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范文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精选(九篇)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

第1篇: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范文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教育思想

柏拉图是古希腊一位影响深远的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撰写了大量有关办学、教书、育人、伦理、法律、宗教等方面的著作。其中最有影响的该属《理想国》了,就教育而言,柏拉图提出了他自认为理想的完整教育体制构想。他关于幼儿教育、终身教育、音乐文艺教育、体育军事教育等思想对古希腊及后世的教育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学前教育观

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思想。他认为人的初始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对儿童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尤其对那些性格尚未定型的孩子而言,对好的总是会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柏拉图认为,一个人从小受教育的方向,往往能影响他以后发展的方向,甚至也能决定他将来的目标方向。他们的头脑在早期所接受的一切东西都将是很难遗忘或更改的。所以柏拉图认为对孩子们早期的教育应该是从美好的道德熏陶开始。

二、教育伦理思想

天赋品德论是柏拉图的整个教育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因为在人的灵魂中先有善,于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如何引导人们去认识这个善,而教育的内容就是该用什么在最大程度上去实现这个善。如果我们把柏拉图的整个教育伦理思想看作是一座大厦的话,天赋品德论就是构筑这座大厦的基石。

教育是实现善的理念行之有效的手段,但是,教育实现善的理念不是无中生有,即不是把理念从外向内灌输而是基于天赋品德论的基础上,教育是对人本身所具有的实现善的理解能力的发掘。

三、终身教育观

柏拉图从重视胎教开始,对各阶段教育进行了明确的划分,而且为了造就至善至美的优秀治国人才,他还最早提出人工作后还需要有继续受教育的思想。柏拉图认为,教育是终身的,应贯穿于人的一生。不但如此,他还认为那些年满50岁,在实际工作和学习的一切方面都以优异成绩通过了考试的人必须接受最后的考验,即要用善的理念武装自己,改造自己的灵魂,从而在晚年更好地管理好国家、公民个人和他们自己。所以,他要求人们在剩下的人生岁月里,还要用大部分的时间来研究哲学,这样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直到培养出像他们那样的继承人,才可以辞去职务,进入乐土为止。

终身教育的理念适合于任何的时代,尤其是当代知识爆炸和信息渠道多元化的今天,知识的老化现象日益严重,要求我们的知识储备及时更新,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

四、乐育与体育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特别重视对人的音乐文艺教育和体育教育。他认为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教育要先教音乐后教体操,将故事包括在音乐里。

在他看来,教育大抵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用体操来锻炼他们的体格;另一方面是用音乐来陶冶他们的灵魂。先从音乐教育入手,然后再以体操训练为后续。这里音乐是包括文学或故事,教育好比给小孩讲故事开始。音乐本身是没有什么害处的,但当它被作为一种工具时,就会成为一种精神性的东西一点点地渗透到人们的心灵里去,以此改变人们的性格和习惯,再渐渐地扩散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再由人与人的关系肆无忌惮地流向法律和国家的政治制度。

五、国家教育观

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着眼于国家,立足于国家,始终把教育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国家而培养人才的观点。他认为一个国家要成为有序和谐、人民幸福正义的国家,关键在于统治者必须是真正关心国家利益,具有护卫国家的智慧和能力的哲学家。

综上所述,柏拉图在构筑自己理想国的蓝图中提出并实践的一系列教育理念、方法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例如终身教育的提出,教育要按教学实际情况设计它的教育课程,并注重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提出终身教育的理念等;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例如剥夺第三等级的民众受教育权,不主张变革,轻视技术和职业教育等等。对此,我们应当用辩证的观点加以分析和批判。在研究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的教育理念和实际方案,把我国教育事业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张子菁,译.西苑出版社,2003.

第2篇: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范文

    论文摘要:希腊大哲学家兼教育家柏拉图的名著《理想国》,蕴涵着丰富的、迄今仍熠放着启示光芒的教育思想。在这本著作中,柏拉图广泛涉及并讨论了包括哲学、道德、民主、国家、教育等在内的许多问题,其中教育伦理思想尤为突出,对我们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指导意义。

    柏拉图是一位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具有非凡影响力的思想家,他的代表作《理想国》内容丰富、蕴涵深厚。不但哲学家能从中感悟到哲学的最高境界,社会学家能从中探索出人类的亘古追求,教育家也能穷其毕生精力从中推演出“理想”的教育体系。仅就书中直接讨论的教育问题而言,柏拉图讲到了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和大学研究院的教育,以及工农、航海、医学等职业教育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治国的计划纲要,更是一部教育理论力作,备受世人重视。本文仅对这部巨著中的教育伦理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一、教育与政治紧密结合

    柏拉图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所确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教育是为了培养符合其理想国需要的哲学家,这是他教育伦理思想集中体现的一个主要方面。他对准备作为统治者的哲学家的教育和训练,是十分严格的,他们首先是与其他等级的人一起进行初等教育,学习音乐、体育,以陶冶他们的心灵,锻炼他们的体魄,使他们形成符合奴隶主阶级所需要的道德品质。他提出国家统治者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建立良好的国家教育制度,统一管理国家的教育事业。他主张教育应该由国家来办理,由国家实行严格控制,教师应由国家聘请,教什么内容应由国家审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育培养出建立正义的理想国所需要的不同阶层的人才。柏拉图的这一思想是同其政治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他把教育当作实现其理想国的工具。在柏拉图看来,国家是否理想,关键在于能否造就理想的国家统治者,这对于能否建立理想的国家制度和政治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国家必须建立在正义的原则之上,因为正义是国家的固有特性,是实现理想社会秩序的保证。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正义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即每个人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而不干涉别人份内的事。柏拉图认为,不同天性的人主要有三种:统治者、军人和平民。三种人各有正义国家所需的三种美德:少数统治者应有智慧,是智慧的化身;军人要勇敢,具备辅助统治者的能力;而一般平民则应具备节制的品质,善于控制自己的欲望。只有这三种人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即统治者用智慧领导军人、平民,军人用勇敢保护国家和统治者,平民服从统治者领导,才能保证国家是正义的,人民是幸福的。在这里,培养人的问题至关重要,因此,柏拉图提出,教育应是国家的事业,教育管理权应归国家所有。

    柏拉图还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一系列思想。政治专业化、知识化的要求被明确发展为以“哲学王”为核心的严格社会分工理论,“改善灵魂”的教诲被系统化为一种博大精深的“灵魂转向说”。柏拉图用这个充满了神话寓言色彩的灵魂转向说,描述了“哲学王”的培养过程,可谓希腊哲学和教育思想的皇冠。

    二、音乐和体育是教育伦理思想的基础

    以音乐陶冶心灵,体操锻炼身体,这在希腊有悠久的历史,柏拉图对此也很重视,把它们作为初等教育的主要内容。音乐先于体育。一般说,儿童在不能参加体操运动以前就听成人讲文学故事。音乐包括了诗歌、神话故事、舞蹈、音乐、绘画造型艺术等,泛指艺术及文学各个方面。音乐教育的最后目的在于达到对美的爱,使护卫者具备勇敢的美德。“对于城邦护卫者来说,首要的美德是勇敢。要使护卫者勇敢,他们就不能怕死”。音乐教育之后,年轻人应该接受体育锻炼。《理想国》在论述体育教育时,很多是在和音乐教育的对照中说明的。体育方面,护卫者必须从童年起就接受严格的训练以至一生。单凭一个好的身体,不一定能造就好的心灵好的品格。相反,有了好的心灵和品格就能使天赋的体质达到最好。最好的体育与理想的音乐文艺教育相近相合,这是指一种简单而灵活的体育,尤其是为了备战而进行的那种体育锻炼。复杂的音乐产生放纵,复杂的食品产生疾病。至于朴质的音乐文艺教育则能产生心灵方面的节制,朴质的体育锻炼产生身体的健康。年轻人接受了前述简单的音乐文艺教育的陶冶,养成了节制的良好习惯,他们显然就能自己监督自己了。柏拉图认为,音乐和体育都要对青少年(未来的城邦护卫者)的心灵提供训练,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格。这种受过音乐教育的青年,运用体育锻炼,通过同样苦练的过程,他会变得根本不需要什么医术。在不畏艰辛苦练身体的过程中,心灵也得到锻炼。

    音乐和体育是相对应的,它通过习惯教育护卫者,以音调培养某种精神和谐,以韵律培养优雅得体,还以故事的语言培养与此相近的品质。城邦战争的需要导致城邦护卫者的产生。城邦的统治者的首要任务是选拔合格的城邦护卫者,因为哲学王也是从护卫者中遴选出的。护卫者需要把爱好、智慧、刚烈、敏捷、有力这些品质结合起来。对于护卫者的教育,总而言之,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充分体现了柏拉图的教育伦理思想。

   三、“善”理念的学习

    柏拉图把对“善”理念的学习视为最大、最高、最重要的学习。这是柏拉图教育伦理思想中的最高境界。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即“善”的理念的实现。人的灵魂中有先天的“善”。于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如何引导人们去认识这个“善”,而教育的内容就是该用什么在最大的程度上去实现这个“善”。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柏拉图就用太阳来比喻“善”理念的地位和作用。任何以实物为载体的比喻都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事物本身的方面,一个是它所象征的方面。“日喻”中的太阳,作为现实的事物它确是可见世界之所以可见的原因,也是万物产生、生长和营养的源泉,这些确是太阳之“善”。柏拉图把现实的太阳所拥有的这些“善”升华了,变成了理念世界的太阳,即善本身。这个理念的太阳乃是整个可知世界之所以可知、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和根源,并且间接地成为可见世界之所以可见、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和根源,人的灵魂要从可见世界转人可知世界,就必须学习和掌握“善”理念。

    说到底,柏拉图的“善”理念乃是他心目中一切人类美德的集合物。他的《理想国》同样也是把对善的理念的追求看作是最终的目标。“意见”不能形成知识,而只有理念是理性的认识对象。对理念的追求,才能获得真知识,找到真理,达到“善”。善的理念是理念世界中最高的理念,它是构成现实道德善的根源。不仅如此,善的理念还是使人具有识别善恶能力的本体。《理想国》中,柏拉图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这一思想。形而上学的生命冲动驱使着他为这一人类文化的抽象总体概念寻找本体论根据,因为他要为美德寻找根源,为人寻找蓝本。但是,通观整个日喻,柏拉图并没有说清楚这一问题。然而他虽然没有回答问题,但的确深化了问题,并在这种过程中发展了他的两个世界即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两种心灵即知识和意见的思想,并且深刻地揭示了作为可见世界的具体个人,只有通过对以“善”理念为核心的可知世界的模仿或学习,才能逐步实现灵魂转向,最终进人光明世界。

