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读书卡片范文

读书卡片精选(九篇)

读书卡片

第1篇:读书卡片范文

计算机进入图书编目领域后.不但使传统的著录发生很大变化,而且冲击着原有的目录体系机读目录是图书馆目录史上的重大变革,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无论其功能、速度,还是其效果等都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卡片目录。

据有关资料报道.1861年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第一次让读者公开使用卡片目录。20世纪韧.卡片目录逐步取代书本目录成为图书馆主要的文献目录形式在授国,1911年清华大学和南洋大学图书馆首先采用卡片式目录。1919年后,卡片目录广泛流行起来,并逐渐取代了书本式目录。卡片目录在世界图书馆流行了100多年,它似乎已成为图书馆概念的一部分 60年代marc问世,并以其强劲的生命力.迅速在图书馆普及。1968年开始建立机读目录系统的短短7年之后.美国图书馆界连续召开了几次讨论卡片目录命运的专题讨论会。帅年代前后一些图书馆开始冻结”卡片目录,1981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冻结了卡片目录,标志着这一论战的结束,也标志着图书馆的书目检索开始向新的检索体系过渡。

我国从1978年开始研制机读目录.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目前,我国已通过各种鉴定的系统软件有上百种。一些新馆、小型馆已经把全部或大部分藏书记录输人数据库,基本取消了卡片目录,形成了以机读目录为主导的新的图书馆目录体系。卡片目录的历史告诉我们.它在图书馆发展史上有过辉煌的一页。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卡片目录也逐渐暴露出诸多缺陷,如卡片目录捧序复杂.检索受局限.存储不安全等,已无法适应读者对文献资源的充分利用。而机读目录则具有检索人口多、一次输人多次使用、数据共享、联机编目、联机检索等优点,更能满足读者对文献的需求,也更适应于现代化图书馆工作的需要。从授国图书馆的形势来看.机读目录正以巨大的优势冲击着卡片目录,并将最终取代卡片目录。

我馆从1990年使用终端小型机发展到今天的计算机cnmarc格式,已有10余年的历史,数据的回溯、转换和新数据积累已有10万条左右,基本上能满足读者的机检需要和达到网络资掳-共享的要求。由于种种原因,我馆仍处于机读目录与卡片目录并存阶段。例如,计算机的功能目前还不十分精确.完全依靠计算机还不尽如人意;机读目录尚欠完善,检索终端不足,读者机检水平低,尤其是一些老年读者习惯于手检或不会使用计算机,不能通过计算机获取自己所需信息,因此不得不维持两套目录体系。这就为完全“冻结”卡片目录带来了困难。

网络化的发展,为“冻结”卡片目录提供了技术环境。大家必须清楚.卡片目录与机读目录。共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除“共存”,因而“共存”期应愈短愈好。两者的并存主要表现在数据的共存与检索功能的共存。在机检数据投有完全覆盖卡片数据之前,检索功能的共存就难以消赊。但伴随着文献老化和数据回溯,卡片目录的使用价值不断下降.机读目录的使用价值不断增强。卡片目录“冻结”的紧迫性体现在图书馆应集中书目检索的投入于机检之上.为读者创造良好的机检环境.使“共存”尽快消陈。

当前,我国计算机检索体系的建立与联机网络环境的形成为读者检索带来的便利,象征着图书馆书目检索水平的提高。冻结卡片目录不是图书馆书目服务功能的衰退而是加强,国内外“冻结”卡片目录的实倒都证明了这一点。关键是要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制定具体的措施,稳妥地实现“过渡”。冻结”卡片目录仅是书目检索向机检“过渡”的一个内容,“冻结”卡片目录后.我们应围绕机检性能的不断完善和数据容量的增加及回溯.不断完善机读目录的检索功能.这才是“冻结的目标。

参考文献

l 李正样机读目录的发展与卡片目录的命运[j]图书馆建设,1998.(4):8一10

2 吕俊生,张正勤.冻结图书馆卡片目录的个侧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1998(5):36—3b

第2篇:读书卡片范文

那么一卡通系统在图书馆的应用究竟如何?笔者随机对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的师生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显示,有43%的被调查者反应一卡通方便、快捷,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有41%的被调查者反应一卡通的使用情况一般,没有出现特别令人满意的地方,使用情况一般,只是少几张卡而已;有16%的被调查者反应一卡通还存在很多漏洞,需要进一步改进。本文试图从一卡通的定义、作用、在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此类问题的可能思路和建议。

1、图书馆一卡通系统

1.1一卡通的定义

IC卡因功能又称一卡通,现今在高校校园正在推广使用,也称校园一卡通,它是建立在银行金融平台上,其金融结算功能符合人民银行规范,管理功能符合教育管理信息规范,可在社会上使用。校园卡在技术上根本解决了在网络环境下金融结算、财务管理、教学科研管理、文凭证件管理等功能的关键—Inernet网上身份认证与脱机身份认证问题。[1]

1.2一卡通在图书馆的功能应用

图书馆一卡通的总体功能目标是提高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水平,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功能有:[2]

1.2.1统一各种借书证.减少证的数量.方便读者;

1.2.2统一规划读者服务与管理项目.统一管理服务收费;

1.2.3 实现各阅览室入室登记功能;

1.2.4更换现有的各种纸质借书证;

1.2.5实现各种书刊外借的计算机管理;

