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增债券投资范文

新增债券投资精选(九篇)

新增债券投资

第1篇:新增债券投资范文

在此期间,几乎各券种均表现出强劲的上涨态势。债券市场火爆行情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第一,股票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的政策出台,部分股市一级市场资金进入债券市场;第二,净价交易后利息免税的新规定进一步激发国债投资热情;第二,银行间市场发行利率持续走低,对交易所国债发行利率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交易所市场炒新习惯延续。银行间30年期国债2.90%的中标利率促成2001年第7期计账式国债(010107)的行情。

第二阶段:2002年5月30日~2002年11月1日。

在此期间,债券市场呈现出整体下挫的市场格局。造成这种市场局面主要原因有:第一,央行通过连续的正回购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在回笼资金的同时,逐渐引导回购利率的上升,国债二级市场走出下行通道;第二,“6·24”国有股减持叫停,股票爆涨加剧债券市场的重挫。

第三阶段:2002年11月1日至今。

债券市场开始走暖,呈现温和上涨的市场局面。主要影响因素为:第一,央行正回购虽然继续,但规模大大缩小,利率基本保持稳定,说明央行基本认可现行的利率水平;第二,美联储宣布降息,对中国债券市场产生间接的影响;第三,交易所降低债券交易手续费,推出1天回购新品种,并且还将推出企业债回购,债券市场暖风习习。

(二)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相关性明显弱化,“翘翘板效应”明显减弱

2001年以前,由于债市规模较小、流动性不活跃等因素,股市与债市之间的“跷跷板效应”明显。对两年来债券周成交量与股指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629。

2002年以来,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的这种关联性正在发生变化。“6·24”期间市场走势显示,“跷跷板”现象并没有想象的那般严重,债市资金的供求格局并没有因为股市的井喷而改变。

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相关性减弱的原因可以解释为如下两点:

首先,债券市场拥有相对稳定的投资群体,追求稳定收益的资本规模不断扩大。他们主要以债券作为投资首选,股市的波动对其影响较小。

其次,当前很大部分投资者将债券市场作为资金融通市场,利用债券回购融资拆入长期资金。具体做法是买入债券,特别是有融资优势、走势较强的券种,再通过回购融入资金进入股市。在这样的操作手法下,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跷跷板效应”不仅减弱了,而且股票、债券价格变动方向也变得日益趋同。

(三)缺乏理性的国债一级市场逐渐向理性转变,新券不败的神话最终破灭

从2001年下半年以来,国债一级市场曾经给投资者带来过较高的收益,投资者对国债一级市场的申购也一直乐此不疲,一级市场的较高回报使市场形成“炒新”的思维定势。然而市场瞬息万变,导火索源于记账式(十三期)国债,多数投资者不顾长期债的风险,竞相压低投标利率,更有甚者竟报出1.99%的超低价。非理性的投资酿成了苦果:2002年第13期计账式国债(010213)上市首日出现重挫,当日最低跌到99.39元,紧接着几乎连续11个交易日的下挫,探到97.85元的低位。债券市场弥漫着恐慌性气氛。受此影响,2002年第14期计账式国债(010214)虽然票面利率相对较高(5年期2.65%的票面利率),但是上市当日还是出现恐慌性的急挫。

一级市场的固定赢利模式的终结使投资者开始理性决策,投资者开始重视和控制债券投资风险,根据自身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资产匹配状况来进行合理的国债一级市场的投资。

二、2003年债券市场展望

要对2003年的债券市场做出准确的预测,必须对当前影响债券市场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一)2003年会不会出台降息举措

2002年11月6日,美联储再次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75%下调到1.25%,此举创造了41年来美国联邦利率的最低记录。紧接着,香港金管局宣布将基础利率调低50个基点。年末这次由美国牵头的降息行动是否会对人民币利率的走势产生影响?

基于以下理由,笔者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利率将维持稳定。

首先,我国人民币利率调整主要考虑国内宏观经济政策需要、物价总水平、社会资金供求状况等因素,利率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独立性。前三个季度经济数据显示,GDP增长达到了7.9%,增速逐季小幅回升;CPI环比指标开始出现止跌回升势头。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的局面使得再度降息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

其次,如果近期采取降息举措,将使半年来央行通过回购调控利率的努力前功尽弃。目前央行在公开市场维持小额的正回购,回购利率稳定,表明央行基本认可目前的利率水平。

再次,如果说2002年的降息反映出的是政府将竭尽全力促进经济增长的信心,而此时的降息所反映的将是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前景悲观的预期。

但人民币利率在经济形势变化时也有调整的可能。虽然2002年国内的经济增长超出预期,但在世界经济已经显示出较大不确定的情况下,2003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可能也会有一些变数,不排除在经济形势出现恶化时采取降息的举措。另外,我国2002年的第8次降息留有余量,进一步的降息是有空间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利率将维持稳定,但是如果出现经济滑坡,不排除利率调整的可能性,但时间最早也将是2003年的第二季度,并且可能先从调整再贴现利率入手,目前2.97%的再贴现利率存在下调空间。

(二)QFII短期内对债券市场是不是具有实质性的影响

11月8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出台。《办法》规定,合格投资者在经批准的投资额度内,可以投资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除境内上市外资股以外的股票、国债、可转换债券和企业债券及证监会批准的其他金融工具。这个政策的出台给债券市场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首先来分析债券投资收益所在:一是通过债券投资获得稳定的利息回报;二是通过二级市场的买卖获得差价收入;三是利用购买国债然后以券回购融资进行套利,这种做法普遍被机构投资者所采用,在行情判断是稳定向上时,甚至进行进一步放大操作。由于目前中国债券市场到期收益率水平比国外市场同期限的券种要低(中国和美国的债券市场5年期的券种到期收益率分别是2.81%、3.04%;10年期的分别是2.90%、4.06%),纯粹进行长期的债券投资中国市场不具有优势。但是中国债券市场波动性较强,在政策因素的推动下,债券市场较长时间的行情是可以期待的,债券市场的二级市场获利机会良多。此外,如果国外资金进入股票市场也沿袭目前一些机构投资者的惯用做法——以券回购融资,无疑,外资的进来将给中国的债券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不管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QFII办法实施后,将增加债券市场的资金供应量,加强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对我国债券市场将带来积极的影响。

(三)2003年会不会继续增发国债

按照预算,2002年国债发行规模为5929亿元,到目前为止财政部已经发行四期凭证式国债和十五期国债,总共已经发行5809亿元。在国债发行“重银行间市场而轻交易所市场”的环境下,近期国债市场扩容的停滞有利于形成交易所债券市场良好的市场局面。

那么,2003年的国债发行规模预计会是多少呢?

依靠国债发行和扩大政府投资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实施了四年多,在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财政风险;在对整体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也产生了潜在的财政风险。虽然目前国债负担率、国债依存度、国债偿还率等都在公认的警戒线内,继续扩大发行国债应该还有空间,但如果在名义赤字、名义国债规模的基础上,再加上国有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大量不良资产、各地方政府举借的债务,以及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资金上的缺额等潜在的债务,债务规模已经不可小视。对此,在确定今后可能的发债规模和发债能力方面应予以高度重视。

此外,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速度加快和投资自主增长的条件逐步形成,经济增长的自主力量正在扩大:消费结构升级,市场化投资的空间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投资领域的拓展;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市场主体的活力逐步增强;市场秩序的进一步规范、加入WTO的效应等等。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变革正在积累新的积极因素,经济开始转入新的增长轨道。从2002年经济增长逐季加速的趋势看,2003年的国债的发行规模应可以考虑逐步缩小,更严格地选择新的国债投资项目。

根据以上分析,增发国债规模可能有所收缩。从目前中央政府财政承受能力看,以国债项目为主导的投资扩张显然不可能长期维持。同时,在目前供给过剩的环境下,过度的投资扩张反而会加剧我国的通缩压力,并且国债发行难度的加大、成本的提高也将使继续实施以增发国债为特征的财政政策勉为其难。因此,近年来我国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应该有所修正,增发国债规模会有所收缩。

(四)新出台的“允许非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政策对交易所市场会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一项新的措施,允许非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经批准,开办债券结算业务的商业银行,可与非金融机构、委托人开展现券买卖和逆回购业务。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这个举措的出台对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影响是利空的消息。

首先,允许非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市场,为原先只能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机构提供了新的投资场所,无疑将分流出交易所债券市场的资金,对于交易所债券一级市场来说,由于申购资金的减少,下一阶段交易所国债新券的中标利率将进一步提高。

其次,对于交易所债券二级市场来说,短期内,由于资金的分流,债券市场的价格走势将受到打击,而一级市场的利率走高也将降低现券市场的投资价值,使现券市场的价格进一步下跌。

再次,目前交易所市场的到期收益率要高于银行间市场同期限券种,允许非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的市场,交易所的国债价格将下跌,到期收益率上升,而相应地,银行间市场国债价格将有上升的趋势,到期收益率下降,导致两市场的同期限券种收益率的差异不断扩大。极端的情况,交易所的国债到期收益率的上升将重新吸引资金回流,而全部资金的回流,又使到期收益率的差异恢复到当前的水平。因此不太可能出现有些人认为的“新措施的出台将使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同期限的到期收益率持平的状况”。

尽管如此,非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市场实际上对交易所市场的影响有限。一方面因为银行间市场国债的到期收益率要低于交易所市场同期限的券种,为获取稳定的收益而进行“纯粹”的债券投资,银行间市场不具吸引力,另一方面由于非金融机构人员和资金有限,银行间市场的非连续交易方式给非金融投资者参与交易带来很大不便,也大大削弱了银行间市场的吸引力。所以说,短期内这个举措对交易所市场基本上不具有实质性的影响。

总之,2003年的债券市场由于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和降息浪潮可能的蔓延,向下的利率变动趋势对债券市场的投资有利,随着以正回购为主的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减弱和债券扩容的减速,再加上呵护债券市场发展的政策不断推出,在债券二级市场持续半年走低后,债券市场将逐渐走出低谷,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第2篇:新增债券投资范文

在此期间,几乎各券种均表现出强劲的上涨态势。债券市场火爆行情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第一,股票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的政策出台,部分股市一级市场资金进入债券市场;第二,净价交易后利息免税的新规定进一步激发国债投资热情;第二,银行间市场发行利率持续走低,对交易所国债发行利率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交易所市场炒新习惯延续。银行间30年期国债2.90%的中标利率促成2001年第7期计账式国债(010107)的行情。

