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早期音乐教育范文

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精选(九篇)

儿童早期音乐教育

第1篇:儿童早期音乐教育范文

笔者综合分析后认为,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应该把握好早期儿童和音乐教育这两个词的内涵。早期儿童音乐教育虽然属于音乐教育的一个分支,但是其并非普遍意义上的音乐教育,早期儿童音乐教育有其独特性。

一、早期儿童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其音乐教育的独特价值取向

理论上分析,0~6岁学龄前儿童的音乐教育应该是广义的,本文认为应该包括幼儿园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以及家庭音乐等,但具体的学习目的、内容与普遍意义上的音乐教育略有差别,关键是由早期儿童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建立在年龄基础上的早期儿童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身体活动能力、音乐学习能力、音乐理解能力的局限性。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阐述了早期儿童的身心特点。皮亚杰认为人类是通过认知来有效适应环境的,人类的思维以表征行为和动作的图式进行组织,通过同化和顺应的交互作用,使个体得到发展。因此,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早期儿童主要包含在前两个阶段。

感觉运动阶段儿童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各种感官和肢体动作感知外部世界。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音乐的学习首先从聆听音乐入手。因此我们必须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音响环境,这包括他们的歌声、器乐声及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以便儿童积累初步的音乐听觉经验。

前运算阶段儿童主要特点是伴随语言发展,储存了各种表象,可以用符号进行思维,促进了想象的发展;以直觉思维为主,没有建立守恒,儿童跟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仍以感官为主。因此,同样要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音乐,引导儿童辨别各种音乐要素的差别,同时辅以可操作的玩教具(打击乐器、节奏图谱等),便于儿童多感官通道参与学习音乐。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早期儿童仍然处于感官学习的阶段,因此其音乐教育也要以刺激感官为主,丰富他们的音乐感性经验;并且充分利用身体动作与音乐之间的密切关系,将身体动作和音乐有效结合进行音乐教育。

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说:“如果一个人想胜任自己的专业,如果一个人的专业要在整体上卓有成效,那么某种哲学――即有关该专业的本质和价值的整套基本信念――则是需要的。”①因为“一种音乐教育的哲学为我们的专业生活提供了基础,既解释了其作为一个领域的价值,也指导着我们的行动”②。音乐教育哲学可以说是对音乐教育的看法或者说是音乐教育的观念,一般包括对于音乐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和方法的看法。当前主流的音乐教育哲学是雷默的音乐教育审美哲学和埃里奥特的关注音乐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两种。雷默强调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而埃里奥特则反对雷默的观点,认为其割裂了感知与创作的联系,提出音乐是一个多样化的人类实践,强调音乐教育的实践,主要探讨聆听、表演和音乐表演本质间的关系。

作为音乐教育分支的早期儿童音乐教育,我们无法完全抛开这两种哲学的争论,但正如埃里奥特本人所说的“没有绝对正确的音乐教育哲学”。那么,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应该何去何从?早期儿童的特点可以指引我们选择合适的哲学观。美是必然存在于音乐教育中的,我们不可否认审美是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但面对倾向于用感官和肢体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的儿童我们也不排斥实践。2012年教育部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就是最好的证明,其中关于艺术领域是这样说明的:“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③

二、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独特性

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独特价值取向,决定了早起儿童音乐教育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目的的独特性

美国音乐教育家EdwinE.Gordon在其著作《AMusicLearning Theory for New bornand Young Children》中强调,音乐启蒙教育要早,最好从0岁开始,他通过对18个月前儿童的音乐教育研究,他坚信音乐学习是有关键期的,除非在5岁前在家庭或者幼儿园建立音乐学习的基础,否则后续将无法弥补。

蒙台梭利强调幼儿的音乐教育是启蒙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及早对早期儿童进行音乐教育。我们一直强调的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也并非为了把早期儿童塑造成为专业的音乐家,而是希望播下“音乐的种子”,为早期儿童奠定初步的音乐学习的基础,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不断提升他们音乐欣赏和创造力。

(二)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内容与形式的独特性

音乐作为一门听觉的、情感的艺术,我们相信音乐学习必然是由音乐感受与体验开始的,这是早期儿童进入音乐的必经之路。因此,基于早期儿童的身心特点,为其提供丰富他们的音乐感受和体验,科学合理地引导他们正确理解音乐。从而提高早期儿童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据此,我们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音乐教育。

1.营造音乐感受与体验的环境

早期儿童的发展不是自然而然地、不是自发地、不是通过天生素质的逐渐成熟来实现的,而主要是决定于后天环境的学习。EdwinE.Gordon强调18个月以前的儿童就应该拥有丰富而多样化的音乐环境,广泛地接触音乐。

2.音乐律动

通过皮亚杰的理论我们已经知道早期儿童的发展是动作在先,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早期儿童用肢体动作对音乐的反应更早一些。这也是什么我们不排斥实践的原因。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中最重要的要素且和生活密切关联的是节奏性的动作”④,据此我们认为音乐律动是适合早期儿童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贯穿早期儿童发展的始终。

3.歌唱

歌唱是人的天性,柯达伊说过,歌唱属于每一个人。当然最关键在于早期儿童动作发展的同时语言也在逐渐发展,音乐和语言都是一种符号,我们应该像对待语言学习一样对待音乐。随着早期儿童语言从辅音、元音、单音节词、双音节词……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营造音乐的环境,鼓励他们随着音乐哼哼或者喃喃发音,EdwinE.Gordon认为早期儿童越早开始音乐的喃喃发音,将来就越有可能获得音乐感。因此说唱活动是更适合早期儿童的一种歌唱方式。

4.探索音响和乐器演奏

早期儿童主要用感官来认识世界,其中听觉作为一种重要的获取信息的通道,在早期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2岁前,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各种声音感兴趣,并喜欢通过探索敲击玩具、用品等发出各种声音。乐器演奏是早期儿童音乐表现的重要方式,符合他们的兴趣,是他们很好的音乐体验,有助于培养早期儿童的音乐节奏感。

综上所述,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并非普遍意义上的音乐教育,早期儿童的音乐教育有其独特性。这主要是由早期儿童身心特点决定的。而通过对音乐教育哲学价值取向分析,我们发现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音乐家,而是接触、感受、聆听、表现音乐的独特个体。因此,对于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并没有明确的概念,这可能跟我们对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目的的期望值不高有关。

三、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实践中如何遵循其独特性

在早期儿童的空间尽可能地提供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音乐教育内容。

(一)丰富早期儿童的音乐感受经验

如何为早期儿童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可以借鉴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儿童发展理论模型,他强调“环境中的发展”,并将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划分为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系统组成的嵌套模型。微系统主要指家庭和学校,中间系统是两个以上的微系统相互联系和彼此作用,外系统是个体没有参与,但却对个体有影响的环境,比如社区,宏系统:基于上述三个系统的社会文化环境。

因此我们要构建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环境,需要从家庭和幼儿园(早教机构)、家园沟通、社区音乐(区域音乐)以及整个社会音乐文化环境入手,整体联合为早期儿童音乐创设丰富多样的音乐接触的环境,使音乐生活化,以此唤醒早期儿童对音乐的敏感性,提升他们的音乐感受力。

以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为例⑤:

首先,引导幼儿感受、发现和欣赏周围环境中的各种音响,培养幼儿对各种声音的倾听兴趣和倾听能力。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倾听自然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风声、雨声,汽笛声、火车的隆隆声等)及各种打击乐器的声音。

其次,创设丰富多样的日常音乐活动。可以是无意识地听,将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进行音乐律动和即兴创作表演;也可以是有意识地专注于音乐的活动,例如音乐歌唱、音乐欣赏等。

最后,创设幼儿音乐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设置丰富的音乐区角活动,引导幼儿能够较长时间专注于某一音乐活动。

(二)提供早期儿童音乐表现的机会

首先,处于动作发展敏感期的早期儿童,可以充分利用音乐律动的乐器――身体,探索、尝试、发现各种各样的身体动作,以音乐节奏为媒介将身体动作和音乐联系在一起,产生丰富多样的音乐律动活动。在节奏活动中创编动作,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并注明是哪种动物,让幼儿用走路、跳跃等动作表现这种动物。其他的一个或多个同伴可以根据动作的节奏敲打乐器或拍手,并让大家猜一下你装的是哪种动物。

其次,为早期儿童多提供歌唱表演的机会。幼儿在歌唱时,创编动作并表演,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幼儿创编动作的能力有限,我们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周围的环境,通过让幼儿观察周围生活,认识更多的事物,丰富其感性经验,了解生活,有利于动作更加形象逼真。

最后,乐器演奏。乐器演奏主要是打击乐器,例如大鼓、铃鼓、沙槌、三角铁等没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在奥尔夫教学法中还有固定音高的琴,例如木琴、钟琴、定音鼓。

在音乐律动和乐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对早期儿童而言大肌肉动作先于小肌肉动作,精细动作相对弱一些,因此在乐器演奏时注意选择适合他们身体活动特点的动作进行。

(三)激发早期儿童音乐创造的兴趣

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需求,具有创造的潜能,他们也喜欢创造性的活动。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认为: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他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在实践中利用节奏进行创编活动更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给幼儿提供一些节奏乐器,或者是教师与幼儿一起制作的简易节奏乐器,并教给他们正确的用法,让幼儿用这些乐器为歌曲、诗歌、歌谣配伴奏;让幼儿熟悉基本的节奏型,如2/4拍等,并用不同的节奏型朗诵诗歌、古诗;还可以用不同的节奏型来做一些节奏游戏⑥。

创造性的提高有赖于不断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创造性的音乐教育就是通过生活的点滴为早期儿童丰富和积累知识经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并从中获得愉快的音乐体验,为幼儿音乐的创造性奠定基础。

本文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发现早期儿童本身的独特性,逐层分析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目的、内容,期望带给早期儿童更好的音乐教育。旨在通过提供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从最简单的音乐要素学习,丰富早期儿童的音乐经验,采用适合的内容,运用恰当的方式,启蒙早期儿童的“音乐种子”,激发他们音乐学习的兴趣,提升早期儿童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注释:

①[美]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9.

