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纺织行业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al and hygiene textiles industry briefly, brings forth the restraining factors of this industry, including deficiency of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weak public innovation service platform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lack of policies guiding and guarantee mechanism.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space of this industry is quite considerable, especially for differential and functional medical materials, biomedical fiber and textiles. In the end,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is industry.
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主要指医疗、防护、保健及卫生用途的纺织品,有 200 多类产品,其中高性能医用纺织品占10%。近年来,我国医疗和卫生领域对纺织材料的需求潜力巨大,行业规模持续增长,但也逐步暴露了诸多限制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现实问题。
2000年之后,我国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行业进入快速增长期,2009年产量达到 59.5 万t,2010年产量预计超过 70 万t。目前已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是医疗防护用和卫生用纺织品,而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外科用植入性和非植入性纺织品及体外过滤用纺织品则大部分依赖进口,每年进口额已经超过 60 亿美元。
2我国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据调研反馈,目前国内使用的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大多质量参差不齐,品种和型号单一,价高质低,功能性和舒适性俱差。在医疗用纺织品方面,医疗系统仅对产品供应商有一定的认证,缺乏统一的材料和产品采购标准、认证办法和配送管理体系,并缺乏质量监管机构。我国医院以采购非一次性用品为主,一次性用品也仅限于口罩、帽子之类的常规产品,一次性隔离衣和手术衣、一次性防护服的使用率低。大部分科室、区域还是使用普通棉布防护衣,只有在传染病区和重症监护病房(ICU)才会使用一次性防护服、防护镜及医疗橡胶手套,且使用率不高。由于缺乏品牌战略意识,我国卫生用纺织品的大部分高端市场已经被欧美等发达地区的品牌占领,装备水平先进的国内企业为这些品牌供应原料,较差的企业则在狭窄的中低端市场内打恶性价格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问题。
2.1标准和规范制订工作严重滞后
标准工作滞后直接导致了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据统计,目前和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相关的现行标准共计 32 个,其中仅有 3 个是在2003年非典时紧急制定的国标,其他均为医疗系统制定的行业标准,且多为产品标准或术语,直接有关纺织品的标准不超过 12 个。另外,还有正在制定的两项医疗用纺织品国家标准。国际上采用的医疗卫生用纺织品标准超过 60 项,且主要为材料测试方法,以及对产品通用要求的标准规范。因此,如何根据当前行业发展的需求来制定详细的标准工作规划,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到目前为止,我国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的相关标准基本上以卫生系统为主导制定。由于医疗系统制定的标准术语和纺织系统的习惯多有不同,在标准的使用和术语的统一上存在较多的不衔接之处。因此,纺织系统应加强材料和测试方法的行业标准制订,并推动医疗系统制定终端产品的通用要求和应用测试标准,做好材料和产品的标准对接。对一些普及性较广的大类产品和关键的重点产品,应主动配合医疗系统推出成套国家级推荐性标准,甚至是强制性国标。
缺少材料采购指南和使用规范,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医疗系统对于不同危险环境没有对防护级别要求进行成套的标准评估,医院采购和使用防护用纺织品多凭经验执行。目前我国医院的采购工作通常由医政科或设备科来执行,由于产品标准和材料认证要求的缺失,采购时只能通过查验“三证”(生产执业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2.2认证工作阻碍行业健康前行
由于缺少标准和使用规范的技术支撑,我国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行业的认证相对空白,特别是医疗用防护产品审批认证机制混乱。普通棉布防护衣和普通非织造布防护衣为一类医疗器械,可由市级医疗器械管理部门审批;一次性和多次性医疗防护服属二类医疗器械,由省级医疗器械管理部门审批,但是对于材料和产品的相应技术标准和生产规范并未认证和规定。目前国内医疗用纺织品的流通渠道复杂,优异产品使用成本昂贵,更多的产品存在优质不优价现象。另外,医疗用纺织品的产品信息跟踪管理和售后服务水平低,也给交叉感染医疗事故埋下了隐患。
我国生产的大量高档医用手术衣、口罩等产品出口经国外权威检测机构认定和包装之后,高价返销回国内,流通环节的延长大大增加了最终用户的成本,给行业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阻滞和隐患,更抑制了高性能产品在国内医院的推广。例如,我国作为世界一次性手术衣的生产大国,很多从国外进口的手术衣其实是由我国制造而成,而医院采购价格远高于出厂价格。
2.3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和体系建设薄弱
和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我国大多数产业用纺织品企业受规模实力和发展背景所限,科研投入比例相对较小,大部分企业存在产品单一、创新能力不足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现象。受标准、使用规范和市场采购体系等现实问题的影响,多数创新实力强的大企业被迫远离国内市场,这也是国内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行业综合竞争力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依托科研院所、检测中心、认证机构、信息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调整医疗用纺织品或卫生用纺织品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及其综合经济效益,摆脱高档产品依赖进口和中低端产品恶性竞争严重的局面,已成为当务之急。
医疗防护用纺织品储备和配送机制不健全。国内医疗防护用纺织品基本是企业自产自销,缺少能与多家企业具有稳定联系的物资检测和配送机构,产品调度不畅,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生产供应易出现混乱局面。此外,国内各部门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机制,对重大疫情的监测预警与信息交流不畅,使得储备品种与数量难以满足应急需要。
2.4政策法规引导和保障机制缺失
有关医疗职业防护法律法规制定的不明确和个人防护保障机制的缺失对我国医疗防护用纺织品的需求影响很大。卫生部了《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医护人员在诊疗和相关工作中的个人防护作了规定,但是除《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规定了防护用品的质量性能要求、穿脱顺序和戴用有效时间外,其它法规没有对医护人员个人防护设备的性能和使用要求提出具体规定,更没有对医疗防护用纺织品的标准化要求。
3我国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的发展空间和趋势
3.1市场发展空间
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统计,2002 ― 2010年我国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行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 20%,出口增速超过 29%。但我国医疗用纺织品的综合技术性能尚不能充分满足需求,尤其在外科用植入性纺织品和体外过滤用纺织品方面,目前主要依靠进口。另外,国内医院、卫生机构的应用尚未真正打开,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的应用都有待大力拓展。
生物医用纺织材料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广泛应用在组织再生、骨骼填补再生、创伤治疗、生物粘合剂、放射治疗、透析和过滤、美容外科等具发展潜力的领域。全球矫形外科修复材料和制品市场的增长率达 26%,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材料、血液净化材料、药物缓释材料也呈高速增长的趋势。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的市场份额约占全球市场的 2%,据预测,今后 15 ~ 20 年间,该产业将以 15% 以上的速度增长。
一次性医疗防护用纺织品将是重要的应用趋势。重复使用型手术服经消毒处理后,其阻隔过滤病菌的能力会下降,同时,在洗涤过程中也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在美国,90% 以上的医院选择一次性医疗用品,主要是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医疗防护用纺织品将更多地采用非织造材料,手术室用非织造布产品等高档次、开发领域巨大的医疗非织造布产品因其科技含量高、利润可观而成为其中的发展重点。目前,世界各国对医用非织造布产品的开发正在提速,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不惜花费巨资加大在该领域的研发。据悉,仅德国目前就有 17 家纺织研究机构在进行医用产品的研发。未来医疗防护用纺织品的研发将更多地关注材料的防渗漏技术、吸附臭味技术,抗菌、防血液渗透、抗静电、舒适性等功能。
我国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市场基本上属于自给型,净出口量呈迅速上升趋势,少量的进出口产品以前主要是跨国公司/港台企业为调剂境内外销售品种而产生的。主要出口产品是纸尿裤、护理垫等,大多是为国外公司做贴牌加工(OEM)。
3.2产品及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医用纺织品中,医用防护、保健、卫生用纺织品类和外科用非植入性纺织品类,量大面广,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并可大量出口,产品开发的重点在于专门用途的功能性产品,提高产品的差别化和性能指标水平。外科植入性纺织品和体外过滤用纺织品大部分依赖进口,产品开发的重点在于特殊的生物医用纤维及其产品开发,目标是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替代进口。
3.2.1高档医用防护材料
全面提升材料的均匀性和产品稳定性,不断降低成本,将是该类材料的发展趋势。如可对SMS非织造复合材料进行“三抗”(抗酒精、抗血、抗油)和抗静电、抗菌、抗老化等处理,提高耐静水压、抗酒精等级和纵横向断裂强力。
3.2.2新型医用敷料
材料高效性、产品高效能、护理高效率代表了新型医用敷料总的发展方向,同时将更注重产品的生物活性和智能性。新型医用敷料的可开发种类包括含银抗菌敷料、生物活性敷料等。产品要求可塑性强、粘附性好、透气透湿性好、抑菌促愈,并有止血、镇痛的功能。此外,还具有能促进上皮细胞、成纤细胞,以及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分裂和胞外基质生长的功效,有效吸收伤口渗出液,干燥后可形成阻挡外来细菌侵袭的物理屏障,为上皮生长创造良好环境。下游应用产品包括创面用敷料、止血海绵、医用脱脂棉、医用脱脂纱布、纱布绷带、弹力绷带、石膏绷带、创口贴等。
