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纺织业的发展史范文

纺织业的发展史精选(九篇)

纺织业的发展史

第1篇:纺织业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清代;贵州;棉纺织业;手工业

棉纺织技术自宋末元初传入中国,发展快速,明代开始向全国推广,其中松江、太仓的棉纺织业最为发达,“以织布富甲他郡”,山所产棉布“衣被天下”。①清前期,江苏、浙江仍是最主要的棉纺织区,同时,棉纺织业向北方推进,北方也发展起几个新的棉纺织集中区。入清以后,清政府提倡兴“纺织之利”,在一些棉纺织业不太发达的地区,地方官府还亲自倡率,出资雇募工匠,向当地农民传授纺织技术,这些都大大的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分布不平衡。特别是到了清代,封建社会已进入晚期,显赫了数千年的官场手工业终于走向衰落,民间手工业,特别是农民家庭手工业则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已有了巨大的变化,再加上至清代初期,政府中一部分杰出的官吏因地制宜,从贵州当时手工业生产的实际出发,制定并采取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有效措施,使得棉纺织业与农业分离,使偏远落后的贵州农村手工业出现了新的局面。

在湖北荆州府的沙市及其附近种植棉花的土地较多,当地百姓多靠种植棉花和纺织为生。可见沙市算是中国西部一个较大的棉纺织业中心。在十八世纪中叶,由于在西南四川,贵州等地棉纺织业还没有兴起,故西南城乡居民的衣服大部分是从沙市运送贩卖过来的棉布所做。据史料记载,在十八世纪四十年代前后,仅仅沙市布匹贵州每年需要购进的就有千亿万匹。随后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因政府对棉纺织业的不断鼓励与倡导,贵州的棉纺织业才渐渐的兴起并发展。②

贵州棉纺织业大力发展的时期是在清代。清代贵州手工业生产中棉纺织业已经与农业分离出现专业化的生产,从而引起当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农家纺织成为收入的基本来源。随着地区开发、航路开辟,使得贵州等地交通得到较大的改善。贵州产棉不多,棉花主要从湖南、四川输入。其棉纺织业集中在遵义、安顺两府。遵义县东北乡是当地出产棉布最多的地方,据史料记载:居民“多以织布为业”,所织有大土布、小布、觜布、扣布等种类。③而黔南独山州“女工纺织,自六七岁学纺纱,稍长即能织布,染五色,砧杵声辄至半夜,以布易棉花,辗转生息”。④安顺府作为当时贵州棉纺织业的主要产区,各县都生产棉布,因花色、品种繁多,在棉纺织业得到较好的称道。清代是贵州的棉纺织业得到迅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贵州安顺一带纺织业得到大力发展,很多诗文都有所记载;据史料记载,可大致得知纺织开始的煮丝织茧之法:

煮茧取丝

千头万绪乱纷纷,抽得丝头便不棼。天滚纺车流水似,日斜犹有茧香闻。

两车旋转快如风,无数冰丝上导。从此七襄成织锦,东人杼轴不曾空。

套茧

茧缫丝处处忙,都云贩茧可为裳。从兹指上添生活,赚得丝丝入锦筐。

络丝

轻风轧轧度窗纱,万缕柔丝上络车。最爱一枝斑管转,有人看到夕阳斜。

攒丝

一丝攒合两三丝,绸织双丝此恰宜。一架手车容易转,最难学是上时。

络纬

四壁风清络纬鸣,闺中懒妇不须惊。任渠起坐兼行故,一一都能信手成。

牵丝

手握柔丝百道缠,往来牵挂贵无愆。此中妙巧谁能悟?交手三有秘传。

扣丝

千丝万绪乱纷陈,梳剔如何得尽匀?看到丝丝齐入扣,方知妙手有经纶。

刷丝

八尺经丝绾辘轳,一番梳刷有工夫。更怜匹练光如许,犹问经丝错也无。

再扣丝系综

再将竹扣手中披,扣毕还须综系丝。综马综签珍重捆,莫教两综有差池。

上机度梭成绸

上农夫食九人多,衣被全家利过他。寄语深闺诸,日长无事莫停梭。⑤

由以上安顺地区煮丝织茧之法可以看出,当时棉纺织业的主要经营方式仍停留在个体性质的家庭手工业阶段,即纺织机等生产工具用料粗劣,结构简陋。清代贵州等地生产工具发生了一定的革新,生产工具的革新促进着生产技术的改进,为贵州棉纺织业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到了清朝末期又随着分工细化,生产者的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到,加大了生产者收入,也一定的刺激了棉纺织业的发展。贵州桐梓县,“道光初年,邑织双丝,名曰桐绸,贩至汉口、苏州,立同兴号,每年不下十万匹。其间河南、四川运茧种来货绸而去,通计岁有数十万金”。⑥

康熙时期仅思南府就到处种植棉花,城乡居民大都以纺纱织布为业。随着棉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到乾隆时期,基本半个贵州省都生产棉布,主要集中在都匀、思南、石歼、思州、黎平五府。可见清代是贵州纺织业发展较快的时期,在都匀独山等地,城乡居民都擅长织布,交易市场不断扩大,竟有三十五处之多。城乡居民间用布交换棉花,以平衡商品之间的供需。

商品经济的繁荣还表现在在独山府一天之内交易市场竟分为早市、中市、晚市。⑦这在贵州工业史上从未出现过。

随着交易市场的扩大,商品流通也逐渐扩大,这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有助于改变农村自然经济。于是大量的织布作坊出现的贵州省的各个地区,织布业因此得到较大的创新与发展。贵州以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也随之逐渐解体。道光十五年,郎岱士绅宋毓茂、朱子云、张憋德、张一清四人分别集资180两银子总共720两作为资本,用来购置棉纱和手工机床开设了织布机房,从现在的织金等地招聘织布手艺好的手工者到郎岱织布带徒弟传织布手艺。与此同时,织布坊还经营以纱换布的业务。仅在纺织业开创三四年的时间,当地大部分妇女都学会了并且熟练掌握了织布手艺。所产的棉布还畅销晴隆、大方、水城的邻近的商品市场。普安处四搭之冲,随着棉纺织业的兴盛,多有外省商贩到贵州从事布匹、纺织生意。当地人见外商获利较大都争相效仿。安顺是当时较大的一个棉花市,当地妇女都在规定时期在城内西街用纱换棉花。黎平土地肥沃,山土多种木棉,加上当地苗族妇女善纺织,当地百姓都以织红为主业,于是在贵州出现了专以棉花、棉布为贸易的集市。可见黔南等地植棉普遍。相比黔南,黔北略有不足。遵义本地没有棉花,其棉花多有湖南常德贩卖过来,织家买棉花后同纺家交换纺线,一两的棉花织好后可以多赚两三钱。因此纺、织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可见清代贵州的棉纺织业已具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形态。⑧(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本文属于贵州财经大学2012年度在校学生科研资助项目,课题名称“清代贵州农村手工业发展研究”