    四、男女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第3篇: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范文

【关键词】《理想国》教育思想借鉴意义

一、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

(一)学前教育与终身教育

柏拉图是第一个提出了学前教育思想并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的哲学家。他认为儿童的学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就像幼小的生物,其初始阶段的可塑造性是非常强的。他特别指出,玩游戏、听故事以及鼓舞人心的音乐,能够培养孩子正直、善良的道德品质。他同时强调故事、儿歌的教育影响。家长给孩子们讲的故事要删除那些关于幻觉、虚伪、暴力等有害的故事内容,要充满着智慧、勇气和友善,这样才能通过简单的教育形式将美根植于孩子们的心脏,使他们在生活中受益匪浅。教育不仅要越早越好,而且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他强调人在有了工作后还要继续保持受教育的思想。不仅如此,他还认为那些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中都以十分优异的成绩通过考核的人,也必须要接受最后的考验,即接近完美的、最高善的标准武装自己,改造自己的灵魂,从而能够更好地、更长久地管理国家、管理自己。

(二)音乐与体育的教育思想

在柏拉图看来,音乐和体育对人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他认为,教育是体育和音乐的结合形式。通过体操教学训练身体,锻炼孩子的体格,一个强健的身体是更好学习和生活的基础;通过音乐熏陶陶冶孩子们的心灵,这里的音乐不仅仅指现代的流行音乐,还是覆盖文学和故事多种形式的。成功的教育基于一定的音乐熏陶和必要的体育训练,只有通过这种熏陶的精神渗透方式影响着儿童的心灵,才能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素质和行为习惯。

(三)男女平等的教育思想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天赋能力在男性和女性之间是无差别的,实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因此男性与女性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是相同的。他指出,“为了培养护卫者,我们对女子和男子并不用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因为不论女性男性,我们所提供的天然禀赋是一样的”。教育的作用是培养城邦的守护者,女性和男性肩负一样的使命,所以女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与男性一起能够保卫国家的守卫者。因此,女性必须接受同等的教育形式,因为只有这样,女性才能和男性一样拥有守卫国家的能力。(四)国家教育思想柏拉图不是一个只重视学问、只关注学识的教育家,他十分重视教育在社会和国家中的意义和作用,并始终把国家的命运和人类的未来与教育密切联系在一起。柏拉图认为,一个向上的国家,关键在于有一位有智慧、有能力并能够真正关心国家、守卫国家的统治者,而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守卫者。正如他在《第七封信》中所说的,除了真正的哲学王、城邦的统治者是至善的、充满智慧的、拥有能力的,其他人都始终离不开教育的影响。

二、《理想国》教育思想对当代的价值

(一)加强未成年人教育,重视儿童家庭教育

柏拉图强调的早期教育理念具有很大的价值影响,对教育发展有着指引作用。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着重强调了儿童的早期教育,探究了促进儿童发展的几个方面。首先,父母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应该放在道德素质的培养上,让孩子们学会区分对与错,抵制不良行为的诱惑。其次,在家庭教育中的父母的教育模式需要进一步改进,家长的教育必须重视民主和平等,既不能溺爱放纵,也不能过于苛刻和严厉。最后,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一定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父母的行为、生活方式和个性品格会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孩子,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留下深深的烙印。

(二)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柏拉图认为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的灌输,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他特别指出,全面发展是身心的发展,包含智力和审美发展。这意味着儿童既要学习文化基础知识,也要学习体能、艺术修养、道德素质。这与当代现阶段实行的素质教育政策不谋而合,素质教育是一项旨在以提高国民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形式,它主要强调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个性和能力,强调他们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审美观念与能力的培养、社会公德的教育。如今,通识教育一直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弊端,严重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只注知识的灌输,只在乎应试考试的分数,但忽略了孩子的心灵成长,忽略了柏拉图教育理念中最强调的道德教育。随着新时代的快速发展,孩子所面临的各个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在培养精英人才的同时,要以道德教育为前提。

(三)重视教育公平,为实现中国梦奋斗

柏拉图认为男性与女性的天赋是相同的,受教育的权利也应当是平等的。不以性别加以区分职位限制、平等的观点对于当代女性就业发展具有前卫的价值指向作用。现阶段的教育应向公共领域转变,应更多地转向国家投资,应在教育政策公平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分配,这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性别教育机会的平等。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还需关注边远落后地区。近年来,国家加大了资助力度,对边远地区的学生提供相应帮助,促使他们的学习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变,但仍然与发达地区相差甚远。这种差距反映在教育方面,国家应进一步完善教育体制,建立健全教育体系,促进更多的教育平等机会,保护他们的权利和利益。

(四)强调终身教育,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效衔接

柏拉图认为学习是终身的,应该把教育当作国家的事业,这一观点对于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教育形式有效衔接起来才能最终形成人的终身教育。首先,要毫不动摇地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政策,促进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其次,不要把大学视为学生唯一的广阔天地,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高科技人才同样具有价值。最后,我们必须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独特优势,使学生不仅是能拿到毕业证书,同时也能成为国家高精尖的人才。

第4篇: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范文

关键词:柏拉图 儿童文学

柏拉图是西方首先提出学前教育的人。柏拉图重视儿童的游戏在教育中的作用,重视给儿童讲故事及精选故事材料。

柏拉图认为游戏对政治有着影响,认为儿童的游戏与邦国的政治与法律是有关系的。如果给儿童安排同样的游戏,用同一种游戏方法,使儿童喜欢同一种玩具,那么国家的政治制度就会稳定、持久而坚持下去,就不会被破坏。因为,这样培养的儿童认为事物是不变的,构成事物的秩序也是不变的,这样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可是如果不用同样的游戏,并且经常变换游戏方法,那么游戏就会被破坏,儿童就会对不同的玩具感兴趣,产生好奇,即会喜新厌旧的。这样,每个儿童都有不一样的想法,都有不一样的兴趣,经常变化,求新,求变。那么,一个国家也就有危机了。因为,改变游戏实际上是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儿童的生活方式,就会对他们思想和心灵产生影响,让他们以为事物是可以变化的,事物的秩序也会变化,这样慢慢发展到以后,就会不尊重古道和原有的固定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如果每个儿童都这样,那么一个国家的政治就危机了。所以,他坚持要给儿童安排同样的游戏,使用同样的游戏方法,安排同样的儿童文学内容。以利于形成统一的思想,稳固而持久的思想。以利于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政权的巩固。

可见,柏拉图很重视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甚至把游戏放在很高的位置上。柏拉图形成这样的教育思想其实是与他的哲学思想有密切关系的。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奠基人。他认为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物质世界,一个是理念世界。物质世界是虚幻的,常变的、不可靠的;而理念世界是恒定的、不变的、可靠的。物质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在柏拉图的心中理念世界是完善的,是恒定的,不变的。所以,他希望社会的制度、社会的秩序等也是恒定的,不变的,这样国家才会稳定,才会稳固,才会持久下去。那么这就需要统一的,同样的游戏内容,同样的文学教育内容。

柏拉图还重视给儿童讲故事,并且要精选故事材料。通过讲故事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柏拉图认为有一些故事是不能,也不宜给儿童讲的。比如希腊神话中,马拉诺斯、克罗诺斯和宙斯这些天神彼此阴谋陷害的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神们的自相残杀,神门的不好的,甚至是丑陋的一面。他认为这些故事会对儿童会造成不好的印象,而且这些不好的印象会在儿童发展的早期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不利于他们的以后的发展,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应该讲那些反映神门正面的、光明的、正直的、善良的、真诚的光辉的一面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会陶冶儿童的心灵,有益于他们的成长。“应该尽量使孩子们开始听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响的最好的一课”。他甚至认为,通过精选出来的故事对儿童进行教育,远远胜过用双手去矫正他们的身体。而且还提出对那些编写故事的人进行审查,审查通过了的故事才可以讲给儿童。

我们说柏拉图《国家篇》等中的关于儿童文学教育内容的规定的教育思想具有一些积极的因素。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利于国家的稳固;给儿童讲故事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精选那些反映神的光辉的、光明的品质与道德的故事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良好的纯正的思想与品质;另外,就是提倡音乐可以陶冶儿童的心灵。但是,他在游戏中过于强调一致性,统一性,而忽视变革,忽视求新,求变。这不利于儿童的个性发展。应该注意到儿童的兴趣、爱好、个性的不同,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思维,求新思维;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是有阶级性的。把游戏放到了很高的位置,把游戏与国家的政治与法律等紧密的联系起来。为了培养有利于国家稳定的人,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为维护政治统治的稳固而严格育内容。无疑不利于儿童的个性发展。这是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里的具有局限性的一面。

参考文献:

[1]劳丹.试述柏拉图音乐教育思想.

