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期待范文

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期待精选(九篇)

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期待

第1篇: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期待范文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长对待学前儿童的态度和要求不一致。

中国自古就有“严父慈母”一说,家长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时容易出现两种不同的态度。例如当幼儿犯错误时会出现一方批评一方维护,当儿童提出过分要求时一方主张满足一方主张拒绝等父母教育意见不一的现象,有时候甚至会出现父母双方因为对子女教育意见不一致而争论的事件。

2.家长教育方法不当,过于溺爱或过度严格要求。

家长对子女倾注过多的爱,娇惯孩子,使孩子越养越弱,自理能力不强,独自克服困难与处理事务的能力低下。有些家长奉行“不打不成器”,当子女犯错误时,不分性质与场合就批评孩子,甚至打骂。

3.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过早进行各种技能培训。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众多家长的普遍心态,不考虑儿童身心特点,争相送去上特长班,所学的科目数量过多,内容过于复杂,超过儿童可接受的范围。

二、提高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

1.家长在态度和要求上要协调一致。

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对儿童的态度应一致,如果出现分歧,应该双方之间事先沟通好,拿出明确的教育方案,最好不要在儿童面前出现对立的状况。

2.家长应理性施爱、要求适度

家长应该理性的对待子女,理性施爱。严爱合一,既不一味地娇惯、放纵儿童,又不过分地要求子女,限制、压迫其天性。当子女做错事情时,可以批评其所犯的错误。但是方法要合理,不应该打骂儿童,可以适当地采取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暗示提醒等做法进行教育。

3.家长应正确看待儿童成长、理性对待儿童未来。

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制定目标,不能罔顾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盲目揠苗助长。每一位儿童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每一位儿童都有长处与短处,家长不能盲目拿自己的子女与其他儿童比较,要根据自己子女的年龄特点与兴趣要求等,理智地、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的内容,在适当的时机采用恰当的方法给儿童提供科学的教育。

总之,关爱子女是父母的天性,父母应该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关爱子女,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不仅对儿童个体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丹红.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齐齐哈尔工程学报,2012-12(6).

[2]吴小红.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2.

[3]张兴峰.德州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功利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7.

[4]丁连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桑标.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杨晓玲.浅谈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J].魅力中国,2009(08).

[7]方秋堂.家庭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3).

第2篇: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期待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育;2-4岁儿童;涂鸦世界

一、不解涂鸦的世界赵

忠心认为,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由于涂鸦(罗恩菲尔德在《创造与心智的成长》把涂鸦期界定为2-4岁)主要存在于家庭这个特定的场所中,所以家长对待涂鸦的一言一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儿童的涂鸦世界。在现实的家庭生活中,当儿童第一次拿起笔开始涂鸦的时候,大多家长持娱乐的心态看待自己孩子的涂鸦作品,并认为其无意义。有些家长担心涂鸦的笔戳了眼睛,脏了小手。甚至有些责备批评孩子的涂鸦弄脏了雪白的墙面和干净的衣服。庆幸的是,有些家长认识到涂鸦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于是,这些家长大致的做法是:加强儿童的美术辅导与练习。可想而知,以上做法的结果是令人遗憾的:家长对待儿童涂鸦时所做的不解言行,某种程度上牵制了孩子往前发展的进程。

二、理解涂鸦的世界

鲍里索娃等人将儿童绘画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简单形状(圆形、线条、方形)阶段,3-4岁儿童的画具有这样的特点;(2)复杂形状阶段(将各种图形组合中组合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形状,比如房子、树等),4-5岁儿童画具有这样的特点。根据此划分及早期儿童涂鸦的特点,2-4岁儿童经历了以游戏为主的点、线涂鸦(早期涂鸦),有控制的平面涂鸦(中期涂鸦)和表征的立体涂鸦(后期涂鸦)这三个涂鸦世界。儿童的第一涂鸦大多呈现出:以点为基,顺点画线,线中有点。点的建立,点出了涂鸦世界的原点,即代表了涂鸦的主体(儿童本人)及点中的涂鸦世界。所以说,最早的涂鸦世界就是点。点的世界不断地涂鸦,出现了线的世界。在线的世界里,更多地描绘了主体在涂鸦中的动态路径,以游戏的方式存在。动态路径的重复及偶然的改变,衍生出曲线的轨迹,开启了简单形状(圆形、方形)的平面涂鸦世界。儿童在平面的涂鸦世界里能够有控制的涂鸦,改变涂鸦方向,建立起二维坐标,是对线的平面延伸,演绎了二维视觉印象。而涂鸦的后期,儿童能够组合图形,命名所画的涂鸦,明确涂鸦世界的主题,呈现了立体的涂鸦世界。综上所述,每个时期的涂鸦世界都继承了先前涂鸦时期典型的元素,诠释了儿童在不同时期的成长变化。

三、走进涂鸦的世界

不同时期的涂鸦世界是对涂鸦疆土的不断扩张,是对主体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不断展现。这也对家长的教育与引导不断地提出了挑战。那么,家庭教育如何走进儿童的涂鸦世界中呢?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提倡解放儿童身心,注重幼儿本位、本能、环境及自身体验的教育理论,其儿童美术教育观以家庭为本位,关注儿童现实生活。因此,笔者认为:家长应给2-4岁儿童营造一个宽松的家庭氛围,平时多关注他们的现实生活,尤其是现实中的涂鸦活动。

1.建关系,多沟通

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应该花费一定的时间来陪伴自己的孩子,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有耐心,要认真对待,不能敷衍了事。这样才能与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为家长走进涂鸦世界打下良好的基础。

2.赋角色,定原点

家长进入儿童涂鸦世界之前,应赋予自己一个角色。最好的角色就是同伴。因为同伴关系在认知方面不存在差异性,所以家长以同伴的身份进入,就不会误解儿童的涂鸦行为。扮演同伴角色,就是要求家长摒弃自己现有的认知与态度,以接受与欣赏的心态走进儿童的涂鸦世界。在确定好角色之后,应该定好涂鸦世界中的原点。具体的定位应根据涂鸦作品的具体情况来定。

