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范文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精选(九篇)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

第1篇: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范文

XXX学校关于加强学有困难学生辅导的意见

“促进人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灵魂,但人与人的个体差异、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在学习中呈现出“优”与“差”的区别。因此,缩短学有余力学生和学有困难学生的差异,加强对学有困难学生的辅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提高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一、我校学有困难学生的现状分析

从我校学有困难学生反映的情况,绝大多数的“差生”不是由于智力上的原因,而是由于:

1、学习基础较差

有的学有困难学生由于过去学习的知识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导致继续学习中遇到各种障碍,形成暂时落后的局面。如:拼音知识没有掌握影响了今后的识字;乘法口诀没有记牢影响了计算的正确等。

2、学习方法欠缺

随着年级的升高,所学知识的加深,要求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而且各课学习的特点不同,也要求有相应不同的学习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也会导致学习上的暂时落后。

3、学习习惯欠佳

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不能较好地听、说、读、写,不能积极动脑,学习上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遇到困难喜欢依赖别人,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学习上的暂时落后。

4、非智力因素影响

(1)、家庭环境因素影响

我校的学有困难学生大多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父母忙于生计缺乏对孩子教育的帮助和监督,而所处的社区环境也较复杂,难免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2)、兴趣、情趣、意志、气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非智力因素构成学习的内驱力,虽然它不能直接改变学生的智力水平,但却决定着学生的智力潜能是否能得到充分挖掘并得以充分发挥,它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比智力因素还要大。我校的学有困难学生,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二、我校对学有困难学生辅导的内容:

1、对学有困难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有困难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课内外对学有困难学生和因故缺课的学生进行具体帮助,必要时给他们补课。

4、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他们做好课内外作业。

三、我校加强学有困难学生辅导的主要措施。

1、关爱每个学生特别是学有困难学生。这是辅导工作成败的关键。

爱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源泉,“尊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让学有困难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才能切实提高辅导工作的实效。

2、全面观察每个学生,特别是经常调查了解每个学有困难学生的状况。

了解情况是做好辅导工作的前提。教师应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辅导答疑、考试测验以及与学生的谈话、谈心与相关教师的交流,对家长的访问等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对症下药”。

3、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辅导计划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辅导工作应制定周密的计划。

我校学有困难学生辅导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辅导的目的、内容,辅导对象,辅导的重点,辅导时间、地点、方式等方面。计划制定得好,辅导就容易见效。

4、主动提出问题

学有困难学生往往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较低,学习方法也不好。因而不知道怎样深入学习,不能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大胆地、明白地提出来。因此,在辅导时,教师要主动提出问题,不要光等学生来问自己;要主动深入学生,不能光等学生来找自己,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有计划地启发诱导学生,解决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

5、采用灵活多样的辅导方式

实践证明,灵活多样的辅导方式可以增强辅导工作的实效。

⑴、集体辅导

①、组成辅导(或补课、结对子)小组。

②、根据存在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讲评。

⑵、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应该是主要形式,因为通过个别的交谈,最容易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并针对其特点进行指导。

①、利用课堂练习时间,教师在学生中进行巡回指导,个别指点。

②、差生的作业面批、面改,以便及时针对情况进行辅导。

⑶、组织几名各科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成立辅导小组,协助同学解答疑难。

6、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解读课标,切实提高课堂教育效率。把课堂作为辅导学有困难学生的主阵地。

第2篇: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范文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及抽象性的学科。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辅导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是课内教学的辅助、补充形式,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情况、沟通师生情感、实行因材施教。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也是不可忽视的,课后辅导可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我校是走读学校,不上晚自习,教师对学生辅导的时间相对较少,如何提高辅导的有效性是很有必要的,使辅导的效益最大化,才能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对数学辅导的理解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视基础且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譬如说,学生如果某一节或一章学得不好或存在问题,后面的内容学习起来就比较吃力,学生很难对于知识点完全理解和运用。很多学生反映,上课完全听得懂,课后却不会做题,学过的知识很快也就忘了。辅导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对他们进行引导,启示和指点以便帮助他们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辅导要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目标、要求与方法;对他们启示、示范;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使知识深化、系统化;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帮助他们纠正。

另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辅导时,师生互相接近的时间更多,师生之间的感情能够密切起来,这样教师就能进一步了解学生,更加理解他们对学习的需求,教师也能够搜集到平时难以得到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师对学生数学辅导的基本方法

1.通过辅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辅导时,经常做思想工作,引导学生学好数学。要经常对学生讲,头脑中有问题是正常现象,是认识即将提高的标志,是刺激思维活动的动力。针对个别学生怕教师,认为自己学习差、可能教师瞧不起的思想,要对学生讲:学习有困难,暂时不懂是正常的。教育学生实事求是,关键是把不懂的知识弄懂,不要管别人怎么看。

2.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在辅导中一视同仁,有的放矢。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是很敏感的,只要教师有一点不一视同仁的表现,就会感觉到,就会引起议论,伤害师生间的感情,影响学生的情绪,妨碍学生的正常学习。因此教师在实施辅导之前,应深入调查研究,对全班学生学习情况作细致的分析,既要了解班级的特点,也要了解个别学生的特点,如学习积极性、理解水平、思考能力、学习基础、思想情况、学习特点等。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设计好辅导方案,要确定辅导的对象、内容及如何辅导的方法,力求辅导效益最大化。

