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针织厂和纺织厂区别范文

针织厂和纺织厂区别精选(九篇)

针织厂和纺织厂区别

第1篇:针织厂和纺织厂区别范文

1902年,“德华缫丝厂”建立,青岛开始有了真正现代意义的机器工业;1913年,周学熙收购“德华缫丝厂”,设立华新纱厂(后来的国棉九厂),这是青岛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民族企业。

纺织业发轫,带动了纺织机械、布厂、袜厂、针织、染织等一系列周边的工业,同时,使得青岛自近代以来城市化飞速发展,无怪乎纺织业被称为青岛的“母亲工业”。

无论是上世纪30年代沿着四流路鳞次栉比的纺织工厂,新中国成立后“上青天”的美誉、“郝建秀工作法”的光荣,还是上世纪80年代“十万纺织大军”的荣耀,这些,都给青岛这座城市留下了深刻的“纺织情结”。

而当传统的纺织产业到了转型升级的关头,以青岛纺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纺联”)为代表的青岛纺织企业,将怎样怀抱着这种情结,使“母亲工业”再度青春?青纺联董事长闫勇就是一个深具情怀的人,在他的理念里,“跳出纺织做纺织”可谓精髓,而这既植根于青岛的历史文脉,也是新常态下的新要求。

“要想个办法”

“纺织转型,过去是有想法没办法,有办法了还不能很好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但是,青岛纺织人始终在苦苦探索,没有放弃。‘纺织谷’就是想了个办法。”――闫勇

实际上,青岛的纺织产业转型问题,早已摆在了青岛诸多纺织企业面前。从一个个模糊的构想中,提出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也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何以时至今日,“纺织谷”的概念才日渐成型?

在闫勇看来,青岛的纺织产业转型非常艰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过去引以为豪的“上青天”,恰恰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产业基地,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工厂,它形成和存在的前提,不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国有企业的基因,根深蒂固地生长在青岛纺织业的肌体里,使得这些企业面临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人员负担、经营管理模式落后、成本高企等等。

“过去的优势不在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跟不上了,说到底,青岛纺织与全国纺织产业面临的问题都是如此。过去我们常常纠结,说设备不好了,设备不好对不对?对,但是这不是最根本的问题。设备可以买,可以换,但是要进一步发展,内生动力绝不是来自设备的改进。”闫勇说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纺织业充分竞争,青岛过去的优势不复存在。特别是电价成本、人力成本,已经不具备竞争力了。再坚持过去的模式,无异于“等死”,但是对于青岛来说,纺织是一种“情结”,如果不了解青岛历史,确实会认为青岛应该加快改革步伐,将纺织产业全部外迁,纺织企业的土地用来搞房地产,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也是短期最有利可图的办法。青纺联摒弃了这种做法,它一直在苦苦探索,寻求纺织产业转型中“情结”与“利益”的两全之道。

要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必须抓住上游的研发、创意、设计,以及下游的服务。而上游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科技,二是时尚。论科技,青纺联的功能化多组份纤维一直在国内独占鳌头,接下来,就要从时尚入手,从服务贸易入手。一个转型的思路渐渐清晰。

应运而生的“纺织谷”

“纺织业发展的驱动力已经从要素驱动,变成了创新驱动。单纯的技术改造,不能使青纺联摆脱加工型的国企,做‘纺织谷’是被逼的,也是因为看到了自身的短板和优势,应运而生的。”

――闫勇

腾笼换鸟,是当前所有传统制造业共同的命题。青纺联也早已将大部分生产制造的环节外迁至省内的台儿庄等地,在青岛市区的老厂区里,仅留下了几个车间和“金牌”产品。“笼子”腾出来了,“鸟”在哪里呢?要引进一些什么样的“鸟”呢?在闰勇看来,要使引进的“鸟”适应这个“笼子”,不至于水土不服,必须要认清自身的“长板”。

过去的“木桶理论”,总是在强调要弥补自己的短板,而“木桶原理”的新解,就是要发现自己的长板,这些长板决定了企业的特色与优势。“青岛的纺织工业遗存,保存最完整的就是原国棉五厂,就是现在的纺织谷所在地。这个地方有很多‘土豪’来,要开发房地产,但是被我们拒绝了。”闰勇认为,青岛的区位优势、青纺联老厂区的空间优势、青岛纺织工业百年的历史以及长久积淀的产业背景,都是“长板”,是不可多得的优势,这里“天生就应该做研发、做展示、做文化”。

青岛地理位置优越,近可辐射山东半岛,远可辐射东北亚,距离日本、韩国近,有着对外贸易的基础和港口优势。已经成为了对日韩贸易的“桥头堡”。而青纺联是国内行业唯一的“国家多组份差别化纱线坯布开发基地”和“中国多组份纱布精品基地”,在纤维的新材料应用、新工艺创新和功能性纺织品设计开发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

原国棉五厂的老厂区,有着独特的味道,这在闰勇看来,就是最时尚的“国际范儿”。厂区里还矗立着日本占领时期修建的水塔,民族工业家周志俊亲手栽在原国棉九厂的金桂树被移栽至此,年年都会吐香。“这座百年老宅院,如果搞房地产,就太可惜了。”在闰勇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已经不再是吃饭穿衣,人们到了讲究氛围、情调、品位的阶段,也就是愿意“为情怀埋单”的阶段,这是最大的价值所在。

“上青天”、“郝建秀小组精神”这些都是百余年纺织历史留给青岛的文化名片,而良好的产业背景、成熟的产业配套、完善的产业链条,都会对来“纺织谷”落户的企业形成吸引力。“因为在青岛做业务特别方便,企业下了一个订单,能够很便捷地找到工厂加工,跟单、品控、物流等配套也很完善。”闰勇说道。

“纺织谷”就是从这些“长板”出发,力求打造一个服务贸易为主体,研发创新、文化创意为两翼的产业园区,而在中国纺织总会推动的全国36家纺织产业园区中,这也是唯一一家以服务贸易为定位的园区。立足产业做产业,跳出纺织做纺织,“纺织谷”的思路,已经不再是由机器、纱锭、工人等构成的纺织本身。

招商不是“拉郎配”

“‘纺织谷’就像一个码头,我们修建一个码头,要请大家来。所以我们做的是平台建设,只要这个平台是开放的、包容的,就能够吸引优质资源集聚。而我们就要加以筛选,形成上下游的供应链配置。”――闰勇

“林子大了鸟就多了”,闰勇笑言。首先,花重金请北京的设计团队来设计这个老厂区,保留原有的味道,打造一个有“范儿”的平台,接下来,就是要选择核心团队了。闰勇认为,有10个核心团队,足以支撑起这个服务贸易、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为三大板块的园区。由“纺织谷”搭台,大家来唱戏。

目前,中国色彩中心已经落户,2014年的“色彩中国”颁奖典礼就在改造过的老厂房里上演;与青岛出版集团合作的“城市记忆”文化空间即将落户;自2015年开始,各类时装品牌会将在这里举行,纺织谷将联手当地政府和国外时尚机构,开展时尚活动,助推青岛时尚之都的建设。未来,电商平台、金融服务机构等也将相继到来。

第2篇:针织厂和纺织厂区别范文

作为澳门毛织毛纺厂商会理事长,黎仲先生身处本地纺织业的严冬,忧心忡忡。面对困境,这位年届古稀的长者,这位在纺织业打拼了四十年的老行尊,这位亲历过纺织业春花烂漫的见证人,受命於危难之际,扛起行业发展的大旗,执著地迎接着澳门纺织业的春天。

扎根纺织业四十载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澳门出口造业萌发增长势头,纺织业排名於号称澳门“工业龙头”衣业之後,是第二大工业体系,亦是澳门经济的主体产业,主要以生产各种毛质针织品为主,包括毛衣、毛裤、外衣及其他毛质服装等。

此时的香港百废待兴,1935年出生的黎仲先生,和当地的大多数青年人一起,进入工厂参与社会经济建设。当时,他选择的是一家毛衫厂,从此与纺织业结缘四十年。其实,这时的纺织业在香港不红火,很多厂商受产地来源证及进口配额限制,纷纷将产业转移至澳门发展。对於黎仲先生来说,在就业职位普遍缺乏的情况下,能够有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一笔足以养家糊口的薪水,已经让他心满意足了。

世事难料,有道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黎仲先生无疑属於後者,当他脚踏实地工作着,只求安稳平静的生活时,纺织厂的老须要扩建工厂规模,备将生产重心转移至澳门,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他做事勤恳,决定委派他全权处理澳门的工厂建设和生产工作。1979年他以股东身份被派到澳门後,果然不负所托,很快就组建起澳门三星针织厂有限公司,随着业务量的增长,他又协助老创办了三家工厂。当时,有数十家加工厂从他这里取货生产,可谓是盛极一时。於是,在澳门这片土地上,他不仅达到了事业的高峰,见证了纺织业的全盛时期,还结交了一大批朋友,赢得了业内人士的认可和肯定,为事业的长足发展积累起可观的财富。