②[美]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第3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5.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7.

④Rae.Pica,著.王惠姿,译.0-8岁婴幼儿肢体动作经验与教学[M].台北:华腾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6:2-6.

第2篇:儿童早期音乐教育范文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世界著名的三大教育体系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音乐教育的各个领域。社会上,各种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培训活动层出不穷;在某些专业音乐院校(如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和师范院校、系(如首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音乐学系等),已经陆续开设有国外优秀教学法的课程,其中奥尔夫教学法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近年来,随着音乐治疗专业的兴起,奥尔夫教学法在特殊音乐教育、音乐治疗领域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尝试和应用;在具体的音乐教学实践领域,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到大学生,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面向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学对象,涉及歌唱教学、节奏教学、视唱练耳教学、器乐教学、合唱教学、音乐欣赏教学、舞蹈教学等多个教学领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2001年,为了进一步适应时展的需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教育部开始实施课程改革。此后,《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也随之开始颁布实施。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作为课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许多版本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也将奥尔夫教学法渗透其中。随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在中国音乐教育领域的传播与深入,越来越多的人(专家学者、音乐教师、社会人士等)开始关注奥尔夫,关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二、奥尔夫在早期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除了学校音乐之外,早期音乐教育领域也特别注重与奥尔夫教学法的结合。早期音乐教育,即针对于0—6岁1的孩子(或家长)进行的音乐教育。尤其是近年来,各种针对奥尔夫早期音乐教育的培训逐渐增多。2009年5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聘请布伦特米高尔特2先生来华讲学,主题为:幼儿园中的音乐教育——通过音乐联通儿童的各个感官;2009年8月,在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奥尔夫专业委员会举办的暑期奥尔夫培训中,特别聘请了德国早期教育奥尔夫教学培训专家卡提亚(KatjaOjala-Kocak)等。那么,在早教领域实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1.“亲子期”(0—3岁)音乐教学的重点是“妈妈”3研究表明幼儿在3岁之前对妈妈都有一种天生的依赖感,心理学上称之为“母体认同感”,尤其是1岁之前的宝宝还没有脱离母乳喂养,不能独立活动,大部分时间都要被自己的妈妈抱在怀里。因此,3岁之前的音乐活动多以“亲子活动”为主进行展开,这段时期也可称为“亲子期”,音乐教学活动的对象多以“妈妈”为主。在教学对象的认识问题上,很多家长甚至早教老师存有误区,认为早期音乐培训可以使宝宝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到很多音乐方面的知识,进而提高音乐方面的能力,这种思想是很片面的。对于3—6岁的小朋友而言,老师可以相对轻松教会他们音乐知识,让其感受到什么叫做固定节拍,什么叫做固定音型,此时的教学对象是孩子本身。而对于0—3岁早期音乐教育而言,奥尔夫早期音乐教育特别强调此时的教学重点是“妈妈”,而不是“宝宝”。这个时期的教学活动应该主要针对家长进行,宝宝则在家长的音乐学习的整体过程中进行感受和体验。比如,在播放着背景音乐给孩子按摩的时候,老师是在教家长怎样感知音乐并和着音乐的节拍去做按摩的动作,而宝宝则是在感受,是在一种无意识状态下的音乐感受。此时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妈妈们通过一系列音乐活动(舞蹈、律动、动作等)的参与,进而获得音乐上丰富的感性体验,然后在以后的亲子课堂上或是日常生活中使自己孩子受到熏陶。作为早期音乐教育工作者,所要做的并不是给很小的孩子什么样的音乐体验,而更多的是希望能够通过音乐的手段使爸爸妈妈获得一些东西,然后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孩子。尤其是对于还处在婴儿时期的宝宝,要努力从音乐元素入手使爸爸妈妈学会放松自己的肢体,并通过抱宝宝的姿势传递给孩子。奥尔夫早期音乐教育基于以上教育理念所设计的音乐教学活动(如课例1《帕什帕什》)不仅可以让家长学会怎样与宝宝玩音乐,同时也可以消除或减轻年轻父母在抱孩子时的紧张心理。

第3篇:儿童早期音乐教育范文

关 键 词:音乐教育 启蒙教育 才能发展

音乐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美感教育,它将旋律、节奏、和声、声调等音乐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将美好的情感付诸声音的表达中,以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当然,幼儿也同样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如在欣赏乐曲《赶花会》时,每当那优美欢快的旋律一出现,孩子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可爱的小鸭子,尽情欣赏各种美丽的花朵,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激起对生活的热爱;当幼儿唱着《好娃娃》这首歌时,他们懂得了尊敬长辈才是好孩子;歌曲《小小蚂蚁》告诉幼儿团结起来力量大;《拉拉勾》使幼儿体会到友爱的快乐……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因此,无论是从教育方式、教育手段还是从幼儿的接受心理来看,音乐教育在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方面都具有特殊的效果。

一、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协作的意识与技能

儿童发育成长的过程是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开始,孩子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正如皮亚杰所说:“儿童早期的社会行为处于自我中心和真正的社会化之间的中间地位,只有当他们从自我中心状态中解脱出来,具备了与同伴进行有效的协作的能力,社会化便进入一个新阶段。”①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儿童的早期音乐教育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心理学家指出,儿童社会化的发展终结表现在他们善于协调各种关系,并在一定社会秩序中达到相对自治,这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那些年幼的孩子在家庭里往往只处于服从的地位,或处于撒娇邀宠的“小皇帝”地位,要发展成跟父母长辈平等的关系是很难的。但在音乐活动中则不一样,孩子在这里可以享受到他们应有的平等。因为音乐它本身包含着许多规则,如节奏、音高等,只有严格遵循这些规则,音乐才能表现出优美的旋律,然后再通过这种规则意识对孩子们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儿童意识的发展中,往往是在这种相互作用的平等交往的环境中,孩子们才体会到要把活动进行下去就必须要遵守规则。这时,规则不再是成人一厢情愿地强加了。当然,这种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为幼儿今后在社会上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音乐教育有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语言导致行为的社会化”,②有了语言,人们的内心活动才能进行彼此的交流。音乐教育就是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知道,歌词配上动听的旋律,特别容易让幼儿所感动、接受。因此,让幼儿多听优美的歌曲,能够使他们积累许多精练、优美、富有感情色彩的语汇。

以上所讲的对幼儿音乐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并不是自然而然就会发生的,而只是一种可追求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能否转化为现实则在于教师的目标意识。每个幼儿教师都应该增强这种意识,根据不同的目标选择不同的音乐教育材料,然后在材料中寻找可以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的潜在因素,并辅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教育。所以,在我们现在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考虑的是为了幼儿的学而教,采用积极的方法,努力做到通过教而达到无需教的目的。③幼儿不必再通过单纯的重复去掌握知识,而是通过解决各种各样有趣的、有意义的课题来掌握知识,如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各种不同音色的乐器,编出相应的节奏来表现“变化的天气”“我们去秋游”“我的一天”等等。幼儿将获得的有关音乐知识(音高、力度、节奏、音色、曲式)都在新情境中运用起来。当然,复习与重复的方法也就建立在经验思维理论的基础上了,如:探索发现法、听辨模唱、感受体验法、情感陶冶法、操作尝试法、综合运用等。与此同时,幼儿通过对物体的操作摆弄(乐器、道具),经过亲身亲历的感性认识,也就更容易理解知识了。科学的音乐教育非常强调教与学的创造性,这样才能使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如:创编歌词、创编乐曲、歌曲、舞蹈等,这些活动充分地表达幼儿所能表达的东西,他们会自然地、自主地去探索、创造。此外,笔者认为,教师还要尽可能少地在幼儿音乐操作前展示自己的范例或者指导性意见;相反,要尽力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情感,比如幼儿运用音块敲奏“自己的歌”“节奏火车”等游戏活动,幼儿在活动中大胆地去探索创造,在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敲奏活动后,乐感也就渐渐形成了。

科学的音乐教育常常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特别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在幼儿认真参与的活动中,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态度、情绪、合作意识、自信心、成功感、坚持性……也随之发展。当然,注重过程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结果,更不能理解为只有忽视结果才能注重过程,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但如果能注重教育过程,真正发挥师生双向作用,那么必定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故,“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在具体的器乐演奏,并在其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儿童的“动作思维力”。 古往今来层出不穷的“音乐神童”绝大多从事“器乐演奏”“歌曲演唱”,就是佐证了这一真理。当然,在实际教学中除了演唱适宜的儿童歌曲之外,不应过多介入其他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早期音乐教育”应该注重时期性、阶段性。笔者对“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研究,也为更多学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角度去透视音乐艺术的特性与本质,去了解音乐艺术的审美机制,去深入把握“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与“儿童生理发育节律——儿童心理发育节律”④的内在契合和反馈协同关系,去了解音乐教育在“文化成人”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全面提升儿童的综合素养。

注释:

①②(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商务印书馆,1981年9月第1版.

