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耕文化艺术范文

农耕文化艺术精选(九篇)

农耕文化艺术

第1篇:农耕文化艺术范文

关键词: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化;快速发展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1)-10-0139-2

“十一五”以来,我国农机化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解决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解放农村劳动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为加强农机化快速发展首先应大力推进农机和农艺的融合,就如何加强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建设农业现代化,促进我国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我谈一些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1 从定义上认识、理解

首先,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指运用先进实用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与继承优良传统技术相适应,能减轻农忙劳动紧张和劳动强度。

我国从1978年开始至今,正在形成一条适应于中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农艺是指农业生产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主要是代代相传的实践经验,没有太大的科学规范,有较大的随意性和可变性,讲究的是灵活和适应。

2 二者融合的必然性和迫切性

现代化农机技术和农艺技术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着积极地作用。今年四月份,在山东省潍坊市召开了全国“主要农作物农机农艺技术融合研讨会”,该会议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和农机化管理司共同举办。在会上主要领导就两者之间的融合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做了重要指示,旨在研究建立我国主要农作物在收获、播种中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发展的联合机制。现阶段,我国农机化发展还处于中级阶段,许多方面仍存在比较明显的薄弱环节,与发达国家的机械化程度相差甚远,拿全国范围的农机化作业程度来说:水稻插秧机械不到17%,玉米机械收获不到17%,油菜机播为10.4%,机收水平仅为8.8%,特别是花生、马铃薯、甘蔗、棉花等作物机械的装备暂时还处于研究示范阶段,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机械耕作,造成这些农作物机械化耕作发展缓慢的原因不少,其中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密是制约农机化发展一个重要因素,这些经济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问题如不尽快解决,不仅制约农机化全面协调发展,也将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加强农机技术农艺操作融合,对推动农机化快速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水平差距,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加快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保护性耕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十二五”期间,粮食需求量还很迫切,为了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和农副产品机械化生产,必须加快农机新技术应用和科学化农业新品种。高科技农机是先进适用农艺技术的实践者,农艺技术要实现准确化、大规模、高速度的推广,首要任务是与农机化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根据资料显示国外的很多实情表明,只有农机农艺之间相互融合,互帮互助,齐心协力,才是现代化农业的追求目标和努力方向。当前正值“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国农机化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到了关键时期,它们的有机融合,不仅关系着关键环节农业机械化的突破,同时对提高现有机械化作业技术水平至关重要。特别在农机装备机构优化和科技提高中,发挥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骨干作用。

3 制约其发展的若干因素

3.1 传统与现实制约了农机农艺的融合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分布复杂,许多地区的农艺技术:如耕作习惯、种植方式、机械规模都和当地的土壤、气候、机械力水平密不可分,它是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意义,上辈人流传下来的农耕技术不是一朝一夕或者单靠行政命令就能改变的。同时,我国人多地少普遍采用的是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样的现状更加突出传统的农耕方式是农民朋友的首选。很多的地区人多地少,为了满足高产需要,在种植上多种出“数行”庄稼来,就很可能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不按标准的机械行距去种植,如此方式就会给后继的农耕作业带来好多不便,同时又不一定能多增产,但让农民放弃“数行”的眼前利益,实在是很不容易做到的,要改变他们长期形成的种植习惯和栽培模式不是那么简单,这就需要基层农业工作者大量、费心、创造性的去开展工作。

3.2 各农业职能管理部门间的漠不关心

长期以来,农机和农艺虽都在为农业生产服务,却像在两股道上跑的车,各鸣各的号,各走各的路,甚至纠缠于谁服从谁的问题,各技术管理部门联系不够紧密,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3 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不完善

农机和农艺的联合研发机制尚未建立,没有形成相互适应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一些作物的栽培技巧、品种培育、耕作习惯等与目前农机作业的要求存在差异,农民耕种标准化程度偏低,思想意识差异大等。

4 努力方向

4.1 加快建设农机农艺融合的有效联系

农机农艺融合需要坚强的技术力量做后盾,需要从农作物的技术栽培、作物品种、机械耕作以及传统种植模式等许多方面入手去引导服务农民朋友,使他们认识传统耕作的局限性,纠正耕作中的偏见,走出误区迈出新步。加快推动二者技术融合,需要建立扎实稳定的长效工作机制,农业机械要为农艺技术做好服务,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引导主要农作物生产向轻简化、整体化、机械化种植模式迈进。同时农艺技术也要为农机耕作积极创造生产条件,在相互服务、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农机与农艺各自规范,共同促进,融为一体,为共同提高现代化农业生产服务。建立农机农艺广泛交流沟通的长效机制,坐下来共同研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制定作业项目规划,确定实施方案,实用新技术推广等方面,要将二者融合作为主要内容考虑,努力提高机械耕作的综合效益。农机部门在推广新机具中邀请农业、农技等部门技术人员参加,充分发挥各部门管理职能,形成互相支持、相互促进、紧密合作的关系,创造二者相互融合的良好氛围,定期进行切磋讨论,沟通联系,全面协调解决机械耕作中遇到的问题,农机推广人员和农技人员还要具备积极地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4.2 对于二者的融合要从简到繁

农机农艺融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如果单从二者本身去执行难度比较大,可以在具体操作中从简单的事情做起,找到突破口,在其他条件成熟时再推而广之。比如,充分发挥示范田项目建设的带领作用,让农民朋友亲眼看到,由于规范的农艺种植模式和农机耕作技术带来的农业增产和解放劳动力。同时示范种植后,我们推广增产农艺技术时,首先会考虑农机耕作能否实现,我们相信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工艺和种植模式更具有推广性。在实践中,比如为了能够解决玉米机械化收获问题,假如采用对行玉米收获机,播种时就应该首先考虑收获问题,一定用对行玉米播种机耕种,玉米收获对行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随后更复杂的问题才能一一解决。

