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露天开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露天开采安全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露天开采安全管理制度

第1篇:露天开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露天矿山;生产环境;质量管理

1露天开采矿山生产作业环境的概述

所谓露天开采矿山生产作业环境管理,主要指的是改善矿业环境、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手段。主要任务是减轻或消除有害物质,预防职业病的危害,如何改善矿业环境条件和预防职业病成为矿业管理的核心。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建立完善的卫生组织机构。如矿业负责人应该及时企业的管理经营者,也必须是安全生产的责任者;他们的职责是健全企业各部门的安全制度。(2)管理露天矿业作业环境。主要登记有毒有害物质,分析其存在种类和形式,确定某一时期的预防对象;测定露天矿作业环境,确定监测方式、时间和重点,并与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对它们进行评价和比较;检查防护措施是否具有保养、检修的防护效果。(3)管理劳动作业。分析露天矿业特点,调查疲劳程度和性质,改善矿业作业方式,管理劳动保护用品。(4)管理工人健康,包括管理职业病,急救措施与对策,对工人健康进行健康监督。(5)宣传教育卫生安全。对工人进行卫生教育,对企业中安全、劳动和卫生工作者进行教育以及对各级领导进行全面卫生教育。

2露天开采矿山生产作业环境管理分析

2.1影响露天开采矿山生产环境的因素

有害因素指对人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引起疾病或对物引起慢性损害的因素,包括高处坠落事故、机械伤害事故、触电事故、起重伤害事故、锅炉及受压容器爆炸事故、粉尘、噪声、辐射和细菌或病毒等生物性因素,其产生的原因来自技术、物质、管理和人为等方面。有害物质有时是单独存在有时又是多种因素同时存在的,常用的有工艺分析法、现场观察法和实测法来进行有害因素的界定。

2.2制定完善的露天矿作业环境的措施

通过有害作业达标率、职业危害分级、有害作业治理率等有效方法,对事故伤害程度和发生频率进行评定,确定作业环境对工人的生产危害以及影响程度,根据评定结果制定有效的改善措施。改善作业的环境技术措施包括以毒性小或无毒的原材料代替毒性大或有毒的原材料,预防职业危害;利用水将粉尘湿润的湿式作业;合理的照明、厂区规划和作业场所布置都能改善作业环境。在进行个体防护技术之前可以对防护部位和原材料、防护用途等进行分类,做好个体防护,避免人员遭受有害物质危害。

2.3露天开采矿山作业环境的管理

所谓作业环境指劳动生产者在生产场所从事生产劳动的各要素总和。如生产设备、工艺、劳动组织、操作的体位空间和程序等。作业安全管理是形成良好安全生产环境、完成安全生产工作、防止事故、降低职业病危险的有效手段。作业安全检查可分为车间布置、生产区域和物料堆放检查。通过检查作业环境,可以对作业的安全状况进行了解,发现潜在不安全因素,获得有效安全的信息,辨认和控制不良作业环境,消除或降低事故隐患,促进矿业安全生产。

3提高矿山开采生产现场管理质量的措施

3.1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在露天开采矿山生产现场,主要包括技术人员、工作管理人员以及运输工人在开采、运输、环境防治等方面的操作程序。开采管理者应严格制定开采中与操作相关规范化的企业制度,包括现场环境排查、开采工艺规范操作、运输方式、防爆技术步骤等的制度。在生产现场发生重大事故时,主责任制要求企业首先出来承担责任。而针对开采矿山操作的细节中,工作、技术人员应全面、认真地对生产现场严格排查,当发现开发程序,开采质量以及存在不规范操作可能潜在的安全隐患时,则应立即站出来承担相应责任并及时主动告知上级管理者,使其马上拟定规避措施,确保生产现场的安全、高效运行。

3.2稳定供矿,严格把关工序

合理的工序是保障采矿生产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促进生产现场安全化,确保矿产产品高质量生产的前提,稳定供矿是作业人员在材料加工、安全运输、环境检测、排土过程中共同追逐的目标。(1)严格把关穿孔工序,作为矿山开采的第一道工序直接影响着作业的第二道工序的执行。因此,要严格把关穿孔工序,如要求炮孔中心不得偏离原设计中心0.5m的偏差以外,在其深度以及方向方面也需要符合严格要求。(2)严格把关爆破工序,爆破是矿山开采的第二道工序。爆破工序应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挥下,根据爆破面积大小进行操作。爆堆应规整,便于铲除、运输,提高规范操作意识在增加安全系数以及提高生产质量各方面发挥作用。(3)严格把关运输工序,严格规定运输装卸地点,遵守露天矿山开采生产现场的各项明文规定。(4)严格把关排土工序,在生产现场应着重考虑排土现场的选择问题,良好的排土现场可以减轻作业负担,根据选择好的排土现场拟定适宜的排土方式。

3.3加强矿山生产环境治理

露天开采矿山的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同时也包含了对矿山环境的管理问题。经过爆破、排土等开采程序后,往往会对开采地的地形、地质、植被等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影响。应从土壤生态系统治理以及植物生态系统两方面进行全面管理。运用矿山生态系统恢复方法改变植物生态系统受损的现状是一种重要措施,移植栽培各种乔木、灌木在优化矿山风景的同时,对土壤肥力的提升也有很大作用。在初步完成植物生态系统恢复的情况下,土壤生态系统慢慢重建。

3.4加强露天矿山开采质检工作

开采作业的质量检测管理需要动员操作人员的广泛参与,在露天开采矿山生产环节中的每一项操作、技术都要该环节操作人员的仔细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回馈给质检人员。通过反馈结果及时在采矿中进行调整,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以免造成采矿安全问题。质检方法可以从三方面进行:①自检,在自己所负责环节中,随时检查操作状况;②互检,不同环节的操作人员相互检验在采矿作业中的操作规范等;③专检,专检要求工作人员在一定时间内取样进行专门检验,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定时定期记录,防患于未然。

4结语

总之,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之一。加强露天开采矿山生产质量管理水平对于促进我国矿山能源业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要不断加强露天开采矿山生产环境和现场质量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保证生产安全作业、消除安全隐患,进而促进露天采矿项目安全、高效的实施。

第2篇:露天开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露天煤矿;安全管理;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087-01

随着我国煤矿行业的快速发展,露天煤矿的安全管理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安全是保障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前提。然而,我国近年来煤矿事故时有发生,这不仅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形成符合露天煤矿的安全管理机制和监管体系,才能保证露天煤矿安全、可持续发展。

