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高中课程建设方案精选(九篇)

高中课程建设方案

第1篇:高中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教学改革;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TU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2005004

目前,在建筑项目前期策划日益受到重视,急需高层次复合型建筑设计人才的大背景下,建筑教育面临复杂而多元的形势。为了应对建筑与环境、建筑与经济、建筑与文化、建筑与技术以及建筑与城市诸多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建筑是受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的基本观念,建筑院校普遍以设计专题为核心,同时也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不断整合完善建筑教学体系。建筑经济类课程作为研究建筑经济价值的选修课,部分建筑院校对其理论教学进行改革,如实行建筑经济专题模块化教学和典型案例教学等[1-3]。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最终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笔者认为,本科建筑教育中建筑设计专业学生建筑经济分析的训练必须与建筑课程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应帮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牢固树立建筑经济分析的理念,养成经济分析与建筑设计同步的思维习惯。这也是提高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

一、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011年版《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中有关建筑经济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将2007年版的“了解与建筑有关的经济知识,包括概预算、经济评价、投资与房地产等概念”,以及“了解有关建筑工程设计的前期工作”中的“了解”均改为“熟悉”,并增加了有关投资估算的内容[4]。这说明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对建筑经济教育作用的认同和重视。但现阶段建筑经济教育仍然普遍存在学院不重视、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经济课程知识跨度较大,专业针对性不强

建筑经济学属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综合性较强,所以不少学校以相关院系的工程管理课程来替代建筑经济课程内容的教学。即便开设了建筑经济课程,也是偏重于工程管理方面的内容,有关建筑学专业的方案设计及前期建筑策划等内容的教学针对性也不强,有的甚至还没有涉及。

(二)对建筑经济分析在建筑前期策划与方案设计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建筑经济分析是与建筑策划[5]和方案设计同步进行的,是建筑策划和设计方案优化的组成部分,而非建筑方案完成后的经济分析结论。之所以把建筑经济分析看作是建筑策划和方案设计完成后的经济分析结论,是因为在基本建设流程中,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文本的形成过程,是先完成设计然后再进行投资估算、概算的,因此产生了建筑策划和方案设计与经济分析分离的状况。

(三)建筑经济课程与建筑课程设计缺乏有效的联系

目前建筑经济课程教学主要沿用工程管理n程教学的常规模式,教学计划与主干设计课程的关联度相对较低,而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重心基本上是围绕设计课来进行的[3]。虽然部分高校在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改革中将课程内容专题模块化,以及引入专题案例分析,看似加强了建筑经济课程与建筑课程设计的联系,但由于没有直接将建筑课程设计题目作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因此造成建筑经济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实际脱离,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效果。

(四)重视经济基础理论知识,轻实践应用

传统的建筑经济课程教学以基础理论课的模式为主,即使有案例分析,也是对已定的工程案例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设计项目方案的产生和方案设计的发展过程无直接联系。建筑经济分析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难以体现,因此也难以使学生形成建筑经济的理念。

(五)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不高

由于年级人数和教学资源方面的原因,建筑经济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课式的大班教学模式,这种仅仅依靠引入典型案例教学和专题模块化教学的被动式教学方式[1-3],由于课时有限且缺乏实战训练,不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也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设计项目的综合分析,从而影响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表达能力也难以得到提高。

二、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调整优化专业课程知识结构体系

首先应从课程体系上进行调整和优化,应针对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来量身定做建筑经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重心应放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建筑经济分析的同步训练上,完善建筑设计学科理论的知识框架,提升建筑经济学在建筑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在教学上应注重联系以前所学的设计、构造及结构等主干课程的内容,对建筑经济原理进行全面和深入的讲解。与此同时,还可以深化和补充相关专业中涉及技术经济的内容,并结合以前和正在进行的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行同步训练(如图1),以提高建筑经济知识对建筑设计教学的支撑作用。

(二)基于建筑策划与方案设计全过程的建筑经济分析应用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文件(2011年版)的要求,增加了与建筑经济有关的投资估算的内容,包括建筑项目可行性分析、概念设计、前期策划等基本内容,这是建筑师拓展业务,与投资方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将建筑项目从策划到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等前期对设计方案有较大调整的阶段,与建筑学课程设计各阶段对应起来进行经济分析训练(如图1),由此判定在项目各阶段建筑经济分析对设计方案的影响程度,从而达到项目全过程优化设计方案的目的。

(三)建立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与建筑经济分析全过程互动模式

建筑设计的经济合理性是建筑设计中应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建筑设计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因此,有必要将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深化,制定经济分析评价标准并进行经济分析,以评价各阶段课程设计方案适应市场的能力,研究建筑经济评价对建筑设计的作用效应。通过对以前和正在进行的课程设计的经济分析,对课程设计进行二次评价(如图1)。

(四)建立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新模式

建筑经济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不仅知识覆盖面广,而且重视社会实践。目前,笔者所在学校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课程为32学时,课程安排在四年级下期。由于课时有限,要想帮助学生建立建筑经济理念,并培养其应用能力,教学中应主要采用案例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式+讨论式的课堂教学,将建筑经济知识和理念引入建筑课程设计中。 同时,将建筑经济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结果反馈到课堂,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在课程中心网站的建筑经济课程互动栏目中进行交流,形成以建筑课程设计项目为对象的课堂讨论研究+课外自主研究的教学模式。将建筑经济课程教学实践向建筑课程设计延伸,使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有效地融入建筑课程设计之中,成为建筑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这不仅解决了建筑经济课程课时不足的问题,而且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改革考核方式

建筑经济课程的成绩评定,以往是采用综合平时考核成绩+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的方式,课堂考勤和提问讨论占20%、案例作业和平时测试占20%、期末卷面成绩占60%,这也是目前大多数院校采用的方法。这种考核方式虽然结合案例分析讨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期末考试成绩比重依然偏大,平时考核内容单一,对提升教学效果所起的作用不突出。

近年来,针对建筑学专业以课程设计为主干的特点,学校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课程考核采用244 模式, 即“ 平时考核(20%)+课程实践作业成绩(4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40%)”。这种考核方式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平时考核重内容轻形式。包括平时到课情况(40%)+平时测试、提问和参与讨论(30%)+课程设计作业检查情况考核(30%)。平时到课情况结合平时测试和课程作业检查进行考核,既考查了课堂理论教学情况,同时也考查了课程设计作业的进度情况。

第二,课程实践作业过程与结果两手抓。成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筑经济课程实践作业过程考核成绩(40%);二是课程实践作业最终成绩(60%)。这样的考核不仅真实客观地反映了课程实践作业的质量,同时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和课外的实践训练。

第三,期末考试注重知识的应用,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试卷试题

由选择题和计算分析题两部分构成,其中开放性非标准答案题占70%左右。这样不仅可以真实反映考试成绩,减少或杜绝舞弊现象的发生,而且能有效反映课题案例教学与课外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效果,也能检验学生应用建筑经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多年斫ㄖ经济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表明, 在采用了上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后, 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明显提高,甚至还吸引了不少建筑学专业研究生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前来旁听,使原本不被重视的建筑经济课程,在到课率和学生评教方面均位于学院课程评教前列,教学效果也得以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 郭汉丁,郭伟,马辉. 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5):118-121.

[2] 阮连法, 匡亚萍. 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与管理课程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1):72-74.

[3]苏平.面向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经济教育初探[J].华中建筑,2011,29 (11):169-172.

[4] 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评估文件(2011年版)[S].2011.

[5] 杨昌明, 庄惟敏. 建筑设计与经济[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第2篇:高中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课程,基于落实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

才培养模式的背景;并且结合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技术立校、文化育人、开放办学、服务侨乡”的办学理念,在课程建设方面形成了

“注重实践性、融合职业性、体现开放性、凸显互动性”的特色。

[关键词]高职院校“基础”课课程建设特色

[作者简介]邓复群(1964-),男,江西南康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商法

学。(广东江门52909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108-03

高职院校如何做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化而来,

实施后,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们进行更加规

(以下简称“05方案”

“基础”)课程的课程建设,笔者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江范化的建设。我们的课程建设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门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例,着重从课程特色的角在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探索、课程网站建设等方

度来探讨高职院校“基础”课程的课程建设问题。我院的“基础”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院“基础”课程的

课程是由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和“法律基础”课程合并转主要特色是注重实践性、融合职业性、体现开放性、凸显互动性。

一、高职院校“基础”课程建设为何要注重实践性,融合职业

性,体现开放性,凸显互动性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首先有几个关系问

题需要厘清:

1.如何处理课程建设中的规范与特色的关系?笔者认为,

规范是政策,是制度,是前提,是基础。如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和

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政策文件,教育部关于高校思

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实施方案(“05方案”),省委省政府和教

育厅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等规定;特色

是实施,是措施,是教改,是亮点。讲特色不能离开规范,讲规范

不能离开特色。

2.如何处理课程建设中各高校的共性与个性(特色)的关

系?笔者认为,一方面,课程本质上是思想课、理

“基础”政治课、

论课,而非一般文化课(通识课)、技术课、技能课、工具课,应防

止将本课程急功近利化和庸俗化;另一方面,课程又属于

“基础”

