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能与动力工程范文

新能与动力工程精选(九篇)

新能与动力工程

第1篇:新能与动力工程范文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锅炉;热电厂;科技创新

1 概述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这也说明热能与动力工程对我国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谓热能与动力工程指的是通过热能与动能之间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电能被发电厂以及锅炉所利用。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锅炉能源损耗的问题,同时也促进了热电厂的技术升级。随着对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深入研究,还发现该工程对控制环境污染、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体现出非常大的价值,保证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促进多个领域的稳定发展。所以说研究热能与动力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根据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基本内容,提出如何进行创新,希望能够对应用该工程的领域提供宝贵意见。

2 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基本内容

热能与动力工程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指热能与动力之间的合理转化。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依赖于多种不同的方式,实现热能动力或热能电能的合理转换,以促进能源的高效率利用,发挥其在提升经济效应水平方面的重要价值。结合实践经验来看,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在解决能源利用问题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当前实践中,热能与动力工程涉及多个学科,且各个学科相互关系非常复杂与系统,后期应用中还可以支持电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换,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从专业构成的角度来说,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研究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专业模块:第一是建立在热能转换与利用基础上的热能动力及其控制工程(包括新能源的开发、能源环境利用工程在内);第二是建立在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基础之上的热力发电机及汽车工程;第三是建立在电能转化为机械功基础上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第四是建立在机械功转化为电能基础上的火力火电与水利水电动力工程。

3 热能与动力工程对经济、环境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热能与动力工程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例如电力、建筑、工业、钢铁等领域,促进了这些领域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创新,风力发电技术能够实现动能转化为电能,为电力事业的发展需求提供足够的动力,为人们创造出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且也不会产生污染物。但是风力发电毕竟只是在特定的区域才能够实现,所以必须使用一种不受地域限制的发电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力中的应用不仅为其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不过新能源的产生和有效利用也是保证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面,相关人员应该根据社会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方向的不断变化,开发出更多的新型能源,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自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以来,人们开始关注环境保护方面。目前,电能产生主要依靠煤或者石油等能源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污染物,一旦排放到空气、水体中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过去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的,忽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破坏了生态环境,也给人们的生存带来威胁。所以必须找寻到一种节能环保的生产方式,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为科学环保的生产模式。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力生产中的应用,有效缓解了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同时综合利用各种清洁能源,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这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能够为大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实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可见,热能与动力工程对环境保护工作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应该引起相关人士的重视。

4 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创新应用

4.1 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及热电厂中的应用现状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热能与动力工程得到了迅速发展,并被应用到锅炉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锅炉主要是由外壳以及内部控制器组成,在燃烧的过程中,锅炉会产生比较多的热能,位于锅炉底部的控制器能够随时监控锅炉的具体情况,并保护锅炉的安全。锅炉在具体运行的过程中,会自动开启自我保护系统,并在实现热能转化为其他能的目的的同时做到自我保护,不过有些时候会出现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把锅炉烧坏了,给生产企业造成了损失。所以必须深入研究锅炉的运行原理,把热能与动力工程应用在锅炉上能够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进而提高锅炉运行的稳定性和精密度。

具体来说,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热电厂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能够改变机组的节流效果,通常情况下,一旦工作状态发生了改变就可能造成节流损失,但是在恒定温度下,通过节流调节,就能够减少损失。不过这种节流条件只适合容量比较小的机组。另一方面是通过喷管调节能够进一步提高汽轮机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平衡汽轮机的各种变化。

4.2 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与热电厂中的技术创新

为了进一步提高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和热电厂中的应用效果,作为相关研究人员应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在锅炉中的应用应该考虑如果做好燃烧过程中的转化工作。目前锅炉的作业方式已经实现了智能化,进一步提高了锅炉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由于锅炉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和温度控制有密切关系,所以可以通过预设值来实现合理检测锅炉性能。而且操作人员还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准确评估锅炉内部气体的流动情况,同时评估不同速度下所产生的效果,然后建立仿真锅炉风机叶片,并作为相关研究的参考数据。在热电厂中的技术创新主要是对汽轮机机组的效能进行研究,分析出最佳的运行效果。

5 结束语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但是有些能源毕竟是有限的,所以为了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不断研究可代替能源的应用技术。当前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发展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且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取得的应用效果令人们满意。但是我国研究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时间比较短,其具有非常大的开发研究价值,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功效,真正意义上的掌握其精髓,需要不断创新研究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和能源利用率,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同时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阳帆.试析火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改进方向[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0):164-164.

[2]崔瑶.时代背景下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改革与创新[J].科技与企业,2014(13):166-166.

[3]张德平.论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科技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

[4]刘兆明.刍议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中应用问题的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15(30).

第2篇:新能与动力工程范文

1.1热能动力工程的应用

在喷管环节中,可以通过的最大流量是根据各种调节阀不同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此,在满足负荷的情况下要对调节阀的数目变化情况进行掌握,同时要对汽轮机的调节以及变化进行平衡,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效率。在对各种数值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时候,单机运行和多机运行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单机运行中一定要保证机组的转速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也要讲负荷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能够更好的利用调节作用对负荷进行重组和分配。在进行节流调节的时候能够对工况情况进行改变,同时也会出现节流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是会出现一定的经济损失的,在温度变化不明显的情况下,负荷情况要高于出现的喷管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对机组的整体性进行提高,同时大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对负荷度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在机组负荷度在一定的范围内时,进行调压调节能够更好的实现经济性。但是,在负荷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调压调节就不会再具有经济性。在工作中,机械能在转化过程中会出现一部分的损失,这样就使得部分机械能不具备转化成为动能的条件,会导致机组出现剩余速度上的损失。

1.2锅炉中的应用

锅炉通常是由两部分构成,锅炉的底壳在固定锅炉中主要是燃烧部分,因此,在底壳中安装控制锅炉的控制器件能够更好的对锅炉进行保护,同时这个部分也是锅炉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对燃料燃烧情况进行控制的关键。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热能进行控制已经从原来的人工控制转变到现在的电脑全自动控制,这样能够更好的对锅炉进行智能控制,同时也能提高锅炉的运行精密度,保证锅炉燃烧的均衡性。锅炉的风机在运行过程中是可以将机械能转变成为其他能量,但是,风机在运行过程中是非常容易出现烧坏的情况,这样也会给一些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在情况比较严重时是有可能导致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出现很大的危害,因此,锅炉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提高其安全性。

