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农耕文化范文

农耕文化全文(5篇)

农耕文化

第1篇:农耕文化范文

笔者在主持参与2021年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资助课题(SGYYB2021-42)的过程中,就武术文化与农耕文明之间的流变关系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认为武术文化的演变和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同农村地区体育文化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期间研读了《多维视角下的农村体育研究》。在该书中,编者认为,农村地区的体育运动建设是对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因此针对农村体育的现状和发展做出了详细的研究。全书立足体育运动文化在农村地区的普及需求,依次论述了体育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多视角下农村体育建设的目标,在此研读过程中,笔者受益匪浅。

武术文化的演进与农耕文明的发展一脉相承,同时与社会需求相联系。在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既决定了国家的发展水平,又决定了男性在家庭中需要付出的劳动力程度。传统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男性对自身健美的要求,在以农耕和狩猎为主的生活方式中,男性需要具备一定的精力和武力来进行劳动。显然,武术起源于劳动,由最初的体能劳动转变为具体的武术,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丰富的武术类别。商周时期,武术是舞蹈表演形式,用于鼓舞士气,有时还用于祭祀表演中,春秋战国时期,乱战渐起,剑道逐渐产生,许多策士与侠客皆习剑道。秦汉时期剑道已经发展为主要备战的内容,这个时候的剑道可做武术,也可做舞蹈,著名的“项庄舞剑”便在这个时候产生。

早期武术的演变呈现为劳动技术、剑道武术和舞蹈艺术三者的统一形态,魏晋时期至唐代,农耕技术的发展逐渐进步,农业发展水平也逐渐提高,武术在劳动中发挥了作用,同时,在魏晋乱世中逐渐衍化为一种自觉性的行为,成为了一种自保的武器,许多文人、战将皆有或多或少的武术本领,北魏时期少林寺也产生了著名的少林武功。唐代武术多见于侠客,唐人李太白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侠客名句,可见武术在唐代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宋代农业经济与工商经济发展并茂,农耕技术的发展与工商贸易相联系,许多平民阶级对武力的需求逐渐上升。另外,市井商业的开拓也促进了民间娱乐方式的多元化,武术作为一种舞蹈艺术,在宋代是一种卖艺内容,许多市井表演者自小习武卖艺。武术的发展到明清时期逐渐广泛,内容也逐渐多元化,以往武术的形式大多以剑道为主,明清至民国时期,拳法武术渐渐受到重视,太极、咏春等拳法武术皆在这个时候产生,太极至柔至刚的招式表现出浓厚的儒、道二家学派的思想,咏春攻守兼备,实战性强,十分灵活。这个时期的武术文化空前强盛,杨露禅、孙禄堂等武术大师皆是这个时期的风云人物。

农耕文明催生了武术文化,也推动了武术的多元化发展形态,现代工业文明时期,农耕技术的发展与武术文化之间的联系已经产生了脱离,但是不可否认,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农业的发达和文化的进步。时至今日,中国武术文化作为一种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在现代文化活动中不可缺少,在文化继承中亦不可忽视。

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另一方面是对忠义精神的发扬。诚如著名武术大师黄飞鸿、霍元甲、叶问、李小龙等一代宗师身上所表现的不仅仅是中国武术的精妙,更多的是中国人的忠烈精神。近代中国内忧外患,旧社会的落后让中国遭受列强嘲笑,武术大师致力于恢复中华威严,不卑不亢,用中国独有的武术文化展示大国精神,李小龙自创拳法,踢碎“东亚病夫”的招牌。自近代以来,中国武术文化成为一种爱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李小龙化身为中国功夫之王,双截棍与连环腿享誉全球,让世界各国对中国武术刮目相看。

武术文化是武侠精神的表现,中国武术文化得以广泛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武侠精神的传播,现代人对于武术文化的继承主要受到近代武术宗师和武侠文化的影响。在武侠文学大师金庸的江湖构想之下,许多人对中国武术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从本质来来说,武侠与武术本就是一个概念,既有高深的武术功夫,又有侠肝义胆的精神。金庸武侠功夫的构建,诸如武当太极拳、少林拳法、五岳剑法的武术构建都以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为基本要义,在其武侠文学中,通过武术来构建侠客应有的精神,这种精神放在现代社会中,也是习武的重要条件。

第2篇:农耕文化范文

关键词:农耕文化;新媒体技术;教育传播;平台建设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思想内涵十分丰富的农耕文化,其不仅是中华文化在农业领域的具象体现,更蕴藏着极其重要的社会哲学思想,在新时展中依然值得大家积极学习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人们生活的深度融合,新媒体技术在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工作中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积极作用,通过多元化新媒体宣传教育渠道开展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构建开放融合、共享合作、创新发展的立体式农耕文化教育平台,以此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农耕文化推广传承中。

