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范文

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精选(九篇)

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

第1篇: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范文

[关键词] 蒙太奇;电影;剪辑;组合;表现力

电影出现于1895年,是在近代科学技术相当发达的基础上诞生的。摄影技术的创立,电力、机械、玻璃、化学等工业的发展,为其诞生创造了条件。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吸收并综合了戏剧、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成分,也综合了摄影等许多科学技术手段,是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画面为基本元素,并与声音和色彩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和媒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用自己特有的艺术手段来刻画人物,叙述故事和揭示主题。

画面、声音和蒙太奇是电影的主要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

卢米埃尔、梅里爱、格里非斯、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人对电影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蒙太奇的表现力在电影艺术中也逐渐突出。

这里主要分析蒙太奇手法在电影中的艺术表现力。

首先,先看一下什么是蒙太奇?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是建筑学术语“构成,装配”之意,后来运用在电影艺术上指镜头的剪辑和组接,即指按照一定的构思,把按景别拍摄下来的内容分散的胶片通过剪和接,构成完整的影片的方法。当然,它的意义和表现力远比几句话要深刻得多。蒙太奇是电影艺术最突出的形式特点。[1]

初期电影:当卢米埃尔兄弟(法国电影发明家,导演)在19世纪末拍出历史上最早的影片时,他是不需要考虑到蒙太奇问题的。因为他总是把摄影机摆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即全景的距离(或者说是剧场的中排观众与舞台的距离),把人的动作从头到尾一气拍完。

1895年卢米埃尔拍摄的《水浇园丁》如下讲述:

在一个花园里,树木和草丛十分葱郁,一位园丁拿起一根长长的水管,开始给花草树木浇水。这时一个小男孩走过来,出现在园丁身后,乘园丁不注意,用脚踩住水管。水断流了,园丁奇怪地低下头检查水管,他把水管口对准自己的眼睛看了又看也没看出什么究竟来,这时,男孩把脚缩了回去,水猛地喷射出来,全冲到园丁的脸上,园丁回头看到了搞恶作剧的男孩,生气地扔下水管跑去追打他……

内容简单拍摄片段的活动景象,由一个连续不断的镜头拍摄。没有蒙太奇剪辑,没有对时空的分解与更新组合,影片的背景显得杂乱无章,演员的演技极为简单,动作过于迅速,纯粹是一段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喜剧性片断,是自然主义的记录,但它堪称为当时最成功的影片。可以说,这是最早故事片的雏形,尽管它的电影语言简单而贫乏,仍是后来一切喜剧片的胚胎和原形,对于以后的电影艺术奠定了基础。

梅里爱,法国电影导演,世界第一位电影艺术家.开创了与卢米埃尔“捕捉自然”相对立的另外一种风格。他把不同场景上的镜头连接在一起。他的影片是电影成为艺术的第一步。但他过分拘泥于戏剧美学,模拟观众在剧院看戏的视觉效果,没有使用景别、视点的变化,没有产生具叙事、表意作用的蒙太奇。

美国导演格里菲斯是第一个自觉使用蒙太奇的人。他在影片?the fatal hour?(1908)里第一次采用了平行剪辑的手法在高潮段落营造紧张感。《党同伐异》(1916)中那段妻子救丈夫的情节的组接方式,一直被后来的电影家津津乐道,并被称为格里菲斯的最后一分钟营救(griffith?s last minute rescure)法,即通过两个场面的交替切入制造悬念,加强节奏。[2]24

可以说早在电影问世不久,格里菲斯等人就注意到了电影蒙太奇叙事表意的作用。后来库里肖夫、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等相继探讨并总结了蒙太奇的规律与理论,形成了蒙太奇学派,将蒙太奇提升到美学理论的高度。他们的有关著作对电影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摆脱单一固定视点和舞台式时空的制约,进行了大量的蒙太奇实验,使蒙太奇逐渐进入电影领域并日臻成熟,从而“使电影从一种影像记录技术走向一种影像创造艺术”,开启了电影的蒙太奇时代。[3]

电影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是在蒙太奇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完成的。普多夫金说:“电影艺术的基础是蒙太奇”。蒙太奇是电影艺术所特有的表现手段和最突出的形式特点。通过蒙太奇手段,电影的叙述在时间和空间的运用上取得极大的自由。

例一:

画面一:一双穿黑雨靴的男人的脚在楼梯;

画面二:五楼上亮着的窗户五秒钟后黑下来(伴以女人的尖叫声);

画面三:救护车与警车接踵而至(伴以警车、救护车的尖叫声)。

三个画面组合在一起,观众开始联想、揣测和判断:发生了一起谋杀案,凶手可能是那穿黑雨靴的男人。产生了“1+1=3”的效果,极具感染力。

例二:1920年前苏联电影导演、理论家库里肖夫剪辑的经典影片片段:

画面一:一个年轻男子从左向右走来(地点是国营百货大楼);

画面二:一个年轻女子从右向左走来(地点是果戈理纪念碑);

画面三:两人相遇,握手(地点是大剧院附近),男子用手指着;

画面四:一幢宽阔台阶的白色大建筑物(事实上是白宫);

画面五:两人走向台阶(地点转成救世主教堂)。

几个毫无关系的片断,经过导演的巧妙安排,蒙太奇的分析组合功能充分地体现了出来,达到电影的叙事和表意。[2]24

早在1916年,库里肖夫就开始致力于研究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他在总结自己的艺术实践并深入研究美国影片,特别是格里菲斯的影片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蒙太奇理论,认为电影艺术的特性就是蒙太奇。他以实验的方式证明,将同一镜头与不同镜头分别组接,就可创造出不同的审美含义,这一项有名的镜头剪接实验被称为“库里肖夫效应”。

他给俄国著名演员莫兹尤辛拍了一个静止且毫无表情的特写镜头,分别接在放在桌子上的一盆汤、一个小姑娘耍弄玩具和一具躺在棺材里的老妇人尸体的镜头前面,结果出乎意外,他发现观众看到了演员的“表演”,即:看到汤时表现出沉思的表情,看到游戏中的孩子时表现出轻松愉快的微笑,看到老妇人尸体时却沉重悲伤。而实际上在这三种情况下,演员的表情是完全一样的,这都是由于镜头的组接使观众产生了联想。由此,库里肖夫得出结论:造成电影情绪反应的,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间的并列,是镜头组接和剪辑的作用。两个镜头相接就能产生新的含意。这就是所谓的库里肖夫效应。

他还指出,通过蒙太奇可以体现时间的运动,表达作者的态度,启发观众的感受。他的理论经过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的改进和阐发对整个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苏联电影导演,艺术理论家、教育家爱森斯坦提出a+bc,a+b>c的句式。这不是简单的一加一,而是一个新的创造,大大丰富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增强感染力。例:战士牺牲了,连接一个劲松的镜头,产生了英雄虽死犹生如松柏常青的意念;卓别林把工人群众赶进厂门的镜头,与被驱赶的羊群的镜头衔接在一起;普多夫金的影片把春天冰河融化的镜头,与工人示威游行的镜头衔接在一起,就使原来的镜头表现出新的含意。

所以,爱森斯坦认为,将对列镜头衔接在一起时,其效果“不是两数之和,而是两数之积”[4] 。

电影制作中,艺术家们根据剧本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将影片所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分别进行拍摄和处理,再通过一定的艺术技巧,合乎逻辑又富有节奏地把它们组合起来,使其相互作用而产生连贯、呼应、对比、夸张、暗示、悬念、衬托、联想等艺术效果,构成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这就是运用了“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即蒙太奇思维。

爱森斯坦同摄影师基赛合作拍摄的影片《罢工》,初步实现了导演的艺术设想:把一群安插在工人里的奸细,同猫头鹰、虎头狗的镜头穿插起来,将那些奸细比作灭绝人性的禽兽,具有深刻的讽刺意义。他在影片中甚至将警察镇压工人的镜头与屠宰场里宰牛的镜头交替出现,作为对杀戮无辜的象征性批判。在巴黎艺术博览会上,《罢工》为前苏联电影赢得了第一个国际奖项。《罢工》的成功,迎来了爱森斯坦的另一个辉煌时刻。

《战舰波将金号》是爱森斯坦1925年拍摄的,是蒙太奇理论的艺术结晶。片中“屠杀”桥段——著名的“敖得萨阶梯”被认为是电影史上蒙太奇运用的经典范例:一个镜头是沙皇军队的大皮靴沿着阶梯一步一步走下去,另一个镜头是惊慌失措的奔跑的群众;然后是迈着整齐步伐的士兵举枪射击,然后再是人群中一个一个倒下的身影、沿着血迹斑斑的台阶滚下的婴儿车、抱着孩子沿台阶往上走的妇女……两组镜头交相冲击,让人震撼。影片中同为后世乐道的后一段落“跳跃的石狮子”,沙皇军队大肆屠杀敖得萨市民之后,波将金号战舰上发出的“愤怒”的炮火中依次交叉切入一只“熟睡”的石狮、一只“抬头”的石狮、一只前足蹬起“怒吼”的石狮(只是敖得萨市政厅门口同一石狮的不同角度影像),深刻隐喻了沙皇的腐朽统治连石狮都奋起抗议。这部作品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影片”,专意于强调剪辑的重要性,使蒙太奇手法产生了令人叹服的艺术效果。

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指出:“几个镜头一经连接,原来潜在于各个镜头里的异常丰富的含义便像电火花似的发射出来。”

由此可见,运用蒙太奇手法可以使镜头的衔接产生新的意义,这就大大地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从而增强了电影艺术的感染力。关于此问题,一个物理学现象给予我们极大的启发:众所周知,炭和金刚石这两种物质,其分子组成是相同的。但一个出奇的松脆,一个则无比的坚硬,为什么?研究结果证明:是因为分子排列不同而造成的。这就是说,同样的材料,由于排列不同,可以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这实在发人深省了。

当然后来电影诸多理论(如长镜头理论)的发展对蒙太奇不断提出了挑战和考验,这也同时是对蒙太奇理论的一次丰富和发展。蒙太奇的艺术表现力值得我们做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从而使得蒙太奇的思维方式和美学理论达到更高的高度,为电影艺术达到更高的创作效果。

第2篇: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范文

一、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应用

(一)叙事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也称叙述蒙太奇,是比较常见的手法。主要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逻辑关系、因果关系等来切分及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以此引导观众理解影片故事内容。叙事蒙太奇最显著的特点是剧情故事顺畅、逻辑清晰、明白易懂,又可分为顺叙、倒叙、分叙、插叙等组合形式。叙事蒙太奇中又同时包括了六种技巧: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连续蒙太奇、颠倒蒙太奇、积累蒙太奇。

平行蒙太奇是指同一时间内,不同时空下发生的故事情节。例如,《变形金刚1》中导演就是采用五条故事线同时推进,最后汇合在一起,在影片的结尾引发了一场擎天柱与威震天的激战。

交叉蒙太奇是指同一时间下,不同人物和时空发生的两条或多条情节相互交叉,彼此关联,彼此影响,最终达成汇总。这种手法主要运用在惊险片、恐怖片等紧张气氛中。例如在《撞车》中,导演将一天之内发生的八个故事交叉叙述,靠人物的角色互换建立起网状故事结构,以此推动故事进展。

重复蒙太奇是指在影片中有特殊意义或重要含义的情节在关键时刻重复出现,可以有效地加深观众的印象,着重表达影片主题。如恐怖片《闪灵》中,重复出现的喷涌而出的鲜血、大门上的字以及两个小女孩等,都是在渲染恐怖的气氛。

连续蒙太奇是以单一的情节为线索,按照故事发展顺序与节奏展开叙述。《婴儿的早餐》是最早的黑白无声电影,这部影片运用的就是连续蒙太奇的手法。

颠倒蒙太奇,例如《肖申克的救赎》一片就是采用颠倒蒙太奇的手法,镜头在影片开始展示了安迪挖洞的画面,对安迪的一系列越狱行为进行了表现,包括挖洞、撒石头、换账本、爬下水道等,中间伴有瑞德的旁白介绍安迪成功越狱的前因后果,以及他出狱后监狱长及狱警获刑的情景。当影片把故事始末交代清楚后,对故事开头设置的疑问进行了解答。尤其是发现安迪用来挖洞的小锤子如此之小,竟然藏在《圣经》中,安迪在银行取款时泰然自若的神情,都能够让观众惊叹,对整个故事情节的设计赞叹不已。

积累蒙太奇可以在《辛德勒的名单》中明显地看出,在影片开始,镜头记录了辛德勒在参加舞会前做准备工作的细节:精心挑选的衣服,翻箱倒柜找出所有的钱,穿衣服、打领带等行为,在没有交代原因时,观众是充满疑惑的,而随着镜头的积累,这种疑惑越来越深。