1.2.6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图书馆工作的现代化管理。

2、一卡通为图书馆带来的积极作用

2.1借阅管理。[3]使用“一卡通”系统管理后,读者只需在刷卡器上刷卡,系统便会自动将持卡读者的已借书、预约书、超期书等信息准确反映出来,确认读者身份无误,直接扫描图书条码后,便可完成借书、还书、续借、预约等流通环节管理功能。采用“一卡通”这种集约式规范管理,既有效减少了因手工输入产生的人为失误,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借阅管理过程更加简单、迅捷,使读者切身感受到一卡通信息系统带来的便利。

2.2读者管理。原来的图书证只能印写几个有限的读者信息,采用一卡通后,可按图书馆的管理需求,丰富和完善读者信息。在内蒙古医科大学图书馆汇文系统中对学生、教工的证件号(学号)、卡号(卡片物理号)、学院、系、专业班级、读者类型(身份)、姓名、性别、有效日期、民族等进行了设置,方便了图书馆对各层次、学科、民族学生入馆需求,书目要求进行分析,甚至可以通过该信息为丢失物品寻找主人。

2.3自我管理。一卡通内虽然存有各种信息,但卡的表面很难进行体现。让读者自主管理并了解相关的信息是一卡通系统建设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建设中,图书馆一楼大厅入口配置有自助终端,使读者随时可持卡通过终端自主查寻相关信息和自我管理,如进行查询借阅情况、卡内资金余额和修改密码等操作,使读者服务工作更加透明、和谐。

2.4信息管理。在一卡通系统使用以前,校内各部门各自为政、相互独立,当为读者(特别是新生)办证时,读者信息要在流通部逐字录入,既投入了图书馆大量的人力、物力,又要读者花较多时间办理手续,速度慢、效率低。采用一卡通系统后,实现了校园内信息的共享共用,读者信息通过校园网由学生处将学生的基本信息一体发送至图书馆综合办公室,读者只需得到通知后及时上交本人电子照片到辅导员处即可,实现了读者服务的流水化、信息化、网络化。

3、一卡通在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借书时照片与本人不相符。内蒙古医科大学一卡通正面印有一张学生照片,刷卡后,汇文系统还会显示一张照片,但一卡通上的照片有时因为像素、长期磨损等问题无法确认学生身份,于是刷卡时图书馆老师必须再核对汇文系统中的学生照片,凡无照片、照片模糊不清一律不予借书。这项工作造成了同学们极大的不理解,给师生关系造成了一定影响。

3.2门禁管理。[4] 门禁管理功能就是在图书馆入口处安装读卡器控制人员进出,利用一卡通系统自动进行身份验证和权限识别,并对进出人员进行统计和记录。这一方面加强了图书馆资源的安全,维护了读者的权益,提升了图书馆安全管理的层次;另一方面可更准确地获取读者流量和分布信息,为优化图书馆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准确依据。由于内蒙古医科大学新校区还处于建设初期,基础设施还不完备,图书馆楼内内设置有图书馆、公共教育学院、校网络中心、蒙医药博物馆、校史馆、档案室等多个部门。故门禁系统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没有投入使用,致使图书馆目前进出人员比较复杂,读者阅读环境相对嘈杂,图书馆读者流量无法正常统计,给下一步内蒙古医科大学追赶全国其他大学营造大流通阅读环境设置了障碍。

3.3系统间相互协调的问题。一卡通系统的实现是由各系统交互与衔接构成的。一卡通系统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是依赖于各部门的信息数据来实现信息共享的。目前内蒙古医科大学图书馆的信息来源主要依靠教务处提供,学生信息都得到了及时录入。但是在教职工信息录入方面没有能够实现适时更新,比如在教师职称的变化上,在离职、退休等的变化上等。

4、一卡通建设中的新思路

通过对上述高校一卡通建设中的成果与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一卡通系统应该具备更高的标准:高开放性、可管理性、可利用性、教育性、高智能性、高协作性。

4.1高开放性。一卡通的高开放性首先应体现在以软件平台为核心,实现软硬分离、开发与应用并进、结构承载需求。系统结构和密钥是学校获取一卡通系统主动权的关键,也是保障学校利益的关键。一卡通厂商在与学校合作后,为什么不把主动权交给学校?主要是厂商会把最关键的一卡通结构和密钥保护起来,以“系统安全”为理由不真正开放给学校,这样学校就丧失了一卡通建设主动权、开发权,只能被动接受服务,而不能主动改造、丰富系统,所有需求全部依赖企业的更新与维护,无法实现信息的畅通,使用功能的完备,不能做到软硬分离、专属设备无关性,这是一卡通提供商的商业属性决定的,他们的商业赢利模式是以“续机续卡”的利润方式,这就决定了他们不会站在学校利益上考虑问题。所以选择一套开放的一卡通管理平台软件非常必要,平台的选择可以做到专属硬件设备的无关性,主动权完全在学校自己。[5]

此外,开放性一卡通系统要极大可能应用原有平台,充分考虑到学校已有的应用需求,拓展未来需求。这就需要建设一套基于数字化校园整体需求的开放性一卡通软件管理平台,以解决学校应用更新需求,最大程度上协调开发商(学校)与运营商的矛盾,实现一卡通有效平稳升级。

4.2可管理性

4.2.1划定区域管理,启用一卡通门禁系统。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又是学校里最特殊的科研机构它需要安静无烟的阅读环境,需要大量藏书空间。内蒙古医科大学图书馆秉承医科大学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在下一步准备引进全国先进的大流通模式,自助借还与自助服务并行的方式管理本馆。这就要求图书馆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并启动一卡通门禁管理系统。