修养课,应有针对性和个性化,应防止脱离现实、脱离学生、脱离

培养目标、脱离专业特点的无的放矢。我们的课程建设既有与

本科院校和其他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共同之处,也有与其他

高校课程建设的不同特点,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和注意提炼课

程建设的特色,以便进一步促进今后包括教学改革在内的课程

建设。

从共性而言,高校“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

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本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是:以人为

本,为学生健康成才施教,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把本课程建设

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优质课。从个性而言,基于落实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基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的背景;并且结合我院“技术立校、文化育人、开放办学、服务侨

乡”的办学理念,我们在课程建设方面形成了注重实践性、融合

职业性、体现开放性、突显互动性的特色。

二、我院“基础”课程建设如何注重实践性

我们认为,提高高职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关键在于践

行。因此,我们在保证本课程理论教学基本学时的前提下,特别

注重抓实践教学环节。

1.在本课程教学大纲中规范了实践教学的相关内容。明确

了实践教学的目的、途径、主要形式和学时。我们把实践教学的

途径分为“第一课堂”和。“第一课堂”

“第二课堂”“第三课堂”

实践教学是指课堂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有:专题性的案例教学、

讨论课、辩论课、调研心得交流课等;

演讲课、“第二课堂”是指

课堂外的校内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有:指导学生社团文化活动

(如求是学社)、校内调研、“第三课堂”

学生课题研究等;是指校

外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有:组织参观访问校外实践基地、指导学

生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三下乡活动等,特别是基于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对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与学生

顶岗实习叠加实施进行了尝试和探索。这里特别需要探讨的问

题是“叠加教学”模式:首先要明确,完整意义上的工学结合,逻

辑地包含实施思政课“叠加教学”;将本课程延伸到企业是“三全

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必然要求;在高

职院校推行“叠加教学”有助于在高职生实训或实习期间,有效

开展本课程教育教学活动,弥补过去高职生顶岗实训、实习期间

思政课缺位的缺陷,满足他们顶岗实训、实习期间对思想政治教

育的需求;可将本课程实践教育教学延展到企业,有助于实现全

方位的工学结合,推动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模式改革跃上新台阶;

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使其成为精品课程

和品牌课程。其次,要建立健全“叠加教学”的制度与机制,拓展

“叠加教学”的方式、方法:(1)要整合学校、企业教育资源,校企

;采取依托网络、

携手实施思政课“叠加教育教学”(2)“QQ群”、深

入企业调研、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搞专题辅导报告等多种切

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和途径,送思政课到企业或其他实训岗位;

(3)“叠加教学”要靠制度与机制来加以保障;(4)边试验、边探

索、边总结、边提升。

2.建立了长期合作的本课程校外实践基地。如江门市华侨

博物馆、江门市档案馆、广东宝力电器有限公司、开平富林纺织

有限公司等实践基地。我们下一步还要继续拓展一批校外实践

基地(如梁启超纪念馆)。

3.制定了本课程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方案,确定了实践教

学的分值比例及考评依据。总评成绩

100%=理论测试

80%+实

践考核

20%(其中:实践报告

10%+实践表现

5%+本课程课堂表

5%)。

三、我院“基础”课程建设如何融合职业性

1.在教学内容方面。(1)在理论教学内容方面融合了职业精

神的教育内容,在本课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

观、廉洁观教育内容中,融入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人格、

职业理念、职业态度和职业法律的教育内容。(2)课堂实践教学

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专业、贴近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群。在教学

中,尽量做到因材施教。(3)在校外实践教学内容方面重点突出

职业适应、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教育和引导,辅导和帮助学生

进入职业角色。

2.在教学环节方面。我院是高职院校,本课程教学根据职

业教育的要求,通过专题教学和案例教学,把教材体系转换成教

学体系;又通过互动教学法,把教学体系转换成学生的认知体

系,并进一步指导学生将认知体系转化为行动体系。(1)把专家

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师的教学体系。我们对专家编写的全国统编

教材进行研究,掌握其逻辑体系和基本内容(如职业精神、职业

理想、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职业法律等),再结合高职院校学生

的实际情况(如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学生未来岗位群、学生个体

特点等),将教材体系科学地转化为我们教师的教学体系(包括

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2)把教师的教学体系转化为

学生的认知体系。我们对经过研究、融合、调研、备课等系列环

节得来的教学体系再加工为专题教学体系或案例教学体系,采

取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师的教学体系

转化为学生的认知体系。(3)指导学生把认知体系转化为行动体

系。知识贵在运用,学习重在实践。我们教师将教学体系转化

为学生的认知体系后,教学工作不能就此结束,而是应通过实践

教学、课外辅导、评价考核和教师为人师表等途径,激励、推进和

指导学生将认知体系转化为行动体系(包括职业行为和其他为

人处世的行为)。

3.探讨本课程融合职业性的案例教学法。(1)明确“基于工

作过程”的专业课教学模式将成为高职院校一大趋势,与此相适

应,在我院“基础课程”中全面推广案例教学也将成为一大趋

势。案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

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

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积极思考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

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特点是开放、互动。在本课程教学中

恰当地实施案例教学法,能有效地改变传统政治课重理论轻实

践、枯燥乏味的状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有

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真

正落实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2)要规范本课程案例教学的基本

环节和逻辑顺序。我们认为,以下基本环节和逻辑顺序是比较

全面、合理的:第一步,陈述案情;第二步,提出问题;第三步,引

出原理;第四步,分析案例;第五步,讨论启示。(3)要明确实施案

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实施案例教学的重点是:探索一套适合

本课程案例教学的方法体系;本课程每个章、节的典型案例收

集、选取、整理和撰写(含案情、问题、原理、分析、启示);设计、制

作本课程案例教学多媒体课件。实施案例教学的难点是:本课

程如何结合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案例教

学;与职业和职业教育有关的典型案例选编、案例分析和案例

启示的撰写;本课程案例教学在全校的全面推广。(4)需要探讨

本课程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的区别问题:我们认为,案例教学与

举例教学虽然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但二者还是有区

别的。一是二者的主体不同:案例教学是教师主导的、学生参与

式教学,是师生互动教学,信息交流是双向的;而举例教学是教

师的一种讲授,是教师的独角戏,信息交流是单向的。二是二者

的教学逻辑顺序不同:案例教学一般是从案例到原理,而举例教

学一般是从原理到案例;三是二者内容的复杂程度不同:案例的

内容比例子的内容复杂;四是二者的作用不同:案例教学主要是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举例教学是通过通俗

易懂的例子来说明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我院“基础”课程建设如何体现开放性

1.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引外延”。(1)教学团队建设的“内

引”。我们在

2010年上半年先后邀请了省内

13位思政课专家到

我院思政部指导和讲学。专家们的指导促进了本课程教师的教

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此外,聘请了校外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兼职

指导教师。(2)教学团队建设的“外延”。加大师资外出培训的力

度。近几年来,在本课程教师团队中,有

2人先后参加了为期半

年的访问学者研修,有

9人先后参加了为期

20天的“广东省哲学

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有

5人参加了北京的全国教师

培训会;有

3人先后参加了香港理工大学“高职现代教学法研修

班”。此外,树立教师社会服务的品牌。本课程骨干教师积极参

与江门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文明办牵头主办的专题宣讲活

动。如“党的十七大精神”“职业道德教育”

巡回宣讲、专题报告

和“普法教育”专题报告等。如笔者近年来在校内外作了七十多

场大型专题报告。(3)建立本课程教师下企业调研和社会实践的

机制。本课程教师下企业调研和社会实践应该常态化、制度

化。教师应通过实践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现实视野,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2.教学内容方面的“延伸拓展”。(1)将本课程内容延伸到其

他相关专题讲座(如党课讲座、“学业与人生”励志讲座)。(2)将

本课程内容拓展到企业文化、侨乡文化、校园文化的教育活动

中,并组织学生直接参与有关专题文化活动。

3.教学途径的“开放多元”。除了课堂教学以外,我们还有:

(1)开设“思基础”精品课程网站学习平台。本课程主要教学资

源已全部上网,鼓励学生课外上本课程网站自习。(2)送课到学

生顶岗实习的企业中。基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的需要,对课程的实践教学与学生顶岗实习叠加实施进行尝试

和探索。

五、我院“基础”课程建设如何凸显互动性

“基础”课程建设不能仅仅局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

师之中,而应发动全校各有关部门和师生共同参与。我们在近

年来的课程建设中,凸显了学院党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的互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与学院党委宣传部的互动、思想

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与学生工作处的互动、任课教师与班主任辅

导员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等。可以说,我们的课程建设是

在互动中进行的,我们的互动是多元的、立体的、交叉的,是与整

个学院的育人体系接轨的。

这里着重探讨师生互动中的互动教学法。关于互动教学

法,我们曾赴香港理工大学参加培训,与该校教学发展中心主任

孙建荣博士进行互动,共同探讨了互动教学法的以下四个问题:

(1)为什么“互动”?(2)“互动”什么?(3)什么时候“互动”?(4)

如何评价“互动”?

