写作背景里所说的“郭沫若的和诗”是指1962 年1 月6 日,郭沫若在广州看到由康生抄示的的和诗后,郭当天依照的原韵和了一首七律《再赞〈三打白骨精〉》:

赖有晴空霹雳雷,不教白骨聚成堆。

九天四海澄迷雾,八十一番弭大灾。

僧受折磨知悔恨,猪期振奋报涓埃。

金睛火眼无容赦,哪怕妖精亿度来!

1月8日由康生转呈。毛看了郭的和诗,于12日给康回信(而不是直接复信给郭)说:

八日惠书收到,极高兴。请告郭沫若同志,他的和诗好,不要“千刀当剐唐僧肉”了,对中间派采取了统一战线政策,这就好了。

(见《建国以来文稿》第十册第11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为什么会出现“给郭回信”这样的误解,而且一误再误,误了这么多年呢?还让我们“回到”上面提到的郭的赏析文章《“玉宇澄清万里埃”》来探究。该文也是不少毛诗研究者众口一词说“回信给郭沫若”的原始材料、依据所在。郭在这篇文章里讲了和毛诗的缘由后说:

第7篇:郭沫若的诗集有范文

戴望舒诗中的青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诗人感情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从黑色到蓝色再到绿色的深入浅出的变化,戴望舒以一种单纯透明的青色幻化出多种色彩,在简单的表层之下蕴含了丰富复杂的含义,诗中的青青一色,展现了复杂斑斓的彩色世界。由黑、蓝、绿深浅变化的青色和“运墨而五色具”的墨在一定意义上有着“异色同工”之能,即以单色暗示出无限的色感,表现宇宙淋漓的生命。它们都表现出一种高贵的单纯,既蕴含着丰富的色感,又表现出视觉上的纯净。而且它们还都具有相同的情感指向以及单纯的色彩杂糅着极深沉的内涵,而这恰是道家所追求的以有限通向无限的哲学境界,也是一种“见素抱朴”的道家精神的体现,其间寄寓着中国文人崇尚简淡、还纯返朴的心性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情怀。[10]而且他诗中的青色大多还表现出复杂多重的意蕴,“‘天青色’可以象征尚未成熟的羞涩的爱情,也可以代表忧郁感伤的眷恋;既可以是一种理想爱情的幻想,也可以是一种人生理想的暗示。”[11]丰富的内涵达到了道家所谓的以有限通无限的哲学意境。《启示录》中描述“恭行天罚”的人子的形象是:“身穿长衣,直垂到脚,胸前束着金带。他的头与发皆白,如白羊毛,如雪”。白色是上帝、圣母、天使着装的色彩,也是圣诞节前夜及耶稣升天的象征色彩,它意味着纯洁、美好、爱等。郭沫若诗歌中白色运用得最多,怒涌的白云、雪潮一样的羊群、高张的白领如像戴雪的山椒、雪的波涛、银箔一样的沙原、白茫茫一片幽光的海、白灼的太阳、雪白的海鸥、鹭鸶、白孔雀的羽衣、象牙舟、白鸟、白雄鸡、乳白色的雾帏、白堤等,都是他诗中反复吟咏的色彩意象,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郭沫若最喜爱的颜色也是白色,他曾选编过一本诗文合集《辛夷集》,集中入选作品都是清一色的白调,如《鸬鹚》、《蜜桑索罗普之夜歌》、《霁月》、《夜步十里松原》等。这些诗中的白色是透明的、温热的,具有突出的独特性,因为“五四”时期其他诗人诗中的白色多是浑浊的、潮湿的。郭沫若诗中的白色散发出“强烈的光和热”,而初期象征派诗人诗中的白色则“带着一些虚弱和颓废”。[12]为什么同样运用白色,给人的感觉却是如此不同呢?江锡铨教授认为这是由于“他们长期羁留国外,很少承受祖国人民革命的阳光的特殊精神状态。他们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充满敌意,但又总是在一个相对狭小、相对锁闭的艺术空间里进行寻求光明之不甘屈服的挣扎”和“世纪末”美学的影响。[12]笔者认为尚有其他根本的理由。