第4篇:儿童早期音乐教育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素质教育应从学前儿童早期抓起,从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来说,人类的早期发展是最初、最迅速、可塑性潜能开发最大的阶段。然而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学前儿童教育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早期音乐教育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环境,开发智力,启迪智慧等作用外,而且在培养幼儿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及促进素质全面发展等各方面都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向基础教育战线提出的一向全局性任务,是面向21世纪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措施,是教育领域自身发展和改革的需要。素质教育,就是对孩子进行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教育,使孩子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和劳动素质,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公民。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对培养人的全面素质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作用。学前儿童的早期音乐教育是儿童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在以后的素质教育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为学前儿童的智慧、创造力、陶冶情操等方面起的作用进行粗浅的阐述和探索。

一、学前儿童早期音乐教育有利于启迪智慧和创造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科学知识素质教育等,它们概括了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而音乐教育对少年儿童音乐素质和智力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雨果有一句至理名言:“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天文,一把是音符。”音乐不仅有直接来源于人类多姿多彩的劳动生活,更是激发个体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启迪智慧,对智力的开发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就拿4-5岁的儿童学习钢琴来说吧:当孩子一边看曲谱,一边演奏,用眼睛摄取音符,反映到大脑,大脑又很快指挥手臂、手腕、手指以致全身各个部位,进入演奏状态,这个过程既动了大脑又动了手,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是一种多么复杂的体脑结合的高强度“劳动”啊!所以就学习钢琴这方面来说,确实能够提高幼儿的以下反面的能力:1.丰富想象力2.严谨思维能力3.大胆表现能力4.深刻理解能力5.良好协调能力6.沉稳控制力7.杰出的组织能力8.优秀的记忆能力。孩子们通过这样一系列重复的体脑劳动,使他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也会更加敏捷,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音乐教育是有必要的。

二、学前儿童早期音乐教育有利于陶冶情感,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

作为美的王国中的一个宠儿,音乐是培养美感的艺术手段之一,音乐审美教育是审美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要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最直接,最明显的手段就是用音乐艺术的美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音乐以它动听的音响,优美的曲调,鲜明的节奏等特殊的艺术魅力,赢得幼儿的喜爱,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接受了它的感染和教育。

音乐教育活动如果不是以音乐美的力量来吸引幼儿,打动幼儿,单纯靠活动形式,内容的儿童情趣来取胜,那么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就只能停留在活动本身,并不能真正形成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审美教育,对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来实现的,所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必须以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为目的,在教育实践工作中必须紧紧围绕音乐审美能力这一核心来确定具体的教育目标、任务和内容、选择教材教法、设计教育活动。

三、学前儿童早期音乐教育有利于身体素质的发展,促进个性形成

音乐情感的艺术,它以悦耳的音响作用于人的兴奋神经,调节情绪,减轻思想压力,医治心理疾病。古代史书《乐记》中谈到“乐行而清,耳聪目明,血气平和……”明确指出了音乐的治疗保健功能。情绪抑郁是人们致病的重要原因,而心绪舒畅可使疾病不治自愈。现代的音乐治疗学,发展了中国古代这种“乐医”理论,利用音乐来治疗心理精神上的疾患。如失眠,可听一些速度较慢、音调柔和的曲调:情绪忧郁,可听些欢快喜悦的乐曲等。

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影响着幼儿身心健康。幼儿时期身体发展正是由大肌肉活动逐步发展到小肌肉的细腻活动。幼儿通过学习打击乐器可以放松地、自由地运用大肌肉、促进小肌肉的发展。他们在打击过程中满足了活泼好动的天性,同时在悦耳和谐声音中享受着乐器带来的快乐,这使他们感到身心轻松愉快,消除了身体疲劳和紧张感。

学前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也影响个性的发展。培养一个孩子好的习惯,纠正孩子不良习惯在早期都是比较容易的,早期也是人性格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幼儿的个性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表现在兴趣爱好上,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的性格特征上,以及道德品质上。经常进行音乐活动,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及其他方面的能力,陶冶情操,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等,如;让性格内向的孩子多听一些激昂的乐曲。以调动情趣,激发主动积极性,形成开朗,活泼的性格,让情绪易激动的孩子多听一些柔和,抒情的音乐,能够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为日后良好个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学前儿童早期音乐教育有利于集体主义与协作精神的培养,促进凝聚力的增强

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就是家庭中的“宝贝”“小皇帝”,在家里发号施令,父母围着转,养成了孤僻任性的性格,纪律性抑制能力差。而音乐除了对孩子们进行美德方面的教育外,还能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比如:合唱队的排练,都要求大家严格按照乐曲的旋律,音高,节奏,音量,速度等方面的要求唱得一致,如果一个出现错误就会破坏音乐的完美效果。合唱的成功与否,是孩子们集体主义、协作精神的表现,孩子们在演唱中掌握了技能和方法,并不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约束,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因此,音乐可以增强孩子们的整体凝聚力,在培养集体荣誉,团队精神,纪律性和群体意识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是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手段之一,在一切为了孩子发展的今天,个体的发展不是单项的,而是多项的,音乐教育的发展恰恰使其他素质的发展也获得了提高,我们应该教会孩子热爱音乐并让内心感到自在和快乐,应该通过音乐教育,让孩子们的思想、情操得到美的熏陶,使他们的品格在美的感受中得到完善。只有当孩子们增进了审美观念,身心得到平衡的发展,丰富了人生体验,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并朝着健康、美好、高尚的方向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的时候,这才是素质教育真正要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铮、姚本先,《心理学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日)铃木镇一,《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3]顾明远,《素质教育的理论讨论》中国和平出版社

第5篇:儿童早期音乐教育范文

一、学前教育中早期音乐教育促进素质教育

(一)学前音乐中早期音乐教育有利于启迪智慧和创造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科学知识素质教育等,它们概括了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而音乐教育对少年儿童音乐素质和智力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学前音乐教育早期音乐教育有利于陶冶情感,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

作为美的王国中的一个宠儿,音乐是培养美感的艺术手段之一,音乐审美教育是审美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我们在《对学前音乐教育研究的探索》《关于学前教育中音乐教育重要性的探讨》了解到,音乐教育活动如果不是以音乐美的力量来吸引幼儿,打动幼儿,单纯靠活动形式,内容的儿童情趣来获胜,那么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就只能停留在活动本身,并不能真正形成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审美教育,对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来实现的,所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必须以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为目的,在教育实践工作中必须紧紧围绕音乐审美能力这一核心来确定具体的教育目标、任务和内容、选择教材教法、设计教育活动。

(三)学前音乐教育早期音乐教育有利于身体素质的发展、促进个性形成

音乐情感的艺术,它以悦耳的音响作用于人的兴奋神经,调节情绪,减轻思想压力,医治心理疾病。古代史书《乐记》中谈到“乐行而清,耳聪目明,血气平和……”明确指出了音乐的治疗保健功能。情绪抑郁是人们致病的重要原因,而心绪舒畅可使疾病不治自愈。现代的音乐治疗学,发展了中国古代这种“乐医”理论,利用音乐来治疗心理精神上的疾患。如失眠,可听一些速度较慢、音调柔和的曲调;情绪忧郁,可听些欢快喜悦的乐曲等。

(四)音乐教育是全面素质培养中不可或缺的

在《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学前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作用研究》表明从幼儿时期便开始学习器乐的孩子一般都思维敏捷,学习成绩好。孩子们通过器乐的学习可以发展出活跃的智能并形成优良的性格,而这些品质对于他们吸收其他事物以及长大后进行学术研究等都是非常有益的。将来无论他们进入哪一个领域都将展示出他们的才华。

笔者认为,音乐教育是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手段之一,在一切为了孩子发展的今天,个体的发展不是单项的,而是多项的,音乐教育的发展恰恰使其他素质的发展也获得了提高,我们应该教会孩子热爱音乐并让内心感到自在和快乐,应该通过音乐教育,让孩子们的思想、情操得到美的熏陶,使他们的品格在美的感受中得到完善。只有当孩子们增进了审美观念,身心得到平衡的发展,丰富了人生体验,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并朝着健康、美好、高尚的方向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的时候,这才是素质教育真正要达到的目标。

