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考改革范文

高考改革精选(九篇)

高考改革

第1篇:高考改革范文

关键词:考试改革;高考;考试内容

高考,关注着每一位考生的命运,但是,由于对考试的功利化认识,使考试成为应试教育的“替罪羊”,成为众矢之的。随着“取消高考”的呼声越来越高,对高考有个更加明确的认识才是关键的解决方案。因为高考,在目前众多教育评价方式中,是唯一的一个相对公平的举措。因此,当今应该做的,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审视高考考试的问题所在,找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从考试内容角度出发,探究高考考试内容解决方案。

一、 当前高考考试内容问题

在考试内容的设置方面,过多依据课本知识,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考查这主要表现在客观题比例较大。对于大家来说客观解答题的答案标准化且作答方法非常简单,再加上问题设计的方式偏重于“会”与“不会”,所以不能引发深入思考、分析。即使是主观题也因为老师们在评卷的时候主要是依据讲授内容或书本给分,所以学生发挥的余地不大。所以这种考试的结果只能是使学生重书本知识轻能力培养。

由于对于课本知识的过于依赖,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考查。使得学生成为背题的“工具”,容纳知识的“容器”。机械化的记忆,导致了“高分低能”现象,即虽然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较高的分数,但在处理实际问题中却不知所措,甚至缺乏解决最基本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新课改下对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具体要求与相关探索

新课改强调个性化的学习与教学。这必然要求个性化的考试来评价学生,否则课改进不能实施本质性改革。面对同一考试,同一录取的考试形式,在高中新课改实施之前,国家出台了相关高考改革走向的文件,如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考试内容作出相关要求,指出“加强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及《指导意见》(2007)开始使用的高考改革方案。《指导意见》强调,“高校招生考试方案的研究制订要遵循有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校依法行使办学自主的原则,切实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改革精神,反映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在此指导下,相关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及《指导意见》的精神,首先开展新课实验的四个省(区)曾先后对本省原有的高考进行了不同程度改革,并出台了首届进入新课程实验的普通高中毕业生2007年使用的高考改革方案。

2007年海南省对考试内容改革方案是讲考试科目调整为“3+3+基础会考”①。其中,在考试试题中增加了选做题,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给了高校做录取的参考。同时,海南省会考成绩以其10%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显然,这对强化基础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会考与高考却是两种不同目的的考试,前者是对毕业生进行的结业性质的水平考试,后者则是为高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将会考成绩百分之十计入高考总分,在一定程度上将会违背会考的目的扭曲其功能,同时,也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使会考成为另外一种小高考。这样,使得考试的科目成为10科而非6科,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2007年宁夏的考试科目仍然维持“3+小综合”的形式,有变化的是考试试题分成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增加了往届生选做题目,中学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做出文字评价,供高校录取时的参考。同时也强调了,无论是理科综合试题还是文科综合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内容,这就意味着考试科目为“3+3”而非“3+小综合”。

三、 未来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走向

高考科目改革的目的,有的学者认有两个:一是解决学生偏科问题,二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目前对于考试内容的改革并咩有到达这两个目的,减少科目也并没有减轻学生的负担。因此,就未来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走向应该从两方面考虑。

(一)考试科目设置合理科学

就目前的考试科目设置来说,“3+X”方案相对来说能缓解文理偏科现象,许多中学为了提高升学率,从高中一年级起便开始让学生确定“3+X”中的“X”,以便针对学习。只是在实际选择中,学生一般为了取得高分数,采取避难就易的方式,尽量不选择物理或者化学等相对较难的科目,这又在一定程度上没能解决文理偏科问题,更没有减轻学生负担。因此,考试内容改革方向,应该朝向科目设置中力求能达到“中和”的方式,比如可以对广东省的科目设置进行相应的改革,使其更加完美,以便能借鉴“3+文科基/理科基础”的模式。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其课业负担问题,这将要涉及到对考试题的命题与设计问题一定要科学、合理,符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而不能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大综合”。

(二)对考试内容测评的方式多元化

日本考试方式多样化,层次化。全国统考,大学独立考试和单独考试依次进行,期间实验操作、论文、听力、考试、面试多种手段。而我国几十年来一直侧重于笔试,忽视了实验、论文、听力面试等考试手段。我们应该借鉴日本高考在笔试基础上有效地实施小论文测验、综合问题测验、面试、实际技能检查和听力测验等有益经验,采用多种考试方式,对考生进行多元评价。

四、 总结

蒙哥马利所言:“考试之所以蓬勃发展,同样是由于它具有多种功用的性质:考试常常适应多种目的需要,当某个目的过时了或者与它不相干了,考试仍然能够以其他理由存在。”对于学生来说高考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高考改革关系千家万户,设计众多考生的利益。因此,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高考改革,尤其是关于考试改革最核心的考试内容改革应在充分的理论依据基础上进行。逐渐完善,最终实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顺利衔接。(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伟宜,王晞,……等.考试与评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第2篇:高考改革范文

(一)适应*市高等教育普及化、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有利于各类高等学校选拔、选择各类人才;

(二)适应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引导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三)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殷切期待,充分考虑社会的认可度与承受力,坚持科学、公正、高效,稳步推进改革,维护社会稳定。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高校招生考试、录取和学生综合评价的统筹,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国家统一考试录取基础上的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高等学校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总体思路

坚持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相结合,坚持国家统一考试改革与高中综合评价改革相结合,坚持考试改革与高校录取模式改革相结合,按照“引导方向、系统设计、分类定位、重点突破、稳步推进”的思路,实行综合改革。

(一)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在稳定国家统一考试科目设置的基础上,重点推进考试内容改革;按照选拔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特殊潜质人才的需要,深化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按照选拔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探索以“高考成绩加会考成绩”为主要方式和以多元评价为特征的多种招生办法并存的高职招生改革;按照“阳光工程”的要求,继续推进录取方式改革。

(二)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深化以制定会考标准、规则并建立会考评价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高中会考改革。会考重点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查内容为必修模块和部分选修模块,逐步增加选修模块考查范围,供学生选考;进一步完善会考作为水平考试的评价功能与导向功能。招生录取时,高中会考的成绩将提供给高等学校作为录取的参考或依据,促进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

(三)按照统一规则、统一标准、客观公正的原则建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采用写实性评价的方式,全面、真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并为普通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提供参考依据。

四、统一考试

(一)考试科目设置、时间长度与卷面分值

继续实行“3+文科/理科综合”的科目设置。

“3”是指语文、数学和外语,其中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是指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

语文科目考试时间长度为150分钟,卷面分值为150分;数学科目和外语科目考试时间长度分别为120分钟,卷面分值均为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考试时间长度为150分钟,卷面分值为300分。四科卷面总分值为750分。

(二)考试日期

考试日期以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日期为准。

(三)考试范围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育部20*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语文等科课程标准以及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课程标准实验版考试大纲,结合*市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际,确定高考各科目的考试范围。

为保证新课程实施后高考的平稳过渡,2010年高考考试内容原则上限定在《*市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课程安排指导意见(试行)》规定的必修课程与部分选修课程范围内。具体的考试内容、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等,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卷考试说明》中做出规定。

2010年以后高考的内容范围,将根据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逐步调整。

(四)命题原则

坚持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贯彻课程标准的原则,以各学科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及*卷考试说明为依据,以科学、公平、准确、规范为目标,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强调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既要使试卷整体上具有良好的区分功能和导向作用,也要符合*市教学和考生的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考试内容改革。

五、本科院校招生录取

(一)高水平大学的自主选拔录取

1.积极支持在京高水平大学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主动配合高等学校进行自主选拔录取的政策宣传;努力协调高等学校与中学的沟通工作;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保证自主选拔录取的透明与公平;进一步探索高校自主自律、政府服务指导、社会有效监督的新机制。

2.充分发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和会考成绩在自主选拔录取中的作用。向试点高校提供体现学生高中阶段成长过程的写实性记录,尤其是在创新实践、学科专业及社会实践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相关信息,作为高校自主选拔录取的参考依据。

(二)统一招生录取

1.招生专业类别

普通本科高校招生分为文史类、理工类,报考各类别的考生均需考语文、数学、外语,同时文史类考生要考文科综合,理工类考生要考理科综合。

报考文史类、理工类的考生可兼报体育专业、艺术专业,除按要求参加以上统考科目考试外,还须参加体育或艺术术科考试。

2.会考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使用

会考成绩以等级形式,综合素质评价以统一表格形式记入考生电子档案,提供给高等学校作为参考依据。高等学校在以高考成绩为录取主要依据的前提下,结合学生会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六、高职招生改革

高职招生主要采取三种形式:高会统招、单考单招、自主招生,高中会考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在高会统招、自主招生的招生方式中将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

(一)高会统招

高会统招是采用高考成绩和会考成绩为录取主要依据的招生方式,招生对象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

1.科目组合

高考统考科目:语文、数学(文/理)、外语

会考备选科目为:历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共8门。

进行高职招生的普通高等学校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分别确定文理两类的招生计划,同时从会考备选科目中选定2或3门提出成绩等级要求,并提前公布。

2.志愿设计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志愿设计以“专业+学校”为志愿单位,即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为一个志愿单位,体现考生的专业选择(职业性向)与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要求的紧密结合。

3.录取方式

录取时按照文理两类分别进行,在考生会考成绩满足学校要求的基础上,按考生语、数、外三科的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逐一顺序投档。

(二)单考单招

单考单招以全市统一组织的公共文化课考试成绩与学校进行的专业课考试成绩为录取主要依据,招生对象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毕业生。

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专业课。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为全市统一组织的公共文化课,考试日期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相同;专业课由招生学校根据不同专业需要设置,各招生学校自行组织考试;录取时,以公共文化课与学校专业课考试成绩为依据,统一进行录取。

(三)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为高等学校自主进行的高职考试招生,招生对象为高中阶段各类学校的毕业生,招生专业主要为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突出的专业。

自主招生采取招生学校自主确定入学标准,自主进行入学测试,自主实施招生录取的方式。入学标准中,综合素质评价、高中会考成绩与学生高中阶段成绩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考试方式上突出面试环节,注重考查学生的职业性向与潜质;对专业技能表现突出的考生可优先录取。