注解

①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3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357页

②彭泽益.《清前期农副纺织手工业》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四期

③道光《遵义府志》卷17

④乾隆《独山州志》卷3

⑤《安顺府志》卷五十三.艺文志十

⑥民国《桐梓县志》卷9

第2篇:纺织业的发展史范文

一、近代纺织工业兴起的原因

中国近代纺织工业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不断侵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出现的。具体来说,它的兴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1洋布、洋纱的大量输入,使中国传统手工纺织业受到严重打击,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造成了劳动力市场;同时,纺织品商品市场的发展,为近代纺织工业的兴办创造了条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凭藉天津、北京条约,不仅继续在通商口岸大量销售洋布、洋纱,而且不断向中国内地渗透,行销日广。据统计,1842年中国常年的进口总值中,棉制品仅占8.4%,1867年上升为21%,到了1885年就以35.7%的优势跃居进口贸易的第一位(注: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第8-9页)。这种状况极大地排斥和打击了中国土制棉纺织品的生产与销售。洋纱以其质优价廉很快挫败土纱,成为中国手工织布者的首选之物。这样一来,手工纺纱者大量减少,手工织布者在洋布的冲击下也日渐减少,中国的手工棉纺织工业不再依赖农业。其结果是,农民劳动力大量过剩,手工业者成群破产,成为兴办近代纺织工业及其近代工业所需的廉价劳动力。与此同时,大批原来纺纱织布以自给的人,成为纱、布的消费者,商品市场上的纱、布流通量扩大了。纺织品市场的日益发展,为兴办近代纺织业创造了条件。

1.2洋布、洋纱的大量输入,也使洋务派官僚感到财源不保,白银外流,认为只有购置机器,设立布局,才能保我利源,堵塞漏卮。李鸿章指出:“英国洋布入中土,每年售银三千数百万,实为耗财之大端。……亟宜购机器纺织,期渐收回利源。”(注:李鸿章全集.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第5册,第2684页。)又说:“自非逐渐设法仿造,自为运销,不足以分其利权,盖土货多销一分,即洋货少销一分,庶漏卮可期渐塞。”(注:李鸿章全集.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第3册,第1339页。)为此,李鸿章积极筹建上海机器织布局,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近代棉纺织企业。张之洞较李鸿章的认识更为深刻,更为焦虑不安。他在给光绪皇帝的《拟设织布局折》中说:“窃自中外通商以来,中国之财溢于外洋者,洋药而外,莫如洋布、洋纱。……考之通商贸易册,布毛纱三项,年盛一年,不惟衣土布者渐稀,即织土布者亦买洋纱充用,光绪十四年(1888年——引者注)销银及将五千万两。……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反为外洋独擅之利。耕织交病,民生日蹙,再过十年,何堪设想!”因此他提出:“今既不能禁其不来,惟有购备机器,纺花织布,自扩其工商之利,以保权利。”(注: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第一辑下册,第907-908页。)1888年,张之洞决定在广东创办纺织厂。不久,他由两广总督调任湖广总督,遂将纺织厂移到湖北筹创,先后建立了湖北纺织四局。

1.3西方近代纺织技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对一些买办、地主、商人和手工工场主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量,他们或是仿造纺织机械,或是直接投资购买西方机器办厂,从而导致了民族资本纺织工业的兴起。如华侨商人陈启沅早年在南洋经商之时,曾遍历各埠,对机器缫出的厂丝之精美极为羡慕,从而“考求机器之学”。回国后,他于1872年在广东南海县仿造机器,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开中国近代民族纺织工业的先河。上海买办黄佐卿则于1881年投资10万两,从法国购进缫进车100台及其它辅助设备,创办公和永缫丝厂,成为上海民族资本机器缫丝业的先导。

综上所述,西方近代纺织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洋布、洋沙的大量输入中国,使棉纺织手工业受到严重打击,但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兴起。

二、近代纺织工业的兴办

纺织工业包含许多行业。即使在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兴起时期,也有缫丝、轧花、纺织机器制造、毛纺织、棉纺织等行业。

近代纺织工业发端于缫丝业。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仿造法式双捻直辖式丝车,取名“机汽大偈”。其基本特点是使用蒸汽锅炉,把蒸汽通过蒸汽管输送到各缫丝工作台上煮茧,大大提高了缫丝质量和产量。该厂投产3年,盈利丰厚,影响日广,南海等县民营机器缫丝厂随之相继出现。到1881年,广东有10家缫丝厂,2400台丝车,每厂有工人四五百人。同年,上海公和永缫丝厂诞生。1887年,法国向中国订购生丝,出口增加,公和永缫丝厂的丝车由100台扩展到900台。到1894年,上海有机器缫丝厂12家,丝车4000余台,年产丝4400担。据不完全统计,1894年全国机器缫丝厂有120家,丝车3万多台,工人3万余人,工人总数占10余种新工业的一半。(注:中国近代纺织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上卷,第17页。)这种情况表明,机器缫丝业已成为近代纺织工业的一支排头兵。

轧花业也是较早引进机器生产的行业之一。1876年前后,上海奉贤县程恒昌创建轧花厂,拥有轧花机100台,柴油发动机5台,工人224人,是中国最早的动力机器轧花厂。此后,较著名的有宁波通久源轧花厂,成立于1887年,引进日本机器,聘请日本技师,雇佣工人三四百人。在上海,1891年前后相继成立了棉利公司、源记公司、礼和永等轧花厂。仅上海、宁波两地在1895年就拥有240余台动力轧花机,工人1200人左右。动力机器轧花业初步形成。

随着缫丝业与轧花业的兴起,中国纺织机器制造业应运而生,但当时还处于仿制洋机器阶段。上海永昌机器厂是最早仿制缫丝机的工厂,成立于1882年。该厂仿造意大利式缫丝车及丝厂用的小马力蒸汽机,产品畅销于江苏、浙江、山东等地,为这些地区机器缫丝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张万祥锡记铁工厂则是最早仿制日本式轧花机的工厂,成立于1887年,其产品在最盛时供不应求。因轧花车畅销利厚,许多铁工厂也陆续购进车床仿制,并有所革新。