1 加强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

1.1 建立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规章制度体系

在构建露天煤矿的安全管理体系时,首先必须时刻牢记将安全生产管理放在首位,做到谁负责的工作谁来担负责任,做到奖罚分明。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制,责任划分具体到每个工作细节及负责人,并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进行不断的修改完善。使每一个管理者或生产人员都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工作,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要求执行,由此保证安全管理工作中各个部门、单位和各个岗位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具体的任务、指标逐级落实到每一个人,形成安全生产仍然有责的局面。其次在行业跨度较大且设备、技术更新较快的情况下,提前制定好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流程和作业标准,确保所有的机械设备在完成生产作业时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针对没有操作规程、作业标准的机械设备严格禁止投矿产开采中,对那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操作人员坚决禁止进行机械设备操作,确保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至于多种作业交叉的情况,需要制定联合作业规程,将作业规程细化到工作的具体环节中去,制定有效的安管管理措施,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无死角。

1.2 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监管体系

在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建立健全的安全规章制度体系,还要有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在露天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安全是一切的基础,无论是机构设置、人员调配、薪资待遇还是工作环境都首先要满足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之上,要始终贯彻坚持安全监管力量不能削弱,在对安全监管员工的选择上,一定要优先选择那些责任心比较强,技术过硬又有上进心的人。在监管机构人员配备方面,一定要配齐各个专业的安全监察人员,在基层的工作车间内设置专门的安全员,同时配置群监员等协助安全人员做好安全生产的保障工作。而且,露天煤矿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还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办法,将责任明确到每一个人,并对他们进行定期审核检查,充分发挥安全监管人员的作用,逐渐形成一支有责任、有担当的监管队伍,为露天煤矿的安全保驾护航。

1.3 对安全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培训

在露天煤矿的实际生产工作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经常引进新的机械设备和新的生产技术等,然而露天煤矿的工作人员岗位比较分散,不利于新设备、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露天煤矿企业应该在教育培训上多投入,加强对员工专业化技术水平、机械操作能力的提高,加强对安全管理知识的普及,使其能够成为露天企业安全管理中需要的人才。公司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可采用岗位培训为主,脱产培训为辅的培训策略,使培训内容与日常工作相联系,培养出一批符合生产需求的人才。

健全各种安全管理体制,建立专业的露天采矿培训基地,制定切实有用的培训方案,对技术骨干和在岗职工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素质。露天煤矿企业还应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在构建企业安全文化的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活动普及安全常识。在安全生产实践中加深对安全意识的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安全价值观。

2 创新安全管理机制建设

2.1 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在露天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在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时,一定要从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出发,建立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实行定期考核制度,按照安全生产的责任分配根据安全业绩对每个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取消安全事故的责任人的任何评选资格,对那些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适当的经济奖励,提高他们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2 健全风险预控管理制度

在露天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不仅注重生产各个环节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还要切实做好防范工作,即在生产工作开始之前设有专门的风险预控管理机制。对煤矿开采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设置相应的控制管理机制。在露天煤矿的整个工作流程中贯彻落实安全质量标准化原则,将风险管理标准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中,切实保障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施行,即使出现煤矿事故也能够有效应对,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值。

3 引进高科技,提高安保能力

露天煤矿安全管理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做支撑,使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上提高管理效率。在我国,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我国政府应该设立安全生产的专项资金,为安全管理培养专业化人才,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除此之外,露天煤矿企业还应该增加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我国煤矿企业的科技水平和装备水平,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进行。与此同时,我国露天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实现隐患分级管理机制,定期优化、改善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漏洞和不足,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工作,注意及时更新设备操作手册,确保每一个员工在作业前掌握生产流程及操作方法,确保安全生产。煤矿企业还要加强与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注重生产科研工作,整体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4 总结

随着我国露天煤矿企业的不断发展进步,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煤矿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的不安全因素很多,如环境、机械设备、工作人员等。为了在实际生产中保障整个生产流程的安全性,制度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内蒙古平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西露天煤矿.科技绿矿山[J].企业管理,2015,(11):43-45.DOI:10.3969/j.issn.1003-2320.2015.11.015.

第3篇:露天开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调度管理;工艺;设备;遵循的原则;效能;目标

随着露天煤矿产能越来越大、采矿设备越来越先进、开采工艺越来越科学、管理水平越来越高,露天生产调度管理就成为露天煤矿生产管理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加强对调度管理的重视和对调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可以保障各生产环节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可以合理协调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实现调配和谐,使各部门生产能效发挥至最大。因此,加强露天煤矿的调度管理对于煤矿的高效率生产以及提高煤矿产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以黑岱沟露天煤矿为例阐述如何发挥露天调度管理的最大效能。

黑岱沟露天煤矿是国家“八五”期间重点项目之一,设计开采范围42.36平方公里,上部黄土层平均厚49米,岩石层平均厚56米。境界内可采煤层为6#煤层,平均厚28.8米,可采储量14.98亿吨,年生产能力3000万吨,煤质属特低硫、低磷、中灰长焰煤,被誉为“绿色煤炭”。

设计开采工艺:轮斗―胶带连续工艺(现已停用);单斗―卡车间断工艺;抛掷爆破吊斗铲无运输倒堆工艺(新工艺)及单斗―卡车―坑边半移动破碎站―胶带输送机半连续工艺。

投入使用设备:

穿孔设备:DM-H型2台、DM-H2型4台、DM-45型钻机3台,CDM-75型2台和1190E型钻机1台;共计12台。

采掘设备:55M3WK55型 4台、35 M3WK35型3台、20 M3WK20型电铲1台,32 M3395B型电铲6台,28 M3PH2800型电铲1台,EX3600型液压反铲1台; 100 M38750-65型吊斗铲1台, 992型装载机2台、L1350型装载机1台,共计20台。

运输设备:630E卡车59台、730E卡车5台、830E卡车10台、930E卡车14台,SF33900卡车13台,共计101台。

工程设备:D475A型、D37A5型、D11T型、D10N型履带推土机32台,844H型、WD600型、834B型轮式推土机,988H、988B型轮式装载机,24M型、16G型平路机,SF31904、TR50型洒水车等工程辅助设备,共计54台。

黑岱沟露天煤矿产量大、开采工艺复杂、设备数量和种类繁多,工程位置要求衔接顺畅,生产组织难度较大。因此,需要科学高效的调度管理系统与庞大复杂的生产系统相适应,才能使所有设备的生产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而调度管理在执行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上级领导传达的指示,有效的将煤矿生产环节中的矛盾、问题及时的反映出来,以此来达到科学管理煤矿的效果,进而可以有效的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露天煤矿在管理过程中,不管采用连续工艺,还是间断工艺,或是各个工艺的结合,其特点是:动态因素大,管理在动态过程中进行的,而生产管理主要是由调度管理去实现。调度管理主要是以矿生产计划为依据,以提高设备利用率、生产效率、创造的经济效益为目标,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通过对设备、人员、生产工艺的合理安排,及时全面掌握生产动态,积极预测、预防生产中可能出现的不平衡现象,均衡地、有规律地组织生产,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达到露天煤矿调度系统效能的最大化,调度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计划性原则