1新媒体技术概述

新媒体技术主要是指利用先进的宣传手段,融合虚拟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等,将信息资源进行有效交互与融合,是一种能够使观众深入到新闻环境中的新技术。比如,以VR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技术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人们在现实环境中真切感受到虚拟景象带来的直观感受与视觉冲击,将千百年前的历史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其中蕴藏的文化韵味,进一步加强当代人民群众与历史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新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与即时性,报纸、杂志、电视报道等传统媒体虽然能够传递信息,但是缺少一定的互动性与趣味性,在信息化时代已经难以有效吸引年轻观众或读者[1]。而新媒体技术主要利用了互联网技术,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平台能够大幅度提升社会群众的话题参与度与意见表达权,人们能够针对某一观点积极表达自身观念看法,将自身的感受传递出去,极大地增强了信息反馈度。即时互动与有效交流,能够有效提高人民群众对于传统农耕文化的认知理解,使人们在讨论参与中对农耕文化具有全新的感受。

2新媒体技术对农耕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

2.1改变农耕文化传播方式

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相比,不仅极大程度丰富了农耕文化的教育传播方式,而且满足了农耕文化教育传播的信息及时性需求。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创新发展导致新媒体技术也随之不断变革,新媒体技术突破了传统信息传播具有局限性的缺点,实现了农耕文化教育传播途径的多元化,社会群众在接收文化信息时不再是被动方,还能够针对文化信息表达自身的观点看法与思想感受,同时群众之间能够进行即时互动与交流,彼此之间交流心得与感悟,从而使得人们接收文化信息的渠道进一步丰富扩大。

2.2扩大农耕文化传播范围

新媒体技术在传播农耕文化的过程中,能够运用的传播方式相对较广,比如数字出版、微博文章、微课学习、直播表演等,多样化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形式不仅丰富了农耕文化的思想内涵,更是扩大了农耕文化的教育传播范围。新媒体技术为农耕文化实现“产业融合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群众只能通过纸质报纸或固定的新闻节目进行观看学习,而新媒体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元素的限制性,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农耕文化的学习,从而使得文化受教育范围进一步扩大,使得学生群体、老年人以及上班族等不同阶层与身份的人们都能够接触学习到农耕文化,深入了解农耕文化的思想内涵[2]。同时,新媒体技术还能够为农耕文化开展跨界合作、文化渗透以及多元素融合提供有利条件,从而为农耕文化实现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为农耕文化在现代化社会发展提供创新力与发展动力,帮助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实现新形态的转变,扩大农耕文化教育传播的范围。

2.3构建多元化农耕文化传承空间

新媒体技术在社会中的广泛运用进一步加快了“信息化学习”理念的推广普及。互联网环境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简洁化、高效化、多元化的教育学习环境。智能搜索、现场直播、移动APP、独立网站等技术的高效应用使得人们能够更加直观清晰地接触了解到农耕文化。同时,网络视频影像、音频资源、数字图书馆等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使人们能够进行终身学习。多元化的文化教育传播方式、丰富的数字化文化学习资源以及多元化的文化教育学习目标共同构建出了多元化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承空间。

3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建设

3.1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内容设计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在接受了解文化知识时具有更为明显的自主选择性,更加倾向于选择自身比较感兴趣,具有新奇性的文化知识内容。因此,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内容设计的过程中,在充分体现农耕文化核心思想内涵的同时,必须注重文化教育内容的新奇性、趣味性、时代性以及形象性,以此吸引更多的社会群众参与到农耕文化学习中。比如,山东省进行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时可以选用齐鲁农耕文化,齐鲁农耕文化与其他农耕文化相比具有一定的先天地理优势,同时其中蕴藏的哲学思想同样值得现代人学习与传承[3]。轮耕种植等农业生产模式的改进能够反映出古人在长期耕种中的创新精神与严谨认真的态度,与现代社会强调的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思想观念不谋而合。农耕文化思想中寻求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观念与当今社会提倡的博爱、平等思想相同。农耕文化中具有极其鲜明的普世价值,有助于中国思想走向世界,提高我国世界影响力。因此,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内容设计时,可以将农耕文化中的轮耕种植、集体思想、农业成语谚语等内容涵盖其中,借助互联网技术广泛收集相关视频、音频、文章、动画等资源,并对相关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将其分成“基础农耕文化”“进阶农耕文化”以及“农耕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三个板块,从而全面构建出农耕文化教育知识体系。