3.探轨迹,赏童趣

从涂鸦的原点出发,探寻涂鸦的轨迹,从而欣赏轨迹中的童趣。点、面世界的涂鸦是兴趣使然。因此,涂鸦的轨迹是一种游戏式的,凭兴趣画点、线。点、线的的痕迹清晰,反映了儿童涂鸦时的开心指数。这种开心的痕迹在中、后期的涂鸦作品中依然存在。在平面的涂鸦世界里,儿童的涂鸦轨迹能够改变涂鸦的方向,从一维的世界进入到二维的世界,交替表达了儿童的两种心理感受。第二维的涂鸦轨迹则是对儿童控制欲的表达,是长大的一种表现,突破了原有的涂鸦风格。但是在立体的世界里,由于儿童对涂鸦作品有明确的主题,所以在涂鸦的世界里,他们能够画出生命,罗列事物的顺序,表达了内心的想法,表征了对事物的印象。

4.多倾听,善总结

儿童在涂鸦时自言自语,或是对涂鸦作品进行解释的时候,家长在旁边应耐心地倾听,并观察他们说话时的语态和神情,并实时地把有效信息输入大脑,对其进行整理加工。然后,参照所加工的信息,可以对之前涂鸦世界的理解进行比对,也可为再次进入涂鸦世界进行再感受与理解提供更全面的参数。比对或再感受之后,应善于总结,以便下次更好地理解涂鸦的世界,以及涂鸦的主体——儿童。

四、丰富涂鸦的世界

涂鸦世界的构绘是基于儿童对现实的认知。在某种意义上,认知的程度承载了涂鸦的丰富与否。因此,家庭教育应该丰富儿童的现实生活。首先,在给儿童讲童话故事时,尽可能地让儿童接触色彩鲜艳的图画。其次,经常组织户外亲子活动,有助于儿童再认识周围的世界与人,不断深化对外部世界的印象与理解。最后,多用鼓励与欣赏的方式,引导儿童动手动嘴动脑,增强其涂鸦时的协调能力。

五、结语

儿童在不同时期构绘的涂鸦世界,见证了儿童从游戏到表征的成长历程。早期的涂鸦世界在点、线中蕴含着游戏的乐趣,而中、后期的涂鸦世界表征了外部的视觉印象,富有童趣。结合一线美术教学实践以及对学前儿童绘画研究,笔者从纵向方面对如何走进涂鸦世界进行了一定的阐释。然而涂鸦世界的意义与否,最终还是取决于家长们对待儿童的陪伴与关心是否用心。

参考文献:

[1]曹高峰.基于学前儿童实施家庭美术教育的分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2]李彬彬.学龄前儿童家庭自发绘画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5.

[3]李甦,李文馥,杨玉芬.儿童绘画与与语言关系的发展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3):205-208.

[4]罗恩菲尔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王德育译,长沙:湖南美术,1993.

第3篇: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期待范文

关键词:脑瘫儿童 康复训练 康复教育 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1-0024-02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除主要症状外,脑瘫儿童往往伴有智力障碍、语言障碍、视觉障碍、知觉障碍、癫痫、情绪障碍和学习障碍中的一种或几种[2,3],我国的发生率比较高[4]。近年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和高科技手段的使用,推动、加快了各个领域对脑瘫儿童的研究。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学龄前脑瘫儿童的认识、研究,本文分析、总结了学龄前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和教育状况。

脑瘫儿童入学前的6年是该类儿童治疗、康复和教育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他们各种能力发展状况将对其一生的生存状况和生命质量产生直接的和重大的影响。他们的主要症状、伴随障碍以及儿童基本能力发展特点决定了在入学前的这段时期,他们需要发展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与此相适应,他们的支持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如临床诊断和治疗、康复训练、文化教育、政府和社会支持以及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完善等。所以,脑瘫儿童的早期康复训练和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社会多种资源的积极介入和政府的协调运作,而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个别问题。

本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对我中心的120例脑瘫儿童进行了调查,尝试探索上述问题。

1 对象和方法

本调查对象是目前就我中心2010年收治的120例贫困脑瘫儿童,其中男生81名( 占总数的67.5% ),女生39名( 占总数的32.5%),3岁至6岁脑瘫儿童为102名(占总数的85%),平均年龄4.8岁。问卷和访谈均由家长配合完成。经筛选,符合本次调查访谈目的,愿意积极配合,信息来源基本是儿童的亲生父母,比较可靠。

2 问卷结构

自编调查问卷,分为5 部分:儿童及家庭基本状况,临床治疗和康复训练,儿童家庭康复训练与教育,政府、社会福利机构和爱心人士的支持,家长期望得到的支持。

3 结果

3.1 儿童及家庭基本状况。脑瘫儿童入学年龄普遍较晚,接受正规早期教育机会较少。本组有15%的儿童进幼儿园接受过学前教育,但由于治疗、训练,自身体质问题和学校支持系统不完善等因素,他们的教育的连续性和持续性较差。85%的家庭经济实力远远不能满足该类儿童治疗、康复训练和教育需要。大多数父母文化程度低。在儿童的成长中,主要由父母一方照料的占52%,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料的占40%,其他情况占8%,父母双方共同照料比例较小。在孩子诊断是脑瘫后夫妻关系不和睦的占总数的18%,夫妻有一方扔下孩子不管的占7%,这其中女方背负的压力和屈辱更大。

