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项目管理特征范文

工程项目管理特征精选(九篇)

工程项目管理特征

第1篇:工程项目管理特征范文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双核心;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5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9-0036-03

[作者简介] 杨耀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工程监理中心副总经理、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供应链管理。

(河南 郑州 450011)

供应链管理是从制造行业起源并得到广泛成功应用的管理概念,其主要管理理念是:系统、集成的思想,互信合作,信息共享。在工程建设领域,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围绕核心企业形成的供应链之间竞争,当工程项目从竞争环境转向竞争合作环境时,采用供应链管理就是必然结果。本文从工程项目的特点出发,研究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性和设计策略。

一、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的双核心特征分析

借助制造业以制造企业为供应链核心的特点,许多学者认为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施工承包商,应围绕承包商构建工程项目供应链。但是,仅仅把承包商作为工程供应链的核心是片面的,虽然有些学者也认识到了项目业主在工程项目供应链中所发挥的作用,但并未认识到项目业主是工程项目供应链中的核心。实际上,工程项目供应链具有双核心特征。

(一)项目业主是工程项目供应链核心的分析。项目业主应是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主要原因是:

1.项目业主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主体。工程项目寿命周期是从项目产生到报废的全过程。从项目运行角度来说,整个寿命周期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包括:项目需求产生阶段、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项目施工(或采购)阶段、项目竣工移交阶段、工程运行和维护阶段、工程报废阶段。工程项目的六个阶段是相互联系、逐级推进的,形成了一条寿命周期链条。在工程的整个寿命周期过程中,每个阶段均需要项目业主的直接参与和控制。项目需求需要项目业主调研和分析;项目规划决策需要项目业主做出判断和决策;项目施工需要项目业主的整体控制;项目的竣工移交使项目业主获得工程实物;运行管理需要项目业主负责;工程报废处理也需要项目业主来处理。所以,项目业主是工程管理的主体,工程整个寿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均需要项目业主的参与和控制。

2.项目业主采购方式决定了工程项目供应链的结构。工程项目供应链是典型的用户驱动供应链,工程项目供应链的结构受项目业主的控制,项目业主的采购模式不同,供应链的结构就不同。

目前,项目业主采购方式的变化趋势是:由分别部分采购转变到一体化采购,由实物资产的采购逐步转向最终服务的采购。由分别部分采购转变到一体化采购,意即不再分别采购设计服务、工程产品、运行服务等,而是把所有的服务和产品一起采购。由实物资产的采购转变到最终服务的采购,即突破传统的采购工程产品的概念,转向采购最终的服务,真正实现由项目业主到项目用户的转变。这种采购模式,以传统的采购中心施工承包商为中心,沿着工程供应链,沿着工程项目的寿命周期,逐步向上游和下游延伸。图1表示了三种扩展的结果,随着采购范围的扩展,分别出现了DB、BOT、BOO等方式。

3.工程项目施工过程需要与项目业主直接接触。工程项目施工是现场进行,不同于制造产品的工厂化生产,所以受外界尤其是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同时,工程项目的供应链是汇聚式的供应链,所有的材料和服务送到施工现场用于工程施工;工程施工过程复杂,施工工期长、技术含量高、涉及的专业多;工程项目供应链构成系统众多,涉及的部门包括:总承包商、分包商、材料生产企业、设备生产企业、物流企业、监理公司、设计公司、业主、政府部门、银行、保险公司等,供应链管理比较困难。从产品特征来说,工程产品为不动产,不需要产品的物流配送。所以,整个工程施工过程,离不开项目业主的参与和控制。

4.项目业主是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的最大受益者。有效的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工程建设各方的信息共享和互信、合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程的实施绩效,表现为工程项目工期短,成本低,质量好。工程项目工期短,可以使工程项目尽早投入运行,使项目业主尽快获得正的现金流,提高项目业主的收益;工程成本低,可以有效地降低项目业主的负现金流,使项目的效益更加显著;工程质量好,可以提高工程运行保证率,保证工程的顺利运行,保证工程的预期产出,保证项目业主的正现金流的实现。同时,良好的工程质量也降低了运行维护成本,降低了项目业主的负现金流,提高了工程运行效益。

(二)承包商是工程项目供应链核心的分析。正如许多学者的观点,承包商也应是工程项目供应链的核心,主要原因是:

1.施工承包商是项目业主的主要供应商。若以项目业主为中心来看整个工程项目供应链,项目业主的供应商则包括贷款银行、设计方、监理方、运输商和施工承包商等。在项目业主的所有供应商中,施工承包商是项目业主的主要供应商,因为整个工程项目产品主要是由施工承包商生产的,施工承包商是最直接的产品供应商,所以,他是项目业主的主要供应商。

2.施工承包商的供应链比较复杂。一方面,工程施工过程比较复杂,项目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由于大型工程项目空间跨度较大,尤其是大型的引水工程项目、铁路工程项目等,线路一般较长,建筑物类型多,对施工企业的要求过高,所以,这些工程的实施需要分成许多标段,由多个承包商分别进行施工。对于每个标段,又包含大量的施工作业内容,该标段的承包商需要大量分包商的支持。同时,承包商和分包商又需要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劳务供应商等的支持,而每个支持方又需要其上游供应商的支持,并可能在下游同时是几个分包商的供应商。所以,工程项目施工供应链是一个包含大量交叉链条的复杂网络。另一方面,施工承包商的供应链比较复杂。无论项目业主采用何种工程采购模式,围绕施工承包商的供应链都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施工承包商的上游供应链比较长,而且复杂。因为,为了进行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承包商需要大量供应商的支持,如图2所示。

3.施工承包商对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的绩效影响大。施工承包商对工程项目供应链的绩效影响非常大,因为在整个工程供应链的总成本中,施工承包商的成本占了大部分,所以,直接影响着工程供应链的成本绩效。另外,工程的完工时间主要是由施工承包商的施工作业进度来确定,因此,施工承包商对工程供应链的时间绩效具有决定作用。同时,施工承包商的作业质量直接影响供应链最终工程产品的质量,影响工程的运行。再者,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主要是由承包商来实施的,承包商是否能够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供应链,并和项目业主以及项目业主的其他供应商很好的协调合作,决定着工程项目施工能否顺利实施,影响着工程项目供应链的整体绩效。

(三)两个核心的比较分析。由上述论证可知,不同于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的单核心的观点,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具有双核心特性,下面把两个核心进行比较。

从对供应链结构的影响来说,由上述的论证分析可知,项目业主的采购和管理模式,决定着工程项目供应链的结构,采购模式的不同,必然使供应链结构不同。而供应链的结构是供应链的根本特征,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质流的流动,包括其流向、流量等,影响着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过程和实施策略。而施工承包商仅是项目业主供应链中的一个供应商,虽然其对供应链管理的绩效影响较大,但是对工程项目供应链的整体结构没有决定作用。

从供应链管理实施过程来说,虽然工程施工主要由承包商来完成,施工承包商的绩效对供应链管理整体绩效影响较大,但是,项目业主在供应链管理实施过程中,起到了更大的决定性作用。一方面,工程项目供应链是业主驱动型供应链,整个供应链的管理主要由项目业主进行决策和控制;另一方面,工程项目供应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供应链网络,其中有大量的协调工作需要完成。而对于工程供应链中的所有节点来说,由于地位和能力的限制,施工承包商无法完成对整个供应链所有节点的协调工作,只有工程项目业主才能完成这些协调工作。由以上分析可知,工程项目供应链可以认为是:整个供应链网络以项目业主为主核心,同时在该主网络中,包含着以施工承包商为核心的次网络。

