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范文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精选(九篇)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

第1篇: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研究,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 TL3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和学者逐渐的认识到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对于工程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的研究已成为一大热门。在经济增长中,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我国管理学的研究大多围绕着管理的规则、制度、手段等方面,对管理绩效问题的研究少之甚少。管理绩效是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立科学的建筑企业绩效评价制度对于提升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国内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研究状况

任何一项大型项目,都必须有项目管理者对其进行严格和科学的管理,这就与项目管理有一定的联系。从古至今,我国建设了无数大型工程,例如古代长城、三峡大坝等等。但是由于过去的条件相对落后,项目管理只是局限于个人的才能和智慧,凭经验进行管理,缺乏系统和科学的理论标准。1949年以后,项目管理的概念逐渐被运用到国家建设方面,“两弹一星”计划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建筑业和国内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面做出了很多大的改革。比如,中国鲁布革水电站就是成功的运用了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项目管理的有点在于降低了项目造价,缩短了工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项目管理的运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1]。

二、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的研究框架

想要实现工程项目的多目标集成管理,就必须让项目中的各项活动都围绕项目的目地展开,在施工开始前综合考虑成本、工程时间、工程成本和工程质量等多个目标,汇编出可以协调这些目标的集成计划,然后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相应的组织结构,最后通过有效的协调沟通等方法保证此计划的贯彻实施,使得项目集成计划转变成项目产出物。工程项目集成计划的实施与控制。在项目计划的实际操作中,通过不断收集、传送、加工和分析相关信息,使得项目计划与实际完成情况的差距达到最小化,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对费用使用情况、进度和质量做一次综合报告。当存在与计划不符的情况下,不仅要对问题进行解决和改进,还要根据变化后的新情况对集成计划进行调整,以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直到整个工程结束为止。工程项目集成计划的实施和控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也是一项贯穿项目全过程的全局性和综合性的项目实施及其管理控制的工作[2]。

三、工程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绩效评价指标

构建工程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时效性、综合性、客观性的过程,应该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前提下,使项目建立过程在次前提下进行规划与管理。对指标设计要区分主体、分层次,还要关注工程建设项目的流程。在指标的设计上,尽量全面均衡的考虑工程建设项目集成管理所具有的特点,实现完整、科学的体现工程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绩效评价的特色,以确保评价结果的综合性和时效性。下面将从工程建设项目的敏捷性、过程控制能力环保能力等三个一级指标来综合构建工程建设项目集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如下:

3.1敏捷性。(1) 市场反应能力:开发率可以用来表示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开发率=年度实施项目中标数目/年度规划项目总数×100%。 (2) 项目变更处理能力:项目变更处理能力旨在反映核心企业内部的反应能力、弹性与技术水准。 (3) 集成管理系统响应时间:该指标反映了集成管理体系对市场需求的响应程度。时间越短,说明了该系统对其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性越好[3]。

3.2过程控制能力。(1) 工期控制能力:它表现的是集成系统对于工程项目的进展、对于资源的使用情况和工程计划的安排的是否合理。(2) 合同履行率:它能够体现出企业对于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这是由于WTO的种种规则都是围绕市场经济而展开的。(3) 风险控制力:建设项目的实施是一个十分麻烦的过程,风险控制力指标不仅能购反映出集成系统的敏捷性,还具有对集成系统做出预先处理的能力。[4]

3.3环保能力。(1) 节能材料利用比重: 节能材料利用比重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所用节能材料占所有施工材料的比率,它主要反映的是施工项目节能材料的使用情况。(2) 污染控制程度:它是用项目工程中经过加工后达到合格排放量的数量占取工程项目所排出的所有有害物质总量的百分比来计算,表现的是该项目工程的环保能力。

四、结语: 目前,对于工程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研究成果少之甚少。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的人去探索,为了未来进一步研究工程建设目集成管理绩效评价提供有力的参考,也为了工程建设目集成管理得到更高级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光英 杨卫兵 邵翔 大型工程建设期管理链绩效研究 [J] 宿州学院学报,2012

[2]李贵春李从东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J] 管理工程学报,2011

第2篇: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范文

摘要:完善工程质量监管体系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从转变质量监督管理理念出发,探索新时期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希望能够给政府质量监督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政府质量监督,巡查监督,监管新模式

Abstrac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supervis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starting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philosophy, to explore the mode of monitoring the quality of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new era, hoping to give the government of Quality Supervision,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help.

Keywords: government supervision, inspection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 of new model.

中图分类号: TU7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设工程项目与广大人民生产和生活紧密相连, 投资大, 涉及面、带动幅射强, 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形象。如何能动地运用宏观监控与管理, 适当向微观监控延伸,是当前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特点及其质量监管现状, 以加强事前事中动态管理为基本思路, 探索新时期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新模式。

1转变质量监督管理理念

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要转变理念, 转变职能, 严格依法行政, 不直接指挥、调控建设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也不插手建筑企业内部的管理, 使企业能真正按市场经济的规律组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调控, 建设主管部门首先应挣脱部门管理的约束, 对不同所有制、不同隶属关系、不同地区的所有市场主体,无论是发包方、承包方,还是中介机构,都要一视同仁,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同样的保护, 为他们创造一个在相同的条件下展开公平合理竞争的宽松外部环境。

同时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深化改革,精简机构和人员,从大量的日常事务中摆脱出来,集中力量履行好决策性职能和宏观调控职能, 研究有关产业经济,制定产业政策, 规划产业战略, 促进建筑生产力的发展。将过去包揽的许多不应由政府管的事交出来,有些属于企业自主经营范围内的事,应直接交还企业去办, 有许多属于企业间的公共事务或服务性事务, 交给行业协会承担。使政府致力于管理好必须由政府管的事, 改变不作为、滥作为和封闭分割管理、政出多门的状况。