第二阶段:去年5月30日~去年11月1日。

在此期间,债券市场呈现出整体下挫的市场格局。造成这种市场局面主要原因有:第一,央行通过连续的正回购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在回笼资金的同时,逐渐引导回购利率的上升,国债二级市场走出下行通道;第二,“6·24”国有股减持叫停,股票爆涨加剧债券市场的重挫。

第三阶段:去年11月1日至今。

债券市场开始走暖,呈现温和上涨的市场局面。主要影响因素为:第一,央行正回购虽然继续,但规模大大缩小,利率基本保持稳定,说明央行基本认可现行的利率水平;第二,美联储宣布降息,对中国债券市场产生间接的影响;第三,交易所降低债券交易手续费,推出1天回购新品种,并且还将推出企业债回购,债券市场暖风习习。

(二)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相关性明显弱化,“翘翘板效应”明显减弱

2001年以前,由于债市规模较小、流动性不活跃等因素,股市与债市之间的“跷跷板效应”明显。对两年来债券周成交量与股指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629。

去年以来,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的这种关联性正在发生变化。“6·24”期间市场走势显示,“跷跷板”现象并没有想象的那般严重,债市资金的供求格局并没有因为股市的井喷而改变。

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相关性减弱的原因可以解释为如下两点:

首先,债券市场拥有相对稳定的投资群体,追求稳定收益的资本规模不断扩大。他们主要以债券作为投资首选,股市的波动对其影响较小。

其次,当前很大部分投资者将债券市场作为资金融通市场,利用债券回购融资拆入长期资金。具体做法是买入债券,特别是有融资优势、走势较强的券种,再通过回购融入资金进入股市。在这样的操作手法下,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跷跷板效应”不仅减弱了,而且股票、债券价格变动方向也变得日益趋同。

(三)缺乏理性的国债一级市场逐渐向理性转变,新券不败的神话最终破灭

从2001年下半年以来,国债一级市场曾经给投资者带来过较高的收益,投资者对国债一级市场的申购也一直乐此不疲,一级市场的较高回报使市场形成“炒新”的思维定势。然而市场瞬息万变,导火索源于记账式(十三期)国债,多数投资者不顾长期债的风险,竞相压低投标利率,更有甚者竟报出1.99%的超低价。非理性的投资酿成了苦果:去年第13期计账式国债(010213)上市首日出现重挫,当日最低跌到99.39元,紧接着几乎连续11个交易日的下挫,探到97.85元的低位。债券市场弥漫着恐慌性气氛。受此影响,去年第14期计账式国债(010214)虽然票面利率相对较高(5年期2.65%的票面利率),但是上市当日还是出现恐慌性的急挫。

一级市场的固定赢利模式的终结使投资者开始理性决策,投资者开始重视和控制债券投资风险,根据自身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资产匹配状况来进行合理的国债一级市场的投资。

二、今年债券市场展望

要对今年的债券市场做出准确的预测,必须对当前影响债券市场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一)今年会不会出台降息举措

去年11月6日,美联储再次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75%下调到1.25%,此举创造了41年来美国联邦利率的最低记录。紧接着,香港金管局宣布将基础利率调低50个基点。年末这次由美国牵头的降息行动是否会对人民币利率的走势产生影响?

基于以下理由,笔者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利率将维持稳定。

首先,我国人民币利率调整主要考虑国内宏观经济政策需要、物价总水平、社会资金供求状况等因素,利率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独立性。前三个季度经济数据显示,GDP增长达到了7.9%,增速逐季小幅回升;CPI环比指标开始出现止跌回升势头。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的局面使得再度降息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

其次,如果近期采取降息举措,将使半年来央行通过回购调控利率的努力前功尽弃。目前央行在公开市场维持小额的正回购,回购利率稳定,表明央行基本认可目前的利率水平。

再次,如果说去年的降息反映出的是政府将竭尽全力促进经济增长的信心,而此时的降息所反映的将是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前景悲观的预期。

但人民币利率在经济形势变化时也有调整的可能。虽然去年国内的经济增长超出预期,但在世界经济已经显示出较大不确定的情况下,今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可能也会有一些变数,不排除在经济形势出现恶化时采取降息的举措。另外,我国去年的第8次降息留有余量,进一步的降息是有空间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利率将维持稳定,但是如果出现经济滑坡,不排除利率调整的可能性,但时间最早也将是今年的第二季度,并且可能先从调整再贴现利率入手,目前2.97%的再贴现利率存在下调空间。

(二)QFII短期内对债券市场是不是具有实质性的影响

11月8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出台。《办法》规定,合格投资者在经批准的投资额度内,可以投资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除境内上市外资股以外的股票、国债、可转换债券和企业债券及证监会批准的其他金融工具。这个政策的出台给债券市场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来分析债券投资收益所在:一是通过债券投资获得稳定的利息回报;二是通过二级市场的买卖获得差价收入;三是利用购买国债然后以券回购融资进行套利,这种做法普遍被机构投资者所采用,在行情判断是稳定向上时,甚至进行进一步放大操作。由于目前中国债券市场到期收益率水平比国外市场同期限的券种要低(中国和美国的债券市场5年期的券种到期收益率分别是2.81%、3.04%;10年期的分别是2.90%、4.06%),纯粹进行长期的债券投资中国市场不具有优势。但是中国债券市场波动性较强,在政策因素的推动下,债券市场较长时间的行情是可以期待的,债券市场的二级市场获利机会良多。此外,如果国外资金进入股票市场也沿袭目前一些机构投资者的惯用做法——以券回购融资,无疑,外资的进来将给中国的债券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不管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QFII办法实施后,将增加债券市场的资金供应量,加强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对我国债券市场将带来积极的影响。

(三)今年会不会继续增发国债

按照预算,去年国债发行规模为5929亿元,到目前为止财政部已经发行四期凭证式国债和十五期国债,总共已经发行5809亿元。在国债发行“重银行间市场而轻交易所市场”的环境下,近期国债市场扩容的停滞有利于形成交易所债券市场良好的市场局面。

那么,今年的国债发行规模预计会是多少呢?

依靠国债发行和扩大政府投资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实施了四年多,在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财政风险;在对整体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也产生了潜在的财政风险。虽然目前国债负担率、国债依存度、国债偿还率等都在公认的警戒线内,继续扩大发行国债应该还有空间,但如果在名义赤字、名义国债规模的基础上,再加上国有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大量不良资产、各地方政府举借的债务,以及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资金上的缺额等潜在的债务,债务规模已经不可小视。对此,在确定今后可能的发债规模和发债能力方面应予以高度重视。

此外,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速度加快和投资自主增长的条件逐步形成,经济增长的自主力量正在扩大:消费结构升级,市场化投资的空间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投资领域的拓展;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市场主体的活力逐步增强;市场秩序的进一步规范、加入WTO的效应等等。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变革正在积累新的积极因素,经济开始转入新的增长轨道。从去年经济增长逐季加速的趋势看,今年的国债的发行规模应可以考虑逐步缩小,更严格地选择新的国债投资项目。

根据以上分析,增发国债规模可能有所收缩。从目前中央政府财政承受能力看,以国债项目为主导的投资扩张显然不可能长期维持。同时,在目前供给过剩的环境下,过度的投资扩张反而会加剧我国的通缩压力,并且国债发行难度的加大、成本的提高也将使继续实施以增发国债为特征的财政政策勉为其难。因此,近年来我国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应该有所修正,增发国债规模会有所收缩。

(四)新出台的“允许非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政策对交易所市场会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一项新的措施,允许非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经批准,开办债券结算业务的商业银行,可与非金融机构、委托人开展现券买卖和逆回购业务。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这个举措的出台对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影响是利空的消息。

首先,允许非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市场,为原先只能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机构提供了新的投资场所,无疑将分流出交易所债券市场的资金,对于交易所债券一级市场来说,由于申购资金的减少,下一阶段交易所国债新券的中标利率将进一步提高。

其次,对于交易所债券二级市场来说,短期内,由于资金的分流,债券市场的价格走势将受到打击,而一级市场的利率走高也将降低现券市场的投资价值,使现券市场的价格进一步下跌。

再次,目前交易所市场的到期收益率要高于银行间市场同期限券种,允许非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的市场,交易所的国债价格将下跌,到期收益率上升,而相应地,银行间市场国债价格将有上升的趋势,到期收益率下降,导致两市场的同期限券种收益率的差异不断扩大。极端的情况,交易所的国债到期收益率的上升将重新吸引资金回流,而全部资金的回流,又使到期收益率的差异恢复到当前的水平。因此不太可能出现有些人认为的“新措施的出台将使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同期限的到期收益率持平的状况”。

尽管如此,非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市场实际上对交易所市场的影响有限。一方面因为银行间市场国债的到期收益率要低于交易所市场同期限的券种,为获取稳定的收益而进行“纯粹”的债券投资,银行间市场不具吸引力,另一方面由于非金融机构人员和资金有限,银行间市场的非连续交易方式给非金融投资者参与交易带来很大不便,也大大削弱了银行间市场的吸引力。所以说,短期内这个举措对交易所市场基本上不具有实质性的影响。

总之,今年的债券市场由于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和降息浪潮可能的蔓延,向下的利率变动趋势对债券市场的投资有利,随着以正回购为主的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减弱和债券扩容的减速,再加上呵护债券市场发展的政策不断推出,在债券二级市场持续半年走低后,债券市场将逐渐走出低谷,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第3篇:新增债券投资范文

关键词:存差;实体经济;会计

我国金融系统从1995年开始出现存款大于贷款,当年存差3324.2亿元,1996年金融系统存差7418.4亿元,1997年存差7476.2亿元,1998年存差9173.8亿元,1999年存差15044.6亿元,2000年存差24433.3亿元,2001年存差31302.5亿元,2002年存差39623亿元,截至2003年9月末,“存差”余额已达到4.8万亿元。这种状况的出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人认为巨额存差的存在表明我国银行资金大量闲置,增加了银行的利息负担、增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大量的储蓄无法转化为投资,意味着作为最为稀缺的资源——资本的利用率低下,最终抑制有效需求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央行金融研究所的有关人员就曾表示,巨额存差表明:社会资金大量积聚在金融市场,无论是滞留在银行,还是债券市场,资金不进入实际经济部门,只是在虚拟经济中流动,很难创造实际财富。在当前国力不强的情况下,这种资金浪费是非理性的。于是许多人提出要继续采取降低活期储蓄存款利率,并对小额储户收费等措施,将一部分居民储蓄“赶出”银行,“赶进”股市。

