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品设计与开发范文

产品设计与开发精选(九篇)

产品设计与开发

第1篇:产品设计与开发范文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作为互联网金融的组成部分之一,众筹商业模式为工业设计领域中的独立设计师、中小企业(公司)、微创机构等带来了无限的发展可能。对于产品设计开发而言,众筹是有力的工具,如何通过众筹模式实现产品设计创意、发挥设计效用,如何利用众筹模式完成产品的创新,是当今设计师和设计理论研究应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

众筹;商业模式;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与开发

在国内外工业设计的发展进程中,近十年间的变化特别值得关注。首先,产品设计由硬件转向软硬件相结合,智能化装备成为当下设计的主流产品。如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可穿戴设备、智慧城市等。其次,由原先单纯的产品式创新转化为服务系统创新。如从OEM到OBM、从ODM到OSM模式上的变化,促使品牌系统、商业模式创新和工业设计协同发展。再次,由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封闭式创新转为开放式创新。在“互联网+”为主题的时代,众筹、众包等基于大数据测试的商业开发模式正逐渐颠覆传统的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

一、众筹商业模式的概念及其产生背景

近些年,互联网受众对于“众筹”一词较为熟悉,因为搜索“众筹”一词就会发现它的模式已经渗透进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众筹起源于美国,其核心是依托众筹平台(中介机构),连接筹资人(项目发起企业或个人)与出资人(大众投资人),即筹资人在众筹平台注册并通过相关资质审核后,借助众筹平台向出资人投放项目信息,从而募集零散的小额资金或是其他物料支持。在项目筹资的初始阶段资金由众筹平台掌握,若在预期时间内达到募资额度,则表示筹资成功,该笔资金将被众筹平台转拨至筹资人账户,成功实施项目后,由筹资人以物质或非物质成果回馈给出资人。众筹平台在整个众筹活动中主要是起到接受与评价项目创意、管理出资人信息、监督筹资的使用、帮助项目顺利运营并公布项目实施成果等作用,其盈利主要依靠从筹资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用。假如众筹项目在预期时限内未筹集到募资金额,其前期筹资将会被众筹平台返还至出资人,筹资人可选择重启新一轮的筹资活动或直接宣告项目筹资失败。众筹商业模式根据其开展的复杂程度以及涵盖利益相关者的数量与法律环境,可以被细化为三种运行模式:其一,捐赠或赞助,即无偿的投资模式,出资人通过网络平台直接捐赠或赞助小额资金,例如一些公益机构搭建的网络平台进行公益募捐活动。其二,预售,即物质或非物质成果在未实施完成之前,就在众筹平台上进行推广宣传吸引出资人出资,一旦被投资后,会在计划实施期限内收到成果。其三,借贷与股权投资,这种模式涉及到金融交易等问题,在实操和法律层面上都是较为复杂的,其与预售模式的区别是回报方式为现金或股权,它更适合于中小企业的融资。

二、众筹商业模式推动工业设计的发展

近几年,工业设计行业的迅速发展在国内催生了越来越多勇于创新、创业的独立设计师。然而,这些人在创业之初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问题,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那就意味着在产品创意设计实施过程中或多或少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妥协,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成本控制方面,被迫选用一些价格相对低廉、背离设计初衷的材料来呈现自己的设计方案。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提出,围绕互联网平台的不断创新发展,众筹互联网商业模式以其新型的融资方式,不仅在解决资金方面发挥作用,而且提供给独立设计师在产品开发早期熟悉消费市场、了解用户需求、降低开发初期风险和资金压力等便利。

(一)构建沟通平台

设计师借助众筹商业模式,将自己的产品设计项目展示给支持用户,并由支持项目的用户付出少量的资金扶植项目开展。在整个环节中,既满足了设计师资金需求,又为用户提供了其所需求的优秀项目。由此可见,众筹价值就在于为上述两者提供一个对接的平台,一个沟通的渠道,使他们各得其所。

(二)完善反馈机制

众筹平台可以为筹资者在一定程度上预先进行市场反馈验证,检视设计项目是否如筹资者预期的那样被用户所推崇,这在较大程度上预防了项目运行初期可能出现的产品设计定位失误。同时,在筹资过程中,通过对产品设计方案进行图文结合或以视频虚拟等方式展示在众筹平台上,既可以达到对产品前期宣传的目的,起到较好的推广作用,又可以在产品还没有正式投产之前进行展示宣传,从未来用户中获取宝贵的改良建议,这对于筹资人来说具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可以在产品面世前做最后的优化改良。

(三)助力实体化

产品设计项目的开发从最初的创意阶段一步步深化到最终产品的实体化生产,其中涉及到制造材料及工艺、结构生产制造等方面问题,对于某些设计师而言,将会面对这些综合生产研发能力的挑战,很有可能因为设计师无法打通相关的资源通道,导致产品在实体化生产进程中出现问题,进而使得生产出的产品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单从商业模式看,众筹平台就是以融资为主要目的,但也不难发现,除了筹集资金外它也为各种物质或非物质资源的对接提供了一个快速且有效的平台,能够帮助产品设计项目快速顺利地生产制造出来,最大化减少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未知失误。

(四)功能可持续发展

一个众筹设计项目的成功实施也只代表着这一产品项目成果的实现,拥有了第一批忠实用户(众筹出资人),后续产品的销售目标、运营模式、服务体系、品牌推广等问题才是项目中更为重要的环节。然而现代众筹平台的功能也绝不仅仅停留在筹集资金这么单一的层面上,而是具备整合市场整体资源的综合能力,它可以对产品项目进行整体包装、媒体公关、深入推荐、渠道对接等,使项目享受类似“绿色通道”般的定制化服务。这些综合性的举措能有效帮助产品设计项目走向正轨,由概念阶段顺利步入市场销售阶段,到达用户手中。众筹平台的这些功效为创新、创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三、众筹商业模式接入产品开发过程的意义

单从产品设计开发而言,传统的产品设计开发其成功率在20%左右。对于一些中小型产品设计制造企业而言,普遍存在重设计、轻资产、少抵押的状况,这与传统金融机构的要求存在着落差。与此同时,产品设计成果的知识产权在评估、抵押到交易流通环节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这就造成了企业主要资产的真实价值不一定得到银行的认同。而众筹商业模式则可以有效规避上述问题,借由互联网高效、便捷的信息推广特点,将大众闲置资本与产品设计制造企业进行最为直接的对接,只要产品设计创意的物质或非物质成果能引起出资用户的认同就能够得到资金支持。具研究统计,产品设计开发案例中60%的失败源自于初期产品设计概念的模糊致使后续产品设计定位阶段出现失误,也可以理解为是某种层面上的盲目性。较为传统的产品设计开发过程是一种后置式的交易活动,开发实施者难以预知真实的市场需求,而以众筹商业模式接入的产品设计项目属于前置式的交易活动,可通过众筹平台真实地评估用户期望,提前预知真实的市场需求,在较大层面上可以起到防止项目失败的作用。众筹商业模式是聚集分散的设计资源,凭借公众的集体智慧实施创新、创业活动的有效途径,它为筹资人和出资人合作完成设计创意提供了可能,产品设计由封闭式的自主创新转向开放式的众创合作模式。参与众筹的出资者可以借助众筹平台对产品设计开发过程提出有价值的优化设计方案,在产品还未进入实体化试产阶段时,出资者的这些反馈建议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同时起到为产品设计项目进行前期的宣传造势,并收集到产品的需求、价格信息以及潜在用户的数量和特征等信息,为完善产品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众筹商业模式下产品设计开发策略

(一)增强产品设计项目的开发合理性

目前,每一款产品设计项目在进入众筹平台时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运行规划,其中包括确立明确的目标人群,预期的募资金额,对出资者的回报界定合理的档次。规划中的每一阶段都需要有详实的方案,不能只是抽象的描述,而且一旦某一环节出错势必影响设计项目开发的整体进度。在产品设计项目进入众筹平台之前对设计定位中的核心人群要有清晰的认识,在后续的筹资进程中,需要以这类人群为明确的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宣传、展演,更好运用设计心理学的内容分析消费者心理,以点对点、点对面的模式获得有效的影响力,更加广泛地吸引更多出资者。

(二)设计附加值需被出资者认同

在我国,设计一词往往被认定为一件设计产品、一种商业行为,用户更多的是看到其商品属性,就产品自身而言,其设计价值却并未完全显现出来。究其缘由乃是用户对产品设计附加值的不认同,其消费心理仅停留于对产品使用功能的单一需求,而忽视了设计价值。纵览国内各大众筹平台,现行的产品设计项目筹资金额的分配、回报档次的界定等问题也是造成设计附加值不被认同的原因之一,出资者的人数随着募资金额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据此可以看出出资者对于产品设计的支持目的存在差异,其中有一部分出资者是为了单纯的回报而投资,而真正是为一个好的产品设计给予支持的还是众多出资者中的少部分。

(三)提升产品设计项目的知识产权意识

对于产品设计类项目来说,由于国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同时众筹模式的实施过程是有一个限定的时间来验证新产品设计方案能否被出资者认同才能得以开发,而在这样一个募资的时间期限中由于新产品的设计内容被放到众筹这样一个开放式的平台上,其项目设计创意是否会被快速模仿就摆在了筹资人面前。为了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众筹平台要制定相关的项目保护举措维护项目募资者的权益,在其平台宣传、展示项目过程中采取部分展示的办法,保护项目核心技术内容,也可根据项目筹资周期分级对出资者开放项目浏览信息。另外,需要在国家内部环境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态势适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宏观上提升整个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四)改善互联网信用环境

近年来,由于我国对于互联网环境的监管不够严格,致使网络诈骗事件屡见不鲜,同为互联网组成部分的众筹平台也深受影响。信任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也是众筹平台连接募资者与出资人的基石,这就需要众筹平台作为中介机构强化众筹项目的监管力度,从初期的项目评价审核,到通过评审的项目顺利完结,控制项目的质量和流程,防止烂尾项目的出现,尽量规避可能出现的信用问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募资者与出资者的流失。通观全局,众筹商业模式经过不断完善,各种众筹平台将呈现良性的发展态势,其业务种类必将逐渐细化,市场分工也将更加明晰。筹资者与出资人都会在得失之间逐渐成熟、趋于理性。对于我国工业设计行业的发展来说,尤其是独立设计师、中小企业(公司)、微创机构等,众筹模式为他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力促进了设计商业化发展,帮助筹资人转换自己的产品设计价值。而对于设计而言,在众筹时代,每一个设计师的作用可能会被减弱,设计变成开放式的大众参与行为,而设计也能够让众筹模式变成一种工具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我国工业设计行业的整体发展。

作者:王莹 单位:湖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范家琛.众筹商业模式研究[J].企业经济,2013(8)

2.盛佳,柯斌,杨倩.众筹:传统融资模式颠覆与创意[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3.魏来,郑清.玩转众筹[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4.张立群,.众筹模式下创意设计共同体的建构路径研究[J].学术界,2014(5)

5.子萱.美国众筹模式:让梦想照进现实[N].中国文化报,2013(1)

