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范文

新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精选(九篇)

新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

第1篇:新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范文

从实践层面看,新能源这种以阳光、生物质和风为载体的能源已持续存在数亿年。史前文明时期,人类便发明了“钻木取火”这种原始的生物质利用方式,至今生物质能依然是人类所消耗的第四大能源。

从学科发展层面看,随着化石能源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可再生能源重新受到了人类青睐。20世纪末以来,可再生能源以“新能源”的形式不断崛起。奥巴马上台后美国推出的能源新政,2009年中国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均将开发利用新能源提升为国家战略。

目前,新能源学科的研究和实践范围大大扩展,其学科外延从对传统能源和动力的简单替代,向燃料替代、电力替代、动力替代全面拓展,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以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结合为基本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新能源更是被赋予了推动经济发生深刻变革的使命。

学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已有3个层次的新能源人才培养体系: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据统计,2014年我国开展新能源人才培养的博士点64个、硕士点68个,本科专业培养点60余个,覆盖全国62个学位授予单位,其中高校为59个。

本科层面专业设置情况:1981年,河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在农业机械化专业下面开设了农村能源方向,后改为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工程专业,培养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方面的本科人才。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修订过程中,该专业与农业建筑环境专业合并成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081903)。目前该专业主要开设在农业院校。2006年华北电力大学在工学能源动力类专业下增设风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080507),之后河北工业大学、河海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亦先后开设了该专业。2010年教育部批准设置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080512S),为能源动力类专业下的试办专业。首批批准11所高校开设该专业。2012年教育部进行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将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整合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080503T),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有60余所。

研究生层面学科设置情况:新能源相关学科的设置跨工学和理学两大门类,分布在10个一级学科下,且除了设在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下的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082803)是《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2008版)》正式设立的二级学科外,其他均是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这些学科名称混杂重叠,令社会、学生、家长,甚至专业人士都感到困惑。详见表1。

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现行的学科目录中,新能源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被划分在不同的学科门类中分别发展。这种局面存在如下问题:

(1)不利于我国新能源学科在更高的平台上汇聚优秀人才、在更广的视野下凝练学科方向,制约了我国新能源学科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以及产业服务功能的全面增强。

(2)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新能源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新能源一级学科平台的缺失,使这个发展迅速且综合性极强的交叉学科不能很好地整合学科的内涵和外延,阻碍为学生构建系统和完整体现新能源专门知识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而影响新能源人才培养的质量。

(3)不利于学科专业的规范管理。目前新能源学科设置十分混乱,涉及10个一级学科,基本上都属于自主设置学科。而且,即使是设置在同一个一级学科下的自主设置学科,名称也不尽相同,十分不利于规范管理。

(4)不利于国际交流。由于现行开展新能源教育的学科专业名称多样,容易导致在国际交流中产生不必要的歧义,影响对外交流渠道的进一步畅通和实际效果。

增设的必要性及发展前景

增设新能源一级学科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方向。人类已进入生态文明发展阶段,中国已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了国家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需要解决人类发展需求与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这需要新的技术革命或工业革命,而新能源被认为是人类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支撑,因此,新能源承载着人类发展的希望。

(2)符合教育和学科发展的规律。学科的发展历史表明,“传统文理学科―现代科学技术―交叉学科演化”是学科发展的主线。新能源学科是一个具有很强交叉特征的学科,建设该学科符合学科发展规律。

(3)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新能源人才的旺盛需求。新能源产业是我国规划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产业发展势必推动人才需求。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绿色就业:在可持续低碳世界的体面工作》报告,到2030年太阳能光伏、风能和生物燃料领域创造的就业岗位将分别达到630万、210万和1200万。

(4)符合中国在国际新能源技术与产业领域的地位。中国已成为在新能源领域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需求的持续增加,中国在未来世界新能源技术和产业领域中将会发挥引领者的作用。新能源一级学科的设置将有助于巩固中国在新能源技术与产业领域中的大国地位。

新能源学科的发展前景与时代背景和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目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能源紧缺、气候变暖、环境污染是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新的时代与新的需求呼唤新的人才。根据国际绿色和平组织与欧洲可再生能源理事会研究,到2020年,新能源将创造超过650万个工作岗位,是现有新能源工作岗位的3倍。

主要研究方向、内容和二级学科设置

新能源可设3个二级学科或研究方向:太阳能转换利用技术与工程、生物质能转化利用技术与工程和风能与动力工程。

(1)太阳能转换利用技术与工程。主要研究太阳能规模化利用所面临的能量转换及传递过程各个环节所需的新理论、新设备、新循环、新工艺、新材料等,解决太阳能光热、光电和光化学转换,以及能量储存、传递过程强化及控制所面临的问题,提高太阳能转换利用效率。

(2)生物质能转化利用技术与工程。主要研究生物质规模化利用所面临的能源转化及利用过程各个环节所需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解决生物质燃烧及发电、热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制取生物燃料所存在的问题,提高生物质转化及利用效率。

(3)风能与动力工程。主要研究风能规模化利用所面临的能量转换及风资源预测所需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以及规模化风能接入后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与交互作用机理,解决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在设计、制造及风力发电场功率预测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风能转换利用效率。

与相近一级学科的关系

与新能源相近的一级学科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电气工程(0808)和农业工程(0828)等。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联系紧密,它们在研究中有共同的目标和交叉的研究领域,但从学科的现实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新能源学科又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有着根本性差异。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是一门研究能量以热的形式转化的规律及其应用的技术科学,它研究各类热现象、热过程的内在规律,并用以指导工程实践。其传统分支学科包括工程热力学、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燃烧学、传热传质、多相流等。为了满足持续发展的需求,人们在传统能源科学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研究热点和新学科分支,形成了新能源学科。但是,随着新能源学科的快速发展,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内涵已难以涵盖新能源学科。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范畴不同。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的核心在于研究“能量以热的形式转化的规律”,而新能源学科研究重点是“能量以光、机械和化学能等形式转化的规律”。

第二,研究对象不同。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的研究重点在于能量转换过程,而新能源学科研究对象涵盖新能源资源、新能源材料,以及能量转换过程。

第三,服务对象不同。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更多地服务于以化石能源支撑的集中式供能系统,而新能源则以服务于分布式能源系统为主。

新能源与电气工程学科的差异更大。电气工程学科是研究电磁现象的规律及应用有关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及工程技术的综合。电气工程学科涵盖的内容主要是发电与供电系统,而新能源电力只是新能源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将新能源设置在电气工程下难以体现新能源学科的整体性。

第2篇:新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范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作者简介:冯磊华(1980-),女,安徽砀山人,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副主任,讲师;鄢晓忠(1963-),男,湖南桃源人,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系主任,教授。(湖南长沙410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能源系统与动力工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长沙理工大学教研教改项目(201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9-0071-02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教育部着力实施的针对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1,2]实践教学环节是该计划的主要改革之处,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工程设计、工程实训等实践环节具有创造能力、开发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在工程领域的综合素质。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具有明显的交通、电力、水利行业特色。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多年来形成了“主动服务国家基础产业,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面向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背景。此次被教育部确定为卓越计划的试点专业,学校将把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作为其发展的重要契机和重大教学改革工程,决定以校企联合为平台,积极探索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对实践能力的要求

按照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国家通用标准要求,长沙理工大学制定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按照该目标的要求,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应具备四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系统的构思与工程化的能力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相关技术标准、行业规范等,并熟练掌握本专业基本的职业技能。在此基础上,要具有对本专业市场需求进行系统分析的能力,具有对工程环境、工程可行性进行研究的能力;能够对工程系统设立目标和要求,并能够根据项目的功能要求进行施工方案构思;能够对项目的整体系统进行模块划分,分别建立各子系统模型,并确保目标可达成已确定的总体目标。

