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耕文化景观设计范文

农耕文化景观设计精选(九篇)

农耕文化景观设计

第1篇:农耕文化景观设计范文

最近几十年,集约化经营方式已经导致了传统农业景观中生物栖地多样性的降低和自然景观的破碎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方式的变化使得农业景观的美学和生态效益遭受严重损害[1].针对各种日趋严重的农业和土地退化问题,农业、环境、地理等领域的专家重新考虑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结构调整.农业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侧重从市场效益和农业技术角度出发,依靠农业科技成果,发展各种新型农业模式.环境和地理等领域学者的反应主要是规划设计一些富有特色的新型农业模式,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精细农业等.任何农业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均可表现为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及其组合,即农业景观空间结构.事实上,具体农业模式的规划和设计往往均可视为土地/景观规划问题.然而,不论其意义有多重要,这些规划和设计,实际上多具区域实用和偶然性,带有普遍意义的新景观空间配置结构还难以形成.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通过规范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各类农业景观规划势在必行.

2原理与方法

2.1景观生态学原理

景观尺度上的生态学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但只是近期这种研究才被应用于实践领域且正在形成一个密切相关的理论体系.对景观生态学一般原理,已有作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过总结.美国学者Forman和Go-dron[2]主要立足于生态学角度提出景观生态学的7条基本原理,Risser等[8]提出主要针对尺度的5条基本原则,中国学者肖笃宁(1993)根据相关学科理论,提出景观生态学的7大理论基础.这些对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及体系的创立,无疑都有明显的开拓意义,但作为体现学科本质和特色的基本原理,它们还有必要进一步抽象和完善.基本原理是学科本质特征的反映,是其最为重要的理论问题.景观生态学起源于地理学与生态学观点的相互综合,它的基本特点表现为由地理学、生态学为主的多学科交叉.由此,作者认为景观生态原理至少应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综合整体论、水平异质性———空间结构及垂直异质性———相互关联.具体划分为:整体性原理、时空尺度与等级层次原理、镶嵌稳定性与生态控制原理等3项,并可视之为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体系(图1).

2.2农业景观的生态规划与设计

对景观生态学而言,任何形式的农业活动都必然落实在具体的地域空间上,构成各类农业景观.这种空间特征,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方法于农业景观规划和设计实践中的基本前提.同时,农业景观规划和设计的最终成果也必然表现为空间格局合理的具体农业景观.特定区域农业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既包括具体农业景观单元的研究,也包括确定这些单元区位的区域农业景观功能区划研究.农业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个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实际应用问题[4],显然,可以直接运用近几年迅速发展的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的一系列原理和方法.狭义农业景观,即农田景观是草地、耕地、林地、树篱及道路等的镶嵌体,表现为有机物种生存于其中的各类碎化栖地的空间网格[9].农业景观的规划设计实践中,处理很多具体问题时都需要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理论.譬如,田块斑的大小和形状、防护林网眼规模、水系廊道的宽度和连接度、自然干扰的频度和分布、异质景观单元的特征等等.事实上,它们通常对农业景观的生物生产和各种过程起着决定性的影响[7].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除去常规农业第一性生产功能外,农业景观还具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即宏观环境背景功能,这也是目前农业景观倍受关注的原因之一.实践中,景观规划的主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是适应地方物种个体生态需求而对斑和廊的设计.目前对这种复杂而困难的任务的反应,首先是假设现存的景观生态原理是合理的,科学的农业景观规划和设计就是对这些原理的具体运用过程,即“黑箱方法”的运用.另外一个做法是强调景观单元及其组合结构与特定的物种制约关系,认为不可能将景观设计得适宜所有的栖居者,但必须明确核心物种以使设计能够满足一些已知的需求.这些物种数量虽少,但却具有突出的生态重要性.目前,相类学科的发展水平使这种特殊物种设计法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范围.

它与“黑箱假设法”有可能成为较通用的研究方法.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是景观生态学结合实践的应用方向,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途径[6].景观规划设计与以往单目标的规划设计有本质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它将景观作为“资源”并从“整体”上看待,并将人类需求与景观的自然特性与过程相联系,主要关注宏观尺度上的资源配置.农业景观的规划设计不仅关注景观的“土地利用”、“土地肥力”以及人类的短期需求,更强调景观供人类观赏的美学价值和景观作为复杂生命组织整体的生态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同时,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景观不仅要以现在的格局,而且要以新的格局为各种生命形式提供持续的生息条件.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区域生态系统.景观规划设计与区域持续农业在根本目标上完全一致,其多目标性兼顾持续农业的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如强调资源配置)与社会持续性(如关注未来).农业同其它产业不同之处在于农业生产极大程度依赖土地的自然属性,而景观规划设计充分强调景观的自然属性(如将人类需求与景观的自然特性与过程相联系).而且,规划设计本质上是对资源进行空间配置,所以可将景观规划设计作为区域持续农业景观实现的空间途径[10].相同于其它内容的景观生态规划,农业景观的规划设计是运用景观生态原理,结合考虑地域或地段的综合生态特点及具体的目标要求,构建一个空间结构和谐、生态稳定、社会经济效益理想的区域农业景观系统.保障做到这一点,本项研究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自始至终贯彻如下几项原则:适宜面积原则;类型多样性原则;景观单元关联原则;空间结构协调原则.

3案例与结果

3.1研究区地理背景

涿鹿盆地位于河北省涿鹿县北部,为新生代断陷盆地.其西北部为中低山地,南部为低山丘陵,从北向东南以洋河为界,大体上呈三角形(其中西南部向南延伸较多),境内有中低山、丘陵、盆地、河漫滩、阶地等多种地貌类型.基本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较少,降水少而集中于夏季、大风多而集中于冬春.水资源比较丰富,自西向东横穿盆地南部的桑干河是其主要水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以灌淤土和水稻土为主.植被类型多样,以玉米、春小麦、水稻等作物以及葡萄、苹果、梨等林果为主,天然植被仅分布在盆地的西北中低山地、南部低山丘陵.本区面积44158hm21),人口21.58万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园地及居民点工矿用地为主.经济以农业为主,粮食、蔬菜种植,干鲜果生产为其主要发展方向.本区近京津及张家口,具有较好的市场区位条件.农田建设水平高,水利设施完善,灌溉面积占耕地87.3%.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灌溉、耕翻、运输、脱粒及加工大部分实现了机械操作.农业技术推广较快,地膜、大棚等栽培及品种引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总体而言,本区经济技术文化较为发达,农业生产水平较高,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具有发展农业的先天优势.可以认为,本区为典型的农业景观,其未来利用应以农业为主.

3.2研究区的总体规划目标

尽管本区背景景观具有明显的农牧过渡特征,但在目标景观尺度上,仍属典型的农业景观,景观生态过程以农业土地利用为主.景观生态主导过程是确定景观利用方向的主要依据.本区目标景观生态过程以农业土地利用为主,自然退化过程(包括水土流失、风蚀沙化及盐渍化)及城市化过程次之.这一特性决定本区景观利用应以农业生产为中心,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其它产业发展.综上所述,本区景观利用应以农业生产为主,环境保护为辅.在保持农业资源、环境不致退化的前提下,最大化农业产量、质量、效益是本区景观利用的基本目标.此外,在保证基本农田和农业产量的前提下,也应大力发展其它产业.具体来说,粮食、蔬菜与水果生产既要保证本区消费需求,又要完成粮食上缴任务以及提供较多的水果、蔬菜境外出口;环保要将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不仅不能使退化过程损害农业,还要以开发养治理,以治理保生产;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下,推进城市化进程.

3.3区域农业景观的功能分区

研究区主要景观类型有:针叶林地、山地灌丛草坡、缓坡耕地、梯田耕地、果园、各级道路、居民点及人工水面等.其空间结构表现为以涿鹿盆地中心居民点(涿鹿县城镇)分别为中心的环带状格局.受制于地形和人文区位因素,从中心向外依次为:居民点———川平原———台耕地、梯田耕地、缓坡耕地———果园———次生林和灌丛草坡等景观类型,这也构成整个研究区农业景观的空间结构.显然,这种结构既有对自然景观生态合理利用的基础,又具一定的景观美学价值.三大功能区自盆地边缘向盆地内部呈环带状过渡,以内层的农业耕作景观为主.生态环境保护景观的水土流失过程在不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将同中部经济园林景观的水土流失一道对自身构成威胁,而经济园林景观的水土流失在不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又将会对农业耕作景观产生影响.就啮齿类动物的活动来说也有从天然景观向农田入侵的倾向.从环境保护、生产效益并重到农业生产的景观功能分区,目的在于适应这种景观过程的空间分配,抑制各功能区之间的上述关联.尤其是中部景观既行生产功能,又具环境保护功能,还对水土流失、有害物种入侵起到缓冲作用,保护了内层景观.

3.3.1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区

(1)位置、范围:分布在最灌渠以外(即七一大渠、桑南一干渠控制范围以南,劈山大渠控制范围以西、北)与区界之间,控制面积19223hm2.(2)功能:主要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大力发展水土保持林,努力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本区开发利用的方向.在立地条件较好处,以植树造林为主,较差处则先要封坡种草,为将来造林做准备.(3)依据: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坡度较陡,不适于农业开发.景观过程以水土流失、植被覆盖减少(人为樵采、放牧等干扰所致)等退化过程为主,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置于首要地位.同时,灌溉水无法到达,天然降水少且难以拦蓄利用,没有生产保证.