实际上,虽然我国银行体系的存贷差已接近5万亿元,但是这部分资金并不是闲置在银行,每分钱都已“名花有主”。对此我们可以从会计角度来进行解读。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金融企业财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我国银行一律采用复式借贷记账法,复式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银行是负债经营的特殊企业,其特殊性在于银行的所有者权益相对于负债非常小(《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所有者权益达到加权风险资产的8%即可)。如果银行的资产仅仅是贷款,负债仅仅是存款,那么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将是:贷款=存款+所有者权益,只要所有者权益大于零,就总会存在贷差(贷款大于存款)。这基本与传统计划经济相吻合,因在“大一统”的金融体制下只有一个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和一种企业(国有和准国有的集体企业),金融资产结构单一,除贷款之外没有证券工具,外汇储备极少,可以不计,银行惟一的资产就是贷款。同时银行的资金来源也很狭窄,负债也主要是存款。金融体制改革后,金融结构转向多元化,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工具的增加,外汇储备的迅猛扩大,使银行资产除贷款以外,投资、金银占款、外汇占款形成的资产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在新的金融体制下,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以中国工商银行(以后简称工行)为例进行分析,表1是工行2002年的资产负债表。

表1 中国工商银行资产负债表 2002.12.31.单位:亿元人民币

───────────┬──────────────

资 产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

│现金

280.55│负债

├───────────┼──────────────┤

│存放央行款项 4,114.70│存款

40,568.98│

├───────────┼──────────────┤

│存放同业

166.45│同业存放

2,424.34│

├───────────┼──────────────┤

│拆放同业

995.32│同业拆放

299.5│

├───────────┼──────────────┤

│贷款

29,451.39│借入款项

216.46│

├───────────┼──────────────┤

│应收款项

740.62 │汇出汇款

464.63│

├───────────┼──────────────┤

│投资

9,820.40│应付款项

883.57│

├───────────┼──────────────┤

│固定资产净值

695.08│其他负债

706.33│

├───────────┼──────────────┤

│在建工程

101.03│负债合计

45,563.81│

├───────────┼──────────────┤

│其他资产

976.82│所有者权益

1,778.55│

├───────────┼──────────────┤

│资产总计

47,342.36│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47,342.36│

───────────┴──────────────

注:表格数据来源于中国工商银行2002年年度报告,第48页,表1对原表作了一定程度的简化。

依据基本的会计知识,所谓银行资产就是银行资金的运用,银行资金的运用有多种方式,贷款只是资金运用的其中一种方式而已;而银行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指银行资金的来源,银行资金的来源也是有多种方式的。从表1(工行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到工行的所有者权益1778.55亿元,仅占总资产的3.76%,远低于巴塞尔协议的要求(没考虑资产的风险权数换算);在工行资产里,应收款项740.62亿元、固定资产净值695.08亿元、在建工程101.03亿元,这三项相加共1536.73亿元,基本与所有者权益1,778.55亿元相当,也就是说这三项资产就基本把所有者权益“吞噬”掉了。再看工行其他负债情况,同业存放、同业拆放、借入款项、汇出汇款、应付款项、其他负债这6项负债是短期负债共4994.83亿元,是随时需要清偿的债务。工行的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存放央行款项、存放同业、拆放同业、应收款项,这5项共6297.64亿元,如果剔除掉存放央行款项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2839.83亿元(40,568.98×7%,人民银行从2003年9月21日起,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的6%调高至7%),那么实际流动资金只有3457.81亿元,比流动性负债少1537.02亿元,说明工行并没有“闲置资金”,相反如果不考虑投资这种流动性资产,工行的流动资金还“稍稍偏紧”。工行2002年存款40,568.98亿元,减去法定存款准备金2839.83亿元,那么实际可用存款为37,729.15亿元,实际可用存差8277.76亿元(实际可用存款37,729.15-贷款29,451.39亿元),工行用于投资9,820.40亿元,可以说工行的全部实际可用存差都用于投资。既然用于投资,就不能说银行的资金是“闲置”的,真正反映银行资金“闲置”的是超额准备金1274.87亿元和现金280.55亿元,但由于工行的同业净负债为1562.07亿元,这些超额准备金也就不能算“超额准备”。基于会计的角度通过对工行个例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金融系统并没有“闲置资金”。

表2 A金融系统的连续5年资产负债情况(假设) 单位:亿元

────────────────────

资 产

├────┬───┬───┬───┬───┤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

├────┼───┼───┼───┼───┤

│准备金 │ 60 │ 90 │ 120 │ 150 │

├────┼───┼───┼───┼───┤

│贷款

│ 1020 │ 1300 │ 1500 │ 1750 │

├────┼───┼───┼───┼───│

│债券投资│ 0  │ 190 │ 460 │ 680 │

├────┼───┼───┼───┼───┤

│合计

│ 1080 │ 1580 │ 2080 │ 2580 │

────┴───┴───┴───┴───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

├─────┼───┼───┼───┼───┤

│存款

│ 1000 │ 1500 │ 2000 │ 2500 │

├─────┼───┼───┼───┼───┤

│所有者权益│ 80 │ 80 │ 80 │ 80 │

├─────┼───┼───┼───┼───┤

│合计

│ 1080 │ 1580 │ 2080 │ 2580 │

─────┴───┴───┴───┴───

注:假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6%.准备金=存款×6%,并假定每年新增购的债券都是当年新发行的债券。

我们再看银行存差用于投资是否意味着资金没有进入实际经济部门,大量的储蓄无法转化为投资,只是在虚拟经济中流动,很难创造实际财富的观点。2002年,中国工商银行的投资达9820.4亿元,占其资产总额的20.74%,工行投资资金具体运用包括债券投资9,223.28亿元和其他投资705.62亿元。其中债券投资包括国家债券投资2,975.56亿元、金融债券投资4,846.46亿元和其他债券投资1,401.26亿元。这里我们主要分析国家债券投资和金融债券投资是否意味着银行资金的实际“闲置”(这部分资金本可以用于贷款),是否用于实体经济活动。国家发行债券的主体是国家,国家发行国债后其收入又干什么去了呢?国家的国债收入都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了,那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是不是实体经济建设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再看银行购买金融债券的实际经济后果。我国金融债券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政策性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发行政策性金融债,而政策性金融债是向邮政储汇局、国有商业银行、区域性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债券。截至2002年6月底政策性银行累计发行金融债券13000多亿元,存量债券8800亿元,金融债是我国债券市场中发行规模仅次于国债的券种。其中政策性金融债券的主要发行主体是国家开发银行,发行量占整个政策性金融债券发行量的90%以上。政策性银行发行金融债的资金最终都用于政策性金融业务,如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收购粮棉等农产品及扶持企业进出口,这些活动都是实体经济活动。例如国家开发银行这几年先后与北京部分区、县政府、企业签订了总金额达1340亿元的金融合作协议,累计对北京地区发放贷款近500亿元,重点支持了地铁八通线、四环路、城市轻轨、西直门交通枢纽、首都机场等一大批政府重大建设项目。2003年10月11日国家开发银行与首创集团签署了164亿元人民币的总借款合同。2003年8月汕头获国家开发银行80亿元贷款,惠州获国家开发银行50亿贷款。2003年11月15日,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武汉签署50亿元借款合同,用于该公司收购今年投产的三峡机组。2003年9月12日中国网通获国家开发银行550亿授信用于资产重组。可见,商业银行购买国债和金融债券,银行的存差资金并不是“闲置”的,而是实实在在地进入了实体经济领域,只不过是改变了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而已。

2003年12月最后一期记账式国债——2003年记账式(12期)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发行量为255亿元。至此,2003年国债发行总量突破6000亿元关口,达到6282.98亿元,创下国债市场历年发行总量的历史新高。也许有人认为2003年第三季度我国金融系统存差已达4.8万亿元,购买了区区6000多亿国债后,金融系统还是有大量的存差。这就需要动态地看待存差的变化及国债发行的关系。对此,该如何理解呢?我们可以虚拟一个A金融系统,其资金来源只是存款和初始所有者权益,资产在第一年仅有法定准备金和贷款,从第二年开始增加债券投资一项,并假定所有者权益一直不变,每期为80亿元,存款则每年增加500亿元,具体数字见表2.

见表2,第一年A金融系统的存款为1000亿元,所有者权益80亿元,资产方面存款为1020亿元,准备金为60亿元。第一年为贷差20亿元(贷款大于存款)。第二年,A金融系统存款为1500亿元,存款准备金为90亿元,可贷资金1490亿元(1500+80-90),实际贷款为1300亿元,余下190亿元购买债券,第二年出现存差200亿元,存差比上年增加220亿元。第三年存款2000亿元,存款准备金120亿元,可贷资金为1960亿元(2000+80120),实贷资金1500亿元,存差为500亿元,债券投资为460亿元,其中新购债券270亿元(460-190),与上年相比存差新增300亿元。第四年存款2500亿元,存款准备金150亿元,可贷资金为2430亿元(2500+80-150),实贷资金1775亿元,存差为750亿元,债券投资为680亿元,其中当年新购债券220亿元(680460),与上年相比存差新增250亿元。A金融系统的存差、债券投资、新增存差、新增债券投资的数字对比见表3.

