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耕文化产品设计范文

农耕文化产品设计精选(九篇)

农耕文化产品设计

第1篇:农耕文化产品设计范文

网络大讲堂往期各培训课程在卫星网第一频道循环播放,播出时间为每个工作日8:30-17:00。农业部网站( www.moa.gov.cn)和中国农业信息网(www.agri.gov.cn)开设“农科讲堂”专栏,“农广在线”(www.ngonline.cn)开设“现代农业科技与农耕文化远程大培训”专栏,往期培训课程的网络课件,供在线学习。

 

《中国台湾休闲农业发展》

台湾的休闲农业经历了20年的孕育期,10年的导入期和10年的发展期,现在已经相当成熟,主要强调资源特色,利用农业资源的丰富性满足人们求新求变的需求,利用农产品的多样性满足人们丰收的喜悦。其特点是多样化、精致化,经营者将农林渔牧生产、农家生活、农渔村文化、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纳入,精心设计规划,吸引顾客,还强调休闲农业要“深耕细作”,在市场竞争中始终以自己的特色,形成竞争优势。经营休闲农业者成立了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相互交流举办共同活动,使休闲农业走向精细的专业化分工。

 

台湾休闲农业全年游客人数约为4913万人,平均每个农场游客人数为45000人。其中旺季每月约589万人,平均每个农场5300人;淡季每月约230万人,平均每个农场2000人。台湾休闲农业全年营运总收益约为 45亿元(台币),平均每个农场全年总营收益为409万元,包括门票收入、餐饮收入、住宿收入、农产品销售收入等。

 

北京农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所长史亚军在节目中阐述了台湾休闲农业的精神和价值,介绍了台湾休闲农业的模式和经营规划,通过列举大量的休闲农业典型案例深刻分析了台湾休闲农业的经营类型和十大特征,总结了台湾休闲农业取得的成效,最后提出台湾休闲农业对我们发展休闲农业的几点启示。

 

《农耕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古国。我国的农业文明有着上万年的历史。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食产品,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色彩缤纷的精神财富。农耕文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是华夏文明的璀璨明珠。

 

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体现和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它的形成和发展,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民族的智慧。我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绵绵不断。从远古时期的刀耕火种到封建社会的男耕女织,农耕文化成为华夏文明的基石和主干,并不断在岁月的积淀中,变得深厚、绵长。农耕文化覆盖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

第2篇:农耕文化产品设计范文

遂昌县审计局:

《遂审调报》﹝2019﹞4号文件已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立即对照《遂审调报》所列问题进行整改,现就整改情况回复如下:

一、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

(一)财政奖补资金未及时兑现。

1.“丽水山居”奖补资金50万元未及时兑现。《关于命名2017年度“丽水山居”农家乐综合体和精品民宿示范项目的通知》(丽农办〔2018〕9号)文件已经于2018年7月下发,截至2019年10月底,该文件相关的大洞源农家乐综合体、湖山乡诗里民宿客栈等2家获得的2017年度“丽水山居”奖励资金共50万元,虽已经下达乡镇(街道)但仍未兑现。?

2.农家乐民宿补助资金27.91万元未及时兑现。原市农办分别于2017年3月份和2017年12月份下发《关于下达2017年度第一批农家乐民宿补助资金的通知》(丽农办〔2017〕6号)和《关于下达2017年度第二批农家乐民宿补助资金的通知》(丽农办〔2017〕21号)。截至2019年10月底,上述资金虽已下达至乡镇,但仍有补助资金27.91万元未兑现。其中:大田农家乐综合体以项目报账的形式获得补助资金17.89万元剩余12.11万元未兑现;九龙新韵(三仁-焦滩)美丽经济农家乐民宿产业集聚带项目已补助资金10.2万元,剩余9.8万元未兑现;王村口镇大坑村和三仁乡亲农谷休闲山庄2项补助6万元未兑现。

(二)旅游产品营销方面的问题

1.“丽水山耕”商标使用不规范。现场查看商户销售的10个遂昌生产商供应的18款商品,其中10款商品未贴追溯二维码标签,8款已贴追溯二维码标签但其中2款扫描不出信息。

2.农特产品销售与景点结合不紧密。遂昌县金矿国家矿山公园、南尖岩、千佛山、神龙谷等AAAA级景区均未将销售点设置在出入口的必经之路上,不利于产品的销售。?

二、我单位对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的答复

(一)财政奖补资金未及时兑现的答复

1.“丽水山居”奖补资金50万元争取12月底前全部兑现。目前湖山乡诗里民宿客栈10万元奖励已经全部兑现。黄沙腰镇大洞源村大洞源农家乐综合体资金奖励40万元,该项目是以基础设施提升建设形式进行资金补助。同时,该项目与县级农家乐专项资金配套的40万元资金一起用于大洞源村农家乐综合体提升建设。目前该项目已全面完成,计划于2020年12月底前完成资金拨付。

2. 农家乐民宿补助资金27.91万元已经全部兑现。其中,大田农家乐综合体奖励结余资金12.11万元用于大田农家乐综合体接待中心装修工程,该项目已于2018年11月已完成兑现。九龙新韵(三仁-焦摊)美丽经济农家乐民宿产业集聚带项目细分至4个乡镇,分别为:三仁乡好川村农家乐周边小型景观建设3万元,已经于2019年11月完成兑现;大柘镇车前村特色村标及小型景观建设镇域范围内各个点位旅游标志制作6万元,已经于2018年2月完成兑现;石练镇沿线8家农家乐制作特色小型景观建设及标示标牌、包含体现班春劝农和昆曲十番两项非遗文化的展示0.8万元,已经于2020年1月完成兑现;焦滩乡大路沿村制作标示标牌、建筑轮廓廊灯和村内小型景观营造6万元,已经于2018年7月完成兑现。

(二)旅游产品营销方面问题的答复

1.“丽水山耕”?商标使用不规范。目前我县各“丽水山耕”品牌合作主体均已按要求完成溯源平台信息录入工作,但在每批次完善溯源信息和张贴“丽水山耕”二维码方面,由于我县大部分主体规模较小,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等原因,溯源信息相对不能做到十分完善,尤其是一些单品独立小包装产品,张贴二维码工作量很大,未完全按要求逐个张贴二维码。为此,我们一方面加强宣传引导,提高主体品牌意识,另一方面不定期对流入市场的我县“丽水山耕”品牌共建产品进行抽查,督促主体规范使用“丽水山耕”商标。

2.农特产品销售与景点结合不紧密。因我县各景点受场地和规划的限制,大多未设置专门的农特产品购物点。为促进我县农特产品与景点相结合,我们在通往千佛山、南尖岩景区的必经之路石练镇淤溪村魅溪民宿内设有遂昌土特产超市,在石练镇大茂坑设有甜蜜园土蜂蜜体验馆,同时在竹炭博物馆内设有遂昌农特产品卖场等等,以提升旅游购物消费的便利化和美誉度。

3.“丽水山居”与“丽水山耕”未能实现较好融合。原“丽水山居”民宿大部分以经营自主创意的文创产品和当地特色农家土特产为主,近两年县农业农村局积极主动宣传引导,搭建“丽水山居”经营主体与“丽水山耕”经营主体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丽水山居”与“丽水山耕”合作共赢。比如遂昌长粽、薯条、土蜂蜜、菊米、茶叶等“丽水山耕”农产品已在我县水岸忆荼、旗山侠隐、云闲斋、溪云里、魅溪民宿等“丽水山居”精品民宿中展示展销;组织“丽水山居”经营主体与“丽水山耕”经营主体参加丽水市“丽水味道”创意大赛,联合展示展销“丽水山耕”农产品。

第3篇:农耕文化产品设计范文

关键词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对策;贵州荔波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165-02

“生态立县,煤炭富县,农业稳县,旅游强县”是荔波县委、县政府提出构建荔波和谐社会的战略性决策,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荔波生态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启动以来,截至2012年9月,累计完成工程造林11 659 hm2,占国家下达计划的100.46%,其中退耕地完成2 600 hm2,荒山造林完成9 059 hm2。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确保“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必须搞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妥善解决农民长远生计问题,该文就荔波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的重点和对策进行探讨。

1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的重点

1.1 发展竹产业

竹子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且一次栽竹即可成林,就可长期开发利用。荔波县自然条件优越,应充分挖掘发展乡土优良竹种,不仅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同时可加快竹笋、竹浆、竹材人造板等系列产品加工开发。依照“适地适竹”的原则,在已退耕还林地中套种当地优良竹种白夹竹,套种量225株/hm2左右,发展规模1 000 hm2,以此加快竹产业建设步伐。