第2篇:产品设计与开发范文

关键词 现代旅游业 传统旅游业 定制旅游产品

一、私人订制旅游的内涵

私人订制旅游,顾名思义,就是旅行社根据游客的特定需求,以旅游者为主导进行旅游行动流程的设计,从路线、方式和服务着手为客户量身打造的具有浓郁个人专属风格的旅行,它提供的是一种个性化、专属化、“一对一”式的高品质服务。随着新《旅游法》实施的深入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出游者更加关注的是旅游的质量和相对自由的空间,私人订制旅游产品可以依照出游者的想法设计路线、安排行程,游客更多地参与到旅游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中,拥有更多的定制最符合自己需求的权利。

二、私人订制旅游现状

据相关资料统计,目前旅游市场上的不少大众线路已走入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中,设计独特、服务优质的订制旅游产品,将成为旅行社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大部分旅行社更擅长于大众团队旅游,私人订制旅行远未被开发。未来的旅游市场将分化得越来越细,旅游方式也会更加灵活多变,私人订制旅行将会成为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是,订制旅游虽然看上去美,然而对于我国旅游市场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目前,私人订制旅游已经逐步兴起,不少旅行社开始开展这项业务,但是,很多旅行社大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旅行社打着订制旅游的旗号,实际上出售的还是传统旅游产品,目的仅仅是将利润做大。由于私人订制旅游发展还是不完善,很多问题不是私人旅游本身所引起的,而在于对私人订制旅游的产品和服务流程的理解和实施。

目前的私人订制旅游可以针对一些家庭、小社交圈等的特定小型旅游团体制定的,如“亲子游”“夕阳游”“蜜月游”“奢华游”“商务游”等。落实到具体线路如太空之旅、热气球观光之旅、热带雨林探险之旅、极地之旅、海岛蜜月、高尔夫假期、奢华钟表之旅、古堡会议、时尚之旅等。另外,还可以针对一些成功人士,他们在工作中工作劳累,出现亚健康、身体机能衰退等普遍现象,可以借此引入私人健康旅行概念。除了开拓独家的目的地、提供最高档的酒店住宿外,旅行社还可以对客户的本身情况以及旅行需求等进行了解,然后把能够创造共同话题、有共同爱好的人放在一起,组成旅行团出游,使得客户们在旅途中可以结交许多有共同话题的朋友。很多时候,通过高端的私人定制旅游,让整个旅行具备了更多的社交功能和商务价值。

三、私人定制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对策

(一)以游客需求为中心

私人定制旅游产品模块的设计不同于传统旅游产品,传统旅游产品模式以生产为主,有稳定的市场需求,成本低,有稳定的质量和标准化的产品,但其产品单一,开发周期长,忽略了很多客户的需求。私人订制旅游产品模式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产品随客户需求而变,开发周期短,属于个性化定制生产。在私人旅行产品设计中,不仅仅要从旅游景点考虑推出哪些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而且还要提供一些辅助旅游项目、设施、餐饮、住宿等服务。私人定制旅游本身就属于服务行业,具有消费过程和生产过程的同步性,只要消费者预订了旅游产品,从游客开始踏上航班就意味着旅游消费已经开始。

(二)要有全面整体观念

实际上,私人定制旅游在产品模块设计方面,如旅游线路的开发和设计、交通工具、游览途中的食宿安排、时间的设计和组合上,旅行社都要全面的整合规划,在此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旅行社就是需要提供一条龙整体旅游服务,因为旅游会涉及到这些方面,所以,从真正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来看,定制旅游就必须要做整体划分,为旅行社推荐一款非常适合的旅游产品,充分发挥在旅游产品中所占据的优势,参与到旅游产品模块的整体设计,唯有这样才能成功运作旅游定制服务。

(三)客户群体定位要准确

从旅行社网站提供的材料可以看出,有需求定制游客的一般是有经济能力的精英人士,并以家庭和小团体的形式居多。此类消费人群多为预订特殊新颖的旅游出行路线,享受高级的航空及酒店服务,有明确的购物需求,旅行社可以在第一时间与客户联系,帮助其制定实现理想中的旅游目标。家庭度假、公司奖励、商务会议、行业展览也可以成为私人定制旅游需求中最为常见的主题。除了经济水平较高的家庭客户,商务人士文化创意团体也是定制旅游的主要客户群体,比如为一个家庭定制一个南太平洋的旅游产品,帮助客户实现了一次性体验澳洲城市风光及海岛度假的完美梦想,按照客户的需要为他们安排了全程的公务舱入住顶级豪华酒店及安排了充裕的购物时间。欧洲每年都会有很多各行业的展会,服装、建筑、电子等数不胜数,各行业的专业人士常常会以参观会展为目的,提出定制旅游的需求。这类的产品往往要求行程中兼顾工作和旅游,私人订制旅游产品往往可以从此方面下手。

总体来看,私人定制游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通过游客需求的监测分析,发现游客需求规律,挖掘和预测游客需求发展趋势,进而提高游客旅游体验设计的创造性;二是要根据游客需求发展趋势,积极整合景区周边的旅游资源为“我”所用,打造完整的旅游体验链,为游客提供更加全面、更樘逑祷的旅游经历。结合这两方面,制定出区别于大众旅游的私人定制旅游产品。

(作者单位为辽宁科技学院)

[作者简介:孙建竹(1983―),男,山东烟台人,辽宁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智慧旅游,旅游规划与开发。李孟瑶,女,辽宁科技学院旅游管理2014级本科生。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枫叶之都”私人定制旅游服务公司,编号:201611430032。]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旅游局.北京旅游业发展研究(2009年度)[M].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112-115.

[2] 陈耀.坚持旅游规划创新,推进“大旅游”统筹发展[J].旅游学刊,2010,25(3):7-8.

[3] 甘枝茂,王耀峰.旅游产品与开发[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4] 孙梅.奥帆基地:旅游新坐标[J].招商周刊,2006(16).

第3篇:产品设计与开发范文

[关键词] 产品设计 开发 暗箱

一、概述

所谓暗箱,是指人们不能或暂时无法分解或剖开以直接观察其内部结构,或分解、剖开后其结构和功能即遭破坏的系统。暗箱概念具有相对意义,同一系统对不同主体来讲,可能是暗箱也可能不是暗箱;随着主体认识的提高,暗箱也可能转化为灰箱或白箱。

通常,顾客需求有已知需求和未知需求。

顾客暂时不知道这些需求对他自己来说可能没有任何影响,但一旦形成了消费时尚(或其他外部影响),顾客就会很快跟上潮流。

为顾客提品或服务的企业,不仅需要识别顾客的已知的需求,而且也要练就识别出顾客未知需求的能力,以解决需求“暗箱”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企业要实现顾客满意,就必须识别顾客的需求,以减少产品设计后期因需求分析误差而造成的修改工作量和成本的增加,提高产品开发的成功率,缩短开发周期,使企业获得盈利的机会。

二、需求信息的获取

顾客需求信息的获取是观察暗箱结构的起点,是企业生产的源动力。市场顾客需求信息的获取,企业可运用很多方法来获得,这些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向顾客调查,另一类是观察顾客如何购买和使用产品。直接向顾客调查,通常采用直接面向询问和互联网调查等方式。

直接面向顾客询问是常用的调查方法,通常采用传统的调查表、调查问卷和访问等形式,该类方法简单方便,顾客的参与性强,市场的交互性也高,基本能准确地获取到当前市场需求信息。但从所收集的信息来看,该信息是对市场的静态了解,当市场发生变化时企业不能及时地掌握。同时,在调查前必须确定好企业的目标市场顾客,以减少调查的盲目性和信息处理的无序性。通常在明确了企业目标市场顾客后,为求证顾客需求,采用这种方法较为有效。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为企业迅速获取顾客的需求信息(数据)并使该信息(数据)在企业内部快速传递和汇总提供了技术保障,减小了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波动性。相比传统调研方式的周期长、费用高、信息量小、受制因素多等缺点,利用互联网方式则具有所花时间短、费用少、信息量大和调研范围广等许多优点。企业可通过网络迅速进行数据获取和挖掘。图1为数据挖掘框图。

1.信息来源。数据挖掘的信息来源主要是WEB数据库(主要是用户的需求信息和咨询信息)、WEB日志文件(主要是用户的点击访问信息)。

2.数据过滤。上述这些数据在综合时要用过滤器进行分析,以排除不相关的数据、相关数据的多义性矛盾,消除不一致性。

3.数据综合挖掘。根据挖掘要求,或者根据知识库到WEB数据挖掘算法库去选择合适的挖掘方法,并且使用这种算法去执行挖掘任务。

在需求信息获取过程中,企业应对顾客进行细分,将不同类型的顾客分成顾客群,并有针对性的开发能满足每个顾客群特定需要的产品。企业应将每个顾客群的期望及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制定计划来有系统的满足它们。

图1 数据挖掘框图

三、需求分析

由于顾客真实需求的模糊性,以及顾客未能见到真实产品前的判断错位和需求个性化等因素,给企业对顾客需求的识别带来很大的困难,影响需求判断的准确性。准确地识别顾客的需求信息是剖开“暗箱”的重要过程,企业通过需求信息的分析,真正从本质上明确目标市场中顾客的需求。所以,需求分析的任务就是要全面地理解顾客的各项需求,并准确地表达所接受的顾客要求,使需求暗箱转化为白箱。

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问题识别,分析与综合,选择需求。这三个步骤常常交织、整合在一起,以完成需求确认的全过程。

1.问题识别。这一步骤非常重要,将直接影响到产品开发能否获得成功。企业应充分与顾客沟通,对所收集到的信息加以汇总并深层次、多角度的分析,不时将不明确之处反馈给顾客,以期顾客解答,达到与顾客的真实期望高度一致,从而精确识别顾客的真实需求,通过需求信息的收集,企业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有意见、抱怨、希望,有关于功能的,也有质量的,还有价格的,所以必须对顾客的需求进行分类和整理。利用帕累托分析方法找出关键的少数。

2.分析与综合。企业所得到的信息必须将其变换成产品的功能要求。因此,要对顾客的语言资料进行分类、分层处理,利用亲和图和树图整理成树状展开的功能展开表,最终抽出需求转换成产品功能要求,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细化产品的功能,找出各元素间的联系和设计上的限制,分析他们是否满足需求,剔除不合理部分,增加需要部分。

3.选择需求。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企业,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顾客的要求。在需求分析过程中,企业要根据产品的特定目标市场对企业需求、顾客需求和技术需求三大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需求分析报告,从而确定新产品的开发方向和具体要求。图2为需求选择各部分的组成。

图2需求选择各部分的组成

上述需求分析可用下面的模型进行描述:

式中 R ――产品设计全过程中的需求过程集,它包括针对不同需求产品的子过程元素R={R1,R2,…,Ri,…Rn};

TM――企业各类产品面临的目标市场集,它包括有子目标市场元素TM= {TM1,TM2,…,TMi;…,TMn,};

PR――用需求详细产品模块说明书描述的需求产品,它包括有子需求产品能力元素PR={PR1,PR2,…,PRi,…,PRn};

Φ――映射集,它包含了子映射元素Φ={Φ1,Φ2,…,Φi,…,Φn},其中映射子元素Φi和需求过程集中的子元素Ri相对应。

在需求设计的过程中,目标市场通过需求映射过程发生转换,最终得到用需求详细产品说明书描述的需求。在需求映射过程中,每一个映射子元素又包括下面的三个求解过程,这三个过程分别对应于需求设计过程的企业需求、顾客需求和技术需求。