二、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的设计策略分析

由于工程项目供应链具有双核心特性,所以其设计策略不同于具有单核心特性的制造业供应链的设计策略。一些学者认为,工程项目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困难是项目的临时性和单件性致使承包商与供应商的关系难以达到长期稳定高效。临时性和单件性是项目的根本特征,是无法改变的,但并不是说不能建立高效的工程项目供应链。认识到工程项目供应链的双核心特性,就可以有效消除项目单件性带来的障碍,实施高效的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

根据工程项目供应链的双核心特征,基于上述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的设计思想,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独特的设计策略为:

(一)供应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均专注自己的核心业务。对于供应链中的总承包商、分包商、材料生产商、设备生产商、物流商、劳务供应商、监理公司、设计公司、运营公司、投资公司等节点,都要专注自己的核心业务,形成、培养、巩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例如:分包商应关注自己的核心业务,注重核心能力建设,比如可以专注于基础处理施工,形成专业的基础处理公司,能够进行非常复杂的基础处理施工,如大型地下连续墙施工、深度基础灌浆等。

(二)形成不依赖于具体工程项目的、功能齐全的总承包商次供应链。总承包商是工程项目供应链的次核心,围绕总承包商形成的次供应链是构成整个工程项目供应链的重要基础。所以,必须通过总承包商和自己的供应商建立跨项目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形成围绕施工承包商相对稳定的次供应链,该次供应链的功能齐全,能力强大,能够为工程项目业主提供必要的服务。而且,该次供应链是不依赖于具体工程项目的,面向的是供应链的能力建设,准备为项目业主提供必要的全面服务。

(三)集成承包商的次供应链,形成围绕项目业主的工程项目供应链网络。项目业主是工程项目供应链的主核心,所以,项目业主需要根据具体工程项目的特性和最终用户的需求,确定具体工程项目供应链的结构,并集成承包商的次供应链,构建高效的具体工程项目的供应链网络,以达到提高工程项目总体实施绩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江伟,赵振宇,朱营玮.我国建筑业物流供应链管理探究[J].建筑经济,2003,(5).

[2] Koskela L.. Application of the new production philos-ophy to construction[R]. Technical Report 71. CIFE, Standford University., CA. 1992.

[3] Akintoye A., McIntosh G., Fitzgerald E.A survey of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and management in the UK construc-tion industry[J]. 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Supply Management. 2000, 6: 159-168.

[4]London K.A., Kenley R.. A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conomic supply chain approach fo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 review[J].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2001, 19: 777-788.

[5] Saad M., Jones M., James P.. A review of the progress towards the adoption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lationship in construc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 Supply Man-agement. 2002, 8: 173-183

[6] Cox A.,Townsend M. Strategic Procurement in Con-struction: Towards better Practice in th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s[C], London:Thomas Telford. 1998.

第2篇:工程项目管理特征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 人力资源 绩效管理 评价

一、房地产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特征

(一)房地产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项目呈现出了高速运行和增长的发展进程,而在房地产项目中运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框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对于对于房地产项目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始于20实际80年代,在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建立了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框架,在管理过程中落实系统化、人性化以及模板化等特质。但是,较之国际化的管理运行流程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对于多元化人员组成没有建立有效的考量,也导致整体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实际项目发展运行过程中,只有构建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才能保证管理措施的实效性价值。

(二)房地产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特征。在房地产项目中运行人力资源管理框架,最基本的特征分为以下五点。第一,弹塑性特征。主要是基于工程项目的流动性特征,多数房地产企业都是利用招标聘用临时性的工程团队,在项目完成后,整个工程结构就会随之解散,人力资源运行框架就会随之转移,这就要求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可塑性,确保应变能力和学习力的完善。第二,复杂特征。房地产项目从招标、设计到施工、竣工,整个过程都需要践行人力资源管理框架,这就导致人力资源管理项目存在一定的复杂性特征,特别是工程管理项目中具体参数较多,不仅要对业主负责,也要合理化考量项目施工经理和施工单位的工程建议,复杂的分包现象就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比较复杂,需要管理人员针对具体问题建立有效的协调关系。第三,过程性特征。房地产项目包括不同的工程阶段,而每一个工程阶段都有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这就会涉及到具体的人员组成和配置,这些问题不是静态的,而是随着工程更替进行变化的,因此,房地产项目运行人力资源管理具有过程性特点。

二、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房地产项目中运行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框架,能有效提升工程项目的实际收效,这是所有施工团队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在实际机制运行过程中,却还是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运行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方针时,项目人员在安排和获取的方式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一些工程项目中绩效管控只是流于表面,没有建立实际有效的监督管控措施,项目验收也存在失真现象。管控机制不能真正发挥时效性,也就导致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对房地产项目常规化运行产生的助益出现严重缺失。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评价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评价指标的选取问题、评价方法问题、绩效评价周期问题、评价结果反馈问题。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问题。若是在房地产工程项目中运行通用型模式,尽管对于多数房地产企业都较为适用,但是通用型缺乏针对性价值指标,没有对具体工程项目的目标、性质、环境以及工作内容建立有效的分析和管理。

(二)评价方法问题。在管理团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方法形式过于单一,没有根据实际工程项目的特点进行综合化评估,缺乏有效的评价方式也是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评价结构中较为严重的问题。

(三)绩效评价周期问题

在工程项目建立评价机制,若是周期较为单一,运行一刀切的绩效评价周期,就会导致绩效管理缺乏时效性,根本无法达到基本的评价作用。

(四)评价结果反馈问题。绩效评价项目最基本的目标是建立有效的反馈结果,才能真正发挥绩效评价的时效性价值,但是,在多数工程项目建立过程中,施工人员都对绩效评价机制和具体运行标准缺乏认知,这也导致绩效管理流于形式。

三、改进绩效的方法

(一)优化房地产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研究力度。房地产项目管理人员要集中优化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管理机制,强化学术性和行业性活动,并针对企业项目的战略目标和合作机制建立模式化的绩效升级措施,确保绩效框架发挥其实际价值。

(二)优化房地产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奖惩制度。管理人员要综合管控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之间的联系,从全局发展的角度,运行有效的项目管控机制,确保整体操作流程符合时展诉求。宏观层面从整体性工程目标出发,强化奖惩措施在工程阶段中对绩效项目的保障;微观层面提升执行人员的执行力度,提升协调能力和绩效控制措施,顺利推动团队内绩效项目顺利推进。

(三)优化房地产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组织建设。绩效管理和组织建设不是孤立的个体,需要管理人员针对具体问题建立适时调整框架,确保团队文化建设依托绩效数据和信息,在绩效考评的推动下,团队中的工作人员在追求相同目标的过程中,逐渐建立统一的组织战略目标,更好的落实工程项目管理要求。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对房地产项目中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积极挖据人力资源的管理潜质,提高项目管控的时效性,确保工程结构完整的同时,提升绩效管理框架的实效价值,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进度和发展情况建立完整的绩效控制措施,为房地产项目优化升级提供动力,促进我国房地产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善仕,黄水清.基于快速运营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研

究――以恒大地产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25

(14):55-61.

[2]刘伟.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析[J].中国房地产

业,2014,15(06):5-5.