表3 A金融系统存差、债券投资的动态变化 单位:亿元

──────┬───┬───┬───┬───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

├──────┼───┼───┼───┼───┤

│存差

│ -20 │ 200 │ 500 │ 750 │

├──────┼───┼───┼───┼───┤

│债券投资

│ 0  │ 190 │ 460 │ 680 │

├──────┼───┼───┼───┼───┤

│新增存差

│ -  │ 220 │ 300 │ 250 │

├──────┼───┼───┼───┼───┤

│新增债券投资│ -  │ 190 │ 270 │ 220 │

──────┴───┴───┴───┴───

注:假定在商业银行只允许购买国债和金融债的情况下,A金融系统的新增债券投资相等于政府和政策性金融银行每年新发行的国债和金融债。

从表3可以看出,虽然A金融系统在第四年的存差高达750亿元,其债券投资也有680亿元,但是在第四年A金融系统新增的债券投资仅有220亿元,基本与A金融系统的新增存差250亿元相等。实际上A金融系统的第二、三年的新增存差基本与当年的新增债券投资相等。可以说当年的新增存差都基本上用来购买新发行的债券,从而新增存差最终都进入了实体经济活动,新增存差进入实体经济活动,也意味着所有存差绝大部分都进入了实体经济活动,A金融系统第四年的存差750亿元与累计的新增存差770亿元基本相当。实际上,这个虚拟的A金融系统就是我国金融系统的真实映射。虽然我国2003年第三季度存差高达4.8万亿元,但我国金融系统比上年新增加的存差仅为8377亿元,基本等于2003年国家发行的6282.98亿元国债加政策性银行发行的2000多亿金融债券,也就是说新增存差最终都进入了实体经济活动。表4表明我国金融系统历年的新增存差与当年的新增债券投资加外汇占款基本相等。新增的外汇占款是银行用存款从企业手中购买外汇的支出,企业卖出外汇后得到的收入最终也会投入到实体经济活动中。既然每年的新增存差绝大部分最终都投入到实体经济活动中去了,那么也意味着我国金融系统所有存差的绝大部分也最终投入到了实体经济活动中。对此我们就不难得出结论,无论是我国金融系统的10万多亿元储蓄存款还是近5万亿元存差都进入了实体经济活动,金融系统没有“闲置资金”,没有浪费资金(见表4)。

我们再来考虑A金融系统能否把其第四年的680亿元债券投资变现,把变现了的资金用于贷款?债券投资的变现有两条途径:一是“坐等收益”变现,即当所购买的债券偿还期满后,由发行人(国家或金融机构)偿还本金和利息;或由发行人分期付息,到期偿还本金。一般来说,投资人以这种债券变现方式收到的资金是基本均匀分布在各期,短期内是难以变现大量资金的。二是投资人在市场上抛出债券直接变现,投资人以此种变现方式可以在短期内筹集大量资金,从而把所筹资金用到别处。如上例中的A金融系统只是众多银行中的一个,那么其债券投资可以在债券市场上变现迅速收回投资(由别的有资金盈余的银行接盘),从而把变现资金贷款出去。但如果A金融系统是整个国家金融机构的综合,那么如果其在市场上抛出债券变现,那么只能由中央银行发行新的货币来接盘,最终导致货币供应量大大增加,最终引致通货膨胀,危害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这样A金融系统作为整个金融系统的综合,其债券投资的变现只能“被动”地等待发行人(国家或政策性银行)偿还本金和利息。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国金融系统截至2003年10月已累计购买了35763.09亿的债券,但却是难以一下子变现的,因这些债券投资实际上是以往各期投入到实体经济资金的事后反映。

可见,只有在会计和经济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才能真正明白银行的资金并没有浪费,资金并没有在虚拟经济中流动,而是都进入了实际经济部门。提出继续降低活期储蓄存款利率、对小额储户收费等措施并没有理论和现实根据,期望将一部分居民储蓄“赶出”银行,“赶进”股市的目的只能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只有在准确了解我国存差的真实状况后,才有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表4 我国金融系统历年的新增存差、新增债券投资及新增外汇占款情况 单位:亿元

─────────────┬─────┬─────┬────┬─────

│ 1995年 │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

│新增存差

│ 3805.60 │ 3950.40 │ 57.80 │ 1697.60 │

├─────────────┼─────┼─────┼────┼─────┤

│新增债券投资和新增外汇占款│ 3578.80 │ 3741.50 │3456.00 │ 4701.60 │

─────────────┴─────┴─────┴────┴─────

─────────────┬─────┬─────┬─────

│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

│新增存差

│ 5870.80 │ 9388.68 │ 6869.19 │

├─────────────┼─────┼─────┼─────┤

│新增债券投资和新增外汇占款│ 5457.70 │ 6644.01 │ 7026.87 │

第4篇:新增债券投资范文

不过,大多数债券虽然风险较小,但收益率较低,很难跑赢通胀,为资金保值。于是,一种旨在对抗通胀的债券应运而生――通胀挂钩债券。

对内地投资者和香港投资者来说,通胀挂钩债券还比较陌生,相关产品也不太受关注。其实,在成熟市场,通胀挂钩债券早已发展起来,在香港市场也已有9只通胀挂钩债券基金,汇丰银行近日又推出香港首只新兴市场通胀挂钩债券基金。

这次让我们走近通胀挂钩债券和通胀挂钩债券基金。

通胀挂钩债券:

对债券大家都不陌生,一般是投资到期后取回本金,到期时或定期收取一定的收益,票面利率有的是固定的,也有的是浮动的,浮动利率大多与银行拆息挂钩。

通胀挂钩债券则是一种比较特别的债券,最大特点是,本金与通胀挂钩,当消费物价指数(CPI)上升时,本金金额会定期调整,随通胀率上升。其票面利率虽是固定的,但由于利息是根据调整后的本金计算而得,所以当本金金额上升时,利息也随之上升。当持有到期时,可以收回经调整后的本金及利息。

由表中可见,在持续通胀的情况下,通胀挂钩债券本金根据通胀率调整后可避免被通胀蚕食,利息回报也比一般的债券高,不仅具有一般债券的防守性,更可以使资金保值。

不过,通胀挂钩债券的票面利率将比一般债券低,因为一般债券的票面利率已包含预期通胀因素,只不过预期通胀会与实际通胀有偏差,偏差越大,投资者收益被通胀蚕食得越多。而通胀挂钩债券的票面利率虽然低,但本金及利息将随着通胀增长,所以能抵抗通胀,带来更好的回报。

值得注意的是,在通缩的情况下,通胀挂钩债券的本金及利息将会随通胀率向下调整,投资回报可能低于一般债券,这也是投资风险所在。不过,有的债券会为投资者提供本金保障,即持有到期可收回原来的本金,而非向下调整的本金,受影响的主要是利息收入。

英国政府上世纪80年代推出的名为Inflation-linked Gilts(ILG)的通胀挂钩债券,其后在欧美等地迅速发展,美国和加拿大等先后推出Treasury Inflation―Protected Securities(TIPS)和Real ReturnBond(RRB)等同类型产品。目前多国央行均推出不同年期的通胀挂钩债券,美国的TIPS和英国的ILG最受投资者青睐。截至2007年底,全球通胀挂钩债券总市值超过1.5亿美元,在债券市场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要投资通胀挂钩债券,可以直接通过银行或证券公司购买,香港有机构提供服务,最低投资金额1万美元。在市场上购买债券,市场价格一般已反映对未来通胀走势的预期,可能会买在高位。

也可以开立海外证券账户,认购在美国或英国上市的通胀挂钩债券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如iShares LehmanTIPS Bond ETF、SPDR Barclays CapitalTIPS ETF等。

还可以投资通胀挂钩债券基金,市场上除了已有的主要投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基金可选择,近期又有了投资新兴市场的产品可挑选。

通胀挂钩债券基金:

目前香港市场上有9只通胀挂钩债券基金,主要投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债券。业内人士称,根据以往经验,在通胀期间,股票表现一般较为疲弱,而通胀挂钩债券在通胀期间的表现平均比传统债券优秀。

东方汇理欧元通胀挂钩债券基金主要投资欧元区债券,以贴近欧元区通胀指数债券的表现。2007年底时,总资产2.4亿欧元,持有债券比例为130.46%,其他为30.46%。6月12日资产净值113.97欧元。

景顺欧元通胀挂钩债券基金主要分散投资于欧元成员国发行的债券,以达到长期资本增值的目的。2008年3月底时,总资产1.59亿欧元,持有债券57.17%,其余为现金41.9%和股票0.92%,前5大投资品主要是法国和意大利债券。6月13日资产净值13.35欧元。

施罗德环球通胀连系债券基金主要投资于由各国政府、政府机构、超国家组织和公司发行的与通胀连系的债券,以达到资本增长和收益的目的。今年4月底时,总资产2.8亿欧元,持有债券91.96%,现金7.41%,其他0.63%。前5大投资品中有美国、法国政府债券和英国通胀挂钩债券。6月13日资产净值22.93欧元。

标准人寿欧元通胀挂钩债券基金的目标是提供较长期的实质回报,主要投资于以欧元计值的国家或公司发行的通胀挂钩债券,也可投资于传统政府债券、投资级企业债券及其他有息证券。今年5月底时,总资产2400万欧元。6月13日资产净值10.41欧元。

宏利环球美国抗通胀债券基金主要投资于美国通胀挂钩债券(U.S.TIPS),也可投资于美国政府、其人、机构或政府分支所发行或担保的其他类型的通胀指数、非通胀指数债券。6月13日资产净值1.12美元。

MFS全盛通胀调整债券基金也是主要投资于美国通胀挂钩债券,投资目标是总回报率超过通胀率。5月底时总资产为5696万美元,6月12日资产净值11.97美元。

百利达环球通胀挂钩债券基金,主要投资于由经合组织成员国发行的通胀挂钩债券。在2007年表现分别为16.56%。截至5月28日,资产中有92.45%债券和7.55%现金,主要投资了美国国债等。今年5月底时,总资产1.29亿欧元。6月12日资产净值108.43欧元。

PIMCO环球实质回报基金主要投资于美国及非美国的通胀指数定息证券。截至今年5月28日,总资产6.12亿欧元。去年底时持有债券97.93%,其他26.03%,现金-23.95%。前5大投资品主要是美国、法国和英国债券。6月13日资产净值12.29美元。

标准人寿环球SICAV通胀挂钩债券基金主要投资于国发行及企业发行的通胀挂钩债券,也投资于世界各地发行的传统政府债券、投资级公司债券和其他证券。截至今年5月底,总资产3522万美元。去年底时持有债券97.93%,其他26.03%,现金-23.95%,前5大投资品主要是美国、法国和英国债券。6月13日资产净值11.15美元。

新兴市场基金:

通胀虽已成为全球的经济问题,但汇丰环球宏观经济报告预测,成熟市场2008年的通胀率平均约2.7%,而新兴市场可达6.6%。虽然预计环球经济增长将放缓,但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持续强劲,

