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园优秀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幼儿园优秀教学案例分析精选(九篇)

幼儿园优秀教学案例分析

第1篇:幼儿园优秀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镇本培训;专业化;发展

所谓“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如何让我们的教师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我们街道采取了几种策略,为教师搭建学习和历练的平台,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分层次培训,使教师在原有的水平上都能获得专业发展

(一)加强新教师培训,提高适应力

这里我们所讲的新教师是指工作2年以内的教师。在新教师的培养上,我们分两步走。首先是对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不到一年的新教师的培训,以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我们街道一般是聘请本街道最优秀的园长对他们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其次是对工作一年以上经过区里考核已转正的年轻教师,一般是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区进修学校和青岛幼儿师范学校参加业务理论培训或到本区、市发展较好的幼儿园观摩学习。

在培养方式上,一改过去“一人讲,大家记”的被动模式,而是创造机会让他们多看、多听、多说、多模。多看:即多观摩老教师、骨干教师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多听:即多听听老教师、骨干教师及有教育教学经验的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以及教学方法等;多说:即不懂的问题要求他们要多问,在培训与教研活动中要多参与互动;多模:即照本宣科,将观摩的优秀活动,自己模拟上一遍,并请有经验的老教师对他们进行指导。

(二)加强骨干教师培训,激活内驱力

1.外出培训。为了让优秀的年轻教师尽快地成长为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我们街道每年都安排他们到上海、北京、南京等地区参加学前教育最前沿的培训。

2.挂职培训。近几年,我们街道每年安排1~2批骨干园长、骨干教师到市实验幼儿园进行挂职培训。他们每天除了观摩其一日活动、了解他们的生活常规外,还参与他们的教研活动,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

3.二级培训。我们街道要求:凡是参加外出培训的教师,回园后都要进行二级培训,并做好记录备查。这种以点带面的培训形式不仅使我街道幼儿教师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在培训的过程中,骨干教师的角色进行了转换,从一个学习者(听)转换为一个演讲者(说)。

(三)加强老教师培训,提高带动力

老教师是教龄满10年以上的经验型教师,对老教师的培训主要采取两种培训形式:一是发挥强项,二是加强弱项。发挥强项:即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让老教师将自己管理班级、教育孩子、服务家长等常规工作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加强弱项:即对老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培训,使其能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和信息交流。

二、以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为契机,建立长效练兵机制

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是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为主线,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开展基于岗位、基于问题、基于教师发展需求的练兵活动。通过以训导练,以练促教,以赛促提高为目的,改进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所谓基于岗位、基于问题、基于教师发展需求的练兵活动,其实就是在对本街道在职幼儿教师整体技能水平进行全面分析的前提下进行的,通过分析确定本次大练兵活动的内容:技能技巧(钢琴、舞蹈、绘画、纸工、乐理等技能)、朗诵、课堂教学、教育教学理论等,促进了教师业务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提高。

三、在研中培、实践中练,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一)成立由骨干园长、教师组成的中心教研组,开展有效的研究

1.课程研究与教师的专业成长。2007年,街道中心教研组对本街道各幼儿园园本课程编制条件、背景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同时还分析了本街道地理环境、教育资源与各幼儿园课程发展的需要,确立了构建镇本课程的愿景。为了使镇本课程适合每个幼儿园的需要,我们整合街道优质教育资源,并以南城阳中心幼儿园《和谐教育课程方案》为蓝本,吸纳各园的优秀主题活动案例,经中心教研组研究、分析、筛选、统编等,编制完成了流亭街道幼儿园课程——《和谐教育课程方案》。

2.集体教育活动研究与教师的专业成长。集体教育活动作为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实践阵地。2005年至今,我们街道十分重视对集体教育活动的研究,举行公开课、优质课、同上一节课、一课多研等活动,所举行的活动都采取开放模式:即开放课堂、开放评价、开放研究。首先由执教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自我剖析,然后由骨干教师进行评价,再由评委老师点评。在这个过程中,执教老师、评委老师、听课老师共同受益、共同成长。

3.一日活动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我们街道在辖区内的所有幼儿园开展一日活动的研究。首先是各社区幼儿园自主进行,评选出本园中的优秀班级,然后街道成立“中心指导组”深入到各幼儿园进行现场观摩和评析,指导教师从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入手进行研究,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自主有序、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对每所幼儿园进行观摩评析之后,推出5~6个典型的半日活动在全街道范围内开放观摩。实践证明,这种现场的观摩学习效果远比单纯的理论培训要好得多。

4.主题案例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首先由辖区内的社区幼儿园自主研究,选出本园最具特色的案例,从设计意图、设计目标、内容安排上进行归纳整理并参与街道的评选。各园对主题案例的归纳整理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人人参与研究的过程,在这一活动中,教师们在理念和经验上都得到了提升。

5.压担子、带新人、促成长。压担子即让骨干教师承担教育、教研任务。比如,让他们承担教科研任务,让他们带新教师,给新教师上示范课,让新教师观摩骨干教师组织的半日活动等。给他们一片蓝天,让他们自由翱翔。

(二)研讨活动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种积极而有效的培训方式

第2篇:幼儿园优秀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优化;教研活动;实效

如何优化片区9所幼儿园的园际教研活动组织、不断提高幼儿园教研活动实效、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和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实践。

一、组建园际教研单元,构建分层教研网络,形成良性园际互动

针对社区所属9所幼儿园跨区较广、但又相对集中于四个区域的情况,我们划分了四个片区,组织相近的至少2—3所幼儿园,组建了4个园际教研单元,形成了四个园际教研共同体,为园际教研互动提供了组织保障。

每学年初,社区学前教育中心充分征集一线教师意见和建议,以及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确定教研活动的方向和参考主题,每季度组织一次区际教研会,协调、引领教研活动开展;片区幼儿园“教研共同体”,由各园教师轮流担任召集人和组织者,至少每两个月组织一次园际教研、经验交流活动;各园则每半月一次园本教研活动。

二、突出引领与激励,推行四项制度,保障教研活动顺利开展

一是积极主动的对外交流学习制度。外出学习时,园长、教师要“带目标和问题学习”,除一般的学习、交流和观摩外,还要及时与外面专家和教师进行专门交流,建立交流学习卡,把专家和外面名师的新信息和先进教育理念、好经验学过来;示范园对外开放时,园长和老师也要积极与前来观摩的专家和老师进行互动交流,促进自身提高。

二是围绕热点问题的内部对话制度。我们以幼教期刊为媒,针对《学前教育研究》《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幼教博览》等刊物上的话题,各幼儿园每学期展开至少一个专题大讨论,让教师发表自己的真实见解。如对《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国十条”,我们都组织广大教师进行认真学习,开阔视野,拓展思路,珍惜机遇。

三是创新型案例学习制度。按照“选取案例—案例学习—案例反思—集体讨论—重写案例—展示案例”的路径,组织教师每季度自主选择一个最具个性特色的案例进行学习创新,在本园、片区教研组和社区范围内交流,分享。