3.辅导的内容主要是①解答疑难;②堵漏补差;③扩展提高;④端正态度、指导方法等。一方面辅导跟课后作业批改和讲评互相关联,通过作业批改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辅导。另一方面,从初中数学整体把握数学运算、数学基础知识、数学解题、数学思维四个层面,围绕初中数学终极目标,从学生成长发展的角度展开辅导,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使学生的解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4.辅导的对象应该既有学习困难者、存在学习障碍者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学困生,又包括学有余力者和因故缺课者。而在实际辅导过程中,往往以前两者为主。因为学有余力者,只需要点到即可,他们自己可以研究问题。而一个班级的学习成绩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优生所占百分率的多少,更重要的是班级中的学困生人数的多少。如果一个班级两极分化严重,教师会越来越痛苦。因此,关注学困生的辅导势在必行。要做好补差工作,首先要认真分析学生情况,准确找出差的原因,便于在辅导时或在课堂上关注他们,及时补救或加强针对性的训练。我认为学困生可分为三种:一是学习问题学生。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懒惰,没有上进心,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失去信心,得过且过。二是思想品德问题学生。表现为自由散漫,无纪律性,无集体观念,做事只考虑自己,对待学习漠不关心,分辨是非的能力比较低,行为习惯不良等等。他们极易受诱惑,常做出一些极端之事,容易沾染上不良习气,随心所欲,放任自流。三是心理问题学生。性格乖戾、孤僻,集体意识差,与同学无法交流沟通,有“自闭”倾向。在辅导时,既要关注当前知识点,又要补充先前落下的东西,两者结合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学习落后常常跟非智力因素有关。补“差”先要补“心”,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甚至有部分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由此可知,辅导不能一味补知识,也要善于和学生谈心,当把学生的思想做通了,他们就自愿学习了,课堂就能主动跟着学习了,由此可避免课后的大量辅导,这就是所说的补心重要性。对后进生的辅导,要做到友善交流,从赞美着手,从鼓励入手,因为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这样辅导才会有效果。具体在辅导中可采用(一)降低门槛,激发兴趣。针对学困生学习困难,接受知识慢,对学习很容易失望。作为教师,我注意做到降低门槛,放宽对他们的要求,让学困生能容易地完成学习任务,轻松地掌握符合他们现实状况的知识。这样,就容易把学困生引入学习的殿堂,激发学习的兴趣。(二)主动出击,帮扶前进。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他们往往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自卑感,正是由于他们缺乏学习的兴趣,所以一般遇到困难他们不会主动去请教。作为教师要主动关心他们,主动帮助他们,并且要发动学习好的同学也主动去帮助他们。①建立学生“一帮一”学习小组。②建立教师“一帮多”活动。(三)加强以“识记“计算”为切入点,扎实开展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计算是数学的根本,在数学教学中继续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为突破口,辅导学困生注意从计算的方法处着手,通过多种形式去帮助他们正确掌握计算的方法,从会算慢慢过渡到正确、有一定速度的计算,同时,让学困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掌握计算的技巧,从而达到提高学困生计算能力及数学学习成绩的目标。(四)利用每周课余时间的“帮扶”活动,指导学困生学习。每周的课余时间不固定,我将见缝插针地安排对学困生的帮扶活动,对学困生进行已学知识点的巩固,更重要的是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三、进行数学辅导要注意的问题

1.着重解决学生的疑难和知识深化、系统化问题,不可在辅导时又把课堂内容重讲一遍,代替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第3篇: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范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学校;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17-18

推进贫困大学生帮扶工作,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上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提出帮助贫困大学健康成长、完成学业、顺利就业的具体措施,对于开展贫困大学生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一、贫困大学生学习生活现状

1.经济困难导致生活困窘、身体素质差。在社会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是最紧跟时代潮流的一批人,各种最新款式的服装、电子产品甚至奢侈品都能在大学生中发现,然而这其中也有一些“丑小鸭”,他们的衣着打扮与潮流格格不入,没有手机、电脑、MP3,甚至连基本的学习用具都缺乏。长时间经济的困境使得贫困大学生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部分贫困生体质下降,甚至患上了程度不同的生理和营养性疾病,严重影响生长发育。

2.环境适应能力差,人际交往压力大。贫困大学生往往来自偏远地区、农村,而大学一般都在城市,校园氛围中也渗透了较浓厚的城市色彩,贫困大学生要适应大学生活,就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来帮助其养成城市的生活习惯。这对那些生活消费水平较低的贫困大学生来说,是相对困难的。大学生活不同于中学,评价学生的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到综合素质的多元标准,使得本来成绩不错的贫困大学生丧失了优势,加之由于经济原因,在个人特长、兴趣爱好、社会交往等方面缺乏锻炼,对于大学中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而产生自卑心理,逐渐不愿与人交往。

3.心理问题突出。胡春红研究发现,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是非贫困学生的1.035~5.984倍。贫困程度较重的学生心理问题更显著。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症状、恐怖和精神病性症状这6个方面,其中以人际关系敏感最显著。近些年,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刑事案件不在少数,如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人案,给社会安定带来了严重影响,引起了全社会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

4.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不适应,学习压力较大。从高考竞争中凭学习成绩取胜的贫困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胸有成竹,在经济条件比别人差的情况下,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要求很高。由于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的改变,部分贫困大学生不知道怎样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使得学习成绩不断下滑。另一部分贫困生,为了争取到奖学金改善经济状况,变成了学习的机器,虽然每次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心理压力很大,从而对学习以外的事情不闻不问,影响了综合素质的发展。也有一部分贫困生,希望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贫困的面貌,因此兼职几份工作,甚至占用学习时间,从而影响了学业。

二、如何做好贫困大学生工作——基于学校层面的思考

目前国家对于贫困大学生有“奖、贷、助、学、补”及国家助学贷款的多元化资助政策体系。学校在落实国家政策方面的具体措施将直接关系到贫困生的切实利益。

1.建立准确、全面、动态的贫困生档案,认真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贫困生认定是一项看似简单实际非常困难的工作,高校生源遍布全省甚至全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个人对贫困程度的理解不同往往使得这项工作更加复杂化,仅凭学生的档案记载、个人情况说明和一纸困难证明,往往会鱼目混珠。为此,高校方面应该想方设法使贫困生认定工作更加客观化。如调取学生餐卡消费情况作为认定参考,派出辅导员及学生会干部深入每位贫困生家庭实地调查情况,走访学生所在村、街道了解情况等,以求对贫困生的认定做到准确、合理、全面。