新型卫生材料:将更多地采用生物可降解型、抗菌型、超吸水型等功能性纤维原料,从而提升一次性婴儿和老年尿布、卫生巾、功能湿巾等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在一次性卫生材料中,重点开发面层材料和导流层材料,研究开发材料的可降解性能,提高面层材料的柔软性和功能性,以及导流层的蓬松性和复合化,增强可持续的差动导流性能。
生物医用纺织材料:支架材料的降解速率可智能化控制和标准化制备是组织工程产品实现产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支架材料的结构成型工艺与降解特性、与细胞的吸附性能是研究热点之一。研究解决特殊纺丝、织物成型工艺以及组织器官成型和热定形、生物相容性、功能涂覆技术,开发人造皮肤、心脏瓣膜、人造血管、疝修补片、人工肾、可吸收缝合线、卫生用线等高技术生物医用纺织材料,重点突破产品的临床应用技术和生物实验。
4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建议
4.1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
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行业跨纺织和医疗卫生领域,医疗用纺织品的生产与市场许可需得到国家药品食品监督局(SFDA)许可,生产企业还需要满足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如GMP、ISO等。在产品标准、使用规范、研发与生产应用等方面的衔接上,需要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加强沟通,解决依赖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行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在科研课题立项、投资引导上,重点向医用防护用品相关单位倾斜,给予资金支持,致力于对已有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技术改造及新产品的自主研发。
4.2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产品标准体系,对于主要产品的性能,制定不同的分级指标,并对使用范围提出建议,指导临床医护人员正确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防护产品。引导企业按照相应标准要求进行科技开发、组织生产及采购,促进研、产、销、用的良性循环。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医疗防护用纺织品企业、原材料供应企业、科研单位与医疗使用单位的紧密结合,严格规范医疗防护用纺织品的市场准入条件。加强流通经销环节的资格认证和质量监督,凡二类以上医疗防护用纺织品,只有经过严格认证的专门流通机构才具有采购和经销资格。医院应从有资质的流通机构中购买医疗防护用纺织品,流通机构要具有对产品进行必要的检测和生产监督的能力。
关键词:纺织工业 现状 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纺织工业作为中国工业经济的支撑性力量,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纺织服装体系[1],在全球9000多万吨的纺织生产总量中,我国的产量超过一半,达到5000万吨,也是目前我国在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产业。我国纺织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无论对国家经济还是全球经济都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
一、我国纺织工业现状
2011 ~ 2015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量年均增长5.1%,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主营收入年均增长9.2%,实现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1.5%,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年均增长6.6%,占世界的比重由2010年的34.3%增长到2014年的37.4%。近年来,我国纺织工业纤维加工总量、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出口总额和工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增速明显回落并趋于平稳。2016年1 ~ 5月,全国规模以上纺织行业(不包括纺机部分)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全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较去年同期放缓4个百分点;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为1010.16亿美元,同比下降1.97%。
总之,从生产看,中国纺织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从消费看,衣着消费保持增长态势,消费成为拉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投资看,行业投资稳步增长,机器代人成为投资重要领域,新疆成为行业投资热点。就出口而言,受人民币升值、国际需求不旺、订单分散等因素影响,2015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出现下降。就品牌而言,中国纺织服装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在价值、结构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二、转型发展面临的五大问题
目前,我国纺织工业面临的发展形势仍较为复杂,棉价走势不确定性增强、市场需求增长放缓、国际竞争加剧、综合成本持续上升等因素的影响突出,行业继续保持平稳运行面临较大的压力。我国纺织工业须从阵痛中找寻突破,促进产业升级改造,进行深度调整优化结构,但仍面临着五大突出问题。
(一)原料价格波动对产业链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棉花“政策收储”并辅以“进口配额”的制度。正常年份,棉花国际价格高于国内价格,政策收储可以保护国内棉农。但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外价差开始倒挂。去年10月,“政策收储”改为直补政策,但配额制仍然存在,目前,国内外价差还保持在2000元/吨左右,给国内纺织业带来的是高成本和低利润。在这种大背景下,众多纺织企业被迫转型,寻求生存之道。与棉企面临的棉花价格过高不同的是,化纤企业面临的是由于传统化纤产品产能过剩而导致的供需失衡。PTA与PET产业链的产能压力问题在整个纺织工业中具有典型性。涤纶纤维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石化产品中的PTA、MEG和PET,约占产品成本的85%。我国PET产能在2011年就已经超过PET的表观消费量,产能开始出现过剩,未来PET产能过剩问题将进一步突出,涤纶纤维行业的议价能力将有所下降。
(二)节能环保形势更加严峻
被誉为我国迄今为止最严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新《环保法》”)已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传统纺织业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其废水排放量与污染力都很大。据2013年环境统计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统计的41个工业行业中,纺织业废水排放量21.5亿吨,居第三位;纺织业COD排放量为25.4万吨,居工业行业中的第四位。尽管行业和企业都非常重视环保工作,全力以赴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废水排放量及COD排放量与2012年同比分别下降9.3%和8.3%,但距离政府对排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纺织行业整体面临的压力仍然不小。主要是由于国家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等方面的要求和标准不断提高,纺织企业面临资金短缺、技术支撑不足及综合成本增加等多重压力,节能减排水平的提升受到制约。
(三)盲目扩大同质化产品导致产能严重过剩
在市场机制充分作用下,纺织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高度聚集,产业与市场形成互动发展局面,纺织集群以其旺盛的经济活力发展成为我国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开始显现,因为大多数纺织产业集群都是自发形成的,存在中小企业扎堆的特征。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产品获得市场生存空间,企业同质化竞争现象突出,不仅带来集群企业相互间的过度竞争,也制约着集群经济的科学发展和纺织工业的整体转型升级。以福建省长乐地区纺织业为例,长乐纺织业是长乐经济的主要支柱,拥有各类纺织企业1000多家,目前已形成化纤、纺纱 、织造 、染整、纺机纺器等行业产业链的结构体系,是当前国内纺织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2013年提前实现了“十二五”期间打造纺织业千亿集群的目标,跻身全国县级纺织产业三强。2013年,全市年产化纤240万吨、锦纶民用丝6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化纤混纺纱生产基地和锦纶切片生产基地。棉纺纱锭达600万锭,产能居亚洲之首,经编产品和花边产品约各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5。前几年由于行情好,长乐地区纺织企业一拥而上,不考虑自身的实际生产能力、消能力,不能充分预见到原材料和人力成本飞速上涨的现状,盲目投资,纷纷扩大规模,大量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但却只注重纺织原材料的生产而忽视开发高端纺织品市场,导致高低端产品比例失调,常规产品、初加工产品比例高而精加工产品、功能性家用品比例低。今年以来,在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下滑、国内成本优势逐步弱化的背景下,长乐地区不少纺织企业深陷订单不足、销量减少、效益萎缩的困境,有的企业甚至停掉了部分生产线,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四)以品牌和技术为主的发展模式还未完全建立,资本和人力密集而技术尚不密集
虽然我国的纺织服装生产总量占世界首位,但技术含量偏低,产品结构以中低档为主,且自主品牌仅占10%左右。另外,在人口红利即将耗尽的情况下,人力成本逐年上升,同时,融资、土地、渠道、环保投入等费用持续增长,企业综合运行成本显著提升。目前国内60%以上的纺织企业都没有专门的设计研发机构,绝大多数企业还处于贴牌加工、模仿加工的生产模式,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低,研发设计专业人才不足,造成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
(五)国外对纺织服装的限制不断增加
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随着传统贸易壁垒的逐渐弱化,绿色贸易壁垒正在迅速成为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2]。欧盟了2016年第26号法规,对纺织品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做出限制:含量不得高于0.01%。法规的过渡期为5年,过渡期满后,不符合限量要求的产品将不允许在欧盟市场上销售或进口。NPE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渗透、乳化、分散性能,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被广泛用于清洁、染色和水洗等工序,是纺织服装行业最常用的洗涤剂和染色助剂。欧盟还通过PFOS禁令,过渡期18个月。这个由欧盟议会通过的禁令称,欧盟市场上制成品中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的含量不能超过质量的0.005%,虽然该禁令有18个月的过渡期,目前国际上也已经有较为理想的替代产品,但我国国内尚未研发出能完全符合欧盟对PFOS控制标准的纺织用助剂,而且要研发、生产替代产品,又涉及化工等多行业的合作攻关问题,这样势必会大量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美国纺织服装和鞋协会第17版限用物质清单,包含了12类超过250种服装、鞋类和成品家纺产品禁用或限制使用的物质,对芳香胺类物质的测试方法、金属类物质、阻燃剂、皮革中甲醛的测试方法等做了规定。第17版清单还对杂项进行了多项删除,同时将旧版本的附录I、附录II和附录III进行了修订和重组。自7月1日起,出口越南的纺织品中,甲醛和偶氮染料中的芳香胺含量须满足新的限量要求。新规规定,在越南市场上销售的纺织品,除未经完整处理的纱及毛线胚料外,供36个月以下儿童使用的纺织品,甲醛残留量应≤30mg/kg,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纺织品,甲醛残留量应≤75mg/kg,非皮肤接触的纺织品,甲醛残留量应≤300mg/kg,纺织品中芳香胺的残留量不得超过30mg/kg。同时,国外对我国纺织品的通报也大幅增大。欧盟RAPEX(非食品快速预警系统)[3]公布2015年对华发出通报1128起,其中对华纺织品服装类产品的通报172起,占对全球纺织品服装类产品通报总数的53.75%,在全部对华通报产品中仅次于玩具,位列第二。这些技术行贸易壁垒都将给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带来较大影响。