我市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高职自主招生试点范围,增加试点院校数量。

七、保障措施

(一)成立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的高考招生改革领导小组,成员由教育行政部门、考试部门、高校等相关部门组成。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做好组织管理、协同保障工作。

(二)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高中会考与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管理,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诚信机制,确保学生成长记录的真实可信。

第3篇:高考改革范文

关键词 春季高考 高考改革 面试招生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0.062

On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Spring in Shanghai

ZHANG Zhenghan

(Office of Enrollment and Graduate Employment in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Abstract The spring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is a key measure of China'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but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olicy began, frustrated, some areas such as Beijing, Anhui and Inner Mongolia have pulled out of the spring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ilot, from the beginning of 2015, a new round of reform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for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the spring was brought back to life. 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the reform as a starting point to Shanghai spring, through the design steps of implementation background, the reform program for the spring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inquiry, especially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spring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olicy failure and even failure reason, and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in the spring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implementation so far produced, thus to provide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to further promote China's spring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Keywords spring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terview and enrollment

1 背景介绍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拉开了序幕,这是我国自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此背景下,上海作为改革试点先驱,迈出了高考改革具有实质性意义的第一步。①

回顾我国春季高考改革的发展历程,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春季高考一直是我国高考改革探索之路中的关键环节之一。1999年12月17日,国家新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指出要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实局面,探索在全国进行每年两次高考的试点方案。据此,北京、上海、安徽三省市开始进行春季高考改革试点工作。起初春季高考主要面向高考落榜生,但生源并不理想,实施几年后却遭遇窘境,北京、内蒙和安徽相继退出春季高考试点,仅有上海仍在坚持春季高考,但是近几年报名人数持续低迷,2011年仅有3千多人报名,2012年是1189人,2013年更是不足千人。2014年,上海作为国家新一轮高考改革试点的区域之一,对2015年春季高考做出了一系列政策规划调整,改革措施中不乏亮点,主要有将春考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并、招生范围扩大至应届生,专业数量和招生计划也都大幅增加,我校作为参与春招的高校中唯一一所211院校,备受社会关注。据考试院统计,2015年上海的春季高考报名人数超过2万人,较前一年增长了有20多倍,春考摇身一变成为香饽饽,受关注的火爆程度让民众们始料未及。

那么,随之问题也出现了,此次改革之前的春考政策面临着怎样的窘境,为何情势低迷?改革之后的反差如此强烈,原因何在?春考未来的出路的在哪里,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本文将分析上海春季高考政策的发展之路,并提出相应的反思与考量,以期能够对往后的上海春考改革试点工作推进有所帮助。

2 对高考多次化趋势的研究

自从我国1977年恢复高考,便一贯奉行着全国统一考核的模式。但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国家的教育问题也愈来愈引发社会关注,原先一直贯彻的统一高考的弊端也已逐渐显现。众多考生挤独木桥,仅有一次机会,把握不住就会遗憾终生。考生、家长、学校和社会都承受着异常大的压力,随之而来的应试教育也越演越烈,高校录取时只看分数,无法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学校只能培养出一批批的考试机器。

学界对高考制度的研究与评价也是比较一致,通过对比国外高校招考制度和我国统一高考制度,提出将“一次高考机会”变为“多次高考机会”,实现“招考分离”,可以借鉴美国的招考模式,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实现高考多次化,应是我国高考改革的大势所趋。②

春季高考作为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对实现高考多次化意义重大,可是学界目前在研究春季高考的相关领域内并无多少有意义的成果,相比较而言较为薄弱,相关研究也主要是将其作为秋季高考的辅助工具亦或是国家高考改革的其中一项措施而已。归纳来看,主要是分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对春季高考试点区域情况进行研究,阐述春考的改革意义。春季高考的意义不仅仅是在于打破“一考定终生”的传统模式,还在于突破了传统的招生观念、招生对象、高校自、考生选择权等等。③但是,春季高考刚开始实施不长时间,由于改革过程遭受到了许多困境,一些地区渐渐退出了改革试点。

3 春季高考政策失效的原因

根据前述春季高考实施背景和学界对高考多次化的研究,加上对美国和日本相关高考制度的考察,笔者认为春季高考改革政策屡屡受挫的原因或许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由于新形式新环境变迁,时代赋予了改革不同的需求,高考改革的步伐有所滞后。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渐渐扩大高校招生计划,高校录取率均有大幅提升,对于考生而言升学压力不如之前那么大了。可是高校招生制度还在遵循从前的做法,没有进行革新;其次,春季高考实行后体现出的低录取率和单一的录取机制,使得春考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考生的升学压力,同时高校参与春考招生的热情度不高,加上投放的招生专业不够特色不能吸引考生,计划也放置得不多,使得春考改革无法达到原本预期的效果;最后,教育主管部门将春考对象仅仅局限于往届生,高中应届毕业生没有资格报考,这使得春季高考的生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生源质量问题也成为高校担忧的问题之一。④这些种种阻碍和困难,使上海春季高考改革步履维艰,政策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以上是新一轮高考改革之前的上海春考态势,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上海春季高考新政颁布后,高校参与热情度和报考人数都有大幅增加,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和社会关注度。笔者认为原因可以归纳为:第一,在我国对高考制度进行改革的大背景下,上海作为国家改革试点区域使得春考改革成为可能,能根据形势需要发挥效能;第二,春季高考新政策扩大了应考群体,首次允许高中应届生参加,提高了参与高校的数量和层次,其中,上海大学作为唯一一所211重点高校备受瞩目;第三,新政促使高校拥有了更多的招生自,学生也有了更多的自主抉择权,这种几乎等同于招考分离的模式,其实是非常具有改革实质意义的;最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衔接到春季高考中,春考明确表示参考学生的高中学业水平,将其换算分数计入总分,这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实际备考负担。“打响高考改革第一枪”,用这句话来形容2015年上海春季高考改革并不为过,但改革有所起色却也有着隐藏的问题,也就是说上海作为高考改革重点试验区域,很多必要环节仍需要诸多的探索和实践。

对于春季高考的未来走向如何,不管是出于改革试点的需要,还是其存在价值和意义上,都应在新形势新环境下被赋予新的含义。第一,春季高考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秋季高考的辅助,而是去“尝试更明确地承载起评价的功能”,⑤考生能够在秋考之外有多一次证明自身的机会;第二,高考改革的主要愿景之一就是科学地选拔人才,让高校和学生能够互相选择、互惠互利、实现共赢。上海春季高考应该做好自身定位,利用高校特色专业进行改革深化,比如2016年春季高考,便着重强调参与招生院校必须放置部级特色专业,这样更好地吸引了优秀生源,同时高校也掌握了更多的自;第三,春季高考招录环节中不同群体的权利与责任都需要进一步明晰,政府部门对高校招生流程的监管和问责也需要有更强的力度,确保所有流程的公开、公平与公正。

4 结论与启示

春季高考作为我国高考改革的一次尝试,其主要目的是改变高考“一考定终生”的现象,将高考多次化来缓解升学压力,诸多改革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发。而春季高考实施过程中总结的教训提醒我们,所谓高考多次化改革并不仅仅意味着多组织一次考试,其他配套辅助措施的完善也是十分必要的。第一,逐步实现高校和考生双向自由选择,实现“招考分离”。以前高考这种完全的应试教育已无法适应新时代变迁的需要,高考改革让高校能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学生,学生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高校。第二,高校要建立试题库和专家库,美国一直实行多次高考,就是因为他们的试题编制大体稳定、较为科学化,我国要实现高考多次化,试题库和专家库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确保每次高考之间的可比性,从而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⑥第三,高考多次化并不仅仅代表一年两次高考而已,而是应该构建一个包括自主招生、综合测评等特殊类型招生在内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高考体系。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改革之前的上海春考之所以会被冷遇,主要原因在于政策执行时缺少评估和反思,忽视了社会不同群体的诉求。而如今高考改革热潮掀起,社会对此好评如潮、反响强烈,群众普遍拍手称赞,改革有所起色,更应趁热打铁,在政策实施中稳步前进,增强高校、中学、考生等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良性互动,为高考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稳步实施积累有益的实践经验。应积极探索上海市学业水平考试在春季招生录取中的应用,结合学校春季招生专业特点,进一步探索和制定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生源的春招改革模式。上海的春季高考改革必将越行越稳健,越走越完善。

注释

① 任长松.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与ACT对我国高考的启示――对我国高考的近期与远期改革建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27-30.

② 王海东.由一元走向多元:高考改革的必由之路[J].当代教育科学,2007(23).

③ 李宁,常维国.中国高考体制改革再反思――基于中美两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比较的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④ 张伟江.大胆探索勇于改革-谈高校春季招生考试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0(3).