第5篇: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范文

论文摘要:孔子和柏拉图分别是中西教育史上的奠基式人物,他们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都形成了丰富的教育伦理思想,为推动人类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他们的教育伦理思想存在相似之处,但在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对象的选择和态度、教育的内容及其地位等方面又各具特色。

作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国的孔子(公元前551一公元前479)和古希腊的柏拉图(公元前427一公元前347)都生活于奴隶社会末期的没落的贵族家庭,都是学校教育的创始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办私学、大规模讲学的人;柏拉图创办的学园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以传授知识、进行学术研究、提供咨询、培养贵族子弟成为上层统治者的综合性学校),都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教育伦理思想,都为推动人类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通过对他们的教育伦理思想在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对象的选择和态度、教育内容及其地位等方面的比较,发现二者有相似之处,但又各具特色。

一、教育作用方面

孔子与柏拉图都十分强调教育的作用。孔子一方面认为有“生而知之者”他自称“天生德于予”另一方面又强调“学而知之者,主张“学以致其道”,体现了他在知识和德性来源上的先验论倾向。但他又指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肯定人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教育对人的改变作用。他认为,尽管人是“性相近、习相远”的,但在一定范围内,借助教育的启发、诱导,可以使人化恶为善、化愚为智。他指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也就是说,教育能对改变人的本性和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作用,能使好学的人的个性得到良好发展。只有好学,才能使人对处事有分寸,才能使人及时而正确地解决问题。孔子还认为教育作用的发挥不仅不能脱离社会,而且是与社会密切联系的。为此,孔子又提出了“庶”、“富”、“教”的主张。如他和冉有到卫国后曾感叹道:“庶矣哉!”冉有问:“既庶矣,又何加焉?”子曰:“富之”;冉有又问“既富矣,又何加焉?”子曰:“教之”,从而涉及到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这显然具有唯物主义的性质。

在继承了毕达哥拉斯的“灵魂不死”和苏格拉底的“灵魂轮回”思想的基础上,柏拉图提出了“天赋品德论”,并把这一思想作为自己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他认为善的理念是理念世界中最高的理念,是构成现实道德善的根源,对善的理念的追求就是最终的目标。而要在“理想国”中实现这一目标,唯一有效的手段就是教育,因为“教育是使人们从可感世界上升到可知世界的唯一有效的手段”。人的灵魂中有先天的“善”,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如何引导人们去认识这个“善”,教育的内容就是应该用什么手段在最大程度上去实现这个“善”。通过教育,不仅可以使人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有利于国家的统治。教育就是对儿童的习惯所给予的影响和培养,通过这种影响,把“快乐、有益、痛苦和憎恨都适当地植根于儿童的心灵中”,引导他们“恨你所恨的,爱你所爱的”,从而使“心灵的和谐达到完善的境地”。他认为一般人的知识和道德是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柏拉图还非常强调教育在培养未来统治者中的作用,他认为教育是实现理想国,塑造人的心灵和培养下一代统治阶级和维持“理想国”的重要手段。在柏拉图看来,单纯凭借立法,而不主要凭借教育,要想实现“理想国”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他认为统治阶级的头等大事就是抓教育。

二、教育目的方面

孔子与柏拉图都想通过教育来培养理想的人才。但孔子是要把“好礼、好义、好信”之人培养塑造成为能承担历史使命的理想人格—“圣人”和“君子”。在孔子看来,要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实现其“仁”“礼”统一的理想的社会模式,必须靠“志士仁人”的不懈努力,他自己的一生实践就是极好的证明。所以,孔子总是强调“修身”,并把“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修身”也即“修己”,就是要培养自己的理想人格。孔子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和“君子”。其中“圣人”是最高的理想人才,“君子”是较低的理想人才。所谓“圣人”,就是能够为大多数人谋福利,能够促进理想的“大同社会”的实现,并通过努力使一切人民的生活都获得改善的人。孔子本人也不敢以圣人自居,他认为“若圣与仁,而吾岂敢”,只有尧、舜、禹才具有这种品格。因此,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好礼、好义、好信”,能够使“四方之民褪负其子而至”的君子。这些君子实际上就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人才。孔子的教育目的,除了培养“君子”外,还有“教民”的一面,即用所谓的“礼乐”和“仁义”的道德对人民进行教化。他认为君子受了教育,可以修身安人与治人,而人民受了教育,则可以成为顺民。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奴隶制度的上层统治者,即培养奴隶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哲学家)和国家的保卫者(军人),同时也提供政治上的咨询并以此间接地影响实际的政治进程。柏拉图崇拜并接受了斯巴达的不重智育而重体育和品行训练的教育方式。他认为青少年在受教育期间,要学习荷马史诗和爱国歌曲,经常进行体育竞技比赛。他们衣着俭朴,食宿简陋,以培养坚韧、服从、勇敢的品性和强烈的爱国精神为宗旨。每个斯巴达人都必须以为国家服务为目的,个人不属于自己而属于国家,勇敢是最重要的品德。他认为儿童出生后应该归国家所有。当孩子长到3-6岁的时候,应该送到公立的学前教育机关接受初等教育。6岁以后男女分开,开始接受正规的普通教育,主要学习音乐、体育。18-20岁进人青年“埃弗比”接受军事教育,并学习“四艺”(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到20岁大部分青年被断定为军人的材料成为军人,只有少部分人经过一再挑选继续10年教育,主要学习“四艺”和哲学;到30岁时,再次选拔智能稍差的充当行政官员,成为高级官吏,极少数智能特高的人继续学习5年,研究辩证法,到35岁便成为哲学家,只有哲学家才能成为国家的统治者。

三、教育对象的选择和态度方面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分贵贱,即育不分出身,不分贵贱,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如孔子的学生子路原是不知礼的“野人”,子贡是一个商人,仲贡之父为“贱人”“子张,鲁之鄙家也。颜琢聚,梁父,之大盗也,学与孔子。孔子创设私学,并开始“学以民间”,使许多既非贵族子弟也非仕人的青年接受到了文化教育,打破了过去“学在官府”,由封建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特权,平民百姓不能接受教育的现状,这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中的贵贱界限,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创举,对于普及教育、传播文化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对待和处理师生关系问题上,孔子主张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和以身作则。他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当仁不让与师”“教学相长”则隐含在其教学实践中。如子贡问曰:“贫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子贡问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己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当听了孔子的教诲后,子贡领会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兴。孔子还真诚地欢迎学生对他提意见。他的得意门生子路常常向他提出批评性的意见,孔子都乐于接受,对于不肯提意见的学生则要责怪之。孔子提倡的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他更重视“身教重于言教”。他指出自己的道德学问全部表现在行动上。他从未把自己看成是“先知先觉”,错误和过失对自己也是在所难免的。但“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如“苟正其身”。但孔子反对女子教育,他认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在孔子眼里,妇女与小人处于同等地位,所以他轻视妇女,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权利,这种思想影响了我国几千年。既使到今天,其流毒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

柏拉图的教育具有严格的等级性。他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出身高贵的统治阶级(金质的人和银质的人)。他把人分为三等:第一类是立法者和监护者,即国家的统治者;第二类是军人,即国家的保卫者或辅助者;第三类是农夫、手工业者和商人。他认为他们都是由不同的质料做成的,第一类人是神用金子做成的,理性发达,适合做统治者;军人是神用银子做成的,意志坚强,勇敢好斗,是国家的保卫者;手工业者和农民是神用铜和铁做成的,以贪欲为特征,只能处于最下层、从事卑贱的体力劳动和商业活动,必须服从于统治者和军人的统治。他还认为,一个人属于哪一种人,他所生的子女也就属于哪一种。但由于都是出自同一祖先,金质做的父母有时也会生出银质的子女,银质的父母也会生出金质的子女,其他质地的人有时也可以相互产生。但他特别强调,不能让铜铁做的人偕越到高一级,掌握城邦的权力,“一旦铜铁做成的人掌握了政权,国家便要倾覆。他认为教育不能使城邦中所有的人都能实现心灵转向,能够实现转变的只有生性优越的金银族中的少数人,即哲学家和军人。他在《理想国》中详尽讨论了统治阶级(军人、上层统治者)的教育,但没有接触到平民—劳动人民的教育,自然更谈不到对奴隶的教育,他认为奴隶根本就不算人。尽管在《法律篇》中谈到了平民教育,但这是一种与统治者的教育完全不同的教育,主要是使劳动人民的子弟接受“上帝造人,分为三等”的谎言,使他们安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另外,柏拉图也非常重视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他认为女子接受教育有两个好处:一是女子接受教育后,一旦有了战争,男子出征走了,女子可以接替男子的守备任务;二是女子受教育后,对生育后代有好处。柏拉图在儿童教育方面甚至主张取消家庭,实行儿童公育。在《理想国》中,他详尽地讨论了胎教的问题,以及七至十七八岁青少年受普通教育的问题。柏拉图的“男女平等”、“重视儿童”的教育思想,对于解放、提高妇女的地位和提高全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育内容及其地位方面

孔子和柏拉图都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都轻视劳动和劳动教育,但二者关于德教的内容和地位不同。孔子把教育的内容归纳为“文、性、忠、信”,即文化技艺、生活实践、忠诚待人和信实办事四类。他认为培养人才首先注重的就是德育,他认为学生的品行修养、礼仪实践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当学生“行有余力”时,才能学文,而“忠”、“信”教育也都属于德育范围,学生必须做到“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更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还要求学生“主忠信”,和“言忠信,行笃敬”。因为这既能传授给他们丰富的道德知识,更能培养并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信念、道德情操和坚强的道德意志,这能使他们“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而成仁”,能为崇高的道德目的而献身。孔子在其教学实践中,特别注重用“仁”和“礼”来教育学生,要求学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注重对学生的政治信仰、道德信仰和仁爱学说的教育。他曾告诫其子孔鲤道:“不学礼,无以立也”。当他的学生冉有因为替主人季康子敛财,.违背了孔子的“仁”时,不仅受到了孔子的严厉批评,他还愤怒的命令其他的学生对其“鸣鼓而攻之”。其次他也十分重视文艺的教育作用,并常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主张音乐要采用《韶》(舜时代的音乐)、《武》(周武王的音乐),反对“郑声”(郑国流行的新乐)。“子在齐闻《韶》乐,三月间不知肉味。在阶级社会里,由于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从内容上看,尽管孔子的德育多为奴隶主阶级的道德纲常和伦理规范,但其德育思想里也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的优良道德传统。

柏拉图也重视道德教育。他在唯心主义的“回忆说”和灵魂等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先天四品德论,即:智慧。他认为智慧是一种最完美、最重要的知识,“闲暇是具有智慧的主要条件,所以,智慧的品德不可能为那些因谋生而终日劳动的人所有,只能属于那些享有独立生活资料即有足够财富的人,或者属于那些由国家负担费用而不必为生活担忧的人。”柏拉图认为,智慧是最高的品德,是财产和地位的附属物或特权,只为奴隶主统治者所专有,是国家统治者所具有的品德。勇敢。即“保持一种对于法定的教育所确定的可怕的事物—即什么样的事物应当害怕—的信念”。柏拉图认为,作为一个勇敢的人,不管是痛苦还是欢乐,不管是坦然还是惧怕,都要保持既定的信念不动摇。所以,“勇敢就是一种保持”,而这种坚定的保持既定信念的精神,只有保卫国家的军人、武士才具有。节制。就是“对于快乐和欲望的控制,就是要使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柏拉图认为这是最低级的品德,是属于农夫和工艺人所具有的品德。但他又认为,“节制还应该为各种等级的人所共有,因为只有大家都有节制的德性,才能产生和谐,各等级之间以及各等级的内部,才不至于互相争夺。”正义。他把正义规定为“做自己的事情,不要干涉别人的事”,或者说“正义就是履行自己的义务”。正义是其他诸美德实现的最高境界,没有正义,其他美德就失去了最高的目的。正义要求国家的完善发展,要求所有美德的恰如其分的结合。当三个不同的等级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情、各尽其职和义务而不互相干涉的时候,就有正义了。这样的国家就是正义的国家。