三、对我国纺织行业转型发展的建议
当前,我国纺织行业正承受着严峻的挑战,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试提出以下建议:一是逐步取消我国对进口棉花实施的配额管理制度,调整棉花政策调控与市场供需的对立关系,减小行政干预。二是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科学整合原料、装备、产品和技术资源,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淘汰严重产能过剩、规模小、设备落后等企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全行业中大力推行高效节能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推动纺织行业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三是加强产业宏观指导,改变常规发展思路,防止盲目扩大同质化产能。政府部门以及协会等要发挥自身作用,在产业规划方面予以宏观指导,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装备较为落后的企业,关键是找准定位,加快与优势企业整合,果断停掉不具备市场竞争实力的老设备,进行产品调整,走差别化路线,研发前沿产品,向专业化、精细化等方面发展。四是以品牌和技术为核心,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功能性的同时要在科研、营销、管理的创新上下功夫,与高校、科研单位结成联盟,组建各类产品和技术研发中心,推动行业创新发展。五是相关监管部门要主动了解世界各国的最新技术法规和要求,加强抽样检测和质量监督,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及时将相关国外技术壁垒、设限情况通报企业,加强对企业引导、帮扶、应对。生产、经营企业要及时开展相应的改进工作,制定严格的生产工艺,加强供应商管理,从产品源头追溯,控制有害物质添加量,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输入国要求,避免因设限物质超标导致产品出口受阻。
参考文献:
[1] 顾庆良,张形.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动因及竞争力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04(1):57- 70.
关键词: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无模型控制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idea of the multilayer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dynamic large-scale system, the model free control law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logistics industry are discuss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model free algorithm is set up. And then, by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logistics industry system in Foshan city, the best results are explained.
Key wor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 logistics industr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odel free control
引 言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与协调发展,是理论界与政府热议的论题之一。经济新常态下,产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深化劳动分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产业核心竞争力以及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物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快速发展需要物流业的支撑,同时制造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物流业的发展壮大。各地根据国务院2009年颁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精神,制定了本地的相关物流产业规划。2009年12月,广东省政府印发了《广东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促进广东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与联动发展,为广东省物流业的稳定与发展制定了行动方案。2015年5月国务院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根据佛山市制造业发展的现状,佛山市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佛山建设成为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
在当前产业状况和经济环境方面探讨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方面,思路多样,主要从制造业物流外包角度、物流业的发展、两业联动的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所有这些研究都认为制造业与物流业通过相互衔接、互为依托,协调发展,不仅有利于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而且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但对如何对制造业――物流业系统的发展实施有效控制的研究却甚少。
由于F有研究制造业――物流业系统控制问题的资料较少,因而在把制造业――物流业系统协调发展研究与现代控制理论结合起来的过程中,不容易建立起制造业――物流业系统协调发展的数学模型。人们在控制理论及其应用过程中发现,对于某些被控对象,要实施有效的控制策略并不容易。经典PID控制尽管不需要数学模型,但只能应用于非时变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而智能控制由于包括了领域的专家知识和某些推理结构,而存在一定局限性。同时因对制造业――物流业协调发展的研究,不仅涉及到制造业子系统和物流业子系统本身,而且也会涉及到社会经济的许多其他因素,不可能面面俱到。为此,本文讨论不依赖于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自适应控制律(无模型控制)以及制造业――物流业系统协调发展的无模型控制方法。
1 制造业――物流业双向控制的大系统结构
根据大系统的多层递阶结构思想,可以设计并建立制造业――物流业协调发展的多级递阶结构如图1所示。
在图1中,最低级(第一级)为制造业――物流业基本模拟模型与局部控制系统。它是一个模型族。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使用行业发展预测模型、投入产出模型等,可以模拟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制造业――物流业系统的评价,将基础信息目标要求、各种约束条件及有关数据要求等传递给中间级(第二级);同时接受中间级的控制要求,对子系统内的被控对象进行控制,如配套市政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绿色生产、政策法规体制等。
中间级(第二级)为制造业――物流业双向协调控制模型。该级的功能是:(1)分析协调满足制造业――物流业系统多目标要求的各种约束条件;(2)通过大系统自适应协调控制手段,向下对制造业――物流业系统进行双向协调控制,向上提供制造业――物流业协调发展的最优(或次优)策略方案及综合数据信息。
最高级(第三级)为多层次领导决策层。该层通过协调发展指数,采用无模型控制方法,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建立相应的综合评价指标和最优的实施方案,从而实现制造业――物流业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决策者决策服务。
2 制造业――物流业双向协调控制模型
制造业――物流业系统是复杂的离散系统。根据复杂系统建模的基本思想,从子系统入手,进而给出整个系统的模型结构。因此,首先从制造业――物流业大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制造业子系统和物流业子系统)入手来建立整体系统模型结构。
设Xk,Uk分别表示第k时刻第i个子系统输出向量、输入向量,则子系统的模型结构为:
3 佛山市制造业――物流业双向协调控制
佛山市是珠江三角洲仅次于广州与深圳的高速发展的地级市,为了实现2020年成为国内制造业一线城市的目标,必须做大做强物流业,发挥第三利润源泉――物流的作用,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根据时变参数系统的预测方法及《佛山市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对佛山市制造业――物流业系统各指标进行预测,结果如表1、表2所示。
实现佛山市制造业――物流业协调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盲目冒进就可以完成的,是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进行控制时只能进行适当的调整。假设2019年各状态指标的期望值为:
x=170 000 000, x=260, x=6 000, x=300 000 000, x=90 000 000
x=11, x=195 000, x=850 000, x=42 000, x=6 900 000, x=7 400
根据不依赖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控制方法(无模型控制),可以得到2018年佛山市制造业――物流业控制系统相应的次优控制值为:
制造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u=11 089 753
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电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u=4 278 615
由此可以看出,采用无模型控制方法,佛山市2018年可以在适当增加制造业与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电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情况下,就可使制造业――物流业控制系统的各项指标达到预想的目标。
4 结 论
本文提出的制造业――物流业协调发展的无模型控制方法,用“小扰动”手段,结合佛山市的实际,理性强,结构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能够有效地应用到大系统的次优控制策略中,在制造业――物流业协调发展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所选指标的局限,可能由于未考虑的因素,因为最终的次优控制结果与佛山市的实际情况会有出入,但并不会影响模型本身的理论性与实际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董千里,张林,申亮.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产业协调度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3):119-123.