第4篇:高考改革范文

    一、高考改革共识缺乏是高考改革缓慢的主要原因

    高考改革在理论层面上仁智各见的态势,自然会造成高考在实践层面上难改革的现象。为了回避这些问题,主管部门往往采取从容易处改、从技术层面上改的方针,希望以“少震荡、小步走”的策略,来回应社会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强烈要求。但由于这样的改革是在高考根本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进行的,因而隐藏在高考中的教育深层次问题依然在发生作用,使技术层面的改革往往显得简单、肤浅,左支右绌,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批评。那么,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呢?作者以为,从高考改革对教育整体发展影响的角度看,长期流行于高考改革理论平台上的“渐进改革”观念,显然是一种消极的选择,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无论是学生、教师、家长,还是社会上关心教育的贤达人士,无疑都希望高考改革能够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积聚于高考中的问题,使学生和教育能够尽快地从应试教育的泥淖中走出来。然而,教育主管部门长期在高考改革问题上所秉持的迟疑和“谨慎”态度,不仅使人们对他们拖延改革的行为不满,也对他们在回答公众质疑时的有些说法,持明显的不信任态度。笔者以为,高考制度改革的“难”,是困难,也是机会。关键是看人们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若因为难而回避问题,躲避困难,那困难不仅依然存在,而且会越积越多,以至于积重难返,使改革更加困难。反之,如果对困难采取积极的态度,正视问题和困难,认真地解决问题和困难,那困难可能就不成其为困难。这正如民间流行的话语: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

    遗憾的是,高考主管部门过去却一直对困难采取绕着走的态度,亦即先做容易做的事情,将难题留给后面。由于对高考的前景缺乏信心,因而又出现了另外一种矛盾的现象,亦即一方面,人们迫切地期望高考制度彻底改革,使普通教育能够尽快地脱离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教育自由、活泼、美好、纯洁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人们又害怕“乱改”,对彻底改革高考制度的态度也不积极,致使一些人“对高考改革应慎之又慎”的观点,在社会上很有市场。

    对此作者的疑惑是,如果我们不积极创造条件,高考改革的“成熟时机”会自动出现吗?这种“慎之又慎”何时是头?在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国家空前富裕的时期,我们尚不能下决心对高考制度进行改革,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所以,在高考改革的问题上,等待和拖延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在对高考改革时机的把握上,还可以有另外一种选择。亦即在一些人看来为“时机不成熟”的时期,在另一些人看来,或许是正当其时。比如:在进行影响中国社会进程巨大的“恢复高考制度”决策时,时任教育部长的刘西尧认为,“今年恢复高考来不及了,招生工作会议已经开过了”。这种态度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说是完全正常的。但是,邓小平就不这么认为,而是果断地说:“今年就改,看准了的,不能等,重新召开一次会议就是了。”可见在一般人看来非常“难”的事,在有些人面前并非如此。所谓事在人为。

    所以,作者以为,高考改革的难与不难,关键不在于有没有办法改,而在于愿不愿意改。在于主事者是否认为高考制度的彻底改革是需要的、应该的。若人们通过研究和比较无法证明现行高考制度是好的、可以持续的,而且也无法否认现行高考制度对普通教育的伤害是严重的、是无法通过修补的方法解决的,那就应该坚决地进行改革。不能因为改革有困难就拖延、回避问题,那样只会使问题越积越严重,改革的成本和代价越来越大。

    另外,我们还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事物变化的规律是,一些在改革上难度大的活动,其在改革成功后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和影响也大。高考制度改革也是这样,现在改革的难度大是事实,但其改革后对教育的促进作用也无疑是非常大的。因为高考作为连接高等教育和普通教育的中枢环节,其改革对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都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解决了高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说,也就是解决了束缚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进步的关键问题。

    二、高考改革的目标是让高考回归其教育的本性

    要改革高考制度,就得明确改革的目标是什么,亦即要改成什么样子。事实上,我们这么多年的高考改革争论,实际上就是在争论高考改革的目标。而要明确高考改革的目标,就需要明确高考的性质,也就是要知道高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活动。亦即高考在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性活动呢,还是一种社会性活动?而我们之所以要进行这样的区分,则是因为我们以往在高考改革问题上的分歧,主要是源自于对高考本质认识的差异。由于在相当长时期以来,人们将高考这一纯粹是为高等学校选拔学生的教育性活动,人为地演变成了为国家选拔人才的社会性活动,使高考这一教育内部的事情,变成了全社会的事情,导致了高考在组织、标准、结果、影响等许多方面的变化,也使高考无法在完全的意义上遵循教育规律。

    人们这种对高考性质认识的根源,一方面是来自于传统的科举制中的“通过考试为国家选拔人才”的思想,另一方面是来自于现行的国家体制及社会观念。在前者,是因为我们脱胎于两千年封建社会的“现代社会”,一直未完成真正的制度和文化转型。长期维护和支撑封建社会的封建思想和观念,也一直未被彻底地革新和改造,还依然在“新社会”中发挥指导和影响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的高考,虽然在形式上运用了许多现代的方法和技术,但在思想和精神上却还是&ldq uo;读书做官”“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根本原因。在后者,是因为在现实的国家体制及观念中,人们还是习惯性地认为教育是属于国家的上层建筑的,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其中,作为“经济集中反映”的政治,是社会一切方面的统帅,对社会所有方面都具有不容置疑的控制和决定权力。在这样的观念及其逻辑中,教育不仅应该被政治所决定,而且应该无条件地服从政治的领导和支配,并且还要积极地为政治服务。这样,本来是与政治同属社会活动系统中重要要素的教育以及本来是政治思想创造源泉、政治人才培养基地、政治制度和文化“设计和制造”机构、对政治负有引领其实现革新和超越责任、与政治存在作用与反作用关系的教育,却变成了没有自己独立精神主旨和活动逻辑的、没有自己主体意识的、只能秉承政治和经济意志活动的他主性活动,也就是成了社会政治、经济的附属和工具。

    在这种变化中,政治和经济将一些本来应该由自己承担的职责和工作分解给教育,使教育承担了自己无须也无力承担的、类似于保证和彰显社会公平责任的一些任务。而教育本质和职能的这种变化,则必然会影响到属于教育范畴的高考的性质,使其由纯粹的教育性活动,转变为受全社会关注的、“为国家选拔人才”的、承担了社会公平保障责任的公共性活动。高考在本来意义上的“中学生升高校”的考试性质,则被异化为全社会都关注、甚至都参与的“社会公平展览及保卫”的重大活动。至此,高考的性质完全被扭曲了,变成了一种叫人难以言说的怪物。而在这种扭曲的过程中,不仅学生的青春和精力被浪费了,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兴趣被窒息了,健全人格和自由个性被压抑了,而且学校的本质和品格也被扭曲了,它们不再是因地制宜或因材施教地培育学生的精神、品格、能力,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引导他们会工作,会学习,会劳动,会与人交往和合作,知道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负责任的“神圣”的机构,而成了机械地满足社会的各种需要,制造各种证书、资格、文凭的“教育公司”,使不少学生成为不会劳动、不能自食其力、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书呆子”。教育也不再是社会的“道德灯塔”,人们心中的“精神圣地”,而成为社会问题的发源地之一。

    显而易见,在这种对高考性质的异化和扭曲中,包含了对教育和高考的两重误识:其一,是对教育社会功能的误识。因为社会上长期存在的“高考(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观念,是一种缺乏理论依据和经验逻辑的片面性认识,在理论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一方面,大学生在任何时候可以说(即使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77、78级大学生)都不完全等同于人才,对他们准确的判断只能是高考中的胜出者,他们要想成为人才,还需要一个成长和磨练的过程。因为人才在本质上是一个实践性概念,而不是一个理论性概念,在一般情况下,人才是无法通过高考的方式来界定的,而是需要通过社会实践的过程来证明。我们说大学生可能成为人才,或者说大学生中即将成为人才的人数比例可能比较高,但不能笼统地将大学生都说成是人才,并进而将中学生升入高校的考试定义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活动。因为如果确定大学生为人才,那大学生要是找不到工作,是否就意味着国家在浪费人才呢?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是不应该只有一种人才标准及选拔方式的。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越来越明确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行业自治和依法办事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和进步的特征。而由于各个行业的活动内容和水平不同,因而其对人才的要求标准和条件也不同。比如:在生产低端产品的企业中,掌握了一定专业技术的大学生、甚至技校学生就可能被认为是人才;而在一些高科技企业中,一般水平的博士可能都不一定会被看成是人才。所以,从普遍性的意义上讲,社会应该通行这样的道理:社会各领域应该有自己的人才标准及其选拔方式,这是本行业之外的其他行业不能也无法代替的。教育既无法代替他们的这方面工作,也没有责任来承担这份工作。教育的职责是为社会培育人才,至于社会如何使用和选拔这些人才,那完全是社会机构的事情。

    事实上,对于“大学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说法和逻辑,不仅一些企业和社会人士并不认同,就是那些在高考中“占尽风流”的高考状元们也不认同,他们中的许多人就认为自己是被这种理论诱导而误入歧途,以至于毁了自己一生的。而诉诸社会现实,亦可见这样的认识已经不仅仅是理论,而已经成了社会中实实在在的行为。在许多企、事业单位的人员招聘中,都已经摈弃了那种只看学历、不看素养和能力的选人方式。他们在招聘人员时都开始注意以应聘者的文化素养、精神气质、实际能力作为选人的主要标准,而应聘者的教育背景则往往只是当作参考。可以说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变化,所以才有了北京大学毕业生卖糖葫芦的现象,才有了有些大学生工资不如技校生,甚至农民工的现象,才有了有些大学生连续多年无业在家的现象。而这种现象表明,“大学招生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说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个假象。

    这样的认识显然不是一个高深的问题,而只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常识。然而,对于社会的这种基本常识,一些媒体和高考主导者却熟视无睹,还在不断地重复“高考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老调,并且用这样的观念和逻辑来主导高考活动。那么,为什么包括媒体在内的一些人要不厌其烦地重复这个论调呢?究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这些媒体以及那些指挥媒体活动的人的意识有问题,他们对于高考的观念可以说太落后了。对于社会以及教育在新时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他们完全是“置之度外”的,没有任何感觉和反应。二是由于高考改革不易,因而维持现行高考体制就成为一些人必然的态度,而要维护现行的高考制度,就只能在传统的思维和话语模式中寻找理论依据,以至于不得不重复一些脱离社会实际的“老话”。这种现象对教育的启示为:争取自己的自主、独立地位和权利,按照自己的本质和宗旨来组织高考这一隶属于教育范畴的教育性活动,是教育事业应该确定的方向,也是教育应有的理性意识。所以,从教育应然的宗旨和使命的角 度讲,教育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而没有必要承担那些自己无力完成的社会工作,比如:为社会其他领域甄别人才、选拔人才的工作。这既是现代社会中各种组织之间应有的认知和界线,也是成熟社会中主导教育的领导者们应该具有的基本意识。