第一,要明确互动教学法对学生和教师的有利之处。促进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教师角色的转

变,使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和困惑,提高教学针对性,增强

师生感情、密切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沟通。第二,要明确互动教

学设计的几个原则。与课程目标吻合,明确互动的目标性;清楚

的要求;合理分配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比例;自己的特

“吻合”

点、个性、性格。第三,要明确“互动”什么?一是知识学习方面

的互动:利用已有知识,提问;寻求“新”知识,完成项目;分享知

识,小组讨论。二是能力发展方面的互动:小组讨论可锻炼学生

的各项能力;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可锻炼学生的分析,交流与评价

能力。第四,至于何时“互动”,应具体情况具体处理,灵活运

用。既可课前互动,也可课后互动;既可课中互动,也可课外互

动;既可课堂开场互动,也可课堂中场或尾场互动。

总之,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要进一步把高职院校“基础”课

程建设成为教学规范、教改有力、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优质课

和精品课,真正发挥它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复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学[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

社,2011.

第3篇:高中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在新一轮以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为标志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专业建设与改革的着力点是要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而这一切理念、思路与成效最终都要落实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条件等,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具体实施中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能否理清这些关系将直接影响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条件建设的思路与进程,制约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并最终决定着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通过三年来对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认为,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设计中,高职院校对上述核心要素关系的处理关键要做到“四个契合”。

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对受教育者在发展方向及素质规格方面提出的要求专业培养目标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体系中最为基础的下属目标,直接指导专业教学计划,具有预定发展结果的目标导向和激励调控功能以及为教育评价提供依据的价值尺度功能。wwW.133229.CoM因此,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教学的预期结果,指完成一定的专业教育教学活动后,学生在认知、技能和态度三方面应达到的状态。专业培养目标在素质规格方面具体表现为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统称为职业行动能力或职业综合能力。培养规格是指学生在接受了三年的专业学习与培训后,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能够胜任的某种职业领域的综合性工作任务。方法能力指有效、准确、快速地学会新知识、新技能、新经验,并能够把学到的和使用过的知识、技能、经验灵活地、创造性地应用到新的情境和行动领域之中。具体表现为:能够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独立学会相关知识与经验;能够认识任务结构,独立地把已获得的知识运用到特定的没有预先给定解决方法的任务中,评价问题解决方法和解决过程。社会能力指在专业要求的情境下合作、沟通与互动,最终解决问题与冲突,以及对自身和他人具有负责意识和行动能力。具体表现为:在工作领域中理解社会交往和利益冲突,能够理智地、认真负责地与他人讨论,达成共识,形成解决方案。专业能力一是指直接与职业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实践中形成的如对材料、装置、工具、机器等的操作技能);二是指知识的迁移;三是指知识的应用。在培养目标所涵盖的上述三种能力中,方法能力是基础和核心,没有方法能力,无法习得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路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各专业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思考与设计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专业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和运行方式,包括专业办学理念、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途径、培养模式运行保障等要素。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有以下几个含义:第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以一定的教育理念作指导。教育主体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定位,对人才培养模式所包含要素及其结构的确定,对整个培养过程的设计都体现了教育主体的教育理念。第二,人才培养模式体现的是整个学程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活动,包括“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谁来培养人”的全过程,因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既包含着目的性要素,也包含着技术性要素。第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位是决定不同类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特征。第四,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是专业培养计划,包括课程体系,课程教学计划的实施、监控与评价。第五,人才培养模式不是自然形成和随意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达成培养目标,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人为设计的,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最终形成比较稳定的结构样式和运行方式。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旦形成,要保持其相对稳定性,不可随意更改。

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的关系非常密切培养目标是专业设置的出发点和归属,是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确定课程设置的前提。准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给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反过来说,选择最佳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变了,培养模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如果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不能适应培养目标的变化,就会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无法实现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模式相契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职业院校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一定的培养目标,并围绕目标组织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具体化为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得到运行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亦称教学计划)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生产劳动、军事训练、课外活动等内容及其顺序、时数安排的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文本形式,其编写要围绕人才培养的三个核心问题——“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谁来培养”,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进行描述和设计,并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要素与格式的规范性与完整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导专业人才培养的纲领性和实施性文件,要素齐全和格式规范是培养方案编写的基本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主体部分包括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学制与招生对象、课程设置、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实施、考核与评价等要素;支撑部分包括专业调研材料、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制度与条件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等要素。

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与区域性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依据是专业调研结果,通过调研确定相关职业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准确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模式构建提供了可靠性依据。同样的专业在不同区域的高职院校中培养目标有所区别,体现出区域性特点。例如,同样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分别设在东北和闽南,培养目标就有所区别,因为工程施工的气候环境与质量标准要求都有所区别。

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性与个性化高职院校属于区域性高等学校,为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是区域性高校办学的出路。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不同,对人才的规格、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这些不同要求在区域性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要有所体现,这就是创新,就是个性,最终反映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实践中。

另外,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都有赖于专业教学团队、实训实习环境、校企合作机制等相关条件和制度作保障,因此,还需要理清课程设置、师资团队建设、实训实习条件建设与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关系问题。

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

课程指课程计划中规定的所有教学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即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全部教学科目及其在课程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进程安排及其达成标准的体系的总称。课程设置指对一个专业的全部教学科目、教学内容及其进程所进行的体系组合和科学安排。从专业教学的角度看,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化思考与设计之后,编制而成的专业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只有依附于课程设置,它才变得“有骨有肉”。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要靠系统化的课程与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来实现。课程作为学校的产品是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设置取决于专业培养目标,因此,课程设置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每一门课的课程目标都要体现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在当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厘清三个问题:

专业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根本依据如今大家都在讲,高职的课程改革要打破学科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那么,为什么要打破普通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呢?根本原因就在于本科与高职的培养目标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高级专业化教育,以传授各类专业技术及相关理论为主要内容,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现场的高级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操作人员,而不是培养某一学科领域的学者和学科专家。要实现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实施与这一培养目标相契合的课程。

课程设置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高技能人才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现场以“转化”和“推广”设计方案、科研成果为职责,示范、组织、带动一线工人执行设计方案,把各种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培养具有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即胜任某一职业领域典型工作任务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实施与这一培养目标相契合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即把学生的学习内容设计为工作任务,把学习过程设计为职业行动过程,让学生通过工作实践、工作任务的完成实现学习,这种课程也叫做学习领域课程。通过一门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完成某个职业(或专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全部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从事一个职业的资格。

如何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的课程学习领域课程作为一种课程模式,是以某职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它是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其基本特点是保证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学习领域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它来源于具体的职业行动领域,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这种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采用专门的课程开发方法与技术。目前,可以采用世界上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工作过程导向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bag)和“实践专家访谈会”(exwowo),通过整体化的职业资格研究,按照“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重新构建学习领域模式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与课程设置相契合

课程的实施,首先依赖于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课程实施的人力资源保障;课程的实施,还依赖于一定的教学条件,教学条件是课程实施的物质保障。因此,课程设置与实施的需要是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条件建设的根本依据。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区别于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时更强调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和校内外实训实习教学场所建设,并与课程设置相适应。

首先,高职教育的学习领域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它是职业工作领域的具体化,是跨学科的与企业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综合性教学项目。这种教学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像过去那样,只靠单科教师是无法实现的,必须依靠教师团队的力量共同承担;另一方面,教师仅仅具有学科与专业理论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具有专业操作技能和企业工作经验,才能指导和带领学生完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教学项目,所以,要求师资队伍要专兼结合、教师要提升“双师”素质。

其次,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一般由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等三个不同的课程类型构成,不同门类的课程体现不同的课程模式,像过去那种“粉笔加黑板”的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学科实验室等已经无法满足这些门类课程实施的需要,必须建设多元化的教学实践场所。这种多元化或表现为实践场所的功能上,或体现为实践场所的性质上,或落实在不同建设主体和建设地点上,而关键是与课程的设置与实施相契合。

再次,对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课程设置要进行整体性的思考和系统化的设计。专业建设涵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条件建设等要素,在抓住专业建设根本问题和主要矛盾的同时,三方面的改革实践也应该遵循三者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整体性的思考和系统化的设计。但事实上,三个方面的建设从时间进程上往往表现为齐头并进、不分先后。在师资队伍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没有转变、新的理念没有形成的阶段就开始了课程与教学改革,在没有搞清楚课程应该如何设置之前,就已经着手大规模地开展实训基地的规划与建设,致使课程与教学改革和实训条件建设都存在相当的盲目性。

总之,从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重点和方向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者一定要立足于传统观念的更新和建设理念的转变,在编制和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在宏观思考、中观设计和微观实施上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什么;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应该构建什么样的培养模式,设置什么课程;为了模式的运行和课程实施需要组建什么样的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建设什么样的实习实训条件,等等。只有理清了这些问题与关系,才能避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盲目性、片面性和孤立性;在此前提下所编写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真正成为指导专业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专业建设与改革才能取得预期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彭元.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第4篇:高中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 课程档案 积累 应用