第6篇: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范文

一、蒙特威尔第人文主义思想形成的缘

音乐文化不是在一种真空的、纯自我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创造于人,由人的意识形态所决定,所以它必然和文学、思想、哲

学等多种文化艺术形式息息相关。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情感的重要性。蒙特威尔第作为一位文艺复兴晚期和巴洛克早期著名的人文主义音乐家,在自己艰辛的人生情感体验中,体现出了“音乐就是情感的艺术”的美学观念,这一情感论美学观念指引着自己的音乐创作实践,使其在宗教音乐、世俗音乐以及享誉全欧洲的歌剧等各

个音乐艺术领域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文艺复兴晚期正是孕育巴洛克激情风格的时期,人文主义者对人性的理解已经深入到人的情感领域。他们不仅认为,人是世间一切事物中最具生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最积极的因素,而且认识到人的情感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外化反映,是人的生命力的直接表现。蒙特威尔第深受人文主义时代思潮的影响,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中有着深刻的阐

释和演绎。

蒙特威尔第的家乡克雷莫纳是欧洲当时著名的乐器制造城市,以研制生产弦乐器而闻名。出于对古希腊罗马文化学习的需要,以及有良好的拉丁语师资和教材,这里有一所很好的拉丁语学校,蒙特威尔第的文化启蒙教育就是在这所学校,良好的拉丁语教育为他学习古典文化,了解古代学说提供了条件。蒙特威尔第的整个艺术生涯中,始终贯穿着以柏拉图思想为主导的人文主义精神内

涵,无论是在处理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的关系上,还是在改革创作的手法上,或是为在音乐中突出表现人性、表现人与自然的真实情感上,柏拉图的思想给予了他有益的指导。人文主义精神成为青年蒙特威尔第的人生观和世

界观的指南,柏拉图的著作成为他一生中一再引用的经

典文献。

曼图亚时期是蒙特威尔第人文主义思想的深化的重要时期。曼图亚贡扎加宫廷的人文主义历史,早在文艺复兴运动开始时就随之谱写,最准确的记录是人文主义的宫廷学校“欢乐之家”的建立。贡扎加侯爵邀请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达·费尔特雷,为自己建立一所学校,从事教育工作以及传播人文主义的学术和思想①,“欢乐之家”不仅学习古希腊拉丁文语法、修辞、写作、雄辩术等课程,维多利诺还要求他的学生们学习和培养古代作家高尚的道德、优雅的品质、文明的举止以及各种丰

富的社会知识和生活常识,这使得初具音乐艺术功底的蒙特威尔第在这里收获颇丰。

在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和人文主义的美学理论②,由于柏拉图学院的努力发掘和推广,在欧洲广泛传播,影响深远。黑格尔曾说:“柏拉图的著作无疑地是命运从古代给我们保存下来的最美的礼物之一”;朱光潜先生认为:“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开始用社会科学的观点研究美学问题”;何乾三老师的研究证明:“柏拉图的学说对他以后时代的哲学、美学、文艺等都起过影响作用。”③虽然历史的情况是复杂的,但柏拉图以后的各个时代的哲学家、诗人、艺术家都从各自所处的时代的需要出发,从不同角度理解、吸取、扬弃柏拉图的哲学、美学思想,赋予其新的内涵,并建立新的学派,如新柏拉图学派等。

从蒙特威尔第大量的信件④和作品题序中,反映出他对柏拉图学说深刻的理解与应用。蒙特威尔第音乐艺术活动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从柏拉图的学说中寻找着创新的创作动机和破解难题的答案。他对柏拉图学说如此全面的了解得益于在他之前的人文主义学者对柏拉图学说的收集、翻译和传播,意大利人文主义和文学艺术

家活动的中心梅迪契家族为此做出过重大贡献。可以说,蒙特威尔第是人文主义者中的柏拉图信徒。

二、音乐作品中的人文主义因素

在蒙特威尔第不同时期的各个体裁的音乐作品中,很多都蕴含着他与柏拉图哲学、美学思想上的紧密联系。指引他走向柏拉图和人文主义方向的第一位老师是马克·安东尼奥·因杰涅里,蒙特威尔第跟随这位老师学到了对位法和作曲技术,也学习了弦乐器的演奏,因杰涅里教授了他当时时兴的“人文主义的歌曲谱曲原则”⑤,强调音乐创作中表现人性、表现人的情感的创作理念。蒙特威尔第首创之作《神圣小曲集》就已经初显出了自己的

个性,“简短性三声部,引起世人的惊叹”⑥。

蒙特威尔第发表的第一部世俗音乐作品是包含21首三声部作品的《小坎佐纳》,小坎佐纳来源于意大利的维拉内拉,歌曲短小,以分段的形式呈现,除了中间段以外,每段都有重复,在音乐创作上是对牧歌的模仿。这种音乐简单、歌词轻松、多诗节的轻音乐,帮助蒙特威尔第在创作中掌握了民间歌曲分段的旋律特点,以及舞曲的节奏。技能的掌握和创作中的革新实验,使作品表现出作者对当时音乐传统技法的背离,使他在世俗音乐的创作

上开始有了人文主义的革命倾向。

“只有合适的音乐体裁,才能恰当地表现作者的真实情感,体现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要求”⑦。蒙特威尔第歌剧体裁创作的成功原因,也是源于他从青年时期开始的牧歌创作。牧歌在文艺复兴时期它是一种被音乐界广泛采用的最适合于表现人文思想、人性情感的体裁样式。牧歌的创作贯穿于蒙特威尔第的一生,也是承载蒙特威尔第人文主义精神的主要载体。牧歌中贯穿着表现人、表现情、表现爱的情感主线,是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观的整体主线。在第二部《牧歌集》中,他开始关注用音乐表达歌词的内涵,初显出“歌词第一,音乐第二”的倾向。他在作曲中注意像维拉尔特那样,音乐既是为表演所写的,也是为听众写的,使用诗的意象来使音乐具有形象性,独创自己的风格特征,掌握“声乐配器”⑨的技巧。蒙特威尔第不只是让自己的作品适应高水准的专业歌唱家

演唱,而且十分注重作品的易于表演、学唱、传播普及,适合更多非专业的人需要。

蒙特威尔第在曼图亚贡扎加宫廷创作和尝试了宗教音乐、世俗音乐和意大利歌剧等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各种体裁都有独到的创新和突破。表现人性、刻画人的情感世界的艺术创新手法,使宫廷权贵和广大市民叹为观止,同时也引起封建宗教卫道士们的口诛笔伐。由于蒙特威尔第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他经历的痛苦使他的人文主义原则渗透到反宗教改革运动的热忱中,也由于

这种情绪的结合,使他的音乐听起来既世俗又虔诚。

“音乐是生命体验的真实袒露,是心灵情感的一面镜子”⑩。蒙特威尔第有对平凡生活的艰辛体验,也有用生命去参与征战的血腥体验。他的许多音乐作品有很多对生命体验的情感表达,例如,在曼图亚两次担任临时乐队长的随主远征,受此启发他在八年后发表的《音乐谐谑》中运用了新颖的咏颂式歌唱手法{11},征战之旅也使年轻的

蒙特威尔第对民族情结、骑士风度、英雄主义有了自己的解读和诠释。

蒙特威尔第根据塔索{12}《被解放的耶路撒冷》谱曲时,对该作八行诗进行的忠实于原作的作曲方式,在音乐发展史上对后人影响很大。一是他在该剧中使用的体现“讲述风格”{13}的声乐独唱,二是侧重在乐器部分的创新和发展。他在该剧中发展了一种使用弦乐器表现“激动风格”(stile cohcitato)的创新演奏形式,当时首次出现的这种以激烈的节奏、变换迅速的跌宕起伏,以及震撼人

心的震音为特点的乐器演奏方式,至今仍影响着歌剧音乐。

从蒙特威尔第作品中的“激动情感”中映照出人文主义对人们情感的新发现和新表述。此前人们只看到了人的情绪的一般表现,即平静的和抑郁的,蒙特威尔第的征战经历,让他体验到了人的第三种情绪——激动情绪,

为表达激烈的情绪,他创造了音乐艺术的“激动风格”{14}。

特定的人文环境奠定了蒙特威尔第在音乐创作中终生写人性的不变主题。他的宗教作品中让人与神同在,他的俗世作品中让市民与权贵同乐,他的全部作品中让人和人的情感高于一切。

结 语

在情感与体裁的关系中,如果说情感是支撑音乐体裁的内在因素,那么体裁则是音乐表现情感的外在形式,两者具有内容和形式的哲学范畴意义,形式和内容是一对统一体,它们既相互适应又相互冲突。文艺复兴时期正是如此,当新的时代情感需要表达的时候,旧的音乐体裁可能对新的情感表达带来阻碍,形式和内容表现出矛盾的对抗性,极力表现人文主义新音乐的情感张力,而对中

世纪传统音乐只传达宗教圣旨,不表现人的情感的其形式体裁产生叛逆。

许多欧美的音乐理论家和文学理论家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文学是音乐的向导。他们认为是人文主义的文学诗歌引导着音乐走出中世纪的封建闭锁状态,走向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激情燃烧的时代。蒙特威尔第有大量的为古典诗词,特别是以文艺复兴时期最盛行的彼得拉克和本博的诗词创作的音乐作品,古典诗词引导着蒙特威尔第“歌词第一、音乐第二”的创作方向,音乐服从歌词的新原则,为更好地表达诗意寻求更适合的音乐表现手法,创造了音乐表现形式的又一新特点,“人文主义的科学态度和批判精神,使艺术讲究方法,导致透视的发现,研究解剖,根据数学测量勾画人体,在音乐方面导致现代和声原理”{15}。艺术对文学的依靠不过又一次证明,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对两者的驱动力是一样的。