四是优秀话题和教研问题征集制度。结合教育教学和幼儿发展实际,教师个人或教师小组每月至少提出或关注一个具有研究价值或感到困惑的问题进行积累;或者每月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自下而上,形成教研活动的问题库和话题库,使教研活动更加贴近幼儿园教学实际。

三、倡导快乐教研,丰富载体,采取四种形式,提升教研实效

我们将教研活动的开展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培养紧密结合,将游戏元素注入教研活动中,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主要采用五种形式,提升教研实效:

(一)教育叙事。即在观察、感悟的基础上,由教师写下有关自己教育教学的事例,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阐述自己的理解,梳理自己的感悟,获得感悟性的提高。每学年我们都在教师中开展“教育故事会”活动,将优秀故事汇编结集。

(二)课例研讨。主要形式包括:

1.集体备课,一人多轮跟进。由两级教研组组织教师集思广益,优化教学设计,共同制定出初始教案,由一位教师代表上课。然后备课小组和执教教师再根据大家评课意见进行重新备课、上课。如此反复,直至形成指导性教学方案。

2.集体备课,多人多轮跟进。经过反复交流与评议,在两级教研组形成有共识、有个性的教学方案。然后由一位教师上课;经讨论完善后再由另一位教师进行同一内容的教学。如此循环,进行多轮。

(三)专题研讨。即对教师工作中具有共性的具体问题和典型事件,开展持续性的专题性、主题性(下转第113页)(上接第111页)研究。我们设计了《教研问题记录表》,由教研组将教师提交的问题进行分类筛选,确定教研专题,最后形成课例进行研讨。教研组集体评课,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再认识,将研讨中所发现的新问题,作为下次专题研讨的子问题。

(四)示范观摩。由优秀教师在本园、片区做观摩课,然后由其他教师进行分析研讨,反思交流,更加有效地实现教研活动中的同伴互助。我们主要开展的各类教学观摩活动形式有:全园性的教学观摩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的教学观摩活动;骨干教师公开课;师徒结对式的教学观摩活动。

四、着眼服务,优化管理,创造条件,促进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是减轻一线教师过重的文案负担。近几年,我们连续组织教师文案工作的专题调研,召开一线教师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出台了减轻一线教师过重文案负担的措施,将观察记录和教育笔记合并为教育叙事,教龄10年教师经考核可以写简案等,使广大教师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

二是合理地安排教研活动时间。幼儿园的教研活动都安排在教师配班时间,片区和中心的教研活动,都安排在下午时间;幼儿园的年级组会,一般安排在幼儿午睡起床前半小时,幼儿园统一安排代班人员进班,便于集中全年级组成员。

三是固定教研活动场所。幼儿园的多功能室,同时被用于开展各类教学观摩活动;会议室被用于教研活动研讨室。

四是畅通信息渠道。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管理局组织的教研活动和示范园开放观摩活动,获得更快提高;各幼儿园都设有专门的资料室,幼儿园订阅了各类报刊、杂志。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收集、整理有关幼教信息。

五是配齐现代教学媒体。幼儿园配备了摄相机、投影仪、数码相机、电脑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使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具备了良好条件。

扎实有效的教研组织工作促进了幼儿园保教质量的不断提升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是促进了教师队伍的观念转变。广大教师逐步树立了“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成长就是成果”的教研新理念,教师参与教研、参与教育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

二是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近几年,共有60余篇论文在局级以上评比中获奖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6名教师被评为局级“教学能手”,3人次承担局级以上优质课,18名教师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8篇论文获得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

第3篇:幼儿园优秀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幼儿 音乐教育 方案设计 课后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253-01

每年的暑假邵阳师范学校都会迎来特殊的学习群体,她们是来自邵阳全市各个乡镇的在岗幼儿园老师。这次农村幼儿园教师转岗培训,开设了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方案设计、组织与实操这节课,课时120分钟。这是一堂集幼儿音乐教学,幼儿音乐教学法,幼儿活动设计的综合课。尽管我们音乐组接到课题后多次开会研讨,并各按研讨方案围绕幼儿音乐教育最常见的歌唱活动与打击乐器演奏活动进行了仔细的备课与教学,课后对其总结思考感觉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探讨和学习。

1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触类旁通

首先在课堂里我与同学们学习给出的优秀音乐活动课设计方案后,我们试着总结了案例值得学习的地方,主要由以下4部分组成:(1)情境设计符合教学主题;(2)技能训练放在活动中;(3)教学进行有层次;(4)活动设计具有完整性。

课堂里同学们大体能感受到优秀案例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也能就其中设计的某个环节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但是在运用文字归纳总结上遇到了问题,而我认为之所以学习优秀的案例就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指导以后的工作,把它收录成文字以点到面的学习才能在短时间里获得更大的收益。在后面的自主设计音乐活动环节,有着与优秀案例相类似的教学主题,大多数的学生都会引用优秀案例中的情境设计。为了让学生不拘泥于此,在课堂上就情境设计发散思维,以便让幼儿集中注意力,快速的融入其中,从体验入手,有声音,有图片,有互动,有内在感知等,但不论那种情境设计都应与设计主题相呼应。在之后的情境设计中学生的设计就出现了很多生动的元素,有的是一副画,有的是一个故事,有的是音像资料,还有小游戏等。情境设计形式丰富多彩,并辐射到其它的设计环节里。

2 指引学生编写活动方案

在课堂里第二项大的教学就是给出新的幼儿音乐活动教材,编写音乐活动方案。很多优秀的案例确实可以直接为我所用,但是运用时一定要给予适当的调整,因为学生、教师、教学条件,各不相同,甚至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运用时也不能一成不变。同时,教师在运用教案范例后,必须进行及时的反馈,对教案范例中的不当或不适用之出给以修正或调整,使之更加丰富、完整和科学。

对此我指导学生运用代入式编写活动方案,首先我们借鉴优秀活动案例的模本,定下活动方案的书写模块:(1)活动目标;(2)活动准备;(3)活动过程;(4)活动延伸。然后依据模本的框架仔细分析活动教案充实内容,最后把学生讨论出来的活动思路依次代入其中。在这个过程里,学员们积极发言,各种平时出现过在她们身边的活动都出现了,但更需要把这些活动进行改良或重塑让它们与音乐联系起来。在活动中能体现通过幼儿的听觉、视觉及身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从而把她们带进优美的音乐感受中以达到音乐活动的旨意。在抓住幼儿音乐活动的中心旨意的前提下结合活动方案让学生们写出有自己特色的活动方案。

3 完善音乐活动的组织与实操

这堂课的最后环节是把已经设计好的音乐活动方案模拟试教出来。在座的都是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幼儿教师,对于活动试教还是有些经验,主动上台来试教的老师综合素质都还不错,下面的学员配合的也很好。这个环节问题大都出在了兼顾的面太多,组织的活动没有连接性与整体性。例如有位学员在音乐打击活动一课设计中,她共进行了包括有贴图认识音高的活动设计,有演奏打击乐认识打击乐器活动设计,还有欣赏演奏打击乐活动设计。每项活动她都设计的不错,但是一堂课究竟多少个活动才合适?没有权威的研究结论,需要教师根据教学时间、内容特点和学生基础而定。事实是,我们在这一个案例中看到多个活动或者任务,但是接受到的信息却是刚开始有兴趣的时候就被转移了,注意力难以集中。显然,就目前来看,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活动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就单个活动而言更能吸引幼儿注意力,组织的活动能够与音乐感知相结合由浅入深就是优秀的。正所谓“用心品味才能有滋有味”。就整堂课多个活动的集合而言,职责明确、分工清楚、有区分度的活动效果更佳。