[3]曾跃.试论中小型房地产公司人员流失问题――以贵州毕

节樽憬房地产公司为例[J].中国电子商务,2014,28(11):

238-239.

[4]王茜.青岛ZX中心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绩效评价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2013.

[5]李杰.以"人"喻"资"为哪般――北京雅方房地产开发

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

第3篇:工程项目管理特征范文

【关键词】项目特征描述,原则,意义,技巧

项目特征是构成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措施项目自身价值的本质特征,是确定一个清单项目综合单价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在编制的工程量清单中必须对其项目特征进行准确和全面的描述。

1、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描述时应按以下原则进行

(1)项目特征描述的内容按规范附录规定的内容,项目特征的表述按拟建工程的实际要求,能满足确定综合单价的需要。

(2)对采用标准图集或施工图纸能够全部或部分满足项目特征描述要求的,项目特征描述可直接采用详见××图集或××图号的方式。但对不能满足项目特征描述要求的部分,仍应用文字描述进行补充。

2、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描述的重要意义

(1)项目特征是区分清单项目的依据。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是用来表述分部分项清单项目的实质内容,用于区分计价规范中同一清单条目下各个具体的清单项目。没有项目特征的准确描述,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清单项目名称,就无从区分。

(2)项目特征是确定综合单价的前提。由于工程量清单项目的特征决定了工程实体的实质内容,必然直接决定了工程实体的自身价值。因此,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描述得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量清单项目综合单价的准确确定。

(3)项目特征是履行合同义务的基础。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量清单及其综合单价是施工合同的组成部分,因此,如果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的描述不清甚至漏项、错误,从而引起在施工过程中的更改,都会引起分歧,导致纠纷。

3、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描述的技巧

(1)必须描述的内容

①涉及正确计量的内容必须描述:门窗按“m2”或“樘”计量,以“樘”计量时,一樘门或窗洞口尺寸或框尺寸有多大,直接关系到门窗的价格,对门窗洞口或框尺寸进行描述就十分必要。

②涉及结构要求的内容必须描述:如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是使用C20还是C25或C30等,因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其价格也不同,必须描述。

③涉及材质要求的内容必须描述:如油漆的品种是调和漆、还是硝基清漆等;管材的材质是碳钢管,还是塑钢管、不锈钢管等;还需对管材的规格、型号进行描述。

④涉及安装方式的内容必须描述:如管道工程中的钢管的连接方式是螺纹连接还是焊接;塑料管是粘接链接还是热熔连接等就必须描述。

(2)可不描述的内容

①对计量计价没有实质影响的内容可以不描述:如对现浇混凝土柱的高度、断面大小等的特征规定可以不描述,因为混凝土构件是按“m3”计量,对此的描述实质意义不大。

②应由投标人根据施工方案确定的可以不描述:如对石方的预裂爆破的单孔深度及装药量的特征规定,如清单编制人来描述是困难的,由投标人根据施工要求,在施工方案中确定,自主报价比较恰当。

(3)可不详细描述的内容

①无法准确描述的可不详细描述:如土壤类别,在同一地点,由于表层土与表层土以下的土壤,其类别是不相同的,要求清单编制人准确判定某类土壤的所占比例是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可考虑将土壤类别描述为综合,注明由投标人根据地质勘探资料自行确定土壤类别,决定报价。

②施工图纸标准图集标注明确,可不再详细描述:对这些项目可描述为见××图集××页号及节点大样等。由于施工图纸标准图集是发承包双方都应遵守的技术文件,这样描述,可以有效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对项目理解的不一致。如果能采用这一方法描述,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③还有一些项目可不详细描述,但清单编制人在项目特征描述中应注明由投标人自定,如土石方工程中的“取土运距”“弃土运距”等。首先要清单编制人决定在多远取土或取弃土运往多远是困难的;其次,有投标人根据在建工程施工情况统筹安排,自主决定取弃土方的运距可以充分体现竞争的要求。

(4)计价规范规定多个计量单位的描述

①计价规范对“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计量单位有“m/根”两个计量单位,但是没有具体的选用规定,在编制该项目清单时,清单编制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m”、“根”其中之一作为计量单位。但在项目特征描述时,当以“根”为计量单位时,单桩长度应描述为确定值,只描述单桩长度即可;当以“m”为计量单位时,单桩长度可以按范围值描述,并注明根数。

②计价规范对“零星砌砖”的计量单位为“m3m个”四个计量单位,但是规定了砖砌锅台与炉灶可按外形尺寸以“个”计算,砖砌台阶可按水平投影面积以“”计算,小便槽地垄墙可按长度以“m”计算,其他工程量按“m3”计算,所以在编制该项目的清单时,应将零星砌砖的项目具体化,并根据计价规范的规定选用计量单位,并按照选定的计量单位进行恰当的特征描述。

参考文献:

第4篇:工程项目管理特征范文

建筑安装业具有流动性强、工程周期长、成本费用核算复杂、难以真实准确反映利润等特点,且建筑安装工程实行项目管理,公司签订合同,项目经理承包,以项目经理部为单位,单独核算、自负盈亏,向公司上交管理费后,经营成果归项目经理所有。加之大部分企业帐务不健全,给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2010第一季度,我们以“建筑安装业税收征收管理在全市的执行情况”为课题,组织人员在上饶市进行了认真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征管现状

XX年年该市共有企业征管总户数为685户,征收所得税额为5817万元,其中:跨省、市(地)外来经营户在本地纳税的户数为231户,征收所得税额为67万元;外出经营户回本地纳税的户数为95户,征收所得税1036万元。

近年来,全市各级地税机关把加强对建筑安装企业税收征管作为税收收入的重要增长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对建筑安装业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上饶市地税局在深入调查基础上,分析总结建筑安装业市场的特殊运行规律,结合自身征管实际,制定了《上饶市建筑安装业税收征收管理办法》,对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实行按施工项目进行户籍管理、税收管理员负责、税政把关、全程监控、分级认定、分级年鉴、以票控税的管理办法。一是建好台帐,管好税基。首先做好纳税人各种基础信息资料的采集和分类管理,加强对各种信息数据的评析和纳税评估;其次,在总局和省局要求建立12个台帐的基础上,根据工作实际,建立了《企业所得税控管台帐》、《建筑安装企业分户征收台帐》、等管理台帐,对税源实行动态跟踪和监控;二是加强协调、源泉控管。与国土、房管、城建、发改委等部分保持沟通与联系,随时掌握最新情况,摸清税源底数,防止了税款流失。与国税税政部门建立了联系制度。在落实国家税收政策,统一税负标准,协调征管范围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三是完善制度,强化征管。规范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明确了征收方式鉴定和年检办法;加强外来建安企业的管理。强化报验登记手续,明确纳税地点,统一税负标准,加强内查外调。四是双向监控,以票控税。制定了《上饶市地方税务局建筑安装业发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建筑房地产企业专用发票一律由地税机关代开,建设单位向建筑安装纳税人支付工程结算价款时,必须要求纳税人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建筑业专用发票,税务机关按发票上开具的工程价款金额征收税款。