Φ――{ΦE∧ΦT∧ΦU}

式中 ∧――称为“合取”,表示被它联结的两个命题具有“与”关系;

ΦE――企业根据自己的资源能力映射到特定子目标市场的过程;

ΦT――将顾客需求映射到具体的技术实现过程;

ΦU――企业分析顾客需求,将其映射到定量描述用户需求的用例文档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韩福荣:现代质量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第4篇:产品设计与开发范文

关键词:低碳旅游产品;旅游景区;体验;设计开发

一、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产生于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低碳经济是在20世纪90年代人类为应对全球变暖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理念,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正逐渐成为新的时展潮流,旅游业作为当今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响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既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报告中最早正式提出“低碳旅游”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降低“碳”的旅游。在旅游活动中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并用自己的行动弥补行动所释放的“碳”。低碳旅游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旅游景区开展低碳旅游的意义

第一,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低碳旅游实质上是协调旅游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因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低碳旅游无疑为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第二,推动旅游景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如重视硬开发,忽视软开发;景区内服务设施等方面能源消耗比较突出;智能化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应用不足。发展“低碳旅游”能够推动景区由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第三,促进低碳产业合作。由于旅游业具有高度的产业关联性,低碳旅游景区在开展低碳旅游的过程中,必然要与其他低碳产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这将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共赢”的发展模式。

第四,有利于旅游景区丰富旅游产品。低碳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理念,将这种新理念纳入到景区的开发及经营管理中,有利于旅游景区开发新产品、开辟新领域。

第五,宣传低碳理念的平台。旅游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旅游景区通过开展低碳旅游让人们去体验低碳生活,由此而成为低碳理念的宣传平台,在倡导“低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塑造旅游景区良好的形象。在目前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社会背景下,旅游景区开发设计低碳旅游产品是迎合社会发展的明智之举,有利于景区在国民意识中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取竞争优势。

三、旅游景区低碳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的原则

第一,低碳化。低碳旅游产品的主题就是“低碳”。旅游景区就是要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低碳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第二,参与性。只有亲身参与,才能获得最深刻持久的体验。旅游产品的设计,一方面要加强景区与游客的互动,使游客参与到旅游产品的设计中;另一方面旅游景区要更多地设计参与性的旅游活动,促使游客亲身体验,获得更好的体验效果。

第三,全面性。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理念,具有相当广泛的适用性。在旅游景区低碳旅游产品的设计中,应将“低碳”理念渗透到食、住、行、游、娱、购的各个环节,带给游客更加全面的体验。

第四,情感化。低碳旅游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低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低碳旅游产品的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这种情感需求,倡导低碳的生活理念,引起旅游者的共鸣。

第五,创新性。低碳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新能源技术的支持。因此,旅游景区应加强市场调研,及时了解游客需求、低碳技术及相关产品的进展,更新旅游项目和设施,增强旅游产品对游客的持续吸引力。

四、旅游景区低碳旅游产品体验化的开发策略

(一)低碳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的核心思想

旅游产品是游客获得体验的重要载体。pineii和gilmore曾将体验分为四类:娱乐、教育、逃避现实和审美,而最丰富的体验包括这四类。这四个方面具有不同的体验类型和深度。因此,在旅游产品设计中应重点把握两方面内容:丰富旅游体验类型和增加旅游体验深度。

1、丰富体验类型。旅游景区应根据其拥有的资源禀赋和目标市场的需求开发设计多种类型的低碳旅游产品。将低碳理念渗透到旅游活动中的食、住、行、游、娱、购几个环节,由此开发出新的旅游产品,提供给游客一个全面的体验经历;同时,旅游活动的设计要动静结合,既要有静态观赏类的旅游活动,也要设计一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

2、增加体验深度。一方面由于旅游者自身的素质、能力等方面的不同,旅游体验所达到的深度就不同,其对旅游产品的要求就不同,旅游景区应该通过调研获取游客的不同需求,据此设计相应的旅游项目;另一方面,景区也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旅游活动,使整个游程跌宕起伏,不断唤起游客的期待,引导游客进行更加深刻地体验。

(二)低碳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的内容

低碳旅游产品的设计应渗透到旅游中的食、住、行、游、娱、购各个环节,从而令游客的低碳体验贯穿始终,并不断地与各个环节和活动中加深印象,最终得到低碳体验的升华。

1、低碳交通旅游产品。交通是旅游的重要支撑,节能空间很大。旅游景区发展低碳交通的核心就是要限制发展个体机动交通、鼓励和推进以公共化、节能化为导向的旅游景区交通发展模式。一是景区外提倡使用公共交通。旅游景区应依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条件。同时,景区间倡导共乘的交通方式,如安排中巴及电动车协助景区间换乘。二是景区内原则上应禁止机动车进入,推广公共化、轻型化、节能化及新能源的交通工具,如电瓶车、新型能源车、环保观光小火车等。三是鼓励设计使用多样化、个性化的交通工具。旅游交通既是旅游得以实现的承载工具,同时又是可供游客参与体验的独特旅游产品。传统的以人力畜力为动力的交通工具,如徒步、自行车、三轮车、轿子、滑索、骑马、牛车等,不仅节能环保,还能给游客带来非同一般的体验。四是配备相关交通设施。建设生态停车场、低碳旅游道路、路灯采用太阳能照明等。

2、低碳住宿旅游产品。住宿设施也是旅游活动中的碳排放大户。旅游景区应摒弃奢华之风,提倡舒适便利的住宿。旅游景区应尽量减少区内住宿设施的建设,结合自身实情况,鼓励游客采用野营帐篷或者到乡村客栈、家庭旅馆住宿,不仅节能环保,还能惠及地方民众。坚持“绿色饭店”的经营模式,饭店应深入了解自身的能源消耗情况,据此制定全方位的能源管理计划。具体措施有: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符合生态要求,尽量使用当地材料;严格控制生活用品的换洗率,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不再提供“六小件”,鼓励游客尽量自带洗漱用品,并将没用完的香皂、小瓶洗发水等带走继续使用;节约用水、用电,如使用节水淋浴头、节能灯等;采用新型节能设备,不断提高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的利用率。

3、低碳饮食旅游产品。尽量选择旅游目的地本地食物作为食材;优先考虑各种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调整饮食结构,倡导素食;合理设计菜量,避免浪费;取消一次性餐饮工具,鼓励旅游者自备环保餐具;使用节能厨具等。

4、低碳旅游活动。旅游活动应带给游客最直接和深刻的体验。旅游景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开发设计低碳旅游活动。

第一,设计低碳旅游吸引物。由于低碳经济以及低碳旅游的实践离不开低碳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因此,旅游景区可以和其他低碳产业开展合作。例如,可以将低碳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直接包装成旅游吸引物;建设科普馆,将某些新能源、新技术、新产品的知识传达给广大旅游者;联合相关政府部门、产业协会组织等定期举办有关低碳环保主题的论坛会议等等。山东德州创建的旅游景区“中国太阳谷”,就是一个集太阳能产品生产、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基地。但是,通常这类旅游活动实施起来有局限性,难度大,不适用于所有景区。

      第二,开发设计低碳旅游活动项目。在不适合创建大型低碳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景区,可以依据自身资源开发设计相应的低碳旅游项目。低碳旅游项目的设计应突出低碳环保性及游客的参与性,实质是倡导游客去体验最自然朴实的生活方式。例如,景区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康体类活动,爬山、攀登人工岩壁、模拟野战、帆船、漂流、老少皆宜的森林浴、露营、花卉游等活动。再如,开展诸如民俗旅游、乡村旅游、古镇旅游、红色旅游的景区,应充分利用景区特有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深挖文化内涵,引导游客融入到当地特定背景的生活状态之中,而这往往就是人们现在所倡导的低碳生活。此外,旅游景区可以设计碳补偿活动,这种活动具有最广泛的适用性和教育意义。

5、低碳旅游商品。充分利用旅游商品强化游客体验。旅游商品应是唤起游客回忆的一条线索,其设计要与体验主题一致。低碳旅游商品应突出“低碳”的主题,与游客的体验活动结合起来。设计上取材于当地的资源,突出环保性、实用性;产品的包装应简单、安全、无污染。

(三)低碳旅游服务

旅游服务是游客了解景区、加深体验的重要途径。低碳旅游服务应突出“低碳”理念,实现服务内容和方式上的低碳化。

1、服务内容上注重低碳理念宣传。旅游景区制作的宣传册、标识牌要重视对低碳旅游知识的宣传;导游服务也应加强对低碳理念的讲解,采用易于游客理解的讲解方式,达到传播低碳理念的目的。尤其是要游客了解日常生活中有关碳排放的行为,计算碳排放量以及可行的碳弥补方式。例如,坪林低碳旅游景区设置了台湾第一个“碳减量计数器”作为活动的精神堡垒,在游客每一次低碳之旅活动结束时,导游员会引导游客前去按下活动减碳计数按钮,计算游客所从事的活动与一般旅游模式相比较减少的二氧化碳。

2、采用低碳化的服务方式。旅游景区在宣传方式上多利用网络资源,以减少旅游宣传印刷与邮递成本,同时由于网络的受众面广、服务效率高,游客也可以花费较少的时间和较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旅游景区的信息。因此,旅游景区在为游客带来便利的同时实现了信息宣传的低碳化。

(四)低碳旅游管理

在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中,还需要旅游景区管理者对这一过程进行必要的支持和控制。主要体现为营造低碳旅游氛围和控制游客体验过程。

1、营造低碳旅游氛围。旅游景区应围绕主题进行氛围的营造,以增强游客的感官体验,由此激发游客上升到更高层次的体验。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配套设施及员工都会影响景区的氛围。低碳旅游氛围的营造尤其要保证景区自然环境的质量、人文景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基础设施要体现节能低碳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此外,景区服务人员是影响旅游氛围的重要因素,应在形象举止言谈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低碳理念的宣传者。

2、控制体验过程。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是一个动态过程,旅游景区各部门应相互配合,监控旅游体验过程,评价游客体验,删除对游客体验造成负面影响的环节,不断做出适时调整,改进旅游体验的效果。

低碳旅游发轫于低碳经济的大潮,其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理念契合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无疑将是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旅游景区是开展低碳旅游的先验阵地,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服务管理质量提升等方面应积极探索,创建特色低碳景区,使旅游者获得高质量的低碳旅游体验。

参考文献:

1、江丽芳,王晓云.从生态旅游到低碳旅游——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深化[j].中国集体经济,2010(6).

2、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5).