(二)表现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现事物,又分为抒情蒙太奇、心理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及对比蒙太奇四种,下面介绍抒情蒙太奇和对比蒙太奇:

最经典的一组抒情蒙太奇镜头要数带给观影者印象最深刻的《泰坦尼克号》中杰克与露丝在船头张开双臂,海风吹拂,裙摆飞舞的唯美画面了。再如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也是抒情蒙太奇镜头运用的经典之作,当相爱的瓦连卡与蒂诺夫相拥在一起时那唯美而温馨的场面感动了所有观影者,两人为自己的理想与使命被迫分离时,蒂诺夫问瓦连卡是否会永远等待自己,瓦连卡深情脉脉的眼神以及肯定的回答都传达出人物内心对感情的坚定与忠贞,随后,画面转向两个盛开的花枝上,更加深刻地表达了此时角色的内心情感。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影片开头肖申克在喝酒,而妻子却与情人约会,以此产生强烈的对比,形成了对比蒙太奇,起到了冲突的作用,为后续故事的情节发展做铺垫。

(三)理性蒙太奇

理性蒙太奇又称思维蒙太奇,《战舰波将金号》和《十月》是经典的运用理性蒙太奇手法表达主题思想的影片。电影《十月》是为纪念俄国十月革命十周年而创作的一部尽可能“纪实”的影片,苏联著名导演爱森斯坦竭尽全力还原了十月革命的真实历史事件,甚至对角色的扮演者精益求精,实现以假乱真的效果。理性蒙太奇更注重理性分析,同时更加抽象。

二、蒙太奇在电影艺术中的表现手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影艺术与蒙太奇也与时俱进。现阶段,蒙太奇在电影艺术中运用的表现手段更加多样化,给观众建立起更丰富的“梦工厂”,更有深度地提升观众审美思维。

(一)蒙太奇综合了电影中的艺术成分

电影是由众多艺术成分组成的,它包括了文学、音乐、舞蹈、绘画、光影、戏剧、摄影、雕塑等多种艺术因素。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有效将多种不同元素综合在一起。

首先,色彩是电影表现视觉艺术的主要形式,色彩隐喻了人物、场景的内在含义。在电影《灰姑娘》中,坚强而勇敢、仁慈而善良是灰姑娘辛德瑞拉始终坚持的信仰,所以影片中大部分辛德瑞拉的裙装是蓝色的,包括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也以蓝色为基调,与她另外两个冷酷、自私的姐姐穿着的鲜艳跳跃的衣服色彩形成鲜明对比,以此更加突出了主人公善良、宽容的性格特征。当继母不允许她参加舞会时,辛德瑞拉是柔弱、无助的,导演用粉色的连衣裙表达了此时无比绝望的辛德瑞拉的心理状态。而她继母在整部影片中的着装或是深色与黄色,或是鲜亮的绿色,或是深色豹纹,从衣着上可以看出凯瑟琳是一个工于心计、心狠手辣的女人。由此看出,色彩与蒙太奇结合在一起,使电影表达的情感更加丰富,暗喻了更多剧情感受,加深了观众对影片主题的理解,增添了故事氛围,深化了人物形象。

其次,光线和镜头同样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灰姑娘》影片开头,辛德瑞拉无疑是幸福的,父慈母爱,家境殷实,鲜亮的阳光照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辛德瑞拉的笑容也是灿烂无比的。而随着母亲病逝,父亲迎娶继母,父亲也死于经商的路上时,影片的光线发生了斗转星移的变化,辛德瑞拉的生活变得灰暗而没有希望。而在辛德瑞拉遇到王子的那个瞬间,阳光又开始变得灿烂。光线的暗示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辅助了故事主题的表达。

(二)蒙太奇在电影中构建电影时空

电影艺术中的人物、故事、空间等都是虚构的,所以电影艺术素有“梦工厂”之说。而蒙太奇的运用就是将支离破碎的电影镜头组合在一起,组建成电影情节需要的故事结构,以此表述影片思想主题,影响观众的视听感受。在电影艺术中,音乐也在蒙太奇的力量下更富有感染力,音乐适时地配合电影镜头产生意境美,从而触动观众的内心情感,引发共鸣。蒙太奇的手法贯穿电影艺术的始末,虽然电影时空是蒙太奇虚构的场景,但是在影片组合过程中,通过运用不同的蒙太奇手法,或倒叙,或交叉,或比喻,使电影艺术表现出更丰富的审美效果,构建出一个比现实更加唯美的电影时空。

三、新时代下电影蒙太奇的审美特征

电影艺术相比其他艺术形式的受众更多、更广泛,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比平面艺术、舞台艺术、音乐艺术、文学艺术等其他艺术形式更存在时空感。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数字技术为大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视听享受,更加适应大众要求。

科技时代下的蒙太奇手法也变得更加灵活,增添了许多不同于传统艺术的元素,如:三维立体模型的使用、在电影艺术中加入电脑动画、3D影像、4D影像等高新技术。同时,蒙太奇的手法也因为数字化技术的融入变得更加多样,在传统蒙太奇手法中不容易实现的,有了数字化技术的辅助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在传统剪辑手法的基础上,融入数字化技术手段,同时加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目前电影的生产制造工艺,丰富了电影创作手段,更加体现了电影艺术的时空感,同时更加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特点。如《速度与激情》系列、《变形金刚》系列、《盗梦空间》等作品带给大众震撼的视觉盛宴。

四、电影蒙太奇实现了数字化

(一)数字技术为电影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目前,数字技术已经应用到电影艺术的各个方面,从拍摄到制作再到后期处理直至最后的观影环境中等方面都使用了数字技术,极大地丰富了受众的感官感受,同时开创了更多的电影艺术创作手段,带给蒙太奇新的技术革命。

在电影《盗梦空间》中,道姆?柯布在培养费希尔的梦境时,将自己深入到费希尔的六层梦境中,而这其中一层梦境是一种画面和声音,六层梦境就是六种画面及六种声音,能够制造出这样神奇的效果就是依靠强大的音频软件进行混音处理,并利用高科技的影像设备,在受众观影过程中感受六个方向的声音来源,极大地提高了观影效果和电影审美度,这是在过去电影中难以达到的效果。科技的更新和运用增强了电影的艺术魅力。

(二)数字技术下的蒙太奇

数字化的蒙太奇首先可以更好地对影片进行剪辑,达到更完美的视听效果;其次极大地提高了蒙太奇的技术含量,打破传统蒙太奇单一的技术操作;最后,数字化的蒙太奇剪辑过程中效果更好,速度更快。

例如在电影《速度与激情7》中,伊恩?肖炸毁多米尼克的家的画面就是经过数字化蒙太奇手法将镜头放慢,让观众感受强烈的炸弹力量。再如:影片中汽车穿越摩天楼的慢动作画面,以及汽车跳伞的惊险场景,都由蒙太奇借助强大的数字技术来处理。如果没有数字技术做支撑,传统的蒙太奇手法是绝不能达到目前的视觉效果的。

数字技术下的蒙太奇变得更为强大、先进,改变了传统剪辑手法的限制性,拓展了电影创作空间,改变了电影传统表现手法下的艺术形态。

(三)电影的数字化革命改变了受众的观影习惯

传统电影艺术具有单一性。一方面是指技术上的单一,受众观看的电影模式都是第二代电影――彩色有声电影,影片中技术含量相同,差距不大;另一方面是指观影模式不具备选择性,要么去电影院观看,要么等待电视机的播放,然而一般电视机播放电影是非常滞后的。

进入数字化时代后,电影艺术不论从影像、画面、质感上都有质的提高,并且更加多维化,出现了3D电影、4D电影等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高科技电影艺术。同时,大众的观影模式也得到了改善,电影院的观影感受是无法替代的,目前针对电影院效果出现的3D电视机、家庭影院等设备,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了足不出户观看电影,极大满足了大众的视听享受,颠覆了传统单一性的观影模式。

第3篇: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范文

[关键词] 女性导演; 电影; 艺术视角; 内观视角; 中国影视

在男性握有话语权的中国电影行业中,导演界一直持续不断地摇曳着一些美丽而坚韧的女性身姿。这批优秀的女性导演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艺术理想,对影视事业抱着由衷的热爱,以电影这种艺术创作形式表达着她们对社会人生的感受以及对影视艺术的执著。她们在电影艺术表现、创作手法以及影视语言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开拓与创新之处,创作出一系列打上了独特女性印记与艺术色彩的电影作品,其中不乏许多在艺术性与思想性方面都非常出色的优秀之作,以其独具特色的影视语言与艺术手法为中国影视带来了艺术视角的拓新。

一、女性生命视野下的影视语言创新

女性导演的性别角色身份决定了她们具有不同于男性导演的生命视野与艺术体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她们的电影艺术创作与表现技法。女性导演执导的影片呈现出女性独特的生命视野。她们既对社会对人生有着细腻的内心体验与情感解读,又有着见微知著的洞察力与敏感性。中国女导演以自身独特的视角关怀社会现实,关注弱势群体,拍摄出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以细腻而丰富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执著而真诚的艺术追求,在影视语言表现方式方面体现出了唯美的倾向,同时彰显了反映女性内心柔软的人文关怀,为电影市场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

女导演在电影语言和表现样式方面进行着拓新,影片叙述形态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在影片题材方面关注个人在社会中的处境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在第四代女导演身上表现得较为突出。影片在叙述形态与表现手法方面,既有基于女性视角的写实主义,同时还有浪漫抒情的写意手法的运用。她们注重电影的表现内容及表现形式的艺术化呈现,坚持对影视语言的创新,探讨影视画面本身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其表现潜力,提高电影的艺术表现力。

女性导演的影视语言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画面空间的丰富呈现。电影画面总体较为柔和,追求一种唯美效果的呈现,同时有意给影片画面加入丰富的元素,使蕴涵深层的意蕴,从容有效地开拓了画面的表现空间。在俞飞鸿导演处女作《爱有来生》这部影片中,采用了一种极简的影视表现手法,但在画面中却蕴涵着更多层次的丰富内容,画面色调较为柔和流畅,画面空间具有层次感与深邃性,体现出导演对每一组画面的用心。二是幽远意境的营造。女性导演在电影创作过程中还较为注重意象的运用与意境的营造。其中有很多电影作品在意象与意境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营造出散文诗般的美丽意境。这类电影往往表现一种较为主观情绪化的生活,拓展出现实之外情绪流动的表现空间。三是色彩语言的运用。女性导演重视电影画面中色彩元素的组合与运用。她们在影片中创意地进行色彩造型的设计,从而发挥色彩对影片情节的铺陈作用,或者营造与影片主题相融合的影片氛围。张暖忻执导的影片《青春祭》,其中便有取景在美丽的西双版纳,原本是一个绿树常青的地方,但在这部影片中主题色调却不彰显绿的色彩,而是采取暖红色来反映影片的表现内容,即李纯回忆中的家乡傣乡的色调。色彩造型的独特运用恰好反映了电影主人公在面对美丽的异乡风光时内在情绪的流动与主观感觉的呈现。

二、女性独立意识下的艺术方法表现革新

从以黄蜀芹为代表的第四代女导演开始,女性导演们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冲破男权中心的传统影视文化桎梏,表现出觉醒的女性意识,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不断地探寻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表现。因此,女性导演创作出一系列的女性电影,这种电影是女性导演在女性独立的前提下,以女性的自我意识表现女性生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黄蜀芹的《人鬼情》。它也是国内第一部以女性意识表现女性状况的女性影片。这部影片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呈现了女主人公秋芸作为一名女性的命运发展的历程。她经历了童年失去母亲的不幸遭遇,青年时代又遭遇爱情磨难,中年时代又面临婚姻的痛苦。影生动细腻地表现了一名女子的情感心理及其对生命遭遇的无声呐喊。影片以崭新的视角反映当代女性在这个男权社会谋求自身独立与职业发展的时候所经历的困惑、苦恼与挫折,在追求情感归宿与婚姻幸福的路上所遭受的各种苦难。黄蜀芹在她的另一部影片《画魂》中,“选取那些在男权社会里最能触犯女性痛楚的事件来创造屡经苦难、身世飘零的画家潘玉良的形象,力图透过历史文化层面,表现女性生命意识的觉醒和斗争”。在影片创作及其艺术视角方面,这一代女导演以鲜明而独特的女性意识,解读女性命运的遭遇与生命的困惑,开拓出新的艺术表现内容与创作方式,同时也一改以往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单一与苍白,赋予这些女性形象以丰富而具层次性的性格内涵,表现出她们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与生命况味。这些女性电影丰富了中国影视作品中的的人物形象,拓展了电影艺术的表现领域与表达方式,在中国电影的文化视角方面做出了新的开拓与创新。