3.2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结构设计

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结构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与教育内容,随后基于新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出科学完善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建设方案。利用新媒体技术将相关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如文字、图片、影像视频等,利用数据库与H5技术构建出集农耕文化咨询、数字化农业、社会教育、农业博览、文化交流互动以及学术建设于一体的网络教育平台。在平台结构搭建完毕后进行新媒体资源整合、平台试运行、修改调整等工作,确保平台无误后进行正式运行[4]。可以将教育平台搭载到高校校园网站中运行,借助高校文化环境进行文化教育宣传,同时定期收集用户评价建议,依据有效建议进行平台优化与完善,在平台趋于成熟稳定后将平台推广至社会中,以此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农耕文化教育传播与推广。

4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建设措施

4.1打造高质量文化传播队伍与新媒体平台

为加强农耕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教育传播质量,应当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与文化研究传播队伍的积极作用。农耕文化研究人才在推动农耕文化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需要强化文化研究人才的培养力度,高质量的文化研究人员能够对我国优秀传统农业文化典籍等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以此有效挖掘出农耕文化中蕴藏的优秀思想。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和高校、专家以及优秀农业企业等进行合作交流,提升专业人才的文化素养与综合能力,进而打造出高质量的文化传播建设队伍[5]。在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农耕文化传播时,在有效利用电视广播、新闻网站等传统媒体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新媒体平台的使用力度,在对外开展文化教育宣传时可以积极利用海外媒体平台,比如TikTok平台、YouTube视频、推特平台等,逐渐提升我国优秀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在国内进行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时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小红书、B站等新媒体平台。新媒体技术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度大、传播范围广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农耕文化传播教育质量与效率,并快速凝聚出具有高黏性的文化学习群众[6]。

4.2科学制定文化传播内容

为确保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取得良好成果,在文化教育传播过程中应当坚持选择性原则,对农耕文化的普世性、独特性、契合性等特点进行综合考虑,以此进行具有导向性的文化教育传播。农耕文化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中华文化思想,比如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因地制宜以及人与自然等哲学思想。我国是世界农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农耕文化遍布在中国各省份地区,基于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自然条件以及社会发展等元素的不同,不同地区的农耕文化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7]。因此,在进行农耕文化教育传播过程中,教育宣传部门应当注重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工作,针对不同地区的民族特色、生活习俗、经济发展等因素进行充分考量,以此确保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工作能够有效落实。在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教育农耕文化时,应当注重结合现代化思想理念,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效结合,不仅能够提升文化的趣味性,同时还能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对农耕文化进行深入了解与学习,以此推动农耕文化在新时期发展中取得优异的教育传播效果[8]。

4.3打造多样化文化传播渠道

新媒体技术在社会中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效果,借助各种不同的传播方式与丰富的文化内容,打造出多元化农耕文化传播教育途径。媒体是文化传播推广的有效助力,主要以社会群众为核心对象,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为主要目标。比如,李子柒的全网爆火不仅满足了国内群众对于“采菊东篱下”式生活的向往心理,更是带领国外人们了解到我国优秀文化,领悟到其中悠然自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思想内涵[9]。在信息化时代中,农耕文化宣传推广部门应当注重智能化、针对化新媒体运行,科学利用大数据技术建设适当的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并依据人们的喜好、理想追求等进行精准化内容推送,以此提高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效率[10]。此外,还可以对真实的农耕生活进行展示以满足社会群众的精神需求,积极构建对话空间氛围,提高人们的互动性,在相互交流沟通的同时,强化农耕文化的学习印象[11]。政府部门可以依据国家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等鼓励社会各界制作农耕文化相关的生活纪录片、历史影像、旅游宣传片以及电影电视等,打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农耕文化产品,同时整合教育传播资源,进而形成智能化与规模化的文化宣传教育制度。在民间层次,社会企业应充分发挥农耕文化的品牌效应,结合社会发展与群众需求打造农耕文化品牌,同时可以推动农业旅游文化的建设,吸引国内外游客参与农村乡村旅游,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农耕文化中勤劳朴实、自然和谐、安居乐业等农耕文化思想[12]。

4.4构建健全的监管反馈机制

传播质量不仅能够反映出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效果,还能够帮助相关部门对文化传播工作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优化。在推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宏观管控,确保良好的教育传播成效监督管控,针对实际情况及时开展文化内容调整改动,从而形成科学高效的互动性教育传播模式[13]。同时,文化传播部门应当重视社会群众评价反馈机制的构建,确保文化受众群体能够通过反馈平台有效反馈文化教育学习意见,避免单向文化信息传播造成的被动与盲从。通过良好的监督反馈制度,实现对农耕文化教育传播的全面监督管控,以此提升农耕文化教育传播质量与效率,使社会群众能够更加了解民族文化。