二、改变幼儿音乐教育现状

(一)在幼儿音乐教育实践中,大胆改革和创新

在目前社会教育机构中进行的集体音乐教育实践,还存在着不和谐的现象,一些教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儿童的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相互割裂、对立起来;将少数表演出现超常发展倾向的儿童的音乐教育与大多数儿童的音乐教育相互割裂、对立起来;将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学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割裂、对立起来。这些观念和由这些观念支持的音乐教育行动,将导致音乐教育投入提高,消耗增大,甚至还会给音乐、社会、儿童发展带来无法预计和估量的损失。所以,在对幼儿音乐教育的深层理解之后,需要进行大胆地改革和创新。

(二)创造良好的幼儿音乐教育环境

1.幼儿园环境:在园内,我们要注意创造出一种美好的音乐氛围,使幼儿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的熏陶。

2.家庭环境:幼儿的一半时间是与父母一起在家中度过的,为使幼儿园的教育得到持续,我们可以帮助家长选择一些适合幼儿特点的乐曲,让幼儿在家中与父母一起倾听。

3.社会环境:在全社会大力提倡树立关心儿童、保护下一代的意识的背景下,一切涉及幼儿健康成长的物质产品及精神产品都应是高标准、高质量。当代的作曲家们应该创作出一些适合幼儿特点的优秀作品。

(三)结合游戏,提高学前音乐教育有效性

游戏是一种基本的、重要的活动形式,它是由儿童的内在需要引发的愉快的活动,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童的游戏也是一种无拘无束的、充分自在的、有兴趣和愿望相随的学习活动。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游戏不仅是活动的内容,而且也是活动的重要形式和手段。

第6篇:儿童早期音乐教育范文

    一、儿童早期钢琴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钢琴这一西乐(器)之王也走进寻常百姓人家。许多家长不惜重金购买钢琴,想尽办法聘请钢琴老师。不辞辛苦,风雨无阻的带孩子上课,从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兴起了“钢琴热”。然而,钢琴教育是一项专门的学问,尤其是儿童钢琴教学更具有特殊性。儿童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表现,在儿童的钢琴教育中,一定要针对他们的年龄、生理、心理方面的特点,结合日常生活,站在儿童的角度进行教育,采用适合儿童特点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孩子学习时感到愉快而有趣。如果采用教条的方法,或者采用教成人的方法去教孩子,都容易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埋下讨厌弹奏的种子,更不要说爱好音乐、献身音乐了。二十世纪享有盛誉的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1882~1962),就非常注重儿童的早期音乐教育,柯达伊教育体系从整体上讲,也是建立在早期音乐教育的基础上的,他的教育思想高度重视童年形成性格时期的音乐教育。特别是以1941年发表的《音乐在幼儿园》一文为起点,他对幼儿、婴儿音乐教育的关切直至终生。柯达伊在这篇文章中谈到,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令人信服的证实了三岁到七岁的年龄是最重要的受教育阶段。这个年龄段被损坏、被疏忽的地方,将来难以弥补,这个阶段影响着人的一生的发展。教育的起点必须始自幼儿园,音乐教育亦然如此。

    二、家长及教师在儿童早期钢琴音乐教育中应起的作用

    第一,家长应起的作用。当今的教育领域百家争鸣,各种教育模式及教育理念冲进人们的视野,挑战传统观念。双语学校、艺术幼儿园几乎成为儿童早期教育的圭臬,而类似“从宝宝抓起”这样的口号也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更为复杂且具体实际的教育问题就接踵而来了。如何培养儿童的特长,最初的定向、时机的选择、事前的准备等诸多问题常常令家长焦虑。[德]卡尔?威特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谈到:孩子的天赋是方方面面的,父母要善于发现并为之提供良好的环境。只要父母能够发现并及时夸奖,孩子都是大有可为的,孩子的潜能是否最大限度的得到发挥,关键在于父母及时发现并鼓励,孩子一定会扬帆前进。小卡尔?威特(1800~1883)由幼年被认为“傻孩子”到14岁获博士学位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大的震撼和启发。孩子的特长培养,有可能成就他日后的事业方向,也很有可能成为他这一生用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发展才能的目的,是要形成一种高度活跃的智能。要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的问题,以及培养才能的萌芽问题,这个领域可以是语言,可以是音乐,也可以是舞蹈。从这些领域里或其它的任何领域挑选任何一个项目,都是一件好事。爱因斯坦(1879~1955)也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学习音乐也是如此。只有对音乐产生兴趣,才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去追求音乐的最高境界。琴童的家长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所取得的成绩上,忽略了儿童的心理、生理上的特点。一些孩子对钢琴的学习从有神秘感、好奇心到逐步消失,转为感到厌烦,最后导致产生抵触情绪。作为辅助钢琴教师的家长,也可以多引导孩子听唱片,看音乐会,观察积累。教师可以把进度差不多的学生进行分组。平时用打分、夺红旗的方式鼓励他们练琴,让他们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的学习风气。对于儿童的点滴进步,我们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经常在一定范围内举行小型音乐会,让孩子们互相学习,互相找差距。既可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表演能力,又可以锻炼心理素质,还可以产生竞争意识。

    第二,教师应起的作用。儿童活泼可爱,容易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和富有情趣的事物。为了开启儿童学习音乐的大门,我们应该在教学中采用启发、诱导、激励的方法培养和加深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无论教识谱还是教演奏,最好多用一些比喻方法。譬如:把低音谱号比作鲤鱼跳龙门;音符比作小蝌蚪。在布置标题性乐曲时,教师最好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或用讲述童话故事的形式。例如:在教学柴科夫斯基的《四小天鹅》时,教师通过语言描绘出小天鹅在湖边嬉戏、跳跃、翩翩起舞的情景,指导学生用灵活敏捷的触键方法弹奏。这样可以给他们充分的想像空间,开阔孩子的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力及学习兴趣。

    三、在儿童早期钢琴音乐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注意儿童的想象力的培养

    上述培养儿童兴趣的手法只是浅层次的,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实现转化与创造性表现的心理能力———想象力,才是使孩子持久学琴的永恒动力。这种想象力用在儿童身上亦可称作幻想。幻想是连接儿童主体精神与所弹奏作品并使其转化为音乐的桥梁。这种通过演奏激发出来的音乐幻想是儿童学习钢琴的内在主要因素。把看似枯燥的钢琴练习曲比作大自然的色彩;把琴谱上的旋律变成人物或动作的故事等等。在孩子的弹奏中转化成具体形象的物质,这些都能使他们心灵感到愉悦。因此,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充分尊重儿童,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支持,从而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念。其次教师应正确积极地鼓励儿童学习钢琴,帮助他们形成主动积极的内在动力,使儿童感受到爱护、关注、鼓励、支持、赞许等。这样,儿童的钢琴教学才会从简单到复杂,从稚嫩到成熟,从失败到成功。

    (二)要注重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也是重要的一环,儿童学习音乐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学习音乐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开发智力。通过学习音乐,可以使孩子记忆、协调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得到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教育心理学认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发展智力的核心。在钢琴教学中有意识的去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不仅仅可以提高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力,同时对儿童智力的发展也十分有益。德国着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所创立的奥尔夫教学法,应用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充分培养人的创造性,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教学法,它充分调动了一个人的一切感觉器官来接触音乐———也就是充分感受。可以发挥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以及音乐感和节奏感。作为教师本身,也应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用一些直观、生动、形象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例如,可以制作一些形象的道具,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认识各种节奏。另外,也可以通过一些艺术形象的画面介绍音乐内容,使学生通过视觉配合听觉来感受音乐形象。反过来,通过听音乐产生联想,让学生将其感受到的音乐形象画出来,充分感受音乐,再充分表现音乐,也是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方法。

    (三)要注意儿童钢琴弹奏兴趣的培养

    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科学适当的教学方法。幼儿钢琴教学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若是刻板的传统教学,是很不利于儿童对钢琴的兴趣和想象力的发展的。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有经验的老师可以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法。我国的心理学家认为,直观形象是适合于儿童特点的一种独特的理解方法。7岁以前儿童的意志品质还没有很好的发展,他们不能清楚的理解老师的意思,如果没有实际的东西,他们很难理解。也不会有兴趣,更不会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调动弹奏者的直观形象思维,可以促使弹奏的动作更精确。譬如:对一个正常人来说,“站”、“走”、“跑”、“跳跃”,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因而,我们在钢琴教学时常常会说“站稳”、“手指立住”,使手指的动作达到精确的程度。这几种技能,都是最基本的。因此,我们可以把手指想象成“腿”,然后通过直观形象思维促使这“十条腿”在钢琴上跑动起来。例如,我们说“站立”,众所周知,一个人如果站不稳,就不能走,更谈不上跑和跳。所以,教授弹钢琴一定要强调“站”的功夫。许多老师都知道这个道理,但往往在实际问题中只会说“站稳”,而没有告知学生怎样才能“站稳”。我们可以想象十个手指如同举重运动员的“腿”,由此联想到举重运动员手举杠铃而负重的两条腿的坚挺与力量。由此而进一步联想和体会手指从指根到指尖之间的坚挺有力,手指“站稳”如同练武功的“扎马步”。从而联想指尖“踩”稳琴键不能浮。初学者要严格训练“站”功。如让儿童的力量集中到指尖,可以用芭蕾舞演员的“足尖”来形容。让儿童更好理解,读谱方面关键是准确,即音高、音值节奏、速度、力度、指法、演奏、符号、表情术语、旋律走势等方面的准确。教师要用形象的语言解决每一要点,让孩子们理解深刻,记得牢固。