2由定点监督向巡查监督转变

改革现有工程质量监督方式, 逐渐将定点监督向随机巡回抽查监督过渡。质量监督人员到现场不是直接控制工程质量或进行质量把关, 而是为了发现责任单位主体的违法行为, 并加以处罚,目的是确保企业和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正常运行。质量监督机构的随机抽查,是在各方责任主体对实体质量有合格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主要目的是复查。因此, 实施巡查制度,既强化了对建设工程各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 也在管理中进一步体现了各责任主体对建设工程应承担的质量责任。

3建立建全各参建单位质量保证体系

按照《工程质量管理监督工作导则》的有关规定, 抽查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情况。依照《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审查表》规定的内容, 对参建各方在施工现场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认真仔细地检查。

3.1施工企业

重点审查施工许可证和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手续的完备性;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质量责任制落实情况。具体审查质量管理目标、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措施、质量管理人员数量和素质、检测和试验机构的设置等内容。对审查发现有不满足要求的, 要向施工单位提出书面整改意见, 限期修改、补充和完善, 并作为考核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和健全的依据。

3.2监理单位

着重审查受监项目的《监理规划》与《监理实施细则》, 审查现场监理结构设置的合理性, 总监、总监代表、专业监理工程师等派驻现场的主要监理人员的执业资格、现场检测能力配备情况,《监理规划》与《监理实施细则》编写的深度, 是否满足受监项目的现场监理管理的要求等。

3.3建设单位

重点审查建设单位规划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规划图、抗震设计专项审查、节能审查、土地使用证、劳动保险、合同是否齐全,是否存在未批先建,施工图设计文件是否未经审查或者审查,擅自施工的。当前应突出建筑节能、抗震审查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建筑节能设计、抗震设计的强制审查力度。对不按要求上报不良行为记录和重大事项或故意隐瞒不报的,要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予以通

报,并依法进行处罚。

3.4勘察设计单位

主要审查受监项目的勘察、设计负责人和派驻现成勘察、设计单位代表的专业技术职称和执业资格证明资料。

4充分发挥“企业自控”和“社会监督”作用

虽然对照相关检查表格检查具有一定可操作性, 但不是我们工作的全部。我们应当着重监督检查受监项目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建立的内部质量管理机构的运行效果, 充分发挥“企业自控”和“社会监理”的作用,保证工程质量。

主要监督检查现场各项质量检查验收制度落实情况以及检测(试验) 仪器设备和检测(试验)方法、手段的合法性等是否按监理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监理合同或施工合同等质量管理技术文件要求完全落实到位; 督促检查参建单位的现场主要质量管理人员的到位情况并跟踪检查; 督促各参建单位严格按照质量监督管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认真履行各项质量技术管理工作程序; 督促受监项目的质量保证资料,要与工程进度同步收集、整理, 严格执行建设部《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确保工程资料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

5加强监督管理工序、部位及单位工程

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的检验制度,认真做好工序、部位及单位工程质量自检和内部检查验收工作, 及时通知建设、监理、勘察、设计代表进行质量验收并办理有关签认手续。

监理(建设)等单位的按规范要求严格质量验收, 是确保工序、部位及单位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所以, 监理要加强旁站、巡视、平行检验力度, 对整个工程

施工过程实施全面质量控制。

作为质量监督机构主要监督检查上述验收程序落实情况, 并根据工程结构部位重要程度及施工现场质量情况, 借助必要监督检测手段, 对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结构工程的实体质量进行随机抽检。重点抽查结构尺寸、重要隐蔽项目、主体结构实体及主要构件强度等。

6完善检测试验见证取样程序

加强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 采取有效措施规范质量检测行为, 严肃查处出具虚假报告等不良行为, 保证工程质量试验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试验结果是控制和鉴定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 所以, 试验检测工程实体质量, 要坚持“尊重科学, 尊重数据”, 正确评价工程质量, 是监督管理重要原则。通过监督抽查发现试验管理程序上问题, 一定要及时予以查处, 以确保工程试验的见证取样及平行检测能准确、有效、及时地控制工程质量。

7监督管理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处理情况

鉴于政府工程特点, 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多且复杂, 往往整个工程尚未完工实际就有部分功能提前投入运行使用, 所以工程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 甚至于质量事故。对发现的质量问题, 首先监理单位、质监机构要对施工单位发整改通知、停(返) 工通知等,责令施工单位彻底整改。这方面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是问题的回复和复验。

对于质量事故, 作为质量监督机构重点监督事故发生单位是否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报告和处理工程质量事故。如属重大质量事故必须按照建设部3号令实施的《建设工程重大事故报告和处理程序规定》规定的程序进行报告和处理, 并严格按“三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好每一起工程事故。

8展望及建议

政府质量监督作为一项法定制度,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对工程合理使用期满后的质量确认以及使用中遇到意外损害后的质量确认等,缺乏相应管理制度。从监管的质量主体方面来讲,我们对质量形成过程中,直接质量责任主体的行为,规定得比较明确,而对间接主体行为的规定就不全面,对工程使用人的质量责任没有相应规定。从工程质量监督制度体系上来讲,在某些环节上还存在制度缺失,如工程使用后意外损害和合理使用期满后,工程质量没有相应中介机构予以确认,也未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因此,尽快构筑质量监管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制度体系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梁海.对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8,34(2):227-228

第3篇: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建设单位 ,管理体系, 一体化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unit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n points out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foundation, propose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nvironment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can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unit project management, and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unit building quality, environment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are presented.