一、课程档案建设的必要性

“课程档案”一词,对于在高校工作的同志都是非常熟悉的。它作为课程教学的真实记录,是学校教学的主要材料依据。它不但在考察学校教学活动中起着一定的凭证作用,而且在学校教学活动的进行中又起着一种依据作用。对教学评估、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等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必须十分重视积累课程档案。

第一,课程建设乃至学科建设本身的需要,必须十分重视积累课程档案。

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除具备一般系统的普通规律外,非凝结性,软效益性与“人——果”渗透性是其特殊属性。尤其在评估课程建设成果时,必须突出这几点。这是因为课程建设成果是通过教师劳动来实现的教学成果,而教师劳动是一种特殊劳动。从存在形态上来看,它不象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一般都凝结一定的物化形态,变成可直接计量的劳务,而是以潜移默化形式凝结于学生头脑之中,几乎根本无法直接计量某位教师劳动成果的实际份额。课程档案也是一个教学成果,在某种意义上它是课程建设这个大系统优化成度的可分辩的物化形态,是课程建设规范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为了搞好课程建设,更好的评估成果,必须十分重视积累这些在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课程档案。

第二,课程档案的自身特点决定必须随时且广泛地收集课程档案资料。

课程档案就其形成与其他档案相比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教学性特征。课程教学活动是围绕一定教学目的进行的,课程档案记载着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学生操作与练习、师生教与学的评估测试结果,是教学经验的结晶。它虽然也具有学科研究的某些特征,但出发点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二是成套性特征。课程档案是围绕课程教学内在活动而形成的。然而,教学内在活动总是按一定规定过程展开的,每一个过程都形成相应的文件,相互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反映着课程教学活动的规律,以整体特征发挥着作用。三是现实性特征。课程档案即记录着教学活动的历史,又参与课程教学活动的管理和实施过程,发挥着现行作用。课程档案的以上三个基本特征决定课程档案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远不止现在多数人所理解的,课程档案只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课程档案内容包括了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所有课程文件材料,且随着教学技术手段的不断运用将呈日益丰富的趋势。所以,必须注意随时且广泛地收集课程文件材料。

第三,不得不指出,在当今不完备的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反应在教上,课程档案建设是最不被重视的一环。

有的人缺乏档案意识,认为有档案也教书,没档案也教书,此为无用论;有的人工作中习惯于推着干,身边现成的档案也不愿积累。即使积累了,也是或者不全,或者没有很好地利用,起不到档案作用。此为无用论……如此等等弊端的解决,除究其个人原因外,也有个大气候和一个政策调整问题。为尽早形成档案体系,逐步建设与完善课程档案,必须强化档案意识,自觉地积累与应用。

二、课程档案的积累与应用

一般说来课程档案的积累与应用研究离不开学科的具体情况。就《电工基础》课程而言,是高职高专院校电类专业的主干课之一,是一门很有历史的课程。所以,课程档案的积累是多方面的。

首先,教材档案的积累,主要应用于改善教学内容。

教材,取其广义,这里指的是教学大纲、教科书及参考文献。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所离不开的,是课程建设的基本依托。优选一套好的教材,是课程建设成熟程度的基本标志之一,也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重要条件。在学习和贯彻执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当前流行的各版本《电工基础》教材进行了认真研究,精选陈菊红主编的《电工基础》(第2版)为基本教科书。这本书很好地适应了电工基础的教学需要,反映了当前电工基础教学的新趋向,是一套“知识——能力”结合得比较合理的高职高专机电类规划教材。我们既遵循教材,又不拘尼于教材。对教材进行了大量的处理,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讲义。同时还汇集和整理了有关参考书和资料,随时介绍给学生,使教材更适合我校学生的特点。

其次,重视课程建设方面的资料积累,这方面主要应用于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学校里,课程教学是最基本的形式,教材便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它总的态势基本反映和代表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及其前景,因而搞好课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而教学改革恰是课程建设,特别是课程实施建设的核心。在狠抓课程建设的同时,积累一些对课程建设的认识,课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上报与总结等材料。特别是在学习教育理论,借鉴国内外一些现代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创立了“任务导向”教学法。这个教学改革尝试,所形成大量材料表明,它已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程式,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或教学过程。实践表明,任务导向教学法有利于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任务导向教学法的推行,大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三,各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教学资料的积累。这方面材料较多,通过归类总结主要用于课程教学规范化建设。

为了使学生的作业和练习规范化,积累一些习题课讲义材料,精选一些例题和习题分析。对每次习题课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练习目的和训练方法的评说等都有记载,使学生作业与练习系列化。

为了培养学生能力,开拓学生视野,及早将学生带到学科前沿,积累一些讲座课讲义,讲座课每学期开展三四次,并且积累一些小论文题目,也积累一些学生论文习作,从而使学生能力培养系列化、规范化。

为了保证教学秩序规范化,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在经常深入学生辅导的基础上,积累一些任务提纲,主要是对易混知识点的质疑,也回收积累一些学生对问题回答的材料,同时坚持作好辅导答疑记录,使教学反馈信息规范化。

为了课堂讲授规范化,积累每一教学循环的进度表,每一小节课的讲课后记,这些材料一般记录了教学进度情况、课堂节奏、学生情绪,课堂上发现的好的解题方法和不良情况处理等。它不单是每学期课堂情况的真实记录,还能使课堂讲授规范化。

为了学生成绩考核规范化,除应用题库出题外,每学期都积累一份学生答卷、学生成绩报告单和卷面分析。这样做,不但使考核规范化,而且有利于跟踪教育。

第四,科研档案的积累和应用。本来科研档案可以单分一类。但必须注意到科研档案对课程档案的辅助作用,特别是教育科研对于课程建设的促进作用。因而也积累一些诸如读书笔记、卡片以及主要的教育科研论文、教学经验总结等材料。它对课程建设同样起着极其重要作用。

三、课程档案建设的再思考

课程档案与其它档案有着本质区别,其发挥作用的形式也有自己的显著特点。课程档案建设与管理应用,只有适应其本质和特点才能提高水平,收到实效。那么,如何根据课程档案的本质和特点去建设和管理以及应用好课程档案呢?在当前还有一些需进一步思考的新问题。

第一,课程档案的教学性,决定其积累与应用不应是个别教师的个别行为,它需要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总体功能。单凭一个人或者一组人的积累,恐怕效果不是很理想的。因而,在当前加强全体教师的档案意识,共同搞好课程档案的积累与应用是需很好解决的问题。

第二,课程档案的成套性。要求课程档案的积累与建设工作必须与教学工作同步。要注意连续性,课程档案建设要适应课程教学的需要,不断对原来课程文件作适应的调整与改动。新的课程文件也要随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入而增加。但无论怎样调整,各个不同时期必须有各时期的教学文件。积累不能间断。同时,还要注意课程档案的多样性。课程教学是建立在一定媒体技术基础上的。现代教学除教师这个传统媒体之外,还有电视、广播、计算机及其它多种媒体,因而课程档案应有多种不同媒体形式课程文件。这方面需进一步加强。

第5篇:高中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为了顺应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转型与变革,突出“综合性”“实践性”和“政策性”的专业特点[6],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构建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推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就成为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工作的关键。对此,各高校已在积极探索不同的培养方案和体系,例如:阳建强等[7]提出“以课程设计与相关理论为主线,技术、人文与认知、实践并行,微观―中观―宏观循序渐进,强调从基础教育(本科一、二年级)到专业教育(本科三~五年级)转型的两个重要培养阶段”的课程体系;杨俊宴等[8]探索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微教学模式,通过开放联动式、协作研讨式、师生交互式、情景再现式四种教学模式,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激发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万艳华[9]提出以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为主体目标,以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为核心内容,工程、经济、社会、环境、建筑等多学科知识并重的专业教育模式;施德法[10]提出应用型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计划等。

针对上述学科发展背景,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在2004版、2010版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导向的2015新版培养方案,这也是第一版真正意义上的“城乡规划学”本科生培养方案。本文通过重点梳理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2015新版培养方案制定的初衷、改革的重点与特色,旨在探索今后一段时期内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之路。

一、天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2010版本科培养方案

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2010版培养方案制定于《城乡规划法》颁布之初,目标是培养具备城市规划与设计及建筑设计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城乡规划师。方案注重从综合能力、设计技艺和创造力等多方面培养学生,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以及较为广博的知识面。从培养目标和计划可以看出,该方案重点在揭示城镇建设发展和人居环境整体优化途径及其基本规律,以塑造学生的物质空间环境规划理念为核心。当然,除此之外,该版培养方案还注重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政策等综合学科的特点,将课程划分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训练与健康类、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学科基础与专业类、集中实践类、创新与研修类六大模块(如图1所示)。高等建筑教育2016年第25卷第3期