4.3 加大力度强化农机化技术的关键环节

围绕农作物机械化耕作发展问题,密切联系农机和农艺协作单位,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共同做好建立农作物的机械化示范区建设。整合农业科研单位和机械制造企业,对农机作业中急需的机具或者不实用的部分进行技术攻关,从而优化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提高科技含量。

4.4 依靠国家政策扶持,加大宣传力度,不定期面向农民开展技术培训

充分发挥农机具补贴的宏观调控作用,积极争取实施农机规范作业的技术补贴,定期向农民朋友宣传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秸秆还田、高效植保的意义和增产增效技术,调动农民朋友在创造资源节约和保护性耕作技术上的积极性。在加强基层农技、农机推广人员业务培训工作的同时,面向广大农民朋友定期开展专项技术培训活动,进行技术咨询,开展实际操作培训,向他们传授先进的农机化技术,进行农艺指导,探索实现全程机械化耕作的合理模式。

4.5 逐步完善机械化作业技术集成

要明确领会国务院22号文件精神,组织农机和农艺相关部门集思广益,加强技术集成力度,针对技术重点薄弱环节,进行科学规范研究、制定互相协调的农艺标准。要成立由农机、农艺单位组成的技术人员融合组,定期进行技术交流,对技术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坐在一起共同研究解决,从作业规范、技术操作、种植模式方面入手,统一农作物品种,行距、播期、施肥,为建设农业机械化耕作创造前期条件。农机农艺融合,是挑战也是机遇,要充分考虑其艰巨性、科学性。首先选择比较容易解决的作物或环节进行,从而带动其他农作物和具体环节改革。对那些还认识不清楚的问题,就坐下共同商议,因地制宜,灵活把握。农艺部门从栽培模式、种子筛选、耕作技术等方面入手,农机部门在产品质量上把关,在机具适应性上寻找突破,达到二者很好的融合。

只有农业各个相关职能部门充分认识当前形势,狠抓机遇,迎难而上,善于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寻求农机满足农艺要求的切入点,探索新途径,加快建设农机农艺相互融合的新途径,为加快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而努力。

参考文献

第2篇:农耕文化艺术范文

[关键词] 农机 农艺 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0212-01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农业也逐渐步入现代化。现代化的农业与传统农业有着显著的差异,人们告别了落后的生产方式,而是通过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来完成农业生产。现代农业的实现,离不开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农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将原本农业生产变得机械化、科学化、电气化,改变了传统的农业运作方式,这不仅仅是农业技术的一大进步,也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1 农机与农艺的关系

农机与农艺早在很久之前就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在传统农业时代,人们依靠农业耕作来获得食物,以求温饱生存。传统的农业中,人们使用工具如锄头、犁、攫等来进行耕作,作业的效率虽然不高,但能够基本保障人们的日常需求。传统农业中的农艺也是围绕当时的农耕方法来开展的,在农艺中,包括栽培、育种、排水、农田灌溉、农产品的初步加工和贮藏以及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等。在逐步进入现代社会后,人们的农艺逐渐有了进步,开始有了对土壤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农机具应用等方面的探索,农业耕作也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器具,比如农业收割机、农业播种机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农业耕作带来了便利。农机与农艺的关系是始终联系在一起的,农机与农艺需要不断融合统一,彼此配合,提升农机作业规模的同时,提高农艺耕作的效率。

2 农机农艺相结合对现代农业的发展

农机农艺相结合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将农机与农艺充分结合起来,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机械化的生产工具,在生产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好土地资源和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②提升农业的深度。我国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度非常高,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社会,不仅仅是为了尽可能解决农民的耕作辛劳,更重要的是提升我国的农业发展深度,进一步改革我国的生产方式,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带领全国人民共同进步,实现国家社会的和谐;③完善农业机械自动化。一直以来,农业生产都是人们心目中“辛苦”、“回报率低”的工作方式,许多农村的年轻居民也不愿意在农村耕作,而是选择外出打工的方式来谋生。这也现象也导致在农村大多数都是年龄较大的农民,在耕作时也更加力不从心。在这一方面,通过现代化农机与农业的结合,使用自动生产、收割等的机械来进行农业生产,完善农业机械自动化,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农民的负担,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④实现学科的分化与综合。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农业即农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联系并不大,而在建立起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机构后,将农业与工业生产、物理知识、电气化等等均有了紧密的联系,通过现代化的运作、管理方式来进行耕作,实现多门学科知识的碰撞,许多新颖的农耕器具也逐渐衍生出来,并结合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等知识点,将农业生产变成一项具有高回报率的工作。对农艺也有了全新的定义,一些精细化的农业技术还能够做到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等等,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第3篇:农耕文化艺术范文