Key words: the construction unit, management system, and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 DF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的任务包括安全管理、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和协调。建设单位建立并实施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一体化管理体系”),能够规范其项目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率,保证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设单位作为项目管理的主体,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对建设过程缺乏系统的分析和组织

很多建设单位的工作人员,往往在未弄清项目的范围,所包含的过程阶段、工作单元及各过程之间和各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就盲目编制计划,进行项目分标,使得计划工作范围不完整、逻辑关系混乱等问题,最终导致项目功能的缺陷和过程的浪费。

2.用行政管理的手段代替项目管理的手段

建设管理实践中,很多建设单位不了解项目的一次性、目标明确性、系统性及动态性等基本特征,采用管理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手段来进行项目管理,不符合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基本规律,管理效果很差。

3.管理制度不完善

通过调研发现,建设单位现有的管理文件存在着职责互相矛盾、工作范围交叉、管理层次不清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设单位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因此迫切需要对其管理工作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整理。

4.适应环境变化能力差

就目前来看,很多建设单位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风险防范不够,一旦外部市场、政治、法规、气候气象等环境因素发生改变,往往束手无策,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差。

三、建设单位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基本作用

建设单位可以通过建立和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逐步改进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首先,一体化管理体系促使建设单位主动地识别、获取和传递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实现主动守法。其次,一体化管理体系要求建设单位制定明确的项目管理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管理方案,还要不断地监督检查方案的实施有效性,并评估项目进展的程度,预测目标偏差,以便制定进一步的调整措施,保证建设管理目标的实现。总之,一体化管理体系帮助建设单位构建了规范化的管理框架和流程,并实现了项目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四、建设单位一体化管理体系构建要点

建设单位应考虑项目管理工作的基本特点,灵活的采用管理体系标准,建立和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实践中,建设单位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识别和区分项目性工作与事务性工作

项目管理工作按其性质可分为事务性工作和项目性工作。事务性的工作内容明确,方法和程序固定,结果确定,例如财务报销、职工考勤等工作;项目性工作任务特殊,一次性工作的方法和程序也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实施受外部因素影响大,结果事先不确定,如投资控制、进度控制等工作。事务性工作管理方法是制定管理制度,明确职能部门、职责权限及相关规定。项目性工作管理采用过程化方法,即通过规定管理程序来进行规定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和责任归属。建设单位在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时,重点考虑项目性工作的策划和管理,事务性工作应以服务项目性工作为基本原则。

2.以项目管理过程为线索建立管理体系

建设单位的管理是一次性的、以项目性工作为主,其管理工作是不可重复的。因此,建设单位在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时应当以项目管理过程为线索,系统的识别项目管理中包含的主要过程和过程之间的关系,然后对这些过程的输入、输出、活动程序进行逐个识别,并加以规定,根据工作程序的要求,明确各职能部门的项目管理责任,形成工作职责表,并进一步明确程序中各项活动所需遵循的规则。

3.对标准的使用应灵活

建设单位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因此,不必刻意追求对标准的完全符合,只需依据建设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使用这些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原理,借鉴标准化的程序管理方法即可。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仍可沿用原有管理办法,不必非得追求形似,改成管理程序,否则可能会造成运行起来“两层皮”的现象。

4.参考ISO10006建立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

ISO10006《质量管理体系项目质量管理指南》把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和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结合,采用了与ISO9000标准不同的结构和管理要素设计,更适用于项目性管理组织。建设单位应以ISO10006的标准要素为基本框架,整合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这样建立起的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将会更适用于建设管理工作的需要,同时也会给其他的参建单位起到示范带动的作用。

五、结语

建设单位在建立和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时应当注重实效,深入理解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和思想,考虑项目性工作的特点,以项目建设过程为线索,灵活使用标准,构建出符合建设单位工作实际需要且富有效率的一体化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第4篇: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动态管理;协调

一、建设工程项目动态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不是广义的项目管理,而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建设工程项目从筹备到建成投产使用的全过程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科学,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内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管理活动。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主体是多方面的。除了业主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实行必要的项目管理外,承包商、项目经理等根据合同对项目进行不同的管理。同时在项目生命周期进程中,还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第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目标责任的明确性。建设工程项目各主体所追求的目标,即在有限资源约束条件下,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时间、进度和人员素质达到最优化。

第三,建设工程项目按时间顺序一般可分为投资决策、项目准备、项目实施和项目终结四个阶段和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项目招投标、采购施工安装、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和项目后评价等八个过程,这些工作构成了建设工程项目的运动周期各阶段过程之间的衔接关系。

第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动态性。由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千变万化,甚至其功能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管理过程中势必会发生需要及时处理的各种问题,管理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二、建设工程项目动态管理

本文将建设工程项目动态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者通过协调和冲突处理技术,对建设工程项目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及其对项目的影响做出判断、决策和处置,生产出符合最终目标要求的建设工程项目产品的宏观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动态管理的基本特征如下:

第一,建设工程项目动态管理是一种过程管理。

第二,建设工程项目的动态管理是一种宏观管理。

第三,建设工程项目的动态管理强调协调技术的应用。

第四,建设工程项目的动态管理强调冲突处理技术的应用。

三、建设工程项目动态管理的协调技术

项目协调是指项目管理者为实现项目的特定目标,协调可以促使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个人与组织目标趋于一致,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可以促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以及各种系统的交界面之间相互协作与配合,从而极大地提高组织的效率。

项目协调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运行良好的协作体系。从文化、行为、管理和技术的角来看,项目管理的协调机理,主要反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协调主体

工程建设项目协调的主体包括工程项目各参与方的管理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负责人是协调的中心和沟通的桥梁。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权威、具体化、规则和目标都包含在协作的各个方面,包括横向联系、任务组、矩阵结构等。同时,计划、时间表、专门化、等级关系和授权等都是复杂的工程项目组织普遍存在的特征,工程项目负责人要通过全面、扎实、有效的工作才能满足建设工程项目的协调要求。