一堂引人入胜的活动课,必然有一个流畅的活动过程,即有一条清晰的逻辑主线贯穿其间,目标明确、思路清楚、心无旁骛。而对于任课教师来说,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扬长避短的组织音乐教育活动,更巧妙而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这样在实操中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活动效果。

4 建立追踪服务让课堂延生

这次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方案设计、组织与实操课只有120分钟,但很受学员们欢迎,她们觉得非常有实用性,可惜的是时间太短,能够上台实操的老师有限,大部分的学员没有机会上台展示,而且她们教学的环境以及条件都有所不同,实际授课与实操方案也会存在差异,所以要想实操与改进只有真正走进这些农村转岗幼教的课堂中才能够实现。在今天,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传统教育受到革命性的挑战。如果把传统的课堂教育放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环境里,无疑比粉笔加黑板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因此,加强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对变革音乐学习方式、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如果能够建立起一个让学校与学员们,教师与学员们交流指导实操的平台,让我们把知识带到每个需要帮助的学员身边,带到那些需要帮助的农村幼儿身边,这样让课程不仅仅局限于这仅有的120分钟而将延续到她们以后的工作中,才能实现这堂课的真正意义。

本人担任幼师音乐教学九个年头,但这次课让我觉得在幼儿音乐活动课不仅仅是音乐专业技能技巧的运用,更多的是新的教学理念的运用,也是对我音乐教学的一次挑战,之前我所教的在校幼师的音乐课大都围绕音乐的基本技能技巧进行,如乐理视唱练耳,声乐等,这些都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科中最基本和最熟知的专业课程而针对这次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方案设计、组织与实操课,在岗的幼儿教师则希望我能帮助她们打开思路,在已选定的音乐教材中,有更好的活动思路,和怎样把音乐知识放到活动中指导她们实操,是学生们最为关注的,自然也成为了我以后教学的努力方向,值得更深入的探讨和学习。

第4篇:幼儿园优秀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案例设计;幼儿园;园长培训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1-0038-03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师范学院“国培计划”专项课题一般课题(gzsfxygp1001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越(1988―),女,安徽金寨人,硕士,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教育政策。

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幼儿园园长是学前教育队伍中的领导力量,幼儿园园长培训的效果直接关系学前教育的质量。教育部提出要积极适应国家教育改革需要,适应全国幼儿教育发展需要,适应幼儿园园长专业素质提高需要,不断创新培训内容与方式,努力提升培训质量和水平,初步形成针对不同类型园长的课程方案和培训模式。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备受关注,部分培训者也试图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尽可能地采用这一方法,以促进幼儿园园长在培训中全面进步与发展,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员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1]。简单来说就是师生直接参与,共同讨论教学案例或疑难问题。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笔者是这样定义案例教学的,即学员(本文中指接受培训的幼儿园园长)提出在幼儿园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优秀案例或疑难问题,然后大家共同探讨其中值得学习的地方或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使幼儿园园长获得成为一个优秀园长所需具备的素质的教学方法。由于幼儿园园长培训安排的课程多为三个小时完成一个主题课程学习,因此,在培训中十分适宜采用案例教学。

二、案例教学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的优势

案例教学存在一些的局限性,如难度较大,效率较低,缺乏严谨性和一致性,对培训者的要求较高等。但是,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案例教学存在一定的优势。

(一)直观性

幼儿园园长的工作比较繁琐,时常面临各种疑难问题,而这些疑难问题均属于结构性较差的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能依靠某一方面的知识来解决,而是需要有机整合多个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常规的讲授法并不能将这些知识有效地综合起来,因此,面对真实情境共同探讨,以寻求最佳对策的案例教学成为必然选择。

案例教学通过一个或多个问题情境的呈现,使得培训者和学员深入研究、细致分析,将现实世界与学习内容结合,将抽象的原理、概念具体化,学员可以清楚了解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真正吸收和接纳所学内容。

(二)深入性

案例教学在培训中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促使幼儿园园长对教学情境有更为清晰和深入的认识,在讨论中进行“反思性探究”,这是与“折中性的”或“技能的”培训者教育模式相对的,它可以使幼儿园园长像一个“园长”一样去思维,这里的“园长”指的是一个处于现实情境中面临各种难题的幼儿园园长。只有这样,园长们才能对已经内化了的知识经验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创新的整合,提高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全面性

案例教学不仅适用于结构良好的问题,同时也适用于结构不良的问题。一个教学案例可以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它提供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思维模式,要求学员必须收集信息、形成问题,并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这是对学员综合知识的培养,是一种全面的教学方法。

(四)实践性

实践性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特性,也是其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的重要优势。案例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幼儿园园长是具备一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教育实践者,然而他们不一定能将这些知识与经验充分地运用到自己所面临的众多问题中去。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员在经验与活动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将其已有知识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理论指导实践”,进一步提高幼儿园园长的实践能力。

三、案例教学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的前期准备

1.了解学员

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了解学员都是教学的必要准备,案例教学法也是如此。然而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除了常规的了解学员认知水平、已有经验等,培训者在利用案例教学法时还必须掌握学员日常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可以采用问卷或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以便设计出更符合学员实际需要的案例。

2.设计案例

案例的设计不仅指案例的编写,还包括案例教学流程的设计。案例的编写应包含背景、问题、方法和评论四个部分。首先是背景,这里是指案例中的情境发生的背景或原因;其次是问题,这里是指案例情境中存在的冲突或者疑难问题;再次是方法,即面对情境可采取的方法;最后是评论,即培训者要针对可能出现的回答,事先设计较为贴切和合理的评论及总结。

案例教学流程设计也是案例设计的重点,缺乏合理的流程设计,案例教学的作用就很难发挥出来,或者设计好流程却执行不力,也会削弱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流程设计包括:基本原理的讲授和学习,基本原理是解决情境问题的基础;背景介绍;任务介绍及安排;安排学员讨论;培训者评论总结。

3.教室布局

传统教室布局的课桌椅排列是讲座式或放射式(见图1~2),这样的排列方式适用于开办讲座,即培训者说、学员听、交流少、讨论无,因而不适合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师生互动,以及学员间的互动、交流与讨论,必须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变的课桌椅排列,如马蹄式、T形式、矩形式等(见图3~5),也可以采用上述布局混合排列的方式。