因为综观现代新诗,这种贫血的“苍白”在承受祖国革命阳光的诗人笔下也大量存在,如殷夫的“你,惨然的,沉默的……你这苍白的,死寂的窗,死寂的窗?”(《囚窗》)尤其是在受西方象征主义诗派影响下的诗人的诗中更是广泛存在,原因即在于“‘苍白’这个词语,正是被日本化了的法国象征派常用词”。[5]那么郭沫若创作这些诗歌之时为何对浑浊、贫血的苍白具有免疫力呢?要知道,其时西方象征诗派已轰轰烈烈地、且影响力早已波及国内和日本,郭沫若虽对象征派不无微词,[13](P6)但这却并不意味着他对世界性的象征主义潮流毫无感应。他留日期间曾读过象征派作家梅特林克和霍甫特曼的作品,如《青鸟》、《沉钟》等,在一封论诗通信中,他还将波特莱尔、魏尔仑、叶芝等象征主义诗人列为自己所喜欢的诗人。[14](P173)既然对象征诗派有所了解并喜欢,却并没深受其影响,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要知道郭沫若创作这些诗时精神上和其他诗人一样,都是极其焦虑失望的,因为考察郭沫若这些诗歌,可以发现其最大的共同特征是几乎都创作于初期。而经进一步研究发现,此时郭沫若恰值精神陷入危机之时。处在人生迷惘和痛苦之时,郭沫若与基督教接触了,尤其是在认识基督教徒佐藤富子后,他开始读《圣经》和创世神话,并对其中的大部分内容都很欣赏。出于寻求精神安慰的目的和受之于情人方面的感染和影响,这期间他对基督教是虔诚而有一定程度上的信仰的。对此段时间所受的影响,郭沫若曾说过:“民国五、六年的时候,正是我彷徨不定而且最危险的时候,有时候想去当和尚。每天只把庄子和王阳明和《新旧约全书》当作日课诵读,清早和晚上又要静坐。”[15](P270)这段经历与感悟所积累的基督教观念和知识对郭沫若的创作产生了极为重要和明显的影响,不少论者也已探讨过基督教提供给郭沫若小说、戏剧创作的题材、意象、结构等方面的启发和影响,[16]而对其诗歌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则极少关注。是郭诗中缺乏吗?当然不是,那么回到最初的疑问,笔者以为郭沫若诗中的白色之所以和其他诗人笔下的白色不同,最根本的原因即在于郭沫若诗中的白色具有浓郁的基督教文化色彩,是他内心爱的表达。郭沫若编选的《辛夷集》宛如一个寂寥清空的白色世界,其序(序文原是作者献给爱人的圣诞礼物,这一点颇需注意,圣诞节在西方指的是耶稣基督降生的日子,作为礼物,诗人应是以仰视神的感情来写此诗的。他后来把第一部诗集定名为《女神》,与此可谓关系密切。)以镜海、雪白的砂岸、白绢、白衣、素罗、百合、辛夷等一系列白色意象表达了对爱人的圣洁纯净的爱。

诗中对少女形象的描写俨然一位圣洁的天使,尤其是诗歌最后少女救活鱼的行为极易让人把她和救万事万物于水火的耶稣联系起来,从而使诗中的白色具有一种神圣的宗教情感,表现出他对安娜的感激与颂扬之情。白色是郭沫若内心爱意的表达。陈梦家出生于牧师家庭,自称是一个“牧师的好儿子”(《我是谁》),从孩童时代起就接受新教家庭的教育,后来曾到燕京大学神学院学习过。这种家庭氛围和学习经历对他的诗歌有着很大的影响,方玮德在《铁马集》序言中有过细致评述:“我知道梦家的先人以及他的外家都是有名的景教牧师,这是对于他极其有影响的。他自己并不皈依基督教,然而在他的诗里,处处可以透出这方面潜伏的气息,因这气息便觉得他的诗有说不出的完美,有无上内涵的智慧。”[17](P6)他的《我是谁》、《圣诞歌》、《叮当歌》、《昧爽》、《当初》等诗,可以说都是一种宗教情怀、心境的抒写和宗教文化的流露,诗中的白色具有浓郁的基督教文化意味。《昧爽》诗中描写天使和神人一色的衣裳是雪白的羽毛,十二岁的基督戴的是白光,和他的白色的小羊讲故事,既展现了基督教对白色的推重,也洋溢着一种浓郁的、美好的象征意味。他的《当初》由《鸿蒙》删改而成,乳白色照耀全篇。康丁斯基(Kandinsky)称“白色为非物,存在于开始之前、出生之前”。[18](P123)在《当初》这首诗中诗人开篇以一片混沌的白色来描写出生之前的环境,白色一开始就被赋予了初始的意味,代表了美好的开始。“在没有颜色的当中,它是美。”在陈梦家看来,白色是美的,而诗人也是白色的,是“乳白色间的一点”,这就流露出对生命的赞美之情。白色的亮光诗人认为是主的神光,诗人出生后房间里的一切也都是白色的:天花板、摇篮、窗帘、母亲的胸脯、日光,以致认为和未出生时的环境是一模一样的,点出了爱的永恒存在的象征意义。这之中爱的内涵是多层次的,既有上帝之爱、天地之爱、自然之爱,也有母亲、父亲之爱,深刻的传达了基督教的“宇宙的动因就是爱”这一文化内涵。诗人把“纯白色”、“爱”想像成是母亲微微的、深深的呼吸,是父亲祈祷里的神光,是“我”天使般飞升的凭借,是“我”生命的泉源,也是引诱“我”的梦。可以说,白色普照全诗,爱意也充满每一句诗中。基督教的“爱”本来是一种超验的情感,诗人在此以可视的白色将我们带入到了一种“爱”的温馨之中,可感而动人。现代诗人对色彩有自己独特的喜好,无论是郭沫若的喜白、戴望舒的尚青,还是艾青的黑黄对立、延安诗人群的对红色的渲染,他们都把自己的艺术个性和文化濡染渗透进了色彩之中,使得色彩不仅仅只是一种形式美的表达,而且具有了多重的文化内涵,既大大提升了色彩的表现力,也扩大了诗歌的审美内涵,这无疑对于诗歌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司真真 单位:南京大学