2热能动力工程的发展创新

2.1在热电厂方面的发展

热电厂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对出现的重热现象进行合理的利用,通常重热指数会在一定的范围内合理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能量损失的情况,因此,重热数值并不是越大越好,同时,热电厂在生产过程中要对出现的重热情况进行合理的利用,先要将重热数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然后根据热电厂的热能动力工程运行情况来进行确定。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一次调频是一种被动的调频措施,是根据调节发动机的转速来进行进一步的调节,这种调频措施不能对外界数值的变化而进行精准的调节,只能进行一定的控制。而二次调频在把电网频率控制在一定数值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智能调节预先设定方程式,来对机组进行重组和分配,这种调频方式可以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控制,相对精确可靠。降低湿气损失。湿气的增多会给热电厂的运作带来一定的困扰,产生湿气后对热电厂中的运作潜在许多隐患,例如,湿蒸气随着温度的变化,会凝结成小水珠,而在汽流的运行过程中小水珠可能会对流速产生影响,造成了动能不必要的消耗损失。有时蒸汽温度过低也会加重湿气,为了降低湿气的损失,减少它对机组运行的影响,可以采用祛湿装置,但安装这种装置要定期检修和更换,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成本的支出,因此中间增加热循环过程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

2.2在锅炉方面的发展

锅炉燃烧控制技术。在锅炉燃烧控制中,如何调节能量转换才是关键,随着时代的发展,锅炉的类型也在发展着变化着,由从前的人力填充燃料到现在变成智能填充燃料,还可以对锅炉的燃烧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在燃烧系统中一般有两类,一类对锅炉温度的调节是通过控制空气与燃料的燃烧调节,是与锅炉本身的设定值进行比较的,这种方式虽然运算复杂但没有达到精确的目的,对于锅炉的设定值也要进行反复的确认才能保证技术的准确。另一类是通过各项数据的给定通过锅炉的燃烧曲线给定的数值,是通过控制空气和燃料的比例来计算的,这种计算相对准确,因为它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通过生产曲线来确定数值。由于生产曲线是经过长期工作确定的一个经验曲线,是根据多种数据的多次测量得到的结果,因此这种方式不但节约了对各种部件的运用,还可以快捷的对温度数据进行有效的控制,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仿真锅炉风机翼型叶片。锅炉内部的风机构造复杂,运行精密,在测量起来也比较困难,这就造成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项科学、完整的体系来完善锅炉叶轮的制造和运作发展。要想取得相对准确的数值,可以利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对机械内部的气体流动做一个评估,对不同方式的空气吹入对风机的流动分离进行模拟。然后根据电脑网络来对这些数值进行模拟设定,模拟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速度得到的矢量图来进行分析,在多组数据进行比较下,可以确定出锅炉风机翼型边界层分离和攻角的关系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第3篇:新能与动力工程范文

关键词:能源与动力工程;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153-02

一、引言

邵阳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始建于1977年,经过近40年的历史,是湖南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湖南省及教育部特色专业,2012年成为湖南省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3年成为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为推进“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综合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和服务面向等,我们在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做了一些研究与探索。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在广泛调研和研讨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企业参与的“做中学、学练合、校企联”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着力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完善以人文素养为基础、以专业能力为核心的“通识教育”、“专业学习”、“技能训练”、“工程应用”四轮驱动渐进式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模式,如图2所示。

三、教学方法改革

1.课程设置。设置了“科学+人文+艺术”的通识课程平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课程平台、“技术+特色+创新”的专业课程平台[1],如图3。

2.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根据课程教学要求,明确了课程的能力导向目标,进行了综合化和应用型的课程建设,采取了以下建设手段: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构筑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设置灵活适应社会和学生自主择业需要的专业课程模块;进一步推动精品资源共享和视频公开课程建设,巩固精品课程建设成效,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核心课程建设,形成一批国家、省、学校不同层次的核心课程,制定并实施教材编写规划和措施。加强特色教材尤其是加强校企联合编写实用性强、突出应用性的教材编写工作,并继续加大对教师编写教材的支持鼓励力度。规范教材选用制度,严格教材选用审核,精选一批适应中国能源与动力工程发展战略的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和国家或部省规划教材,积极引进国外优秀教材进行双语教学或作为教学参考资料,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

3.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进教学方式,依托信息技术、完善教学手段,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交互式教学。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支持和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式方法,《工程预决算》、《工业炉与保温技术》、《供热工程》和《专业英语》课程根据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采用了学生参与的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如表1所示,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挖掘了学生潜力,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积极推动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鼓励教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材建设成果,把科研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把科研方法渗透到教学方法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实践教学改革

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从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共享平台等方面进行建设。

1.强化实践环节。强化实践教学力度,除了有2周颇具特色的结构拆装实习外,在生产实习环节还增加了3周的综合技能实训。

2.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利用省部共建资金,使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创建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为学生提高实践及创新能力提供了平台。深化了与现有合作基地企业的合作,又新建了多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3.探索实践实验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为主线,按由浅入深、由基础到综合的认知规律,构建适应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对于不同层次学生能力培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2]。

4.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创新能力水平的提高,师资队伍是关键。实施“请进来和走出动”的互动协作模式,着力提升教学和管理队伍的教育理念、学术水平、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建设一支教学、科研和技术兼容并勇于创新的高素质教学团队[3]。从国内“985”、“211”高校或国家重点学科专业或国外知名大学引进硕士、博士研究生或成熟教师,充实教师队伍,不断改善实验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对现有的骨干青年教师有计划地进行脱产专业进修,包括以访问学者身份、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等方式。每年选派专任教师到合作企业和领域进行一线学习交流,接受工程实践训练。完善团队教师培养机制,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制定了新进青年教师培养考核办法,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五、研究取得的成果

1.形成富有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一套地方本科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培养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成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建立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专业建设方案和配套的专业建设参考规范、新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工程模式专业实验室。