张 赫,等新形势下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的改革与探索探索――解析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新版本科培养方案

1.课程内容相对滞后

随着城乡规划法的颁布,规划学科名称、工作内容等的变化,方案中与“乡村”规划相关的课程内容明显不足,特别是乡村规划、存量规划等新兴知识内容相对滞后。

2.学分分布不尽合理

2010版培养方案制定于城市规划专业还是建筑学(下)的二级学科时期,因此,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三方面的课程比例分配过于均质,受建筑学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较大。尤其是城市规划专业作为一级学科后,专业学时比例不突出,难以体现自身专业的学分分布重点、特点和要求。

3.部分类型课程选择性较小,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2010版培养方案中创新与研修类和集中实践类课程(见图1)的数量和类型相对较少,且多分布在本科三年级以前,因此,学生对课程的选择余地较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的创新与实践积极性。

二、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

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的起点和关键阶段。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应及时跟踪现代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总体趋势,拓宽传统城市规划学科的视野,积极探寻新形势下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改革的路径与方向,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2015版培养方案正是在城乡规划实践、理论和教育的新形势下,面对专业教育发展新要求和行业发展新趋势的一次教学改革成果。

具体而言,制定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2015版培养方案的理念是:

(一)实现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天津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21世纪第二个10年以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高校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11],并将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由培养专才到培养通才或通才有专长(即有某项或几项专长的通才)的转变[9]。由此,天津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也制定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城乡规划专业正是在这样的总体目标下,提出了突出实践类课程,丰富课程体系,培养综合型、多口径的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策略。

(二)紧跟专业教育发展步伐,引领专业课程建设

针对《城乡规划法》中对“城乡”概念的修订、增补,以及《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1]对专业知识结构的相关要求,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在新版培养方案修订中着重做了以下工作:一是,补充和完善城乡规划领域的专业课程,特别是增充乡村规划、生态规划等方面的专项课程;二是,建立以专业课程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城乡规划学升级为一级学科的教学变化和要求;三是,在遵循专业指导规范的基础上,探索符合天津大学自身特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三)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培育未来行业领军人才

面对未来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等发展趋势,适应城乡建设步伐放缓、追求精品的行业发展趋势,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在本科教学改革中,强调了存量规划、实践案例评析等实际课程建设,使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与调整后的专业名称相一致,满足了行业新形势的发展需要,着力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和领军型未来行业人才。

三、新版本科培养方案

(一) 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

在办学思想上,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秉承天津大学“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原则和“严谨治学,严格教学要求”的办学方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的综合培养,积极响应城乡发展的多元化需要,培养适应城乡建设发展,能够胜任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与开发、教学与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培养目标上,新版本科培养方案通过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以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规划设计实践与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富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适应中国当代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备厚基础、广视野、精技能、高素质,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城乡规划专业人才。

(二) 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的变革

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新版本科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总课时(含必修课和选修课)为3 088学时,实践教学环节为54周,占总学时比例的20%,创新研修类课时304学时,占总学时比例的7%。课程延续原分类方式,分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训练与健康类、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学科基础与专业类、集中实践类和创新研究类等六大类别。相对于2010版培养方案总课时略有增加,创新研究类课时比例提高。修订后培养方案总学分为266分,其中选修课88分,学生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214.5分。相对于原培养方案,增加了选修课数量,提高了学生根据不同学习兴趣的课程选择度(如图2所示)。

(三) 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的特色

1.协调课程关系,搭建课程体系,强化课时的合理分配

在原培养方案中,公共课主要集中于本科低年级,专业课则以三四年级为主,造成学生在不同年级的课业负担差距较大,且相关课程前后脱节。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秉持公共课逐步减少、专业课逐步增加的原则,并考虑课程的相关性,延长基础类课程分布周期,将基础素质教育贯穿整个本科学习过程。并通过对现有专业课课程内容数量的删减调整,增加低年级的专业概论类初步课程,将原集中于三四年级的专业课合理分配到各个学年,从而形成了新的以低年级的初步入门到高年级专业领域前后相衔接的特色教学安排和课程体系,同时也保证了各个学年课时分配的均衡和选择余地(如图3所示)。

(1)建立以设计课为核心的各类课程相衔接的特色课程组织架构。在新版本科培养方案中,探索以城乡规划设计为核心,衔接城乡规划理论内涵和应用实践的课程群整体建设思路,形成了从本科三年级至五年级贯穿始终的教学组织框架,从而改变了过去单纯的绘图技能的培养,实现了综合学科的拓展学习。例如:在三年级课程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学习阶段,结合设计课程内容,相应开设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存量更新规划、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场地设计、城市设计概论、环境设计概论等理论课程及相关实践环节。同样,就四年级控制性详细规划、总体规划、乡村规划等设计课程内容,开设GIS与数字化城市、城市生态规划概论、乡村规划原理、区域规划概论、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等相关课程,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与设计课相结合,并通过前置理论课程、伴讲理论课程与设计课程、实践课程的衔接,帮助学生更快速更清晰地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图4所示)。

(2)增设实践调研和实践评析类课程,强化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为强化实践类课程,突出对本专业学生设计应用能力的培养,规范对实践课程的考核和评析,克服该类课程评分过程的难点,天津大学新版培养方案进行了一系列完善。例如,在二年级暑假增设城乡规划建设实践调研与建筑遗产测绘实习,丰富城乡规划专业学生野外考察实践的选择余地,将历史文化名村、名街等纳入特色调研对象。在本科五年级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实习之后,增设城乡规划实践案例的分析与评价课程,要求学生公开讲述实习体会和成果,公开点评实践效果。

(3)鼓励师生创新,扫除学分认定障碍,在课程组织上激发教学改革动力。为鼓励师生勇于创新,积极探索设计的前沿理论和创新理念,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也为解决传统教学中设计竞赛、workshop等非课程环节类设计难以量化工作的问题,在新版培养方案中,特别在三年级和四年级开设学科竞赛和联合工作坊等任选课程,鼓励不同的师生团队,根据创新设计和合作交流的需要,灵活选择该创新类课程和学分,从而将分散的课外设计纳入正规的教学计划,激发师生教学改革的动力。

3.改革学时设置模式,探索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

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基于《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建立了三大模块组成的专业课程体系。其包含对应指导规范中10大核心领域的专业必修课程的“核心模块”“相关课程模块”以及5个“推荐选修模块”。除了改进、增设乡村规划原理、GIS与数字化城市、城市生态规划概论、城市生态绿地规划、城市社会学概论、城市存量更新规划理论与实践、国内外城市规划前沿导论等课程外,更鼓励任课教师积极探索应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主题性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将教学方法从思辩式教学向案例式(Case)教学转变,从教育过程管理向教育目标管理转变[12]。具体体现在每一门课程的学时配置中增设了实践调研、学生案例教授、课下实践训练等课外学时,并适当提高其比重,从而为新开课程探索课题讨论式案例讲授的教学方法预留了空间。

第6篇:高中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精品课程;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

Think and exploration for quality courses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 vocational for the computer class professional

Shi Baohui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Beijing, 100018, China

Abstract: The quality course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reform project, for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lmost all of the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set up professional of computers. Resear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ter's courses; study the indicator system of national quality course, combined with the quality course construction of our college. Analysis the connotations of national quality course construction, include the ranks of teachers,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reform.

Key words: quality cours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ork and study; integrated teaching

2003年教育部开始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并把建设一批部级精品课程作为建设目标之一。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千门精品课程上网,打造高教新质量”新闻会上指出,国家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1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课程质量在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位置,学校关于人才培养的一切措施,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一门具体的课程,并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而课程质量的高低,又是学校教学水平的具体体现。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构成部分。从整体上看,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和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有着同样的背景、内涵和意义,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在课程建设的理念、模式和技术方面具有显著特点和特殊内涵。因此,我院出台了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文件,将课程建设作为示范校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实现加强教学改革、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促进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有效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教学活动与科研创新同步的教育目标。

2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

高职精品课程的建设要实现“五个一流”,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点:

(1)高水平、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由主讲教师负责、双师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必须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还需要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承担兼职教师,并将企业的实际案例引入课程教学,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2)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建设。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IT技术更新快的特点,教学内容必须保证先进性和实用性,并及时反映IT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另外,在课程开发建设过程中,课程建设的原则是以培养职业素质为基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最终目标。课程内容的选取基于企业职业岗位调研,内容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学生实际工程技能培养的要求,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引进企业的实际工程案例,设计“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为几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并将行业规范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作为课程教学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图1为与H3C公司合作开发课程的模型。