图1讲座式

图2放射式

图3马蹄式

图4T形式

图5矩形式

由于园长培训中很少运用到圆形桌,在这里就不再讨论园长培训中的圆形课桌椅布置。

(二)案例教学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的课堂控制

案例教学流程设计中已经涉及培训者在培训中的课堂控制,严格按照案例教学流程设计控制课堂十分重要。

第一,基本原理的讲授和学习。培训应介绍为什么编写此案例,以及此案例是关于幼儿园管理或教学的哪些原理及方法。第二,背景的介绍。培训者应帮助学员理清和掌握案例出现的时间、地点、社会环境等。第三,任务介绍及安排。布置学员的讨论任务及认知方向。第四,安排学员讨论。提示开始讨论,培训者巡视教室,给予各个学习小组一些必要的指导。第五,培训者评论总结。培训者应先做简单评论,引导学员再次讨论并反思自己的解决方案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进行最后的评论总结,并告知学员自己的评论仍非最终答案,鼓励学员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答案。[2]

(三)案例教学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的课后安排

1.要求学员设计疑难情境解决方案

培训者可设计一个疑难情境,要求学员在课后自学,进一步提升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员课后学习的内容应包括情境中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根据知识与经验设计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要求:(1)符合问题情境的背景;(2)具有较大的可行性;(3)具有一定的创造性;(4)可一定程度上结合自己所在的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2.要求学员在网络学习平台提交一份实况处理案例及反思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员在学习后能更好地处理幼儿园发生的各种问题,培训者可以要求学员在学习结束一个月内在网络学习平台上提交一份问题处理案例,案例的编写可参照培训者案例教学中采用的案例编写方式,包含背景、问题、方法和评论四个部分。编写要求:(1)内容真实可靠,必须来源于实际工作和现实情境;(2)解决方案必须体现与所学基本原理相关的知识。编写案例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学员受训知识的内化程度,因此,必要的反思是重中之重,深入的反思可以让学员进一步了解自己在知识应用中还存在哪些不足,以便进一步提升自己。

四、小结

案例教学本身具有直观性、全面性、深入性和实践性等优点,能较好地适用于幼儿园园长培训,对于外化幼儿园园长的知识、提高其能力具有较好的效果。然而,要真正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高效率地运用案例教学法,培训小组及专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课前了解学员、设计案例、设计教室布局,课中要控制好课堂流程,使课堂按照预期的设计开展,课后还需要对学员进行进一步的安排,使课堂知识内化为学员自己的知识能力,真正达到培养学员成为优秀幼儿园园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5篇:幼儿园优秀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幼儿园课程改革走到今天,已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狭义的课程论,成为一个包括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在内的大课程观。顺应综合化发展的时代主流,课程的理论研究也走向多学科的整合,就是将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途径进行整合。

在实践过程中,受教师的教学水平、地区的环境支持、幼儿的能力差异等影响,课程整合也暴露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课程有大拼盘现象,或课程的年龄段定位不够精确,或课程有一部分是内容上无意义的雷同等。那么,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如何让我们的新课程努力朝创新、实用、适合幼儿发展的方向迈进呢?我们幼儿园采取了集体研课的方法,共同寻找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套适合我园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

二、点击集体研课

新课程的创新与发展需要优秀教师的智慧,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最真实的思考与反馈。所以,我们的课程改革主要依赖于幼儿园的集体研课,每周三中午、双周一下午我们将教师集中起来,或大组(幼儿园全体教师组)或中组(以年级为单位的教研组)或小组(自由结对的师徒组),让教师说说课后感,比较进行案例分析,让集体研课真正成为我们的园本教研。在一次次的集体研课中,我们觉得集体研课不仅能让教师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在思考推敲课程的过程中逐步完善、修改我们的课程,更能在集体研课中改变一部分教师陈旧的教育观念,否定一部分教师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教育方法,带动一部分青年教师快速地成长。通过集体研课,也让我们每一位教师清楚自己实际的教育教学水平,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继而确立一个努力的方向。

我们幼儿园主要参考的教材是南师大的《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和华师大的《建构式课程》,这两套教材以一个个主题为中心,在每一个主题中整合了健康、社会、语言、艺术、科学等领域的内容。教师认领一个较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电子备课,完成后进行资源共享,再请各年龄段的教研组长订出每一个学期的主题安排进度,即主题实施的先后顺序。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拥有所有主题的原始活动设计,大大减轻教师备课的负担。

当然,幼儿园的课程有它自己的特点,不能像小学一样材,统一实施,最后就是统一考核。必须结合幼儿的实际经验水平、幼儿的实际兴趣需要,选择教育教学最适合的理论。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活动实施前都要对原始的主题活动设计进行个性化的修改。

(一)问题贴

1.贴一:大拼盘现象

在修改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对课程都有自己一定的想法,都

能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内容,或增加,或删除,

或环节置换,或精简语言。但是,在活动中我们也发现,前半部分还是语言教学,到了后半部分就成了艺术教学。如,故事《发明家奇奇》,教师应该在语言、思维上对幼儿进行提炼,而不是简单讲完故事后让幼儿将自己的想象发明画下来;明明是早期阅读,如,《鸡的一家》,教师却将认识汉字“小鸡、公鸡、母鸡”,点数鸡的数量、了解鸡的生活属性,甚至给鸡涂色等内容综合在一起。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拼盘,是将相关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组合,没有重点,也没有主线,幼儿的学习是“蜻蜓点水式”的。整合课程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相加或堆砌,而是一种融汇教师智慧和经验的一种有机组合。它是以一个领域为重点,以挖一口井为主线,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升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的综合素质的过程。

2.贴二:内容重复、雷同现象

在我们的整合教材中,还有一个现象是十分明显的,就是内容的重复和雷同。由于我们的每一个主题都是由不同教师进行主备,所以,主题与主题之间就缺少关联,甚至是脱节的。而另一个现象就是主题和主题之间的内容有一部分雷同或是重叠。如,大班的《旋转乐园》和《动感世界》中,会转的、省力的“轮子”的内容就有了重复。中班的《小鬼显身手》和《商店》的内容也有很多重叠。除了横向的重叠之外,在纵向的学习中,我们也发现了主题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一些问题。如,关于“昆虫”的题材,小班的《动物世界》,中班的《有趣的昆虫》,大班的《虫虫、虫虫飞》都是围绕这一内容生成的。仔细推敲教师的活动设计,由于每一位教师对课程把握得不同,中班的教学难度和大班不相上下,而大班的设计并没有将中班的经验进行迁移,所以,同一个题材的活动,在纵向上没有一个很好的坡度,在难度上也没有逐步提高。

(二)修复贴

1.贴一:集体研课(一)――修改备课

既然种种问题出现了,那么修改就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怎样对我们的活动设计进行及时有效的修改呢?集体教研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我们将教师进行分组,将平行班平行课程的教师分成一组,

如,将都是教大班的,都是教单周的老师集中在一组,然后将每位教师对每一节课的个性修改组合在一起,那么同样的一个活动就有了n种不同的修改,再将这n种修改进行综合,提炼出比较有效的一节活动课。如果n种修改产生了多于一种的良好效果,那么我们的活动就可以有活动设计(一)、活动设计(二)或更多的方案供参考和选择;如果n种修改效果都不尽如人意,那么就可以请教师将这样的活动拿出来,成为我们大组集体研课的题材,通

过我们大组的集体智慧再来研出一个较行之有效的活动方案。

教研组长再将各学科、各领域重复、雷同的内容进行把关和修复。

最后,由骨干教师抽查部分完善的活动,看看是否还有大拼盘现象,是否还有内容上的重复,逐步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强、融合教师集体智慧的园本参考教材。

