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范文

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精选(九篇)

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

第1篇: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范文

关键词:法治思维;艺术管理学科;法治教育

随着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兴起与发展,高校艺术管理学科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作为艺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基,高校艺术管理人才的教育是为文化产业和艺术组织的发展培养能胜任实际管理工作的实践性管理人才。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现代管理逐渐步入正规的法治管理,从教育背景来看,高校学生一般是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相对较高的群体,而不断发生的社会事件反映了高校学生法治意识的淡薄,法治思维的缺失,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传统的高校管理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的法治管理。艺术管理人才的法治思维如何,决定了未来艺术文化产业的繁荣程度,作为输送艺术管理人才的主阵地,艺术院校应当也必须强化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

一、我国高校艺术管理学科的发展

国外的艺术管理学科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艺术管理学科。计划经济时代,艺术管理学科重艺术素养轻管理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随着文化市场体系的健全,各类市场主体的竞争,重艺术轻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艺术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重管理兼艺术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主流,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艺术管理人才。虽然艺术管理学科在我国已经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但是不得不承认该学科教育教学的研究仍处于不断探索阶段,随着现代管理步入正规的法治管理,高校艺术管理教育与法治中国建设下的艺术管理人才需求出现严重的偏差,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完备,法治观念的缺失,价值观选择的迷惘,导致其已无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法治经济的建设提供支撑,加强艺术管理学生法治教育已迫在眉睫。

二、艺术管理学科渗透法治教育的必要性

2014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中央全会的形式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重大方针,2015年4月《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出版,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教,提供了权威教材。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加快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建设。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现代管理逐渐走入正规的法治管理,对于艺术文化产业来说,政府作为艺术文化产业的管理者,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履行政府职能,文明行政,不断提高执法水平:企业作为艺术文化产业的经营者,要依法经营,遵守市场规则:公民作为艺术的生产者,要自觉守法,依法维权,切实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作为艺术文化事业的接班人,艺术管理人才的法治思维如何,决定了未来艺术文化产业的繁荣程度,而艺术院校作为输送艺术管理人才的主阵地,必须肩负起培养人才的时代使命,强化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

加强法治教育是建设校园法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当前的管理教育忽视了法治思想和理念的培养,造成学生法治观念的缺失,导致学生价值观的迷惘。当前的艺术管理学科大都作为艺术类招生,艺术生追求个性,思想活跃,正处于思想成长,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新媒体在商业化运营模式下,往往只关注自身利益诉求,导致舆论引导有失偏颇,造成公众法治意识低下,公德底线模糊,严重影响艺术生价值观的构建和健康人格的塑造,因此学校加强法治教育就显得极为急迫与重要。

法治经济要求其管理者和参与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法治思维。在法治经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一代代经过法治教育的高素质艺术管理人才,必将成为未来社会执法者的主体和守法的楷模,他们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快法治经济的建设。加强法治教育,有利于培养其法治思维,为法治经济提供理论支持。

加强法治教育是学习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一代代经过法治教育的高素质艺术管理人才,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的监督主体,也会成为社会的“校正力量”,他们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将来装点美好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加强法治教育,有利于根植于法治精神,为依法治国提供智力支撑。

三、艺术管理学科渗透法治教育的举措

艺术院校作为输送艺术管理人才的主阵地,弘扬时代精神的灯塔,应当也必须强化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深呼吸式地读书,进行灵魂洗礼,以增强法律意识,培养法治思维:引导学生积累完备的知识去提升见识的格局、转化胆识开拓创新,确实把法治教育纳入高质量艺术管理教育体系当中:激发学生的批判意识,引导他们从社会良知出发,用法治思维方式对自我和社会进行反思批判,确实让法治精神根植于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引导学生深呼吸式地读书

一代代经过法治教育的高素质艺术管理人才,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必将成为未来社会守法的楷模,也会推动文化产业与和谐社会的发展。强化法治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深阅读是铸就灵魂的法宝,也是培养法治思维的最佳方式。

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信息过剩时代,毫无防备之下铺天盖地的新鲜信息已经扑面而来,它的到来让人无法抗拒。信息时代的高素质艺术管理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了解外部世界,阅读已经成为人们与社会联系的方式。媒介传播渠道的丰富使阅读变得随手可得,触手可及,口袋装手机,知道天下事。网络便捷下的快餐化阅读,市场化浪潮下的娱乐性阅读,工作生活压力下的功利化阅读,巳然无法使思维沉淀,浏览的随意和快速反映了当下社会心态的浮躁、懒惰、功利。深呼吸式地阅读,令人潜下心来走进文字,用心感悟,与作者对话交流,达到思想共鸣。用心去阅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让人终生受益:用心去感悟,一本好书让人清静、舒适,滋养心灵世界:深呼吸式地阅读,培养人的优良品格,开阔胸襟,使人汲取无穷无尽的力量,深呼吸式地阅读是铸就灵魂的法宝,也是培养法治思维的最佳方式。

(二)引导学生积累知识、见识、胆识

高素质艺术管理人才想要成为有担当、能担当的主体,完备的知识是前提,这就需要学校将成才教育和成人教育相结合,通过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强化道德支撑,帮助其在头脑中逐步树立法治信仰,为将来担当重任做好知识准备。有了知识,见识的格局才有所提升,有了胆识,见识才能转化成成就,批判意识才能发挥出来。

艺术生向来重专业轻文化,缺乏文化沉淀,殊不知完备的知识是见识的基础:见识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四方友的结晶,来自实践,是胆识的定心丸:胆识是胆量、胆略,是开拓创新的关键钥匙,出自社会生活的历练,是见识的提炼升华。引导学生积累知识、见识、胆识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引导学生积累知识,要善于将知识转化为见识,将见识转化为胆识,用完备的知识去扎实基础,用深邃的见识去扩展思维,用雄浑的胆识去开拓创新。

(三)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一代代经过法治教育的高素质艺术管理人才,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的批判主体,也会成为社会的“校正力量”,他们将用法治思维方式对自我和社会进行反思批判,为构建法治社会夯实基础,为法治中国的发展与变革提供新的精神资源、创新思维与创造力,而今天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批判,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讨伐、批斗、打击,现代人将其妖魔化,它是人们借助理性对某一对象认真审视,通过深刻反思与质疑,凭借敏锐的判断力,清醒的头脑、理智的力量而做出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它是不因权威与流行而认同,但也不必然会站在其对立面的理性思维方式。

当今知识社会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决定了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所处的地位。要不断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大学作为汇聚智力、科技与精神资源的高地,弘扬时代精神、引领社会发展的灯塔,必须肩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使命,承担起反省与引领社会的时代责任。然而当前“知识本位”的教学仍广为流传,以教师为中心,视教材知识为真理,迷信于名家意志,盲从于专业权威,听不到与众不同的意见,缺乏怀疑精神,沦为随遇而安的社会旁观者,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的缺位已经严重阻碍了知识的增长,压制生命的灵动,影响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升。学校应鼓励学生不满足现有知识,大胆地质疑已有结论,合理地挑战权威,摆脱惯性思维的桎梏,走出固步自封的狭隘境界,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理所当然地将现有知识视为有待检验、分析、批判的对象,在大胆怀疑、审慎反思与理性探究中解决问题,理所应当地从社会良知出发用法治思维方式对自我和社会进行批判,在深刻地反省、理性地质疑中向现存秩序发出挑战并促其变革,使其具有独立的人格,洋溢着明辨是非的智慧,为构建法治社会夯实基础。

第2篇: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范文

关键词:中职;政治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人才的需求有了新的需求,这给中职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契机。在中职教育体系中,政治教学却一直采取着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与时代的特征是完全不符的。而且,在新形势下,中职政治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教师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之一。

一、创新思维的含义及其特点

创新思维指的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让学生学会对事物融会贯通,并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新的思考。通过这些新的思考,进而让问题的解决的方式有了新的方向。创新思维是现如今中职学生特别需要的一个特质,具备了创新思维能够让很多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轻松。与其他思维方式不同,创新思维具有很多独特的特点。其中,发散性、深刻性和独创性就是其明显的特征。具备了思维的创新性,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加独辟蹊径,并对自己的结构体系进行一个重新整合发展。