(二)协调目的与原则

工程项目协调的目的在于形成合作、和谐的项目工作氛围,使协调体系产生“协同作用”,使工程项目管理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建设工程项目协调的原则主要包括等级原则、指令单一原则、控制范围原则和特例原则。等级原则即强调等级观念,所有的参与者都被置于控制关系的金字塔结构内;指令单一原则即每个参与者只从自己的直接领导那里接受指令;控制范围原则强调每个领导不能拥有多于其有效领导范围内的下属;特例原则指所有规范化事务均由下属来完成,领导可以留出时间处理既有规章不适用的一些特殊情况。

(三)协调对象与内容

建设项目协调的对象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目标方面;管理方面;行为方面;文化方面。

(四)协调网络

成功的协调需要精心设计一个以沟通为中心的和谐的协调网络。这种网络是一组相互关系,它以横向、纵向和斜向的方式伸向建设工程项目内外的所有相关人员。协调网络的力量依赖于各参与方建立和维护与所有项目参与者的同盟关系的能力。这种与所有干系人的关系网络是解决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尚方宝剑。

(五)协调技术

协调的手段在于综合应用各种协调技术。现代项目协调的对象包括了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的组合。协调工作包括目标、管理、行为、文化四个层次,协调的对象包括项目各组织负责人和项目参与者。对于通报、沟通,协商、谈判四项协调技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单项使用,也可以多项同时使用。对于复杂的问题,特别是三大目标方面的问题,可以先通报、沟通,再协商、谈判,进行处理,若仍然不能处理,最后可以进行仲裁或诉讼。

(六)协调实施

项目协调系统的直接目的就是建立良好的协作体系。这种体系要构造起存在于有意识、有意图、有目的的参与者之间的一种协作网络。所谓协调,就是组织中的一切要素、工作或活动要和谐地配合,以便于组织的整体目标能够顺利实现。良好的协调能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协同效应。如果协调不力,则会使项目组织和团队丧失凝聚力。协调作用的全面发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际关系协调;(2)团队协作;(3)管理组织和谐相处;(4)参与者行为协调;(5)工作进程协调;(6)业务流程协调。

四、结束语

我国项目管理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日益发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作为项目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学术界和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协调是预防冲突的最有效手段。建设工程项目的协调技术应从目标、管理、行为和文化四个维度来考虑。良好的协调是建设工程项目目标成功实现的关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日新月异,实现真正的动态管理,必然带来建设工程项目发展的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第5篇: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目标;主要做法

中图分类号:TU7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2

一、目标描述

(一)基本含义

1.电力工程项目的基本含义。电力工程项目是指为确保特定地区或特定单位的电力供应,由电力公司、政府部门等投资一定数额的资金,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建设完成的电力项目,其必须达到预期的质量和规模要求。电力工程项目普遍具有投资大、周期长、专业性强、危险性高、风险大、与政府关系密切等特点。要完成一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巨大,不允许半点差错。因此电力工程建设的内部控制,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健全内部管理,在电力工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内部控制的基本含义。内部控制是一单位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几乎包括电力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既包括单位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指挥经济活动的各种方法,也包括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后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还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和步骤。内部控制的目标,最根本的是通过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法律规定,财务信息真实完整,达到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的目的,从而促进企业实现战略发展。

(二)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背景

1.外部监管需求。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相继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0年,财政部颁布《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配套指引》,明确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原则;2012年5月,围绕中央企业管理提升年活动,国资委下发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中央企业在2013年底前建成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从2014年起每年向国资委报送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2.管理提升需求。将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从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理念、控制要求融入公司治理、企业文化、岗位授权、制度规范和业务流程,通过风险评估、风险预警、信息沟通、流程监控、有效性评价、缺陷改进等控制活动,推动企业管理从单一制度管理向体系化管理转变、从传统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从事后监督向过程监督转变、从职能条块化管理向全流程管理转变,实现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三)电力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目标

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目标主要包括:

1.降低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个周期内,无论是项目立项环节、施工环节还是竣工验收与决算环节,均存在着风险。无论哪个环节的风险控制不当,都会给项目的顺利竣工投产造成危害。而内部控制体系旨在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评估、风险管理等措施将工程建设中的风险降到最低。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尽可能将其损失降到最低;对于还未发生但已经识别出的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

2.确保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内部控制的运用,应通过对资产的如实、有效的记录以及监督,改善工程项目中资产管理混乱的局面,确保项目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和有效性,防止舞弊和腐败的发生。

3.确保财务信息和工程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电力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管理旨在保证工程建设中所有财务信息和工程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只有保证工程、财务信息可靠、完整、及时,才能为工程建设目标的顺利、有效实现提供保证。

4.确保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任何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都必须确保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进行。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旨在确保其对国家法律法规的遵行以及对单位内部相关规章制度的遵守。

5.促进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促进工程项目的效率和效果。电力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保证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确保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体现在点点滴滴上,任何一个微小瑕疵的遗漏都可能影响项目目标的实现,而内部控制可以完善管理死角,确保施工质量,促进工程项目目标实现,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可见,在电力工程项目中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有效控制电力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风险,将风险降到最低,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其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有助于确保工程项目中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保证财务信息和工程信息的可靠性和重要性,提高工程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进而提高整个项目的效率和效果,为其创造最大经济效益而服务。

二、主要做法

(一)资金管理控制

一项电力工程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电力行业工程建设不但资金需要量大,而且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如项目资本金、银行贷款、国债资金、其他债券资金、国家专项补助资金。因此要做好电力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工作,必须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和资金来源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资金运筹和管理工作。

1.选择好融资渠道,降低筹资成本,做好筹资环节的资金管理。适当安排自有资金比例,正确运用负债投资。项目法人单位要从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的不同成本出发,综合考虑项目的资金成本。在银行贷款利率偏高时,可适当提高自有资金出资比例。反之,则适当减少自有资金出资比例,增加银行贷款额度,认真抓好年度资金预算和筹资方案。