审美文化与农器具

审美文化(aesthetieculture)是指当代日常生活、文化娱乐与传统审美之间相互渗透的状态,泛指历史上与审美和艺术相关联的各种符号表意行为及其成果。审美文化在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的19世纪就已经出现,当时,西方文化和艺术正受到工业革命和商品化大潮的冲击,更受到世俗化和消费化的侵袭。正是在这种情势下,西方文人学者开始关心和论证“审美文化”的真正含义。英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把艺术作为文化的核子的文化”的观点;美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文化”的观点;欧洲大陆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文化的各个领域(道德、认识、艺术)在审美原则下融合的文化”的观点等。这种“文化”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完美,还包括整个人类或整个社会的完美。在中国文化史上,“审美文化”虽然没有形成明确而独立的理论概念和体系,但孔子早在春秋时代提出的“兴于诗,成于乐”的思想,可以理解为是审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表述,其中所蕴含的意义是深远而广大的。当人们对物质功能性的基本需求特别满足时,人就会本能地将意志转向精神文化的需求,这个时候对审美体验和艺术创造的要求就会自然地表现出来,所以文化人类学者认为:“艺术的基础也是确定它在于人类的生物需要方面。……艺术的要求,原是一种基本的需要,而艺术的基本功能,就在于满足这种需要。所以艺术中的审美要素是到处存在着的,因此,我们能很感动地听那单调的野蛮人的大鼓,悼亡的哀曲及巫术咒语的调子,或者鉴赏新爱尔兰所富于幻想的雕刻,西非的面具和美洲西部印第安人的图腾标记。”人的审美活动绝非简单对艺术的喜爱和欣赏,它是人根据美的规律把握世界的一门学问。审美,决定着人的处世态度、精神世界、举止行为。通过审美活动,为人提供一种生存方式与认知图式。在当代中国的文化现实中,大部分审美文化的象征符号,如建筑、服装、房屋装潢、生活用品、工业设计、城市雕塑等与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品格是有一定距离的,也造成了当代中国“审美”使人深刻忧虑的后果。随着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市场经济以空前活跃的力量激活人们的功利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享乐意识。审美文化不仅在世俗人群中以一种最浅近的方式确立了自身的美学指向,而且以感性的审美形式浸入了人的文化意识之中,成为中国社会最具力量的存在。江南农器具这一以实用生活功能为主的、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非纯粹审美个体,其消失似乎对现在物质而言的生活不构成威胁,但伴随其消失,记忆的流逝,还有与它相关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就是精神层面的消亡。站在审美文化的角度审视江南农器具的形制、江南农器具的审美图式和江南农器具的再现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审美愉悦的过程,它超越了生态学对于自然的研究范围,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结合,形成一种系统的观察自然、科技以及社会和文化的整体方法和广阔视角。它开辟了审美文化研究的新方向,拓宽了审美文化研究的领域。事实上,远在几千年前,古人用灵巧的双手、智慧的大脑和原始的审美情趣所制作的、原本也只是应农业定居生活所需的“破碎”陶罐,在今天看来,不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折射吗?提出对江南农器具的保护并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审视我们民族古老的农器具的时代价值,更深刻、完整地理解我们民族由来已久的生存行为和感情基础,是基于当今社会的现代化、文化的快餐化、欣赏的同质化这一客观事实。另一方面也由于江南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当今这种以城市化、国际化为目标诉求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传统江南水乡的地理和人文景观消失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现象所引起的一种思索。虽然在江南的部分地区和民间还保留着一些传统农器具,有的“农家乐”的娱乐休闲场所也在模仿农事活动,这可以理解为是人们对农耕审美文化的一种自觉。然而,这一点缀的农器具也似包裹在林立的厂房和轰鸣的机器声中的“文化动物园”,这种深厚的历史积淀所铸成的农器具文化和迅猛发展的现代化之间的矛盾,使得“文化割裂”和“审美图式”问题更加突出。维系于中国文化模式的农器具审美文化,必定要在同其他文化构成元素的整体关系的运动构造体中,才能充分体现其含义所在,才能获得生命力,才能形成其艺术精神、弥散力和凝聚力。农耕社会文化形态延绵不断地发展,其残存的农器具同样亦蕴含着大量古老的文化原型和生命内涵,它一定会成为我们研究民族艺术传统,认识并理解民族心理情感的重要文化参照之一。

审美图式与农器具

从审美本质上来看,江南农器具的审美文化,一般包含形而下的实物文化资源和形而上的审美意识文化资源。从实物文化资源的角度来看,主要指以实物方式保留下来的因素。具体表现形式有农作物、耕作方式、农耕器具、农耕服饰和农用建筑等。从审美意识文化资源的角度来看,主要指以建立于农耕生产方式基础上而产生的各种意识形态的文化因素,具体包括岁时节日、农事礼仪等。而从江南农器具审美文化资源的特点来看,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多样性:江、浙、沪一带地处长江的出口处,地理形态大体相近。然而,各地的地貌分布也不尽相同,其农耕具及相关器具的形制也呈现出多样性,如灌溉用的龙骨水车,平原地区就使用得比较少,而在丘陵地带则被广泛使用。龙骨水车又会根据各地类型的落差多少使用二人水车、三人水车、四人水车等。广泛性:历史上“春花秋月,暖雨熏风”的江南,在当地人们的世代努力下,形成了历史悠久、底蕴浓厚、积淀丰富的江南农耕文化。这些都是可开发利用成为旅游资源的巨大因素,因此,江南农耕文化资源具有空间上的广泛性。生产性: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自古就形成了江南特有的农耕文化习俗,这一农耕文化资源仍然具有生产的特性。如金光灿灿的稻田、龙骨水车的提水场景等,这些田园的“原真性”令人心旷神怡,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从文化休闲旅游的角度来看,江南农耕文化资源的开发,增加了旅游活动的多样性,也拓宽了旅游资源的广度。和谐性:农业文化与工业文化的显著区别之一就在于它与自然环境联系得更为紧密。江南农耕文化是在人与自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紧密结合而形成的统一体。因而,江南的农器具审美文化资源也与和谐的自然环境不可分割,在内容上也具有物质因素与非物质因素相结合的特征,两者相辅相成。传承性:在江南“士风”和江南特有的“水性”的熏染之下,江南的民众心智精巧、性格细腻这一特性深深地植入文化传统之中,这也使得江南的农器具制作工艺普遍比较细致精巧又显灵活。传承已有的传统农器具的制作工艺也成为当下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脆弱性:原本寂静、朴素的田园景色,通过旅游的开发,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化的冲击和生态资源的污染。相对于都市旅游者的“强势文化”,江南的农耕文化显得非常脆弱。当江南农耕文化的支撑者—农民,在受到强势文化的熏陶,转化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时,江南的农耕审美文化在某特定地域有逐渐消亡的可能,作为旅游资源的江南农耕审美文化将呈现出过度商业化而失去原本的生命力的趋势。江南农器具的种类繁多,作为遗产保护的农器具主要指被现代工业和现代文明所取代的部分农器具。例如灌溉用的龙骨水车,扬谷用的风车,作为动力装置的水碓,挡雨的蓑衣,磨粉用的石磨……江南传统农器具需要保护,民俗博物馆可以对江南传统农器具进行收藏,江南农器具在生态旅游景点如何复原和再现,缩微农器具工艺品的开发、江南农器具摄影作品以及美术作品创作等都是当下审美文化的新视角。经济的发展必然渗透以至影响到文化的建设,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形态在其生存与发展的历程中必然会形成自身特有的审美文化。当前,以创建和谐社会为宗旨,正朝着全方位挖掘地方文化,构建地域特色发展宗旨,积极倡导各地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我们可以以江南农耕文化的研究为依托,以农器具的审美文化研究为载体,寻找一种农器具之外的文化阐释或意义,并在实践上为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提供另一种选择方式。