5结论

第3篇:农耕文化范文

关键词:产业融合;传统农耕文化;乡村旅游;协同发展

产业融合理念下推进传统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系统化挖掘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精神、民俗和文化等多元内涵,既为农耕文化提供了传承载体,也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文化资源、精神引领和物质支持,实现了传统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的产业对接与协同发展。

一、传统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协同发展主题,农耕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乡村旅游层次不足现阶段,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多停留在“实物类”农耕文化,缺少明确的协同发展主题,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开发层次。首先,缺少文化开发,影响了乡村旅游项目中农耕文化的内涵表达。目前乡村旅游大多仅对“实物类”农耕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对传统农耕文化的生态美学、民俗信仰等文化内涵缺少有效挖掘,影响了项目开发的文化根基。其次,缺少特色开发,未能对农耕文化进行针对性、地域化开发。当前对传统农耕文化进行旅游开发时,并未将地域特色、独特人文风情作为“核心”卖点进行包装、挖掘,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最后,缺少深度开发,影响了游客的旅游参与体验。目前游客参与乡村旅游的需求极为多元,尤其是对农事活动、传统民俗有较高参与热情,但多数地区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不高、开发层次较低,影响了乡村旅游项目的文化品位。

(二)缺乏成熟的协同发展产品,农耕文化融入不足,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目前利用传统农耕文化开发乡村旅游存在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创新不够和理念滞后等问题,影响了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第一,乡村旅游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农耕文化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传统农耕文化是农业文明的“灵魂”,也是乡村旅游的“精髓”。由于乡村旅游与农耕文化协同、融合不足,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创意含量较低,未能突出农耕文化特色,存在严重的产品单一化现象,影响了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第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质量不佳,缺少传统农耕文化的“智慧”融合。当前乡村旅游缺少对农耕文化的深度开发和智慧应用,未形成以传统农耕文化为核心、以大众需求为导向的完善链条,影响了乡村旅游产品及服务的有效供给。第三,乡村旅游产品创新不足,缺少时代科技与传统农耕文化的充分融合。智慧技术是“原汁原味”再现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动力,也是将游客需要、旅游资源开发和文化价值挖掘充分结合的重要基础。目前在开发传统农耕文化时,未能充分利用现代智慧技术开发符合本地区农耕文化优势的乡村旅游产品,影响了乡村旅游的生命力。

(三)缺乏完善的协同发展模式,农耕文化利用不够规范,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不佳当前在推进传统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时,由于缺少规范、标准的开发模式,以及品牌化、产业化的运营思维,影响了农耕文化的有序开发。一方面,未能形成理念成熟、系统规范的旅游开发模式。开发农耕文化乡村旅游产品,需要制定规范、标准的开发流程避免过度开发、生态破坏。但目前在开发农耕文化资源过程中,未能设置标准化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和产品评定机制,存在盲目、无序开发的现象,增加了农耕文化的开发成本,影响了农耕文化的旅游开发质量。另一方面,缺少品牌化、市场化的服务意识。在对农耕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时,由于缺乏特色、创意推广,未能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多元化诉求,影响了农耕文化旅游项目的品牌建设和市场认可度。

二、传统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价值

(一)传统农耕文化是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升级的“新引擎”当前乡村旅游面临提升品质、完善服务内容的全新需求,以农耕文化资源为切入点,将助力乡村旅游向高品质、内涵化方向发展。首先,有效满足了游客生态、休闲的旅游诉求。通过对农耕文化的地域特色和生态自然等内涵进行旅游开发,全面拓展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满足了游客“回归乡愁”的心理期待。其次,赋予乡村旅游新的特色、个性化内涵。通过深度解析传统农耕文化的多元文化特性,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乡村旅游开发,有效解决了以往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的问题。最后,综合提升乡村旅游发展层级。通过合理挖掘农耕文化资源开发乡村旅游项目,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坚实的文化根基,赋予乡村旅游新的内涵,助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二)乡村旅游是传承传统农耕文化资源的“活灵魂”乡村旅游为传统农耕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承载体,也扩大了农耕文化的社会知名度和实际影响力。一方面,实现了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现代文化冲击下,传统农耕文化的生存、传承环境逐渐消亡,部分农事活动和民俗仪式面临失传危机。通过关注游客多元化需求,以现代乡村旅游理念对传统农耕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应用,提高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层级,实现了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与时代价值的创造性融合。另一方面,提高了农耕文化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乡村旅游坚持内容导向,通过综合地域资源、农耕文化和乡村旅游资源禀赋等实际,以品牌化、市场化的理念运营、推广农耕文化,实现了农耕文化品牌塑造与文化创新的有效融合。