二、当前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在税收征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业主索票意识薄弱,纳税人税法意识不强。部分建设单位业主,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表现在市镇工程上,业主索票意识淡薄,工程结算大都使用财政收据或自印收款收据,不向承建施工企业索要建筑业发票;部分中小企业,特别是所得税实行核定征收的企业,采取“单包”或自建房产的,不要票的现象在不少企业存在。另一方面,施工单位纳税意识不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千方百计钻税收空子,钻征收管理空子,故意不开票,拖延开票,项目漏申报,收入不入帐、少入帐,偷逃税款。

(二)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纳税申报不真实。企业报送税务机关的会计报表数据不真实,资产负债表日确认的工程完工程度可靠性较低:如为招投标需要、完成利润目标、承包指标、更充分地享受税收优惠、便于筹资等目的,营业收入不按规定结算,或延迟结转,或提早估价确认;向下属非独立核算工程队、无资质等级证书企业、分包转包单位、挂靠企业收取的管理费,不按规定确认、申报营业收入;企业成本核算混乱,为挂靠单位“以票换票”开票时,挂靠单位提供的各种材料发票严重失实,与工程项目实际严重不配比;为多个建筑工程项目支出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不能分摊到每个建设项目,完工工程结转成本、费用时,费用分割不清;假发票、收据、白条列支费用大量存在,如一些机械租赁费、临时用工支出等,人为操纵损益,控制报表有关数据,使得会计报表数据来源严重失实,企业所得税负担率和总体税收负担率远远低于其他行业纳税人。

(三)建设项目控管难度大,工程分包、转包不规范。税务机关对建设工程项目立项、中标情况不明,工程开工、进度情况难以掌握,特别是对外地工程,难以确定工程进度、完工结算情况,被动地接受纳税人自行申报,建设工程项目税源控管主动性不强。工程分包、转包不规范,一项工程多次分包、转包,分包、转包情况不向税务机关报告、备案;分包、转包合同签订、保管不齐全,分包、转包工程完工结算无合法票据,企业往往以预付帐款结转分包、转包工程成本,使得成本核算极不规范。

(四)发票使用不规范,以票控税效果不明显。凭票收款、凭票付款的规定未能完全落实到位,以各类收据收取工程款项的现象时有发生,发票开具、接受的不规范直接导致了税收的流失。现实经济活动中,明明是按进度结算的工程款,承建方却开具“预收工程款”的收款收据;明明应该“料、工、费”合并计征税款,纳税人却只就施工费开一张建筑发票入账,建筑材料部分以商业销售票代替;明明是甲地的工程项目,承建单位却用乙地开具的发票也能一样结算;工程承包人为降低工程造价,购进建筑材料时,为压低材料进价,往往以不要发票为前提。

(五)日常税源监控缺位,日常评估稽核不到位。部分工程项目,特别是地处各乡镇的工程项目,规划立项手续不全,无法到规划、建设等部门取得信息,建设工程项目税源监控缺位;另外,由于建筑施工单位,一般都以建设项目单独建帐核算,部分帐册随同有关财务人员驻扎在施工工地,一些外地工程项目纳税评估实地稽核难以开展,即使进行评估稽核,质量也不高;施工企业自身没有工程队,到外地施工,雇佣临工的劳务费用,不到税务机关开具劳务发票,大都列一张临工工资单,白条入帐,列支随意性较大。

(六)外出经营管理不规范,异地施工税收管理缺位。建筑安装企业大都异地承包施工,新征管法和《江西省地方税务局外出经营地方税收管理办法》都规定了外出施工业户的报验、登记和按期申报制度,但建安企业施工时真正能办理的却寥寥无几,等工程决算后再开票缴税的情况似乎约定俗成,异地经营户的登记、报验、申报制度缺乏体制保证。税务机关可以通过工商信息交换得到本地固定经营业户的有关登记信息,但对异地经营情况只能靠纳税人自觉办理报验登记、申报,税务部门异地的实地核查又难以操作,外地工程项目漏征漏管情形时有发生。对纳税人外来施工,如果经营活动在没有税收监控的情况下结束了,纳税人欠税、偷税很可能就再也无法追回了。

(七)现行建筑安装企业外出经营企业所得税纳税地点的规定不合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外出从事建筑业的纳税人税收管理政策存在缺陷。根据《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持税务登记证副本和所在地税务机关填开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向营业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接受税务管理。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在同一地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在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手续。”这一规定赋予了税务机关对外来从事工程项目施工的纳税人的税收管辖权,但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函[1995]227号文件规定:“建安企业到本县(区)外施工的,可凭《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回机构所在地缴纳企业所得税,否则将由经营地税务机关就地征收企业所得税。”这样,仅凭《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以下简称《外管证》),外出经营建安企业所得税就可脱离经营地的管辖,但事实上形成了建安企业管辖权的双主体,即流转税由施工地主管地税机关管辖,所得税由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包括国税和地税)管辖。施工项目与税收管辖权的分离,各地管理方式和政策执行口径的不同,必然导致执行税收政策的偏差,税负不公也就在所难免。这也就给了纳税人选择企业所得税纳税地点的空间。

第5篇:工程项目管理特征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建设 房地产项目 探究 现状

一、房地产项目的概念及特征

(一)房地产项目的概念

房地产项目是工程建设项目的其中一种。那么何为工程项目建设,其实就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规定下,运用相应的资金,来完成有一定质量要求的任务。房地产项目在工程完成之后,为成为一定的商品,来达到它的经济效益。

(二)房地产项目的特征

房地产项目相比于其它的建设项目,还是有其一定的特征的,总结一下,共有七大点,我们可以具体来看一下:

1.政策法规的多样性。之所以房地产项目相关的政策法规会这么多样性,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房地产项目是一个一次性的项目。在项目启动前,要以相应的法规作为明确责任的划分;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由于涉及面比较广,加入了更多的法规来保证项目的顺利运行。

2.房地产项目的费用目标性强。一个房地产项目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也就决定了在项目进行时,相应的费用必须用在相应的环节上。

3.房地产项目质量目标要求高。房地产项目由于资金投入量大,一般都需要投入几千万,甚至是上亿。因此一旦投入,就不能终止,这样一来,对项目质量的要求也会格外地高。如果项目的质量出现了问题,那将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这种严重的后果不仅仅体现在资金上,而且还可能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不容忽视的。

4.房地产项目的系统性较强。由于房地产项目本身涉及的方面比较多,有一定的复杂性,尽管如此,但各个方面却是紧密相连的。

5.房地产项目组织的特殊性。房地产项目不是一个人或是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需要各个部门、各个单位进行协调的,这也充分体现了它的组织特殊性。

6.房地产项目具有特定的程序性。房地产项目的实施,需要有相应的程序,而且这些程序是有一定的顺序的,是不可以任意提前或是滞后的,不然会影响整个房地产项目的进行。

7.房地产项目的时间目标限定性非常强。由于房地产项目投入的资金比较巨大,承担的风险相对来说也就很大。如果项目不能按照预定的时间完成,产品的原有功能就会过时,甚至可能造成房地产项目无人购买的困境。

二、房地产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以上简述了房地产项目的概念及特征,下面就要来说一说的情况。相比较而言,房地产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一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总结一个,也是有七大特征:

(一)管理的短期性

房地产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只是针对某一个特定的项目而言,如果这个项目的周期结束,那么这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也就随之结束了,一切都是顺应这个工程的需要而产生的。

(二)工作强度的多样性

在开展房地产项目的过程中,随着工程进度的变化,工程所需要配备的人员也会发生变化。那么理所当然地,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也说明了房地产项目的人力资源工作的多样性。