(3)“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精品课程的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地用计算机、多媒体取代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学手段,而是教学观念与教学理念的更新。特别是在IT类专业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的组织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要学习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通过项目教学法或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将一个以企业案例为背景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任务,经过加工和设计成为教学项目组织教学,任务项目要求学生自己根据对项目任务的理解,完成项目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课程的教学组织需要在实训中心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境中,将“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为中心”,以教师讲解为辅,以学生操作为主,通过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学6步法“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方式组织教学,以网络安全产品配置与管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例,在“安全网配置与管理”项目中,通过了解安全网关的基本原理(了解企业的安全需求)选择安全网关部署方法(制定安全的策略)制定安全网关和网闸系统部署方案(制定实施安全方案的计划)进行安全网关和网闸系统的安装与配置(实施企业安全方案)检测安全网关和网闸系统的配置(检查配置的正确性)项目验收与答辩(评价完成情况),通过6个步骤组织教学。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充当指导者的角色,但在学生实践操作时,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习行业标准、理解操作规范,严格按企业工程规范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最后学生进行答辩讲述自己(或小组)的方案及实施效果,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完成企业安全网关和网闸配置与管理的全面素质和核心职业能力。

(4)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教材是教学改革成果的固化,精品课程需要精品教材,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在教材建设中,必须注重精品意识,在教材的选用过程中,优先选择国家规划教材,另外,还要组织教师开发精品课程配套的精品教材,以保证让精品教材走进课堂,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发挥作用。

在精品教材建设过程中,必须打破传统的以理论知识点为主线的模式,要在充分理解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基础上,以企业实际工程案例为背景,根据课程方案中的项目设计,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精品教材,将理论知识的解析融于项目实训过程中,做好精品教材的建设,同时开发项目指导书等配套的实践教学资料,主讲教师自行编写与课程学习相关的参考资料。

除了教材建设之外,还需要与之配套的开放、互动、高效的网络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必须是多种形式的,既要有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等,又要有配套的电子教案、课件、习题集、试题库、电子图书、资料库、在线测验试题等,要形成立体化的教材及教学资源,并通过校园网的环境免费开放,为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完整的教学方案,实现师生在线互动,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

(5)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实验实训平台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精品课程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学院通过示范校建设项目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实训室建设。在网络安全实训室建设过程中,我们考虑了安全与安全类IT专业课程教学的需求,以仿企业环境的方式进行了实训环境建设,从而方便了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通过这种工作组式的教学环境设计,方便了学生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每个工作组具备一套完整的实训设备,能满足学生2~4人组进行操作,促进了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图3为我系已建成的仿企业环境的网络安全实训室,这为精品课程的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6)考核与评估体系建设。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课程的考核与评估体系。我们将原来以理论试卷为主的考核方式改为综合考核的方式,即理论考试只占其中很少的比例,重点是对学生课业的考核,即项目设计方案的撰写(课业报告)、项目实施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完成项目后的答辩情况等多种考核方式,从而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7)机制建设。精品课建设必须要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形成新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学院出台了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同时对承担精品课程试点教学的教师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机制,促进了学院精品课程的建设。

3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思考

(1)师资力量薄弱。由于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教师的授课任务较重,导致许多教师抽不出足够时间认真研究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因为生源基础较差,组织难度较大而无法实现。

(2)校企合作难度大。高职教育的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因此,课程的设计最好有企业参与,从而培养与企业零距离的高技能职业人,但由于国家没有配套的职业教育法相关政策,在没有利益驱动的情况下,企业很难全力参与精品课程的建设,更谈不上作为兼职教师授课了。

(3)教学理念落后,质量意识淡薄。尽管经过了多年的学习和培训,部分老教师还是不能改变传统学科体系的教育观念,对职业教育的特点理解不深。另外,部分青年教师虽然专业知识丰富,但质量意识淡薄,缺乏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对教学质量是教师专业发展生命线的认识不足,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认识,对学习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的认识存在误区。

(4)对精品课程指标体系解读不够。高职部级精品课程指标体系中,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1个特色及政策支持,每个二级指标都设有观察点,在学院计算机类精品课程验收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对指标体系的内涵理解不足、意识缺乏,上交的资料没有体现“精”与“特色”。

(5)缺乏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学院虽然制定了有关精品课程建设的文件,但没有配套的支持政策,在精品课程建设前期,学院没有任何费用投入,这就导致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企业兼职教师聘请难度较大,不能保证课程的建设。

精品课程是学院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载体,抓好精品课程建设对高职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高职计算机专业类精品课程建设应以IT类职业特点为导向,以理论与实践结合为重点,注重学生新技能和新技术的获取能力。精品课程建设要认真研究高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指标体系,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分析每一个观察点的内涵,即①教学内容是“重中之重”;②教学条件的权重逐渐降低;③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比重稳中有升;④教学效果的比重稳中略降;⑤课程特色逐步强调学校政策。

另外,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学院有配套的激励政策和学院领导的支持,更需要承担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有敬业精神、敏锐的观察力及新技术的获取能力。在计算机类专业课的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考虑信息技术发展更新快的特点,进行充分的市场人才职业能力需要分析,随时引入新技术,更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开放创新思维,力求在“精”和“特色”上做出成绩,实现以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7篇:高中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问题 开展措施

1.引言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全面检验和巩固房屋建筑学课程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方式,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专业知识完成符合建设项目设计任务的能力的重要实践性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增强独立运用理论知识、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参考资料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通顺的文字和准确的图表系统、完整地表达设计成果,可以使学生得到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提高其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

2.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要求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紧接着在房屋建筑学课程结束时安排的为期一周的实训工作,模拟的建筑工程项目类型有单元住宅、教学楼、小别墅、办公楼,根据课程内容及建筑设计规范设计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完成方案草图设计;第二步完成初步设计:提交建筑设计中的各层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构造详图。

3.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学生认识不到位主动性不够。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学生初次接触设计,由于缺乏了解,有的学生认为本专业所培养的目标以建筑施工企业一线的项目施工员为主要就业岗位,主要应学习施工技术而不是设计,因而设计成果粗糙马虎。

3.2学生层次不一,设计进展不易统一。

因为目前生源种类不一致,学习基础不一样,知识水平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一致,所以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有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设计任务,或者完成效果不好。

3.3设计时不注意规范的应用及与课程的联系。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既有建筑设计又有构造设计,同时还要遵循建筑设计规范、制图标准,懂得材料的性能要求与选择方法,但有的学生在完成实训的过程中对存在的疑惑、遗忘的知识、错误的认识没有积极地解决,对应该遵守的要求也不认真执行。

4.解决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在思想上帮助学生对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目的的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通过房屋建筑学设计可以获得以下收获。

4.1能达到系统巩固并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使理论联系实际。

4.2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能独立解决有关工程的建筑施工图设计问题,并能表现出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创造性,从而提高设计、绘图、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3具有正确、熟练运用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

4.4提高对建筑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增强建筑构造的运用能力,以及绘制施工图的能力。

4.5培养学生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配合意识,包括工种和工种之间的协调及设计组人员之间的配合,加深对所学理论课程的理解和巩固。

4.6了解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初步建立设计、施工、经济全面协调统一的思想。

4.7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建立工作的责任意识。

此外,教师要将设计内容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按照规范、标准要求随着课程的开展逐步完成方案草图的内容,使选题多样化,让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构思方案、解决问题,并在正式完成课程设计的那一个星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最后的修改与建筑图纸绘制。

5.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开展

5.1房屋建筑学课程内容与方案草图设计的开展。

房屋建筑学课程第2章是民用建筑设计部分,在此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应根据建筑设计内容结合规范要求,回顾制图标准,完成建筑平面图草图设计,通过典型图纸分析、设计原理讲解,在本人反复修改、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进一步完成剖面图及立面图草图设计,此阶段的图纸内容并不能一次性确定,因为涉及到构造要求及做法的知识还将在后面构造设计教学中逐一补充完善。如学习第5章墙体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进一步完成立面图中墙面装修做法及墙体细部构造详图;学习第6章楼层和地层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完善剖面图中地面构造做法、楼板尺度、楼板的搁置;学习第7章楼梯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补充平面图、剖面图中楼梯的尺度、立面图中建筑入口形式及楼梯构造详图;学习第8章屋顶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完成屋顶平面图的绘制;学习第9章门窗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确定平面、立面、剖面图中门窗的位置。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学、教、做‘三位一体’”的课堂模式可以使学生领会到设计的开展程序,督促他们踏踏实实地完成设计每一个环节的内容,知道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对应的设计,哪怕是多次修改都感觉到其乐无穷,对自己的成果了如指掌。

5.2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实训开展。

在课程结束后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训周,学生的方案草图设计其实已随教学过程的开展基本确定,在前面近15周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边学边做边改,对设计的要求、标准均已明确,遇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充分的时间来解决,在初步设计阶段即使要修正内容也是局部而不影响实训进程。因此将方案草图转为正式的图纸时,效率大大提高,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5.3方案实施的效果。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重点专业课程,学生开始对此都有很高的热情,只学不做必然导致学生思维的惰性、学习的盲目、学习热情的衰退。教师把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的内容结合起来,随着课程的开展设计好每一堂教学过程,以及对应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内容,让学生在学中练习、思考,即面对设计成果,不仅能激发学习热情,而且能体会到知识的运用、工作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成就感。

把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的内容结合起来使方案草图实训时间充足。方案阶段学生分组讨论,对每个方案进行修改,指导老师在满足规律要求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设计思路,帮助确定其方案,让学生自方案构思到施工图设计独立完成,加强独立创新能力的培养。

边教学边设计边修改图纸质量明显高于只在最后一个星期匆匆忙忙地完成的情况,学生可增强独立运用理论知识、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参考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通顺的文字和准确的图表系统、完整地表达设计成果。

我通过以上教学实践,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学生不但绘图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对建筑构造的认识、施工图的识读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为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预算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文中所指房屋建筑学教材为陶桦铭,墙新著.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

参考文献:

[1]姬慧主编.房屋建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电力出版社.