1995年,因香港总公司人事上之变动,须回港协助行政管理工作,於是黎先生又回到了香港。然而,一直以事业为重的他,觉得自己的根已经深深扎进了澳门的土壤。两年後,他又回到了澳门,加盟丰华针织厂,迈开脚步开始了新的征程。然而这时,澳门纺织业的辉煌已经随着八十年代的远去而渐行渐远,求大於供的市场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欧美配额制的取消,内地和东南亚纺织业的崛起,人力资源向着旅娱乐业倾斜,直接影响了澳门纺织业前进的节奏。面对困境,身为管理者和决策者的黎仲先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鲁迅先生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的确,路在脚下。为了尽快走出困局,他提出了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分散企业发展风险的企业发展方针,分别在越南和柬埔寨开办了针织分厂。管这两个分厂的设施建设和原料运输,远比1989年在珠海投建的工厂困难得多,但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澳门工厂的竞压力。为了保住澳门工厂300多人的就业岗位,为了不给社会造成失业负担,他所做的就是一名企业家对员工们的诚信,这种“以厂养厂”的经营方式,亦体现了一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正如宋代思想家朱熹所说:“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在经营管理上,黎仲先生就是秉承着诚信之道。首先,对待客户方面,他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以互惠互利为合作前提,统一产品价格,做到和每一位客户交易都是平等公正。其次,在员工的管理上,他认为,应将每名员工当作家人看待,不能刻意去造地位悬殊,应当缩小与他们间的距离,才能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第三,如何选择中层管理人员,他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关键是否有合适的机会让其展现,如果任用一名管理人员,那就应该敢於放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假设确实能力不够,那麽也不要犹豫,及时收回权利,这样一来,企业中层组织架构才能不断完善。

从进入纺织行业迄今为止,黎仲先生已经奋斗了四十年,凭藉诚信找到事业发展之路。正是这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奠定了他在业内的老行尊地位,成为当选澳门毛织毛纺厂商会理事长的重要前提。

关注行业建言献策

毛织毛纺厂商会成立於1976年,是澳门五大经济社团之一,会员全部都是针织厂商。三十年来,该会一直以“维护澳门经济利益,谋求毛织毛纺之发展”为宗旨。黎仲先生来到澳门之後,即加入了该会,是早期的重要会务负责人之一。自担任最近一届理事长以来,他围绕该会的十大会务和服务目标展开工作:发展会员,加同业联;维护会员同业的合法权益与合理要求,取纺织品配额优先待遇;关注政府各项法规积极提供意见;协助申请用外地劳工;促进政府允许工厂外移;举行经贸推广活动;代办赴美国和加拿大商务签证;接待各国、各地工商界团体;提供咨询推介服务,转译传达政府文件;捐助社会公益支持救工作。

为了详细说明厂商会的重要作用,黎仲先生笑着解释说:“厂商会的组建,旨在凝聚广大同业的力量,将众多企业的声音传递给政府,将政府的政策传达到企业,起到桥和纽带作用。另外,可以为企业间互通信息提供平台。还有针对诸如运输成本提高问题,可以通过集体的力量进行协商,以达到合理化目标。”

谈及澳门纺织业目前面临的困境,黎仲先生表示:“去年上半年是本地厂商经营最艰难的时期。2005年1月1日开始,全球取消纺织品配额制度,世界各地买家蜂拥到‘世界工厂’中国购货,导致澳门头两季之纺织品出口急降25%――30%。後因国内廉价约纺织品大量进入欧美市场,严重影响当地业界的市场竞力,经双方协商後,中国纺织品出口到欧美国家重新实施配额制度。澳门成衣出口不需配额之优势,再次重现,由第三季开始出口数字稳步回升,2005年全年出口数字与2004年比较只降了约6%。但由於成本及资源上的优势,澳门与内地成衣企业的竞力已不能相提论,澳门成衣产品唯一具有的就是无需配额的优势,故未来几年仍有发展空间。但其他与澳门一样无需配额的柬埔寨、越南等地区,较内地有更低的人力成本,才是澳门厂商最大威胁。如柬埔寨四十五美元(约三百六十元)的最低工资,已远低於如今珠海的近七百元。”

他进一步谈道:“有人说,可以将工厂迁移至广东境内生产,但这也不是澳门纺织业生存和发展的捷径,譬如人员工资的逐年提高,社会保险的制性执行,已经给工厂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这些都不是关键性问题,澳门的纺织业不应以内地企业为主要竞对象。真正的压力是来自东南亚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所以,摆在澳门纺织企业前面的路有三条:一、政府能够开放人力资源政策,吸引外地人力进入澳门,以降低企业发展的成本;二、向内地的北方转移,实施‘北进’战略。三、往中国的周边国家投资建厂。”

对於这三条发展之路,黎仲先生认为第一条最好,如果政府充分开放了人力资源政策,那麽无疑是给澳门纺织业的复打了一针心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积极奔走於政府有关部门之间,呼各界人士引起重视。为了证明纺织业在澳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他进一步举例说:“东南亚金融风暴和SARS疫情,为什麽港澳经济都有一定的损伤?关键是过於倚重地产、旅、娱乐等行业。众所周知,这些行业的经济增长,都是靠大量的人员流动带来的,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限制人员流动,那麽很快就会呈现出经济滑坡状态。而生产造业则不同,不受这些条件影响,SARS期间没有受到冲击,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所以,造业是社会经济的根本所在。”

针对澳门经济转型问题,黎仲先生表示,政府出台扶持纺织业的政策,解决好人力资源匮乏的难题,这是其一。还有,纺织企业应加大自主品牌的创建。因此,他出席生产力中心与局合办的暑期服装培训课程结业礼时谈到,近年来很多年轻人有意投身时装设计,认为可为成衣纺织品业提供一些创意思维,为本地造商走向自主品牌化生产提供新血,这些想法都是积极的,希望能够再接再厉。

通过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积极地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履行着毛织毛纺厂商会理事长的职责,然而,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这些建议能够被政府纳付诸实际行动,让澳门纺织业冲破寒冰,迎来新的、充满暖意的春天。

後 记

年届七旬的黎仲先生,本应当退居二线,但为了澳门纺织业的发展而不得不忙碌着,业时间里他最大的享受,莫过於早上时六点起打打太极拳。

第3篇:针织厂和纺织厂区别范文

关键词 印染废水;污染物;效率

中图分类号X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7-0055-02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四川彭山观音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成都纺织印染工业集中发展区污水处理厂作为研究对象。这几个实验对象的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工艺涵盖面广,作为研究对象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实例性。

2 工作方法

本项目以现场实验数据和实验室检测数据为基础,以印染废水,尤其是印染混合废水这一特定的研究对象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实验和试验对象。主要通过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和理论结合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各种工艺技术实际应用到印染废水后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进行归纳统计,并结合理论知识对其进行研究和解释,在充分考虑印染废水特点的前提下,综合各影响因素,选择合适运行参数,确定更优化的处理工艺。并对实际考察的废水处理工艺提出改进措施,使印染废水处理设施能够更加经济高效的稳定运行。

2.1 工作周期

分别对2家企业现有数据进行摸底,同时根据进水量和处理量,计算出各处理设施的停留时间,根据停留时间,设计各厂采样及测量时间。一般来说,取三个停留周期为我们的实验周期。

2.2 实验仪器

便携式COD测量仪一套、756PC分光光度计一台、带摄影拍照功能生物显微镜一台,及其它附属仪器。

2.3 采样点选择

对于单个企业,由于其处理工艺有所不同,所以,采样点的选择亦不同。原则上,每一个完整工序的进出口都要进行采样和检测。如某企业废水处理工序如下:进水-调节池-初沉池-厌氧池-好氧池-二沉池-气浮池-出水。则采样点为:进水口、调节池出口、初沉池出口、厌氧池出口、好氧池出口、气浮池出口、二沉池出口。本次研究主要针对生化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所以采样点主要设在生化处理系统的进出口处,并分类抽样印染企业不同工段废水,进一步验证文献报道污染物浓度。

2.4 数据测定

1)COD测定:现场测定采用便携式COD测量仪进行;见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T-399-2007]。实验室测定见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 11914-89]。仪器见附录,长春吉大;小天鹅仪器有限公司(GDYS-101SQ)《化学耗氧量(COD)测定仪使用说明书》。

2)PVA测定:用棕色瓶贮存样品,定期送至实验室,采用硼酸-碘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见附录《四川省地方标准;水质, 聚乙烯醇(PVA)含量的测定――硼酸-碘分光光度法》[CHKY-0701-2007]。