1.2 大力培植桑蚕业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我国纺织业的复苏(包括蚕丝业)赢得大好的机遇。丝绸业作为我国一项传统特色产业,产品90%出口,出口额由我国决定,是唯一不受限量的出口产品。与荔波县毗邻的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气候条件,把桑蚕生产作为重要的农业产业来抓。截至目前,全县种植桑树4 300 hm2,蚕种发种量17万张,鲜茧产量达5 984 t,鲜茧产值达1.19亿元,占同期全县农业生产总值的30.5%。荔波县土壤气候与广西环江县相似,一年有9个月时间气候温暖,空气清新、湿润,满足蚕茧生长、发育的需要,立化、洞塘等乡镇已引种试种成功,试种规模逾200 hm2,种植0.067 hm2桑树(养蚕)利润是4 635.2元/年,与种植0.067 hm2玉米利润187.6元/年比较,利润率是24.7∶1。

蚕桑业是一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资源优势明显,具有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县、地、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应加大培育力度,促进其发展壮大,形成新的经济支柱。在退耕还林工程区,选择有条件的乡镇,采取基地带动、科技推动、服务拉动等有力措施,着力做大桑蚕产业。“十二五”期间,应加大宣传,引导农户种植,使发展规模达到1 333.3 hm2以上。

1.3 经济林产业的开发

结合茂兰喀斯特森林冬季旅游,在退耕还林工程中,通过积极发展生态经济林以及对酸梅品种的嫁接改造,在永康、翁昂、洞塘等乡镇重点发展酸梅林666.7 hm2。梅林面积的增加,不但改善了林种和树种结构,还增添了旅游的景观价值,促进农民收入增加[1]。

1.4 林药间作

荔波县是贵州省地道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之一,目前种植面积有333.3 hm2。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全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可在退耕地中套种南板蓝、米槁等中药材,在朝阳、驾欧、捞村等乡镇发展266.7 hm2以上,努力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1.5 林草间作

随着“封山禁牧”、“舍饲圈养”措施的实施,饲草缺口数量将会更大。因此,在耕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借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有利时机,适时进行林草间作,对全县畜牧业发展以及草产业的培育是十分必要的[2]。

2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的对策

2.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退耕还林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县、乡(镇)2级要加强领导,成立相应的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并明确1名政府领导具体负责,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密切协作;县、乡、村要层层签订责任状,将退耕还林的目标、任务、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乡、村、组、户、小班地块,把退耕还林作为考核乡(镇)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2.2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为保证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取得预期效果,要依据当地自然气候、立地条件、农民种植习惯等,本着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原则编制好实施方案,搞好年度施工作业设计。在制订实施方案以及施工作业设计时,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选择树种,科学规划。

2.3 严格种苗调运,搞好整地栽植

搞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一是要严格种苗调运,在种苗、种粒的调运过程中加强检疫、检验工作,严格执行“一签两证”制度,实行招标采购,严格种苗调运关;二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林业、农牧等部门共同负责,把好整地关和栽植关,努力提高工程建设质量[3]。

2.4 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为达到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早投资、早建设、早经营、早受益的目的,计划、财政、林业、农牧等部门要共同负责筹措资金,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在用足用活国家投资的同时,发动退耕户采取贷款等方式,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步伐。

2.5 依靠科技支撑,增加技术含量

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主要举措,投资大,面积广,技术性强。要搞好此项工作,必须依靠科技支撑,增加科技含量[4]。要高度重视优良品种的引进工作,加大对病、虫、鼠害的防治力度。搞好县、乡、村3级技术培训,尤其要做好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2.6 超前准备,抓好龙头企业建设

根据全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规划布局,结合地理位置、通讯、水源和交通等因素,超前准备,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应重点建好以竹笋、酸梅、桑蚕等为主的新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并根据龙头企业建设,做好以原料、产品为主的储藏、保鲜龙头企业建设,为后续产业的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2.7 加强管理,搞好服务

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过程中,要实行法人负责制、合同制和资金报帐制,加强项目管理,搞好资金管理。在资金管理上实行专户储存,专人管理。加强实施过程中的监管力度,强化资金使用效果,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同时,搞好信息咨询,做好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工作,确保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5-6]。

3 参考文献

[1] 张淼.关于西吉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5):214,216.

[2] 冉立.浅议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2(20):188.

[3] 杨海英.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及其后续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4] 刘永祥,陈冬生.对镇巴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吉林农业,2012(4):168-169.

第4篇:农耕文化产品设计范文

关键词:农耕文化旅游;哈尼梯田;大别山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7-4291-03

Enlightenments and References of Hani Terrace Tourism Mode to the Farming Culture Tourism of the Dabie Mountains

CHEN Li-jun,LUO Fang,KE Zhen-tang,XIA Qing-li

(Tourism Culture and Geographical Science College,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Huanggang 438000, Hubei, China)

Abstract: Farming culture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bes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lso the important spiritual culture resource which constructed the core valu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new era, fully tapping and making full use of the farming culture resources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tection,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successful brand shaping of Hani terrace tourism provided the experiences for reference for other areas in China to develop and use farming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ani terrace, and learning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the ideas of the farming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Dabie Mountains are pointed out.

Key words: farming culture tourism; Hani terrace; Dabie mountains

收稿日期:2012-08-13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D20112901);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大别山旅游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一般项目

(2012cr015);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jyty018);黄冈师范学院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013020503)

作者简介:陈丽军(1981-),女,湖北鄂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经济方面的研究,(电话)15271623988(电子信箱);

通讯作者,夏庆利,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电子信箱)。

农耕文化是指通过农业耕种所创造和积累的,与农业社会有关的物质文化精神的总和[1]。作为一个具有几千年辉煌发展历史的农业大国,中国的农耕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始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农耕文化旅游及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特色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耕文化旅游是将旅游业与农耕文化结合在一起,以农、林、牧等农业资源作为基础,以农村乡土风貌、民俗节庆、农业生产操作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场景为主,吸引游客前来游览、品尝、体验、购物等的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从目前我国农耕文化旅游的发展实践来看,云南哈尼梯田旅游的开发无疑是其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成功案例。哈尼梯田旅游的发展状况表明,依托农耕文化开发的旅游项目,不仅在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持续利用,保护独特景观,推动乡村旅游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保持和传承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传统特色,丰富文化生活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哈尼梯田旅游发展历程及其成效

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红河州元阳县中部,分布于海拔700~1 800 m的山间,梯田区土地总面积约41 933 hm2,耕地面积约10 400 hm2。作为农耕文化的“活化石”、民族智慧的结晶、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山地农业技术知识体系的集成、农业生物的“基因库”和独具特色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哈尼梯田是一类典型的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文化遗产[2],它被民族学家称为“山地农耕文化的最高典范”[3],在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据着一个特殊的重要位置。依托哈尼梯田为物质载体、以典型的梯田农业文化为核心要素,哈尼梯田旅游正逐步成为我国极具特色的一种农耕文化旅游形式。根据哈尼梯田旅游发展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哈尼梯田旅游的开发可以分为以下3个阶段。

1.1 起步阶段(1980年代初—1990年代初)

元阳哈尼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建了“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位一体的梯田文明,因被红河分割、哀牢山阻隔和交通不便,在1 300多年的漫长历史岁月中始终保持得较为纯真和完整。20世纪80年代初,摄影爱好者最早发现了哈尼梯田的迷人风光。随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旅游者开始大规模地到哈尼梯田开展研究和摄影工作,并发表了相关的研究论文、专著和摄影作品,使得哈尼梯田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在1993年的第一次国际哈尼族文化研讨会期间,中国、荷兰、日本、美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的180多名代表参观了哈尼梯田,深为其景观的壮丽与文化的丰富所折服,包括“大山的雕刻”、“哈尼梯田甲天下”、“新的世界奇观”等赞誉陆续被赠予了哈尼梯田和哈尼人。沉寂千年的哈尼梯田从此打开了走向世界的通道。总的来看,这一阶段游客数量相对较少,且主要以摄影爱好者、国内外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为主。

1.2 缓慢发展阶段(1990年代初—2000年代初)

