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交际能力教育范文

儿童交际能力教育精选(九篇)

儿童交际能力教育

第1篇:儿童交际能力教育范文

关键词:同伴关系 儿童发展 教育建议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心理发展是在社会中,在人际交往中实现的。儿童的个性发展及社会化过程的视线都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儿童时期是人的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同伴关系在儿童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儿童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以及个性特点都会产生显著影响。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于儿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伴交往既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背景,也是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同伴关系中被拒绝与被忽视儿童可以视为同伴关系不良儿童。儿童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弱视群体”、行为退缩等问题,不也提示我们应关注儿童的社会化问题。那么,如何关心、帮助这些儿童顺利克服遇到的社会适应问题呢?本文拟在初步探讨、分析当代儿童同伴关系特点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引起广大关心儿童发展的人士以注意。

一、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同伴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且童年期的同伴关系交往技能会影响个体的长期适应。因而,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能力、认知、情感、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良好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从认知发展的背景因素看,儿童的同伴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同伴是儿童获取信息的特殊渠道和进行对比的参照框架,是儿童获得社会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使儿童从同伴那里获得一些从成人那里不便或无法得到的知识和信息,儿童还可以从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伴那里了解到与自己家庭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态度,从而进行比较和筛选,丰富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反之,儿童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的获得也使同伴群体受益,同伴既可以向儿童提供自我的信息,也是同伴儿童进行比较的对象。同伴关系使儿童更容易交流信息,相互合作,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和共同任务的完成,从而促进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良好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情感的发展

从情感发展的背景上看,儿童在同伴集体中被同伴接纳并建立友谊的同时,在集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受到同伴的尊重和赞许,这使他获得了一定的依恋感、亲密感和归宿感。同时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成为一种保护因素,减缓不利因素对儿童心理健康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使儿童获得同盟感和安全感。

(三)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获得熟练的社交技能

从个人的社会背景因素上看,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获得熟练的社交技巧。儿童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的机会,也使自身能有更多的机会使用有效的交往技能,锻炼自己和别人交流的能力,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怎样保持友谊和解决冲突,怎样给予和接受帮助,怎样看待敌意和专横,怎样对待竞争和合作,怎样面对领导与被领导,怎样处理个人和团体的关系。这种社会能力的培养为儿童适应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与同龄伙伴之间的活动和交往中,儿童所处的地位是共存的、互惠的、平等的。一方面,在同伴交往的背景下,儿童自身的行为、认知和情感得以发展;另一方面,儿童会带着自身的认知、行为和情感特征进入同伴群体,影响着儿童与同伴的交往经验。而同伴交往经验的成败或优劣,又会进一步影响儿童的发展状况,这是一个双向循环的过程。

二、儿童同伴关系的特点分析

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儿童与他人之间形成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哈特普将这两种人际关系分别称为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儿童的同伴关系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实际上是在这两种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中实现的,即以单向服从为特征的权威约束关系和以合作为特征的同伴平等关系。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水平关系比垂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强烈、更持久。因而,正确地把握儿童同伴关系状况、分析其特点是我们采取有效措施的前提条件。那么,儿童同伴关系具有什么特点呢?

研究者通过对社会转型时期儿童同伴关系状况的调查发现,儿童同伴关系状况具有如下特点:

(一)儿童迫切渴望同伴交流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儿童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儿童之间的交往明显减少,加之父母忙于工作,儿童缺少父母的陪伴,无兄弟姐妹交流,儿童产生了孤独感倾向,迫切渴望与同伴交流。部分家长,出于种种考虑限制甚至不准儿童交友,使得儿童交友的愿望更加迫切。

(二)儿童同伴交往平等意识增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有了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独立精神和自主意识明显提高。儿童已经意识到,要和同伴在一起,就必须平等待人、容纳他人以及其不足、互相妥协与服从,这样才能与同伴打成一片。那种盛气凌人、蛮不讲理的同伴不再受到欢迎。这充分体现了儿童同伴交往的平等意识。

(三)儿童希望在师生交往中发展同伴交往能力

现在的学生不满足于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和道德关系,更希望教师是他们的朋友。他们希望教师在工作中民主地听取大家的意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不歧视,尊重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儿童同伴关系促进了亲子关系的民主化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由于生长的时代背景不同,儿童与其父母之间的差异异常明显,父母不再是儿童学习的楷模,为适应社会,父母与子女之间都应共同学习,一起成长,共同探索未来。随着父母和儿童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儿童对成人的影响,亲子关系中更多的增加了更多的同伴关系,亲子沟通进一步平等、民主。

三、引导儿童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发展的策略及建议

在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一般注重集体的建设,缺乏对儿童同伴关系进行观察与指导的意识。尤其在学业成绩的压力下,许多教师和家长不重视儿童的同伴关系,只是一味地强调友好、团结,即使同伴间发生了冲突,也只以简单的方式加以解决,忽视了教师和家长在儿童同伴关系中所应起的作用,会使在同伴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儿童长期得不到心理调整,问题日益严重,势必影响其社会能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应重视儿童同伴关系在其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并对儿童同伴关系适时地加以引导,以促进他们个性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一)学校教育应加强对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指导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是根据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对儿童的身心施加影响,促其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成员的活动。学校教育是促进儿童社会化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它教育儿童获得了必要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社会多期望的道德品质和良好个性。在学校情景下,儿童通过与教师、同学同伴交往,通过彼此间的交流合作,获得了某些社会交往技能,为适应学校生活提供了支持,也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教育工作者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儿童同伴关系对儿童革新心理发展以及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因而,对于一些同伴关系不良儿童在处理时,采取了“简单、粗暴、消极”的方法,必然是会偏离我们的教育宗旨。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应根据对儿童同伴关系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和训练,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为适应学校生活、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1.对儿童正确进行社会能力指导

首先,教师要及时规范调控儿童的同伴关系,以正确引导和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接受性。教育儿童懂得在同伴活动中遵守规范,相互支持,彼此诚信,有益于儿童间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帮助儿童克服“江湖义气”,敢于拒绝不良行为,免受不良风气的影响。

其次,教育者应对儿童良好的交往态度和技能的指导。教育者要适时、有效地引导与指导儿童关注别人的感情,培养儿童的交往态度和技能,发展其观点采择能力,促使儿童社会能力的迁移。引导儿童在学会发言的同时,也学会倾听,知道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学会吸收别人的观点。

第三,教育儿童正确处理同伴冲突。同伴冲突会给同伴关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它对个体发展也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儿童能够逐渐获得观点采择能力,学会协调、互助与合作,增长社会经验和规则意识,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最终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和个性品质的发展。教育儿童学会用正确、积极、善意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以发泄的、报复的、对抗的甚至暴力的语言或行为来解决冲突。

2.引导儿童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

合作与竞争对于同伴群体的作用是不相同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不能忽视儿童同伴对彼此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儿童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帮助和指导。如果给儿童一定的机会和责任,他们也能为同伴提供帮助和指导。同伴合作要求儿童必须与和他们观点不同的人进行交流,并检验自己的观点,最终产生一种比儿童个人想的办法更好的新办法。教育者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需要合作才能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儿童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体会同伴的支持和合作的重要性。相对于合作,竞争也是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一个方面。在竞争的情境中,不同的个体可能处于对立和冲突的紧张关系中。在竞争中失败者的挫折感往往导致儿童的攻击,破坏同伴关系。那些偏好竞争的儿童可能很少有密切的伙伴。过分地强调竞争不利于同伴关系的建立。因此,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需要引入竞争的时候,要注意竞争的合理性,使每个儿童都能有成功的机会。竞争的目的不在于自己超越别人,而在于使每个儿童做得更好。及早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和良好的竞争意识,无疑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3.注意对同伴交往困难及不良同伴关系的矫治