3.2 临床治疗和康复训练。在早期发现和诊断上,相当多的父母对脑瘫知识认识缺乏;1岁前疑为脑瘫的占36%;在临床治疗方面,1岁左右开始接受治疗的占25%,其中断断续续持续5年左右的占19.2%。独立承担就医费用的家庭占84.6%,有42.3%家庭的就医花费高达家庭收入的50~ 80%,几乎倾家荡产。在康复训练方面,在3岁之前介入和接受康复训练的占45.4%,43%在3 岁后才开始康复训练,至今未介入训练的占19.5%;持续训练5年左右的占20.8%。在康复训练方法上,理疗和针灸占34.5%,运动治疗和作业治疗占46%,而且认为运动治疗和作业治疗及针灸有效的占52.8%。在康复训练中,完全由治疗师独立训练的占87.3%,在治疗师示范指导后由家长或其他人员来训练的占很小一部分。尽早进行康复训练的占41.2%,少数人认为训练与否及早晚不能解决儿童的根本问题。调查和访谈均表明,国家资助的康复训练费用一万元远远不能满足三个月的训练经费需求,绝大部分家庭不愿承担超出部分的费用,外界资助非常有限。

3.3 儿童家庭康复训练与教育。在家庭康复训练上,经常自主开展家庭康复训练的占40%,家里或医疗机构没进行过多少正规训练的占21.5%,其他家庭受经济、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只能进行间断的简单的训练;在家庭训练的技术支持上,24%的家长靠自学,32.5% 的经医生或治疗师指导。在文化教育方面,家长每天坚持1~ 2小时家庭文化教育的占20%,经常教但无规律的占26.9%,其他为偶尔教和很少教。家庭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言语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和认知教育(认字和简单数学),分别占57.7%,61.8% 和53.7%。认为家庭早期教育效果较好的占20.8%,一般的占57.7%,无效的占3.8%,认为没法教的占17.7%;家长认为自己有教育能力的占12.9%,一般的占43.8%,力不从心需要帮助的占33.3%;在早期教育上,76.9%的家长最需要的是适合脑瘫儿童的教法指导。在学校教育方面,有8.5%的儿童上过幼儿园,91.5%的没有上过,其中68.4% 是因为学前教育机构不接纳,23%是要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还有部分未入托者,家长担心在校得不到应有的支持甚至歧视等。

3.4 政府、社会福利机构和爱心人士的支持。调查显示,脑瘫儿童的治疗、康复训练和教育主要由家庭承担,家庭外的支持非常有限。只有14%的家长知道有贫困脑瘫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5%的家长知道有长江新里程项目。79%的脑瘫儿童是初次接受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的救助,76.9% 的脑瘫儿童没有得到过社会福利机构的帮助和支持;80.8%的脑瘫儿童没有得到过慈善组织的帮助和支持。

3.5 期望得到的帮助和支持。缘于抚养脑瘫儿童艰辛历程的切身体验,脑瘫儿童家庭期望政府出台操作性强的政策和法规,期望能增加救助时间和经费。包括从脑瘫发生前的家长教育和医疗监护到脑瘫的早期诊断、治疗、康复训练和文化教育的各个方面。其次他们期望医疗和康复机构能降低或减免治疗和训练费用,并期望社区的学前教育机构能创造条件,让脑瘫或其他残疾的孩子接受早期学前教育,与正常孩子平等融合,培养孩子健全人格;为家长提供有效教育残疾儿童的教育技能和方法;降低或减免残疾儿童的教育训练费用等,为脑瘫儿童及其他残疾儿童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4 讨论

与正常儿童相同,脑瘫患者的儿童期是他们一生中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是人生生存和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既是动作发育的主要时期,也是智慧发展和开发的关键时期。出生后的6~ 8 年,约占人生的1/10左右,是一段非常珍贵而重要的时期。所以,如何充分利用这段宝贵时间,使脑瘫儿童的动作和智慧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不仅涉及到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还涉及到教育、政策法规和社会支持问题。脑性瘫痪儿童的主要症状和伴随症状决定脑瘫不是一个独立分散的个体,而是一类特定的复杂的社会问题。但是,在他们的早期发展中,我们面临的问题非常多,亟待深入研究并制定有效的方案逐步加以解决。主要是因为早期诊断和康复训练意识和水平较低、家长有关出生缺陷及其干预的科普知识相当缺乏和学龄前教育问题严重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观念和政策法规及医疗保险的问题,也有技术和社会支持问题。为了促进该群体的有效发展,提高他们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需要加强策法规建设,需要社会多个系统的共同参与和协同运作。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脑瘫儿童的治疗、康复、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让关爱的阳光照耀每个残疾孩子的心灵!

参考文献

[1] 陈秀洁.儿童运动障碍和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M] 人民卫 生出版社

[2] 魏书珍,张秋业主编.儿童生长发育性疾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第4篇: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期待范文

1.1农村留守儿童的含义

很多研究因为描述的角度不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不同。综合众多研究结论,笔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应定义为:年龄在6~16岁、家庭完整(父母双方都存在、无离异、分居状态),但日常生活的监护人不完全或无监护(仅有父母一方或双无)的农村儿童。

1.2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

农村留守儿童生长在农村的家庭环境之中,这是他们家庭情况的共同性,也决定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环境的相似性,即:父母双方或一方到城市里打工,而儿童由父母亲单方或者祖辈照管。大多数的农村家庭都不是两代的小家庭,很多家庭中的祖孙三代一起生活。因此,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较为复杂:首先,单亲照管的留守儿童同时接受祖辈教育;其次,双亲都外出的留守儿童可能仅由祖辈照管,有的由于祖辈无力照管,儿童就要自我监护,更有甚者,儿童还要照顾年迈的祖辈。有少部分留守儿童没有祖辈,被寄养在亲属或者邻居家里。

1.3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

农村小学是承担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机构,然而,农村小学经费少、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水平不高,对普通儿童的教育尚且不完善,对无家庭监护的留守儿童的教育更是力不从心;学校教育一般只担负对儿童进行知识、能力的培养的责任,那么,儿童身心健康的责任则由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大的缺失。