2.建立科学新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建立一套高效、互赢、紧密的校企办学合作模式,建立“全程参与式”的新的联合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机制,使理论与实践、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实现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工程化。

3.培养一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急需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新的培养模式下,学生获得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提高了择业竞争力。

4.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三赢。整合利用双方优势资源,资源共享,成为一个开放式的创新实践基地,校企双方共同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三赢的局面。

六、结语

邵阳“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经过了多年的探索,在校企合作培养创新能力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得到了提升,近五年来,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积极参与“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大学生力学竞赛”等各项大学生学科竞赛、技能竞赛,共获省级以上奖项20余项,其中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

在实践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如因实施时间短,有许多成效或不足都还没有显现出来,同时由于经费限制在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上步子迈得不够大,等等。我们将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巩固现有的探索成果,进一步进行国际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实践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与实践,加强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生课外素质拓展综合训练,探索出一条基于校企合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杨建华,曾周亮,袁文华.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

第4篇:新能与动力工程范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步伐,教育部率先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教育重大改革举措[1-2]。该计划旨在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进一步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现代设计方法课程是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的专业课。课程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及其计算机技术在现代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对现代设计和生产实际关系有具体的认识。课程任务是使学生能够初步进行产品功能原理方案设计、有限元分析、可靠性设计及优化设计等内容,提高学生对机械设计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开设的现代设计方法课程内容主要有:创造性设计方法、可靠性设计、有限元分析方法、优化设计方法等。它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全局中,具有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开发创造能力和工程适应能力的作用。

1 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标准

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采用“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以面向“工业界”具有行业领军、国际认可的高端创新性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工程机械人才社会需求和学生事业发展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教育为路径,以工程素养为主线,培养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工程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数理、人文和机械设计与制造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研究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与国际接轨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3]。经过4年培养,毕业生需具备如下能力要求:

(1)掌握一般性和专门性的机械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备相关技能,能够利用现有技术、工具或新兴技术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

(2)具有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进行设备控制的基本设计、绘图、计算等应用分析能力;

(3)具有综合运用所学学科理论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的基本技能,以及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5)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较强的组织能力、跨文化交流、沟通的能力;

(6)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现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

2 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课程改革构想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现代设计方法课程建设的突出问题主要有:(1)课程学时少与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中部分课程内容重复问题;(2)当前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要求问题;(3)考核评价方式体现不了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需要问题。为适应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与知识结构,在教学体系、教学方式、考评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如下改革构想。

2.1 构建切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体系

为我校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班开设的现代设计方法课程,需满足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要求,满足国家工程建设对工程机械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体现创新性与工程实践性。

现有培养体系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3大部分:一是,现代机械设计方法,二是,有限元方法,三是,虚拟现实与设计技术。针对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有机地整合上述3门课程内容重复内容,从而解决上述3门课程现有的内容多、内容重复、课时少的问题。使得课程教学内容全面精炼,满足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上述现代设计方法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分类方法,更能让学生领会本课程的特点,符合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要求。

2.2 科研和科技活动反哺教学

为解决当前教学模式与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能力培养的矛盾,在“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大背景下,需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结合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优势与特色,将科技活动、科研成果有机地融入课堂教育与教学中。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全面教育和培养,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进而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需采取更加具有创造性、能够激发学生潜能和求知欲望的教学方式。

为此,课程教学拟新增任课教师、专家学者介绍科研项目的形式,将实践经验、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和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到本课程教学中。既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又保证了专业知识的实用性,使本专业学生与工程实践“零接触”,了解机械设计发展的最新前沿趋势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卓越工程师班级学生获得现代设计方法的理论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符合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

2.3 建立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培养与考评体系

为配合完成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提高、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在培养与考评体系中提出着力构建创新和实践教育体系,主要体有两个方面构想:一是,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出发,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以案例形式设置科技活动产品介绍环节,以教师讲授或专家进课程的形式阐述与本课程相关的科研项目,以此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设计创新的欲望;二是,从科技活动、课程大作业、实践活动等环节入手,将课程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实验教学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在保证课程内容完整的前提下,增加工程实践类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

创新能力与工程技术能力的评价遵循“谁参与,谁受益”原则,拟将学生参加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科技竞赛活动,以创新能力与工程能力分的形式参与到课程成绩中,提高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为确保创新能力、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与考评体系能够顺利开展,需通过改革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基础性教学资料,建立对课程实施过程、实施效果有效地评价制度。

第5篇:新能与动力工程范文

关键词:步进式;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0-0076-03

“创新驱动”是我们国家科技转型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给出了答案。同时,在“十三五”部署的创新七大任务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居于重要位置。按照教育部文件中对高校实践教学的总体要求,培养大学生的 “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不仅成为应用型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核心目标,同时更是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需要。

文献[1]中以“大工程教育”为指导思想,提出构建“递进式、不断线”的工科类大学生创新教学实践方案。文献[2]以工程试验示范中心为平台,提出了分层次、分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献[3]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构建了“分阶段、多层次、模块化、综合性、开放式、不断线”的教学体系与模式。文献[4]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参与工程实践及科学研究”。文献[5]提出让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以项目带动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较多文献在本科教学的实践创新体系建设中,基本涵盖了理论课程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各环节[6-9]。因此,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已细致入微到各个教学环节,找到适合自身条件的培养模式、体系与方式方法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之一。

一、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在21世纪初,国内众多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围绕“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方面,不仅加大了对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力度,而且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尝试。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初步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在多年的实践中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也进行了很多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现象与问题。

1.目前大多数学生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明显存在

“高分低能”现象,理论学习方面较好,但在社会实践、工程实践等方面的能力欠缺,缺乏创造力[10]。

2.唐山学院经过多年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比例,多数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明显,但工程创新意识和工程创新能力仍不足。

3.创新实验项目已成为各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

有效手段之一。但从近年的观察看,学生的积极性有所降低,投入的热情不如以往,缺乏兴趣。

4.唐山学院为新建地方性、教学型本科院校,没有研究生培养计划,教师们教学工作量大,从事工程实践的教师更少,经验缺乏且参与创新活动指导工作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然而,现代工程教育已明显体现出了“理论+实践+应用+创新”的特点,仅有理论、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是缺乏发展后劲的,与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的基调将不协调。因此,大学生工程实践基础上的创新能力培养需要提上高校人才培养的议事日程。