3.3.2经济园林功能区

(1)位置、范围:分布在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区以内,大致在惠民北灌渠、桑南三干渠以外.控制面积14149hm2.(2)功能与利用方向:主要执行经济林生产功能,兼顾环境保护功能.坚持以葡萄、苹果、梨等水果生产为主,适当发展大枣、核桃、杏扁等干果以及其它经济林生产,提高园林的经营、管理水平,使本区成为以境外出口为主多种经营的高效益的水果基地,是本区的农业发展方向.坚持土地利用与改良、建设相结合.坚持沟、谷、坡综合治理,遏止水土流失,弥补灌溉水不足.总之,这种功能设计,目的在于既遏止水土流失等不利过程,又尽量最大化经济效益,达到生物生产与环境服务功能的统一.(3)依据:灌溉水有一定保证率,为产量的稳定提供保障;地形以山前黄土低丘、台地或洪积扇为主,坡度较缓,适于耕种;土层深厚,土壤较肥,有助于提高生产力;景观过程以果园经营及农田改造建设为主,尽管天然状态下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但目前大部分地区得到初步抑制.

3.3.3农业耕作功能区

(1)位置、范围:分布在经济园林功能区以内.控制面积10786hm2,为本区景观的核心.(2)功能与利用方向:执行种植业生产功能.其发展方向为商品粮和主要面向京津的副食品基地,以高产、高质、高效农业为发展目标.具体实现途径为:合理安排农、牧、副结构,以粮食和蔬菜生产为主,适当增加或加大油料、经济作物比重;选择、引进、推广适于本地的高产、优质品种;充分利用景观的空间镶嵌与多熟种植原理,合理组合作物的空间结构,适当安排轮作顺序,逐步扩大间、套、带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引进推广先进耕作经营管理技术,提高集约化程度;完善防护林、灌渠网络,做到排灌结合,旱涝保收;严格控制非农建设滥占耕地,在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的前提下,加强改造措施,提高土壤肥力.(3)依据:灌溉水有可靠的保证率;土地平整,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景观过程以种植业耕作经营为主,土地改良为辅,城市化有一定发展,但不会对农业构成威胁.

3.4各功能区内部的结构规划与设计

3.4.1经济园林功能区结构

在经济园林功能区内,根据现状景观的组合格局、景观单元间的细微过程差异及其空间关联、未来变化趋势,可将本区的空间结构作如下安排:桑干河以北自成一片、桑干河以南大致以涿矾公路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可分别称为桑北、西南、东南单元.三区的控制面积分别为30.93、66.10和4446hm2.桑北单元外接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区,内联农业耕作功能区.其粮食、蔬菜的供给依赖耕作区,而自身的水果产品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耕作区的需要;生态环保区的水土流失对其有一定威胁,而自身土地的改造尤其是引洪淤灌又与生态环保区密切相关.考虑到本区盛行西北风,而目前防护林带基本平行于这一风向,可沿劈山大渠新建一条防护林.这样既能防止风沙,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割断某些动物对果园的入侵路线,同时也因避免选择新地址而节约土地.东南、西南单元与生态环保及耕作功能区的联系与此类似.就两大单元之间而言,东南单元成熟的果品栽种技术与优质品种可向西南单元就近输出,西南单元过剩的粮食可向前者供应.考虑到两大单元功能与地域上的接近,可沿它们的交界,即涿矾公路布局果品加工企业.这样做既可方便区内运输,又利于境外调运.

3.4.2农业耕作功能区结构

本区景观过程以作物生产为主,具有较大的一致性,可视为一个整体单元.本区的结构设计就针对这一整体单元.水浇地为基,城乡建设用地、灌溉水田以及局部园地等为斑,灌渠、树篱、道路、河流等为廊的斑、廊、基空间镶嵌格局是规划区的基本结构.鉴于本区以西北大风居多,营造防护林带应以东北-西南方向为主.目前这一方向仅有惠民北渠一条林带,宜增加一到两条林带,一条大致沿单家堡-上太府-赤脚寺-尹文屯-苑庄一线,一条大致沿大姚庄-南庄-辛兴堡一线.适当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水田面积),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尤其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继续完善道路、灌渠建设(尤其是较大居民点之间的交通联系,灌溉排水体系)以改善景观之间的空间联系,扩建、完善树篱体系以充分发挥其阻挡风沙功能,是未来景观建设的方向.

3.5典型景观单元设计

3.5.1桑北果园单元

现状景观呈粮食、果园、荒地镶嵌,粮食作物占明显优势.景观过程以土地改造为主,农业耕作利用为辅.另外,水土流失也不容忽视.土壤与水分要素(土层厚薄不均,多含砾石,质地轻壤,水分不足),对耕作构成根本性限制.现状耕作水平低,种植业生产潜力小.景观不稳定,农业利用中存在明显的果园取代耕作的趋势.近期以农田改造建设为主,农业生产为辅,未来以干鲜果生产为主导方向.首先平整土地、排除砾石、引洪淤灌,以保持水土、提高肥力、改善耕作条件;在改造的基础上,暂时实施果粮间作,逐步扩大果园比重,水分条件较好者,重点发展苹果、梨等水果,水分条件较差者以大枣、核桃等干果为主,直至建成生产多样、干鲜果兼营的果品基地.条件较差、不宜大面积改造土壤的地方要强调点状改造,挖坑填土浇水,直接栽种果树.

3.5.2东南果园单元

现状景观呈现粮食作物主要散布在果园北缘或零星点缀于大面积果园间的格局.景观过程以果园经营维护为主,土地改造为补充,园地蚕食耕地过程趋于完成,水土流失初步得到遏止.桑南二干渠以外坡度较陡,灌溉水无可靠保证,干旱和水土流失对本区生产有影响.景观相对稳定,变化不明显.品种单一,景观多样性程度低.完善和深化以葡萄为特色的水果基地建设,是本区的发展方向.主要途径:用优质水果品种全面取代种植作物;推广、引进适于本区的优质高效益品种,逐步淘汰普通品种;适当增加新品种,重视不同品种的空间搭配,改变单一品种经营方式;平整土地,扩建灌渠,注重培肥,坚持开发式综合治理,以利用带动改造,彻底消除土壤侵蚀和干旱,使其成为高产稳产的优质水果基地;大力发展果品加工,提高水果经济效益.

3.5.3西南果园单元

现状景观呈果粮间作镶嵌,比例接近,水肥空间配置差异较大.景观过程以生产经营为主,坡麓地带有水土流失发生.水分不足、肥力不高构成较大限制.景观相对不稳定,园地有逐步取代耕地的趋势.利用方向应以农林生产为主.首先要合理搭配粮食作物和果树的空间结构:在七一大渠以外无灌溉水的地方,全部栽种果树,适当扩大干果比重;在桑南一干以外七一大渠以内灌溉水无可靠保证的地方,以果园逐步替代耕地,以苹果、梨等水果为主;桑南一干以北水肥配合较好地方,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严格控制果园面积,以粮食生产为主;在特定地块中,要注意果园与粮食之间、果园与粮食内部作物的比例、距离,相互的组合镶嵌方式等.在发展生产的同时,积极改良土地:进一步发展水利、水保事业,修筑梯田、土石谷坊抑制土壤侵蚀,开挖扩建水利排灌渠系,洪淤改土,培育肥力.

3.5.4典型耕作单元

依据限制本区农业生产的限制要素———水分,可将本区典型农业景观即基质设计为果粮、水旱间作的立体农业模式.在地势较高,灌溉水不能到达的地方栽种果树以利用其强大的根系吸取深层水分,在地势较低有充足水分保证的地方种植水稻,在二者之间靠灌溉维持的地方种植玉米、小麦等旱作作物,以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5.5盐渍化单元

针对盐渍化区地形高低起伏,地下水埋深深浅不一的景观格局,可用“挖低垫高”的办法改造土壤.即在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适当挖深土壤,向周围较高处堆垫,将低处改造为稻田,局部积水较深、规模较大、排水不畅、难以改为稻田的洼地改造为渔塘,而周围高地改造为水浇地.针对盐渍化过程的关键环节,合理安排排水沟,使高处水浇地向低处稻田排水,低处稻田向渔塘排水.尽量利用机井,抽引本地地下水作灌溉水,实行排灌并举,这样做既有利于降低地下水位,又可促进水分循环,加速土壤脱盐过程.在高处水浇地引水灌溉(尤其是引洪淤灌),以覆盖、排水等方式消除盐碱,低处水稻田用灌溉水(包括高处排水)冲洗,以溶解并排除过量盐分.新改造地可种植绿肥,或耕种、休闲交替进行,已改造地要早耕晒垄,增施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地温、肥力,促进土壤脱盐.