4.2.2数据集成,有效管理。可管理性还应体现在统一集中的数据信息上。一卡通系统应该把整个系统数据库集成在中央服务器上,从而有效避免因不同校区,不同部门,不同应用之间多个数据存储变更而产生不同步和数据不一致等问题。同时也方便了数据的管理,维护,安全和备份。

4.2.3监管监控,做到心中有数。一卡通系统的特点是设备种类名目繁多,处理数据庞杂,数据流量大,运营商提供了服务,我们如何监管这些服务,提高服务?怎样做到“防患于未然”?这就必须要有一个管理工具、管理部门做服务的预警,由“被动”服务变成“主动”监督,这样才能极大提高整个系统服务水平和师生满意度。再者在设备的管理上,谁在管理?谁去管理?怎样管理?单靠人工管理几乎不可能,所以一卡通设备的可管理性非常重要,必须要用系统管理的方式才能准确的管理这些设备资产的进出库情况。

4.3信息资源的可利用性。强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为领导决策提供辅助支持。一个系统建设的是否有生命力,主要取决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一卡通”通在哪里?它并不是表面意义上的一卡多用而已。那么真正的“通”如何体现呢?“通”是指信息资源的共享畅通,尤其是能够为用户提供灵活、个性化的自定义查询、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使共享数据达到了最大利用率,同时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4.4读者的教育性。图书馆的读者教育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系统。横向的读者教育一方面要注重对读者宣传和介绍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一卡通的性质和使用查询功能,使其掌握和利用图书馆及其馆藏资源的基本知识和入馆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提高读者信息素质,培养读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图书馆对一卡通系统的改革与发展。从纵向来看,图书馆读者教育又分为低年级本科生、专科生教育,其重点是了解图书馆的工作的流程,一卡通系统的运作方式,了解图书馆所提供的文献资料查询方式方法和服务设施,使他们学会自主完成系统操作,自主学习和发展个人爱好的同时熟练通过手中的一卡通查找所需文献,快速完成入馆、登记、借还等流程。对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主要培养其独立获取和评价系统的能力,在掌握先进的获取文献信息的手段和途径的同时,对一卡通系统的改进和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对图书馆应用一卡通的不足之处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第3篇:读书卡片范文

【关键词】图书资料;检索;信息化建设

图书馆中保存文献众多,并且涵盖种类多样,在图书馆中人们可以选择自己想要观看的书籍进行阅读,但是如果去图书馆是有目的性的进行图书阅读,应用传统的图书检索模式会浪费很多时间,并且在规模越大的图书馆中,寻找资料难度越大。在先进的社会,人们开始重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同时也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的存在,连接了全世界的信息,人们可以在家中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对于检索速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这也就给图书馆带来了挑战,改变传统的图书检阅模式迫在眉睫。只有在图书管理中进行信息化的建设,才可以更好的减少图书借阅、检索时间,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图书管理的难度,保护图书资源。

一、加强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必要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于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信息获取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图书馆已经不是人们获取数据信息的唯一场所。生存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的图书馆,需要跟着时代的脚步进行管理模式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更加适应人们的需求,提高其图书利用率,证明其存在的意义。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今时代的发展,在图书馆中,图书资料并不是一次性的,会经过反复的借阅和归还过程,所以如果在图书馆中增加信息化建设,将图书资料进行网络上传管理,就可以增加非保密的书籍电子版的借阅,以确保纸质书籍的完整性,降低图书馆的投资成本。而且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中,图书检索十分麻烦,只能经过手动的查找,需要的时间十分长,即浪费管理人员时间,也会让借阅者感到厌烦。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就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一问题,更好地为人们服务,也提高了图书资源的利用率。

二、图书馆传统检索模式问题

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中,进行图书查找的时候需要经过两个部分的共同操作才能完成,分别是卡片箱与外借处。在进行图书查找的时候,要在卡片箱,进行图书的检索,在卡片记录的书籍目录中,通过文献特征,在目录中进行对比查找,检索图书馆是否包含有书籍资料,然后还要经过与外借处的对比,查找书籍是否被外借,才能最后确定借阅人员是否可以进行书籍的借阅。整个过程十分耗费人力和时间,在传统的图书检索中,主要有一下几种主要问题。

(一)读者提供书籍信息与卡片记录不符

在传统的图书管理中,卡片的书籍目录是依照指定人制定的标准进行记录的,但是每个人对于书籍的理解不同,要求也不同,所以在读者进行书籍借阅的时候,依照自己理解所提供的信息很可能与卡片记录并不类似,也就增加了卡片中书籍寻找的难度。并且对着图书馆书籍的增多,各种跨领域的书籍不断涌现,如果应用传统的方式进行书籍管理,卡片记录的书籍特点并不好界定,也就会更大的增加书籍检索难度。而且很可能在书籍查找的过程中,浪费了管理人员和读者大量时间进行查找,但是最后也没有找到读者需要的书籍,这样就会导致读者对于图书馆的不满,降低图书馆的名誉度。

(二)卡片记录书籍资料过于单一

很多书籍在编写的时候内容十分丰富,但是卡片所能记录的资料有限,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出书籍内包含的内容,而且过于片面新的记载,很可能会导致记录内容与实际实际产生偏颇,及影响书籍内容的利用率,还不利于人们的资料查找,所以在读者进行书籍借阅的时候,如果并不是提供书名,仅是提供了书籍内容的需求,就会导致书籍检阅过程的杂乱性,很可能出现借阅书籍与需要不符现象,也会造成真正满足需求的书籍出现漏检现象。而且就算提供了书名,由于书籍的数量庞大,会有很多重名现象,也会造成书籍检索出现问题。