二、中职政治教学的主要现状

目前,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持续推行,在中职院校中,传统的中职政治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传统的中职政治教育中,政治教师的教学往往都以“说教”为主,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情绪完全不能被调动起来。加之政治内容本身就比较枯燥无味,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又较弱。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也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并对政治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根据相关调查,在中职院校中,学生逃课率较高的课程便是思想政治课程。即便不逃课,很多学生在课上也是“人在心不在”的状态,要么是悄悄玩手机,要么就是做其他学科的作业。真正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听课的学生数量屈指可数。

三、在中职院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体系也变得日益完善。而中职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承担着培养双向人才的重要使命和作用。目前,很多的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能力较差,就更别提所谓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了。而这些存在于学生身上的局限性也让中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真正适应时展的需求,并与时展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因此,在中职的政治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学习,学生有了更为丰富的知识结构体系,并逐步形成独特的个性和思考方式。这些都能成为学生未来成功进入职场的有用筹码。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大部分中职院校都调整了自己的招生人数。大量的扩招让学生的生源质量不可避免的大幅度下滑。现在的中职学生理论学习能力较弱,对于政治学习缺乏基本的兴趣。因此,中职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渐渐忽略了。而此时再提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并利用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方法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处理。

四、中职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一)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中职的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充分尊重学生,并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基本前提。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根本无从体现,学生仅仅进行着单调的机械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是明显行不通的。新形势下,课堂不应该仅仅是课堂而已,教师也不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导师。在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模式下,课堂应该是学生和教师进行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而教师也应该只是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引导者。在思想政治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始终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例如,当教师就一问题要求学生发言的时候,教师不应该对学生给出的答案给出过于果断的正误判断。即便学生回答的问题有一定出入,教师也应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肯定学生积极发言的行为,为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提供有力的氛围。又如,对于在政治课堂上存在分歧的问题,教师不应该“一竿子打死”,而是应该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在讨论中各抒己见,进行头脑风暴。这样的方式既能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又能让学生之间的思维形成相互的碰撞,有助于创新思维模式的形成。

(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定位

在中职政治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定位也十分重要。正确的角色定位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性思维也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敢于养成向权威发出挑战和质疑的学习精神。在挑战和质疑中,学生学会了不盲从,有了自己的思考方式,自然而然也就逐步形成了开放的思想和新颖的思维方式。其次,政治教师也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认真提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想法。这种互相促进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融会贯通,并在课堂上变得更加自信。这些角色定位的转变都有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性思维。

(三)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中职学校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就业,而很多中职学生虽然理论学习能力较弱,但是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政治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质,让学生多参与一些社会实践,并在社会实践中逐步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政治课上一些内容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科技活动或技工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应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积极思考,勇于动手,在实践中体会创新思维带来的快乐。

五、结语

在当前形势下,学生的创新思维非常重要。任何一门课程都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教学目的,对于中职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也不例外。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能够让学生的未来发展变得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林胜德.中职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28):125-126.

[2]胡金胜.创新思维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62.

第3篇: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范文

关键词:创新思维;高三;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08-0291-02

国家强大,社会进步,民族振兴,归根到底必须依靠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最宝贵呢?创新型人才最宝贵。创新就是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新型人才只能通过创新教育来培养。所谓创新教育指的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也就是,是指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指导他们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

一、如何培养高三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起到教学主体的作用,但是当今课堂中多数教师仍旧占据主体地位。所以说,高三学生培养创设思维意识,首先需要意识到自身课堂的主体作用。创新意识是指学习者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的一种心理取向。创新意识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也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世纪之交,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信息化,经济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已成为影响我国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新时期下,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高三学生应该重视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的,学习过程中,时刻以创新为导向。具体来说,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但做到“上不封顶”,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之后,注重深入挖掘教材知识,并敢于突破课本知识,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放宽思维,多点质疑,多点新思想,不要压制自己的奇思妙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去学习,带着问题进行自学,另外,学会对有疑问的问题进行质疑,培养自己的质疑意识,进而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外,学生正确处理好与教师的关系,逐步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

二、高三政治教育中创设思维培养的构建

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变迁,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利益结构、生活方式和思想形式,从而也影响着人们理解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变迁,对反思、超越经济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提出了要求。

(一)创新思维构建的规定

高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创思思维的构建内涵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本身为基础,在当今时代和社会环境下人们理解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精神和理念观念进行深入分析。思想政治是一种整体性的思维,一种整体观与全局观。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创新思维需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践发展的整体状况去探究理念。

(二)创新思维构建的形态

社会导向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凝结着人们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的理论回应和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践基本精神的总体理解。因环境和对象的整体变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需要立足于自身的理论思维、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所以对高三学生而言,创新思维的本质就是不断地进行思考,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践的各个领域之内,要求创新思维必须“四面出击”。

(三)创新性思维构建的具体形态

对于学生而言,应当提出以社会为导向思想政治教育,因环境和对象的整体变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自身理论思维、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学生就需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社会导向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对经济导向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承接和超越。因此,学生与社会的互建关系结构中运用反思性理论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矛盾进行批判性构建从而实现这种超越。

三、培养善于发现法律问题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创新意愿的培养,旨在意识层面上培养自身的求新求异的愿望,它能够激发学生自身不安分、不墨守成规的现状,并且引导学生在另辟蹊径从看似波澜不惊的问题中挖掘出新意。对于我国高三学生而言,课业日渐堪紧,想要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现法律问题,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其中重要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法律问题是复杂的,更是因为法律问题是动态的,处于变动之中。针对某些问题而言,在过去是法律问题,但现在却不是法律问题,或者过去不是法律问题但现在却是法律问题。针对此,我们学生就应该发挥创造性思维,对问题进行思考,进行仔细鉴别。只有将真正的法律问题揭示出来,才能够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表现出来,并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基于法学法律问题而言,真正的法律问题可以被看作为法律冲突,指得是关于法律要素之间的矛盾,法律要素指法律的构成理论、法律规范和法律实践的法律要素,如法律概念、法律原理、法律制度、法律规则、法律习惯、法律惯例、法律理想、法律技术、道德、政策等。如果法律要素之间没有矛盾或者基本没有矛盾,那么就不存在法律问题。具体来说,法律要素之间的矛盾包括:法律理论之间的矛盾;法律规范之间的矛盾;法律实践之间的矛盾;法律理论与法律规范之间的矛盾;法律规范与法律实践之间的矛盾;法律理论与法律实践之间的矛盾;政策与法律的矛盾;道德与法律的矛盾等等。上述这些矛盾能够激发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能够揭示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总的来说,针对同一性质的法律事务中,在社会发展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会有某种法律理论得到更多的人支持,成为主流的、占据支配地位的法律理论。这也是法律中的正常现象。法律规范和法律实践的情形也是如此。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才总是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法律现象中,由表及里,揭示问题的本质。另外,法律各要素之间互相影响,呈现出动态的过程。法律问题不断消失,又不断涌现。及时发现、揭示、提出新的法律问题,也需要创造性思维。当然,培养学生发现法律问题的能力,只能建立在扎实的法律概念、法律原理等法律基本功基础之上。

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在一般学生看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存在一定误区,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固定的思想教育模式,缺乏创新性,不足以培养自己的创新型思维。事实上,学生创造力形成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不容替代的作用。其中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辩证统一,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整合。因此,对于高三学生而言,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一,拟设,思想政治的学习中,学生借助教师的假设问题进行思考,着重培养自身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事实上,拟设的环境是教师提供的,但是完成拟设整个程序及最后的结果都是由学生完成的,由此说明,学生自身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对于我们学生而言,按照主人公的地位将自己巧设在问题的情境中,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并在某种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热情,进而提升学生的素质及创造能力。其次,列举,学生依据教师对教材中理论和观点的分析,深入思考这一理论知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同性和深刻性。最后,学生应该善于比较,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对思想政治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比较,利用比较分析法培养自己创新型的思维方式,激发自己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

[1]王凤杰.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3(4).