2.具有系统设计能力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在完成系统构思与工程化的同时,还应具有系统的设计能力,具体表现在:掌握国家制图标准、主要结构设计规范、工程验收标准等;在熟悉系统工艺流程及图纸设计的基础上能够设计系统过程并用图纸表示;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能够充分运用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实现融会贯通;能够鉴别和评价一般的工程设计,并评估其适用性;能够进行学科专业设计和跨学科综合设计。

3.具有系统实施的能力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在完成系统设计之后还应具有系统实施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能够单独完成系统实施过程的制订;具有构思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形式及编写项目分析报告的能力;具有现场工程管理能力,并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具有按照计划进行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能力;能协助进行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能够进行设备的试运行。

4.具有系统运行和维护的能力

在完成机组设计、安装之后,本专业卓越工程师还应具有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能力,具体表现为:能够阅读机组运行规程;能够掌握各类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的构造并进行运行、维护;能够完成机组启动、停止过程的全部操作;能够进行整个单元机组的运行、维护;具有对单个设备故障、单元机组的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教学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科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培养学习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但这些相比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还相距甚远。欲较好地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必须找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加以完善和改正。目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四个方面。

1.实践教学管理问题

针对实践教学环节,有些院校的管理较为松散,没有一整套关于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和相应评价标准,或仅有管理制度而没有具体监督实施。实践教学的管理很多时候全凭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例如毕业实习,学校允许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到就业单位实习或回到家乡实习等。针对这种做法,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因为有些用人单位想让与其签约的学生早点接触实际、以便毕业后能尽快进入角色。但此种做法若不加以必要的监督和管理,实习质量完全依赖学生的自觉,管理制度缺乏约束,则很容易发生各种问题,影响实习效果,使得实践教学质量较难保证。目前,能源动力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较多,主要有认识实习、专业设备检修实习、运行实习、毕业实习及各类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可谓种类繁多、时间跨度较长。这些环节若没有好好利用,教学质量存在问题,将浪费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也很难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

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问题

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在实验、实习、设计、社会实践等环节创造工程实践环境,是工程实践教学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实践基地应以校外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企业为主。目前,长沙理工大学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协议,这些实习基地的开拓主要靠校友关系来实现。每年,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各相关专业均在这些企业完成各类实习教学。即便如此,仍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企业在安排学生实习方面缺乏积极性,没有相关的制度约束和政策支持,甚至借故推脱,不愿意学生去实习,即使能够到达现场,也很难保证实习质量;二是实习基地的建设经费问题。一直以来,实习基地的建设都是学校单方面靠财政拨款,而这些拨款仅是象征意义的,并不能真正解决多少实际问题。若能有相关政策或制度鼓励企业投资来共同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实践基地的建设问题。因此,寻找一种校企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将能提高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也是今后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的关键。

3.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能源动力工程专业是工程实践能力要求较强的专业,该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环节中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更甚。实践教学也是该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中需要重点改革的内容。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科学研究工作同步发展,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能够既熟悉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科研经历。[3]然而,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但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越来越缺少。大部分教师属于“双门型”(校门到校门)教师,[4]这些教师大多数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其知识结构属于学术型,缺乏实践能力,不具备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所要求的知识体系和工程实践能力。另外,高校的师资队伍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教师数量不足,生师比大幅提高,教师负担较重;学缘结构不平衡;年龄结构出现断层等。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与能力,对工程教育思想缺乏系统研究与足够重视等,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存在差距,[5]不能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的需要。

4.实践教学的考核问题

目前,长沙理工大学虽然有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但缺乏相应的管理手段和督促措施,导致这些办法并没有真正地落实和执行。一方面,实践教学的考核多数情况仅凭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印象,且对实践环节的考核极少有不及格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制度和指导老师的松懈,导致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再加上没有必要的监督和管理,没有压力,将致使一部分学生根本不把实践教学当成一回事,何谈实践效果?

三、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按照现代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建立具有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现代能源与动力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针对现有实践教学环节,主要进行如下改革:

一是强化实践教学管理,完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制订一整套实践教学的管理、监督制度,并由专人负责执行,可聘请已退休教授来进行监督。具体执行过程如下:

(1)在实践教学执行之前,首先由专业带头人或系主任进行全员动员,动员对象包括实践教学指导老师和学生,重申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使指导老师和学生对制度有清楚的认识。除了了解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以外,在动员时还应使学生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和具体实践任务,并做好实践之前的准备工作,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实践教学。

(2)在实践环节的教学阶段,应加强管理,严格遵守学习及现场劳动纪律,并执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此期间,也可适当组织一些督导专家到现场督促。

(3)在实践教学临近结束时,应对学生进行考核,看是否达到了实践教学的预期目的。实践教学的最终考核成绩应由平时成绩、实习期间表现(如积极性、主动性等)、实习报告及最后考核结果所组成,其中平时表现及最后考核应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评价,并占较大比重。

(4)实践环节结束后,应对实践教学执行情况及效果进行总结,以便下次执行时弥补不足。

二是突破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两平台、三层次”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实现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在纵向,实践内容由传统的热力发电延伸到并网及电力系统运行;在横向,实践内容由传统的热力发电拓展到水力发电、核动力发电以及风能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和建筑节能等领域;实践内容体系由传统的单一性、验证性向综合设计性、工程实践性及研究创新性方向转变,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以能源动力工程概念及基本要求设置适用于能源动力工程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实践平台”,按能源动力工程各专业或专业方向的特殊要求构建“专业特色实践平台”,这样使学生既获得具有普遍适用性、基础性的实践锻炼,又获得符合学生个性兴趣、具有明显专业与行业特色的实践锻炼。“综合设计、工程实践与研究创新”的实践层次体系迎合了不同学生群体实践能力结构及个性目标的发展要求,将基本要求与个性发展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三是创建“三开放、四结合”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实验中心拟采用在“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和实验场所”三方面对学生全开放以及“规定实验+自选实验,真实实验+虚拟实验,校内实验+校外实践,课内实验+课外研究”四结合的教学新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实验到课率,实验时间与精力的有效投入,同时还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实验项目和形式灵活多样的实验方式,可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参加实验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有效提高学生的大能源动力工程意识、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四是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产学研合作是构建现代工程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工程教育质量的重大措施。通过产学研合作,高校教师可更多地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更多地接触生产实际,丰富实践经验,增强实际工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及时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中,适当充实实践教学内容,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高校应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真正给企业带来实惠,使其具有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来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将能更好地为高校和师生服务,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实践场所,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

五是努力建设一支能胜任创新实践教学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进一步从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职称及学缘结构等方面优化实践教学队伍,建设一支以高水平学者为带头人、由具有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背景骨干教师组成的专职为主、专兼职相结合的优秀实践教学团队;加强专业教师与能源动力工程行业专家与技术人员的学术交流,定期选派部分青年教师到大型能源动力工程企业及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进行工程实践锻炼与访问进修学习,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交流,聘请高科技能源与动力工程企业的专家与技术人员参加实践教学指导工作,提高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

六是建设丰富的网络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现代教育及信息网络技术构建丰富的网络实践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实践教学资源(课程及实践教学课件、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最新技术进展等),构建网上互动交流咨询平台、网上实验预约系统等,为学生搭建便捷高效的网上实践教学平台。

四、结语

实践教学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国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教改项目,其中主要是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以此次“卓越工程师培养”为契机,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本文首先提出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中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接着分析了目前已有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重点提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主要从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考核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网络教学等方面具体实施。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期望能使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能够达到本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欢迎。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30-36.

[2]王涛,王爱国,刘美.工程教育理念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1,21(5):29-32.

[3]樊立萍.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7):3-4.