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对那些不能建立适当的人际关系的儿童和有不良同伴关系的儿童进行干预,以帮助他们提高社交能力,改善社交地位,从而使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不论对儿童现在的成长还是对于他们将来的人格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从情感的角度,给儿童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和气氛,容忍儿童的一些小错误,给予儿童积极的评价等;从行为的角度,经常引导他们参加互动性、需要交往技能的集体活动,鼓励他们表演节目,为他们提供成功的同伴交往经验,让他们在交往活动中受益;从认知的角度,通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创设同伴交往的情境,让儿童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使他们认识到哪些行为是恰当的,哪些行为是不能容忍的,正确认识同伴之间的优缺点,懂得心理换位的重要性。

(二)家长应注意教育儿童发展同伴关系

良好的同伴关系在儿童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和较强的社会技能,这是亲子关系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充分认识同伴关系的作用,注意教育儿童发展同伴关系。

1.正确认识同班关系的作用

家长应认识到同伴关系不是亲子关系的复制和延伸,儿童在家中形成的自我中心状态,只有在与儿童的交往中,才能学会如何抑制自己内心的侵犯活动,控制不适当行为。家长不应自以为是,认为为儿童的同伴交往设置障碍。

2.家长应充分了解孩子的同伴关系状况

家长应及时与教师沟通,了解儿童的同伴关系状况,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同伴关系。

3.为儿童发展同伴关系创造有利条件

家长要允许儿童“走出去,请进来”。鼓励儿童多与同伴交往,教育儿童新生同伴,与同伴分享游戏中的乐趣,有错误敢于承认,尽可能原谅别人等。对同伴之间产生的矛盾,家长应启发儿童和同伴一起协商、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适宜方式。鼓励儿童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从而使孩子结识更多的同伴和朋友,增长才干、活跃思想。

4.尊重儿童的同伴关系

家长应关心儿童同伴交往活动,精心保护其同伴关系。家长对于孩子们的正当交往应当予以尊重,对其交往中遇到的形形的困难,要及时予以指导。家长在指导儿童的交友的方法上,应多采用讲道理、摆事实、树榜样的方法来进行,而切忌简单命令或粗暴拦截。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的好:“对个人的要求和对个人的尊重不是两种不同的东西,而是一致的,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5.家长应注重自身素质和教养方式

研究认为,热情、敏感和权威的家长,培养的儿童容易形成稳定的依恋心理,与成人和同伴都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冷淡的随意的家长,会培养出敌意的、攻击性的儿童,同伴拒绝与其交往,人际关系紧张;好支配他人的严厉的家长,培养的儿童往往喜怒无常和过度焦虑,其同伴会忽视他或不愿与他交往。因此,家长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热情待人,乐于助人,同情他人,尊重他人,民主地、宽容地处理好人际关系,为儿童做出典范。切忌对儿童的教育是一套,而对待他人是另一套。

参考文献:

[1]方富熹,方格.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98.

[2]钱海娟.“幼儿弱视群体”的人际交往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3]万晶晶,周宗奎.国外儿童同伴关系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3):91-95

[4]赵冬梅.童年中后期同伴交往的发展与心理适应:3年追踪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第2篇:儿童交际能力教育范文

【关键字】班级管理

人具有社会性,归属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儿童在群体归属需求方面表现得更加强烈。然而班级嫌弃儿童长期为班级成员所排斥与隔离,孤单失群,不能完全归属班级,致使他们孤独退缩,惹事生非,自暴自弃,心理异常。嫌弃儿童的班级地位一旦确立就不易改变。关注和转变嫌弃儿童,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及班级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 班级嫌弃儿童的境况

在班级人际关系的微观结构中存在着两极:一极是在班级中享有极高威望和极大信任的儿童,被称之为“人缘儿”、“明星”。另一个极端是在班级里愿意与之交往者甚少、口碑甚差的学生,被称之为“嫌弃儿”、“孤星”。班级嫌弃儿童是指在学校教育条件下,身心正常发育的儿童因各自不同的原因,在社会关系上、心理上和活动参与上,长期被班级群体所排斥与隔离,班级社会关系网络丧失,导致班级生活质量下降,不能享受班级成员正常的学习和活动权利,成为班级生活中的孤独失落者。据有关研究,这类儿童在所有班级普遍存在,在中小学约占4.0%。[1]

班级嫌弃儿童孤单失群,他们抗争—失败—再抗争,以致恶性循环,陷入心理危机中。班级嫌弃儿童因种种原因,为班级同学所排斥。他们在班级里没有知心朋友,终日生活在别人的冷眼里,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他们有时做了好事,也极有可能被人曲解,往往成为班级同学的众矢之的,或成为被忽视的一族。儿童天性有向上、向善的需求,希望归属群体生活,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且具有“不比别人差”的自尊和自信。他们积极向上,热情高涨,但持久性不够。他们虽经努力,但常半途而废,最终因不能具备归属群体的某些条件(如成绩好,品行好),而不能完全归属班级,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情结,陷入不安全的恐惧中,感到同学们对他们有敌意。儿童身心发展不成熟,凭借直觉,而不能理智地行事。在此情况下,为了在班级争取一席之地,他们采取了异常的抗争方式。自我意识强的儿童奋起反抗,与同学和老师对立,甚至与一切集体活动对立。他们标新立异,油腔滑调,故意装作对别人的惊异和鄙视而不屑一顾、洋洋自得;他们惹是生非,做恶作剧;个别甚至加入其他不良社会群体中,在那里谋得一席之地,寻找归宿。自我意识弱的同学期望挤入群体内,他们或趋向同学,讨好依从;或避开同学,孤独退缩。但常有的挫折感最终使他们自暴自弃,沦为班级的边缘人,他们仅希望不被打扰,在班级生活中度过漫长单调的重复时光。[2]然而,异常的抗争方式不为现实群众生活所容,常与现实生活发生磨擦冲突,导致更大的失败。如此恶性循环,会使伴随产生的异常行为方式长期重复使用,最后成为不良人格的一部分。

二 班级嫌弃儿童的成因

1 品行不佳、成绩不良、不健康心理问题等是嫌弃儿童形成的自身因素

儿童的品德、性格行为以及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因素。品德不良是嫌弃儿童形成的主要问题,其次才是成绩问题。成绩不良的学生不一定被排斥,而品德甚差的学生一定会被嫌弃。但是,在教师成就本位观念的作用下,很多成绩不良学生最终沦为品德不佳者。性格行为方面,最易被孤立的是攻击性儿童,其次才是脾气怪癖、难以相处的儿童。

儿童的心理因素。在认知方面,嫌弃儿童对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的认知有偏差,不能正确地理解人际交往,以至于对自己被排斥的境况不能理智归因。自我意识强的儿童归因于他人,产生怨恨情绪;自我意识弱的儿童归因于自身的能力,产生无助感,最终采取异常行为方式进行宣泄。在情感方面,嫌弃儿童情感发展不够协调,情绪控制能力差,常产生消极或激烈的情绪,易与他人发生冲突。有的嫌弃儿童甚至从未体验过良好的人际关系所带来的身心愉悦,缺乏积极平等交往的内在情感动力。在意志行为方面,嫌弃儿童行为方式异常,掌握不好人际交往的度。或是自卑退缩,不与他人交往,长此以往以致性格孤僻敏感,难以相处;或是过火失态,影响侵犯他人,为群体生活所排斥。同时,他们意志力薄弱,陷入被排斥的困境之后,或是畏惧困难、继续退缩,或是盲目冲动行事、采取异常行为方式。

2 学校教育人为地将儿童等级化,缺乏社会化教育,致使儿童不适应社会生活

学校教育过于强调对未来社会成员的甄别选择功能,以致于中小学也成了对未来社会成员的预备选拔机构,人为地将儿童等级化。学校教育根据学生的学业成就和行为表现,通过考试、评选三好学生等名目繁多的竞争活动,人为地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班级成了学生学业成就和行为表现等方面的竞技场。学生以优等生为荣,以与优等生交往为荣,对劣等生弃置不顾,甚至不愿与劣等生同桌,劣等生被同学排斥,成为嫌弃儿童。加之社会将学生的学业成就和行为表现与学校的声誉相联系,学校又将学生的学业成就和行为表现与教师的报酬挂钩,这些都更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剧了嫌弃儿童的不良行为恶性发展。