第2篇:农耕文化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喀斯特山区;农田道路;农业机械化

土地整治就是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治理,以达到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率的目的。其中道路工程主要包括道路路线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和小型桥涵设计,它肩负着整个土地整治项目的连接枢纽。党的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发展现代种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田道路就是实现农产品耕作、运输过程的桥梁,是达到机械化耕作的基础条件,对农业现代化环境起着重大作用[1]。因此,加强农田道路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贵州省有95%的县市区分布有喀斯特地貌,的喀斯特地表超过10万km2,地形起伏大,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山区。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小型农业机械和运载机械的普及为提高山区的耕作、运输效率提供了便利,然而道路却阻碍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大部分坡耕地还是只能靠人力进行耕作、运输,生产潜力难以充分发挥,农民难以脱贫[2]。因此,道路的不发达限制了山区农业的发展,是制约农业现代化、多元化的主要瓶颈之一。本文整合了贵州土地整治道路工程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动态,以期为以后农田道路的建设提供参考。12

1世纪以来贵州道路工程发展历程

1.1起始阶段一直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滞后,生产效率低,粮食安全问题一直都是我国发展重点,特别是1999年开始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后,5年间耕地就减少了23.42万hm2,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给粮食安全问题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2003年以前的土地整治主要立足于耕地资源数量上的保护。然而在履行耕地占补平衡法的义务的同时,忽略耕地质量水平和耕作效率的提高,导致许多土地整治后土地肥力下降,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低于原有的水平,造成农民的不满。为改善当时情形,贵州省实行了试点改革,把土地整治内容调整为综合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农田道路工程建设进入了初始阶段。然而据2005年的统计资料显示,贵州省人均耕地0.115h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全省有73.14%的农村人口,人均粮食产量却只有293.06kg,远远低于全国370.16kg的水平,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同时土地整治项目投入资金有限,区域内交通建设用地比重还不到1%,道路通达度低,很难改善农民整体的生产生活现状,农田道路工程建设任重道远。1.2初始发展阶段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为农村综合改革吹响了号角。李盛霖同志2007年年初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现代农业,实现农村公路又好又快发展”的全国农村公路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村公路作为先导性基础设施,对建设现代农业至关重要。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不仅要连接乡镇和行政村,为农民出行服务,也要为发展现代农业服务。”200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报告中提到,要大力加强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的建设,在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中强调了机耕道路、农田林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2006—2010年期间土地整治共计投资19.52亿元,每年同比上年增加2倍,总规模达5.87万hm2,划分为黔中中部溶丘盆地谷地园田化建设整理区、黔中西部中山高原坡耕地整理整治区、黔中南部山原斜坡中低山防洪整理区、黔中东部中低丘陵生态建设整理区和黔中北部溶盆地中低山地平整归并整理区5个工程,涉及7个地(市、州)、24县(市、区),区域面积621.72万hm2,最终新增耕地面积3337.02hm2,新增耕地率5.68%。其中道路工程投资14896.16万元,占总工程投入的7.63%,在项目区原有的4.99万hm2交通用地基础上,增加了田间道1387.58km,生产道3380.93km,特别是黔中中部、黔中南部和黔中北部效果明显。但由于贵州地形复杂,农田整治工程量相对较大,单位面积投资达33244元•hm-2,远高于西部的云南、广州等省份,资金有限导致部分地区土地整治政策实施不到位、设计不合理、施工不当等,农机化水平没有得到更根本的提升,田间道路建设通达度仍然不高,没有达到预期的高标准农田的整治效果。1.3持续发展阶段由国务院直接批复给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贵州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提出后,在规划中,明确了我国当前的土地整治形势,阐述了今后土地整治的总体战略方针,制定了“十二五”期间要建成39.2万hm2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通过农用地整治、宜耕后备土地开发和损毁土地复垦补充耕地3.2万hm2。接着2013年召开贵州省百万亩土地整治工程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推进现场会,提出了2013年要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10.67万hm2,从6月开始全面展开耕地耕作层剥离工作。2014年提出了《GBT30600-2014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中也提出土地整治的道路通达度平原地区要达到100%,丘陵地区应不低于80%的规定。这标志着贵州省土地整治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党中央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新农村的建设,就必须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而农村道路网建设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现阶段的农业也更注重产业化和多元化,鼓励乡村特色旅游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生态农业转型。由此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农田道路建设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今后将会更快更持续地发展。

2道路工程研究现状

2.1道路网络农田道路与村道、乡镇道路直接相连,隶属于农村道路,但农田道路与乡镇道路不同,其主要是便于进行耕作,但只有与乡镇路网等相衔接才能更有利于道路的便捷,实现更大的通达度[3]。建设中在保证通行顺利的同时要尽可能少地占用耕地,按照“等高不等宽、大弯随弯、小弯取直”的原则进行道路网格铺设,确保原有规整的田块,改变原有田间道路布局复杂混乱的现象,对破碎田块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归并[4]。现有的道路网络研究,主要是从道路的整体规划、布局、评价和建设等多方进行的[5]。在分析道路分布时,GIS能更直接地进行分析,通过对地形地貌的要素进行详细的梯度分异效应分析,可以有效地反映出不同程度地貌特征的农村道路等级和空间格局[6]。同时GIS也可以理性地分析出整治区的生产道、田间道等在整治前后的长度、密度、连通度和环通度在区域的通达情况的变化,更有利于进行道路网格的设计,避免“盲区”[7]。喀斯特山区地形起伏波折,农民依山而居,居民点分布不规律[8],为不造成资源的浪费,设计之前必须要进行需求分析,在调研中对每个路段需要铺设什么级别道路与农作物的种类、种植结构、耕作习惯、机械设备的使用、电路的布置等都是息息相关的,综合考虑风向、作物光照等来布置田间道路的走向,与田、水、路、林相统一。因此,分布模式会有不同的形态,但整体来说道路的设计多数还是缺少合理的规划,分布随意、弃建随意,道路的等级分布也不明显[9]。2.2道路设计农村道路常见的路面形式主要有砂石路面、水泥路面、沥青路面等。随着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土地整治的开展,生态的概念也深入到了农村的道路建设中,无论是路基、路肩、路面材料等的选择都要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因地制宜[10]。在进行路面设计时,学者们从技术、环保和经济层面综合考虑根据区域特色建立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等确定评价权重,分析不同路面形式的优劣顺序[11]。特别是针对这种小流量的路面设计,可以通过分析不同路表弯沉值、路基顶面压应变和基层底部拉应力,合理选择路面,避免盲目路面形式的追求[12]。路基在后期的长期使用中会出现累积沉降和变形,许多学者在研究中运用双曲线模型、Logis-tic模型、累积变形模型等来进行计算,并运用离心模型、有限元分析等进行路面监测,更有利于后期的监督维护,及时进行拓宽路基处理。但喀斯特地区地形地貌复杂,路边的不稳定边坡较多,学者针对这方面也运用了定性分析、滑移线法、数值分析法等进行稳定性的勘测,但由于地形的多变性,现今还没有通用简洁的分析方法能有效地在施工中进行运用[13]。同时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在设计中往往不得不适当减小安全储备系数,放弃坡度较小的边坡,采用支护措施,减少了对耕地占用[14]。贵州喀斯特地貌明显,土层浅薄、植被防护能力弱,又属亚热带,水热条件良好,施工挖填方量大,面广,雨季进行开挖极易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表土层流失会降低耕地的肥力[15]。针对这一现状,采取了《贵州省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但施工中资金需求量大、表土层堆放等问题制约这一方案的实施。因此,现有土地整治在进行道路建设中只能尽可能在施工中改良开挖方案,避开雨季,减少滑坡等带来危害[16]。2.3道路景观土地整治的道路景观主要是指道路及沿线的地貌、农田、植被等景观,其景观的美不光指风光的优美,更重要的是指道路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尽可能小地破坏农田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廊道的数量、构成、宽度、长度、分布等都直接影响着耕地物质和能量的流动速率,离道路的距离越近,影响程度越高。作为跨越景观的廊道,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有重要的影响,有效的规划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17],还能在行车的过程中缓解视觉疲劳,减少地形造成的不利影响[18]。在国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同时,土地整治也赋予了新的含义,在建设中希望在增加土地质量等级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地形成独特田园风光,带动当地旅游业[19]。3S可以直接对景观格局进行时空分析,运用高程、坡度、土层厚度等指标进行景观格局评价[20]。然而现有对于道路景观的研究多集中在城市,对于乡村的道路景观也是基于整个村庄的布局或是旅游景点的分布来进行的,对于农田道路的研究基本没有。