20世纪90年代,由于基础设施、旅游设施的缺乏以及宣传推广和重视程度的不足,初期建立了良好的国内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哈尼梯田旅游发展依然较为缓慢。为保护哈尼农耕文化,给旅游业发展注入活力,2000年红河州政府依据学者建议提出了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规划。同年12月,元阳县旅游局正式成立,全面介入管理梯田旅游活动,并提出把哈尼梯田旅游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首要支柱产业来培植。其后,为配合申遗工作,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和调动民间资金,加大对梯田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并在哈尼梯田核心区内创建了一批著名景区。此外,政府还举办了具有民族特色、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如哈尼族传统的昂玛突节、苦扎扎节、哈尼族的“长街宴”等。2002年红河州向国家有关部门正式申请红河哈尼梯田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标志着哈尼梯田旅游资源的开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3 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代初至今)

在2004年6月苏州举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红河哈尼梯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预备名单。虽未正式入选,但哈尼梯田以一种准世界文化遗产的符号形式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作为生产劳动对象的梯田也由此被建构成了彰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符号。为进一步提高哈尼梯田的知名度、美誉度,元阳县分别于2005年、2007年、2009年、2011年举办了4届“中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旅游节”。2007年8月红河州哈尼梯田管理局正式成立,为哈尼梯田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组织保障。2008年元阳县政府引进云南世博集团,成立了云南世博哈尼梯田旅游开发公司。自此,“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景区经营与管理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经营景区模式初步建立。2013年6月22日,在柬埔寨召开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云南哈尼梯田通过审议,正式列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一系列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以及市场运作机制,增加了哈尼梯田旅游的市场竞争力,旅游年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也稳步增长,哈尼梯田旅游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根据元阳县旅游部门统计,仅2012年春节黄金周(除夕至正月初六)期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4 719人次,同比增长15.7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 547万余元,同比增长30.29%。景区接待人数34 701人次,门票收入66万元,同比增长37.49%。

2 哈尼梯田旅游开发对大别山农耕文化旅游的启示

哈尼梯田旅游开发所显示的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其他农耕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无疑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总体而言,哈尼梯田旅游的成功开发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独具个性的优势资源是发展农耕文化旅游的物质基础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经济的物质基础。独具个性的农耕文化资源优势具有不可复制性,对旅游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亦是旅游地竞争力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发展农耕文化旅游的物质基础。哈尼族先民自隋唐之际进入此地区就已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历代哈尼族人民用整个民族的心力来挖筑梯田,历时之久、参与人数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哈尼梯田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1 333.33 hm2,梯田最高级数达3 000级,梯田大者数亩、小者仅簸箕大小,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是世界上最大、最为独特的造型艺术群落。作为全球公认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元阳哈尼梯田资源的价值极高,而且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因而对于旅游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2.2 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是发展农耕文化旅游的精髓所在

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4]。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其核心在于保持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的魅力。元阳县的传统文化是哈尼梯田及其所展现的集社会、历史、环境、人文于一体的完整的梯田文化景观体系。元阳梯田景区内集聚了哈尼族、彝族、汉族、傣族、苗族、瑶族、壮族等7个民族,世居的各民族历史悠久,各自创造了本民族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遗址、历史文物、民居建筑、服饰、饮食、乐器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312项,孕育出了梯田文化、火塘文化、贝玛文化等。这些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至今依然保存较好,是该地区成功发展农耕文化旅游的精神载体。

2.3 当地政府的统筹规划是发展农耕文化旅游的重要动力

基于市场经济和公共产品理论要求,营造良好旅游发展环境是政府的有效作为空间。哈尼梯田旅游的申遗工作、旅游发展规划、旅游节庆活动等都是由当地政府牵头进行的统筹安排,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特别是通过组织具有足够分量和影响力的推广活动,塑造了哈尼梯田旅游的品牌形象,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同时也为当地包括餐饮业、住宿业等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这些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哈尼梯田旅游的发展。可以说,哈尼梯田旅游的发展正是由当地政府“看得见的手”进行主导和推动的。

2.4 新颖高效的营销推广是发展农耕文化旅游的关键之举

营销推广作为树立旅游品牌的主要方式,促进了广大受众对旅游产品的品牌认同,并以感性的行为接受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品的品牌效应。红河州政府牵头组织策划了一系列新颖高效的营销推广活动,使得哈尼梯田品牌迅速红遍国内外。这些营销方式主要有:事件营销(策划哈尼梯田申遗事件)、文化营销(邀请知名导演摄制哈尼梯田为主题的影视作品、演排“梯田映像”歌舞)、体验营销(邀请艺术家和演艺明星访问哈尼梯田)、冠名营销(“元阳梯田号”飞艇巡游全省、全国,冠名“元阳梯田号”始发列车)、联合营销(广西龙胜龙脊梯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共同申遗,联合打造中国南方梯田)、节事活动(举办元阳梯田国际摄影周、哈尼梯田文化国际论坛周、哈尼梯田观光节、哈尼梯田美食节等)等等。这一系列推广活动为打造哈尼梯田的知名度、美誉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对大别山农耕文化旅游的几点思考

大别山位于我国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交汇地带,距今五六千年前就已经存在了相当发达的农耕文明。由于位于鄂豫皖三省结合部,大别山农耕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个性鲜明,守护、传承和创新这些独特的农耕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借鉴哈尼梯田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根据大别山农耕文化资源的特色,进行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走出一条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道路。

3.1 建立大别山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库

大别山区域丰富的农耕文化深深扎根于广大民众之中,各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各个不同时代的工具、农具、生活用具、手工业具等散落各地乡村,因此,需要对大别山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种类、性质、分布、规模、特点等情况做一次全面的调查,摸清可供开发的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总量、质量、布局、功能、结构等情况,建立旅游资源库,为各地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为更好地发展大别山农耕文化旅游提供有力保障。

3.2 发挥政府在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主导作用

大别山农耕文化旅游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大别山农耕文化旅游是该地区面临的重大问题。鄂豫皖三地政府要形成共识,明确发展农耕文化旅游对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充分掌握地区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存量的基础上,从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优惠、资金扶持、旅游形象塑造、推广等方面对农耕文化旅游开发进行有效干预,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同时,鄂豫皖三地政府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在旅游地形象设计、功能定位上要形成合力,塑造统一的品牌形象,扩大区域旅游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要因地制宜,把当地最有特色的农耕文化资源发掘出来,在产品开发上形成区域之间错位发展;在旅游线路设计上,要把鄂豫皖三地的农耕文化旅游项目统筹起来,构建连贯三省的跨区域农耕文化旅游线路。

3.3 充分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当地农民是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传承者,是传递乡土文化、提供农耕文化旅游产品的主体。在农耕文化旅游开发中,当地广大农民的参与意愿是否强烈,直接关系到提供的相关旅游产品的种类、数量;当地农民自身素质的好坏,则直接关系到提供的旅游产品质量的高低。因此,要通过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倾斜,营造农耕文化旅游良好的发展环境;要通过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发掘优秀的传统农耕文化的积极性,让农民真正成为发展农耕文化旅游的骨干,主动参与到旅游建设中来。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就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技能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4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独特的农耕文化资源是农耕文化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这些资源既有自然生态、农业景观、农事活动,又有农村文化景观、乡土风情等,是农耕文化旅游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农业基础和活动空间。由于容易受到自然力的破坏,也容易受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因而具有较大的脆弱性。因此,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走保护与开发并重、传承与创新并举的发展之路。在实践中,除了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的保护以外,还需要加强对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价值的宣传,提高当地农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自觉维护、传承、创新当地特有的文化,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农耕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建军,雷锦霞.山西省农耕文化及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浅析[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1):74-76,82.

[2] 闵庆文.哈尼梯田的农业文化遗产特征及其保护[J].学术探索,2009(3):12-14.