(三)选聘与解聘的非常规性

第二点中提到,在开展房地产项目的过程中,随着工程进度的变化,工程所需要配备的人员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项目在不同阶段需要的人员就会有所不同,所需要人员的数量也会不同,有的时候多,有的时候少,这也就使对人员的选聘与解聘,变得非常频繁。

(四)绩效考核的效果性

房地产项目的绩效考核,不像一般企业,实行年度考核,而是实行的是短期考试方式。这样可以促进项目的建设与项目的质量把控。

(五)激励的偏物质性

房地产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多数人员为临时聘用,通常用天来计算他们的报酬,用物质的奖励,更容易激励起他们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

(六)培训的具体性和针对性强

房地产项目的人员培训针对性比较强,负责不同工作内容的人员会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甚至具体到相对应的工作方法。

(七)管理的复杂性

房地产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不像一般企业,主要是由人事行政部门来负责。它主要还是由项目经理或是负责人来进行的,当然在管理的过程中,还是需要人事行政部门来相互协作的。而且由于人员流动性大,在管理上的要求也就越高。

三、房地产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早在2008年时,我国建设部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就与一些知名的网络咨询公司组成专门的调查小组,从300家企业中选取了比较优秀的80家企业,进行走访,了解了这些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房地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几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成为房地产企业发展的瓶颈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不难发现:一些设计规划、地产商业管理、产品研发等人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国际投资管理等专业化的人才,更是一人难求,严重短缺。其中商业地产类短缺最大,达到了88.1%,其次设计研发人才也是达到了80%以上。

(二)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急须加强

经过调研,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它们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不完善的,达到完善程度的企业,只有不到20%。我们经过调查还发现,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建设过程中,只有26%的企业分析过所存在的问题,28%左右的企业正意识到发生的问题,45%左右的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自身存在问题,甚至还有10%左右的企业根本不准备进行人力资源的建设,也不准备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这个数值是值得高度重视的。

(三)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急待提高

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它们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处于中等,只有不到6%的企业,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例如我们所熟知的万科等。但是还有将近15%的企业,它们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只有处于初级,有些甚至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这个结果是让人震惊的。

另外有一点,我们也发现一些用人部门在主观意愿上,还是非常希望能招聘到专业的人员,但是由于薪酬激励性不足、绩效考核流于形式等一些主观、客观原因,并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

四、结论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建设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它连接着一个企业的质量、进度与成本等各个方面。房地产行业,也是我国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个行业,有着惊人的发展速度。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着重对房地产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各方面进行探究,阐述了房地产项目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特征及必要性,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并提出了理想的房地产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应有的模式。

参考文献

[1]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现状分析》.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05.

[1]蔡宁伟.《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性、误区和对策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1-04.

[3]谭术魁.《房地产项目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09.

第6篇:工程项目管理特征范文

建设项目在规划审批同意后,必须严格按规划实施建设,同时执行好以下两项制度:

1、规划公示制度:各建设单位在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须在施工现场对规划及建筑方案按规定进行公示一周,征求群众意见,在无特殊情况下方可申请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同时聘请1—2名社会监督员对建设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监督。

2、会同验线制度:在办理施工许可证,委托放线定位后,由市规划局牵头,会同市城管局、市建设局、市民监督员等现场验线后,方可正式施工。

二、严格实施附带拆迁

实施项目建设时,有附带拆迁内容的项目按下列规定执行:

1、在工程放线前,核定拆迁的内容必须全部拆除到位,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2、特殊情况需部分保留用作临时施工现场管理用房的,由建设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市规划局、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同意后方可在规定期限内保留使用。

3、规划验收之前,附带拆迁建筑(包括施工管理用房)必须全部拆迁到位,不服从管理的,由市城管行政执法局按法律程序执行,所涉及的经费一律由建设单位承担。拆迁未到位前,相关部门不得办理相关后续手续。

三、严格执行工程项目依法综合管理制度

1、工程项目竣工后,必须通过规划、消防、质监、绿化等相关部门的单项验收。

2、工程项目实行由建设局统一组织的综合管理检查制度,任何建设单位不得拒绝接受检查。

3、综合检查通过后,建设工程才能投入使用,相关职能部门才能为之办理相关后续手续。未经综合检查或综合检查不达标,以及政府规费、土地出让金等没有结清的项目,任何部门不得为之办理相关后续手续。

四、加强附带征地建设费、规费征缴管理

所有建设单位必须依法及时按规定缴纳附带征地建设费和有关规费。

(一)附带征地建设费:根据规划建设条件和溧政发149号文件规定,除行政、事业单位及公益事业等建设项目外,有附带建设任务的建设项目按下列规定实施:

1、附带征地费:按附带征地实际应付金额,由建设单位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前一次性向市国土局交清。

2、市政附带建设费:按附带建设的用地面积100元/平方米的标准,由建设单位在办理施工许可证前一次性向市建设局交清。

3、绿化附带建设费:按附带建设的用地面积160元/平方米的标准,由建设单位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一次性向市城管局交清。

4、附带建设费分别汇入市财政市政建设、绿化建设专户,实行财政专户管理,按各自性质专款专用。

(二)政府五项规费:根据《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政府五项规费”(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配套费、人防易地建设费、新型墙体专项基金、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和白蚁防治费)征收按下列规定实施。

1、“政府五项规费”的征收范围、标准仍按原规定执行。

2、“政府五项规费”由各征收单位分别委托后,由市规划局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统一征收,“政府五项规费”没有结清的项目一律不得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政府五项规费”实行财政专户管理,按各自性质专款专用。

4、规划局在“政府五项规费”时应按照《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的规定开票收缴,做到应收尽收,有关规费减免按规定执行。

5、手续费由财政局按政策规定与规划局结算。

6、除行政、事业单位及公益事业等建设项目外,规费一般不予减免。

第7篇:工程项目管理特征范文

关键词:建筑企业税收管理问题对策

一、建筑业的基本特点及其对税收管理的影响

(一)建筑业的基本特点

1.开发和生产项目的特殊性

建筑行业开发和生产项目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开发和生产项目的单件性、流动性和长期性。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一样.建筑业同样具有周期性,且从投入到产出的运行周期往往较长。

2.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

建筑业与国民经济其他多个行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比如水泥、钢铁、玻璃、木材、家电、塑料等各种行业或产业,均在建筑业生产经营中扮演相应角色。正因为此,建筑业也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3.对国家政策的敏感性

国家和政府出台新的政策极易给建筑业带来明显影响,比如国家各项税费在影响建筑业成本核算基础上,使企业利润回报率出现变动.再如政府在建筑业投资规模的大小也直接影响到建筑业规模的变化。

(二)建筑业行业特点对税收管理产生的影响

1.税源变动不易把握

由于建筑业很容易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其税收收入计划、预测等难以保证准确无误,使得建筑企业决策和税收征管把握难度较大。

2.所得税管理难度较大

建筑业常出现开发项目实施时间持续一年以上的情况。对建筑企业征收企业所得税,如果按照正常的以会计年度为单位,则很难对收入、配比结转成本等进行准确计算。加上有效开发项目具的流动性.给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和管理造成更大不便。

3.税务稽查工作复杂

建筑业牵涉其他多个行业,这给某些建筑企业在成本费用上造假提供机会。此外,由于全国各地执行税收政策并非完全一致,则一些建筑企业到税负较低的地区申请代开,甚至使用假。建筑业材料票使用增值税,在上述情况下,地方地税部门稽查难度明显增加。