[2] 陶晶. 中国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与策略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15(35):29-30.
[3] 汤兵勇,郑飞.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无模型控制[J].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3):30-34.
[4] 梁红艳. 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影响机制研究[J]. 东南学术,2015(1):88-97.
1.1 多元林业相协调
林业结构的单一是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要实现生态林业,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善林业的结构,施行多元林业的发展策略。
要大力发展结构林业,保证用材林、薪炭林和产业林的协调发展 ;优化林木的年龄结构,提高高龄林的比重,增强森林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保证森林产业结构的和谐发展。
要促进森林功能的多样化,把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森林调节大气、防护水土的环境保护作用,同时要促进经济林的开发与发展;要大力发展林区的旅游业,保证林区的增收和创收,为生态林业的发展提供强劲而充足的动力。
1.2 开发与保护并行
可持续发展不是少发展或不发展,而是要把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同样,对于林业资源,也要做到开发与保护并行,让国家的林业资源真正地为祖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而服务。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要建立和完善林业开发工作的法律法规,对于林业开采的标准和树龄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得林业的开发活动有法可依;要对那些非法开采林业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打击盗窃和破坏国家林业资源的不法行为;要做好森林资源的更新工作,在开采完一定的林木之后,要及时进行补种和维护工作;林区工作人员要依法治林、科学治林,对林业资源加以科学周到的防护,保证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3 以经济促生态
对于林区生态的保护,不排除对经济林的种植和开发以及商业效益的利用。反之,只有将林业资源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双赢,为林业生态的保护提供有力的经济和物质保障。
经济林与生态林齐头并进。在对林业的开发过程中,要改善林业的结构,使得经济林与生态林同步发展,不可偏废其一;改善林区的产业结构。注重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在加强传统的林业与农业、林业与工业的结合的同时,要注重发展一些新兴产业,如旅游业等“无烟工业”,实现林区的多元创收;促进林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利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放性和自由性的优势,借社会化大生产之势,促进林业的产业化,延长产业链,实现一材多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2 林业生态性政策下的防虫治理
2.1 加强免疫防治结合
对于病虫灾害的防治,要“防患于未然”,预防在先,把可能发生的病虫灾害消灭在萌芽阶段。要加强对常发性的病虫灾害进行重点的预防,例如,北方地区常发的蝗灾和雪松根腐病;东南林区常发小叶女贞病害;西南林区则常发炭疽病等,均应结合当地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要对一些可能发生的突发疾病进行及时的预测和防范。林区工作人员应该密切注意各种可能变异或入侵的新物种的动向,防治其造成新的灾害;要加强病虫害疫苗的研制和开发工作。
2.2 分类治理提高效率
要促进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完善林区病虫害的分类治理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当地林业病虫害情况的数据库,以便于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灾害制定有效的对策。要及时更新对当地动植物物种的登记和普查工作,密切关注那些减少或增加的物种,以便对可能出现新的病虫灾害进行预测和防治。要增强农林工作人员的科学素养和理论基础,能够熟练地运用科学的生物学和病理学分析法,对林业病虫灾害进行研究和防治,做到科学治虫、有效治虫。
2.3 科学治虫保护生态
对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应当以保护生态和防止环境污染为前提。应当少用或者不用一些有害的化学农药,以防对当地的空气和水土造成污染。对一些违法用药、任意用药的行为,要加以严格的惩处,严厉禁止有害药品在市面上的传播;要加强对林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引导其科学用药,避免在治虫灭虫的工作中造成对环境的二次破坏;要充分利用当地原有的生物资源,寻找有害物种的天敌,以确保用最天然的方法达到病虫害治理的效果。
3 结束语
我国的林业政策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生态性的原则为基本要求。在这一政策框架下,林区的病虫害治理要以不危害生态环境为前提。通过防患未然、分类治理和科学用药的措施,能够在最大程度下减少治虫工作可能造成的生态破坏。随着农业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这一课题的解决也将有新的进展。
天竹纤维逐成纺织“新宠儿”
在提倡低碳经济和高附加值创新型产业的今天,天竹纤维产业已成为新宠,被誉为纺织产业的第五次革命。竹纤维是从竹类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再生植物纤维,是继棉、麻、毛、丝之后人类应用的第五大天然纤维,天竹纤维则是竹纤维中佼佼者,其织物具有很好的耐磨性、悬垂性、吸湿放湿性和透气性,制成的衣物穿着凉爽舒适,同时具有优良的染色性能和天然的抗菌效果,已在女装、家纺、无纺、牛仔、婴幼儿等面料领域中“试水”。
2010年天竹产业的产能增加了30%,全年生产纤维3.6万吨。其中,天竹纤维针织服装、巾被、袜类依然是市场消费的主力,同时梭织面料产品开始有进一步扩大市场的势头。产量平均每年保持30%的增长,在针织类产品用量比例达到45%,天竹纤维产业正迅速成熟发展中。目前,天竹联盟成员企业已发展到70多家,全国天竹连锁加盟店已超过8000家,天竹纤维已经从原来的概念营销真正转变成为产品营销,成为纺织产业的“新宠儿”。面料设计师、成品设计师在综合考虑面料风格的同时,开始把竹元素作为纺织产品设计中的一个主流元素广泛应用。在2010年9月举办的法国PV展上,竹纤维还被列为2012春夏流行趋势的首选材料。
天竹纤维,绍兴纺织产业发展出“新丝”
“绍兴县是全省21个纺织产业集聚转型升级示范区之一,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切而重要,而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依靠科技,核心载体是新材料的开发,新产品的研发,新工艺的改进等。”在第二次(绍兴)天竹纤维开发与应用恳谈会上,县经信局副局长冯胜富认为,天竹纤维的成功开发与产业化发展,正是丰富了纺织纤维品种,为绍兴县纺织产业带来新鲜元素,给绍兴县化纤、纺纱、织造、染整、服装、家纺等转型升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天竹联盟“对接”绍兴纺织转型升级
由于“海峡西岸”地方商业银行发展起步较晚,受地方经济发展规模及本身资金实力较弱等不利因素影响,发展后劲较国有大型商业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风险管理水平亟待规范提高,全行性风险管理框架有待完善,风险计量、识别、监测和控制,与国内大型商业银行相比较还有明显差距。此外,在法律风险防范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银行因法律诉讼上举证不力而承担败诉后果的事件层出不穷,加大了银行非预期损失成本的负担;二是主营业务亟待创新和改进,以“存款立行”的落后营销思路仍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因长、短期经营目标规划不合理,造成资产负债难于合理匹配,及银企信贷信息不对称,不良贷款率有待进一步降低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商业银行亟待改进和消除阻碍业务发展的不良因素。三是中介业务管理滞后,产品创新能力不强,对新拓展的业务,管理流程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新颖性产品不多,业务范围不够广阔,中介业务创收在银行总收入中占比不高的现象仍然存在。四是公司治理仍然带有浓厚的行政管理气息,尽管各行已意识到政企难分的管理体制已阻碍了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业已采取了进步的改革措施,但距规范的公司治理,仍有不小差距。
二、“海峡西岸”地方商业银行发展建设的对策
比较国内经济较发达城市而言,以福建为主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由于之前长期受军备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方中、小规模商业银行受之影响,发展现状亦略显落后。中央确定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地位,将为“海峡西岸”地方银行业带来无限商机,然而当前全球性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仍旧影响着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年代,地方商业银行,如何把握好机会,积极改变经营策略和管理方法,提高业务创新能力,平衡好风险和收益关系,对其迅速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一)完善风险管理建设,加强法律风险防控,主动防范以未然
1、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能力
就现代风险管理的概念解释,风险是未来结果(如投资的收益)对期望的偏离,即波动性。依此解释,可以进一步理解为风险管理既是损失的来源,亦是盈利的基础。因此,商业银行要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取得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一是要加强全员风险意识培养,将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摆在同等重要位置,在发展中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细化风险管理项目和范围,使风险管理贯穿于各项业务和各个环节;二是要积极改造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立适合本行体系的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加强部门之间相互合作与制约,保障各项业务低风险地运作和发展;三是要将信息技术、风险计量模型和业务操作程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改进和提高风险的计量、识别、监测、和控制方法,促进风险管理体系向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