划性是调度管理的基础,生产调度是以生产计划为依据,年初要制定年生产计划,月初要制定月计划,根据月计划制定日计划和班计划,甚至设备检修也要有计划,调度的职能就是以各项计划为依据和目标,合理组织协调生产,掌握生产动态,全面了解生产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决策,在生产组织工程中,当生产实际与计划发生偏离时,要及时调整生产组织方式,及时进行二次决策,有预见性的合理组织协调生产,保证各项工作按照新的计划目标有序进行。

2 统一性原则

统一性也是露天煤矿调度管理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生产调度工作必须具备高度地统一指挥的职权,是现代化露天煤矿发展和管理的需求。随着现代化露天煤矿的发展,具有规模大,设备型号增大,设备数量相对减少,对作业环境要求高,推进速度快等特点,要求建立一套现代化的调度管理系统。通过对露天煤矿建立一套调度管理系统,可使煤矿的生产活动受到统一性的指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煤矿生产的有序进行。例如:露天矿GPS卡车智能调度管理系统通过采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无线数字通信技术、矿山系统工程及优化理论、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对传统的人工调度系统及管理体制进行改造,通过采集生产设备动态信息,实时监控和优化调度卡车、电铲、辅助设备等设备的运行,从而形成一套统一的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现代调度控制系统和全方位的采矿生产管理控制自动化决策平台,是数字矿山的关键技术内容之一,是实现“数字化矿山”的目标。因此,调度管理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必须提到露天矿管理的首要位置上来,使露天矿生产活动按照统一指挥的原则,沿着健康、快速、高效的轨道运行。

3 预见性原则

露天煤矿的调度管理不仅应遵循计划性、统一性原则,还应遵循预见性原则。生产调度工作要有总揽全局的管理思想,因此,调度人员应有统一全局的思维与能力,在对露天煤矿进行调度管理的过程中,应对露天煤矿所出现的安全问题、生产问题有一定的预见性,瞻前顾后,掌握各生产环节,抓日、旬、月、季、年生产,对生产过程中可能或将要发生的问题,尽早采取措施,对生产过程中薄弱环节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做到防患于未然。

4 及时性原则

露天煤矿的调度管理工作涉及到各个环节,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遵循及时性的原则。 对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解决问题要准确而果断,切忌含糊其词、相互扯皮、拖拖拉拉,回避矛盾的现象,及时了解掌握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机动灵活地采取果断有力措施去解决各种问题,保证生产计划的完成。

5 群众性原则

调度管理工作贯穿于群众中,群众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浓厚的群体意识、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信息沟通灵敏和群体效率高等特点。它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及个人的安全行为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也可产生消极作用。因此深入群众中,不断改进管理方法,来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集思广益来解决问题,经常和职工相互沟通,进而才能不断的修改管理方法,使管理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综上所述,要提高煤矿生产能力,调度工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煤矿调度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生产工艺流程,还要通过不断的生产实践,在实践中提高管理水平,在工作中溶入科学的管理方法,灵活运用管理原则,深入分析,准确判断,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做出妥善而果断的决定,最终达到管理的目标,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发挥调度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枢纽作用。

第4篇:露天开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露天开采;矿山;生产现场;质量管理

引言:

露天开采矿山的生产现场质量管理是一套针对开采全过程的管理机制,是矿石生产过程中一道重要的程序。近年来我国露天开采矿山作业出现了种种问题,如开采条件越来越差,我国矿山开采历史已久,当今越来越深度的开采工程使得开采空间越来越小,风险系数大大增加;如工艺落后,我国采取全境界开采模式在简化开采步骤的同时造成了盲目开采的局面,资源利用率不高;又如较高的生产成本、矿山不确定性的安全隐患等等都严重制约着矿山开采业的持续发展。对此,相关部门应重视并推进我国露天矿山的持续发展,大力推广成熟的科学技术以及国内外新兴科学技术,利用技术创新尽早形成一套露天开采矿山的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系统。

一、关于露天开采矿山的生产现场

露天开采矿山事业的展开是我国发展矿产能源业中,加快经济步伐的一项重要指标。露天开采的矿山一般分布在各地的郊区、湖泊水边以及一部分风景区域。开采的生产现场是矿石加工的开头程序也是矿石生产线上的重要步骤,决定着矿石产品质量的好坏。由于开采过程的繁复以及开采过程中的种种危机,如现场爆破、环境治理不当等会造成资源浪费、财产受损,甚至人身安全问题,因此在进行现场质量管理时尤其应注意对露天开采矿山生产现场的开采工艺的提高、管理水平制度的规范化等等方面的问题进行重视。

二、提高矿山开采生产现场管理质量的措施

1.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露天开采矿山生产现场包括了技术人员、工作管理人员以及运输工人在开采、运输、包装、防爆破、环境防治等方面的操作程序。开采管理者应严格制定开采过程中的与操作相关的规范化的企业制度,包括现场环境排查、开采工艺规范操作、运输方式、包装形式、防爆技术步骤等的制度。其中,必须加强责任制的建设,实行两套责任制在开发现场操作中的兼顾并行,即开采企业的主责任制以及个人承担的副责任制[1]。在生产现场发生重大的事故或者重大开发错误时,主责任制要求企业首先出来承担责任。而针对开采矿山操作的细节中,工作、技术人员应全面、认真地对生产现场严格排查,当发现开发程序,开采质量以及存在不规范操作可能潜在的安全隐患时,则应立即站出来承担相应责任并及时主动告知上级管理者,使其马上拟定规避措施,确保生产现场的安全、高效运行。这样避免了传统矿山开采时,企业只负责项目开发、制定计划而查核机构只负责排查验收的上下脱节情况,将造成责任机制覆盖面的减少,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安全问题减少等方面的问题。

2.采矿开采技术提高,重视生产质量

根据不同类型的,不同地貌的露天矿山,需要利用不同的开采工艺技术进行操作。加强露天采矿技术首先需要完善技术开发人员、生产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确保相邻生产工艺与设备的严密结合[2],在空间上、时间上做到最优化的管理效果。改进传统露天采矿剥离、排土方式,有效利用挖掘机排土、台阶尾随开采等的作业方式增加矿产剥离量以提高生产利用率。生产工艺技术的提高有赖于借鉴国内外露天开采矿山在开采过程中的先进技术经验,根据现有的市场需求来进行相应的技术改良,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3.稳定供矿,严格把关工序