第5篇:产品设计与开发范文

关键词:4s店;自驾游;市场开发;产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1年10月18日

自驾游是自驾车旅游的简称,是指旅游者自行驾驶汽车完成部分或全部的旅游行程。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它始于上世纪的欧美发达国家,由人们最初的周末驾车出游“Sunday-drive”发展到后来的“Drive Travel”。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自驾游以其“自由”、“灵活”、“个性”、“时尚”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青睐。近年来,由于私家汽车的普及,自驾游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对于4s店来说,如何抓住现有的市场机遇发挥行业优势,实现企业跨越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我国自驾游市场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势头强劲,潜在商机巨大。自驾游作为一种全新的、个性化的旅游出行方式,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特别是在道路交通建设日趋完善、驾照持有人数快速增长、有车族群愈加壮大的背景下,已成为继组团游、自由行之后全新的旅游出行方式之一。据国家旅游局统计资料表明:2006年国庆节期间,旅行社团队游客占旅游总人数的26%,而自驾游已占到60%。随着自驾游的盛行,沿途的汽车保养、餐饮、住宿、纪念品商店,以及新兴的自驾游旅游服务公司已初步形成了一条产业。

以山东临沂为例,2009年开始,临沂市成为全国私家车增长最快的城市,游客自驾车游览活动因此火暴。2010年这个市自驾车旅游人数达1,004.2万人,占一日游游客总人数的54.58%;全年一日游人数1,839.97万人,占总旅游人数的60.59%,同比增长26.89%。由此可见,自驾车旅游市场的前景极具诱惑力。

(二)政策与基础条件滞后。与私家车急剧增多的现状不相配套的是,目前没有对自驾车运营商的资质认证制定具体的标准和规范,对自驾车运营商的权利和义务也没有做出相关规定。同时,目前也没有部门来审查运营商的资质。游客的利益、旅游质量以及出行安全没有明确的保障。

1、组织机构和市场运作不规范。自驾游市场火暴,参与人众多,组织形式呈现多样化,很多没有旅游从业资格的车商、俱乐部等都在搞自驾车旅游,但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针对自驾游的旅游合同,游客辨别能力弱,导致游客和组织机构在责任和义务的划分上存在纠纷。与美国相比,我国汽车俱乐部虽会员多于美国,但并未发展到会员可在几乎每一个城镇找到其服务机构。

2、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滞后。自驾游市场呈现快速发展的同时,过渡地带尤其是目的地相关的基础配套设施缺乏,远不能满足自驾游游客的基本需求,无法有效提高游客体验的质量,主要表现为:

(1)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大部分公路主干线和景区内道路标识系统建设不足,旅游咨询服务点缺少,景区内缺乏专用的自驾车游道,交通信息滞后导致许多自驾车旅游走错路或者找不到旅游目的地。公路主干线和主要景区周边还没有适合自驾车旅游住宿要求的旅馆等等。

(2)停车场、加油站及车辆检修和维护等补给设施难以满足需求。消费者在景区景点难以找到一个安全宽敞的停车场所,且加油站服务不能满足多元化需求,而车辆检修和维护部门在我国景区更是少见;高速公路沿线普遍缺乏专门的休息区和安全的临时停车位,长途开车的疲劳得不到缓解。

(3)自驾游相关的旅游信息不全面,信息网络化滞后。各景区旅游手册局限于本景区,不能有效满足自驾游旅游者对综合旅游信息的需求。同时,酒店网络预订、在线咨询服务和地区的综合交通、路况、气象等自驾游信息不足,严重地影响了对自己设计线路的自驾游者的需求及旅游期望值。

3、安全保障体系薄弱。国内公共安全救援组织与能力都不足,无法适应自驾车旅游发展对安全上的需要,加上旅游地居民素质低造成的劫车敲诈行为和露营被盗、被伤事件也不在少数。目前,国内的景区安全救援能力与相关建设也十分薄弱,自驾车旅游者在景区内如遇到异常天气、突发疾病、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时往往难以得到及时救助。

(三)行业经营长期缺乏产业引导和规范。由于对自驾游“随走随玩”理解上的局限性,自驾游不需要事先安排和周密策划,从而使市场进入壁垒低,自驾车旅游运营主体混乱,造成了整个市场处于诸侯割据的混乱状态,导致产品价格不统一,营销机制不健全,销售系统和信息系统不完善,沿途服务网点匮乏,运营商的连锁服务也没有建立。

二、基于4s店平台的自驾游经营优势

(一)经营车辆,具备组织自驾游资质。4s店作为一个集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为主的企业,拥有大量经营车辆,便于自驾游者租用,同时在相关专业人才的指导下自驾游者能有效取得驾驶资格,避免了大多旅行社只能为自驾游者提供订房、订餐及汽车维修等基本服务不能提供车辆让游客自己驾驶的服务弊端。

(二)掌握自驾游客源,易于宣传组织。自驾游参与者多为有车族,4s店作为专业性汽车服务机构掌握较为丰富的车主信息,在分析客户消费习性的基础上,便于针对性宣传、组织自驾游。

(三)汽车专业知识丰富,服务范围广。自驾游活动是对驾车技能的一种考验,参加者驾驶水平参差不齐,危险系数很高,路上突发事件难以预料,如交通事故、车辆故障等,不仅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行程,同时也有很大的安全责任风险。4s店作为专业性汽车服务机构以其广泛的服务半径和丰富的汽车专业知识,能够很好地满足自驾游者的需求,提高自驾游的安全感。

(四)组织成本低,自驾游者易于接受。4s店组织的自驾游是其营销上的扩展,其目的在于增加客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而宣传自己、树立企业形象。组织自驾游的费用以买车的利润足以支付,其组织成本低,有车族易于接受。

三、4s店开发自驾游市场的意义

(一)宣传企业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4s店通过组织自驾游活动,大力宣传企业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在有限市场份额的基础上为现有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水准使其成为企业的忠诚客户,提高老客户带新客户的积极性,同时增加潜在客户对该企业品牌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促进其购买并形成口碑传播,增强市场的渗透力和竞争力。

(二)开拓汽车后市场,促进4s店发展。自驾游中涉及的汽车租赁、保险、维修、道路救援等服务属于汽车后市场业务方面的拓展,从而进一步构建汽车后市场服务价值链,实现4s店可持续发展。

(三)方便自驾游者,完善自驾游市场。使许多无车族也有机会参与自驾游,满足客户对自驾游中高层次的需求,引导自驾游消费,进一步规范自驾游市场管理,丰富自驾游组织形式。

四、关于4s店自驾游市场开发与产品设计的几点建议

4s店的汽车销售呈现良性增长势头,但国内自驾游仍处于初级阶段,表现为规模小、随机性大、自驾游线路不成熟、服务不配套等。旅游专家指出,目前自驾游还基本处于自发的集散型出行方式,但这恰好蕴涵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商业前景。4s店在有车族信息上抢占先锋,如能把握先机,将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建立相关合作伙伴,实现共赢

1、4s店之间业务上相互合作。由于区域间限制,服务水平,标准不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驾游的发展,跨区域4s之间开展合作,可实现自驾游服务方面优势互补。如,在汽车租赁、维修、保养等方面进行区域间合作,对自驾游车辆进行优惠,满足客户自驾游需求提高对汽车服务的满意率。

2、积极与汽车俱乐部、旅行社合作。旅行社在旅游资源上占优势,对自驾游线路设计与活动策划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汽车俱乐部在汽车组织上占有优势,4s店与其合作有利于提高自驾游的参与率和提高服务质量。

3、车友会之家,常规会员网络联谊活动。车友会是当前最常见的自驾游组织,大多由汽车商组织,一般同一车型成立一个车友会,其真正目的是为销售汽车服务、扩大汽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巩固汽车的品牌价值。而4s店本着双赢互利的原则,与广大车友会开展自驾游合作,将其自驾游业务收入囊中。

4、同政府相关部门合作,确保自驾游安全。重点检查自驾游沿线的道路标示标牌、加油站、休息站、公共卫生的基础设施设备,同时对可能引发重大旅游投诉的,要及时上报政府督促相关部门采取补救措施或做好应急预案,保障自驾游客的安全出行。

(二)抢占先机,迅速组建自驾游经营机构。目前,在全国范围内,4s店已经经营自驾车旅游项目的几乎没有。面对日益膨胀的自驾游市场需求,4s店在做好简单的市场调研以及项目启动前期准备工作以后,要抢占先机、果断组建自驾游俱乐部,俱乐部级别可为4s店的一级部门。确定部门的分期经营目标,配备管理人员,可以从产品开发、宣传与市场推广、活动策划与执行等几个方面组建俱乐部二级机构。

(三)多渠道宣传、市场推广和会员招募

1、以报纸合作为核心,充分结合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推广。活动之前通过与报纸合作,以专题形式进行重点宣传,再结合网络媒体,平面媒体等进一步扩大传播覆盖面,增加活动曝光率,吸引客户参与。活动中通过“汽车之家”专业网站和法制晚报等平面媒体进行现场报道,引发公众更多关注。

2、成立俱乐部,建立会员制。俱乐部在开发产品的同时,应重点加强宣传广告投入,利用网络、当地电视台、报刊适时宣传。制作俱乐部宣传册,针对目标市场发放。尤其以网络宣传为重点,组建自驾游俱乐部网站,全方位宣传推介俱乐部和网上销售公司产品。开辟“自驾游论坛”、“自驾游活动回顾”、“汽车养护论坛”等与消费者互动的网络平台。

(四)多元化、全方位的自驾游产品设计

1、汽车租赁与游客搭配。自驾游目标市场为所有自驾游爱好者,包括有车爱好者与无车爱好者。采取汽车租赁和与有车客人自愿搭配两种办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并吸纳无车自驾游爱好者。汽车租赁业务也包含在4s店的服务范围之中,这为高质量的汽车租赁服务提供了保障。

2、汽车的保养、装潢及维修。与有实力的汽车保养公司合作,提供各种优惠、便捷的优质服务,服务贯穿自驾游前后的车况检测、维修、零部件更换等跟踪服务以及自驾游之外的保养、装潢并对会员实行价格优惠。

3、汽车保险、年检服务。本着一切为会员服务的原则,对于自驾游俱乐部会员,可以单个也可以团体交由俱乐部办理各种汽车保险的购买以及汽车年检服务。汽车年检服务可作为俱乐部的一种劳务服务行为,第一,需要俱乐部与主管车辆年检的交警部门保持紧密联系;第二,本着一切为会员服务的原则优惠收取服务费。

4、汽车知识、自驾游知识宣传教育。通过两个渠道为会员宣讲汽车知识、自驾游知识,一是利用俱乐部网站的汽车论坛和自驾游论坛;二是在自驾游过程中或会员常规活动中以书面小宣传册、举办讲座的形式为会员知识充电。以优质服务取得客户的信任,不断保持和扩大俱乐部会员队伍。

五、结语

自驾游在我国的发展尚未达到成熟,4s店作为专业性汽车服务机构在自驾游市场开发及产品设计上以其独到的优势进行了一些探索,在促进企业本身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自驾游市场的完善,但由于自驾游涉及交通、通信、住宿、保险、旅游等众多部门,需要政府及相关企业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自驾游市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网.山东临沂七家景区被评为省级自驾游示范点,2011.2.27.