第3篇:新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范文

专业建设概况

专业定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围绕浙江大学“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俱佳,具有国际视野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和未来行业领导者”为宗旨,以新能源的开发、储运、利用为特征,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和行业发展需要,积极培养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能源科学、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掌握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专业知识,能从事清洁能源生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工程设计、优化运行与生产管理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人才。

课程设置。专业课程设置按照浙江大学“通识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其中专业课程包含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实验实践课。专业基础课的安排上,设置了如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等基础课程,使学生具有热学、力学、机械、能源科学和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了包括生物质能源、太阳能、风能、氢气大规模制取的原理和方法、新型液体燃料能源等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新能源领域相关科学原理、工艺以及新技术研究发展趋势方面的知识。在专业实验实践课程上,安排了新能源实验、认识实习、风电风机课程设计、生物质发电系统课程设计等,使学生掌握新能源的有关实验,掌握现场运行,工程设计和生产管理等知识,为今后从事新能源开发利用工作打下基础。

专业建设特色

依托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平台,浙江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体现出鲜明的科研与教学相长的教学特色。

强大的学科平台。能源系拥有国内一流的学科与科研优势,具备国际竞争的实力。现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设博士点8个、硕士点8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连续5年科研经费超过亿元。依托强大的学科与科研优势,以及不断在学科交叉领域取得的创新型研究进展,为学生直接参与项目研究、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创造了条件;同时为优秀大学生继续深造提供了宽广的平台。能源系在新能源领域已有大量的研究积累,开展了大量新能源的研究方向,如太阳能热利用发电技术,生物燃料电池,微藻制油等,并已承担了新能源方向的973项目2项,863项目多项。

一流的师资力量。能源系拥有一批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中青年人才,其中院士1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浙江省特级专家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7人,教育部跨世纪和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全系教师队伍具有博士学位比率达93.1%,已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优化、年龄结构合理、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学团队。在新能源专业方向上,已形成了由院士牵头,5位长江学者和一大批教授为核心的新能源研究队伍。

先进的教学模式。专业建设以拓宽专业基础、专业知识面为宗旨,制订与国家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本科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科研成果通过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毕业论文(设计)等途径,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科研互动,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平台。能源系积极开展本科教学改革,“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创建能源与环境复合型人才培养新体系”获2009年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工程热力学》、《热工实验》课程获部级精品课程称号;“部级能源与动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通过专家验收。

开放的实践体系。经过多年的建设,能源系建立和发展了与学科前沿及行业发展紧密结合的能源与动力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依托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国家重点一级学科、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能源与动力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通过实验课程精品化、建设学生创新实验室和节能减排实践基地、开展以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为代表的各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建创新实践教学基地等形式,构建了多层次训练、多学科交叉、全方位辐射的立体创新实践平台。

专业建设成效

学科资源与科学研究成果及时、有效地引入本科教学建设中,为本科教育提供了大量优质资源,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本科生对该专业的认同度高,目前该专业已经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热门专业之一,学生主修专业确认平均绩点在4以上,在工科专业中排名第三。

核心课程精品化建设。专业依托教师在新能源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将科研方法、体验与成果引入课程,推进核心课程精品化建设。2013级培养方案修订中,确定《太阳能》、《生物质能源》2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并增设了《非常规天然气和合成气开发与发电技术》、《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新型液体燃料能源》等课程,优化了课程结构,体现了专业特色。

专业教材高质量建设。近年来,教师总结多年科研和教学经验,出版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能源工程管理》等2部“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出版了《热学基础》、《核电与核能》、《热能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燃烧理论与污染控制》、《多孔介质燃烧理论与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技术》、《生物质液化原理及技术应用》等专业课程指导教材。

实验教学创新性建设。教师结合新能源领域的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和科研项目实验台开展新开实验课程项目的建设与研究,开设了“硫碘热化学循环制氢”、“流动和雾化的激光测量”、“生物能源实验”等实验项目,同时充分利用学科实验室的设备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验环境。

实习基地全面性建设。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锅炉厂、浙能集团等9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根据行业面向与专业培养目标,对校企合作的课程进行了合理的规划,注重实习企业的交叉互补。如东方锅炉、上海锅炉厂等企业提供热能转化设备的实践实习;深圳东方锅炉控制有限公司提供热能设备控制方面的实习;蓝天环保等提供燃烧污染控制方面的实习;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提供测试方面的实习;广州瑞明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电厂整体的实习。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首批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能源工程学系打破教学、科研、学科实验室界限,学生通过自主立项或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自定实验方案、自主完成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节能减排竞赛等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目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已获得SRTP立项31项,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3项,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获校级大学生节能减排学科竞赛奖项15项,获部级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三等奖1项。

未来专业建设的方向

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体系。顺应国内外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学科研究特色,进一步梳理现有课程设置,完善“重基础、强实践”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凸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特色,形成以力学、热学为专业基础教学内容,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储运、利用技术为专业核心教学内容,课内外实验实践环节相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第4篇:新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范文

关键词:车辆工程 新能源汽车 实验教学 改革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由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技术)、自动化(车辆电子电气)两个本科专业方向整合发展而来,于2008年获批并开始招生。在车辆工程专业由传统机械学科领域逐步向机、电、液、控制、信息以及传感技术等多学科领域延伸的技术背景下,为响应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方针,我校决定以新能源汽车作为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内涵以彰显专业特色[1],更好地贯彻学校“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理念。

以新能源汽车为专业内涵相比于以传统内燃机汽车为专业内涵的车辆工程专业,有以下特点:

(1)在继承传统汽车技术衣钵的基础上赋予了丰富的电子控制技术;

(2)关键零部件技术(电池―电机―电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3)整车集成技术(混合动力―纯电驱动―下一代纯电驱动)不断发展;

(4)公共平台技术(技术标准法规―基础设施―测试评价技术)还在研究与完善[2]。

上述特点决定了以新能源汽车作为专业内涵的车辆工程专业对新技术、机电结合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要求很高,亟待进一步改革与探索,使之既继承传统汽车技术、现代汽车电控技术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又具备新能源汽车的特色专业内涵。

1 理论教学的优化

因我校新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涉及汽车技术和车辆电子电气两个专业方向培养方案的整合,应强调机电并重、电车结合,不能仅通过增、减电类或机类课程,简单地沿用原专业方向培养方案来实现[3]。近3年来通过调整、优化,我校在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理论课程设置上:基础课适应了现代汽车技术机电融合的特点,构建了机电并重的基础知识体系;专业课中抽取汽车与车电教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主干课程,构建了电车结合的专业知识体系;增设新能源汽车类专业课程,构建专业特色;专业选修课强调车与电应用的延伸以加强专业知识拓展。专业理论课程设置见表1。

表1 车辆工程专业理论课程设置

2 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1 实验教学的问题分析[3-6]

理论教学的优化为我校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与之配套的实验教学受较多因素制约,开展起来相对困难,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受传统重理论轻实验教学思想的影响,实验教学过多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项目与学时数有限,内容覆盖面不足。

(2)实验设备台套数较少,实验分组人数较多,实验类型单一,教学方法死板,实验效果差。

(3)反映新能源汽车、汽车新技术类实验设备急缺,新项目、新内容的实验急需补充完善。

(4)新实验项目及内容对实验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应用技术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5)实验室设备管理、教学管理滞后,不适应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资源共享。

2.2 实验教学的改革

为满足汽车行业对掌握现代机电融合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解决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我校从实验教学内容和实施保障两个主要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

2.2.1 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施

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实验项目设置、内容完善和教学方法上。车辆工程专业基础课沿袭机电类专业教学的成熟经验,其实验教学暂不做改动;而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特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实验教学均做了较大改革。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特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实验项目设置既体现了新能源汽车的特色专业内涵,同时又继承了传统汽车技术,并结合了现代汽车电控技术的主要内容(见表2)。其核心思想是突出实验教学内容层次:合并减少相关性较大、要求不高的验证性实验项目,大力提高综合性实验项目比例,适当开设设计性、研究性实验项目,兼顾不同教学要求与学生兴趣以必选与任选项目进行调节,同时在教学中引入多种教学方法。