本文作者:陈民新工作单位: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第4篇:农耕文化艺术范文

[关键词]电视剧,和谐社会,艺术化,三农问题

电视剧《喜耕田的故事》在央视的热播,生动地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村的问题、农业的问题以及农民的问题战略地再现于电视荧屏,可谓是成功的。改革开放30年米,我们的电视剧创作、编导、演职人员都努力地刻画一些农民的肜象,也在努力地找准反映农村生活的电视剧题材的切入点,但是效果不佳,而《喜耕田的故事》却真实、生动、逼真地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的农村生活。以下笔者就该剧在现实生活中的几点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价值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把农民真实形象的艺术化表现

在电视剧中我们看到的农民老喜是一个“一根筋”、“驴脾气”甚至有几分“不着调”的农民。这和我们以往在电视上看到的农民形象是不一样的。该剧在不丧失讴歌的情况下,把艺术表现手法细微地与农民的真实生活相互糅合,显示出了电视剧的创作人员、演员对农民兄弟的理解和真实情感,而不是粗线条地把人物往善良和聪慧上靠,通过真实的农民生活艺术地表现不失该剧的一个绝对成功的地方。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农民老喜不仅倔,而且经常干一些常人不解的事情。于是就使我们联想到真实生活中的农民,他们何尝不是这样?喜了就喝,就唱,愁了就睡,喝闷酒,骂娘。如果要是直接地把他们的生活拍摄到电视剧中,那么这样的处理势必影响到农民的形象,创作人员经过不显山不露水的艺术手法就把一个活生生的老喜在观众面前展现了出来,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样的形象绝对真实,而且不失艺术化的表现。

二、敢于揭露问题,勇于解决问题

在过去,我们传统地认为,电视剧就是要讴歌主旋律,对于那些积累的顽疾问题,我们似乎不愿意揭露,更不愿意去接触,因为如果把电视剧拍成全是问题,显然与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格格不入的。在电视剧《喜耕田的故事》中,我们满眼看到几乎全是问题,对农民的歧视,坑农事件,农民淡薄的法制观念都在剧中不约而同地照示了出来。而且电视剧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是由问题的展开去讲述一个个故事,到了最终也是运用问题一个个圆满结局的手法来凸显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的。常规地理解,我们的电视创作是要从正面去教育群众的,问题过多了则可能对正面教育形成一定的冲击。不过在《喜耕田的故事》里,我们最终看到的不是问题的转移,而是问题一一得到破解,这样的艺术手法在电视剧的创作中也是不多见的。更为主要的是《喜耕田的故事》里没有把人物的塑造当成一面标新立异的旗帜,在全剧中没有一个坏人,更没有一个叫得响的演员。之所以能受到电视观众的好评,恰恰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平这化,问题的普遍性以及解决问题时候的力度。所以说,《喜耕田的故事》可以理解成不是在摆问题,更深的一个层次反而是力求和谐社会建设中,三农问题的真实性和有效解决。

三、深刻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电视剧中并没有对党的政策给予更多的讴歌,反而是把这些惠农的政策与农民之间的矛盾拓展开来,经过一个相互交叉的思考,发掘其独特的价值。牛县长说:“三农问题是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从中央到地方,口径是一致的。”在电视剧中,创作人员没有把三农问题的矛盾直观地表达出来,而是通过人物的矛盾,人物之间的问题爆发逐渐地把这些深刻的问题逐一暴露,在唤醒群众对政策的理解和了解的同时,处理这些问题的办法也就无彤中具有了艺术价值的高度。可以这样理解:电视剧《喜耕田的故事》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把在当前农村具有普遍代表性的问题生活化和艺术化了,并通过问题的解决与矛盾的集中反映相融合的艺术手法,使观众看到的是一个更为真实的农民形象和农村形象。我们常听说,艺术的生命在于真实,在于生活化,显然《喜耕田的故事》就是这一个生动的、真实的电视剧。

四、关注农民的文化生活就是践行“三个代表”

第5篇:农耕文化艺术范文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技术内容;基本作用;推广原则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1-0010-1

1 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内容

1.1 秸秆还田

保护性耕作是指将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因秸秆盖土、根茬固土而减少地面的水分蒸发、土壤的风蚀和水蚀,从而达到培肥地力、提高降水利用率的目的。

1.2 实施免耕或少耕

保护性耕作改变了传统的铧式犁深翻土壤方式,除播种外不再进行任何耕作,可提高天然降雨入渗率,增加土壤含水量。少耕包括深松,一般种植3年以后才进行一次土壤深翻作业,其余阶段一般是避免深耕。

1.3 免耕播种施肥复式作业

一般是直接在秸秆、残茬覆盖的地块上进行开沟、播种、施肥、施药、覆土、镇压等作业,不进行机械耕作,对种植程序进行了简化,减少了采用机械耕种的次数,从而降低了劳动成本。

2 保护性耕作的基本作用

2.1 防止扬尘,保护环境

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可有效抑制“沙尘暴”的产生。同时,由于秸秆还田,有效减少了秸秆焚烧而引起的环境污染。

2.2 减少侵蚀、保护耕地

由于风蚀和水蚀,不仅引起了恶化环境,而且使大量肥沃表土流失,这是北方许多地方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采取保护性耕作,可有效防止大田的水土流失。