2.贴二:集体研课(二)――充实教材

除了现有的课程结构以外,幼儿园的教材还有很多,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可以汲取,为我所用。但不是所有的教材都可以拿来,很多教材不一定适合本地区、本年龄段、本班幼儿的发展需要,有些教材又和时代的发展脱节,还有一部分教材,好东西有一点点,看你怎样把握和截取。根据以上情况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材的研析,以选择好的教材充实新

课程。

(1)对具体的教材进行修改

有些教材已经有了自己的框架,如,语言活动中的故事教材。但是,教材的长短、教材中语言的完整与优美、教材可挖掘的教育因素等,都是我们进行研讨的方向。如,故事《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就对故事进行了大胆的修改,保留了小老鼠要和大象做朋友这件事,而小老鼠救大象的过程,则进行了实际改编,利用多媒体让一系列声音贯穿“救”的过程,而声音的不同组合就有了不同的“救”的方式和结果,故事也就变得更加符合幼儿的口味。

(2)拓展教材范畴,寻求不同领域的发展

同样一个教材,我们还可以进行不同领域的整合,也可以将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延伸到其他领域,继而形成一个新的教材。如,在故事《一只鸟和三个孩子》的教学中,如何将故事教学的单一题材进行拓展,我们在研课活动中发现,早期阅读、社会《爱鸟的孩子》、音乐《小鸟》等活动都是可操作的,教师经过精心设计、大胆尝试,让老教材有了新的生命,可谓老课新上。

(3)根据幼儿的需要生成教材

教师在和幼儿每天的生活游戏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有实际教育意义、可操作性强或者幼儿非常需要、非常感兴趣的教育因素,教师如果能够敏感地把握住幼儿的需要,就可以及时地生成一些教材,这种生成教育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当这些教育因素提取之后,教师就可以共同来设计教材,继而完成一个教学方案。如,大班科学活动《我是小侦探》,就是根据幼儿爱看智力画报、爱走迷宫等因素设计的,我会在后面的实例分析环节详细阐述。本次活动可以说效果是比较好的,对幼儿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品德修养等方面的发展都是有促进作用的。

(4)搜集优秀的活动案例

刚才已经说到,不是所有的活动都可以拿来,但如果发现了一个好的案例,我们教师就要做一个有心人,勇于挑战,敢于实践。我们不妨问问自己:这么优秀的活动我能上吗?学生能接受这样的教学方法吗?如果失败,问题会在哪儿?经过我的修改是不是能够让活动更加精彩?等等。相信教师经过这样的努力,一定会有出色的案例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幼儿园也会参加这样那样的公开活动、评课活动,这样的活动已经经过了实践的考验,适合本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那么,活动结束后一定不要束之高阁,我们可以将这样的活动整理在我们的新课程中,形成我们园本课程的样板和核心。

3.贴三:集体研课(三)――实例分析

我以科学活动《我是小侦探》为例,详细阐述我园集体研课的形式、过程及成效。

(1)研教学内容

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已经开始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已不仅仅局限于事物的表面特征,也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做出一些简单的判断与推理。具体表现在:大班幼儿喜欢下棋、走迷宫、玩一些智力游戏。结合这些特点,我们大班教研组一致认为,应该及时生成一个科学活动,赋予幼儿“小侦探”的角色,创设一个破案的情境,让幼儿在比对中发现少了东西,并且通过“寻找线索――脚印”“留下的黄色格子布”“目击者”等解决一个个独立的问题,最后将这些问题在侦探卡中汇总,让幼儿自己推理出答案,找到犯罪嫌疑人。

(2)研教学过程

教师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虽然对幼儿的实际水平有了一个预设,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预设与实际的情况多多少少有一些偏差。所以,我们对这些生成的教材,或者说是一些新课都要进行试教。

试教也分几种,一种是由一位教师执教,其他教师通过大组听课、评课,对本次活动进行逐步改进完善,这是我们的“手拉手活动”;还有一种是一个活动设计分别由两至三位教师执教,我们称之为“同题上课”,教师通过相互听课、评课,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优缺点,汲取别人先进的经验,再来进行试教,试教的总次数视实际教学有效性而定,我们称之为“一课三研”。一课三研,可以一课三上,也就是说,可以是有经验的教师来上第一课,青年教师进行听课,吸取老教师的经验,和老教师一起对所进行的活动进行研课,再由青年教师完成二、三次课,这是我们的“师徒结对”。

在《我是小侦探》活动中,我们是采用“手拉手”“一课三研”的形式让本次教学活动逐步成熟、完善的,适合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3)确立教材

对于这样的一次生成活动,我们将让它与我们现有的教材融为一体,一般的,我们可以将本次活动纳入相关的主题中。如,大班的《各行各业》。我们还可以研究这个活动可挖掘的相关教育因素以及幼儿对此类活动的关注程度,如果幼儿有需求,我们就可以以《我是小侦探》为核心,生成一个系列活动,作为一个主题出现在我们的园本课程中。

第6篇:幼儿园优秀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一、 情况分析:

上学期,我园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顺利通过了市一级幼儿园的复评,并在全市机关后勤研讨会中作为“节约型机关建设”的示范点接受各级领导的参观,还被机关事务管理局评为XX年年度“先进集体”;在教研方面,我园面向片区开展了语言、音乐活动的公开课,“做中学”课题组设计的《水果篮》主题案例也荣获了汕头地区优秀案例奖。本学期,我们将继续优化师资力量、提高教科研水平,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常规和一日活动常规,并通过组织公开课、艺术节等活动继续扩大对外宣传,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二、 学期目标:

(一)行政管理及后勤工作:

1、 继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力求实现制度的最大合理化。

2、 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做到人尽其职,奖惩分明。

3、 通过各种渠道,进一步宣传教育品牌,扩大幼儿园的知名度。如:开通幼儿园博客、班级博客;举办艺术节;通过报刊杂志和新闻媒体报道宣传幼儿园各种活动事迹等。

4、 增强每个教职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鼓励大家以“解放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为指导,积极为幼儿园未来的发展出谋献策。

5、 倡导每个班级的教师都形成“资源共享”观念,避免应“资源独占”心理而造成的教学资源浪费。

6、 继续加强膳食管理,确保幼儿饮食质量;做好日常消Du工作,预防春季传染病。

7、 全园上下加强节约意识,杜绝“白日灯”和“长流水”现象。

(二)教育教学工作:

1、 以《纲要》精神为指导,立足本园实际,继续以整合观念实施教育,提高在活动设计中的目标意识和在活动组织中的灵活性。

2、 注意在悉心照料好幼儿的同时,也要放手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要防止出现“放羊式”和“保姆式”两种教育方式,

3、 以现代教育新理念为指导,建立起良好的课堂教学常规和一日活动常规,尤其是在社会性、语言、计算等领域的教学常规。

4、进一步开展“做中学”、“潮汕节日的幼儿园体育活动”这两个教科研课题的研究,继续以科研促教研,形成乐学习、善思考、能研究、敢创新的良好教研风气。

5、 继续抓好“黄金”识字阅读、“奥尔夫”等特色课程的教育。

6、 结合“奥运”主题,培养幼儿初步萌发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7、 以“艺术节”为契机,组织形式多样的幼儿文艺节目,形成幼儿全面发展的特色教育。