保罗·亨利对艺术思想的形成和产生做过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他认为“音乐是心灵的语言,是表现发生在灵魂隐秘深处的行为和经历的手段。音乐的这一根本特点,使它成为动情地表达艺术思想的天然终结,艺术思想主要是心灵经历的产儿。”{16}也就是说,一种艺术思想的形成与艺术家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经历是有着紧密联系的,艺术思想只有表达出心灵经历的真实情感,艺术才可能是生动感人的。蒙特威尔第和人文主义的艺术家之所以大力倡导情感表达,也是因为这种人类最真实的情绪,能够体现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要求,能反映他们对人的真

实价值和真、善、美的理解与认识。

在蒙特威尔第的音乐中,其意图是使歌词成为和声的主人而不是仆人,充分的表达人类的情感。但实际上,除了在牧歌里,为了强调表达的歌词含义的需要,蒙特威尔第在其他创作中并没有使用过规则里所禁止的不谐和音,他只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而破例,他对和声的处理只带有少量音程的旋律,用简单的手段达到了最好的效果。他既是“第二实践”的创立者,是教徒阿图{17}西批评的论敌;他也是“第一实践”(传统作曲方法如“对位法”)的继承

和发展者,他所倡导的音乐理念预示着主调音乐的到来。

蒙特威尔第追随人文主义思想,尊崇柏拉图学说,在他毕生的音乐创作中形成了自己个人特色的“以人为本,以情为主”的情感论美学思想,他的作曲技巧和情感表达手段为后世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为了适应宗教改革与反改革的时代要求,蒙特威尔第音乐创作的范畴,无论是从情感方面还是从结构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水平。由于对人和人的情感的关注,他的作品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情感与生动的描绘,少量音程的旋律,曲式的多变与新颖,即使用简单的手法也能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让人陶醉,加深了音

乐作品对听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蒙特威尔第在合理继承意大利民族风格的基础上,追随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大潮,经历了巴洛克风格的形成期,形成了自己带有鲜明的巴洛克时代特征的个人风格。他个人风格的形成是他积极参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的音乐革新活动,推动巴洛克风格形成的烙印,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者对古希腊文化的传播,为他提供了古典音乐美学理论的指导(如:柏拉图的音乐美学理论等),法-弗兰德作曲家对意大利民族风格的影响,蒙特威尔第特殊的人生经历和自己对人生的心灵体验,这些因素既促进了他人文主义人生观、艺术观的确立,也影响着他表现人性、表现情感的作曲风格的形成。从他早期的“传统牧歌”(受对位法、经文歌影响的牧歌)到康塔塔、室内二重唱以及巴洛克风格形成期的声乐协奏作品中,无论是对节奏型的偏好、旋律进行,以及对音乐织体的选择,蒙特威尔第都从最大限度满足“听觉”的适宜性原则“出发”,在作曲活动中进行主动创造,积极选择,努力使作品适宜人的“听觉自然属性”

需要。

蒙特威尔第的音乐活动关注人、关注人的情感变化,他的音乐风格跟随人的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追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他的“激动风格”的创立,是其细心体验生活,认真分析人的情绪表现后创立的新风格,“激动风格”既是蒙特威尔第创立个人独特风格的重要成果,也是巴洛克音乐风格重要的时代标志之一。“敏感而细腻的人生体验,丰富的生活积累,对人生与社会自然的深刻思考,既是音乐创作的动力,又是音乐创作的源泉、缺少对人生的丰富体验与深刻思考,就不能创作出自然真诚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作品”{18}。蒙特威尔第的作曲才华的施展和运用,是建立在他对自己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积累,以及对社会的细心观察的前提下得以成功实现的。语言所不能表达的地方,便是音乐开始的地方,音乐

是他表达内心感受需要的理想工具。

人文主义通过文艺复兴运动解开了对封建宗教的神秘面纱,解开了禁锢人们思想的封建枷锁,使人成了尘世的主人。人文主义对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为蒙特威尔第用音乐表现人性表现人的情感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他的音乐创作活动中,坚持音乐适宜人的听觉自然属性的基本原则,创造、选择丰富有序的音乐形式满足听众的听觉需要。人文主义为蒙特威尔第的生活和音乐创作提供思想养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激情似火的时代为他的音乐创作和个人风格的形成提供了外在动力。关注人性、关注情感的时代思潮引领作曲家创做出了一大批充满人文

主义精神内涵的优秀作品,让世人享用至今、感动至今。

参考文献

1 英 杰里·布罗顿《文艺复兴简史》,赵国新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

2 孟广林《欧洲文艺复兴史:哲学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 瑞 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4 Campana,A.:The Origin of the Word “Humanism”,1964.

5 Robert Morgan:Source Readings in Music History,R.S.Means Company 1997.9.

6 Sam Morgenstern:Composers on Music,Pantheon Books.INC,New York 1956.

①张椿年《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方志出版社2007年版,第128页。

②柏拉图美学思想认为:首先“美本身就是美的理念”;其次“具体事物的美是由于有了美的理念”;第三“美的事物是相对的,美的理念是绝对的”。在音乐艺术方面的美学思想首先是关于音乐的“和谐论”。他还认为“音乐还应该依靠听觉的灵敏来建立和谐”,音乐既是数的艺术,又是模仿的艺术。柏拉图认为音乐美还体现在音乐与灵魂的和谐之中,和谐与美、善一样都是理念,非物质性的。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除了“和谐论”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他强调音乐美育的社会作用。

③黑格尔、朱光潜、何乾三的言论均引自何乾三《西方音乐美学史稿》,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页。

④Denis Stevens:The letters of Claudio Monteverd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

⑥ 德 乌尔夫·科诺尔德《蒙特威尔第》,张林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⑥ 美 恩里科·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⑦邢维凯《情感艺术的美学历程:西方音乐思想史中的情感论美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⑧阿德里昂·维拉尔特(Adrian Willaert,约1490—1562)法-佛兰德作曲家,他对意大利牧歌做出过重要贡献,谱曲时,注意表达出歌词的重音,他是最早坚持在乐谱上歌词的音节要精确地印在音符下方的人。

⑨王次炤《蒙特威尔第·牧歌》,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⑩于润洋《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11}同⑤,第34页。

{12}塔索,T.(Torquato Tasso1544—1595)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运动晚期的代表。代表作是叙事长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1575)。

{13}同⑤,124页。

{14}弗朗西斯克·彼特拉克(Francisco Petrach1304—1374年),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和学者,人文主义的奠基者。被认为是人文主义之父。他以其14行诗著称于世,为欧洲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后世人尊他为“诗圣”。

{15} 美 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汤亚汀译,杨燕迪校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4页。

{16}同{15},第291页。

{17}乔瓦尼·马克里·阿图西(Giovani Maria Artusi,1540—1613)16世纪音乐理论家和作曲家,文艺复兴时期对位传统的捍卫者。

第7篇: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范文

关键词:教育;中国;西方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058-02

近年来,名人子女频频爆出丑闻。从最近的吸毒案中,我们发觉,越来越多平时形象良好的明星都深陷其中。2013年发生了一起惹人瞩目的案子――“李XX案”。作为名人的儿子,李XX的受关注度远远大于该案件的其他成员。“人上人”的权贵家庭对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远远大于普通家庭。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原因之一是教育出了问题,无论是社会、家庭都要对此进行反思。

青少年犯罪案在我国和国外都存在,可是对待和处理的方式却完全不同。差异的产生和教育密切相关。在一般人的认识中,国外人的思想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约束的,因此不会受思想的禁锢,其实不然,在国外也有思想教育,只是存在与进行的方式有自己的特点,与我国不太相同。早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就提出了他的教育观,他认为学前教育应由国家控制,对儿童实行公育公养。对比我国现有的幼儿园教育方式,有很大差别。

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不断升高,与早期儿童教育的缺陷不无关系。我国当前的幼儿园大多数以私立为主,极少数的公立幼儿园门槛很高,普通家庭的孩子根本没有资格入园,因此普通人家的孩子往往选择昂贵的私立幼儿园,相对贫困的家庭则无法承担孩子高昂的学费而放弃学前教育。这就会导致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首先,那些去公立幼儿园的孩子会发现周围小朋友的家庭和自己的家庭一样条件不错,所以这些处于懵懂期的孩子会慢慢产生攀比心态,而他们的背景也会让教师“不敢”管教,因此,这些孩子逐渐会产生高人一等的骄傲感,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种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日后很难根除。而那些以高昂费用获得入园资格的孩子也会或多或少听过一些对社会不公的抱怨,有的孩子会产生自卑感,而有些会产生仇富心理。还有另一个群体,他们上不起幼儿园,因此启蒙教育有可能会落后于他人,甚至会产生教育并不重要的偏见。其次,尽管上幼儿园们的孩子处在不同体制的幼儿园中,但是他们所受的教育方式是类似的,所有学科都要学习,甚至是他们不想学的学科,而且,不能输在起跑线的心理会让家长给孩子报名参加众多业余补习班,本该在游戏中度过的美好童年就在无形中消失了,孩子们剩下的只有无休止的学习,而可悲的是,这些知识往往并不会被孩子们掌握,既浪费了时间又做了无用功。因此,笔者认为柏拉图的思想在现今社会依然是适用的。幼儿园一旦变成公立、变成义务教育,那么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个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而且,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中,每个孩子的机会是均等的,竞争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无所谓谁比谁强,自然少了很多矛盾。每个孩子都有被教育的机会,会使得他们的素质得到提高,有利于加强我国少年儿童的整体素质,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柏拉图强调讲故事与游戏的教育理念与我国现在实行的“减负”有异曲同工之妙,把孩子们从复杂的无法胜任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回归童年,在童年时期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故事和游戏虽然简单,却是精心选择的,在简单中孩子们更容易学习和理解其中的真谛。如此一来,那些“人上人”家庭的孩子也会融入普通人的生活,不会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