2.3 蓄水保墒,培肥地力

采取保护性耕作,可有效增加土壤的蓄水量,提高作物对水分的利用率。同时,秸秆还田还可增加土壤的营养,培肥地力。据统计,玉米种植采取保护性耕作,每年可增加土壤有机质0.02-0.06%。

2.4 节约成本,增产增效

采取保护性耕作,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20%,对农业生产有明显的增收作用,据舒兰市玉米免耕试验示范表明,保护性耕作能使玉米增产8%―10%。

3 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原则

近年来,随着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实施和对“三农”工作的大力支持,各级农机部门也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了该项技术的生产推广。各地纷纷组织专家、技术推广人员通过试验示范,逐渐探索总结出一系列适合当地生产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同时,还积极开展了各种农机具的研究开发,通过试验与示范逐步推广应用于实践生产工作,积极推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推广。因此,要进一步推进保护性耕作的快速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3.1 宣传培训与机具演示结合

宣传培训和现场演示工作是该项技术推广普及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宣传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基层村镇干部、农业合作社会员、农业大户和农机合作社,使得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宣传培训着力延伸到基层,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送科技下乡以及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形式,逐步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进村入户,全面提高广大农业工作者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和接受能力,让农民能够了解此项技术的原理,掌握该技术的要领,学会各种机具的操作。同时要在农忙季节,广泛开展现场示范演示会。通过宣传培训召开现场会等提高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让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典型农户现身说法,最大限度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3.2 典型引路是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有效途径

一项新技术在大面积推广之前,首先要在不同的地域内和不同的生产条件下,选择不同的生产技术,对该项技术进行多点试验、示范,要做到由点到面逐渐推行,着重抓好示范点的建设。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首先是基层农机推广技术人员要做好示范村、示范组、示范户的建设,通过逐年滚动建设示范点,用典型事例引导农民,让农民看到效益,使推广保护性耕作真正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同时要建设农机化高产区,把机收保护性耕作作为主要内容精心组织实施,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样板。

3.3 农机农艺相结合,促进保护性耕作快速发展

第6篇:农耕文化艺术范文

3月8日上午,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在河南许昌召开的“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行动座谈会”上宣布,“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行动”正式启动。来自全国各地农机方面的领导、专家汇聚一堂,共议我国农业机械的创新和推广。

致力于科技创新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同志早就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农业科技,作为农业现代化物质基础的农业机械,在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上,自然要扮演起重要的角色。在“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行动方案”中,“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和生产经营信息化,增强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全面提升科技支撑和服务能力,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等,成了农机化科技创新和推广的总体思路。

宗锦耀说,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要坚持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要加快农业机械化,并积极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这些精辟论断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毋庸置疑,在全国组织实施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行动,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农业部开展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农机化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宗锦耀强调,当前,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只有实现农业机械化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只有培育以农机手为主体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解决好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矛盾,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只有依靠以生物技术和农机化技术为主导的多种技术集成化的农业科技进步才能解决好怎么种好地的问题。

据了解,今年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行动,将围绕科技创新、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和农机化先进技术推广三方面进行。其中在科技创新方面将投入1.3亿多元,陆续启动华北棉区棉花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及农艺技术研究与示范、植保机械关键技术优化提升与集成示范、水稻机械化精准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集成示范等8个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与保护性耕作并驾齐驱

与“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行动”同时在许昌进行的还有“春耕生产和保护性耕作机具现场演示活动”。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不言而喻,为了更好更快地全面施行保护性耕作,农业机械发展和推广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农业部保护性耕作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洪文认为,我国目前开展的保护性耕作是一种适合中国农业需求的现代保护性耕作,既不同于国外采用大型机具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也不同于非洲等地的手工保护性耕作,除了要求不翻耕土壤、地表有秸秆覆盖、少免耕播种外,还要求采用机械化作业,保持高产稳产,节约资源,少用除草剂。

李洪文指出,近年来,通过科学试验,我国确定了第一套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证明保护性耕作具有明显的抗旱增产、节本增效、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证明了保护性耕作在我国的适应性。进入21世纪,为了促进华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机化管理司又组织实施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成功解决了玉米收获后大量秸秆覆盖状态下小麦少免耕播种问题,形成了玉米、小麦一年两熟区周年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国际上属于首创。有国际著名保护性耕作专家曾评价这是“革命性的设计”,“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机具能在未经前茬秸秆处理情况下完成此项任务”,“对国际免耕播种机的开发是一个重大发展”。

要想使保护性耕作发挥出显著效果,必须有与之相结合的先进农业机械。李洪文说,我国保护性耕作仍有很多技术需要研究,农业机具的研发仍然是今后相当长时间的研究重点。

填补“短板”

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也对我国农业机械的创新和发展提出了真知灼见,他认为,新技术装备中的作业机具有效供给不足、农机配套比例过低,已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一块“短板”。他说,2004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购机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快速健康发展,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但农业机械化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农机配套比例过低就是主要问题之一。

第7篇:农耕文化艺术范文

1芜湖市挖掘农耕文化,发展休闲农业的现状与特色

芜湖市地处安徽长江中下游南岸,是个山水相伴、风景迤逦的滨江山水园林城市。农村地域面积占78%,地貌类型多样、生态物种繁多、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为农业特色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多年来,芜湖市在实施《芜湖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以自然生态和农耕文化为依托,以文化创意为手段的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产业集群发展正在形成,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支撑的文化创意深加工农产品建设悄然兴起,以休闲农业为动议的“一村一品”块状特色经济发展逐渐起步。随着都市型现代农业不断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使植生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农耕文化的创意因素也在不断增加,文化品味得到日益提升,涌现出一批休闲农业的好典型。如大浦体验农耕、丫山花海石林、陶辛水韵观光、绿荣农家园林、香枫生态农庄、五洲生态庄园、海平休闲山庄、怡龙景观山庄、鱼钩沟休闲庄园、缪庄生态水乡、格林美葡提采摘、锡铂徽派山庄、红红火火农庄、楠溪生态山庄、怡香生态农庄、龙窝假日湖滨、格里原始森林、同福食粥文化、溜溜果园文化、马仁佛教文化等。