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落后

众多研究者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和探索,结果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落后”,还有研究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存在一定心理问题,因此,倾向于将这些儿童归为“边缘化的问题儿童”,尽管这个结论受到众多教育者和研究者的质疑,但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落后是个不争的事实。农村留守儿童在道德水平和人际关系发展方面都明显落后于家庭完整的儿童,责任心、意志力的发展也比较落后,常见的现象是:农村留守儿童常常闯祸,甚至会触犯法律而并无改过之心,被学校和四邻评论:“没有教养”。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落后的状况与他们的家庭结构不完整和缺失的情况有很大的相关性。儿童心理学验证,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父母亲的教育方式和家庭关爱对儿童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儿童的行为方式、对待事情的态度很多都是从父母身上习得的。很多农村留守儿童是没有实际上的家庭的,他们无法从父母身上学习正确的行为方式,还可能受到寄养家庭的苛待,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还有些农村留守儿童受到父母亲一方和祖辈的双重照管,由于教育方式不同,这些儿童习惯于在家庭教育的夹缝中“获利”,逐渐形成逆反和自私的心理。

2.2学校教育偏差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能力发展落后

农村留守儿童能力发展落后是这部分儿童的主要特征之一,体现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佳、课堂自律性差、学习缺乏主动性、同伴交往能力差等方面。在农村学校里,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调皮捣蛋,欺负同学,或者对上课学习毫无兴趣,整日恍惚,无心学习,也不和同学交流,教师会让这些学生“请家长到学校来谈谈”,所得到的回答是“我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很多学校教育的研究都表明,儿童的知识、能力的水平与学校教育的风格和水平有很大关系,这也是众多学生家长都希望把孩子送到“好学校”的原因。然而,农村小学和中学教育存在种种缺失,使得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偏差:首先,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学校教育本身精力有限,无法对留守儿童进行特别关照;其次,农村教师也是凡人,思想也受到普通家长的特别请求,对普通儿童更为重视,而对留守儿童往往忽视;最后,留守儿童本身的问题使学校对其教育的难度增强,成为众多教师放弃对这些儿童进行教育的理由。

2.3社会环境复杂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受到威胁

虽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主要由家庭和学校负责,但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仍然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产生威胁。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为了家庭经济的增长,放弃对孩子的管照,同时受到打工所在单位的制约,不能经常回家照顾孩子;另一方面,很多社会闲散青年集结成群,也引诱儿童加入不良社会集团。因此,与普通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更加严重的安全问题。除此之外,这些儿童的教育安全更加令人担心,很多农村留守儿童不受家长的约束,自由安排课余时间,放学之后到处游玩,极容易被社会闲散青年引诱;另外,留守儿童长期缺乏关爱,对不良社会团体所体现的“义气”所迷惑,认为那就是家庭应有的气氛,而对不良社会团体的归属感更强,从而远离学校和家庭。

3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对策

3.1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温暖

完整的家庭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极为重要,儿童发展需要有优秀的父母亲作为榜样,而从父母亲的教育中获得关爱,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保证,因此,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较为完整的家庭环境是改善他们的教育现状的关键。能够帮助建立完整家庭环境的办法:第一,即便外出打工、离开孩子的状况不能马上改变,外出务工的家长也应该增强与儿童的交流,现代通讯工具十分便捷,家长与孩子通电话、发短信、上网视频聊天,了解孩子每天的状况,能够对孩子的教育起到极大的帮助;第二,建议外出务工的农村家长常回家看孩子,避免孩子长期处于寄养的状况;第三,祖辈与父辈应经常交流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使教育观点和教育方式保持一致;第四,建议农村家长权衡家庭经济与儿童教育,仔细考量孰轻孰重,重视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3.2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环境

建立温暖、关爱的学校环境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的主要方式,首先,学校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找出这部分儿童的教育缺失之处,并尽量进行弥补;其次,教师应该格外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不把留守儿童推向“问题儿童”的边缘,在平等对待留守儿童和普通生的基础上,对留守儿童展示出更多的耐心和关爱,以弥补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关爱缺失的情况;再次,建议学校在针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时候,重视到普通儿童家庭对学校教育的反作用,学校和教师应该适当指导普通儿童的家长教育孩子关心和帮助留守儿童,促使同伴关系和谐,使留守儿童喜欢学校、喜欢同学,能够在同伴关系中获得温暖。

3.3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和宣传

第5篇: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期待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育 溺爱 情绪 家庭环境 理性 儿童成长

从学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农村当了一名乡村女教师,接触的学生家长也都是些最朴实的农民朋友。他们大多是在外务工,一年到头也与自己的孩子们见不上几面。偶尔见面了那也是宠着惯着孩子,在他们的心里就有一个想法:自己亏欠孩子太多了,只要孩子提出要求,只要是自己能办到的就一定想方设法的去帮助孩子实现愿望。在他们心里就只有一个想法:要惯就惯坏!至于如何用良好的方法去引导和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们一概不知,就更不用说什么是所谓的家庭教育了。然而好的家庭教育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例如:同样的一个问题问给乡村和城市的孩子,那结果都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我邻居的小孩每天都是一幅叫苦连天的样子。在学校老师教育,回家了就是父母教育,双重的教育使得这个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也很有礼貌!而农村的孩子们由于缺少家庭的教育一放学就书包一丢,跑到村头去游戏去了。农村的家长他们只要知道自己的孩子吃没吃饱、穿没穿暖就可以了,他们认为要是自己会教孩子,就不用花钱送孩子去学校了!可见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要,不能盲目的溺爱,要理性!