3)色度测定:稀释倍数法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四川彭山观音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该企业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图1 四川彭山观音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该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由于在初始设计时,没有考虑到企业后续的大规模扩产,故设计参数存在取值太小问题;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不能有效处理企业生产污水。后经过数次改造,处理效果有一定改善;但是,由于生产源头没有控制,生产中长期使用高污染、高浓度的染料、助剂,废水性质十分复杂,非常难于处理。本实验取样时,所取水样来自于车间内部浓液,比调节池要高50%左右。经实际调查,其厌氧池效果很小,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生化处理采用SBR工艺,效果不是太明显,COD、PVA去除率分别为32.77%、16.24%;对PVA的处理效果尤其差。而其后的二次沉淀,COD、PVA去除率分别为10.42%、9.54%,效果也非常差,这跟其来水性质有很大关系[1-2]。建议该企业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杜绝污染物的高排放。在取样期间,该厂正在进行中水回用的系统改造,这也导致了部分污水处理设施工作不正常,有些污水检验值偏高。具体数据如下:

表1 四川彭山观音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废水监测数据

3.2 成都纺织印染工业集中发展区污水处理厂

该企业废水处理工艺基本流程如下:

图2 成都纺织印染工业集中发展区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表2 成都纺织印染工业集中发展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情况表

该企业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的是目前国内最成熟、常用的工艺。设计处理能力20000m3/d,目前处于调试期,废水处理量保持5000m3/d左右。由于该污水处理厂要收集处理的是印染纺织工业园内5家企业的所有生产废水,故废水水质可以说是最复杂,也最难以降解。目前,经过一年多调试运行,该厂出水已经可以稳定达标,COD最低达到50mg/L。由于曝气池内污泥性状良好,该厂前处理混凝沉淀工序已经停止使用混凝剂,而是使用多余的污泥进行替代,有一定效果。其水解酸化池效果较佳,COD、PVA去除率分别为22.83%、7.41%;最为关键的是其水解酸化的作用明显,大分子难降解物质分解成小分子易降解物质的反应很好,这一点从后续曝气池效果可以看出来。一级曝气池是削减污染物的主要工序,COD、PVA去除率分别为69.82%、79.98%,效果非常好,污泥性状和微生物组成及活性处于理想状态。而二级接触氧化池主要是针对难降解物质(PVA等)。通过其长期运行监测记录可以发现,二级接触氧化虽然污染物削减率不高,但是所处理的都是最难降解的物质,是水质能否达到一级排放标准的关键[3-4]。其具体监测记录如表2。

从以上监测数据及对比可以看出,彭山观音纺织印染有限公司采用一级生化处理,进水浓度较高,出水超标严重,而成都纺织印染工业集中发展区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相对较好,但不能稳定达标。因此有必要对以上工艺作出调整,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4 建议

1) 建议各个印染企业应加强管理,减少使用难降解的浆料,并实施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企业所采用的印染工艺不一,印染废水的水量、水质也存在差别,要得到一个严格意义上普遍性的印染废水优化方法十分困难,因此,不同地区的印染企业应因地制宜,选择符合自身需要的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运行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何瑜,邱凌峰,李玉林.脱色剂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水处理技术,2007,32(7):8-11.

[2]薛志成.采用粉煤灰预处理印染废水色度[J].陕西防治,2007,2:64.

第4篇:针织厂和纺织厂区别范文

关键词: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模式 动力机制 南通纺织业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集群内企业通过互动的合作与交流,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从而带动某一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具有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多方面的功能。

产业集群一般发展模式

波特在《区位、竞争和经济发展:全球经济中的地方集群》一文中对产业集群进行定义,他认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区域内,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货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例如大学、规划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组成的地理集聚体。从形成机制的角度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在理论上一般可分为三种:市场发展模式,又称诱致性自发形成集群,即因某些因素诱导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发的形成;政府发展模式,又称强制性培育形成集群,即通过政府有目的规划与培育而形成;混合发展模式,即引导性培育形成集群,政府在产业集群的早期能识别出并加以有效地培育而形成。

国外传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

(一)印度提若普尔针织产业区模式

印度南部的提若普尔镇在20世纪中叶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区,但目前己成为印度针织品加工和出口中心,产品占据了印度棉织品市场的85%,实现了出口产品的多样化和生产技术的世界领先水平。该镇针织品企业数占所有注册企业数的大约一半,并雇佣了超过1/3的劳动力。82%的针织品企业是10-50人的小企业,交织在一起的出口和非出口的生产企业采取网络状的生产组织形式,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有机体。纱线直接从纺纱厂进入这一生产综合体中,纱线被送到“织部”加工成布后再返回到针织品或服装加工公司进行裁剪、缝合、检验、熨烫和加工成最后的服装成品。服装产品分不同渠道走向市场。各部门通过分工合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很多批的产品生产与中心针织品企业的服装生产很好地协调在一起。

(二)意大利服装纺织产业集群模式

意大利中部与东北部一带以中小型家族企业组织为主的小规模结构,其工业发展模式以自发性、小规模、灵活的生产方式、积极拓展行销市场为其特征。2006年,意大利纺织服装行业营业额为528.35亿欧元(其中出口占52.2%),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6.6%,其中仅纺织品占3.6%;58688家企业共有337922名员工,就业人数占整个制造行业就业人数11.4%。该地形成了产业深化程度很高的纺织产业集群,有些还涵盖最终产品(如服装)、相关的专业生产设备(如皮革加工机械、纺织机)、上游供应元件(如合成纤维)及售后与支援服务(如知名设计师的商品设计)等。

(三)成功因素总结

构成产业集群的基本元素主要是核心层和辅助层。核心层包括供应商(内部生产要素的供应者)、需求商(产品或中间产品的需求者)、竞争性厂商(产品竞争或互补厂商)和相关企业(资源、生产要素、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关联企业);辅助层有硬件基础设施(道路、港口、管道、通讯等设施)、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会计事务所等)、公共服务机构(研发中心、大学、实验室、人力资源培训机构等)、政府机关机构和外部市场(外部资源供应商、产品需求商、终端客户等)。

主导产业内部的精细分工大多依据产业生产过程与步骤而进行,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环节由不同的企业承担,它们各攻其专,而且紧紧联系在一起,不断交流、合作和创新。同时,加工过程有着严格的技术可分性使分工更加合理与精密。由于产业内部的专业分工,最终形成产业链条的横纵延伸,使得集群规模不断扩大,内部合作与竞争相得益彰。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断挖掘生产过程的每一细小环节,开发多样化的产品空间,加强集群内部的凝聚力,增强集群的整体功能。

集群内的厂商们在空间上相对集中,业主和员工的生活空间基本上在一个地域内,因而产业和生活共同构成地域社区。地域集群内的各个角色可以时刻以各种方式进行技术和市场信息交流。各个企业之间在业务上分工合作,彼此建立一个高度信任的关系,特别是在专门技术和其他资讯的交流过程中共同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

由于外部市场的压力,集群内的企业竞争激烈,但最终的竞争是创造各自的市场行销特色,寻求差异性。这使得整个集群具有高度多样化的产品供应能力,提高整个产业集群内企业参与外部竞争的能力。而中间企业的竞争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大部分是上下游关系,它们在竞争中协调,又在协调中竞争,推动了中间企业发展自己独特的技术,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多样化。

政府对当地小企业发展起着全面的作用,如保护小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特殊商品,规定小企业所需的厂房和机器投资数量并提供一定的资金,促进信贷方面的改革,并与银行的信贷合作共同资助服装工业中间产品的生产等,对中间产品的扩张和企业的衍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实例分析

本文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分析了传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问题,以期对存在类似问题的区域进行决策提供帮助。

(一)南通家用纺织业集群现状

家用纺织工业是南通最具特色的支柱产业,有着很强的产业集聚度。目前,南通市已形成了两个闻名中外的家用纺织品专业市场:中国最大的家用纺织面料市场—江苏川港志浩绣品面料市场和中国最大的家用纺织成品市场—江苏叠石桥绣品市场。在这两大市场的周边百余平方公里范围内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有2500余家与之相配套的家纺经营企业,800余户家庭经营户,1300余家服装型企业,生产企业数以千计,从业人员30余万。两个市场年成交额达250亿元人民币, 高居全国家纺行业之首。

(二)南通家用纺织业集群演进与动力因素转变

产业集群的发展起点具有历史的偶然性。南通是近代轻纺工业的发源之地。光绪年间,出自海门县的清末状元张謇辞官后在故乡兴办实业,开垦沿海滩涂,种植棉花,开办女工传习所,传授现代纺织技术,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先后开办大生棉纺一厂、二厂、三厂,奠定了现代纺织业的基础。同时,纺纱织布进入家庭。因此,南通具有纺织业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1980年至今,南通家纺业集群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主导性动力因素。