第5篇:农耕文化产品设计范文

一、柏林国际农机会议论文内容简介

现按会议分组的专业,将学术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1.拖拉机和运输(1)轮胎与土壤系统包括特大轮胎和低压轮胎等动态特性、载荷、受力分布、轮迹、滑转优化等;(2)拖拉机底盘包括支承系统、铰接拖拉机、多轴底盘、静液压驱动等的特性,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路感油泵特性,齿轮箱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等;(3)拖拉机及驾驶包括拖拉机驾驶和计算机控制,三点悬挂参数,拖拉机一犁系统的智能监视,拖拉机的发展和在土耳其、西班牙地区特点等;(4)拖拉机振动、噪声包括拖拉机噪声分布,乘座的振动,振动对土壤粘附性能的影响,驾驶室疲劳强度等;(5)运输工程包括自装卸拖车的重量,商品土豆运输系统等。

2.耕作与土壤保持(1)保土耕作制度包括保土耕作的实践和试验机架,不同农机具和农机化对土壤的压实,亚土层土壤压实,土壤的通行特性和工作特性的测定,并联双轮对土壤的压实和移动,减少轮子、链轨板对土壤的有害影响,土壤和犁,不同耕作系统的能耗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等;(2)拖拉机一犁系统包括犁的作业载荷、犁地阻力的变化,速度、耕深与犁工作部件的受力,不同拖拉机系统对灌溉地的压实与能耗,窄铁轮在水田作业,以及苗床整备机具,苗床土块分布,作业时土壤水分的快速测定等。

3.田间作物的生产(l)谷物收获包括谷物新收获方法试验,田间直接脱粒收获,高湿谷粒的联合收割机脱粒机构,不同玉米收获方法的能耗,联合收割机茎秆粉碎装置等;(2)饲草收获包括饲草茎秆的切割,饲草的压碎与干燥,高密度草捆,散草的堆垛,圆草捆青贮,饲草青贮的物理特性和透气变质,提高饲料质量的机械处理和热处理,青贮玉米的产量测定,饲草收获机风送管的自动控制等;(3)水果和特种作物收获包括柑桔收获机器人,土豆收获的微电子技术等;(4)肥料和厩肥利用包括肥料运撒的物理性能,固体和液态肥料的撒施,液肥加工,提高固体肥料利用效果,施化肥机的颗粒流动,草地施厩肥等;(5)土豆、大豆、玉米地灌溉,草毒地喷水调温以及农作物特性数据库,近红外测定苹果品质,用充气轮测定种子,速生薪柴林用装备,间隙吹气的遮阴效果,土豆秧的火焰清除等。

4.植物保护(1)提高喷雾质量包括提高药液混合均匀度、雾滴均匀度、喷射均匀度的研究和方法,改进喷射系统和喷杆设计,建立自动监测系统,静电喷雾等;(2)防治化学污染包括农药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和通过计算机优化,药箱处理,非化学防治等。

5.畜牧业及牛奶生产(l)自动化挤奶系统包括挤奶台、挤奶系统的对比和发展前景,信息收集和传感器置放地点,标识系统,乳牛心态测定,环境和卫生,挤奶器优化,挤奶机器人,液力挤奶等;(2)猪群管理及畜舍设计包括不同猪群(母猪、仔猪、育肥猪)的管理,喂料系统,环境、称重与体形测定,猪舍设计,栅状地板载荷,畜舍垫料(草、旧报纸),禽舍通风、降温、机械化转运等。

6.贮藏、千燥和加工(1)粮食贮藏和干燥包括谷物干燥机理和模型,不同干燥方法对比,谷层厚度、状态对干燥的影响,冷冻、微波和对流的应用,湿谷贮藏工艺、能耗;(2)太阳能干燥包括农作物、药用植物的太阳能干燥和计算机管理,牛肉的冷藏过程分析,豌豆热于燥及贮藏质量,谷物和菜籽吸附性对干燥的影响,果品分级,干胡萝卜的再湿过程,农作物废料的沼气化等。

7.自动化和控制(l)计算机应用包括农机信息标准化,过程控制计算机,自动化的微机系统,谷物收获图象分析,水果收获机器人及其视觉系统,农用机器人的适时网络,温室内机器人;(2)计算机辅助农业(cAF)包括土壤耕作系统的图象评估,谷物收获过程优化,田间自动化灌溉系统,排水系统cAD,坝址选定;(3)过程监测包括种子发芽的计算机监视,盆栽作物的彩色图象系统,温室气流控制,农村废物沼气化过程监视,以及核磁共振质子测定水果成熟度,农用红外照相机,高速移栽机等。

8.人体工程与安全(l)安全标准包括欧洲共同体的农机具安全标准,房舍规划标准,植保人员的安全要求;(2)农用车辆的人体工程包括车辆行动分析,驾驶室热环境,乘座振动及支承系统改造,计算机辅助防止驾驶事故;(3)改善作业条件包括改善兽医、人工授精技术员、救护员的工作环境,降低挤奶员的噪声危害及袋装肥料提升杆的载荷分析等。

9.运用研究(])系统分析包括联合收割机市场分析,田间作物种植的咨询系统,美国中西部农业发展知识系统和农场决策支持系统;(2)规划方法包括农场设备投资规划方法,小规模机械化的优化,用于确定边际面积的软件包,仔猪繁育规划,苗木优化分布和管理规划,以及农用运输统计,农业管理哲学等。

10•模拟与模型(])机器运动包括农机线性运动模拟,转弯的侧向运动学,不饱和土壤内的溶质运输模型;(2)动态模拟包括车辆的动态振动分析,乘座振动信息分析和计算机模拟优化,拖拉机载荷谱与疲劳寿命预估和发动机检测的专家系统;(3)饲草收贮包括饲草收割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青贮的空气渗透损失以及厩料处理的技术经济分析模型。

11•机械设计(l)优化设计包括农机性能优化的战略,农机具的CAD,自装卸牧草车的新型割台和联合收割机逐稿器和清选装置,滑块曲柄机构降低速度浮动的改进设计;(2)液压系统设计包括农用液压系统的模块设计,拖拉机操作的压力流调节系统和静液压操作系统的动态分析,以及7千瓦柴油机燃沼气和低压燃气(LPG),联合收割机维修费用和中小企业的产销信息系统的计算机网络。

12•干旱半干旱国家农业生产都是发展中国家机械化题目。涉及的国家有亚洲的中国(含台湾)、印度、叙利亚和土耳其,非洲的摩洛哥、坦桑尼亚、苏丹、突尼斯、尼日利亚和乌干达,拉美的古巴和巴西。(1)土壤耕作包括畜力牵引架,耕作机具试验,块根集堆锄,适耕期;(2)地区特种作物包括棉花、小麦、玉米、大豆的能量投入和产出,茶叶机械化,旱作高粱栽培,灌溉甜菜地除草,旱作巴黎果的灌溉效果,甘蔗机械化收获,奶牛饲料的青贮系统等;(3)温室包括温室参数、设计,土管热交换的周围空气加热,以及小规模农业机械化的合作经营,小榨油机和油料工业规划,低洼地作物生产的水利设施规划设计等。

二、世界农机技术发展动向

综合分析上述各专题交流内容,可以看出近期农业机械技术发展的一些重要趋向。

1.保土耕作,减轻土壤压实,减少耕作能耗,是土壤耕作的重要实践,仍继续发展

研究土壤耕性、通行性和压实性,轮胎和链轨板的形式、载荷分布,动力机的支承系统,犁和耕作机的配置,耕作制度和耕作规范(速度、耕深等),耕作的农业生态环境等,对保土耕作进行完善和提高。

2.收获新工艺新技术有较大发展

改进传统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清选分离机构,提高收获潮湿谷物的能力;谷物收获新工艺,尤其是田间直接收获工艺有了突破,取得了可行的成果;饲草收获中推行饲草打碎,发展散草收贮和圆草捆袋装青贮等工艺,对提高饲草收贮工效和质量都有明显作用;柑桔的视觉和彩色图象技术的发展,加速了自动化收获的机械手开发,苹果、葡萄收获的机械手也已有人着手研究。

3.防治环境污染

畜牧业发达的国家,牲畜粪便堆积侵占土地,污染周围水源和大气,并使大气暖化;粪便处理,液态和固态厩肥的加工、运输和向大田、草地施撒机械化是近期发展的热门课题,研制的新成果也不少;施用厩肥后,田间残磷增多,危害作物已引起注意,有的国家已经作出限制施用的决定。农药、化肥施用过多,土壤中残留量超标和污染水源日趋严重;提高化肥施撒质量,提高植保机械喷雾性能,从配药、雾滴形成和均匀喷射到减少飞逸散失的技术和装备以及静电喷雾、非化学防治都有发展;旧塑料容器多得成灾,已建立回收制度。

4.完善和提高畜牧业生产的机械系统

牲畜的识别装置、生产环境控制、喂料系统、称重系统、活牲畜和畜产品运送机械,均在不断完善和提高,重点是根据畜禽的生育生长特性,通过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进行环境和饲养的优化和自动调控。如根据挤奶量、体重调控喂料量和喂料成分,根据产蛋量调控禽舍内部环境等以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和优化投入。

5.农产品贮藏和干燥技术发展的重点是提高质量和降低能耗

建立农产品品质的数据库,应用红外和近红外进行果品分级和品质评定,应用模型技术研究干燥工艺过程,应用微波技术和对流技术提高太阳能用于干燥的利用率,发展冷冻技术提高谷物的贮存质量等。