第7篇:儿童早期音乐教育范文

关键词:早期音乐教育 奥尔夫教学法 应用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国外的早期音乐教育对我国的儿童启蒙教学起到重要的意义,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使儿童发现在我,培养人的创造力、自信心、专注性、合作精神、反应能力及全面的人格发展。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对于奥尔夫教学法有所了解,认为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在当今儿童的教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音乐是手段,目的是教育人,培养人才。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就是回归人的原本性教育,以挖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寻求感性与理性、身心平衡的发展为目的。目前我国教育制度下需要这种思想和原则,让儿童自然而然的接受音乐,喜欢音乐。那么如何在我国幼儿音乐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呢?那就是要在实践中使音乐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激励幼儿主动、自信地参与活动

在平时的教学中,在一些活动中,往往会发现不是所有的活动都是每个孩子都参加,总有一部分孩子总是当演员,一部分孩子总是当观众。那些天赋好的幼儿经常有机会表现,而那些条件较差的幼儿却因自卑而不敢表现。如果我们任其自然,这部分幼儿不仅失去了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机会,还可能导致一定的心理缺损。我们应将音乐活动作为手段,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基于这一思考,在教学中我就设计了小步递进的“阶梯”,提出合适的要求,尽可能使教育个别化,使每个幼儿都能按各自的步调发展。如:我设计了起步较低、由宜到难的系列节奏游戏,《听着小铃和拍拍手》(即模仿小铃节奏拍手);《大鼓和小铃》(即以跺脚方式模仿大鼓节奏,以拍手方式模仿小铃节奏)。这组游戏的技能要求并不高,目的是让幼儿轻松自然地走进音乐活动,在难度不高的艺术表现中体验成功。

二、注重幼儿的探索发展

布鲁纳认为发现法能激发智慧潜力,培养内在动机,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技巧以及记忆的保持。由于幼儿年龄小,坚持性与忍耐性较差,他们不能长时间在看不到进步的情境中探索,因此我们应有目的创设有利于幼儿探索发现和积极操作的环境,以激发其探究内驱力。如在幼儿认识切分节奏探究内驱力。在幼儿认识切分节奏的过程中,我引导幼儿按以下步骤积极探索:组织幼儿做“拉绳”及“划龙舟”游戏,寻找切分音的感觉,表现“加油呀”处的语言节奏。引导幼儿寻找周围是否有这样的节奏。如妈妈牙疼时边捂着脸,边说“|喔唷哇|喔唷哇|”,老爷爷拔萝卜时“|哎唷嗬|哎唷嗬|”地用力等。告诉幼儿什么是切分节奏,引导幼儿尝试在木琴上敲切分节奏。弹奏歌曲《布娃娃》,引导幼儿重点寻找其中的切分节奏并听着音乐拍打。启发幼儿创造性地用跺脚、转圈、摊开双手等动作把布娃娃着急处的切分节奏表现出来。引导幼儿运用木琴、铝板琴等乐器为《布娃娃》伴奏。此外,我还让幼儿敲击装有不同水量瓶子、碗或盒,使其感受到声音是有高低区别的;让幼儿在“小动物找家”游戏中听辩(辨)mi、sol、la的音高,获得良好的音准感;在自由活动、区角活动中,让幼儿试着在木琴上敲奏熟悉的歌曲。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眼看木琴,耳听音高,动手操作,用脑思考,表现出专注的学习态度,幼儿的独立性、自控能力和责任感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也得到培养。

三、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

在音乐活动中,不能只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还应引导幼儿去表现美、创造美。因为音乐活动包括感受、想象、理解、创造等思维阶段,它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及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当然,培养创造力并不是要摒弃模仿,在音乐活动中模仿是需要的,它是最初的学习方式,但必须较快地跨越这一阶段进入探索期,引导幼儿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如用作画形式表示mi、sol、la的音高时,有的幼儿画了一台电视机,其中天线是la,开关是sol,机脚是mi;有的幼儿画了一条吐泡泡的小金鱼,小泡泡是mi,中泡泡是sol,大泡泡是la,它们唱着356356|356356|的歌……面对这些稚拙的创造,我都予以肯定、鼓励,并引导他们当众表现。在此基础上,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的环境,由浅入深地引导创造,展示自己的才能。从改编歌词、敲奏简单乐句开始,发展到为图片故事配音乐、创作乐曲、编动作等,激励幼儿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努力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如我引导幼儿运用不同音色的乐器为熟悉的图片故事《猴子学样》配音,以表现老爷爷和猴子的不同特征和情绪;又如欣赏乐曲《天鹅》时,我启发幼儿进行配乐朗诵。其中有个幼儿是这样“朗诵”的:“一只天鹅受伤了,我轻轻把它抱回家,给它养伤。可是天鹅很寂寞,它准是想妈妈了。我明天一定把它送回天鹅妈妈的怀抱。”只有让幼儿按自己的条件、方式、意愿去做,他们才能学得主动,才能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尽管幼儿的表现还十分稚拙,但都是真实情感的流露,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强调活动中的交往合作

第8篇:儿童早期音乐教育范文

[关键词]儿童教育 早期流行歌曲 审美教育 教学手段

很难想象,今天听来多少有些“靡靡之音”的上海早期流行歌曲竟然起源于为儿童教育而作的“学堂乐歌”!但这却是历史事实,我们不打算考察为儿童而作的学校歌曲是如何一步步演变为具有都市情调的流行歌曲,而是想探求,在100年前,中国早期的教育家和音乐人是如何把音乐和儿童教育、学校教育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对于我们当下的儿童教育与学校教育来说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与启示?以音乐为主体的审美教育应当如何落实在学校教育之中?20世纪初的尝试结出了上海流行歌曲这一奇异果,无论从哪种意义上来说,这都是一次文化进步的积极成果,这一成果为当代的流行音乐文化奠定了基调。流行歌曲作为当下青少年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儿童及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各种价值观。,于此,当“教育是文化过程”的历史命题,被近年来日益多元的流行文化冲击、挑战,而使我们的教育者陷入了对“学校教育是‘文化的别名”’这一曾经被视为不争的“真理”的困惑中时,透过上海早期流行歌曲与儿童教育互助共进的历史事实,我们是否该反思一下流行歌曲乃至大众文化之中是不是包含着一些我们所没有重视的资源?历史的经验应当成为今天的资源,让我们来看看早期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是如何尝试利用音乐达到教育效果以及他们所取得的成就,进而从中提取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儿童音乐教育的最初尝试:学堂乐歌

自王国维、蔡元培等人上世纪初在中国倡导审美教育,音乐作为美育的方式在那个时代先进人物的心目中就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们所开办的新式学堂中,出于美育的目的,出现了“学堂乐歌”。学堂乐歌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人们把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课,所以“学堂乐歌”,一般就是指出现于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学校歌曲(类似当今的校园歌曲)。在新式学堂内开设的“乐歌”课,是仿照日本的新式音乐教育体系所设立的。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文化上的认同加上日本在近代以来的崛起,致使早期中国留学生大多选择日本为留学地。“新”我国民,“新”我教育的历史背景,让一些早期的“海归”们,认识到音乐教育之于国民素质的重要性。正如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指出的:“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为此一大批受惠于日本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回国后成为了早期的音乐教师。学堂乐歌的创作,处于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起步阶段,它是许多文化学者努力探索的结果,深受维新运动和维新思想的影响,它是中国社会的新现象。

开拓学堂乐歌并建有筚路蓝缕之功的音乐教育先驱们大多有留学背景,留学期间虽学习音乐但非主修或专修,而且是在毫无音乐教育的基础上从事新式音乐教育工作的,但出于对音乐的爱好和对祖国教育事业的责任,他们纷纷投身于“学堂乐歌”的创作和传播之中。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弘一法师)、曾志卷等。这些早期音乐教育家编创学堂乐歌,旨在通过音乐或者说唱歌这种形式,把新时代的价值观、生活观,甚至五四新文化精神传达给学生,因而音乐教育主要是学校德育的一种手段。正如李叔同在他自己主编的《音乐小杂志》的序言中写道:“盖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情操,感精神之粹美,效用之力宁有极矣。”在新派思想家竹庄看来:“凡所谓爱国心、爱群心、尚武之精神,无不以乐歌陶冶之。”而在国民政府教育部于1912年11月颁布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中,明确指出唱歌课的教学目的是“涵养美感,陶冶德性”。我们以早期音乐教育家沈心工的乐歌题材为例:有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黄河》、《从军歌》、《爱国》等;有直接鼓吹国民革命、歌颂共和新政的《革命军》、《何日醒》、《美哉中华》等;有提倡男女平等,重视科学的《女学歌》、《电报》、《纺织》等;还有倡导民主主义的歌曲。虽是儿童歌曲,却是新时代的精神的传播者。由此可见学堂乐歌的内容大多富于教育意义,对培养学生的德、行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学堂乐歌震撼人心的力量,正如著名艺术家、教育家丰子恺先生在《艺术趣味》一书中的回忆:“我们学唱歌,正在清朝末年,四方多难、人心动乱的时候,先生费了半个小时来和我们讲解歌词的意义,慷慨激昂地说,中国政治何等腐败,人民何等愚弱,你们倘不再努力用功,不久一定要同黑奴红种一样。先生讲时,声色俱厉,眼睛里几乎掉下泪来。我们听了十分感动,方知道自己何等不幸,生在这样危殆的祖国里。我们唱到‘东亚大陆将沉没’一句时。惊心跳胆,觉得脚底下这块土地果真要沉下去似的”。。我国著名女教育家吴贻芳正是将《燕燕》视为“心中的歌”。当作座右铭,而像燕子一样在教育园地里辛勤地工作。为国家培育出许多栋梁之才。