2.筛查贫困生心理情况,及时解决心理问题。高校心理辅导机构应该建立专门针对贫困生的辅导中心,对每一位贫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全面分析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确保每一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培养健全人格,杜绝马加爵、黎力事件的发生。

3.积极寻求社会资助。高校方面要发挥自身的知识带动优势,争取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无偿援助,可以与一些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的形式来支持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还可以动员有名望的海外人士、成功人士、校友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助学金。可以在用人等方面对资助企业适当倾斜,使资助工作常态化。

4.做好推荐工作,拓宽贫困生就业渠道。鼓励贫困生自主创业,在了解贫困生创业需求的基础上,提供特殊的创业指导、创业实践,增强自主创业意识。

三、如何做好贫困大学生工作——基于辅导员层面的思考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成长的关怀者,是学生政治思想的引领者,是学生学习行为的指导者,是学生生活方式的指导者,是学生日常行为方式的引导者,是心理医生和人际关系的协调者。辅导员与学生朝夕相处,是离学生最近的人。在做好贫困大学生工作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辅导员要努力接近这一群体,融入这一群体,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1.作贫困学生的发现者。由于国家近年来逐渐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利益的趋势使得一些本不贫困的学生混到这一群体中来。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做好充分工作,通过谈话、走访宿舍等方式了解学生真实的家庭状况,甄别“真”、“假”贫困生,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扫清他们的心理障碍。真切的关心贫困生的衣食住行,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决不让任何一个贫困生掉队。

2.做贫困学生的知心人。贫困所导致的心理问题是复杂而多样的,辅导员应该做好贫困学生的知心人,多与他们交流,掌握详细的心理状况,防患于未然。扶贫先扶志,辅导员要鼓励贫困生树立自强自立的意识,注重自身能力的锻炼,立志靠实力摆脱困境。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使之从中体会到社会的温暖,学校的关爱,从而更加发奋学习。

3.做贫困学生的引路人。针对贫困生迈入大学后的不适应、人际交往困难、学习压力大及就业难等实际问题,辅导员要采取多种形式帮助他们适应环境,掌握学习方法,提供校内勤工俭学岗位,引导贫困生树立自信心。在求职择业问题上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引导他们树立符合实际的就业期望,鼓励他们自主创业。

贫困大学生群体带来的问题是多样且复杂的,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更需要高校辅导员的关心、爱护、引导,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成就事业。

参考文献:

第4篇: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范文

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迎合社会的发展,各个学校也重视起人才的全面培养,学校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当然,这也包括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之所以感觉学习困难,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水平不高,而是受到其他各个方面的影响,比如:教育行为、成长环境、心理发展等各方面因素。这些学困生对那些理论知识理解不透,表现在数学方面的就是计算速度比较慢、出错率比较高、记忆力比较弱等,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不能按规定时间、规定要求完成学习目标,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学困生的教学,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让他们在学习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一、教师对数学学困生的辅导教学特点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要求,学校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帮助那些学困生转变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成绩,帮助他们收获学习的成功。有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辅导一名学困生的作用,不低于一名优秀生的培养。”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关注每一位学困生的学习成长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尽的责任义务。下面就针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辅导进行探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那些学困生的教学辅导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教师在辅导学困生之前一定要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充分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成长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教师在教学辅导过程中还应该对学生进行个别的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在教学辅导之余进行思维的辅导,开通师生之间的交流之门,帮助学生树立起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保持和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

2、教师在对学困生进行辅导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有些学困生因为学习成绩比较差,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他们往往会感觉在同学、老师和家长面前抬不起头,也很容易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所以在辅导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倍关爱这些学困生,在他们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都给予最大的帮助。

3、学困生的学习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所以教师应该在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理论知识和学习技能。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学困生的辅导更应该采用足够的耐心,将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作为基础,引导学生从原有知识出发,学习新的知识经验。每一位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都是不同的,教师应该从他们的基础知识出发,不断强化,帮助他们掌握新知识,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对于学困生的数学辅导,教师应该鼓励学困生积极提问。小学数学学困生虽然基础薄弱,缺失的基本知识也比较多,但是他们也是最不愿意提问的一类学生。有很多教育学家曾经明确表示:提问比解答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师在辅导过程中一定要积极鼓励学困生进行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明确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疑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辅导策略的改善

1、教师善于讲解数学趣味故事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串联起与数学相关的知识,是教师激发学生的数学激情的有效方法。讲一些课本中相关的数学家的史学小故事,可以丰富学生对数学历史的认知度。教师可以参考数学巨匠华罗庚、陈景润、爱因斯坦、高斯等的趣味故事,对学生展开声情并茂的讲述。教师也可以介绍中国数学竞赛中的趣味故事、优秀战果、优秀学生代表,让学生提前认识到数学赛事的魅力所在。

2、数学游戏,增添趣味性

初中生较高中生而言,更喜欢形象思维。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尽可能的使用数学工具绘图,讲解三角板、量角器、计数器等数学内容时,最好让同学们自己接触一下这些数学用品,进而培养一下学生的观察、猜想、归纳能力。

3、切实落实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学困生的辅导教学是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方法,学困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就应该做到笨鸟先飞,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针对学困生出现的学习困难加以科学指导,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

在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辅导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同学之间的帮扶活动,即:让同学辅导,教师督察的方式,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这样更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加辅导教学的实效性。

结语:

教师制定好切实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改

第5篇: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范文

贫困大学生入学在心理适应方面比普通大学生面临更多的压力。朋辈辅导作为新型的心理辅导实践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入学适应问题,本文探讨了基于朋辈辅导的相关心理辅导方式。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入学心理适应;朋辈辅导

贫困大学生入学,面临的是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家庭经济困难一定程度上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在贫困生入学初期,如果不能良好地减轻其心理压力,走出心理贫困的处境,尽快地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将会继续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大学生涯,甚至对其今后的择业就业产生负面的效果。因此,在入学初期,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适应辅导是非常有必要的。朋辈辅导重在预防和发现,对于发现贫困大学生入学存在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对大学校园生活、学习的适应有积极意义。