[2]资建民.培养创新思维推动思维创新———谈谈加强中小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问题[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3]胡伯项,孔祥宁.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政治理论课的改革[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4).

[4]何世凯.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1(11).

第4篇: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范文

党的十提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公务员法》第十二条所列举的公务员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中第一项就是: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公务员对于宪法和法律的遵守应当达到给世人树立榜样的程度,才能称之为模范。目前我国宪法的弱实施性,与公务员整体的宪法素养不高,未能积极主动地践行宪法有很大关系。我国著名行政法学者姜明安教授指出:“在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总工程中,培养和提高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治国理政的能力,如果不是最重要的分工程,也是最重要的分工程之一。”[1]党的十报告对于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即到2020年实现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法治政府首先应当是一个具有宪法理念的政府,宪法的首要功能是对国家权力的结构化调整,要形成权力运行规范,权责分明,公民权利有保障的政府。因此,要对公务员的整体普及法治理念,应当从源头抓起,其重点即应是对公务员进行宪法教育,这就是对党的十精神的贯彻落实。而对于公务员,尤其是公务员中的领导干部的宪法理念培养应当作为党的组织部门、政府公务员管理部门以及法学研究机构、宪法学学者共同钻研的时代课题。这也将推动现代宪法学的教育功能从法学大专院校向社会领域,尤其是向党政机关公务员拓展,应当建立起有针对性及实效性的公务员宪法意识培养体制与机制,未来宪法学应将培养公务员的宪法思维与宪治方式作为其重要的研究方向。

二、宪法学为公务员宪法意识的培养提供了知识储备

就法学教育而言,宪法课程在培育法律人才中具有基础性的功能。宪法学主要以宪法规范、宪法制度为主要架构,以宪法制定与宪法实施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并以分析基本的宪法现象和解决宪法实践领域内的基本矛盾为具体内容,立足于法学基础研究又具有法律应用价值,既突出了法学的理论内涵又具有法所应具有的突出的实践性。宪法学应将对法治人才的培养作为其主要功能。以往的法学教育主要定位为培养法律职业人才,主要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等。法律职业人才与法治人才是不同的。国家进行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建设其所需求的法治人才是多层次的,既有立法人才,又有法律服务型人才如律师、公证员,还有决策型人才,如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还包括了传统型的法律人才,即司法机关的法官、检察官等。法治人才比法律人才的范围更为宽广。政府部门的公务员作为法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具备法治素养和法治理念,否则公务员将迷失自己的行为目标与行动方向,将本属于人民的权力随意“挥霍”,形成国家不稳定的因素。可以说,要树立政党执政、政府行政的权威,就必须树立起法治的权威,而要树立起法治的权威,就必须树立起宪法的权威。因此,对于公务员整体的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培养与传统意义上的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有着方式、方法和制度上的本质区别。孙中山先生早在近百年前,就已意识到了国民的宪法意识提升对于国家制度建设的重要作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国家中推行“军政、训政与”这三个阶段。尤其是对于训政,主要的目的在于训练人民行使民权。他在1920年的一次演讲中说:“中国奴制已经行了数千年之久,所以民国虽然有了九年,一般人民还不晓得自己去站那主人的地位。我们现在没有别法,只好用此强迫的手段,迫着他来做主人,教他练习练习。这就是我用‘训政’的意思。”[2]实际上中山先生的寓意在于通过宪法的实践来培育国家基层政权及民众的意识和宪法理念。在西方从宪法制度的萌发到成熟状态,是其社会政治、经济与法治发展的产物。就我国而言,宪法与法治恰恰是不具备发育土壤甚至有诸多排斥性的传统文化基因的,中山先生正是基于我国历史传统的特性而设计了在全民中进行宪法思维普及的“训政”,我国目前所进行的普法教育与训政之差异就在于,训政不仅是知识的普及,还涉及到行为的训导,民主与法治的实践。今天要让国民树立宪法意识,首先需要提升公务员整体的宪法意识。“行政组织任务的完成不仅要求对行政机关本身予以合理有序的系统组织,而且要求具体从事行政活动的公务员必须是具有专业知识的官僚”。[3]这种专业知识中不可缺少的是宪法意识。

三、现代宪法学的发展方向是由理论性向实践性推进

宪法学的生命力在于指导实践和反映实践,而就我国目前宪法学的现状,著名宪法学家清华大学的林来梵教授指出:“中国宪法学,尤其中国式宪法解释学的发展,在当下基本上处于‘哺乳期’的成长阶段。如果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法治初兴以及大规模快速立法时代的到来,整个法学学科俨然成了一种‘显学’,那么其中的宪法学则属于这种‘显学’之中的例外,借用黑格尔描述哲学(家)的说法,宪法学也是一种‘在绿原上啃枯草的动物’。而且,由于我国现行宪法本身的实效性程度无法满足急剧转型时代各种利益的诉求,宪法学也与宪法一道,成为这个时代多种负面情绪的发泄对象,背负了‘万千幽怨集于一身’的沉疴。”[4]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2009至2011年15种CLSCL法学核心期刊共发表宪法学论文283篇,占论文总数的4273篇的7%,位列民法学、法理学、刑法学、经济法学、大国际法学、刑事诉讼法学之后居第7位。从论文的刊发量来看,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宪法作为一国根本法与宪法在一国法治中重要地位的价值,而目前我国宪法学研究大多关注于宪法研究的范式、宪法实施机制、公民个别权利与基本权利等领域,关注宪法学教育功能以及宪法学如何针对培养公务员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提供知识支撑的研究成果在这些法学核心期刊中是难以见诸的。在2012年“两会”答中外记者问中谈及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时说:“当然,我深知改革的难度,主要是任何一项改革必须有人民的觉醒、人民的支持、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这说明在一个国家的权力结构法治化中,宪法是必须得到一国中最广泛主体的公民认同并以国家与社会的双向呼应才能真正得以实施的。以其“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宪法学不能只停留在单纯的理论研究上,其整个学科体系建设更应关注现实,即如何通过整合资源来推动宪法学在党的组织部门与政府公务员管理部门以及各法学院校中教育功能的实现,以期发挥出培养符合我国宪法及法治实施所需法治人才的“训政”功能。目前,宪法学界所关注的宪法学的教育功能基本停留在学校这一层次的教育之中,关注宪法学教学及课程设置的研究成果也并不多见,并限于对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研讨、教材体例的批判等视角进行研讨,其立足点宏观性及整体性不足,缺乏从宪法学课程教学来达到对于宪法实践的推动,培育出高端法治人才的整体性研究成果。学者杜承铭提出应以建立面向21世纪的宪法学教学新体系为中心问题,建立21世纪宪法学教学新体系的基本思路是培养出适应于时展的21世纪法律专门人才的基本要求[5]。美国学者戴维·H·罗森布鲁姆在其为公共管理人员编写的教材《公共管理的法律案例分析》中指出,宪法知识不仅是律师和法官应该掌握的,作为工作的基本要求,公共管理者也应该掌握。公共管理者需要具备应有的行宪能力。如果公共管理中缺少宪法价值,美国政府就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同样,如果不能树立这些价值理念和尊重宪法权利,公共管理就不可能期望得到美国人民的支持。行宪能力应该成为美国公共管理教育中的重要内容[6]。这说明,在法治发达国家中,宪法学的教育目标及教育理念已然深入,这也反衬出我国宪法学教育教学与法治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尽管中美两国的具体情况的确相差较远,但是宪法保障人权的目标确实与社会主义中国立国的宗旨相契合。因此,宪法学的教育功能已经可以提高到“治国基石”的高度来审视。传统法律职业人员的职能基本上是围绕着司法活动来进行的,问题在于司法虽然是法治不可缺少的,但不能将司法理解为法治的全部,毕竟到了司法这一步,已经是法治的补救阶段,是消极被动的。因此,要满足于整个中国的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持续发展,需要的是整体化、全面发展的法治人才。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相关数字显示,近年来我国公务员的数量达689万人,还有88.4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群团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7]。随着每一年公务员的招考,其数量仍在增加,绝大部分公务员在政府部门,“政府有许多功能,但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正义的服务。”[8]就一个国家而言,最能体现正义、公正、平等的制度就是宪法制度,因此公务员理应成为维护宪法尊严,推动宪法实施的力量,通过公务员的履职行为,让宪法成为权力的制约器和权利保护的坚实后盾。新时期宪法学教育功能定位的意义就在于将理论性的宪法学向实践中的宪法学推进,而推进的重点放在跨越校园的学堂式教育方式,让宪法学教育出世入世,融合到对我国公务员的法治理念的培养中来,发挥其对我国宪法实施与法治国家建设的推动作用,这也是宪法学教育功能转型的核心价值定位。