二、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新要求

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工程实践创新意识、工程实践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创新技能三部分。在工程创新方面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营造创新环境与氛围,高校各专业负责人应做好以下基础工作。

(一)适应时代需要,完善工程实践教育教学体系

创新源于实践,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理论+实践,以支撑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实践环节“穿针引线”作用为抓手,逐步完善四年“不断线”的实践创新培养体系,唐山学院开展的“专业核心课程群(能够支撑专业8―10门核心课程)”建设效果明显。

1.积极开展调研工作,与兄弟院校打成一片。目前,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开展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兄弟院校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各专业教师应积极主动、共同参与到培养学生实践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并结合自身情况建设自身具有一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保障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

2.参与国内外教育教学高水平的教改会议。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国内外的教学改革会议的研讨,将先进的实践创新教学理念,融入到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体系之中,与时俱进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一致打造 “联互网+”的教育创新理念。

3.教师与学生定期看展实践创新座谈会。专业教师之间的实时沟通、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是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良性互动与人才培养的基础。专业怎么建、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学生怎么理解专业培养等等是需要师生之间互相熟知的,这将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营造创新意识与思维的环境

在工程实践中营造创新的条件和良好的氛围,适时开展实践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增强参与创新活动的热情,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

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需要知识的积累与沉淀、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培养,同时也需要实践的场所、必备的实验设施(如电气自动化类学生:工具、实验台、万用表、电烙铁、开发板等)和必需的创新项目启动经费,同时也需要学生们之间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大四指导大三、大三辅导大二,大二引导大一。

(三)鼓励教师参与指导

专业教师是实践创新的引导者,是专业技术领域的带头人,要积极鼓励广大专业教师参与学生工程创新活动的热情,建立良好的鼓励机制。众多院校将教师指导学生竞赛的等级、名次作为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的关键部分之一,大大激发了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对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步进式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

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不仅需要有教育教学体系与激励机制的支撑,而且还需要对本科四年进行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有次序培养大一、大二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到大三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再到大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逐步从推进创新意识与思维,到锻炼创新技能,从而实现创新能力,称为“步进式”提升模式,如图1所示。

(一) 大一、大二学生工程创新意识与思维的培养

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是进行工程创新的前提。专业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列举创新在专业应用上的案例,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引导其积极加入创新团队,开展创新活动相关基础工作,为开展工程创新打基础。

从基础知识教育到专业基础教学,从专业知识理解到实践动手操作,让学生认识到专业、认识到利用专业进行创新活动以及创新活动带来的效果。这将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大三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三学生经过近两年的专业知识积累,具备了相关的专业知识,能够在大四学生的指导下,参与工程创新活动。同时也可带领学生积极申报校内组织的创新实验项目以及国内相关的学科竞赛活动(如:全国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智能车、西门子自动化设计大赛、台达杯自动化设计大赛、菲尼克斯自动化设计大赛等等)。国内赛事众多,需要让学生熟知参赛流程,前期酝酿创新点,并按照如图2所示项目开展流程来确定参赛题目、撰写参赛方案、系统设备购置、系统编程与调试、系统完善、参赛答辩等各个环节,学生参加完后,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11-12]。

(三)大四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提升

经过几年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加以知识的积累与沉淀,同时大四学生也经历了多种竞赛的历练,因此,可以在原有科技竞赛题目的基础上,按照毕业设计的要求不断完善和提升原有项目的价值,轻车熟路地完成本科的毕业设计工作。这样可腾出富余时间让学生进一步参与学位晋升与就业招聘工作,达到最佳的人才培养效果。

(四)采取“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方式,推进工程

实践创新活动

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模式示意图,该模式的核心交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创新活动。所谓第一课堂指的是:专业教师的课内讲解与传授过程,专业教师正确引导不同年级学生的实践创新活动,提高其工程创新的热情,图3实线框中专业教师与学生的单向箭头部分;图3中的虚线由高年级向低年级的单向箭头部分为所谓的第二课堂,其指的是除进行课堂内的锻炼外,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高年级自身开展实践创新活动并实时指导低年级学生(如进行项目所需的器件、电源等),实践任务自定,学生可将所需的器件带回,给学生足够的、可发挥的时间与空间,真正地充分发挥“创新”的引领效果,发挥“第二课堂方式”作用。同时图中双向箭头是代表第二课堂相互讨论、相互沟通的渠道,可大大提高活动开展的效率与作用。

(五)推行工程创新梯队的阶梯式带动模式

工程创新梯队是指大一至大四学生各个知识层次按照阶梯式的实践创新预定目标,逐步完成并结合各层次的反方向辅导模式,形成阶梯式任务、阶梯式指导的教师与学生的新模式。

所示,教师利用“第一课堂”引导学生创新,学生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创新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各层次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采取大四辅导大三、大三辅导大二、大二引导大一学生的反向推进方式,开展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一些问题随时可以解决,实现学生间研讨的“无缝连接”,更有助于实践创新活动的良性开展。创新梯队一经形成,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的发散式思维与成果将得到显现。

四、实施成效

工程实践创新活动所说的创新,并不是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工程、设计或者发明等,而是在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已具备的基础上,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并完成某一特定的、学生团队集体讨论得出的、对现有某种设备的改进与提高自动化程度等利用自身所学完成具有某种功能的科技实践活动。首先,将一个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一个科研项目看作一个小的“工程”,研究为什么要做;然后查找资料,对前人的研究进展情况有大致的了解,哪些可以改进、哪些提高、知道怎么做;最后,要其全面考虑背景、研究价值、计划与实施、调试与改进、成本与效益等。这就是工程实践创新。

以唐山学院现有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四个本科专业进行分析。图4为唐山学院四个本科专业四年参与科技竞赛的活动图,图中各专业参与科技竞赛活动的人数有明显上升,且实现了均衡发展。图5为近三年参与科技竞赛获奖情况分析,图中可以看出部级竞赛获奖情况逐年提升,省级竞赛获奖情况逐年减少,其原因为较多省级赛事升级为部级赛事。从获奖效果上看,有国家特等奖和部级一等奖的出现,层次上有很大突破。

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大学教育与时展的大趋势,建立健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最佳体制,形成鼓励和支持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机制,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工程实践创新的热情,完善并提升工程实践创新的措施,使高校真正成为“以学生工程创新为主,专业教师积极引导为辅”的工程实践创新前沿阵地,通过大学四年的“步进式”培养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模式,不断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其自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国金.工科类大学生创新教学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

探索,2010,(3).