第6篇:产品设计与开发范文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型;制造业旅游;互动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2--0018--04

一、浙江制造业与旅游业现状

制造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浙江制造业已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机制优势,以块状经济为代表的集聚优势,以专业市场为依托的营销优势,以轻纺工业为特色的产业优势,浙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在浙江形成了141个特色制造业集镇,例如:海宁皮革;温州皮鞋;义乌小商品(袜子,内衣,化妆品);杭州服装;湖州纺织;绍兴(柯桥)轻纺;诸暨珍珠;浦江水晶等。

据浙江省官方网站魅力浙江公布:浙江省是中国百强县中数量最多、千强镇最多、五百强企业最多、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数量最多的省份;浙江制造业产品中的名品数不胜数,例如:杭州的丝绸、天堂伞、昌化鸡血石等;宁波的服装等;温州的皮鞋、打火机等;湖州的珍贝羊毛衫、欧诗漫珍珠、湖笔等;嘉兴的海宁皮革、桐乡蚕丝被、乌镇丝绵和蓝印花布等;绍兴的轻纺产品、领带、黄酒等;金华的火腿、东阳木雕、义乌的小商品、浦江的水晶、永康的五金等;丽水的青田石雕、龙泉宝剑等。中华老字号浙江企业有杭州胡庆余堂、绍兴女儿红、会稽山等共38个。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浙江制造业相当发达,在中国制造业中的所占比例非常大。

据浙江省旅游局官方网站公布:2009年1--6月,浙江省共接待入境旅游者265.13万人次,外汇收入15.6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34%和4.18%。其中接待外国人173.3万人次,同比下降2.6%;香港同胞35.2万人次,同比增长1.5%;澳门同胞7.2万人次,同比增长24.9%;台湾同胞49.5万人次,同比增长14.3%;接待国内旅游者1195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 1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8%和14.9%;浙江省旅行社组织出境游28.4万人次,同比增长66.74%。据预测,2010年世博会预计参观人数将达到7 000万人次,另据国家统计局预测,来自外省市的参观者中,有36.6%的参观者除参观世博会外,还打算在周边地区做顺道旅游,而美丽的西湖,浙江省会杭州将具有巨大的竞争优势,浙江省其它景点也都正全面准备迎接世博游客。以上数据表明浙江省旅游位居全国旅游的前列,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也将给浙江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制造业和旅游业存在着极大的关系,然而,浙江现在所涉及的制造业和旅游业互动都是非常简单和低层次的,有必要进行大力发展与开发。浙江省的制造业中的宁波服装业、温州皮鞋、服装与打火机业、绍兴酒业等有地域特色鲜明的企业都可以发展制造业旅游。本论文研究是在传统旅游的条件下加入制造业旅游元素,使制造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这样可以丰富旅游产品类型和促使浙江旅游业出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研究浙江省制造业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研究的重要意义

随着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制造业本来看似与青山碧水、悠闲潇洒的旅游似乎不可能联系在一起的行业,现在都和旅游产业走到了一起,它所吸引的,不仅是远方的客人,也有本地的旅游者。制造业旅游不仅可以带领游客到知名的企业中去,参观企业的生产流程,了解这种产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从而增长知识,还能对企业起到广告宣传和产品推广的作用。台湾经济日报认为制造业旅游值得积极推动,发展制造业旅游无疑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非凡的理论意义,是旅游业发展到最后必然需要经历的路程和目标。

旅游业是促进城市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载体目。党中央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三个最重要的新的增长点之一来予以扶持和发展,现浙江地区分别发放旅游消费券,把旅游业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因素。2009年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产业转型、结构调整及促进就业都是工作的重要任务,故而本文研究浙江制造业与旅游业互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发展制造业旅游可以满足游客对休闲体验型旅游的需要

目前中国公民每年所能享受的法定休息日的总量达到114天,“十五”规划纲要已确定,将推行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国民的非工作时间将增至130-140天;以上海为中心方圆300公里范围内,居住着3亿中国最具消费实力的居民群体,该区域已形成年出游人数达2亿人次的客源市场。同时,游客对旅游的要求不再满足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步向特色旅游,休闲旅游、体验参与式方向发展,中国法定节假日的修订更有利于发展休闲旅游、近郊旅游、特色旅游(采摘游、农家乐、制造业旅游等);长三角地区,包括浙江已经进入旅游消费转型期,所以发展制造业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具有良好的机遇,同时,浙江发达的经济为制造业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 发展制造业旅游可以使制造业和旅游业结合更紧密

浙江发达的制造业使发展制造业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制造业和旅游业存在着极大的关系,但浙江现在所涉及的制造业和旅游业互动都是非常简单和低层次的,绝大部分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旅游还是偏向于传统的观光旅游,主要去风景名胜类景点景区,制造业旅游项目基本不在常规行程中;浙江省一些有特色制造业旅游还没有被旅行社列入行程,还不是旅游产品中的一部分,所以浙江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游客想买买不到,而厂方想卖卖不出,这就说明迫切需要两者良性互动、进行紧密型合作,并达到相对良好的互惠互利状态。本研究可以使两者结合更紧密,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意义。

3 浙江的旅游特色商品相对缺乏,本研究可丰富旅游商品类型

首先,现在浙江制造业生产的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商品还没有让游客充分的接受;其次,长期以来浙江旅游中部分旅游商场中存在以假、次充好的现象,据调查有70%的游客对旅游购物不满意;第三,浙江还大量的特色制造业生产出的产品,例如:服装类、丝绸类、文化用品类、光电子信息产业类、机械制造业及产品类、新材料及其产品类、以生物工程保健品类、电子产品类、名茶类、工艺品类、酒类、土特产类、化妆品类等很难和游客直接相遇,不能做到让游客直接从工厂把有特色的商品带回家,不能满足游客的所见即所得、厂家直销购物的愿望。故而,来浙江旅游的游客认为浙江的旅游商品和全国存在一定的类同,特色商品相对缺乏,本研究可丰富浙江旅游商品的类型。

4 制造业与旅游业互动可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丰富旅游产品形式

旅游的目的并不只限于吃喝玩乐,也可以有教育和增加 知识的功能,购物更是国人在旅游时的重要乐趣之一,所以当制造业和旅游业结合时,其发展空间相当大。游客认为浙江的旅行社安排的线路比较的单一,而自助游游客对浙江各城市的旅游信息又不太了解。本论文研究是在传统旅游的条件下加入制造业旅游,使制造业与旅游业互动,不仅可以创造更多观光旅游的需求,也能让观光旅游更多样化且更有深度。制造企业成为旅游目的地可优化制造业和旅游业产业结构,丰富旅游产品形式,做到产、游、销一条龙。

5 可树立企业文化意识,打造企业质量品牌,扩大企业广告宣传,使产品得以推广和提高生产者的利益

发展制造业旅游必然要求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总结归纳企业特色、产品特色。改进生产工艺、经营思想理念等,从而树立所独有的企业文化,打造企业质量品牌意识。制造业与旅游业互动,企业以科普、参与、展示性质让游客了解企业、了解产品,游客在了解企业、产品的同时了解、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同时,游客是最直接的企业产品宣传者,根据中国人的性格特点,游客一般会向三至七个朋友介绍该企业与产品,这样就可达到品牌营销的目的。制造业旅游除了给这些产业带来较多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顾客是直接上门来买,不必经过中间商,因此生产者的利润得以提高。

全国专门针对制造业旅游项目的研究无论是数量或质量都还相当有限,对全国来说,制造业旅游产品将成为一个新贵,它可以弥补传统观光旅游产品中互动少、参与少、购物假货多的缺陷,故而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浙江对制造业旅游无论是在研究或实证方面都还处于相对落后状况,对制造业旅游和制造业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研究更是相对薄弱,所以本论文有研究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三、新形势下浙江省制造业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对策

1 调查浙江特色制造业与旅游业互动的可行性

本论文是通过走访与调查浙江的有特色的制造企业,在浙江11个地市、36个县、22个县级市、32个市属城区的每个县或县级市中各走访五至八个核心制造业。考察其和旅游业的关联度,企业的吸引力、产品的吸引力、制造企业和旅游业互动的可能性。具体采取的步骤为:

首先,调查不同县、市制造企业的知名度、吸引力、产品特色、产品价格等。

其次,调查游客对不同县、市的企业和该企业产品的认知度、购买欲望等。

确定主要调研的企业:a 服装类(羊绒羊毛衫、童装、丝绸);b 名茶类;c 工艺品类;d 土特产类;e 酒类及其它;f 文化用品类擤电子信息产业类;h 以生物工程保健品类;i 电子产品类;i 化妆品类。每个类型产品在每个县、市调查五至八个知名企业,调查游客对每个制造企业的产品认识50份调查试卷。

最后,通过以上调查来进行数据分析,确定要合作的企业,对不同县、市制造企业的场地规划、客容量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从而进行项目设计,指导浙江制造业与旅游业互动方案研究。

2 设计出浙江特色制造业旅游的产品或项目

在浙江11个地市、36个县、22个县级市、32个市属城区的每个县或县级市中对各类制造企业各设立1~2个制造业与旅游业互动点。例如:绍兴可打造特色制造业旅游板块为轻纺业旅游项目和黄酒文化旅游等;浙江还可发展皮鞋生产之旅、皮革之旅,小商品之旅、五金之旅等制造业旅游形式。

发展制造业旅游的企业一般应包括以下区域:游客参观区(原料装配线、生产流水线、成品包装线);企业展示区(企业介绍、企业文化、产品介绍、样品展示);游客参与区(游客参与产品制作区、免费品尝或试穿或试用区、产品销售区);游客体憩区(休憩运动区、休闲区、景观休闲区);配套设施(停车场、洗手间、物品托运处、企业参观游览图);企业其它生产线及办公区。

本文以浙江湖州为例,可设立以下项目:

a 珍贝羊绒产品生产线参观区及成品展销区。b 参观安吉虫草牌黄酒生产线参观区、免费品尝区及成品展销区。c 参观德清欧诗漫化妆品生产线参观区、免费试用区及成品展销区。d 长兴丝绸产品生产线参观区及成品展销区。e 湖州织里童装产品生产线参观区及成品展销区。£长兴、安吉、德清分别建立茶厂生产线参观区、免费品尝区及成品展销区。

3 对企业结构、生产线、经营方式进行调整,走制造业旅游的道路

旅游对消费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可满足游客馈赠亲友的目的,对于现在扩大内需、保就业、保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第一,浙江旅游产业面临巨大的结构转型。浙江已经进入旅游消费转型期,应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线路的设计,培育旅游品牌项目,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也就是说: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科普、参与、商务、购物旅游等方向发展,故而,发展制造业旅游有良好的条件和机遇。第二,可把部分因金融危机影响大的外向型企业转为内向型企业。2008--2009的金融风暴对浙江部分中小企业、外向型经济影响巨大。对国家经济和民生造成很坏的影响。浙江有些消费品制造企业因金融危机而快速萎缩甚至造成停业,政府若能在这些产业原来聚集的地方,辅导厂商把产品塑造成地方特产,即可成为兼具历史文化及满足游客采购乐趣的特产旅游产业。第三,可导致部分制造业结构调整。发展制造业旅游必然要求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调整或改良部门生产线,对游客参与项目进行设计,增加或调整员工来满足游客的需要。本次调整可以促进制造业、旅游业产业结构转型,扩大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

4 旅游行政部门对特色制造业发放“旅游定点许可单位”,给予正名

工商、税务对该类型的企业给予相关支持以确保企业有改革和调整生产线的积极性。工商、旅游、监察、税务联合,考察一些有特色的制造业单位,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指导在浙江建立一系列的旅游定点参观单位,在法律上给予许可,经过行政部门认可并推荐的单位可以给游客安全感,加上本身就是有特色的企业,游客应该不虚此行。以旅游主管部门为主。首先,要让企业在主观上认识到与旅游业互动的意义;其次,协调企业设计参观项目,对企业哪些地方设为观光区、参与区、企业文化展示宣传区和产品展销区进行指导,针对制造企业进行的生产线优化、与旅游业互动项目的设计等提供专业意见;第三,主动通过行政手段让旅行社参与其中。尽快的帮助企业找到客源。