四、现代宪法学主要功能的转型

(一)确立转型方向在中国从建立法治阶段向深化法治阶段发展的历史时期,不仅对法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法学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内在动力。宪法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重要战略地位。宪法学作为法学的基础性学科,其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也同样具有基础性。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非常讲究实用,宪法学也不例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有一套衡量科学性的指标,研究要从经验事实出发,要有问题意识。我国宪法在法治国家的法治体系架构中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并没有能得以完全体现,宪法学的研究更多的是封闭于自我体系之内,难以发挥出一门学科应当具有的功能。因此,立足于宪法学课程对于我国宪法实施推动和法治国家建设的核心价值定位,当下的宪法学教育应以中国法治建设的需求及制度短板为切入点,挖掘宪法学所应具有的实践理性,并立足于我国的现实,通过宪法学的实践精神来推进宪法学教育功能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培养法治人才的价值目标,从而通过宪法学的教育训导功能强化公务员整体的法治实践能力,以宪法学教育推进宪法实践,通过法治实践推进宪法的实践,形成教育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又通过具有良好宪法素养,法治精神的公务员的法治实践来带动社会整体的宪法意识与法治理念的提升,从而形成循环运动式的训导模式。只有整体的宪法意识的形成,才能让公民以其权利意识来督促公务员依法行宪,通过国民的外在压力来促发政府依法行政的内在动力。(二)宪法学应以训练公务员的宪法思维作为研究内容其一,作为先导,应当要让公务员学习的是宪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的是当前宪法的架构体系、宪法制度的价值导向等问题。宪法知识对宪法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因为知识是意识的基础,意识是思维的前提。其二,要让公务员理解宪法思维的树立与依法行政之间的关联。宪法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大法,实际上为法治政府搭配了权力结构,并且也明确了权力运行的终极目标: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也是依法行政的要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宪法思维和宪法理念,法治政府难以建构,只能是空中楼阁。其三,对公务员实施宪法教育的目标在于将其培养成为法治人才。宪法学作为法学核心课程,其目标应立足于法治人才培养,价值取向应立足培养法治人才的实践能力,而法治人才的实践能力与其他专业人才有其独特之处。就法学而言,其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是相连接的,因此如何将公务员培养成为法治人才则是理论界、实务界与公务员管理部门共同合作与研究的重点。其四,公务员宪法教育的延伸。在我国宪法实践欠缺的背景之下,如何把握对公务员宪法的实践性教育和培养公务员的宪法实践能力是现代宪法学研究的难点和重点。其五,公务员宪法教育的分层化与分类化建设。公务员队伍本身所体现的分层次性和分类别性要求对其的宪法教育应与之相配,应根据公务员不同的层级、职级、岗位及职业方向来设计宪法教育的体系及内容以及教育的方式。其六,宪法学教育对于公务员的培养模式及质量保障关系问题。宪法学教育应适应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及经济区域发展需要之规模与模式的调整。对于涉及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以及区域性经济体建设,如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经济区,其规划设计,城市间协调发展等等改革与建设内容,其对于法治人才的需求是刚性的。因此,公务员的宪法教育应当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实践的需要以及对于与产业挂钩的复合型法律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

五、“训政”思想对现代宪法学研究的启示

第5篇: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范文

论文摘要:培养造救人才是维新派进行变法维新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形成了系统的人才观。他们把培养人才看作是变法维新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十分重视政治人才的培养、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力提倡培养人才的群体观念。对维新派的人才观进行总结和研究.对当今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十九世纪末,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救亡图存成为中国社会的主题。时代呼唤着一股新生的力量来挽此狂澜。维新派作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倡言变法,谋求富强,给奄无生气的中国注人了生机。为完成变法大业,维渐派深深感到对人才的需要,这些人才就是不同于旧式封建文人的新式知识分子。培养和造救人才就成为维新派进行变法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而形成了系统的人才观。

首先。维新派把培养和造救人才看作是变法维新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维新派清楚地知道,要实现维新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国家富强起来、依靠那些“摇头顿足,高吟低咏,惟腐烂文数篇”的从科举中选的封建知识分子是不行的。必须重新培养和选择一批新的人才。维新派认为,不论是政治的革新还是经济的建设与改造,都急需大量具有新思想、新才干的新人才。然而,中国几百年来传统的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严重地扼杀、摧残人才,通过科举制度培养出来的人才已不适应时展的要求。因此,培养和造救新式人就成为变法运动中一项十分重要、不容忽视的工作,今变法之道万千。而莫急于得人才”。为了给变法维新运动提供大量的人才,康有为于1890年在广州长兴里创办万木草堂。“各省学子,千里负岌,闻风相从。前后达三千人”习。这些人有许多后来成为时代的栋梁之才。万木草堂实际上成了康有为培养维新变法人才的基地。变法能否取得成功,人才是关键问题。为使大量新式人才为国家所用,他曾多次向光绪皇帝上书,提出要大力搜求天下才俊。议筹变法之方。他还建议设立制度局于内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在午门设立“上书所”,允许天下士民自由上书,广开言路,从中选择人才‘维新派虽有通过皇帝摧用维新分子之意,但也向皇帝提出了人才与变法的关系。对于这一点,梁启超曾明确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有非常之才,则足以济非常之变”。诸如练兵、开矿、通商等事务,必有人才为之操作。方可成就,所以人才是变法能否成功的前提。谭嗣同说:“求保国之急效,又莫捷于学矣。”习“变科举而后可造救人才,而后可变一切之法。他把变科举、兴学堂、培养人才看作是变法维新的当务之急。

其次。维新派非常注意政治人才的培养

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由低层到高层逐渐发展的阶段。在维新运动以前,中国人学习西方,主要是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对人才的培养往往重于实用技能。而在维新运动中,变法的范围极其广泛.甚至包括政治制度的变革,所以维新派对“通才”,尤其是对善于“言政”的人才更加注重。康有为在广东万木草堂讲学期间。就注意对“言政”人才的培养。他说:“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巫于教育。他把培养人才作为开展政治活动的重要手段,在讲学中,康有为一反当时的传统。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许多大胆改革。在开设课程上。他专门把政治原理学、中国政治沿革得失、万国政治沿革得失、政治应用学、群学列为一种课程—经世之学,从而培养学生对政治的敏感度,足见他用心良苦。在讲课方法上,他把学术和政治结合起来。和学生们共同研究。如事先让学生搜集资料,然后和他们一起研究中国几千年来的学术源流与历史政治的沿革得失以及有关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知识。同时还让一部分造诣较深的学生协助自己着书。从而提高学生对政治的兴趣和“言政”的能力。学生们在康有为的教导下。“每轻视八股,于考据训话,亦不甚措意,惟喜谈时务,多留意政治,盖有志于用世者。康有为对政治人才的重视正如有人所说:“先生之诲人也。期在造就有用之人,非欲养成死啃章句之陋儒。故草堂相处。往往脱略形迹,凡所以启发智慧者.先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术政治,表里相结合,所谓坐而言。能起而行之者也。 “.为了政治改革.康有为曾建议光绪帝:今欲改行新政……特开立法院于内庭,选天下通才人院办事,皇上每日亲临。王大臣派为参议相与商榷。一意维新。立法院是国家的政治中枢机关,其办事人员不是仅仅拥有实用技能的人就能够胜任的。而必须是既有实技。又能言政议政的“.通才”才能担当此任。