2、加强合同免责条款建设,主动防范以未然
我国《合同法》第1条规定:“为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法。”这里所阐明的合同当事人,也就是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以自己的名义订立并履行合同享受一定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的人。那么银行与客户办理了有关业务服务,等同和客户订立了服务合同,客户交费给银行,银行就必须保障客户使用其产品的安全性,当然也应承担因产品不安全因素造成客户损失的赔偿义务。如:案例一,“2005年8月,天津市居民魏某在某银行河东支行办理了一张储蓄卡,同时还与该支行签订了一份《网上银行协议》及一份《电话银行协议》并办理了开通手续。截至2005年12月27日,魏某共在该卡内存入了4.5万元。2006年1月25日,当魏某再次向该卡内存款时,发现卡内存款为零。魏某遂以存款被盗为由向公安机关报案,由于该案一直未能侦破,为挽回损失,魏某又一纸诉状将上述支行告上法庭。被告支行辩诉说,其对客户输入正确卡号及交易密码的交易指令及时付款,是履行合同义务,并未违约。法院认为,魏某在被告支行处办理了储蓄卡,双方之间即形成了储蓄合同关系。同时,双方还签订了《电话银行协议》,双方均应按协议履行各自义务。因魏某储蓄卡内的存款是被人通过电话银行转账方式转移并取走,被告支行拒绝向魏某付款,应当对其划出魏某账号存款支付给他人的行为不存在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被告支行未能举证证明其电话银行服务本身不存在技术漏洞,且该计算机处理系统是安全的,故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责任,应向魏某承担付款义务。两审之后,法院判决被告支行给付原告存款4.5万元,并按活期存款利率给付利息。”
从此案不难看出,尽管主要过错是客户遗失密码造成存款被盗,但法院仍然判定银行败诉。鉴于法律条款有不利银行诉讼的一面,容易造成银行非预期损失,因此,地方商业银行应尽快加强法律免责防范条款建设,提高对外部欺诈事件及其他类似案件的法律风险防控能力,以最大限度降低银行经济资本损失。此外,鉴于“海西”经济区建设是在台海和平共处这一特殊的前提下开展的,做为“海西”地方商业银行亦应有国家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措施准备,以确保自身经济建设的平稳和持续发展。
(二)创新主营业务品种,规范业务管理,保障各项业务稳妥有序发展
在当前银行业竞争日渐剧烈的形势下,地方商业要银行保障业务持续和稳定发展,一是要改变以传统的存、贷款为主流的分业经营方式,构建以综合经营为主要模式的经营方式;二是要及时调整资产结构,在减少库存现金及存放央行和同业等一级准备的基础上,主动增加持有政府短期债券及AAA级优质企业债券作为二级准备,以不断优化资产结构和增强盈利能力;三是要充分发挥地方环境和当前“海西”政策优势,在营业网点分布、客户群、资金实力、专业人才、信誉、信息等方面的建设上取得先机,迅速提高业务实力;四是要合理规划中长期经营目标,加强和证券、保险等投资机构合作,提供证券、投资、保险、基金、信用卡、外汇等银行理财产品,改变客户存款模式,为银行负债业务拓展优质资金来源;五是要积极发行、兑付、承销、买卖政府债券,保持并扩大市场份额,以获取稳定收益;六是要加强对银企信贷业务信息不对称的管理,严格贷款“三查”制度,坚决执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加强同业之间信息沟通渠道,共享客户信用,尽快完善信息管理、风险控制和决算支持系统,以实时监控信贷业务情况,促信贷质量稳步上升。
(三)创新中介业务产品,规范中介业务管理,提高总收益占比
虽然中介业务在各商业银行已发展了几年,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创新能力较发展初期有显著提高,但是制约中介业务发展的不利因素,如:政策、 人才、技术设备等还是不同程度存在。商业银行要提高中介业务收入占比和规范中介业务管理。首先,要积极争取“海峡西岸”建设的政策支持,在拓展中介业务的同时,取得制订金融产品价格收费标准的权力,为银行争取新的收益增长点。其次,要创新业务工作机制,定位好区域及市场需求,打破以存贷为主导和根据产品设置职能机构的经营模式,建立以市场需求为主的中间业务经营体系,并形成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体系,规范和发展全系统的中介业务管理。第三,要不断完善中介业务内部风险管理程序,明确操作权限,及时调整和更新业务品种操作规范,加强对高风险,如:承兑汇票、信用证等产品的风险管理,保障中介业务稳妥有序发展。第四,要加强对新颖性产品的开发,增强新业务品种对客户的吸引力,提高业务收益。第五,要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训和引进,提高中介业务的研制和开发能力,发挥人才优势,促进竞争能力不断提高。最后,要在完善收付清算集中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和构建科技配套平台,并着重抓好咨询服务、银证、银保、银企等的电子网络业务合作,使银行网络服务延伸到合作单位及客户内部,如:增发POS机、电话刷卡机等电子服务产品,增强银行电子网络服务功能和效率,吸引和稳定客户来源,以促进同业竞争能力的不断提高。
(四)、积极推进现代公司治理进程,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组织新体系
尽管目前各地方商业银行在实施公司治理改革上已有了显著进展,但是与规范化的股份公司治理相比较,其明显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建议地方商业银行要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发展契机,规范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公司治理:
1、 改变单一产权结构,建立多元化结构体系
公司治理起源于法律术语,其核心含义是在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为妥善解决委托关系而提出的董事会、高管层组织体系和监督制衡机制。根据现代有关公司概念的解释,“公司是依照法律规定,由股东出资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企业法人。”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4条和79条也明确规定,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必须具有法定股东人数。依据以上有关公司治理的解释,结合当前地方商业银行具体情况分析,不难看出,要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就必须改革现在的公司治理方式,改变单一产权结构(即由政府投资和控制的单一产权结构)体系,充分发挥“海峡西岸”地方政策、环境、经济、侨乡等优势,吸引战略投资者或台资入股,建立产权主体多元化结构体系,引进现代的金融管理理念、技术和产品等,来逐步改进和完善公司治理进程,并最终促进现代商业银行股份公司的有机形成。
2、建立多级法人体制,增强竞争能力
从目前地方商业银行发展规模来看,由于各地级市、区域经济发达程度不同,同业间发展规模不平衡的现象,比比皆是,如何消除这一现象尽快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在此,建议“海峡西岸”地方商业银行按各系统所属,以各地级市或划定某一发达经济区域为范围,各自组建独立分行,后将各个分行按照系统归属串连成线,建立各系统总行股份制公司, 在此系统上各总行是一级法人单位,各个系统分行亦是一级法人单位, 但总行拥有对所属系统独立分行的控股权,这样通过实施多级法人制,一方面可以减少平时总分行制上下级之间多余的管理流程,迅速提高商业银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改变地方行政隶属关系为总行控股关系,增强地方商业银行自主经营权力,壮大发展规模,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提高抗风险能力及国内同业竞争能力。
3、规范公司治理组织结构建设
规范公司组织结构建设,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的前提条件。因此,地方商业银行首先要将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任职为董事,按《公司法》规定保持董事会的独立性,同时要建立,如:风险管理、审计、信贷和薪酬委员会等辅助和监督董事会决策的专门委员会,以提高董事会决策的规范性和合规性,此外,还应建立董事会效率评价和董事个人责任追溯制度,以保障董事会成员规范履职。其次,要充分发挥监事会监督职能,在确保其成员未与董事成员互兼的前提下,要积极引进外部监事制度,使监督更具公开和民主化。同时,要充分发挥监事会双向监督的作用,加强对业务和财务的审计监督及对管理层和员工行为的监察,建立可以追究董事(董事长)和行长(经理)责任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使监事会的监督职能符合《公司法》规范要求。第三,建立合理薪酬激励和约束机制,彻底改变按行政级别和人员平均分配的做法,实施以绩效考核或年薪工资及年底股票期权奖励等新收入分配体制,再辅于审计、监督、处罚等内部约束制度,并与激励措施对等起来,从而通过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激发起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随着住房商品化进程,住房置业担保行业经历了市场培育的发展初期(2000-2002年)、政策拉动的行业快速成长期(2003-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波动期(2008年)、后金融危机的发展期(2009-至今)四个阶段。
2000年5月住建部下发“建住房[2000]108号文”《住房置业担保管理试行办法》,明确置业担保作为支持个人住房消费、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保障债权的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住房置业担保行业应运而生。由于住房置业担保行业执行市场准入机制,原则上一个城市只设一个担保公司,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行业壁垒。
1.市场培育的发展初期(2000-2002年)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住房消费,促进住宅建设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的重大部署,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仍存在消费者有贷款需求欲与银行贷款安全得不到保证的矛盾。从具体操作来看,存在连带担保、全程一般保证、阶段性连带保证的担保方式。作为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担保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开拓业务、改革创新、为社会提供专业精良的服务,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这一阶段住房消费多采取财产保险方式,银保合作格局难于打破,业务规模难于形成。
2.政策拉动的快速成长期(2003-2007年)