2.做好资金使用环节的管理工作。开展电力工程建设的专项资金应当严格加强管理,认真做好各项使用管理工作,努力增强电力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的经济性和有效性,为电力工程建设筹集的各种资金。

3.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防范工程资金被挤占挪用。建立资金管理制度,明确各项支出的标准、审批权限和程序,对专项资金要实施专款专用管理,杜绝该项资金挪为他用。

(二)项目预算控制

自我国电力建设发展以来,电力行业对电力建设的工程造价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电力建设工程中不但要适应负荷发展的要求,还要达到不浪费不重复建设的目标。由于建设资金利用不合理,工期过长,加之价机制不合理,承担的政府职能过多等因素的影响,使电网建设资回报率低,盈利空间压缩,利润指标下降,电网自有资金短缺,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

电力工程建设全过程项目预算控制主要在满足项目合理的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力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1.项目决策阶段进行反复研究。合理确定建设地区和建设地点,科学确定建设标准水平以及选择适当的工艺系统和设备选型。在编制可行的研究报告时,利用价值管理原理合理优化建设方案,选择综合效益的最优方案。

2.在设计阶段,发挥价值管理的重要作用。确立设计方案的设计概算额,要以此作为优选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并以最终设计方案的设计概算额作为项目施工招投标阶段的投资控制目标值。所以,抓好设计阶段的工作,利用价值管理原理控制工程造价的各个环节,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加强招标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现在电力行业送电线路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已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推行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的出台,将使国际上惯用的无标底招标和低报中标模式引入国内建筑市场。

电力工程建设是一项涉及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庞大系统工程,如若没有一套科学、严密而周全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来应对,电力工程建设足无法顺利展丌进行的。因此,电力行业工程建设单位研究管理内部控制的关键风险点,是整个电力工程建设中一项重要工作,是搞好计划管理,实行经济核算,组织施工生产,贯彻按劳分配,推行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经理负责制和招投标制的基础。

(三)构建三道防线

电力企业应当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对电力工程建设全过程工作进行防控,加大核查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以规避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建设。

1.构建事前监控防线。针对电力企业工程项目经营现状和特点,建立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监控防线,确保财务控制措施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贯穿于电力企业电力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之中,并且增强企业全员的内部控制意识。

2.构建事中监督防线。在规范会计核算基础上,加强企业会计部门的日常业务核查,约束会计人员行为,防止会计人员出现道德风险。

3.构建事后检查防线。电力企业应当组建管理委员会,将各部门责任心强、业务精、水平高的人员纳入到管理委员会中, 由企业管理者领导,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做定期检查和评价。

(四)遵循六大原则

电力工程项目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在遵循一定原则基础上建立或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做到科学合理。具体设计原则如下:

1.全面性原则。这里的全面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内部控制管理应体现在电力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应全面落实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第二,内部控制管理并不是项目管理者的责任,参与项目建设的所有人员都应有内部控制的思想意识,做到人人管理,人人参与,将内部控制落实到每个人。

2.系统性原则。工程项目建设中内部控制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过程,必须设计一整套系统的规章制度、流程、方法等参与管理,做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门互相协调、互相监督,而并不能将内部控制割裂为一个分散的过程。

3.关键性原则。毋庸置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是无处不在的。任何人、任何时候都无法预知下一刻会发生怎样的风险,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内部控制无法将所有的潜在风险都扼杀在摇篮里,但必须将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所有关键控制点识别出来,规避关键控制点风险的发生,并且对于无法预知的或已经发生的风险,努力将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4.动态调整原则。虽然电力工程项目有其共通性,但每一个项目依然有自己的特殊性。当构建的内部控制体系不能适应特定项目的特殊性时,应对内部控制进行动态调整,保证其与整个项目的管理是协调一致的。

第6篇: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范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水利基本建设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仍存在诸如:组织结构设置不统一,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了提高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平,规范项目法人的建设管理行为,本文在国内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对完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安全监督;管理

在水利工程建设进程中,各参于建设主体和各管理主体在相关法规约束下,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水利工程的生产安全进行监督管理的组织模式及其运行保障机制,共同构成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进程与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水利工程基本建设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将过去投资领域以政府投资为主、指令性投资计划为基础的政府直接管理模式,转变为以企业投资为主、政府宏观调控引导的模式,逐步形成以投资主体决策自主、风险自负为基础的市场调节资本配置的机伟。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已得到全面实现。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逐渐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市场化和以流域性公司负责的多项目开发管理格局。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项目多具有建设规模和投资巨大、工期长、涉及专业多、牵涉范围广、参建单位多等特点,在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建设管理模式下,对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从政府全面行政管理,到建设单位质量安全管理政府督察结合,最后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的政府监督的三个发展阶段。时至今日,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体系。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现状是:现行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是

1997年就已的,相对于中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其内容显得尤为落后,甚至存在种种问题,这就使得国家法制法规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缺少具有专业性、针对性、乃至可操作性的法律。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因为我国在水利工程基本建设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各级水利工程行政主管部门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各地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也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组织形式。也正因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不够统一,最终仍然导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机构难以实行统一领导。众所周知,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其关键之处在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法规制度的执行,然而目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却存在着执行困难的问题。例如,在水利部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正式更名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总站后,国家管理部门虽然相应地增加了水利工程建设中安全生产监督的职责,却未能相应的增加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人员与其对应的费用,甚至缺乏行之有效的安全监督工作规范准则,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影响了水利工程安全监督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完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借鉴国外先进工程项目管理经验

为了提高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平,规范项目法人的建设管理行为,国内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实践中,可有效借鉴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以完善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针对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现状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国外先进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实施严格行政许可制度。