第一阶段,专业市场兴起带动了地方纺织业的集聚过程。基于南通良好的纺织业生产和销售传统,加上地处长三角地区和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兴起了大型纺织类交易市场,对南通个体私营家纺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首先,纺织类专业市场把区内企业与国内及至国际市场有效地联系起来,为区内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纺织类专业市场流通网络的扩展扩大了区内纺织业企业的市场规模,快速推动着专业化分工的深化。第三,纺织类专业市场成为区内企业及时掌握技术进步信息的窗口, 推动了区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反过来,大量生产企业的出现也加速了专业市场的繁荣。

第二阶段,产业集群效益显现,驱动大量企业进入。随着纺织业规模的初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主要表现为由专业化和社会分工带来成本节约和效率增加;区域品牌逐渐形成,一大批熟练且廉价的劳动力及专业技术、管理和营销人才成长起来。同时,由于纺织工艺技术简单,机械设备的成本相对较低,在位企业的平均规模较小,因此行业的进入壁垒较低;另外,20世纪90年代,国内、国际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张,行业平均利润率较高。在显著的集群效应、较低的进入壁垒和高成长的市场需求等因素的驱动下,当地大量的民营资本和部分外地纺织业企业进入,进一步扩大了集群规模,增强了集群效应。

第三阶段,群集内外竞争加剧,企业加大创新技术、提高质量和打造品牌力度。随着集群规模的扩大,集群内的同类企业之间主要基于成本的竞争日益激烈。同时,其它地区,如苏州、无锡等地区的纺织业在成本管理、产品质量等方面有一定的竞争力。另外,南通家纺产品大都作为中低档产品出售,缺乏自主性优秀品牌,获得的附加值较低。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趋动一些实力增强的本地企业更加重视并加大力度改造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和打造优秀品牌。这标志着南通家纺业集群产业链向品牌销售高附加值环节拓展,产业集群进入提升的关键阶段。

(三)南通家用纺织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

家用纺织业为南通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与周边城市相比,南通家用纺织业出现了发展速度不够快、规模及档次不够高等问题,不利于南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抓住世界制造业尤其是纺织业结构调整的良好机遇,在学习借鉴外国纺织业产业集群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产业集群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集聚功能,对于进一步发展南通家用纺织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进行科学论证规划,在现有两大家纺市场的基础上,建设一个起到引领南通家纺发展的研发(设计)基地,集聚长三角在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家纺等方面的能力,加大南通家用纺织业的产业链。通过研发设计基地的建立加大创牌创优力度,创建南通家纺企业的产品名牌。

改变过去光以研究开发单一功能的观念,拓宽研究中心的功能,使其包含产品研发(设计)、产品检测、样品制作、产品销售、产品会展以及信息、人才培训、商务办公等,重点建设商品交易中心、产业服务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商务配套中心。通过以上专业化运作,整合资金、技术、机构、人才等产业要素,从设计、制作、流通等各环节提升产品附加值,形成一个集“信息和咨询、设计和展示、研究和推广、物流和服务、贸易和洽谈、标准和检测、培训与服务”为一体的高起点、高立意、高标准、高品位、高档次的多功能家纺研发基地,促进本地区家用纺织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研发(设计)中心要坚持通过市场化运作,选择有远见、有实力者投资,充分运用现代经营服务理念,管理好后期的基地运营。对研发(设计)中心要进行精心规划。政府对进驻中心的生产企业应给予如生产税收上的优惠、技术改造上的贴息等支持,以增强研发(设计)中心的对外吸引力。

参考文献

1.俞锦祥.中国家纺航母从南通启航[N].南通广播电视报,2005-03-24

第5篇:针织厂和纺织厂区别范文

2011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纺织制成品的贸易总额近11亿美元(不包含纺织原料),其湾出口至大陆超4亿美元,大陆出口至台湾近7亿美元,同比均有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增长。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中,纺织业是主要受益产业之一,ECFA早收清单234个项目,纺织品有37项,占15.8%。2012年7月,作为ECFA签署后台湾最大宗解禁大陆商品,台湾开放了大陆棉制女衬衫等25项产品进口。可以预见,随着两岸间ECFA效应的积极影响逐步显现,两岸间纺织品贸易量还将有明显的上升。

一、台湾纺织品法定检验方式的几种主要做法

根据台湾“经济部标准检验局”2011年5月9日制定并实施的《纺织品检验作业规定》,符合应检范围的纺织产品在台湾地区或进口至中国台湾地区时将会进行强制性检验。取样产品根据《CNS15290纺织品安全规范(一般要求)》(CNS15290 Safety of Textiles(General Requirements))进行检测。其检验方式主要有三种:

1.追踪检测检验方式。针对所有制造商和进口商,其采取的检测和取样方法为:所有批次进口或制造的产品都必须提交检测,台湾“经济部标准检验局”(BSMI)采取百分之五的比率随机抽批查验,抽中批取样检验,未抽中批者,采用书面核放。同种商品数量五件以下,采用书面核放。同种商品数量五件以上,且单件起岸价格(CIF)新台币一万元以上,可豁免。取样数量为同批报验商品未超过十种者取一种,超过十种者每超过十种加抽一种,最多取三种,同种商品取两件。对检验不合格的,对其相同商品须经连续三批实施逐批查验,取样检验皆合格后,才可恢复以百分之五比例随机抽批查验。

对采取书面核放的商品,可以以百分之五比例随机抽验进行外观、中文标示及商品检验标识的查验。同时,采取书面核放的商品厂商必须提交试验报告或质量性能声明书。试验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商品名称及全部检验项目结果;质量性能声明书的内容应包括商品名称及声明全部检验项目质量符合检验标准。

2.随机抽查检验方式。针对中国台湾地区制造商或进口商,其采取的检测和取样方法主要是:产品不需要提交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可随时进入工厂,并按前一年出厂数量或当年预估出厂数量推算其出厂批数后,按百分之五比率规划年度抽验次数,并进行随机抽样检测。具体到每一个生产厂,至多每月取样检验一次,至少每年抽验一次。工厂如取得台湾制产品MIT微笑标章使用证书,该类纺织品以每年抽验一次为原则。对发现检验不合格的,如果与不合格同批的商品已流入市场,必须回收改正;如果未流入市场,则依前条办法处理。同时提高抽样频率为每周至该厂抽验同类纺织品一次,须经连续三周查验符合规定后,恢复原抽验频率。

3. 用管理系统追踪检测方式。适用于企业获得官方认可的ISO9000证书或企业拥有四项基本分析仪器(UV-Vis,GM-MS,ASS或ICP, GC-PFPD或GC-FPD)的生产企业,其采取的检测和取样方法主要是:制造商自我检测。检测方式需根据《CNS15290》进行检测。

二、大陆纺织品法定检验方式与台湾法定检验方式比较

两岸纺织品检验模式最大的相同点:都依法制定《应实施法定检验的产品目录》,并对具体产品实施法定检验、监管。这也体现了两岸法缘相循的特点。但两岸在具体实施的细节方面存在许多不同。

(一)法检商品范围不同

大陆目前实施法定检验的出口纺织品包括52-55、58、61-63项下的970个HS编码的纺织原料和纺织制成品,涵盖了棉花、布、纤维、内衣、外衣,童装、成人服装、工装等众多产品,其中303个HS编码项下的产品开始正式施检的时间为2011年1月1日。台湾涉及法检的纺织品品种目前相对较少,2011年7月1日开始实施检验的有61、62项下的12个项目,2012年1月1日又增加了359个项目。

(二)检验项目不同

台湾对纺织品的主要检验项目包括:游离甲醛、禁用偶氮染料、镉、铅、有机锡、标示(含纤维成分)及部分物理性安全项目要求(童装绳带安全)。大陆GB18401标准规定了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包括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耐水、耐汗、耐干摩、耐唾液)、异味、禁用偶氮染料等;另外GB5296.4标准规定了纺织品和服装的使用说明,即产品标识。

比较双方的检验项目,台湾侧重纺织服装产品的化学危害和儿童服装机械安全;大陆侧重物理项目,对重金属和儿童服装绳带安全暂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根据大陆的相关规定,出口产品应按输往地检验要求对其实施检验。

(三)企业分类不同

双方都采取对生产企业实施分类管理的方式,但大陆对出口生产企业分类相对更为明确、细化。国家质检总局以总局令的形式出台了《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办法》(第113号令),由检验检疫机构根据企业信用情况、生产条件、检测能力、人员素质、原材料供应方管理能力、出口产品被预警、索赔、退货及投诉情况、产品追溯能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情况等要素进行评审,对包括纺织服装企业在内的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按照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四个类别进行分类,一类为优秀企业,四类为评定结果差的企业。企业分类不需要企业进行申请,而是由检验检疫机构按照评定工作规范的有关要求对各自辖区内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进行分类综合评定,并将评定结果告知生产企业。