随着房地产行业发展,市场容量提升,《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进行政策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实施担保及保险双轨制后,公积金政策性贷款业务增长明显成为行业核心业务。一些地区还先后出台了中低收入家庭担保贷款额度提高、降低担保费用、增加还款保障等优惠措施。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住房置业担保的出现激发了市场的有效需求,扩大了市场,增强了房地产行业的活力。但这一阶段仍存在科学确定担保服务收费标准、风险保证金税前提取、建立全国性的置业担保体系等问题。
3.全球金融危机的波动期(2008年)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房地产行业受到较大冲击,房地产价格及成交量出现下滑,行业风险凸显,置业担保行业风险及盈利模式受到重新审视,内生的制度建设得到加强。
4.后金融危机的发展期(2009年至今)
2009年至今的后金融危机阶段,政府强化房地产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各类调控政策频繁出台,随着拉动内需(2009-2010年)、限购调控(2011-至今)等行政手段的运用,不同区域呈现差异化发展态势,住房置业担保行业不确定性逐渐增加。(见图1)
二、住房置业担保业务发展方向
住房置业担保行业定位于服务贷款人、公积金管理中心及银行类金融机构,以客户满意为价值导向,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专业化房地产金融服务机构。
1.客户及业务品种多元化
住房置业担保业务由零售业务向大客户渗透、融资性贷款担保成为新业务增长点,市场份额提升。住房置业担保核心业务为房地产贷款连带责任风险集合,经营活动运用大数定律(即总损失分布分散程度随被保风险集合增大而下降效应)进行风险识别、计量、产品设计、风险控制,通过保费政策、偿付政策、业务品种政策、安全资金政策等决策技术,实现业务流程标准化、模块化,形成内、外部价值链整合。依托置业担保业务及资本投资业务两个管理平台实现业务驱动。其中担保业务涵盖风险性业务及服务性业务两个模块。风险性业务涵盖合同管理、物流传递、业务受理、业务审核、抵押物管理、逾期代偿、债权管理、法律诉讼、客服中心前台管理。服务性业务涵盖货币资金管理、提存准备金管理、投资性房产管理。
2.业务交易模式安全化
住房置业担保企业担保收、退费及代偿采取非现金交易模式,资金封闭运行,保持资金和业务同步安全交易。担保机构卓有成效的专业化风险管理以及在房产处置方面的优势,能进一步屏蔽各类住房贷款风险防范。
3.内外部环境信息化
通过信息化建设,优化内外部环境,不断提高管控能力。搭建融资担保抵(质)押登记公示和查询平台,实现同产权管理信息系统、银行征信系统互联、互通,为担保债权的保护和追偿提供必要支持。
4.风险预警指标化
逾期代偿、抵押物价格波动及灭失、提前还贷、信用违约、流动性、利率等经营中各类风险累积效应显现,逾期代偿逐年增加,风险逐年积累。通过逾期催缴、责任准备金建立、计提、回转、核销技术进行风险控制,建立预警监控以拨备率(担保准备金余额/担保余额),拨备覆盖率(担保准备金余额/担保代偿余额)量化指标风险预警。(见图2)
图1:担保公司2000-2011趋势
图2:逾期代偿与回收
三、住房置业担保行业发展路径
目前,全国住房置业担保行业组织形式分为上海(股份制公司)模式及北京(事业单位)模式。上海模式公司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制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公司管理层形成治理架构;北京采取隶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事业单位组织形式,通过关联交易的业务委托模式。
1.置业担保企业化发展路径:房地产中介服务业——房地产金融服务业——资产管理型公司(类保险公司)
住房置业担保企业实施产品开发、资产运用、资本、红利的LACD综合管理,以提供房地产金融服务为专业核心服务。运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ALM ),确定风险资产规模及对冲方式,围绕担保业务对各类资产采取严格有效动态贷后分类管理。通过分类计提风险拨备、坏账准备,足额进行财务风险准备提存,封闭专户管理。
建立、完善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建立再担保保障机制即住房置业担保公司(分出人)在再保险人(分入人)处投保的行为,通过改变风险资产损失概率分布转移风险到再保险人身上,减少住房置业担保技术风险从而扩大担保能力。再担保转移损失概率分布可由多种方式加以限定,形式可采用住房置业担保业务单个风险片段也可部分保险业务量片段或者是全部担保的片段。具体可按被保损失分布特征或实际出现的损失采用比例再担保和非比例再担保两种形式。商业保险公司或全国性住房置业再担保公司成相关产品上述目标选择之一。
在平衡安全、流动、盈利基础上适度开展专业资本投资业务,货币资金作为住房置业担保公司原始生产要素主要满足法律和技术性要求。根据现行住建部及银监会资本监管要求,置业担保贷款余额规模同资本金形成30倍杠杆比率、融资性担保规模同资本金形成10倍杠杆比率,公司自设立面临着货币资金注入、管理。同时担保核心业务担保费采取一次性趸收,收支的非同步性形成经营性现金流,沉淀大量货币资金。资本运用由担保产品谱扩展到全金融产品谱确立资产池,形成股权、债权、投资性房产及非周期性资产配置,提高资产盈利性。根据资本运用两个主要要素数量和时间确定周期,即资产持有规模同时间匹配运用标准水平组合配置资产。设立专门投资机构或采用社保基金管理模式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投资。对抵押贷款进行分类,实现资产证券化。抵押贷款证券化,即对各类抵押贷款期限、利率、债务人资信状况进行分类组合,形成资产包确定以债券形式向投资者发行。住房置业担保公司通过向公积金管理中心及银行类金融机构购买M BS资产实现资产优化,实现公司同资本市场连通。
目前,住房置业担保公司投资人多为政府职能部门和房地产企业法人,股权结构单一,制约完善公司治理、机构规模小、资本不实、抵御风险能力不强成为公司发展瓶颈。上海市住房置业担保有限公司已通过上海地产集团上市公司实施证券化,打开资本市场大门解决了投融资难题。住房置业担保公司同资本市场连通成为行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2.置业担保非企业化发展路径:住房置业担保和住房公积金共同承担中国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支付;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2(5)-0046-04
网上银行在我国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初具规模,成为各大银行争夺市场的有力武器,基本上形成了以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外资银行为主体的竞争格局,而资源少、起步晚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到7万亿元,同比增长46.4%,电子商务交易额连创新高对在线支付产生了巨大需求,为网上银行业务实现快速发展培养了深厚的土壤。人民银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上线,为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系统与各大中型商业银行网银系统互联互通提供了平台,也为地方性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网银业务提供了机遇。通过深入调查16家商业银行网银业务发展的基本情况,本文剖析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业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索适于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网银支付业务的战略和路径。
一、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支付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一)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建设起步晚、业务发展相对滞后
中国银行于1996年投入了网上银行的开发工作,其后,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也随即推出网上银行服务,中国网上银行逐步发展起来。2002年底,大中型商业银行均已开通网银业务,并通过总行一点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而以北京银行为代表的地方性商业银行是从2003年9月开始陆续发展网银业务。而甘肃省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发展明显落后于发达省市,兰州银行于2010年下半年开始办理网银业务,并于2011年初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甘肃银行尚未建立网银系统。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处于发展的基础阶段——“基本的网上银行”,主要是将传统的银行柜面业务克隆到互联网上,实现方式遵循传统业务的流程规定和制度,该阶段的网上银行更像是自助式的网络柜面终端。而大中型商业银行网银已处于第二发展阶段——“可定制的网上银行”,根据用户信息对用户进行群体划分,并设计相应的网上银行产品。相比之下,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滞后于大中型商业银行,难以满足支付业务不断发展的需要。
(二)网银业务竞争激烈,地方性商业银行在夹缝中求发展
大型商业银行凭借在传统银行业务领域积累的资本实力、资产规模、网点数量、客户资源和社会认知度等方面的优势,在网上银行业务领域体现了很强的竞争实力。据艾瑞咨询和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1年,大型商业银行网银账户数占全国的81.5%,网银交易量占全国的82.1%。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网银业务,很快占据了一席之地,弥补了网点资源不足的限制,综合竞争力在不断增强。以招商银行为例,依托于其优异的个人金融业务基础,以及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个人网银服务,使其网银业务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表现突出,2011年,招商银行个人网上银行账户规模占全国个人网上银行账户规模的10.3%,仅次于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业务量占比很小,经营范围局限于当地,尚不具备全国范围的影响力。数据显示,全国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网银账户、交易规模市场份额均不足全国的10%,而甘肃省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账户、交易规模不到全省的3%。
(三)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对柜面业务的替代率较低