具体改革内容如下:

(1)传统汽车技术类课程实验项目通过整合数量有所减少,在实验内容进一步完善的同时提高要求。如汽车构造课程只安排汽车发动机、底盘两项实验,但实验内容在传统拆装之外,增加了新类型发动机、变速箱实物结构讲解;实验过程中加强提问手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内燃机原理课程中发动机负荷特性、速度特性实验采用合作学习法将全班学生分组,实验时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实验,结束时通过小组交流汇报,加强学生对实验过程及数据分析的独立思考能力。汽车理论课程中汽车悬架性能实验设置为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利用悬架试验台测试并获得汽车悬架性能参数后,再分组设计采用拟脉冲法测试汽车悬架性能,最后进行测试方法、数据总结,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7-9]。

(2)现代汽车电控技术类课程实验项目,教学内容扩充,实验模式分层次调整。如:汽车电子电气课程实验项目较多,对汽车ABS系统、自动变速箱系统、空调系统、自动巡航系统等验证性实验,结合学生兴趣选做;而对汽车电路、传感器检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控系统故障诊断等重要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必做,要求达到对系统结构、原理的掌握。车辆测试技术课程实验重点培养学生对仪器设备的操作、测试的方法、数据的分析等一整套工程实验流程的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实验则锻炼学生按照国标对汽车进行性能测试与合格性判断的能力[10]。

(3)新能源汽车特色专业课程实验项目全部为新增实验,紧跟专业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导论课程实验以新购置的丰田普瑞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为对象,在熟悉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结构的基础上,分析混合动力汽车不同工况下的工作过程,分析其能量流向与消耗情况,鼓励学生多思考,实验报告除要求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要求他们写出不同的收获与体会。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强调多学科领域知识的融合,它们从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出发,利用嵌入式开发系统掌握电机驱动控制设计技术;研究汽车混合动力系统再生制动系统制造理论进行计算和评价;检测燃料电池的特性,掌握其基本控制方法。为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探索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实验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师下达实验项目任务,学生项目小组利用课外收集资料、制订计划,课内实施实验。教师在实验中提供技术支持,实验完成时由教师和学生一起评价、验收各小组的实验测试方案、实验结论[11,12]。

(4)专业选修课课程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实施同上,强调在现代汽车技术机电融合的背景下,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2.2 教学实施保障的改革与实施

为了更好地为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实施提供保障,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多次组织教师与专家学习、研讨,从思想上重新认识理论与实践两手抓的重要性,结合以新能源汽车作为专业内涵的车辆工程专业特点,从实验设备、师资、管理与成绩评价几方面予以改革。

(1)结合汽车新技术的发展,补充购置新设备,如:汽车CAN总线实验台、DSG双离合变速器实验台等。设立专门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实验室,通过外购、合作研发等方式配置:电力电子控制实验系统、飞思卡尔嵌入式开发系统、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实验台、燃料电池系统实验台、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实验台、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等一批反映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的新型实验设备。

(2)一方面,通过科研与工程实践培训提升实验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另一方面,制定新引进博士在实验室工作1~2年的政策,以充实实验教学力量。这样还打破高校传统的理论教师与实验教师之间的藩篱,鼓励理论教师更多地参与指导实验,实验教师也适当地参与部分现场课讲授,让二者取长补短,共同实施教学。

(3)对于反映多学科领域知识融合的实验内容、项目进行优化,尝试打破课程、学时、实验室建制及管理上的限制,采用多种灵活的形式开展。对于要求较高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安排,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准备实验,课内在不同实验室分次、分组开展实验,遇到问题与教师一起讨论解决方案,对实验数据独立思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实验成绩评定不仅按考勤、书面报告打分,还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工作态度、操作能力、方法创新与结果的收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促其改进。

3 结束语

通过对以新能源汽车作为专业内涵的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我校车辆工程2008,2009和2010级学生普遍反映对专业课程相关理论与实验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主动性提高,与教师在专业知识上的交流互动增加,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明显改善。在此基础上,我系学生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在近两年各级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及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均得以体现。为更好地适应未来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彰显我校车辆工程专业特色,我们还将在专业实验教学上进一步深入探索,构建教与学、师与生、知与行的良性循环体系。

参考文献

[1]张雨.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9):46-48.

[2]陈柳钦.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盘点[J].汽车工业研究,2012(3):14-21.

[3]屈敏,丁左武.应用型本科车辆电子专业方向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7):105-107.

[4]郝洪涛,郭学东.应用性本科汽车电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农业装备技术,2008,34(3):55-56.

[5]余曼丽.高校实验室的教学和管理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6(2):137-144.

[6]邹爱英,刘华,杨青霞.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26):34-35.

[7]任成龙.《内燃机原理》课程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26):140-150.

[8]杨雪梅.《汽车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及实践环节的研究[J].2011(26): 76-77.

[9]张云明,徐忠朝.应用开发型人才培养与汽车技术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21(3);96-99.

[10]屈敏.《汽车电子电气》课程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1(28):1.

第5篇:新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范文

[关键词]能源与动力工程;教学模式;工程热力学;传热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052-03

伴随着人类社会对可持续发展日益加强的关注,能源与环境的矛盾成为每个国家的核心关注点,其迫切要求中国的能源动力工程高等教育建立与国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程教育体系与结构,提高能源动力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

中国能源动力类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满足动力、发电应用等国民生计的迫切需求,而成立了锅炉、汽轮机、内燃机等专业,后续随国家需求而成立了制冷、核电等专业。国内高校设立工程热物理专业的高峰期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其后专业发展迅速。2012年,教育部颁布实施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第四版)》,能源动力类二级学科门类下列的专业仅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使得本专业本科成为一个“大能源”范畴内的专业。这种专业上的调整体现了一种需求的调整,在面向全球化的能源发展与挑战时,具备更加广阔视野、全面知识体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求。邱洁对这种调整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影响进行了简要论述,并总结了相关挑战与机遇。

一、专业现状概述

(一)专业内涵的拓展

原有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关注热能与动力的转化及效率问题,核心关注热量这种能源形式。随着可再生能源及新的能源利用形式的迅猛发展,专业内涵愈发深厚。各种能源形式彼此的转换及过程中伴生的能质交换规律等都成为本专业覆盖范围,这对于原有的学科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故专业内涵的拓展迫切要求学科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培养计划方面进行适当更新。

(二)培养目标的调整

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能源与环境等主题的发展,对相关新兴领域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社会作为人才的接收市场,对急需人才的类型释放了大量信号。然而,作为人才输送主力的高校,往往并没有及时对培养方案做出适当调整,课程更新方面也相对较慢。事实上,在课程数和学时有限的条件下,在各高校学科内特色研究方向和优势方向沿袭下,相关调整的余地很小。

(三)差异化需求的影响

传统教学模式在面对日渐差异化的学生需求时,不能“丰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事实上,随着高等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个性化教育的呼声渐起。重视人才发展的差异性,探索个性化教育理论与实践,在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文件中有所体现。具体到能源与动力工程这个“大能源”专业,有些学生倾向于传统专业好就业,有些学生倾向于新型产业想创业,有些学生格外看重前沿科研想出国、考研,这一方面来源于个人认识和喜好,另一方面也来源于自身经济等不同方面的压力。这种差异化的需求在现阶段传统培养模式下,很难被满足。这不仅是课程设置方面存在局限,在课堂教学、实验和实践等方面也同样存在很多局限。