合理有序规范化的工序是保障采矿作业工程各项环节有条不紊的进行,促进生产现场安全化,确保矿产产品高质量生产的前提基础,稳定供矿是作业人员在材料加工、安全运输、质量检测、环境检测、排土过程中共同追逐的目标。首先,严格把关排土工序,在生产现场应着重考虑排土现场的选择问题,良好的排土现场可以减轻作业负担,根据选择好的排土现场拟定适宜的排土方式。优良的排土方式方便作业人员规划场地布局,有利于排土结束后场地的污染处理。其次,严格把关穿孔工序,作为矿山开采的第一道工序直接影响着作业的第二道工序的执行。严格把关穿孔工序是首当其冲应解决的问题。此工序中,如要求炮孔中心不得偏离原设计中心0.5m的偏差以外,在其深度以及方向方面也需要符合严格要求。第三,严格把关爆破工序,爆破是矿山开采的第二道工序。爆破工序应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挥下,根据爆破面积大小进行操作。爆堆应规整,便于铲除、运输,提高规范操作意识在增加安全系数以及提高生产质量各方面都卓有成效。同时,爆破效果对露天矿山开采成本、运输作业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应引起作业人员高度的重视。第四,严格把关运输工序,严格规定运输装卸地点,遵守露天矿山开采生产现场的各项明文规定。

4.注意矿山环境治理

露天开采矿山的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同时也包含了对矿山环境的管理问题。经过爆破、排土等开采程序后,往往会对开采地的地形、地质、植被等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影响。应从土壤生态系统治理以及植物生态系统两方面进行全面管理[3]。运用矿山生态系统恢复方法改变植物生态系统受损的现状是一种重要措施,移植栽培各种乔木、灌木在优化矿山风景的同时,对土壤肥力的提升也有很大作用。在初步完成植物生态系统恢复的情况下,土壤生态系统慢慢重建。在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加入人工干预措施可以加速其恢复的进程,具体方法可以在土壤生态系统重建初期在矿山土壤表面涂上保水防侵蚀材料,防止水土营养流逝。

5.严格质检

开采作业的质量检测管理需要动员操作人员的广泛参与,在露天开采矿山生产环节中的每一项操作、每一项技术都需要该环节操作人员的仔细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回馈给质检人员。通过反馈结果及时在采矿过程中进行调整,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以免造成采矿安全问题,滋生资源浪费现象。质检方法可以从三方面进行,首先“自检”,即在自己所负责的环节中,随时检查操作状况自己操作结果;其次,“互检”,不同环节的操作人员相互检验在采矿作业中的操作规范等,如运输环节操作人员与装卸环节操作人员互相检查对方的操作规范,爆破工序中对爆破面积、爆堆处理问题恰当与否的检验。最后,“专检”,专检要求工作人员在一定时间内取样进行专门检验,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定时定期记录,防患于未然。与此同时,单是质量的检验是远远不够的,应采用各种预防措施辅助完成质量检验。

三、结束语

露天开采矿山生产现场质量管理是保障矿石生产质量的重要阶段,在采用国内外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技术的支持下,提高我国矿石能源产业的发展进程需要严格的规章制度、严格的生产工序、新技术的更新引进、合理化的生态治理以及严格的质量检验过程。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可以通过个人绩效和生产质量挂钩的的途径得以实现,保证生产安全作业、消除安全隐患可以通过严格的质检过程得以实现。总之,全面提升露天开采矿山生产质量管理水平是促进我国矿石能源业发展,推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要求,这需要各项露天采矿项目安全、稳定、高效的实施方可增加矿山开发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崔远洋,曾义,刘伟,赵付良:《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创新性探讨》[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3.5:33-35.

第5篇:露天开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露天矿;作业环境;安全管理

露天矿业中越来越多的安全事故表明,认为因素是引发事故和系统失效的最主要原因,然而影响人为失误的因素众多,其中作业环境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露天矿采矿的作业环境应激对人体的作用是复合多因素的,而这种多因素综合应激对人的行为造成的影响高于单因素造成的影响。劳动者进行生产活动的周围环境属于作业环境,温度、湿度、振动、噪声、照明、有害物质等周围环境因素对人体造成影响,其气候、噪声和照明是主要因素。露天矿作业中存在有害物质,有来自物理和化学方面引起的,降低工作效率,更是危害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这些有害因素,必须减弱、消除,给采矿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工作安全。

1露天矿作业环境的任务

减弱、消除有害物质是露天矿作业环境的根本任务,采矿管理的核心是预防职业病和改善作业环境条件。对露天矿业日常管理,包括对有害作业点界定、有害因素调查、环境危害程度评定、制定实施防护和改善作业环境的措施。露天采矿工作的技术求要求,包括防治生产性毒物、辐射、粉尘和噪声,布设作业环境安全标志。

2露天矿山作业环境特点与安全隐患

2.1边坡

露天矿一般存在较高边坡。目前,我国金属和非金属矿山边坡设计高度一般为100~300m,甚至有些达到800m以上。边坡越高,揭露的岩层越多,边坡上下部的地质条件差异也越大,因而岩体的完整性、稳定性也就比较差。再加上边坡受到日复一日的风吹、日晒、雨淋的影响以及频繁的钻孔、爆破作业、车辆行驶等震动影响,边坡存在着滑坡坍塌的安全隐患。另外很多企业边坡管理水平低,人为的超采超挖甚至边坡底部掏采等危险作业方式,加重了边坡滑坡坍塌的危险性。

2.2高处作业

露天矿生产过程中,在采装或排土作业时,如果作业环境、生产管理不当,很容易出现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伤害因素。如出现岩堆过高、边坡浮石未及时处理或者台阶有伞岩等情况,岩石可能滚落伤人或损坏设备;人员在分层坡面高处可能站立不稳而滑跌、坠落;排土时没有做足安全措施,如没有安全堤、反堤、无人指挥等,汽车卸料时可能从排土场高处坠落。

2.3爆破作业

露天矿广泛采用中深孔爆破技术。由于炸药的易爆性、爆破能量的巨大性,实际生产过程中管理、操作不当或者爆破后处理不合理,就会引起伤害事故。

2.4矿场机动车辆

当车辆管理不善,如无证驾驶、酒后驾驶、人矿混装、超载运输等;或者现场作业人员不注意安全,强行在车辆附近活动等原因,都会造成车辆伤害事故。

2.5机电设施

矿山一般都存在运转的机械设备,如输送机、破碎机等,如安全措施不够及作业人员操作不当等原因,容易会造成机械伤害事故。电气设备、电缆安装不当或老化、破损等原因容易发生触电伤害事故;电气设备雷雨天会受到雷击等破坏。