5 提炼浙江不同地市制造业旅游宣传口号、占领商机

制造业旅游是一种新型的企业营销之路。各市、县要分别推出特色制造业主题,形成制造业旅游的主题口号,打造地方制造业旅游的特色。以湖州为例可以提出的制造业旅游的口号可以有:童装之都、丝绸之府、地板之乡(没有森林的建材市场)、竹工艺品王国等。在杭州也可以打出丝茶之都、动漫之都、青春宝保青春等口号。在浙江还可以有的口号为:打火机之都、五金之都、水晶之都、小商品总汇、皮革之都、皮鞋之都、西服王国等。通过每个县、市推出特色旅游口号并积极发展制造业旅游,可形成地方特色又相互弥补,即使存在一定的制造业类同也关系不大,因为可以满足游客贷比三家的心理,也可形成特色产业总汇,加深游客印象,当然旅行社在组织客人方面也可略作调整,尽可能的把同一类企业分开。通过以上措施,制造业旅游产品既吸引外地游客,又可引导本地游客消费。如果浙江优先大面积推出特色制造业旅游,并加以特色制造业旅游的口号宣传,那么浙江制造业旅游可以优先出牌,占领无限商机。

第7篇:产品设计与开发范文

关键词 :虚拟设计 新产品开发  人机工程学

1.虚拟设计在新产品开发中的特征

由于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与科学技术进步的加快,使得产品开发的技术含量与复杂程度日益增加,同时也由于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地缩短,因此,缩短新产品开发的周期、提高新产品开发的技术水平、降低新产品开发的成本,并保证上市后产品的上市周期,是当前新产品开发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虚拟设计(virtual design)属于多学科交叉技术,涉及众多的学科和专业技术知识,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辅助cax技术的发展,开始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的生产与制造之中。由于虚拟设计技术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应用,使产品设计实现更自然的人机交互,采用并行设计工作模式,系统考虑各种因素,使相关的人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把握了新产品开发周期的全过程,提高了产品设计的一次性成功。从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商机。

2.虚拟设计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2.1虚拟产品设计

近几年来,caid技术为企业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目前在虚拟产品设计中多使用软件组合来完成产品设计过程。例如复杂曲面的产品造型,多采用rhino和pro/engineer等软件的组合使用来完成虚拟产品设计模型,其实质并没有把设计人员从二维鼠标与键盘上解放出来,设计人员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虚拟产品设计中来,在某种角度上限制了设计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

随着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使用,以及科技人员在不断提高的计算机操作的人机界面综合技术,改善了虚拟产品设计中人与计算机的交互方式。目前,所采用的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cad环境,这将便于模拟新产品开发中产品的某些性能,又便于设计人员对产品的修改。技术条件好的公司,在进行虚拟产品设计时,设计人员可以先利用现有的cad系统建模,再转换到vr环境中,让设计人员或准客户来感知产品。设计人员也可以利用vr-cad系统,直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设计与修改。例如在对汽车的设计时,设计人员在具有全交互性的设计环境中,利用头盔显示器、具有触觉反馈功能的数据手套、操纵杆、三维位置跟踪器等装置,将视觉、听觉、触觉与虚拟概念产品模型相连,不仅可以进行虚拟的合作,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还可以实时地对整个虚拟产品(virtual product)设计过程进行检查、评估,实地解决设计中的决策问题,使设计思想得到综合。在交互性的虚拟环境快速成型设备上,设计人员对虚拟产品设计模型的直接设计,提高了设计人员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

有的企业在新产品开发设计时,还建立了物理试验模型pmu(physical mock-up),如油泥模型(clay modeling)等已逐步被计算机和仿真代替,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设计建模和仿真设计,以达到改进产品方案设计的目的。虚拟产品也就是最初的数字试验模型dmu(digital mock-up),虚拟产品设计初级阶段的虚拟油泥建模(virtual clay modeling),可以适应创造性设计过程所提出的直观要求,设计人员可以在虚拟环境空间中,利用轨迹跟踪系统可以削掉和涂抹虚拟的油泥材料。所设计的产品可得到精确的描述,物理模型能通过快速原型方法被迅速的制作出来。例如:美国波音公司777飞机的虚拟原形机,就利用虚拟产品设计对该产品进行全数字化三维描述,实现了产品设计的虚拟油泥模型和无纸工程等,这个模型可为产品开发不同的阶段和设计原则提供参考。同时,虚拟产品设计在造船等其他新产品开发方面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另外,虚拟产品设计与其它设计过程进行数字连接,可实现新产品开发过程的集成,使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得到充分体现与实施。从而缩短开发时间,降低开发成本,发挥设计人员的创造性潜能。

2.2虚拟装配设计(virtual assembly design)

虚拟装配设计(virtual assembly design)是虚拟设计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个领域。虚拟装配(virtual assembly)采用计算机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通过仿真模型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装配,实现产品的工艺规划、加工制造、装配和调试,它是实际装配的过程在计算机上的本质体现。目前,就其技术而言,已经成熟,虽尚没有商用虚拟装配系统,也尚未充分地应用于新产品开发的分析和评价,但这项技术在新产品开发中已得到肯定,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过去传统的产品开发,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来制作实物模型进行各种装配实验研究,力求在产品的可行性、实用性和产品性能等方面进行各种测试分析。现代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在虚拟产品开发早期就应考虑装配问题,在进行虚拟装配的同时创建产品、分析装配精度,及时优化设计方案。

虚拟装配的第一步是在cad系统创建虚拟产品模型,然后进入并利用虚拟装配设计环境(virtual assembly design environment)系统,产品开发人员在vade系统中开展工作,借助虚拟装配设计环境系统,设计人员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使用各种装配工具对设计的机构进行装配检验,帮助设计人员及时发现设计中的装配缺陷,全面掌握在虚拟制造中的装配过程,尽可能早地发现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设计、生产和装配工艺等问题。利用这个虚拟环境,评价产品的公差、选择零部件的装配顺序、确定装拆工艺,可将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

实验表明,虚拟装配设计的完善将有效缩短新产品开发的周期,减轻设计返工的负担,加快了引入高级设计方法和技术的速度,提高新产品开发的质量与可靠性,同时也降低新产品开发的成本。

2.3虚拟人机工程学设计

虚拟人机工程学设计是借助虚拟样机(virtual prototype)系统,也有人称其为虚拟人机工程学环境,将它引入虚拟人机工程学评价系统,设计人员可以精确研究产品的人机工程学参数,并且在必要时可以修改虚拟部件的位置,重新设计整个产品的构造。另外,它还允许不同技术背景的人直接与设计的产品进行交互及评价产品的性能,有助于满足不同用户的特殊要求。

英国航空实验室研究人员研制了一个虚拟人机工程学评价系统。通过这个系统设计人员可以精确研究轿车内部的人机工程学参数,适时修改轿车虚拟部件的位置,对整个轿车的内部构造重新设计。这项技术为新产品开发在产品的人机工程学研究方面提供了新的方法,可以不断地利用该系统来验证假设,既减少开发费用,又缩短了制造模型的时间,同时又可以满足产品多样化的要求。

2.4 虚拟设计在新产品开发中应用前景

随着多媒体技术软硬件飞速发展,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加快了设计人员从键盘和鼠标上解脱下来的速度,使虚拟设计技术在新产品开发应用方面也得到提升。虽然目前仅是起步阶段,在通过多种传感器与多维的信息环境进行自然的交互方面,及实现全方位的认识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但在新产品开发设计应用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而且应用前景广阔。应该深入开发研究,使虚拟设计技术更好地帮助设计人员在新产品开发中提升设计创新思维能力与产品设计水平。

3、虚拟设计在新产品开发中应用使科学与艺术更好地得到融合

虚拟设计技术与新产品的开发都是建立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新产品开发以科学技术理论为基础,然而在新产品开发中的虚拟产品设计等问题上,虚拟现实技术又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有艺术创造性思维的空间,扩展了设计人员的艺术设计思维,使设计人员能够从理论认识到感性认识对产品进行设计、分析和评价。使设计人员在精神世界的存在中获得心灵自由,让设计更趋人性化、艺术化。

虚拟设计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使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艺术的思维方式悄悄地相互侵入和占有着。科学的发明和创造溶入了艺术的想象和品格,艺术的创造和对产品形态美的探索又渗入科学的理论和品质,虚拟设计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4、结束语

虚拟设计技术为新产品开发提供了数字设计平台,使新产品开发的周期减少、费用降低,提高了新开发的产品质量。但是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虚拟设计技术为新产品开发服务,还有待于我们在实际的设计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柳冠中.科学×艺术的时代,

卢新华.科学与艺术——互溶的两个世界,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艺术设计论集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6.10

[2]刘宏增,黄靖远 编著. 虚拟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2

第8篇:产品设计与开发范文

(一)国外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设计开发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博物馆在行业竞争和商业竞争不断激烈的环境中,一些博物馆把开发具有本馆藏品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辟为传播历史文化信息的新途径,开始多渠道开发文化产业。从欧、美等国家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的实践来看,无一不将文化产品开发环节作为整个博物馆文化产业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国外的一些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开发之所以比较成功,体现在四方面:第一,开发的文化衍生产品立足于本馆独具特色的藏品,设计具有独特的/排他一生0。第二,注重产品质量,制作工艺精美,融合了现代产品设计的理念,功能性强。第三,种类丰富齐全且有不同档次的产品,可以满足各个层次的消费需求。第四,运用/强强联合0的策略,知名博物馆实现了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与经营产业化。第五,美国博物馆协会还成立了专门的博物馆商品销售网络。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作为世界著名的三大博物馆非常注重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使博物馆的历史文化传播更广泛的同时,并为博物馆本身带来了丰厚的经济价值,切切实实的做到了以文养文的目标。例如: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开发的珠宝首饰类文化产品,将博物馆的艺术藏品与珠宝首饰有机结合,与施华洛世奇公司共同合作开发蜻蜓胸针商品并限量发行,成为该馆的创举和亮点之一。英国博物馆在设计开发文化衍生产品时,则更多地运用了展览常用的故事手法,注重挖掘文化产品背后的故事。