学校教育价值观较单一,以传授知识为主,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个性成长及社会化教育重视不够。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只注重认知发展,忽视情意发展。采取统一的教育模式,不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影响学生的性格成长。对学生的社会化教育不力,尤其缺乏对学生生活力的教育。所谓“生活力”,即生活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3]。为了生存,儿童必须懂得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并能内化这些观念,形成人际交往能力。加之学校教育采用单一的灌输、说教的方式,学生仅是存贮这些观念规范。社会化方面的知识,固然可采用告诉的方式,但要使人受到很好的社会化教育,则要使人感受,需要有一种情感。这要在实践中进行。因此,学校教育最终在学生的心理发展、个性成长及社会化发展等方面收效甚微。长期如此就加剧了嫌弃儿童的情感发展的不协调、社会生活的不适应。

3 嫌弃儿童在家庭、社区中形成的价值取向、规范、行为方式与群众背离,致使儿童难以进入学校群体生活中

儿童生活在学校、家庭、社区多重小社会中,他们有自己的价值取向、道德行为规范、行为方式。嫌弃儿童在家庭、社区中形成的价值取向、道德行为规范、行为方式与学校群体生活中的价值取向等有极大的差异性,致使他们很难进入学校群体生活中,为学校群体生活所排斥,沦为边缘人。

教育的基础在家庭,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长辈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如过度纵容、过度保护或缺少对儿童合理的限制,形成儿童自我中心主义,使儿童在价值取向、道德行为规范方面的认知有偏差,形成不良的行为方式,无法适应群体生活。夫妻不和、家庭剧变、单亲家庭造成家庭气氛紧张,影响儿童情感的发展,使其情绪消极或冲动,性格孤僻或偏激,行为退缩或攻击性强,常形成亲子间、师生间、同学间对立。父母的不良行为,也影响了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的形成。家庭居所的日渐私密化(独家独院式的家居),也影响儿童交往能力的发展。此外,社区不良的风气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校园文化环境,强有力地约束着儿童的价值观、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三 班级嫌弃儿童的教育对策

1 创造平等合作的班级气氛,关注嫌弃儿童的社会化教育

教育者要摒弃竞争主义的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创造平等合作的班级气氛,使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以合作者和朋友的关系相处,彻底消除班级的等级之分。首先,教育者应尊重儿童。合作的前提是平等,平等要求相互尊重,只有在真正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尊重才能真正合作。教师应率先垂范,从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开始,帮助学生们建立平等合作的生生关系。其次,帮助嫌弃儿童洁身自好。他们总是受到指责,逐渐开始嫌恶自己的一切,陷入自我嫌弃之中,丧失了建设性生存的欲望,“破罐子破摔”。因此教育者要帮助失意儿童鼓起勇气、洁身自好、自尊自强,自尊是平等合作的内在心理基础。

教育者要摒弃“知识本位”的教育价值观,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关注嫌弃儿童的全面发展。要关注儿童健全的、完整的生命成长。生命成长是内在生成的,要改变传统的灌输、说教的方式,在教育活动中,以知识传授为媒介,注重嫌弃儿童的情意发展,提升个性、价值观,特别是社会化教育,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班级社会生活。

2 正确归因,重塑嫌弃儿童的健康心理

嫌弃儿童不能理智地行事,常采取异常的抗争方式,导致心理异常。因此,帮助嫌弃儿童正确归因与重塑健康心理是转变嫌弃儿童的根本。首先,教育者应帮助嫌弃儿童对不良行为正确归因,发现被嫌弃的真正原因(成绩、品行、自身的心理因素等),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其次,帮助嫌弃儿童重塑健康的心理。在认知方面,对嫌弃儿童进行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同时,帮助儿童形成科学的自我意识。嫌弃儿童长期受到群体的否定评价,形成低水平的自我认知,教育者帮助儿童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与特长,了解自己的独特价值,树立自信心,形成科学的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从家庭教育入手,建立健康的家庭氛围和正确的情感交流方式,形成嫌弃儿童良好的情感世界。在学校里,教师创设条件,帮助儿童实施“角色转换”,让他们担任值日生、班干部等,使他们在班级中拥有一定的地位,体现一定的价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感,消除人际交往中的抵触情绪,在实践活动中体验良好人际关系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便捷快乐,形成良好的心境,乃至主动追求成功,乐于与人交往,形成良性循环。在意志行为方面,教育者对嫌弃儿童进行社会交往基本技能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异常行为方式给自己和班级带来的不良后果,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

3 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儿童的人际关系

教育者要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儿童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和行为方式,优化儿童的人际关系,帮助其最终融合于班级群体中。

实践锻炼法。人际关系在交往中形成,嫌弃儿童只有在与同学交往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找到归属感,实践活动应成为嫌弃儿童改变人际关系的主渠道。要在实践活动中构建集体活动的模式,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给嫌弃儿童提供参与、表现的机会,使其感受自己的独特价值。在集体生活中,促进他们进行交往,消除隔阂,锻炼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儿童提供一个广阔的交往活动空间,发挥各自特长,体现生命个体的独特性。[4]

移情训练法。移情,即站在他人的立场看问题,“感人之所感”,“知人之所知”。在训练中,帮助嫌弃儿童理解他人情感,为他人着想,富有同情心,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从而培养嫌弃儿童正确理解人际纷争问题,明辨是非,形成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

角色扮演法。儿童在集体活动中扮演一定情境中的不同角色,体验不同情境中不同角色的情感,明确角色规范,习得和形成新的行为方式。

第3篇:儿童交际能力教育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儿童心理

一、控制社交焦虑、培养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探索

随机选取二年级一个教学班,研究者和体育教师一起备课、上课,在课堂上随班进行心理干预,时间为一学期。

(一)教给儿童人际交往的规则

班集体和少先队组织对发展平行型人际关系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小学生选择集体行为动机的人数逐渐增加。体育课上,儿童之间交往频繁,相互合作和冲突的机会都很多,教师要根据儿童特点,适时适地、因人而异地教给儿童正确的人际交往规则如友爱互助、平等合作、尊重同学等。

(二)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传授儿童人际交往技能

体育课堂有别于文化课堂,文化课在教室里完成,而体育课除特殊天气外都在操场上进行,教学场地大,班级多,干扰也大。在课堂上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榜样的作用,创造严肃而又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还要尽可能地进入学生复杂的内心世界,分享学生的喜、怒、哀、乐。学生遇到孤独、失望、气愤时,教师要善于和学生沟通并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来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比如团结合作、增强友谊的游戏:老鹰捉小鸡、贴膏药、狼来了等等,练习中的保护与帮助、结对子指导练习等等都会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友谊,教师还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和小组长的积极带头作用。

(三)游戏――人际关系的剂

游戏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我们依据新课标要求,更新理念,老游戏新玩法,采用情景教学法,由简单到复杂。分组时注意人员搭配:男女搭配、活泼型和安静型搭配、怯生型和交际型搭配,有时自由结组。学生发生冲突时,教师要根据儿童特点,耐心公平对待。

二、预防和控制儿童攻击行为、完善自我的探索

选择篮球训练班的22名儿童为研究对象,12名男生组成一个训练班,10名女生为一个训练班,分别配备一名体育教师,教研组和教师共同实施训练计划,对儿童的攻击行为进行心理干预,时间为一学期。

1.在活动中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认识攻击行为的危害 了解儿童道德认识水平,纠正其错误的道德认识,如“只要有理,动手打人就没错”,让其认识到:不管事件的起因怎样,以武力解决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错误的。对儿童的行为练习及时给予反馈,做出客观的道德评价,使他们不断地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强化运动中的良好道德行为。避免急于求成,以教师的权威压服学生,那样只能治标不治本,甚至使孩子性格异化。 通过讲解、举例、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儿童认识并体验攻击行为的危害,如有的儿童抢球时故意推倒别的儿童,不顾及受伤害者的疼痛和感受,教师先讲解其行为的不良后果,让其认识到对别人的伤害,教育儿童相互尊重,引导儿童进行角色转换,启发他们把自己想象成受害者,想象受害同伴的难受感觉和心情,从而引发他们的同情心,产生“情感共鸣”。