上述这些企业,就性质而言,属于纯粹商办的纺织企业。而毛纺织、棉纺织企业,在近代纺织工业兴起时期则属于官办、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性质。

毛纺织企业的创办,当时仅有甘肃织呢局一家。1876年,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拨款20万两在兰州筹建,从德国购进蒸汽机2台、毛织机及其配套设备56台,并聘请德国技师13人。1880年9月建成开工,日产呢绒145米左右。1881年,全年共生产呢绒1.8万米左右,但销路不佳。1882年冬,德国技师合同期满回国,次年即发生锅炉爆炸。这家官办企业就停工歇业,近代毛纺织业在其草创阶段只昙花一现即行夭折。此后25年里,中国再没有出现新的毛纺织厂。

棉纺织业的创办起步最晚,但后来居上,迅速发展成为近代纺织工业的主体。上海机器织布局是一家官督商办、规模较大的棉纺织企业,创设于1876年,实际筹创始于1878年。历经12年周折,终于1889年12月28日试车,1890年投产。该厂共有纱锭3.5万枚,织机530台,工人约4000人。织布局开工后,营业甚盛,纺纱利润尤厚。据翁同和《翁文恭公日记》1893年5月10日所记:织布局每月获利1.2万两。李鸿章为大利所诱,决定大规模扩充纺纱,令出使英国大臣速购纱机百部。不料新机订购未妥,织布局于1893年10月19日发生严重火灾,延烧全厂,损失70余万两。访局被焚后,李鸿章急图恢复,并于1894年9月部分建成开工,改称“华盛纺织总厂”。在上海,由官商合办的棉纺织企业则有华新纺织新局,成立于1891年,有纺锭7000余枚,1892年增加2000余枚,1894年增设布机50台。据统计,至1895年,上海共有棉纺织厂7家(包括被毁的上海机器织布局),纱锭约21万枚,布机2300台。(注:中国近代纺织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下卷,第8页。)在武昌,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局是当时一家规模较大的官办棉纺织企业。该厂于1892年底正式开车,设备有布机1000台,纱锭3万余枚。该厂纺织的棉纱、棉布“甚合华人之用,通行各省”,因而“利源日广”。只是该厂从筹办起就靠官方贷款维持,以致形成沉重负担,而织布局所得利润又被张之洞用于补助铁厂及枪炮厂,使织布局的发展举步维艰。此外,张之洞在甲午战争后还相继建成纺纱局、缫丝局、制麻局,与织布局合称“湖北纺织四局”。

近代纺织工业兴办的状况表明,至1894年甲午战争,以棉纺织工业为主体的近代纺织工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和商办的格局。

三、近代纺织工业兴起的历史作用

近代纺织工业的兴起,为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初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它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3.1近代纺织工业的兴办,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作用。如前所述,洋务派官僚兴办纺织工业的动机除了追求利润之外,就是为了保护利权,堵塞漏卮。而一些具有“实业救国”思想的有识之士,更有与外国资本势力“商战”的意图。参加过上海机器织布局筹建的郑观应提出:“方今之时,……筹一暗收利权之策,则莫如加洋布税,设洋布厂”,“自织洋布,以与之抗衡”。他还上禀李鸿章,请“给十五年或十年之限,饬行通商各口,无论华人洋人均不得限内另自纺织。”(注:转引自陈梅龙.论晚清上海机器织布局的性质.近代史研究,1986(3).)鲜明地提出了限制洋人设厂的问题。结果,李鸿章给予了十年专利权。这一“十年专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抵制外国资本势力的作用,打击了洋人试图在中国公开设厂的阴谋。1882年,美商丰泰洋行经理和英商祥生般厂经理集资在上海办纱厂,就被当时的两江总督左宗棠所禁止。1888年,日本资本家在上海筹建轧花局,李鸿章三令五申,指示上海道台据约与日商力争,禁止设立。甲午战争前,外国资本企图涉足棉纺织工业的尝试屡次受挫。当然,“十年专利”同时也不准华商另行设局,这样就束缚了民族资本棉纺织业的发展,削弱了抵制外国资本的力量。当时,洋布、洋纱的输入有增无减,进口额从1882年的2300万海关两增至1891年的5200万海关两,十年间增长1.3倍。而上海机器织布局年出布24万匹,湖北织布局年出布90多万匹,两者之和相当于1890年进口棉布1556万匹的7.4%。(注:中国近代纺织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上卷,第13页。)这虽然打破了国内机织布市场“外洋独擅之利”的垄断局面,但两相比较,洋务派官僚从洋商手里收回的利益,实在是九牛一毛,只起到了“稍分洋商之利”的作用。洋务派官僚“保护权利”的动机与实际效果的巨大反差,正说明他们在洋务运动中所标榜的“自强求富”是何等苍白!

3.2近代纺织企业,采用大机器生产,代表着社会生产力的新发展,引起了生产变革和社会变革。一方面,采用大机器生产的纺织企业,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很大提高。按照当时的生产水平,工人人均日产棉纱是手工纺纱的近50倍,人均机织布是手工织布的6倍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反映了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不论是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还是商办企业,都是以商品生产为目的,追求利润,因此都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在中国出现。这种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然而,这种新的生产关系从一开始,就受到封建主义管理方式的种种限制。封建衙门式的管理制度束缚了企业的生命力。政府委派的总办、督办等负责人掌握着企业用人、理财和业务经营的大权,这些人不懂得近代企业经营管理方法,更不懂纺织技术,在生产管理上依赖洋人,而在生产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过分依赖洋人,又导致企业往往受控于洋人。在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近代民族纺织工业不可能得到发展。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很难得到充分的发展,归根结底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所造成的。

3.3近代纺织工业兴起的过程,既是一次引进西方纺织技术、开拓近代纺织生产过程,也是一次训练和培养纺织工人和技术力量的过程。通过大规模生产实践,中国第一批近代纺织产业工人和技术力量开始出现。尽管那时纺织工人受封建管理制度的压迫和洋匠的欺凌,但他们在实践中掌握了生产技术,成了后来发展纺织工业的先驱。