台湾地区对企业分类没有很明确的界定,大致可以分为取得台湾制产品“MIT微笑标章”使用证书者,及其他企业两大类。台湾制产品“MIT微笑标章”的图样由一个笑脸及台湾地图所组成,代表产品来自台湾,通过质量验证制度,提供给消费者安全、健康、值得信赖的商品。“MIT微笑标章”最早从制鞋行业产生,目前参与台湾制产品“MIT微笑标章”验证的12大产业为成衣、内衣、毛衣、泳装、毛巾、寝具、织袜、制鞋、袋包箱、石材、陶瓷及家电等,均为工业产品。该标章主要由生产企业自愿提出申请,由评审专家到现场进行查核,并通过相关标准检验后发给。

(四)管理模式不同

大陆按照企业类别和产品风险等级两个因素采取二维评价方式,由四种企业类别(一、二、三、四类)和三级产品风险等级(高风险、较高风险和一般风险)共同决定出口产品的具体检验监管方式。检验监管方式也细化为五种,分别是特别监管、严密监管、一般监管、验证监管和信用监管方式。规定了对不同企业出口不同产品检验放行的宽严程度,特别监管方式最为严格,是对企业出口产品实施全数检验;信用监管最为便捷,仅对企业实施常规的监督检查,不对具体的出口报检批施检。

企业类别越高(如一类),相应的对其检验监管方式越宽松;产品风险等级越高,相应的对其检验监管方式越严格,同一企业生产的不同风险的产品,实行的检验监管方式也会有所不同;而中国台湾的管理模式较为单一,检验监管的方式以产品检测为主,根据制造商、商地区、商品数量、同类产品的历年产量按固定比例抽检,进行标准符合性的验证。

(五)监管侧重点有所不同

大陆检验检疫机构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实施监管的职责,注重从源头上把关,在五种具体的检验监管方式中,严密监管、一般监管、验证监管和信用监管方式都要求对企业进行日常监管,特别监管方式也有监督企业整改的要求。而台湾偏重对产品的抽样检测,通过对申请报检的商品和市场购样的方式进行标准符合性的验证,基本不涉及对企业生产行为的监管,即使是对“MIT微笑标章”申请者的现场核查,也主要是产品产地核查。

三、进一步完善两岸法检纺织品的检验方式

两岸法检纺织品的检验规定,在保障两岸人民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正面作用。两岸纺织服装生产业者应积极响应,采取各项有效措施,确保两岸纺织服装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两岸纺织品贸易的顺利发展。通过两岸法检纺织品检验监管的比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强两岸间纺织品检验监管方面的交流。特别是要重视两岸对纺织产品安全方面的不同关切,如台湾方面的镉、铅、有机锡及绳带安全等项目非大陆规定的纺织服装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要求,目前多不为大陆企业重视,因此需要详细了解其出台背景、目的、意义、具体的检测要求等,在保障人民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的统一监管目标下,逐步使两岸纺织品检验标准、检测项目、检测方法趋于一致。

第二,两岸法定检验纺织产品目录不尽相同,台湾方面为应施检产品,而在大陆可能为法检目录表外产品。因此,两岸有关部门可根据各自的市场及企业情况,开展相关产品的调查及专项监督抽查,了解产品的质量及缺陷,消除可能的安全隐患。同时,随着今后两岸协调沟通的深入,逐步调整、统一《法定检验产品目录》,则更有利于产品安全的控制,以达到保护消费者安全的目的。

第三,两岸对纺织品的检验项目互有交叉,如镉、铅、有机锡及绳带安全等项目在大陆非基本安全项目;而PH值、色牢度、异味等项目也不是台湾规定的检验项目。建议双方对输往对方的纺织品应出台规定或指引,增加相应检测项目要求,同时提醒双方企业关注并开展对方纺织产品的品质要求检测,填补双方在检测项目上的空白。从长远而言,应努力消除产品质量标准差异,共同提高检验检测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相比较而言,台湾对纺织品的检验项目更加关注有毒有害物质和儿童人身安全,与国际纺织品通行检测项目更加接轨,大陆今后在相关标准修订时可予以参考。

第四,增加检测结果互认,加快通关速度,降低通关成本,互惠两岸人民。两岸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结果互认和采信,为双方企业顺利进入对方市场铺路架桥,有利于促进贸易便利化,有利于提高通关效率。两岸可以首先从相对更加专业和规范的实验室认证入手,互认检测结果,企业只需提供一方的检测证书,即可免检进入对方市场,避免重复检测;在此基础上,第二步可以开展企业分类结果的互认,对从事评审人员的能力和资质进行统一的认定,企业凭一方的分类结果,即可在对方市场享受相应的优惠待遇,避免重复监管。

第6篇:针织厂和纺织厂区别范文

FIP主要内容

FIP是问题导向型培训,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方案―实施方案―监测、指导实施”最终解决问题并实现持续改进。

FIP培训涵盖工厂提升所必不可少的七个要素:质量、生产力、清洁生产、人力资源、健康与安全、工作场所关系以及工作场所合作。

合力解决问题、无障碍沟通和可测量的持续改进有力支撑着这一提升周期。

质量,探究质量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质量。模块培训中将探讨减少残次率和创造质量文化的实用方法。

生产力,探讨如何通过工人参与发现问题和提高生产力。模块培训中将引入生产计划和测量工具帮助企业掌控生产力。

清洁生产,探究控制能源和损耗以及发展更有效率的生产周期的重要性。模块培训中将引入监测和减少损耗水平的表格和技巧。

人力资源,讨论集中在“雇员”这一企业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上。模块培训中将发展人力资源实践工具。

健康与安全,提出发现并减小企业中构成对工人的危险的方法。模块培训中引入解决常见的工作场所风险和危险因素的表格与技巧。

加强工作场所关系,强调工作场所关系这一项目的重要主题。模块培训中探讨管理人员与工人合作的实用方法和机制,其中包括支持集体谈判权的对话机制。

此外根据不同项目的实施需要,FIP还发展出两个次模块:工作场所中的HIV/AIDS以及工作场所中的残疾人。

通过这七个模块的培训主要突出四个主题:合力解决问题、工作场所沟通与合作、基于体系的改善方法及持续改进的测量。

FIP实施模式

FIP包含的不仅仅是培训,在地方顾问的支持下,FIP向企业提供一段时间内的实地考察咨询。通过全面的、循序渐进的项目实施,提供给参与者实施并保持持续性改进的必要工具。

FIP通常的实施周期为8到12个月。每个培训模块包含:为期两天的互动式集中培训、自我评估、专家和本地顾问工厂实地考察咨询、4-6周的改善时间。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下图做出说明。

项目实施中,本地顾问扮演着重要角色。项目挑选有经验的本地顾问组成团队,与模块培训专家一起向企业提供咨询,协助企业实施改善方案。利用本地顾问更便于监测项目实施,也便于企业随时获得支持和帮助。项目实施期间,产业专家与本地顾问会针对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提出改善建议与方案。

在企业中成立“工厂提升小组”对企业的持续改进至关重要。小组由同等数量的工人和管理人员构成,以全程参与项目培训的人员为核心,负责在工厂实施FIP项目,并在项目结束后确保持续实施FIP的方法。国际劳工组织强调劳工标准和实现“所有人的体面劳动”这一目标,因此项目设计中,工人的参与贯穿于工厂提升的全过程中。将工人和管理人员一起进行培训是FIP的特色之一,实践也证明这是改善工作场所合作和建立良好的商业运作的有效途径。

FIP工具

项目采取了基于工具的方法(tools-based approach),强调有效改善管理体系的实用途径。项目面对不同的群体(培训者、本地顾问、企业)开发了不同的工具。为帮助参与企业不论在车间还是管理办公室都能够实现系统性改善,项目主要提供了四类工具:

针对某一主题的背景资料文件

实施一个新方法、新技术或新体系的具体步骤的指导文件

帮助企业建立如战略、政策或形式等文件的模板

帮助评估企业当前状况的各类表单

在每一模块培训期间,参与者都会得到各种实用工具以便回到企业中加以实践。每个参与企业也会收到一套完整的“FIP工具箱”,包含所有模块的文件、模板、表单等工具,他们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这些工具进行调整后加以适用。

FIP成果

主要以大中型企业为目标的FIP工厂提升项目已经在越南、斯里兰卡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越南:三分之二的参与工厂将生产线终端残次率至少减少了50%;75%的工厂提供了新的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口罩、金属手套、耳栓、风镜和面具;所有工厂都建立了工厂提升小组(经理/工人)。