在培养政治人才的问题上。维新派认为,鉴于旧式知识分子的无实无用,必须大力引进“西学”。学校在开设西学课程时,要包括西政、西艺、西文。在西政与西艺之间。又要本着先政后艺.以政为本,以艺为用的原则。教育要先培养政才。后培养艺才。梁启超说:‘“启超谓今日之学校。当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维新派针对当时洋务派片面强调艺学,提出激烈的批评。说洋务派学西学,“言艺之事多。言政与教与事少。其所谓艺者.又不过语言文字之浅。兵学之末,不务其大,不揣其本.即尽其道。所成已无几矣。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最多只能够“上之可以为洋行买办。下之可以为通事之西奴。如此而已因而梁启超说:“今中国所患者无政才也。”他在湖南时务学堂担任总教习时提出。研究经世之学。除了研读六经之精意和博观历朝掌故沿革得失外。还必须用西人之公理公法以证明。要探求天下积弱之由和富强之道.就需要“,证以西国近史宪法章程之书,及各国报章。以为之用,以求治今日之天下所当有事”。因而,他把‘运法安定经义治事之规,近采西人政治学院之意”作为时务学堂章程之一。从中足见其对政治人才之重视。

第三,维新派为使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大力提倡培养人才的群体观念

维新派认为,要完成变法大业,不是几个人所能办到的事情,它需要很多人的支持和参与。仅有人才是不够的。还必须形成一个庞大的人才群。作为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却遭到列强的多次侵略,甚至被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所战败.原因就在于中国人“散而不群,愚而不学之故也”。康有为举例说:“象马牛驼不能群,故 人得制焉。如使能群,则至微之蝗,群飞蔽天,天下畏焉。况莫大之象马而能群乎?”他进一步指出:“故一人独学,不如群人共学;群人共学,不如合什百亿兆人共学。学则强。群则强。中国欲自强.“惟有合群以救之”只有“合众人之才力”,“合众人之心思”才能挽救危亡。因而康有为指出:“挽世变在人才。(成人才)在学术,讲学术在合群。维新派不仅从思想上重视人才群体的作用,而且也付诸于实际行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义愤填膺,他们以省籍为单位到都察院上书请愿。康有为认为“士气可用”,抓住时机,联合18省130。余举人在宣武门外达智桥松摘庵集会,联名向皇帝上书。这次上书,史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政治影响。它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开士人群体干政的风气,维新派从中也更加认识到人才“合群”的重要性。梁启超对人才“合群”的作用是这样认识的:“道莫善于群,莫不善于独,独故塞,塞故愚。愚故弱,……群故通,通故智,智故强。”“虎豹狮子。象驼牛马,庞大傀硕,人监之驾之。惟不能群也。非洲之黑人。印度之棕色人。美洲南洋澳岛之红人,所占之地。居地球十六七。欧人剖之铃之,若槛狮象而驾驼马。亦日惟不能群之故。 “能否建立起人才群体。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为了集聚人才,使之形成一个大的群体。维新派通过建立学会来拢络人才。康有为认为:“中国风气,向来散漫。士夫戒于明世社会之禁,不敢相聚讲求。故转移极难。思开风气。开智识,非合大群不可,且必合大群而后力厚也。合群非开会不可。梁启超说:“先生(康有为)又以为凡讲学莫要于合群,盖以得知识交换之功,而养国体亲爱之习。自近世严禁结社。而士气大衰。国之日屏,病源在此,故务欲破此锢习。可知维新派是为了易合群”以开风气而挽世变,从而组织学会的。他们利用学会来“广联人才,创通风气”。扩大维新宣传的影响,争取官僚、士大夫之间的团结,从而形成一个人才网。为了加强学会在社会上的影响,他们在北京、上海成立了强学会。北京、上海强学会的成立,使当时“风气渐开.已有不可抑压之势”,各地学会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第四,维新派在人才培养上,注重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6篇: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047-02

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注重基础知识,忽视 发展 个性及培养创造力。在中职政治课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总是老一套、实行"一言堂"的灌输,让学生背条条框框,使学生感到厌烦,对思想政治课学习没有兴趣。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要有创新意识,要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笔者特对中职政治教学创新教育的举措作如下探讨: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近年来,随着高中扩招,中专、技校、职业高中的生源素质逐渐下降。一方面,这些学生由于在小学、初中未能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致使中考失利。另一方面,上中专、技校、职业高中是许多学生一种无奈、被动的选择。因此,这些学生大部分缺乏学习动力。进入新的学校后,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有的学生会激发出新的学习动力,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其思维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富于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新时期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与现实相适应的新观念,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个人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必须建立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内在统一的新价值观;确立灌输社会规范与培养能力和个性有机结合的新任务观;确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活动方式有机结合的新方法观;确立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新素质观。首先,要改变对创新教育的一些错误或模糊认识。政治学科严密的逻辑性、理论性的特点。使得一些教师认为在政治课教学中无创新可言。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还占统治地位,既压制了学生思想的自由空间,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挫伤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其次,要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关键要有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如果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它就会用高超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激励学生发挥创新能力时又相应指出不足之处,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创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发展创造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动脑思考。创设问题意识环境,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只有在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具有的问题意识才能充分表露和发展。教学活动中应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积极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鼓励学生对前人的 科学 理论和传统观点有一个大胆的质疑精神,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的提问,在争辩中某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构思以及别出心裁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充分肯定,并对其合理的、有价值的一面,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学生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发现矛盾,为解决矛盾寻找突破口,探索的过程往往也是思维的创新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引思,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教师应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学生没能提出而又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是在重点、难点、社会热点和思维盲点处提出问题。这类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具有思索的过程,能引起学生认识的升华。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沿着问题思考,引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发散思维是指一种沿着各种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全方位立体思考,是从各个不同方面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具有开放性、广阔性的特点,它是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观察、思考、想象,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方案或者假说的一种思维方式。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围绕问题进行发散思维,既有利于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能用前所未有的新知觉去认识事物,提出新的创见,具有多向性和跨越性的优势,又有利于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这一事件,我要求学生分别从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和哲学常识的不同角度去分析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能从经济上说明,这一事件对人类开发太空资源具有深远意义;从政治上看,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从哲学的角度看,再次证明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从类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规律认识和改造世界。发散思维是一种新的能力,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强训练,才能熟练地掌握并运用。

总之,中职思想政治课担负着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的重任。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彻实施创新教育思想,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惟此才能不断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建设者、领导者。它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任重道远的。

参考文献:

[1] 李红卫;培养创新思维促进中职政治教学[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32期

第7篇: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范文

【关键词】职校 思想政治课教学 创新教育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4-0178-01

作为一名职业中学的思想政治课专业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创新教育实施中,担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创新教学。

一 创新教学是社会对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在要求

创新教育不仅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是学生个体素质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在要求。传统的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政治教师,而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的目标就是让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职中学生们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在社会中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怎样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初步的规划。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新标准的试行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供了机遇。

二 创新教育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具备创新素质

教师的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先决条件。要达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创新目的,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创新素质。

1.教师要从传统型教师向创新型教师转变

首先,教师要树立“面向全体,开发潜能”的教学观,要把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造性教学方式。要把教师教懂、学生学会的观念转变为教师懂教、学生会学,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其次,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平等、和谐的气氛可使师生互动、互感、教学相长。

2.教师要与时俱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渊博的知识,能灵活熟练地掌握教学方法,并且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征服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形成教师的亲和力,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 在思想政治课创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策略方法

1.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是创新的动力,是成功的先导。为此,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兴趣,勤于积累资料素材,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将语言技巧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新意识。例如,笔者在讲述《经济政治与社会》中的“商品的交换和消费”这一内容时,讲了这样一段话:“商品”是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走进商场,商品琳琅满目。你是否思考过所有物品都是商品吗?为什么人们需要商品?又为什么需要通过交换才能获得商品?同是饮用水,为什么会有贵贱之分呢?等等。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创新思维也由此激发起来。