使得对各类产品的需求持续上升,包括对生产建设原材料和生活必需品,从而带动通胀率更高,再加上货币升值的潜力,当地的通胀挂钩债券可看高一线。

一直以来,新兴市场为吸引外资,多以发行外币债券为主,本地货币债券较少,其中通胀挂钩债券在大部分新兴国家均处于起步阶段,占整体本地货币债券的发行量不足10%。然而,经济发展,本地投资者对多元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加上外国投资者对新兴市场货币的兴趣不断增加,所以多个新兴市场已陆续推出以本地货币结算的通胀挂钩债券,使得新兴市场的通胀挂钩债券实质市场规模在2007年底达到了2300亿美元。

由于预计新兴市场的通胀率比成熟市场高,使得通胀挂钩债券的收益相对也高一些,不过,新兴市场的投资风险也较高。

首先是货币汇兑风险。投资新兴市场债券,用的是当地货币计价。由2002年底至今,新兴市场货币兑美元已升值近30%,虽然预计升值趋势还将延续,投资其债券自然可搭顺风车,但如果遇上货币贬值,投资效果必将大打折扣。

其次,当某国的投资评级改变,通胀挂钩债券也会受到影响。较早前,评级机构调高巴西的信贷投资评级,刺激巴西债券大幅升值。如果评级机构降低评级,债券的价格也会随之下跌。

由于看中新兴市场的高增长、高通胀、高货币升值潜力,汇丰环球资产管理近日推出香港首只新兴市场通胀挂钩债券基金,发售至6月20日。

第5篇:新增债券投资范文

保险业出台新规

保监会资金运用部日前在成都举办内部高管培训会议,《关于增加保险机构债券投资品种的通知》在此期间公布,业内期待已久的保险资金投资无担保债细则出台。

通知明确,将增加地方政府债券投资,增加境内市场发行的中期票据投资以及大型国有企业在香港市场发行的债券、可转换债券等无担保债券。

对于无担保债券的投资细则,通知规定,投资无担保债券计入企业债券的余额,不得超过保险机构上季末总资产的15%;投资境内市场发行人为中央发行企业的、具有AA级或相当于AAA级长期信用级别的同一期单一品种无担保债券的份额,不得超过该期单品种发行额的20%,且余额不得超过上季末总资产的5%;大型国有企业在香港市场发行国际公认信用评级A级或相当于A级的无担保债券不得超过该期单品种发行额的5%,且余额不得超过上季末总资产的1%;投资同一企业发行的有担保企业债和无担保债的余额,合计不得超过该保险机构上季末总资产的10%,且不得超过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资产的20%。

对于地方债的投资比例,通知明确,参照《保险机构投资者债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第八条规定,即可以自主确定投资总比例和单项比例。

此前,保险机构在债市仅可投资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公司)债券及有关部门批准发行的其他债券,并不包括无担保债券。目前,国内各市场上由企业发行的无担保债券(信用债券)主要有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公司债、企业债、分离纯债(分离交易可转债的纯债部分)等,其中尤以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分离债等发行活跃。

提升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

目前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主要有国债、央票、政策性金融债、金融机构次级债、股权投资、基础设施投资、企业(公司)债等。但企业(公司)债仅限于有担保的债券。这样的监管规定虽然降低了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但对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带来不良影。保险公司可以投资中票和无担保企业债券将为保险公司带来以下好处:

(1)提升投资收益率。中票收益率高于国债收益率大约45个BP(考虑到所得税因素后)。目前无担保债券主要为AAA级别,其与有担保债券的收益率差别不大。以中国人寿为例,目前其企业债规模740亿元左右,而按照总资产比例15%计算上限为1400亿元左右,因此还有大概700亿元左右规模可以增加,假设由国债转为中票,则可至少提升长期投资回报率3.5个BP左右。未来若长期企业债的发行量增加,则投资回报率还将进一步提升。

(2)扩大配置范围。目前中票的存量大约有2000亿元,预计今年将新增4000亿元左右规模。企业债存量为6000亿元左右,预计今年可新增2000亿元左右。预计,随着保险公司可投资中票、无担保企业债券政策的放开,中票和无担保企业债券的发行量将有一定提升,保险公司的债券配置选择将扩大。此外,保监会陆续出台政策拓宽保险公司投资债权投资计划、基础设施等,也将改善保险公司资产配置水平并提高收益率。

保险投资渠道有望扩大

近期市场传闻保险行业会出台利好政策,其中《保险资金债券投资计划设立指引》、《保险机构设立基础设施债权计划通知》等计划均有可能出台,自2006年开闸试点以来,试点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包括人保、人寿、泰康、太平洋已经发行了7笔基础设施领域的债权计划,而中国平安由于未能成为试点公司,只好采取信托方式间接进入基础设施。在当前形势下,扩大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特别是获准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已是大势所趋。区别于之前的投资基础设施的特事特批,新的指引出台后可能对于保险公司投资基础设施更加规范,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和保险公司可能规模扩大,扩大了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对保险公司构成利好。

税收优惠刺激保费收入增长

对于星期二中国太保盘中突然放量涨停,预计是同市场传闻上海可能将实行商业养老保险税收优惠有关,据称上海个人延税养老金试点取得进展,目前进展是保监局已与税务总局达成协议,试点可能很快就出台,但延税比例(占工资比例)及金额暂未确定。政策出台后可能先在上海试点2-3年,然后在全国推开。而从长远来看,由于保险公司保费驱动因素主要是追求收益,取得保障,以及避税,因此税收优惠将极大刺激保费增长,对寿险业构成利好,而太保在上海根基最深,其先后收购了长江养老、瑞福德健康险后将获取养老金牌照和健康险牌照,预计受益最大。

第6篇:新增债券投资范文

关键词:投资结构;直接投资;外汇储备;中美

中图分类号:F830.59;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2—0092—04

一、中国对美国投资的结构特征

根据美国财政部和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统计数据,中国自1978年开始对美国投资,当年投资价值为5百万美元股票。中国自2002年开始统计对美国的直接投资数据,当年的投资余额为3.85亿美元。到2009年中国对美国的投资总额已经达14640亿美元,占外国对美投资总额的12.2%,成为仅次于日本(15335亿美元)的世界第二大对美投资国。此时,中国对美国的投资结构呈现出以下特征:

1.直接投资增长缓慢,证券投资增长迅速

中国在美直接投资始于1981年设立的中国银行纽约分行。此后,投资开始缓慢增长。1994年福耀玻璃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800万美元在南卡罗来纳州建立工厂,1999年万向集团在伊利诺依州建立美国万向公司,2000年海尔集团的美国子公司海尔美国在南卡罗来纳州投资4000万美元建立生产基地,2004年联想集团收购IBM公司的Pc事业部。2008年时中国对美直接投资超过12亿美元,到2009年减至近8亿美元。而中国对美证券投资在1989年为2亿美元,1994年增加到182亿美元,2000年达到922亿美元后增长更为迅猛,不到10年时间里超过日本(2009年为12693亿美元)成为世界上对美证券投资额最大的国家,占世界对美证券投资总额的15,2%。到2009年中国已经是世界第六大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国,但对美巨额投资中直接投资的比例只占0.1%。该比例与新兴经济体的水平比较接近,但极大低于日本、西欧以及世界整体水平。

2.证券投资中股票投资增长缓慢,债务证券增长迅速

1984年中国对美债务证券投资仅为1百万美元,1989年达到2亿美元,1994年达到180亿美元,2000年达到908亿美元,到2009年时达到13863亿美元,占世界对美债务证券投资的18.8%。而同期中国对美国的股票投资增长相对缓慢。中国于2000年实施QDII制度,对美投资中股票持有上升,2006年股票投资38亿,2007年增到285亿,2008年达到995亿美元,2009年时对美股票投资市值为777亿美元(占世界对美股票投资的3.4%)。虽然股票投资绝对数增长较大,但在中国对美证券投资的比例最多只占到9.3%。1994年以来,中国对美证券投资近92%以上是债务证券投资,股票投资的比例非常小。该比例与新兴经济体的水平比较接近,但极大低于日本、西欧以及世界整体的水平。

3.债务证券投资中关国国债的比重持续下降,机构债的比重上升迅猛

1994年以来,中国对美债务证券投资中美国国债的比例持续下降,由96%降低到2008年6月末的48%,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美国国债持有比例又迅速提高,持有额达到9156亿美元,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外国投资者,与世界整体和其他经济体的形态基本一致。美国国债持有比例自2002年低于日本,到2009年时与新兴经济体和日本的持有比例基本相同。同期中国持有“两房”债券为主的美国机构债迅猛增加。1994年的持有额仅为5亿美元,2004年即达到1277亿美元,成为美国机构债最大的外国持有者。在中国对美债务证券投资中的比重由1994年不足3%提高到2002年的40%。2008年前新兴经济体对美债务证券投资中美国机构债的比例一直高于中国,有的年份甚至高出10个百分点。2007年6月到2008年6月即次贷危机初露端倪的一年里,各经济体对美国国债和机构债投资出现变化。新兴经济体整体增持美国国债1572亿美元,但是仅增持美国机构债78亿美元;西欧国家增持美国国债161亿美元,而仅增持美国机构债10亿美元;日本增持美国国债54亿美元,同时增持机构债400亿美元。同年,中国增持美国国债近578亿美元,机构债增持1564亿美元,使机构债在中国对美债务证券投资中几乎占到一半,即使之后逐步减持,到2009年6月末,中国持有美国机构债4543亿美元,与其他经济体相比仍然是最高的。此外,中国对美的债务证券投资中,收益率比较高的公司债的投资比例相对于其他经济体是最低的。

二、美国对华投资的结构特征

美国于1979年开始在我国进行直接投资,到1982年时,美国对华直接投资额为4900万美元。美国财政部从1994年开始有对华证券投资的记录,当年余额为20.85亿美元。到2009年,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存量分别达到494亿美元和1023亿美元,对华投资总额达到1517亿美元,占美国全部对外投资的1.6%。美国对中国的投资结构呈现以下特征:

1.证券投资在波动中增加

自上世纪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进入新一轮发展高潮以来,美国也加大了对海外投资的步伐。在此期间,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增速远超过美国对外投资的增长幅度。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大致经历了两个高潮,一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所带动;二是在200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几年,由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投资快速增长所带动。2008年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投资规模较上年大幅度增长达到594亿美元,占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总额比重的14.5%。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程度有限,美国对华投资几乎完全是直接投资。之后,随着我国金融开放度的逐步扩大,美国对华的证券投资逐步增加,自2005年开始增长幅度较大,证券投资在对华投资总量中的比重逐步上升,与世界整体和其他经济体的形态更加接近。