    其二,教育在本来意义上是一项文化性事业,是以传递文化、发展文化、保存文化、整理文化、培养人才为精神主旨的活动。教育承担的是人的精神、意识、思想、价值观方面的培育和促进使命,其活动关键是要符合教育的公理和逻辑,体现自己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本性,而并不必然地以追求社会公平为指归。与教育培养学生有道德、有教养、有理想的健全人格职责相比,教育的其他任何职能都是次要的、附属性的。若让教育直接承担社会公平保障的职责,无疑是张冠李戴。因为教育只有在做好“自己”的时候,才能产生其他的意义和功能。这种思考换句话说,就是教育活动的关键是要符合教育规律,符合教育的活动逻辑,而不是直接意义上的为社会服务或保障社会公平。因为在教育内涵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中,就已经包含了为社会公平、公正、文明服务的内容,只是这种服务是带有教育特征的,是隐蔽和间接的。另外,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讲,保障社会公平是政府及其行政机构的直接责任,并不是教育的直接职能,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文化和科学,引领社会道德和风气。事实上,教育在完成自己职责的同时,就已经实现了它们为社会服务的宗旨和使命。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教育要想成为竺可桢先生所说的“海上灯塔”和“世俗教会”,从而引领社会的道德和风气,自身就一定应该是道德的、文明的、先进的、正义的。教育在品格和精神方面的水平一定要比社会中的所有领域都要高,否则,就不会有引领社会的号召力和感召力,就无法实现其引领社会道德和风气的宗旨和使命。而教育的这种品格和素养,教育对社会的这种价值和意义,正是教育作为一种社会要素在历史上、在社会中长期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和原因,也是教育获得社会尊重和自主权利的资格和条件,是教育独立自主活动的动力和自信心源泉。教育立足于自己活动对社会所产生的各种影响、作用、意义、价值等,既是一种社会性现象,也是一种历史性现象,是客观的,也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对于这个规律的违背和抵制,并不能改变其基本的趋向,人们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而需要对上述思想补充的是,教育在客观上是没有能力来保障社会公平的。教育若要参与保证社会公平的工作,就必然要依靠行政机构的力量。而行政力量对教育活动的干预,则必然会削弱教育的自主性,扭曲教育的原则和逻辑,使教育变成非教育。这样的结果不仅使教育变得不健全,其所追求的公平也是病态的、消极性的、表面性的。而我国高考性质其所以发生畸变,就是由于社会行政权力普遍干预教育活动的结果。

    三、造成高考改革难的主要原因是整体教育制度的落后

    那么,应该怎样看待高考改革难的问题呢?作者以为,一方面,高考改革的难处在于,高考制度是源自于我国的整体教育制度和政治制度,并与整体教育制度和政治制度同质、同构的一种制度,在高考制度的精神和内容中,起基础和主导作用的是整体教育制度和政治制度中的原则和逻辑,高考制度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有很多就是整体教育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问题。因而高考制度的改革,不是一种单纯的改革,而是需要在整体教育制度、政治制度支持下的改革。没有来自整体教育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支持,高考制度改革显然是难以彻底的。另一方面,高考改革难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国目前的教育决策机制,还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决定方式,一些关系教育全局的决策,都是由国家领导人主导的。教育主管部门在很大程度上还不是决策机构,而是执行或贯彻机构。

    由此可见高考改革难的真正原因:不是高考改革难,而是教育的整体制度和社会的政治制度改革难。是国家在这方面的迟缓,制约了高考制度的改革。因为假如教育的整体制度改革了,比如:在高校中实行了大学校长的选举制(由本校全体教师或教授委员会选举),由选举上台的校长们各自主导本校的招生政策,那高校招生的方法还能像如今的招生方式这样“整齐划一”吗?而在没有全国统一招生政策的情况下,现行的中小学校中的应试教育方式还能够持续吗?再比如,假如政治体制改革了,在省级以下地区实行了地方自治制度,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教育政策或法律,像美国的州那样各州为政,那应试教育的方式还能够持续吗?答案可以说是肯定的,所以,所谓的高考改革难的原因,其根子并不在高考主管部门,而在于社会的整体教育制度和政治制度,在于支撑和指导这些制度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主旨。如果这些改变了,高考制度自然就会改变。如果它们不改变,高考的改变就很难。即使在某一个时期或某一个方面改变了,仍然很难长期维持,极可能会退回到由科举制精神主导的“原地”,如同1977年的恢复高考制度的效果一样。另外,在由绝对权力决定社会事务的机制下,高考制度的改革是需要由卡理斯玛式的人物来主导的,而卡理斯玛式的人物来主导高考制度改革则是需要机缘和条件的,这显然是作为高考执行机构的教育主管部门难以决定的,也是社会大众难以预测和把握的。

    然而,高考问题的吊诡之处在于,社会可以以回避整体教育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内在难题而搁置高考改革,但这样的结果却将会导致教育的问题不断累积,对教育伤害的程度会越来越严重。对高考改革的迟滞或拖延,不仅会使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正常发展受到影响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公信力受到削弱;而且也可能使教育问题转化为社会问题,成为导致社会动荡的原因之一,给社会带来更大的损失。所以,从保持社会稳定及促进教育发展的角度讲,既然高考制度早晚都得改,那晚改不如早改;技术性的改不如根本性的改;权宜性的改不如彻底性的改。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高考改革必须得到整体教育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支持。而高考改革在没有得到整体教育制度和政治制度支持的情况下,显然是无法改革或不能进行彻底改革的。另外,相对于没有明确目标的权宜性改革而言,不改自然比“乱改”好,这也就是为什么社会上一方面对高考改革的呼声很高,一方面又对渐进改革观点给予充分理 解的原因。这表明人们对高考改革迟滞的容忍,并非是基于对渐进改革主张的赞同,而是害怕乱改,使教育的状态更差。这种现象也从另一方面折射出,教育行政部门多年来在高考问题上的表现,使社会对由其主导的高考改革前景信心不足,缺乏应有的信任。正基于此,才有学者提出高考制度改革应该由全国人大委托的专业性机构来组织和主导。

    纵观教育发展历史,可见教育的传递文化、发展文化、保存文化、整理文化职责的担承,是来自于教育对自己文化使命、社会责任的自觉体认,这既是教育对人类社会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也是教育在人类历史中能够长期存在和延续的逻辑理由。事实上,无论是现实社会的活动规律,还是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都证明教育不应该是一项完全以政治意志为转移的他主性活动,而应该是有自己独立本质和宗旨、独立意志和逻辑、独立责任和使命的自主性活动。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既应该是相互依存和促进的,也应该是相互信任和尊重的。二者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功能,既不能相互代替和包办,也不能相互对抗和背离。其中,教育的发展和进步需要社会政治的宽容、尊重、保护和支持,没有政治理解和支持的教育,其发展和进步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样,政治的进步和稳定也需要教育的理解和支持,没有教育为政治提供思想、人才方面的资源,政治的发展和稳定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好的教育和政治无疑是相互信任和支持的,而不是任何一方对另一方的包办代替或限制、控制,因为在对方活力被限制的时候,也是自己的活动机制不正常的时候。试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当一个国家政治落后的时候,其教育必然不景气,必然问题丛生。而当一个国家教育处于落后地位的时候,其政治也必然不文明、不先进。而就具体的教育内容与政治内容的比较而言,则可见教育在许多时候还是优越于政治的。教育的本质和观念相对于政治的本质和观念而言,更具有普遍性和永久性。比如:孔子、孟子、庄子的教育观念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为世人继承和运用。而与其同时期的政治观念,有多少能被人们提及或赞同呢?而这种现象足以提示人们:敬畏教育,尊重教育,让教育成为教育,是国家应有的理性意识。

    而在具体的高考方式确定问题上,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们不能照搬美国高校的招生方式”。作者尚没有思考到我们是否应该完全学习美国高考方式的问题,只是感觉这样的思维方式令人诧异。作者对这种思维方式的疑问是:为什么会这样想?难道美国高校招生的方式不好吗?难道我们的中学生能够像美国的中学生那样自由自在地学习不好吗?难道他们有在高考后同时收到的几所高校录取通知书中选择自己中意的高校的权利不好吗?如果让全体中学生自主选择的话,他们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而对于一些人言之凿凿地声称的不照搬国外高考方式的说法,作者进一步的疑问是,照搬就一定不好吗?试想我国的现代学校制度是哪儿来的?我国的现代大学是哪儿来的?不都是从国外照搬来的吗?国人普遍肯定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其建校原因以及辉煌成就不都是“照搬”的结果吗?作为北大前身的京师同文馆,不正是因“照搬”国外的科技、文化、制度的需要才成立的吗?否则,何来后来的北京大学。作为清华大学前身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则更是直接为“照搬”服务的,其所培养的学生们的留美,不正是为了“照搬”美国的科技、文化和制度吗?而我们如今强大的工业体系及现代科技,以及整个社会的现代文化和教育意识,不都是“照搬”的结果吗?更进一步说,政治领域中的学习马列主义不也是“照搬”外国的思想吗?没有“照搬”,能有我们如今的现代化中国吗?另外,针对有些人顾虑的“照搬”会导致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衰落的问题,作者以为这完全是多虑。因为在我们以往的“照搬”中,有过有些人臆想的亦步亦趋的“照搬”吗?有过因为“照搬”而失去民族根基的现象吗?蔡元培先生“照搬”日本学制制定的《大学令》,“照搬”德国大学模式改造的北京大学,失去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品性了吗?梅贻琦先生遵循蔡元培先生的“照搬”而经营的西南联大、清华大学,失去民族的精神和气质了吗?历史证明,他们的“照搬”不仅没有失去本民族的风格和传统,反而使本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得到了更好的发扬光大。所以,问题并不在我们是否“照搬”国外高考方式的意识上,而在于一些人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简单化思维方式上。