[2]崔海,任正义,韩永杰.基于创新人才培养工程训练体系

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5).

[3]丁洪生等.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6).

[4]冯启明.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7,(3).

[5]王永生,屈波,刘拓等.构建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实践

的长效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0,(6).

[6]杨春生,孙琴,吴伟.创新型工程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新模

式探索[J].江苏高教,2010,(1).

[7]魏克湘等.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

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

[8]魏银霞,黄可,郭庆.地方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

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2).

[9]黄少波,李幼平.工科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

[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4).

[10]傅水根,张学政,严绍华等.工程实践教学中分层次开

展创新教育的探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3).

[11]马壮.提高地方性工科类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有

效途径的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4,(3).

第6篇:新能与动力工程范文

论文关键词: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工程应用能力

应用型本科是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在1999年之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张,目前已经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这种转变必然导致高等学校结构类型、教育对象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制造业的大发展需要一大批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来适应制造业中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事科技成果开发、应用与转化。高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由普通本科高校来培养。教学型普通本科高校必须充分认识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认识到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适应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定位。

应用型本科教育既不同于研究型本科教育,又区别于高职高专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能教育有机结合,以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型的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将培养直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现场型“工程师逼近型”的高素质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着重应用型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重视技术成果转化并以专利性技术与高科技服务社会的普通工程型本科院校界定为“工程应用型”。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以应用为目的,以解决生产、管理等一线的现场问题为主的职业性工程师,将高新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应用工程师。

一、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人才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

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必须确定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为学生终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更是一种以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适应当前与未来产业及技术发展的能力。因而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基础知识宽厚、应用能力强、新知识与新技术的学习能力强、社会与岗位适应能力快、创新素质高、综合素质好的高层次的应用性、职业性、创新性人才。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方向是指向技术员与工程师的交叉区域,即高级技术型人才或中级工程型人才,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从事的就是技术教育与工程教育在本科教育层次上交叉部分的教育。

比如自动化专业。按照教育部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自动化专业业务培养目标为“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应在国家教育部指导意见下,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学科特点,面向区域经济和行业需求,结合自动化专业所涉及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本专业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构建具有鲜明工程应用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2.专业课程体系

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以工程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重新整合知识体系结构,从而确定专业所开设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比如金陵科技学院自动化专业。课程采用模块化设置,共分5大模块:通识课程模块、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技术前沿课程模块和工程实践模块。各模块功能自成一体而又能相互促进。通识课程模块又包括5个小模块:思政类课程模块、军事体育类课程模块、外语类课程模块、计算机类课程模块和通识选修课程模块。基础课程模块包括工科基础和学科基础两个小模块,工科基础模块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和大学物理等工科基础类课程,学科基础模块主要包括该专业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和自动控制原理等学科基础类课程。专业课程模块设置专业必修课程模块和专业选修模块,专业必修课程模块主要包括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及应用等课程。专业选修模块主要结合南京及长三角区域经济对自动化应用人才技术需求情况进行课程设置。技术前沿课程主要包括体现学科交叉的特色课和反映技术前沿的系列选修课。工程实践模块主要为体现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特点的集中实践训练。

专业课程体系中各模块课程设置是开放性的,结合行业技术最新发展成果和用人单位反馈情况定期修订课程设置,将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不断充实到课程体系中去。

3.专业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鲜明特点。工程应用型本科应围绕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展实践教学。工程应用型本科应改革传统本科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多层次、分阶段开展的实践教学环节,可形成课程实验、技能训练、工程应用能力训练三个层次的新体系。课程实验包括基础课程实验和专业课程实验,课程实验尤其是专业课程实验应大量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应建立并不断充实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库。技能训练包括基本技能训练和专项技能训练,基本技能训练是针对各专业技术基础开展的训练,专项技能训练是针对各专业技术方向开展的训练。工程应用能力训练是专业领域内的综合应用能力训练,从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两个层面开展。技能训练、工程应用能力训练都要集中优势师资不断开发训练项目,尤其是工程应用能力训练项目要邀请行业、企业工程师参与开发,要大量吸纳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甚至是技术攻关项目。建立并不断充实、更新训练项目库。

要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应结合工程应用型本科实验教学特点进行设计、建设,实验装备必须满足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需求。技能训练和工程应用能力训练实践教学平台更应结合所开展的训练项目进行设计、建设。学校应与实验装备公司或校外企业合作设计、建设实践教学平台。

4.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与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具有较高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工程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师资队伍既要具有扎实的、宽厚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很强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即同时具有教师和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双师型”教师必须首先具备扎实、宽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这一要求可以通过对现有专业教师通过培训、进修或招聘高学历专业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实现。“双师型”教师还要具备很强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这一要求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和工程设计与施工来逐步实现,同时还应该聘请企业工程师充实兼职教师队伍。

5.教学方法改革与专业课程教材

工程应用型本科理论教学应该“宽口径、厚基础”。要求“双师型”教师在对理论知识体系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精讲,借助于现代化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内在潜能,让学生自动加入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师在教学中是启发、引导和指导学生。工程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应该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法,教学中要行为导向与引导学生团队独立研究、独立设计、独立解决问题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新的热情,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课和实践课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知识体系。教学中理论和实践总是交织在一起的,学生既应该在理论学习中联系实际,又应该在实践通过中总结、归纳上升为理论。目前国内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适用的理论、实践教材很少,适用教材的编写、丰富需要较长的时间。“双师型”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必须对所使用的教材根据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需要进行取舍、补充,尤其要补充一些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实践教材要结合高校硬件教学条件、合作企业技术以及区域经济技术方向等组织教师、企业工程师共同编写,并不断充实、修订。