6.计算机技术应用发展迅速,几乎进人了农业机械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

计算机用于运用管理,有计算机辅助农业(cAF),农场决策支持系统和咨询系统,防止拖拉机事故的辅助驾驶系统;计算机用于农业工程和农业机械的辅助设计,有设计排水系统的CAD,农机整机的CAD和部件、零件的cAD和cAM;计算机用于作业过程研究,有种子发芽、废弃物沼气化过程计算机监视,图象分析和数据处理,各种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操作系统;模拟技术和数学模型的求解,多数都依赖于计算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用于过程研究和自动化控制,与传感技术的开发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除力学参数的传感继续有发展外,光、热参数的传感、采集和图象处理技术也有较大发展,促进人们对作物生长特性、动物生育特征以及它们与环境关系的了解,进而带动工程技术的开发,促进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正是由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农业机械的技术水平提高很快。机、电、仪一体化的农机产品和技术不断涌现。

第6篇:农耕文化产品设计范文

>> 全国优质耕地只占两成用生物方式让土地“重生”? 河流让都市重生 让爱情舒适重生 信念,让梦想重生 AlphaGo让华佗重生 重生 用艺术助孩子重生 尊重生物的野性 冬季,精油让肌肤重生 李发成:让美丽重生 『死亡计划让我重生 补缺DLL 让软件重生 母爱,让两个“儿子”重生 重生之王妃是只鸟 用良知的尖刀剔骨重生 用爱感化 破“网”重生 Sun的两次重生 如何让死去的品牌重生?(三) 如何让死去的品牌重生?(二) 如何让死去的品牌重生?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经济法律 > 全国优质耕地只占两成用生物方式让土地“重生”? 全国优质耕地只占两成用生物方式让土地“重生”?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宋雪莲")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查哈阳农场盐碱地改良基地

“为什么我们吃到嘴里的东西再也没有了小时候的味道?不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而是纯自然的东西更少了。”善耕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善耕原”)董事长宋彦耕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2月14日,一场关于“粮食安全发展战略暨土壤改良”的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原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高铁生在会上表示,中国适合耕种的土地正不断被各种各样的工业项目、开发项目所蚕食,处于不断减少的局面。

面对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和消费者日益增强的健康饮食理念,我们能用生物方式安全有效地让土地“重生”吗?

优质耕地只有两成

高铁生说,粮食生产和其他产业不同,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目前,中国的水资源相当于国际上平均水平的1/2都不到,土地资源更是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

据悉,从中国耕地面积看,我国只有1/8的土地可以用作耕地,耕地面积比印度少7亿多亩,比美国少10亿多亩。

“我们的土地因为国家粮食安全压力的原因,不能像欧美那样搞休耕,使得土壤结构恶化,同时,这些土地使用了全世界1/3左右的化肥,亩均使用量几乎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0倍,由于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使用不平衡,造成耕地退化,保水保肥的能力下降。”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巡视员胡恒洋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如果按照产量划分,目前,我国的高产田不超过30%,70%以上是中低产田。

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如今,全国优质耕地只占21%,土壤有机质低于0.5%的耕地约占10%。全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已降到1%,明显低于欧美国家2.5%~4%的水平。东北黑土地带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刚开垦时的8%~10%已降为目前的1%~5%;中国缺钾耕地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6%,50%以上的耕地微量元素缺乏,70%~80%的耕地养分不足,20%~30%的耕地氮养分过量。2000年,西北、华北地区大面积频繁出现沙尘暴与耕地的理化性状恶化、团粒结构破坏有很大关系。

“同时,全国还有3.5亿亩土地不同程度地被污染,重污染有5000万亩,有一部分土地不能再耕种了。” 胡恒洋说。

化肥农药零增长方案实施

胡恒洋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土地安全有两个方面,除了要保证18亿余亩的耕地不管将来城市化、工业化怎么发展都不能被破坏以外,提高耕地等级和土地产出率也尤为重要。

此前,国家发改委已经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了《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就是到2020年,整合现在财政、国土、农业、水利等等的资金,建设8亿亩高标准的农田。以期达到土地平整,土壤肥沃,设施完善。”胡恒洋说,“我们已经制定了一个农业生态环境治理试点办法,一部分土地退出耕区。对建设8亿亩高标准农田我们也进行了规划,大概在八个方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其中包括土壤改良,通过使用农家肥种植绿肥,推广保护性耕种,治理盐碱土地和重金属污染土地,使土壤pH值保持在5.5~7.5左右。国家目前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补助标准是每亩1500元,建设8亿亩所需要的资金就是1.2万亿。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微生物资源与利用研究所副主任孙建光坦言,化肥不是说不能用,农业部的绿色生产标准就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将化肥的常规用量减掉一半,“这是一个使用原则,其他的靠有机的、生物的肥料来供应,这样的话才能使我们的土壤得到逐渐净化,生产出来真正又好吃又健康的东西。”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也是质量问题。耕地数量不仅不能减少,耕地的质量也一定要提高上去。”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何才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要通过土壤改良的办法来实现这个目标。

目前,农业部正在制定提升耕地质量行动的实施方案。“提升耕地质量,我们要做到‘改、培、保、控’。”何才文说,“所谓的改就是改良土壤,重点就是针对耕地土壤的障碍因素,治理水土的侵蚀,改良它的酸化和盐质化,改变它的耕种方式,达到我们改良土壤的目的。”

据悉,为使化肥和农药减量,农业部还制定了化肥农药零增长实施方案。“我们国家的化肥利用率只有33%,和发达国家50%相比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我们现在要力争到2020年实现化肥的零增长目标,我们有一些措施,包括改变使用方式,使用高效的有机肥等等。”何才文说。

土壤修复的企业机会

“农业环境污染很重要的两个来源,一是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一个是每年8亿多吨的秸秆。” 环保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副司长邱启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真正解决它们关键的出路就是综合利用,为秸秆和畜禽粪便找到一个很好的出路,使它变成资源。”

据邱启文介绍,环境保护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编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国人大也正在抓紧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而去年出台的《畜禽污染防治条例》已经明确规定,今后有机肥的补贴不能低于化肥的补贴要求。

“国家鼓励使用有机肥,但是在市场中,最主要的是企业的运作模式、成本、经济效益、使用的成果、农户的接受程度等等,这些都是检验产品和技术最关键的因素。”邱启文说。

第7篇:农耕文化产品设计范文

全县在退耕区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等林下经济产业,资源充足。1)大力发展林茶模式,推广模式为“核桃+茶”,主要分布在田园、温泉、更戛、漭水等乡镇的退耕还林区。2)发展林烟种植模式,推广模式为“核桃+烟”,主要分布在耈街、珠街、鸡飞、温泉、大田坝等乡镇的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种植业核桃造林地。3)发展林药模式,在林下种植重楼、天麻、草果、龙胆草等。4)发展林草模式,在漭水、田园、珠街等畜牧业主产区,发展林下种草,促进畜牧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户收入。通过开展林茶、林烟、林药、林草等多种立体林业经营模式,使退耕农户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大收益,实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以短养长,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2农民科技水平逐步提高

围绕昌宁退耕区产业发展实际和农民需求,充分发挥科研成果和人才网作用[2],通过开展退耕户就地就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在全县推广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昌宁县“核桃七个一栽培技术”、“核桃增根助长技术”、“野生干巴菌人工促繁”、“舂洞造林着床技术”已获国家专利。2008~2014年,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4225人次,发放技术培训材料33800多份。

3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3.1扶持政策不够完善,资金投入不足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是一项惠民政策,项目涉及基本农田建设、种植业、养殖业、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技能培训等内容,项目多,投资分散,后续产业发展资金不足。1)后续产业发展必须的化肥、农药、种苗等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提高了种植成本。例如:种植业单位面积上级补助种苗费1800元/hm2,而发展澳洲坚果、茶叶、蚕桑等特色经济林单位面积需种苗费3000~4500元/hm2不等,种苗费补助不足,农户筹资造林较困难,造林质量达不到标准。2)劳动力成本上升,农村劳动力由2008年的80元/工日提高到2014年的120元/工日。3)政策性保险制度缺位,农业风险分担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建设长效机制尚未形成。4)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工作经费配套不足。项目建设中的方案编制、规划设计、工程管理、检查验收、档案管理等各项费用和相关工作经费由地方财政配套解决,但由于地方财力有限,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解决难度大,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3.2重造轻管现象突出