二、本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

(一) 本科生对本专业背景了解不深

其表现为学生不知道专业与国计民生有何关系,故无法在其中定位自己。没有定位,便没有思想原点,不知从何出发开展职业规划、人生规划,故往往感到茫然,无所适从。

(二) 本科生对个人发展路径了解不深

其表现为学生不知道本科所学有什么具体应用,个体的学习如何与群体、行业、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相关联,想认真发力却不知道如何操作、朝哪里发力,缺乏方法的引导。在被动学习模式下积累的经验,在本科主动学习的情境下不能很好适应,往往造成心理困境。

(三) 本科生对国内外科技发展态势了解不深

其表现为学生无法将自己对未知的探索与国内外快速发展的科技态势相关联。在面对能源与动力工程这种涵盖学科多、支撑面广、国内外发展快速的专业时,一方面渴望求知,另一方面又被繁杂的关系牵扯,造成精力分散,无法突破。

(四) 本科生参与竞争的意愿不大、程度不深

尽管目前在能源领域,国内外针对本科生的科研竞赛纷纷设立及开展,但仍无法发动所有学生参与,造成部分积极的学生参与多个项目,而大多数学生只局限于自己生活的小圈子,缺乏参与竞争的意愿和动力。

三、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

(一)“熔炼互激”教学模式

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天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反复实践与研讨总结,以激发学生学习与创新热情为出发点,提出了“熔炼互激”这一新的教育模式。

第6篇:新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范文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发展定位 一流专业建设

0 引言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我国于2012年在原有的风能与动力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合并统一改名而成。2008年12月教育部批准长沙理工大学增设“风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长沙理工大学也因此成为继华北电力大学之后,第二批开设该专业的三所高校之一,2009年开始招收“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2013年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本科生。目前,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正处在创立摸索向定位发展转变阶段。2016年我国启动高校“双一流”建设战略,中国高校改革实质是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开展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定位与一流专业建设的探索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1 “能源革命”给新能源产业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提出推动能源四大革命,并在《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大幅增加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科学安排调峰、调频、储能配套能力,切实解决弃风、弃水、弃光问题。这些发展部署都属于新能源的范畴,必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2016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将高效太阳能利用技术、大型风电技术、先进储能技术等新能源领域创新列入重点任务,开展大型风光热互补电站示范,掌握高参数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开展大型高空风电机组关键技术研究,研发 100米级及以上风电叶片,实现 200~300 米高空风力发电推广应用;研究太阳能光热高效利用高温储热技术、分布式能源系统大容量储热(冷)技术,积极探索研究高储能密度低保温成本储能技术、新概念储能技术以及全新混合储能技术。新能源产业技术的创新离开专业技术研发人才,给新能源专业人才带来就业的利好,同时,对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此,能源四大革命新形势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办学模式也需适应新情况,进行教学“革命”。

2 供o侧结构性改革对新能源专业发展提出新要求

在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给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大学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环,主要为社会培养和提供专业人才。但从高等教育“供给侧”现状来看,人才供给结构并不令人满意。高校专业同质化非常严重,部分专业市场需求趋近饱和,而新的专业结构调整未能及时跟进,导致某些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在作为供给侧的高校却无法供给。高等教育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就是看高校自身能否提供高质量的刚需人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主要存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科研体系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人才培养和与社会需求不一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等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新能源而已,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新能源内部产业的结构调整,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以及配套储能之间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是新能源人才的培养,根据国家或行业的需求增强人才有效供给、提高人才供给质量。对高校新能源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如何精准定位,培养什么类型人才、如何提高人才供给质量。因此作为新能源人才供给方,高校新能源专业面临解决人才“供需错位”矛盾和增加人才的有效供给的挑战,相应的教师队伍及研究方向也需根据人才需求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响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新能源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3 “双一流”建设战略对新能源专业建设提出新目标

2017年我国全面启动高校“双一流”建设,建设一流学科是众多高校发展的重点。学科的发展以专业为基础,专业以学科为依托,建设学科为专业建设提供发展的最新成果、可用于教学的新知识、师资培训、研究基地;而专业主要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和发展的基础,更主要的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在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专业口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与使用、教材、实验设计与开设、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是学科建设微观实施。因此,“一流学科”的建设离不开具体专业的建设。之前,国家评价专业建设水平以国家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的方式评价,在“双一流”建设战略下,新能源专业建设应以建设“一流专业”为新的目标。

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新能源专业存在以下几个特点:新专业,教育部2010年设置的专业;新技术,新能源专业涉及技术领域多数属于新技术;新教师,专业教师以年轻博士为主;新行业,新能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诸多突出问题:缺乏专业历史沉淀、缺乏系统性专业资源、缺乏传统的社会影响力。专业建设存在以下不足:(1)专业定位和培养方向模糊;(2)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知识结构不成体系、不能相互支撑。(3)缺乏合理的实践和实训体系。

这些不足将影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定位与建设,我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面临同样的问题与不足,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开展建设一流专业的研究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5 我校新能源专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建议一,专业定位:(1)分析能源革命下新能源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新特征;(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新能源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定位的影响;(3)我校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等相关学科实力调查分析;(4)结合我校办学特色、能源类专业办学优势,研究我校新能源专业开设太阳能方向的优势和特点。

建议二,“一流专业”建设:(1)师资专业方向缺口分析与一流师资打造;(2)科研学术成果反哺新能源专业教学的途径分析;(3)专业实验设备增设与专业实验开设研究;(4)基于“一流专业”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管理体系研究。

建议三,教学课程体系:(1)高质量新能源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素养的研究;(2)一流新能源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核心课程教学大纲的研究;(3)一流新能源专业专业方向课程设置的研究;(4)一流新能源专业实验和实践教学系统的研究。

建议四,专业实践教学环节:(1)新能源专业实验课程的更新;(2)核心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调整;(3)仿真、认识、生产、毕业等实习基地的建设;(4)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项目申报及建设。

6 结语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借助能源革命有利时机,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论证,确定适应新能源产业新特征、切实提高人才供给质量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定位,探索我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一流专业”可行方案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朝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专业建设思考.长沙理工大学报,2016-04-18.

[2] 田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贡献高校力量.湖南日报,2016-03-13.

[3] 熊超,袁洪春,朱锡芳,潘雪涛.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时代教育,2013(19):37.

第7篇:新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范文

关键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远程监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7-0004-02

近年来,能源科技日新月异,风电等新能源快速发展,新能源领域的人才培养日益受到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1]。2011年教育部批准设置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专业(080503T),全国许多高校纷纷增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2年原有的风能与动力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合并统一调整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如何办好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的新专业是一项全新而艰巨的课题。作为传统能源特色高校的风电等新能源学科和专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由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调整转变过来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面临诸多现实和复杂的研究课题[2],正在进行中的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应该予以及时解决。本文将结合校企共建远程监控中心建设项目的实践,探索一种新型的实际教学模式。

一、新能源专业校外实习面临的挑战

新能源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是一项十分紧迫的F实任务。新能源专业直接面对新能源产业的生产一线,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实践教学必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需要有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实践基地[3]。学校办学应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加强校企双向调研,优化新能源专业设置及相关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学计划,共同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实践型人才。在长沙理工大学的新能源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有两次校外集中实习和两次校内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探索有效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风电专业校外实习面临较大的实际困难。长沙理工大学开设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面向风力发电生产一线,实习单位主要为建成运行的风电场,而当前周边的风电场大都建在远离市区的山顶,风电专业学生实习路途遥远、费用高、费时长、交通不便、安全隐患重重,而且风电场一般不能为集体实习的师生提供住宿和饮食条件,生活极为不便,给校外实习的经费、实习时间、安全、住宿和生活带来很大困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习效果。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结合智能风场和互联

网+行动计划,学校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开创性地探索校企共建远程集中监控平台,探索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二、校企共建风电远程集中监控平台建设的