孩子进入适龄阶段,主要是以学校教育为主,但是家庭教育也至关重要。家庭教育的责任如何落到实处这是每个家长的责任。从宏观上看这也是整个国家的责任。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庭教育在塑造儿童人格的过程中极其重要,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他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塑需要六位雕刻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

偶然出现的因素。从顺序的排列上来看,苏霍姆林斯基将“家庭”摆在了第一位,这足以体现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对于家庭来说既是家庭和父母生命的延续,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亦是一个家庭的社会关系、地位、价值的延续。现如今,我们一谈到家庭教育的问题,却会听到太多的反面的言论。许多人觉得现在的孩子出现越来越多的成长问题,家长们遇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时常会不知所措。这更加导致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更多的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的追根究底,却难以判定是家长做得不好、还是孩子的问题。而事实上,家长没有错,孩子也没有错,我们更需要的是从理性科学的角度去审视家庭教育,找到问题的根源,以便更好地指导对子女的教育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的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类: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儿童各种需要的产生和其身体的发育相关,儿童低级的生理需要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级的社会需要。依照心理学理论,子女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着不同的身心需求,当他们处于婴幼儿与学龄前阶段时,子女最需要生理和身体上的关心和照顾。这时候父母需要及时满足他们基本的心理需求,培养子女对父母的基本信任,使其具备基本的对生存下去的安全感。孩子呱呱落地时只要吃饱睡好就没有别的要求了。这个时期不要对他们进行任何的家庭教育。等他们慢慢长大,开始牙牙学语时父母就是他们最好的老师,这个时候父母的行为就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的能力是最强的,有样学样,照猫画虎的事他们干的很开心。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尺度,要理性,不能一味的溺爱。现在的家庭都是几代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小皇帝、小公子也越来越多,每个孩子的性格也都很强势,不能受一点点的委屈。如果不幸受了委屈就会想不开选择一些极端的方法,例如轻身。这样的案例在生活中几乎每天都会上演。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才能使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健康的成长,才会不迷失心智。当子女成长到青少年阶段时,随着他们的年龄心智的发展,对家庭以及社会的需求自然也会有所改变。此时,子女们最需要的就变成了期望父母协助其独立自主地生存下去,在生活与教育上取得成功,个性逐渐成熟独立,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格。这个时间段,家长扮演的角色与之前一样至关重要而且要有所改变。因为这些需求的满足多数依赖于父母的付出,父母的正确处理好这个时候可能出现的各种成长问题是孩子成才的关键。真正认识到这一理论,家长们才会明白,不同成长阶段的孩子的生理和心理诉求都是不同的,因而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教育思维理念也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成长。不能孩子在慢慢成长,家长却还处于原始阶段。此时的家庭教育也不能停留在简单的说教、哄骗、吓唬等层次上了。更多的是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了。进入青少年阶段时,孩子的叛逆心理会越来越严重。这个时候一些不懂得家庭教育的家长会选择打骂来教育和惩罚孩子,遇事就是一顿棍棒上头,认为老祖宗传下的教育方式是最见效和最省事的!可他们不知道孩子受了皮肉之苦,心理的怨恨也会更深,这样时间一长,就会钻进牛角尖干出出人意料的傻事。所以这个时期,家长一定要早发现,即改正,多开导孩子,而不是打骂孩子。许多家长常说自己的孩子小的时候不听话了,犯错误了,打一顿或者骂一顿孩子立马就变好了,而现在打骂对他们没用了,真是越大越不听话了。其实是因为家长没用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改变自己家庭教育的方式,始终以一种方式对待他们,那是不可取的。这样看来,良好的家庭教育也要更新换代才行呀!就幼儿期而言,幼儿出生以来的第一环境是家庭环境。它是指一个家庭所处的基本条件和情况,包括家庭结构、文化氛围、物质生活等因素。此外,家庭也是幼儿的第一课堂,因此家庭因素对幼儿的影响最多、最早、最深刻。一些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关键经验,在幼儿期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其未来发展的品质和走向。幼儿最初经历的社会化场所就是家庭,家庭是构成幼儿成长环境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家长是幼儿生活的重要他人。家长提供的家庭环境、家长的气质类型、教养方式、文化程度、职业等等都会影响幼儿的成长。儿童早期教育的水平决定了未来人生发展的高度,儿童早期教育的轨迹也决定着人生未来发展的轨迹。著名儿童教育专家蒙台梭利曾说过:“儿童出生后头三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儿童整个一生的任何阶段……如果从生命的变化、生命的适应性和对外界的征服,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来看,人的功能在零至三岁这一阶段,实际上比三岁以后直至死亡的各个阶段的总和还要长,从这一点来讲,我们可以把这一点看作是人的一生。”中国也有古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在幼儿教育问题上东西方文明再次达到了一个相当默契的高度,我们从古人的智慧中也可以明白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而子女的早期教育自然离不开家庭教育。

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三岁前是儿童身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发展的巨大潜力储存在这个时期。在此期间,婴儿完成了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革命性转变。他可以养成基本的生活习惯,学会人生存的基本技能,初步建立基本的心理要素,出现一系列复杂的心理现象,学会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家长在这一时期一定要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顺应儿童的自然成长,才能不压抑、不损害儿童潜在的能力,使儿童按其本身的规律发展。儿童的心理特点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是具有吸引力。儿童具有一种天赋的、强烈的内在能力和不断发展的积极力量,就像海绵吸水一样能持续地从环境中吸收感觉信息。第二个特点是它还具有敏感期。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儿童对一定的物体或某种联系活动会特别感兴趣,并且容易习得。但是一旦错过了这一时期,往往会事倍而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因此,家长在培养儿童兴趣时,一定要注意这些因素,根据儿童成长特点而不是盲目主观想当然地进行教育。

第6篇: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期待范文

关键词: 离异家庭儿童 不良性格特征 教育对策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也不断变化,离婚人数越来越多,相应的,离异家庭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多数调查研究认为,父母由于个人原因导致家庭破裂对儿童性格的负面影响很大。

一、离异家庭儿童主要的不良性格特征

性格是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它包含着各个层面的内容。所谓离异家庭儿童的不良性格,并不是根据其自身性格特点而言,而是相对于正常家庭儿童性格特点而言的。单亲家庭儿童不良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冷漠

离异家庭儿童由于家庭破损造成其心灵的创伤,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常常显得心灰意冷。他们对人和事物缺乏热情,无动于衷,有时甚至还会对人怀有敌对情绪。这样他们就不容易被别人所理解和接纳,对其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自卑

自卑是离异家庭儿童最主要的性格特征。自卑儿童早期表现为:常年情绪低落;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难以集中注意力;经常疑神疑鬼;贬低或嫉妒他人;自暴自弃;回避竞争竞赛;语言表达能力差;对挫折和疾病难以承受等特征。