一、 贫困大学生的入学心理压力

新生入学普遍面临环境的变化、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等,由此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不适应感。如果适应问题不及时消除,轻则出现偏执、逆反和冷漠,产生孤独感,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重责产生自弃、逃避和破坏等消极行为 [1]。而贫困大学生群体,由于其特殊的家庭背景和艰难的经济处境,往往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压力。

1.由社会环境变化引起的心理压力

贫困大学生周围环境单一,进入大学后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收入方式单一,部分城市学生也是处于城市的最底层,父母有着微薄的收入,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贫富差距拉大,“金钱至上”的思想横行,同时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教育产业化,学费越收越多,生活费用越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来越高。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就不仅是经济压力越来越大的问题了,社会不良风气的产生对其心理的冲击也在加大,部分不堪经济压力之重的贫困学生极易走向心理极端,做出有伤自己和家庭的事情,甚至演变为对社会的反抗和敌视;为了凑足学费生活费,很多贫困学生在高考后就要开始打工赚钱,自尊心比较强、内心自卑的学生,会因为贫困感到羞愧难当,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拒绝接受资助和捐助,长此以往,自卑心理愈来愈重,为学习和生活埋下隐患。

2.由生活环境变化引起的心理压力

由贫困、简单的生活环境进入到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环境的变化给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带来挑战。大学生在入学之前的生活经历比较单一,学习是其主要任务,对贫困学生来说,因为经济资源匮乏,便更没有机会接触新生的、有趣的事物,阅历浅、经验少,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经济状况普通的学生更弱。之前闭塞的消息和传统的观念、习惯在缤纷的大学校园里与新潮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发生冲突。环境的不适应使其心理不能随之做出平衡的动态变化,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不适应感导致心理压力,诱发心理问题。比如自闭、孤僻,逐渐脱离大学生的主流群体,偏离大学生涯的正常轨道。

3.由人际关系变化引起的心理压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人际关系薄弱的贫困学生,初入大学,面对家庭优越的同学,由于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不同,很难走到一起,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社会上“见钱办事”的不良风气影响恶劣,若在学生之间盛行,则更是触到贫困学生的心理逆鳞,易对自己形成不合理的评价,陷入人际交往的困惑圈子。因贫困而自卑,因自卑而封闭,因封闭而影响心理健康。

4.由学习活动引起的心理压力

相对而言,贫困家庭对于子女的教育更为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观念更为牢固,贫困学生考上大学,进入高校就是整个家庭的希望。而达到目标实现理想的贫困学生进入大学后,欣喜和好奇随着经济压力和纷繁的学习任务而减退。为了家庭的希望,他们需要在学习上有更加出色的成绩,同时,还要身兼数职来缓解经济压力,这就承受着比普通学生更大的身心压力。既要学习,又要为生计奔波,没有经济实力和精力参与更多的人际交往,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于是,贫困生容易在心理上产生防卫反应,出现敌对态度和强迫症状。

二、基于朋辈辅导的贫困大学生入学心理适应辅导优势

朋辈心理辅导的理论是基于行为主义理论认为的“人的行为发生变化不是因为科学性的事实依据, 而是因为最近、最信任的朋辈的意见, 朋辈的行为变化为其行为变化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示范” [2]和人本主义“充分尊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是一切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的主张。

朋辈辅导(Peer Coaching)的原本概念是指具有相同或相似背景,或由于某种原因,让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教育方法 [3]。那么,针对贫困大学生的朋辈辅导员即有贫困生经历或者对贫困生的情况非常了解、能够把握贫困生心理的大学生,但是能够掌握必备的心理咨询专业技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娴熟的语言技巧。在朋辈辅导过程中,尽量少给或不给建议,而为其提供倾听、支持和帮助的过程。贫困大学生朋辈辅导群体的以上特点,在贫困学生的入学心理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适应辅导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

首先,相似的经历,在朋辈心里辅导过程中更容易运用心理咨询的技巧。同样是贫困大学生的身份,在辅导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心理的隔阂,使辅导双方产生友情,朋辈辅导员因为感同身受,更会注意以适当的方式尊重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以真诚的态度积极为新生解答心理困惑,对当事人充满关切和爱护,同时,接纳自己、自信谦和,诚实可靠,真诚坦白,及时关注其生活中心理变化的发展,在新生叙述心理问题的同时,产生同感,设身处地地为新生着想,能够引导贫困大学生尽快解决心理问题,融入大学生活。其次,贫困大学生更愿意向具有相似经历的人吐露心声,朋辈辅导的方式更易收到良好的效果。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当大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时,首选的倾诉对象是朋辈群体,选择向心理咨询师倾诉的仅占3.2%。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对自我心理的保守和矛盾的心理需求 ,更加倾向于向有相同经历或经验的人吐露自己的心声。而在大学校园里,朋辈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比与心理咨询师方便地多。心理问题的出现,往往没有确定的时间,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和与朋辈的交往过程中会有一些具体的表现,这样便可以及时地得到解决。再次,朋辈之间的交流方式多样,朋辈辅导简便易行。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除了面对面交流,电话、网络以及新出现的各种及时通讯软件都为学生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渠道。相比与心理咨询师单一的固定工作时间内面对面的咨询方式,朋辈之间的辅导就有了更多的方式。面谈辅导、电话辅导、网络辅导、信函辅导、现场辅导等方式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多的方式,朋辈辅导的过程更具灵活性,简便快捷。最后,朋辈辅导的交互关系,促进辅导双方共同成长。在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辅导过程中,求助者和被求助者的角色关系不是绝对固定的。朋辈辅导员在辅导过程中也会发现新的问题,甚至注意到自己不曾关注过的自身心理困惑,是他们自问我总结、自我提高和自我加压的过程,可以使他们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更好地认识自己、丰富和充实自己,优化个人素质,增强个人能力 [4]。在互帮互助的心理问题探讨和解决过程中,角色的互换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他们的共情能力,在日后的人际交往中,有更多的优势。