第8篇:郭沫若的诗集有范文

【关键词】郭沫若;中苏;文化交流;思想准备

近些年来,从不同角度对郭沫若与外国文化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的学术著作,已经汗牛充栋。但与学术界对英美德印等国与郭沫若关系深入探讨的现状相比,人们对俄苏文学与郭沫若的关系研究却相对薄弱。据笔者检索到的资料统计,国内尚无一部关于此项研究的专著,研究性论文有十三篇,多集中在探讨郭沫若与俄苏作家文学作品中体现的异同、梳理基本史实等角度。如,高金苹:《意想的魅力:普希金与郭沫若诗歌意想之比较》(载《中国文学研究》1999年3月);戈宝权:《回想郭老关于马雅科夫斯基的诗和信》(载《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3月);邱宗功:《郭沫若前后译介马雅可夫斯基史实述评》(载《郭沫若学刊》1998年第1期)。从文化使者角度,研究郭沫若在中俄(苏)文化交流中独特的作用及对中国现当代社会及文化影响的更是凤毛麟角。

虽然学界已经逐渐开始关注郭沫若与俄苏文学的关系,并有相关,而以文化交流的角度,探讨郭沫若在中俄(苏)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及对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则极为少见。在中国近现代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俄苏文化及文学的影响无比重要,这更决定了从此角度研究中俄(苏)文化交流中的郭沫若的十分必要和有价值。郭沫若对俄苏文学的引进以及对中国文学的对俄输出都起到了非常独特的作用,这已成为学界的基本共识。尽管如此,在中俄(苏)文化交流中,郭沫若的具体作用如何,人们尚不清楚。因此,在中俄(苏)文化交流中,从郭沫若兴趣意识的出现、发展以及走向直接交流使者的身份出发,探讨他接受俄苏文学、引进俄苏文化,输出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以及影响,其本身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就不容忽视。

很多研究者认为,20世纪20年代郭沫若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转换,并认为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是其转变的有力证明。众所周知的是,1924年,尚在日本的郭沫若用50天的时间翻译完河上肇的这本小册子后,曾给成仿吾写了封透露自己思想轨迹的信,他说:“这本书的译出在我的一生中形成了一个转换的时期,把我从半眠状态里唤醒了的是它,把我从歧路的彷徨里引出的是它,把我从死的暗影里救出的是它,我对于作者非常感谢,我对于马克思、列宁非常感谢。”[1]大多数研究者从这封信上的言辞来断定郭沫若的思想转变时间,并对此坚信不疑。实际上,远在翻译此书之前,郭沫若的世界观就已经进行着潜移默化的转变了。

十月革命胜利不久的苏联,曾发表针对中国人民的宣言,称拒绝承认沙俄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赔款协议,呼吁中国人民将俄国人民当做同盟者和兄弟。此后全中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学习苏俄的热浪。在此全国性的时代热潮下,作为敏感至极的诗人,郭沫若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革命的火焰已经在其不知不觉中悄无声息地开始燃烧了。而且,在之后的郭沫若的众多作品中,都能体现出他思想的微妙变化,如创作于1920年的《巨炮之教训》,1921年的《伟大的精神生活者王阳明》,1922年的《黄河与扬子江的对话》,1924年的《太阳没了——闻列宁死耗作》等。以上都说明,远在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之前,郭沫若已经有了较为深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了。[2]为此,可以说郭沫若选择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是他的必然选择,即使不翻译这本书,他也会翻译其他的类似于这种类型的书。