(三)怯懦

据统计,父母离异的儿童占29.63%,怯懦性格源于恐惧感,而在孩子小的时候引起恐惧感多源于成人,主要表现为胆小怕事,容易屈从他人,无反抗精神,在困难面前惊慌失措,感情脆弱,经不住挫折和打击。

(四)孤僻

孤僻是离异家庭儿童表现最明显的性格特征。离异家庭儿童消极的情绪体验使他们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也不能正确对待别人,主要表现为沉默孤独,少与人交流,往往无友或少友,对他人采取冷漠的态度,心中充满了孤寂愁苦、凄凉和被遗弃的感觉,越发与外界疏远,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

(五)焦虑

焦虑是由紧张不安、担心、忧郁等感觉所组成的一种情绪状态,如紧张、不安、非常敏感、伤心压抑、不快乐等。离异家庭儿童由于父母闹离婚时对孩子的疏忽和父母一方的去世,会使儿童在其发展中因爱和安全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缺乏安全感,因而,离异家庭儿童或多或少都存在焦虑情绪。

二、离异家庭儿童不良性格特征的成因分析

(一)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其不良性格特征形成的主要因素

现实生活中无数的事实证明,和睦稳定的家庭,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稳定与进步,首先从家庭的稳定和进步开始。人和则家兴,家和则国兴。那种只顾自己享受,全然不顾孩子健康成长的父母,其所作所为,实质上是对孩子幼小心灵的一种折磨和摧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离异家庭中,由于孩子只能获得单方面的父爱或母爱(有的孩子甚至连一方面的爱都难得到),而导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错位,智力发育迟缓,绝大多数离婚家庭的子女会体验到失落感、被遗弃感、不安全感。

家庭是个人生活的重要环境,对儿童早期性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离异家庭儿童在父母离异前后经常感受到一系列消极的情绪体验,情绪与性格密切相关,有的孩子因长期的抑郁而逐渐形成了孤僻、怯懦的性格;有的孩子因长期生活在争吵、打骂的环境中变得情绪暴躁,形成冷酷粗暴的性格;还有的则可能由于父母经常迁怒于孩子,无故殴打孩子而使他们在恐惧中变得神经质。另外,父母不良教养态度与孩子不良性格形成之间有密切联系。据调查,在离异家庭的儿童教养中,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方式正常型的占13%,大多数为放任型、溺爱型或是严酷型,这都是极不利于在离异家庭环境中儿童性格的健康发展。

(二)儿童在不良的学校环境中也会形成不良性格特征

学校是儿童生活的另一重要环境,对儿童性格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学校中教师的教育对其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父母离异、家庭解体给离异家庭孩子带来的巨大的挫折,出现各方面的消极表现。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若不给予关心与帮助,就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自卑、缺乏主动性等性格特征。此外,在同伴间的交往中,若同伴们对他们进行冷嘲热讽,则会使离异家庭儿童形成自卑、孤僻、冷漠和拒绝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三、培养离异家庭儿童良好性格的对策

(一)注重让儿童获得应有的爱

离婚家庭将如何处理与子女的关系,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离婚夫妇应慎重对待。绝大多数父母离异的儿童能够正确对待父母的批评和教育,他们希望得到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父母亲的指导和帮助,渴望继续得到父母完整的爱。父母在面临婚姻危机时应设法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知道,父母虽然离婚但孩子仍然是父母的孩子,唯一不同的是父母分开了。不要让孩子体验消极情绪,并且在家庭解体之后,父母仍应尽可能地给孩子应得的爱护与照顾。让孩子获得心理满足,身心仍能够健康成长。

(二)注重学校的教育作用

在学校环境中,教师应尽可能帮助离异家庭儿童,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平时多注意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变化;

2.尽力去发现和肯定离异家庭儿童的长处,对他们的进步给予鼓励;

3.为了提高儿童的自信心,教师应尽量给他们分配一些任务,如当班级干部等;

4.教师可以引导儿童去接受他们已经改变的家庭;

5.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儿童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帮助;

6.鼓励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感受和大家共处的快乐,培养孩子学会与人团结友爱,明白自己并不是一个人;

7.多倾听孩子的话语,多与孩子谈心,明白孩子的内心感受。

当然,教师在教育中还应当与家长合作,以加深对离异家庭儿童的了解,以使教育效果更好,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社会应对离异家庭儿童的教育给予高度的重视

第7篇: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期待范文

关键词:特殊儿童;学前教育;重要性;建议

一、引言

世纪之后国家、社会、家庭都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也逐渐得到普及。而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程度却远远没有跟上普通的学前教育。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一边努力发展学前教育一边要抓紧发展特殊教育。因此,需要明白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促进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更好发展。