第5篇:高考改革范文

【关键词】 高考改革;改革方案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28-0060-04

2014年3月,北京、江苏等省市相继出炉了2016年高考“英语减分,语文加分”的改革方案,之后又有将“英语退出高考,实行社会化考试”的设想,使得高考改革的话题又一次成为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的焦点。尤其是对高考“当事人”――高中生来说,更是反响强烈而却又迥然不同:立志攻读英语者,不知所措;英语学习特长者,迷茫失望;英语成绩不佳者,如释重负等,诸种表现不一而论。一项改革的措施,却导致了我们不愿也不忍看到的“优者痛劣者快”的反常回应而带来的“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尴尬境况。对此,笔者似乎感觉到,这样的改革实际上也是利弊并存,甚至还可能是弊大于利的。因为仅就对学生而言,存在着很大的不公平――对于那些英语学习感兴趣且成绩极佳的学生来说,无疑则是当头一棒,特长得不到尊重和发挥,严重地挫伤了他们学习英语乃至相关学科的积极性。而对于英语成绩不佳的学生表现出的如释重负,无异于给“不佳”以正名―― “不佳”顺应了改革和发展的潮流。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高考改革的换位思考:难道学有所长是错吗?有何足够的理由要去打击和泯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扼杀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应当看到,此项改革方案,是针对社会上反应比较强烈、众多家长深受其害、专业人士批评比较多的问题而制定的。在目前的基础教育中,英语学科笔试过重过难过频,能够传授优质英语的教学人才过少,导致英语教学严重走偏,表现在几乎所有学生都背起过重的英语学习负担。因此,近年来不断有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就英语教育发表言论或提出提案认为: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花的时间太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减负”,甚至影响整个教育的质量。所以就寄希望于“高考的指挥棒”作用――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分值以实现“减负”的目的,给英语 “降温”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语文学科自然应该是奠定人一生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传承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必不可少的思想文化宝库。进一步加强语文学习,并加大对其考查的力度似乎已经形成共识,具有无可辩驳的理由。而把英语作为我们整个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放到与语文同等的地位,在整个人才选拔和升学当中占如此大的比重,似乎是很不合适的,降低其在考试中的分数又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甚至有人举例佐证:日本有些诺贝尔奖获得者,不懂得外语,却并未影响其科学研究获得成功。

但是,“语文分数的增加,使得语文在招生考试中分数一家独大,真的能使语文回归到她应有的位置,使学生重新喜欢语文吗?重视语文课等同于重视语文本身吗?”――华东师范大学周宏教授在文中得到的结论是:“加分救不了语文”!究其原因,一方面会不会使师生只重视语文如何应试,而使语文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另一方面,“由于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人文性兼而有之的学科,考试只有兼具了对两者的考核,才是语文。语文中确有可以科学化考核的内容,但更有无法科学化考核的内容,而且这部分内容指向的是更高层次的语文能力,所以语文不是一门科学。全部以科学化的思路来考核,必将是语文的灾难。”也必将会导致语文学科的严重异化。显然,这与改革的初衷大相径庭。再者,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的区分度最小,通过“语文加分”恐难担当起振兴语文学科的“历史重任”。反过来再看英语学科,改革开放以来,英语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和对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球化的今天,英语对中国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看,英语教育的目的已经不再局限于“掌握一种交流的工具”,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认识到其他民族是如何认识世界的,是如何思考的,如何生活的。更何况英语是互联网语言,现代社会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这个纽带语言掌握不好,从个人角度还是从国家角度都损失巨大。因此,北京师范大学程晓堂教授认为:“中国的英语教育不仅不应该削弱,反而应该进一步加强。”

高考改革由于直接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具有与其他改革不同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因而备受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毋庸置疑,除专业研究者外,大多数人的观点和认识,自然有其言之有理的一面,但也不乏含有意识形态的主导和功利追求的暧昧相互掺杂各司其能的成分,无形之中给高考改革添设了种种的羁绊。不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和科学的论证,单凭直观和感觉进行改革,只能是随意的甚至是盲目的,改之不慎将会给考生及国家带来灾难性的严重后果。因此,将不同观点中的正确成分加以全面、综合地科学研究和论证,实施既有利于人才的有效选拔,又有利于人才的健康成长的高考改革,是摆在当今我国教育的最重要、最紧迫的大事。

高考改革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牵涉到课程设计、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科目权重、试题编制以及录取方式等一系列的改革。比如,仅就对现行高中所设计的课程在高考中所占比例的角度来说,考试大纲中的科目(含成绩用于高考录取的会考科目)及各科目所占分值的比例大小,应与国家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科目和课时保持基本一致,两者应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不应该相互割裂分离,更不能随意取舍。而考试的科目及试题的命制,则应遵循“三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即要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应该说“三个有利于”的命题指导思想高屋建瓴,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对课程改革及育人选人途径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因为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普通高中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与其各科课程修业的学时学分要求,是保证落实国家育人意志的具体体现。高考的考试范围应该全方位地对课标的精神加以体现,积极发挥其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随意变更考试内容和分数权重,就会导致学校教育与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严重背离,使国家的育人意志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势必导致教育的严重缺失。追寻课改后近十年来的高考,其考试的内容与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及要求的严重背离早已有之,而不仅仅是刚刚出炉的“语文加分,英语减分”的新失衡。比如新课标中“综合实践活动”是一大学习领域,也是此次课改的“亮点”之一,自然承载着不可或缺的育人功能。但这些课程并未进入高考(或成绩用于高考),而致使该课程名存实亡。令人不解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反倒觉得很正常而很少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却偏偏对“英语减分,语文加分”改革方案的反应却又如此的强烈?这是否反映了我国公民长期以来意识形态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偏颇的价值观念,漠视或冷淡了实践操作类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乃至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从目前我国高考考试科目的设计来看,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排斥在高考(会考或校考成绩用于高考)之外的做法,至少是不利于课程改革方案中所要求开设课程的全部落实,也不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甚至于起着干扰和阻碍的作用。因此,高考改革应该认真贯彻落实“三个有利于”的命题指导思想,而不是只对于英语和语些类似于中医方剂汤头加减式的微调,就能够彻底解决问题的。况且,做这样的调整抑或是对课程标准的不尊重甚至是否定。即使需要调整,也是应该先调整课标再调整高考考试的分值。同时,还需要做大量的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和论证才能做出决策――加多少分减多少分是最佳的、科学的?如此调整有科学依据吗?

如上所述,即使高考考试科目(或不参加高考而成绩用于高考的科目)是完全按照课程标准制定了,这也仅仅只是高考改革的一部分,并不是改革的全部内容。改革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好考什么,如何考的问题。尽管论者众说纷纭、各据其理、结论不一,但透过现象,观其本质,我们应该本着以人的发展为着眼点,进行以下三项改革,乃是高考改革不变之坚守和理据。

1. 高考改革不能打击和挫伤学有所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泯灭和遏制学生金子般的好奇心。我国教育史上一直存在缺乏对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青少年普遍缺少对科学的真正兴趣和好奇心。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的缺失则与“应试教育”不无干系。长期以来,在过于狭小的考试范围和“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下,孩子的个性被扼杀,兴趣被漠视。好奇心在这种恶性循环中被几近分化涤荡,学生只是对考试感兴趣,对考试以外的问题丧失了兴趣和好奇心。这确实是一种教育的悲哀。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上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我国青少年从来也不缺少功利性指使下的“好胜心”,但普遍严重缺少追求超脱精神的“好奇心”。“‘好胜’与‘好奇’一字之差却体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境界与追求。好胜,只能胜在一时,而好奇,则惠及终身。”因此,高考应该首先在考试的内容上进行改革,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把能体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与好奇心的内容(如对英语的爱好及答案不唯一的创造性问题等)合理地融进去,且适当延伸,使之具备对于特殊人才选拔和甄别的功能。以激励学有所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金子般的好奇心得到进一步的呵护与发扬光大。

首先,融个性特长的考查于高考内容之中是可能的。由于高考是在合格的高中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公民当中,为各级各类高校选拔进一步深造的优秀学生。因此,高考考试的范围就应当是在高中各学科中重点主干内容及相应的学科中重要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再有所侧重,以有利于各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好奇心的发展和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对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而不应该是会考的重复和叠加。应该在核心学科、核心课程上下功夫,把时间腾出来让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

其次,融个性特长的考查于高考内容之中是必要的。不能体现考查学生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的高考,就不可能彻底改变以输灌式为主的教学,就不可能改变教学中给学生以现成的结论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法,就不可避免地给学生身心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一是学生厌学,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往往只剩下对某些功利的追求,而失去了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和对问题探究的好奇心。二是学生的后劲不足,赢在起点而输在终点是我国学生表现出的致命性的共性特征。

综上所述,高考应该在发挥其对课程改革和中学教学不可替代的“指挥棒”作用中再立新功!而不应当刻意地去掩饰和回避其在中学教学中的导向作用。做“此地无银三百两”式的回避,是一种变态的思维,只能导致教育的不断缺失。学生各怀“绝技”去“应试”,站出来让祖国挑选,何错之有?错的是搞“应试教育”,将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及百般珍贵的好奇心统统泯灭掉,把各具个性并充满好奇心的学生放入“应试教育” 的“模具”中加力“挤压”,生产出整齐划一的毫无生命活力和创造激情的“复制品”,这才是教育的最大错误!我们呼唤高考在公正公平的基础上,能够尊重所有学生的智力优势和兴趣特长,多把尺度衡量人才,不再出现类似于连中国的一般大学也上不了的学生,反而上了国外著名大学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怪现象出现。应该不拘一格发现人才,打破陋规培养人才。

2. 高考改革不能忽略或降低对学生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素养的考查。如前所述,把能够体现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科目排挤在高考考试内容(或这些科目的会考或校考成绩用于高考)之外,是极其不合理的。虽然在限定时间、限定地点的考试中,将这些科目纳入考试内容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这一艰难的破冰之旅终究是要起步的。因为它毕竟是人才选拔和培养之大势所趋。唯有此举,才能引导我国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的目标得以进一步落实。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部署的指导下,我们应该着重探求以下改革途径:一是探索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的具体实施措施;二是改革考试内容,进一步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不再局限于课堂和课本所学的简单识记与再现,而强调知识在不同情景中的应用,注重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素养的考查;三是完善会考制度,增加其可信度和真实性,使高考与会考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和选拔的任务;四是探索多元化评价制度,达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如增加中小学的办学自,增加大学的招生自等。在综合素质考查的同时,要进一步对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文明修养的考查力度。对见义勇为、勇于奉献、道德高尚的学生要优先录取,以树立道德楷模,弘扬社会正气。例如,受到广泛关注的2014年因见义勇为而身负重伤的“夺刀少年”――江西考生柳艳兵和易政勇,未能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江西省专门为他们设计了考题,待他们身体恢复后进行了单独考试,最后他们均以优秀的成绩被自己心仪的大学录取的事例,就是弘扬社会正能量,注重道德品质考查的典范,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3. 高考改革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学生课业负担的增加。对英语“瘦身”、“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改革的措施,无疑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有利的,也是改革的初衷。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问题的另一方面: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以后,势必导致考试与学校课程学习脱节的问题发生。学生为了取得最佳成绩,肯定要参加各种考试培训。因此,可以想见针对英语的各类补习班会应运而生林立于大街小巷,以满足追求“最大利益化”学生的多次培训和考试,直到获得满分或接近于满分为止。学生既要完成学校课程任务,又要参加考试培训。这种“无序”的“应试”竞争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愈演愈烈,既破坏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又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与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初衷背道而驰。与其出现这样的负面结果,倒不如改革前的好。其实对于英语学科,大可不必在小学一年级起即开设。一是不利于学生对语文(母语)的学习,二是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无论是对于“英语减分,语文加分”的改革,还是“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的相应改革,一定要把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切忌做些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式的蠢事来。

参考文献:

[1] 周宏.加分救不了语文[N].学习报(教育周刊),2014-1-17.