[2]王福彤主编.房屋建筑学.中国计量出版社.

第8篇:高中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立足*区实际,借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和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有益经验,全面实施《*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试行)》和《*市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课程安排指导意见(试行)方案(试行)》,形成符合国家课程改革要求、具有*区特点的普通高中课程和教学体系,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普通高中教师素质的整体优化,提高我区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目标任务

(一)制定《*区普通高中课程安排指导意见(试行)》,探索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构建具有*区特色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

(二)构建我区高中课程建设与管理、课程资源开发和共享的机制,着力提高学校课程管理及课程建设的能力。

(三)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四)建立新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制定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配套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

(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制度,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六)提高质量与规模效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引导普通高中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注重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发挥普通高中的规模效益。

(七)逐步实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为高等学校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同时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基本原则

(一)积极稳妥,培训先行

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是政府行为,教委负责改革实验的具体组织与实施,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落实好实验方案。学校要充分借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先期进入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省份的有益经验,积极稳妥地开展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教委和普通高中要组织好区、校两级培训。

(二)整体推进,分类指导

2007年秋季,普通高中一年级整体进入课程改革实验,按照*市实验方案标准全面进行改革,同步推进。在整体推进过程中,教委要关注并满足不同类型普通高中的需要,指导学校因校制宜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

(三)以校为本,典型引路

实验工作要落实在全区每一所普通高中,给予学校实施新课程充分而合理的自,激发学校实验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索并建立“以校为本”的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区教委定期总结,发现典型,及时推广,确保课程改革工作健康和谐发展。

(四)规范实验,保证质量

各普通高中要制定学校“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实施方案”,依据《*区高中课程安排指导意见(试行)》和《*区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开设课程并保证质量。教委要对实验工作进行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监控、评价和反馈,科学有效、规范有序地推进实验工作。督导室对课程改革工作进行专项督导,保证课程改革工作的健康发展。

(五)各方参与,通力合作

实验工作要通过制度建设和广泛宣传,形成学校、社会和家长共同参与、通力合作的机制。采取有利措施,运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充分宣传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使各方面都能关心、理解和支持实验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实验工作氛围。

四、组织与领导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涉及面广、影响面大、社会关注度高。因此,必须加强对实验工作的组织与领导。

(一)领导机构

1.成立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

组长:*

*

办公室主任:*

成员单位:区教委、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人事局、区编办、区委宣传部等

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协调、研究有关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大事项。

2.成立区教委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

对有关全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批准有关工作的规划、方案及相关制度。

(二)组织工作

1.成立区教委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单位:工委办、教委办、组干科、财务科、人事科、规划科、职成科、体美科、中教科、设备中心、国资中心、信息中心、教研中心、*分院、考试中心

对课程改革前期工作进行调研、准备;提出有关工作的规划、方案和具体实施办法;组织实施各项具体工作,协调、研究有关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各种事项,提出解决有关问题的建议;提出相关制度、政策的方案。

2.建立样本校

区教委建立市、区两级样本学校,努力在学校层面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以点带面,辐射推广。

3.成立区新课程改革实验专家指导组

指导组由*市部分专家、区教研员、分院教师、区特级教师和部分学校校长组成。在区教委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理论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为全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各项工作提供指导和专业支持。专家指导组办公室设在教研中心,负责处理具体日常工作。

4.建立区政府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联席会

建立由区教委、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人事局、区编办、区委宣传部等单位和部门参加的课程改革实验联席会,协调、研究全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中的重大事项。

5.建立区教委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联席会

建立由工委办、教委办、组干科、财务科、人事科、规划科、职成科、体美科、中教科、设备中心、国资中心、信息中心、教研中心、*分院、考试中心等单位和部门参加的区教委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联席会,负责研究制订各项政策和保障措施,并就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重点工作

(一)积极开展各类型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基础条件的调研

1.硬件条件调研

由财务科、规划科、国资中心对各类型高中学校现有的教室、专用教室数量、开设选修课程所需场地及缺口情况进行调查,并与学校共同研究解决办法;由财务科、规划科、设备中心对各类型高中设施设备配备情况进行调查,并与学校共同研究解决方案。财务科做好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专项资金的筹措及报批工作。

2.师资调研

由人事科对各类型高中教师队伍情况进行调查,并与学校共同研究解决方案。由干部科、人事科、*分院对各类型高中的教师和教学干部数量、需求进行调查,制定培训方案。

3.教学现状调研

由教研中心对目前各类型高中课程开设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照新课程设置方案的规定,结合*区实际情况制定《*区普通高中课程安排指导意见(试行)》和《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制定教师的学科教学培训方案。考试中心对课程改革的学分认定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依照*市教委要求,制定*区学分认定管理办法。中教科要针对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调研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情况,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4.信息工程建设情况调研

信息中心负责调查各类高中信息技术设备的建设及使用情况,并提出各类型高中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建立实验工作的网络平台,收集信息,介绍动态,咨询答疑,形成畅通的沟通渠道。

(二)组织好区、校两级培训

区教委和教科研部门负责组织区级培训。将新课程培训作为普通高中校长、实验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研员以及相关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采取参观、讨论、研究、研讨等方式组织培训。保证各级领导干部和实验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理解课程主要项目操作办法后,再进行新课程实验工作。

学校要建立以校为本的研究制度,组织和实施校本培训。内容包括课程标准解读,课程实施的主要操作办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通用技术课的开设、班级管理模式、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学分管理、模块考试办法、综合素质评价等。

(三)建立区、校两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资源网络,形成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整合各种资源,逐步完善*区普通高中课程资源网络。积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院、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教学合作关系,利用各方面的师资、设备和场所进行相关课程的模块教学,形成课程资源的共享机制。

学校要挖掘和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场地和设施设备,开发与用好报刊、杂志、电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形成并不断丰富本校的课程资源网络。

(四)加强课程管理,提高课程管理质量

1.各普通高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要求,在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好各类选修课程,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方案;自主开发和开设学校选修课程,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2.各普通高中要成立学校高中课改领导小组和课程指导委员会,统筹学校新课程的实施、管理与评估。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下设各学科课程小组,各学科课程小组提出本学科的开课方案,报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审定后实施。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制度,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学校根据学生选课情况及时调整学校的课程设置,编制学生选课指导手册,规范选课管理。

3.教研中心要提出普通高中开设通用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学校要在自主建设通用技术课程教室、购置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设备的同时,建立与我区职业技术院校、工业技术企业、农业技术企业联合办学的有效机制,利用他们的师资和技术设备资源,落实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学校要因校制宜地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加强通用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实施、考核、评价及学生校外活动的管理,在保证课程开设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要保障活动课程的安全有效,防止活动课程学科化、课堂化的倾向,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

(五)建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1.校长是学校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根据新课程实施的需要,进行教师、场地、设备等学校现有人力和物力资源的重组和优化,充分发挥其效益,建立适应模块化教学特点的、行政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

2.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制度,促进基于模块教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组织形式,逐步建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3.建立学生学分管理制度。学校要根据课程方案的学分要求形成学年学分分配表。遵循客观、公正、透明的原则,严格学分认定的标准和程序,规范操作过程,严禁学分认定中的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行为。

4.加强学校教研组织的建设与重组,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教研中心制定校本教研的指导意见,各普通高中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和年级组的作用,积极探索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知识的意义,切实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教研部门和学校要及时发现教师备课和讲课的典型成功案例,经过有关权威专家的肯定,向全区推广。

(六)推进评价与考试改革

全面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按照目标多元、方式多样、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建立综合性的、动态的学生成长记录手册。通过观察、交流、实践操作、作品展示、学业成绩考核等方式,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在学校进行学分认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模块考核办法,建立区、校两极相结合的、公正有效的模块考核制度。

进一步建立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学校评价机制,引导学校围绕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学校管理、课程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发展、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经常性、制度性的自我评价。

第9篇:高中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文章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更名,以及南昌大学制定新版本科培养方案为背景,探讨制定大土木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版培养方案以培养具有土木建筑基本知识,能在建筑环境与建筑能源领域从事设计、施工、制造、运行、咨询及节能改造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员为目标,探索开设大土木类专业平台课、第三学期实践课程及特色课程等。

关键词:土木类;专业平台课;第三学期;特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TV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7)01003605