二、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教育制度深化改革,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任务。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尽管近二十多年对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但由于人口众多国情复杂,仍旧有相当多的特殊儿童享受不到很好的学前教育,暂且以2004年的数据为例,中国的一线城市中,只有将近10%的特殊儿童能够接受较好的学前教育,可想而知,在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很多特殊儿童是无法接受学前教育的。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只是在身体、心智方面有些差距,但是接受学前教育的程度却相差甚大。发展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紧迫任务。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关系到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如果不能很好的满足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需求那么到义务教育阶段就更难与普通儿童进行竞争,无法平等的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现阶段,教育制度不断改革,不断向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满足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能够在他们小时候弥补一些不足的方面为以后的学习教育打下基础。第二,减轻家庭负担。特殊儿童因其身体或心智方面与普通儿童存在差距而显得特殊,学前教育对于儿童家庭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学前教育能够分担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特殊儿童是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而特殊儿童的身体缺陷的矫正和恢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项重大的经济负担,有很多家庭为了自己身患残疾的孩子四处求医以致于家财散尽却没有什么很好的效果,如果特殊儿童学校进行学前教育就可以由学校对孩子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以分担家庭的压力还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也同样能够使家长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以增加家庭收入。孩子的健康对一个家庭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前教育能够促进孩子的发展为孩子提供专业、系统、科学的早期干预、引导和教育,给孩子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提供帮助,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可以促进家庭和谐,为特殊儿童健康的恢复提供更好的环境。第三,对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前教育能够促进孩子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学前教育担负着启蒙认知的作用,是孩子主观意识逐渐形成的阶段,是孩子的性格、情绪、行为习惯引导的重要时期,对特殊儿童进行学前教育越早就能越容易取得教学成果。对特殊儿童进行良好的学前教育有利于他们的早期康复,对一些存在语言和智力残疾的儿童来说在幼稚园进行教育和训练效果远远比在家中父母教导的要好。学前教育的早期干预能够让一些孩子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弥补。在心理方面,为特殊儿童提供专门的教育环境能够为孩子和老师都提供公平教育的平台,特殊儿童很容易因为身体和心理上的残疾而遭受外界的不公平待遇,从小将他们平等的放在一起学习玩耍有利于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促进他们健康心态的养成。学前教育能够通过有效的后天教育让孩子逐渐培养对社会各界的认知,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以培养交际交往能力,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第四,有利于形成社会的健康心态。特殊孩童和身患残疾的人群在有相当大数量,为特殊儿童提供良好的学前教育体现出了残疾人群与普通人群一样公平公正的享受社会资源,也有利于改变社会中一些观念狭隘的人对特殊人群存在歧视的现象,让人们明白特殊群体与普通人群是一样的,对待特殊人群更应该给予帮助而不是歧视和为难。对特殊儿童进行学前教育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引导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生理上和心理上存在的缺陷,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培养特殊儿童健康的人生观念也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另外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在学校中老师可以通过教学活动、人际交往等方式对孩子进行文化教育,教授他们基本的生活和文化知识,让他们更好的养成道德、礼仪、传统习俗等文化素养,有利于特殊儿童的文化养成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结束语

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特殊儿童教育发展的开端,万事开头难也就更加体现出了对特殊儿童进行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在存在的难度,与普通的学前教育相比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存在很大的差距。之前笔者已论述了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对儿童、家庭、社会、国家各个方面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国家和社会必须要提高对特殊儿童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团结各个方面的力量给予特殊儿童所需的照顾。让他们能够更加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也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提供更好的环境以促进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入学率的提升,促进特殊儿童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为特殊儿童未来人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好的贯彻落实教育兴国科技强国战略。

参考文献:

[1]吕春苗,兰继军,焦武萍等.关于加快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发展的探讨[J].绥化学院学报,2011

[2]冯晓华.浅谈发展农村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J].吉林农业C版,2011

第8篇: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期待范文

关键词:教养方式;儿童早期心理;影响;不当行为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281-02

一、家庭教养方式及其类型

1.什么是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家庭教养方式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2.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以及儿童在不同的教养方式下的不同表现。教养方式与孩子是否匹配,决定了孩子制造快乐能力的高低。根据西蒙兹、施艾弗等学者对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的阐释,利用“关爱”与“权威”两个向度可以交互组合成四种主要的教养方式:①权威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对孩子疼爱有加,他们的行为前后基本一致,会对孩子提出明确的、合理的行为规则。这种环境下的儿童拥有较高的认知和社会能力,较高的自尊心,较强的道德,非常好的社会技能,较高的学业成就。②权威型即专断型教养方式。专制型父母常常对孩子冷漠、专断,往往一味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行事,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在这种家庭里,父母根本不从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早已习惯了对孩子发号施令,全然不顾孩子们的感受,当发现孩子有过错时,他们往往不问缘由地大声呵斥、责骂,甚至大发雷霆、体罚。这类儿童拥有的是一般的认知社会能力、学业表现和社会技能,比纵容型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更为顺从。③溺爱型即纵容型教养方式。一般来说这种家长的行为并不是始终如一的,往往对孩子的行为控制极少。他们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并且为孩子提供一切的帮助和保护,一味地迁就孩子,具有过度保护性。这些儿童有着较低的认知和社会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学业成就,比权威型和专断型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犯罪行为。④冷漠型。冷漠型的学前儿童家长对孩子给予较少的关爱和限制,大家彼此互不关心,放任自流,任其发展。

二、不当的父母行为导致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

1.儿童虐待。儿童虐待包括三种:第一,身体虐待。这种父母与孩子形成的是对立拒绝关系,父母们有时因为心情不好,或者孩子的做法让自己不满意,对孩子进行殴打等一系列的身体虐待,这种环境下的孩子根本没有解释的机会,只能默默承受,直到心理底线某天被击穿,那时会出现不可预知的后果。第二,心理虐待,公开的拒绝、嘲笑、羞辱和恐吓孩子,进行心理虐待,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蹂躏,会使孩子形成自卑感,做事唯唯诺诺,不敢做决定。第三,待。与孩子一起从事性活动,进行待,部分跟踪调查都表明了,在家里受虐待的儿童,到青少年期出现违法和成人期犯罪的危险更大。

2.父母无法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父母无法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会使孩子产生消极的情绪,如父母可能无意中鼓励了孩子的某一不恰当的行为,之后又阻止,对待孩子的行为前后不一致,也可能因为过于紧张,难以掌控管束孩子的情绪,不能及时处理孩子的错误,对孩子的行为管束要么过严,要么过宽。总之让孩子时常感到无奈,对本应该最相信的人失去了信任,信任感得不到应有的满足。

3.父母不能给予孩子情感支持。父母不能给予孩子情感支持也会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一些父母对孩子很冷漠,对孩子的需要缺乏敏感性,孩子往往感到不被重视、不被理解。

4.不善于与孩子沟通。不善于与孩子沟通的父母是不会很好地理解孩子的,有时候给孩子的只是混乱的信息,使孩子更加迷茫。

三、父母不当行为产生的可能原因

1.充满麻烦的儿童期经历。如果说一个孩子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那么作为父母,首先应该回忆一下自己的儿童期是否是充满了麻烦,以至于将其再次转移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你是否生长在一个非常不和谐的家庭中,如在你家庭里时常有家庭暴力,父母有危险物质滥用行为,自己常被忽视,或者是遭遇不同程度上的身体虐待、待和情感虐待。