2.美国对华证券投资中股票投资逐步成为主导

美国投资者对中国的证券投资主要分为国外证券市场投资与国内证券市场投资两大类。美国投资者对境外中国证券的投资主要涉及在中国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发行的股票与中国政府、金融机构或公司企业在国际债券市场发行的债务证券。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大陆境内的证券投资是指美国投资者购买中国公司与政府在中国境内发行的股票和债券,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投资于境内上市外资股,即B股;二是合格境外投资者(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以下简称QFII)购买的A股;三是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于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国债、企业债券和可转让债券、金融债务。随着中国股票市场B股市场的发展和实行证券投资的QFII制度,以及中国公司境外上市的增加,美国对华股票投资增长迅猛,其市值从1994年的9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009年的1016亿美元,在对华证券投资中的比重也由43%升至99%,高于世界整体及其他经济体的水平。

三、中美相互投资结构形成原因分析

1.中国对美投资结构形成原因分析

首先,英国经济学家Cantwell et a1.(1990)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显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理分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一般遵循以下发展顺序:周边国家一其他发展中国家一发达国家。中国近些年的对外直接投资地理分布也基本符合这一顺序。其次,国际投资选择的信息摩擦理论显示,直接投资的信息密度与信息摩擦度既定情况下,投资方向由投资主体的性质所决定。Itay and Razin(2005)在信息经济学框架下建立模型解释信息不对称下国际投资的选择问题,提出在国际投资选择中存在着管理效率与流动性之间的替代关系。研究显示,由于涉及所有权与管理责任的转移,需要与东道国频繁的互动并对运行其中的东道国市场有透彻了解,直接投资的信息密度最大,而一旦获得资产,直接所有权又使资产的流动性降低;由于资产再出售时的“柠檬”问题,直接投资的沉没成本或清算成本很高,也由此对信息摩擦更为敏感。在均衡状态下,具有较高预期流动性需要的投资者受低价格冲击的可能性大于管理效率的冲击,会选择成为组合投资者,而具有较低预期流动性需要的投资者则选择成为直接投资者。因此,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经常是预期流动性需要低的大型金融资源丰厚的跨国公司,而组合投资者总体上是对流动性冲击比较脆弱的投资者。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国之一,但对美投资中直接投资的比例非常低。从中国企业方面看,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主创新的技术竞争优势、存在企业体制障碍、企业管理系统和方法落后、当地化运作水平低等;从美国方面看,市场准入限制与商业行为政治化倾向也构成中国企业进入美国的障碍。中国对美国的投资主要是外汇储备投资,其安全性与流动性要求高,在流动性与管理效率或收益性的选择中,需要以流动性或安全性优先,难以进行直接投资。日本、新兴经济体的外汇储备量也非常大,也是以官方机构对美投资为主导,因而其证券投资的比例也都相当高。

由于中国对美的投资主要是官方的外汇储备投资,因而其证券投资构成也同样受流动性冲击预期的影响,要选择流动性强但收益相对较低的证券,也就是选择信息密集度进而信息摩擦比较小的证券。Porteset a1.(2001)的研究发现,标准化程度更高的金融产品如美国国债的信息密集度较低,信息摩擦的影响比股票或公司债券小,美国机构债也具有类似特征。尤其是近些年来,美国股票市场与公司债券市场的发行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股票市场中,美国本土非金融公司的股票净发行常年为负值,外国公司股票发行大量增加,1994—2009年外国公司在美国发行股票的市值由6268亿美元、占市值的近10%增长到39774亿美元,占市值的20%;在公司债券市场中,同期美国非金融性公司发行债券的余额占比由49%降低到36%,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商ABS发行的各种资产支持证券余额由19%提高到27%,2007年最高达到34%,外国公司发行也占相当的比例。发行主体结构的变化使美国股票和公司债券的信息密度进一步提高,因此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美国国债和规模庞大且发行主体相对单一的美国机构债,往往是对流动性冲击和信息密集度敏感的外国投资者的主要选择,世界各国官方机构对美证券投资的结构也证实了这一点。各国官方机构对美的证券投资中,比重最大的是美国国债,其次是以两房债券为主导的美国机构债,而公司股票与公司债券的比重都非常低,与中国对美证券投资的结构非常相似。而西欧国家的外汇储备低得多,对美投资的主体主要是私营机构,因而其对美证券投资结构明显与外汇储备规模庞大的经济体差别很大。

2.美国对中国投资结构形成原因分析

第7篇:新增债券投资范文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 债券账户 非法人投资者

2012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继续快速发展,机构投资者数量不断增加,市场交投活跃,各类型机构投资者债券持有量稳步增长,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表现出不同的风险偏好,投资者持有结构逐步调整。

投资者规模进一步扩大

2012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登记新发债券2666只,发行量共计77575亿元,同比增长18.43%。

(一)认购主体结构变化不大,基金等非法人机构认购量增加

(二)市场机构风险偏好呈现结构化差异

从一级市场投资主体认购的债券结构来看,商业银行主要认购地方政府债、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风险偏好较低;基金等非法人机构主要认购企业债、中期票据以及商业银行债;证券公司则仅偏好企业债和中期票据;保险机构倾向于在一级市场配置商业银行债。总体来说,非银行类机构和非法人机构更偏好高收益高风险的券种。

(三)企业债认购最为踊跃

从各券种的投标认购情况看,2012年通过公开招标发行的1000亿元企业债认购最踊跃,认购数量为8456.65亿元,认购倍数达到8.45。其次是1.76万亿元的政策性银行债,认购倍数为1.88。相对来说,财政部的地方政府债券认购倍数较低,为1.53。

债券交易市场交投活跃

2012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累计成交金额达到75.20万亿元,同比增长18.16%。从交易结构来看,基金等非法人机构继续保持最大净买入地位,城市商业银行总体交易量最大,政策性银行债、中期票据和国债的市场交易量排名居前,信用类债券交易占比逐渐提升而且流动性较好。

(一)非法人机构为最大买家,城商行、证券公司净卖出最多

1.城市商业银行仍为交易量最大的机构

2012年,城市商业银行累计现券交易金额40.2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占全市场交易量比例高达26.7%,继续保持交易量排名第一。交易量排名第二、三位的是证券公司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交易金额分别为28.9和23.3万亿元,市场占比16.2%和14.7%。

2.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交易增量最大

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全年债券交易量为19.1万亿元,规模较2011年大幅提升了8.28万亿元,规模增量最大。而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交易规模则同比下降了44.9%和34.6%。在整体交易规模较小的机构中,村镇银行逐步加入现券交易市场,交易规模由2011年的仅4.3亿元跃升至219.2亿元,同比增幅达到4997.7%;非银行金融机构交易规模同比上升了120.2%,非法人机构和境外投资者交易规模同比增幅均为57.8%。

3.证券公司和外资银行继续保持高活跃度

证券公司债券交易量同比大幅提高了40.2%,外资银行交易量同比仅提高了5%,但以交易量与持有量比重考察,证券公司和外资银行全年交易换手分别约为182次和63次,依然是最为活跃的机构。而保险机构全年换手仅为0.23次,继续秉承买入持有风格。

4.商业银行交易集中于低风险品种

商业银行交易仍主要集中于政府及准政府信用品种,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交易占比上升,中期票据占比变化不大,但也已经成为重要的交易品种。

政策性银行在国债和央行票据上的交易发生结构性变化,交易量占比前者提升了12个百分点为22.7%,而后者则降低了23.5个百分点至8.0%,其在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的占比均有所上升,分别为35.2%和12.3%。

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政策性金融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上的交易占其交易总量的34.6%、17.7%和15.2%,国债和央行票据占比同比分别下降8.8个和5.9个百分点至7.7%和9.3%。

城市商业银行在政策性金融债、国债和中期票据上的交易占其交易总量的32.1%、16.5%和15.0%,央行票据占比降至13.2%,企业债占比升至9.9%。

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交易分布较为平均,政策性金融债和中期票据交易量占比分别为24.3%和21.7%,央行票据、国债、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占比均在10%左右。

村镇银行58.6%的交易量集中于企业债,中期票据和政策性金融债占比27.2%和8.2%。

6.交易标的券种向信用债分散

2012年,从交易券种来看,市场成交排名前三位的券种为政策性金融债、中期票据和国债,成交量分别为43.5万亿元、27.9万亿元和18.5万亿元,市场占比分别为28.9%、18.5%和12.3%。由于央行票据停发导致其存量下降,央行票据交易也进一步萎缩,全年成交仅16.4万亿元,同比下降31.2%,市场占比也下滑到10.9%;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等信用品种交易占比进一步上升,成交量分别为18.0万亿元和15.7万亿元,市场占比提高到12.0%和10.4%。其他存量较小的资产支持证券、外国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等交易量很小。

(一)各类机构仓位变化加减互现

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存量增长2.56万亿元的情况下,各类机构仓位变化灵活,加减互现(见表2)。

1.特殊结算成员大幅减持

2012年末,主要构成为政策性银行的特殊结算成员债券持有量为1.75万亿元,当年大幅减持3185亿元,同比减少15.41%。

2.商业银行继续加仓且增速恢复

除农村合作银行外,所有银行类金融机构均表现为债券增持:全国性商业银行债券持有量最大,为13.73万亿元,增长9.50%,占同期债券净增量由2011年的17.59%上升至46.62%;农村商业银行持有余额为7198.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8.98%;信用社持有余额为5522.2亿元,增幅为3.83%;农村合作银行债券持有量从2011年末的680.9亿元减少到630.2亿元,同比下降7.45%,是唯一一个减持债券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其他类商业银行尽管总体债券持有量仅有170.2亿元,但同比增幅较高,达到18.49%。

3.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表现各异

保险机构持有余额为2.23万亿元,同比增长7.54%。证券公司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余额分别为1860.5亿元和865.4亿元,同比降幅分别为8.57%和4.03%。