三、 具体工作安排:

2—3月份

1、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观察角、壁画、区域活动角等),做好各项开学准备工作。

2、 开展庆祝“元宵节”主题游行活动。

3、 做好黄金班、兴趣班的招生及教学安排工作。

4、 组织庆祝“三八节”活动。

5、 完成各年龄班的早操编排,3月底检查。

6、 各科研课题组在原计划的基础上进行选材,制定各课题的学期计划。

7、 做好“做中学”子课题《水果篮》的结题工作,整理出系统的课题成果资料,并准备开展优秀案例的公开课。

8、 教师自选语言或社会性活动进行说课,并建立良好的班级教育教学常规,为4月份开展社会性公开课活动做好准备。

9、 组织家委会活动,开展家长学校会议。

4月份

1、面向市教育学会开展社会性活动示范课,并开展“做中学”优秀案例公开课。

2、 加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3、各班每周开展创造性游戏和区域活动,在角色游戏中注意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游戏内容,并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活动常规。

4、 组织幼儿外出春游,并在日常中及时引导幼儿关注季节和周围环境的变化。

5月份

1、 组织幼儿开展庆“五一”节日活动,教师参加管理局五月份的职业技能演讲比赛。

2、 各班教师设计并组织幼儿抓紧排练“艺术节”文艺节目。

3、 结合环保日开展环保教育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4、 开展幼儿“三浴班”锻炼。

6—7月份

1、 开展庆“六一”节日活动。

2、 组织第四届“艺术节”暨预备班幼儿毕业典礼活动(可结合“迎奥运”的主题)。

3、 发放《幼儿园保教质量反馈表》,各班组进行工作表现的量化、评比。

4、 测量幼儿身高体重,填写幼儿身心发展评价表。

5、 园务总结。

2011年幼儿园小班工作计划2011年上半年小班组计划

2011年上学期小二班班级计划

2011年上半年小三班家长工作计划

2011年上半年中班游戏计划

2011年幼儿园家长工作计划

第7篇:幼儿园优秀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上学期,我园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顺利通过了市一级幼儿园的复评,并在全市机关后勤研讨会中作为“节约型机关建设”的示范点接受各级领导的参观,还被机关事务管理局评为XX年年度“先进集体”;在教研方面,我园面向片区开展了语言、音乐活动的公开课,“做中学”课题组设计的《水果篮》主题案例也荣获了汕头地区优秀案例奖。本学期,我们将继续优化师资力量、提高教科研水平,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常规和一日活动常规,并通过组织公开课、艺术节等活动继续扩大对外宣传,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二、 学期目标:

(一)行政管理及后勤工作:

1、 继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力求实现制度的最大合理化。

2、 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做到人尽其职,奖惩分明。

3、 通过各种渠道,进一步宣传教育品牌,扩大幼儿园的知名度。如:开通幼儿园博客、班级博客;举办艺术节;通过报刊杂志和新闻媒体报道宣传幼儿园各种活动事迹等。

4、 增强每个教职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鼓励大家以“解放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为指导,积极为幼儿园未来的发展出谋献策。

5、 倡导每个班级的教师都形成“资源共享”观念,避免应“资源独占”心理而造成的教学资源浪费。

6、 继续加强膳食管理,确保幼儿饮食质量;做好日常消毒工作,预防春季传染病。

7、 全园上下加强节约意识,杜绝“白日灯”和“长流水”现象。

(二)教育教学工作:

1、 以《纲要》精神为指导,立足本园实际,继续以整合观念实施教育,提高在活动设计中的目标意识和在活动组织中的灵活性。

2、 注意在悉心照料好幼儿的同时,也要放手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要防止出现“放羊式”和“保姆式”两种教育方式,

3、 以现代教育新理念为指导,建立起良好的课堂教学常规和一日活动常规,尤其是在社会性、语言、计算等领域的教学常规。

4、进一步开展“做中学”、“潮汕节日的幼儿园体育活动”这两个教科研课题的研究,继续以科研促教研,形成乐学习、善思考、能研究、敢创新的良好教研风气。

5、 继续抓好“黄金”识字阅读、“奥尔夫”等特色课程的教育。

6、 结合“奥运”主题,培养幼儿初步萌发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7、 以“艺术节”为契机,组织形式多样的幼儿文艺节目,形成幼儿全面发展的特色教育。

三、 具体工作安排:

2—3月份

1、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观察角、壁画、区域活动角等),做好各项开学准备工作。

2、 开展庆祝“元宵节”主题游行活动。

3、 做好黄金班、兴趣班的招生及教学安排工作。

4、 组织庆祝“三八节”活动。

5、 完成各年龄班的早操编排,3月底检查。

6、 各科研课题组在原计划的基础上进行选材,制定各课题的学期计划。

7、 做好“做中学”子课题《水果篮》的结题工作,整理出系统的课题成果资料,并准备开展优秀案例的公开课。

8、 教师自选语言或社会性活动进行说课,并建立良好的班级教育教学常规,为4月份开展社会性公开课活动做好准备。

9、 组织家委会活动,开展家长学校会议。

4月份

1、面向市教育学会开展社会性活动示范课,并开展“做中学”优秀案例公开课。

2、 加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3、各班每周开展创造性游戏和区域活动,在角色游戏中注意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游戏内容,并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活动常规。

4、 组织幼儿外出春游,并在日常中及时引导幼儿关注季节和周围环境的变化。

5月份

1、 组织幼儿开展庆“五一”节日活动,教师参加管理局五月份的职业技能演讲比赛。

2、 各班教师设计并组织幼儿抓紧排练“艺术节”文艺节目。

3、 结合环保日开展环保教育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4、 开展幼儿“三浴班”锻炼。

6—7月份

1、 开展庆“六一”节日活动。

2、 组织第四届“艺术节”暨预备班幼儿毕业典礼活动(可结合“迎奥运”的主题)。

3、 发放《幼儿园保教质量反馈表》,各班组进行工作表现的量化、评比。

4、 测量幼儿身高体重,填写幼儿身心发展评价表。

5、 园务总结。

第8篇:幼儿园优秀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一、教育教学理念新,注重实效性

本次培训安排了多位教授给我们做精彩的讲座。各位教授的讲座,阐述了他们对幼儿园教育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并向我们介绍了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学习新《纲要》,新课程标准,学习新理念,树立新观念,尊重幼儿的个性与尊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注重幼儿健康、认知、情感、态度、科学、艺术、创造性等方面和谐发展。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教育活动过程、模式、内容、形式、方法、结果、评价等方面别具一格,新颖有趣,实现共同发展。新时代的幼儿教育呼唤与时俱进的新教师,要体现在观念要新,要常新,更新,坚持发展性,树立新的幼儿观、教育观、质量观、目标观、课程观、师生观、资源观,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领潮人。