(三)很难掌握书籍去向

在读者进行书籍借阅之后,如果出现忘记归还或者不归还现象,很难找到书籍借阅者,传统的书籍管理方式并没有对于书籍借阅记录的电子登记措施,仅是应用纸质的方式进行记录,所以在出现问题之后,如果想找到具体的问题出在哪,需要进行大量的查询操作,难度很大。也就很可能造成对于丢失书籍的去向无从查找,造成图书馆损失。

(四)卡片容量有限

卡片记录需要大量的卡片,但是卡片容量有限,随着书籍的增多,会产生更多的卡片需求,所以在进行书籍登记的时候,会尽可能的减少对于书籍资料的记录,以较少卡片容量压力,但是这样也就会变相的造成,书籍可检索点太少,从而影响书籍查阅。但是如果对于书籍特点进行大量记录,又会导致卡片数量的大面积增多,在书籍检索中增加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浪费时间。

(五)卡片排序复杂,存储内容片面

在进行书籍的资料录入时,或许在第一次进行录入的时候制定了规则,但是随着书籍的不断增多,书籍的分类也会越来越细化,这样就会导致卡片记录的书籍顺序越来越复杂,并且对于书籍检索造成了很大困扰,出现错误排序的时候也不好修改。并且这些卡片存储的内容也会更加片面,不能完整的反应书籍内涵。

(六)不利于书籍资源的共享

在传统的书籍管理过程中,书籍资源是纸质的,并不利于交换和共享。每个图书馆不可能对于所有书籍文献进行收集,所以如果可以增加图书馆间的资源共享,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书籍投资的浪费,并且还可以更好的为读者提供服务,但是在传统图书管理模式中,并不适合进行书籍的共享。

三、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优势

(一)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提高信息检索速度

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图书检索过程复杂,并且很多还存在图书排列不规律,书架位置与卡片不对应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图书的借阅过程。在对于图书馆进行信息化的建设之后,可以在应用计算机对于书籍进行录入,计算机的存在增大了书籍信息存储空间,可以依照规划自行建设图书数据库。在进行书籍数据库的建设中,可以建立一个标准的书籍分类目录,从而极大地减少了信息的检索时间。而且计算机的自我检索功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工作人员的书籍检索压力,而且读者还可以在书籍检索计算机中,自行进行书籍的查询工作,在确定了图书馆是否有书籍存在,之后在进行借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读者时间的浪费。

(二)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增加了图书利用率

对于图书进行信息化管理,就可以将不需要保密的书籍免费到图书馆网站中,即减少了读者进行图书借阅的流程,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书籍利用率和传播率,增加读者对于图书馆的喜爱度。而且更加有利于实现书籍信息的共享,可以在各个图书馆之间建立链接,增加读者自动跳转功能,实现多个图书馆书籍的共享,扩大书籍的利用范围。

四、图书信息化管理建设方式

(一)加强规范化标准,实现书籍信息化管理

在进行图书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尽可能的建立规范的书籍数据库,确保每个图书馆书籍数据库分类的标准化,从而方便读者理解,减少读者在跳转之后的不理解,从而增加读者对于书籍数据库的应用度,并且方便书籍信息进行共享。

(二)强化图书馆信息化意识

在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图书馆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管理者的思维模式是否与时俱进,所以如果想要加快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就要更好的提高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度,从而促进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

(三)推进图书馆信息系统标准体系建设

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涉及很多标准,而制约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并未建设完善的信息系统标准体系,国家需要加强关于图书馆资料管理信息化方面相关标准,从而更好的推动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

(四)培养读者使用计算机检索的能力

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某些地区的图书馆还未实现自动化、网络化,因此,有些读者还不具备使用计算机进行检索的能力,或者说这种通过计算机进行检索的意识还比较差。另外,一些地方虽然已经在图书馆钟普及了自动化、网络化,但是由于读者是一些老年人,他们对于计算机检索方式非常不习惯。针对于以上情况,我们要进行合理的计算机检索培训,让更多的读者学会并使用这一检索方式,让读者深深的感受到这种检索方式的优越性,

五、结论

现今的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存在,全面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沟通习惯、阅读习惯,人们开始更加习惯应用电脑、手机进行信息检索阅读,并且更加喜欢通过电子版进行信息的录入和提取。图书馆作为最为传统的大型资料查阅室,如果还应用传统的信息查阅模式,就会逐渐被时代所抛弃,对于图书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力浪费,并且在图书信息的检索上应用计算机目录代替原有的纸质卡片目录,很好地降低了查阅时间,并且更加适应现阶段的社会需求,也更加能适应人们生活习惯。虽然在现阶段的图书信息化建设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相信随着技术人员们的共同努力,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我国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也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孙玉君.论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加强图书资料管理[J].传播与版权,2015(02).