调查显示,为完善市场管理,发达国家采取在管理过程中依据法律法规对专业组织和专业人才实施注册许可制度,并对工程项目管理实行项目的申报建设许可、施工许可和使用许可制度,甚至在生产过程中,严格实施检查检测、质量认证、安全检查制度,进而实现政府对项目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的全面管理。例如,结合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要求政府应对所有水利工程实行强制性监督审查,并根据保证质量是否合格决定是否颁发“工程投入使用许可证”,并保证任何工程在得到政府相应部门的使用许可之前,均不得投入使用。

二、大力健全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法规体系

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不难得知,只有以严格、完善、统一的法制为基础,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例如,可以以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法律为依据,对工程技术和管理的实施程序及细节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细化法律条款,大力建全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法规体系,从而更有力地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实施。

三、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前文已经提到,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便是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结合国外先进的工程管理理念与我国水利工程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水利工程监督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健全水利工程法规体系;理顺政府在工程中与施工方的管理关系;规范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四、加强专业人士和行业协会的作用

分析国外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非常值得我国借鉴的一点就是:加强专业人士和行业协会的作用。这些专业人士和行业机构可以是经过国家认可并以专业人士为核心的非政府安全监督组织,他们的加入,无疑对加大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方面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从而使得工程的建设质量也有进一步的保证。

总之,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加深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研究,进一步进行对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有重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戴金水,徐海升,毕元章,著《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年

[2]彭立前,著《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年

[3] 石庆尧,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理论与实践指南》[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年

[4] 中国水利工程协会组织,著《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概论》,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

第7篇: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管理, 水利项目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 A

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的基础建设项目,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当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正处速发展的时期,为了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可靠性,需要构建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并能够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效率。水利工程建设不仅关系着我国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建设项目。

1.水利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系阐述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由政府部门、建设部门和建立机构共同构建的维框架管理体系。政府部门的监管能够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起到重要的监督作用。比如湖北汉江王甫洲水利枢纽工程就是长江工程质量监督中心和湖北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中心共同组建监管的。政府监管部门根据相关的工程建设质量保证标准和规范,采取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和程序,全面的监管工程建设项目,并参与工程验收,对工程质量做出评价。

建设部门的质量控制体系是质量监管的基础组成单位,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复杂、管理项目多而杂,且具有施工难度。建设单位作为项目管理的主体,需要组建一支专业技能高、作风优良的团队,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所有部门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有序进行。

另外,工程监理机构也是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工程监理机构代表的是非官方的专业监管机构,工程建设部门需要与监理机构签订监理合同,一旦确定监理,监理机构将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具有直接监督的权利。相较于政府部门,监理机构是属于第三方监理机构。当前水利工程建设中,政府和建设部门应给予监理机构足够的监管权利,最大化的发挥专业部门的监督指导职能。为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成本,促进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提供有效的保障。

2.水利建设项目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拥有众多的环节,根据工程阶段可以划分为设计、原材料采购和施工三个阶段。其中三个主要阶段还有众多的详细环节需要重视,比如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控制均是关键的质量管理环节,这些物资将直接决定工程的质量。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些物质进行详细的检查,确保原料要求、采购合同和实物的型号、规格和性能均满足设计的要求。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各个建设部门、各个分项目的负责单位,均需要进行质量管理,将质量管理的过程贯穿到整个建设项目的所有层面。比如,各部门的各个工作环节,建设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完工之后的交付保护等。有效的质量管理并非是越细致越有效,过于细致的质量控制不仅浪费人力,对工程建设的效率更没有好处,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方式,才能促进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提高。

最后,水利工程建设中,建设项目的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也均是质量控制的重点部门。水利工程项目有大有小,根据地区不同和地貌差异各有差别。同样,施工队伍的素质也是存在差异的。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应针对这些差异,具体对待,根据不同的项目,分析其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进行重点的质量控制。发动各个部门,积极参与寻找更好的方法,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控制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因素和策略分析

结合水利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要点,这里对影响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人力资源、原材料、设备等物质资源和质量管理方法均是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主要因素。

3.1 人力资源

工程建设人力资源的专业素质是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第一要素,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劳动者,都应拥有相应的劳动者资质,不同岗位的劳动者所需要的资质应是有差异的。譬如:要想提高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就需要从事这项工作的管理者和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和支持。在工作规范之下,充分发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促进工程质量管理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为了使从事与质量管理相关工作的管理者和员工能够更好的胜任相关的工作,应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并重视人才招聘的质量,确保整个工程建设体系的整体人力资源素质处于符合要求的水平。

3.2 原材料与设备

工程建设在所需要的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半成品和配件等是否满足质量管理的要求,都是工程项目质量保障的基础。重视原材料采购和验收,防止在储存过程中发生变质,都是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的建设工程中,机械化的程度原来越高,机械设备的功能、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是实现有效质量管理过程的关键要素。在采购机械设备和维护机械的过程中,也应重视对其过程的质量管理,确保机械在工作过程中的良好性能。一般,机械设备有施工方负责提供,可见施工方的资质、信誉和经验等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

3.3 质量管理方法

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和进化工艺的过程,优化质量管理方法的过程中,也是提高工程质量的过程。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如GB/T19000-2000就是质量管理的标准和改进指南。这也是科技进步为工艺优化提供的更优选择,不断的引进和运用新的管理方式和工艺流程,是提高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有效方式。

4.结论

水利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需要拥有科学完备的管理体系,需要进行严格有效的过程控制,还需要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先进性和有效性,才能实现水利建设工程有序实施的目标。提高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并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科学发展,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分析与研究力度,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当前,各项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尝试与运用,也是提升水利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夏绍光. 水利工程中的建设质量管理研究[J]. 科技创业家. 2014(09).