以李少红为代表的第五代女性导演,一直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新的叙述形态与艺术手法的创新。虽然她们所创作的影片具有迥然不同的艺术追求,在审美表现方面也是各不相同,但在挖掘与表现女性独立意识这一层面上则较为整齐划一。较之于上一代女性导演,她们以更为大胆的作风、更加开放的心态来表现女性意识的觉醒,并用女性独有的电影艺术语言去表现现代女性的生活感受,从女性角度去描写女性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心路历程,表现女性情感欲望与社会压力的冲突。这类主题的电影作品注重隐喻,淡化情节。女导演接受社会新观念,以造型手法加重象征与隐喻的比重,在艺术手法方面力求创新,在影片选材与叙事手法、镜头拍摄技法等方面都更为大胆创新。胡玫在《女儿楼》中揭示女性深层的心理活动,书写女军人在欲望与责任之间的冲突与挣扎;彭小莲《女人的故事》反映在农村地区妇女女性意识的觉醒;李少红的《红粉》从新角度反映女性境遇与复杂个性特点。除此之外,这些女导演在表现女性意识与女性境遇的时候,注重将女性放在家庭这一空间环境中来呈现。

女性导演们在对女性生存状况与女性意识觉醒进行艺术表现的同时,广泛吸收国内外名导的电影表现技法与修辞技巧。她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电影表现技法,重新构建属于自己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电影语言与镜头特色,同时注重在电影中加强制造视觉冲击力。宁瀛在电影艺术方面有着独特的追求,她广泛采用实景拍摄与长镜头,并借鉴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构筑了一个独特的含混的电影世界。女导演们还在电影中加入了象征、隐喻与暗示等多种艺术 ,创造具有具象特征的电影语言,来构筑既有丰富内涵又有意蕴深远的故事空间。另有一些独特的造型元素都隐喻着一定的影片内在的含义。她们努力地做着各种艺术上的尝试,借鉴世界著名电影文化的经验,试图构筑其自身独特的电影语言,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与革新,丰富了中国影视的艺术表现空间。

三、女性性别角色下的内观视角拓新

新一代女性导演的性别角色意识增强,通过对女性角色、对自我的凝视来建立电影艺术中的内观视角。内观视角在女性导演影片中主要表现为女性角色对自我内部的审视与反思,有时也呈现为一种内部的交流与对抗。女性角色对自我内部的观察与审视,可以用来概括许多女性导演电影的主题思想与内在线索。女性将自身置于一种封闭的内在空间,体现在电影中便表现为室内剧套路的沿用。宁瀛执导的电影《无穷动》中,四个女人便被置身于四合院这个封闭的场所中。李玉导演的同性恋题材电影《今年夏天》故事场景基本是室内。导演马俪文的影片《我们俩》也沿用同样的模式,主人公的活动几乎全部发生在屋子与庭院之间。这些电影在空间组织的安排上体现了女性内观的视角,突出反映出女性的主体意识。室内剧的陈设象征着女性自我文化空间的景象,女人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也是发生在自我的内部空间,而没有延展到外部空间,充分体现了女性性别角色下内观视角的艺术追求与取舍。女性的内部交流与碰撞表现在女性的自我认同以及成年女性与母亲的交流、对自我历史的回忆、认同与超越。在影片《今年夏天》《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等诸多女性导演影片中,父亲角色的缺失正是这种内部交流存在的前提。

在这种内观视角的影片叙述下,女性与自我的交流以及对自我的认同来自对母亲的认同与超越。在影片《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中,女儿从对母亲的认同,到最后对母亲衰老与死亡的拒绝,既是一种对女性自我的探寻,又是对女性命运的拒绝与对抗。女儿与母亲的对话实际上是女人与自我的对话,是年老的自我与年轻自我的对话,她们之间的对抗也是女人本身的自我对抗。《今年夏天》是一部同性恋题材的电影作品。女同性恋之间的爱恋最初也是来源于母女之间的情感。女人与女人之间的爱恋与背叛隐喻与象征是女性与自我之间的认同与对抗。在这些影片中,女人通过与自己母亲之间达到一种交流沟通并最终相互认同的过程,从而完成对自我历史的回溯、对真实自我的认同,并最终与自我达成一种和解。这是一个女性内在空间的自我对话、自我挣扎与对抗,并通过自我了解、与自我的辩驳而实现女性内部心灵的成长与成熟。女性导演通过设置一个相对独立的女性内在空间,组织一种独属于女性自己的语言体系,从而在影片中建构起一个女性自我的世界。

在如今喧嚣纷繁、五光十色的电影世界中,诸多优秀的女性导演们都在执著地表达着自己的那份自我对话与心灵成长史。她们以独特的电影作品叙说对着人生、对艺术的那份深切情怀,而这种情怀借助于电影艺术的表达则始终带有某种奇特的女性性别色彩。与此同时,也正是这种独特性与奇异性成全了女性导演在影视艺术方面的成就,为中国影视带来不一样的艺术视角,在电影艺术表现方面做着不懈的开拓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田卉群.拒绝边缘的女性——2010年女导演创作研究[J].当代电影,2010(10).

[2] 戴锦华.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J].当代电影,1994(06).

第4篇: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范文

【关键词】动画 实拍影像 结合 形式探索 表达手法

一、动画与实拍影像的结合现状

在动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经历的每一个脚印都伴随着现代视觉影像技术的前进脉搏。1888 年,法国光学家兼画家埃米尔·雷诺发明了光学影戏机,为日后动画在电影、电视上放映奠定了基础。1908 年,法国的埃米尔·科尔进一步发展了动画片的拍摄技巧,第一个利用遮幕摄影的方法将动画与真人表演结合起来。1926 年,我国的万氏兄弟制作了首部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片《大闹画室》,将真人与动画合为一体。随着电影科技的不断发展,1971 年出品的《奇妙飞床》将真人演员与卡通角色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用全新的光影技术创造了更为逼真的动画以及三维效果,大量的移动镜头减少了乏味的静止环境影像。随后,动画与实拍场景相结合的影片接踵而至,如《谁陷害了兔子罗杰》《空中大灌篮》和《精灵鼠小弟》等。这其中有的使用二维动画,追求的是搞怪、夸张的影像效果;有的使用三维动画,追求的是逼真、震撼的影像效果,它们最终都是要实现动画与实拍画面完美地融合,使观众获得身临其境的享受。[1]

动画是有别于传统影视镜头语言的,它本身具有独特的叙事风格特点和崭新的传播信息的功能价值。现今已被大量地应用于各类影视作品制作中,从最初的技术支持手段到后来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仅加大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也将作品中的各类信息以更加准确、灵活、易于理解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的面前,在这个信息传播日新月异的社会中,这样的形式表达也满足着人们对信息获取量的需求。

二、动画在实拍影像中的“位置”

动画艺术是一种极具个性魅力的特殊影视语言,它是具有艺术表现力的深度和宽度的影像视听语言,同时也被各种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最常用、最直观且重要的表现手段。动画与实拍影像的结合也越来越密切,已成为现代影视艺术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表达手段。

最早动画被运用到实拍影像中还只是为影像来服务的,很多早期电影中远处的浮云、飞鸟等,都是动画制作的。这个时候,动画只是作为一种影视特效被运用于其中,观众们并不会很明显地感觉到那是动画。动画在一开始就以一种“配角”的身份出现在实拍影像里。传统动画是作为影像中无法用实拍来表达,而是为了情节和效果的需要,也为了营造视觉空间的气氛,所提供的一种表现手法的补充。

“动画是画出来的电影”,这是人们通常对动画这种独特艺术样式的最浅显,最形象的描述。动画在形式与内容上是一门综合艺术,最主要的特征分为主体与载体、目的与手段。动画中的“动”是指动画中的主体、目的和内容;“画”是指动画的手段,即动画的表现形式;而影像则是动画片的承载体,动画拥有影像结构方面的时空限制特征。动画是以“画”作为表达形式和手段来展现的,它不只是动画存在的出发点,也是动画作品艺术品质的基本保障,更是一部动画片的艺术风格方向和趣味所在。而影像作为动画的一种艺术样式载体,不仅给动画片提供了影片结构上的组织形式和表达手段上的广袤空间,也赋予了动画片存在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因而在动画片的创作中,对电影视听语言的把握以及创新性的运用就成为决定一部动画片成败的关键所在。

三、电影语言与动画片的关系

动画片虽然是画出来的电影,但就其艺术表现形式而言,却是属于电影美学的范畴。所以它必然会拥有电影艺术中所具有的一切要素和特征。作为绘画和电影艺术相结合的独特样式,它是在掌握造型艺术绘画表现规律基础上,灵活生动地运用电影艺术语言的一切表现技巧,来表现动画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也就是鲜明影像风格特征的电影样式。所以说绘画是动画所赖以存在的基础,而电影语言则赋予动画以时空上的组织结构和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内在联系。它是决定一部动画作品成败与否及艺术品质优劣的关键因素。

我们时常需要通过一些表现技巧来传达一部优秀动画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或观赏性。电影技术是最重视技巧体现和手段表达的艺术作品,也是技巧和手段最丰富多彩的一门艺术。动画作为影像技术表达的一种,它本身就包含着电影艺术的一切重要元素和特点品性,也必然会借用电影艺术中所特有的技术和手段“电影语言”来表现它所独具的电影特性和电影美学。电影语言的运用不仅是动画具有电影艺术品质的标准,也使其所表现出来的画面内容获得更新的思想观念和更深层次的含义,有可能会达到超越画面本身含义的独特视觉和强烈的艺术效果。

动画片作为影像艺术的一种独特样式,它的创作技巧离不开对运动变化着的时空的设计、组织和配置,即离不开对电影视听语言的运用。动画中对电影视听语言的运用,不仅影响着动画片的鉴赏性和对观众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标志着一部动画影片的艺术品质,决定着动画创作在艺术上的成败。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实拍影像不再只停留在表现真实生活,它也被用来表现虚幻内容。在日本导演黑泽明的晚期作品《梦》中,大量的无关联的真实事物被不规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不真实的世界,从而表现了影片的主题“梦”。这部影片中各种电影视听语言表现手法的运用给观众营造出了一种神奇梦幻般的气氛。

传统动画也不只是局限于通过绘画来营造那些事实上并不存在的角色、场景、事件和故事内容,而是使用现代影像的制作手段使得它更加真实、更加可信,也更加具备电影视听语言的元素。而现代手段使得动画与实拍影像的结合也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忘我境界。

四、动画与实拍影像的形式运用

实拍影像无法在一个场景中用一个镜头完成整片的构想和拍摄,所以不同景别的多个镜头的转换组合是最基本的电影表现手法,但不可避免的是会导致影像在视觉上的跳跃和不连贯。反观动画“绘画性”的特点可以使动画的镜头运动和镜头语言组合在笔触、色调、光影、构图的连贯下不留痕迹地悄然过渡。在镜头调度、镜头语言的组接上,动画与实拍影像之间是有所交集的。两者一样经过底片曝光,并且通常是投射在银幕上,但是由于制作手法的不同,动画的表现手法相对于实拍的影像来说,更加夸张,也更加挑战观众的想象力。动画与实拍影像相结合的方式承载的情绪、观点、感受等信息皆可以加载在丰富多彩的视觉形象元素中被释放和传达。而这种互相结合的表现性手法为影像作品强化影片思想意念的传达、对主观意象的确定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动画与实拍影像的结合开创了崭新的电影空间,两者不只是形式上的结合,还有更多元素、更多角度的互相补给。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动画电影与实拍影像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研究它们的共同点并加以应用将更贴切地传播影像要传达的信息。然而动画和实拍影像实际上都只是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段,界限和定义实际并非如此重要。两者已经在各自的领域发展了多年,被结合应用是用来丰富电影语言的必然趋势。如何做到动画与实拍影像的完美融合,让观众看不出任何结合的痕迹,感受到画面中所有的元素都是处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真实、客观地反映事实

借助于光影、色调、景别、构图、运动等艺术手段,营造一种场景氛围和情境,使观众深刻体会到影像的真实可信,有身临其境的体验。

(二)动画与实拍影像比例要相适应

1. 大小比例协调

根据剧本的需要,动画和实拍影像是在同一个画面中显示,它们是相互参照的,所以动画的大小比例要与实拍影像的场景相协调一致。

2. 光源与光线的一致性及色彩色调的统一性

在同一个环境中,应该处在同样的光线条件下。这光是直射阳光、阴天散射光,还有室内灯光;光的方向是顺光、侧光、逆光;光的强度是强烈的阳光、昏暗的灯光;光的色温是温暖的早晚光线、阴冷的雨天光线,还是昏黄的火光;色彩、色调也要统一起来。以上因素任何一个不协调都会使观众产生感官上的混乱,从而破环画面的完整气氛。

(三)动画与实拍影像要恰到好处地结合

影片创作时,为了剧情的需要而采用动画与实拍影像画面相结合的表现方式,不能仅因形式而采用,单纯的只注重视觉冲击而忽略了内容是行不通的,重点在于如何突出主题。

结语

动画与实拍影像相结合只是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影像毕竟不是一种简单的视听游戏,虽然视听体验是影像的基本阅读方式,但观影者更为关注的依然是内容带来的所思、所想、所感,同时带来的艺术享受与震撼,以及能否产生情感深处的共鸣,而不单单是视觉的冲击力。动画与实拍影像的结合要根据剧情需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们的生活逻辑,使动画达到与实拍影像的完美融合。随着科技的发展,影像视觉手段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动画与实拍影像结合的技术将会达到更加全面的高度。

实拍也好,动画也好,都是通过利用观众习惯思维叙述故事的一种表现手段,研究它们的互相渗透应用将更好、更深刻地表现影像要传递的信息。正确地将实拍影像和动画结合能够更好地表现影像作品的主题内容。

通过以上对实拍影像和动画的表现形式进行比较,对两者的不同应用、各自特点进行分析,并讨论实拍影像和动画作品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它们的共同应用以便更好地表达影像要传达的信息和思想,以及对现代影像作品的影响。任何表现手法都是表现影像主题的手段和方法,实拍影像和动画都是视觉思维传达的方式,以及描述虚幻现实生活的表现手法。

参考文献:

[1]丁罗男.电影观念史[M].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10.