3贵州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贵州省整体道路交通发展迅速,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但是农村的道路整体质量不高,特别是田间道路,路面质量差,基本上都是“土路”,也没有任何加固措施,路面、路基经常塌陷,雨季经常会出现滑坡、泥石流等阻碍道路通行,道路数量、布局不合理,连通性差,难以满足耕作和运输的需求。据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发展,2013年我国的机耕水平达到76%,机播水平为48.78%,机收水平48.15%,2015年我国农作物综合机械水平超过60%。而贵州的机耕水平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只有在平坝地区能够进行机械化耕作的推广,山区由于地形等方面的因素,很难实现机械化。大量的青年离开故土在外打工,造成许多良田荒耕[21]。近年来贵州也加强了整治项目的投入和建设,但收效甚微,实施效果较好的区域也只是勉强达标,如湄潭等,大多数项目刚验收没多久就路面开裂。造成这些整治项目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地理信息数据的信息化,让工程设计变得更为“科学化”,但也致使许多项目的设计工作者忽视了前期的实地调研,使得整个道路设计存在许多的不合理;二是由于前期民众会议落实不到位,后期施工中受到制约,许多道路临时改线,造成道路网络分布不合理;三是项目资金不足或资金挪作他用,许多项目施工不达标,存在许多“豆腐渣”工程;四是后期工程验收很多只是由当地的相关部门人员来进行,既不通知村里面,也没有上级相关监管部门参与,无形中放纵土地整治项目的许多“不合理”;五是后期道路养护并没有计算在整治项目内,养护没有资金来源,政府难以实施监管,造成原先投入的大量资金付诸东流。针对贵州道路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一是强化专业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保证设计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制订客观、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二是发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让农户参与到整个项目的建设、维护、运行、监测及管理中,实行“自建、自有、自用、自管”的原则;三是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建立量化指标体系进行科学性的验收,减少人为差异带来的影响,综合评估项目的效果,以及农业规模经营促进程度、人口集中居住和产业聚集发展情况等综合效应;四是把后期维护纳入土地整治中,从养护主体的落实和养护资金的筹措等方面进行加强,保证项目工程能够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22]。但现有的措施还未能够有效地落到实处,如何能更有效地做到整个项目的可持续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4结语

第3篇:农耕文化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早期农作物;经济价值;美学价值;园林景观;设计手法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219

研究农作物及其文化形态是对文化遗产的一种传承和保护,也是为满足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期待回归乡愁的愿望,农作物作为一种情 感的纽带,让更多人找到归属感。生产农业物质产品和农业审美产品,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的同时也挖掘早期农作物的潜在的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可以借助美观的产品、健美的植株和美化的田园形成一种景观的同时也传达一种教育理念。通过早期农作物代表的语言、特定的习俗、服饰和早期的农耕形式对农作物的研究使其在其承载的载体上有序分布达到统一与美感。让青少年能寓教于乐,可以在公园、居住区、农业博物馆及主题类的地方进行研究成果的应用,是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也使其成为一种造景元素、为园林景观的发展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形式和为园林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丰富当代中国园林景观、城市环境艺术等形式。通过研究把认为比较有代表性且将农作物美学价值体现得比较成功的实例,以及多种设计手法有机结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求较全面地反映农作物美学价值在运用时的一些基本规律,希望能对农作物美学价值的推广和未来的农作物景观设计实践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1 概念界定

传统农作物是指中国历史上较早出现的传统农耕作物,在农业的早期阶段得到较好的利用、如粟、稻、麻、稷、麦等。农作物美学是基于农业美学学科体系下的一个分支,既指农作物及其赖以生存的土地、田园、水域等环境,又是一种农业劳动的表达方式,还有农作物本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带给人的一种视觉美感或者心灵触动。

2 农作物在景观中的应用的发展历程

在早期,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人们对传统农作物生产有着很高的依赖,农作物主要还是扮演着帮助人们充饥的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农户开始在自家房前屋后栽种蔬菜、药草、作物等,用以满足生活的需要。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囿”和“园圃”都具有生产的性质,也反映了早期园林和生产的关系。在古代西方园林中,早期的古希腊花圃,以及受希腊影响的中世纪意大利庭院,蔬菜、药草被普遍使用,然而它们的主要作用还是用于生产。随着社会的进步,园林作为一种艺术慢慢的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但蔬菜和谷物类的这种生产性的农作物在园林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先秦时期词典性著作记载因颜色不同或者其他特征相异,当时禾有6种,麻有4种,黍有3种,稻有2种,燕麦有2种.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书中从作物栽培、耕作技术和农作物加工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公元6世纪前我国北方旱地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技术,对后世农学影响很大。在我国古代园林以及一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一些应用谷物类农作物的案例,如《红楼梦》大观园中的“稻香村”等。近年来,园林成为一种陶冶情操、放空心灵的场所,农作物在现代景观中开始得以应用,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应用了油菜花、水稻、荞麦等农作物用以点缀场地。城市形态的构成离不开环境、空间和社会生活。良好的城市空间离不开开放的空间景观设计,而设计又离不开美学。现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农作物被应用于景观,而美学理应融入生活。

3 中外农作物应用的对比分析

中国从古代开始就有着独特的审美追求;如民间舞蹈、服饰艺术、手工技艺,通过花、鸟、鱼、草以及本民族图腾崇拜的绣工,展示出其各种不同的针法与技能,形成本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与文化标志。自古流传的画作也体现古代人民对于农作物的审美如《桑蚕图》、《木棉图》等。人们把对作物的审美化做文化符号流传下来,足以见得其美学价值不可估量。在近年来提出的城市农业概念中,城市农业中应用农作物和园林中应用农作物有一些交叉部分,国内刚开始多为群众自发行为如2014年落成的北京四中房山校区避免了早期单一功能的郊区开发模式,将花园与农田2种自然状态引入学校,沈阳建筑大学使用水稻、作物和当地野草,用最经济的途径营造了独特的校园景观,还有四川农业大学在图书馆前开辟一亩田地,四季轮作不同农作物,时而麦浪翻天、时而稻香满园用不同农作物景观展现校园文化。

在古代西方园林中,早期的古希腊花圃,以及受希腊影响的中世纪意大利庭院,果树、蔬菜、药草被普遍使用,但依然是为满足生产服务。而今农业发展已经上升为城市空间公共政策。在英国的伦敦进行种植计划,开辟2012块小菜地,该计划“既能让伦敦更绿、更美、更令人愉悦,又能提供价廉物美的食物,减少运输成本和碳排放”。 在荷兰的鹿特丹,其城市农业协会发起的“可食用的鹿特丹”运动,认为城市农业具有社会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多种功能,除了提供新鲜的本地食品,还可以提供教育、锻炼、休闲、工作机会,有助于改善环境和促进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4 农作物美学应用的实例研究

4.1 彭州最美乡村公路

农作物具有经济价值,其健美的植株与外观就是其美学价值的最直接体现,农作物的景观效果常常具有较好的节奏感与韵律感,群体栽植会有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彭州最美公路为例,该类农作物美学价值直接以外观美形成景观,彭州最美乡村公路旁以成山遍野的油菜花,形成了一片巨大的油菜花田景观,也有通过反复交错栽植,和有规律的布局、排版等形式,形成景观平面上的构成美。其健美的植株与黄色的颜色给人带来美的视觉感受,有种心旷神怡,辽阔浩荡的美。彭州最美乡村公路是以布局和排版为特色的农业美学应用模式。

4.2 一点田生态农庄

一点田生态农场西江月种植基地观光娱乐区占地13.33hm2,其中有生态养殖区、儿童体验区、生态主题餐厅、乡村度假酒店、垂钓、会议接待、运动场馆、马术训练场、品茗等完善配套的娱乐休闲场所。以一点田生态农场为代表的此类生态农庄不仅向人们展示农作物的外观美,更让游人亲身参与体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采收过程,让久居校园的小孩和父母在晴朗的周末一起体验繁忙的农事,感受劳动的艰辛与满足,同时也能在绿意盎然的环境下感受休闲下的愉悦和畅快,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一点田的模式与传统的农作物应用模式又有着不同,是以全民高度参与和体验为中心的农作物美学应用模式。

4.3 田园牧歌生态农业园科普基地

田园牧歌生态园区占地面积66.67hm2,涵盖了现代高科技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户外拓展、农耕文化体验、花卉博览、生态养殖等多个领域。以田园牧歌生态农业园景区为代表的农业科普园区以农业观光休闲为主题,融科技农业景观与传统田园风光于一体。将科普教育、科技示范、农事体验、赏花品果、采摘游乐、农耕文化展示与生产创收、深化加工等有机结合,不仅展示了农作物的形式美,更深层次的体现了农作物的教育意义。农耕文化体验区是一幅美轮美奂的农耕图景象,平整稻田,施肥备耕,呈现出一派忙碌的田园牧歌般的景象,经常会有学校组织学生去接受农普教育,通过农家生态餐厅的打造、农耕农具的设置、农耕图展览、雕塑摆放、棉麻服饰变化、故事解读的形式找寻丢失的农业文化、当农业作为一种文化深扣心灵时,这就是一种美学,田园牧歌生态农业科普基地是以教育为中心的农作物美学应用模式。

4.4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的重要史迹和最具代表性建筑之一。庄园内部的收租院、粮仓都是地主剥削中下级农民的见证。在收租院现场构思创作共塑7组群像: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账、逼租、反抗。它们以情节故事形式展示出地主剥削农民的收租的全过程。群像与收租环境浑然一体,收租情节与人物心理刻画惊心动魄,集中地再现出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压迫。当农作物成为一种展品时,它表达的不仅仅只是记录一段历史,更多的是对当时农民生活现状的真实写照,创作者通过农作物的一系列生产工具,人物雕像、字迹书画创作出能让观众,游人身临其境的环境,而对于农作物来说,从古至今,我们上一辈的人大部分都经历过作物从播种到收获再到生产的过程,如果说用一种形式呈现出来则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而历史发展到今天,农作物及其相关劳作工具也必然有其渊源历久的发展形式,这种历史的发展便能通过农作物展现出来,就如同现在飞速发展的生态农庄,让人亲身参与进入农作物的种植过程。

以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为代表的农业博物馆是通过部分与农作物相关的艺术品与历史,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种农作物美学价值应用方式更注重于农作物的文化美以及给人带来的精神价值,是以农作物产品及其衍生物的展示来表现农作物的美学价值的应用模式。