2.6有害物质与噪声

据文献研究,现阶段我国露天矿作业环境的影响因素中,有毒有害气体是影响作业环境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粉尘和噪声。有毒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开采和处理矿石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爆破、机械运转都产生噪声。有害气体、粉尘、噪声对人体的伤害,虽然不会立即产生严重的后果,但在矿场长年累月的工作就会产生职业病害。

3加强露天矿山作业安全管理的办法

3.1树立全员安全意识,提高安全人员任职力

长期以来,由于安全管理工作不能直接看到效益,造成一些企业领导对安全工作不够重视。意识上认识不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在安全工作的投入上也必然投入不足;在人员安排上,往往将企业内部闲散人员安置在安全管理岗位上,由于专业性不强,很难将安全工作做到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必须提高安全生产的认识水平,加大安全投入。要从根本上改善安全生产的条件,就需要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并加强劳动健康保护措施。其次,引进和培养安全管理的专业人才,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待遇水平,充分调动安全人员的积极性。再次,应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管理工作,提高安全工作的质量水平。

3.2科学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必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矿长要对本矿的安全工作负总责,再将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工作处处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局面,最大限度地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3.3科学设计与开采,提升安全生产力

露天矿山工程的设计是保证矿山安全生产的技术基础。应加强地质勘探工作,保证地质资料的准确有效。科学设计矿场位置,合理确定台阶高度和平台宽度,应按GB16423- 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要求确定安全的边坡角、台阶坡面角、最终边坡角等参数,消除滑坡坍塌等危险因素。对爆破方案进行安全设计,确定爆破安全距离。在开采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矿山安全设计的要求进行操作。此外,还必须做到:及时清理宕面浮石并合理控制岩堆高度,防止高处坠落和滚石打击;高处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或绳;进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严禁恶劣天气作业。在开采宕面外侧设置截水沟,台阶及宕面上设置排水沟,排土场排土标高之上设置截水沟,防止山洪流入排土场形成泥石流。加强边坡失稳的控制措施,如削坡减载、坡脚支撑;控制边坡爆破;人工加固边坡;先剥后采,从上到下分台阶开采等;加强边坡稳定性监测等。严格管理车辆,禁止超载、人矿混装;危险路段设置安全标识;排土时严禁无人指挥卸料。对机电设备要合理布局,经常维护和检查。对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作业区域采取适当通风措施及作业人员佩戴防护用具;尽量采取湿式作业,防止粉尘飞扬。

3.4夯实安全教育,提高作业综合素质

应保证从矿长―安全管理人员―普通员工都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矿长和企业安全工作人员要经过政府安监部门的培训和考核,普通员工要经过企业内部的培训和考核,新员工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才能上岗。特种作业人员、车辆驾驶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在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时应结合本职岗位的业务学习,这样在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技能。应根据本矿安全生产实际,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人员进行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

随着社会工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采矿生产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生产事故频频发生,不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给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带来危害。安全是生产的重要任务。只有改善作业环境和管理工作,制定有效的改善办法,防止事故发生率及职业病,才能保证露天矿采矿的正常、高效运行,更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参考文献

第6篇:露天开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露天矿场;作业环境;安全管理

一、露天矿山作业环境特点及其安全隐患

所谓作业环境是指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情况、工作条件和机器设备正常运转的所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总和。具体到露天矿山作业环境,其安全隐患主要包括矿山作业生产引起的粉尘、有害气体等物质、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及生产技术引起的安全事故等。

1.边坡稳定性引起的安全隐患

由于露天矿山开采的特殊性,往往在开采挖掘后会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边坡。这些边坡的高度一般为100~300m,有的大型露天矿山甚至能够达到800m以上[1]。边坡越高,边坡上下部分的岩层地质差异也就越大,由于缺少周围岩石围压的作用,其稳定性将大幅度降低。与此同时较高的边坡使得在空气中的岩层增多,这些的岩层在风吹日晒雨淋和打孔爆破作业影响下变得疏松,很容易发生滑坡坍塌安全事故。此外,很多露天矿山对于边坡的管理技术水平较低,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而采取超负荷挖采作业甚至进行底部掏空挖采作业,这进一步加剧了边坡出现滑坡坍塌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2.有害物质和噪声的影响

露天矿山在生产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爆破作业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及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和噪音。虽然这些有害物质和噪音对机器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并不大,但是对现场作业人员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这些有害物质和噪音严重危害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违反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降低矿山开采的作业效率。

3.爆破作业引起的安全隐患

在露天矿山的开采过程中会经常进行爆破作业,爆破作业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引起岩石坍塌飞溅,对周围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形成巨大威胁。倘若出现瞎炮的情况,更是对作业人员的操作能力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落后的爆破作业方式也增加了爆破次数,爆破后产生较高的岩石大块率,增大了二次爆破几率。此外炸药在存储、运输和爆破点火过程中都可能由于安全意识欠缺或者操作不当而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4.生产设备引起的安全隐患

矿场作业的现场都具备大量的大型机械设备,如输送机、破碎机等,缺少安全措施或者工作人员操作不当、人为疏忽等情况下都极可能发生机械事故。现场所用的高压电缆破损老化、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意外和雷雨天气也都容易引发触电事故。此外,露天矿场现场作业车辆管理不当,人矿混载,驾驶员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也会引起车辆伤害事故。

5.高处作业及坠物引起的安全隐患

露天矿场作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会在高处进行采装和排土作业,操作错误、生产管理不当就极易引起高处坠落伤害事故,岩土堆放过高、未及时清理边坡浮土引起岩石滚落造成伤害。排土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安全堤、指挥人员指挥不当等也可能引起卸料时车辆坠落。

二、我国目前露天矿山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

1.老员工缺少理论知识,新员工缺少现场经验

一些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老员工处理过很多矿场安全事故,具备丰富的现场经验。但是这些老员工文化程度较低,对露天矿山的安全管理知识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安全管理方法还停留在传统的经验教训上。在面对新出现的安全问题时并不能提出高效率的解决方案,缺乏超前意识、没有发展理念,不适合发展中的现代安全技术管理要求。而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新员工虽然具备了充足的知识理论体系,但在面对具体的安全隐患时缺少经验指导,不能将理论知识成熟地运用到实际的现场条件中去。

2.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安全管理工作并不能直接明显地给矿场带来经济效益,因此不少企业都对矿山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人员安排上,从事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往往并不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工作的内容也仅仅局限于日常的常规安全注意事项,并没有实现矿山安全专业化的管理。同时露天矿山的作业强度大、工作环境差,作业人员流动频繁,且很多企业缺少对员工进行安全方面的知识培训和演习,现场工作人员的纪律性差、盲目冒险作业,安全生产意识及防范意识都有待提高。