造林工程要求“三分造,七分管”,但在实际中,重栽轻管现象仍十分突出。尽管在项目实施中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措施,但管护工作要落实到一家一户难度较大,管护效果也不理想。原因在于:1)产业建设周期长,农民在无收益的情况下,不愿增加人、财、物等管护投入。2)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种植业多属林粮间作,农户重眼前利益,忽视了对经济林木进行中耕、施肥、除草等抚育管护,未能做到有效的以耕代抚。3)管理技术跟不上,对栽植的经济林木缺乏必要的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专业技术,任其自然生长,导致林木成林慢,影响造林成效。4)林下产业发展规模小,效果不明显。虽然林茶、林烟、林菌、林草、林药等多种复合种养模式在退耕区得到一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收益,但由于缺乏项目支撑和技术支撑,规模较小,收效不明显,长短效应未能较好地体现出来。3.3退耕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退耕还林区大多位于交通不便、山高坡陡的山区和高温、低湿的干热河谷区,退耕区基础设施滞后,制约着后续产业的发展。农田水利设施条件跟不上,防灾减灾能力不强,水利化程度低,在后续产业发展中,经济林果不能适时进行排灌,影响种植成效;农村道路差,坡陡弯急,路面狭窄,路况较差,产品运输困难;退耕农户科技知识普及率低,创新意识不强,在有限的土地上缺乏必要的农作物栽培、养畜等方面科技知识,农业生产综合经营管理水平低,影响后续产业的培植和发展。3.4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昌宁县企业生产工艺设备落后,缺乏精深加工能力,产品附加值低。一方面部分企业生产管理滞后,产品质量把关不严,导致产品价格波动大,农民收入不稳定。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业缺乏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不具备新产品研发能力,企业生产工艺设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低、自动化水平低,导致生产成本高、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弱,应对危机、抵御风险的能力十分有限。

3.5科技支撑力量不足

虽然多年来根据退耕区产业发展需要举办了各类科技培训班,培养了一批基层林业科技人员和林农,但由于退耕农户自身接受新信息、新技术还有一定的适应和实践过程[5],加之一线科技人员不足,特别是围绕经济林引种试验、管理、增产等方面的高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制约了后续产业发展。

4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对策

4.1加强政府引导,完善扶持政策

巩固好退耕还林成果,关键是搞好后续产业,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根本是解决好农民的生计问题[4]。1)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规范产业发展资金。建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种植业项目与异地植被恢复造林、防护林建设等项目补助标准统一,由1800元/hm2增加到4500元/hm2;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与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国土部门的土地整理项目补助标准一致,由11250元/hm2提高到30000元/hm2,沼气池建设提高到2000元/口。2)建立后续产业发展后备专项基金。经调查核实,确因干旱、洪涝等严重自然灾害造成苗木死亡或基本农田建设、沼气池建设等损毁的,上级给予专项补助,及时进行补植补造及重建,确保项目建设成效。3)多渠道筹集资金。围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整合森林抚育,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林下产业开发以及农业开发项目、土地整理等项目资金,弥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4)落实项目工作经费。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逐级落实工作经费到位情况,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4.2合理优化后续产业布局

应做好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制定科学合理的后续产业发展规划,优化后续产业中种植业、养殖业布局,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确定重点发展产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经济、生态效益较好的核桃、茶叶、蚕桑、澳洲坚果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服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化产业发展路子[2]。把退耕区基础设施建设、后续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农村能源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建立起与退耕农户实际需求相适应的后续产业和增收渠道,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4.3加强科技示范和指导,做好服务工作

科技服务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按照“双向互动、便捷高效、合作共进”原则,建立科技服务推广体系。1)搭建高效的林业科技服务平台,建立林业信息、网络、专家服务平台,为农民技术咨询、了解市场行情和推广先进经验提供便利的服务平台。2)建立一批具有带动性强的林业科技项目和示范基地,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提高林业科技推广运用影响力。3)高起点培养科技示范户,制定全县科技示范户评定及管理办法,选出50~100个种植、养殖科技示范户,重点进行定点培训和指导,通过示范户的致富效应,带动周边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热潮,使林业科技推广的链条不断延伸。4)组织专业技术服务队提供科技服务。由县林业局及相关部门组织专业技术服务队深入退耕区,提供林果嫁接、修剪、病虫害防治、林下养殖、种植等方面的技术服务,随时解答群众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将科技送到田间地头,以满足林农“急时用、急时送”的需求。

4.4加强后续产业管理,巩固建设成效

1)要加强基层退耕还林办公室管理能力建设,健全机构,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工作队伍。2)规范工程管理,对设计施工、检查验收、政策兑现等全过程实施质量监督和监控。3)狠抓抚育管护。根据县级自查和阶段性验收结果,指导农户结合补植补造调整或配置经济价值高的树种,同时抓好中耕、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抚育管护工作。4)加强档案建设和管理,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字、图、表档案和数字化档案。

4.5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发展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项目和品种相对稳定,只要有合适的生产加工企业就能够形成产业链,只有产业化发展才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3]。1)抓好核桃加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完善“公司+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的经营模式,规范加工经营市场秩序,整治核桃抢青行为,全面推广核桃无烟烘烤技术,确保核桃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2)巩固提升茶叶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以昌宁红、龙润为龙头,推进茶产品精深加工,打造全国知名的红茶和红碎茶加工基地。3)壮大茧丝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种桑养蚕。4)做好澳洲坚果加工企业招商引资工作,随着坚果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投产挂果面积增加,有计划地引进和培植龙头企业势在必行。

4.6加快培育后续产业

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选择具有昌宁特色的经济林树种,建设定向培育、集约经营、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6],形成有规模、有特色、高效益的优势产业。1)加快林果产业发展。制订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以泡核桃、澳洲坚果为主的林果基地建设,扩大种植、加工规模,逐步把地方特色产业打造成强势产业。2)抓好茶叶、蚕桑等特色经济林建设。引进优良品种,加快品种选育、推广,扩大优质茶叶、蚕桑基地建设。3)大力发展草畜产业。确立“立草为业、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新思路,大力发展生态型草畜产业,因地制宜地种植紫花苜蓿、红豆草等优质牧草,促进羊、牛、猪等养殖业的共同发展。4)开发林下资源,实行集约化经营。大力推行林药、林草、林果间种等生态经济型造林模式,发展中药材、林木种苗、花卉、森林食品等产业。通过开发林下资源,实现以短养长,增加农民收入。

4.7创新机制,探索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新路子

建立保障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1)转变思想,大胆创新,改变等、靠、要的传统思维方式,在保证退耕农户利益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公司、企业、集体、个体、大户等社会团体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广泛吸纳社会各方资金,通过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的新机制,提高工程质量和实施成效。2)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允许各种社会主体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合作经营等形式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3)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或专业合作组织,为退耕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把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做大做强。

5结语

第8篇:农耕文化产品设计范文

关键词:畜牧业;劳务输出;退耕还林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5-0141-2

1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的步伐

1.1 核桃、苹果产业发展迅猛

宜君县具有多种果品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品种资源,是我国公认的核桃、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近年来,以核桃、苹果为主的干鲜果业迅速崛起,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全县核桃总面积达29.5万亩,挂果面积5.7万亩,总产量7万余吨,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经济来源,逐步形成了以东部塬区苹果、中西部山区核桃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2004年,宜君县核桃已被国家优农中心评为绿色有机食品,成为西北地区首家核桃有机产品生产基地,并在第十一届杨凌农高会上获得“后稷金像特别奖”,生产的“怡君”牌苹果获国家绿色食品质量认证,产品远销全国各地,这意味着宜君县核桃、苹果产业取得了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为做大做强核桃、苹果产业,实施优果工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搭建了平台。

1.2 畜牧业

近年来,宜君县大力发展养殖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农民的养殖积极性不断高涨。截止2010年底,全县肉牛饲养量达3.59万头,出栏1.27万头;肉羊饲养量达4.32万只,出栏2.17万只;生猪饲养量达2.19万头,出栏1.33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5010吨,累计人工种草2万亩,建设舍饲养殖示范村3个,发展规模养殖户120户,引进建设各类畜牧养殖企业22个。畜牧业产值在整个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上升,已成为宜君县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之一。

1.3 蔬菜产业

近年来,为了提高全县人民的生活质量,丰富城乡人民群众的“菜蓝子”,改善饮食结构,宜君县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蔬菜产业列入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建设,以无公害日光温室及大棚技术为重点,加快蔬菜产业的发展。2010年,在彭镇西村和五里镇兴市村建成2个蔬菜示范基地,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85万亩,完成计划任务1.73万亩的106.9%,其中日光温室210亩,大棚1606亩。年均种植蔬菜6000亩以上,蔬菜总产8000余吨,其中设施蔬菜面积340余亩。