二、网络平台的搭建,成为教师成长的载体

这次培训活动,通过网络论坛实现了教师与课程专家的面对面交流,解决了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中,讲座、课例、网络交流、师生互动等新颖、丰富的形式,为参训教师打开了一扇学科理念、理论、实践活动的窗口,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学习中,我坚持与其他学员保持密切联系,按时交流各自的感受与作业,使自己能博采众长、开阔视野,在不断的交流学习中成熟起来。

三、学以致用、明确目标 、着眼未来

第9篇:幼儿园优秀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生活活动;优秀教师;言语;儿童观;课程观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09-0022-05

一、问题提出

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多通过言语来进行,言语既是师幼沟通交流的工具,也是教师专业理念的体现。有关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言语表现的研究较多,有关生活活动中教师言语的研究相对较少。生活活动包括入园、盥洗、餐点、午睡、离园等内容,具有日常性、琐碎性、突发性等特点。相较于集体教学活动,生活活动中教师的言语具有零散、重复、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但是,生活活动中的教师言语也蕴含着教师的儿童观与课程观。在幼儿园实践中,教师往往会把生活活动当作是过渡环节,言语表现较为机械单一,未能重视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更未有意识地挖掘其中潜在的课程价值。基于理论研究与幼儿园的实践,本研究尝试通过呈现优秀教师在生活活动中的言语表现,探究其言语背后的儿童观与课程观,并结合访谈法探析影响优秀教师言语表现的因素,以期为提高生活活动中教师的言语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取南京市B园大班优秀教师①M为研究对象。M教师具有南京师范大学函授本科学历,小学高级职称,先后获得“市、区两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市托幼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是得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和奖励的“优秀教师”。M教师从事幼教工作近30年,多年担任B园年级组长,其对幼儿教育的独特理解和实践得到其他教师和幼儿家长的一致认可。同时,M教师经常承担公开观摩活动,其较高的教学质量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因此,也是实际工作意义上的“优秀教师”。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非参与式观察法,以纸笔和录音相结合的方式记录M教师生活活动各个环节中的言语,同时描述言语发生的场景,教师的情绪状态等。观察时间为一周,每天上午从幼儿入园直到幼儿午睡,下午从两点半幼儿起床直至所有幼儿离园。一周的观察中,M教师在生活活动中的言语表现具有内在一致性,有关M教师言语类型的信息达到“饱和”。随后,研究者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先对观察资料和访谈资料进行转译和编码,然后进行分析和比较,同时辅之以访谈法,就某些具体情境与教师进行深度交流,以探析教师言语背后中所隐含的儿童观与课程观,从而深入阐释M教师生活活动中的言语表现。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M教师言语类型分析

本研究将教师的言语类型划分为指令型言语、行为强化型言语和引导启发型言语。指令型言语是指教师通过言语指示幼儿从事某项活动,包括命令、提示、催促等;行为强化型言语是指教师通过提供刺激,强化幼儿的某些行为,包括表扬、奖励、诱导、训斥、诘问、威胁、隔离等;引导启发型言语是指教师通过言语引发幼儿的思考,帮助幼儿获得某种经验,包括讲解、说理、鼓励、安抚、提问、建议等。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对教师言语的分类是研究者通过对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教师言语的调查后编码所得,不只是对研究对象M教师的言语分类,事实上涵盖了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教师言语的所有类型。

1.整体来看,M教师的言语以引导启发型为主

由表1可知,在收集到的137句教师言语中,M教师的引导启发型言语最多,占总数的64%,其次是指令型言语,行为强化型言语最少(见表1)。这说明M教师在生活活动中更加注重用讲解、说理的言语帮助幼儿理解某些道理,用鼓励、提问等言语引发幼儿的主动思考。观察发现,指令型言语与生活活动的重复性和琐碎性有关,M教师对生活常规和安全提示常用指令型言语。此外,行为强化型言语主要表现为用口头言语表扬,旨在满足幼儿自尊和自信的心理需要。

2.M教师言语类型的具体分析

(1)指令型言语

指令型言语包含命令、提示和催促等。统计发现,在M教师所使用的指令型言语中,提示性言语占94%,命令性言语占6%,催促性言语为0(见表2)。M教师较少使用命令性言语说明,在生活活动中,M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较为平等融洽,M教师较注重幼儿在生活事务上的自和独立性。

在生活活动中,M教师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语气平和地提示幼儿注意安全、完成生活事务,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如,入园时她会提醒幼儿“先去洗手、锻炼,我们今天改用春季作息时间表了”;外出散步时,当幼儿说“我们是小蚂蚁”,她顺势说“小蚂蚁们好,领头的小蚂蚁慢一点,走稳一点”;幼儿散步回来午睡时,她会提示幼儿“安静了,进寝室就要安静了,把声音留在外面”。M教师班上洋溢着一种爱与和谐的氛围,研究者几乎看不到命令与催促,但幼儿能有序地进行生活活动。研究者据此认为,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提示性言语比命令和催促型言语更加有效;指令型言语有其使用的必要,但并非越多越好,引发幼儿的内在动机才是关键。

(2)行为强化型言语

统计发现,M教师所使用的行为强化型言语以表扬奖励为主,占总数的88.2%,诘问和诱导各占5.9%(见表3)。这说明在生活活动中,M教师多使用积极正向的言语,以强化幼儿的某些行为。即使发现幼儿有不良行为或犯了错误,M教师也尽量不用批评和呵斥的言语。

观察发现,M教师所使用的表扬奖励性言语不是泛泛的口头表扬,通常是肯定幼儿的行为,说明表扬幼儿的原因,幼儿明白自己为何得到了表扬,其他幼儿也往往会以他为榜样。具体来说,M教师的表扬奖励性言语通常表现在以下两种情境中:一是当幼儿能够认真观察与主动思考时,M教师会表扬幼儿,如“笑笑看到这边的滑滑梯上有很多小朋友,就离开了,她是很会观察的哦”;二是当幼儿有进步时,M教师会予以表扬,如“妹妹这两天进步了,吃饭吃得越来越好了,对不对?”另外,研究者发现,当个别幼儿在生活活动中“犯错”时,M教师很少会直接在集体面前批评幼儿,而是会对幼儿进行单独教育。如:在配班老师组织幼儿谈话的过程中,M教师单独把嘉嘉叫到身边来,对他说:“你今天在滑梯上有一个很危险的动作,有好几个小朋友向老师告你的状了,你知道是哪个危险的动作吗?”嘉嘉说“推人还撞人”。M教师:“你知道啊,但你知道如果你把小朋友从滑梯上推下去了会怎么样呢?”嘉嘉不说话了,M教师继续和他说:“会头破血流,你自己也可能会受伤,后果很严重,老师希望你以后在玩滑梯的时候不要再去推人和撞人了,好吗?”访谈中,M教师说道,批评和呵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是要让幼儿意识到他的行为会给同伴和自己带来什么伤害,从而引导幼儿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免受伤出意外。

(3)引导启发型言语

统计发现,M教师在使用引导启发型言语时,说理、提问和鼓励性的言语使用频次都较多,分别占31%、26.4%、17.2%(见表4)。这说明M教师比较注重幼儿的主体性,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幼儿,重在为幼儿架设问题和答案之间的桥梁。我们可通过以下案例来进一步说明M教师是如何运用引导启发型言语的。

入园时,佩佩开心地对M教师说:M教师早,我带了一个RED灯。

M教师:什么灯?再清楚讲一遍。

佩佩:R-E-D。

M教师:跟着我说一遍,是L-E-D,首字母是L,不是R。

佩佩点头:嗯,L-E-D灯。

M教师:LED灯可以做什么?