[2]岳振,赵鑫.浅谈动画与实拍画面的结合技巧——从科普片《叶子到哪里去了》的创作谈起[J].现代电影技术,2010(3).

[3]索晓玲.动画影片画面赏析[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第5篇: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范文

关键词:彼得•格林纳威;电影语言本体论;跨艺术;解构;后现代

1“电影技术”及“电影语言本”论

电影自诞生之日起,理论研究伴随的最大争论便是“何为电影”,在电影究竟是“技术”还是“艺术”的问题上,早期电影理论家也争论不休,甚至电影艺术地位的确立也历经漫长的过程。然而无法否认的是,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每次质的飞跃无不和技术紧紧联系在一起。站在今天的角度回顾早期技术与艺术的争论,其实更似在确定“电影能够成为艺术”这一本质或功能,或者说潜在属性,它不单单只是技术作用的结果,而且是能够起到艺术审美的作用。虽然学术界对当年争论后的艺术定性已无甚争议,但需注意的是,当今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发展遭遇瓶颈,导演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尝试尖端的技术手段,4K、120帧甚至是VR,来达到突破电影旧模式的目的。然而,这些手段只是对“电影技术”的试验性尝试,或者说“飞跃”,对“电影艺术”的贡献却显不足。换句话说,这些大多数是拿“艺术”来试验“技术”,“艺术”与“技术”在语言表达上是脱节的。新兴技术在发展之初确实会对艺术造成影响,甚至造成电影艺术倒退的局面,脱离这些技术,观众也依旧能够明白导演的意图,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技术手段没有成为电影语言融入电影艺术主题之中。2002年,格林纳威在柏林第三届新媒体艺术节上说:“电影已死!当前大部分电影都极端无趣。我现在要将精力投入在新媒体艺术令人神往的后数字革命(digitalrevolution)中。”当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格林纳威虽标榜“电影已死”,但并非意味着他对电影的放弃,或者对艺术的绝望。相反,从他参加的新媒体艺术节的活动属性便可知,他推崇的不是传统意义包装的影片,而是具有新的时代科技特征的影片。由此便能直观看出,其对技术的重视、娴熟使用甚至是“炫耀”,然而他却不是技术的卖弄者。他所使用的技术,甚至谈不上“高精尖”,只是最简单的,几乎是伴随电影诞生初期便出现的多重曝光、画中画、分屏、对称等,他使用技术的初衷并非为了“造梦”或营造“完整幻觉”,而是确立一种全新的书写电影的方式,即电影语言。这是一种完全打破人们过去对“艺术片”理解的“全新艺术片”,也是一种继蒙太奇和长镜头之后,能真正参与到叙事表达中来的语言。有趣的是,这种电影语言非但没有“打破第四堵墙”,反而加固了这堵墙。这种表现在其影片中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是为“电影语言本体论”。格林纳威的电影语言特色首先体现在其时空观,而时空观又可以用“根茎图”式叙事来概括。后现代的叙事特点之一便是含混、模糊,“它设法保持叙事作品中相矛盾的各层面,保留它们的复杂性,拒绝将叙事作品降低为一种具有稳定意义和连贯设计的冲动”。所以从技术剪辑手段来说,格林纳威的所谓“根茎图”,就是多重曝光与影像重叠。不同于电影史上以往的多重曝光与叠印技术,格林纳威的每个影像自成叙事体系,独立参与影片内容的构成而又在语意上相互勾连;同时这种做法打破了传统时空的切面与维度,使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时空同时呈现。这种时间观的作用仅限影响观众的阅读体验,而不互相影响。这种时间观给观众带来的阅读体验在于更加直截了当地将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时空进行对比,起到了类似麦茨“组合段”理论中非时序组合段和交替组合段的作用。然而,这些所谓“非时序”时空内部的各自出现,也并非均严格按照各自的时空进行,有些更似昆汀•塔伦蒂诺《低俗小说》的构成,每次出现部分的时序也需要观看者鉴别。这样,从外部看,各时空有待观众鉴别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从各个时空内部看,也需要观众进行同样的鉴别。这就在双重时空构成语意含混。例如,影片《枕边书》(又译《枕草子》)的时空关系错综复杂,甚至出现的时空已经超出了“过去”“现在”“未来”,而出现了“过去的过去”“过去的现在”“过去的未来”“现在的过去”“现在的现在”“现在的未来”“未来的过去”“未来的现在”“未来的未来”多种关系,原因便在于“现在的现在”是好定义的,但“现在”本身却是相对的,当主语发生的空间时态不断转换,传统时空观便会被极大地拓展。格林纳威的电影语言除了重塑时空的书写方式之外,其重要意义还在于创造了新的电影语言单位。我们通常说,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完成了电影的基本叙事结构:镜头——场景——段落——影片的关系。在这里,镜头被确立为电影的最小叙事单位,然而关于电影语言的最小单位的问题却仍是学术界讨论的重点和热门,因为它的确定关系到电影通过符号制造意义与结构机制的问题。虽然理论上应把电影语言的基本单位看作是镜头,但电影符号学理论家麦茨认为能够加以“码化”或建立其规则的是比镜头更大的叙事本文单位,即大组合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合段理论。反观格林纳威,由于其打破传统的叙事结构,并不依赖蒙太奇或长镜头剪辑,他的影片甚至难以形成单个镜头,简单的单个镜头更是无法容纳其叙事的庞大信息量,所以他的电影语言无法用传统的电影符号学分析。格林纳威电影语言的最小构成在于“画幅”,是建立在八段组合段之上的对镜头或段落的进一步划分。正因为如此,他的电影语言虽然仍与日常语言有一定区别,但却更加接近日常语言。首先从双向交流角度讲,格林纳威的“新媒体”艺术与观众之间存在交流,且非单向度一次流——如《图西卢皮的手提箱》系列作品。其次,电影中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意指性联系是以“类似性原则”为基础,能指约等于所指,我们看到的就是影像所表达的,这个影像如果想表达出我们看不出的内容,只能依靠下一个影像构成蒙太奇形成互文,但是每个镜头独立表达的意思是确定、单一的。格林纳威的电影却几乎能做到如天然语言一般,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意指性联系是任意性和约定性的。由于画中画和多重曝光,使得其意义表达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因为在其单个画幅中的时空是不确定的,所以每次“次画幅”和“主画幅”的出现也是不确定的,那么主次之间便可视为“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再则,他的影片的表达依托画幅可以更加随意,甚至不受顺序的影响,人们日常的交谈伴随大量插入语或补足语,甚至可能伴随前言不搭后语的情况出现,却并不影响听者的接受,虽然非时序组合段也能达到相类似的效果,但是却需要注意对时间的把握。平行组合段需要保持几个组合段出现的时序、频率大体一致,插入组合段则或承担起主体叙事功能,或作为插曲短暂出现。无论是哪种,都需要最终将观众“拉回”到主体叙事之中,并提醒观众何为“正文”。“画幅”则不需有这方面的担心,多个时空同时进行且互为补充,无论哪个“画幅”,作为“正文”都不影响最后的成片表达;无论画幅出现的时序如何,观众也能了解其大意。这样,从表达意义与表达功能上都较好地使其电影语言完成使命。

2跨电影艺术形式探索与确立

与其称格林纳威为“电影导演”,不如称其为“艺术家”;与其称他的电影为“电影”,不如称之为“艺术品”或“装置”。他的“艺术片”也不同于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艺术片”概念。何为“艺术片”?20世纪20年代,法国先锋派电影代表人物对当时充斥银幕的低俗闹剧极度不满,提出“纯电影”的理论,主张摆脱文学和戏剧的影像,发挥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专门拍摄表达创作者个人主观感受和艺术理想的艺术影片。“艺术电影”一词遂成为一个独特的概念,用以专指那种观念新颖、趣味高雅、技巧考究、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影片。现在通常意义上说的“艺术片”,则常指与“商业片”相对立的影片。格林纳威的艺术片走的是先锋艺术流,是作者的,也是后现代的。2000年之后,格林纳威创作了包括《图西卢皮的手提箱:摩押的故事》《图西卢皮的手提箱:安特卫普的第三段插曲》《夜巡》等在内的大量装置电影,《重访九幅经典名画》甚至就是以名画为依托的纯装置艺术。所以他的影片完全不同于大众意义上的“艺术片”,是回归先锋者的初衷,而且是不同于之前的先锋作者的,真正以艺术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拍摄的影片。除却其独特的电影语言本体论地位,他对电影艺术的解构和结构还在于其独特的电影观,即跨电影艺术观。格林纳威对跨电影艺术形式的探索,首先体现在其电影绘画观。这与其早年学习绘画的经历分不开,“仅仅想把自己的才能与绘画相关的‘画面制作’专业结合起来”。格林纳威影片的每一场景都经过精心的颜色、布景设计,宛如绘画,甚至有诸如弗朗斯•哈尔斯的画作《圣乔治保护商会官员们的宴会》直接出现在场景布景中,调度方面也有来自名画作的灵感。在《厨师、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中,他直接用色彩符码隐喻,不同颜色指代不同的场景,人物每走到一个地点,身着的衣服也会随所在地点的颜色变化而变化;《画师的契约》则是一部直接讨论电影与绘画关系的影片,摄影机常常以画师的画框为主观视角,一方面,观众、摄影师、画师视线重合——这就是绘画与电影视角的重合;另一方面,被分割的画框引导观众的视线游动,提示了最重要的信息。相较于通常影像游动,观众被动地接收信息,在他的影片中,观众能够根据画面提示选择性接收信息;相较于通常电影打破“第四堵墙”的代入感,绘画的间离感使观众能够跳出画面冷静分析,利用画面引导获得情感或理性体验。于是,他的电影语言解构了最简单的“看”的逻辑,定义了新的观看秩序。格林纳威认为,一位画家跟他的画作之间的一对一的关系是最高级、最激动人心且令人愉悦的关系,他希望能与他的电影建立这种关系,“我不认为我们看了很多真正的电影,我想我们只是看了一百年的插图文本”。其次,其艺术形式横跨戏剧。跨电影戏剧家极具戏剧特点的影片不在少数,戏剧电影也不在少数。格林纳威的影片却很难说清楚是在用戏剧的手法拍的电影,还是在用电影的手法拍的戏剧。一方面,戏剧的“幕”的形式几乎出现在他所有的影片中:《厨师、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以每日菜单作为转场道具,《八又二分之一女人》中更是将剧本——第几部分、第几段落、内容——贴出做分场作用。最具代表的例子是《魔法圣婴》,片中直接设置人物手举第几幕的牌子从摄影机前走过,这部影片需要重点讨论的是关于其戏剧观的第二点,即戏剧空间。这部影片构成了两个戏剧空间,第一是舞台上。故事的主要场景均发生在现实剧院的舞台上,导演通过不断“塑墙”和“拆墙”的手法,用空间转换提示观众这是发生在舞台上。例如,姐姐抱着圣婴在集市接受人们的祝福之后,怀抱婴儿往前走,镜头逐渐拉近,这时幕布落下,恢复到之前所在的舞台场景,观众方才恍然大悟刚刚的集市其实仍然是在舞台而非室外。类似这样的戏剧与现实之间的转换在片中大量出现。另外,为了扩展场景空间,导演用简单的道具指示将舞台划分成不同区域,以做不同功能之用;而幕后及舞台地下也被充分利用起来。然而无论如何扩展,中心都是围绕着舞台本身。此外,摄影机更是有意将戏剧舞台边缘摄入其中。第二个空间在舞台下,舞台下坐着身着华服的看戏贵族,有说、有笑、有讨论。在揭示了舞台上是一出戏剧之后,导演却又让看戏的人上台参与舞台上演员主导的剧情走向,打破了塑造的舞台下的戏剧空间。两个戏剧空间相互包含,却又相互矛盾,构成一出并非戏剧的戏剧。最后是戏剧化表演。这点主要体现在其影片渲染的“仪式感”。区别于大部分影片所追求的“隐藏摄影机”和极具现实主义的表演方法,格林纳威影片中的人物不仅走戏剧表演流,追求较为夸张的表情和语言表达,而且还会直接在片中与其他演员作闲谈交流,甚至直接面对摄影机,即观众——在场的缺席,来讲话,使间离感更加突出。格林纳威影片最大的成就在于他让电影与观众互动,形成跨文本阅读。格林纳威在“柏林第三届新媒体艺术节”携《图西卢皮的手提箱》出席,他的三部曲计划是一个名为“网络影像艺术”的展示。图西卢皮的92个手提箱可以自由打开、阅读或者再诠释。他试图超越电影胶片的艺术实践,通过采用与电影相关的几种电子媒介的组合与观众建立更灵活多样的互动关系,以不同方式进行艺术表达,最终实现电影艺术发展的突破。影片中不断打开或填满代表主人公人生历程的92只手提箱,从他在威尔士度过的童年时代直到长大成人后在世界各地的冒险经历。手提箱中是能够代表他人生经历的物质符号。影片的信息容量巨大,但更多的内容却在电影之外,观众想要比较完整地理解格林纳威的作品,就需借助于其他媒介:书籍、DVD、展览等。一方面,在影片中,观众并非按照时序了解到一个人的完整故事,而是需要自己寻找细节,逐渐拼凑历史,而且不同的观众可以解读出不同的世界观及人物人生观;另一方面,除了主人公本身,其他人物在各个作品中的交错出现,也可以拼凑出更多人的人生历程,构成了较庞大而完整的世界框架。当然,观众的反馈透过网络媒体传递给作者,他针对观众反馈的信息不断完善文本,再通过其他媒介重新反馈给观众。作者、文本、观众构成三角状的多向度传递,在表达、传递层面,实现了电影跨艺术形式的功能。