目前,各大中型商业银行网银系统整合了几乎所有的传统业务,同时提供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新兴服务。根据各银行2011年年报和《2011年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大型商业银行网银对柜面业务的替代率均超过62%,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网银对柜面业务的替代率超过80%,大大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减轻了网点柜面压力。而地方性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仍以基础业务为主,对传统经营依赖性依然较强,除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少数银行能达到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水平外,大多数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柜面替代率为50%左右,主要业务以查询、转账、缴费等业务为主,网上银行对柜面业务的替代效果并不明显。
(四)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应用推广较为缓慢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可实现各商业银行网银系统的互联互通,跨行资金汇划实时到账,为地方性商业银行提供了与大中型商业银行提供了平等竞争的平台。2011年,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清算资金量占全国网银交易金额的0.07%,截止2011年底,直接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为120家,其中地方性商业银行98家,而地方性商业银行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处理的业务笔数占总笔数的14.68%,清算资金量占总量的15.66%,业务发展较为缓慢,对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业务发展的支持作用并不明显。
二、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网银支付业务的SWOT分析
地方性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的发展面临多样的金融环境变化,主要包括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上线、非金融机构支付牌照发放、手机支付发展以及第三方支付首次获批进入基金领域,金融环境的变化给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网上银行带来了机遇,网上银行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技术标准将日益完善;同时也给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网上银行带来了挑战,大中型商业银行占据绝对优势的市场格局难以改变,而第三方支付将涉足更多银行垄断领域,对网上银行业务形成冲击。
(一)优势分析
1、经营机制比较灵活,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地方性商业银行实行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具备比较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经营机制比较灵活多样。比起大中型商业银行从总行到支行的多层结构,结构相对简单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网银业务可以轻松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需求、统一系统”。
2、有成功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可以借鉴。信息化建设方面,各大中型商业银行对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信息化服务渠道进行开发和升级,这为地方性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成功经验和借鉴模式。
3、具备良好的政策、经济和文化环境。一是监管部门高度重视银行业信息化建设,2011年出台的《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为地方性商业银行网上银行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增长是网上银行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到7万亿元,同比增长46.4%;三是个人财富的增长以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为网银支付创造了前提,2011年全国个人网银交易规模同比增长43%,约占全国网银交易总额的20%。
(二)弱势分析
(1)网点规模限制业务发展。与大中型商业银行相比,地方性商业银行规模的不足将制约网上银行客户群的有效扩大。受用户消费习惯和网上金融环境的制约,网上银行业务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物理网点的支持。尤其是较复杂的投资理财业务,需要和银行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网点不足必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网上银行业务开展。
(2)创新水平有待提高。近十多年来,地方性商业银行尽管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其业务经营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业务创新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创新业务占地方性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平均比重不超过10%,不能成为拉动业务和业绩增长的主导因素。
(3)专业人才相对短缺。网上银行业务发展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而银行间激烈的人才争夺造成部分人才的流失。大中型商业银行有巨大的人力资源储备,人才的不足将制约地方性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
(4)技术投入不足。在确保资金安全和提升用户体验方面,地方性商业银行的技术投入不足,网上银行互动性较差,用户体验较难提升,以致部分地方性商业银行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办理的支付类和信息类业务超时现象严重,影响了业务的实时处理和客户资金的及时到账。2012年8月,甘肃省3家地方性商业银行的支付类业务超时率均高于4%,4家地方性商业银行的信息类业务超时率高于10%。
(三)机遇分析
1、网银用户对网银的满意度提高。满意度的提高得益于两方面:由于网银支付自身安全性和便捷性的提升以及各商业银行对网银产品的创新使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得到满足,网银用户对最常使用的网上银行满意度也随之上升。
2、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实现网银系统互联互通。发展网上银行是地方性商业银行突破机构网点限制、缩短与国内外商业银行差距的有效途径。对地方性商业银行的支持体现在:一是为地方性商业银行提供了与大中型商业银行平等竞争的平台和机会;二是实现了实时跨行转账和跨行账户查询,促进地方性商业银行提升网银服务水平;三是地方性商业银行通过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可进一步拓展网银支付业务种类。
(四)威胁分析
1、大中型商业银行的垄断格局难以打破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将网银互联,但大中型商业银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设置技术门槛,不支持与地方性商业银行客户签订授权支付协议和账户信息查询协议,导致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参与者之间部分业务无法实现互通处理。截止2011年底,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直接参与者中不能发起和接受借记业务的银行有19家,其中地方性商业银行16家,不能发起借记业务的银行有12家,其中地方性商业银行9家,支付业务办理受到影响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合计25家,占直接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地方性商业银行的25.5%,导致这些地方性商业银行只能被动接受其他银行机构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发起的网银借记业务和账户查询业务,只能被他行查询、为他行支付。
2、第三方支付的优势地位难以改变
2011年,人民银行发放了107张《支付业务许可证》,支付宝、财付通、银联等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准从事支付业务,目前第三方支付在市场上的优势地位仍然难以改变。而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网上支付业务大多为项目驱动型,是为了配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具体需求,而不是主动发展网上支付业务,而且地方性商业银行是否发展网上支付业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发卡量,只有用户规模足够大,银行才会更加重视网上支付业务。由于目前绝大多数地方性商业银行网点较少,经营范围仅限于当地,用户数量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规模,加上网银系统建设较晚,不利于网上支付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3、手机银行对网银支付形成冲击
2011年,手机银行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手机上网大环境逐渐形成,移动互联网产业链趋于健全,用户习惯也逐步养成。各大银行积极推广各项手机银行业务,开发创新应用,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开展各种优惠活动,手机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对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网银渗透有一定的削弱作用。
三、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业务发展的路径探讨
网上银行已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要分销渠道,面对同业之间激烈的市场竞争,地方性商业银行可以凭借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提供的平台,大力发展网银业务,丰富业务种类,拓展业务领域,增强自身竞争实力,在网银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
(一)重视网银业务发展,加快网银建设步伐