1998年教育部将原土建类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和城市燃气工程专业合并调整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2012年教育部又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专业合并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以下简称建环专业)。建环专业两次合并更名过程中,国内各相关高校对其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 张昌等[1]全面研究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 系统总结了专业人才培养中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经验。杨吉民等[2]介绍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王晏平等[3]介绍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制定的原则及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 阐述了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李锐等[4]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符永正等[5]对专业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最新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定位、课程名称等提出一些建议。张腾飞等[6]将国内该专业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与发达国家与地区高校相应专业进行了比较,发现国内的建环专业尚需增加涉及建筑学、结构、给排水等方面的专业平台课,以打通目前存在的专业壁垒。李志生等[7]介绍了国内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最新的发展趋势, 分析了高校进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时所应采取的对策。张国强等[8]研究并学习发达国家的思维方法,对建环专业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倪龙等[9]认为建环专业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徐荣进等[10-11]提出了学校、教师、企业和学生等各群体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及其改革的必要性。李永存等[12]认为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应新增能源供给系统方面的内容,以满足行业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同时也促进该专业的健康发展。金光[13]针对新更名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教与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必修环节适当增加建筑节能技术与管理课程模块。南昌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根据学校本科招生制度和培养模式的新变化,制定了2016版大土木类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南昌大学制定建环专业新版培养方案的背景

南昌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前身是2010年申蟮慕ㄖ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当时是应教育部关于

高等学校设置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的要求而申报的,于2011年开始正式招生。学校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设置在建筑工程学院。学院有土木工程系、建筑学系、水利工程系及工程力学实验中心,拥有8个建筑、土木及力学类专业。学校第一版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传统建环专业培养课程为主,兼具部分建筑土木和节能课程。

为将南昌大学建设成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全面提高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在“人为本、德为先、学为上”的育人理念引领下,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要求,在总结学校2012年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取得的经验和成绩的基础上,南昌大学制定2016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此次培养方案的修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通专融合为途径,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驱动力,以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为抓手,以大类培养、学分选课制、三学期制、学业评价等改革为手段,着力构建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更加科学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培养目标

根据专业指导委员会要求及学校具体情况,修定后的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为:适应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好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具有土木建筑基本知识,掌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具有在政府部门、设计研究院、工程建设公司、设备制造企业、运营公司、能源管理公司、绿建咨询公司等单位和机构,从事采暖、通风、空调、净化、冷热源、供热、燃气、节能改造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的能力。

三、 建环专业大土木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南昌大学2016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类课程构成。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约占30%,学科基础课程约占30%,专业课程约占36%,创新创业类课程约占4%。通识教育课程分为Ⅰ类公共必修课程和Ⅱ类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Ⅰ类公共必修课由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体育、计算机类课程等组成。Ⅱ类文化素质课主要包括

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认知能力、实践能力、批判能力、国际视野,帮助学生掌握不同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对学生进行完善人格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优质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由

最核心、最基础的专业主干课程(16门左右)组成。专业课程则根据学生就业、考研、出国或者联合培养等要求灵活设置课程模块,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需求,在学院教师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从而形成个性化的专业或者专业方向。专业课程分为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基于学校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培养课程体系学分比例见表1。

(一) 构建土木类专业课程平台

南昌大学自2016年开始不分专业按院系大类招生,一、二年级按大类进行培养,同一大类的学生修读共同学科平台课程,三、四年级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和发展需求进行专业分流,分类培养。共同修读两个学年的专业大类平台课程应不低于16门,共同修读一年半的专业大类平台课程应不低于12门,共同修读一年的专业大类平台课程应不低于8门。学生专业分流时间原则上在第二个学年结束后。但是由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有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4个本科专业,专业种类繁杂,因此,选择共同修读一年8门专业大类平台课程(具体课程见表2)。表2中工程制图类课程包括画法几何、土木CAD及部分建筑信息模型(BIM)课程,还安排了BIM相关课程设计。工程测量系列课程是此次培养方案新增的课程,一是学院具有完备的工程测量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条件;二是有很多毕业生从事工程施工工作,需要学习该课程知识。工程经济学及管理基础课程由工程管理教研室承担教学,为学生将来从事项目管理及工程造价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二) 第三学期实践课程设计

南昌大学现在实行的是传统两学期制教学模式,即秋季学期(约20周)+寒假(约5周)+春季学期(约20周)+暑假(约7周)。改革后,根据《南昌大学“三学期制”实施方案》,

实行“三学期制”,以实现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学期制模式改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即:秋季学期(18周)+寒假(约5周)+春季学期(18周)+夏季学期(4周)+暑假(约7周),总教学周数为40周,寒暑假的放假时间基本不变。实施“三学期制”后,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主要安排理论教学,夏季学期主要安排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综合试验等实践教学环节。根据学校要求,此次建环专业新版培养方案中,将原先在春秋学期进行的课程设计、实验、认识实习安排在夏季学期即第三学期(见表3)。

根据学校学制学分规定,学分计算最小单位为0.5学分,理论学时须为8学时的整数倍,实验学时须为16学时的整数倍,实验学时超过32学时的实验课,可以单独设为一门课程,不到32学时的实验课,应在同一课程群内整合成实验课;鼓励多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因此,将原本分散在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课程中的验证性试验合并为热工及流体实验,并在三年级夏季学期开设,之前工程热力学理论课在二年级上学期开设,传热学课程和流体力学课程在二年级下学期开设。另外,将供热工程、空气调节、空调用制冷技术三门课程的实验合并成暖通空调综合实验,在四年级夏季学期开设,之前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在三年级上学期开设,供热工程课程和空气调节课程在三年级下学期开设。

将课程设计和实验安排在夏季学期,这样不会影响学生春秋学期期末备考理论课,同时又能使学生专心完成实践任务,也便于教师集中指导。

(三)特色课程设计

1.土木特色课程

由于学院特色课程主要是传统土木和建筑类相结合的课程,因此,建环专业侧重土建类理论知识体系,这不同于偏重机械类课程体系的传统建环专业。除了上文介绍的土木类平台课程外,建环专业培养方案还设置有房屋建筑学(含课程设计)、绿色建筑材料(含实验)课程,分别在二年级的上学期和下学期开设。土木类特色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原理,具有一定建筑识图能力,同时对保温节能建筑材料的结构原理、力学及热工性能也有了解。

2.建筑节能类特色课程

由于建环专业的前身是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因此修订培养方案时保留了第一版培养方案中有关建筑节能类课程,包括建筑节能原理及技术、建筑能效评估(含课程设计)、建筑能效管理与节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含课程设计)等课程。与第一版培养方案的区别在于,这次修订将这些课程分别设在大三下学期及大四上学期。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将来能在能源管理公司、绿建咨询公司,从事建筑节能改造及项目咨询工作,扩大学生的专业适应范围。

3.开放研究生课程共享

按学校要求,“学院在修订培养方案时,可以考虑开放研究生课程共享,鼓励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同学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如果进入我校学习,其在本科期间修读的研究生课程将给予认定并免修。”此次培养方案中设有数值传热学、能量系统火用分析等研究生选修课,一方面是为了响应学校要求,另一方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提供理论基础。

四、结语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经过两次专业名称的变更,使其专业应用范围得到扩大和调整,极具时代特色。根据南昌大学2016年起不分专业,按院系大类招生,一、二年级按大类进行培养教学的要求,土木工程系建环专业进行了大土木类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和实践。主要举措有开设8门大土木类专业平台课程、构建第三学期实践课程及开设特色课程(土木类特色课程、节能类特色课程和

研究生共享课程)等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参考文献:

[1]张昌, 郑万兵, 汤文华, 汪秀清.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高等教育, 2008,17(3):35-40.

[2]杨吉民, 李清清, 张照辉.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 高等教育, 2009,18(6):18-21.

[3]王晏平, 黄镭, 王造奇, 宣玲娟.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新体系框架探讨[J]. 高等教育, 2005,14(3):45-48.

[4]李锐, 郝学军, 詹淑慧, 邵宗义.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色专业研究与建设[J]. 高等教育, 2011, 20(6):35-39.

[5]符永正, 刘冬华, 焦良珍. 关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中国大学教学, 2012(4):40-42.

[6]张腾飞, 耿阳, 王树刚, 端木琳.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宽口径大类培养探索――中外大学培养模式对比分析[J]. 高等教育, 2011,20(1):22-26.

[7]李志生, 张国强, 李念平, 陈友明, 欧阳浪琴.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J]. 高等教育, 2008,17(1):1-5.

[8] 张国强, 李志生, 陈友明, 李念平, 欧阳浪琴. 基于教育国H化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定位探讨[J]. 高等教育, 2006,15(3):4-9.

[9]倪龙,姚杨.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及培养探讨[J]. 高等教育, 2010,19(4):46-50.

[10]徐荣进, 王贞涛, 宋新南, 徐惠斌.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 2014(5):188-190.

[11]徐荣进,宋新南,王贞涛,王颖泽.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 (1):107-108.

[12]李永存, 王海桥, 邹声华, 李轶群.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探索[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6(10):28-29.

[13]金光. 新形势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及“教与学”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46):110-111.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