3.4纺织产业工人是中国早期工人阶级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之一。自从国人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甘肃织呢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出现到1894年甲午战争,中国已有纺织厂79家,纺织产业工人总数达5万人,占当时全国产业工人总数15万人的1/3。正如指出:“工业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做了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注: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卷,第8页。)纺织产业工人一诞生即展开了革命斗争。1891年,上海机器织布机匠就为争取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率先罢工。1891-1911年,有记载的纺织产业工人罢工斗争达35起。这预示着中国政治舞台上一种新的重要的政治力量正在形成,将对中国革命产生深远的影响。

总之,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兴起,不仅对纺织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中国社会政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第3篇:纺织业的发展史范文

建国50多年来,我们国家纺织行业涌现出成千上万的劳模,郝建秀、赵梦桃杨富珍孙洪敏等模范人物就是他们当中的代表,他们的名字成为纺织工业时代性标志,他们的精神激励广大纺织职工不断从个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尽管他们所处时代不同,职业岗位各异,但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写下了最绚丽的篇章。正是以纺织劳模为杰出代表的无数劳动者的无私奉献和顽强拼搏,才有我国纺织工业今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时代在不断变化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劳模的结构和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差,以往,我们心目的劳模是“老黄牛”式的劳动者,大都是身处生产第线的工人,但进入新时期之后,“劳模”的外延和内涵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了新的发展。除了在生产最前沿的工人之外,我们看到了企业负责人管理者和科研人员越来越多地登上了劳模的舞台,在新的时代里向全行业乃至全社会展示着新一代的劳模精神。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杜钰洲会长在全纺劳模表彰大会上指出:“弘扬劳模精神是中国纺织工业实现历史跨越的制胜法宝。劳模精神,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同时又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美德的历史沉淀。正如总书记在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所说劳动模范不愧为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透过这次全纺劳模和先进集体的评比表彰,杜钰洲还指出,劳模精神在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发展,集中表现出以下共性

一、爱岗敬业精神。当前,中国纺织工业既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拥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建设纺织强国的高度责任感,以建设纺织强国为己任,以在具体岗位上的出色贡献为中华民族争光,是我们需要发扬的品格,这样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二、开拓创新精神。开拓创新精神是当今社会的个主题,也是新时期纺织工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时代本色。我们已经建成了世界纺织大国,但距离纺织强国的目标还有更艰巨的路程。我们需要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经验,但不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步爬行,而是要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创出自己的气派和风格,开拓创新精神已经成为当代纺织劳动模范的种价值观。

三、无私奉献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是中国纺织工人阶级的高贵品质和优良传统,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扎扎实实、任劳任怨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劳模克服各种困难,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同事,带动了整个职工队伍的进步。

四、拼搏实干精神。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实干精神是纺织劳模共同的本色,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历史是部产业工人的拼搏史,艰苦奋斗顽强拼博既是思想品质又是科学作风,众多劳模以自己创造性的业绩诠释着“拼搏实干”的内涵,给行业增添了亮色。

第4篇:纺织业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西北地区;抗战时期;手工纺织业

[中图分类号]K2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8-0044-02

自古以来,穿着问题都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西北地区向以畜牧业发达著称,有着丰富的羊毛原料。所以毛纺织品较丝绸、棉布历史悠远,毛织物相对于当地人民来说也更加实用和重要。这里的人们利用当地充分的畜牧业、农业资源,开发了毛、棉、丝、麻等手工纺织业。

一、抗战前西北手工纺织业发展情况概述

远在秦汉以前甘肃皋兰等地即拈毛成线,织褐为衣。在清代甘肃方志中有很多州县出产毡褐的记载,其中通渭出产的毛布、毛毡名列前茅,皋兰县和凉(今武威)、甘(今张掖)、肃(今酒泉)各州所产的毛褐也都备受人们的喜爱。由于甘肃大部分地区高寒缺水,“土不宜桑,种棉纺织,概置不讲,布帛之价,贵于别省”。受此种条件限制,棉纺织在甘肃只是零星的分布于若干地方。甘肃毛纺织业的发展,恰恰弥补了棉纺织的不足,成为当地民众中的重要衣被原料。

清代,西北地区的手工纺织业主要集中于陕西、新疆这两个地区。陕西方志中关于各地男耕女织和出产土布的记载比较普遍,甚至出现少量替别人织布的机匠。陕西关中、陕南均为产棉区,因此手工棉纺织业很发达。民国初年,山西有十几家棉纺织工厂。1922年,泾阳、三原、高陵、户县等地相继试办了一些纺纱工厂。这类工厂规模较小、资本少,由于受时局和资金短缺的影响,在开创一两年后纷纷停业。清代乾隆年间,在陕西地方官员大力提倡下,使一度废止的蚕桑业得到复兴,民间从事丝织的人也不断增多。新疆手工毛纺织业,早在唐代就比棉纺织要普遍,其中以阿克苏的毛纺织最为著名。至清代,由于进贡的需要和当地民众生活的需要,使得新疆毛纺织业进一步发展。而此时宁夏全省的手工业处于分散、细小的经营状态,致使宁夏手工纺织业几乎没有发展。它主要为当地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服务,自然经济色彩极为浓厚,在满足本地需要之余能运销外地的产品为数甚少。

抗战前的陕甘宁边区,“除粮食、羊毛外,其他一切日用所需,从棉布到针线,甚至吃饭的碗,均靠外来”。①家庭纺织业就其发展之广、与人民生活联系之深来说,它能把20万上下的妇女力量组织起来从事纺纱织布,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所以边区把开发纺织业摆在开发手工业的首位。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成立伊始,即开始策划中央、省、区、县四级国民经济部门的组织与工作,手工业有了开发和发展。

总体上讲,抗战前西北手工纺织业有了一定的发展,而且生产技术也有一定的改进,但由于西北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当时的国内形势所致,仍处于停滞的状态。

二、抗战时期西北手工纺织业发展情况

抗战时期,西北手工纺织业的发展最为迅速,不仅家庭纺织业进一步普及,手工纺织工场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得到蓬勃发展。

抗战时期的甘肃,农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发展较快。当时全省每年自产棉花约420万斤,并从山西、新疆输入棉花约9000万斤,为家庭棉纺织业提供了原料保证。全省棉布年产量虽无确切统计,但据1940年前期各种调查数据估计,在2000万尺上下,比战前增加了一倍。1944年,全省650万人的衣着用布73%是土布。②在天水三阳川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纺织合作社6个。1942~1943年,农民银行派人在这里租住合作社联合社,并提供贷款,以机制面纱换取土布,土布中质量较好的由联合社批发销售,其余由生产者自用自销,这表明在甘肃一些地方的家庭棉纺织业已经开始逐渐向资本主义工厂过渡。