1.1以突出立意新、特色明、个性鲜的特点,建设休闲农业体验园以特有的山水风光为依托,以赏花、观叶、采果等休闲旅游项目为引线,进行农事体验活动,坚持“绿色、科技、休闲、参与”的基本发展思路,传承农耕文化,实现生产、生态、文化、科教、旅游、载体等多功能并举。芜湖海平生态休闲山庄是一家集餐饮、宾馆、会务、采摘、垂钓、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服务企业,也是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五星级农家乐。山庄风光迤逦,有占地面积2000m2的徽派餐饮部,古典风格沿湖垂钓长廊500m,盘山总长1500m的赏景林道,沿林道休憩茅草凉亭多个,绿化和假山堆砌面积10000m2,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和桃园、竹园散布园区内,游客可沿着餐饮长廊顺着拉索桥至垂钓台垂钓,品茶,就餐,划船,为游客提供了别具一格的山水休闲娱乐环境。

1.2以当地习俗和人文景观为基点,集旅游文化、休闲观光与特色农业于一体我市在特色农业发展基础上加入了文化创意元素,把农耕文化与旅游产业等结合起来,利用地区性民俗文化禀赋和历史传承,以融文化、民俗、民乐、民趣、休闲、生产、餐饮、体验、购物等为一体的形式,积极筹办多种文化创意型节庆活动。例如鸠江区官陡门民俗文化科技旅游节,起源于官陡门庙会,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了弘扬民俗文化,鸠江区政府开始介入引导,在每年农历1月15日举办“鸠江区官陡门民俗文化科技旅游节”。每当节庆时,人山人海,龙狮齐舞,喝彩声声,锣鼓喧天,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舞长龙、耍狮子、跑旱船、跳秧歌,敲腰鼓,一个个深受群众喜爱的民俗文艺节目,为广大群众送上了丰盛的文化创意大餐。

1.3以农业品牌为主要创意对象,通过科技和艺术加工,提升文化创意农食文化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文化品牌建设为出发点,以品牌为创意对象,对其进行策划和广告宣扬,使其文化附加值提高,造就了极具文化特色的优质品牌产品。例如安徽同福食品有限公司,是中国碗粥行业强势领军企业。其“同福碗粥”品牌堆积了农耕文化、稻米文化和粥文化的丰富内涵,坚持“品牌、休闲、礼品”三结合,把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同传统文化有效地嫁接,将自主品牌培育与地方特色文化有机结合,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公司建立了“中国粥文化研究院”,旨在追溯和应用碗粥的历史文化,建设以展示博大精深的粥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饮粥文化已成为现代都市修养身心的热流,同福在传承古代粥文化的同时,积极打造新时代文化元素,使农业五谷产品经过加工,渗入了现代文化创意理念,引领着中华现代粥文化的新潮流。

1.4以挖掘传统市场资源优势为起点,大力打造文化创意市场建设休闲农业的价值靠市场实现,通过农村市场的培育,以及农业生产文化、产品历史文化、农居生活文化与乡村自然环境的综合塑造,实现休闲农业市场和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之间的有效对接。我市大力推进市场化建设和服务工作中,重视文化创意在市场建设中的注入,着力建设地区性乃至全国性的涉农产品交易市场和物流配送中心。例如安徽峨桥国际茶城,茶叶经销和茶文化历史渊源已久,文化底蕴深厚,由历史上的驿路小茶街市,日益壮大,发展成为“买全国名茶、卖全国名茶”的“江南第一茶市,引来四面八方的交易商,使其成为外联市场、内联农户的桥梁和纽带。与此同时,也带动了茶馆、运输、仓储、茶加工、艺术包装和茶器具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使茶文化得到了宣扬和发展,峨桥国际茶城已成为芜湖茶文化产业的一张名片。在日前闭幕的中国(芜湖)第五届茶博会上,已有不少客商建议成立“中国芜湖茶文化博物馆”,可以想象随着茶文化博物馆建设,将使茶历史、茶文化、茶美学和茶工艺等得到全面展示和宣传。

1.5以利用历史文化禀赋和传承佛教文化为基点,建设佛文化的生态基地我市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为保护历史文化古迹,多处千年古刹得以修复和建设。例如繁昌马仁寺景区,始建于唐德贞元11年,古树名刹、梵音袅袅的马仁寺成为遐迩佛子们的心皈之地,马仁寺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部级森林公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省级地质公园,马仁奇峰森林旅游区却以宗教文化为引擎,以奇峰、奇石、奇壁、奇屋、奇洞、奇林等"六奇"为特色,已成为文化创意和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

2发展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总体而言,芜湖市休闲农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类型不少,但农耕文化体验和文化创意程度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文化品味还不够高。

2.1对休闲农业缺乏必要的认识和发展规划近几年,休闲农业在我国京、沪、成都等大城市发展较快。我市对农家乐、特色农业等较为重视,但对休闲农业的内涵界定较为陌生,休闲农业是在农家乐、特色农业的基础上,增添了文化、艺术、科技和创新的理念,使其达到更高的层次。各级管理部门尚没有制定休闲农业的发展规划,还没有形成发展休闲农业的合力。

2.2我市现有的休闲农业其创意程度不够艺术化、个性化及文化修养不足,联系农耕文化不够紧密,直接影响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农耕文化和农事体验格调简单,建设水平较为低下,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精深加工、文化艺术包装和销售服务滞后,产品科技含量较低,文化品味欠高,标准化、安全化生产意识不强,产品竞争能力和效益亟待提高。

2.3休闲农业产品的科研投入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农产品生产加工工艺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农产品品牌的国内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缺少国际影响力强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品牌和高新技术产品品牌。

2.4休闲农业专业人才不够由于其经营运作的高层次人才紧缺,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因此在接受新观念、获取新信息、注入新文化、提高新技能、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有较大困难,难以冲破传统农业和小农意识的束缚。