(二)国内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设计开发现状

随着国外博物馆纪念品的发展取得了成功,我国博物馆逐渐意识到了纪念品在博物馆中的重要性。由于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水平不高,开发能力不足,仍然停留在盲目效仿或者是整套照搬和复制他馆的创意、产品的阶段,没有考虑自身博物馆的特色,导致博物馆纪念品与市场上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不能反映各个博物馆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与西方国家的博物馆纪念品开发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近几年来,我国首都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越来越重视博物馆文化创意纪念品的开发,在借鉴欧美等博物馆文化产品设计开发的成功经验上,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的创新设计开发的新途径。特别是上海博物馆还设立相关部门,专门从事文化衍生创意产品的开发和销售,1996年至2006年的10年里,成功开发出1600多种文化商品,年销售额2500万元。他们设计的具有本馆文化特色的领带、丝巾、便签等十分畅销,有的还远销海外。湖南省博物馆文化产业开发中心充分利用馆藏文物和人才资源,大力开发设计博物馆特色文化商品。以文化商品的内涵、优质的服务延伸博物馆的展览、教育功用,打造湖南省博物馆和/马王堆0品牌,弘扬湖湘文化传统。目前我国博物馆自王开发的创意产品形式王要以画册、光盘、明信片、文物复制品、服饰、文具、玩具、生活用品等为王。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产品设计创意开发力度不够,缺乏独具特色的创新概念,应该运用设计赛事等途径,将设计院校的学生,职业设计师和生产制造企业拉入到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设计开发的这一领域中,同时加强与各大相关知名设计品牌的合作,以博物馆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载体,设计开发具有一定实用、欣赏和收藏价值的产品,既能够彰显博物馆的文化特性,又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对博物馆实现自身造血的目标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和销售,短短两年时间,销售营业额就从五干万人名币上涨到两亿人名币在这方面算是成功的典范。博物院,在文化衍生产品设计开发上做了很多尝试与创新,从几年前的故宫藏宝拓展和延伸的计划,到筹办了至今三届的国宝衍生商品设计竞赛,精选来自台湾年轻设计师的作品进行量产的考量和商品化的过程,还与台湾比较有实力的文化创意公司合作,比如阿莱西、法兰瓷、8IA等,合作开发的商品故宫会收取部分版权费用。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把/陈旧0的故宫藏品活化的方式。拥有数量众多的陶瓷、漆器、书画艺术品,其蕴含的文化和美学价值如果仅仅通过游客来故宫参观的方式在现代社会显得单调而弱势,设计却是通过一种融合的手段,把抽象意义的传统文化宝藏转化成走进日常生活的产品,把/老/器物通过设计转化为0新/的器物,让故宫藏品文化和美学价值真实地融入到现代人们的生活当中。2湖北省物博物馆文物衍生产品设计开发分析介于国内外博物馆文化产品设计开发的经验,可知随着设计的全球化,人类越来越追求文化独特性的产品设计。把博物馆文物的灵魂价值融入到现代设计观念中,这样的文化衍生产品更能凸显中国文化的精髓部分,在传承民族性文化的同时也有助于博物馆自身的良一生发展。湖北省博物馆作为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20万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近干余件(套),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为了进一步的凝练和发挥传统荆楚文化的价值,湖北省博物馆应好好利用本馆得天独厚的优势,以本馆收藏的丰富多彩的文物资源为依托,从湖北省博物馆文物工艺美学价值与现代产品设计理念的契合点出发,更好的提升博物馆商品设计的品质,从现代设计角度去感受和体会博物馆文物韵味和格调,形成独具荆楚文化风韵的文化衍生产品的设计风格。开发出独具本馆王题特色的彰显文化个性的产品,这样必能给博物馆以至湖北省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根植馆藏文物价值并与现代产品设计原则相结合开发

博物馆文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不仅体现着传统工艺技术也蕴藏着传统设计美学的丰厚养料,现代设计作为现代社会发展不容忽视的力量,如果将两者有机相融,把坚持馆藏文物特色作为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设计开发的根本,将有利于湖北省博物馆发掘设计独具特色的文化衍生产品。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定位一定要和博物馆藏品有紧密关系。博物馆商品的设计应该选择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藏品,找准自身的文化内涵,应充分挖掘湖北省博物馆所特有的青铜器、兵器、车马器、竹简、漆木器、金玉器和乐器文物类型的美学工艺价值,运用现代产品设计思路,不论造型、内涵,都不能停留在老祖宗的/创意水平0上,应符合这一时代人的需求和文化特征,创造出具有/灵魂0和现代设计感的文化衍生产品。如何将博物馆文物的历史文化工艺美学在文化衍生产品设计中体现,怎样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贯穿现代产品设计的始终。如何将博物馆文物的自身价值,造型、色彩、功能,材质以及工艺进行再设计表达。当湖北省博物馆文物遇见现代产品设计,我们应该如何合理有效的进行文化衍生产品的设计开发呢,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的设计从宏观上来说属于产品设计的一种,因此它具有一般产品的设计原则:一、美观性原则:美观是吸引游客的首要特征,实用也是成功的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需要具备的特征,产品的美观吸引了感情的强大的本能水平,它引起了直接的本能反应。有些人会因为产品外观漂亮,产生购买的欲望。所以,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的设计坚持美的原则是至关重要的出发点。

二、实用性原则:许多游览

博物馆的参观者在要求博物馆文化产品在具有纪念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前提下,还希望它有实用价值,所以博物馆商店销售的产品中,具有纪念意义的同时还具有实用价值的,如:钥匙圈、书签、餐具等往往是最热销的。是否具有生活上的实用功能也是文化衍生产品设计开发得以成功的前提条件。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是一种商业产品,但同时它又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产品因此还具有许多一般产品所不具备的设计原则:

(一)文化植入原则:这是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设计的首要特殊原则。一个产品只有具有了文化内涵才能具有真正的生命力,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更是如此,它作为传播博物馆文化内涵的载体,必须以本馆的特色文化为一切衍生产品创意的来源。这也是各个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差异化的前提。湖北省博物馆在进行文化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本馆的特色文物资源的文化美学价值。比如传统的器物的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只有好好分析研究才能在设计创意上有质的哭破。才能真正为这些文创产品注入灵魂。二、品牌化原则:品牌是区别于同类竞争品牌的重要标志。品牌:/是商品生产经营者为使自己的产品与其他生产经营者相同或类似的产品相区别,而加在自己产品上或在经营活动中使用的特定标识。0博物院的文化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很好的贯彻了品牌化策略,从手机链、钥匙扣、背包、到瓷器、食品、u盘等,都印有其品牌标识。这也为其文化产品与其他生产者相同或相类似的产品加以明确的区分,体现了其独特性。三、适度包装原则:包装对于现代商品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至关重要的元素,包装不仅是对产品在携带和运输过程中的保护,同时也是延伸品牌识别的载体,设计良好的包装能为产品带来很高的附加价值,有助于产品的销售。同时能为消费者带来审美享受和教育意义。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的包装要在适度的前提下体现出产品的美感、文化品味感,更体现出产品的教育功能。出售的文化产品,非常重视包装,其包装上都标明了创意来源。即便是一个小小的钥匙圈或是餐垫,都有其适度的包装,令其显得更加精致,土曾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毫无疑问,精致的包装可以引发消费者购买欲,同时包装也可以成为博物馆文化产品的/身份证0。为此,在本馆文化衍生产品设计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借鉴国内外的经典成功案例,在遵循一般产品的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根植于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价值优势,遵循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设计开发的特殊原则。

(二)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设计方法与流程

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的设计属于产品设计的范畴,但是不同于一般产品设计,文化因素在设计中占有很大比重,从根本上说,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就是博物馆文化在具体的产品设计中的凝结和物化。人与人之间是通过语言来沟通的,物与人之间的交流是通过物的功能和形态来传达的,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就是博物馆文化与购买者之间交流的载体,设计师运用形态语言完成抽象的文化内容与情感的表达以及功能、信息的传递,因其文化内涵的特殊性,在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设计中,博物馆特有的文化元素与文化王题的衍生方式与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于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的设计来说,也应对一般程序加以适当的调整和整合,建立相应的特殊设计方法与流程。相对于一般产品,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的文化内涵是一个首要的设计要素,因此,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应在遵循产品设计的基本流程的基础上,将对文化要素的挖掘研究放在首位。从设计程序来看,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的设计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文化要素挖掘调研阶段一一展开设计阶段一一实施设计阶段一一评估设计阶段首先是文化要素挖掘调研阶段:在此阶段,设计师需要把原始的文物资料、文化元素的外在表象及内在涵义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建豆一个文化对象的/属性档案0,包括外在层次相关的形状、颜色、质地,中间层次的功能、操作性工艺,以及内在精神层次的文化内涵、故事性等等,通过科学的调查方法将文化元素中的信息加以提取整合和评估,为之后的设计前期的谋划。第二阶段是文化衍生产品设计展开的阶段,也是文物多方面价值的转化阶段,上一阶段从文化元素获取的信息内容在这一阶段将以合理的设计方法转化成文化产品。对于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的设计,设计者应遵循文化产品文化为核心的原则,在设计概念构思的过程中,将上一阶段提取的文化元素与待开发的文化产品连线,再综合评估设计开发和文化元素演绎的方式演绎的合理性、可行性,以及该文化产品的风格定位、功能、材质、人机以及加工制作工艺等的基础上进行方案细化。第三阶段是实施设计的阶段,这一阶段是深入细化商品化的阶段,将草图用二维、三维的方式表达出来,并处理产品的结构细节、颜色、材质,以及模型的制作等。第四阶段是设计的评估阶段,设计师和工程师对设计结果进行综合的评估,包括产品的文化涵义的演绎合适度、造型、操作性、安全性等等,基于评估结果可进一步的改进直到最终方案的确立。

三、结论

第9篇:产品设计与开发范文

随着当今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想要长久稳定地立足于市场,就必须不断推出“新产品”。对于服装市场,“新产品”是相对于老产品而言,在用途、结构、性能、材质、外观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具有新改进的产品。本文基于作者在某国际运动品牌企业中的实习经历,在新产品开发机制的基础理论研究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该品牌服装新产品的开发机制和各阶段工作内容,并浅析该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成功之处。

关键词:新产品开发机制;服装;流程体系;工作内容

引言

随着当今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寻求更好的地位,占据更多的份额,抑或拓展一块新的市场,开辟一项新的业务,就必须不断地推出“新产品”来吸引顾客,保持新鲜的形象。这种“新产品”的竞争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各行各业,从通讯产品到家用电器,从食品、药品到交通工具,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存在着“新产品”的影子。作为更新迅速、淘汰快的服装行业,市场竞争的焦点更是在价格竞争的基础上逐步转向了差异化竞争。据统计[1],新产品收入平均占公司收入的33%,而一些富有活力的行业中,这个数字是100%,这说明“新”无疑是公司增加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本文的研究是基于作者在某国际运动品牌企业中的实习经历,以及对于新产品开发流程的基础理论研究,以该运动品牌服装产品的开发流程为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浅析该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成功之处及细节不完善的方面,帮助国内企业更好地认识国外品牌新产品开发机制,提高整体竞争力。

1 基础理论背景

1.1 新产品的含义

所谓新产品,Levitt[2]认为除了高科技含量技术突破的纯粹创新的产品外,还应该包含一种模仿和改善的产品。产品创新是一种相对概念,对于企业或国家而言,产品只要有别于原先的状态,都可以称为创新产品。

在服装市场,“新产品”是相对于老产品而言,在用途、结构、性能、材质、外观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具有新改进的产品[3]。流行是服装产品更新换代的动力,产品是流行的载体[4]。新产品开发中的“新”表现为在原有设计上注入新的元素。比如一款上市销售过的产品可以通过更换新的流行色、面料等设计元素赋予它新的竞争力和价值。由此可见,新产品开发过程也是产品增值的过程,而设计与开发正是这个增值行为的集中体现。

因此,本文中该品牌公司的新产品的开发,不是单纯指纯粹高新技术创新产品的研制,而是更多指相对于公司历年的服装产品,在面料、款式及配件上有所改良的替代品的开发。

1.2 新产品开发流程模型[5-8]

新产品开发流程是指从概念形成到向顾客交付全面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由一系列独立并交叉的行为所构成的市场上所需要的新商品的产生过程。甘华鸣对新产品开发流程的探索,得出结论认为企业从事新产品的开发需要经历技术开发阶段、生产开发阶段和市场开发阶段三个阶段.郭斌教授等人则认为新产品开发流程可以细化为五个阶段:新产品战略规划、新产品构思、新产品开发、测试与改进和商业化。