[2] 程晓堂.关于当前英语教育政策调整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4,(5).

第6篇:高考改革范文

资深教育媒体人、新精英生涯规划师 任卫军

2014年9月,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举措,这是教育领域的一次“大动作”:比如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取消招生批次、将自主招生安排在高考后进行……作为一名生涯规划师,在关注此次招考改革对升学领域影响的同时,笔者更关注生涯规划将会给中学生领域带来的改变。

取消录取批次改革,让专业选择更加重要

在此次招考改革中,有个大变动就是“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上海市已经明确2016年取消第一、第二批次。对于招生录取批次,政府用一个硬性的“杠杆”划分了各个档次的院校。例如,同样是本科,在天津就划分出了一A、一B、二A、二B、三A1、三A2、三B 7个等级。虽然总体上说相应等级都会对应同样重量级高校,但也有受地方保护的“名不副实”高校。

因此,一旦取消录取招生批次,尤其是像试点省浙江省已经出台细则,要求将录取模式改为“专业+院校”。也就是说,日后,专业在高考中的比重会越来越重要,而不再像以往,更加注重选择院校。这给生涯规划在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群体中的应用带来了更多的“用武之地”。

取消文理分科,生涯规划需求时间将提前至高一

这次招考改革包括,“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其中有两个重要信息,一是高考成绩将采用3主科目+学业水平考试3科目成绩组合而成;二是取消高考文理分科。

未来的高考不再分文理科,意味着学生可以有更大的选择面,避免偏科导致的知识结构出现偏差问题。更重要的是,学业水平考试科目选考3科,且可以文理组合,既可以物理、化学+历史,也可以思想政治、历史+化学,这也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余地。然而,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将来高考所考科目的时间也会前置到高一。相应地,他们会更早地思考未来想学的专业、想去的大学等。这时候,这些孩子与家长就需要生涯规划来帮忙了。

当前,高中生往往都是上了高三,甚至即将填报高考志愿时才想起升学与生涯规划。新政改革后,这个时间点将会大大提前,最早到了高一,甚至初中。生涯规划既能帮助中学生群体规划升学路径,也能帮助他们探索自我,走好未来的学业和职业路。因此,未来社会对生涯规划师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无疑是给生涯规划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同时也给一大批生涯规划师带来了“用武之地”。

规范加分和重视综合素质评价,促使中学生做生涯规划动力更足

第7篇:高考改革范文

为何要整体系统设计?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把这次改革概括为“四个最”:“最全面、最系统、最重要、最复杂”。以往改革往往是单项的、局部的,这次改革是整体设计,系统推进,涉及各个学段以及计划、考试、监管和试点等多个方面。

表面上看来,这只是多项改革的叠加,背后体现的却是“系统育人”的战略思考,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以人和人的发展为主线,围绕着人的成长做文章,使“立德树人”的五个统筹有了制度保障,同时成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何要增加学生的选择权?

增加学生选择权:一是打破文理界限,可以兼选文理;二是英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科可以选择两考;三是学考时间可以自主选择;四是试点省份录取不分批次,使得学生能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获得上大学的选择权。

取消文理,一是引导学生融合文理两科知识,产生超越传统的新思维。二是衔接大学的通识教育,让学生触类旁通,成为创新型人才。增加学生的选择权,表面上是选特长、选兴趣、选专业,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赋予学生选择人生的权力。从个体角度看,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现自我,规划人生,独立给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从国家角度看,将为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必要的人才基础。

为何要破除唯分数论?

分数只能单方面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的结果,看不出学生学习的过程、成长的态势,更不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准确评价。但高校招生分分计较,客观上使得分数教育甚嚣尘上。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重要参考,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未来作为重要依据的一大伏笔。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要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完善,诚信机制也需要在实践探索中慢慢建立。

破除唯分数论,表面上是扭转单纯用分数评价学生的应试偏向,实质上破解了人才评价的标准问题。教育应该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一代新人,而不能培养分数的奴隶。破除唯分数论,将促使人才选拔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

为何要打破一考定终身?

所谓“打破一考”,一是按时间划分,不同科目变集中一考为分散多考。二是按科目划分,同一科目(英语和学考3个学科)可以考两次。

打破一考定终身,把一次性评价变为过程性评价,的确能够减轻学生一锤子买卖的心理焦虑和精神负担,有利于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但这只是表象,实际上是要破解教育的功能和目的问题,回归到育人为本的轨道上来。真正的教育,不仅要看学生结果变成什么样的人,更应该看到学生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引导学生在动态过程中不断反思修正,努力向上,而不是在学习的某一阶段给学生盖棺定论。

为何要强调高考的公平?

《实施意见》的12大要点中有5项指向公平。不少人认为考试不是法律问题,重点不是追求公平。这是把招生考试仅仅看成单方面的改革,没有放到一个宏观的背景中去。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以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8篇:高考改革范文

从数字对比看,今年的高校录取率明显超过5096,平均不到两个考生竞争一个录取名额,与扩招前相比,这几年考大学的压力相对减轻。但考生和家长依然紧张,因为考好大学不易,考名牌大学不易,考北大、清华更不易。说什么都没用,能不能上大学,能上什么样的大学,全凭分数,看的是成绩。为了尽量保持“起跑线”上的竞争优势,家长以及中小学给了学生巨大的学习压力,十年寒窗苦,为的就是高考“一考定终身”。

高考,考的不仅是应届高中毕业生,也对整个教育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小学。中学,甚至幼儿园的教育,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前十几年,再加上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全国统一高考的积极意义和负面影响,已经暴露无遗。

一方面,“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统一高考,体现了尽可能的公正公平,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加速了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首次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2005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是1998年的4.7倍,在校生人数达23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1g6。我国的高等教育人口迅速增加,1982年全国高等教育人口(大专以上)约为610万人,2000年达到4560万人,2004年增加到7000万人,估计到2010年将达到9000万人。中国的人力资本越来越充分。

另一方面,人们对高考制度的诟病也越来越尖锐。特别是“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高分低能”的弊端,“高考指挥棒”的弊端等等,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强烈的质疑,要求改革高考制度的呼声此起彼伏。

教育不是教育界一家的事。事关千家万户的高考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从1999年高校扩招起,高考制度改革开始有条不紊地探索推进,每年都有一些新的措施出台。但每一步改革都引起了社会的热烈争论。

高考改革方向何在

教育部一位官员表示,高考改革是一个方向,但目前还无法说自主招生是高考改革的方向

回忆在清华大学2005年自主招生冬令营的两轮考试,以及拿下这些考试为自己赢得高考后报考清华的20分优惠,刘灏天没有太多幸运的感觉,只是认为那两天“很美好”。

这或许与他的自信有关,或许是因为他最终考取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靠的并不是这20分,尽管他知道总会有同学需要加上这个分才能进入清华。

当然,低20分录取决不是高校尝试自主招生的初衷。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说“分数成了我们大学取舍学生的惟一的标尺。在这个意义上,考试看起来公正,实际上有很大的不公正。考分把很多优秀的学生排除在外。”

正是基于避免考试的机械、基于承认人才的多样等共识,虽然恢复高考近30年来,统一考试的形式未曾动摇,但自1999年启动新一轮高考改革以来,针对考试制度的节奏调整却在日益加快。

“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今年又前进了很大一步。一般来说,自主招生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高考成绩,他们的做法则是让平时成绩和面试表现发挥决定作用。不过,我们还不能简单地说这就是进步,因为我们总是要在高考成绩与平时成绩加面试表现这两者中寻找平衡,他们的尝试显然更偏向于后者。”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文东茅说。

教育部一位官员表示,高考改革是一个方向,但目前还无法说自主招生是高考改革的方向。

“统一考试”与“单独招生”

在官员难以对高考改革方向表态的背后,反映出各种声音交锋激烈。事实上,关于“统一考试”和“单独招生”的是非优劣,从高考诞生之日起,争论几乎不曾中断。

支持“统一考试”的意见,多是发自于对公平的渴望。他们会以1958年和10年“”为反面教材,痛陈推荐选拔使一部分学生难以获得报名资格,加之弄虚作假、指名选送、授意录取等现象的盛行,造成学生质量下降、高等教育滑坡等对国家的伤害。

肯定“单独招生”的观点,则大多出于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他们会援引吴晗先生对《资治通鉴》倒背如流、语文外语都考了满分,以及钱锺书先生因极高的外语和语文成绩,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的佳话,希望为偏才留有位置。

文东茅认为,“这其实是在程序公平和实质公平中寻找平衡。”他解释说,程序公平也就是形式公平,即考生都要参加统一考试,根据考试成绩确定你是否能上大学,上什么样的大学;实质公平也可称作内容公平,指能够让各种类型的优秀人才都可以到大学读书,比如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生、记忆力很强的学生、语言能力很强的学生等都可以进高校念书。

“人们正在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公平而不得不牺牲内容上的公平,但我们又不得不去追求这种形式上的公平。”

文东茅补充说,“目前社会比较认可这种形式上的公平,但我们应该试着从更高一些的层次去认识公平的问题。比如,如果全社会都能接受高考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让各种类型的优秀人才都能够接受高等教育,那人们必然会认可多样化的标准。反之,假设大家对公平的认识就是一刀切,那么人们就会怀疑多样化的标准。”

偏才怪才“自主”不进来

对高考形式“共性有余个性不足”的批评越来越多,加之高校越来越强调学校自身的个性,近年来,高校自主招生的试点工作不断推进。

2001年,江苏省3所高校率先探索自主招生。2003年,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高校试点自主招生,试点大学可以按5%的比例招收符合各自招生标准的优秀学生。从2034年到2006年,试点高校以6所、14所、ll所的速度增加,目前已达53所。