可行性分析

远程监控技术成熟。现代远程监控与诊断模式是随着通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而产生的[4],其特点是现场的采样设备将各种传感器获得的设备状态信息转变成数字信号后,通过网络传送给远程诊断工程师[5]。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远程实时监控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异地控制,也可实现多风场大范围的资源共享。采用无线通信技术为安装具有开通快捷、维护迁移方便、造价低等优点的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已经运行使用多年,技术成熟、性能稳定可靠[6]。

校企共建远程集控平台和校企双方经济效益显著。将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中心建在学校校区,企业可以节省房屋建设或租赁费用;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相关资源和校区内完善的生活设施,降低运行成本和员工的生活成本。另外,企业投资建设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及仿真中心,学校则可节省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中心的建设成本;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中心由企业对其进行运行维护,学校还可节省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中心的运行维护成本。

这种模式能充分发挥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示范效益、人才培养效益、科研效益、社会效益。学校在全国电力行业特别是中南地区电力行业有一定优势,为企业的相关业务向中南地区电力行业推广有一定较好的作用。人才培养效益主要是为学校能源类本科生提供认识实习、风电场运行与维护实习、风电机组远程监控实习基地;为研究生提供新能源技术领域的课题研究机会,特别是风电场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的机会。在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建设和运行中开展科研合作能使校企双方共同受益;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与仿真中心建成后,可以对湖南省新能源发电进行监控和故障诊断,对相关人员技术提供培训服务,还可作为示范中心向全国相关单位推广。

三、新能源校企共建共享新模式的构建

学生在校内能借助“远程监控”完成运行跟班实习,充分利用多风场、多机型和多种风资源状况的实时运行情况,全面提高实习效果。建立一套具有统一软、硬件架构平台的集中监控系统,满足新能源自身监控需求及企业对所辖风电场、光伏电站的集中监管、调度控制,为新能源领域相关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科研平台。

随着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以及电网公司对风电场、光伏电站调度规划的需求,企业在借鉴国内外风电集中监控系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具有统一软、硬件架构平台的集中监控系统,可以满足新能源自身监控需求,同时公司可对所辖风电场、光伏电站的集中监管、调度控制,实现湖南区域风场群、光伏电站群的远程监控和管理。企业还充分利用学校能源动力学科的优势,合作开展新能源发电领域科学技术研究,以及开展下属企业新进员工开展业务培训。

这种模式能很好地破解实践教学难题,全面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在整合学校特别是能源动力工程类学科现有技术机构、设施设备、人才队伍的基础上,建成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与仿真中心、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与仿真产学研基地,以及“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与仿真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实行统一的运行管理机制,从而大力提升学校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与仿真中心水平,推动学校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科学研究、学生实习、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保障学校新能源发电技术大学生校内实习基地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新能源远程监控中心建设的内容

根据项目建设目标,拟建的“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与仿真中心”建设内容主要分为“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平台、新能源发电实习实训平台、新能源发电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平台、学术交流与培训中心”等四个主要部分。

1.新能源发电远程监控平台。主要由企业负责建设。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该平台将纳入该公司下属十余个能源开发项目,总规划容量达1000MW以上。具体建设内容分为软件、硬件两大部分。软件部分包括大容量实时/历史数据库、报表系统等;硬件部分包括采集设备、存储设备、传输设备、互联互通设备等。

2.新能源发电实习实训平台。主要由学校负责建设。利用该平台可对在校学生开展各项实践教学活动(包括认识实习、运行实习、仿真实习、毕业实习、新能源综合实验、创新性实验、课外科技活动等),年均达1000人次以上。具体建设内容包括场地建设、相关设备及仪器仪表建设、师资队伍教室、文档资料建设等。

3.新能源发电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平台。校企合作共建科研和实验平台,对新能源发电的关键技术难题(如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先进控制技术、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风资源评估及风功率预测技术等)联合攻关,合作开发科学研究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场地建设、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测试及分析软件等。

4.学术交流与培训中心。主要由学校负责建设,可承接企业员工培训、相关教师的工程化锻炼及业内学术交流等,培训人工年均人次数达50人次以上,每年教师赴企业进行工程化锻炼3―5人次,每年不定期举行多场次以上学术交流活动。建设内容包括培训教室、会议中心等场地建设、培训计划制订、培训教材编写、工程案例准备等。

五、新能源专业多环节实践教学的效果

在中心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研究新能源实验课程、核心R悼纬痰目纬躺杓啤⒎抡媸迪啊⑷鲜妒迪啊⒃诵惺迪昂捅弦瞪杓频然方诘牡髡,实验室和实习条件的建设方案等。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新能源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的研究、省部共建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室功能的调整与改造、新能源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质量标准的研究、新能源新增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方案研究。利用笔者所在高校“电力生产与控制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优质资源,高标准建设新能源发电过程仿真实验室。

产学研结合不仅是新能源这样的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能使学校学科和教学受益,同时也应做足做实让企业获利,实现双赢,这样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本文不仅为高校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种新思路,也为企业的校企合作提供有用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俊峰,蔡丰波等.2014中国风电发展报告[R].2014.

[2]陈建林,陈荐.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

式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2).

[3]饶政华,廖胜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J].中国大学教学,2015,(3).

[4]Ahmed Mohamed A.,Song Minho,Pan Jae-Kyung,Kim

Young-Chon.Remote monitoring with hierarchical

network architectures for large-scale wind power

farms[J].Journ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2015,(3).

[5]赵飞.风电场远程集控中心的设计与应用[J].科技展

望,2015,(9).

[6]Park Joon-Young,Kim Beom-Joo,Lee Jae-Kyung.Dev-

elopment of unmanned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第8篇:新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范文

作为文理兼收的大类专业,经济学是当之无愧的NO.1——开设最普遍。经济学门类根据面向领域的不同而分别倾向于理论经济学、经济政策、货币与流通和对外贸易等,包括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审计学、保险、财政学……虽然同是以经济学类为专业名称进行招生,但不同的大学所包含的具体专业不同。这就是说,在具体分专业时,考生只能选择大类所包含的专业。因此,考生在选择时,一定要弄懂拟报院校该类到底包含了哪些专业。目前以经济学类招生的院校中,专业构成情况可分为以下五类——

其一包含了经济学类的大部分专业,如西安交通大学包含了金融学、金融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贸易经济等专业方向,山东大学包含了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等专业。

其二为经济学类中设置最多的几个专业的综合。有的是包含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如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中南民族大学;有的则只包含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如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其三是包含具体专业除大家所熟悉的经济学类专业外,还与学校特色联系在一起,开设了相关专业,如中国农业大学经济学类除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金融学专业外,还包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开设的经济学类,则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之外,还开设了能源经济学。

其四是同一院校有两个以上的以经济学类为名来招生的专业,但在经济学类后面还加有备注,标明不同专业的区别。如北京工商大学分为经济学类(经贸类)和经济学类(财贸类),前者包括经济学、贸易经济和国际经济与贸易3个专业,后者包括财政学、保险和统计学共3个专业。

其五是部分高校所开设的经济学类打破了只包含经济学类下相关专业的构成,还与其他学科所包含的近似专业联系在一起招生,如上海交通大学的会计学专业也属于经济学类的专业之一,天津商业大学则把信用管理包含其中。

主干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数理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等。

院校展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生首届以经济学类招生的学子即将毕业,接受社会的检验。其经济学类专业属于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下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学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国际运输与物流方向)、经济学专业(国际税务方向)、经济学专业(荣誉学士学位实验班)等五个专业或方向。入学时,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学生在大学二年级春季学期将根据自身专业学习规划、兴趣特长和学习成绩情况,在贸易、金融、经济类学科内自愿选择专业,确定主修专业(方向)。

武汉大学——经济学类采取“打通”和“分段”方式培养,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高级经济和管理人才。学生进校前两年,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打通专业界线,采用统一的经济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二年级末,在学生对专业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其兴趣、专长、人生规划和社会需要,分别进入四个专业(财政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学专业、保险学专业)继续专业课学习。