在斯里兰卡:生产线上质量不合格率降低了46%;生产线终端质量不合格率降低了40%;劳工流失率平均降低了26%;缺勤率降低了34%。

在FIP实施期间,起初并不引人注意的改变往往会产生令人惊讶的结果,例如:在一家服装厂花20美元用于购买手动夹具,每个生产订单节省了1400美元;在金属部件加工车间中使用透明屋瓦减少了80%的照明成本;对泄漏47%热能的锅炉进行小的修补,每个月节省了约两百万越南盾;逐步实现自我检查使得工厂重新分配了15名质量监督员,提高质量的同时每个月还节约了1500美元的工资成本;在一个刺绣车间提高50%的产量使工人的工资增加了61%。

FIP在中国实施的现实意义

FIP尽管没有限定实施的行业和领域,但目前为止,大多数的参与企业都来自纺织行业。FIP在纺织行业有着丰富的项目经验,还特别开发了针对纺织行业的培训教材。在全球纺织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对纺织企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纺织企业)以相对低的造价制造高品质产品的普遍要求、以及纺织企业面临的遵守劳工标准的外部压力的背景下,国际劳工组织开发了FIP工厂提升项目。FIP的本质是帮助纺织企业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从容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

由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联合发起的“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于2007年5月28日正式启动,为期一年。项目针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中国中小型纺织企业,旨在提高他们自身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能力。纺织中小企业面临着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的压力。社会责任对中小企业而言,提高自身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意义要大于锦上添花的外在美誉的意义。FIP作为一整套提升企业自身能力的培训,将社会责任、良好劳工实践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适于在中国纺织企业中实施并推广。在FIP宝贵的资源与经验的基础之上,项目将结合中国纺织业的整体行业背景以及中小纺织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对现有的企业社会责任培训工具和模式做出适当调整,开发适合本土的培训项目。

第7篇:针织厂和纺织厂区别范文

1979年,USTER? RING DATA推入市场,为细纱监控系统设立了标准并沿用多年。如今,USTER? SENTINEL又提高了标准,为提高整体质量、生产力和效率带来了新途径,有助于全面优化环锭纺纱和工厂管理。

覆盖所有关键参数

断头水平是众所周知的环锭纺纱性能的关键指标。USTER? SENTINEL则更进了一步,用直观报告反应了影响断头的每一项参数。清晰的视觉呈现准确定位了断头的原因,从而使得问题的根源被更容易地找到。就包含h境条件、机械部件磨损、机器速度和能耗等各项数据而言,纺织企业可获得显著改善。可以对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因为其软件支持从整个工厂概览到每个区域、甚至具体到需要注意的单锭的快速切换。通过清晰明了的颜色编码,需要注意的区域被突出显示。有关断头、速度、能耗、温度和湿度的各种示意图都是即时的,并且针对各机器提供实时数据,包括详细的事件日志。

停工原因是USTER? SENTINEL所提供的最令人关注的信息之一。 它还将生成一个运行/停止图表,显示与细纱机效率相关的每一个事件。还将记录落纱和品中的变换,以及每次停机的原因。 图示和表格进一步分析了停机原因,所有纺织企业可以优先解决最为严重的问题。该运行/停止图表还显示了机器连续锭位上的断头报警,这有助于识别一般问题,如纺纱区域中环境条件的恶化。

损耗管理和其它益处

USTER? SENTINEL的主要功能是对环锭纺纱的优化,这还包括浪费的有效控制。 由于USTER? ROVING STOP系统具有在断头吸棉装置处使废棉最小化的功能,因此可以显著提高粗纱到细纱的产出量。无论断头数量多少,系统运行时无需接触后罗拉,从而避免了机械部件损伤。此外,它同样避免了触碰前罗拉,不会导致机械系统的损伤。

设计USTER? SENTINEL时的一个关键考量是要避免妨碍接头操作。与其它会导致接头操作困难的单锭检测系统不一样的是,USTER? SENTINEL的传感器无需近距离接触,从而为接头操作预留了足够的空间。USTER? SENTINEL系统结构紧凑,是市场上最薄最轻的系统,这意味着它可以与细纱机无缝集成,并且对细纱钢领板传动具有最低的能耗要求。

终极优化

第8篇:针织厂和纺织厂区别范文

节能减排大幅增加成本

节能减排成果是政府政绩考核的硬指标,因此这给纺织企业带来排污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企业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不容置疑,但在调查中发现,许多中小纺织企业没有能力独立建设污水达标排放的处理装置。专家表示,在产业聚集地开展集中污水处理是更经济有效的办法,但是目前并没有普遍采用。

根据资料,江苏省内的排污费标准今年有了大幅提高。如苏州市,2008年将在纺织等行业内除按照原有的标准征收排污费外,还要求企业缴纳化学需氧量排放指标费,目前收费标准为4500元/年/吨,企业排污成本上升了近2倍。 某种意义上说,节能减排影响纺织产业配套发展,形成产业升级的瓶颈。为完成相关节能减排指标,各地方相继出台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中对印染企业的管理尤其严格,使得印染企业环保成本大幅度增加,企业成本上升严重。企业为达到必须增加排污装置的建设,而由于土地资源稀缺以及资金紧张等原因,部分企业只能通过大规模减产达到标准。

同时,印染后整理是印染行业乃至整个纺织工业提升的关键环节,而很多地区为严格项目建设环境准入,无论申请企业资质如何,对印染项目一律不予审批,造成几乎全部新技术项目无期限推迟。海宁等很多具有集群优势的县镇已经出现了印染行业生产能力不能满足上下游需求的问题,产业链无法衔接,印染在很多地区已经逐渐成为纺织产业调整升级的瓶颈环节。

相关调查中也发现,也有不少地方和企业执行节能减排的力度大,效果也不错。在山东,以印染为主的昌邑已规划建设了5处污水处理厂,所有企业均已达标排放;在即墨雪达集团2007年又新投入400万元建立一3000吨的污水处理厂,高出企业污水产出量的3倍,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即发集团污水处理排放达到了COD 80的高水平,处理回水会用量也达到30%的高水平。

需要新技术的支持

现在,珠三角地区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尽管印染企业增大投入,采取了各种积极措施,但仍然面临退出的难题。如佛山市将污水治理作为政府的头等大事,要求张槎的36家针织印染企业在2009年底前必须全部搬出。深圳市仅存的六七家印染厂近期搬迁也是大势所趋。这样势必切断了地区的产业链,丧失了产业集群的优势,对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造成影响,最终影响到产业升级。

由于节能减排事关部分企业(主要是印染企业)的生死存亡,相关企业都积极采取措施,增加大量投入,主要是在新技术的应用上。中山大涌的文田洗水浆染厂对洗水的废水和浆染的废水综合处理,达到60%回用,40%达标排放;新会冠华印染厂采用国内新技术,达到了废水的全部回用,起到了示范作用。

第9篇:针织厂和纺织厂区别范文

关键词:新疆;工业建设;人民

中图分类号:F42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2-0050-06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新疆各地进行民主建政、清匪反霸的同时,还带领各族人民进行国民经济的建设工作。其中,在工业领域,新疆省人民政府和驻疆人民兴办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使新疆的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将依据一些历史材料来探讨1950~1957年新疆的工业建设活动。

一、新疆现代工业建设的条件

地域辽阔的新疆,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可做纺织、造纸、芳香原料的长绒棉、罗布麻、橡胶草、芦苇、熏衣草等;也有可作食品原料的优质瓜果和植物,如啤酒花、哈密瓜、葡萄干等;而且,还蕴藏着石油、天然气、煤炭、铬铁、铜、铍、锂、钽、云母、石棉、石膏、芒硝、钠硝石等能源、矿产资源,这些都是发展新疆工业的物质基础。近代以来,由于政局动荡、交通不便、缺乏技术人才和资本,新疆的工业发展举步维艰,现代工业十分微弱。据统计,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时,全疆“工农业总产值仅有71929万元(按当年价格计算),其中,工业总产值为9097万元,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2.64%”,在新疆工业当中,个体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1949年,其产值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92.8%(见表1),工场手工业的产值占4.22%,现代工业的产值仅为239.6万元(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见表1),仅占工业总产值的2.98%。

新疆和平解放后,发展新疆的工业,既是党和政府的战略决策,又是当时保障军需和民用的客观要求。人民顺利进驻新疆后,1949年10月12日和12月17日,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新疆省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懈放军新疆省军区相继正式成立,并且完成了民族军和原起义部队的改编工作,这些都为新疆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恢复铺平了道路。新疆省人民政府成立后,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结合新疆具体情况,制定了《新疆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目前施政方针》。《施政方针》提出了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平等与团结、加强各民族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科学文化教育等多项工作任务,其中对新疆经济建设提出的要求是:“恢复与发展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并逐步发展工矿业及合作社,以便推进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也为新疆的工业建设奠定了政策基础。