对于7~18岁的普通教育阶段,柏拉图认为应以情感为主,强调人文学科的重要性,尤其是体操和音乐。柏拉图说:“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这一阶段正是学生的小学到高中阶段,也就是九年义务教育加上高中。九年义务教育在我国已普及多年,绝大多数未成年人都会有九年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知识,学习做人。而柏拉图强调的体操和音乐,在我国却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两个学科,因为他们不用参加考试,在学生和教师甚至家长眼中这都是浪费时间的两门学科,所以经常会被其他学科教师取代。尽管近年来体育也成为了升学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但是重视程度依然很低。体育类课程的缺失导致未成年人身体素质普遍变差,未成年人肥胖率不断上升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很难在繁重的学业中立于不败之地。音乐作为柏拉图强调的另一个重点基本上也被各个学校所“取消”,只会象征性的上几节课。音乐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使未成年人从繁重的学业中解放出来,压力会使人变得焦躁,尤其对于自控能力薄弱的未成年人,适当的放松会使得他们拥有一个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来对待学习和生活。

最后,柏拉图提到了高等教育,他将这部分分成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20岁,以军事体育训练及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的学习为主。20岁以后,绝大多数贵族青年结束了接受教育阶段,去担负保卫国家的重任。少数才智出众的贵族子弟,继续接受教育。在这一阶段,柏拉图很明显让教育变得多元化,不仅仅停留在体操和音乐,也涉及了其他方面,20岁以后的两种不同选择,类似于我国的升学制度,有才华的人继续学业,其他人可以选择参军或者其他。而在这里,柏拉图仅仅提到了贵族,体现出了他思想的落后性,当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依然是先进的,贵族也参加到了保家卫国的事业中去了。而在我国,“人上人”家庭的孩子会认为参军是个苦差事,他们会采取各种方法获得大学文凭,有时候会占用到普通家庭孩子的名额,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第二阶段是20~30岁,是发展智慧阶段,重点学习辩证法。这一阶段按年龄算是我国的本科到博士阶段。这一阶段,柏拉图强调了哲学的作用。哲学本意是爱智慧,是对知识的渴求,这一阶段柏拉图强调了求知的重要,这与我国现在的本科到博士的教育非常类似,也是不断求知。但柏拉图所追求的知识更加全面。我国在这一阶段的特点呈现为术业有专攻。第三阶段为30~35岁,是继续学习阶段。柏拉图强调这一阶段要继续学习哲学,然后成为国家重要官吏。这一阶段他强调在不断学习的同时报效国家。这一阶段,我国的公民也基本步入社会,开始在各行各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国家和家庭做出不同程度的贡献,其中一些人成为了国家干部,带领国家稳步向前发展。但是比起柏拉图对年龄的划分,我国并不是如此详细,并且除了做官还有很多选择。第四阶段为哲学王,50岁左右。柏拉图认为个别人需要再经过15年的锻炼,经过指挥战争等各种考验,在学识方面,尤其是在哲学方面具有高深造诣的人,就可以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这与我国不谋而合,我国各行各业的最高领导者大多是在知识与经验共存的前提下坐上了领导人的位置。他们自身丰富的经验与广泛的学识为我国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从而使我国更好、更快的发展。

柏拉图的教育理念距今已有几千年,虽然某些方面在如今社会稍显落后,但是其思想的精髓却同样适用于我国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造福我们的社会,造福我国的未成年人,让他们从小就接受完善的教育,避免品德的缺失,使他们从小就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样他们才会健康的成长,不会走歪路、弯路。

由于历史、地理、发展状况的不同,东西方教育思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我国,教育的目标较为单一,通常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考取一所相对好的大学,上大学成了学子们的共同目标。而西方提倡个性教育,注重教育的多样性,会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兴趣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空间。在教育方法上,我国普遍为一对多的授课方式。韩愈有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意思是教师就是传授知识解决疑惑的人。在我国,教育多为“填鸭式”教育。教师们竭尽所能把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在某种情况下,考核的并不是学生的能力而是记忆力,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是去询问他人而不是自己克服和解决。过度的依赖他人使青少年的心理年龄远低于生理年龄,较低的情商使得他们在遇到问题时会走向极端。相反,西方崇尚自主学习。教师会给学生布置问题,让他们自己寻找答案,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只起到引导的作用而不会过度干涉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长此以往,西方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国,除了莫言一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外,其他为数不多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均为外籍华人,而诺贝尔奖几乎都被西方人收入囊中。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育,这不是因为我们的教育落后于西方,而是我们的教育方式缺乏创新性,尽管在卷面考核上我们占尽先机(比如在外留学的大多数华人的考试成绩远高于西方人),但是在研究和创新方面西方人独占鳌头。当一个新兴领域出现时,西方人往往能在第一时间参与研究和研发。这就是东西方不同的教育方法带来的不同结果。

在笔者看来,中国的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国家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但是,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教育体制不能固步自封,要在保留传统教育优势的同时,借鉴西方教育先进的一面。在保障学生能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兴趣。当学业符合自身兴趣时,处于学生时代的青少年就会自觉主动接受教育,而不会把精力用到其他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说,会减轻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从而减少青少年犯罪率,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8篇: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范文

论文摘要: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宗教、自然科学和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即为艺术“模仿论”,反对艺术“天性说”,同时,他还开启了艺术“典型说”的萌芽;提出了美的存在方式为有机整体的观点;界定了艺术的外延;揭示了音乐的特殊性,对音乐本质展开了探讨;高度肯定了艺术广泛的社会作用等等,这些不朽的关于艺术、美学、音乐的论述犹如大河之源掀起了后世艺术科学发展的滚滚洪流。然而,由于时代视野和阶级的局限,他的美学思想也深深打上了时代和阶级的烙印。

一、美学思想的核心——艺术“模仿论”

艺术“模仿论”是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核心。他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模仿,相互之间有且只有三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和所采用的方式不同。模仿说其实是古希腊的传统说法,赫拉克利特就有过艺术模仿自然的见解,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也有类似的说法。到了柏拉图把模仿说系统化了,但他的模仿说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他认为理念世界才是唯一真正的实在,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模仿,而艺术模仿现实世界则是“模仿的模仿”。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相反,否认“理念世界”的存在,肯定物质的感性世界是真实的,而艺术模仿现实世界,艺术是真实的,进而对模仿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模仿论”的新观点主要在于如下两点:其一认为艺术模仿的主要对象是“在行动的人”[1]7,即是“人的行动、生活、幸福”[1]21。其二是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的天性,即善于模仿。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的起源有两个原因,而且都出于人的天性。第一,模仿是艺术的本质,而模仿出自人的天性,人具有模仿的本能。第二,音乐感和节奏感也出于人的天性,而音乐感和节奏感是构成艺术的形式方面的重要因素,特别对于音乐、诗歌、舞蹈更是如此。

天性说在今天看来当然是不科学的,甚至显得有些幼稚,但在2000多年前的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因为在柏拉图那里把艺术看做是少数人的“神灵凭附”,把艺术神秘化了。而亚里士多德的天性说肯定了模仿是人的本能,并且是“人和兽的分别之一”,所以就应得到尊重,这就增添了艺术存在的合法性。

二、“典型说”的萌芽

文艺创作中的艺术典型一般都是实际生活的真实反映,但又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鲜明,更有集中性,更带普遍性,从而更富有审美价值。亚里士多德虽然没有按“典型”这个命题来论述,但实际上已涉及典型说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通过个别表现一般,通过个性表现共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般不是处于个别之外,而是寓于个别之中的,他批驳了柏拉图关于理念是在具体事务之外,在现实世界之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要求每个人物既要有类型特征,又要有个性特征。他认为普遍性是抽象的东西,是各个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质。艺术应该由“这个”制作出一个“如此”,即“这个如此”。“如此”就是普遍的、一般的性质,而“这个”是指某一个具体的人、具体的事物。

(二)诗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诗比历史具有更高的真实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诗的目的不是描述个别现象,而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通过个别的东西去表现普遍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地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1]28-29。

(三)触及到了艺术的理想化问题

亚里士多德反对把模仿看做被动地抄袭事物的本来面目,主张把事物加以适当的理想化,进行艺术创造。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脱离原型,而是以现实事物为基础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可使事物比原来的更美好,或更坏;悲剧人物要求人物比一般人更善良。这里,实际上已触及到了艺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问题了。

总之,典型说的萌芽,是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精华之一,也是他在当时条件下的伟大发现。他为最早的典型说奠定了基础,这是很大的贡献。当然,亚里士多德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解决与典型性有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典型性与个别性之间的关系等。

三、美的存在方式——有机整体

(一)美在整一

柏拉图把美看做美的理念,一切个别事物的美,看做是“分有”美的理念。亚里士多德则与他截然不同,他不仅不承认美的理念,还把美看做是客观事物存在的一种特殊方式,他从具体事物本身去寻找构成美的客观因素,也就是去探索美的存在方式是什么。

在《形而上学》中,他指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所谓秩序是时间上的匀称,所谓匀称是空间中的秩序,而从秩序与匀称中见出明确,三者实际是统一的。后来在《诗学》中,他进一步提出“美在整一”的概念。只有整一的东西才能见出秩序、匀称与明确。秩序、匀称、明确是整一所造成的感官印象。亚里士多德强调各部分紧密连接,见出秩序,这就是各部分在整体里不仅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而且位置也是不可移动的。这样,整体的各部分一切都是必然的、合理的、有机的整体。他主张美的事物不仅各部分有一定的安排,而其他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一个事物美还是不美,首先要取决于美的客观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体积大小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的和谐统一。

(二)寓杂多于统一

多样统一的理论并不始于亚里士多德,最早把这一理论用到美学上的,则是赫拉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把多样统一的原理,用到了悲剧结构中。他认为事件不妨多,但结局则必须单一,这样才能既丰富又不枝蔓,既统一又不单调。他认为人物性格,也要有多样的统一。人物的性格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每一个人总有一个性格核心和总的方向。

(三)关于“三一律”问题

“三一律”也被称为“三整一律”,用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中的定义,就是指“要用一个地点,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并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的充实”。“三整一律”被拆开理解就是包含“时间整一律”、“地点整一律”和“情节整一律”。而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首先提出了“情节整一律”。他从有机整体的概念出发,认为戏剧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情节结构,而不是人物性格。因为以情节为纲,容易见出事迹发展的必然性,所以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悲剧中尤其强调悲剧情节的完整和紧密。