同一时期,甘肃手工毛纺织业发展也很迅速。1944年时,全省各地已成立生产各种毛织品的手工工场142家,它们大部分资金都很少,采用手工生产,其产量远不如农村家庭毛纺织业。③

据20世纪40年代统计,在陇南、陇东、河西等地的24个县,毛褐的生产以陇南最多,河西次之,陇东比较少。据调查,秦安等31个出产毛褐的县,年产量为29.7万匹,每匹宽1.5尺左右,长约3.6丈,约需羊毛80万斤、牛毛10万斤,专以此为主业者至少有5000人。其中秦安、天水、甘谷、临夏等地毛褐产量较大,销售量也较多。在农村由农牧民兼营的制毡业就有600家,从业者1000人,合计年产大小毛毡约45万张,需用羊毛150万斤。用毡制成的靴、帽等每年约30万双,需用羊毛80万斤。此外,甘肃农村手工纺织业者还生产以牛毛为原料的口袋,用于盛粮、盐、煤等。全省每年生产5万条,其中以河西的产量较大。

抗战以来外货来源减少,布匹缺乏,于是陕西省之小型棉织(亦有毛织)工厂,乃应运而兴。④手工棉纺织工厂主要集中于陇海路沿线的西安、咸阳、宝鸡等地。1937年,西安有17家,织机118架,工人173人;1940年,已猛增到109家,织机1100架,工人2000余名。“七七事变”后,保定、天津、榆林的纺织技术人员在关中推行脚踏纺织机和圆筒式“七七”纺织机,家庭纺纱织布一时盛行于渭北、西安一带。1943年,全省计有手工纺织工厂约900家,共有石丸式及高阳式织机1万架左右,达到了手工纺织业的鼎盛时期。

陕南的丝织业在抗战时期获得了再度开发的良好条件,1940年前后,仅安康、南郑两县有织绸工场9家,工人80余名,年织绸500匹;织花丝葛业9家,工人80余名,年产约400匹;织绫业17家,工人有百余名,年产量约2000匹;其他丝织小工场16家,年产绸绢2000匹。

为了进一步发展西北的蚕丝业,抗战时期新疆和田开办了蚕桑学校,培养技术人才。同时,随着家庭丝织业的发展,官办的裕新土产公司在全疆开设缫丝工厂13家,丝织工厂8家,仅和田地区该公司经营的缫丝厂就有11家,拥有脚踏抽丝机1300架。

值得一提的是,工合运动对纺织业的开发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抗日战争爆发后,一部分居留上海的中外人士发起组织了中国工业合作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亲切关怀下,西北曾是工合运动创建最早和开展最活跃的地区。西北工合为争取抗战胜利、开发西北经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工合运动是抗战时期自上而下将零散的手工业加以组织和改良,并予以资金通融的便利,使之扩大生产,以适应抗战需要的合作生产运动。

1938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提出大力奖励个人或合作投资,以发展手工业生产。边区的延安、固临、延川、淳耀、新宁等地,在政府的提倡下,家庭棉纺业开始兴起。

1940年底,顽固派一面制造摩擦,一面对边区进行严格封锁,导致边区连穿衣都成问题,其他日用工业品更是奇缺。边区政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开展大生产运动。首先是以家庭副业形式发展起来的个体手工纺织业,“全边区四四年家庭纺织十五万人,纺纱一百六十六万余斤;织布的六万余人,织布十一万大匹”。⑤其次是在个体手工业纺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纺织合作社,一开始就组成了3101社。 “群众纺织业的发展,是全边区穿衣自给的最大保证,是做到余粮备荒的决定关键。”⑥边区各地出现了不少靠纺织起家的事例。在遭受重重封锁、边区经济异常困难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从边区的历史实际出发,提倡和鼓励手工业发展,在解决当时边区的穿衣和日常生活用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由于时局的急剧变化,西北地区在中国共产党和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将被动局面转为主动局面,在充分发挥当地优势的情况下,大力提倡手工纺织业,使其不论在技术上还是生产上都有跨越式发展,达到了支援抗战、保证抗日战争尽可能取得成功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西北地区的手工纺织业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从无到有,再由缓慢发展到停滞发展,再到后来的快速发展,向我们展示了其发展的艰难历程。同时,从另一方面,也告诉了我们,西北地区的民众和政府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抗战的胜利而进行着种种努力,而手工纺织业的发展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截取一个侧面反映了西北地区民众的生活状况和他们的爱国热情,见证了西北曾经一度的辉煌。

[注 释]

①南汉宸:《陕甘宁边区的财经工作》,见《摘编》第3编第4页。

②③《甘肃省新志·工业志》,第429页、第52页。

④吴梦觉:《陕西省纺织业之危机及其出路》,转引自《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512页。

⑤⑥《陕甘宁边区民间纺织业》,见《摘编》第3编,第550页、第540页。

[参考文献]

[1]中国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统计资料提要[Z].甘肃图书馆藏甘肃地方文献,1945.

[2]李清凌.甘肃经济史[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

[3]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魏永理.中国近代西北开发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第5篇:纺织业的发展史范文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也在改革开放中赢得了生存、发展的良机。30年即将过去,2007年12月18日,中国纺织1业协会携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举行“1978~2008市场改变中国”大型纪念典礼,既是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同时也预示着,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将从这一天起,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30年来,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已经成为产业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就了千万创业者的财富梦想,大批的优秀品牌企业、品牌产品从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中脱颖而出,每年有近6000亿元的行业产品在专业市场中交易、流转。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在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我国纺织产业竞争力提升方面功不可没。

在改革开放30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开行业先河,率先梳理了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各阶段的发展特点和成就,理顺了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的发展脉络,规划了下一个十年市场发展的宏伟蓝图。

关键词:贡献

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为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从当年的“沿街为市”,到“退路入室”,再到现代化商业大厦拔地而起,功能化、国际化的贸易中心相继落成和使用,从过去的低层次、管理混乱、交易方式落后的局面,逐步发展成为而今硬件设施完备、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市场管理规范、交易方式不断创新,专业市场在30年里走过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发展道路。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这一独特的市场经济形态,改善的不仅仅是人们的穿衣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催生了一批企业家,催生了一批优秀的纺织服装企业和品牌。从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纺织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专业市场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富民强国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里,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特点,每个阶段都有一批勇于探索和实践、引领风气之先的代表性市场。