1.4 劳务输出

退耕后大批农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走出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形成了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县有劳力的转移,形成了新农村的经济增长点。a全县有劳动力2.6万人。截止2007年共培训2460人,输出3100人,年均增收1520万元,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工资性增收。

1.5 生态旅游发展

近年来,宜君县依托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注重开发生态旅游业。先后开发了太安森林公园、庙山狩猎场等,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围绕玉华宫旅游避暑的生态旅游已初见成效。

2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新培育的后续产业覆盖面小,带动农民经济收入增长的能力不足

后续产业的覆盖面对于带动千家万户共同发展至关重要。宜君县榆五川道新兴的大棚菜带动了不少农民脱贫,但还没有形成规模,农户的棚栽技术还不成熟,还有待政府的支持和指导。另外宜君县的方舟制药厂,药材来源只能从别处购进来加工。而宜君县具有种植中草药的土壤、气候等条件,群众对发展中草药的积极性不高,经济效益低。

2.2 缺乏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统一规划

在刚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时,各方还不能对退耕还林的意义有足够认识,个别乡镇不能一定高度规划主导树种,工程布局相对分散,还不能考虑到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后续产业,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林业主管部门未能及时地对发展宜君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与布局规划。

2.3 后续产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后劲不足

宜君县属于国家扶贫重点县,地方财政比较紧张,无法拿出更多的资金扶持和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而现阶段国家又没有用于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专项资金,导致一些乡镇对后续产业的发展认识不到位,如农村能源沼气建设项目,在塬区乡镇受到群众欢迎,而山区乡镇群众抵触情绪高,不太愿意建设沼气池,已建成的不投粪料,更谈不上沼气池综合利用。

2.4 农业县无主导产业,缺乏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宜君县在发展特色种植上做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如食用菌生产、食醋生产、荞麦挂面生产等,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但由于生产较为分散,并且规模偏小,难以做大做强,真正对农牧业生产有带动能力,辐射面广的项目几乎空白;且缺乏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产品和工业品集散地、中介组织的作用不明显等因素的制约,使现有种植业无法形成专业化、工业化经营,形不成整体经济效益。

2.5 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

市场设施和服务手段落后,信息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中介组织发展缓慢、规模小、作用弱;容量大、辐射面广、在省内有影响的涉林产品大市场较少,缺乏“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品牌”。

3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第9篇:农耕文化产品设计范文

1国外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典型案例

1.1美国

1.1.1实施绿色补贴20世纪初,美国开始注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在农业政策中实施“绿色补贴”,将农民收入与改善环境质量目标挂钩。在《农业保护计划》中对休耕或种植具有水土保持作用农作物的农民实施补偿。随后颁布的农业法案又将湿地保护、水质保护和栖息地保护等内容包括进来。1985年,美国国会意识到长期的农业生产者补贴由于与环境保护脱节明显而激励了生产者的污染行为,而后通过的《食品安全法案》和“农夫条款”将农业补贴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要求在易遭受侵蚀的土地上耕种的农民执行“水土保持计划”和“保护承诺计划”,并自觉定期检查自己农场所属区域的野生资源、森林、植被情况,对土壤、水质、空气进行检验测试,并向有关部门提交报告,否则会失去政府的财政补贴[4]。2009年,美国农业部对使用缓控释肥的用户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每公顷30~50美元,加快了缓控释肥的推广应用,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水体环境。

1.1.2专项项目带动2002年后,美国先后设置了一系列项目工程,以项目为依托开展农业生态保护工作。主要有:土地退耕、休耕项目,防止水质污染补偿项目,湿地保护项目,草地保育项目,水土保持项目,环境质量激励项目,野生生物栖息地保护项目等,并通过现金补贴和技术援助等方式,使农民自愿参与到农业生态保护项目中来。而后,联邦政府和多数州政府又对生产、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环境污染者,征收环境污染税,用于资助农业环保项目。仅在2002—2007年,联邦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补贴金额达到220亿美元,每年用于农业生态保护的农田项目达到1200万英亩(1英亩≈0.405hm2)以上。2003年,联邦政府设立500亿美元的清洁水基金,对20个重点流域进行治理。

1.1.3重视农业科技和生态教育联邦政府以农学院为科研培训中心,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农业生态文明理念教育、推广农业科研实用技术,以适应以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为主要特点的农业生产,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政府通过对农业技术补贴,促进了农机、耕作、灌溉、养殖等实用技术的不断创新,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体现了社会财富的间接转移。联邦政府每年单列25亿美元用于农民环境保护教育和农业生态研究,让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对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性。

1.2欧盟

1.2.1设立农业补偿基金20世纪90年代,欧盟出台一系列农业政策措施,并设立农业补偿基金,以缓解农业面源污染,增强农业生态效益。1994—1999年,欧盟从农业结构基金中划拨91亿欧元用于欠发达地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补贴。农业补偿的范围主要包括:①生态敏感区。农民在环境受限、生态敏感区域从事农业生产,由于保护生态环境而造成收入的减少,可以获得补偿。根据生态环境的敏感程度,每公顷可得到25~200欧元的补偿金额。②农业环境保护。1993—1997年,欧盟共拨出约50亿欧元,对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保持农村自然风光和生物遗传多样性进行贴补;对减少化学肥料、农药制剂的使用或休耕农田,把农田变为草地、林地,以利于野生动植物生长和水源保护行为进行补贴。③对山区和欠发达地区进行生态补贴。各成员国根据资源禀赋实际,制定适合本国的环境要求,如单位土地最大化肥使用量、单位草地最大载畜量、坡地耕作条件等,如果农民违反要求,将削减乃至取消补贴。

1.2.2收取生态环境保护税欧盟国家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而设计的税种名目繁多,主要税种有垃圾税、水污染税、土壤保护税、地下水税、超额粪便税,还有依据氮、磷含量多少来征收的化肥税等。税收抑制了人们对农业环境的破坏,体现了“谁破坏、谁付费”的公平原则,增加了农业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

1.2.3健全生态标识制度由于农业产地生态环境对产品的品质有重要影响,欧盟一些国家建立产品标志、特定区域标志等标识制度,主要有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及其他特定保护区标志。德国是最早开展环境标志制度的国家,农场农业生产活动全部按照有机农业的标准,并贴有有机产品标识。生态标识产品市场价格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农民进行生态保护活动的补偿。

1.3日本

1.3.1政策、法律支持日本农业发展先后经历粮食单产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农业环境改良—可持续发展农业等几个阶段。政府不断完善农业政策、法规,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有1/3左右的农协生产有机农产品。日本政府在1992年颁布的《新的食品、农村、农业政策的方向》中提出发展环境保护型农业的目标,制定了比较全面的生态补贴政策,对“有机农业”、“自然循环功能农业”、“化肥、农药减量栽培”、“家畜排泄物再生利用”、“绿肥、堆肥土壤改造”、“废弃物再生利用”等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通过政策、贷款、税收予以扶持。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1999年的《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以后的《食品废弃物循环利用法》、《可持续农业法》等,强调农业在维持和平衡整个社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对山区从事环境保护型农业生产的农民给予更多补贴,以平衡平原地区和山区地区农民的经济效益。

1.3.2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日本地形复杂,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少,优质耕地少,地块多,土地“细碎化”严重。在土地资源严重短缺约束下,要增加粮食产量、改善生态环境,必须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增加农民收入。日本政府用现代工业理念和现代科技成果支持农业,发展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在生物农药、基因育种、生态农业、数字农业、气象灾害防控、农业资源保护和利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农业技术全面升级。政府把具有一定规模、生态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小型农场,给予一定补贴,作为生态观光旅游基地、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发挥带动作用,促进技术扩散。

1.3.3创新发展模式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日本在农业发展模式上进行创新。主要模式有:

(1)再生资源利用模式。农业废弃物的随意排放、丢弃、焚烧,造成资源大量浪费的同时,也增加了环境污染。农业再生资源利用可减轻环境负荷及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如将生产、生活污水加工处理后用于农业灌溉;农业秸秆还田、秸秆及薪柴发电;粪便发酵作为农家肥使用。