3结语

有人将格林纳威视作未来电影的开拓者,认为其作品及其宣称的“电影已死”代表并开拓了后现代美学的发展方向;有人认为他是视觉技术的卖弄者,影片本身却是浮夸与虚无。而他的电影之所以能够给人以这样的争议与反思,也正是其价值所在。电影需要注入新鲜血液,成熟且疲惫的影片制作需要破旧立新。新千年来,鲜有足具影响力的电影思潮或运动,其原因以及与电影诞生之初形成的鲜明反差也值得反思。格林纳威独树一帜的美学观,尤其是在他解构传统之后重新结构起的自己独特的电影语言观,都使其当之无愧地走在当代电影的前面。

参考文献:

[1]邢北劣.新媒体发行——打开通往新世界的大门[J].当代电影,2010(4).

[2]李二仕.英国电影十面体[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3]王珺.后现代电影先行者的魔法宝典——论彼得•格林纳威的电影美学[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5(2).

第6篇: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范文

[关键词] “后现代电影”;电影后现代性;拟象

关于“后现代电影”(postmodem film),国内影评界所提已经甚多。在谈论电影问题时,无论是在学院研究还是在大众传播中,“后现代电影”都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语汇。然而相反的是,在众多谈论“后现代电影”的话语中。却很难见到对这一概念有清晰的界定,众说纷纭的解释往往都只是谈及问题的一面,未曾指出后现代电影确切的后现代性(postmodemity)。所以,这一称呼反而成为一个流行却暧昧的词汇。

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后现代性”这一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学界对此的界定仍在讨论之中。所以要论清电影的后现代性就相当困难。由于对“后现代性”的说法众多,在讨论电影问题时,论者往往就执其一种,而忽略其他,以至于产生偏误认识。其次,很多谈论“后现代电影”的文章,其论说重点多是放于电影的叙述层面之上,无论是谈及叙述结构的碎片化,还是谈论人物语言的无厘头风格,或者分析故事内容的互文性,或者强调主题精神的反英雄主义等,都是把电影当做了文学,往往是从文学后现代性视角人手,去揭示电影的后现代性。电影作为综合艺术,包括了文学性的一面,因此从这样的文学性角度去分析是必要的。但是,太多文章只关注到这一方面,而忽略电影本身的艺术形态特点以及美学风格特征,所谓的“后现代电影”往往只是“后现代文学”的翻版,对电影后现代性的理解上,就有着明显的偏误。

后现代思潮在20世纪初期开始萌芽,在20世纪后期忽然爆发,其影响遍布于所有文化领域。电影艺术产生于19世纪即将终结时,在整个20世纪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它正是伴随着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而发展的。所以电影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它天然地与后现代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既是后现代文化的推动力,又成为后现代文化的突出表现与重要组成。从而电影天然地具有了后现代性。文化产品的后现代性就是指其所具有的后现代文化个性。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因为其科技性、复制性、综合性、商业性、拟象性、现象学色彩等特性,显示出后现代的文化特征。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电影就是后现代艺术,后现代性就是电影天然的禀性。因而我们在讨论电影与后现代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要弄清的不是“后现代电影”问题,而是“电影后现代性”问题,即电影具有怎样的后现代性。所有后现代电影的讨论都必须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一、电影的科技性及后现代性

电影作为一种现代产物,是一种典型的高科技艺术。法国电影编导兼评论家路易・德吕克在电影诞生初期就说过,电影“同时既是机器的产物,又是人类精神的产物”。电影天然地与科技相连。首先,电影诞生于科技的进步。最早的电影创造者不是艺术家,而是发明家。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在其《世界电影史》的第一章“电影的发明”中记录了电影的诞生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决定性作用。从1823年,尼埃普斯需要14个小时曝光时间的第一张照片“餐桌”,到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制造出“活动电影机”,其间经过了费东、派里斯、约翰・赫歇尔、斯丹普弗尔、普拉托、霍尔纳、马莱、雷诺、爱迪生等各国科学家及发明家的无数努力,才最终发明出了现代意义上的电影。其次,电影的发展直接受到科技发展的影响。电影的每一次重大进步,无不与科技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关系。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全屏幕到宽屏幕,到3D立体电影、四维电影等,都直接源于电影科技的进步。再次,电影拍摄过程中需要的各种特技,都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持。最后,电影的传播手段也以科技为先决条件。电影从开始的大剧场,到之后电视转播,到光碟制作以及网络播放,科技力量不断推动电影向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传播。

所以,我们说,电影是一种高科技艺术,并且因为这种科技性,使得电影天然地属于一种后现代艺术。这是因为,一方面,电影与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文学等传统艺术不同。后者是以手工(包括手工制作与人体表演)为主的艺术。这种手工性的特征,在艺术形态上属于前现代。电影是工业化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机械技术性。电影从制作到放映以及传播各环节都不能缺少必要的工业技术条件。手工制作与机器制造是前现代和后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区别。现代科技对艺术的参与就是后现代艺术的重要表现之一。电影因为天然地与科技联系在一起,所以也就天然地具有了后现代特征。另一方面,科技力量从多个方面又推动电影不断产生更多的后现代文化特征。比如20世纪后期数码摄像机的诞生,摄像器材的低成本化,使得电影制作变得简易,从而极大地扩展了电影的创作群体。电影从以前仅属职业电影工作者的“贵族艺术”,发展为普通影迷也可以制作自己的影片,打破了精英群体的电影制作霸权。民间数码电影兴起,私人电影的自由创作,扩展了电影艺术的界限,这些新的变化,本身就是后现代精神的一种实现。进而出现家庭DV制作,电影进入到百姓生活。虽然私人录像与电影艺术还有一定距离,但其间的关系非常紧密,都成为电影后现代化的新的表征。同时,由于科技条件的提高,电影视听能力增强,使得影片越来越具有创作虚拟现实的强大功能。电影中享乐主义色彩也为之提高,更加激发出后现代的平民狂欢景象。所以科技对电影的这一系列影响,都将电影推向后现代文化最活跃的位置上。

二、电影的复制性及后现代性

美国学者杰姆逊说:“电影就是一门可以由机器来无穷地复制的艺术。”而他紧跟着说:“后现代主义中最基本的主题就是‘复制’。”所以,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后现代艺术。

关于这一问题最著名的分析是由德国思想家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所做出的。本雅明说:“在对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时代凋谢的东西就是艺术品的光韵。这种“光韵”就是传统艺术所具有“本真性”(Echtheit),即作品诞生于艺术家双手的那种身体的直接性及被署名的惟一性。传统艺术主要通过手工完成,即使也有一些复制技术,但往往复制数量有限,范围狭小,无法改变人们对艺术的崇敬态度,也无法消除原作独一无二的艺术地位。但是机械复制使得艺术作品的副本无限量增加,大范围地出现,欣赏者不用去特定的艺术展览馆带着膜拜性心理去欣赏原作,可以在任何地方轻易地接近复制品,从而观赏的距离被消融掉了,原作神圣的惟一性被打破。杰姆逊说:“后现代主义的全部特征就是距离感的消失。”通过机械复制,艺术品在丧失掉艺术“光韵”的 同时,也被变得平面化,失去了古典艺术所具有的深度模式,而这正是后现代艺术的典型特征。因此可以说,机械复制让艺术遭受到了后现代的命运。

电影是一种典型的可复制艺术,它在本质上来自于复制技术。电影来自于照相术,以及对照相术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摄像技术。所以电影的制作本身,就是通过摄影技术完成对事物的物理性复制,将其变成图像储存在胶片上。这种制作过程的复制特点决定了电影的复制性特征。电影作品并非是以物质形式呈现的胶片,而是储存在胶片中的图像内容。电影胶片可以无限复制,而不会改变电影图像内容本身,复制品与原作品并无差别。所以电影的这种复制性特征使得电影与传统艺术有着极大不同。复制性使得电影天然地具有了后现代性。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影的复制条件逐渐增长,从早期的同一胶片的多次放映,到拷贝逐渐增加,可以全球同步放映以及电影的电视转播、电影的数字化。通过VCD、DVD等大批量复制传播,以至于到现在的网络下载与在线播放等。电影的发展史就是一个电影复制性不断扩展的历史。电影在轻易地进入千家万户的同时,也就成为后现代文化的代表性艺术了。

三、电影的综合性及后现代性

“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手段,具有三个最普遍的特点:第一是电影作品构成的综合性;第二是电影作品审美资源的丰富性;第三是电影作品的跨文化性。”其中后两个特点都是建立在第一个特点即电影的综合性基础上,成为其综合性艺术形态在美学表现与文化内涵上的扩展。电影的综合性表现为多个方面:从作品的存在方式来看,它既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从对作品的感受方式来看,它既是听觉艺术,又是视觉艺术,同时又是想象的艺术;从制作方式来看,它是一门由剧作、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化装、剪辑、洗印、照明等各艺术及技术专业共同参与的综合艺术。

周宪在《审美现代性批判》中说:“后现代艺术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对现代主义业已确立的种种分界、鸿沟和区别的翻动。”现代主义强调分化与界限。现代主义艺术追求艺术自律性,极大地推动艺术形式的革新与极端化追求,各类艺术以探索自身的艺术本体为己任,在缤纷的艺术实验中寻找其艺术的边界。然而后现代艺术正是在对这一倾向的反拨下诞生,意图打破各种边界,取消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也消融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追求艺术的跨越性、边缘性、交叉性以及综合性。如美国学者斯蒂芬・贝斯特与道格拉斯・科尔纳在《后现代转向》里说:“和现代主义推动差别化相反。后现代主义采用非差异化手段蓄意颠覆高级艺术和低级艺术、艺术家和观众以及不同的艺术形式和种类之间的界限。”

从这一点来说,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天然地具有了后现代个性。“语词和影像的并置、视象和声音的并置是后现代文化的特征。”电影正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点。电影是多种艺术门类的交流与融合,这一综合性同时也成为其边缘性与交叉性的特点,多种艺术重叠交叉,从而显示出后现代艺术打破界限、追求跨越与融合的特征。