三、基于朋辈辅导的贫困大学生入学心理压力适应辅导方式

贫困大学生入学,需要进行相应的心理测试,针对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个人的心理特质,进行不同方式的朋辈辅导,提高辅导的效果。

1.个体辅导,“我是被重视的”

个体辅导即一对一辅导,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单一交往,对刚刚走进大学校门,对一切都产生排斥心理和封闭自我、自卑的贫困学生采取一对一的朋辈辅导方式。个体辅导要求朋辈辅导员与受助者之间相互了解的程度较深,有深厚的感情基础,能够谈及内心深处的想法。在辅导过程中,朋辈辅导员要尽量消除受助者的顾虑,建立双方的信任关系,尽可能详细地了解受助者内心的问题及心理入学适应过程中所遇到的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把握事情发生的始末缘由,使受助者情感得到宣泄。

2.团体辅导,“我是真实的”

团体朋辈辅导是在多个具有朋辈关系的成员的参与情境下,借助讨论、分享的方式使成员获得支持和知识上的增加的心理帮助过程 。要求辅导过程能够结合参与者的基本特点设计游戏环节,在游戏与合作中使心理贫困学生逐渐融入到集体,发挥自己在团体中的作用,提高其人际沟通的能力。

3.社团辅导,“我们是一家人”

社团心理辅导是指以社团为载体,朋辈辅导员作为社团管理者,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活动。通过观看优秀心理学电影、举行心理情景剧比赛、进行心理学论文征集以及编写心理学刊物等方式,让心理贫困学生在有心理辅导特色的系列活动过程中,发现并理解、解决自己的问题。这种方式操作起来要相对困难,需要社团管理者对成员的心理状态有所把握,及时发现并解答心理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出现心理危机的时候及时干预;同时,社团心理辅导面向的受助者群体最好是无严重心理问题、有一定的自助能力的贫困学生群体。

4.自助辅导,“我也是有价值的”

自助辅导是指贫困学生自身在入学时就能够有主动寻求心理帮助、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态度的积极辅导方式。其主要源于助人、自助的朋辈辅导原则。心理辅导期望通过其帮助,使来询者增强其独立性,而非增强其依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赖性,以能够在日后遇到类似的生活挫折和困难时,可以独立自主地加以解决。对于已经接受辅导和未接受辅导的心理贫困学生来说,积极的发展和自我悦纳都能促进其本身接受外界环境,融入外界环境,适应大学生活。

以朋辈群体作为辅导主体,对贫困大学生的入学心理适应进行辅导,是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疏导的有效方式,具备易接受、时效性、方便性和相互作用的特点,有助于他们适应新的大学生活,完成由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同时,在疏导自我心理问题的过程中,适当地与朋辈辅导员角色转换或参与团体活动,在自助的基础上助人。

[参考文献]

[1]张骞,张大均.加强学校挫折教育,健全学生心理素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1):69~72.

[2]UNAIDS.Peer education and HIV/AID: concepts, uses, changes:Reportof consultion[C]. Geneva:UNAIDS.(UNAIDSbest practice collection.)1999:39.

[3]许占鲁.论朋辈教育制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29)54.

第6篇: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范文

【论文摘要】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处在大学校园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辅导员的优势和途径,探讨了辅导员在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渐突出,从而在高校校园里逐步形成了就业困难群体,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处于大学校园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的高校辅导员,也逐渐以毕业生就业工作兼职人员的身份参与到就业指导工作中,在这种形势下,发挥高校辅导员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就业困难群体

(一)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概念界定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现状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强大的就业压力,笔者认为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是指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及自我认识不足或者自身竞争力不强等原因造成就业困难的学生群体,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理存在缺陷学生、学业困难学生、不善交际学生、心理障碍学生等在就业时相对困难,造成了短期或长期的失业。

(二)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及产生成因

由于社会环境变化、家庭教育以及父母价值观影响、学校教育中的缺失和大学生自身原因产生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具体可以分为五种类型,且产生原因不一。

1、贫困学生群体

这一群体的学生由于经济压力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个性,一般不敢或不愿主动与人交往,常将自己封闭起来,容易产生焦虑和自卑情绪,性格逐渐变得内向敏感。在求职过程中也因为经济问题以及自身的自卑等情绪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魅力,给就业带来很大的困难。

2、心理障碍学生群体

这类群体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易产生自卑感、孤独感、压抑感、失衡感、焦虑感、烦躁感、困难感等心理障碍。由于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将过失极端内归因或外归因,遇到压力无法排解,因此在就业时相对于其他同学压力更大,遇到挫折更容易一蹶不振。

3、生理缺陷学生群体

这一群体的成员主要指身体有疾病或生理有缺陷的从而产生极强的自卑心理、整日沉默寡言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尤其是在就业问题上要比其他生理正常的学生困难的多,更重要的是由于生理缺陷导致的心理缺陷,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健康心理的发展。

4、学业困难学生群体

这一群体的学生由于主观努力程度低、学习目的不明确、不喜欢所学专业等个人原因导致学习成绩差,无法正常毕业或成绩不符合要求,在求职过程中处于劣势,不被用人单位青睐。

5、交际困难学生群体

这一群体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习成绩优异,但不善人际交往,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因为缺乏人际交往的锻炼,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在社会衡量标准多元化而不单单以成绩为主时,往往不知所措,无法适应出现的问题,易走极端。

二、辅导员对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就业指导中的优势

(一)了解学生,易于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辅导员处于大学校园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其工作内容涵盖了大学生生活的各个细节,是跟学生走的最近的教师群体,对学生的性格特点、专业知识、家庭背景、生活现状等都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有针对性的根据就业困难群体中每个学生的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及时分析学生自身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制订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学生信任,易于走进学生内心