2.巧妙设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动力

教学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疑问,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激励诱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得到的不仅是“成功”的,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可以运用台湾教育家陈龙安提出的“假列比替除,可想组六类”十字口诀法进行创造性的质疑问难,来不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假”:“假如”。即要求学生对一个假设的情景进行思考,假如我是某企业的厂长,将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假如假冒伪劣产品盛行,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将会带来什么危害?又如,交换价值可用什么概念来替代?使用价值可用什么概念来代替?除了商品有使用价值,还有哪些物品、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如果不同的商品相交换是由各自的使用价值大小决定的,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等等。

3.在创新教学中塑造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创新个性

塑造创新个性,提高学生创新的心理素质,应着重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积极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性格,教导学生在任何不利环境下都要坚定信念,不断地鼓励学生;同时,作为老师,要激励学生百折不挠地去追求、去创新。中职学生正是强身体长智力的黄金时期,思维在时刻创新,理想在一步一步接近,此时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的创新,就能为理想的帆船装上强劲的引擎,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叶上雄.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2000(2)

[2]李翠泉.创新教育与教师观念的更新[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4)

第8篇: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范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素养;应然分析;实然分析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素养结构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保障和长效机制,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素养的应然分析

笔者认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素养结构应该是价值、能力、知识三个维度相统一的“三维结构”。

1.价值维度素养

价值维度素养是高校辅导员素养结构中的“核心素养”,也是高校辅导员素养结构中相对隐性的素养形态。它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两个方面的素养。思想政治素养可分为四个层面:首先,要求辅导员具有一定的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知识;其次,要求辅导员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较强的政治敏感性;第三,要求辅导员具有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崇高的人生追求;第四,要求辅导员对是非、善恶、美丑和各种人际关系等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高校辅导员的道德品质素养则从以下六个方面得到体现: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评价、道德行为方式、道德行为习惯等。道德认识是高校辅导员对品德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道德情感是高校辅导员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意志是高校辅导员在实践中按照道德规范进行行动抉择、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和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力;道德评价是高校辅导员用已经内化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对自己或他人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言行进行分析、鉴别和判断的活动;道德行为方式是高校辅导员道德活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道德行为习惯则指高校辅导员无需外在监督即可自动实现的道德行为经过反复强化而固化的行为习惯[1]。

2.能力维度素养

能力维度素养包括组织管理、沟通、创新、心理教育四方面的能力。(1)组织管理能力包括组织、管理两个方面:其中组织能力可细分为指挥能力、决策能力和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可细分为基层组织管理能力、制度管理能力和行为管理能力[2]。(2)沟通能力:沟通是辅导员把学生组织起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是辅导员激励学生、实现引导职能的基本途径。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有针对性地解决工作实践中学生所引发的各种问题。(3)创新能力: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带来新的挑战,客观上要求高校辅导员在工作实践中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辅导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以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3]。(4)心理教育能力:主要指辅导员应该具有开展心理素质培养、进行心理问题疏导和心理疾病防治的能力。

3.知识维度素养

知识维度素养表现为四个方面内容:(1)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素养:思想政治教育素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直接相关,是辅导员知识维度素养的核心。(2)现代管理学知识素养:辅导员事务性管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辅导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现代管理学知识。具备一定的现代管理学知识是提升辅导员组织管理能力的基础[4]。(3)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素养:辅导员的心理教育能力是建立在相关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基础上的。高校辅导员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素养有利于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给予有效的疏导;有利于调节自身的工作情绪,克服心理焦虑和职业倦怠。(4)

法律知识素养:法制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才能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才能在法律框架下正确地处理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综上所述,从应然的角度来看,高校辅导员的素养结构是一个由价值维度素养、能力维度素养和知识维度素养构成的“三维”结构。在这个三维结构中,能力维度素养与知识维度素养关系密切,而价值维度素养与知识维度素养的关联程度相对较低。

二、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素养的实然分析

1.价值维度素养的实然分析

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日趋发展,辅导员的价值维度素养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坚定的政治方向,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辅导员队伍的价值维度素养整体较高,基本适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我们调查、走访了5个城市20所高校的主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辅导员绩效考核的中层领导,结果表明,有15位中层领导对目前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素养“很满意”,占75%;3位持“比较满意”态度,占15%;2位选择“不太满意”,占10%。另外,其他人的相关调查也基本支持这一结论。文婷曾于2006年4月以“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状况”为主题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二期全国高校班主任、辅导员骨干培训班的200名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179人认为目前辅导员队伍在“为人师表”方面表现“良好”或“较好”,即有89.5%的人给予了积极的评价[5]。

同时,我们还从学生和教师的评价角度对辅导员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和教师对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素养评价较高:学生有77%选择了“高”或“较高”;教师则有83.5%选择了“高”或“较高”。

笔者认为,辅导员价值维度素养整体较高可能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首先,长期以来我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新时期辅导员队伍主要来源于大学生群体,其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素养在大学期间就已经得到良好的熏陶与培养。其次,高校在引进和考核辅导员时,比较重视价值维度素养的考察,在源头上保证了辅导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素养。再次,高校及相关部门重视在职辅导员价值维度素养的培养。我们对长沙河西几所高校的辅导员的调查表明,85.6%的辅导员认为他们在职期间所接受的最多的是价值维度素养的培训。2.能力维度素养的实然分析

与价值维度素养比较而言,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能力维度素养还存在不少缺失,尚待进一步提升。武增勇曾对上海松江大学城136名辅导员进行过一项调查,在回答“您认为辅导员哪些方面的能力有待加强”时,60.7%的人选择了组织协调能力,57.4%的人选择了心理调适能力,55.7%的人选择了创新与科研能力,45.9%的人选择了行政和党务工作能力,43.4%的人选择了人际交往能力[6]。这一调查结果表明,目前辅导员队伍对自身能力的满意程度并不高。

从我们对20所高校主管辅导员工作的中层领导的调查走访来看,仅有5位对辅导员能力维度素养“很满意”,仅占25%;11位对辅导员能力维度素养表示“比较满意”,占55%;还有4位对辅导员能力维度素养表示“不太满意”,占20%。在能力维度素养中,有7位中层领导认为辅导员的“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尤其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等方面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另有5位中层领导对辅导员队伍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心理教育能力”不太满意。另外,我们对学生的调查也反映出辅导员能力素养的缺失,42%的学生对辅导员组织的各类活动“不太满意”,近半数的学生认为辅导员组织的活动“没有新意”,另有近3成的学生认为辅导员的“沟通能力”需要提高,35%的学生对辅导员的“心理教育能力”不满意,认为辅导员对学生群体中的心理困惑缺乏敏感性,解决学生心理障碍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目前辅导员队伍的能力维度素养还不能充分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要求,其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心理教育能力等具体能力素养都需进一步提升。

造成这一维度素养的缺失有两个方面原因:第一,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导致辅导员队伍的能力维度素养“先天不足”;第二,高校辅导员在职期间能力维度素养的培训与提升不够,导致辅导员队伍能力维度素养“后天失调”。

3.知识维度素养的实然分析

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要求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传播学的基本知识与规律,并且要求将理论知识合理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大学生解惑释疑[7]。这就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提出了不同于一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从现状来看,目前多数高校辅导员知识储备不够,知识维度素养有待提高。从我们对长沙河西的3所本科院校近500名大学生的调查来看,在选择回答“辅导员知识维度素养状况”时,有28%的学生认为辅导员的“知识较陈旧,知识面较狭窄”,30.7%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辅导员老师“缺乏管理学知识”,还有27.3%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辅导员老师“心理学教育学素养不够”。整体来看,对辅导员知识素养给予了积极评价的学生不足20%。