佩佩:我带的LED灯可以用手控制,还可以调节亮度,也可以听歌呢,是高科技的。

M教师:你明天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下你的LED灯,好吗?

佩佩挠了挠头发:啊,我不会讲。

M教师:刚刚就讲得很好呀,今天回家可以练习一下。

由本案例可以看出,入园时段尽管要面对很多幼儿,但M教师依然从佩佩的言语中迅速提取了有效信息,并以鼓励、提问、建议的方式引导佩佩正确认识LED灯。首先,M教师能抓住幼儿的语言错误,引导佩佩学习正确的表达;其次,M教师用提问性言语引导佩佩搜寻和整理自己有关LED灯的已有经验,并用言语清楚地加以表达;同时,M教师又及时为佩佩提供了有挑战性的机会,即建议和鼓励佩佩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LED灯,锻炼佩佩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最后,M教师能安抚佩佩紧张的情绪,建议佩佩回家练习,创设家园合作契机,让佩佩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做准备。

(二)优秀教师生活活动中的言语所蕴含的儿童观和课程观

教师言语与儿童观、课程观分别是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的体现,内隐知识主宰外显知识,外显知识的发展有赖于内隐知识的驱动与指引(陈美玉,2006)。所以,教师的儿童观与课程观影响教师的言语表现,教师的言语表现反映着教师的儿童观与课程观,教师只有意识到内隐知识的存在及其所产生的学习价值,才能正确外显为行动,指导课程教学,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通过对M教师的观察和访谈,研究者发现其在生活活动中的言语所蕴含的儿童观和课程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每个幼儿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构建适合幼儿个性化发展的课程

在问及言语引导与有效教学的关系问题时,M教师强调“要爱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这看似简单的回应实际上倾注了M教师对幼儿的爱,具体而言蕴藏有三层意思。首先,爱是对话的基础和对话本身,〔1〕正是由于爱,M教师才选择平等地和幼儿交流,倾听每个幼儿的心声。其次,M教师知道每个幼儿都有自己内在的“发展时刻表”,所以不用一把尺子丈量所有幼儿,“只要孩子在努力就行,强项要更好地发挥,弱项要多补补,让孩子在原有水平上有所进步就好”,这也正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精神的体现。最后,M老师经常说“不要打击孩子,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很棒,多使用鼓励性言语”,这也符合“赏识教育”的有关理念,M教师坚信“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所以能以信任、耐心和鼓励的言语方式为主,最大限度地激发受教育者的求知欲,〔2〕既体现对每一个幼儿发展节律的尊重,又满足幼儿对自尊、自信和成就感等的需要。

2.幼儿是有想法有创造力的,教师要善于生成幼儿需要的“真”课程

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他们在与自我、他人和环境的对话中建构客体之于“我”的认知,形成对世界的朴素认识。幼儿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伙伴与合作者,〔3〕教师应信任和尊重幼儿的发现,而非一味单向灌输。在生活活动中,M教师很少强调纪律,但每个幼儿都有秩序地“忙碌”着。散步时,幼儿会将枯萎的花朵放到泥土上当肥料,会找隐藏在枯枝下的昆虫,会围站一起玩“天女散树叶”的游戏……M教师只是当有幼儿喊她时,她才会告知幼儿瓢虫的特征,或提问树叶像什么,或暗示亭子需要加以清洗了。相信幼儿,使M教师听到了“大自然长廊”“鲜花长廊”等多样性的表达,也使她看到了幼儿把卷纸筒卡在纸箱上当大炮的创造性表现。

3.向幼儿学习,建构师幼共同成长的课程

在传统教育理念中,教师是无所不知的权威,幼儿是等待教师“灌输”知识和技能的“容器”,教育成了存储行为。殊不知这扼杀的是幼儿求知的天性,也无视幼儿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存在。其实,教师与幼儿是“互为师生”的,教师不仅是授业者,事实上在与幼儿的对话中也常受教益,他们通过合作共同成长。〔4〕M教师非常注意捕捉幼儿的兴趣,以幼儿为师,从幼儿处捕捉课程的出发点。M教师坦言,“好多经验都是从孩子那里学到的,智慧来自于孩子”“要向孩子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

(三)影响优秀教师言语表现的因素

1.乐观和真实的生活态度是基础

访谈中,M教师多次表达了她对幼教工作的理解,也反复阐释了自己的人生观。分析发现,影响M教师教育行为的生活态度可用两个词概括:乐观和真实。她说,“我不喜欢接到任务就抱怨的负能量的老师。既然任务最后都要完成的,早做和晚做都一样,所以工作中我不会抱怨。”幼儿园的事务较为繁琐,消极的工作态度会影响工作质量,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而充满正能量的工作态度能带来职业幸福感。真实表现在M教师对待幼儿、同事、家长都秉持“真诚、善良”的原则,“真诚、善良是我做人的原则,家长把孩子交到你手上,你不对孩子好,就对不起家长的尊重和信任。”正是这份追求本真的生活态度使她在教育中追求“真”,追求“善”,同时也发现了教育的“美”。

2.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反思意识是保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曾在1989年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5〕M教师的教育经验与教育智慧也源于她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与持续不断的反思。在问及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她的专业成长问题时,她说道,“我在幼儿教师的岗位上工作了近30年,这项工作就像融入了我的血液一样,一切都显得自然而然。”可见,丰富的实践经验使M教师对于眼下的本职工作得心应手。此外,工作中的学习与反思也很重要,“工作这么多年,我参与了很多幼儿园的教研活动,阅读了一些专家推荐的书,也写过一些读书笔记,还参与了幼儿园园本教材的编写……”唯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深化自己的专业思考;唯有不断地反思,才能促进自身的成长。

3.幼儿园的文化氛围与所倡导的课程理念是前提

“信念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因为信念是由所在的社会文化决定的,学校文化是孕育教师信念的主要温床。”〔6〕幼儿教师社会生活的场所主要是幼儿园,幼儿园的文化氛围与课程理念贯穿于幼儿教师教育信念形成、发展和转变的始终,影响着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与行为。M教师个人的教育信念与B园的课程理念紧密相关,B园“真实、参与、现场、开阔、清新”的课程理念基于幼儿本位的课程思想,强调幼儿的发展是指向其一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这对M教师的教育观和教育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除此之外,B园与S市某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该校专家团队会定期到幼儿园参加观摩活动,参与课程研讨,指导课程实践,这使B园的课程理论和实践走在一条相对高水平的发展道路上,而这也是M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有效支持力量。

参考文献:

〔1〕〔4〕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1-39.

〔2〕韩登亮.赏识教育的实践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05,(14):37.

〔3〕高杉自子.幼儿教育的原点〔M〕.王小英,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