由于辅导员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工作中经常深入学生中间谈心、交流沟通,主动关心、帮助学生,因此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赢得了学生的信任,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得到学生信任的同时准确把握大学生就业需求,能够引导学生客观的分析问题,帮助大学生解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

(三)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易于将就业指导工作融入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机会最多,时间最长,而且具有相对稳定性,大多能够从学生进校坚持到学生毕业,因此可以将就业指导工作融入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从新生抓起,贯穿整个大学生活,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职业生涯指辅导,在思想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通过就业指导课程以及能力提升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心理上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减轻学生因就业压力引起的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

三、辅导员参与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指导的途径

(一)思想上:积极宣传国家就业政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辅导员是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一个重要力量,通过把就业指导工作融入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积极宣传国家就业政策,介绍就业形势、社会需求及就业制度,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二)心理上:积极关注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由于自身的弱势,普遍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实际生活中,思想、情感和心理都充满矛盾并且带有明显的消极情绪和负面色彩。自信心不足是就业时学生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有较详细的了解,可以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原因分类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也鼓励同学相互之间进行鼓励和赞美,让赏识教育成为学生自信的动力。

(三)行动上:积极鼓励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建立全方位就业指导体系

1、依据原因,分类指导

不同类型就业困难群体形成原因不同,存在问题也不同,因此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例如:对贫困学生群体产生的生活目标迷茫、学习动力不足、人际关系淡漠、处事能力弱等问题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来提升就业能力,同时鼓励贫困学生积极参与,帮助他们全面客观的自我剖析和定位,了解本专业的社会需求状况,并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对心理障碍学生群体应该从学生入校起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学生探索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积极接纳自己,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从源头上减轻或杜绝心理问题的产生。同时在求职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面对出现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减轻就业压力;对学业困难群体学生从入校时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所学专业,热爱所学专业,避免在毕业时因为主观努力程度问题而产生就业困难问题。对于交际困难群体学生应该做到从思想上引导,使学生了解到学习不是只读书,是为了今后更好的生活,努力拓展学生的生活圈,激发学生的感恩心和责任感,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热情。

2、划分阶段,全程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尤为重要,从大学生入校到毕业应该针对不同年级阶段存在的不同问题,确立不同目标,实施全程指导。在全程指导过程中,辅导员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调各个环节,给予学生最大能力的支持。入校时结合新生入学教育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定位,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二年级时通过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帮助学生塑造和完善自我,提高综合素质;三年级阶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同时提高自己的责任感、自信心和受挫能力;四年级阶段针对学生择业期间的特点和问题进行指导,加强就业技巧和心理调适等方面的指导,激发学生主动性。

3、联系家庭,通力合作

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与家庭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就业也同样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因此辅导员的工作开展需要联系家庭,家校通力合作,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需要和家庭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从而减少就业困难群体的产生。另外,在大学生就业中,家庭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家长的价值观和择业观很大程度的影响着学生的选择,因此,需要主动与就业困难群体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宣传有关政策法规和就业形势,家校配合共同帮助就业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缓解心理压力,养成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

4、开拓渠道,信息

辅导员一方面要详细了解各类就业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同时及时准确的将就业信息在学生当中进行宣传,确保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积极动员学生踊跃报名合适的就业单位。另一方面也需要辅导员积极开拓就业渠道,联系用人单位,向就业单位积极推荐合适的就业困难学生,帮助用人单位了解学生的在校综合表现。

(四)目标上:塑造学生优良品格,提升学生自身能力

辅导员通过以上一些方法,尽最大努力帮助就业困难学生完善自我,提升就业竞争力,最终找到合适自己并且符合生涯规划的就业单位。通过教育育人,塑造学生诚信做人、自信竞争的优良品格。通过心理辅导、生涯规划等培训使学生能够真实客观的评价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未来,明确未来发展的目标。同时也通过职业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耐受能力等综合素质,发掘学生潜质,增强竞争力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范威,孙宁.发挥辅导员优势,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J].时代教育,2010(11).

[2]廖爱社.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角色定位[J].柳州师专学报,2010(2).

[3]彭军.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解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第7篇: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范文

关键词: 学困生 形成原因 辅导措施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同一班级内学生的个体差异与统一的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总有一部分学生感到学习困难,落后于其他同学。学生的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我所任教的班级的学生大部分是隔代教育,父母亲都在国外,家长们对子女物质上的要求全部满足,但学习上的关注少。在新课改的引领下,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采取有效策略帮助学困生,不能使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在此,我仅从教师方面就如何辅导学困生谈谈看法。

一、认真对待,摸清班底

教师在辅导学困生之前,要了解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不能简单地归因为“懒、愚、笨”。

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习态度不端正。他们缺乏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把学习看做一种负担,认为是家长、老师在逼自己学习,在内心形成消极底抗心理,从而导致成绩低下。

2.学习方法不当。有些学困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多,但效果不理想,这是受到了不当学习方法或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如有些学生,在老师讲评的时候,不爱动笔,圈记重点和难点;发现自己做错了,不是先做上记号,听明白再修改,而是你在讲他在改,老师后面讲解的他一句也没听进去,久而久之,不懂的越积越多,最终导致学习困难;还有些同学,做加减计算时,老爱口算,但口算能力又很差,常常愣在那,一是浪费时间,二是跟不上全班的节奏,不懂选择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3.学习效率不高。有些学生心里是想学习的,也有争取进步的愿望,对老师的意见也愿意听取,也愿意在实际行动上加倍努力,但只要学习,这样或那样的想法就充斥他们的大脑,无法真正投入有效的学习中。

我认为这三类学困生通过家庭、学校的配合、协作,通过老师的耐心辅导是能取得进步的。只有把原因找出来,对症下药,方能有效。

二、尊重学生,激发兴趣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他们的消极体验是比较多的。比如每次作业或考试后受家长或老师的批评指责较多;他们自尊心和自信心经常受到打击,在心理上害怕或厌恶老师,与老师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我们要努力做到:①要真心爱这些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缩短师生心理距离,使学生能亲其师,信其道,喜欢你,亲近你,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辅导。②教师要从学习、生活上多关心有困难的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③在学生某些方面不合格时,应采取宽容和热情的态度,做到动情晓理、持之以恒。④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优化课堂教学,让学困生对课堂产生兴趣,从而喜欢上学习。