另外,我们对辅导员本身进行的问卷调查也表明,42%的辅导员对自身的知识维度素养“不满意”,他们或认为自身“知识不够全面”,或认为自己“不能很好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对自身知识维度素养表示“基本满意”或“完全满意”的辅导员不足3成。彭庆红的相关调查研究也有力地佐证了我们的结论,其研究表明,与管理能力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比较而言,辅导员“对专业知识素质的重要程度评价相对位置低一些,但是他们认为自身这方面的素质最需要提升”,换言之,辅导员“在这方面的素质与环境变化的不适应矛盾更突出一些”[8]。

高校辅导员知识维度素养整体不尽如人意,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专业限制。目前,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尚未走上专业化的轨道,其专业背景呈现“多元化”态势,虽有其积极的一面,但特定的专业背景也导致了其知识维度素养的单一与单薄。二是培训缺失。调查表明,只有不到7%的高校辅导员认为他们在职期间接受了足够多的知识维度素养的培训。

三、高校辅导员素养的提升策略

1.进修培训

高校辅导员的培训提高工作要坚持“三结合”的原则:第一,坚持业务口径与培训内容相结合。高等学校和相关主管部门应根据辅导员素养的“三维结构”特点,制订具体培训计划,细化培训要求,加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尤其要加强辅导员知识维度素养与能力维度素养的培训与提升。第二,坚持在职培训与脱产研修相结合。在职培训方面,可紧密结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阶段性中心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平时可不定期聘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传播新信息,介绍新动态,拓宽和增长辅导员的视野和才干,提升辅导员各方面的素养。短期、临时的在职培训还须与较长周期(一年或半年)的脱产研修相结合,方能使辅导员的素养得到“深度提升”。第三,坚持普遍提高与重点培养相结合。高等学校应根据目前辅导员队伍状况,在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对有培养前途的辅导员,采取轮训办法,让他们脱产到有关培训机构参加研修或输送到相关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学习,重点培养一批优秀的、有引领作用的辅导员骨干。

2.学历提升

国家应鼓励各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报考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生,大力提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充实到高校辅导员队伍中去,使辅导员队伍既有与学生相同或相近的专业知识背景,又有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功底和工作特长,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在职辅导员,也应鼓励其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向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借以提高其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发展需求来看,国家可适当设立专门面向高校辅导员的“辅导员专业硕士学位”。据专家预计,到2010年全国在校大学生将达到3000万人,那么全国高校需配备的辅导员就将达到15万人。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为设置高校辅导员专业硕士学位提供了巨大的现实支持。

3.交流研讨

针对目前辅导员队伍能力维度素养和知识维度素养的缺失,各高校可针对辅导员工作定期开展相关的专题性或漫谈流研讨,在交流研讨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达到构建、提升辅导员素养结构的目的。关于交流研讨的形式,笔者认为两种形式必不可少:一是专家引领型研讨,即根据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个重要课题开展交流和研讨。交流研讨由相关专家主持、引导,辅导员则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体验展开讨论,最后由专家点评、总结。实践证明,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学习途径。二是交流互助型研讨,这一类研讨可以在校内不同专业或者不同高校的辅导员之间展开。研讨内容既可以是某一阶段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中心议题,也可以是辅导员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案例,辅导员在无领导出席、无专家引导的自由、平等的沙龙式气氛中展开讨论,互提意见,以达到分享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4.实践反思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实践性的特点。高校辅导员素养结构应该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螺旋结构中得到提升[9]。具体来说,辅导员对自身工作实践的反思有两种形式:第一,经验型反思,这种反思可以用撰写辅导员日记或周记的方式来进行。辅导员通过日记或周记记载工作实践中的点点滴滴,总结经验与心得,并做出相关的分析与反思,以指导新的工作实践。复旦大学辅导员包涵便是这种反思的典型代表与成功个案,值得广大高校辅导员学习与借鉴。第二,研究型反思,这种反思主要以科学研究,撰写科研论文的方式来进行。研究型反思是一种基于学理层面的更高层次的反思,它指辅导员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焦点为研究对象,将具体实践与理论探讨相结合。这种反思可以是经验型反思的延续与升华,但在高度与深度上都超越经验型反思,往往以得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研究结论为旨归。总之,辅导员素养结构的整体提升只有将自身工作实践与经验型反思、研究型反思相结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红革.高校学生辅导员品德结构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2006,(6):25.

[2]朱正昌.以专业化、职业化为目标建设高水平辅导员队伍[J].中国高等教育,2006,(10):19-20.

[3]操长应,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浅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4):57.

[4]李正赤.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1):77-78.

[5]文婷.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研究[D].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4.

[6]武增勇.高校辅导员专业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8-19.

[7]连风宝.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4,(1):44-45.

第9篇: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教学 创新思维

创新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词,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营造了多元的背景和广阔的空间,审视传统的教学,以继承原有知识为中心,这种教学培养的是“述而不作”的人,其最大的弊端是压抑学生的创新精神。思想政治课教师应俱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主动应答创新时代的新挑战,以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生未来的持续发展为根本,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着力于创新教育的实践和探索。当今社会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创新是这个时代的基础和核心,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将成为社会竞争力的关键。在知识经济社会,大学处于特殊地位,靠知识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已成为人类社会之共识。目前,以开发和激励学生创造潜力的创造教育(或素质教育)已成为一股潮流。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性思维人才的使命,它是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主渠道,是开展知识创新的前沿阵地。

所谓创新,即指“凡是在已只信息的基础上,经过思维活动或者实施行为能产生有价值的新成果的活动”。(此概念取自《创新学》 苑玉成 [著])创新教育则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本文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际出发,着重论述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焕发创新精神,为培养创新思维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新精神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主观心理需要,包括兴趣、爱好、好奇心、求知欲、表现欲等,这是焕发创新精神的内在驱动力。二是客观外界刺激,包括榜样感召、相互竞争、环境熏陶等,这是激发创新精神的外在推动力。为此,教师首先必须亲切、广泛、频繁地接触学生,把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心理特征,想学生之所想,给学生之所需。教师教法的选择、试题的编选等,要想方设法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放手让学生创新表演。其次,必须把课堂建设成“众言堂”,把讲台办成“民主台”、“自由台”。尽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当学生提出第三问题或思维钻牛角尖时,教师应当首先肯定这种精神正是创新精神所必须具备的,并鼓励大家专题讲座,让提出问题的人感到骄傲和欣慰。切忌讽刺、挖苦、指责,因为那样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无情摧残。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就得用心创设民主、和谐、温馨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自由”,以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

二、走出对创新思维认识的三个误区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必须认清什么是创新思维。为此,必须走出对创新思维认识的三个误区。创新思维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公认的的定义,但理论界一致认为:创新思维是人脑最高层次的机能,是聚合思维和发展思维的辩证的统一,是智力与因素非智力因素的辩证统一。对创新思维认识的三个误区是:

1、美国心理学家通过测验警示我们:具有创造才能的70%的“天才”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被漏掉了。产生这种可悲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混淆了智力和创造力,将高智力简单地等同于高创造力。表现在教育教学中,只注重智力培养而忽视创造力培养,误导学生拐入“智力高于一切,成绩决定乾坤”的胡同,始终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阴影,其后果是“高分低能”、“高记忆力,低创造力”。这种教训是深刻的,例如在国际中学生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中,我国几乎届届名列榜首,但至今未有一个获诺贝尔奖。

2、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发展不平衡。

在我们的教学中,普遍偏重培养聚合思维(抽象思维),忽略培养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偏重开发利用左脑,忽略开发利用右脑。甚至,聚合思维的发展是以抑制发散思维为代价的。在这种倾向下,学生被知识的规律性和解题的经验性所束缚,形成固定的心理定势和学习上的负迁移,逐步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和想像能力,缺乏应有的的应变、应急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割裂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传统教育偏重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错误地认为智育教学的任务就是开发培养学生的智力,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则是德育教育的任务,人为地将两者割裂开来。近几年,政治教师在对待困难生的毕业会考中,开始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事实上,这样做有一定效果,作为经验应在加推广。但遗憾的是,人们的认识还是肤浅的、硬性的,认为差生自制能力差,毕业会考要求又低,调动非智力因素有效。至于对一般学生,对升学考试,非智力因素的地位和作用,又被人们遗弃了。