二、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国家的创新能力取决于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人才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不但应具有系统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应用能力,而且还应具有适应新技术发展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建立创新教育体系。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创新教育体系可分为课内与课外两个部分。

课内部分创新教育分布于三个层面:创新导论课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创新导论课程主要包含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思维训练等方面内容,课程教学可采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该类课程可置于课程体系中的通识选修课程模块。在理论课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就是更新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建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学习,培养他们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在实践课教学中更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课教学中,建立开放式实验室、改革验证性的实验内容和按部就班的实验方式、开发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都可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技能训练、工程应用能力训练实践教学中,可将训练项目尤其是来自工程实际的项目甚至是技术攻关项目交给学生,在准工程环境或完全工程环境下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索寻求项目解决方案,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和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外部分创新教育就是营造创新氛围、搭建各种创新教育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先要有制度保障和资金保障,建立创新奖励机制,比如建立创新基金、设创新学分等。创新教育平台是课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搭建各级、各类创新教育平台,可建立系级、院级、校级各种创新设计、技能创新竞赛,选择适合本专业的市级、省级、部级竞赛,同时还要组织、建立各种教育平台的指导教师队伍。引导学生成立各种课外科技创新协会、小组,鼓励学生在创新活动中团队协作、自我管理。

三、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多样化产学融合模式

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必须深入工程实际,必须深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现场。产学融合是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教师、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必须在生产环境下才能真正实现。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掌握最新的工程实用技术并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现代科技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新的科学技术很难及时地反映到学校教育中来,而只有在实际工程现场才能获得最新的工程实用技术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产学融合可以开展校企合作,学校也可以建立科技园,办各种校办科技企业。

第7篇:新能与动力工程范文

关键词:土木工程;创新教育;创新能力;建筑爱好者

社团培养高技能应用型创新能力人才是由“制造人才”变“创造人才”的重要转变环节之一,土木工程专业可应用于房屋建筑、道路桥梁、工业建筑、隧道铁路、高铁等工程专业,土木工程技能包括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方面;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是大学生人才培养过程的创新[1],土木工程专业创新教育是通过一系列工程课程的课堂讲授和课外建筑爱好者社团为大学生创造学习、科研与创新的环境。通过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土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增强大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的问题的创新能力,打开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大门[2-5]。因此,依托土木工程专业相关实践技能,以爱好为前提,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探索和改革土木工程课内教学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的创新教育模式,形成高技能应用型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土木工程专业的建筑爱好者社团

大学生社团在高等院校中发挥这重要性作用,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参加社团,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交能力。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中,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第二课堂的建筑爱好者社团是其课堂教学的延伸,以爱好为最基础的前提,在共同爱好的基础上组建兴趣小组,在兴趣的基础上促进学习,通过不同形式的比赛和实践,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适应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模式的创新教育。创建建筑爱好者社团是以土木工程爱好为前提,这是创新教育的根本,社团组建包括相关兴趣学习小组,其中包括:建筑设计、现场施工与监理、CAD制图、科技论文写作与专利申请。建筑设计包括土建施工图的绘制与结构设计绘制,培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现场施工与监理主要培养大学生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交往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小组深入施工现场与实际工程对接,让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加深理论的吸收和消化,增加经验为后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筑爱好者社团的促进作用

依托建筑爱好者社团,可促进大学生主动学习,以爱好为基础,主动追求知识,将传统的讲授方式教学优势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可发挥教师引导、教学监控的主导作用,又可充分体现大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大学教师依托建筑爱好者社团,组建兴趣小组,通过调研、分析和市场人才培养对土木工程创新教育的需要,只有自己懂理论、掌握实践内容才能指导大学生去创新,激发思维创新和实践的创新。

三、土木工程专业创新教育的改革对策

以创新教育教学为指导,依托建筑爱好者社团构建土木工程创新教育体系和学习的环境,并使这些资源与实践环节有机组合,提升土木工程专业创新教育教学,培养高技能创新应用型人才。

(一)创新教育理念

面向校外、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加强“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及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应该以学习、认知、人本主义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实现课堂与实践竞赛教育过程的优化。依托建筑爱好者社团促学、促教,大学教师要注重为大学生课堂和课外学习创造环境、扩大知识面,将工程现场的实践知识与土木工程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土建专业设计、施工及监理的写作、工艺过程,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问题的思考能力及实践技能,促进理论知识转化实践能力的速度,以便大学生更能掌握土木工程的内容,激发大学生参与教学和互动的热情,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兴趣,强化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体系和内容改革

现代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载体主要是课程体系和教学的内容,在高等院校中,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第二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大部分院校有几十个不同的社团,构成了现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基础。改革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内容,在建筑设计方面以手绘能力与CAD软件相互结合,重点培养大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与构形能力,加强徒手绘图、组合体构形设计能力,培养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鼓励大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综合提高CAD软件绘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手绘能力,指导学生完成实训课题,渗透创新理念,培养有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三)教学模式和助学模式改革

为大学生营造理论知识学习与创新能力环境,依托“建筑爱好者社团”提升土木工程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大学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获取的欲望和学习土木工程的主动性,促进学生重视土木工程的学习,提升大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技能,打造具有创新意识和进取的应用型人才。(1)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大学教学的质量与学生学习的效率是当代大学教育的基本要求,而大学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大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模式应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来改进课堂的教学模式,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大学教师作为主导作用,应该激发大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教育教学相关活动,加强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采用“双教”教学、“项目”教学、“实物”教学、“讨论式”教学、“思考”教学、“动画”教学、“翻转”教学、“案列”教学、“双语”教学、“大赛”教学、“兴趣”教学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讲授—学生动手练习—学生提问讲解—教师讲评”的互动教学过程,共同构建大学课堂创新与实践的学习环境,使大学生及时通过实践进而掌握土木工程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大学生的技能,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积极鼓励大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思维。结合兴趣小组教学,鼓励和促进大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参加课件创新能力的研究,一方面学习能力较强的大学生能起到带动作用,激发全体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大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地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和大学课程改进教育教学。(2)大学助学模式改革。在大学校园,第二课堂助学环境对课堂教育教学起着相互辅助的积极作用,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在于教师要营造一种文化。因此,大学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专业深化开放式教育教学,大学教育教学要采用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的教育。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应用能力,就必须重视技能的训练,以点带面、高年级带低年级的传帮带模式,使得大学生重视学习土木工程的知识及技能,大学教师指导学生社团及兴趣小组,开展知识讲座及兴趣小组的培训等课外学习形式与知识创新活动,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或团队精神,鼓励大学生参加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知识科研创新能力及课题研究的协作能力。