三、课堂优先,建立自信

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给予学困生特别关注,提供优先参与机会,让学困生看到希望。

1.发言优先。多数学困生不喜欢举手或不敢举手发言。其一,他们怕说错了遭其他同学嘲笑;其二,感觉老师不会喊他,举了也是白举;其三,抱着举不举手无所谓的态度。鉴于这几点,我认为教师要坚持为学困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真真正正参与学习建立平台。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视让学困生发言,比如:新课开始时简单地获取情境图中的信息,巩固练习中基础题的发言机会及复习课上的发言机会,我都有意无意地优先留给学困生。刚开始时他们回答吞吞吐吐,声音很低,但坚持一段时间后,声音响了,举手的人也渐渐多了。

2.板演优先。学困生一般会害怕到黑板上板演。而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选一些学困生到黑板上板演。让学困生优先板演,既能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教师有时还可以收集一些“反面材料”;又能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准确把握;更能增强他们学习的自我约束力和责任感,及时反思自己的学习。

3.巡视指导优先。当学生尝试解题、进行课堂巩固练习时,我总是特别关注学困生。刚开始,我一站到他们身旁,他们就会紧张地做不出来,或者写一会儿后用橡皮擦的动作掩饰。我就耐心地与他们交流,通过几次与他们的交流,让他们知道我是怀着善意的,随着次数的增多,慢慢地,学生就习惯了。在巡视中我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指出,当面辅导,这样就能帮助学困生当堂掌握知识。

4.课外辅导。除了课堂教学中给予学困生优先参与机会外,还要进行适当的课外辅导。由于课外辅导面对的是个体,一开始学生会表现得比较紧张,我有以下做法:①在办公室里放轻音乐。②初次补课最好叫上两名以上的学生,特别是对于文静的、胆小的孩子。③补课时,一般先归纳知识点,归纳时,从纵、横两方面进行。横向归纳就是将某一知识点所能运用的题型进行整理,并配以相应的例子,使学生在做到某一题型时,迅速联系相应的知识点,再进行分类练习。④尽可能当天不懂的当天解决,持之以恒很重要。

四、培养习惯,教会方法

不良的学习习惯和不正确的学习方法,也是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所在,在平时教学中,我是这样对学困生进行训练的:①老师讲课时要认真听讲,勤动笔,在关键处做上记号。②按时完成作业,组长监督,从他律过渡到自律。③制定学习公约,组长有责任帮助组里的学困生进步,组与组之间互相监督实施。④教会学习方法,如,不能口算,利用竖式,关于方向,先在中心点建个方向标,再判断,做混合计算,一定要画出先算的部分再算,以这些具体的方法要求他们,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⑤以鼓励、表扬为主,对表现较突出的及时给予奖励,在单元检测中不吝啬打高分,让他们有信念和目标。通过这些手段,促进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及对自我的肯定。

五、建立学困生学习互助组

建立以老师为组长的学困生学习互助组。之前建立学困生与优等生互助组主要是优等生辅导学困生,学困生只有接受被动辅导,学习参与度不大,即使学困生能提出好的解题方法和策略也会被忽略甚至否决,不利于学困生真正地参与学习探索。而学困生之间的学习互助就不同,心理上谁都不服谁,能发挥学生爱表现的特性,表现给组员看,表现给“组长”看,容易激发学习热情。当然“组长”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你是互助组参与者、引导者,而不是讲台上的老师,把平时的辅导变成帮助,把平时的教、授变成引导。

六、加强家校联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影响显然大于他人的影响。我在教学之余,通过电访或校讯通或接待来访等方式,每月坚持和每一位“学困生”家长至少联系一次,并在记录本上做好详细的记录,随时了解学生及其家教的动向,并在教育方法上给家长一些指导和建议。

总之,我认为对学困生不仅要认真分析其成因,对症下药,而且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细致具体的指导,让他们在老师、家长、同伴的影响下肯定自己,看到希望。

参考文献:

[1]新课程(小学版),2007,3.

[2]教育教学论坛,2012(24).

第8篇: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范文

关键词: 大一新生 辅导员工作 心理问题 应对策略

辅导员最首要的任务是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妥善解决。大学一年级学生,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尤其是大学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关键阶段,学生非常容易产生环境不适应、学习难进步、情感新困惑等问题。辅导员要用细心、耐心和爱心,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环境不适应问题及应对策略

大学新生从开学初到正式上课,是最忙碌的一个时段。容易感到不适应。从身体方面说,有一部分学生是到外地就读的,多多少少会有一点水土不服,加上军训中的高强度户外活动,会发生一部分新生患病的情况。辅导员此时一定要细心,及时关注每一位新生的身体情况,把“身病”变“心病”的可能,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从心理方面来讲,大一新生面临着从高中生向大学生身份的转变,如果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就会不适应大学生活中的人际环境。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如何面对和相处,都对一部分学生形成挑战。辅导员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关心每一位同学的心理状况,并及时解决问题。

有的新生会对生活的城市不适应。尤其是生源地和就读城市有南北、东西差异的情况,最容易不适应。有的新生会对宿舍的同学不适应。南方人、北方人的差异比较明显,本地学生还会对外地学生有排斥心理。有的新生来自贫困的乡村,面对同宿舍的城市孩子,在生活习惯上也会不适应。有的新生初、高中没住过宿,每天与几位同学住在一个宿舍,每学期才回一次家,也会不适应。以上种种不适应情况,辅导员一定要细心关照,对症下药,根据新生出现的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二、学习难进步问题及应对策略