3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的设想

3.1制定休闲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对我市休闲农业的现状进行科学评估,将休闲农业作为芜湖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新兴产业加以培育,对农耕文化进行挖掘和培植,把休闲、文化和创意作为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制定休闲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创建一批休闲农业园区,建成一批部级的休闲农业项目,整合一批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壮大我市休闲农业产业。

3.2建立健全支持休闲农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休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这不仅体现在休闲农业产品品牌的开发上,也体现在休闲农业园区的建设上,还体现在与农耕文化连接和衍生开发的建设力度上。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农民参与程度高、农事体验趣味浓厚、对外影响大的休闲农业项目,加大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制定休闲农业投资和支持创意发展的政策,如政府贴息贷款,延长还款期限,建立休闲农业风险基金和休闲农业项目扶持资金等。

3.3推出一批休闲农业节庆活动一方面要把休闲农业作为农业展览和节庆新命题,不再局限于农业品牌的简单宣传,要用历史、文化、艺术的理念增添企业产品的科技内涵;另一方面以农展节庆为抓手,组织和举办休闲农业节庆活动,例如丫山江南牡丹节、官陡门民俗文化科技旅游节、溜溜果园梅果文化节、傻子瓜子文化节、荷花文化节、油桃文化节、葡萄文化节、风筝文化节等等。在文化节上,组织休闲农业大赛和才艺表演,推广文化创意农产品,推动休闲农业与消费市场的有效对接。

3.4打造一批休闲农业优质产品品牌休闲农业产品品牌可以结合“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著名品牌、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商标等进行运作。借鉴荷兰花卉产业的成功经验,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注册农产品商标,创建名牌产品,创新农业经营模式。通过对农业文化品牌、农产品商标、知识产权等符号价值的创意经营,地区性标志性农业“品牌—历史—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引领新的消费时尚,形成新的市场,塑造一批新的休闲农业品牌。

第8篇:农耕文化艺术范文

“耕可为,商可为,百万家财无非耕商起;经宜读,史宜读,一品朝官皆由经史来。”百余年前的杨村镇先祖就留下了这样的古训。而今天的杨村人也依旧遵循着这条古训,辛勤耕耘经营着先祖们留下的这片沃土。

传承百年客家文化

中国历史上的数次北方人口南迁创生了岭南一带独有的客家文化。这种文化古老、纯朴、敦厚、宽容,且善于在困难中求得生存,而最终迸发出璀璨。杨村镇的历史便是数百年客家文化的集中体现。

杨村镇曾经也是一片未经开垦的荒芜之地。元末时期北方纷乱,江西、广东南雄一带的民众为躲避战乱一路南迁,直到他们看到一片如此肥美的开阔之地时,他们决定就此安定下来,长居建村,开始新的生活。因为,最初迁到此地的杨氏族人较多,故而这里被定名为杨村。虽几经朝代变迁,但小镇中的客家文化与历史遗迹却依然保存完好。小镇中至今屹立的数十座百年古宅与碉楼,似乎依旧在讲述着当年客家在此耕商经营的辛劳故事。

井水村的朱氏云记祖宅便是其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古宅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坐落在一片被称为“九鳅落湖”的沼泽地上,四季阴凉。屋落面朝象头山,背靠罗浮北麓,面临一汪湖水。白墙黑瓦,镬耳封火墙、雕梁画栋、飞檐翘壁,放眼望去宅邸便犹如青山绿水中的一块古色古香的璞玉。宅邸采用“九厅十八井”的客家围屋布局建筑,前中后三栋,内有天井,中轴线为界各31间房,直落三进,廊回路转,四通八达,既像庄园又像迷宫。据说,朱氏祖宅总计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格式楼宇共计5座15栋,大小厅室62间之多,楼宇进出间各有天井,且风格独具。

当地关于祖宅的故事流传颇多,据村里的老人介绍,古宅的木门看似普通其实极为厚重,那是朱氏祖先用越南木材制成,需得八九个青年方能抬起一扇门,而且黝黑的木门堪称火烧不烂、刀枪不入。而且建造宅邸所用的青砖也是精工细致,砖块长、宽、高及底面尺度都是统一的,每块青砖都要经过人工打磨,且严格规定每天每个工人只能打磨三块,仅此一项就花去300个工人数年时间,整个宅邸整整用去8年时间才完工。宅邸横梁、屋檐、屏风处处可见手工雕琢的木艺,有人物、五谷、鸟兽虫鱼、山水风景、花草树木,可谓是五花八门,木雕还涂了金,色彩斑斓。据至今仍在祖屋中居住的朱氏后人介绍:祖屋建造时,木雕极为讲究,颇费功夫。其中横梁上的两只木狮是当时一个木匠用了三年时间才雕刻完成的。如今两个木狮依旧神态威严屹立于横梁之上,守护着这个有百年历史的老宅。

史料记载朱氏祖上在此定居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他们世世代代在此艰苦创业,亦衣亦商积累下了不少财富。而祖屋的主人便是清代宣统年间,誉满京都的朱氏第20世孙朱萃瑛。朱萃瑛在清廷任官深得皇上赏识,建造祖宅的同时,皇上还钦赐“通奉第”牌匾一块,至今悬挂在云记祖宅大门之上。而祖宅耕经楼上悬挂的另一块牌匾也是意义非凡。耕经楼乃是朱萃瑛侄子朱蔚然的居所,他继承了朱氏血脉,秉承了客家人勤奋刻苦的精神,努力攻读,终于恩科中举,官至苏州大湖厅厅长。因其文采出众、才高八斗,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亲笔为朱蔚然题匾“文魁”二字。而“耕可为,商可为,百万家财无非耕商起;经宜读,史宜读,一品朝官皆由经史来”,便是源自朱蔚然当年所书。对联位于耕经楼大门两侧,想必当年朱蔚然既是用以勉励自己,也是为了激励朱氏族人。