二、建筑企业税收征管中常见问题

(一)会计核算不规范

目前。建筑业企业账面核算不实、明亏实盈、逃避税务机关监管、偷逃企业所得税等现象严重。一则营业收入申报不真实,其主要原因在于建筑企业挂靠单位多、财务制度不健全、诚信度偏低、账证不规范等问题普遍存在.比如将工程款结算收入或者合同外工程收入、工程差价收入等挂“其他应收款”,再如处理涉私建筑项目时,将私人合伙建房的部分收入以略低于税务机关所确定的最低申报价格入账甚至不入账,私自帐外经营,故意偷漏税款。二则企业列支成本费用随意性较大、成本费用较高.尤其是虚列各种名目开支.如人工费、广告费、业务招待费、借款利息等费用。

(二)个人所得税监管不到位

在建筑业税收收入构成中。营业税占据较大比例.个人所得税所占比重甚小,税务机关对个人所得税监管不到位,导致出现较多问题:代扣代缴义务时间滞后、收入难以把握、分包工程常被遗漏、逃税避税现象严重。比如企业承接分包工程所得收入应计人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扣缴的计税金额,但在人账时往往被遗漏,再如个人承包人或挂靠人开具材料抵账,用以逃避工薪所得的个人所得税。

(三)营业税计税金额申报不足

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相关内容,纳税人从事建筑、装饰、修缮工程作业时,不管其与对方采取何种方式结算.纳税人营业额均应将工程所用原材料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包含在内。在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与其他多种行业产生联系.但相当一部分建筑企业自行采购原材料,只向施工单位支付施工费用则申报缴纳营业税时,施工单位纳税人也只依照所得旋工费进行申报。对于常发生的绿化、木门、水泥路、路灯、电梯等配套及零星工程,均以各种建筑材料、设备等形式直接计入且有账目,以减少计税金额。纳税人申报纳税只以施工费为依据,则漏掉了建筑施工过程中自购原材料费用及其他动力价款应缴纳的营业税。

(四)营业税征收难度大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营业税相关税收政策规定不够合理和明确,客观上助推了纳税人税款申报延时、税款交付拖欠等不良现象的产生,十分不利于营业税征管工作的开展。首先,税收政策中关于建筑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规定过多、过细,在实际操作中遭遇较多难题,尤其是按照建筑营业税纳税人工程价款结算方式的不同,现行政策规定了不同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使得纳税人巧用规定故意延缓税款缴纳期限,税务机关在未能全面掌握工程价款结算方式的情况下,很难确定建筑施工单位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其次.税收政策关于建筑营业税纳税地点规定的多样性也成为税收征管难度的诱因,《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对营业税纳税地点做出分散性规定,导致多数建筑企业不按时缴纳税金或者税金分毫不缴,由于时间、空间、人力成本的限制.主管税务部门无法准确掌握工程进度、成本核算、企业劳务、企业收入等具体情况,进而造成施工企业拖欠、少缴税款。

三、加强建筑业税收管理的主要对策

(一)完善税源监控机制

做好税源监控应从管理流程和管理内容两个角度人手。

1.规范管理流程

规范管理流程,应实行有序的项目登记,包括项目开工登记即在办理开工许可手续前,建设单位须与施工单位一同到税务机关办理建筑业税收项目登记手续;项目变更登记,即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停缓建等较大变动时,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须到地税部门办理项目变更登记手续:项目注销登记,即建设单位须在建筑项目竣工验收后.主动到主管地税机关办理项目注销登记手续,进行结清税款、交回《委托税款证书》、代扣税款凭证等一系列税收事宜。

2.细化管理内容

细化管理内容应实施双向申报方式,即建筑单位和建筑企业需在建筑项目被纳入正常的税收管理轨道后,分别向项目所在地税收征收分局、机构所在地税收征收分局申报纳税。其中建筑单位应定期明细申报,对工程进度、付款情况、税款、工程材料供给等详情进行分项目申报,并建立健全税款台账,按月解报税款。建筑企业则首先根据法定要求,办理相关纳税申报手续,并据工程进度将《建筑业税收明细申报表》报送至机构所在地税收征收分局处.以将税源监控延伸至具体的建筑项目,提高纳税申报准确性。

(二)有机协调工作局面

1.明确机构定位和职责

在建筑企业税收征管过程中。对建筑项目所在地税收征收分局、建筑企业机构所在地税收收分局、建筑业税收管理员的地位、职责应予以定位和明确。建筑项目所在地税收征收分局同时监督建设单位税款申报、解缴、税款及时足额入库,以及施工、贷款结算、开工与竣工验收等各个不同过程,并将税收信息传递给机构所在地税收征收分局。建筑企业机构所在地税收征收分局既要负责对纳税人据项目预算和工程进度实施纳税申报情况的监督.又要对财务核算、税款缴纳等内容予以监管,以向项目所在地税收征收分局传递及时性信息,做好定期分析对比工作。

2.实现动态控制和相互制约

建筑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和动态控制要求,税务机关专人、专职、专责地对建筑项目施以跟踪管理方式,其目的在于监管建设单位代扣税款是否合法、建设项目施工进度如何、涉税动态信息是否可靠,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税款从开工到项目竣工验收均能够及时足额入库。建筑业内部机构应相互协调、彼此制约,比如施工单位机构所在地税收征收机构、建筑项目所在地税收征收机构共同、定期对比析纳税申报详情,及时查找漏项工作、申报不及时等问题。

3.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翻新,建筑业信息化水平目益提高,其信息化管理诉求也日渐提高。比如借助于平台信息集成功能,对建筑企业内外信息资源有效整合;再如以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比对预警功能,实现税源智能化管理;或者以平台多元化查询功能,提升税收管理效能,此点最利于建筑行业企业各个职能部门与税收管理员的沟通,以全面及时地监控和了解税源情况。

(三)拓展税收管理范围

1.扩充税源信息渠道

加强建筑业税收管理,须解决税源信息不对称问题,构建信息共享、管控有效的综合治税体系和综合治税网络,积极扩充税源信息渠道。具体来讲,建立健全和相关部门进行信息交换与联系的制度.保证重点建设项目信息的定期获取,并对工程项目计划投资、招投标以及投资完成进度等及时、全面掌握,充分挖掘潜在税源信息.实现现有税源信息准确、真实、可靠。

第8篇:工程项目管理特征范文

关键词:项目核算;特征;环节;责任机制

施工项目是施工承包企业对一项或一群建设产品的施工过程及最终成果。它是一个建设项目、或其中的一个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施工任务及成果。施工项目具有下述特征:(1)施工项目是建设项目或其中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施工任务。(2)施工项目是以施工承包企业为管理主体的。(3)施工项目的范围是由工程承包合同界定的。从项目的特征来看,只有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和建设项目的施工任务,才称得上施工项目。单位工程是施工承包企业的最终产品。由于分部分项工程不是施工承包企业的最终产品,不能称作施工项目,而是施工项目的组成部分。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承包经营已经成为对施工项目实行管理的重要方式。施工企业项目核算以工程项目为中心,通过核算使工程项目中产生的各项消耗指标有效地被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从而实现减少投入、扩大收益的目的。施工企业项目核算要求企业推行项目法施工,项目的总投入由施工作业层和项目管理层在项目上的投入构成,而项目上的施工作业层往往包括若干项目作业队。施工作业层的工程队一般要同时参与若干不同项目的施工,因此,在各项目上投入的综合便构成了施工作业层的总成本。所以,要实现施工企业项目核算的最终目标,工程队就必须严格考核和控制各项目作业队所产生的成本,对其真实性进行监管,杜绝项目作业队之间进行平调或转移成本的现象,以保证项目核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一、项目核算的主要特征和意义