在2003年的一份文件中,教育部认为,“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是深化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2005年教育部再次发文强调,希望“通过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切实选拔综合素质高、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对中学教育发挥积极导向作用,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只是,为学有专长者留下的这扇门,似乎并不能如愿录进这样的学生。

“偏才和怪才,一个都考不进来。”文东茅非常肯定,他也是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委员会的成员。

刘灏天则说,“我感觉自主招生还是对全面的学生有利。”据他回忆,自主招生共有两道门槛,一是初选,二为冬令营复试。所谓初选,就是由清华大学组织人手对学生递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择优参加冬令营复试,复试分笔试、面试两轮,在综合考虑两轮成绩后,确定最终的自主招生人选。

文东茅介绍的北大自主招生与清华大同小异,区别一是在初选环节后,笔试由北京大学派教师去各地监考,再从中择优赴北大面试;二是获得自主招生资格所得到的20分,在

北大选专业时依然有效,在清华则失效。

“大概630人参加了冬令营,据清华的老师说,他们是从3030多名报名者中产生的。我觉得这个筛选标准,可能主要还是每学期的成绩,以及各种竞赛的名次,一是这些指标容易量化,二是单科成绩足够优秀的同学可能走保送了,此外一些有单科偏好的同学在初选中并没有太大优势。”

在刘灏天看来,复试也并没有特别向偏科生倾斜。“理科笔试考数学、语文、外语、物理和化学五科,每科总分都是103分,笔试成绩为五科得分之和,占复试分数的60%,面试成绩则占复试分数的40%。印象中语文只是一道作文题,英语的阅读题目比较多,但整体而言,并没有跳出高考五科的圈,所以还要看综合成绩。”

说到这里,他又补充道,“清华的老师同我们开会时说,这次自主招生的初衷是‘为通才提供平台,为偏才留有空间’,但老师也说,自主招生是给那些有实力上清华,但因为高考中一些难以避免的意外因素而可能与清华失之交臂的同学提供的机会。”

刘灏天的体验,与文东茅的判断基本吻合:“单科成绩不够好的学生可能最后都上不来,上来的一般还是那些各科成绩比较平均的学生。”

文东茅由此发问:“北大、清华的自主招生究竟是想做什么?如果是想招真正有特长的学生,考试的分量就应该降低,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材料和平时表现。但现在这种自主招生的做法,其实是北大、清华在全国又搞了一次高考。”

他举例说,以北大、清华的号召力,他们的自主招生几乎牵动了全国各地重点高中的神经,而在初选之后,笔试的分数至关重要,假设在湖南确定295分以上的若干人能够参加面试,那么少一分都无法获得这个资格。至于面试,在他看来,这个成绩基本拉不开,所以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笔试成绩。

也正是这个原因,文东茅和刘灏天都斩钉截铁地表示:如果钱锺书先生参加今日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那是万万通不过的。刘灏天笑着说,“好像复旦大学的老师说他们的方式能够让钱锤书考进来。”

应试教育的现实存在

其实,比高校能否录取钱锺书更重要的,恐怕还在于钱锤书这样的人才能否出现。正是看到高考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才感喟:“高考不改,教无宁日,学无宁日。”

这也是文东茅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在现行教育体制下,真正有特别突出特长的学生很少。因为课程压力那么大,考试那么多,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那么强,要想考出不错的成绩必须各科成绩都比较好。”

刘灏天说,“每一个备战过高考的学生都知道高考看的是总分,而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每一科都做到特别出众很困难,只是某一科特别出众又不能有一个理想的高考成绩,所以很无奈。”

这些担心和无奈都与一个词密切相关,即片面追求升学率(“片追”)。教育部考试中心原主任杨学为说:“从1952年统考到现在50多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前,第二个阶段是恢复高考到现在,其间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高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只有一件事一脉相承,就是‘片追’。”

从1963年教育部提出“片追”,到1981年教育部提出克服“片追”的十项规定,再到1993年提出克服“应试教育”,这些不同年份的不同提法,从一个侧面说明,“片追”不但未能克服,反而升格到应试教育。这就使得大多数学校只顾应付考试课程,频繁补课和模考,却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和体育。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也多被视为“不务正业”,遭到老师和家长的合力压制。

在学校“紧锣密鼓搞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在学生、家长和老师大多因高考指挥棒叫苦不迭之时,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于1999年召开。会议的两点决定至关重要:一是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对教育工作方向的明确;二是决定自当年“扩招”。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认为,虽然扩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希望通过扩招减轻高考的竞争强度,从而营造一个更宽松的环境,使中小学实施好素质教育。

1999年,在这个被视作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启动之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广东率先开始实施“3+X”高考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改革。“3+X”改革在2001年扩大到18个省市,2002年即在全国范围推行。这项改革和后来的高考分省命题改革,都使传统的统一考试走向多元化。

当然,这种情境下的高考还是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子,因为其侧重点还是改高考的内容,而不是改高考的体制。

此外,文东茅认为,“即便学生有特长,比如全国作文竞赛一等奖、计算机创新一等奖等,但仅凭这些条件还不足以说明他就能上北大、清华,即便这样的学生进来了,在目前的高校培养体制下,他们学学课程也会很困难,所以还是要考文化课。”

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郑方贤也说,报名参加今年复旦面试的同学,首先需要通过涵盖高中10门左右课程的申请测试,学校对申请者的希望是:“对高中课程的掌握是全面的,并且要比较好。”

落实高校招生自

既然文化课不可不考,高考改革也不能不做,那么如何在二者中寻找平衡,特别是自主招生这样的改革尝试,如何顶住公众对其公平性的质疑,扎扎实实推进,显得非常重要。

文东茅说,北京大学等推行的自主招生,名额只占录取人数的5%,但却耗费了学校巨大的人力、财力,学生成本、社会成本也非常高。所以试点自主招生的这几年,也有学校想打退堂鼓。

刘灏天清楚记得,清华提供给参加冬令营学生的招待所,对外收费是298元/天,对考生和考生家长则分别为50元/天和100元/天;而他面试后在招待所收看校内新闻时偶然发现,面试他的教师中,其中一位就是当时的清华党委书记。这些细节,以及整体过程的井井有条,都让他觉得学校“是花了很高的成本,是在很认真地做这件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张路雄认为,高校如此大费周章,在于实现高校自主招生是高考改革的方向之一。文东茅也把选出多样化的人才,甚至是根据学生的特点举办考试作为高考改革的一个方向。

而高校自主招生,依赖于高校招生自的真正落实。张路雄认为,高校招生自在法律规定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具体而言,高校的招生自面临三个制约因素:拨款制度的限制,学校内部没有形成健全的民主管理体制,以及社会监督机制还不完善。

所谓拨款制度限制,指公办高校基本实行生均拨款制度,这是公办高校的主要经费来源,因此高校希望多招生,但财政经费总额有限,所以政府必须要对招生人数按计划限制。

他特别强调学校内部没有形成健全的民主管理体制对高校招生自的影响。“现在人们对自主招生普遍有担心,害怕最终变成有钱有权者的子女去上大学。这样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没有民主的管理制度就难以杜绝,也就难以杜绝腐败。”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则认为,在长期缺乏自主和自

律的情况下,高校很有可能发生招生腐败。但他同时强调,在改革的过程中,造成某种后果和付出某种代价都是必须的。逐渐地,它自然会产生一个自我修复和自我保护的机制。“我们刚刚开始市场经济改革的时候,假货泛滥,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一步步完善,假货自然就少了。恢复高校自和腐败的增加必然是一个共生的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建立一种能够趋利避害的制度。放权和制度建设应该是一个共生的过程。”

针对社会对改革尝试怀有负面猜测,文东茅一方面觉得这很容易理解,“北大清华也好、复旦交大也罢,他们都不是生活在一个孤岛上,他们的任何一个行动都要和其他的社会行为联系起来。既然社会上有那么多不正之风,人们怎么会单纯地认为高校就是一方净土?更何况,在以往的高校招生中,也确实出现了找关系、递条子等情况。”

另一方面,他又非常忧虑:“人们如果对高校没有信心,高考改革就无法向前推进,那可能就要回到最初的形式上的公平,整个社会就要为此付出巨大牺牲,这对社会进步、对真正选拔出多种多样的人才是非常不利的。”(张冉燃 戴廉 吕薇)

高考改革突破与缺憾

高考改革的每一小步,都牵动全社会的关注目光。争议在所难免

5月29日,笔者以河南考生的身份向中国政法大学招生办咨询,今年是否执行按区域人口比例分配录取名额的新规定?工作人员明确答复,政法大学今年将在河南招收102名学生,首次突破百人,较之往年录取名额有大幅度增长。

中国政法大学果真兑现今年“两会”期间的承诺――按照区域人口比例招生,再次将各方关注的高考制度改革推向了风口浪尖。

“中国政法大学不是北京的政法大学,而是全中国的政法大学。”徐显明校长接受采访时说,本科招生按人口比例划分是为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但也有一些人士认为,高考的录取公平问题不能简单通过这样的方法得以解决。按地域划分录取人数也不利于国家向西部地区人才培养倾斜的政策。众所周知,这一举措仅仅是诸多高考制度改革措施的其中之一,它既不是开始,也不会是结束。

高考改革回溯

早在1999年,教育部便开始在局部范围内实践高等学校考试制度改革,至今未曾间断。

――经教育部批准,1999年高校招生规模大幅度增加,增幅达20%,人称“高校大扩招”。扩招的原因,一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人民群众更是普遍渴望子女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二是高校招生比例低,录取人数少,考大学难的现实,促使政府推行扩招。

――设置“3+X”科目考试方法,由各省根据情况设置“X”的具体科目。基础教育环节推行的新课程改革,给高考改革提出紧迫性任务。中学新课改,由于各个省的教材不统一,伴随其后的高考必然要做好相应配套工作,于是将高考权利从全国集中统一考试下放到各个省。