(三)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推进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是对农耕文化中符合行业规律且具有开发价值和市场吸引力的旅游资源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的活动。第一,在产业融合理念指引下,通过深度挖掘农耕特色、耕读文化,融入现代文化气息,提高了乡村旅游产品的供给质量,使乡村旅游呈现新的时代价值和内涵品味。第二,利用农耕文化资源,开发新的乡村旅游项目,扩大了农业产业价值链,形成了完善的产业体系。农耕文化资源丰富,对其进行旅游改造和时代创新,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精神指引”。第三,实现了传承农耕文化、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与释放大众旅游需求的有效融合,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充足活力。通过以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为动力,利用乡村旅游对农耕文化资源进行合理改造和适当开发,实现以农耕文化为依托,具有多种形态的全新乡村旅游形式,不仅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也通过乡村旅游项目传递了保护生态、人文休闲理念,进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与农耕文化资源保护全面协同发展。

三、产业融合理念下传统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策略

(一)文化挖掘,提升旅游品质,搭建“农耕文化”为核的协同发展平台要重视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突出旅游特色与农耕文化内涵,通过传承优势农耕文化,提高乡村旅游的文化品质。要持续整合区域内优质旅游资源,通过搭建协同发展平台,完善乡村旅游设施,构建农耕文化、农事活动和乡村旅游联动发展的全新旅游格局。要坚持再现经典农耕文化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实现乡村旅游发展形态“新突破”。通过夯实协同发展平台,重点发展优势农耕文化项目,孕育新的乡村旅游发展动能。

(二)塑造品牌,践行市场理念,实施“生态+文化”的协同发展模式要及时收集、研判市场需要,积极培育乡村旅游优势产业链。要坚持品牌发展理念,突出地域特色和农耕文化优势,通过将传统农耕的文化内涵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构建农耕文化、乡村旅游与其他乡村服务业高度协同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拓宽农耕文化的发展空间。要践行市场理念,通过合理规划农耕文化开发方案,建设优质乡村旅游品牌,打造有鲜明个性的乡村旅游项目,提高农耕文化资源的开发效益。通过制定规范化的乡村旅游服务标准,明确农耕文化资源的开发要求,合理设置区域内村民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规划指引、产业链条发展的协同共赢目标。

(三)聚焦游客,深化参与体验,推动乡村旅游向“特色”“创新”方向发展要以优化游客体验为导向,将游客的养生、休闲等消费需求融入农耕文化旅游开发全过程,提高农耕文化乡村旅游项目的参与深度。通过对区域内农耕文化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分类,对农耕文化资源进行特色打造,为游客提供全新参与体验。要对游客的多元需求进行挖掘、整理和科学分类,通过为游客提供“体验式农耕旅游”“文化式农耕民俗”等多种旅游项目,增强乡村旅游的“特色”体验。要以地域特色为依托,开发多类型、立体化的农耕文化资源利用新模式,为游客提供具有地域个性的乡村旅游项目,增强游客的参与、互动黏性。通过开发具有乡村生活气息的农家生活旅游项目,建设“原模原样”的乡村旅游设施,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感受农耕文化,体验“原汁原味”的农耕生活。要用好“农耕文化”的特色内涵,将农耕文化融入现代乡村旅游,构建农耕文化与自然生态有机融合“整体”,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智慧开发,完善保护机制,坚持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并行”发展理念要充分利用AR、VR技术和传媒科技等智慧技术对传统农耕文化进行“现代”包装,优化乡村旅游展示效果,实现乡村旅游与农耕文化的智慧化融合。要以智慧创意为指引,坚持农耕文化保护与应用并重的开发导向,推进农耕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协同发展。要按照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对区域内农耕文化资源进行统一整合、有序开发,推动乡村旅游从单一、粗放经营向产业协同方向转型。要尊重农耕文化的资源特色和传承规律,推动全社会形成保护传统农耕文化的良好氛围,确保农耕文化资源实现持续开发和生态应用。

参考文献

[1]焦雷,李晓东.乡村旅游农耕文化的挖掘研究——以沂源三岔乡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6):208-212.

[2]樊志勇,沈左源.以供给侧改革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J].人民论坛,2018,(9):92-93.

[3]解胜利,赵晓芳.从传统到现代:农耕文化的嬗变与复兴[J].学习与实践,2019,(2):126-132.