四、艺术的界限

首先是关于艺术与自然科学的区分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科学的对象是自然事物中带永久性的东西,自然科学的方法是证明,它本身具有连续性,成果可以不断积累、传授。而艺术是一种心理性的生产状态,艺术以创造为目的,而且必须是从头创作,所以艺术家本人的修养、造诣和情操就显得尤为重要。

亚里士多德认为诗要靠天才,而不是柏拉图观点,即认为靠灵感或疯狂。亚里士多德还认为诗要有真情实感,要能把人物描写得活生生的,为此,诗人本身要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否则不可能激起观众的情感。他指出文艺创造过程中是有理性活动的,他要求诗人在创造过程中要具有清醒的理性。

其次是关于艺术与道德的区别问题。柏拉图认为艺术服从道德要求,艺术家首先应是道德家。其实柏拉图使艺术成为道德说教,是取消了艺术的应有地位。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与道德相近,但二者是有区别的:道德是行为,艺术是生产;道德属于道德家本身,艺术属于广大观众,属于社会,艺术并不依附于艺术家。

再次是关于艺术与技艺的关系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二者的共同点是都体现了运用推理创造事物的才能。不同点主要有:1)目的不同:艺术为了娱乐,技艺为实用。2)对象不同:艺术的对象是整个自然,艺术要表现事物的本质。而技艺只作用于个别、偶然的事物上。3)性质不同:技艺可以因袭、模仿和雷同,但艺术则必须创造。

可贵的是亚里士多德不但指出了艺术与技艺的差别,而且对艺术内部也作了细致区分,建立了最早的艺术分类体系。他根据模仿的手段、对象和方式的不同来细分各种艺术门类。

五、音乐的特殊性

(一)音乐能表现感情

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是表现感情的,是与人类的心灵契合共通的。比如他认为“节奏和乐调是一种最接近现实的模仿,能反映出愤怒和温和、勇敢和节制以及一切互相对立的品质和其他的性情”。他认为最适合教育目的的调式是严格的、从容的多里亚调式,认为竖笛或竖琴之类用于技巧比赛的乐器,不宜用于教育,因为吹竖笛会使人的口形变得丑陋,所以应该采用那些能够使听者变成高尚的人的乐器。

(二)音乐是一种运动

亚里士多德发现了声音的产生是由空气的运动决定的,声音的质量、音量、音色则与动物发声器官及乐器本身有直接的关系。他认为音乐的声音是从有秩序的运动中得到的,音乐的性质,音乐的节奏、旋律,音乐的构成都是由于运动这个因素决定的,尤其是音乐和人的心理的关系,也是由运动这个因素决定的。音乐的节奏和音调之所以能反映人的道德品质,就是因为音乐的运动形式直接模仿人的动作的运动形式。绘画和雕刻仅次于诗歌和音乐,就是因为绘画与雕刻不传达运动,不能直接表现道德的性质。

总之,关于音乐具有运动的性质,因而能表现人的思想感情或道德品质,这是亚里士多德最先提出来的,而且一直延续到今天,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三)音乐具有群众性

亚里士多德没有直接论述音乐的群众性问题,但他无疑认为音乐是“凡人”都能享受到的娱乐,同时,各种年龄和各种性格的人都爱听它,音乐对各种听音乐的人都有净化作用。亚里士多德主张音乐教育不限于听赏音乐,而应当使人在实践中认识这门艺术,所以青少年最好能学会一种乐器。

六、艺术广泛的社会作用

(一)艺术的认识作用与审美作用

首先,与柏拉图否认艺术的认识作用相反,亚里士多德强调艺术的认识作用,肯定模仿能使人获得知识,认为人的最初知识就是从模仿得来的,因此模仿对认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艺术所模仿的不是现实世界的个别偶然现象,而是必然的普遍性的东西,也就是说艺术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与经验相比较,艺术才是真知识。

其次,艺术还能引起人的,因此,除了认识作用外,还有审美作用,也就是具有审美价值。亚里士多德赋予模拟说新的解释,在于他断定人们从模拟过程中得到知识,并且由于求知欲望得到满足,从而产生一种。例如,他认为:“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2]44-45亚里士多德是最早为辩护的哲学家,也是最早提出审美过程中产生这一重要美学问题的哲学家。与柏拉图比起来,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感情受理性的控制,它是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的。认为不是恶,是正常现象,不应加以压制。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所以能引起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求知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也可能不是由模仿所引起,而是“由于技巧或着色或类似的原因”[1]11-12,也就是说,是由艺术的形式因素所引起。

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提出不同种类的艺术所激发的情绪不同,它们在各自所产生的净化作用和也不同。例如,悲剧所产生的只是哀怜和恐惧两种情绪净化后的那种特殊的。写善恶报应所产生的以及写滑稽性格所产生的就只适宜于喜剧而不宜于悲剧。

(二)艺术具有教育作用——艺术能陶冶人的性情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中心是“中庸之道”,他认为美德就是适中,就是情感需求适度。恐惧和怜悯太强太弱都不好,须求适中、适度。悲剧的卡塔西斯①作用就是使它们成为适度的情感。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能陶冶人的情感,使之合乎适当的强度,借此获得心理健康,可见悲剧对社会道德有良好影响。

(三)音乐具有广泛的社会作用

以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为一方把音乐看做是最重要的道德教育手段,也就是说只强调教益。另一方则是怀疑主义的、快乐主义性质的倾向。认为音乐只能供人娱乐,认为音乐与睡眠和酒一样,仅仅是医治疲劳和苦恼的良药,仅仅是使人能得到休息的娱乐。亚里士多德则想综合这个两个极端,于是提出了“高尚的享乐”的概念。他认为音乐能达到道德教育、消遣闲暇和精神享受的目的。

首先是音乐具有净化作用。亚里士多德不仅把“净化”作用的思想用于悲剧,而且还用以解释音乐,他的净化论,具有相当广泛的美学意义。他认为:“各种和谐的乐调虽然各有用处,但是特殊的目的宜用特殊的乐调,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就应选用伦理的乐调……”亚里士多德不仅认为音乐具有净化作用,还明确认为音乐能对人的性格给予显著的影响。如他认为:“节奏和乐调是一种最接近享受的模仿,能反映出愤怒和温和、勇敢和节制以及一切互相对立的品质和其他的性情。”[2]106-107

其次,音乐具有娱乐作用。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听音乐是高尚的享乐。他把音乐列入教育课程,为的是让人们学会消遣闲暇”[3]。他进一步指出“音乐是必须的,它可以使自由的人在闲暇中享受精神方面的乐趣,而这种乐趣之所以高尚,因为它是美与愉快的结合,它能令人心畅神怡。和谐的乐调与人们心灵的和谐相契合,对人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4]。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卓越的教育家,他有关音乐的娱乐作用的论述,实际已包含有寓教育于娱乐之中的思想。

七、简评

亚里士多德在美学中最大的贡献是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使其自身的美学思想接近了唯物主义。他不仅把模仿论建筑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同时提出了典型说,提出了艺术属于人类创造活动的主张。他要求美的事物必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美在整一的思想包含了美与善结合而又有区别的意思。他也是最早提出寓教育于娱乐思想的第一人。

当然,亚里士多德是一个生活在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制时代的思想家,这也注定了他身上有他自身无法克服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他的美学思想深受他的哲学世界观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影响,并且最终滑向“神”的概念。亚里士多德是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他不把奴隶当人,为奴隶制的合法性辩护,在美学观点上,主张只有上层贵族阶级的人物才可以担当悲剧主角。

总之,亚里士多德美学观点对后世影响是巨大的。他的学说在欧洲有如万流之源,其影响所及后来各种流派。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第9篇: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范文

柏拉图著作哲学观公民教育一、柏拉图的时代背景

柏拉图生活于古希腊雅典城邦迅速走向衰落的时期、雅典的极盛时代,即“伯里克利时代”。在公元前429年,伯里克利病逝,人亡政息,标志着雅典黄金时代结束,衰败已经开始。柏拉图出生于伯利克里去世后两年,困扰雅典数年之久的瘟疫刚刚结束,激烈的伯罗奔尼撒战争耗尽了雅典的精力。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民主政体陷入危机,社会动荡不安,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准则、信仰、法制陷于解体。柏拉图倾其一生研究如何挽救日趋衰微的雅典城邦,这正是时代给柏拉图提出的命题。

二、柏拉图的哲学观

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所以世间才没有不会分解的“物质”。属于“物质世界”的每一样东西必然是由某种物质做成。这种物质会受时间侵蚀,但做成这些东西的“模子”或“形式”却是永恒不变的。因此,对柏拉图而言,永恒不变的东西并非一种“基本物质”,而是形成各种事物模样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他得出一个结论:在“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在存在,他称这个实在为‘理型的世界’,其中包含存在于自然界各种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模式”,称之为“柏拉图的理型论”。

柏拉图借用“洞穴神话”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解释。

设想在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他们自小待在那里,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面前洞壁上的影子。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条横贯洞穴的小道;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如同木偶戏的屏风。人们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而火光则把透出墙的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囚壁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如果他们中的一个碰巧获释,转过头来看到了火光与物体,他最初会感到困惑;他的眼睛会感到痛苦;他甚至会认为影子比它们的原物更真实。如果有人进一步拉他走出洞穴,到阳光下的世界,他会更加眩目,甚至会发火;起初他只能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然后才能看阳光中的事物,最后甚至能看太阳自身。到那时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会开始怜悯他的囚徒同伴、他的原来的信仰和生活。如果他返回去拯救他的囚徒同伴,他得有一段时间去适应洞中的黑暗,并且会发现很难说服他们跟他走出洞穴。

柏拉图借着这个洞穴神话,想要说明哲学家是如何从影子般的影像出发,追寻自然界所有现象背后的真实概念。黑暗洞穴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就像是自然世界的形式与理型世界的关系,也阐明环境对人们认知的巨大作用。当人们一直面对的是虚无的影子时,自然只将影子理解为真实事物,便无法接受“阳光下的世界”,更不愿走出黑暗的洞穴。

三、柏拉图的理想国

柏拉图《理想国》一书主题是探讨什么正义。柏拉图认为,从有效善出发无法论证正义即是善,也无法达成正义。将有效善的某些方面推至极致,就可能出现一些荒谬的结论。柏拉图反驳了认为守法是正义的观点,统治者总是制定符合自己利益的法律,使得“正义”只代表统治者利益。但是,统治者可能会犯错而制定不利于自身的法律,从逻辑上与守法矛盾。管理、指挥、计划乃至生命都是心灵的功能,而正义则是心灵的德性。在柏拉图看来,所谓的正义,不应仅仅追求一个好的目的。柏拉图设想通过一个正义的城邦来推导个人的正义、正义的本质及其真正利益。这个城邦就是理想国。