客观需要也对大力发展新疆现代工业提出了紧迫性。由于新疆的社会经济水平极为低下,工业基础薄弱,给新疆各族人民走向文明进步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1949年,“新疆主要工业产品也只有11种,且产量极其微小,只有发电量96万度,煤炭17万吨,砖27万块,重革19吨,食用植物油735吨,面粉9 395吨,肥皂13吨,新疆省人民政府接收的公办企业全部职工人数不过1100人,而且有现代设备的工厂只占全部工业企业数的0.53%”。新疆工业产品的供给,除由苏联及关内供给外,主要依靠本地手工业。而由苏联进口,需要大量的外汇,新中国百废待兴,无法拿出大量的外汇为新疆购买工业品,新疆到内地尚无铁路,由内地运输商品到新疆,往往路途遥远.运价昂贵。新疆本地的手工业生产效率低,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造成工业品价格极其昂贵,“一把坎土曼要近200公斤小麦交换,一块砖茶要换1只绵羊,一匹平纹布要换1500~3000公斤小麦,一盒火柴要换1公斤羊毛”,工业发展的滞后已严重影响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同时,近20万中国人民驻疆部队的军需物资也需要就近供给。因此,发展新疆的工业经济,大量提供新疆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成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政府的工作任务之一。

二、1950--1957年新疆现代工业的建设

1 新疆工业的发展规划

1950年1月1日,新疆省人民政府工业厅正式成立,负责管理省内工业经济事务。省工业厅于1950年提出了《工矿三年计划轮廓》,在计划中提出了新疆工业三年发展规划,计划在1950~1952年间在迪化、喀什等地建立发电厂、水泥厂、纺织厂、造纸厂等现代厂矿,对于原有接收的老企业也提出了技术改造、扩建的目标。

1951年,新疆省财经委员会在制订新疆1951~1953年经济建设方案时,提出《新疆省财经建设三年计划轮廓》,在这一计划当中,提出了新疆省工业建设三年计划的主要任务。“1、增加电力设备,为本省重工业建设打下基础;2、增强交通工业以促进本省的工业发展,建立每年大修汽车2000辆,引擎1000座的汽车修理厂;3、重点兴办水泥工业,供给本省水利工程材料,用以促成三年增加灌溉面积500万亩的任务;4、逐步改进煤矿采掘的现代化设备。以供工业用煤的需要;5、在轻工业方面,重点建设棉纺工业,小规模试办毛纺,目的在训练技工,提高土产,逐步发展以棉纺为基础的一系列附属工业,如针织、造纸、榨油工业,工业建设的计划投资是7721487元”。

在地方政府制定新疆工业发展蓝图的同时,驻疆人民在进行大生产的过程中也开始筹建现代工矿企业。1951年2月5日,时任中共新疆分局书记、新疆军区司令员的王震同志在六军党代表会议上做了《驻疆斗争方针与任务》的报告,指出“我们计划三年内,完成与修建20万公顷水利工程,今年计划修建几个电厂、纺纱厂,汽车修理厂、中苏石油公司、有色金属公司、军事院校、市政马路及修建新藏公路和其他省道、国道公路及修建营房等工程。”根据这一讲话精神,新疆军区后勤部于当年5月13日提出了《五年工业建设计划的初步意见》,在意见中提出1951年至1955年筹建工厂的计划,其中有“日产三吨的钢铁厂,日产水泥四十吨的四个水泥厂,15000锭的纺纱厂,日产三至五吨的造纸厂以及针织厂,毛巾厂和电厂等,资金来源由全军来解决一半,1951年每人由全年经费中挤出人民币六十万元,共值一千亿元,五二年挤出九十万元,共值一千五百亿。另一个来源在生产节约所分得红利投人合作社,资金积累投入工业建设”,10月,新疆军区制定了两个三年经济建设计划(1950--1955年)。计划中提出在工业方面从重工业的钢铁、水泥、电力及迫切需要的轻工业如纺织、面粉、制糖等做起,为今后工业建设打下基础,进而逐步发展工业。计划中还具体规划了自1951年起,建立迪化水泥厂、钢铁厂、迪化水电厂、玻璃厂、化学厂、纺织厂、造纸厂、面粉厂、糖厂等二十多个现代化工矿企业

的建设进度。

1952年10月,针对新疆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中央发出了《关于整顿新疆财经工作的指示》,提出:“新疆今后建设计划,必须从现实出发,照顾到将来的发展,估计铁路修到新疆,还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在此之前,新疆经济建设的方针,首应抓紧农、牧业,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交通运输和内外贸易事业;工矿业方面,除办某些必须与可能的小型工业外,应把重点放在资源勘察和干部培养工作上,以便在铁路到达前两三年,能有充分的资料可供大规模的工矿建设制定具体计划”。指示精神明确了新疆工业的发展方向。新疆省人民政府根据这一指示,于1952年底,由省财经委员会、工业厅、新疆军区及各厂矿计划部门共同编制了1953~1957年新疆工业发展的“一五”计划,计划工业投资总额为1.79亿元,基本建设单位16个,涉及钢铁、电力、煤炭、纺织等部门(见表2)。

2 新疆现代工业的建设概况

煤炭工业的发展。为了电力、钢铁部门的建设以及保障人民生活用煤的需要,1951年7月,由新疆军区负责,驻疆人民开始兴建六道湾露天煤矿,至11月25日建成投产,日产原煤200吨。1952年,以露天矿为基础,收购了附近私人小煤窑,建成了年设计能力为30万吨的矿井,正式成立了六道湾煤矿,成为新疆第一个正规化矿井。同时,还在乌鲁木齐西山、康苏、乌苏四棵树等地先后兴建了年产5万吨的一批小型机械化矿井。1952年底,新疆煤炭产量达到43.73万吨。“一五”计划时期,又对原有煤矿进行了技术改造,并开始小规模的基本建设,五年内投资684万元,新增生产能力78万吨。在皮山县、莎车县、塔城县铁厂沟、伊宁县等地建设了一批地方国营小煤矿。1957年,原煤产量达到111.75万吨,比1952年增加了1.55倍。

钢铁工业的发展。1951年9月,在乌鲁木齐西郊的头屯河畔,由新疆军区投资兴建八一钢铁厂,1952年4月25日,高炉投产,当年共产铁470吨、钢705吨,钢材618吨”,1953年被移交给地方政府管理。1951~1957年,中央和地方对八一钢铁厂共投资1769万元,形成了年产钢3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使其成为新疆最大的现代化钢铁企业。

建材工业的发展。人民进驻新疆后,为了建筑工程的需要,一些部队修建了一批砖瓦厂和石灰厂。1951年12月一1952年4月,新疆军区在迪化水磨沟兴建了日产水泥10吨的新疆第一水泥厂,后改名为新疆军区八一水泥厂,当年生产水泥1756吨。“一五”计划时期,新疆建材工业基建投资1 620万元,其中水泥工业投资占92.8%,同时兴建了新疆第二水泥厂(后改称新疆水泥厂),共生产水泥7.47万吨。为当时新疆开展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电力工业。1952年7月,新疆军区为给七一棉纺织厂提供电力,在乌鲁木齐建成了水磨沟火电厂,由于发电装机容量是700千瓦,又名七百电厂。1952年5月一1953年12月,新疆军区军工部及指战员在乌鲁木齐北郊兴建了苇湖梁火电厂,该厂是国家156项重点工程在新疆的唯一项目,装备了两台2500千瓦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分别于1953年12月和1954年1月发电。1953年,新疆军区又动工兴建了乌拉泊水电站,装机容量是3×800千瓦,1955年9月投产发电,这几座电网共同组成了乌鲁木齐电网。除了在首府地区兴建现代化电厂外,在新疆各地还建成了百余座小型火电厂和9个小型水电厂。到1957年,全疆3市78县中,已有3市28县有了电厂。在这期间,新疆在电力工业上共投资4198万元,占当时新疆工业基本建设投资的8.26%,1952年,新疆电力工业中的工业用电量就占用电总量的76.47%,改变了解放前新疆电厂以供应居民照明用电为主的局面,为新疆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机械工业。1950年4月,新疆军区在乌鲁木齐三工地区建设汽车修理总厂,1952年10月1日建成,改名为十月汽车修配厂,该厂年设计能力为大修汽车2 000辆,发动机l 000台,是当时全国规模较大、设备较为先进的汽车修理厂之一。除了十月汽车修配厂之外,还建立了喀什农具厂、新疆军区运输处汽车修理厂,以及一些拖拉机修理厂等。这一时期,新疆的机械工业主要是为农牧业发展服务,主要力量是承担汽车、拖拉机以及各种农机具的修理工作,还不能独立生产技术性能比较复杂的机械产品。机械工业企业中,大多数也是汽车、拖拉机修配企业,装备制造部门几乎是空白,新疆的机械工业仍处于初创阶段。