3.开采技术落后引起生产环节安全隐患多

国内很多露天矿山都是小规模地进行生产,缺少整体的生产规划,并且普遍采用传统的火雷管引爆、浅眼括壶爆破、人工手持式凿岩机穿孔作业方式进行生产。这种生产方式不符合自上而下进行台阶式安全生产方式的要求,增大了打眼、装药放炮、浮石清理作业人员的危险性。此外,落后的工艺技术造成爆破作业次数增加,爆破效率降低,爆破后高比例的大块矿石使得二次爆破频繁且形成罩岩、空洞等安全事故隐患,极易发生滑坡坍塌、高处坠物等安全事故。

4.安全监督管理乏力、整改落实不到位

露天矿山点多面广,所在地处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监管工作人员无法深入每一个露天矿山现场的生产一线,且现场安全基础条件差、发生事故救援不便。同时当地安全监管人员缺少专业的露天矿山安全管理知识,不能正确识别矿山现场的每一个细微安全隐患,无法对安全隐患做出正确的处理决策,导致对矿山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乏力。在发现安全隐患后监管人员也没有做到及时地对相应企业进行回访,而矿山现场安全意识的不足也致使对安全隐患整改落实不到位。

三、露天矿山安全管理措施

1.加强安全投入,确保安全生产

作为安全生产的最基本保障,安全投入必须根据矿山实际情况,切实满足矿山实际安全生产的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安全设备的资金投入,确保露天矿山的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及发生安全事故后具备足够的应急救助能力。企业在财务预算时应在正本中列支相应的安全生产资金,并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确保安全生产资金全部用于矿山安全相关项目。此外,国家和当地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露天矿山安全设备投入和技术改造的扶持力度,构建社会保障机制系统,将露天矿山安全投入落实到实处。

2.对矿山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绝大多数矿山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因此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能够有效避免许多矿山安全生产隐患。对于矿山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一方面能够增加经验丰富老员工的安全理论知识,构建安全生产系统知识,同时也能加强新老员工之间的沟通,向新职员传授生产中的安全经验和教训。而安全生产培训的内容既可以是露天矿山安全生产理论知识,也可以是诸如瓦斯监测、矿车操作、紧急情况救助措施等典型问题。此外,在安全培训技术后可以对培训人员进行安全职业技能考核,并建立奖惩分明的激励制度,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在根本上减少甚至杜绝安全事故隐患。

3.利用科技创新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难题

目前我国的露天矿山开采技术普遍存在着技术水平低、安全措施不到位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我国露天矿山的发展且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矿山企业应当吸收国内外的先进开采技术,加大生产技术的科研投入力度,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来改善矿山的安全生产条件。此外,国家和当地相关部门应当从资金和政策方面对露天矿山的生产技术研究进行扶持和引导,充分调动企业、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来进行生产技术难题攻关。

四、总结

作为一个资源大国,我国的露天矿山资源非常丰富,矿山生产的安全问题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露天矿山作业的特殊性导致了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边坡滑坡坍塌、粉尘污染、高处坠物等安全事故隐患,针对露天矿山作业环境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非常有必要。对露天矿山的安全管理不仅需要增加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更需要从生产技术上根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再配合国家和地方监督扶持,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降低到最小,确保露天矿山安全高效生产。

参考文献:

[1]曾梦阳.矿山作业环境与安全管理[J].科技风,2013,1:266

第7篇:露天开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露天煤矿 煤层自燃 危害 预防

中图分类号:P61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033-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由于在适宜的条件下,采用露天开采具有建设快、产量高、成本低、回收率高、劳动条件好、效率高等优点,世界各主要产煤国都大力发展露天开采。露天煤矿在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开采深度也随之加深的情况下,非工作帮和工作帮的台阶多,煤体暴露面积逐渐增大,加之气候高温炎热,干旱少雨,风害大,煤层极易自燃,不仅浪费资源,而且降低了煤炭质量,还影响矿区环境,并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研究分析露天煤矿煤炭自燃现象,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1 露天煤矿煤层自燃发火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1.1 露天煤矿煤层自燃发火产生的原因及易燃点分析

煤层自燃是指在没有外来热源的情况下,由于煤自身氧化积热,使煤的温度升高而发生的燃烧现象。露天煤矿具有自燃倾向性的大量煤炭,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由于外界环境风化及开采震动,造成煤体破碎松动,外界含氧空气渗入煤体之中发生煤氧复合作用,煤氧化学反应可以释放热量,由于煤体体积较大,热量被积聚起来,积聚的热量反过来加热煤体,使煤体与空气之间的氧化反应更加剧烈,煤体温度不断上升,当达到煤的着火温度时(300-350°),导致煤体自燃发生。

易燃点分析:坑下非工作帮随采掘工作面的推进,逐渐形成固定状态,横断面上有部分原煤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煤台阶爆破形成的煤堆没有及时回收,此时内部较疏松,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经风化氧化后便形成煤炭自燃;采掘工作面上,部分碎煤堆积,均易形成自燃发火;剥离时排弃到排土场中的发火煤引起自燃。

1.2 露天煤矿煤层自燃发火产生的条件

首先是具有低温氧化特性煤的存在,呈破碎状态,堆积厚度在0.4m以上,其次是要有通风供氧维持煤的氧化过程不断地发展,氧浓度>15%时发展较快,再就是在煤的氧化过程中生成的热量大量蓄积,难以及时放散,最后是前三个条件存在的时间要大于煤的发火期,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2 露天矿煤层自燃造成的危害

2.1 影响安全生产

煤炭自燃后常引起矿坑内地表裂缝,人员和设备不慎落入裂缝,会造成人员受伤和设备损坏,还存在大面积片帮现象,影响露天矿整体的边坡稳定,在不利的风向和风速特定的气象条件下还会造成火灾,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

2.2 污染环境,造成职业危害

坑下煤炭自燃发火产生大量烟雾烟尘,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在坑内积聚不易扩散,危害工人呼吸,损害员工身体健康,烟雾烟尘影响工作人员视线,影响工人的工作效率,不利于安全生产,污染环境,严重污染矿坑及附近的大气环境。

2.3 浪费资源

煤炭自燃不仅会降低煤炭质量,还造成资源浪费,处理煤炭自燃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影响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3 露天煤矿煤层自燃的预防

3.1 合理布局开拓和回采煤量

当处于缓倾斜或近水平时,取消开拓煤量,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少留回采煤量,季节性生产的煤原则上应冬季多留,夏季少留,销售上做到当月储煤当月销售,防止煤堆积压,在空间上,回采煤量不要固定于一个采煤台阶上,要分布于多个采煤平盘上,采掘要及时跟上,防止自燃。