四、电影的商业性及后现代性

电影是“第一个伟大的消费时代的伴生物”。法国作家马尔罗在《电影心理学浅说》中曾说:“电影是一项企业。”这包括两种含义:第一,电影是与商业文化结合在一起的。电影必须进入到消费环节中才能再生产。以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制作为代表,其每部影片消耗几千万甚至几亿美金,相当于一所较大型公司的资产。这种经济上的投入必须要有足够的收益才具有可能。艺术作品直接成为商业产品。电影艺术在创作的同时,就必须考虑到商业问题。制作电影之前必须要拉取赞助,进行商业性评估,只有有经济利益可图的作品,才会投入生产。从这一方面来说,电影是典型的商业艺术。而艺术的商业化是后现代艺术的典型特征,所以电影本身就是后现代的。

电影的商业性特征直接引起了电影在美学追求上的通俗化、大众化、多重性、多样性等特点。首先,因为电影的商业性需要,电影成为最具有大众文化性质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消费文化的一部分,电影要追求大众化,才能实现其商业上的目标。电影受制于商业性因素,追求媚俗,从而制造带有暴力、色情、反常、无意义的喜剧内容的作品以吸引观众。这种大众化色彩正是后现代大众文化的突出表现。其次,因为电影的商业色彩及大众化要求,电影为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要,具有多样性与多重性的特点。“风格的多样性也是当代整个电影文化的特征。”大众的需求既有某种一致性。同时在不同族群中,人们的欣赏口味又有所不同。电影正是结合这两点,往往根据人群的需要来进行创作。美国好莱坞的商业电影就有着非常成熟的电影制作体制,其中对于类型片的划分就是来自这种双重性需要,这也成为后现代色彩的表现。再次,电影美学色彩的多样性还表现在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通俗文化与严肃文化的同时存在或融合上。后现代艺术反拨现代艺术,倡导消除边界,打破艺术与生活、不同艺术之间以及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边界。因为商业化,“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坍塌了,被商品包围的高雅艺术的特殊保护地位消失了。”电影正是将这些界限变得模糊,可以将经典名著进行改编,同时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将严肃思想融入大众化的视觉镜头里,创造出后现代的艺术风格。最后,从宏观角度来看,这种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本身是后现代的多元化追求体现。但从具体影片来看,情况却较为复杂。以追求大众化为主的作品,无疑本身就是后现代的。比如从商业化角度来说,美国好莱坞大片是最具有后现代特征的电影。而那些反对电影商业化,依然坚持电影的独立创作精神,强调艺术色彩的电影,从美学风格上来看,它并不属于典型的后现代艺术,而是继续了现代艺术的精英化追求,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非常多样的电影实验。但即使这种追求精英化实验艺术的电影,因为其艺术理念的发展,仍然有一大批在表现风格上是属于后现代性质的。如美国波普艺术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所做的实验电影即是如此。关于具体的电影作品艺术理念的后现代问题非常复杂,是需要个别讨论的。但无论怎么说,电影的商业性直接影响到电影在美学上多方面的后现代特性。

第二,如前所言,电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所以电影的制作与发行需要一个庞大的群体合作才能完成。电影的作者不是导演一个人,还包括电影原创剧本作家、电影脚本(以及分镜头剧本)作家即编剧、摄影师、音响师、服装设计师、舞台美术、演员等各类艺术家的合作。电影还需要其他技术性工作人员,比如灯光、茶水、场记、后勤、剪辑师、电脑工程师以及电影前期投资和后期发行方面人员的协助。如此,制作一部普通影片往往就需要十几或几十人,而一个较大型的电影甚至需要几百上千人。比如好莱坞的大片,如果算上群众演员等,甚至可以达到成千上万人。这样的人员规模使得制作电影如同一个大型企业生产一件巨大的产品。这既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也需耍各种不同部门、不同类型人员的分工协作。这种群体艺 术作品的合作性与交际性是跟传统艺术明显不同的,也成为后现代文化强调协作与交际的一个重要表现。

五、电影的拟象性及后现代性

电影是“会动的图片”,电影使静态的图片表现为一种运动,从而创造了连续运动的幻觉。所以从本质上说,电影是对幻觉的显示。从更高的意义上说,电影是以“模仿”现实的镜头创造着梦幻。雷翁・摩西纳克说:“电影画面同现实保持着联系,但它又将现实升华为幻术。”到今天,我们越来越能体会出“电影制造梦幻”这一说法的重要性。电影是“一种用声、光、电、化、自动控制等现代科技手段全面地装配起来的集艺术、审美和大众娱乐功能于一体的最重要媒介手段”。正是这种综合性的媒介本性,将电影制造梦幻的能力推到最大的程度。所以我们习惯称电髟为梦工厂,将不少电影导演称为造梦大师。比如美国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就是其中之一,他创建的电影公司就以“梦工厂”为名,鲜明地显示出电影的这一造梦特征。所以爱尔兰诗人叶芝会“把电影视为柏拉图似的理想世界,因为放映机‘给一系列鬼怪般的东西抹上一层泡沫’。”

电影作为大众媒介的一种,与电视、网络一起,创造了后现代的媒介文化(Media Culture)。按照鲍德里亚的理论,大众媒介通过制造形象,为我们创造了拟象(simula,cra)的世界,拟象与真实的界限崩塌,内化为自我经验的一部分,拟象世界成为真实世界的替代品,从而现实与虚幻无法区分,使我们丧失了生活的现实感。电影作为大众媒介中最突出的艺术类型。将我们推到了这种非真实的状态中。比如电影《黑客帝国》,就直接隐喻了这种真实与虚构混淆的世界,从而成为最直接地表现“拟象”世界的电影作品。英国学者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在介绍鲍德里亚拘书时说:…拟象理论’无疑成了‘后现代文化’的重要;守码之一,同时亦成了测度文化‘后现代性’的重要标准之一,从而也成为‘后现代主义’思想内的中坚力量。”为此,作为拟象世界创造者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也成为这种后现代主义的最为重要的艺术种类。

六、电影的现象学色彩及后现代性

电影画面显示出电影艺术最基本的现象学特征。“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尔丹说:“电影画面准确而全面地重现了给摄影机提供的东西,而它所摄录的现实也可以说是一种客观视象……它拥有现实的全部(或几乎是全部)外在表现。”这种对全部现实的外在呈现,就是将“现象”置入观赏者的面前,让观众直接去把握现象。正如现象学所呼吁的“回到事物本身”。电影让观众面对事物本身。电影通过画面,让观众以现象学的姿态接触到事物。关于这一方面的认识,电影理论界还未给予明确的认同与足够的重视。20世纪中期,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对此有所注意,他所提倡的“现实主义”电影理论虽然缺乏清晰的哲学根据,但这一理念建立在其基本美学前提――照相本体论上,其中就隐藏了现象学的哲学意识。巴赞所强调的电影镜头在显示现实时所体现出的“含混性”,正类似于一种现象学视角的发现。德国电影理论家卡拉考尔对于这一问题做出了同样的肯定。他在《电影的本性》中说:“银幕形象倾向于反映出自然物象中含义模糊的本性。”这本书的副标题“物质现实的复原”正是他的核心观点――电影就是对物质现实的还原。这正与现象学的“还原”说有着某种观念上的接近。

与现象学意识密切相关的文学流派――法国的新小说派,就是因为意识到电影内在的现象学特征,从而与电影一直发生着密切的联系。新小说的领袖阿兰・罗伯・戈里耶不仅写过引起轰动的剧本《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而且拍过多部电影,并于2005年第24届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获得终身成就奖。另外如玛格丽特・杜拉斯、让・菲利普・图森等新小说大将都曾经拍过多部电影。新小说是后现代文学的代表性流派。他们的这种现象学式文学追求,是一种与现代主义文学追求内涵深度所不同的后现代意识。同样在照相写实主义绘画、装置艺术及艺术大师杜尚所开辟的“现成品”艺术等代表性的后现代艺术中,这种现象学式的追求都十分明显。它们打破了现代主义艺术的深度模式观念,追求一种事物的直观性,即平面化。所以笔者认为,这种现象学的艺术理念正是后现代美学追求的一种。从这一角度看,电影的镜头具有天然的现象学色彩,电影天然地具有了现象学式的后现代美学个性。电影的语言元素本身就潜藏着这种后现代性。

关于这一问题,此处只是简单提及。这里所提及的电影的现象学问题不是指从现象学角度去研究电影,而是强调电影艺术形态本身所具有的现象学色彩。电影画面具有“本原性”的特点,这一点与其通过蒙太奇手法创造的影像幻觉之间构成辩证关系。也就是说,本文所列出的电影的拟象性特征与现象学色彩是同时辩证存在的,它们共同成为电影艺术不同层面的后现代性表现。

七、结论:“后现代电影”研究

要从电影后现代性问题开始

第7篇: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范文

[论文摘要]电影在艺术形态上具有科技性、复制性、综合性、商业性、拟象性、现象学色彩等后现代艺术特性。所以,电影天然地具有后现代特征。在某种程度上说,电影就是后现代艺术。我们在讨论电影与后现代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要弄清的不是“后现代电影”问题,而是“电影后现代性”问题,即电影具有怎样的后现代性。所有后现代电影的讨论都必须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关于“后现代电影”( postmodern film),国内影评界所提已经甚多。在谈论电影问题时,无论是在学院研究还是在大众传播中,“后现代电影”都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语汇。然而相反的是,在众多谈论“后现代电影”的话语中,却很难见到对这一概念有清晰的界定,众说纷纭的解释往往都只是谈及问题的一面,未曾指出后现代电影确切的后现代性(postmodemity )。所以,这一称呼反而成为一个流行却暖昧的词汇。

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后现代性”这一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学界对此的界定仍在讨论之中,所以要论清电影的后现代性就相当困难。由于对“后现代性”的说法众多,在讨论电影问题时,论者往往就执其一种,而忽略其他,以至于产生偏误认识。其次,很多谈论“后现代电影”的文章,其论说重点多是放于电影的叙述层面之上,无论是谈及叙述结构的碎片化,还是谈论人物语言的无厘头风格,或者分析故事内容的互文性,或者强调主题精神的反英雄主义等,都是把电影当做了文学,往往是从文学后现代性视角人手,去揭示电影的后现代性。电影作为综合艺术,包括了文学性的一面,因此从这样的文学性角度去分析是必要的。但是,太多文章只关注到这一方面,而忽略电影本身的艺术形态特点以及美学风格特征,所谓的“后现代电影”往往只是“后现代文学”的翻版,对电影后现代性的理解上,就有着明显的偏误。

后现代思潮在20世纪初期开始萌芽,在20世纪后期忽然爆发,其影响遍布于所有文化领域。电影艺术产生于19世纪即将终结时,在整个20世纪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它正是伴随着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而发展的。所以电影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它天然地与后现代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既是后现代文化的推动力,又成为后现代文化的突出表现与重要组成。从而电影天然地具有了后现代性。文化产品的后现代性就是指其所具有的后现代文化个性。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因为其科技性、复制性、综合性、商业性、拟象性、现象学色彩等特性,显示出后现代的文化特征。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电影就是后现代艺术,后现代性就是电影天然的察性。因而我们在讨论电影与后现代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要弄清的不是“后现代电影”问题,而是“电影后现代性”问题,即电影具有怎样的后现代性。所有后现代电影的讨论都必须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一、电影的科技性及后现代性

电影作为一种现代产物,是一种典型的高科技艺术。法国电影编导兼评论家路易·德吕克在电影诞生初期就说过,电影“同时既是机器的产物,又是人类精神的产物”。①电影天然地与科技相连。首先,电影诞生于科技的进步。最早的电影创造者不是艺术家,而是发明家。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在其《世界电影史》的第一章“电影的发明”中记录了电影的诞生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决定睦作用。从1823年,尼埃普斯需要14个小时曝光时间的第一张照片“餐桌”,到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制造出“活动电影机”,其间经过了费东、派里斯、约翰·赫歇尔、斯丹普弗尔、普拉托、霍尔纳、马莱、雷诺、爱迪生等各国科学家及发明家的无数努力,才最终发明出了现代意义上的电影。②其次,电影的发展直接受到科技发展的影响。电影的每一次重大进步,无不与科技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关系。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全屏幕到宽屏幕,到3D立体电影、四维电影等,都直接源于电影科技的进步。再次,电影拍摄过程中需要的各种特技,都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持。最后,电影的传播手段也以科技为先决条件。电影从开始的大剧场,到之后电视转播,到光碟制作以及网络播放,科技力量不断推动电影向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传播。