2.心理问题。另外看看自己是否有一定的心理问题,比如不能控制冲动,难以适当的表达感情,不能容忍挫折等。有心理问题的父母是很难使自己的孩子在情绪上得到安全感的。

3.不适当的情感表达和认知过程。一些父母可能很抑郁,情感表达不当,缺乏敏感性,对孩子采取消极态度,害怕孩子性早熟,与别人关系差,或者当孩子与别的孩子尤其是异性孩子结伴时产生猜忌情绪。还有些父母往往会对不合理的管教方式充满了自信,对孩子时常会抱有不现实的期望,对孩子作出决定时根本就不负责任,自欺欺人,缺乏正确的判断力。

4.不充足的个人资源和个人的应激源。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有些父母个人资源不够充足,不能很好地应对越来越大的压力,从其他人那里得不到什么支持,就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那么无形中年幼的孩子就承受了与自己年龄完全不符的压力。儿童的心理是脆弱的,在不利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儿童会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人,往往把别人看作是怀有敌意的。把自己和别人的关系看成不可预知的,这对孩子早期心理上的影响非常大。

四、如何做合格的父母亲

1.学会了解孩子的需要并尊重孩子的需要。当孩子发生什么事时,与孩子交流的第一句话不是“你干什么去了,你怎么会这样”等质问和埋怨的语气,而是探索孩子发生这件事时的内在状态,如:“发生这事时,你心里怎么想的?”“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问题的出现?”

2.学会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极需被尊重,只要有可能就要慷慨地认可孩子、尊重孩子。一个自信的孩子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自然会比自卑的孩子要好。

3.学会鼓励孩子,而不只是表扬孩子。鼓励与表扬的区别在于前者更能让孩子心里充满愉快和希望。比如表扬的话,这些表扬会给孩子带来成就感,而表扬过多会不知不觉地给孩子带来压力。鼓励的话如“没想到我儿子这次表现这么棒,只能证明一点,最近我儿子掌握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我知道,都是我儿子自己靠自己的执著精神换来的,非常不简单!”这样的话会让孩子可以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优质部分,从而从自己的行为中看到自己的力量,自信油然而生。

参考文献:

[1]Jerome M.Sattle,Robertd.Hoge 著.儿童评价[M].陈会昌,等,译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第9篇: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期待范文

1.良好的幼儿教育能够提高国民素质和加强人力资源质量,增强国家竞争力

幼儿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民族的未来,幼儿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幼儿教育阶段的各种行为习惯将会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乃至直接关系到将来的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入手,让他们养成爱动脑筋、爱讲卫生及与他人友好相处的习惯等。那么如何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呢?

2.幼儿教育能够使家庭生活更加和谐

生活即是教育,社会即是学校。人类生存在社会上,就是在不停地学习,一切都是课程的资源。“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家庭、超市、广场、景区等处处是课堂。对于一个优秀教师来说,课程资源观应该往多元化方向发展,除了一些教育理论知识,还要将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融入教育中。

良好的幼儿教育一方面能蛭儿童的成长创造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另一方面幼儿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还能通过儿童本身对其成年后及其后代产生积极作用,提高每一代人家庭生活的质量。美国一项对贫困黑人儿童的追踪研究表明,实验组的儿童更少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家庭关系的不利影响,如酗酒、吸毒、离异、家庭暴力等,他们成年后的表现更好,拥有吸毒等问题的人数占比也远低于控制组。这表明,接受良好幼儿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家庭关系都有重要影响,家庭关系、生活质量、家庭责任的承担情况等都与此息息相关,家庭关系会因为良好的幼儿教育变得更加稳固,个人发展也将朝着良好方向迈进,父母及子女关系更加亲密和谐。

3.幼儿教育具有纠正社会不公的显著作用,个人发展机会更加均等

(1)幼儿教育对具有先天缺陷的儿童具有更大的帮助意义。每个人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其神经系统与大脑功能均具有可塑性;但是在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可塑性也在动态变化中。相较而言,成人大脑可塑性更小,损伤发生后难以复原;但儿童的大脑由于处于发育阶段,发展尚未定型,可塑性较强,出现损伤后更易修复,大脑开发的潜力巨大。在这一基础上,如果儿童出现各类天生缺陷并得到及时发现与确诊,那么,通过早期干预和专门教育的影响,则能够起到弥补缺陷克服障碍的作用。例如,语言学习方面,幼儿大脑的相关部分如果受到损伤,则可以通过训练和相关措施将功能转移至其他大脑区域加以完善,从而克服语言学习的生理障碍,正常学习语言。

(2)通过幼儿教育能够消除儿童个人发展的不利因素。英美国家早期开展了大量对幼儿早期教育的研究项目,众多研究结果均表明,由于家庭贫困、父母文化水平较低、成长环境不健康等带来的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都可以通过补偿性幼儿教育对发展弱势的儿童提供帮助,使这些先天成长环境不利的儿童能够获得更多对自身发展有利的因素,打破家庭等因素对自身发展带来的固有影响,帮助这些儿童在个人能力、社交能力和个人潜力挖掘等方面获得更多可能性,使得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降低人生失败的概率,消除更多潜在的犯罪因素和对其日后建立家庭出现的不利因素。从而有效提高成长环境不佳的儿童在个人发展上的可能性和公平性,增强其独立自主能力,摆脱对福利社保的依赖。

4.幼儿教育能够使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社会发展更加稳定和谐

通过使用科学手段对不同类型儿童的大脑结构和发育水平进行研究时可以发现,缺乏良好的幼儿教育,甚至在体罚、家暴等环境下成长的儿童,这些不良信息和经验将改变该儿童的大脑结构,出现功能异常,使得进入成年阶段后易出现暴力攻击行为和酗酒吸毒等多种社会问题。但是如果幼儿教育得当,则使得儿童能以正确的方式对待环境中出现的问题,抑制性,增强社会友好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