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根据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发展历程,将30年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并推选出每一典型历史阶段中的代表性市场单位,为“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杰出贡献奖”中的获奖单位。

“1978~2008市场改变中国”大型纪念典礼上为这些市场颁发了杰出贡献奖。

关键词:诚信

为了进一步在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贯彻落实《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建设与管理规范》,倡导诚信经营,深化诚信体系建设,优化市场环境,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自2007年8月开始,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在成员单位展开纺织服装诚信市场试点单位工作,受到各专业市场的积极反响,效果显著。

“1978~2008市场改变中国”大型纪念典礼上,有29家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被授予诚信市场试点单位。

诚信是商品交易的准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牌树立的基础,更是中国企业迎接挑战的前提。2007年8月,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即在成员单位内展开了“诚信商户”考评、推荐工作。制定了《2007年度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诚信商户评定标准》,并由各专业市场按照标准开展“2007年度诚信商户”的推荐工作。

经过4个月的评选,有869名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中的经营商户获得诚信商户的称号,庆典上,他们中的代表在全行业面前接受了这崇高的荣誉。

对诚信商户进行表彰,也表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的战略决策:倡导诚信经营,规范、自律发展,是下一阶段专业市场建设的基调。而当前背景下,这一战略决策定将起到事半功倍的重要推动作用。

第6篇:纺织业的发展史范文

源自明代的古老产业

在明代,民间就把羊毛捻成线、织成片,最后缝制成各类生活用品,销往各地。1928年(民国17年),榆林办起了“陕北共立职业学校”,内设毛纺、制革、应用化学三个专业班。1929年,榆林从天津购回外国产轻便梳、纺、织等毛纺设备,纺织工业由手工操作开始向机器生产发展,是西北五省最早使用机器生产的毛纺织工厂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榆林毛纺织工业发展很快,先后建成榆林毛纺织厂、羊绒分梳厂、第二毛纺织厂、羊毛衫厂等一批国有骨干企业,生产的毛纺织产品质优价廉,毛毯、毛线、毛呢被评为省优质产品、纺织部优质产品。毛纺工业产值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

1989年初,榆林地区横山县服装总厂在考察调研基础上,成功研制榆林羊毛防寒服,使榆林传统的毛纺织业的特色优势得到拓展和提升,羊毛防寒服具有“轻薄、保暖、环保、时尚”等特点,引发了羊毛防寒服产业的革命和创新,成为人类新一代防寒服饰。

榆林羊毛防寒服的产生和形成是羊毛特色产业在长期历史时期的自我积淀所致,经受了轻纺行业体制改革和发展过程的曲折经历。在羊老大、七只羊、蒙赛尔、羊中王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榆林羊毛防寒服产业迅速崛起,产品远销东北、西北、华北等北方市场,同时走向西南、东南等南方市场,发展势头良好,发展潜力巨大。

沉睡多年的轻工业

纺织服装产业曾是榆林历史悠久的传统支柱产业和利税贡献最大、从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主要产品曾达到年产粗纺呢绒240万平方米、精纺呢绒60万平方米、毛毯360万条、精纺绒线1400吨、无毛绒70吨、羊绒衫10万件、羊毛防寒制品100万件。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纺织服装产业一直是榆林工业经济的主体,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0%左右,曾为榆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过非凡的贡献。

“九五”以来,由于受政策、体制、管理、设备、人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传统纺织服装产业全面滑坡,生产经营举步维艰,国有、集体纺织企业全部停产破产,到本世纪初衰落到谷底。曾经作为本地优势产业的毛纺、毛毯、地毯等主导产业逐步退出市场,轻纺业一度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0.6%左右。近年来,轻纺业虽然有所回涨,但是总量小、品牌少、技术含量低、营销方式落后、市场竞争力差的矛盾仍然没有解决,制约了企业发展。

纺织服装产业比重下降是榆林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大力发展能化产业的必然结果,但其整体发展不快也受到能源、化工产业“挤出”效应的极大影响。一些能化建设大项目,与地方产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也没有对当地就业产生较大带动作用。

由于改革滞后、政策扶持不够、行业引导不力、创业者信心不足,整个轻纺行业优势资源利用不充分,企业规模小、效益差,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能力低,项目研究不到位,产业园区建设滞后,产业对投资的吸引力低,造成目前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就业结构不合理且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此外,在与国际接轨过程中,市场营销费用越来越大,消费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市场准入标准越来越严,也使得其他经济性质的轻纺企业生存遇到严重的困难。

时机成熟 重振毛纺产业

近年来,随着榆林能化基地建设,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由此带动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大力振兴和发展轻纺产业,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转移农业劳动力、扩大社会就业的主要手段,是调整工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保证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十一五”时期是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重要阶段,由此带动了大规范的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机场、电力、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为振兴和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第7篇:纺织业的发展史范文

日前,本刊记者就城市工业遗存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如何让近代工业遗存与现代社会城市功能结合等读者关心的话题,专访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

《新西部》:毗邻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陕棉十一厂,已有70多年历史,其前身为大华纱厂,这是西安乃至西北地区第一个近代化的纺织企业,建国后又成为本地区最早的大型国有企业。您认为,这样的工业遗存,对一个城市来说,它的价值和意义何在?

裴成荣:工业遗址是工业文明的见证,是城市文明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建设的加速,原来位于城市边缘区的工业区进入到城市核心区范围。随着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加快,城市工业不断被驱逐到城市更边缘地区,核心区不断被城市现代服务业所取代,许多有价值的工业遗存面临着被拆迁的处境,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大量工业文化载体面临着流失的局面。因此,加快工业遗址保护,就成为保护城市文脉的重要内容。

大华纱厂是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民族机器纺织企业,在历史、社会、建筑、技术和科研等诸多方面有着典型的研究、保护价值。作为西安近代工业的一个见证,保护大华纱厂遗址,就是延续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对于保护西安历史的完整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同时,大华纱厂遗址作为大明宫遗址公园的配套项目,除了填补遗址区文化商业的市场空白,完善大明宫区域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内涵外,更提升了城市品位,丰富了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空间特色,对于塑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文明特色将起到重要作用。

《新西部》:在大华纱厂原址推出的“大华-1935”,是“文化+旅游+城市”的“曲江模式”在西安北城的又一大手笔,这个项目对带动城市发展和改善民生将有何影响?