第4篇:读书卡片范文

1、学会“木”、“禾”、“竹”、“子”四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会正确书写。

2、学会“亅”(竖钩)、“乛”(横钩)、“亅”(弯钩)3中基本笔画,会说出它们的名称,会书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木”、“禾”两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会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认读:一、五。

2、卡片认读基本笔画:一 丨 丿 乀 ¬

3、卡片认读声母z、c、s、zh、ch、sh、r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zhi、chi、shi、ri。

二、看图说话。

1、让学生由近及远地看图,自由说说农村的景色。

2、指名看图说一、两句话。

三、拼读音节。

出示:mù  hé,自由读,指名试读,正音。

四、字词教学。

启发自学:谁会写“木“?指名让 学生边说笔画笔顺,边书空。

“禾”跟“木”有什么不同?可引导学生编顺口溜:“撇下一个木,就是‘禾’,‘禾苗’的‘禾’。”

指导学生看课堂作业第5题,看看“木”、“禾”两个字是怎么演变过来的,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五、指导书写。

“木”“禾”竖在竖中线上,在课堂作业本上临写。

六、复习巩固。

1、卡片认读生字。

2、看生字卡片口头认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竹”、“子”两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会正确书写。

2、学会“亅”(竖钩)、“乛”(横钩)、“亅”(弯钩)3中基本笔画,会说出它们的名称,会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认读生字卡片。

二、字词教学。

zhú zi

1、拼读音节。出示“竹 子”,注意平翘舌音的区别,自由读、指名读、正音。

2、记忆字形。

“竹”可用形象教学法。坐商两片竹叶,下边一根竹子。右上也是两片竹叶,下面一根竹子,不过这根竹子要长些,下面一个钩,是竹子的根。教师边板画,边讲述,帮助学生记忆,并指导学生看作业本中的笔画笔顺,自己书空。注意新笔画“亅”(竖钩)。

子:强调第2画是弯钩,不是竖钩。

三、书写指导。

重点指导“竹”,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第3画是竖,第6画是竖钩。

四、复习巩固。

1、卡片认读4个生字、5种笔画。

第5篇:读书卡片范文

(璧山县东关小学6年级2班

胡腾月)

在语文考试中,我读过《走进书房里去》这篇短文后,心潮起伏,为作者提出的两种接受知识的方式而思索。

《走进书房里去》主要写的是现代孩子一个主要问题:爱看电视和漫画书,而不爱看小说。到底是轻松愉快接受知识的前者好呢,还是辛苦、枯燥接受知识的后者好?作者就此展开议论,最后总结:既需要适当看一些轻松愉快的电视、漫画,更需要多看小说。

短文中把阅读比作“细嚼慢咽的宴席”,把荧光屏前的观赏比喻成“快餐、可口的零食”。在我的印象中,“细嚼慢咽的宴席”虽不及“快餐,零食”可口,但营养却比“快餐,零食”多得多。由此可见,从小说阅读所得到的知识比从短暂的卡通片上得到的要多得多。阅读才是得到知识的主要方法。而看电视,看漫画得到的知识毕竟是片面性的,长期以此类方式去吸收知识是不可取的。我的认为和作者的认为一样:多阅读,少看电视。但枯燥的阅读对于我们来说是辛苦的,便可将一些卡通片、漫画书当做调和剂。

我以前也是不喜欢看小说的,很喜欢看卡通片。而有一次,我尝试着读了一本浓缩版的《西游记》,发现阅读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枯燥,作者描述的生动文字也不亚于卡通片画面的生动。而再去看卡通片《西游记》时,就发现其中有过多的删节,从中得到的收获远没有阅读小说的多。看来还是应该多阅读啊!

“走进书房里去”,去静下心品读,你就会发现这一排排的字蕴藏的知识比电视短片要多得多。多阅读,少看电视才是最好的选择。

第6篇:读书卡片范文

我很喜欢看书,只要看见书,就可以忘记一切。有一天,我吵着妈妈给我买《蓝星外传》,妈妈说:“哟,桐桐,经常买书,这次你去借一次书行吗?”我想:“真是个好办法,可给我一次大显身手的机会!

于是,我带上妈妈给我办的全年读书卡,一溜烟跑到了我们楼下的希望读书社,在一排排书架上仔细寻找,就是找不到《蓝星外传》,哎呀!原来应该按书的分类去找,我先走到童话类,可怎么也找不到,最后在故事类找到了《蓝星外传》,我拿着书跑到管理员那儿,对管理员叔叔说:“叔叔,我借这本书。”然后,叔叔拿着书在电脑上记下了书的名字,并用电脑打出了一张借书条,上面写着:希望读书社借书条,张栖桐租《蓝星外传》一本。叔叔说:“小朋友,借书卡带了吗?”我从衣兜里掏出读书卡,叔叔看了一下,把我的名字填写到租书条上,这时,我又一摸口袋,不好,钱忘带了(我们办的租书卡上有押金);叔叔似乎知道了我的心思,说:“这是借书社,不用付钱,只用刷一下卡就行了。”我结结巴巴地说:“叔叔,我这是第一次租书,很抱歉。”叔叔拍拍我的肩膀笑眯眯地说:“没关系,你把这张条子给门口的那位阿姨就行了。”

我把条子送到阿姨面前,阿姨接过条子仔细的看了一遍,阿姨和蔼地说:“小朋友,你租的是《蓝星外传》吧!”我爽快地回答:“是的。”阿姨说:“请跟我来。”我们来到登记处,她给了我一张租书卡片,让我在上面填写,卡片上面有姓名、性别、年龄、年、月、日,我按顺序一一地认真填写完,把卡片交给了阿姨,阿姨接过卡片,仔细的又看了一遍,然后说:“请你保管好这本书,最晚在两个星期内归还。”我高兴地说:“没问题。”一溜烟跑到了我们楼下

第7篇:读书卡片范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的每时每刻,都有书相伴,我的成长经历中,最形影不离的朋友就是许多好书。