――全国招生网上录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相应地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全国招生网上录取系统,大大提高了录取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高校自主招生考试。高校扩招后,大学录取对象发生了变化。高等教育由原来作为培养精英的模式,转向了大众化教育模式。这种情况下,高校对于到底选择什么样的人才发生了变化。再加上高校对学生个性、对学校独特的学风强调得更多了,势必需要对原有高考制度的缺陷,加大力度进行弥补和修正。

据调查,大部分人对于高考改革措施尤其是过度扩招引发的社会问题虽然存在指责,但对于高考的权威性、公正性、严肃性均给予较高的肯定。争议较大的集中在自主招生改革。

自主招生遭受质疑

自主招生就是高校有权自主决定招收学生。具备自主招生条件的院校,目前的自主招生考试名额划定为占本校当年录取人数的5%左右。考试项目分笔试和面试,两项皆合格者,在报考该校时可享受20分的优惠政策。高校有权根据各自不同情况划定自己的招生范围,只有达到高校招生要求的中学,才能够以推荐的方式选拔学生参加当年高考统考前的自主招生考试。目前,自主招生范围逐步扩大,部分条件较好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自荐的方式参加自主招生考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郑晓齐教授说,自主招生政策出台的初衷,一方面是为了扩大高校的自,另一方面也是对高考制度“一考定终身”的缺憾进行弥补。

据刚刚参加了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高三学生刘某介绍,自主招生考试那些题目与平常学习和练习的有很大不同,甚至没有直接的联系。学生为了在选拔中脱颖而出,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些距离考区较远的学生,未曾出过远门,还要鞍马劳顿赶往考点。而此时,正值高考复习的紧张阶段。一些家长和老师表示担心,因为即使通过这一考试,高校最终录取还是会以统一高考笔试成绩为基准。

高校方尽管只录取5%的学生,同样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作为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委员会成员的文东茅教授颇有感触地说:“北大、清华的自主招生,包括复旦、上海交大的面试招生,都需要组织很大的一批专家队伍,一个个去面试,面试很长时间,学校的成本非常大。所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一张统一的考卷,成百上千人一起考,还具有可比性,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考试成本。但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就是,宁愿付出更多的成本,以选出更好的人才。”

在自主招生工作中,高校不但可以自命考题、自选考官,还可以自主决定初复试考生名单和最终通过结果,完全规避各地招生办的监督。较之高等教育的硕士、博士入学考试,高考一直被人看作是相对公平的考试。而今,看到以硬性指标囤杠杠的高考也开了口子,尤其是近几年保送生、特长生丑闻频繁出现,难免让许多人对这种弹性较大、人为因素较多的考试方式心生疑问。在5%“自留地”中,校方拥有绝对的权力,是否会滋生腐败?能否做到真正公平?

农村考生很可能与自主招生无缘

在诸多质疑声中,最为有力的是很多人担忧,自主招生会将农村孩子完全屏蔽在录取大门外。这是因为,目前我国教育水平地区差异很大,除各省市之间存在差异外,城乡差异更大。

自主招生考试题灵活多样,绝对不依课本所学命题。农村孩子从小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的限制,见识面较之城市孩子窄了许多。面试环节中,对考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反应速度、整体形象等方面更为看重。由此,农村孩子在自主招生考试中难有优势,不得不通过“一考定终生”的高考实现理想。

另一方面,既然是自主招生,高校自然有权划定自己的招生范围,也就是说不是任何一所高中的学生都有可能有资格成为这5%。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学校很难进入高校所认定的“具备资格”学校的范围之内。即使有来自农村的孩子报名,所占比例也微平其微。更何况,为参加考试所付出的物质投资,也是许多农村家庭无法承担的。

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于志刚坦率地表示,“在分析报名材,料时,我们已经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来自农村的孩子比较少,自主招生可能对农村学生有不利影响。”

复旦、上海交大探索“面试招生”

尽管众说纷纭,复旦、上海交大“面试招生”考试在一片争议声中破冰而出,今年4月2日通过面试,自主选拔录取工作顺利结束。与此前的几十所高校试行的自主招生相比,此次复旦和上海交大两校自主选拔录取的最大突破,就是以面试成绩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高考成绩只作为参考依据,高校招生与高考彻底脱钩。自主招生变得名副其实起来。

第9篇:高考改革范文

    关键词: 传统化命题 趋向标准化命题 标准化命题 素质化命题

    “3十X”高考科目改革,将生物学科重新纳入高考范围,既是生命科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充分体现了“高考改革要有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开展,有助于高校选拔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有助于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改革精神。

    高考制度改革,直接反映在高考命题模式的转变上。在“3+X”高考改革以前,其高考生物命题随着高考制度改革大体分为三种模式:传统化命题、趋向标准化命题、标准化命题。与素质教育相适应,伴随“3+X”高考科目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生物命题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模式——素质化命题。正确认识素质化命题,处理好素质化命题与生物教学的相互关系, 对促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高考制度的改革与命题模式的演变

    从1981年恢复生物学高考,到1994年停止生物学高考的14年间,高考生物命题随高考制度改革而出现了三次大的变化:

    (l)1981年—1985年,全国高考开始实行大文、大理的招生考试制度。生物学虽然纳入了理科考生的必考科目,但分数比重从1981年以30%考分计入,总分,到1982年以50%的考分计入总分,生物学教学地位明显偏低,高考生物命题也只是五、六十年代意义上的传统化命题。

    (2)1986年—1990年,生物学考分提高到70%,受国外标准化考试的影响,布卢姆关于知识结构的目标分类原则的引进,题型的相对稳定,高考生物命题逐步趋向标准化,演化为趋向标准化命题。

    (3)1991年—1994年,高考制度开始变革,实行了在毕业会考制度上的高考, 同时于91年开始了“三南’,高考试点,农林医类考生需选考生物,分数权重与其他科目等同,都是150分。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原则作为考试目标直接反映在会考考纲和高考考试说明中,命题过程中对效度、区分度、难度和信度的准确把握、题型的细化和固定,以及评分标准的客观性、唯一性,使高考生物命题进入到了标准化命题模式。从89年开始在全国各省市逐步推行的高中毕业会考,其生物学命题也可视为标准化命题。

    在中断了四年生物高考之后,1999年在广东省首次推出了“3+XP,高考科目改革,生物作为X科中的一门,再次被列为高考选考科目。其高考生物命题模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体现了新的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可以说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素质化命题。

    素质化命题是指转变以知识立意为主的命题指导思想为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命题指导思想,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基础文化素质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考查考生进入高校以后的学习潜能。转变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增加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突出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它综合了传统化命题、趋向标准化命题和标准化命题的优点,避免了91年以来的生物标准化命题中强调评分标准和试题答案的确定性和唯一性,而对测量诸如发散思维、创造力,没有唯一答案的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的水平显得无能为力的缺点。

    2.素质化命题模式的发展规律

    从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题(广东)、上海近二年的高考生物试题以及保送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学试题来分析,结合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生物素质化命题模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知识立意为主的命题比重将大幅减小,其试题分布将主要集中在选择题和以客观性评分标准为主的简答题中。而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命题比重会逐渐增加,主要在简答题中。

    (2)能力要求逐步摒弃与标准化考试相适应的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原则,改为与高考改革精神和素质化命题相适应的较抽象的生物学能力的界定。具体表现为《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考试说明(广东卷)》中的五点能力要求。这既避免了命题过程中的局限性和对能力要求的不可界定性,又有利于命题的创造性和拓展性。

    (3)从能力要求上,侧重于对知识的发生过程、对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科学研究方法和多学科知识综合能力的考查。

    (4)从题型的演变来看,在问答题中,将逐渐增加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兼顾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新题型,如实验设计题、论文测验题、综合能力题和体现生物科学发展动态的时事材料阅读题等。

    充分体现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能力的实验设计题,自1981年恢复生物高考以来,还很少出现。但随着生物科技活动的不断普及,活动课程的不断深入,实验操作能力的不断提高,相信实验设计题作为考查考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理论水平的新题型,将很快会以新的面孔出现在考生的面前。

    论文测验题是以少数试题让考生或申述说明,或分析比较,或论证批判,或评价鉴赏,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认识自由作答的一种测验,它是一种衡量较高级思维过程和能力的测验。如99年高考广东生物卷中的第50题,就是以论证批判为主的一种论文测验题。论文式测验的试题较容易编写,最适合于组织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发散思维、创造能力等方面学习成就的考查。

    综合能力题,如99年高考广东生物卷中的第45题,就涵盖了生物学原理、数学作图、化学计算、物理光照强度等多学科知识,是一道典型的理科综合试题。从该题的命题思维和技巧处理上,充分体现了“综合不强调学科知识的组合,而强调学科能力的综合”这一指导思想,实现了多学科知识的有机渗透,充分体现了学科能力的综合。

    时事材料阅读题,作为反映生物科学发展动态的热点问题,或揉合在相关的问答题中,如98年华东师范大学招收保送生综合理科考试试题生物学部分的第2题和第3题,以及99年上海高考试卷第50题,就分别融入了转基因工程和克隆“多利”羊等生物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或单独给出阅读材料,然后展开命题。时事材料阅读题,难度可适当降低,当以扩大知识面,着重考查学生的信息量为主要目的。

    (5)从考试内容来看,将充分体现源于“教学大纲",但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原则。取材范围,主渠道仍然在国内外大中学教材。但伴随面向全国公开征集试题,实现试题来源的开放,不排除延伸到活动课程甚至是校本课程中去的可能,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随机性。

    (6)从评分标准上,既要充分体现科学化和标准化的一般要求,又要充分体现个体的创造力。部分试题将会采取一题多解、一题多答,侧重于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思维过程的主观评分标准。

    (7)从试题来源上,将打破由教育部考试管理中心直接命题的单一格局,辅以全国公开征集的部分试题, 实现命题观念和命题机制的转变,避免命题思维的局限性,保证试题来源的广泛性,命题思维的新颖性,内容分布的合理性。

    素质化命题,对中学生物学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教学改革和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正确认识素质化命题和素质化命题的发展规律,对子转变教育思想,深刻认识教育的本质功能,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现代人才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3. 参考文献

    1 连圣强.从八年来题型的交迁看89年高考生物题型中学生物学,1989.1:5-6

    2 姜言东.积极稳妥加快高考改革.生物学教学,1999.5:2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