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对郭沫若的文化意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决定着他之后的文化选择和文化定义。实际上,在当时的中国,有着几股文化力量在相互角逐,各大文化学者也都使出浑身解数,将自己认为可行的可以对中国现状起到影响甚至改变作用的文化介绍到国内,独特的思想轨迹,使得对德国文学有着极深的造诣的郭沫若最终选择俄苏文化作为自己极力介绍的主要场所。一个对艺术有着极强独立意识的文艺工作者,曾多次强调艺术的无功利性的诗人,怎么会最终走向甘愿当艺术社会公用性的传声筒的呢?研究发现,郭沫若实

际上有着不同的身份认同,身份认同的方向决定他的艺术观点。郭沫若身兼艺术家和革命者双重身份,当他以艺术家的眼光看待艺术时,文艺作品就是无功利的,纯美的;当他以艺术家的眼光看待文艺作品时,这时的作品就有着社会功利目的的宣传工具性质了。之所以在郭沫若身上产生如此悖论,是因为中国当时的现状和他的思想选择所致。当时中国正处于救亡图存的关键时期,尝试了多条道路后,中国的现状非但没能改变,反而越来越糟糕。有识之士纷纷开除各自的良方,以解国之危困。经过了北伐战争、五四运动等国家动荡事件的郭沫若深知国家困顿之所在,谙熟国之所需,为此他将眼光投向了紧邻俄国——刚刚取得革命胜利的新生国家。他认为当时俄国的政策是正确,列宁的正确性不但在俄国使用,在中国也行得通。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如果说在“五四”前后,郭沫若从事文学,不是为了谋生,更不是为了游戏和消遣,而是把文学作为实现自我的一种方式的话,那么,此时郭沫若文章中的社会功利倾向已不是一种外在于主体情感与意志的宣传,而是发自主体情感与意志的自觉。这种自觉意味着他固有的文化秉性和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的现实环境刺激,使他把参与社会改造也作为实现自我的方式。”[3]积极促进俄苏文化交流则是郭沫若这一动机的具体实践,在他的努力下,中苏文化交流呈现出宜彩纷呈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孤鸿——致成仿吾的一封信。.《郭沫若全集·文学编》(16)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11页。

第9篇:郭沫若的诗集有范文

1965年初,北海公园举办书法展览会,广泛征集书法爱好者作品。父亲抄录了《实践论》全文送去参展,通篇采用正体小楷书写,受到前来观展的郭沫若先生夸奖。展会结束后,工作人员给父亲退回作品,顺便转达了郭老的赞誉。父亲听了特别高兴,为了表达对郭老的谢意,父亲下功夫书写了郭老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长诗《黄山之歌》,寄给郭老留念。全诗百余行,千余字,无一不是蝇头大小,工整漂亮,极见功力。

父亲本意只是想表达对郭老的敬佩和感谢,没想过了几天,竟收到郭老一封亲笔回信,这令父亲大为感动。信中写道:“何贤书同志:您写的长诗,我已接到,写的很工整,谢谢您。祝健康。郭沫若/一九六五年二月十六日。”

父亲只是一位普通的教师,我家也从没接触过社会名人,更没见到过他们的手迹,猛然看见这位享誉中外的文学家、书法家的亲笔信,一家人一下子惊呆了,纷纷抢着拜读。从此,这封信就成了我家一件珍贵文物,被恭敬收藏。

1978年郭沫若先生逝世,父亲捧着这封信,想到再没机会和郭老见上一面,心里十分悲痛。次年,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征集郭老生前文稿手迹,父亲得知消息,毅然将信献出,以表达对郭老的怀念之情。编委会在给父亲的回信中说:承寄郭老亲笔手迹,深表感谢!手迹一定妥为珍存,待有条件时复制,复制后容还复印件。随信赠《沫若诗词选》一书。

遗憾的是,不知何种原因,父亲此后十年中一直没有收到手迹复印件。1988年1月,81岁的父亲病危,把我叫到床前说:“孩子,你要想法找到这个复印件,这是郭老对咱们一个普通教师的尊重,也是咱们对郭老的一份念想儿呀!”说罢,父亲撒手人寰。

可叹我对父亲的临终嘱托始终没有放在心上,直到2011年,父亲离开我们20多年后,我在给父亲扫墓时,再次想起此事,内心十分愧疚。当时,我已经72岁了,我决心在有生之年一定办好父亲的这一托付,以告慰他老人家在天之灵!

谁料此事说来容易,办起来却相当艰难。时间过去几十年,郭沫若著作编委会的机构都撤销了,人员更是没影儿了,上哪去找这封信?我跑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单位,咨询了不少人,结论都是要在郭老浩如烟海的遗存文物中找到这样一封普通信件实在太难。一天,我突然想到后海有座郭沫若纪念馆,何不最后拼搏一下,便抱着唯一希望前去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