3.2 优化剥采计划

在开拓煤量和回采煤量符合规定,保障采掘连续进行的前提下,合理安排采掘顺序,精心设计采剥工程,提高回采率,减少电铲频繁行走形成的松散煤屑,减少煤的自燃条件,消除煤炭自燃隐患。

3.3 加强露天煤矿开采工艺管理

在满足产量的前提下,晚穿孔、晚爆破,减少破碎的原煤量,缩短堆放时间,防止煤的氧化、自燃;爆破时要根据现场实际控制好炸药量,防止大面积的爆破松动,采不完而引起自燃;工作面采用一爆一采的采装循环方法,一次将工作面上的爆堆采干净,采掘工作面严格按线开挖,做到工作面帮齐底平,不留爆堆,预防煤自燃;充分利用辅助设备,及时清除碎煤堆,不留不规则煤堆,对煤土交界处分别穿孔爆破,用推土机将煤岩分采分运,避免煤燃烧后与土岩混合形成燃烧带,给灭火带来更大困难;调整平盘作业参数,避免原煤的长期暴露,使露煤工程与采煤工作协调进行。

3.4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现场安全管理

设立防灭火小组,指定专职负责人,防灭火工作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对穿爆、采掘、运输等工作定期检查,将防火意识渗透于生产各环节中,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现场安全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治理,防止煤层大面积自燃。

4 露天煤矿煤层自燃时采取的灭火方法

(1)水消法,一是用水浇灌,推土机封填,形成泥浆起到防火灭火作用;二是往采煤工作面火区上方用高压水浇灌,起到冷却降温隔氧灭火作用。

(2)强行采出,用电铲或前装机强行挖除着火煤层,使其在大气环境中自然冷却,排弃至排土区,再用推土机推至排土台阶下,用土岩覆盖。

(3)阻化剂灭火,采用粉煤灰、黄土、促凝剂、阻化剂,制成阻化泥浆,用大型泥浆喷洒设备喷洒在煤层表面,对煤层起到封闭和阻化作用。

(4)钻孔注浆,沿着着火煤层走向,进行钻孔,探测煤层内部温度,采用小水量,逐渐渗透,降低煤温度,达到彻底灭火目的。

第8篇:露天开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高边坡;露天煤矿;变形机理;稳定性控制;锚固技术;

【分类号】:TD353.5

一 前言

高边坡的稳定性控制问题在水电、铁路、公路、矿山等工程建设中,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和生产质量,而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露天开采时,高边坡的稳定性控制就更加复杂和困难,并且由于煤矿开采时生产中进行的挖掘、爆破等作业对于高边坡的稳定性又带来直接的影响,对于人员投入较集中的煤矿开采作业,高边坡的安全控制是保证人员生命安全和矿产财产安全的前提条件。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的边坡稳定控制,需要根据岩土体介质力学性质来研究,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进行锚固,同时,优化采掘爆破工艺技术,减少对边坡的震动和影响,以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边坡稳定性控制方面,已经有一系列的先进经验可以借鉴,一般情况下,采取遗传程序设计理论对边坡整体稳定性进行预测,建立相关数据模型,对岩体岩石滚落的路径、弹跳高度、能量分布及休止点进行模拟分析和稳定性计算,对防护墙受到的应力及应变进行动态数值模拟和分析,从而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建立稳定性控制措施,极大地提高了露天开采煤矿中高边坡的稳定性保障。

二 露天煤矿开采时的高边坡破坏机理

在这种变形模式下,下部沿近水平方向或缓倾坡外(内)结构面蠕滑、后缘拉裂、中部锁段剪断。其主要影响部位是坡脚近水平结构面,是告诉滑坡发生的主要变形机理模式。这种模式下的边坡往往是因为坡体主体是由相对均质的脆性岩体或半成岩体构成,但在坡脚具有近水平或缓倾坡外的结构面;或者是夹有较薄弱的软弱夹层构成的互层状坚硬岩体边坡。其变形过程是首先发生蠕滑变形,然后导致后缘拉裂的破坏过程。

2.阶梯状蠕滑-拉裂机理

阶梯状蠕滑-拉裂发生于平行边坡陡、缓两组结构面控制的高边坡中,其主要变形方式是平面滑移变形,通常出现在坚硬状岩体或厚层岩体构成的边坡中,其变形一般自上而下向下传递,在阶梯状蠕滑面的平均倾角与结构面的残余摩擦角接近时较易发生。

3.倾倒变形

在走向与坡面近乎平行的陡倾层状岩体最易发生倾倒变形,又称为弯曲-拉裂、弯曲-倾倒变形,其岩体具有下伏软弱基座的高陡边坡,边坡底部受到上覆岩体的压缩作用产生不均匀的压缩变形使坡体遭受倾覆力矩向外倾倒。

4.高应力-强卸荷深部破裂机理

在河流边岸或者坑基挖掘面容易出现边坡具有深部卸荷,伴随深部张裂的现象,即高应力-强卸荷深部破裂机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高地应力、边坡深部存在有利于应力释放的结构面和底部的快速下切导致边坡内在应力快速释放的外部条件。

三 露天煤矿开采时的高边坡安全监测与控制技术分析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东部的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可采原煤储量17.3亿吨,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把高边坡安全监测与控制作为工作重点开展了一系列防护措施。高边坡作为一种特殊的地质体,其稳定性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不是静止的,随时效变形的发生最终形成破坏性滑坡,对于岩石高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充分的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动力响应分析评价和边坡安全监测,对于露天煤矿开采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安全监测技术控制

高边坡的安全稳定性监测需要根据煤场周边地质条件、矿坑滑落量、边坡坡度、滑落次数等,建立数据模型,进行边坡的稳定性监测控制。一般是采用电子经纬仪、全站式速测仪等设备,甚至是具有目标自动识别功能的测量机器人进行测量,通过软件系统进行快速数据处理,为险情预报提供技术支持。

2.高边坡稳定控制技术措施

煤矿矿坑的高边坡稳定性控制包括:

1)合理控制工作面坡脚。在矿坑边坡根据边坡的岩体地质层的不同设立适宜的安全坡脚与边坡坡度,坡脚和坡度要根据安全监测数据所得的安全数据进行设定,当坡度超出安全坡度时则需要进行加固措施。

2)设立抗滑桩或锚杆加固。当边坡的稳定性不能保证其自然稳定时,则需要对坡面进行滑面分析,求出内摩擦角φ值,然后计算抗滑桩的支撑推力,计算需要设定的满足滑坡体稳定的抗滑桩根数。抗滑桩一般适应于出矸石线施工,而对于岩石层边坡需要进行锚杆加固,通过水平锚杆的加固,增加岩层迭层总厚度,从而达到增加复合的抗变刚度,减少边坡因倾倒而引起的位移。