小时候,妈妈常常给我一些识字卡片,卡片中都是一些有趣的卡通图形,一开始,我觉得卡片中的知识很枯燥,可是,读着读着,渐渐地我从中读懂了味道,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上了幼儿园,幼儿园中的老师让我们拼图形,教我们画画,看幼儿书,给我们讲故事,我都专心致志的,听得很认真,写得很端正,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就要求妈妈给我买一些故事书、卡通书、有趣的笑话书。买来之后,我就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看,有空时,让妈妈讲给我听,觉得其中一些知识,使我懂得了什么。我越看越想看,书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因为我爱看书,我的书架上摆满了很多丰富知识的书,转眼间我上了小学,老师让我买一些名人名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鲁滨孙漂流记》、《茶花女》等书。我就买了很多,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坐在床上,游览书的王国,当我读到《西游记》时,我感受到孙悟空的机智勇敢,猪八戒的好吃懒惰,沙和尚的勤勤恳恳,当我读到《水浒传》,我仿佛身临其境,也是一百零八将中的一员,感受到了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虽然最后起义失败了,但我看出了好汉们光明磊落的一面,当我读到《最后一片叶子》,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每当我的作文得到老师的夸奖时,我心里美滋滋的,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写更多的文章。

培根说过: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确实,是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书给我带来了丰富的知识……我将永远与书相伴。

周巷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吴星云

第8篇:读书卡片范文

【关键词】书面数符号学习;中班数学教育

数符号的运用不仅对人类文化的传递和发展意义深远,对个体的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首先,它是儿童从具体的数学思维向抽象的数学思维转化的标志,对书面数符号的学习和了解能使儿童在数的理解上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当儿童能阅读、书写和理解数的表征符号时,这种把数从具体事物参照体系中独立出来的过程就趋于完善(Sophian,1995)。[1]其次,它提供了一种儿童和成人可以共享的认知模式,这一模式为儿童和成人进行有关数方面的交流提供了基础(Munn,1998)。[2]一旦儿童开始运用这些符号,它们很快就能成为儿童数学思维的一部分,并为儿童进一步学习数学提供可能和前提。然而,由于书面数符号具有高度抽象的特征,它给初学者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近年来,国内外对儿童语言文字读写能力发展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对儿童书面数符号学习的系统研究不多。英、美两国现有的研究也仅涉及儿童对数符号的表征方式和对数符号功能的理解,未涉及儿童数符号表征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书面数符号是人类文化的发明,儿童通过社会传递的方式来掌握它,因而儿童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以及机构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的研究发现,在中班开始的时候,约40% 的4岁儿童已能运用1~10的书面数符号来表征数量, 但儿童的书面数符号的表征和理解能力的发展表现出很大的个别差异(Zhou & Wang,2004)。[3]这种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受到了家庭环境的影响,因为在幼儿园小班的活动中较少涉及书面数符号的学习。然而,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儿童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书面数符号。我们尚不太清楚幼儿园中班的数学教育是否涉及书面数符号的学习,教师如何帮助儿童进行书面数符号的学习,这种书面数符号的教学是否符合儿童的发展特点。本文旨在通过描述与分析来回答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教育建议。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为上海市一所一级一类公办幼儿园一个中班的幼儿。本研究运用质的研究方法,以非参与式课堂观察为主,并收集了教师的相关教案。该园中班2004~2005学年数学教学计划设定每周一次数学课、一次珠心算教学。由于节假日等原因,实际全年数学教学总次数为72次,其中数学课37次、珠心算教学35次。需要说明的是,该园的珠心算教学形式上为特色教学,而事实上不仅绝大部分幼儿都参加,同年级班的教师也在一起备课。我们对该班的数学课和珠心算教学进行每周1~2次的课堂观察,全年观察的次数为37次(占总教学次数的51.4%),其中数学课19次、珠心算教学18次。我们对37次课堂观察记录作了分类和归纳后,又结合本班教师的教学计划与教案中的教学内容作了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结果表明,在所观察的数学活动中,共有27次(占观察次数的73%)的教学内容中包含了书面数符号的学习,分别为10次数学课和17次珠心算教学。该班的数学课与珠心算的教学内容虽自成体系,但偶尔教师也会帮助幼儿在两门课的教学内容之间建立联系,如在珠心算教学中帮助儿童回忆在数学课上学过的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等。两类课都与书面数概念的学习有密切关系。

该班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数概念、形状、排序、空间、时间、量和计量等,其中有关书面数符号的教学内容包括阿拉伯数字符号、加减符号和等号,具体内容涉及10以内的数字,如10以内数字的认读,比较数的大小,数字与实物的相互转换等。观察资料表明,只有一次教学涉及10以上的数字,如从1到35的认读。

珠心算的教学内容与数学课的教学内容有很大不同,因为该班从小班下半学期就开始珠心算教学,所以到中班后,教学内容开始涉及100以内数字的阅读、10以内数字的加减法。我们在观察中发现,有两次教学出现了10以上数字的加减。从中班一年的教案中看,有5次教学涉及10以上数字的加减。

中班书面数符号的教学主要通过实物和符号的相互转换来进行。实物包括数字卡片、算盘、图片道具等。已有研究表明,书面数符号的表征和理解能力的发展涉及对书面符号与物体之间的双向转换的理解,主要包括书面数符号认读;实物―书面数符号、书面数符号―实物(周欣,2004)[4]。如果将中班数学教学内容与书面数符号的表征和理解能力发展三方面进行比较,我们就会发现,该园中班数学教学无疑体现了这三个方面,并且过程更加丰富。下面将一一分析涉及这些具体形式的教育活动是如何帮助中班幼儿进行书面数符号学习的。