2.引导儿童适当宣泄不良情感 儿童自控力弱,烦躁、焦虑、沮丧、痛苦等消极的情感体验很容易导致攻击,如果这些情感体验得到及时的宣泄,会减少攻击的可能性。如儿童受到挫折时,引导儿童在适当的场所大哭或者大叫;引导他们学会倾诉,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感觉。如果儿童很生气,教会他们迁怒那些无生命的“替罪羊”,如用手拍打墙壁;也可以让儿童参加各种有趣的游戏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和情感等。

3.强化亲社会行为,“忽视”攻击行为 Brown 和Elliot曾经做过一个研究,要求教师在儿童出现攻击行为时不予理会。只有当他们表现出谦让、帮助、分享、合作等亲社会行为时才给以关注。结果儿童的攻击行为明显下降。在另一个研究中,实验者要求教师忽视攻击者而注意受害者,如安慰受伤的孩子,告诉受害者以非攻击的方式去对付攻击者,结果表明,儿童的攻击性也有所下降。教师“忽视”儿童的攻击行为,赞扬或奖赏亲社会行为,一方面使儿童的攻击行为没有引起老师的注意,得不到强化。另一方面,其他的孩子看到攻击是一种不成功的社会交往方式,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较少使用攻击行为来解决问题。对儿童的正确行为和进步,及时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鼓励,对儿童的错误行为,及时给以必要的恰当的惩罚,同时晓之以理,使之心悦诚服。

4.教给儿童解决人际冲突的策略。活动中儿童发生冲突时,先不急于解决,儿童可以自己思考怎样解决更利于冲突双方,教师再给与引导。 通过分组练习,互相纠正错误动作等让儿童学习与人交流、沟通的技巧。让儿童掌握怎样合作,怎样尊重对方、求同存异,怎样赢得支持和理解。同时,让儿童学会换位思考,教给儿童必要时可以以幽默、笑话形式解决冲突。

第4篇:儿童交际能力教育范文

关键词:儿童;口语交际教学;特点;内容和形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3岁幼儿掌握的词为800~1000个左右,5~6岁的儿童掌握的词汇量发展到3000个左右,他们基本能听懂别人的话,也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闻。因此有人认为,学龄初期儿童的口头语言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水平,他们入学后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自身的书面语言水平,没有必要进行口语交际教学。

周士魁在《语文教学如何走出困境》一文中指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小孩子7~8岁,基本能说完整的话,基本符合汉语规律。他们学语文应着重于读写,把听说读写作为语文教学四大能力目标提出来,未必科学。所以,认为语文教学大纲能力目标中关于听说的陈述有失妥当,不该将听说读写同等视之[1]。

事情真的如此吗?

一、学龄儿童(6~12岁)口语交际水平现状

首先从学龄初期儿童(指6~12岁)的言语表达的质量来看。上世纪80年代,戴宝云曾对初入学的31名儿童进行口语测试[2]。在儿童事先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让他们回答“你家里有几口人?有那些人?他们是干什么的?”等几个问题。测试结果显示:甲类占10%,乙类占70%,丙类占20%。乙丙两类的主要问题,一是用词不确切,语句不够恰当;二是层次不清楚;三是语言不规范,方言土语、口头禅很多。2003年上海市教育局对上海小学生的口语交际习惯、口语交际态度、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调查,情况也不容乐观。说得连贯与流畅达到满分的,一年级为58.3%,在涉及“安慰别人、交新朋友、在商店买东西、请求别人帮助”等主题时,学生普遍存在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缺乏的问题,80%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打断别人说话。由此可见,学龄儿童的口语交际水平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他们的口语交际虽有一定的基础,但还是比较幼稚的,不成熟的,他们往往习惯于用简单的句子东一句西一句地讲话,不能用连贯的句子来表达。

这是因为儿童进校前的语言是在自然的语境中无意识掌握的,“惯于说他感兴趣的东西,说话时随心所欲,要说什么就说什么”[3]。他们的大部分谈话属于“自我中心语”,“在‘自我中心’的言语中,只谈论他自己,对他的对话者不感兴趣;并不设法交流,不期待任何回答,而且甚至不关心是否有人在听他讲话”[4]。在与成人进行言语交际时,一般只是向成人提出问题或要求的简单的对话言语,很少有表达式的独白言语。因此这一时期的言语在文法结构、逻辑系统和得体性方面都不很完善,不很严谨。

二、儿童语言获得理论

当今国外的三大儿童语言获得理论为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和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后天环境理论认为,儿童语言能力完全是后天获得的,是由后天的经验形成的,它强调模仿和强化。模仿说是1924年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提出的。他认为,儿童的语言是通过模仿父母的语言而获得的,是其父母语言的翻版。强化说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他认为,儿童模仿正确,就会得到成人的认可或鼓励,即受到强化。但后来的大量观察表明,儿童并不仅仅通过模仿获得语言。

先天决定理论比较有影响的有两种:以乔姆斯基(n.chomsky)为代表的“lad理论”和以伦内伯格(e.h.lenneberg)为代表的“关键期理论”。乔姆斯基认为,儿童头脑中存在着一个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先天的“语言获得机制”,所以当儿童一生下来,听到各种各样的话语,就触动语言获得机制开始工作。“儿童语言学习就像儿童的身体在适宜的环境刺激和营养条件下,按预定的方式生长和成熟一样”。伦内伯格(e.h.lenneberg)认为,儿童语言的发展是自然成熟的,随着儿童的大脑和生理发音器官等生理机能发育到一定阶段,受到适当的外因的刺激,就能使潜在的与语言相关的生理机能转变为实际的语言能力,所以儿童语言能力的获得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的。同时伦内伯格还提出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概念,他指出,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段时间,在两岁至12岁这段时间内,由于生理因素的作用,语言的习得最为容易,超过这段时间,语言能力的发展就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发展的速度大为放缓。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理论的代表人物为加拿大心理学家唐纳德·赫布(donald hebb)。他认为,“人类之所以有言语功能,一方面是因为大脑中先天就有专司言语功能的特殊结构(言语中枢),具有处理抽象语言符号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后天经验的作用和语言环境的影响”。

我国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克抗在前三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儿童语言发展理论——语觉论。他对当今国外存在着的三大儿童语言获得理论,即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和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做了客观的分析,并对三大理论作了某种继承和发展的工作,尤其是对伦内伯格的理论作了继承与发展。语觉论在继承儿童言语能力是天生、遗传的基础上,对伦内伯格的“关键期”理论本身给以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重视,认为儿童获得语言具有“关键期”(也称“最佳敏感期”),同时又发展了“关键期”理论。语觉论提出:

(1)儿童语言的发展靠先天遗传的只是语觉能力,即对语音和语义的感受与辨识的能力,而非全部言语能力。

(2)由于除了语音、语义的感受与辨识能力以外的言语能力,如词性识别和词组构成分析等方面的能力,需要在后天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儿童在后天仍需要有一段教育与学习过程才能更有效、更深入地掌握某种语言。

(3)在伦内伯格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也称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基础上作出一条“儿童语觉敏感度曲线”。如图2所示。

 

从上图不难看出,“语觉敏感度曲线”比伦内伯格的“语言发展关键期”(2~12岁)的描述更为翔实。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不是呈现水平状态的,儿童语言获得的最佳敏感期是在8岁以前,从9岁以后开始下降,到12岁下降到1/2左右,到14岁则下降到1/10左右,已经进入了儿童语言发展的末期,而且在8~12岁的学龄阶段,他们的语觉敏感度随年岁增加而迅速下降。