四、土木工程专业创新教育改革效果

依托建筑爱好者社团及“赛、研”改革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又满足高等教育教学培养应用型技能创新人才的需求,通过建筑爱好者社团活动及兴趣小组教育教学的调查。95%大学生认为采取兴趣小组及社团的形式提升了大学生对土木工程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求,促进自主钻研知识储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创新技能,高年级的大学生具备的专业知识多,现场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或团队创新能力比低年级的大学生增加50%多。依托建筑爱好者社团及“赛、研”改革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结语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教育中,依托“建筑爱好者社团”促学、促教提升了土木工程专业创新教育,以兴趣法促进大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利用社团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互结合,使得土木工程与施工现场、设计院等实际项目联系更加紧密,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高技能创新能力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不同这种形式的培养,大学生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意识有了很大提高,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主动的求取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拓宽了理论的知识,升华了理论知识,大学生的绘图能力与写作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提高了大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为学生后期继续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广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因素[J].中国高等教育,2013,(5):12-15.

[2]汪加梁,刘茂军,谢荣汉.应用型本科土建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探讨[J],广西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5,(5):185-186.

[3]鲍文博,宁宝宽,金生吉.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产学研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6):137-141.

[4]周翠玲,张耀军.强化实践性教学,培养土木类专业类学生工程素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增刊):92-93.

第8篇:新能与动力工程范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实践;创新

作者简介:张春燕(1974-),女,内蒙古包头人,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学院,高级实验师。(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12-02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制订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目标是教育培养出大量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型人才,最终能够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人才强国之路,对加强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培养相关人才、全面提高高校各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1]

内蒙古科技大学已被列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把素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着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电气信息类学科是我国当前招生数量规模最大的学科之一,也是目前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没有实践动手能力作支撑,很难作出好的科研成果。[2]面对当前高校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培养专业口径宽、社会适应性强、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是电气信息类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实践环节,加强使学生们成为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建立“校企共建”的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适应企业的专业需求和人才需求,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关键之一

师资是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有效实施。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依赖于卓越的工科类大学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必须紧密配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3]随着电气信息类专业近十年的连续扩招,教师队伍也在匆忙中壮大。许多教师是直接从学生角色转换为教师角色,由于缺乏工程背景,教师普遍存在工程实践能力不足、创新意识与能力较低的情况。同时高校存在着重视理论科研、轻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实践教学常常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环节,使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和工资待遇方面受到很大的影响,工作热情不高。许多青年教师更加注重学历的提高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提升。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重视实践教学。学校及学院要制订各项激励政策,充分激发教师从事工程实践教学的热情,加强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青年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力军,学院要有计划地选送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业岗位进行实践工作和学习,积累工程实践经验。积极鼓励教师从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使指导教师和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共同提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具有工程实践经验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以学院的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为平台,为教师提供从事工程能力训练与创新能力提高的实践平台。从企业、科研院所聘请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辅导员,承担一些专业课程教学和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或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导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电气信息类专业实践性强,建设一支教学与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关键之一。

二、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本科许多教学环节组成的一个重要环节链,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平台之一,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学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形式,构建由基础层、专业层与综合、创新层和工程实训层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

1.基础层

基础层是针对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采取统一管理、细致式的教学方式,以物理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和电子实习为主的实验教学。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了专业基础课程之后,通过实验加深对所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科学的实验方法,养成良好的科研作风。基础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2.专业与综合层

专业与综合层是针对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采取集中管理、引导教学方式,以开设的专业课程实验为主,如PLC实验、单片机实验、电力系统实验、过程控制实验、光纤通讯实验等等,是专业知识课程内容的应用与实践。专业与综合层实践教学利用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理解和专业实践技能。

3.创新层

创新层主要针对大三、大四的学生,采取开放式管理、启发式教学,以开放性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多功能、系统化实践教学为主,要求学生专业知识面宽,具有创新能力。通过创新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选题、方案论证、电路设计、实现以及总结报告等各个环节,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参与实验室建设、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学生课外科研立项、参与学科竞赛等,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4.工程实训层面

工程实训是我院依据学校卓越计划培养方案,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主要以认识实习、生产实训和毕业实习为主。根据电气信息类的不同专业全面结合生产实际、紧密联系工程应用开设相关实习与实训,着力推动基于项目的学习和工程实际案例的学习等多实践性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使学生接触到“真刀真枪”的实用项目。我院立足于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与“包钢集团公司”、“达拉特旗电厂”、“一机集团”等企业建立“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尽早接触用人单位、掌握实际的工程项目、了解企业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工程实训环节对培养“上手快、留得住、干劲足”的电气信息类工程实施型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专业社团组织下进行的,具有组织性、专业性、自发性、开放性的特点。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可以把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具体工程项目、实践相结合,强化工科学生的工程意识,锻炼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加深专业知识理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增强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并结合社会需求,在创新与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就业、创业的经验。同时在实践中能促进不同专业学生的交流,开阔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拓宽专业口径、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从2006年以来,我院建立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构建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在专业教师指导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围绕全国大学生创新类科技竞赛开展且成效显著。近年来,多次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大赛、“飞思卡尔”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国家及地方的重要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在校期间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认可。

四、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为了深入贯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提高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档次、缩短毕业生到企业后的适应时间、尽快达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我院与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开展“蓝桥计划”。该计划是将企业课程植入计算机相关专业,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是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的一项积极举措,对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给更多学生创造专业实习与专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学院与北京“达内”IT培训集团签订培训计划,结合国内外软件企业人才结构特点和国内软件人才培养的现状,培养企业急需的IT人才,推荐优秀学员就业。学生通过培训能够熟练掌握最新的专业工具和应用软件,熟悉项目实施流程,适应相关企业的专业需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2012年,我院与“大连安博教育基地”共同制订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新开设了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并与学生签订三方联合培养协议。实施“3+1”教学模式,即学生在学校学习三年的专业基础课程,然后到企业实习一年的时间,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参与企业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结束语

多年来,我院在电气信息类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相互渗透和融合,[4]坚持实验教学与工程实践训练并重,大力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了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外工程训练基地的建设,创立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机制,为电气信息类工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赵中敏.探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6).