工商管理类

专业构成

从开设院校的数量来看,文理兼收的大类专业中,能与经济学类比肩的只有工商管理类。作为备受考生青睐的工商管理类,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公共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类、电子商务类和旅游管理类共同构成管理学类。九大类的差异从其命名可略知一二,工商管理类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

在工商管理类下,有的专业以市场活动为主,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等,有的专业则以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为主,如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等,还有些是针对特殊领域开设的,如特许经营管理、连锁经营管理、酒店管理等。于是,在高校以“工商管理类”招生的专业中,具体包含的专业有所不同。

第一类是与经济学类学科有所交叉。如同介绍经济学类专业时,有的高校将部分工商管理类专业纳入其中一样,也有一些高校则将属于经济学类下的专业纳入工商管理类招生、培养,如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类所包含专业除会计学与市场营销外,还包含了经济学类的金融学专业。

第二类则可称为工商管理类的。核心型”,将工商管理类下最常见的专业都纳入其中进行招生,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的工商管理类包含了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

第三类则是在管理学类下,打破九小类之间的界限,将属于其他类的专业纳入工商管理类中。如大连理工大学包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北京工商大学工商管理类包括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管理科学共6个专业。

还有一类则更为与众不同,以工商管理类招生,但实行的却是双学士的培养模式。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该校工商管理类又称为“管理-电子工程复合培养实验班”,在四年的修业年限中,接受管理学(或经济学)+工学专业的培养,毕业时可获得双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经济法等。

院校展台

电子科技大学——该大类整合经济管理和电子工程两大学科优势,突出管理与电子信息技术相融合。课程设置强调厚基础和国际化,培养过程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学生在修读通识类课程、电子信息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和经济管理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后,可以根据志向选择在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金融学和电子商务三个专业)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方向进行学习。

哈尔滨商业大学——该大类以实验班形式培养,包含专业众多,有工业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商品学、物流管理等。前期进行基础阶段学习,后期进入专业学习。

公共管理类

专业构成

同属于管理学类,但公共管理类把关注点集中于社会管理之中,是以政府、企业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的结构、工作程序、工作绩效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与工商管理类不同的是,公共管理类对经济领域涉足较少,而更倾向于解决公共事务——土地、公共关系、文化、劳动关系、公共安全等问题。

公共管理类下包含专业与工商管理类一样多,但最为人们所知的只有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两个专业,其他专业如劳动与社会保障、文化产业管理、劳动管理、食品经济管理等或是设置较少,或是仅在少数高校试点的专业。因此,公共管理类的构成大多以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为主,再适量增加一两个专业。

在设置公共管理类专业的高校中,北京化工大学、山东大学、西南大学仅包含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侨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外,又加入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等专业。与一般高校以招收文科生为主不同的是,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类招收理工科考生,包含专业有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卫生管理。

主干课程

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经济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社会学管理、会计学、社会学、应用统计学、公共关系学、公共人事制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文写作与秘书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中介组织管理、政策科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原理、组织行为学等。

院校展台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类各专业依托学校在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优势,以及充分发挥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作用,实行“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前两年不分专业,进入三年级时按照学生的志愿、社会需求状况以及学生学习成绩等因素,分为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习。

华侨大学——招收文史、理工类学生,学制4年。前两年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3个专业开设相同课程,第三年在自愿选择与学院考核的基础上分成3个不同专业。成绩达要求可修读法学专业双学位,理工类选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修读城市规划专业双学位。

中国语言文学类

专业构成中国语言文学类包含哪些专业?只要将其名称拆分一下,中国、语言、文学三大关键词就能解释得很清楚,即适用于中国,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语言和文学为研究对象。语言既包括官方语言——汉语,也有部分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则涵盖了诗歌、词赋、戏剧、小说等。

由于中国语言文学类所含专业较少,因此高校开设的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组成也比较简单,可分为“闭合式”和“开放式”两种。“闭合式”指的是所包含专业均为该门类下的专业,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包含汉语言和汉语言文学两个专业,华中师范大学包含汉语言和对外汉语专业,山东大学仅含汉语言文学一个专业,云南民族大学包含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河北大学包含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古典文献专业。“闭合式”专业组成的中国语言文学类在目前招生高校中占据多数地位。而“开放式”则是将中国语言文学类下的专业与其他文学类的专业以“中国语言文学类”名义招生,如中南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类则将属于新闻传播类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组成招生。(注:原对外汉语专业现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主干课程

文学理论、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含当代)、外国文学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经典导读、美学概论、马列文论、中国文学理论史、西方文艺理论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

院校展台

华中师范大学——作为六所部属师范院校之一的华中师范大学,在中国语言文学类的构成上较有特色:汉语言与对外汉语的结合。两个专业紧紧围绕语言,一个是内在的汉语、语言学、文学等方面,一个是把汉语传递给对中国语言、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

广西民族大学——学制四年,双学历[同时颁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壮语方向)、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培养具有系统的壮汉双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并能从事进一步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将具有双语写作、交流和研究能力及掌握办公自动化技能,并粗通一门东南亚国家语言。

能源动力类

专业构成

能源亦称能量资源或能源资源,是指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性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隶属于工科门类下的能源动力类就是以各种能源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由于一次性能源随着使用的减少,人们更注重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所以在能源动力有许多专业都围绕核能、风能、新能源设置。

能源动力类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开设最为普遍,其他专业如能源工程及自动化、风能与动力工程、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都为在少数高校试点的专业。所以在以能源动力类为名进行招生的大类,一般都是“热能与动力工程+其他专业”的形式组成。如大连理工大学包括热能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山东大学包括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基地班和热能与动力工程两个专业。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许多开设此大类的高校,都将与该专业相关较大的但属于土木类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注:现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纳入其中。如北京科技大学该大类包括热能与动力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中南大学包括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除以上两类以外,还有少数以能源动力类招生的高校在培养方面是打通本硕连读进行培养,如西安交通大学该大类学生在完成综合基础素质教育、掌握宽厚的理论基础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以在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热动力工程、汽车工程、热能动力与控制工程等专业方向选择,再进行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按学科大类平台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和实践课程学习深造。

主干课程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动力机械基础、内燃机原理、透平机械、热力发电厂等。

院校展台

北京科技大学——包括热能与动力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两个专业,按大类招收的学生入学后实行宽口径培养模式,一年半后学生将根据本人志愿和在校学习成绩进入不同的专业学习。

哈尔滨商业大学——以实验班(能源动力类)招生,前期以基础学习为主,第三或第四学期再选择具体的专业,可选择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包装工程、印刷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物流工程等专业。

电气信息类

专业构成

作为工科门类招生专业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电气信息类将传统的电工技术与计算机、电子、自动控制、系统工程及信息处理等新技术相结合,因此专业可以分为相关的几类。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力工程与管理是与传统的电工技术紧密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则与计算机更为投缘;电子科学与技术、真空电子技术等则与电子牵手……在以电气信息类为名称招生的大类专业中,各高校又包含了哪些专业呢?一起去探个究竟吧!