三、口语交际教学

学龄儿童(6~12岁)口语交际水平现状不容乐观。这种现状对学龄儿童的语文学习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众所周知,小学生语文学习是按“听—说—读—写”的基本顺序发展的,听说也是形成与发展读写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这个前提也就谈不上形成书面语言能力。张志公说:“一个人口头上词句妥帖,干净利落,写下来就不会残缺错乱,拖沓累赘;口语上有条理,细致严密,写下来就不会颠三倒四,矛盾百出。基本上照着所说的去写,写出来当然还需加以润饰,然而不费力。说话支离破碎,语无伦次,到了提起笔来才去选词造句,调整思路,作文成了苦事,写出来再去修改,也十分艰难。”[5]费根和法伦1982年也说过,“(如果)没有足够的交际技能,那么,他们在整个受教育的时间里成绩会很差。除非他们迅速掌握大多数儿童及教师所使用的语言”。因此口语交际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书面语言的发展。

儿童进入学龄阶段,开始了正规的、有序的语言学习,它的目的和任务、质量和规格要求、教学方法和形式与学龄前都不一样。这时的口语表达教学是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有目的、有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非常关注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情况。学龄前儿童在自然的语境中掌握口语,它的随意性很强,成人(尤其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一般不会给幼儿指出他们的错误,更不会帮他们纠正。而有序的口语交际教学不仅指出他们的错误,还要求儿童言语的发音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要求儿童掌握的口头语言词汇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更加精确,要求在口语交际时注意文明、自信,使学生根据各种前后关系说话,说的时候注意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听众并随时调整语言,说得得体,等等。这种有针对性的口语交际教学能让学龄儿童的语言(不单指口头语言,也包括书面语言)向规范、健康、得体的方向发展。

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认为,对学龄儿童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更要重视口语交际教学。因为学龄前儿童虽然处在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的黄金阶段,掌握了简单的日常交谈,但由于这一阶段语言发展处在无意识状态中,他们的语言在文法结构、逻辑系统和得体性方面都不很完善,不很严谨。儿童进入学龄阶段,口语交际教学对他们的语言提出了新的要求,使他们的语言由儿童语言向正常的成人语言过渡,由“自我为中心”的语言向社会化语言过渡,由不规范的语言向规范的语言发展。如下图所示:  

上图所示儿童语言向正常的成人语言过渡的年龄为8~12岁,这时语言发展虽然已处在关键期的末期,但在语言关键期末期进行规范的口语交际教学,是一种有意识的、有选择的行为。这一阶段的教育与学习能更有效、更深入地促进学龄儿童的口语进一步规范化。如果错过了这个阶段,再训练学生的规范的口语表达能力,就很难有效果。各地先后出现的“狼孩”、“熊孩”、“羊孩”、“猪孩”都是证明。

无论从学龄儿童口语交际水平的现状,还是从学龄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角度,对学龄儿童开展口语交际教学都是必要的,它符合学龄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那么在学龄阶段如何有序地开展口语交际教学呢?

首先,要明确规范口语交际的特点。规范口语交际是言语知识和交际技能的结合,不仅要注意听说的品质,还要注意交流的恰当、得体和机敏。口语交际具有动态性、复合性、临场性和简散性等特点。1)动态性:口语交际不仅包括单向表述,也包括双向交流。在单向表述时,学生要考虑如何组织词句和言之有理,同时还要注意根据听话人的反应调整话题。于是,话题在交互式的交流中,在双方的配合下被逐步推进。2)复合性:复合性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在交际过程中他是发话者,同时也极可能是受话者;其次,对于言语行为来说,完成口语交际必须有多种系统参与,如思维、语言、情感、态势、语境等,各种系统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完成交际任务。3)临场性:所有口语交际活动都是面对特定的对象、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交际时必须考虑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言语交流,说话要看人、地、时,要合乎分寸;第二,交流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反馈信息,进一步灵活采用各种交际策略,如解释、重复、停顿、迂回、猜测、转换话题等。4)简散性:“简”为用语简略,“散”为结构松散。在口语交际尤其是双向交流活动中,这两点尤为明显。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受时空限制,交际者来不及组织结构复杂的长句;另外一方面是,在特定的情景中,交际双方往往可以依赖体态、表情、语境等因素会意,无需多费口舌。

其次,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范口语交际特点,按学段低、中、高三个阶段进行各有侧重的内容训练和形式训练。其中低年段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强,口语水平高于书面语言,但口语规范性较差,该阶段应重视学生表达能力、模仿能力、良好的交际习惯、文明的礼仪等方面的训练。从口语交际的内容看,可以是介绍类,介绍自己、介绍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季节(动、植物,花鸟草虫等)、介绍旅游景点等;也可以是简单的访友待客类,如做客、待客、祝贺、问路、打电话、接电话等。从口语交际的形式看,在小学一年级多采用看图说话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形式。中年段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口语水平与书面语言水平持平,并开始反超,应开始重视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想法,锻炼学生交际的能力,并重视体态语的教学。从口语交际的内容看,可以是表演类、说小笑话、说故事、说说自己的愿望、说读后感观后感、说经验教训、演童话剧、演小剧本、主持节目等,更可以是商量、请教、赞美等内容。从口语交际的形式看,在这个阶段要多注重交谈这种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形式的训练,设计贴近生活的交际内容,营造多样化的情境。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抽象思维能力增强,此时他们的书面语言水平已远远超过了口语水平,学生的生活圈子已日渐成人化。高年段重点训练学生的表达和调节的能力,不仅要学生能听、敢说,而且要使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做到大方、得体,学会如何适当地回应他人。口语交际的内容可以是演讲、访谈、辩论,也可以是劝说、沟通、协商、对话。从口语交际的形式看,既有对话形式,也有较高层次的独白形式。

总之,口语交际教学对于学龄儿童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清楚地认识这一点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才能让学龄儿童的语言(不单指口头语言,也包括书面语言)向规范、健康、得体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士魁.语文如何走出困境[j].语文学习,1988(12).

[2]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65.

[3]朱作仁,李人凡.朱作仁语文教学研究文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129.

[4]李维泽.思维与语言[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6.

[5]张广岩,郭术敏.中学语文教育学[m].青岛:海洋出版社,1991:135.

[6]朱晏殊.儿童语言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第5篇:儿童交际能力教育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3―0028―01

心理问题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是常见的,但是由于它的隐秘性,所以在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不易l现,往往被人们忽视,这样必然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严重时会直接影响儿童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应当重视对儿童的心理教育,在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中,父母和教师应当注重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儿童第一任启蒙老师就是父母,然后才会进入学校接收集体教育,所以针对儿童的心理问题,应当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出发。

一、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课堂,所以父母要重视儿童在该环境下的心理教育,从而保证儿童能够健康地成长。

1. 父母文化水平影响儿童心理。在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过程中,父母自身的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据调查,父母文化水平较高的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较少出问题,而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儿童,其心理健康问题较多。

2. 父母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不同。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经常采取鼓励方式教育儿童,能够减少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相反,经常打骂孩子,必然会使儿童产生心理问题。

3. 加强儿童和家长之间的精神交流,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类似于“棍棒下面出孝子”的传统教育方式并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一旦孩子考试不理想,或者出现一些小的错误,父母就采取“不打不成材”的教育方式,这样只会使儿童产生敏感、神经质等心理问题。如果这种心理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治疗,那么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甚至会使其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1. 教材的选择本身也是一种社会文化选择的结果。儿童的成长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社会文化因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原因是儿童的成长阶段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学校为其选择的教材将直接影响儿童的各个方面。所以在儿童的教育阶段一定要重视教材的选择,教材的内容将直接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

2. 教师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儿童在学校中接触最多的是教师与同学,所以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一定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在学校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儿童的语言交流,启迪儿童的心灵,使学生意识到生活的美好,丰富儿童的感情生活。教师要培养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使儿童能够自行调节自身的生活状况,降低心理问题出现的概率。

3.学校的显性和隐性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在学校中,对于儿童而言,显性环境就是指学校的建筑、风景等,良好的显性环境能够为儿童提供舒适的外部环境,这种显性环境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儿童的第二任老师,教师的作用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这些都将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学校的显性、隐性环境都将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产生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保证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家庭和学校需要共同发挥作用。

三、改善家庭教育方式,保障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1. 注意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环境。从大量的研究中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家庭的和睦对于儿童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其原因是良好的家庭氛围能够为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其成长。在调查中,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的儿童要比处于压抑家庭氛围的儿童智商高一些,该项调查体现了家庭环境对于儿童心理健康培养的作用,所以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