[2]黄友锐,宫能平,唐超礼,等.电气信息类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

第9篇:新能与动力工程范文

论文关键词: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能力;课程体系

在科技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十分激烈的当今时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愈来愈成为时代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机械工业取得了稳定、快速的发展,同时对机械工程类专业教育提出严峻的挑战。根据本院制定的创办“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水平较高,位居省内外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地方性、教学型、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素质高、基础好、知识广、能力强、有个性、会创新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邵阳学院机械工程类人才培养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邵阳学院大学生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针对机械工程类创新型人才的专业特点,邵阳学院机械工程类专业探索出一条科学、完善的机械工程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子。本文从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践创新体系等方面构建机械工程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使邵阳学院能培养出具备素质高、能力强、会创新的应用型高级机械工程专业人才。

一、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科学制订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对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有很大的作用。过去机械工程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过度注重基础课和专业课,而忽视了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方面的课程。教学内容则往往过分依赖教材,着重强调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传授。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教材往往相对滞后。对学生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注重死记硬背,拼命忙于应付考试,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缺少灵活性,缺少创新精神。所以,制订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时,始终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坚持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等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构建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主要是由人文素养和科学态度相结合的通识教育平台、多学科综合交叉构成宽厚的学科基础教育平台、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文化修养并重的课程模块所构成。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包括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文体艺术修养知识、应用科学技术知识与基本技能等有机结合,改变过去教学内容偏窄、知识结构单一的格局。主要课程有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式与政策、品德与法律、体育、健康教育、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演讲与口才、技术经济学、企业管理等。主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与进入社会后发展需要的通识教育知识,培养学生对时代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与政治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现代工程逐渐凸显创造性、综合性、社会性、复杂性等特征,未来工程师在“非工程”方面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工科大学生在业务素质方面要加强与民族意识、工程意识、经济意识的融合,并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自身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因而,必须进行多学科综合交叉学科基础教育平台,即涵盖机、电、液知识、检测技术、控制技术、制造技术与经济管理技术的宽厚的基础课程体系。主要课程有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计算机接口与应用、机械制造工艺、电工电子技术、热工原理、液压与气动技术、控制工程基础、工程检测技术、汽车工程学、企业管理等。旨在加强学科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兴趣、专长、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按专业大类招生,分专业方向培养。基于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文化修养并重的原则,对专业课程学时减少的同时,课程内容进行精炼,突出应用广、水平高、效果好的特点,对现代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热能工程、模具设计制造、汽车与内燃机、制冷与空调6个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模块结构进行优化,在每个专业方向均设置特色课程和探索性课程,针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性开设部分选学课。

高素质的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型人才不但要具备从事工业产品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因而,构建创新系列课程模块要基于工程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结合机械工程学科发展前沿、创新理论与方法的学术前沿,着眼于整个机械系统,开设课程有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产品技术创新、现代设计方法、CAD技术、机电系统动态仿真、机械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机械系统创新设计、工业机器人等课程,涵盖了创造学、创新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夯实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用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技术通过大量工程设计去实践,为以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构建工程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创新体系

实践环节是机械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单靠理论教学是不能内化成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与生产相结合,将科研活动引入教学,加强工程实训和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知识来源渠道多样化,能力培养多元化。注重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的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

实践基地已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岗位聘任及培训等制度。在此基础上,顺利实现了人事改革,通过竞聘上岗,拥有实验专职技术人员9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1人;教学仪器设备852台(套),总值达901.36万元。按照工程模式进行实践基地的设计与规划,重视学生的工程能力、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按照省级示范建设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标准来进行规划和设置。整个实践基地分成三大块:动力机械实训基地、基础实训基地、动力机械创新实训基地和专业实验场地。

动力机械实训基地包括金工实习基地和动力机械拆装实训基地。机械实习工厂基地以数控设备为主,每年能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达16000人次,除了承担正常的实验教学任务外,还承担数控操作的认证培训工作,学生在数控课程、数控实习的基础上通过考试可获得资质证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就业竞争力;动力机械拆装实训基地包括机械产品拆装、机电产品拆装、模具拆装、制冷设备拆装、内燃机拆装以及拆装准备间,每年可承担拆装实训教学任务达2000多人次。

动力机械基础实训基地包括工程力学模块(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模块(互换性及测量技术、金属材料热处理)、传动与控制工程模块(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控制、PLC等)和热工基础实验模块(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测试技术、能源与环境)。每年可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达32000人次。并对实践内容进行重组,实践手段和内容体现了先进性、综合性及设计性。

动力机械创新实训基地包括机械创新模块(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创新设计)、机械工程软件实训模块(AutoCAD、Pro-E、UG、Cimetron等)、虚拟实验模块。以前实验要求给学生提供详细的指导书,让学生机械地去验证。这样,验证性实验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使学生的思路打不开,也造成一部分学生的依赖思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供了各种虚拟传动零件、机构及各种仿真软件,为学生自行设计和组合创新机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向学生具体提出要求,只提出需实现的功能,学生通过各种虚拟实验机构验证创新实践成果,并通过机械工具制作出产品模型。整个实训过程学生独立做出,自己编写和总结实验报告。这种实验方式以设计为主线,注重创新设计能力培养,提高学生方案设计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实验场地包括机械工程实验模块、热能工程实验模块、车辆工程实验模块、材料成型实验模块,承担了三个机械工程类专业、六个培养方向的专业实验教学任务,每年可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达11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