首先是相关专业的结合,如北京交通大学电气信息类包含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电气信息工程专业都与电工技术有关;防灾科技学院包含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专业、首都师范大学包含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工程则与计算机有关。

其次则是在传统电子与计算机或其他新技术的结合,如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电子信恩科学类包含了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川大学包含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自动化专业。

还有一类构成比较复杂,包含专业比较多,还有些把近年才新增设的专业也包容进去,如大连理工大学电气信息类包含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英语强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等8个专业;中南大学则包含信息安全、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和新增设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和物联网工程专业。

主干课程

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工程数学、电路、电子技术、现代电子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数据库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通信系统原理等。

院校展台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信息类所属电气工程学院其前身创建于1908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创办最早的电工学科;是全国电工二级学科设置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的电气工程学院之一。电气信息类实施本科生与研究生统筹制定教学计划。学生在掌握好宽厚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以在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选择专业方向,再进行能力培养为主的专业教育,按学科大类平台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和实践课程学习深造,学习成绩合格者可分阶段获得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

材料类

专业构成

用一句真实并且高度概括的话说,人类的世界始终是一个由材料组成的世界。从属性来分可分为无机物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物材料和不同类型材料所组成的复合材料。从用途来分可分为电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核材料、建筑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

材料类下的专业就是围绕研究各种不同材料的特征以及运用不同的材料设置的。金属材料工程覆盖了冶金、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粉末冶金、材料热处理、材料腐蚀与防护及表面等方面;无机非金属材料则是研究水泥、玻璃、陶瓷与建筑(墙体)材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则是针对纤维、橡胶、塑料、乳胶漆等材料。

以材料类大类招生的专业构成,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全部专业都由材料类下的专业构成,如石家庄铁道大学该类包含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都属于本类下的专业。

第二种是由材料类下的专业加工科门类下其他类的专业,如武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河北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的材料类,既有属于材料类下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之一,又有机械类下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第三种是材料类下的专业与理学门类下的专业的组合,如中南大学材料类由属于理学门类下的材料化学专业与材料类下的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组成,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类也包含了理学门类下的材料物理专业。(注:现材料化学、材料物理已归为材料类。)

主干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材料学、材料力学性能、材料表面改性技术、检测技术及质量评估、复合材料、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工艺学、计算机模拟技术与应用、材料制备技术、材料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等。

院校展台

第9篇:新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范文

以学科建设带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

学科和专业建设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学科建设中学科方向的凝练,是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进的基础。学科发展的水平越高,专业发展的后劲越大。中国工程院尹伟伦院士指出新能源是一个应时代需求、人类必需寻找的能源,其意义、价值和必行性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寻找煤和石油等简单能源来解决人类工业革命的方式终将被取代,过去我们在风能、水能的研究上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新能源是多元化的,作为一种产业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其他能源如生物质能源等也是值得去研究的。新能源作为一个朝阳产业,通过学科建设带动专业的发展,从而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学科建设培养大批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学科领军团队,促进一批教学名师和学术骨干的成长,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通过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有关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教学内容等。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代表了一个时代。世界上有关新能源的竞争也很激烈,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家应加大在这方面人才培养上的投入,给与宽泛的支持和经费的投入,教育部应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这个新专业的教学计划、培养目标给予高度关注。与会代表们高度赞同和积极响应尹伟伦院士提出的“建立新能源学科带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的建议,并将推动新能源学科的建立作为各所高校共同努力的目标。

明确专业内涵及定位 规范人才培养原则

究竟什么是新能源,其范畴如何界定?代表们结合人才培养针对专业发展的规范化问题进行了讨论。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李岩院长提出,自2010年教育部批准设立新能源专业至今,经过3年的发展目前已到了需要进行认真总结、梳理的阶段,各高校在自由发展、特色发展的同时需要对专业内涵及其定位加以规范,对于新能源专业的范畴各高校应取得共识。新能源究竟包含哪些能源,除目前发展迅速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外,是否还包含其他能源,如核能、海洋能、地热能等,从专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对新能源概念的认识、专业的范畴进行规范是非常必要且是必需的。

课程体系是否合理、课程内容是否先进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现阶段我国系统培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对于相应课程体系的构建正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各校课程设置差别较大,这种状况不利于该专业的发展。对此,李岩教授提出,虽然各种新能源所需要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存在较大不同,但应该设置几门各校均应开设的本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这种规范对于今后的学科发展与建设、本科生考研以及学生就业非常有利。深圳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孙宏元书记补充说到,要找到各高校间的交集,明确学生应具备哪些具体知识。

应该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构建明显有别于传统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浙江大学周昊教授补充谈到,目前新能源课程的开设表现出趋于泛论或引论趋势,课程内容很浅,且不少课程之间存在着重复,如何解决课程之间的重复问题也是需要加以考虑的。要抓好主干课程建设,形成从教材,到课件,到网上资源,到实验,到实习的一条龙建设,要有一定的深度。深圳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孙宏元书记提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对目前我国的各高校而言都是一个刚起步的专业,是在各高校各自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从专业的整体发展来看,在规范新能源专业范畴的基础上,需要明确学科专业的主要课程及课程设置的特色,与传统专业课程的区别所在。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何志霞教授认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内容丰富而又广泛的科学与工程,属交叉学科。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紧密相关,又强烈的依托于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机械、电气、化工、自控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由于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为空白,因此,如何以这些学科为依托,形成内容先进、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急需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对于如何强化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副教授杨世关指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工程与技术结合较为紧密的专业,各高校都安排了学生的实习,企业也为学生提供了实习的机会,然而目前学生的实习过程仅限于“看”、“观摩”,学生很难真正参与其中,实习很难达到应有的作用,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目的,如何与企业更好地结合,发挥实习的真正意义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另外,杨教授还介绍了德国在新能源人才培养上的一些经验做法,为今后如何切实培养新能源人才实践能力提供了参考。

推进精品教材的编写

新能源飞速发展,培养专业型人才是当务之急,同时急需与之匹配的教材。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副教授杨世关提出:不求大而全,应寻找一些共同点、切入点,各高校联合共同编写我国新能源学科的一些教材,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服务。针对目前已出版的新能源类图书水平、方向参差不齐,缺少系统的、精品的系列教材的现状,水利水电出版社电气编辑室主任李莉谈到目前新能源学科教材的编写工作存在着4个特点:一是对于教材的编写只是开设了该专业的少部分高校的个别行为,对于大多数院校来说还未涉及教材的编写工作;二是现有教材从内容上来说以高校教学为主,缺少为行业服务;三是已出版的新能源类图书,泛谈居多,高尖的精品图书少;第四就是缺少系统性、针对性和权威性。李莉主任还提出,新能源领域需要通过高校间、高校与相关单位间的密切合作、整合资源,集众权威专家打造一套综合型、教材型的丛书,在内容上应避免泛泛而谈,必须有所创新。涉及范围要广,从高校教材、人才培训、专家参考三个层面进行策划,满足不同需求。高校教材作为供学生学习的教材,人才培训部分可供该领域相关从业者的培训用书,而专家参考可供相关研究、设计、制造的人员阅读参考,要能够做到深浅不同难度的结合。如何以创新的思路推进教材建设的问题,参会代表们普遍认为目前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就是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难以推进,并建议在确定专业共性核心课程的基础上与出版社合作共同推进教材的编写,做精品教材。

建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资源网络共享平台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专业,建立一个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成果共享的平台,有利于开创高校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的新局面,实现各高校间的合作与共同发展,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储备,为行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华北电力大学杨世关副教授指出目前我国的新能源专业建设处在探索阶段,各校在该专业发展上还不成熟,同时又各具侧重点和特色,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教师授课可相互借鉴,学生可以接触到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学资源,视野得到开阔,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倡议成立“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联盟”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3年来,国内已经有34所院校开始了招生工作,2014年即将迎来第一届毕业生。但每一所学校都有自身的特色,彼此之间沟通协调较少,基本上按照自己的优势来办学,而不是从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整体出发来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体系。基于这种现状,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黄志高院长建议成立“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联盟”,该提议得到了与会高校的一致赞同。深圳大学孙宏元书记谈到,新能源专业的联盟或组织的建立,可为各高校间定期进行交流、互访、青年教师作为交流学者搭建平台,在建立联盟的同时还应考虑通过创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刊物,如期刊或电子杂志建立信息交流的平台,以便及时了解、分享各校在学科建设上的最新进展、成果与经验,推进新能源专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此外,代表们呼吁尽快成立“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积极与教育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探讨专业建设的各项内容,规范专业的发展。

大学的人才培养应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