“学堂乐歌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次具有启蒙意义的音乐运动”,这种音乐的创作诉求及功能,是把歌曲作为宣扬进步思想的普及方式,当作美育的手段。学堂乐歌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所取得的成果在当时就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著名音乐家黄自为《心工唱歌集》所作的序文中这样提到:“先生的歌集,风行最早。……所谓‘盛极南北’确系事实而不是过誉。所以现在的青年教师及歌曲作者多少皆受先生的影响,这一点贡献,也就了不起了”。

二、学堂乐歌与儿童语言学习

五四新文化运动,将以“自强救国”、“改造国民性”为宗旨的文化启蒙主义标举到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建设新的“民族国家”成为仁人志士的时代共识。蔡元培等人以“美育代宗教”的倡导,使美育在学校里受到空前的重视。国语运动提出的“言文一致”“国语统一”的口号,力主将文化与教育进行普及。在这股新风的推动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迈出探索的步伐。赵元任、黎锦晖、黄自等人在吸收了欧洲作曲技法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的专业音乐作品,其中许多是为了中小学生演唱而创作的。如肖友梅的《问》,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她》等,在学生和知识分子中广为传唱。黎锦晖的儿童歌舞曲和歌舞剧不仅在中小学中极为盛行,而且在社会上也风行一时。新时期的“学堂乐歌”由于艺术形式更加大众化,内容更贴近生活,因而不仅风靡校园,更被社会大众所喜爱而广泛传唱于日常生活中,成为流行歌曲。

1921年,语言学家黎锦熙的弟弟、音乐家黎锦晖带

着提倡白话文、推广国语的重任。应聘到上海的中华书局。将一腔济世报国的情怀投入文化、教育的实践之中。是年黎锦晖为中华书局编写《新教育教科书国语课本》,担任教育部“国语读音统一会”上海国语专修学校的主任,1922年又任校长。为了国家教育事业的顺利推进与发展,黎锦晖以“学国语最好从唱歌人手”的理念。编创了大量的儿童表演曲和儿童歌舞剧,并以语专及其附设的小学为文化母体,进行广泛的宣传与实践活动,因而黎氏此一时期创作“新”学堂乐歌的现实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推广国语”,即推广白话文,推广普通话。这一出于教育者社会责任的行动与“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中“提倡新文学、提倡白话文”,提倡“明了的”、“通俗的”创作方向,以及当时方兴未艾的新音乐的创作活动,是紧密相联的。

作为语言学家、教育者,黎锦晖同时也是一位具有深厚的民族音乐情结与演奏实践经验的音乐人。由于“推广国语”首先涉及的就是语言的标准化与文字的规范化问题,而对象又是刚开始语言学习的学生,因而黎锦晖特别注意以普通话(国语)的四声为标准,谱写较为通俗化和口语化的歌曲。口语化主要在词。是指以普通话为基本音的国语。正如他在1921年创作的第一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的“增订宣言”中如此写道:“本剧从头至尾,所有歌词除《长白山》曲中和《银绞丝》末句夹了几句文绉绉的字眼外,其余全是纯粹的白话”,并指出这部歌剧的歌词是“明显易晓,无论何人可以听得懂”。通俗化则主要在曲。对于长期浸润在中国民族、民俗文化中的广大儿童来说,民族民间音乐早已沉淀为集体意识的一部分而成为语言的另一种形式。正如法国哲学家卢梭指出:“旋律模仿着语言的声调和那些在每一方言中都符合一定心灵活动的语气”。黎锦晖立足“中国音乐应以民族音乐为主流,民族音乐应以民间音乐为重点”的创作立场,运用民族旋律结合普通话的四声,即按照“明反切、张四声、知五音、正四呼”的要求,把作品的声调(文学语言)和音调(音乐语言)加以精细地处理,力图把“寻常的语句”变成富有音乐感的“乐化句”。这样理念下创作的儿童歌舞曲和歌舞剧活泼新颖、脍炙人口。

在儿童歌舞剧《神仙妹妹》的“重编宣言”中黎锦晖这样写道:“本剧的歌曲,倒很有趣,腔调有特别意味,又容易唱,高低长短,完全与国语化的语调相符。”其中广为流传的第三场“老虎叫门”中的《小孩子乖乖》:“小孩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不开不开不能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早在这部歌舞剧尚未产生前的20年代初,已在小学生中广为传唱,而它的歌词也被选作小学国语课的教本。这首至今依然被传唱的童谣,无论是词曲的结合,音乐语言的气势还是节奏的处理,都符合国语发音的基本规律。在富有儿童鲜明个性的同时,把幼儿说话时的稚气形态表现得惟妙惟肖。黎锦晖1921年创作了第一部儿童剧《麻雀与小孩》,作为过渡阶段。剧中音乐虽以旧曲填词为主,但多选用民间及学堂乐歌的曲调。如第五场用的是《苏武牧羊》填的词:“这事做错了,越想越不应当。可怜那麻雀,独自哭哭啼啼的多么悲伤!将心来比心,大家是一样。假如我不见了,我的母亲怎么样?”如此口语化的歌词将儿童忏悔的心理描写得极为贴切真实,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因而,剧中音乐曲调虽未作大的变化或发展,但由于作者创造性地从剧中人物的情感、性格出发,将口语化的歌词与民族民间特色曲调很好地结合起来,并且借鉴了好莱坞电影中歌舞表演的形式,从而使这部儿童歌舞剧获得了成功。除了作品之外,这里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黎锦晖自创的一种教学方法,是黎锦晖的学生王人美在其回忆录中提到的,黎锦晖与其女黎明晖,将音乐音高与国语四声音调结合起来,自创双簧“琴语”进行国语宣传。首先请观众随意写一句白话文,交给黎锦晖,由黎锦晖用小提琴拉出相应的曲调,黎明晖在台前黑板上根据听到的音乐“语言”写出注音字母并译成相应的白话文,用国语读并唱出。这种方法被誉为“最迷人的节目”,造成了轰动,取得了相当好的教学效果。

再看被誉为“中国舒伯特”的语言学家赵元任,由于有留学美国并学习西方音乐理论及钢琴的经历,因而他的作曲手法是中西结合式。长期的语言学研究使赵氏特别注重以中国语言(包括方言)的声调和音韵特点来处理歌词与曲调的关系,因而他创作的歌曲既富有民族音乐的韵味,又有口语化的倾诉感。例如《卖布谣》中在“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处和声的“洋化”运用,与“洋布”结合得恰到好处。正如音乐家贺绿汀的中肯评价:“他是语言学家,他的创作在词曲结合上有独特的见解与成就,值得后代人认真学习。”黎锦晖和赵元任,创作音乐的手法虽不相同,但他们在运用语言规律为白话诗谱曲方面,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值得当代音乐创作者研究、学习与借鉴。

赫伯特・斯宾塞认为:“音乐的根源,在乎感情激动时语言的声调,而它对于语言也有了反作用。为的是使它这种声调更富变化、更加繁复、更加表情的了”。以歌唱作为语言教育与训练的手段,作为普及普通话的手段,似乎有更独特的效用。首先是对语言节奏感的训练,同时也是对普通话发音的训练手段。通过对语言节奏感的训练,对于学生的汉语语感,汉语的美感,都大有裨益。黎锦晖的成功至今仍有启示意义,我们在中小学进行音乐教育的时候,没能把音乐拓展为对儿童语言能力的训练,我们的语言教材为什么是单调的语言作品而不是可唱的歌谣?黎锦晖等的经验和观点似乎说明,语文教育和音乐教育不应当被割裂,音乐完全可以成为语文教育的手段。

三、学堂乐歌的启蒙意义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学堂乐歌作为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最初成果,不是萌发在中国固有的传统音乐文化品质发展中,而是随着新式学校的兴办而产生的。乐歌与教育的一体化,始终决定着不同时代乐歌的发展方向。20世纪初期,乐歌通过学校音乐教育进行推广,目的在于改善国民素质,改良社会风气,振奋民族精神。作为新型的校园歌唱文化,乐歌在向广大莘莘学子传播的同时,开始较系统地输入西方音乐知识,如传授简谱,介绍五线谱;确立集体歌唱的形式;开始新型的歌曲创作等等,这一切都具有启蒙的意义。