5 传统农作物在园林造景中的思考

从这些案例中可以认识到,传统农作物运用到景观设计之中,并不是因为它们在观赏特性方面优于园林植物,而是在于它们有着自己更为深厚的内涵。宋代诗人董嗣杲以别样的情怀描写稻花盛开的场景:“顷顷紫芒摇七月,穰穰玉糁杵西风”;更甚苏辙在《逊往泉城获麦》中把小麦比作飘雪有:“人言小麦胜西川,雪花落磨煮成玉”的佳作。范成大在《田家》中有心感慨:“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以朴素浅进的语言热情地赞颂了农村少年儿童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传统农作物是人们情感的载体,记录的是一段历史,却传达着一种人文情怀。今天我们依然在赞美它,感激其对满足人们生活的馈赠,更感恩于它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洗礼。传统农作物造景,颠覆农作物以往的以生产性为主的传统理念挖掘其观赏价值,并运用于造景中;对农作物的美学价值进行研究,证明农作物造景的可行性和学术价值;从色彩、季相、空间打造、面域范围、意境等方面综合论述农作物造景的原则和方法。在景观设计的运用之中,绿化之中增添的传统农作物品种,可以使得城市居民生出亲切感与归宿感,另外,更容易接触到这些自己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也使得居民不至于五谷不分,体现出传统农作物的一种教育意义,而这些效果都是普通的园林植物所不具备的。这些传统农作物可以为人工植被提供有效的补充,通过农田改造城市区域气候,丰富生态多样性,营造田园城市氛围。

参考文献

[1] 陈祥,廖聪全,王建中,等.农作物在园林中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2015.

[2] 高宁. 基于农业城市主义理论的规划思想与空间模式研究[D]. 浙江大学,2012.

[3] 王军. 关于城市景观设计的几点思考[J]. 湘潮, 2012.

第4篇:农耕文化景观设计范文

最近笔者在基层采访,发现一些农业公园(庄园)贪大求全,动辄几千亩,甚至上万亩,大门修得壮丽华贵,有的园区建在耕地上,以农业用地的名义乱占耕地。园内规划设计内容雷同,华而不实,虚头巴脑,养几只孔雀,放几只鸳鸯,修几座小桥,或者挂牌几棵市民领养的树,收集几件当地过去的农业生产用具,就组成了农业公园(庄园)的全部内容,尤其建在北方的园子,一到冬天无花无草,叶落树枯,几只乌鸦鸣叫,基本就是萧条一片,农业的新功能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

建设农业公园(庄园)要加强规划引导,因地制宜、因景结合,尊重当地农业的自然属性,忌凭空策划设计建设。要注重顶层设计,不要让农业公园(庄园)成为人造景观,目前在城市人为建设的主题园林、蜡像馆、微缩公园数量过多,不少已经是门可罗雀、举步维艰,要吸取教训,不要在农村再造出新的人造景观。要围绕当地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结合本地的资源禀赋、人文历史、交通区位和产业特色,在适宜区域,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适度发展,不要在公园里不顾自然条件地引进一些当地没有的稀有品种,就认为是农业公园的亮点。要注意当地乡土味道,保留当地乡村风貌,这样才能让农业公园(庄园)留住田园乡愁。尤其要注重休闲农业专项规划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有效衔接,防止出现打着农业的名义乱占耕地。

建设农业公园(庄园)切忌贪大求全,华而不实。农业公园(庄园)建设是为了扩展农业的功能性,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教育展示等内容,一定要适度发展,应该在现有农业园区、科技园区、观光园区的基础上,按照已有的规划内容能升级就升级,能改造就改造,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加强引导,尽量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发展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农业公园(庄园),尽量做到园中有品、园中有景、园中有韵,切忌一味地让设计单位为了增加设计费,随意扩张地盘,增加投资,大搞农业新功能拓展的形象工程,不但农业公园(庄园)新业态发展不起来,而且容易造成既有传统农业功能的毁坏。要重点发挥好农业公园(庄园)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有效作用,着力将农业公园(庄园)培育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产业。

建设农业公园(庄园)要符合当地的文化传承,要跟区域特色紧密结合,切忌拉郎配、同质化。要让地域特色农产品、农业风俗自然适宜地展露出来,让地方特色优秀农耕文化适时表现出来。在农业公园(庄园)内容的设计上,要注重当地农村文化资源挖掘,重视对乡土民俗文化的收集、推广、保护和延续,吸收当地农业文化遗产。让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产品新业态活起来。强化经营场所的创意设计,推进农业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的融合,提升农业公园(庄园)的文化软实力,提高农业公园(庄园)产业融合的综合效益。

建O农业公园(庄园)关键在日常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严格按照2016年9月农业部等14部委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为推进以农业为核心的一二三产融合的新业态发展创造条件,发挥好农业公园(庄园)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有效作用,大力提升农业公园(庄园)的发展水平,着力将农业公园(庄园)培育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产业,为城乡居民提供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高品质休闲旅游体验。

第5篇:农耕文化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近郊旅游型乡村;景观建设;乡村景观分类

Abstract: Rural landscap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ural construction,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ural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ed from the level of the landscape function demand, rural landscape classification, tourism rural landscape orientation on the suburban tourism type rur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ourism in the suburbs of rural landscape demand, type classification,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 of landscape construction.

Keywords: Suburb Tourism Villages, landscape construction, Rural landscape classification

美丽宜居新村建设已取得初步成就,在新村建设中景观建设作为考核新村美丽层度的重要指标,对于乡村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对于乡村而言不同类型的乡村对于其景观需求也有着较大的区别,近郊旅游乡村因其独特的位置和旅游特色,在景观功能需求方面有着对基础生产要求,功能性,以及美观性不同的需求。不同类型的旅游乡村景观应该有对应的景观建设方向。

1.近郊旅游型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的定义较为宽泛,一般的认为乡村景观是指镶嵌于乡村地域范围内的具有经济,社会,生态和美化价值的不同块体[1],亦或是由于人类活动形成的具有一定文化特征的人文生态复合体。近郊旅游型乡村景观指由于人类活动需求而营造的包含文化价值,生态价值,旅游价值,美观价值的生态组合体。其具有以旅游功能需求,美化观赏为主的旅游景观特点。

2.旅游乡村景观功能的层次需求

本文认为,针对近郊型旅游乡村而言,其所诉对象近郊型旅游乡村有别于其它美丽乡村,主要在其地理位置和旅游型村庄类型上,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其景观功能需求不再单一。在景观方面本文认为景观应该满足一下四个层次的功能

第一层次功能作为最基本的刚性需求,乡村旅游景观必须建立在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基础上,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乡村产业需求有针对性的满足,但都应当强调其实用性。第三层次功能则是在满足前两个层次需求的基础上应当具备生态理念,具有可持续性,绿色的特性。最后当前三者都具备的情况下,针对旅游型乡村建设需要对其景观突出美化性,观赏性的需求的建设。

3.乡村景观的分类

近郊旅游乡村景观并不是指单一人造绿化等景观或自然景观,这里是指通过人为改造,除了一般道路、广场,庭院之外的景观还包含农田耕作区景观,农作物景观等一些列的为旅游发展环境美化相适应的景观总和。

3.1 农田耕作区景观

农田耕作区景观也可称作通俗意义上的大地景观,它是指乡村内通过组织耕作区排列方式,耕作区形状,大小,组合形式,道路连接形状,形式,分布方式等从土地平面这些层面上对乡村区域内的景观做出可行性,美观性的改造和设计,以达到其旅游型的乡村景观建设的需求。

3.2 农作物种植景观

农作物种植景观是指在农田区域上,对于农作物的种类,根据其成长时间花期进行相适应的配置种植,以达到图案设计,彩色组合或主题特色等的需求。从农作物的层面来设计景观。来吸引游客。

3.3 绿化美化景观

绿化景观指通常的对于乡村区域范围内道路绿化美化,广场的绿化美化设计,庭院的绿化美化和大面积的绿化植被等常规的景观设计。

4 近郊旅游乡村的景观设计定位

结合前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设模式,近郊型新农村“城乡田园”规划模式以及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2-3]等研究。本文认为对近郊旅游型乡村景观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类型,文化特色乡村景观,生态科技乡村景观,休闲娱乐乡村景观,旅游资源乡村景观。在近郊旅游乡村景观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乡村类型,围绕其核心进行景观建设。

4.1 文化特色乡村景观

指该类型旅游乡村是以自身民俗文化或历史文化建筑特色等为主的乡村,其景观设计注重其文化特点,通过类比名俗文化走廊,民俗展示墙,民族特有的建筑景观等一系列的文化鲜明的特色景观为中心建设的特色文化型景观。

4.2 生态科技乡村景观

指乡村的旅游发展是通过现代新型农业科学技术,充分发展当代科技农业,提倡生态农业,环保农业,并以其为吸引力的旅游乡村,其乡村景观具有鲜明的当代特色,科技特点,生态特点。景观设计中利用科技与农业来展现美。

4.3 休闲娱乐乡村景观

此类乡村是利用其距离城市近的优越地理位置,打造的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特色的乡村。此类乡村在景观设计上应该注重其休闲性娱乐性。营造有别于城市的美丽田园风光。