施工项目核算在很多方面都起到促进作用。首先它有利于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便于理顺项目各方的经济关系,避免因关系的混乱导致施工过程的权责划分不明,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其次,它有助于对项目全方位经济状况实施核算,使项目承包制落到实处,从而有效避免重复投入、节约资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此外,它引导项目施工的深化,使整个施工过程更加有序,成本分配更加明确。

开展项目核算的根本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按照项目法对施工过程提出的内在要求,通过项目核算,在全面、全员、全过程的基础上对项目经营管理和施工作业管理进行优化,进而实现项目管理的整体优化。同时,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建立企业内部运行机制,进一步强化项目核算,这对当前深化项目法施工有着积极的意义。项目管理的对象是工程项目,而项目核算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受项目管理的制约,并具备其内在的规律和特征。

1. 工程项目是项目核算的核心。它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了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核算的对象、内容及实施方法和控制手段,最终都要围绕工程项目展开,通过对核算对象的分析、协调、控制和反馈的过程,实现优化工程费用的目的。

2.项目核算的管理过程是动态的。项目建设具有一次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再加上客观施工条件的影响,项目核算的对象、内容等构成因素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而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地对项目核算的对象、组织、内容以及控制手段等进行调整,以适应项目管理的实际需要。

3.项目核算不是一个单一内容,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核算的内容涉及到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横向上有专业系统管理,包括施工、材料、技术、设备、劳资、财务等内容;纵向上有几个管理层次,包括企业决策层、项目管理层、施工作业层。这就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同时又独立完整的经济核算体系。

4.项目核算还具有三大特征。首先是全员参与性,是指全体职工都要提高节约成本和参与项目管理的意识,要在自己的各项工作中与项目核算建立联系。其次是连续性及阶段性的特征。这主要是指在核算的整个过程中,任何管理环节之间都不能间断,否则会造成成本费用的波动,影响核算的准确性;同时,在项目管理的每个阶段上,核算的内容和工作重点又根据具体情况的差异而不尽相同。因此,项目核算既要在项目管理中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同时也要及时调整策略,准确把握不同管理阶段的工作重点。

二、项目核算的基本环节

项目核算的基本环节有如下几方面内容:

1.项目成本(费用)的预测。

在调查研究和掌握成本核算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掌握的数据资料、信息和工程进度的因果关系的分析,对项目成本进行预控和测算。并绘制出项目需要投入的劳力、材料、机械、资金等需求曲线,在此基础上描绘出工程项目量、本、利控制图。

2.项目成本(费用)计划。

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造价、工期以及工程本身的特点,在费用预测的基础上,定期编制项目成本计划,为实施项目核算提供可靠的依据。项目成本计划总体上由降低成本计划、管理费用计划及技术组织措施计划三大部分组成。有关业务部门应分别编制劳动力使用计划、材料供求计划、机械使用计划、技术进步降低成本计划、资金占用计划及其它费用控制计划。编制项目成本计划应以先进合理的经济技术定额为基础,并使成本计划与其它相关计划的措施衔接。

3.项目成本(费用)控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偏差进行经常的预防、监督和纠正,将成本费用控制在计划的范围之内。一是实行项目成本(费用)目标管理。以项目经营承包的方式将成本指标和责任纵横分解,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二是实行项目成本(费用)标准化管理。制定体现企业目前先进水平的劳动定额、材料定额、机械设备租赁定额和多种费用定瓤。制定符合项目法施工需要的、适合企业特点的项目核算办法。

三、提高施工企业项目核算的质量

(一)明确项目核算体系和各层次职责

核算管理体制是相应地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管理体制而确定的。项目法施工使传统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变革,进而在项目施工中以项目经济为基础,形成了层次分离、矩阵式结构的新型管理体制。在这种状况下,企业的核算体制也相应地发生了转换,在核算中以项目为中心,实行分层管理、分级核算,形成了全新的核算管理体制。与传统核算体制相比,项目核算体制能具有两个突出特点:首先,突出项目的核心作用,在施工成本控制、企业的利润、资金的责权分配和项目核算等一切企业经济活动中,项目是贯穿其中的主线, 是企业经济体系的中心,一切必须围绕项目来进行。其次,突出项目管理层和施工作业层在核算中的主题地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各个企业管理层在核算中的职能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企业的决策管理层,负责对人、财、物诸生产要素在各项目上的投入进行总体的安排与平衡;编制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并下达各个相关部门;制定企业内部各项目内容计划价格和统一定额等相关的具体经济标准;还要对各项目的经营活动、工程成本、经济效益等进行预测、计划、控制和核算。最后,对各项目的成本报表进行全面汇总并严格审查;核准各项目应上缴的利、税、费等是否相符。

2. 作为工程项目的协调管理机构,项目经理部成为项目核算的中心,从宏观上负责对工程项目做出全面的综合核算;从总体上对项目的投入进行监督、控制和考核。积极寻求降低成本的技术和组织措施,并努力确保工程完成后,各项应上缴的利润、税金和费用按指标完成。对工程项目预算成本进行分析和汇总,及时编报实际成本的盈亏,并负责办理工程结算。监督、控制和考核参加施工的各项目承包组(队)的工程成本,严格控制项目资金和费用开支,对施工中的人、财、物、机的投入和使用情况要充分掌握。

3. 施工作业层核算职能的重点是对施工管理进行分项目核算,严格控制分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成本。在项目法施工的体制下,一个项目往往由几个工程队(组)施工,而一个工程队(组)又通常会同时参与多个项目的施工。因此,工程队应该采取四能建制。四能建制即,能施工、能管理、能核算、能经营的原则,确保参与施工的工程队(组)能圆满地实现企业项目核算的目标。

(二)建立项目核算的责任机制

项目核算几乎囊括了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一切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它以项目为中心,对围绕项目所产生的一切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全过程的核算,明确各管理层的核算职能和它们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在项目管理中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项目核算与最后的结算不同,而是通过经济核算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系统控制和管理,其功能不是体现在单一的管理中,而是在一系列的项目管理活动中得以实现。因此,在实施项目核算的过程中,必须对实施现场进行标准化管理,确保现场的各项活动都被规范、标准和系统地纳入核算体系,这样才能确保项目核算持续、完善地进行;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有效监督、控制和协调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保证现场的人、财、物、机等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并持续高效合理地运转,从而真正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健全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体系,有效控制项目的成本投入,降低消耗,最大限度地实现施工项目优质、高效的目标。

在以项目为中心的核算体系中,责任中心是项目经理,其职责是在总体上控制项目的所有投入和产出,最终要以项目为中心形成高效运作、结构合理的项目核算控制网络和监控体系。另外,项目核算责任机制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在企业内部全面建立和推行项目承包制,使承包者在项目上实现责、权、利的具体统一。同时,要想有效地在企业内部推行项目承包责任制,还必须严格考察承包指标是否合理,对承包施工全过程进行系统管理和有效监督,还要对承包效果做出合理的客观评价。项目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中,只有进一步加强项目核算,才能对承包者的经营管理状况做出及时、准确、真实地反映,以便根据核算中反映出的状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项目核算是以项目为核心,对项目进行系统管理的有效途径。企业应根据项目核算的特征,进一步明确项目核算的基本环节,在明确项目核算体系和各层次职责的同时,以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建立项目核算的责任机制。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充分发挥施工企业项目核算的功效,对施工项目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与管理,使企业在合理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

参考文献:

第9篇:工程项目管理特征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清单计价;08规范;改革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based on the 08 edition of "code of valuation with bill quantity of construction works" the new regulations implemented some characteristics, make a superficial analysis of enterprise and cost personnel coping strategies.