从文化启蒙的角度看,作为一种中西结合的新文化,初期乐歌曲调的“拿来主义”并非是喝过“洋墨水”的中国文化人标榜自己西学的情愫,个中缘由既有对传统音乐的失望(包括不熟悉成分),也因为缺乏相关音乐作曲的知识,更多的则是主动向西方学习的态度。歌词的创作,不仅使外来曲调更接近我们的民族语言,而且对晚清刻意求古,拘泥于韵书字调的词风有了很大程度的突破。无论乐歌是否是“新诗的萌芽”,歌词对传统诗歌在继承中形成新的歌词体式,是无论如何不能被忽视的重要贡献。这一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进行歌词创作的民族文化根性,不仅在“五四”时期成为歌词创作的主流手法,在当下也是许多流行歌曲创作者借以寻求“古典意

境”的源泉。从早期杨度作词的《黄河》:“黄河、黄河,出自昆仑山,远从蒙古地,流入长城关。古来圣贤,生此河干,独立堤上,心思旷然。长城外,河套边,黄沙白草无人烟。思得十万兵,长驱西北边,饮酒乌梁海,策马乌拉山,誓不战胜终不还。君作铙吹,观我凯旋”;李叔同作词的《春游》:“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20年代被称为“学堂新歌”的流行歌曲《毛毛雨》:“毛毛雨下个不停,微微风吹个不定,微风细雨柳青青。小亲亲,不要你的金,小亲亲,不要你的银,奴奴只要你的心”。歌词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编写的《老少通千字课》的课本中就能见到。还有当下正在流行的《梨花香》:“笑看世间,痴人万千。白首同倦,实难得见。人面桃花是谁在扮演。时过境迁,故人难见。旧日黄昏,映照新颜。相思之苦谁又敢直言。梨花香,却让人心感伤。愁断肠,干杯酒解思量。莫相望;旧时人新模样,思望乡。”等等,不一而足。

乐歌中以民族音乐为基调及自创的歌曲虽为数不多,但毕竟开创了以民族音乐文化为根的“原创”先河。为今后的音乐创作提供了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堂乐歌不仅仅是“歌”,或某一时期的学校歌曲,它创造了一个不断从传统文化汲取养料,并融合域外音乐文化的开放体系。这样的海纳百川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并带来了勃勃生机。因而学堂乐歌既是新文化传人的起点,又是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开端。

随着“五四”新文化、新思想、新观念的兴起与发展,新时期的乐歌创作者,在延续早期乐歌简洁通俗、明快积极的风格下,逐渐摒弃了以西曲填词的主流模式,而以民族民间音乐为基本,以大众的审美观为标准,以通俗白话文反映新的时代情感为旨归,创作出一大批“学堂新歌”。最具代表性的如上文提到的黎锦晖的儿童歌舞曲和歌舞剧,赵元任、萧友梅、黄自等艺术性较强的歌曲,还有就是黎锦晖创作的大众文化的上海早期流行歌曲。这是“学堂乐歌”在新时期的新艺术形象。它的文化启蒙意义在于,真正开始运用民族文化母语来发展普通音乐教育,改造国民性。

因为有感于“国人中百分之九十九还在爱听而且爱唱《十八摸》和《打牙牌》”这一类的民间小调,黎锦晖从儿童歌舞的创作中走向了“尝试以一种大众化的情歌代替当时茶楼酒肆中的‘粉色小曲’”的文化启蒙之路,创作出《毛毛雨》、《妹妹我爱你》、《落花流水》、《人面桃花》、《卖花词》等一批“学堂新歌”。由于黎锦晖坚持“中国音乐应以民族音乐为主流,民族音乐应以民间音乐为重点”,因而所创歌曲均以时代大众审美观为标准,以白话文的歌词、民族音乐形式为基础并加以现代化。民歌、曲艺和戏曲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其音乐语言沉淀着的是民族的一种集体意识;白话文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倡议的“自由”与“个性”的文学表达形式。代表着“科学”与“民主”观下主体意识的觉醒;白话形式下歌曲的内容是人类自古永恒的“爱”的主题。歌曲凸显的是“乐”的人文精神,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的“人的文学”在音乐领域的实践,而歌曲关怀人性的文化内蕴使它成为全新的时代之音。并且歌曲对于民族语言的节奏感、民族乐感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更重要的是,黎氏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他的大部分歌曲之歌词都可以看到古典诗歌的影子。以《落花流水》为例,歌曲为G七声清乐宫调式,柔板的速度,整体并列单二部曲式加上变化复奏的曲式结构。歌曲A段开篇就以三拍旋律的荡漾感,把人带入对时光不断流逝的感叹情绪中。B段对白发老母亲和意中人的思念,运用了独特的三拍加二拍的混合节奏:“(3/4拍)好时光,像水一般,不断地流,春来不久,要归去也,谁也不能留。别恨离愁。付于落花流水,共悠悠。想起那年高的慈母,白发萧萧已满头,暮暮,朝朝,暮暮,朝朝。(2/4拍)总是眉儿皱,心儿忧,泪儿流,年华不可留,谁得千年寿?我的老母!”这种亦唱亦叹的节律与古典意境的歌词相互交映,使思念之情更加深切,荡气回肠。这种做法的启示性作用在于。我们为什么不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声中吟唱古典诗歌?1983年邓丽君演唱的《几多愁》就是据李煜的《虞美人》谱的曲(谭健常作曲),《但愿人长久》歌词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梁弘志作曲)。由于歌曲典雅优美,《但愿人长久》被当代流行歌手王菲进行了翻唱。这些资源我们积极利用了吗?

随着儿童歌舞剧和“学堂新歌”暨上海早期流行歌曲在社会上的流行,黎锦晖又创造了一个“第一”。1928年5月,黎锦晖率领“中华歌舞团”将中国新兴的儿童歌舞艺术和时代新曲带出了国门,开始历时近十个月的南洋巡演。这个史无前例的文化活动,首次交流了中西的音乐文化,在海外的华人圈反响颇佳。特别是香港首演。至今传为佳话:“开幕后由八个女演员穿着国产最好的雪白小纺长衣长裙上场,合唱《总理纪念歌》,唱时,观众全体肃立。许多身穿大礼服的英国贵族们,在四周观众的影响下,也不得不随之站了起来”。这样的场景让身处英国殖民地的爱国侨胞深以为豪。因而“不论我们走到哪里,热情的侨胞都把我们围住,跷起大拇指,夸我们给祖国争了光”。而“中国人唱歌,英国人也肃立,这在英帝国统治下的香港还是第一次”。我们说“教学相长”,而这样的文化传播过程,则是学、演、育的相溶。《总理纪念歌》是黎锦晖在1925年因国父孙中山去世有感而写的。一直作为优秀的校园流行歌曲而广被传唱。而由黎锦晖作词作曲,“黎明晖演唱的《落花流水》、《人面桃花》、《妹妹我爱你》等时代曲,观众评之为‘伟大纯情,真情流露,平民文学的特质,极尽缠绵悱恻的情感,谁都忘不了!”可见早期流行歌曲之所以被大众喜爱并流行至今,正是因为歌曲的文化品格既保持了民族的文化传统,又具有时代性甚至时尚性。即便是直白的爱情歌曲,在套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些基本意象和表达方式后,也具有了文学的蕴意。这些歌曲既满足了广大市民的音乐需要,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不谋说教,有益欢娱,尊重音乐的娱乐价值,而从传统僵化的、脱离生活的乐教、诗教的理论中走了出来。这代表着新市民音乐的方向,也体现着市民音乐的人文价值开始被尊重。黎锦晖的这些创作响应着胡适提出的“平民音乐”的思想主张,体现着音乐应当为平民的审美趣味服务这一五四新观念,这是进步的象征。

此次文化活动不仅推广了中华新艺术,又把面向海外华人社会推广普通话国语的文化目的一并实现了。这种文化活动的“美育”意义,正如黎锦晖在第一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的“卷头语”中提出的,“一切布景和化装,都要儿童们亲自出力,这个除开利用它采人手工、图画、卫生及一般作业的材料外,还可以锻炼他们思想清楚、处世敏捷的才能……”可见黎锦晖深受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影响,把歌曲作为美育的书本,把歌舞剧表演当作美育的综合性的实践,并认为学生进行歌曲演唱与