4.4 旅游资源乡村景观

旅游资源乡村是依托自身或周边的旅游资源的建立的乡村。其景观设计应该注重与当地旅游名胜相呼应,景观特色结合景点文化,将旅游资源作为中心景观,自己作为中心景观的扩展区。构建和谐统一的景观区域和景观特色。

第6篇:农耕文化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退耕还林;农户;可持续生计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

退耕还林作为我国西部开发的重要战略之一,不但可以缓解退耕区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还可以使生态环境逐步走向良性发展。然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必然会对农户的生计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广西某地区为例,用可持续生计框架理论,通过比较退耕还林前后农户可持续生计资本的变化,分析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净影响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进而探讨如何使农户可持续生计获得发展及保障,提出改善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建议,进一步促进农户收入的增加。

1 退耕还林可持续生计分析方法

1.1 可持续生计分析方法

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可持续生计”概念,从此,可持续生计分析成为一种理论及思维框架,被用来在操作层面上指导工作,应用广泛。可持续生计分析是指以人为中心,进行发展目标、优先重点以及范围的分析和确定,选择是否进行发展项目的增加,进而提供相应解决方案的一种有效方法。

1.2 可持续农户生计框架

从可持续生计视角对退耕区农户退耕前后的生计情况进行评估,形成了可持续农户生计研究框架(如图1)。在可持续农户生计框架中,农户是在一个较为脆弱性的背景中获得生存,这种脆弱性背景是指造成贫困并使其持久化的各种因素,包括个体所处的环境和社会生产大环境2个方面;他们有一定资本,不仅包括金融财产还包括个人的知识、社交圈、技能和决策能力,其中,最主要的5种资本分别为人力资本(H)、社会资本(S)、自然资源(N)、物质资本(P)和金融资本(F);同时,他们会受到生计策略、战略干预等外部干预因素。

2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净影响

采用可持续生计框架对广西某退耕区进行调查统计,得出退耕前后农户收入对比情况(如表1)。调查统计得出,退耕还林后短时期内农户收入由于政府补贴和非农收入,会呈现增加的趋势,此时政府的补贴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农户种植业和林业收入呈负增长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退耕还林后种植的主要是生态林,并且受到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补助期以内种植业和林业收入无法达到正常标准,由此可见退耕还林会对农户生计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根据有关研究表明,目前的生态林只有38%可以现期收益,收益情况还十分不稳定。针对大部分地区,退耕还林后使得种植业无法满足基本生计,而林业短期内收益相对较低。因此,相关补贴至关重要,否则返耕的可能性很大。

3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退耕还林工程从保护和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恢复成森林植被,主要包括坡耕地退耕还林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个方面的内容。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但减缓了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还增加了绿化率,起到了固土、养地及净化空气的目的,使生态环境转向良性发展。如调查研究的广西某退耕区完成退耕还林1.5万hm2,周边荒山造林种草2.5万hm2。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河流含沙量相比减少24%~26%。可见,退耕还林确实对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影响,如果能够解决退耕区农户的生计问题,那么该工程应予以广泛推广。

4 对退耕还林的几点建议

4.1 加快城镇化建设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农户离开了农村迁到了就近的小城镇,实现积聚效应.这样既可以在农闲时进城务工增加收入,又可以在农忙时尽快回归土地,对于增加农户收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4.2 增加政府补贴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可以减缓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改善生态环境,但是必定对农户生计造成不良影响,如果不加大政府补贴,农户将会陷入贫困,返耕可能性会加大,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将举步维艰。

4.3 发挥地区特色产品优势

由于种植业和林业经济效益并不乐观,那么发挥地区特色产品优势至关重要。应充分发挥养殖业作为增加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大中型养殖基地,开拓外销市场,带动一些小规模养殖农户,将地区品牌的价值充分挖掘。同时,扶持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对荞麦、豌豆等作物,规模种植,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4.4 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农户土地减少而无法满足生计,农户的生存发展必须走外延式发展道路,促进二、三产业发展。因此,可以利用退耕还林形成的经济果林等绿色景观,将其与旅游业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观光农业,促进劳务产业发展,增加农户收入。

4.5 加大农户培训力度

退耕还林后很多农户成为剩余劳动力,为了使这部分农户获得收入,应加大对其培训力度,让其掌握一定的致富技能,发展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做到细化分工、增加就业;或鼓励剩余劳动力外出,从事运输、餐饮业级信息等技术等行业,加快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分化,增加收入。

4.6 增加林下经济作物的技术推广

如:高山地区种植天麻技术、中丘陵地区种植田七以及食用菌等项目。

5 结 语

综上,我国大面积推广退耕还林工程在农户生计维系上还存在一定困难,如何解决农户可持续生计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本文以广西某地区为例,用可持续生计框架理论,分析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净影响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并提出应加快城镇化建设、增加政府补贴、发挥地区特色产品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及加大农户培训力度,来增加农户可持续生计,进一步促进农户收入的增加。只有这样,才能使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得以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克松.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探讨[J].绿色科技,2014(02):131-132.

[2]李金香,龚晓德,夏淑琴,等.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影响――基于宁夏盐池县农户的调查[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03):279-281.

[3]郭欢欢,李波,于海跃,等.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产生活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2):110-114.

第7篇:农耕文化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景观生态学;许昌市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1-2769-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1.015

人类的一切生活和生产资料都离不开土地,通过使用土地来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要。IGB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和IHDP(人与环境计划)于1995年制定并开始执行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科学研究计划(LUCC)”已成为当今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议题[1]。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在某个区域内,由许多生态系统组成的整体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景观生态学的发展突出体现其对异质性景观格局与过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相互作用的研究[2-4]。

土地表面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循环,影响着区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过程,关系区域生态环境的安全[5]。许多研究人员针对区域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演变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王海梅等[6]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利用进行了分析,指出随着近15年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研究区域景观格局破碎度增加,景观结构的多样性水平提高,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均衡性空间分布特点不断提高;陈文波等[7]使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鄱阳湖区景观格局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进行了定量分析,认为导致景观分维数、景观破碎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导致景观多样性和优势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境内公路里程与农村居民年均纯收入;张红月等[8]使用景观格局指数和社会经济指数进行土地利用分区,研究发现分析结果对指导青海省土地利用合理规划开发意义重大。张雪梅等[9]提出在不同坡度、高程及不同岩性区采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以降低景观格局变化带来的负面效应。近20年以来,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中原经济区规划的批复,许昌市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大量的非城镇用地变为城镇用地,因此,对区域的土地利用变换和景观格局进行动态监测和研究意义重大[10]。本研究以遥感技术和景观生态学作为主要理论和方法,对河南省许昌市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演变进行分析,旨在探索21年间的演变特点和变化机制,从而为许昌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提供决策支持。

1 研究地区与方法

许昌市位于东经113°03′-114°19′、北纬33°16′-34°24′,全市下辖一区两市三县,分别是魏都区、禹州市、长葛市和鄢陵县、襄城县、许昌县。许昌市历史悠久,其美名主要源于三国时期在许昌发生的众多战役,以及历史名人在该地的著名事迹。许昌市气候类型为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适合的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粮食总产量已达277.22万t。许昌市交通四通八达,临近省会郑州,京广线、郑渝线从中穿过,并与京港澳高速公路相接;2012年GDP产值达39 947亿元,在河南省处于中上等水平,且经济发展速度较快,GDP排名逐年上升。

根据许昌市所在的Landsat卫星扫描条带号,选择了1993、2004和2013年3期6-9月、云量小于10%的TM数据(图1),分析许昌市21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另外,还辅以许昌市土地利用规划图、许昌市及各县市统计年鉴等资料。首先运用遥感(Remote sensing,RS)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l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对数据进行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几何配准精度小于1个像元,然后对其进行分类,根据许昌市的实际情况,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分为5类: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11,12]。利用fracstas软件对区域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研究,选取景观、类型和斑块中的部分指标进行定量分析[7]。

2 结果与分析

2.1 许昌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①1993-2004年,林地、水域、未利用地、耕地面积都有所减少,分别由之前占总面积的3.67%、0.77%、5.75%、76.35%变为1.45%、0.72%、5.02%、73.71%,而建设用地有所增加,由之前的13.46%变为19.10%。期间,林地与建设用地的单一土地利用幅度变化比较大,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分别为-60.56%和41.91%,林地面积减少了11 133.61 hm2,建设用地增加了28 218.83 hm2。这一阶段,许昌市经济发展迅速,一方面建设用地增长幅度较大,另一方面因经济利益的驱动和政府监管的缺失,森林遭到乱砍滥伐,林地被其他用地类型大量挤压占据,生态环境遭到破坏。②2004-2013年,水域与未利用地面积有所减少,分别由之前占总面积的0.72%、5.02%下降到0.70%、1.24%;建设用地、林地、耕地面积都有所增加,由之前所占总面积的19.10%、1.45%、73.71%增加至20.25%、2.96%、74.84%。期间,林地与未利用地的单一土地变化幅度最大,动态度即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分别为104.02%、-75.26%。这一阶段,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家政策开始出现从经济发展优先到经济与环境兼顾的转变,进一步完善了生态环境、林业政策等相关法律法规,随着各种林业和生态环境工程以及专项整治措施的实施,林业用地增长幅度较大,生态环境有所好转。③总体来讲,1993-2013年,林地、水域、未利用地、耕地的面积都有所减少,分别减少了3 592.06、323.22、22 582.48、8 133.70 hm2,建设用地的面积有所增加,增加了33 817.55 hm2。就动态度来讲,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地变化较大,分别为50.23%与-78.43%,其变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建设了大量工厂、道路、住宅等基础和工业设施以及未利用土地与面积基数小有一定关系。