拓展新时期耕商结合

在朱氏先祖看来耕与商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就好像经与史需当并驾齐驱,方可获得成功。祖辈的成功经验与精神财富使得小镇的后辈们在农业发展中更加敢于突破束缚、大胆创新。

传统农业曾经是小镇发展几十年来的主要收入来源,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资源使得小镇的传统农业发展颇具优势。但是小镇人并不满足,2001年“德实利(香港)有限公司”和“德实利集团(中国)有限公司”投资共同创办旺旺农业科技(惠州)有限公司。公司占地5236亩。公司一经成立便一改过去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农场重新耕种了2500多亩水田及旱地,以商业价值为先导,开展高新技术农业多种经营。农场凭借当地较高的年均温度、充沛的降雨量以及土层中丰富的矿物质资源,在园区设立了水果种植园,引进台湾的番石榴、杨桃、青枣、火龙果等十几种高附加值优质水果,水果年产量达到8500吨。同时,利用水田建成的水产养殖区,拥有大大小小16口水塘,从事淡水鱼类养殖,养殖面积达到400多亩,每年出产水产品600多吨。近年来,还在园区建成86亩的珍珠鸡养殖基地,驯化养殖了从非洲引进的特殊品种珍珠鸡。就这样传统农业跃升为高新农业,企业信心十足八年连续投资超过一亿元人民币,多种经营也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整个农场被评为了“惠州市绿色生态园区”。

但是很快杨村人的高新农业发展思路又开始推陈出新,在他们看来仅凭高新农业的发展依然是不够的。而是可以凭借目前的高新农业为基础,将观光、旅游、健康、保健等元素和农业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综合的新型农场。在进一步引进各种先进的优良品种的同时,使农场成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旅游观光基地、现代科普教育基地、现代农业示范推广基地、科研基地等。在现有果园中设立游客认种区,让游客观赏的同时也可以享受种植的乐趣。同时紧跟市场步伐,开辟特种蔬菜(野菜)基地,与广州农科院合作引进45个品种的特色野菜。同时,利用种植优势,在农场开设果园绿色餐馆,以野菜等特色菜肴吸引游客去农场,开辟农业科普示范基地,让周围农民和学生参观,学习农业科普知识。

第9篇:农耕文化艺术范文

为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作用,确保秋粮丰收和明年小麦稳产高产,根据省农机局皖农机管[*]9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切实做好今年的“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又好又快完成秋收秋种任务为目的,以科学耕作、提高小麦播种质量为中心,以玉米联合收获、化肥深施、小麦精少量机播、旋耕施肥播种等农机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重点,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提高“三秋”农业生产质量和科技含量,为夺取秋粮丰收和明年小麦丰产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全市计划组织拖拉机14万台,联合收割机3000台,播种机4.7万部,旋耕机2万台,化肥深施器2.5万台,及其它农业机械、配套农机具共30万台(套),有组织地投入“三秋”农业生产。计划完成机耕面积700万亩,机械化旱作农业面积180万亩,机收面积100万亩,机播面积620万亩(其中精少量播种面积400万亩),化肥深施面积560万亩。

三、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调度机械。各级农机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对实现全年农业和粮食生产目标的重要意义,把秋季农机化生产作为当前的一项中心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主动与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联系,搞好协调,千方百计为“三秋”农机化生产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成立“三秋”农机化生产指挥部,周密谋划、精心安排、科学组织、靠前指挥。要成立农机化技术服务指导组,由领导带队,技术人员参加,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现场解决“三秋”农机化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各地要抓住与外省、外地市之间的时间差和季节差,适时组织跨区作业,不仅组织跨区机收,也要组织跨区机耕、机播、机灌。要提前签订合同,落实作业地点、时间、任务,做到有序调度,减少空行,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要充分考虑到天气等多种因素,抓住收、耕、播等主要作业环节,做好充分准备,灵活地组织农机作业,精心组织好30万台(套)农机会战“三秋”。

2、搞好示范推广,开展技术培训。要从本地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这一经济杠杆,大力推广应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各地要通过宣传发动、项目推动、政策调动、示范带动,激发广大农民购买使用新机具、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要以玉米联合收获、土壤科学耕作、化肥深施、精少量机播、旋耕施肥播种等农机化技术为重点,继续推动农业节本增效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努力提高农机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三秋”期间,要开好“两个会”(玉米联合收获现场会、小麦秋种现场会),种好“一块田”(每个县、市、区要有一块300亩以上的同时实施土壤精耕细作、化肥深施、精少量机播三项农机化节本增效技术的小麦高产攻关田),做好“一个结合”(农机与农艺相结合)。要把玉米联合收获作为技术推广的重点来抓,广泛开展示范推广,做好适用机具的选型、推荐,组织召开各种形式的现场会、观摩会,引导和调动农民购机用机。要充分利用农机化技术学校、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农机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培训。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通过多种途径把机械性能、特点、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等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农机手。

3、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播种质量。要按照小麦生产“七分种、三分管”的要求,着力提高小麦播种质量。一是抓好精耕细作。大力推广应用深松机、深耕犁、大型旋耕机、平整机、开沟机等农业机械,提高土壤蓄水保墒、通气保肥和排水降渍能力,改善小麦生长的土壤环境。二是扩大机播面积。加强农业机械的调度,组织开展跨区机播小麦作业,充分发挥机械效能,努力扩大机播面积。三是增加播种行距。向农民推荐行距20厘米以上的宽行播种机,对不符合小麦高产攻关要求的播种机一律不予补贴,帮助农民对现有老式播种机进行改装、改造,加快淘汰老式窄行播种机。四是适量播种。广泛宣传适量播种的作用和效果,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农民改变撒播、大播量等传统落后的种植习惯。五是提高作业质量。加强对播种机手的培训,保证机手都能够按照农艺要求正确应用小麦机播技术,真正做到适时、适量,科学播种。要逐步扩大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作业面积,大力推广浅旋耕条播机开沟技术。六是注重农机农艺结合。主动与农业、农技部门联系,按照小麦高产攻关的总体部署,认真做好服务工作。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