3)采区安全控制。在采区工作面的控制上,避免超挖、合理调整采区位置、控制合理煤壁的合理厚度、减震爆破技术等,都有利于保持露天煤矿边坡整体稳定,减缓采掘场内边坡变形,保证安全生产。

3.综合管理措施

露天煤矿开采中的高边坡综合管理是一项全面的工作区域管理工作,包括:高台阶区域内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挡墙、警示牌、警戒带等);严禁无关人员在高台阶区域内逗留;在高台阶区域作业时,必须设专人监护;做好高台阶边坡稳定性的监测,若有异常及时汇报并撤离人员、设备,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安全;在高台阶区域作业时必须在白天进行,严禁夜间或能见度低的情况下作业;在高台阶区域作业时,作业前必须检查高台阶坡顶有无裂纹、坡面浮石及片帮情况,如有异常禁止作业等。

4.生产环节管理

生产过程中的操作管理,是影响边坡稳定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爆破时对边坡的震动影响,因此,爆破作业起爆前,必须做好相关人员的安全防护,确认人员及设备撤出高台阶危险区,方准起爆;爆破作业时距高台阶坡顶线10米、坡底线30米以内禁止停放设备和人员逗留,并由专人负责爆破作业地震波对高台阶坡面的稳定性影响;钻机在打预裂孔时,垂直坡顶线、坡底线作业,采掘并段台阶上一台阶到界位置时,必须采到位,采齐坡面,坡顶、坡面不能留有浮块;在高台阶下推土机和前装机清理底板作业时,在距坡底线10米内禁止平行坡底线作业;严禁运输卡车、生产指挥车、工程设备及生产服务车辆等停放在高台阶区域内;生产指挥车、中巴车、工程及生产服务车辆在端帮路行驶过程中,要远离高台阶坡底线2-3米的距离。

四 结语

在煤矿露天开采中,高边坡的稳定性控制是安全防护工作的重点,我国的煤矿分布受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的影响,有着十分复杂的内在影响因素,因此,从岩石高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监测预警、稳定性分析评价等方面对高边坡稳定性的综合管理控制,才能够更好的保障高边坡的安全稳定。随着开采技术和气候条件的限制,我国的露天煤矿开采中高边坡问题将长期存在,继续深入研究和强化高边坡安全管理措施,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是煤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贾兰,姜箭,监测系统在高陡边坡露天矿中的应用,露天采矿技术,2008年11期

第9篇:露天开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关注民生、关爱环境、关心安全”为指导,坚持“疏堵结合、教罚并举、标本兼治、长效治理”的理念,整治露天烧烤,一手抓依法取缔,一手抓合理疏导,通过加大宣传、执法和管理力度,全面推进露天烧烤整治,进一步解决露天烧烤影响环境卫生、食品卫生、交通安全、油烟扰民等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实现“彻底取缔”和“规范经营”两个目标,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健康向上的文明。

二、工作目标

通过整治,使各露天烧烤排档经营存在污染道路、噪声扰民的问题明显减少。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优美整洁的生活环境。

三、整治时间:2021年5月1日-2021年10月30日

四、整治范围:市内沿街门店占用道路室外烧烤、流动烧烤摊点以及非法占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从事经营性烧烤和休闲烧烤的行为。重点整治沿街门店室外烧烤、流动烧烤等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和影响居民生活的露天烧烤行为。

五、整治步骤:

(一)宣传准备阶段:各中队对各自辖区内所有烧烤排档经营业户进行调查,做好警示、教育工作。

(二)限期整改阶段:对违法、违规、经营无序的烧烤排档下发《行政处罚先行告知书》,责令其限期整改。

(三)集中整治阶段:对拒不履行《行政处罚先行告知书》内容的露天烧烤排档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六、整治内容:

(一)固定门店的露天烧烤。固定门店应在室内进行烧烤,禁止一切室外露天烧烤经营。要结合日常执法巡查发现和群众投诉举报,对固定门店的露天烧烤行为发生时间、地点、店名等信息进行取证,选择商户消费人员较少时,开展“非现场执法”工作,下发书面通知,责令限期整改,规定时限内拒不整改者,除没收其经营工具和经营物品外,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屡教不改、严重扰民且拒不配合执法的,要公开曝光,坚决予以取缔。

(二)流动烧烤摊点。要掌握辖区流动烧烤摊点的分布情况、经营时间、摊点规模等,通过采取错时执法、集中检查、定岗固守等方式逐步予以取缔。对流动烧烤摊点多发、易反复的重点、难点区域,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遏制流动烧烤摊点蔓延趋势。

(三)休闲烧烤行为。对占用公共场所(公园、沙滩、广场)进行休闲烧烤的行为,要通知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及时进行有效劝阻和管理;对少数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出租场地供游人从事休闲烧烤的,对破坏市容秩序、影响环境的由城管执法、环保部门予以查处;对不听劝阻、扰乱公共秩序、妨害社会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查处。

(四)烧烤规范区。相关部门在充分吸收市民意见的基础上,科学规划设置烧烤规范区,有序疏导流动烧烤摊点,有条件的可规划打造特色烧烤街,对已有烧烤区要加强规范管理,做到既满足市民需求又实现规范管理。

六、整治方式

(一)坚持日常治理和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各执法中队要结合辖区实际,自行组织对露天烧烤的日常整治。

(二)坚持分类整治和行政处罚相结合的方式。要区分固定门店露天烧烤、流动烧烤摊点、休闲烧烤行为等,采取不同整治方式,务求整治成效。改变过去仅采取宣传教育、规劝整改的方式,代之以罚款处罚和没收工具。对固定门店露天烧烤行为,特别是屡教不改、严重扰民且拒不配合执法的,依法履行执法程序,坚决罚款处罚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对流动烧烤摊点,要依法没收烧烤炉具、食品原料、支护的棚厦、桌椅板凳等,坚决予以取缔。

(三)露天烧烤是我市近期城管执法工作的重点。也是市领导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因此,各执法中队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统筹安排辖区城管执法工作,采取错时整治的方式,通过夜间集中检查、延时执法、定岗固守、专门队伍办案等方式逐步清理取缔露天烧烤。

七、措施要求

(一)加强领导。为了加强对露天烧烤整治,按照“谁辖区、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制定整治工作方案,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充分认识开展露天烧烤整治的重要意义,真正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确保露天烧烤整治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广泛宣传。要对市区内所有露天烧烤排档的业户逐一通知,做好宣传教育和警示告知工作。同时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和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广大居民参与整治露天烧烤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进一步营造整治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长效监管。建立长效监管机制。采取重点监控与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跟踪监管,对居民反映强烈的居民区内露天烧烤要进行重点预防,对责任区内出现的户外烧烤行为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