第4篇:农耕文化范文

关键词:农耕文化;景观设计;应该手法

改善人居环境,满足现代人对环境的需求,是景观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这一问题,可追溯到我们的自身文化根源——农耕文化,而如何使农耕文化底蕴与现代景观设计相融合,[1]可以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景观设计手法来体现,其中我们可以总结出5种应用手法。[2]

1借镜

借镜,不是原样照搬,是将传统农耕文化中的适宜元素符号、人物、图像等,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参考、汲取,从而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3]农耕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来进行长期生产生活的智慧的结晶,是构成农耕文化的重要元素。在景观设计中,可通过铺装这一设计要素,利用地面浮雕和铺装形式结合,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夏至”“谷雨”等节气名称,以文字雕刻的方式体现在铺装材质上,或将节气谚语雕刻在景观柱上。在景观设计中,将农耕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以雕塑的形式体现出来,以人物雕塑为中心,营造宽敞的休闲广场,并配置休憩设施,供人们参观、敬仰。这样既可以营造主题性的景观空间,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又使得传统农耕文化实现更广泛的传播。

2保留

保留,是保留农耕文化中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生活中的物质要素及活动等。结合景观场景,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造设计,可进行一定程度的删减和增加,从而提升景观文化内涵,突出地域特色。在景观设计中,可保留原场地中的特色场景,如传统民居、传统村落布局形式、生产农田等。在此基础上对琐碎的细节杂物可适当删减,对于突出主题的元素可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化,从而更加体现场景的文化主题。如传统村落中的戏台、宗族祠堂等建筑。通过现有的保留建筑,结合与建筑性质相关的祭祀、节庆等民间习俗活动,删除不相关的细节部分,突出地域文化。结合场地保留建筑功能,提供相应的景观空间。如在民俗文化主题的景观设计中,提供祭祀、节庆等活动场地和观演空间,举行传统的民俗活动,再现当时的劳动情景,提升景观的文化内涵。

3重现

重现是以景观的方式,重新设计或布局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物体或场景,使其历史原貌呈现。在重现的过程中,通过艺术、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等手法,因地制宜地提取和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元素,达到与原始物体或场景相近或相似的状态。为创造出历史韵味,再现历史文化原样,可结合技术和艺术的手法,挖掘、提炼历史文化细节,以达到重现历史场所的韵味,从而唤起人们对农耕文明的记忆和遐想。如景观中的传统建筑、设施及场所,了解其功能及构造,通过重现的表达方法,利用现代技术与艺术手段,对其进行保护和重构。

4提炼

提炼,指为强调景观地域及文化特色,从传统农耕文化的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中,选取或挖掘农耕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符号。如在农业景观设计中,在农耕文化中的农耕农具、农业场所、活动中,提炼出与当地文化特色相关的要素,赋予其景观的观赏或互动功能,利用景观的形式体现出来。如景观小品、道路铺装、植物、建筑等。在景观设计中,可利用农耕劳作的工具与设计要素相结合。如利用传统的农耕劳作器具磨盘作为道路铺装材料,与草地结合,这既可体现现代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又增添景观的趣味性,丰富设计素材。

5象征

象征,是用具体的景观实体,如雕塑,景墙,植物或诸多元素组成的景观空间,来代表农耕文化中的意境或思想内涵。前者是后者意义的载体,是后者精神的呈现,两者所蕴含的内容相似,但表现形式和方法完全不同。象征的表达手法是人们观赏景观实体时,激发联想,利用农业景观设计中的现代景观小品、构筑物等表达农耕文化,从而产生精神场所与观赏者之间的共鸣。在民俗文化主题的景观设计中,可以赋予戏台、宗祠等建筑点景、休憩等功能。在景观植物设计中,可根据农作物、经济类作物等生长习性、形态特征,进行植物造景;在满足园林绿化功能的基础上,使人们参与进去。在果实成熟时节,组织采摘活动,增强景观的参与性;并根据不同节气进行农作物的轮番种植,做到四季有景可观。将农耕器具与景观小品、服务设施相结合,如保留传统的按压式取水器,人们在使用的同时,能更好地融入环境中,体会劳动的艰辛。

6结语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越来越多景观世界设计手法类似。农耕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手法,可通过文化与景观结合的方式,突出现代景观设计的文化主题、地域特征,提升景观文化内涵,丰富景观设计素材,增强景观的休闲娱乐性和参与性,满足人们对景观环境的体验式需求。景观作为传承农耕文化的载体,推动着农耕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雪雯.农耕文化在现代中国景观设计中的价值和影响[D].江南大学,2008.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43-44.