柏拉图指出,一个正义的城邦必须是一个运作有序的城邦,在城邦内存在正确的分工,整个城邦在一种完全和谐的状态下运行。柏拉图将城邦内的中人员分成统治者、护卫者、生产者三个层次:生产者要具备各自的技能,城邦的护卫者要具备强健的体能、勇敢及智慧,统治者必须永远保持其公道性和正确性,能权衡一切,所以只有哲学王才有资格做统治者。柏拉图认为,正义是一种美德,它使人们产生一种强烈的、对成为一个完善的公民的渴望,这个完善的公民懂得怎样依照正义的要求去进行统治和被统治。正义表现为“每个人干他自己分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分内的事”,生产者与护卫者服从统治者,“各守其职,各安其分”。这便是柏拉图的正义及理想国。在理想国中,爱智慧、掌握了真理且明白事理的哲学家居于统治地位,居于辅佐地位的是具有勇敢美德的军人,他们是护卫者,第三类人则是具有节制美德的手工业者和农民。

柏拉图的正义理论开启了人们对国民素质及公民教育的思考,特别是对国民进行正义的教育探讨。这也极大地促进了公民教育的发展。但柏拉图理想国论证理有四个方面缺陷:

首先,在理想国中,将人分成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各守其职,各安其分”,表面是为了使城邦和谐运行,实则人为地限制了竞争,妨碍了社会进步发展。这种表面的和谐只利于统治者需要的稳定,却使社会缺乏变革及进步的动力。如果真正实现“理想国”,则社会完全处于一种静止的、稳定的、不变的状态,这显然与社会不断发展的规律相悖。

其次,柏拉图认为,有效善无法达成正义,而优秀善则在追寻正义的过程中则起着一种引导问题。但是,一个人的思想无法完全超越其所处的时代,即使理想化的哲学王也会囿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在达成正义的过程中出现某些误导作用。这些误导,不仅仅体现为方向的偏差,还包括理论内部的自相矛盾。柏拉图提及,理想国中的教育是要使所有人都去努力求真。但是,当引导者出现偏差变成误导者时,整个社会就成了洞穴中的囚徒,民众会将影子认知为实物。

再次,从源头来讲,理想国是依据人本身素质的差异为标准,以素质较低下者对高素质者的服从原则进行构建的。这种构建正是一种出于目的、出于结果而进行的有效善。这种理想国城邦中的正义正是出于这个目的的有效善,是依照正义的要求去进行统治和被统治,这正是柏拉图定义的正义。因此,正义是出于目的有效善的正义,显然自相矛盾。

最后,柏拉图未回答最初的城邦如何形成有服从与被服从,从一开始,理想国的建设就出现了无法以其理论解释的矛盾,它何以能推导出真正的正义。柏拉图的理想国只有权力意志的绝对性,而无自由权利的普遍性。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个人的正义价值是安分守职的为城邦做贡献,丧失了工作能力的人也就丧失了生存的价值和权利,对于城邦的正义而言,重要的不是公民的生存,而是让公民去工作。可见,理想国并不理想,理想国中的公民没有世俗的幸福。

虽然柏拉图的理想国理论存在许多缺陷,但柏拉图的正义理论及公民教育理论有许多值得反思借鉴之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教育梦,有必要借鉴柏拉图的公民教育理论,增强民族使命意识,实干兴邦。

四、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

首先,反映柏拉图教育思想的文献主要是《理想国》和《法律篇》,柏拉图阐明了教育为国家培养保卫者――哲学家和军人的观点。柏拉图将国家主义教育和个人主义教育融为一体,促成个人的身体发育以及道德和理智的进步和提升,造就具有履行国家职责所需要的个人素养、身心能力、态度和性情、技巧和知识的统治者和辅助者等级,手工业者和农民未划在教育范围。

在理想的国家里有统治者、卫士和生产者三个不同阶级,四大美德存在于这三个不同阶级里,它们也就同样存在于个人的理性、激情和欲望三个不同的灵魂成分里。可以将其归结为这样的关系:灵魂――美德――国家;理性――智慧――统治者;意志――勇气――战士;欲望――自制――工匠。

柏拉图认为,在教育中,个人灵魂的正义和国家的正义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在正义的国家里,各个阶级只做自己的事,不做超出其范围的以外的事。教育正是对这样正义灵魂和个体的培养。

其次,柏拉图教育思想的最重要的前提和最深层的根基就是他的灵魂学说,尤其是“灵魂回忆说”和“灵魂转向说”。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不朽的,当人类发现自然界各种不同的形式时,某些模糊的回忆便开始扰动他的灵魂,涌起一股回到它本来领域的渴望。柏拉图所描述的是理想中的生命历程,并非所有的人都会释放自己的灵魂,让它踏上回到理型世界的旅程,大多数人都局限于感官世界。他相信自然界所有的现象都只是永恒形式或理型的影子。大多数人活在影子间就心满意足,他们不去思考是什么投射出了影子,觉得世间只有影子,甚至不曾认清世间万物只是影子。因此,他们对于自身灵魂不朽的物质从不在意。哲学家就如同挣脱了束缚的灵魂、返回到洞穴的自由人一样,为了整个城邦的利益,他必须放弃个人思辨的幸福而参与政治生活――做哲学王,以便解救陷于悲惨境地而毫无自觉的人们。

再次,柏拉图认为,公民教育旨在养成的公民正义认知、公民美德及公民精神。政治活动与教育活动是一致的,国家体系就是一个教育体系,公民教育既是政治活动的目的,也是其手段。在柏拉图的眼中,政治是道德与教育的联合体,公民教育的实施是为了使公民进入政治生活,而政治生活的存在是为了通过公民教育获得公民美德,公民美德是一切美德中的至善。在柏拉图看来,教育把公民德性的培养放在教育的首位是值得肯定的。

第四,柏拉图主张真正的公民教育是从童年起所接受的一种美德教育。这种训练使人们产生一种强烈的、对成为一个完善的公民的渴望,这个完善的公民懂得怎样依照正义的要求去进行统治和被统治。“教育”的名称被赋予且只能被赋予美德训练。因为权力的问题说到底是政治的中心问题。只有那些掌握了知识同时又掌握了权力的人才能给整个城邦带来幸福。

最后,柏拉图认为,公民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德性、教化灵魂。个人的德性必须以实体性的国家为基础,他的生活、行为、思想、自由意志都表现在国家里。国家是他的行为习惯、伦理道德的基础。个人的意愿应服从国家的需要,个人只有站在国家的基础上,才能脚踏实地,寻求个人的发展。培育、净化与完善公民的灵魂是公民教育的根本任务。

五、公民教育的内容

柏拉图根据人的年龄把整个教育过程分三个阶段,学前教育、知识教育和高等教育。在知识教育期,又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

1.第一阶段学前教育阶段(出生~6岁)

儿童在3岁以前,由女仆专职负责饮食起居;教育则由国家最优秀的公民来监督实施。对儿童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凡事开头最重要。在幼小柔的阶段,最容易受陶冶,你把它塑造成什么型式,就能成什么型式。”教育内容主要是讲故事、做游戏、学音乐等。柏拉图对幼儿教育很重视,认为讲给幼儿的故事要经过挑选,剔除不健康的,应选择那些能激发幼儿勇敢、正义和高尚品德的故事。在组织游戏时,方式和内容要有精心安排,不要经常变化,否则会影响成人时对国家的法律的忠诚。

2.第二阶段知识教育阶段,包括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

初等教育(6~18岁):儿童6岁开始进入男女分校学习,接受同样的教育,并且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分别进入国家办的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学习。这些学校的学习内容包括阅读、书写、计算、唱歌、音乐、体操、骑马、射击等。这一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情感和道德,发展儿童灵魂中的低级部分,形成节制的品德。

中等教育(18~20岁):18岁毕业后,大多数人,尤其是手工业者、农民的子弟要进入社会做一个顺从的劳动者。富人家的子弟在18~20岁期间要接受较高一级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意志和勇敢,使之成为保卫国家的军人。

3.第三阶段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国家对极少数具有所谓金质潜能的年轻人所施加的促使其灵魂转向、直观善的理念而最终成为理想的统治者――哲学王的教育。其内容为: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程学。依照这个次序将灵魂从可见世界逐级上升最后达到辩证法――哲学的世界。

六、公民教育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全面提高我国的幼儿教育水平,尤其是3~6岁的幼儿的教育水平,对于我们国家与民族的长远发展与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目前,部分学前教育工作者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儿童教育的作用认知存在很大偏差。有的认为学前教育就是照看孩子,使其快乐安全的长大,有的则认为幼儿园就是“小小学”。学前教育工作者整体文化素质不够高、学历偏低。全面提高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水平,提高我国的幼儿教育水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且任重道远。

中小学教育改革实施多年,有了好的结果,但一些地方不尽人意。如存在着素质教育思想和实际客观教育两层皮,喊的是素质教育,实施的是应试教育现象。把德、智、体、美、劳有机结合起来来衡量考核学生的素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另外,未建立起一个好的评价体系,学校、社会及各个方面都以成绩来衡量老师的教学水平。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变成了牺牲品。只有改变评价体系,使教师只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再过度关注学生成绩,中小学教育的弊病才能彻底根除。

有人将幼儿教育及学校教育误解为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是对全体公民的教育。学校教育不能替代公民教育,幼儿及学校教育仅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目前,社会上常常有一些陋习与学生在校学习的公民规范相背离,这往往影响着学生在校学习的效果。构建一个有良好风尚的社会是当前进行公民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积极学习、追求上进、有公德、有互助互爱之心、爱国爱家、崇尚公平竞争、遵守公共秩序、履行法定义务、尊重公有财产、注意公众卫生,是构建一个有良好风尚社会的目标。这一目标正是公民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 著.王晓朝 译.柏拉图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顾成敏.论公民教育的时代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2010,(6).

[3]檀传宝.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公民教育意义的现代化视角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0,(5).

[4]张俊梅.浅析现阶段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