2. 要善于采用积极的鼓励教育方式。从实际生活中对儿童的教育可以看出,采用积极的鼓励教育方式能够降低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而消极的教育方式不仅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更重要是它会影响儿童未来的发展状况,所以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为了保证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在实际的生活中一定要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避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

第6篇:儿童交际能力教育范文

一、在儿童成长发展阶段进行基本礼仪规范教育的必要性

1.儿童礼仪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泱泱五千年的礼仪之邦,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到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秩序的建立,不仅来自于人们对国家法律的畏惧,还来自于对社会基本道德的遵守。而对于社会基本道德的遵守,基本礼仪的教育尤为必要。人在社会中生活,必须要以礼待人,才能真正自立于社会,才能做到自尊自爱,才能营造出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和文明社会。因此,儿童作为国家最年轻的一代,儿童礼仪教育应当成为引领他们人生的第一课。

2.儿童礼仪教育是健全儿童人格和保障儿童进行初步人际交往的需要

儿童处在人生起步阶段,可塑性非常强,学坏学好都很快。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个小孩怎么满口脏话呀”“那家孩子言行举止好得体哟”之类的话语,可见儿童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礼”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一环,有“礼”走遍天下,而无“礼”寸步难行。中国礼仪鼻祖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在现代生活中,礼仪依旧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一种大事。”儿童礼仪得体,可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赢得自信,为儿童自身心理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以后的人生中必然健康成长。对儿童进行礼仪教育不但有必要,而且意义重大,因为幼儿时期养成的不良行为有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儿童在3~6岁的可塑性比较强,所以,在这个时候对其进行教育,更能使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儿童礼仪教育应当注意的几个原则

1.基础性

儿童具有年龄小、心智发展水平低的特点,平生第一次接触礼仪,对礼仪不熟悉,不适合成人式的礼仪教育。选择的礼仪项目应该与儿童的年龄和心智发展相适应,从最基础的礼仪知识和规范入手,同时也要和当地乡土文化相适应。

2.可操作性

在具体运用礼仪时,“有所为”与“有所不为”都有各自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方式与方法。对不应该做的或说的内容要明确无误,对应该做的或说的又要循循诱导。

3.趣味性

儿童拥有的知识少之又少,学习的能力也有所欠缺。因此,在对儿童进行礼仪教育时,强制灌输式的效果显得不适时宜,我们最好设计一些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成长,这样的教育更容易接近儿童的认知区域。

三、结合自身在儿童礼仪教育中的得失谈谈如何开展儿童礼仪教育

1.营造幼儿学习礼仪的氛围

静态的:在幼儿园门口建立文明礼仪岗,在幼儿园大厅建立礼仪图片专栏,在幼儿园教室内建立礼仪内容片段图片化并上墙,如,洗手礼仪、午睡礼仪、进餐礼仪、盥洗礼仪等;动态的:教师之间、师幼之间、幼儿之间见面送上问候礼。

2.开发园本礼仪教育的特色课程

组建由教研员、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为主的开发礼仪课程团队,结合我国固有的礼仪文化和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如,上虞区是中国孝德文化之乡),构建出独有的园本与地域文化的特色课程体系。

3.对幼儿园教师进行礼仪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

对儿童礼仪教育不能操之过急,前期要对从业儿童礼仪教育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她们在思想上要重视儿童礼仪教育。

4.加强家园之间的交流反馈

在幼儿园进行儿童礼仪教育的同时,家庭礼仪教育也要及时跟进,让儿童时时处处都处在礼仪气氛之下,这样的礼仪教育才更有生命力。因此,我们要经常与家长们交流,获取最新动态信息,及时评估并矫正儿童在礼仪方面的欠缺之处。

总而言之,礼仪不是口号,更不是某所幼儿园粉饰门面的东西,而是中华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儿童成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礼仪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教育过程,贯穿于整个儿童成长教育过程中,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努力和推进的事业工程。

第7篇:儿童交际能力教育范文

【关键词】自闭症 同伴关系 同伴交往 交往策略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疾病,其基本的临床特征为三联征,即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及刻板行为障碍。[1] 自闭症是一种发展,对儿童身心发展影响极大,这种影响最根本、最深刻地体现在自闭症儿童人际交往方面的缺陷上。[2] 人际交往缺陷是自闭症儿童同伴关系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幼儿同伴交往是指同伴之间运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的交流过程。[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 学会与人交往不仅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 而且是生存的前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保证。大量文献研究也表明, 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化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积极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与能力的获得,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4]

一、自闭症儿童同伴交往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国内外普遍一致认为,把自闭症儿童放置在普通集体环境中更有利于其发展。在当前集体环境中,自闭症儿童与同伴交往会产生一定的困难,帮助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儿童形成积极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当前帮助自闭症儿童融入集体的重要手段。

1.自闭症儿童同伴交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案例1] 其其(化名)是一名自闭症儿童,今天妈妈送其其来园的时候从家里带了一个“图形牧场”的玩具,老师带着其其把玩具放在益智区。自由活动之前,老师对全班小朋友说,今天的新玩具是其其从家里带过来的,如果你想玩其其的新玩具,就需征得其其的同意,其其同意了,你们就可以和其其一起玩这个玩具了。老师说完,就请其其搬着小椅子坐到益智区了。贝贝欢快地来到益智区,一边指着“图形牧场”,一边问其其:“其其,你的这个玩具是怎么玩的啊?”其其坐在玩具前面,没有看贝贝一眼,自己摸索着玩具,没有表情,也没有回答贝贝。贝贝拿着一块中间有齿轮的多边形又问其其:“怎么把这个图形套到牧场柱子上啊?”其其依然坐在那里,眼睛也不看着贝贝,一会趴在桌子上,一会看看窗户,也不说话。大家都对这个新玩具很感兴趣,冰冰和阳阳也来到益智区,冰冰和阳阳对其其说:“其其,我们可以玩你的玩具吗?”其其坐在椅子上,也没有看冰冰和阳阳,自己坐着看着其他地方。冰冰和阳阳被玩具吸引了,没有得到其其答应也就玩了起来。这时候其其坐在玩具前面,注意力没有放在玩具上,眼睛一直看着其他地方。贝贝和冰冰、阳阳都在一起玩着其其的新玩具,三个人讨论得很激烈,其其坐在玩具前,也不看他们,也不说话。老师来到益智区,问其其:“其其,是谁在玩你的玩具呀?”老师问第一遍,其其没有回应,老师又追问了第二遍,其其看着老师,又看看贝贝和阳阳,没有说话。老师指着贝贝:“这是贝贝”,其其立刻重复:“贝贝、贝贝”。

[案例2] 户外活动后,小朋友们进活动室前把自己的外套脱好放在门厅自己装衣服的袋子里。老师分组请小朋友们去换衣服,老师请到:“请第一组的宝宝去换衣服”,第一组的小朋友们连忙跑到外面换衣服了,其其(是第一组的小朋友)还站在队伍里,眼睛没有看着老师,依然站在门厅。老师轻轻走到其其面前,摸摸其其的头说:“其其去换衣服啦。”其其慢慢地走到自己衣服袋子前,解自己的外套扣子。小朋友们陆陆续续地把外套装好进活动室了,其其还在门厅装外套。其其把外套揉成一团,试了好几次怎么也塞不进袋子,其其一手拿衣服,一手拿袋子,脸上露出焦急的表情。思思正好换好衣服从其其面前走过,其其手里拿着衣服和袋子,带着快要哭的表情跟着思思,并带着哭腔对思思说:“装衣服,装衣服。”思思看看拿着衣服的其其,没有说什么,连忙上位了。这时班级里比较大方懂事的小凡从其其身边走过,其其带着哭腔跟着小凡,把衣服和袋子扬着给小凡看,也不说话。小凡明白了其其的意思,从其其手里拿过袋子,把衣服装好后上位了。其其见衣服装好后,没有和小凡说一句话,也走进活动室了。