现阶段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新产品开发流程模型;阶段—关卡式 (phase-gate) 、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和迭代开发(iterative development)。

(1) 阶段—关卡式(phase-gate)

Cooper将新产品开发分为五个阶段,即初步规划、详细研究、产品设计、产品测试、批量生产。并在每个阶段设立一个节点,用于评估该部分工作是否完成,决定是否进入下一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阶段—关卡模型

该模型主要适用于外部商业环境变化速度缓慢,开发周期充裕的情况下,节点的设立可以有效地有提高质量控制和产品可靠性,但当开发周期比市场周期长的时候,该模型可能会导致产品开发节奏落后于其他产品,逐步失去市场竞争力。

(2) 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

并行工程是一个包含了方法、技术、工具和提高产品开发总体价值链的方法。它通过跨部门的合作快速地将顾客需求转化为可制造的产品,缩短开发时间,减少项目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它强调在不违反产品开发过程中必要的逻辑顺序和规律的前提下,产品设计与工艺过程设计、生产技术准备、采购、生产等活动并行交叉进行。它更加侧重于产品整体的竞争力,即产品的TQCS综合指标——交货期(Time)、质量(Quality)、价格(Cost)和服务(Service)。

(3) 迭代开发(iterative development)

迭代开发常用于软件开发过程,在迭代开发方法中,一系列短小的、固定的小项目称为一个迭代,每次迭代都包含需求分析、设计、实现与测试三个部分,每次迭代后通过客户的反馈细化需求,并开始新一轮迭代。采用该种方法进行产品开发,可以降低产品在进行大规模投资前的风险。

以上三种模型的产品开发机制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并行模式可以提高产品开发的效率,迭代模式可以提高产品开发的有效性。因而针对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的环境需求,在实际使用中要根据企业的各自特点进行调整或延伸,使用的开发机制也应该有所不同。

2 服装产品开发实例

该国际运动品牌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管理体系以及服装产品开发的业务特点,结合企业文化,主要采用并行工程模式进行新产品开发工作。首先,它在产品开发初期即考虑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重要因素,例如成本、时间计划、用户需求等。其次,强调各部门的协同工作,以项目组的形式,将负责产品从概念形成到销售的主要决策者集合到一起,建立了有效的信息交流模式。最后,一个可以查询、修改产品开发各阶段工作进程和内容的内部信息化平台更是方便了各部门工作交叉并列进行,提高产品开发效率。

整个开发工作在保证质量合格的基础上,主要围绕产品成本和交货期两个综合指标进行产品开发活动,只要达到整体优化和全局目标,并不追求各个部门的工作最优。

2.1 组织架构及职责分配

图2所示是公司产品开发团队的基本组织构架。产品的开发主链是由项目组实现,每个项目组由产品经理、平面设计师、产品工程师、产品原型开发员、样板设计师、采购专员和营销专员,以及在生产国家的生产经理和供应链经理构成。产品经理整体掌控产品开况,产品技术设计部分则由产品工程师协调团队整体进度,并与生产经理合作实现产品生产。

图2 产品开发团队组织基本架构

产品经理:明确产品定位;提出具有创新或可盈利的产品系列;同设计师共同完善产品构思;掌控产品整体开发进度。

平面设计师:分析确定最近款式流行趋势并根据产品经理的要求将设计实体化,同产品工程师共同协商采用何种面料及辅料。

产品工程师:根据其他人员的工作计划,拟定产品设计时间安排表,协调产品开发各阶段的进度,确保产品开发能够按时完成;同款式设计师、服装样板设计师及产品原型开发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产品设计;预估产品价格,确保其符合产品经理对于价格/质量/周期的要求。

样板设计师:根据款式设计图,利用软件MODARIS完成样板图设计;并根据尺码大小,完成衣片大小设计,确保产品可以适应不同体型的人群;协助产品设计师实现原材料消耗的初步预测。

产品原型开发员:根据款式设计图和样板设计图,完成首样的制作。

采购专员:分析历史数据并预测未来一段时期的销售情况,并根据实际销售情况选择产品及调整产品购买量。

营销专员:根据商店规模及所处地理位置,为零售商统一设计货架商品摆放方式,并完成2D或3D虚拟设计图。

生产经理:设计生产计划;寻找并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完成产品的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协商生产价格等。

供应链经理:负责产品运输过程的物流安排。

2.2 服装产品开发流程

服装产品通常从产品构思到新产品上市约需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在开发过程中会遇到两季或多季产品开发同时在操作,此时,若公司采用并行工程模型,各项工作交叉并列进行更是加重了产品开发工作的复杂度。如何协调各部门合作关系,怎样使交叉并行具有操作性,有效开发新产品对于国内服装企业可能仍然是一个难题。由于实际操作过程中,该模型下各团队及人工作方式方法更加自由,不同项目组对于细节上工作处理各有不同,因而,作者将该国际运动品牌服装新产品的开发流程归纳为4个主阶段、10个分阶段和5个评审节点,然后对各个部分内容及要点一一进行详细介绍。如图3所示:

图3 某品牌服装产品开发流程

(1)产品构思阶段:(主要参与者:产品经理,平面设计师)

A.初步拟定产品开发清单及设计图:基于产品经理对市场的调查研究及公司历年销售情况分析,拟定初步产品开发清单,清单除介绍产品分类及种类外,还包含各个产品的目标客户、客户需求、市场需求、产品定位、目标价格、产品特性等等;同时,平面设计师对未来一年或几年的款式及色彩潮流趋势进行预测,并结合产品经理对产品的设想,初步绘制产品设计图。

B.选择产品进入设计阶段:设计中心所有开发团队成员共同针对产品清单中所列内容详细探讨,分析可行性,提出建设性意见,最终决定哪些产品进入下一阶段的开发。(节点1)

(2)产品设计阶段:(主要参与者:产品工程师,平面设计师,样板设计师,产品原型开发专员,生产经理)

A.完成产品开发技术详细信息:根据产品经理所提供的产品概述内容,平面设计师完善设计图,样板设计师完成样板图和明确尺寸标准,平面设计师协助产品工程师完成构成列表等相关技术详细信息,产品原型开发员打样以供生产商参考对比。在此期间,生产经理联系生产商,并开始准备后期打样所需的原料。

B. 制作面料、款式及颜色均正确的标准码样品:生产厂家参考开发团队所制作的近似标准样品及修改意见,并根据完善后的设计图,打版图等进行打样,再将样品邮寄回设计中心核对,若需要修改,则技术信息继续完善,生产商重新打样,再核对,该过程反复进行直至样品款式达到近似100%满意。该过程着重服装面料和款式,颜色暂时忽略。

在此期间,平面设计师绘制彩色设计图,确定产品各组分颜色;生产经理准备颜色正确的面料及配件等;并会有一次小结性会议,针对全新产品质量、成本及生产时间情况,以及对老产品、款式细节变化产品、颜色变化产品的成本分析核算过程的总结,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接下来的产品开发重新进行调整和安排。

继款式确定后,根据彩色设计图生产商制作面料、款式、颜色均正确的标准码样品以品选择会议使用。

C. 产品选择会议:产品选择会议是公司产品开发过程中重中之重的节点,它决定了前期所开发的产品中哪些会大批量生产,哪些颜色会使用,甚至生产量是多少,在哪些门店中摆放哪些产品等等几乎所有信息。会议举行的日期是每年在产品开发前就已确定,项目组中的几乎所有成员均会参与到这个环节中,共同参与到产品开发决策当中。随后,各方面信息全面更新。(节点2)

D. 制作全码样品:样板设计师确定不同尺码,完善不同尺寸的样板图和尺码对照表。生产商安排打样,并邮寄给样板设计师确认大小。若无问题,产品工程师确认进入到下一步骤——预生产阶段。

(3)产品生产阶段:(主要参与者:产品工程师,生产经理)

A. 预生产阶段:预生产阶段是大规模生产的重要开始,它意味着产品的所有组成成分,如面料、扣子、拉链等将正式下单。该阶段生产商制作预生产样品(所有面料及辅料饰物的种类、颜色、大小,缝纫线样式,产品吊牌、护理标签内容、样式、位置等均100%准确,并包含所有即将批量生产的尺码样品)。这些样品将作为日后产品工程师抽查商店内所销售产品的标准对照品。

B. 大批量生产:预生产样品合格,生产工厂开始进行大批量生产。生产经理监控整个过程。

(4)产品运输和销售阶段:

生产结束后,供应链经理同供应商安排产品运输至各个门店,采购及营销人员负责产品分配。

然而,新产品的开发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新产品构思往往是以往产品开发所积累知识的延续与创新。在新产品上市之后,开发团队通过对销售情况的研究及顾客的调研中了解新产品中存在的问题,在团队内部消化吸收,再在进行第二代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逐步改进,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3 该品牌新产品开发机制优势分析

基于以上产品流程分析及个人实习经历,总结该品牌新产品开发机制优势如下:

人力资源高效整合,自主管理激发工作热情

根据不同服装产品种类,将产品构思及产品设计相关人员构成一个项目组,每组有对应的办公领域,这样的安排可以使分属不同部门的人员在遇到产品开发中的问题时能及时有效地沟通,快速解决问题,加速推动产品开发。同时,以产品优化为中心,遵守公司新产品开发关键性时间节点前提下,可以自主安排工作进行调整,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宏观计划指引方向,并行工程提高效率

并行工程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少新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开发速度。同时,在开始阶段就针对开发环节需要实现的目标、时间订立明确的规划,并对各环节开发人员各自所需完成任务节点予以强调,宏观计划指引产品开发整个过程,各部门人员在交叉并行错综复杂的工作中有明确的方向,新产品开发有序进行。

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合理安排开发细节

产品开发过程的信息均通过互联网上传到公司内部平台共享,时时更新,开发团队人员可以不受地理距离的限制及时了解产品开发进度,并作出下一步工作安排。此外,项目组重视开发细节,如打样流程,由设计中心开发的初始样品到预生产样品,每一步都有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合理安排顺序,减少物力、财力及人力不必要的支出。

4 小结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新产品开发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行之有效的新产品开发模式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其流程应当既满足顾客对于质量和服务的期望,又缩短时间减少开发时间的压力,同时减少公司的项目成本,平衡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包括质量、成本、进度与用户需求)中的所有因素。当然,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开发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应当吸取诸多同行的经验,从企业当前实际出发,对新产品开发流程不断加以完善,在生存中求发展,逐渐探寻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龙兵. 新产品开发流程设计思路和精髓浅析[J].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2011, 3(17): 44-47.

[2]Levitt T.Exploit the product life cydc[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65(11):P81-94.

[3] 李娟.外贸服装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策略与措施[D].苏州:苏州大学,2012.

[4] 任力,朱伟明. 品牌服装新产品开发流程的研究[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9,5(3): 354-358.

[5]Handfield R B,et a1.Involving supplier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J].California Management Riv— Jew,1999,42 (1) :59-82.

[6]甘华呜.新产品开发 [M]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7] 尹万岭,李海刚. 网络环境下知识驱动的新产品开发流程[J]. 研究与设计, 2008,2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