由表1和图2a分析可知,1993-2004年,土地利用变化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水域、耕地,但是除了建设用地与林地之外,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较小。2004-2013年,土地利用变化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水域、耕地,其中林地与未利用地变化速率较大,其他几种土地类型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总体来看,1993-2013年,土地利用变化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未利用地、建设用地、林地、水域、耕地,变化整体比较均匀,随着政府政策的调控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各类型表现出有升有降的状态。由表1和图2b可知,1993、2004、2013年的土地利用程度依次为2.98、3.07、3.14,可以明显看出土地利用程度呈较稳上升趋势,与全国土地利用综合程度值2.32相比,许昌市的土地利用程度水平较高,由此可以看出许昌市土地整体处于开发利用阶段。由图2c可以得出,在1993、2004、2013年,许昌市的土地利用率分别为93.89%、94.72%、98.74%,逐步增加,远远高于全国土地利用率的23%,这与许昌市地理位置有极大的关系,许昌市地处平原,海拔较低,几乎没有荒草地、盐碱地、沙地等不可利用的土地。由图2d可知,许昌市在1993、2004、2013年的土地垦殖率依次为76.35%、73.71%、74.84%,1993-2004年垦殖率有所下降,与这段时间建设用地增加,占用农田面积有直接关系。2004-2013年,垦殖率有所增加,这与政府鼓励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政策有较大关系,另外本研究中将鄢陵花木归于耕地,从2001年开始,鄢陵政府大力提倡花木种植,并举办花博会,将花木引入市场,在经济驱动影响之后,垦殖率也会受到一部分影响而小幅度增加。

2.2 许昌市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许昌市的景观格局演变进行分析,选取斑块数量(NP)、斑块类型面积(CA)、斑块面积比(PLAND)、平均斑块密度(PD)、斑块形状指数(MSI)、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平均斑块分维数(MPFD)、香农均匀度指数(SHEI)、平均斑块面积(MPS)、景观形状指数(LSI)等12个景观指数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见表2与表3。

由表2可知,在斑块数量中建设用地在数量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这与建设用地延道路、河流等线状、点状布局有极大关系,但是也可以看出,其斑块数量在1993-2013年呈现出大幅度下降的状态,这是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已建成区域逐渐连成片的原因。林地的斑块数量在1993-2004年下降比例较大,表明林地受到人类的影响越来越深,林地分布越来越规则。未利用地在人类改造下变得越来越少。耕地斑块数量较少,主要原因是耕地一方面受人类改造程度较高,另一方面国家有关耕地保护的政策在当地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水域变化不太明显,由于该地区属于缺水地区,且水体分布较少。

由表2还可以看出,1993-2004年,大部分斑块类型的MSI都小幅度增加,说明整体景观格局在这段时间内受到人类的干扰较大,这是由于这段时间内的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各种景观类型都或多或少受到了人类的改造。2004-2013年,大部分景观类型的MSI指数都小幅度下降,说明景观类型的破碎度降低,这个变化与许昌市的城市规划指导思想有较大关系。整体而言,许昌市在21年间,景观类型的MSI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本研究选取斑块密度、平均斑块面积、形状指数、平均分维数、平均形状指数这几个指标来表示景观破碎度的变化,结合表2可以看出,各景观类型都有升有降,状态比较复杂,但是整体的趋势表现为:建设用地随着城镇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集中,破碎化程度降低;耕地由于被道路、居民地、人造水渠等隔断,整体形状破碎化程度提高;林地由于集中分布于许昌市的西北部、西南部,海拔较高,人类活动影响较小,但是在政府调控与规划之下,形状越来越规则,破碎化程度变化较不明显;水域整体基数较小,加之水利工程的影响,破碎化程度升高;未利用地主要分布于许昌市的山地上,并且受到大量建设用地施工占用的原因,未利用地破碎化程度略微升高。

由表3可知,许昌市的香农多样性指数与香农均匀度指数都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整体趋势为下降。在前期1993-2004年,香农多样性指数由0.80上升至0.84,均匀度指数由0.45上升至0.47,说明许昌市随着城市化迅速的发展,耕地逐步被建设用地侵占,斑块形状越来越狭小,越来越复杂,整体的破碎化程度增加;在后期2004-2013年,由于政府规划意识的增强,各景观类型的生态功能布局得到较好发挥,整体的香农多样性指数与香农均匀度指数都有所下降,绿地面积不断增加,景观破碎度有所下降,但仍需要继续改进。

3 结论

1)许昌市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在21年间发生极大变化,其中耕地、建设用地的变化最为显著。建设用地的面积有所增加,增加了33 817.55 hm2,耕地面积有所下降,减少了8 133.70 hm2,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处于开发阶段。

2)许昌市的景观格局变化较为复杂,1993-2013年,各项景观指数有升有降,但是耕地是整个景观格局中的优势景观类型,没有发生变化,随着人类的改造活动,景观格局的破碎化程度整体上升,各景观类型的生态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3)1993-2013年,建设用地变化比较稳定,转入面积大于转出面积,变化主要发生在耕地转建设用地之间,林地的变化受政策影响,前期转出面积较多,后期转入面积较多,水域受属性与分布限制,整体变化较不明显,耕地面积转出面积大于转入面积,主要转化为建设用地,但是后期的转化量较小,转化速度减慢。

4)景观格局演变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人口压力、政策激励、经济驱动等方面,其中人为影响在短期的时间尺度上影响较为显著。

参考文献:

[1] 万荣荣,杨桂山.太湖流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5,16(3):475-480.

[2] 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肖笃宁,布仁仓,李秀珍.生态空间理论与景观异质性[J].生态学报,1997,17(5):453-461.

[4]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5] 张本昀,申怀飞,郑敬刚,等.河南省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J].资源科学,2009,31(2):317-323.

[6] 王海梅,李政海,韩国栋,等.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的动态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7,27(1):81-85.

[7] 陈文波,郑 蕉,鄢帮有.鄱阳湖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4):79-83.

[8] 张红月,王 亮,赵 荣,等.综合景观格局与经济指标进行土地利用二维尺度分区――以青海省为例[J].测绘通报,2013(3):82-85.

[9] 张雪梅,李阳兵.大宁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影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5,32(1):54-59.

[10] 梅 荣,阿如旱,田恩来.内蒙古多伦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3,42(1):40-46.

第8篇:农耕文化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4-0862-0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经过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农耕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始终。农耕文化所形成的理念、思想是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的精神内涵。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农耕文化成为新时期吸引国内外旅游者的重要资源,农耕文化旅游资源也成为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农耕文化的范畴、内涵及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等问题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农耕文化的定义及其内涵

关于农耕文化,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界定。但一般认为,农耕文化是通过农业耕种所创造和积累的,与农业社会有关的物质文化精神的总和[1]。从广义上来看,农耕文化是对农业社会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总称,既包括法律、法规和各式各样的规则,也包括社会风俗、习惯、价值形态等。从狭义上来看,农耕文化等同于小农文化,通常也被称为小农意识,主要包括农业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等。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来看,农事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耕文化就是产生于农民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对农村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风尚起着重要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同时也铸就了各地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特别是铸就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理念,孕育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激励着人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的理想,成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重要的文化基础。

2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

农耕文化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农耕文化因素,这部分文化因素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从类型上来看,农耕文化因素可分为有形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和无形农耕文化旅游资源两类:一是指具体形态的物质实体,如农业耕作的耕地类型,由耕地类型决定的耕作方式、耕作器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而来的特色服饰、器皿、饮食、交通工具和民居、庙宇等各种建筑;二是指不具物质形态的精神文化因素,如农事节日、风俗习惯、乡村礼仪、人文精神、价值观念等。

农耕文化区别于其他非农业文化的重要特征,能够满足旅游者的某种精神文化需求,是各地开发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条件。然而,不是所有农耕文化因素都能成为文化旅游资源,只有那些特色鲜明,具有原真性(Authenticity)的文化因素才能满足现代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美的旅游动机[3]。可见,只有开发具有特色和相对优势的农耕文化旅游资源,才有可能支撑起一个地区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对于致力于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如何发掘、发展自己的特色农耕文化旅游产品,是在制定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关键问题。

3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成功模式

对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一直是许多国家的政府十分重视的项目,特别是对于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深厚的国家尤其如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日益受到重视,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地结合地区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不同特色,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乡村旅游的不同模式,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3.1成都农家乐

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成都市郫县友爱乡农科村依托当地的花卉、盆景、苗木等生产基地,积极发展旅游观光业,成为我国“农家乐”旅游模式的发源地。此后,成都市近郊的区(市)县相继出现了利用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农场等农、林、牧、渔业资源优势和乡村风土民俗吸引旅游者的旅游接待点,经营内容由单一为游客提供周末休息、餐饮、茶水、服务逐步发展为提供观光、运动、休闲、娱乐、餐饮、住宿、购物、养生、会议等综合服务。目前,成都农家乐的特色类型主要包括农家园林型、观光果园型、景区旅舍型、花园客栈型等4种,“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院、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品”为其共同的特色。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成都近郊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在发展水平、发展规模、经济总量增长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都居于全国领先地位[4]。“农家乐”也正在向纵深层次发展,旅游者由欣赏结果变为参与过程,真正体验和感受不同于城市文明的乡土文化。