1.书面数符号认读

书面数符号的认读是在口头数符号与书面数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包括数字和算式的认读)。到了中班,随着幼儿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求幼儿认读数符号的内容和认读的方式都有所改变。首先,认读内容方面,数目从小到大,从认读书面数字到认读算式,如开始时阅读1、2、3、4……到认读……23、24……后来则开始认读算式,如8-7=1,9-7+8-9=?;其次,阅读的方式也有所改变。中班上学期开始时,为了配合珠心算的教学,教师只要求幼儿把142读为“一四二”,而不是“一百四十二”。到了中班下学期,教师则在珠心算教学中讲解了个位数和十位数,开始让幼儿按照个位数和十位数的读法认读100以内的数字,比如把52读为“五十二”。

(1)认读内容的变化

“看数报数”是教师在中班上半学期经常开展的一个活动。活动过程是,教师出示写有数字的卡片,要求幼儿不仅能正确阅读,而且在卡片短暂出示后能正确背出数字,阅读方式为依次读出卡片上出现的数字,这种方式能帮助幼儿熟练地掌握10以内数的读法。也就是说,幼儿只要掌握了10以内的数,就可以读出卡片上的数字。见下例

中班认读内容还包括算式的认读。由于中班上学期珠心算的教学内容包括算式,所以教师也很重视算式认读。在认读每个算式的过程中,幼儿不断重复着1到10的数字,同时也熟悉了加号、减号和等于号。如[例子12-15-2004]:

①“[例子9-29-2004]”表示该例子是2004年9月29日的观察结果。下同。

②T表示教师,S表示一个幼儿,SS表示多个幼儿,SSS表示全体幼儿。

(2)认读方式的转变

比如[例子9-29-2004],只要求顺次读出卡

班上学期末,幼儿就开始按照“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的方法认读,教师详细讲解了如何读两位数,这样的认读方式无疑比单纯的依次读更有意义,因为这种读法赋予了除个位数以外的十位数、百位数等意义,有助于幼儿理解10以上数的概念。如[例子1-6-2005]:

S:三十八。

T:(问大家)他说对了吗?

SS:不对,应该是八十三。

T:对,应该先读前面的,再读后面的。

S:(点头重读)八十三。

2.实物―书面符号的转换

这一转换是将实物的数量转换为书面数符号的过程,在数学课与珠心算教学中都有。举例来说,教师先要求幼儿数出图片上有几个苹果,幼儿数好后请他们找出写有相应数字的卡片或把答案写在纸上。观察资料表明,这种将实物转换为书面符号的实践机会并不多,特别是没有出现写答案的情况。

下面例子[例子10-20-2004]表明从实物到书面符号转换的过程。

T:这里有几只小鸭子?

SSS:1只。

T:在算盘上怎么拨?(SSS拨1。)

T:又来了几只小鸭子?

SSS:1、2、3、4、5,5只。

T:算盘上怎么拨?(SSS加拨5。)

T:你算盘上是几?

SSS:6。

SSS:加号表示。

3.实物―书面数符号―实物的转换

这一转换是将实物的数量转换为书面数符号,再还原到实物数量的过程。如[例子12-24-2004]:

T:看,黑板上有几张卡片?[黑板上有5张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相同的实物(圆点)。]

SSS:5。

T:在你面前有一个盒子,里面有许多数字卡片(数字卡片一面是数字,另一面是相同数量的圆点数),5用数字卡片怎么表示?

T:好的,5个圆点是5个,5个点子数和数字5。那5加1个卡片是几?

SSS:6。

T:(在黑板上做相应展示)很好。(指着黑板上的实物卡片)5添上1就是6,等于6。

SSS:(重复说)5添上1等于6。

……

4.书面数符号―实物的转换

这一转换是将书面数符号转换到实物的数量的过程,就是常说的按数字取物。即教师出示数字或算式,让幼儿用操作材料表示出来。比如教师说:“请大家拿出与卡片上数字一样多的雪花片,7。”幼儿拿出7个雪花片,就证明他们理解数字7的含义。让幼儿用算盘来计算5-4=1的过程,也是书面数符号向实物转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断领会符号的含义。

书面数符号―实物的转换是四种转换类型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种活动形式,因为这是珠心算教学中常见的形式。10以内数字的加减运算是珠心算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常常出示(连续)加减的算式题卡,让幼儿拨算盘,比如

从上面的归类和分析可以看出,数符号阅读、实物―书面数符号转换、书面数符号―实物转换是书面数概念学习的基本过程,其中实物―书面数符号―实物的转换形式是实物―书面数符号转换形式的变体。这一描述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师如何灵活地运用书面数符号与实物之间的转换,让幼儿进行多角度的练习与实践。

三、讨论和建议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幼儿园中班的数学教育中,不管是在正规的数学课程的教学中,还是在课外的珠心算教学中都包含了较多的书面数符号知识的学习。在正规的数学课程中,以接触10以内的书面数字符号和简单的算式为主。我们认为,10以内的数学知识内容基本符合大部分中班幼儿的发展水平,但学习重点应放在对1~10书面符号的表征及理解上,涉及书面算式的教学内容不宜过多,且一定要结合实物和幼儿的生活经验来进行。而在该班的珠心算教学中,已经涉及100以内的书面数符号、简单算式(包括连加连减的算式)的横式与竖式的表达方式。很显然,珠心算的学习内容已经大大超过了以往幼儿园教育大纲对数学内容的年龄班的教学要求。当然,从大多数中班幼儿的学习能力来看,他们完全有可能掌握。我们的研究也证明,即使是发展水平较低的中班幼儿,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干预,也能正确地表征100以内甚至100以上的书面数符号。但过早地要求幼儿掌握10以上的数符号,特别是连加连减的算式,对幼儿的发展也许是弊大于利。我们的观察资料表明,珠心算教学中书面数符号的学习尽管结合拨珠的过程进行,但不少操作需要重复练习,这些活动不仅与对数概念的理解没有直接关系,而且由于它机械、枯燥以及对幼儿记忆方面的高要求,很容易引起中班幼儿的反感。我们的另一个家庭日常活动的观察研究表明,在家练习珠心算是家长建议频率较高但遭幼儿拒绝的百分比最高的活动。有相当多的中班幼儿不喜欢珠心算,这已经成为事实。