第5篇:农耕文化范文

关键词:农耕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情感体验;符号

在都市文化占社会主流的今天,提到“农耕”“农村”,大家可能第一情感反应是“土”“陈旧”“落后”等。然而,最近从国外火到了国内的“网红李子柒”,其充满诗意的乡村田园农耕生活,将中国的农耕文化以新媒体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展现了饱含中华民族传统哲学思想的乡村生活形态。人们由最初的猎奇心理转为认可和向往,其背后既是对当下都市生活存在的情感真空的反映,也是中国农耕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的时代召唤。在“文化自信”的时代语境下,以文化传播为目的商品中,农耕文化创意产品更具体验性,更易产生情感认同。

一农耕文化的溯源与反思

1.农耕文化之“根”费孝通曾说,文化有它自己的规律,有它自己的基因。①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文化复兴是一个从文化认知到文化自觉再到文化自信的渐进过程,但首先要认清楚本民族的文化基因,认识中华文化之根。中国以农立国,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延续千年的传统之根在“农”,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础,自古以来为立国之本。战国时期,秦国就有“凡将立国”,“事本不可抟”(《商君书•壹言》),本即农也;《汉书•文帝纪》也记载:“农,天下之大本也。”②班固在《后汉书•食货志》中着重强调了“生民之本”的农事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农民、农村和农业三环紧扣,既是社会经济命脉所系,也是社会思想文化的基础和内核。无论是《诗经》里“采薇”“采桑”“采莲”的农作之美,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均展现了源自农耕的美学意蕴。《氾胜之书》《齐民要术》《四民月令》《耒耜岁占》《农政全书》等农书在推动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同时,体现出的“应时、取宜、守则、和谐”③的行事准则已成为延续中华文明的伦理基础。梁漱溟认为农村是“中国文化有形的根”,④“求中国国家之生命必与其农村求之,必农村有新生命之后中国国家乃有新生命焉。”⑤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方李莉从艺术人类学视角研究乡村振兴的方向,认为乡村农耕文化孕育出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文明是建设生态中国的文化基础。⑥季铁等以乡村文化振兴为目标,通过多年的“新通道”项目实践,提出了以社区为中心的活化乡村文化资源和生产资源的设计路径。⑦林鸿等从农耕文化的内涵和传承价值分析入手,提出了以农业景观作为传承农耕文化新载体的设计策略。⑧

2.农耕文化传承的现状与反思在中国社会工业化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城乡二元对立的结构特征,在一段时期里,“土里土气”的农耕文化一直被认为是带有负面色彩的。农耕文化的“生分”源自两方面:一是城乡之间文化距离的加剧;二是都市文明给农村生活带来的冲击造成农耕文化被同化。新时代农耕文化如何发展延续需要重新定义农耕文化的价值,以价值来引领新新农民的传承,但农耕文化也面临着自身价值的合法性危机和承载主体后继无人的困境。⑨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大量农村人认可了都市生活中的现代文明和社会价值观,并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加之“农转非”,农村文化愈加式微。在高速交通、网络通信等现代化技术的推进中,都市强文化打破了农耕文化的封闭性和内生性,冲击着乡村的良风美俗和质朴的价值观念,传统农耕文化赖以存在的乡村生活形态发生了变化。农耕文化由过去的权威性、神秘性、内生性、生活化向平等化、开放性、产业化、娱乐化演变。⑨从过去的“农家乐”到现在的“美丽乡村建设”,在城里人的消费下农民收入有了提高,但是由城里人主导的消费观也渐渐异化了蕴涵勤劳、淳朴、节俭等文明内涵的农耕文化。现状是,农村市场大量充斥着代表都市消费文化的旅游商品和快消产品,对消费者自身文化基因的认知影响甚微,反而在农村留下了大量的白色垃圾。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农耕文化的传承往往又被简化为“对老房子的修复”“对以农具为主的老物件的陈设”以及“带有表演性质的农事劳作”。但是,农耕时代是人与自然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农耕文明的叙事方式沉淀了悠悠岁月中丰富的历史内容,记录着一个民族劳作、生活和心灵的历史,⑩其孕育出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朴素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协作共生、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这部分价值正是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传递出的正能量,也是在失去传统农耕文化繁衍土壤的今天,农耕文化创意产品所要承载和传递的重要文脉精华。