Key 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valuation; 08 specification; reform

中图分类号: TU1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2003年7月1日起实施《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以来,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深化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工程计价行为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加强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强化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计价操作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GB50500-2008已于2008年7月9日,并于2008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此背景之下,加强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强化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计价操作技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规范改革的新特点

1、充分总结了经验和取得的成果,内容更加全面

“03规范”主要侧重于规范招标中的计价行为,而对工程实施阶段全过程中如何规范计价行为的指导性不强,“08规范”的内容则涵盖了工程项目建设从招投标开始到施工、竣工结算办理的全过程,并增加了条文说明,包括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的编制,工程合同签订时对合同价款的约定,施工过程中工程量的计量与价款支付、索赔与现场签证,工程价款的调整、竣工结算办理以及计价争议的处理等内容。

2、体现了工程计价各阶段的要求,形成有机整体

工程造价计价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计价都有其特有的规律,但各阶段之间是相互关联的。“08规范”首先对工程造价计价的共性问题进行了规范,同时针对不同阶段的工程造价计价特点作了专门性的规定,使共性和个性有机结合,具体表现为各条文之间按照工程建设的顺序是承前启后,相互贯通的,是整个条文形成一个规范工程造价计价行为的有机整体。

3、充分考虑建设市场的实际情况,体现我国国情

“08规范”按照“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报价,市场形成价格,加强市场监督”的改革思路,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下,对工程建设领域中施工阶段发、承包双方的计价,适宜采用市场定价的充分放开;在现阶段还需政府宏观调控,政府监管一定不缺位,并且要切实做好。因此在安全文明施工费、规费等计取上,规定了不允许竞价;在应对物价波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上,较为公平的提出了双方共担风险的规定,避免了招标人凭借工程发包中的有利地位无限制地转嫁风险的情况,同时遏制了施工企业以牺牲职工切身利益为代价获取低价中标。

4、充分注意工程建设计价的难点,条规更便执行

“08规范”对工程施工各阶段计价的具体做法和要求都作出了具体而详尽的规定,增加和修订了相关的工程造价计价的具体操作条款,并完善了工程量清单计价表格。同时,从我国实际出发,既考虑全国工程造价计价管理的统一性,又考虑各地方和行业计价管理的特点,允许地方和行业根据地区,本行业工程造价计价特点,对规范中的计价表格进行补充,使“08规范”更加贴近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

5、强调了项目特征描述的重要性,使之强制执行

08新规范在术语中新增了“2.0.3项目特征,构成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措施项目自身价值的本质特征。”的重要条款,强调了项目特征描述在工程量清单报价、组价过程中的重要性。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新规范定义该条术语是为了能够准确地规范清单中分部分项项目和措施项目的特征描述,便于准确编制各项目的综合单价。

在清单报价实施5年来,作为一个工程造价人员来讲,最为困惑的就是有许多工程量清单在特征描述上的不明不白、含糊其辞,既不完整也不到位,搞的在工程量清单的综合单价组价工程中,造价人员无所适从。说句实在话,5年来笔者还很少见到项目特征描述清楚完整的清单,常常为对付一条项目特征描述不清的清单项目而苦思冥想。组价根据施工工艺做完整了又怕因为价高而不能中标,组价根据特征描述做不完整了又怕一旦中标无法完成该项目的制作。同时由于项目特征描述不完整不到位,引起的工程结算时的造价纷争也比比皆是。为什么?究其原因还是在03规范中,并没有对项目特征做出什么明确规范,也没有阐述项目特征描述对工程造价的重要意义,造成许多工程量清单编制人对此的不重视。笔者曾经对有关项目特征描述的要求作过探讨,那就是必须做到投标人在进行项目综合单价的组价时,如果能够不用再仔细分析图纸就能顺利完成清单组价工作。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清单编制者就必须吃透理解图纸设计要求,才有可能编制出项目特征描述完整的工程量清单来。

项目特征描述是否清晰完整,是否合理到位,是否会在工程结算时引起歧义与纷争,是招标人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1]。08新计价规范把项目特征描述作为一条强制性条款,将对今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质量的提高,对工程项目结算中歧义与纷争的减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新规改革后企业应对策略

实行新的清单计价规范对于造价人员的专业素质、知识结构是个挑战。由于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影响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的因素较多,如施工条件和措施、施工组织设计、合同条款等[2]。另外由于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的机制,也要求造价人员甚至项目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经济理论知识,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预测市场风险和建筑产品价格运行机制。因此企业要给造价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学习园地和学习机会,让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尽快适应计价改革的要求。

推行新的清单计价规范,需要企业扮演好市场主体的角色,尽快制定与新的清单计价规范相适应的,配套的投标报价制度,合同价款审查制度、工程计量与价款支付制度、索赔与现场签证制度、工程价款调整管理制度、竣工结算等方面的制度,保证新《清单规范》的正确执行。

新《规范》首先倡导投标企业依据企业定额自主报价。基于这一机制,各个施工企业应该有一套根据自身技术、设备、管理、施工方案等实际情况,体现本企业先进性的内部定额,这个定额对外可作为投标报价的依据,对内作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内部核算的依据,特别是在推行新的《清单计价规范》后,施工企业定额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企业个别成本只有以企业定额来衡量,并以各企业个别成本参与市场竞争,最终形成工程计价。

推行新的清单计价规范后,大部分人工、材料、机械设备价格将随着市场行情定价,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由于受人力、经费、渠道的限制,需要这方面的最新信息指导计价活动。所以企业应利用网络等现代化的手段,建立起自己的工程造价信息系统,以最新价格赢得竞争,此外更应进一步完善和更新新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软件,解决编制招标控制价和报价中的繁杂运算问题,降低计价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提供方便。

三、新规改革后造价人员应对策略

做为业内专业人士应深入领会《清单规范》改革的实质和精髓,熟练掌握其应用和操作要领,使我们自己成为清单计价的能手。应加强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的学习和实践[3],提高新规范别强调的项目特征描述的能力,同时要学会针对每个项目的特征描述正确报价的技巧,是我们清单计价结果合理准确。

应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新规实施后,我们工程造价人员的工作量成倍增加,编制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的运算问题更加繁杂,业主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只有我们及时学习和掌握包括清单算量、清单计价以及适应新的清单计价规范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才能降低我们造价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提供方便。

新规实施为我们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我们造价人员只有不断地学习,善于掌握工程造价乃至整个工程建设领域的最新知识和技能,才能在今后的从业生涯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衷心希望各位同仁在这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在今后的执业中用自己的智慧赢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雷晓梅.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比较研究[J].经济师,2011,(10):286,293.DOI:10.3969/j.issn.1004-4914.2011.1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