第8篇: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字】工程建设;施工管理;项目质量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二线城市快速往一线城市建设发展靠齐。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大,而业主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多,对于小型建设施工项目的管理,我们完全可以选择良好素质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建设,但是对于目前建设项目的状况, 我们只能通过完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依靠标准化的施工流程,科学的管理观念,人性化的体制结构对整个项目进行跟进管理,才能够保证项目能够顺利的完成。

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可以从3大点来考虑,分别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体系建设管理,发挥施工队伍个人能动性管理以及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施工组织结构建设的管理保障了施工体制的健全,健全的体制才能够保证科学的管理。发挥施工队伍个人能动性,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队伍的积极性,能够促进工程项目开发进度。质量管理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基本,只有过硬的项目质量才能够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升施工企业的品牌,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力。

2 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体系建设

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健全的体制管理,施工队伍将会成为一盘散沙,不利于建设项目施工进度的推进,那就更谈不上建设施工项目的质量提升。所以在建设施工管理中,我们首先应该对施工管理体系进行建设。

施工管理体系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2.1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由人的思想所决定的,周围的环境以及人的思想决定了自己的行动,所以施工管理体系建设首先应该从思想上入手,建立完整的建设施工思想保证体系,通过对施工队伍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培训来提升其对建设项目质量观思想上的觉悟认识,使其在脑海中形成强烈的高质量施工观念。

2.2 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不是凭己之力而完成的,这个事实在大的工程项目中得以更好的体系,它是由多方施工队伍,多个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完成的一个项目,所以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组织保障体系 ,这也是施工管理综合水平的一个有力体系,为了保证项目的进度与质量,首先,应该建立质量管理监督部门以及工程跟踪进度部门;其次,完善工程管理中的基本规章管理制度,再则是在管理体系中明确说明各有关施工职能部门领导以及员工的任务以及责任;最后,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建立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软件实时跟踪工程状况,有效防止建设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以及进度的事件发生。

2.3 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是分阶段完成的,工程越大,其阶段性的划分时间越明显,阶段性体现的越强。工程建设项目大致上可以分为3个阶段,它们分别是建设项目考察调研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以及竣工阶段,其实项目管理是一个多维演绎的过程,如果把这3个阶段看成是一个维度的话,那么在其上实施的各种管理方法以及手段,就是另外一个维度。所以施工项目管理应该建立完善的工作质量保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质量管理部门应该提供详细的、各个阶段工作的质量评价参数和标准,并将这些措施制作成规范性的方针文件,发送到各个施工相关部门中去,并做好定期的跟踪抽查工作。

3 工程施工发挥人员能动性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是由人来掌控的,施工队伍、职能部门中的员工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因素,也是影响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的第一因素。所以在工程施工中,应该积极避免由于人为原因产生的质量问题的同时,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调动员工积极主动性有如下方法:在加强员工教育工作(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劳动纪律教育工作、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同时,改善员工的劳动作业条件,加大薪酬奖励机制,同时,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除了给员工提供一定的奖励机制外,还应该给员工提供公平的政治晋升机制,在选拔提升人才方面,应该提供适当的晋升机会,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有能力者居之。

4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

项目管理的过程是工程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的过程,这3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工程进度过长,势必会造成成本的提高,而工程进度太短,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是会影响到施工项目的质量。如何能够在不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下,有效的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首先,作为管理者应该了解工程的概况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条件,在项目初期,应该研究并且熟悉施工图纸、项目相关的技术规范、项目的设计要求以及其内部细节。熟悉各个项目模块的质量达标参数以及研究其实施方案。掌握施工建设中的重点环节与薄弱环节,有必要的亲自到施工现场去实地勘察,了解情况,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落实施工管理,为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打好基础工作。

其次,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后,在施工前,应该向施工人员交代好施工的任务和施工方法,并且为实现施工目标而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在实施过程中应该严格把握好质量关,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技术方案进行施工,并且在进度和成本之间作好平衡工作。

最后,强化组织管理,及时了解施工员工的具体情况,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培养其集体主义思想,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早会工作,在早会上及时解决当天发生的问题,以及预防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

总之,建设项目工程是一个工程建设从始到终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只有认真负责、严格把握好系统工程中的每一个阶段,以及工程落实的具体细节,才能够正在做好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茅卫东.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

[2]顾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山西建筑,2009(1).

[3]夏良武.谈如何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J].陕西建筑,2007(10).

作者简介:

第9篇: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洪潮江水库;财务管理;加固工程建设

洪潮江水库位于广西北海市合浦县西北部的南流江支流洪潮江上,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库控制集雨面积402km2,设计正常水位28.00m,设计洪水位29.11m,校核洪水位30.12m,死水位22.00m,总库容7.14亿m3,有效库容2.93亿m3。水库枢纽建筑物主要有:主坝1座,副坝6座,溢洪道2座,和2座灌溉放水涵。主副坝全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为34.8m。溢洪道为宽顶堰型式,总最大泄洪量为1281m3/s。

洪潮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批复工程概算总投资2913.68万元,工程于2007年5月开始建设实施,2009年12月完工,完建工程达到相关规范规定、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期间顺利通过水利部派出的专家组对项目进行的稽察、国家审计署的审计等检查。2012年11月通过蓄水安全验收和竣工验收。项目竣工后各枢纽建筑物达到设计要求,功能正常发挥,防洪兴利效益明显。

洪潮江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能顺利完工并通过竣工验收,项目法人按相关政策、法规和规范在建设管理工作中主要重点抓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在项目建设中,切实履行“四制”,项目法人协调参建各方各司其职

项目建设“四制”即“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项目法人要明确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特别是建设实施阶段的负总责的职责,接受质监机构的质量与安全监督,配合监理机构加强对工程的设计施工工作的监督检查。依靠相互配合协调统一、相互制约和各自履行职责的合同关系,协调参建各方在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规范的框架内形成项目建设管理的合力,加强项目建设在进度、投资和质量方面的保证与控制,以便与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二、在项目建设中,完善项目法人与参建各方的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确保项目建设过程的质量与安全控制到位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水利部第7号令)明确规定:水利工程质量实行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承包商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由此可见,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三个体系为:政府部门的质量监督体系、业主/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体系和设计施工承包商的质量保证体系。