石油工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把发展新疆石油工业列入了国家计划。1950~1957年,在新疆石油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共达22 042万元,占这一时期新疆工业基本建设投资的43.37%。在这一期间,1950年10月~1955年1月,与苏联联合创办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恢复和发展了独山子油矿,建设了年加工能力7万吨的独山子炼油厂。在南北疆地区展开了石油勘探,并且在中央的部署以及其他省区的支援下,成功地开发了克拉玛依油田,为新疆石油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纺织工业的发展。1951年6月~1952年7月,驻疆人民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兴建了七一棉纺织厂,有1.5万多纱锭,600台织机。1953年底,进行了第二期工程建设,1955年完工,成为了拥有3.18万锭、1224台布机的棉纺织印染厂。1953年,国家在和田投资建设了巢丝厂,有巢丝机3 200绪,自动巢丝机800绪,还有印染设备,年产白厂丝67吨,丝织品92万米,成为新疆最大的丝绸联合企业。

除了以上工业部门以外,驻疆人民和地方政府还建设了皮革、粮油、化工等工业企业。1950~1957年,新疆工业建设的基本投资共达50 825万元,新建的现代化的工矿企业共达425个,能够自行制造的工业产品,已由解放初期的11种增加到1957年的132种,1957年,新疆的工业总产值达到46703.4万元,比1949年增长了5.82倍(见表3)。

三、1950~1957年新疆现代工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从1950~1957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带领新疆各族人民进行的现代工业建设,对新疆的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首先,新疆现代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地工业产品的自给率,满足了人民群众生活上的一部分需要,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0世纪50年代,新疆工业建设的首要目标是为了满足本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逐渐改变历史上形成的工业制成品主要依靠内地省区和从苏联进口的局面。经过1950~1957年的工业发展,新疆初步建立起了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些工业部门,如煤炭、电力、纺织、钢铁、机械、轻工、建材等,过去许多重要产品,如

生铁、钢材、石油、矿石、水泥、棉纱、棉布、农业机械等,新疆本地不能生产制造,靠关内及苏联进口,经过建设,从1952年起便能大批生产制造。“1957年止,其主要产品的自给率如:汽油、煤油、燃料油、油等平均为42.8%,钢材为51.7%,水泥为56.9%,生铁为93.4%,棉纱、棉布平均为60%以上,食油、面粉、原盐、煤炭等已基本能满足自治区需要”。一些依赖外部输入的重要物资,如“水泥、铸铁、耐火材料、布匹等,从口内运来的数目大大地减少了,有的已经全部可由本区供应,单就运费一项计算,估计即超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数字”。

随着新疆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全面展开,工业部门生产出大批人民群众所需要的生产生活用品,不仅降低了商品物价,而且各族人民的消费水平也得到了稳步的提高。1951年至1957年,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总指数由110.5下降到101.4,而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则由1950年的94元增加到1957年的190元,职工的平均货币工资,由1949年的606元增加到1957年的953元,增长了近57%。在工业领域内部,职工的福利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1957年底,企业职工全部居住面积达到6l万平方公尺,全部居住人数(包括职工家属)达到11万人。绝大部分企业均设有托儿所、图书室、食堂、浴室、医务所等福利设备,并且所有职工都基本上得到了劳动保险”。

其次,现代工业的发展为新疆培养了一批经济建设的技术力量和产业工人队伍。新疆现代工业建设之初,缺乏技术人才,新疆军区通过在内地招聘的方式广纳人才,内地许多专家如炼钢专家余铭钰、纺织业的刘钟奇、水泥专家陆宗贤、设计专家刘和田等纷纷来疆,原华东工学院、重庆大学、华东革命大学、兰州大学的一批科技人员,以及上海、武汉、南京、山东、湖南等地的大批青年和技术工人满怀报国热情,参加新疆的工业建设。同时,新疆军区和地方政府还选派一批年轻、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干部和工人赴内地学习工业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通过这些方式,新疆的技术力量得到发展和壮大,1957年,新疆地区的工业工程技术人员已从原先不足百人“发展到2423人,其中具有较高技术的1357人,一般的中小型企业,包括面粉、榨油、轧花、煤矿、修配、食品、化肥、纺织、水泥等企业,除资源较复杂和技术条件要求很高外,都可以自己动工兴建了。同时,随着新疆工业建设的发展,在新疆这个民族地区出现了一支工人阶级队伍,全新疆工业企业的产业职工人数由1949年的1100人发展到1957年的60046人”,这一支力量是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和骨干力量,也加强了新疆地区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巩固了工农联盟,保证了党在新疆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再次,改变了新疆工业的结构及地区布局。1950~1957年,新疆的现代工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已经成为新疆工业的主要支柱。现代工业的比重,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1957年新疆现代工业产值为29653.5万元,在新疆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3.5%,比1949年上升了60.5个百分点。而个体手工业的比重下降至17.5%(见表1)。轻重工业的比重,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1949~1957年,新疆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的产值由9366万元增加到29931万元,重工业的产值由407万元增加到17534万元,分别增长了3.2倍和43倍,在此期间,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95.84%下降到63.06%,重工业产值的比重由4.16%上升到36.94%。

同时,围绕着首府乌鲁木齐的大规模工业建设、军垦新城石河子的轻纺工业的发展、克拉玛依油田的开发,新疆的工业布局形成了以首府乌鲁木齐为中心的格局。1949年,新疆各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值中,乌鲁木齐地区为541万元,落后于伊犁州(包括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和喀什地区居全疆第三位,1955年,乌鲁木齐地区工业生产总值达到9 993万元,已位居全疆之首。为日后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四,公有制经济已经在新疆工业所有制结构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为新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在1950~1957年期间,五种经济类型的工业各自在新疆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有了不同的变化。全民所有制工业(国营和地方国营)比重由1949年的2.19%上升到1957年的75.66%,集体所有制工业(合作社营)从无到有,1957年,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9.14%(根据表3数据计算),而其他一些非公有制性质的工业,随着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造活动,在新疆工业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根据国家对私营工业限制、利用、改造的方针,新疆的私营工业逐渐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公私合营道路,改变了资本主义所有制,到1957年,私营工业已得到全部改造,组成为公私合营的企业,公私合营工业产值比重由1949年的0.062%上升到1957年的2.98%。个体手工业则通过合作化的道路组建生产社组,个体手工业产值比重由1949年的92.8%下降到1957年的2.2%(根据表3数据计算),随着国营和集体工业的壮大,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四、1950~1957年新疆现代工业建设的经验

1950~1957年。新疆的工业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首先,中央的大力扶持是新疆工业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新疆和平解放后,要负担近20万人的军队给养供给,以及4.6万公职人员的费用,同时要进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财政开支巨大,仅靠新疆本地的财政无法支撑,财政困难只有依靠中央的财政补贴得以解决。1950~1952年,新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央对新疆的财政补助达8704万元,占新疆地方财政收入的65.5%,有效的弥补了新疆地方财政的赤字。除了财政补助外,在经济建设中,中央对新疆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央对新疆的基本建设投资额占投资总额的比重为65.4%,“一五”计划时期达到61.4%。在工业建设中,不仅中央对新疆驻军拨付的大量军费被人民作为建设资金投入到工业建设中去,而且中央通过对新疆石油、电力、煤炭、钢铁等部门的直接投资,带动了新疆工业的发展。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建设的八一钢铁厂、乌拉泊水电厂、十月汽车修配厂以及七一棉纺织厂等16家现代工矿企业中,所付出的投资总额为9870万元,中央和新疆省军区联合投资的比重就达73.15%。除了资金支持外,中央还通过向新疆调派设备、人员的方式支援新疆工业的建设。在加世纪50年代中期,开发克拉玛依油田时,中央相继从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局所属钻探局和玉门、延安、四川等地油田,第一机械厂(宝鸡)等单位以及地方党政军机关、地质矿产部门调派一批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成建

制的钻井队开赴克拉玛依。在建设新疆电力工业时,为解决技术人员不足问题,在1956年,“由电力工业部西安基建局第36工程处成建制地划转了334名固定职工到新疆,1958年,又由西北电力设计院划转了67人”。20世纪50年代初,在建设新疆的第一个纺织企业七一棉纺厂时,“就由上海招聘借调了技术工人320人,占全厂职32,总数的18.9%”。其次,在工业建设中,新疆广大军民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