所以,我们说,电影是一种高科技艺术,并且因为这种科技性,使得电影天然地属于一种后现代艺术。这是因为,一方面,电影与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文学等传统艺术不同。后者是以手工(包括手工制作与人体表演)为主的艺术。这种手工性的特征,在艺术形态上属于前现代。电影是工业化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机械技术性。电影从制作到放映以及传播各环节都不能缺少必要的工业技术条件。手工制作与机器制造是前现代和后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区别。现代科技对艺术的参与就是后现代艺术的重要表现之一。电影因为天然地与科技联系在一起,所以也就天然地具有了后现代特征。另一方面,科技力量从多个方面又推动电影不断产生更多的后现代文化特征。比如20世纪后期数码摄像机的诞生,摄像器材的低成本化,使得电影制作变得简易,从而极大地扩展了电影的创作群体。电影从以前仅属职业电影工作者的“贵族艺术”,发展为普通影迷也可以制作自己的影片,打破了精英群体的电影制作霸权。民间数码电影兴起,私人电影的自由创作,扩展了电影艺术的界限,这些新的变化,本身就是后现代精神的一种实现。进而出现家庭DV制作,电影进人到百姓生活。虽然私人录像与电影艺术还有一定距离,但其间的关系非常紧密,都成为电影后现代化的新的表征。同时,由于科技条件的提高,电影视听能力增强,使得影片越来越具有创作虚拟现实的强大功能。电影中享乐主义色彩也为之提高,更加激发出后现代的平民狂欢景象。所以科技对电影的这一系列影响,都将电影推向后现代文化最活跃的位置上。

二、电影的复制性及后现代性

美国学者杰姆逊说:“电影就是一门可以由机器来无穷地复制的艺术。’而他紧跟着说:“后现代主义中最基本的主题就是‘复制’。所以,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后现代艺术。

关于这一问题最著名的分析是由德国思想家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所做出的。本雅明说:“在对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时代凋谢的东西就是艺术品的光韵③。’,川’”这种“光韵’,就是传统艺术所具有“本真性”( Echtheit ),即作品诞生于艺术家双手的那种身体的直接性及被署名的惟一性。传统艺术主要通过手工完成,即使也有一些复制技术,但往往复制数量有限,范围狭小,无法改变人们对艺术的崇敬态度,也无法消除原作独一无二的艺术地位。但是机械复制使得艺术作品的副本无限量增加,大范围地出现,欣赏者不用去特定的艺术展览馆带着膜拜性心理去欣赏原作,可以在任何地方轻易地接近复制品,从而观赏的距离被消融掉了,原作神圣的惟一性被打破。杰姆逊说:“后现代主义的全部特征就是距离感的消失。”通过机械复制,艺术品在丧失掉艺术“光韵”的同时,也被变得平面化,失去了古典艺术所具有的深度模式,而这正是后现代艺术的典型特征。因此可以说,机械复制让艺术遭受到了后现代的命运。

电影是一种典型的可复制艺术,它在本质上来自于复制技术。电影来自于照相术,以及对照相术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摄像技术。所以电影的制作本身,就是通过摄影技术完成对事物的物理性复制,将其变成图像储存在胶片上。这种制作过程的复制特点决定了电影的复制性特征。电影作品并非是以物质形式呈现的胶片,而是储存在胶片中的图像内容。电影胶片可以无限复制,而不会改变电影图像内容本身,复制品与原作品并无差别。所以电影的这种复制性特征使得电影与传统艺术有着极大不同。复制性使得电影天然地具有了后现代性。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影的复制条件逐渐增长,从早期的同一胶片的多次放映,到拷贝逐渐增加,可以全球同步放映以及电影的电视转播、电影的数字化,通过VCD, DVD等大批量复制传播,以至于到现在的网络下载与在线播放等。电影的发展史就是一个电影复制性不断扩展的历史。电影在轻易地进人千家万户的同时,也就成为后现代文化的代表性艺术了。

三、电影的综合性及后现代性

“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手段,具有三个最普遍的特点:第一是电影作品构成的综合性;第二是电影作品审美资源的丰富性;第三是电影作品的跨文化性。r(3j 20其中后两个特点都是建立在第一个特点即电影的综合性基础上,成为其综合性艺术形态在美学表现与文化内涵上的扩展。电影的综合性表现为多个方面:从作品的存在方式来看,它既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从对作品的感受方式来看,它既是听觉艺术,又是视觉艺术,同时又是想象的艺术;从制作方式来看,它是一门由剧作、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化装、剪辑、洗印、照明等各艺术及技术专业共同参与的综合艺术。④

周宪在《审美现代性批判》中说:“后现代艺术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对现代主义业已确立的种种分界、鸿沟和区别的翻动。,r [4]327现代主义强调分化与界限。现代主义艺术追求艺术自律性,极大地推动艺术形式的革新与极端化追求,各类艺术以探索自身的艺术本体为己任,在缤纷的艺术实验中寻找其艺术的边界。然而后现代艺术正是在对这一倾向的反拨下诞生,意图打破各种边界,取消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也消融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追求艺术的跨越性、边缘性、交叉性以及综合性。如美国学者斯蒂芬·贝斯特与道格拉斯·科尔纳在《后现代转向》里说:“和现代主义推动差别化相反,后现代主义采用非差异化手段蓄意颠覆高级艺术和低级艺术、艺术家和观众以及不同的艺术形式和种类之间的界限。

从这一点来说,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天然地具有了后现代个性。“语词和影像的并置、视象和声音的并置是后现代文化的特征。电影正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点。电影是多种艺术门类的交流与融合,这一综合性同时也成为其边缘性与交叉性的特点,多种艺术重叠交叉,从而显示出后现代艺术打破界限、追求跨越与融合的特征。

四、电影的商业性及后现代性

电影是“第一个伟大的消费时代的伴生物”。(6]3590法国作家马尔罗在《电影心理学浅说》中曾说:“电影是一项企业。’,⑤这包括两种含义:第一,电影是与商业文化结合在一起的。电影必须进人到消费环节中才能再生产。以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制作为代表,其每部影片消耗几千万甚至几亿美金,相当于一所较大型公司的资产。这种经济上的投人必须要有足够的收益才具有可能。艺术作品直接成为商业产品。电影艺术在创作的同时,就必须考虑到商业问题。制作电影之前必须要拉取赞助,进行商业性评估,只有有经济利益可图的作品,才会投人生产。从这一方面来说,电影是典型的商业艺术。而艺术的商业化是后现代艺术的典型特征,所以电影本身就是后现代的。

电影的商业性特征直接引起了电影在美学追求上的通俗化、大众化、多重性、多样性等特点。首先,因为电影的商业性需要,电影成为最具有大众文化性质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消费文化的一部分,电影要追求大众化,才能实现其商业上的目标。电影受制于商业性因素,追求媚俗,从而制造带有暴力、色情、反常、无意义的喜剧内容的作品以吸引观众。这种大众化色彩正是后现代大众文化的突出表现。其次,因为电影的商业色彩及大众化要求,电影为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要,具有多样性与多重性的特点。“风格的多样性也是当代整个电影文化的特征。大众的需求既有某种一致性,同时在不同族群中,人们的欣赏口味又有所不同。电影正是结合这两点,往往根据人群的需要来进行创作。美国好莱坞的商业电影就有着非常成熟的电影制作体制,其中对于类型片的划分就是来自这种双重性需要,这也成为后现代色彩的表现。再次,电影美学色彩的多样性还表现在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通俗文化与严肃文化的同时存在或融合上。后现代艺术反拨现代艺术,倡导消除边界,打破艺术与生活、不同艺术之间以及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边界。因为商业化,“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坍塌了,被商品包围的高雅艺术的特殊保护地位消失了。”困”电影正是将这些界限变得模糊,可以将经典名著进行改编,同时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将严肃思想融人大众化的视觉镜头里,创造出后现代的艺术风格。最后,从宏观角度来看,这种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本身是后现代的多元化追求体现。但从具体影片来看,情况却较为复杂。以追求大众化为主的作品,无疑本身就是后现代的。比如从商业化角度来说,美国好莱坞大片是最具有后现代特征的电影。而那些反对电影商业化,依然坚持电影的独立创作精神,强调艺术色彩的电影,从美学风格上来看,它并不属于典型的后现代艺术,而是继续了现代艺术的精英化追求,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非常多样的电影实验。但即使这种追求精英化实验艺术的电影,因为其艺术理念的发展,仍然有一大批在表现风格上是属于后现代性质的。如美国波普艺术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所做的实验电影即是如此。关于具体的电影作品艺术理念的后现代问题非常复杂,是需要个别讨论的。但无论怎么说,电影的商业性直接影响到电影在美学上多方面的后现代特性。

第二,如前所言,电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所以电影的制作与发行需要一个庞大的群体合作才能完成。电影的作者不是导演一个人,还包括电影原创剧本作家、电影脚本(以及分镜头剧本)作家即编剧、摄影师、音响师、服装设计师、舞台美术、演员等各类艺术家的合作。电影还需要其他技术性工作人员,比如灯光、茶水、场记、后勤、剪辑师、电脑工程师以及电影前期投资和后期发行方面人员的协助。如此,制作一部普通影片往往就需要十几或几十人,而一个较大型的电影甚至需要几百上千人。比如好莱坞的大片,如果算上群众演员等,甚至可以达到成千上万人。这样的人员规模使得制作电影如同一个大型企业生产一件巨大的产品。这既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也需要各种不同部门、不同类型人员的分工协作。这种群体艺术作品的合作性与交际性是跟传统艺术明显不同的,也成为后现代文化强调协作与交际的一个重要表现。

五、电影的拟象性及后现代性

电影是“会动的图片”,电影使静态的图片表现为一种运动,从而创造了连续运动的幻觉。所以从本质上说,电影是对幻觉的显示。从更高的意义上说,电影是以“模仿”现实的镜头创造着梦幻。雷翁·摩西纳克说:“电影画面同现实保持着联系,但它又将现实升华为幻术。”⑥到今天,我们越来越能体会出“电影制造梦幻”这一说法的重要性。电影是“一种用声、光、电、化、自动控制等现代科技手段全面地装配起来的集艺术、审美和大众娱乐功能于一体的最重要媒介手段”。;3]”正是这种综合性的媒介本性,将电影制造梦幻的能力推到最大的程度。所以我们习惯称电影为梦工厂,将不少电影导演称为造梦大师。比如美国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就是其中之一,他创建的电影公司就以“梦工厂”为名,鲜明地显示出电影的这一造梦特征。所以爱尔兰诗人叶芝会“把电影视为柏拉图似的理想世界,因为放映机‘给一系列鬼怪般的东西抹上一层泡沫’。

电影作为大众媒介的一种,与电视、网络一起,创造了后现代的媒介文化(Media Culture)。按照鲍德里亚的理论,大众媒介通过制造形象,为我们创造了拟象(simula-cra)的世界,拟象与真实的界限崩塌,内化为自我经验的一部分,拟象世界成为真实世界的替代品,从而现实与虚幻无法区分,使我们丧失了生活的现实感。电影作为大众媒介中最突出的艺术类型,将我们推到了这种非真实的状态中。比如电影《黑客帝国》,就直接隐喻了这种真实与虚构混淆的世界,从而成为最直接地表现“拟象”世界的电影作品。英国学者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在介绍鲍德里亚的书时说:“‘拟象理论’无疑成了‘后现代文化’的重要符码之一,同时亦成了测度文化‘后现代性’的重要标准之一,从而也成为‘后现代主义’思想内的中坚力量。为此,作为拟象世界创造者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也成为这种后现代主义的最为重要的艺术种类。

六、电影的现象学色彩及后现代性

电影画面显示出电影艺术最基本的现象学特征。“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尔丹说:“电影画面准确而全面地重现了给摄影机提供的东西,而它所摄录的现实也可以说是一种客观视象”“它拥有现实的全部(或几乎是全部)外在表现。”这种对全部现实的外在呈现,就是将“现象”置人观赏者的面前,让观众直接去把握现象。正如现象学所呼吁的“回到事物本身”,电影让观众面对事物本身。电影通过画面,让观众以现象学的姿态接触到事物。关于这一方面的认识,电影理论界还未给予明确的认同与足够的重视。20世纪中期,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对此有所注意,他所提倡的“现实主义”电影理论虽然缺乏清晰的哲学根据,但这一理念建立在其基本美学前提—照相本体论上,其中就隐藏了现象学的哲学意识。⑦巴赞所强调的电影镜头在显示现实时所体现出的“含混性”,正类似于一种现象学视角的发现。德国电影理论家卡拉考尔对于这一问题做出了同样的肯定。他在《电影的本性》中说:“银幕形象倾向于反映出自然物象中含义模糊的本性。”t川a6这本书的副标题‘。物质现实的复原”正是他的核心观点—电影就是对物质现实的还原。这正与现象学的“还原”说有着某种观念上的接近。