二、情感体验重塑农耕文化创意产品价值

在体验经济时代,用户希望从产品获得的不仅仅是使用功能的满足,还包括情感体验。农耕文化创意产品的情感体验即是用户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情感体验连接“产品-用户-文化”,并通过产品的符号意义唤醒其过往的心理印记来引起对农耕文化精神的认知和反思。1.农耕文化的情感体验层次唐纳德•A•诺曼从人与物关系的角度将产品的情感体验分为三个层次,即: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本能层是指人的感觉器官(视觉、触觉)与产品的物理属性(形、质、色)之间的互动;行为层反映的是产品的功能属性,即产品的功效、使用方式和效率等;反思层是指人与物在长期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超越物质和功能的心理体验,是心灵的感受与领悟。这三个层次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反思层次可以增强或抑制本能与行为层次,本能与行为层次也会对反思层次产生影响。(11)农耕文化创意产品作为传播农耕文化的载体,旨在与用户互动的过程中,通过本能层和行为层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用户对农耕文化的精神和价值的反思。因此,产品造型需要为用户提供指向农耕文化本能层情感体验的线索;产品的功能和使用方式需要为用户提供积极的行为层情感体验,二者合力,加深用户在与产品互动过程中的反思层情感体验。从用户的角度而言,农耕文化创意产品的三层次情感体验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外观感触到行动感受再到心里感动的渐生过程。2.农耕文化的符号解构与情感体验设计符号是人类能动地认识世界、获得技能、传播文化过程中的思维载体,运用符号学对农耕文化进行解读,能够更好地找到产品与文化的融合点。农耕文化源自农耕文明,劳动和生存始终是贯穿整个文明的主题,从物质层到精神层,包括了物化的“农具、农产、房屋”等、场景化的“农事、民俗”等以及抽象凝结出的“天人合一、协作共生、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运用皮尔斯的符号三角工具对其进行符号解析(见图1),在整个农耕文化符号体系中,反映劳作的农事以及衍生出的民俗为农耕文化的符号客体(O);物化的农具、农产、房屋、民俗表演的服装道具等是对农耕文化客体的表征(R);而诠释(I)则是能够对客体和表征进行意义解释的农耕精神和价值理念。农耕文化创意产品作为传播农耕文明精神和价值的载体,其本身也是具有价值意义的符号。在符号三角系统中(见图1),客体(O)和诠释(I)与农耕文化是一致的;在符号的表征里,农耕文化创意产品的符号表征“形、质、色”造型元素对应的是农耕文化中的“农具、农产、房屋、民俗表演的服装道具”等。因此,取自于“农具、房屋、民俗表演的道具等”器物的形态特征是农耕文化创意产品造型元素的重要来源,具有积极的本能层情感体验符号线索的价值。在农耕文化中,农事及其相关的民俗活动具有很强的场景感,《诗经》里描述农事的“采桑、采薇、采菊、采莲、采茶”等篇章,充满苍璞的画面感,传递着古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农耕文化中融天时地利人和于其中的真善美。以农事、民俗为原型进行创意产品设计,可以增强用户与产品的体验感和互动性,触发产品的行为层情感体验。反思层情感体验最为抽象,其效用会因用户的个人背景和使用情境而产生不确定性,但积极的本能层和行为层情感体验是触发情感反思的基础。

三、青少年农耕文创产品情感化设计实践

“少年智则国智”,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结晶,是本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理应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优秀的价值观念。笔者曾应鹤壁市鹤山区文旅局的邀请,带领团队运用上述的设计思路,对西顶村的农耕文化资源进行了系统整理,构建了当地农耕文化的符号体系,建立了符号表征的对应关系,并针对青少年的群体特性和行为特点,从提升情感体验的角度和文化传播的目的进行农耕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实践(见图2)。1.基于风车原型的卷笔刀设计西顶村保留下来了一件当地村民取材于太行山青石,运用搭建石头房子的工艺制作而成的石风车,跟其他地方常见的木质风车功能一样,但其材质极具地域特色。这款卷笔刀设计方案的造型原型取自石风车,产品的外观可提供给青少年本能层的情感体验,而转动的风车和转动的卷笔刀又产生了功能和使用方式上的同构,可增强行为层的情感体验。这款造型独特的卷笔刀在与青少年日常互动的过程中,会时而唤起某段经历,激起其对农耕文化的兴趣和求知欲,带来反思层的情感体验。此方案曾获“洛阳第六届三彩杯国际创意设计大赛”童梦田园专题组优秀奖。2.拆拼式儿童养蚕盒采桑养蚕是西顶村传统的农事活动,桑蚕自古为农耕社会民生之重,正是有采桑、养蚕、抽丝、织锦,才有丝绸之路文明。引导青少年养蚕既是对农事劳作的体验,也是对农耕文明渊源的探索。这款拆拼式儿童养蚕盒设计方案,从满足儿童养蚕行为体验需求入手,运用模块化拼装结构和平板式设计,融知识、趣味、体验于一体,提升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行为层的情感体验。此方案曾获“洛阳第六届三彩杯国际创意设计大赛”童梦田园专题组铜奖。3.豆芽宝宝存钱罐耕种始终是农耕社会的主题,在西顶村这样太行山区缺水的村落进行作物耕种,在与自然环境博弈的过程中,村民们既积累了许多智慧,也养成了勤俭的生活习惯。这款豆芽宝宝存钱罐设计方案,基于反思层的情感体验强调产品本身在使用过程中与儿童行为的互动,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勤俭的良好生活习惯。此方案曾获“洛阳第六届三彩杯国际创意设计大赛”童梦田园专题组银奖。

四、结语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