1.政府部门的质量监督体系:洪潮江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广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受理并开展质量监督业务工作,安排专人负责项目建设的质量监督工作。按照国家和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技术标准和设计文件,来实施工程质量监督,对参建各方的施工现场影响工程质量与安全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2.业主/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体系:洪潮江水库工程管理局作为建设单位,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建立建全了自己的质量控制体系。按照水利部水建管[2001]74号文精神组建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法人,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核定项目法人管理人员18人,设立洪潮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办公室,办公室负责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以及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资金管理、合同管理和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技术、经济、财务、招标、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人员。成立专职质量检查机构,联合监理机构对各道工序、各个阶段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认证。严格执行建设监理制,将工程质量与安全严格置于监理工程师的控制之下:监理单位的派出机构――洪潮江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监理部根据建设监理合同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03)等法规规范的要求,在项目法人依法授权的范围内,进行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更大量的工作,是进行质量控制,项目法人依法赋予监理单位“质量认证和否决权”及“工程付款凭证签字认可权”。

3.设计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是洪潮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管理三个体系中的最基础体系,对确保工程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勘测)设计过程质量保证体系和施工过程质量保证体系。设计单位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其它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并对其设计的质量负责。施工单位建立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责任制,按投标文件的承诺人员明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设置专职的质量检测员、安全生产员和其他工作人员。

洪潮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法人重点抓好以上三个体系的建设,参建各方均成立了质量管理机构,在项目法人负总责的前提中使三个质量控制体系相互配合,对项目实体质量进行了很好的控制。顺利通过自治区水利厅认定的质量检测单位对项目的竣工验收前抽检,抽检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工程质量控制方面项目法人主要严把如下几项工作:施工承包商在“三检”合格的基础上,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证合格,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未经质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不验收,不支付工程进度款。对不合格的或者有缺陷的工程部位进行返工或修补。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进行检验,建立、建全施工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作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隐蔽工程隐蔽前,施工单位提前通知建设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对试块、试件及中间产品、水泥和钢筋等原材料,在项目法人或监理单位的见证下取样,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工程监理单位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和工程建设监理规范的要求,代表建设单位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测等形式,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工程设计单位派出现场设计组,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使施工图设计满足施工需要。选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注明规格、型号和性能等技术指标,并符合国家标准。

三、在项目建设中,规范财务管理,使项目建设资金按规范规定使用

洪潮江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实施建设以来,项目法人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资金使用规范。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方针政策;依法、合理、及时筹集、使用建设资金;做好基本建设资金的预算编制、执行、控制、监督和考核工作,严格控制建设成本,减少资金损失和浪费,提高投资效益。设立项目专用帐户对项目资金进行管理,专款专用。项目法人设置独立财务管理机构对项目资金进行管理,配有财务人员两名:其中会计1名,会计师职称,出纳1名,助理会计师职称。依据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及本项目实际制定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一般费用开支财务审批按经办人申报、会计审核、主管领导审批程序进行;工程款审批按承包商申请,监理审核,建设单位财务部门审核,主管领导审批程序进行支付。整个项目投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没有重大设计变更,投资基本按招标预算执行。工程竣工验收前按《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的相关规定编制了竣工财务决算报告,顺利通过了审计部门对项目的竣工决算审计。

四、对项目建设进度进行控制,及时按相关规定,组织或申请各个阶段的验收

本着严控进度,根据工程实体完建情况和验收权限,项目法人及时组织或申请各个阶段的验收工作的原则。洪潮江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于2007年5月开工建设,2009年10月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项目法人于同年12月及时组织参建各方完成了法人验收工作。2010年9月通过自治区水利厅主持的主体工程投入使用验收。2012年9月通过市级档案部门主持的档案专项验收。同年11月通过自治区水利厅组织的下闸蓄水验收及竣工验收。从整个建设实施过程来看,在进度上基本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组织实施,从开工到完工经历了三个汛期的洪水考验,全面完成合同建设内容。

五、完善和规范项目的档案资料,全面反映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水利工程档案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洪潮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档案资料收集整理贯穿于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在项目法人总负责及其委托的监理机构的检查督促下,参建各方均认真做好自身产生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工作,特别是施工单位的工程建设资料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及时进行了工程实体的质量评定和资料系统收集工作,为按时进行法人验收及后续阶段的验收乃到竣工验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建设实施阶段多次请上级档案部门到现场指导档案整理工作,项目归档文件材料的内容与形式均应满足档案整理规范要求:内容完整、准确、系统。形式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竣工图及声像材料标注的内容清楚、签字手续完备,归档图纸按规定要求统一折叠。项目共形成竣工档案87卷,其中竣工图263张,归档文件材料内容真实准确,竣工图反映工程特征和工程实况,档案整理基本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全面反映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六、结束语

项目的建设实施阶段是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决定性阶段,项目法人如何在质量、进度和资金等方面重点实施建设管理工作对工程的优劣起着关键作用。纵观洪潮江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的建设管理阶段的工作,在自治区水利厅和北海市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项目法人切实负起了法定的工作职责,严格执行“四制”,积极协调参建各方在工程质量与安全、进度和资金控制等方面相互配合,各自履行职责又协调统一,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在建设实施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质量与安全事故。竣工项目执行工程强制性标准,达到了相关技术标准要求、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保证了水库蓄水防洪等功能的正常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毫无疑问,该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为洪潮江水库工程管理局在后续的项目建设的规范管理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培养了一批有实战经验的技术干部。

参考文献:

[1]《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水利部水建〔1998〕16号)

[2]《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03)

[3]《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水利部第7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