(2)有机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生产的过度工业化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消费者开始转向有机农产品和有机食品消费。有机农业不采用化学化生产的化肥、农药、生长剂、添加剂,不采用基因工程育种等技术,而是遵循自然生态学原理,通过自然方法种植粮食和蔬菜,维持农业生态系统平衡。主要方法有:用合理的耕作方式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生态微循环;秸秆还田、农家肥施用防止土壤板结,维持养分循环;采用物理生物措施防治病虫草害等。为鼓励风险厌恶的农户从化学农业转向有机农业,政府为农场主提供相应培训和支付有机认证成本,同时开拓有机农产品产销联合、定点销售渠道,实现对有机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各个环节全程质量监控。

(3)其他模式。如“稻作—畜产—水产”三位一体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模式,“畜禽—稻作—沼气型”能源生态循环发展模式等。

1.4韩国

1.4.1直接支付制度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经济落后,韩国对农业没有任何补贴。由于粮食持续短缺,为追求粮食自给,农业化肥、农药、农用塑料、畜产粪尿使用量一直居高不下,导致水源、土壤污染严重,农产品农药残留过量等问题。20世纪60年代末期,工业化使韩国经济持续增长,韩国开始对大米等主要农作物实行市场价格支持政策,但却进一步刺激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面对日益恶化的农业生态环境,经济条件好转的消费者的诉求重心由食品保证转向食品安全和自身居住环境。韩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农业生态环境改良发展计划。1999年始,实施环境友好型农业直接支付制度,对农业的支持政策由“市场价格支持”为主,转向“直接支付”为主,并取消对常规化肥、农药的补贴[7]。政府对农民由于采取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模式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以直接支付的形式进行补偿,补偿范围涉及种植业、林业和牧业。2003年,无农药农产品生产地补贴为每公顷563美元,低农药农产品生产地为每公顷437美元,有机农产品生产地为每公顷663美元。2006年,韩国对种植业及牧业的直接补贴金额为172亿韩元(100韩元约合0.56元人民币,2015)。

1.4.2产品认证制度产品认证制度类似于欧盟的生态标签制度。韩国在2001年以《环境友好农业培育法》为依据,实行环境友好型农产品认证标识制度。标识管理部门委托具有资质的认证机构对生产农产品的经营模式、栽培场地、产品质量进行定期的标准审核,将农产品划分为4个类别,即无农药农产品、低农药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过渡期有机农产品。只有通过严格审核的产品认证农户才能获得政府财政支付补偿,并得到相应等级商品标签的使用权,认证有效期限为1年。在认证有效期间,如果农户产品未能通过认证标准的随机检验,则视情况半额或全额上缴补助金。对于假冒违规行为则处以最高3年监禁或2.5万美元的罚款。

1.4.3制度保障体系基于农业发展与环境挑战形势,谋求可持续发展农业为目的,韩国于1997年推出《环境农业培育法》,后改为《亲环境农业培育法》。该法概括了亲环境农业的内涵,明确政府、民间团体、农民在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并为农产品认证制度提供划分标准和法律支撑[8]。2006年,韩国农业部以农业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推出环境友好型农业培养五年计划,就农业发展基础、农地土壤改良、基因育种工程、畜产粪尿处理、化肥农药使用、产品流通体制、改善山林环境、农业国际合作做出统筹安排。地方政府也随即根据地域实际纷纷推出自己的五年计划,并投入大量资金,以实现环境预期目标。

2国外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经验借鉴

2.1国外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经验总结

2.1.1共同点

(1)财政投入力度逐步加大。发达国家和地区很早就确立了公共财政体系,有相对公开和透明的预算决策制度,生态补偿内容涵盖土壤、水、大气、森林、草地等。

(2)积极的环境保护政策。美国把农业补贴转变成农业污染治理补贴。欧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农业发展所伴随的社会、环境问题,并注重食品安全问题。日本主要对发展环境不利地区(如恶劣的耕地和草地),实施直接收入补贴,重点转向强化农业的多功能,尤其是环境功能。韩国实行环境友好型农产品认证制度和直接支付制度。

(3)绿色税收制度。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规模养殖粪便、农药化肥使用等课以重税,在扭转农民行为方面产生了较好作用。

(4)完善的法律体系。国外虽没有单独的农业生态补偿法,但农业生态补偿散见于不同的法案中,构成了完善的农业生态补偿法律体系,保证农业生态补偿措施得以有效实施。

(5)项目的依托性。国外农业生态补偿以项目为抓手,对农民自愿参与农业环境建设行为进行补贴,如美国农业部有20多个项目,对农民自愿参与农业环境恢复和改善进行补贴,还有欧盟的有机农业项目、日本的农业生态治理项目、韩国环境友好型农业培养计划等。

2.1.2不同点由于美国、欧盟,尤其是美国农业土地相对丰富,政府鼓励农民退耕和休耕,对农场主自愿退耕、有偿转耕、土地休耕行为进行生态补偿;而同处亚洲的日本、韩国国土面积较小,耕地面积更为稀缺,因此在追求农业生态改善的路径中,更加强调减少化学生产资料投入,对“有机农业”、“农药减量栽培”、“废弃物再生利用”等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给予扶持。

2.2国外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2.2.1加强立法,措施跟进美国、欧盟,及近邻日本、韩国都采取立法形式对农业生态补偿提供制度保障,形成有法可依的农业生态补偿法律体系。中国近年来颁布了有关环境保护与生态补贴方面的行政法规30余部,如《退耕还林条例》、《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农业法》等,但还没有具体的、明确的农业生态补偿法律。现有生态补偿法律也存在系统性不强、实际操作僵硬、缺乏监督机制等问题,且以“惩罚性”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缺乏自觉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因此,国家层面应尽快出台专门的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法规,突出农业生态公共价值,明确农业生态补偿法的执行主体、补偿主体、受偿主体、监督主体,优化补偿标准、完善补偿方式、扩充补偿资金来源等。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生态环境资源禀赋,制定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并与农户签订生态补偿合同,使生态补偿工作依法、规范、有序进行。对在生产经营中达不到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农户,取消补偿或减少补偿标准;对弄虚作假者,依法追究责任。

2.2.2政府主导,市场补充农业生态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且受益范围广,利益主体难以界定等特点。近年来,为追求粮食高产,化肥、农药、地膜的过多使用,导致中国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森林砍伐、过度放牧造成土地的沙漠化、石漠化、荒漠化、盐渍化;水土流失的富营养化,也成为中国近海海湾赤潮时有发生的主要原因。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仅靠市场机制难以达到资源最优配置。这需要政府干预,依靠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保障农业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需要国家相关政策扶持,政府资金、农业技术支持等来引导农业生产者采取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国家财力有限,在构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进程中,应遵循政府主导、市场补充的原则,由生态环境受益者或破坏者付费补偿。通过完善资源税、采掘税、排污税、碳税、垃圾填埋税等税种,并使征收的单位环境税率等于边际社会损失,实现破坏生态环境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探索建立排污权、排碳权的公平交易平台和机制。健全农产品生态标签制度,让生态产品优者高价。

2.2.3粮食安全与生态保护并重中国人口众多,粮食安全始终是农业问题的重中之重。农业生态保护与粮食安全目标有时会发生冲突。2004年,中国正式对种粮农户实行直接补贴,后来又对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地膜、良种、农业机械进行补贴;2006年,全国全面取消农业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食积极性,成为中国2004—2014年粮食实现“十一连增”的主要原因。由于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更应清醒地意识到这种增产是建立在退耕还林面积缩减,化学生产资源过度使用的基础之上的。农业生态补偿的主要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即通过对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休耕轮作、减少化肥、农药等石油化学产品的使用,发展循环型农业,推行清洁生产和标准化生产,达到防风固沙、改良土壤、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灾治洪、保护植被和动物多样性的目的。因此,中国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实施及机制构建,必然统筹生态保护与粮食安全两个目标,转变对农业生产资料进行补贴的模式,建立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的良性补偿机制。现阶段,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及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环境的内在要求,使中国耕地面积减少难以避免。“民以食为天”,较小的人均耕面积,使国家不太可能实行欧盟、美国的退耕、休耕政策,以增强环境效益。这就要求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在乡村社区、地方政府、农业科研院所、涉农大学校区之间建立区域网络,培育涉农科技人才及新型农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战略,推广测土配方技术、秸秆还田技术,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减少石油化学生产资料,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同时,鼓励中国涉农企业走出国门,利用国际资源从事农业生产。通过宣传教育,探索绿色GDP考核体系,各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带动,如退耕还林补偿、生态公益林补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运用补贴、流域治理与水土保持基金、农村新能源建设补贴等,增强生态文明理念,并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