根据《2011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实现了持续增长,个人网银用户对网银的使用深度不断增加,企业用户对网银的使用率和活跃度得到进一步普及,成为很多企业日常运营的首选。面对如此巨大的发展潜力,地方性商业银行应积极调整发展思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网银系统建设途径:一是具备软硬件条件、技术研发实力较强的,可自主开发建设网银系统;二是软硬件条件和研发实力较欠缺的,可基于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或城商行资金清算中心共享网银系统的方式建设网银系统,克服技术研发弱势、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在短时间内建设自己的网银系统。
(二)以用户为中心,突出个性化服务
只有正确把握网上银行的定位,才能更好的利用网络渠道,推广银行产品。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业务发展应向第三个发展阶段——“个人化网上银行”努力,建立以用户为导向的系统、应用结构、程序和策略,用户可实现自助服务、产品选择和决策支持,银行可以收集并了解用户的消费习惯以及他们愿意使用的服务方式,并对用户进行细分,然后提供针对某用户的、专有的产品和服务,该阶段的网上银行建立的是“真正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贴身服务,可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加强银行的竞争力。充分借助微博营销、邮件营销等新兴的网络营销方式,突出个性化服务,个人网银重点改善用户使用体验,优化理财服务,渗透日常生活;企业网银重点增加企业理财、国际贸易结算、电子商务等服务,多挖掘中上游产业的结算需求。
(三)完善系统功能,丰富业务种类
地方性商业银行在建设网银系统时要认真权衡安全性与易用性二者之间的关系,要把资金安全和方便客户放在首位,二者不可偏废,利用技术手段确保网银既安全又易用。根据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统计数据显示,地方性商业银行目前办理的网银贷记业务基本都是汇兑,网银借记业务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办理的不足2%,而且有25家地方性商业被动接受借记业务,不能主动发起借记业务。地方性商业银行要加强与辖内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与其他银行签订授权支付协议和账户查询协议,实现他行账户查询和从他行账户支付,为客户提供便利,改善客户体验,充分发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在小额支付方面的优势。
(四)加强行业间合作,扩大网上支付领域
地方性商业银行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便可支持网上支付、电子支付、移动支付等新兴电子支付业务。同时,地方性商业银行可以积极与电子商务网站、第三方支付服务组织磋商协作,不必过于担心第三方支付服务组织会抢占银行蛋糕,双方应以一种互利共赢的方式共同推动网上支付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利用第三方支付服务组织庞大的客户资源和在市场上的优势地位,扩大网银用户群体,拓展网上支付的领域,还可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大力发展手机银行等移动支付业务。
参考文献
[1]盖锐.试析我国网络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05,(10):133。
[2]陆春华.我国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
[3]卢凯.网络银行发展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经济师.2005,(8):233-234。
[4]杨敏茜.关于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的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0,(6):14。
[5]周莉萍.数字经济大潮中网络银行的发展战略[J].集团经济研究,2005,(4):39-40。
The SWOT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ommercial Banks' Online Banking Payment Business
XU Hualong
(Lanzhou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Lanzhou Gansu 730000)
第三方支付主要影响发展策略
一、第三方支付的概念
第三方支付是以城市化发展为背景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支付手段和信息交流的平台,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产物,是电子支付的一个分支。当前,第三方支付在学界内还未被权威定义,在个别团体中其定义的解释也多种多样。其中,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将第三方支付定义为独立于电子商务商户和银行、为商户和消费者提供支付服务的机构。
第三方支付可以按不同方式被划分。从经营策略上看,可以分为互联网型第三方支付、金融企业型第三方支付两种类型;从运营模式上看,可以分为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有电子交易平台支持的第三方支付、有电子交易平台担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三种类型。从技术上看,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支付网关接口,可以打包连接不同银行,为商户和消费者的交易提供便利;从功能上看,为交易双方提供了一个安全、可信的平台,解决了网上交易“囚徒困境”的现象。总得来说,第三方支付的出现,对解决电子商务中信用缺失和接口成本两大问题有显著效果,是顺应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受到影响
由于商业银行利差在经济发展中逐渐缩小,因此,中间业务收入特别是支付业务收入在银行盈利来源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在第三方支付出现之前,商业银行一直独占支付结算市场。然而,第三方支付平台凭借不断延伸业务领域,以较低甚至免费的价格、独特的交易担保功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与应用银行卡划款的直接方式相比,第三方支付更受消费者欢迎。显然第三方支付削弱了银行卡的支付功能、挤压了银行卡的网上交易空间。
(二)商业银行潜在客户减少
最初,商业银行在支付方面具有两大核心优势:一是能抓到最终的客户;二是具备支付结算的网络和通道。但是,目前第三方支付对这两大优势有突出影响和冲击。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司拥有的客户数量庞大,且客户黏性较强。随着第三方支付改变原先依附商业银行网关、只提供付款通道的做法,转向使用自己的虚拟网关、直接获得客户相关信息,这就使得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遭到第三方支付的瓜分。个人注册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主流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用户数以亿计,企业客户也达到数十万户。
(三)对银行存贷款具有分流效应
从存款业务的总量来看,由于存在漏出效应,即使第三方支付平台中的部分资金会以各种形式回流到银行系统,商业银行的存款来源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削弱。以支付宝沉淀存款为例,目前日均余额仅在数十亿数量级,虽然尚未对商业银行形成冲击,但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高速发展,保险、基金等领域被拓展,预期还将对存款的“投资”功能形成分流和竞争,其潜在威胁不容忽视。同时第三方支付开始打造中小企业和商户的网络融资平台,以适应中小企业的“小”、“短”、“频”、“快”的需求特点,这些打造是随着产业链上下游交易行为和资信记录的全面掌握而制定的,为此产生不可低估的竞争力与成长性,因此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构成竞争态势。
(四)第三方支付使客户行为模式产生了新的变化
客户由于习惯了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方便、快捷和人性化的服务,对商业银行服务质量会有更高的要求。降低一些行为和规定的容忍度,这对于经营风险为主的机构来说,风险控制文化已渗透到体制各个角落、用户体验方面的“先天不足”等现象,对银行业来说也是一个巨大挑战。
(五)第三方支付业务的交易规模给银行系统承载量带来挑战
目前第三方支付资金都是通过银行渠道来流动,而银行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受到支付交易量的大小影响。随着第三方支付业务的迅猛发展和规模愈来愈的大客户群,资金流动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变得日益重要。而第三方支付业务的正常处理与银行系统顺利安全运行因第三方支付资金流动的“管道阀值”,同时也因银行系统承载量在一定时期内的不变留下隐患。
三、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策略
(一)加强金融创新力度,完善电子货币支付系统
首先,商业银行应对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系统不断进行完善,提高电子商务流的运转效率,与市场需求结合,进一步丰富电子支付产品,加强手机支付、电话支付、在线分期付款等产品的创新实践,提升客户体验效果,增强客户黏性,巩固支付业务的主导地位;其次,加深研究不同行业的电子商务流程特点,向两端延伸现有标准化的支付产品的功能,为航空、铁路、旅游、保险、公共事业等不同的垂直行业提供个性化的电子支付解决方案;最后,可以在电子支付流程中提供资金监管、信用担保等中介服务,来确保买卖双方交易资金的安全,促进提升电子商务产业链信用等级。
(二)介入电子支付链,向零售银行业务转型
为应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强烈冲击,商业银行不应再作为网关模式下的支付公司连接银行和客户的支付链,而应不断完善本身的电子支付系统,通过拓展与客户直接相连的渠道,直接介入电子支付链,积极向零售银行业务转型。商业银行还应延伸和补充第三方支付平台自身服务触角,实现客户资源共享和业务优势互补,进而提高电子商务服务水平。
(三)拓展备付金存管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央行为防范第三方支付机构挪用客户备付金规定:支付机构只能根据客户发起的支付指令转移备付金,并需要在商业银行开立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而且只能选择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存管银行。这扩展了商业银行备付金存管业务,加强了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在诸多领域的合作,并带来了良好市场机遇。因为第三方支付平台不是金融机构,不能够办理传统的存款和结算业务,大多数第三方支付机构会选择银行作为资金托管行。所以,银行应通过利用第三方支付企业吸附资金的能力,积极争取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资金托管行身份,从而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拓宽低成本负债来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