与现象学意识密切相关的文学流派—法国的新小说派,就是因为意识到电影内在的现象学特征,从而与电影一直发生着密切的联系。新小说的领袖阿兰·罗伯·戈里耶不仅写过引起轰动的剧本《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而且拍过多部电影,并于2005年第24届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获得终身成就奖。另外如玛格丽特·杜拉斯、让·菲利普·图森等新小说大将都曾经拍过多部电影。新小说是后现代文学的代表性流派。他们的这种现象学式文学追求,是一种与现代主义文学追求内涵深度所不同的后现代意识。同样在照相写实主义绘画、装置艺术及艺术大师杜尚所开辟的“现成品”艺术等代表性的后现代艺术中,这种现象学式的追求都十分明显。它们打破了现代主义艺术的深度模式观念,追求一种事物的直观性,即平面化。所以笔者认为,这种现象学的艺术理念正是后现代美学追求的一种。从这一角度看,电影的镜头具有天然的现象学色彩,电影天然地具有了现象学式的后现代美学个性。电影的语言元素本身就潜藏着这种后现代性。

关于这一问题,此处只是简单提及。这里所提及的电影的现象学问题不是指从现象学角度去研究电影,而是强调电影艺术形态本身所具有的现象学色彩。电影画面具有“本原性”的特点,这一点与其通过蒙太奇手法创造的影像幻觉之间构成辩证关系。也就是说,本文所列出的电影的拟象性特征与现象学色彩是同时辩证存在的,它们共同成为电影艺术不同层面的后现代性表现。

七、结论:“后现代电影”研究要从电影后现代性问题开始

第8篇: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范文

电影诞生于20世纪初,虽然已经经历100多年的风雨洗礼,但是与美术的悠久历史相比还相差甚远,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电影起源于黑白默片,无声的电影相当于一幅幅静态画面的拼接,完全是通过流动的画面来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对画面的美感和导演的美学造诣要求极高,因此当时有很多知名的美术家投身到电影的创作中来,甚至可以说当时的电影只是美术的一种全新的表达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的观赏水平也得到极大的提高,对电影的艺术水平和制作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包括对画面的质感、人物的造型设计、色彩的搭配、光影的变化等细节要求,这样的电影发展趋势要求电影艺术不仅要将更多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电影的制作中,以制作精美的画面和震撼的音效给观众以视觉的盛宴,还要追求细节上的完美,然而这些都离不开美术艺术上的创作。

1、电影艺术与美术艺术之间的联系

在艺术门类中,美术被划分为造型艺术,所谓造型艺术指的是以静态的形式表达动态的过程,强调的是视觉上的感官享受,通俗的讲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视觉艺术。而电影是集结了多种艺术门类并将它们有机的结合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电影美术是美术的一个门类,无论是影片的布景、色彩和光影变化的运用上都体现了美术的表现形式,是镜头语言所表达的重要元素。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和电脑后期技术的发达,包括3D技术的普遍应用,电影借助这些高新技术的辅助呈现出更为丰富立体的、美轮美奂的画面。

电影与美术是相容相通的两门艺术,美术讲究的是在二维或三维的空间中的创作方式,而电影是在四维的空间以动态的画面来表达的艺术主旨。电影对动态画面的艺术效果需要电影美术师不仅要对电影整个故事要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把这种理解与导演的想法达成共识,通过人物造型、色彩的选用、光影关系等多种美术艺术中的表现元素加以合理的、艺术化的处理,将导演的想法在精美的画面效果中得以实现,也使电影本身更具有观赏性。电影十分讲究美学,以现代科技为手段,通过将一系列相关的画面动态剪辑形成视觉形象的传达,并且电影将这种造型艺术融合入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定,可以说是一种动态的造型艺术。一部成功的电影作品必然都有着精湛卓越的美术指导,这是很多电影导演在开拍前需要精心细选电影美术指导的原因。也有很多著名的导演因为有着深厚的美术功底,可以帮助他们将自己的美术修养与电影指导结合在一起,通过画面实现电影主题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比如我国著名的导演张艺谋,他本来就是学习摄影出身,因此他在特别看着美术在电影中发挥的作用,他的电影作品无论是早期的《红高粱》,还是近些年的《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中让人印象深刻的都是纯正而明亮的色彩运用,对画面的美感把控的尤为准确,每一格的画面都堪称美术作品,充分体现了艺术的美感。

2、美术在电影艺术中的体现形式

美术在电影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着任何其它艺术元素都无法取代的地位。美术艺术是电影艺术表达的语言,电影需要通过美术艺术中比如色彩、造型及光影的手段来表现电影的主题和思想,否则电影就失去了灵魂。当然,一部好的电影首先要满足观众视觉效果上的享受,画面的美感、色彩的运用、景物的布置等各个细节都需要经得起美术艺术的推敲。

2.1造型元素在电影中的体现

电影制作中对人物造型的设计是非常谨慎的,造型包括对人物妆容和服装上的造型设计,化妆师在人物妆容的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到与服饰相配,并且要与电影中人物的身份相配,妆容的不和谐会立刻冲淡整个人物的形象,这样的例子也举不胜数。电影中人物的服装造型至关重要,美术家将各种质感的材料经过艺术处理创造出适合电影人物的服饰造型,并以此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气质以及内心的情感,比如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这部电影中让人记忆深刻的除了两位主演激烈的情感碰撞外,就是张曼玉演绎的那些美轮美奂的旗袍,旗袍是一个时代的特征,也是最能展现女性特点的传统服饰,在不同场景下,通过旗袍造型的不断变化观众能感受到女主角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虽然服饰作为一种静态的美术作品,展现的是美术家的创造力,但是通过电影的动态化将美术造型转化为四维空间的艺术形式。

2.2色彩元素在电影中的体现

电影作品是需要通过画面影像来实现与观众的交流,而色彩的对观众的冲击力显然是最为直接的。因此利用美术艺术中的色彩元素来进行电影创作是十分必要的。无论在美术中还是电影中,色彩都是有着自己性格的,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属性,比如红色是热烈的、激情的;蓝色是忧郁的、冷艳的;黄色是温暖的、活跃的,如果电影能够恰如其分的利用色彩的性格特点可以很好的衬托人物的情绪,表达内心的情感。在很多电影中都会将色彩作为表现电影主题和人物情感的重要手段,甚至在一部电影中以一种色调为主基调,用来强调人物的性格,这种纯粹给观众一种视觉上的美感和心灵上的震撼。

2.3光影元素在电影中的体现

美术中利用光影的变化来突显艺术作品的立体感和生命力,电影中的光影是美术师利用光的虚实变化,通过对光的控制创造的整体的环境氛围,帮助导演实现意境的营造。虽说电影中的光影变化是无形的,但是如果得以正确的运用,会达到出乎意料的艺术效果。光影在电影中的作用不仅是可以烘托情节气氛,也能够展现人物内心的波澜起伏变化,增加电影的艺术表现性,体现出美术在电影艺术中的重要作用。在电影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对光影的利用已经全面展开,导演对光影的把控能力可以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他的艺术造诣,而出神入化的光影变化会提升影片的整体水平,所以光影对电影来说十分重要。

第9篇: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范文

关键词:电视散文诗 虚实 艺术

电视散文诗是诗画结合的一种新生的电视艺术样式,它以散文诗为基础,以解说引导,以画面拓展意境,以音乐、声响来烘托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快,人们的文化消费呈现日趋多元化的倾向,真正能够静下心来阅读纯文学作品的人越来越少。相反,影视文化却发展为强势文化,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主流。影视与文学的嫁接有助于“高深”的文学阅读直观化,同时也有助于影视艺术增强文化意韵,可以说,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等电视文艺的出现,是中国文学突围的一种新尝试,电视散文诗就是这种尝试的新生儿。

从第一部具有开拓精神的电视散文诗作品《金海雪山》问世到今天,已有20年的历史。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经历风雨之后得到了媒体的认同,1998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首届《全国电视诗歌散文展播》,在全国形成了广泛的影响。1999年央视创办了《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不少地方电视台也新辟了类似栏目。就传播效果来说,它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人民网评论其“在娱乐、消闲、彩经、传奇为主导的旋转大舞台上撑起一片‘诗意的空间’”[[i]],满足了观众在喧嚣和快节奏生活环境下追求与享受久违了的诗意的愿望。

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表现中的虚和实》中提到了绘画、戏剧、书法等艺术样式的虚实艺术,作为新兴的电视散文诗,正成长在中国传统艺术特别是传统文学、影视等注重虚实表现的环境下,它在化合文学与影视虚实艺术后形成了独特的虚实艺术样式。其虚实艺术主要表现在电视散文诗的创作来源于生活之实,其成品是提炼生活精华之虚;电视散文诗内容叙事描写性段落为实,抒情议论性段落为虚;及其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三方面。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运用能激发编导的创作感悟;能诠释电视散文诗的意境和蕴涵深厚的主题;能创造电视散文诗的美感。我们在构建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时要抓住四个重点:注重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审美素质的提高;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要以虚为主;要像画面一样重视声响的创作;人物是电视散文诗绝对的主角。

1.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成长环境

电视散文诗作为一门艺术样式诞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它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虚实艺术美学的熏陶,由于它又是诗画化合的一个新生儿,其虚实艺术更多地继承和发扬了其“父母”——文学与影视的虚实艺术基础。

1.1电视散文诗成长于中国传统文化虚实艺术美学的社会环境中

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萌芽于中国传统哲学讲究道、无、理、气的哲学思想中。古代艺术家们将其引入艺术思想中,使之成为古代艺术辩证法的思想核心,并广泛应用于中国几千年的艺术创作中。韩林德在其专著《境生象外》中指出,若想使书画作品中“实”的有笔墨处妙趣横生,必须在“虚”的无笔墨处下一番功夫。清代蒋和在《学画杂论》中强调“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也是在肯定“虚”的无笔墨处在书画中的主导地位。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不仅文学讲究虚实,建筑、绘画、戏曲、音乐等也都讲究虚实艺术的运用,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上的电视散文诗当然也努力遵循和应用中国传统文化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

1.2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植根于中国文学虚实艺术土壤中

中国古典诗歌是一门讲究虚实艺术的文学样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提出“境生象外” [[ii]]的诗作观点,认为凡是具有深远意境的艺术作品,都是在具体有形的实象之外,还存在一个与此相联系的无形虚象,因而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宋代范唏文讲究在诗歌创作中情与景的虚实,他说“《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iii]]示意通过描写景物来表现思想感情。在当代散文创作中,也非常讲究虚实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是贾平凹的散文。他的文化散文虚实并济,思想与情感并重;他写禅思美文,理不见证,情未抒实,娓娓道来却感染人心。至于风情类和世相类散文也都虚实结合,情理相应,触目染情,释手难忘。电视散文诗是一门电视文学艺术,它的创作基础是散文诗,而散文诗就是化合中国古典诗歌和散文的优秀文体,所以说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植根于文学虚实艺术土壤中。

1.3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孕育于影视虚实艺术门类中

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表现之一便是逼真性与假定性的统一,影视的逼真性来源于其画面的照相本性,影视的假定性是说影视艺术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机械照相式反映,必然凝聚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影视虚实艺术还表现在推动剧情的主要人物的虚化缺席处理与对剧情的无时无刻的在场威胁和影响;通过透过情节中主人公的梦幻、幻觉、自由联想等下意识的冲突,曲折揭示现实加于其心灵上的种种烙印;通过舞台(银幕世界与现实)人生两个对立的世界的相互交织形成的现实与假定的对立等虚实表现形式。电视散文诗声画结合的外在形式说明其本质是一门电视艺术,它孕育于影视虚实艺术门类中,肯定要继承影视作品虚实结合这一优秀艺术形式。

2.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具体表现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题画》云:“江馆清秋,晨起看竹,……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心中之竹也” [[iv]]。在这里,“眼中之竹”是展现于眼际的客观存在,是“实”;“胸中之竹”是创作者对“眼中之竹”的体验和感受,是“虚”;“手中之竹”是创作者“胸中之竹”借助于笔墨线条的物化,是“化虚为实”的艺术形象。从“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又从“胸中之竹”转化为“手中之竹”,也就是“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艺术创作过程。

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同样贯彻于它创作的全过程,从创作来源到成品本身,从作品的内容到作品的表现手法,电视散文诗就是编导对现实社会生活及文学作品的电视虚化过程,又是编导通过具体的现实的画面与声音等呈现文学作品主题和意境与自身情感和观点的过程,同时又是编导将影视声画艺术与作品文学艺术二者的优势结合而创造出的实在的同时又是艺术的虚构的作品。它处处都表现着的虚实相生、以实化虚、以虚达实的艺术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