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当前自闭症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首先,自闭症儿童在交往认知方面不能很好地“读懂”同伴的交往意愿,当同伴发起主动交往的时候,往往不会及时做出回应。其次,自闭症儿童口语发展较慢,表达能力较差,并缺乏面部表情与目光接触,对同伴比较缄默。再次,自闭症儿童缺乏与同伴交往的动机与意识,在语言沟通上既不能很好地理解别人的语言,又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总之,自闭症儿童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去交往互动,与同伴交往中存在社交、沟通交往的严重障碍,处于人际交往孤立状态,很难与其他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2.原因分析

首先,引起自闭症儿童同伴交往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其受先天素质和自身心理发展机制的制约,神经系统失调而导致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5] 由于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先天性的损害,不能像普通儿童那样有着强烈的交往意识与动机,这导致像其其这样的自闭症儿童在集体环境中对同伴主动开启的社会往表现出漠不关心或无动于衷,以致无法继续与同伴交往。其次,自闭症儿童缺乏交往策略,以至于不能开展正常的同伴交往。再次,幼儿同伴交往是相互的,而缺乏互动性的交往是难以持续的。面对其其的“不理睬”态度回应,大部分幼儿不会再跟一个没有任何回应的同伴继续交往下去,只有同伴也能积极回应自己,他们的互动才会持续下去。

自闭症儿童在社会往中缺乏与情境相应的语言、肢体表达及面部表情,更很少主动和外界交流,很少能识别环境和同伴的情绪行为及做出适当的判读和反应,导致在集体环境中与同伴的交往不容乐观。

二、培养自闭症儿童同伴交往的策略

针对自闭症儿童目前同伴关系发展的现状,培养自闭症儿童与同伴交往的能力是当前教师的重要职责,这既有利于自闭症幼儿积极融入集体环境,获得情感性支持及自身社会性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普通幼儿同理心的培养。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不仅符合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有利于将来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笔者结合一线工作实际经验,以及对自闭症儿童同伴关系的教育实践,提出以下策略建议。

1.以课程为支架,帮助普通儿童了解、接纳并帮助自闭症特殊儿童

了解是交往的前提。可以通过主题课程的形式,让普通孩子了解自闭症儿童,为交往打下基础。幼儿交往技能及策略往往影响社会交往的效果,可以借助课程模拟设计生活中普通幼儿与自闭症儿童交往的情境,通过案例让幼儿掌握相关交往的策略。在其其进班之初,有小伙伴对其其说话,其其表现出没听到或者漠不关心的样子,小伙伴便不再理会其其;而当老师介绍了“自闭症”是一种特殊的病,需要小朋友们耐心地、近距离地对着其其多说几遍,其其才能听到并听明白时,班级里大部分小朋友都能主动地和其其多说几遍,甚至主动拉其其的手,让其其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从而增加与其其的交往。

2.创始宽松自由交往环境,增加交往机会,促进自闭症儿童融入集体环境

由于受到自身生理机制的制约,自闭症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处于极其被动的状态,帮助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儿童创造更多的交往机会也是促进自闭症儿童融入集体的一个重要举措。首先,教师要在班级内营造一种宽松自由、平等的交往环境,不对自闭症儿童贴上“特殊对待”的标签,教师提出的要求对所有儿童都是一样的,只有在平等的气氛中,幼儿才不会把自闭症儿童看作是“异类”,才能愿意与其平等交往下去。其次,创设机会,增加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幼儿的交往频率。可通过定期给自闭症儿童换组、开展分享玩具以及鼓励普通幼儿带自闭症幼儿参与角色协作游戏等,让自闭症幼儿有机会认识并熟悉班级中更多的同伴。自闭症儿童的记忆力不存在限制,但是由于其注意力不能及时跟进,对班级中的同伴还不能做到每一位都熟悉,有的还分不清同伴的名字,因此创设各种机会增进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幼儿的互动机会非常重要。再次,根据自闭症儿童的需要,灵活调整一日活动作息,为自闭症儿童创始一个安全、有依赖性的温馨的心理交往环境。在集体环境中,幼儿每天进行一日活动的环节是紧凑的,包括与同伴自由活动时间也是相对固定的。有时候自闭症儿童交往时投入较慢,正在互动时可能已到了下一个环节时间,这时可在不影响整体的情况下容许自闭症儿童交流完再投入到下一个环节。

3.利用代币制等方法鼓励支持普通幼儿帮助自闭症儿童,多通道提高互动频率与质量

幼儿不像成人有自制力去做一件事情,有时候采取代币制等鼓励强化手段更容易激发幼儿的交往意识与行为。多通道鼓励幼儿交往,可以通过代币、鼓励、强化等方式来进行,对普通幼儿和自闭症儿童都适用。首先,对普通幼儿设立“最佳贴心小朋友”“最友爱小朋友”“最佳助人组”等奖项来激励普通幼儿与自闭症儿童的交往意识。幼儿都有帮助弱小的心理,有了教师的鼓励后,普通幼儿也更愿意去帮助别人,也体会到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其次,在自闭症儿童与同伴的交往中,一旦出现积极的回应同伴行为,哪怕是能持续看着同伴的眼睛,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表扬,如“其其真棒,能看着小朋友的眼睛说话了”,并结合爱好给予相关奖励。

4.教师以身作则,温柔耐心细致地对待自闭症儿童,为其他幼儿树立榜样示范作用

社会心理学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标准评价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6] 教师一直是幼儿的行为楷模,幼儿会把从教师那里学到的交往策略运用到自己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米勒等人研究表明,教师对一个儿童特征和价值的认可程度,会通过一种复杂的方式影响着其他幼儿对这个儿童的接纳性。斯陶布研究表明,同成年人良好的情感联系以及成人的榜样行为会增加儿童的助人行为。成人的榜样行为还可以增加对规范和正确行为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可以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7] 如果教师愿意主动去与自闭症儿童交流并采取正确的策略,相信教师对自闭症儿童温柔、耐心的态度和良好的交往也会给其他幼儿产生积极的榜样作用,并成为影响幼儿潜意识中与自闭症儿童交往的主导因素。另外,班级内教师对待自闭症儿童要态度一致,做到有要求、有期望但不严厉,对自闭症儿童的交往教育要温柔的坚持。只有教师间的态度一致并心理相容,以身作则,才能在全班范围内对所有儿童与自闭症儿童的交往态度形成一股正向示范作用,并对其交往态度与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总之,教师积极的态度不仅能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同伴交往环境,支持和鼓励幼儿主动交往,体验交往的乐趣,还能使幼儿变得更加敏感,能主动地去吸收和内化良好的交往策略,为以后的同伴交往活动储备知识、经验和技巧。[8]

5.利用移情法,创设情境,增强普通幼儿与自闭症儿童交往技能发展

移情是个体由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情绪、情感状态引起的并与之一致性的情绪情感体验,也就是一个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识别并体验他人情绪情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性情感。[9] 移情训练对增强幼儿的分享、安慰、仗义、保护等助人行为有显著效果。同时,有相关研究表明,4~5岁的幼儿已具备初步的观点采择能力,能够注意和体会他人的情感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意识和能力,能采用比较正确和适宜的方式与他人交往。[10] 结合幼儿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我们在普通儿童与自闭症儿童相处的过程中,运用移情法培养幼儿的同理心,通过游戏情境展示,引导幼儿设身处地地为自闭症儿童考虑。幼儿都有同情弱小的心理,通过移情法引导幼儿,幼儿理解了自闭症儿童的交往困难后,都争着抢着去主动和其其交往。

幼儿生活环境以及教育的影响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普通幼儿在与自闭症等特殊儿童交往过程中,不断地实现去自我中心化,社会认知能力与同理心不断提高。自闭症儿童在集体交往环境中,也不断实现自身的融合。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自闭症儿童同伴关系发展具有持续性、长期性的特点,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帮助自闭症儿童不断地发展好同伴关系,融入集体,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

(作者单位:苏州市工业园区斜塘实验幼儿园,江苏 苏州,215123)

参考文献:

[1]张锐.录像示范对自闭症沟通能力的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2]霍力嫔.孤独症儿童人际交往训练个案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3]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4]江梅玲.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5]王芳.无语自闭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能力训练的个案研究[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0(3).