大一新生常见的第二个问题是学习难进步。经历了六月的高考,到接到录取通知书,再到大学校园中来,大一新生的学习心态通常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有一部分学生会把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当成一种“亏空”,想在大学四年“玩”回来。大学校园的学习氛围与高中时明显不同:大班上课、老师上课时很少点名;选修课程及自习时间明显增多;各学生社团也会在开学初纳新,并以多彩的活动吸引新生的眼球……这些都会影响到一部分新生的学习热情。

在新的学习氛围中,有一部分新生会遇到学习难进步的问题。“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成为校园中的流行口号。逃课、通宵上网、早饭和午饭一起吃,是许多大一男生在大一学期迅速形成的恶习。常见的现象是,在第十教学周左右,有一部分必修课的出勤率甚至会降到50%。辅导员这时最需要的是耐心,帮助学习难进步的同学找到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避免在低年级挂科。

学习成绩的下滑很容易,提高却很难。辅导员的耐心首先体现在帮助态度上。首先要避免这样的错误认识:低年级挂几科无所谓,离毕业还早。实际上挂科的恶习,会愈演愈烈,学习的惰性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而且对其他同学有很坏的示范作用。在高年级面临毕业和就业问题时,挂科多的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辅导员的耐心要发挥关键作用,既要关注上网成瘾同学的生活状态,尤其是男生,一定要根据情况及时与其家长联系,又要帮助学习方法不对的同学,提高学习成绩;当有的同学确实专业课成绩难以提高时,还要帮助他申请转系,到适合的专业就读。

三、情感新困惑问题及应对策略

大一新生常见的第三个问题是情感新困惑。许多大一学生的年龄在18―19周岁,虽已经达到成人的生理年龄,但心理往往还很不成熟。情感新困惑问题体现在亲情、友情和爱情三方面,而尤以爱情上的困惑最为普遍。尤其值得辅导员当成学生工作的重点来做,用自己的爱心来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大一新生大多远离父母在外就读,一部分新生会思念父母,影响学习和生活。辅导员这时的爱心体现为对学生的关心。每年每个专业总有那么几个新生,要适应与父母分离的情感状态,辅导员作为与学生关系最亲近的老师,要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困难关头。通常一、两周后,这些同学就会步入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有的新生会与父母发生种种矛盾,辅导员要起到双方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化解矛盾,用爱心来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同父母的关系。大一新生情感上的困惑还体现在大学同窗的友情上。老乡之间,同班同学之间,同宿舍同学之间,有共同兴趣的同学之间,最容易形成真挚的友情。友情上的困惑在男生身上,常体现为哥们儿义气,打架闹事。辅导员要用爱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大一新生形成正确的友情观。

第9篇: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范文

关键词:辅导员 学生管理 主要问题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139-01

大学中的辅导员直接与学生接触,管理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在大学教育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了能够及时地、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辅导员应该时刻保持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但是现阶段的大学中多数辅导员都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偏离了工作的正常方向,不仅不贴近学生,反而距离学生很远。这导致辅导员原本的日常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而且还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影响着学校的日常教学。针对这些问题,各大高校必须及时解决问题,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国内大学中辅导员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管理方面的情况

(一)对于辅导员的职责缺少正确的认识

大学中的大多数辅导员对于自身的职责都缺乏正确的认识。[1]辅导员服务的主体是大学生,日常工作也应该紧贴学生展开。但是现在有许多辅导员服务的主体却是学校领导,日常工作也都围绕着领导开展。这严重偏离了辅导员的工作重心,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管理严重缺失。

(二)辅导员关注学生不够全面

许多导员只看到了学生学习成绩这一个方面,缺少对于其他方面的观注。更有甚者,辅导员大学四年甚至连所管理的学生名字和本人都对不上。这些现象都说明辅导员的工作偏离了原有的重心。

(三)大多数辅导员自身道德修养较低

国内的许多大学现有的辅导员自身道德修养过低,综合素质太差。[2]例如,现阶段一些辅导员很容易受到物质的影响,在对待学生和处理日常工作中有失公正。而且,大多数辅导员年龄都不大,遇到状况缺乏冷静的思考能力,导致事情得不到圆满的解决。

(四)辅导员在管理方面遇到许多困难

各高校的学生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学生籍贯分布较广,加大了辅导员日常工作的难度。而且,辅导员所面对的大多数都是90后的学生,他们个性都比较强,管理起来相对困难。同时,相比于初高中封闭式的教学管理,大学开放式的管理更是加大了辅导员的工作难度。

二、如何就现阶段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存在的缺失进行改善与创新

(一)对辅导员的工作和所承担的责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新形菹拢面对各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中存在的缺失现象,首先,必须让辅导员对于自身所承担的责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辅导员正常开展工作的基础。只有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二)提升辅导员整体的道德修养

国内各高校还存在一些素质较差、道德修养不过关的辅导员。[3]针对这一状况,各高校在选择辅导员的时候应该加强对于辅导员道德方面的标准要求,提升辅导员的道德水平。对于已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学习,加强其道德修养教育。同时学校要严格制定相关方面的校规校纪。

(三)辅导员在统一化管理中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辅导员最少都要管理几十个学生,一般都实行统一化的管理方式,但是辅导员要在这种统一化的管理中注意每个学生的个体化差异。由于每个学生的教育背景和家庭情况不同,导致每个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的表现也不一样。统一化管理下,针对每个学生实行差异化管理,体现了学校管理的“人性化”的特点。

(四)辅导员应有效利用网络科技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新时期,辅导员与学生沟通的方式不仅仅只有班会、走寝室。利用手机微信、QQ等通讯软件更为方便,而且能够保证实时与学生沟通,及时掌握学生动向,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够第一时间给予解决和加以指导,这样更加拉近了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三、结论

面对如今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存在的辅导员日常工作缺失的现象,各大高校必须即刻采取行动,严格落实辅导员各项工作,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基本保障。同时,辅导员需在开展日常工作的原有途径中融入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提升工作效率,真正将辅导员的责任与义务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曾茜.创新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辅导员工作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63-6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