裴成荣:大华纱厂已有70余年历史,内部厂房破旧。所处的道北地区,大都是城中村和棚户区聚集地,市民生存条件极差,环境非常恶劣。曲江在大明宫遗址公园建设过程中,将遗址保护、旅游开发与城市功能提升相结合,将大明宫遗址公园建设纳入民生工程建设项目,不但彻底改变了本区域的发展环境,而且通过整体搬迁,使这里的原住民得到了很好的安置。实现了城市发展与民生改善的有机结合,创出了一条新时期我国大遗址保护与城市空间和谐共生、民生建设与城乡统筹完美结合的大遗址保护新模式。相信“大华-1935”项目的建设,不但可以彻底改变本区域的基础设施与交通环境,提升该区域的城市功能,而且该项目的实施,将会带动该区域文化旅游、餐饮商贸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创造大量的就业机遇,实现城市发展成果与市民共享。

《新西部》:面对大华纱厂这样不可多得的工业遗存与历史符号,在开发过程中,如何做到近代工业遗存与现代社会城市功能的成功结合?在这方面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裴成荣:在保护近代工业遗存,实现与现代社会城市功能的成功结合方面,上海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上海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各类工厂应有尽有,建筑形式五花八门,即使是同一种类型的工厂,它们的建筑式样也常常大相径庭。从上海“新天地”项目的成功建设,到围绕世博开始的大规模的老工业基地旧厂房的保护性改造,既促进了上海城市的有机更新改造,同时,大量的工业遗址通过文化创意改造,也得到了有效保护。如上海国棉十七厂工业遗址的华丽转身就是纺织工业遗址改造成功的典型案例。如今,它已经转型成为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北外滩”的时尚新地标。这里既有纺车铁道铺就的休闲走廊,也有亚洲最大的秀场,还可以近距离观赏工业遗址的辉煌历史,实现了城市功能与工业遗址保护的完美结合。上海的成功经验证明,实现近代工业遗存与现代社会城市功能的成功结合,关键还在于改造的理念和思路要代表城市发展的方向,要有利于城市空间的和谐共生。只有将现代创意巧妙地运用到工业遗址中去,找到适合它空间特色、结构特色的实用功能,并赋予其现代文化气息,这样的改造才会有生命力,才会被市场接纳。

《新西部》:资料显示,原大华纱厂占地面积27.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32万平方米。据说,在这个项目中,将会把部分厂房改建为博物馆或陈列馆,用来展示近代工业文明遗存。根据记者调查得知,作为工业遗存的重要实物,大华纱厂的纺织机器已经不复存在,那些已被淘汰或者卖掉的纺织机器是否需要重新复原?

裴成荣:工业遗址作为历史的见证,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土地少,城市建设用地十分紧张。在此背景下,工业遗址的保护,要适可而止,根据项目产业定位,项目设计、空间特色、结构布局等需要,确定遗存面积占比。至于是否需要复原那些已经搬走或者卖掉的纺织机器,我认为需要根据项目设计特色而定。

《新西部》:国内许多老工业基地都面临着转型转产的问题,以“大华-1935”为例,“续写文化商业传奇”的难点在哪里?

裴成荣:对于老工业基地转型来说,一般面临三大难题:一是转型方向的选择;二是转型的“钱”,从哪里来?三是转型后,“人”往哪里去?从目前“大华-1935”项目看,转型的方向、转型的资金都已经不是问题,关键是“人”往哪里去。由于纺织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破产后,大量的纺织工人由于技能比较单一,知识水平较低,加上年龄偏大,就业渠道十分狭窄。尤其在西安,高校林立,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对纺织工人(不仅仅是纺织女工)的就业环境形成了双重挤压。因此,扩大就业岗位,强化就业技术培训,转变就业观念,是这些老工业基地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突出问题。

《新西部》:具体到每一个企业,由于其产业结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等不尽相同,大华厂的改造和转型与纺织城的开发是否有些雷同,如何避免出现新的重复建设?

裴成荣:表面上看,大华厂与纺织城开发的项目好像有些类似,但实际完全不同。“大华-1935”是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综合商业配套项目,目的是为了完善大明宫区域的城市功能,以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营造城市亮点、优化城市服务为目标,打造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背景的,融合时尚、美食、文化、休闲、娱乐、购物、旅游等城市综合消费的跨界文化商业社区。是一个在规划引导下、通过市场化运作的大型城市有机改造项目,犹如上海的新天地,既有项目的整体策划,也包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起点高,定位明确,思路清晰。

而纺织城目前依托一印老厂区形成的以油画、雕塑、陶艺、摄影、行为艺术等为主形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犹如北京的798艺术区,是一个自发的艺术家行为的结果。缺乏战略性规划的引导,没有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发展处于自由状态。可喜的是,目前纺织城已经把它作为纺织城改造内容,纳入了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未来还将与西安高新科技产业开发区、西安曲江新区文化产业集群通过联动发展,形成以纺织科研、文化展示、旅游纺织品制作销售等为特色,以博物馆(纺织、服装历史、其他艺术品类)、纺织品、陶器等创作、生产及展示等重点项目为支撑的综合性纺织文化创意园区。但由于缺乏前期规划,城市功能的不完善,使得该文化区的发展面临着“二次”改造的任务。

《新西部》:曾有传言,说大华纱厂旧址有望进入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无这种可能?如何看待?