[6]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7]杨兴鹏.加强儿童移情训练,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6(1).

[8]李艳菊,姜勇.3~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结构与发展特点[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Z1).

第8篇:儿童交际能力教育范文

一、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身体发展

学前阶段是人的大脑、身体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在此时大脑、身体各部分获得积极活动的机会越多,就越有可能使大脑、身体获得充分的发展。

(一)音乐教育与大脑的发展。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半球,左半球掌管语言学习、数学理解、概念构成、时间连续性感受以及分析性思维活动等;右半球则掌管音乐、图形感知、面孔识别、空间知觉、距离判断以及综合性思维活动等。音乐教育以发展形象感知、思维能力为主的活动领域,对学前儿童大脑右半球的潜力得到应有的开发,进而影响到整个大脑工作能力的最优发挥。在音乐表演活动中,运动及运动感觉中枢将担任更多的控制、调节工作;在欣赏和创作活动中,更多的中枢将参与信息的收集、加工、输出的过程。对学前儿童开展丰富的音乐活动和全面的音乐训练,可以使其他们的大脑各部分神经都有机会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之中,才能使其大脑各个中枢都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音乐教育与身体健康。儿童参加音乐表演活动和乐器演奏,可锻炼身体各相应部分的大小肌肉、骨骼和韧带,提高神经系统反应的速度和协调能力,增强心肺等器官的耐受力。经常参加韵律活动可以使儿童获得更加健美的体形、端正的姿态和良好的身体发育。唱歌活动也能对发声器官、共鸣器官和呼吸器官的发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音乐活动中的儿童通过音乐调整情绪,进而调节生理状态,已达到促进或维护身体健康。

二、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

学前儿童在大量学习优秀歌曲和有节奏的诗歌朗诵的过程中,不仅积累音乐语汇,也扩大词汇的积累,增加对文学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学习唱歌还能够在喉部形成一种肌肉运动的模式,对说话能力的改善会有一定的积极影响。音乐学习和语言学习都是听辨、记忆、再现声音学习过程。例如,教师在教儿童歌唱时,正确的咬字、吐字,可以帮助儿童养成口齿清楚的语言表达习惯。此外,音乐和语言的节奏、句子、音调、重音、韵律、情感等因素,对提高学前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是有益的。

三、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音乐教育是参与者集听觉、视觉、触觉等为一体运用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特有的、综合的、多形式的、多层次的、多主体的学习方式,为学前儿童提供了认知发展的机会。

(一)培养学前儿童的感知能力。在音乐游戏和舞蹈的活动中,儿童根据音乐的旋律线使身体各个部位产生不同位置韵律活动。从个体与个体、组与组的位置变换,让儿童对空间方位的感知有充分的体会。当儿童听觉器官接受到音响信号后,大脑神经立刻辨别音色、音高特征,从而培养儿童的听觉感知能力。在儿童学习乐器时,能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力度、位置接触乐器,听到的音色、音量、音高截然不同,从而发展其触觉感知。

(二)促进学前儿童记忆力的发展。听觉感知、注意制约着记忆表象的形成,同时听觉的记忆表象有直接影响到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音乐具有直观性,它能刺激人的感官并引起记忆等心理反应。整齐的节奏、和谐的旋律,不仅易于上口,并能储存在脑海中,使人的记忆进一步加深、巩固。同时,教师在教唱歌曲时采用恰当的教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各种形式讲解歌曲的内容,使儿童理解歌曲的性质,在歌唱时正确地表达歌曲的感情。

(三)促进学前儿童想象、联想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音乐本身是一种抽象化、个性化的表现艺术,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答案,这恰恰能给儿童提供更广阔的创造空间。音乐活动离不开想象和联想,是儿童沉浸于音乐活动之中并获得快乐的重要表现之一。音乐教育对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首先由于直觉行动思维与儿童的实际行动是直接联想的,儿童在模仿成人的唱歌或做身体动作的过程中,是边动作边思考,直至完全学会。其次,音乐运用旋律、节奏、音色以及速度、力度等变化要素来展现音乐形象、表达思维情绪,它能刺激作用于儿童的大脑,使右脑中棘突触数增加,从而使儿童形象思维能力,特别是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开发。

四、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

教育者在音乐活动中有意识地对学前儿童进行积极的情感教育,将培养学前儿童的意志品质成为自觉的行动。

(一)培养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音乐是通过旋律、音响等手段来表现人类最为细腻的心理活动和感情波动的艺术。音乐艺术的最大特点在于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学前期的儿童正处在于个人情感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儿童社会交往活动日益扩大,情感体验的日趋丰富及分化的逐渐细腻,富有情感性的音乐活动已逐渐成为能促进儿童情感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一首好的音乐作品,一次成功的音乐活动,都能使儿童产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培养和激发起儿童良好的音乐情绪情感。

(二)培养学前儿童的意志发展。音乐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实践活动,无论是学习唱歌还是器乐演奏,都需要有一定的音乐技能的学习。对于幼小儿童,特别是初学音乐的儿童来说,没有坚持不懈的刻苦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意志,是无法达到一定目标的。因而,通过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和发展儿童基本的意志品质,从而使作为意向活动范畴的非智力因素得以更好地养成。

五、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培养学前儿童交往与合作能力。音乐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满足人的交往需求。人们可以通过音乐彼此沟通,进而建立感情上的和谐关系。音乐教育活动能够为儿童提供大量的人际交往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如尊重人和被人尊重,领导人和服从领导,与人合作和与人共享等,从而培养儿童的交往技能和合作能力。同时在积极的音乐交往活动中,学前儿童与人交往的需要和信心也得到了不断地加强。

第9篇:儿童交际能力教育范文

关键词:孤独症;教育原则;训练方法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特点主要表现为:(1)极端孤僻,不能正常与他人交往;(2)言语发育迟缓,交流障碍;(3)行为方式刻板,兴趣狭窄。

一、孤独症儿童训练要遵循的原则

针对孤独症儿童的训练要遵循以下原则:教育与生活融合原则、协调发展原则、最佳刺激与及时强化原则。

1.教育与生活融合原则

寓教育于生活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孤独症儿童由于语言运用障碍,无法正常交流。即使有语言能力的孤独症儿童,也存在回声式语言、语言韵律失调等言语问题。因此,可以通过模仿动作、口型和发音、问答互动的训练方式刺激儿童的语言神经,提高其主动言语沟通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时常和孩子交流,多让孩子参加言语交际实践活动,提高孩子的主动表达能力。

2.协调发展原则

协调发展即是在教育训练过程中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以发展现状为前提,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身体、心理素质,并开发潜能,促进身心协调发展。

3.最佳刺激与及时强化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训练中,给予孤独症儿童最佳的刺激。独症儿童喜欢固定的环境和刺激物,这能使他们安定下来。因为不能同时接受各种刺激,所以,要在他们熟悉的情境中变换刺激种类,由单一感知觉增加到多种感官感知,不断补充新的学习内容。但要随时观察好儿童的表现,掌握好刺激的最佳水平。

二、在以上原则的指导下,可采用的训练方法

正确的训练方法是训练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以上原则指导下,可采用多种训练方法。

1.语言训练法

语言沟通是生活之本,但却是孤独症儿童的一大障碍。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从言语行为、会话技能等方面进行言语沟通行为训练,也可创设情境进行示范,吸引儿童学习的注意力,但要适度,给予儿童正确的引导。

2.游戏疗法

通过游戏活动来帮助孤独症儿童走出自闭的世界,解除情绪上的恐惧、不安。在游戏过程中可借助一定的中介(如,孩子喜欢的物品和人物)通过角色转换,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个性完善。

3.音乐疗法

音乐通过刺激多重感官可以打开孤独症儿童的内心世界。通过音乐给孩子提供安全的感官环境,播放音乐或者唱歌时,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消退防御能力。

孤独症的孩子们就像折翼的天使,我们应该用爱和双手为孩子插上翅膀,实现他们在蓝天下自由飞翔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