三、几种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主要包括哲学思维、整合思维、批判思维和直觉思维等。

1、哲学思维的培养

创新离不开哲学思维,哲学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石。牛顿前后半生理论发现成果的反差就是证明,通过哲学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有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正确方向和方法。在培养哲学思维时,一定要强调系统地掌握主要的哲学观点及其各自认识事物的侧重点,尤其要让学生懂得,各种哲学基本观点都可以用来观察和分析一个具体事物。一定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心理特征、生活实际,以及普遍关心和感兴趣的热点、焦点问题。一定要把归纳和演绎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掌握哲学思维的真谛,并能自觉地运用辩证思维去思考上述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组织学生讨论有关党内腐败现象问题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能运用一系列哲学观点进行分析:党内出现腐败现象是矛盾普遍性的表现,是发展中的矛盾。党内腐败分子毕竟是少数、是支流,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永葆共产党员本色,能兢兢业业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性地忘我工作,是主流。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有复杂的社会、历史经济及个人的原因,与党史的性质没有本质的必然联系。党和政府狠下决心,花大气力克服腐败现象。针对个别同学担忧党难以自我克服腐败现象的想法,大家经过讨论认为,我党为了克服腐败现象,确实充分利用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的力量,加强党外监督和人民监督的力度。但内因是根本,决不能一味依赖于外部社会力量的监督,根本上还必须依靠党自身的力量来克服腐败现象。我党能战胜国内外一切敌对势力。一定有能力克服自身的腐败现象,多年的实践已经能充分地证明这一点。

2、整合思维的培养

整合思维就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结合。

聚合思维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包括演绎思维和归纳思维,是哲学思维中经常用的。它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惟一正确答案,故又称收敛性思维。门捷列夫元素周期的发现就是聚合思维的结晶。政治教师对聚合思维都很重视,不再赘述。

发散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的,包括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等。它与聚合思维相对应,并不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而是试图就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不同答案。在传统教学中,政治教师误认为培养形象思维是语文、音体美教师的事,长期不予重视。其实,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牛顿在苹果树下的奇思遐想终于揭开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主要是发散思维的硕果。所以,埋头发散思维就是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提出独到见解。近年高考试题要求用哲学、政治、经济等不同知识思考同一事物,其用心就在引导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首先要强化类似的训练,称之为“多角度教学法”。其次,可采用“内容不完整教学法”,故意设置空白地带,让学生独立思考,填充补实。再次,用“发展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变换题目,开展社会调查,搜集材料,撰写小论文,相互交流切磋。

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学生整合思维的培养,在开发左脑的同时开发右脑,左右脑“整合”利用。任何创造都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有机结合的产物,即整合思维的产物。整合思维的核心是跃迁,是那种非直线或非逻辑的质变方式。培养学生的整合思维能力,可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让学生及时整合经过反复思考业已成熟的“思维热线”,并继续在横向、纵向的多维整合中力图达到一定结果,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二是调动学生的潜意识,左右脑互补整合。这可利用图表、录音材料、新闻联播节目等进行。三是寻找整合思维迸发的最佳媒体,刺激学生大脑引起相关联想。如果教师能选取有典型时代意义的漫画,则效果更为理想。四是培养学生沉思习惯,沉思有利于迸发整合思维。五是让学生留意自己的闪念,如果有突然一现的念头,就要抓住不放,记录下来,准备课堂上交流。例如,在讨论“生产力是主观还是客观的”这一问题时,用聚合思维考虑的同学提出生产力是客观的。理由是人们一来到这个世界,面对的是一种客观的生产力,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它;人们要想发展生产力,也只能在原有生产力水平上努力将它推进一步,不能随心所欲地发展它。生产力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少数用发散思维考虑的同学提出生产力是主观的。理由是生产力的标志是生产工具,而生产工具是人类制造和使用的,人作为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首要要素,人凭聪明才智制造了先进的生产工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双方争辩激烈,一到火候,笔者提示同学们进行两者的整合思维,并提供了一幅“慈禧太后看电视”的漫画和一张人类社会生产工具由石器青铜器铁器机器电机电脑演变的示意图。一位同学深思以后说:第一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第二种观点也有合理的成分,不过结论有失偏颇,其实两者是统一的。人们制造工具属于改造自然,上一课不是讲改造自然必须以自然物的存在及其固有的性质和规律为根本前提吗?这本身就体现了客观性。同时,人们制造先进工具又是以原有的工具制造水平为基础的,这不正好说明人们发展生产力不能随心所欲吗?一席运用整合思维的精辟论述说得大家频频点头。

3、批判思维的培养

批判思维是破除思想认识中思维惯性(或称思维定势)的武器。培养批判思维,对于突破聚合思维对发展创新思维的束缚,开发发散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东西的创造是和对旧东西的批判相伴而生的。马克思说:“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事物不断发展,认识呼唤批判。一切以实际效果来评判,不受任何教条的束缚。惟有如此,理论之树才会常青不衰,尊重事物才会不断涌现。 培养批判思维,要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鼓励学生对权威、对理论、对教材、对教师、对社会、对学校提出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出差错。当学生批评教师时,教师应当闻过则喜,表现学生的批判思维。这样做,既肯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又为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了榜样。在培养批判思维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学生的批判不致偏离正确的轨道。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从反面、从错例中得到教育。同时还要告诫学生不能脱离现实,信口开河。因为这种做法本身是背离辩证思维的,是创新思维所不容的。

四、直觉思维的培养

直觉思维是超逻辑的思维,是认识过程中的飞跃和渐进性的中断,是瞬间的顿悟。直觉思维是创新思维中最可贵的成分之一。许多点子、设想、方案、谋略,都来自顷刻的突破。经验告诉人们,大多直觉都是正确的、难能可贵的。 培养直觉思维,首先要注重各种联系。直觉是以累积的知识和经验为依托的,是以已感知、沉淀的信息为心理基础的。面前所要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信息与库存的某一相关信息突然联贯发生碰撞,迸发出璀璨的思维火花,便是直觉。要注意知识之间、学科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种种联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全面、完整,为孕育灵感和直觉打下厚实的基础。经验证明,由于教师不注重各种联系,赞成了不少文理偏科生。这样的学生被早早地扼杀了引发直觉的心理机制,将来难有创造。这里还有一个正确对待思维定势的问题。如前所述,思维定势易使学生形成思维惯性,对产生直觉有不利的一面。但辩证地看,直觉又离不开思维定势,如果说思维定势是知识和经验积累而成的思维果实,那么直觉则是各种思维定势经过特殊程序精制的珍品。直觉的产生需要各种思维定势的建树,所以我们既要学生系统、全面掌握知识,把握联系,累积经验,建立各种思维定势,又要敢于、善于突破思维定势,获得心理自由和学习自由,为迸发直觉奠定基础,扫除障碍。

培养直觉思维,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直觉想像。客观事物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其本质和规律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层出不穷,极为隐蔽。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是有限的,是不可穷尽的。在认识事物解决矛盾过程中,有许多空白地带有待人们去拓展、去深化、去填充。这就需要直觉想像。直觉想像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创造思维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教师应通过挖掘教材、搜集疑问、编选资料、讲解习题、社会调查等途径,设置“空白”,让学生直觉想像,填补空白。 恩格斯告诫我们:“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江泽民也清楚告诉我们,“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中学政治教师,我们有义务不断去探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途径和手段,为培养新一代的创新人才进一份力。

当今世界,人类的创新已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时尚、一种行为方式,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只有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赢得主动。国际国内激烈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科技兴国,关键在教育,而人才的培养,关键在创新能力的培养,它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国家的兴衰,是时展和民族振兴对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以开发人的创新能力为首要目标的创新思维能力教育,已为世界教育的主流。

参考文献:

[1]宗桂琴.浅论创新思维在教学中的运用[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6,5(2).

[2]刘美忠.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10(1).

[3]张清汉.职校政治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J].西北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