裴成荣: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文物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保护和利用文物资源,挖掘和发现历史文物的市场价值,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8篇:纺织业的发展史范文

当前,我国纺织工业正处在一个由大国到强国、由成本领先到价值创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转折点上。如何从总体上实现我国纺织工业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的历史性跨跃,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是促进纺织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纺织服装企业实力的有效途径和扩大国内消费的重要保障。品牌文化,作为建设品牌强国的直接落脚点,往往以四两拨千斤的效用为纺织企业的发展注入无限的活力。

“为推动行业品牌文化建设,从2005年开始,我们已持续开展‘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活动’8个年头了,在全行业推介了80个纺织服装知名企业的品牌文化,如波司登、雅戈尔、富润、梦兰、真维斯、白领等。这些企业,品牌影响力大,创新能力强,文化内涵丰富,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了纺织行业的品牌文化建设。”刘慧兰介绍,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活动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企业文化建设协会持续加强品牌建设,倡导文化创造品牌价值,提升企业软实力,推动品牌战略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以质量为基础、以文化为支撑,培育一批、推介一批、宣传一批品牌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引领推动纺织企业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彰显品牌文化价值,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纺织服装强国建设步伐。

“2012年,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活动在宁夏银川举办,一方面是想引导和促进中西部纺织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另一个方面也是想把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延伸到西部,促进全行业整体的的提升。”刘慧兰透露:“在这十个品牌文化企业中,给我印象最突出的特点是重视创新,这些企业的创新不仅表现在产品、技术、营销、管理、服务等创新活动和成果上,也表现在有利于创新的一系列体制、制度、流程的体系上。目前,我国纺织工业正处转型的关键时期,品牌强国建设刻不容缓。为实现纺织强国目标,纺织行业应切实加强品牌文化建设,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才能为推进纺织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同时,企业品牌效益更要注重使用价值、服务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体现,加强品牌文化建设中诚信和信誉建设,努力营造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行业品牌文化建设水平。”

文化创造品牌价值,品牌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而企业的优势文化又决定纺织品牌的高度与生命力。对此,刘慧兰介绍:“2012年,我们围绕着企业文化的和谐构建,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如承办郝建秀小组建组60周年纪念活动;举办贸促杯·纺织情(北京片)演讲比赛决赛;承办中纺联导入CIS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承办纺织行业推进民企党建活动;开展创建全国纺织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就是想在全行业营造培育并重视企业文化、品牌文化的氛围,促进企业提升竞争软实力,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

第9篇:纺织业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纺织印染工业;机械加工;发展模式

纺织工业是我国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纺织产业,尤其是印染行业的生产方式以“超高消耗、较低产出”“严重污染”“较低安全”的发展方式而“著称”。因此,建立循环经济的发展途径,建立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纺织工业,实现纺织工业的华丽转身。

一、我国纺织印染工业的发展现状

基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纺织印染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的地区,但是部分中西部地区虽然产量少,但是增长幅度却是极大的。我国纺织印染业的发展对环境的破坏是极严重的,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对环境的要求更高,这就要求纺织工业必须加强对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

二、机械加工工艺的概述

(一)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特征的涵义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特征主要是对加工过程中所包含的加工目标、加工方式、以及加工设备等征候以及指标的准确反映。在对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特征进行准确的描述时,为了能够突出重点,紧抓关键,更为了表达起来更简单,所以通常只会对它主要部分的特征内容进行描述及反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构成:一是输入特征;二是工艺特征;三是其他特征。如图所示: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特征的主要描述

1.工艺特征

工艺特征主要是对加工由粗到细这一阶段的变化特征进行反映。另外,量具、刀具等也可以认为是工艺特征。

(1)加工方法特征。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采用多种加工方式,但是只有选择最正确的才能更好的反映加工方式的特征。因此要遵守以下原则:一是同一种加工方式多次出现在机械加工工艺中;二是重要表面加工所使用的手段;三是使用特殊的加工方式。

(2)加工设备特征。这个特征主要是对和工艺方式相关的加工设备特征的反映。主要包括:专用设备、自动生产线、以及特种机床。

(3)材料解决处理特征。对零部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为了改变主要材料会对材料进行热处理。

(4)定位特征。这一特征主要是指产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次数最多烦人定位方法。比如进行表面定位以及内孔定位等。

2.输入特征

输入特征主要是对加工产品的开始状态和精准度要求的反映,这个特征严格来讲并不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特征,但是它却对整个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将其纳入工艺过程特征。批量特征主要是进行工艺制定的主要依据,对生产纲领的规模大小进行表述;毛坯特征主要是对毛坯的成形方式和主要材料进行表述;精准度特征主要作为确定加工手段和进行精准度检测的主要依据。

总之,机械加工工艺的出现对于棉纺织业的快速发展是极其有效的。机械行业及加工艺的发展,大大缓解了纺织印染工业的生产压力,减轻了纺织工人的工作量,不断地提高产品的质量。为纺织工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巨大贡献。

三、机械加工工艺在纺织印染工业的主要特点

1.机械加工工艺在纺织印染业进行智能化的生产

自从机械加工工艺应用到纺织印染工业中以来,现代的纺织印染工业采取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以新型的能源材料和精准度高的全自动化的机械加工工艺为基础,根据加工工艺的加工方式和独特的特征,综合运用电、光、气、液等传感技术和变频调速等新技术研发了新型的、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设备,实现了纺织印染工业的全自动化生产和调节。同时,这些新型设备可以自行在线监测、错误警示、故障排除等工序,使纺织印染工业逐步实现智能化的生产模式。

机电一体化的技术推动了无梭织机生产的不断进步,对于提高织机的速度和质量做出了贡献,智能化的生产模式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做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大大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2.多种机械处理方法使机械加工工艺在纺织印染工业中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机械加工工艺中的金属切割原理以及加工工艺规程可以更好的对纺织中的产品进行切割和加工,以及车削的使用,极大的推动了机械加工业朝着更专业的方向发展。机械加工采用最新的技术和设备不断地提高纺织印染工业的发展方式,这些机器的使用使纺织业的生产总量不断的增加。在新工艺的不断推动下,纺织印染业的产品总类不断地增加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新技术的不断指导下,生产出各种新型的产品,引领着纺织业生产的潮流,生产出更多的总类来带动纺织印染业的综合发展和进步;在新设备的使用下,可以大大的节约成本,利用现代科技促进纺织业的发展。

机械加工工艺的应用,是我国的纺织印染工业摆脱了传统的单一的生产模式,使其走上了现代化的生产道路,不断地向着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道路,促进我国纺织印染行业的总体生产水平。

3.机械加工工艺能够对多种原材料进行加工

随着现代机械工业在纺织印染业的发展,以及市场对纺织产品类型的要求不断提高,纺织印染业的加工原料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利用机械加工工艺,原料已从单一的棉与棉型化纤扩大到棉毛丝麻多种类型化纤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组合加工的纺织新工艺。在科学技术的设备的帮助下,不断的生产出总类繁多,花样各异的纺织产品。

总结

随着机械加工工艺在纺织印染业中的不断应用,我国的纺织印染业的水平也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与国际相比,依然存在着不足。因此这就需要不断地对机械设备进行研发和推广,从而促进我国纺织印染业的综合发展,与世界纺织印染技术相接轨,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范雪荣.纺织品染整工艺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