从教学方法来看,教师较注重帮助幼儿认读书面数符号,并能注意循序渐进,从易到难,逐步提高要求。如要求幼儿先学会读出数字,再学习数字的进位关系。研究表明,进位概念的学习对幼儿来说是个难点,如在本研究中幼儿把83读成38就一点都不奇怪,这样的情况在中班可能不是个别现象。即使幼儿能正确读出数字,也未必表明他们真正理解数的位置与数值之间的关系。英、美两国的有关研究发现,有些儿童甚至到小学四、五年级都对此颇感困难(Hughes,1998)[5]。我们觉得可能没有必要在幼儿园中班就通过正式的集体教学活动来教进位的概念,而应通过一些材料的操作为幼儿理解这一概念打好基础。如20的数符号可用20个珠子表示,也可用2串(每串10个)珠子来表示。在个别幼儿感兴趣、对数的理解水到渠成的情况下,教师完全可以给幼儿讲解这些概念。

幼儿学习书面数符号是在他们掌握了数量的概念和口头数符号的基础上进行的,帮助他们在物体的数量、口头数符号和书面数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书面数符号的重要方法。尤其是书面算式的学习。算式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数学语言,在幼儿初步接触算式的阶段需要大量实物的操作来帮助他们真正理解这种符号语言。书面加减题做对了并不表明幼儿已经理解了算式符号。本研究中,在帮助幼儿学习书面数符号的过程中,该班教师能注重帮助幼儿在口头数符号、实物和书面数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比较明显的是,教师经常提供从书面数符号到实物的转换练习,如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这种转换练习有利于幼儿对书面数符号的表征与理解。观察资料也表明,反过来从实物到书面数符号的转换练习较少,即教师出示实物,要求幼儿找出或写出相应的数符号的练习较少。我们认为,该班教师尽管注意到符号与实物之间的转换,但数符号的学习与数学其他方面的教学内容,如形状、空间、时间、分类的学习,结合得还不够。另外,在将书面数符号的学习融入教育环境与课程主题,或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的联系方面,也有待加强。

从课程组织的方式来看,该班仍采用了分科教学的方法。然而,当前幼儿园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都提倡综合的课程模式。如何在综合教育的课程模式中进行幼儿园的数学教育,这对许多教师是一个新的挑战。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的逻辑体系和特点,在与主题综合时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要不要综合,如何综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参考文献:

〔1〕Sophian,C.Representation and reasoning in early numerical development:Counting,conservation,and comparisons

between sets.Child Development,1995,66:559~577

〔2〕Munn,P.Symbolic function in pre-schoolers.In:C.Donlan ed.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Skills.Britain:Psychological Press,1998,48~71

〔3〕Zhou,X.& Wang,B.Preschool children’s representation of written number symbols.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2004,173(3):253~266

〔4〕周欣.儿童数概念的早期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37~240

〔5〕Hughes,M.Children and number.Oxford, England: Blackwell,1998

Math Teaching and Written Number Symbol Learning in Middle Class in Kindergarten

ZHOU Xin, WANG Yefang

(Depart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第9篇:读书卡片范文

看书是我最大的爱好,我不到九岁,书却陪伴了我八年。听爸爸妈妈说,我还没学会走路时就喜欢看书了,卡片、书报、电视、路牌……都是成了我识字的工具。我才十五个月大时,有一次爸爸出差回来,很晚了还硬缠着爸爸认卡片。爸爸说出图片上物体名称,我就从图片堆里找出来。结果一百多张图画卡片,一张都没有错,特别是黄瓜、青瓜、丝瓜三张卡片,几乎一模一样,我也能一眼识别,让爸爸那个乐哟,直夸得我也乐开了花。

就这样,从识字卡片到图画书、故事书、作文书……一步一步走过来,我读了很多书,从书里面获得了很多知识和乐趣,懂得了许多礼仪和做人的道理,让我的写作水平也提升了许多。以前,写作文是我的烦恼,自从爱上了作文书,就真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成为我作文中活生生的形象,跃然纸上了,我的写作水平也就“刷”地上去了。

书,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可你有没有认真地去读一本书呢?你又怎样分辨你读到的知识是否真相呢?

读了《昆虫记》我才知道,文学有时并不可靠,科学才会告诉你世界的真相。就说蝉吧,一个与世无争的歌者,不理会蚂蚁等掠夺者的掠夺,为了一个夏季短暂的歌唱,甘于忍受四年黑暗的地下生活的执着追求,却被拉封丹在寓言作品里颠倒是非,污蔑为蝉向蚂蚁乞讨。

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夏洛的网》。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什么叫做“爱和感恩”,明白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和“风雨无情人有情”这两句话的真正含义,是“爱和感恩”,让人心温暖,让世界变得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