4.基金等非法人机构和境外投资者大幅增持

机构投资者行为特点

(一)市场总体交投两旺

2012年,我国货币政策仍保持相对宽松,银行间市场在流动性总体充裕的背景下,整体保持波动平衡格局,市场机构债券配置需求均有所提升,总体上交投两旺。股票市场的低迷局面使得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参与债券市场力度加大。境外投资者、基金等非法人机构等新的市场主体不断介入债券市场,活跃了市场交易。

全年市场活跃度走势受宏观事件和预期变化影响明显。年初受山东海龙短融评级下调事件影响,信用类债券配置需求减弱;4-7月间随着降准降息的预期和实现,各机构纷纷加大债券配置力度,引发债券价格持续上涨;年末,经济数据的好转和股市的回升令证券公司等交易类机构产生债券价格下行预期,债券整体需求下降,市场利率水平中枢回升至高位。

(二)信用类债券投资结构占比继续提升

2012年信用类债券市场的发展创新持续推进:企业债券审批程序简化,相关风险防范管理办法出台;银行间市场AA级以上发行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发行额度互不占用;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重新开闸;等等。这些发展措施带来的是2012年信用类债券的供给量大幅上升,并已经成为社会融资总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央行票据的停发又使得国家信用类债券的总量下降。因此无论从主动配置还是被动调整看来,各市场机构交易投资券种均呈现向企业信用类债转移的趋势,企业信用类债券总体交易占比持续上升。

(三)不同类型金融机构风险偏好差异明显

2012年,市场交易资金结构和主体偏好也在不断变化。全国性商业银行作为银行间市场最大的资金供给方,受到年中人民银行降准和减息从而释放资金的影响,对国债等利率债券资产配置力度加大;而保险机构由于开展同业业务对利率债券资产有替代效应,开始减配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利率债券资产,增加对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信用类债券的投资;基金、理财产品和信托计划等非法人机构规模不断扩大,这部分资金的投资风格更倾向于高风险高收益信用类债券;获批进入银行间市场的境外投资者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成为其优先配置的对象。

第8篇:新增债券投资范文

与“全民炒股”的权益类投资的深入人心相比,这一群体是资本市场上更为小众的参与者—专注于对债券、分级基金A类资产、新股申购等相对低风险的投资产品。

说其“小众”,是因为债券市场的直接参与者人数少。国内固定收益主要以机构投资者参与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参与者从数量上远逊于股票市场。

但是大象无形,债券市场的市值连年扩大。2012年年底,国内债券市场的市值为23.7万亿元,超过了股票市场的22万亿元。虽然参与者数量不多,但是个人投资者中认知度更高的债券基金、银行理财等理财产品背后,主要由这部分人群运筹帷幄。尚未真正公众化的债券领域中,直接参与者正乐在其中,等待固定收益行业盛夏的到来。

“以前表内业务是存款来源和贷款应用,现在则是银行理财提供资金,资金的一边是各种通道,包括信托、券商资管、公募基金等机构来发行产品,另一边是发行债券和票据的主体即各种需要融资的企业。这个主体的规模非常大,每年的增量至少在2万亿元,目前总体规模在10万亿左右。”中国市场第一代债券投资人、乐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乐瑞”)董事长唐毅亭说,“从这个意义上看,老百姓买银行理财产品是在间接地参与债券市场,而金融脱媒化的潮流会进一步导致银行理财、债券业务的大发展。我觉得债券业务的夏天快来了。”

把握大势

每周一和周三早上,杨爱斌都是从探讨宏观环境变化的例会开始一天的工作。

杨是中国债券市场元老级人物。从事债券投资13年,曾经是华夏基金固定收益部的灵魂,历任华夏基金总经理助理、固定收益总监。2011年年底,杨爱斌离开华夏基金,创办了鹏扬投资管理公司,继续专注于固定收益投资。

例会从每天早上8点30分开始,有时要开到10点才结束。鹏扬的投研团队成员为9人,包括交易员和从事宏观研究、信用分析、可转债、量化风险控制的研究人 员。

“债券市场的走势与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直接相关。因此,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经济环境来进行宏观投资策略调整。研究宏观大势是债券投资十分关键的内容。”杨爱斌说。

杨爱斌最早的债券从业经验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末在平安保险的任职。如今,在经历了多轮利率涨跌、政策松紧轮回后,杨爱斌坦言,债券投资者追求的就是“把握节奏,走在曲线之前”。

2002年4季度时,市场上弥漫着通缩预期,债券利率很低。然而,从国家信贷快速增加、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的经济数据中,杨爱斌判断中国经济会出现一轮复苏,应当进行战略性地债券减持。

然后理性的判断碰上了一场突袭的非典。200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环境继续向下,利率又创新低。

幸好,非典并未持续很长时间,又逢政府换届、国内投资力度加强,到2003年下半年经济已经出现过热迹象。这时中央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导致2003年下半年债券市场暴跌。由于2002年年底已经开始减持债券,杨爱斌和他的团队避免了这次风险。

2004年初,从经济表象上看,继续通胀,继续提高准备金率,继续过热。是年1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竟然超过了50%。“看到这个数据,当时我们都吓傻了。我们判断债券市场可能会进入加息周期。所以在一季度前,我们仍不敢进入,主要以空仓和短期债券为主。”杨爱斌说。4月,宏观调控开始,市场中甚至传出要停止新增贷款的声音,杨爱斌的判断是:机会来了。2004年5月,财政部招标发行记账式四期国债367.5亿,当时负责保险资金资产配置工作的杨爱斌拿下该期国债140亿的份额,抄到债券市场的底部。

随着2005债券市场大牛市的到来,杨爱斌也迎来了事业的新起点。

2005年5月,杨爱斌加入华夏基金固定收益部。加入华夏基金后杨爱斌干的第一件事是大张旗鼓地买入企业债,正好赶上了企业债的最后一波行情。2005年10月,中国宏观经济市场发生大变革,汇率改革被重新提上日程。面对这一消息,当时大多数市场声音认为此举对债券市场是利多,对股票市场是利空。但是杨爱斌却持谨慎态度:汇率松动可能会导致更多热钱流入国内,进而促使通胀压力增大。因此杨爱斌开始逐步撤出债券投资,相应增加权益类资产如可转债的投 入。

市场印证了他的判断。2006年3月,通胀上升,M1增速远远超过M2增速。这时,杨爱斌对债券市场彻底看空,将所有债券空仓,久期缩到3个月以内。杨爱斌至今还记得,3月18日那天,华夏基金占据了市场抛盘50%的成交量。这样坚决的操作,甚至引起了华夏基金风控部的注意,特意来询问他大幅抛售债券的原因。

“利率高低、政策松紧,是一个轮动的过程。如果把握准了节奏,每一轮都是能挣钱的。”杨爱斌说。从债券市场大方向的把握上,杨爱斌鲜少失误,以有记录的业绩来看,华夏债券基金从2005年到2008年都保持着10%左右的收益率。

但是也会有错判的时候。杨爱斌的错判,通常都发生在那些在债券基金中占据仓位更少的股票投资上—比如2009年7、8月间,坊间对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信贷扩张的声音反对强烈,杨爱斌虽有所警惕,开始撤出权益类投资,但是速度却有些迟缓。

走在曲线前

如今,杨爱斌这样讲述他当前的投资策略:“从久期看,目前国内处在通胀从低到高的过程中,因此我们回避长期债券,偏向3年左右的中短期债券;从信用角度看,我们的判断是中国经济这一轮回升并非是实质性的而是靠借债来实现的,根基并不稳定。这也导致企业极有可能无法承担未来的融资成本进而产生信用风险,因此我们偏向选择资质较高的债券品种。”

决策是否准确最终需要交给市场验证,但是背后所倚重的逻辑线条,在学院派的债券市场投资者中却是一脉相承的—即通过经济现象判断未来发展趋势,进而转化为合适的操作策略。

宏观经济研究对于这些机构投资者来说,是寻找大方向决战债券市场的关键武器,杨爱斌的偶像们—比如索罗斯、鲍尔森、雷·达里奥(Ray Dalio)都成名于宏观对冲上的出色表现。

雷·达里奥管理着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桥水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s),他曾经在2007年时预测了美国后来的次贷危机。

“债券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都是机构,当你在买入时就意味着有其他机构在卖出,这是一个互相博弈的过程。怎么样才能做到比别人更牛?归根结底比拼的是大家对宏观大势的判断。所以,要找到领先指标,要‘走在曲线之前’。”杨爱斌称。

雷·达里奥也是乐瑞董事长唐毅亭的偶像。唐毅亭已在固定收益市场浸淫18年。2011年成立乐瑞之前,唐毅亭历任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债券投资负责人和安信证券总裁助理,负责主持资产管理部和债券业务部工作。

在债券市场摸爬滚打多年后,唐毅亭也形成了自己分析宏观策略的框架。乐瑞内部有一个自主研发的宏观策略研究系统,它的操作界面类似于万得等金融数据终端,通过宏观数据、货币政策、资金面分析的模块化展示,最终为大类资产配置决策的做出提供支持。

“宏观策略框架包含了程序化后的世界各大经济体数据,并按照我们既定的逻辑展现。”唐毅亭说,“举例来说,进出口增速是衡量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历史数据研究,我们发现人民币的有效汇率和OECD国家固定增速增长这两个因素与进出口增速走势高度拟合,并且能够提前三个月做出反应,因此这两个因素将会成为我们考量进出口增速的风向标。”每三个月,唐毅亭都会和团队成员一起,对着系统里的各项指标开会分析,最终形成大类资产配置决策。之后每一个月,团队会回顾并根据市场变化对配置决策进行微调。

个券挑选

“与大多数至下而上的权益类投资不一样,固定收益的投资更多是偏向至上而下的分析,凭借对宏观的深刻理解决定大类资产配置,然后再从微观层面进行个券的选择。”前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负责人、连续多年获得新财富固定收益最佳分析师的徐小庆表示,“但是随着债券市场广度的扩大,微观层面的个券选择也成为收益贡献上很重要的倚重点。市场上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也更加多元化,有些投资者并不擅长分析宏观,而是注重个券的投资机会。”

2008年以前,债券市场中以利率债为主,信用债还未形成发展态势,债券投资的风格仍然主要依靠大类资产配置和转换。2008年以后,信用债开始快速发展,直到今日,信用债在整个债券市场存量的比重已达25%,成为债券市场重要组成之一。