歌舞剧表演的过程就是美育的过程。取得的效果,正如当年《葡萄仙子》的扮演者这样回忆:“记得我披着一块透明的黄纱巾,边舞边唱。在广场上,童声悠扬,我演着、演着,小小的心灵模糊地感觉,我好像真的走进了仙山楼阁作为仙女下凡了。我把那奇异的葡萄种子撒满人间,那象征仙子的形象,温柔优雅,配合歌曲和谐的节奏,艺术上的美感,悄悄地印在我心灵深处;它启发我的想象,诱导我热爱童话中的诗情画意,留下毕生难忘的印象”。可见,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德、智、体、美、劳”的教育方针,在20世纪的初期就被黎锦晖付诸实践了。这样的美育宗旨是:“我们表演戏剧,不单是使人喜乐,使人感动,使自己愉快、光荣,我们最重要的宗旨是要使人类时时向上,一切文明时时进步”。为了达到更好的普及效果,黎锦晖在由他自己创办并主编,行销全国的儿童周刊《小朋友》上,连续登载了他创作的12部儿童歌舞剧本,让无数学校团体有了参照之本,如此影响下“儿童歌舞剧已在国内各省、市、县及海外华侨小学广泛地表演起来”。

综上的启示,儿童歌舞剧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实际上是一种综合式的美育:一方面,借歌舞剧及其中的歌词作为新时代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的传达手段。让儿童在耳濡目染中得到启蒙与道德指引:另一方面,借音乐来传达民族音乐形式。特别是民族音乐背后的民族语言节奏感,民族文化的美感;第三,以歌唱的形式进行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教育,而中国古典诗歌本身就是具有音乐性的,是为吟唱而作的。

早期的学堂乐歌作为一种儿童教育手段,起到了德育与启蒙,传播新文化、继承传统文化,进行语言学习,进行民族语言、文化美感养成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成功的,否则它不可能“流行”,而流行音乐可以用作以上功能的作品并不少见。学堂乐歌的成功对于我们当下的儿童教育与音乐教育是一个启示。我们是不是应当更主动、更深入地把音乐与儿童教育结合起来,把音乐与儿童教育的主要方面结合起来,而不是割裂开,互不介入。知易行难,或许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当代的音乐工作者是不是应当创作出一种与学堂乐歌相似的音乐形式,专为儿童教育而作?而儿童德育与语言教育者是不是应当具有良好的音乐修养与应用能力,从而使得把音乐与儿童教育结合起来成为可能?

注释

1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77页。

2 李叔同:《音乐小杂志・序》,《李叔同诗文遗墨精选》,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第237页。

3 竹庄:《论音乐之关系》,载《女子世界》,1904年第8期。

4 丰子恺:《艺术趣味》,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114页。

5 钱仁康:《学堂乐歌考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94页。

6 钱仁康:《学堂乐歌考源》,第93页。

7 王文英:《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沈心工》,载《艺术长廊》2008年第5期。

8 孙继南:《黎锦晖年谱》,载《齐鲁艺苑》,1988年第1期。

9 曾遂今:《音乐社会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2月,第71页。

10 黎锦晖:《我和明月社(上)》,载《文化史料》1982年第3辑,第90页。

11 王人美口述,解波整理:《我的成名与不幸一王人美回忆录》,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11月版,第42页。12萧友梅:《介绍赵元任先生的(新诗歌集)》,载《乐艺》杂志创刊号。1930年4月。

13 贺绿汀:《赵元任音乐作品集(序)》,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14 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138页。

15 钱仁康:《学堂乐歌考源・前言》,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版。

16 邓湘寿:《编者的几句话》(1930年6月1日),载邓湘寿、黎锦平编《明月之歌》,第159页,同声书局1930年7月初版。

17 朱应鹏:《关于舞会的话》,栽《申报》1930年7月27日。

18 黎锦晖:《我和明月社(上)》,栽《文化史料》1982年第3辑,第90页。

19 黎锦晖:《我和明月社》,载《文化史料》,中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82年出版。20王人美口述,解波整理:《我的成名与不幸――王人美回忆录》,第76页。

21 新加坡华文小报《南星》第四期,1928年7月7日的报道,参考孙继南《黎锦晖与黎派音乐》第33页。

22 黄衣青:《由我演葡萄仙子想起》,载《我和小朋友》(纪念《小朋友》创刊65周年专刊),1987年。

第9篇:儿童早期音乐教育范文

关键词:低幼儿童;幼儿教育;特长教育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早期教育理论的广泛普及,低幼儿童学习各种专长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共同心愿,在学习成绩这条独木桥上,不可能人人都名列前茅,因此,在技能培训上“另辟蹊径”也就顺理成章地得到了重视。舞蹈、体操、音乐、绘画、书法、棋类、计算机等五花八门的特长培训班令人眼花缭乱。一般来说,城市里幼儿园的儿童要在家长的陪同下学习各种特长,少则两三门,多则五六门,而且攀比之风也愈刮愈烈,家长们唯恐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到节假日就带着孩子穿梭在各种兴趣培训班之间。只是,早期的专长教育真的就能给孩子带来必然的好处?

一、是否需要培养儿童专长

虽然“教育从0岁开始”的观点已被人们所接受,但由于对科学的早期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无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盲目进行所谓早期教育的不良情况。比较突出的就是重视儿童的智力开发,对孩子进行不适当的“专长定向培养”,而忽视对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无视儿童的兴趣爱好,轻视其体质和品德的健康发展。

所谓专长培养,往往是家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期望,而不是根据孩子的实际,自作主张地决定将孩子朝什么方向培养。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的就是强迫孩子练琴学画。其实,为了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或者孩子确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教孩子练琴学画,这本是无可厚非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许多孩子对练琴学画并无什么兴趣爱好,或者本身虽有些喜好,但在家长的层层加码下,原有的乐趣变成了一种负担,一种包袱。很显然,这样的定向培养是不值得提倡的。实践也证明,这种做法往往有害无益,其结果与家长的愿望背道而驰。

原中国交响乐团团长、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副校长陈南岗女士在谈到少年音乐教育的体会时说:“对学音乐的孩子不能只注重技巧训练,而忽视了全面的修养。与国外的琴童相比,我们的孩子童年时期在演奏技巧上要比他们成熟,我们的曲目也艰深得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到了应该舞台实践的时候,中国孩子与外国孩子的差距就拉大了。这主要体现在音乐表现力上。”

陈南岗认为,原因是我们的孩子接受音乐教育的起步早。孩子3~4岁就开始在父母的“棍棒”下练琴,几乎所有出色的孩子都挨过打,很多父母几乎是“全天候陪同”。而一般外国孩子在这一年龄段还到不了这个水平,他们相对晚一些,家长的“监督意识”也淡得多。就在人们盯着技术性问题不放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对孩子音乐素养的培养。良好的乐感需要天生的成分,也需要后天的培养,这就要多听作品,中国孩子还应该从民族音乐、戏曲、曲艺、民歌当中吸取养分。

二、专长培训应符合儿童生理特点,兴趣为先

有些小孩才两三岁,家长就急着找教师培训其钢琴。其实学钢琴的适宜年龄是4~5岁,过早开始强度较大的钢琴练习,会使孩子的手指变形,最终影响孩子将来的发展。特长教育应该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给孩子带来快乐和自信为宗旨,让其更积极地享受生活。

特长培养必须有两个前提,即考虑孩子的生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因为学习每种艺术特长都有一个关键期,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都不同,如果不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自作主张地为孩子选择兴趣班,或者强迫孩子学习太多东西,不仅会分散孩子的精力,还会加重孩子的负担,影响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

如果以挫伤一个孩子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为代价去学会一门技艺,那么这样的技艺不学也罢。对待特长教育,要有好的心态和正确的态度,不能把特长学习和素质教育等同起来,也不能把特长当成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强心针”。

三、拒绝小学化,在游戏中进行专长学习

经常看到两三岁的小孩子在街上指着广告牌或者车站站牌念上面的字,而一旁的家长则兴奋不已,认为孩子对生字有兴趣,应该好好把握这个时机,然后给孩子报了“识字班”,每天背唐诗,规定学习几个汉字。结果,孩子没有对识字产生更大的兴趣,也没有认识更多的汉字,反而一看到字卡就哭。

其实儿童自出生起就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地进行学习,由此获得经验并发展自己。刚开始,孩子主要是以这种自然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知识的渴望变强烈,他们的确需要成人的引导教育。但家长“求早”“求快”的教育方式,却会打断孩子的自然学习,给孩子造成压力,影响教育效果。

事实上,儿童自然学习的方式非常有效,家长在给孩子实施教育时,要更多地结合儿童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模拟他们的自然学习方式,给予他们接触大自然、听讲童话故事、进行玩耍游戏的机会,这样他们才能有效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获得经验,并发展学习能力。

四、让超常教育“绕道而行”

有些儿童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对数字的敏感,这就让某些家长认定孩子是数学天才,要好好培养,于是赶紧给孩子报了奥数班。渐渐地,孩子的脸上少了天真的微笑,常常垂头丧气的,像个萎靡的“小老头儿”。有关调查表明,超常智力和低智力的儿童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少,九成以上的儿童都是“正常”孩子。

但有近三成的家长把“正常”孩子当“神童”。其实孩子在不同时期对事物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即使孩子确实优于同龄孩子,那也可能是因为个体发展的快慢造成的。另外,超常教育其实不是早期教育,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超常教育往往是在早期教育获得成功后继续实施的教育,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教育,不是人人都能够接受的教育。家长应摒弃虚荣心,接受自己的“正常”孩子,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一步一步踏实地进行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