3.2北京民俗村

北京郊区农村民俗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各级旅游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力量的推动下,北京郊区农民充分利用区位、生态及民俗文化资源优势,适应城市居民观光休闲的消费需求,大力发展突出乡土气息和民俗文化为主的民俗旅游,形成了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赏农家景、干农家活,享民俗风”为主要内容的特色乡村旅游。与成都的农家乐不同之处在于,虽然北京民俗村同样也可以称为“农家乐”,但北京这些郊区农村不少都是以历史古迹或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为依托,且郊区农村各区县的文化都是有着浓厚的地域性特色的民俗文化,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如门头沟民间音乐和舞蹈丰富,顺义区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类项目众多,怀柔、延庆和平谷民间舞蹈较为盛行。根据北京民俗旅游的发展特点,“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旅游局实施了“一村一品”工程,以期进一步提升京郊民俗旅游的品质和档次,表明北京民俗旅游正由大众农家乐、趋同化的统一模式向内涵式的特色模式转变。

3.3皖赣古村落

古村落作为民族文化的源头和根基,是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目前正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开发的热点之一。古村落旅游是以古民居建筑、寺庙宗祠、文物古迹、民俗服饰等为物质载体,以民风民情、古文化氛围为旅游体验的一种综合性文化旅游产品[5]。以民居建筑、民俗服饰以及字画楹联等为代表的物质文化景观是古村落旅游的最主要物质载体,也是最具吸引力的要素。皖赣两地在徽州文化熏陶下造就出来的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及其村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历史、艺术、建筑和科学价值,成为我国古村落旅游的典型代表。安徽省黟县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早在1999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四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国内外游客;地处皖浙赣交界的江西婺源已被国内外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农村”,其古村落的建筑,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深厚的文化底蕴,遍布乡野的古民居建筑以及幽静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婺源魅力,使之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旅游胜地之一。

3.4云南哈尼梯田

梯田旅游是一种以乡村梯田景观及其文化为旅游主要吸引物的资源吸引型旅游,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而倍受关注[6]。在中国的农耕文化中,哈尼梯田文化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它被民族学家称为“山地农耕文化的最高典范”[7]。哈尼族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和传统手工业技能等文化要素,与独特的梯田景观的有机融合,为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提供了丰富旅游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哈尼梯田的知名度日渐提高,特别是2004年4月,在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哈尼梯田首次以文化景观项目的名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尽管未获通过,但被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哈尼梯田文化品牌的对外知名度、美誉度得到不断提高,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目前,每两年一度的“中国红河元阳哈尼梯田文化旅游节”已经成为云南省向海内外游客展示元阳多姿多彩的哈尼风情及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哈尼梯田的旅游效益逐渐展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前景。

4结语

农耕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传承传统农耕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通过积极探索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有效形式,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提升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目前我国各地较为成功的具体模式来看,我国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还主要处于文化观光型阶段,游客参与度低,内容较为单调,产品的吸引力和游客的重游率有待提高。加大文化体验型产品的开发力度、满足旅游者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未来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罗建军,雷锦霞.山西省农耕文化及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浅析[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1):74-76,82.

[2] 刘於清. 试论湘西少数民族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J].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0,6(4):24-28.

[3] 杨时进,沈受君. 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6.409-410.

[4] 刘沙. 成都近郊“农家乐”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324-7326,7453.

[5] 白露,张晓红. 古村落旅游开发经营模式比较研究[J]. 价值工程,2010(23):30-31.

第9篇:农耕文化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农业公园景观设计现代观光农业景观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现代农业公园景观概述

农业科技的进步在加强了人类活动与农业系统联系的同时,也使我国农业景观的脆弱性不断增强,加之单一的物种与人工种植方式,降低了地区生态群落结构的丰富性和稳定性,导致农田生态功能进一步减弱,不利于农业生产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缓解农业生产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研究资源利用、土地规划、以及景观动态结构与功能的景观生态学开始逐渐被人们认识并接受。近年来,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农业资源重新定位和规划,在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同时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一大趋势。

实践表明,具有现代科技理论支持的生态观光农业已经在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产生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绿色蔬菜和有机粮食早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热点,而随着多元化旅游模式的发展,生态农业观光也显示出其惊人的潜力,在闲暇时离开喧嚣的都市,观赏田园风光,品尝农家菜,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人追求健康生活的时尚潮流。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生态观光农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作为一种以现代农村为载体的旅游产业,观光农业是指以农村生活文化为核心,充分利用自然农业资源,通过科学规划使新型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吸引游客前来度假、休闲、品尝、体验、购物的生产经营形态。目前,观光农业主要分为观光农园、教育农园、森林公园以及农业公园等几种形式。观光农园以农业风光和游客的体验作为亮点;教育农园将农业生产和科普教育相结合;而农业公园则是依照公园的经营思路,兼顾农园的生产功能、休闲度假功能、农产品消费功能的一种经营模式。观光农园在我国开展的较早,赏花、摘果、采茶等活动形式多样,在民众中具有很高的认知度;而农业公园的起步则较晚,在多数地区都尚未形成发展规模,经营方式也未臻成熟,但鉴于其巨大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潜力,有关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在借鉴国内外农业公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集约型的资源利用和景观生态学的科学运用,早日形成现代化、规模化的农业公园产业体系。

2 景观生态学在农业公园规划中的应用

现代农业公园将景观生态原理与地域综合生态特点以及公园发展目标相结合,构建一个空间结构稳定,具有可持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区域农业公园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侧重于景观的美学性质,强调其游赏、观光等方面的价值。在景观效应方面,则包括对人文效应、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及生态效应的综合考虑。在园林及旅游规划方面,应将重点放在如何将农田、果园中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串联成为观赏线路;并注重在社会、经济等大环境下,发展规划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无论从上述哪个角度研究,规划的关键都必须放在丰富农业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上。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农业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既包括田间作物物种的多样性,也包括作物生境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以及景观的多样性等。如设立防护林作为景观中的廊道,既增加了区域景观的景观类型,也增强了农业景观抵御风害的能力,保护了不同作物的生境,是保持农业系统生物多样性一个有效方法。

3 农业公园景观的设计

3.1 综合思路

综合的规划思路就是从宏观尺度到单元尺度逐级进行细化,并在细化过程中不断结合宏观整体要求进行单元尺度规划。整个规划过程中,要确保系统中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循环,在此基础上注入文化层次和美学观念,使整个系统既有完整的骨架支撑着生态的循环,又具有精神方面的文化底蕴。

3.2 规划原则

3.2.1 景观的异质性

生态规划必须强调增加农业系统中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等各层次的多样性及空间异质性,保持斑块—廊道—基质的多元化。研究表明,提高作物种类的差异性越高,可显著提高生态系统整体的稳定性。从斑块面积和形状而言,主要作物类型机械化耕作规模效益已被证明只在

3.2.2 保护自然环境资源

保护环境是资源开发的前提,也是维持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与长时间、纯自然形成的地域生态景观相比,人工系统在其复杂度、多样性、及稳定性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规划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合理继承原生景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维持、发展和修复。

3.2.3 对关键生态要素的调控

规划中应全面分析对农业生产及景观建设具有关键影响的环境因子,选择合适的空间格局,抓住对景观内生态流有控制意义的关键部位引入并改善生态流,从而制约不利生态因子,创造并放大有利生态因子。此外,调控还应考虑到具体的地域环境条件,如对农田防护林网建设而言,防护林区水量平衡是森林覆盖率的限制因子,考虑不同水分和风速等影响,半湿润平原区可采用宽带大网络,而干旱区宜采用窄带和小网络。坡地农业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和化肥农药等物质因重力作用而顺坡流动并在坡底积累,易造成养分过度流失与富集,这时斑块形状和边界结构设计则应对这种生态过程具有阻碍作用。

3.3 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现代农业公园的规划落实到实践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应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应用能力的建设,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积极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公园的生产能力和服务功能。应在处理好农户间利益分配的基础上,构建完整的观光农业产业体系,并不断创新经营机制,提高其农业附加值。

4 现代农业公园景观前景展望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合理设计和利用农业用地,使其可持续地为城乡人口服务,就成为了建设规划部门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而现代农业公园的兴起和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使农业景观可以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为城市人口提供旅游、休闲、体验的环境空间,既弘扬了农耕传统和文化风俗,也促进了农民创收的实现。可以想见,随着城市和农村景观建设的不断发展融合,未来可能出现与城市绿地系统相连的农业公园,使其作为国家绿地的有机组成部分最大限度地发挥耕地的生产、生态、以及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熊丙全, 李谦, 刘益荣, 阳淑, 蒋跃军. 我国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J]. 四川农业科技, 2011, (03).

[2] 张鹤. 论观光农业旅游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 文学界(理论版), 2011, (03).

[3] 于冰沁, 王向荣. 浅析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农业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 (0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