信用债个券之间差异很大,如何从具体的信用债中选出资质好、收益率高的债券,是固定收益投资最具实操意义的工作之一。

“信用债有外部评级,但是我们不信,很少真正采纳。这些年来出问题的债券,比如山东海龙、超日太阳,哪个外部评级不好?我们有自己的个券内部评价体系,以便对信用债进行筛选。”唐毅亭说。

“市场上垃圾债太多了。在超日太阳2011年年报出来之后,我们的内部评级就已经根据其财务数据将它评为CCC垃圾级,这样的个券我们不会碰。”唐毅亭表示,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通过个券分析规避信用风险了。

在乐瑞,投研人员和交易人员们在一个没有区隔的大开间里办公,大多数时候,他们都在安静地做着研究分析,在聊天工具上进行交易沟通,但是一旦交易指令,开放的办公环境就会为他们的沟通提供便利,“只要喊一嗓子都能听见”。

通常的交易流程是,投资总监给出指令,例如“我要一个长期的、高票息的城投债”,交易员便迅速反应开始在市场上询价,并及时反馈市场上该类债券的发行情况,寻找到可以交易的具体个券,而研究员继而根据交易员报告的情况,在内部评级系统上确认资质,最终确认是否要进行交易。

在杨爱斌的鹏扬投资管理公司,投研人员电脑屏幕上最常出现的就是企业财报和债券招募说明书。“很多人觉得债券研究只是纯数学、公式、模型,但实际上这个过程是非常综合的。你要了解企业财务状况、行业特征和周期,甚至一个区域的经济政策、资源禀赋等等,才能对债券的信用等级做出正确判断。”

“所以我总开玩笑地说,玩债券的最好是学政治经济学的,因为无论是宏观分析还是个券信用研究,到最后还是要考虑经济、政策、制度层面的东西。”杨爱斌说。

圈子文化

但是,债券投资者时常会碰到的状况是,因券源有限而抢不到券。“今天早上想抢一只券,但没有买到,晚了1秒钟。”杨爱斌说道。

中国债券市场分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占债券市场交易的95%以上,参与者均为机构投资者,不对个人投资者开放。与交易所市场不同,银行间场外市场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需要“交易之前先交朋友”。

“场外市场就像一个集市,每一笔买卖都是人与人谈判出来的。”杨爱斌说。因此建立人脉资源也是优秀债券投资者的重要技能。其中人脉资源既包括债券承销商—可以保证在市场火热的时候拿到量,也包括各大机构的交易员—他们知道谁手上有券或愿意接手,以及在债券回购中提供融资的资金拆借方 等。

交易员的日常工作就是挂在路透RM(Reuters Messaging)或是MSN、QQ等工具上进行询价和交易沟通工作,一笔买卖从早上开始谈到成交、结算、清算完成常常需要耗费交易员一天的时间。在路透RM上,债券交易员总户数大约在1万户左右,为自家机构询价谈判,各司其职。大多数交易员之间即便素未谋面,也早已“神交已久”,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圈子。

机构大佬们也有自己的现实版圈子。杨爱斌、唐毅亭、徐小庆都是北京的固定收益投资圈子成员,他们大约每个月会聚会一次,交流对政策经济的判断。 “固定收益的买方卖方之间,有很多共同利益;而且大小机构互补性又很强,银行可能偏向做国债和金融债,小机构可能更多地做垃圾债和信用债,大家互通有无很有必要。”唐毅亭说。

中诚信资讯副总裁郇公弟这样评价固定收益投资者的特色:“平和、儒雅、老谋深算。”

这种概括与债券市场本身的交易特色有直接关系。债券市场总体来说交易不频繁,以乐瑞管理的70亿资产量和低风险投资风格来看,通常一天的交易不超过10笔,而像中信证券或是农业银行这样的固定收益大机构,每天的交易约在300笔至800笔,即便如此,热火朝天的报价和分秒必争的建仓也鲜少出现。

与此同时,债券市场价格波动区间小,一年中大波行情出现的机会不多,一笔交易的盈利空间也不大,这更需要参与者们有独具慧眼的洞察力,提前预知时机,敏感把握住机会,获得超额收益。

不过,虽然投资品种都是低风险产品,但是通过各种操作手段,可以为这类低风险投资加上杠杆,增加风险收益。在债券投资手法中,最常见的即为债券回 购。

通俗来讲,债券正回购就是投资者用持有的债券进行抵押,不同债券按照不同折算率折算成标准券,从市场中融入资金。通过重复质押,投资者最终可以获得多倍杠杆。这种操作手法在杨爱斌和唐毅亭的产品中都有所涉及。但是通常,机构的风险意识会比较强,杠杆通常不超过3倍,在质押品种的选择上也更为保守。因为一旦债券市场环境恶化,高杠杆的债券正回购很容易产生巨大风险。徐小庆说:“拆卸杠杆是一门学问。需要投资人在判断市场有机会的时候加杠杆,市场有风险的时候降杠杆。”

老谋深算还体现在对套利机会的挖掘上。在债券市场中,偶尔会出现同一产品在不同场所、不同时间段的差价,套利空间由此出现。常见的套利手段有可转债回售套利(如新钢转债)、债券避税套利(如庞大债)等。

其中债券避税套利,是机构和个人都在参与的游戏,这个游戏建立在一个背景信息下:企业每年的付息日,如果个人持有债券,需要交纳20%的利息税;但机构账户是免税的。

债券流动性较差,为了规避付息,许多个人投资者都会在债券付息前将债券卖掉,企业付完息之后再买回来。这样就形成了债券低估的洼地。对于机构来说,这正好形成了套利的好机会,他们可以在付息前买入债券,付息后再卖出。但是,如果个人投资者提前布局,就可以在付息前坐等机构账户抬轿,然后获利离 场。

第9篇:新增债券投资范文

亚洲高息债券的特点

亚洲高息债券发行规模创历史纪录。高息债券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发行者都以欧美市场为主导,亚洲(除日本)的高息债券市场规模仍较小,但近年来转趋活跃,发行量及交易量均大幅增长。今年截至2013年5月10日,亚洲市场(除日本)已发行52笔G3(美元、欧元、日元)货币的企业高息债券,总额高达187.7亿美元,占已发行的企业债券总额一半以上,超过了2010年全年187亿美元的历史纪录,而同期通过IPO进行股权融资的规模仅为52.43亿美元。债务资本市场(DCM)对银行收入的贡献已超越股权资本市场(ECM)的趋势得以延续。

发债主体以中国中型房地产企业为主。最近一年,一方面,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二三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当地的中型房地产企业在土地规划及开发上有大量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在限购令、“国五条”等一系列宏观政策的调控下,房地产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不断缩窄而且困难重重,融资成本日趋上升。这些因素促使企业通过在离岸市场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利用借贷成本的不断下降帮助改善企业的债务结构。预计低息环境下有能力的企业赴海外融资的趋势将会常态化。

高息点心债获投资者追捧。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离岸人民币高息债券(高息点心债)受到投资者追捧。据市场了解,近期认购高息点心债的投资者主要来自于私人银行客户和基金公司。较高的票面息率以及汇率上升带来的综合回报对投资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发行量及投资需求增长的原因

全球低息环境持续,量化宽松规模迈向新高。迈入2013年5月,全球经济增长依旧反复。欧元区屡创新高的失业率和逐渐下降的通胀,令欧洲央行在5月2日将基准利率降低25个基点至0.5%的历史低位。欧央行行长德拉吉甚至表示欧洲央行已经为存款负利率做好技术上的准备。而美国多项宏观经济数据也显示增长动力有所减弱,美联储在5月1日结束的议息会议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的低水平。为推动实体经济复苏,各主要经济体的央行均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继续每月购买850亿美元的国债及抵押支持债券(MBS)。而日本面对长久的通货紧缩,近期央行更是大力扩充量化宽松规模,并决定自2014年起实施每月“无限期”国债计划,显示量化宽松规模正迈向新高,市场资金流动性充裕。市场普遍预计2014年底前加息的可能性极低,低利率环境仍将持续,有资金需求的企业纷纷借助目前低息环境以低成本融资,改善债务结构。

亚洲股市融资环境低迷。今年第一季度全球首轮公开募股(IPO)融资规模同比增长18%,达200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表现强劲,同比增长44%达89.1亿美元。然而亚洲股市却表现低迷,成为下跌最严重的地区,第一季度IPO融资规模仅为28.8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了59%。对企业来说,在整体融资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以低市盈率(P/E)上市无疑是在贱卖资产,所以很多企业转为利用债券市场进行融资。

从投资需求看,亚洲高息债券回报率良好。高息债券基金2012年平均投资回报达18%,个别基金甚至有30%以上的回报。今年低息格局不变,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在全球范围寻找高回报的资产,对高息债券的需求将继续保持旺盛。最新数据显示,第一季度高息债券继续成为平均回报率最高的债券类型。由此可见,从宏观经济环境、债券供应和需求三方面,都支持高息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

短期亚洲高息债券市场

热度继续高涨

亚洲市场保持较好经济基本面。全球经济前景已有所好转,亚洲市场的经济增速及前景优于美国、欧盟及日本,保持着较好的经济基本面。据IMF在最新公布的经济展望中预测,亚洲2013年的经济将增长5.7%,并将引领2013年全球经济复苏。此外,发达经济体的宽松货币政策激发了亚洲的良好内需并带来强劲的资本流入,是支持亚洲稳定增长预期的主要因素。预计在宏观经济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基金持续流入新兴市场尤其是高息债券市场的趋势不变。

亚洲高息债券相对较高的收益率拉动投资者需求。近期美国和欧洲高息债券的收益率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和其他地区的比较优势下降,其收益率由过去10%或以上降到最近普遍处于6%以下。而亚洲地区虽然也有所调整,但大部分收益率位于6%或以上。为追求更高的回报,投资者将会把目光集中在能提供更高收益率的亚洲地区,对该类型债券的需求保持强劲。

低违约率为高息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提供正面支持。穆迪根据其信用转换模型(CTM)预测,若高息债券利差基本保持稳定,同时亚太区(除日本)的GDP加权平均失业率与2012年的4.5%相近,则2013年亚太区(除日本)企业高息债券违约率将会维持在2%左右的较低水平。由于高息债券易受到个别企业信用风险事件的影响令市场产生大幅波动,低违约率的态势为高息债券的稳步发展提供正面支持。

中长期市场波动的风险

不容忽视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