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品质教育培训范文

品质教育培训精选(九篇)

品质教育培训

第1篇:品质教育培训范文

关键词:教育培训;品牌信任;影响因素;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62-02

随着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转型战略的推进,高校的非学历教育培训规模快速增长,尤其是清华、北大、浙大等开展教育培训较早的重点高校,近几年教育培训人次每年都超过十亿。与时同时,为了实现更有品质的可持续发展,许多高校开始重视教育培训品牌培育,希望通过品牌建设,增强学员对自己教育培训品牌的信任,带动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内涵发展,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一、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实施品牌战略的必要性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教育培训市场已达到相当规模,形成了多办学主体的市场格局,包括各类学校、咨询机构、培训公司、行业协会等,教育培训机构总数已超过十万家。因此,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必须实施品牌战略。

1.品牌战略是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自我修炼的有效途径。目前,许多高校的教育培训还处在粗放式发展阶段,教育培训机构的关注点只是在培训人数和培训产值上,对于教育培训机构的自身建设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实施品牌战略,就意味着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必须更加注重诚信、品牌形象以及专业化办学能力,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来进行自我审视、持续改进并追求卓越。

2.品牌战略是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要创建和维护品牌,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必须进行持续的创新,不仅要持续推动原有品牌的内涵、内容、特色和优势创新,留住老学员,还要根据自身特点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开发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和服务,开拓新市场,带动教育培训机构的持续发展。

3.品牌战略是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占领竞争制高点的有力武器。品牌是无形资产,高校教育培训机构一旦拥有了自己强势的教育培训品牌后,就会形成强大的品牌壁垒,提高准入门槛,通过与学员建立良好的品牌信任,积极维护原有的市场份额,享受品牌溢价,同时通过强势品牌竞争力,扩大竞争优势,有效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二、影响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品牌信任的因素

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要实施品牌战略,不仅要采取有效途径来创建和维护品牌,还要树立学员对自己品牌的信心,形成品牌信任,提高品牌的忠诚度和参与学习行为。通过综合以往研究和从事高校教育培训实际经验,笔者认为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信任主要会受到高校特征、品牌特征、学员特征以及品牌―学员互动特征四个因素的影响。

1.高校特征因素。学员对高校的感知会转移到对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感知,对高校的信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投射到对其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信任。高校的声誉、学术地位、人才培养质量等都会影响学员对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信任。高校声誉好、学术地位高的学校更值得学员对其教育培训机构产生信赖,培养出卓越人才的高校也会增加学员对其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信任。

2.品牌特征因素。品牌特征因素包括品牌声誉、履约能力、品牌竞争力、品牌心理效应。品牌声誉不仅反映品牌的专业能力,也会反映他人的信任特征,良好的品牌声誉会使学员快速建立起对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信任。研究表明,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履约能力与品牌信任呈正相关,有能力履行承诺是学员产生信任的前提。品牌竞争力是教育培训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强势品牌竞争力强,具有高知晓度和忠诚度,更容易获得学员的认可和信任。品牌心理效应指在学员认知中,教育培训机构所代表的个性、情感、品味等综合文化因素的总和,能满足学员情感需求和社会认可的品牌更能获得学员的信任。

3.学员特征因素。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信任也受到学员特征的影响,包括品牌喜好、品牌经验、风险承受能力、个性需求等。学员选择教育培训机构会受到心中既有的品味和偏好的影响,品牌的独特偏好会影响他对教育培训机构品牌的信任,学员具有的品牌经验会影响其判断品牌的可靠性及可信赖性,不同风险偏好的学员对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信任也会有所不同,风险偏好程度高的学员更容易产生品牌信任。另外,学员的不同个性需求差异也会影响品牌信任,学员更容易对能满足自己情感、交往需求的教育培训品牌产生信任。

4.品牌―学员互动关系特征因素。学员对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信任除了静态的高校、品牌、学员特征因素外,还会受到品牌―学员互动特征因素的影响,包括品牌体验、学员满意、培训后的持续服务等。品牌体验可以实现品牌对学员的体验性价值,给学员留下品牌印象,愉悦的体验会使学员加深对品牌的正面印象,提升品牌信任。满意度是对学员满足情况的反馈,它是对高校教育培训机构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自身及其性能的评价,学员满意程度越高,则学员会更信赖该教育培训机构,大量研究表明,学员对品牌的信任度会随着满意度的提高而增加。培训结束后,教育培训机构对学员的跟踪和增值服务,以及由此建立的品牌与学员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也会增加学员的品牌信任。

三、高校教育培训品牌信任的构建策略

学员对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信任受到高校特征、品牌特征、学员特征以及品牌―学员互动关系特征影响,因此,作为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应该着眼于这四个方面来构建教育培训品牌信任,增强学员的忠诚度和品牌选择行为。

1.诚心营销,树立良好的品牌声誉。高校教育培训机构构建品牌信任,必须长期坚持诚信营销。在招生营销时,不夸大其词,不许兑现不了的承诺,以事实和履约能力为依据进行适度宣传和推广。为谋取短期利益而进行虚假宣传来误导学员,会使学员对已有的品牌信任感知受到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学员的感知风险增加,消费后悔增强,必将会给高校教育培训品牌形象和声誉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2.精准定位,实施差异化定向服务。学员特征因素会影响品牌信任,因此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要面向受训学员群体,开展差异化服务。明确市场细分,做好目标客户群体的定位,高校教育培训机构据此开发个性化的教育培训项目,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服务。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要摒弃模板化的单一式培训,针对特定客户,在课程设计、师资配备、教学方式、实践基地、学员参与、增值服务等各个环节实施差异化的安排。

3.修炼内功,提升品牌竞争力。品牌竞争力包含了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在资源、能力、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是高校教育培训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也是增强客户品牌信任的因素。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要从打造先进的硬件设备、优质的师资队伍、高效运作的管理模式、完善的质量监控和评价、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来提升品牌竞争力。另外,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要重视教育培训品牌文化引领和传播,高端论坛、专家推介、公益活动、媒体正面宣传、良好口碑传播等都是获取学员信任的重要砝码。

4.真诚以待,形成良好的品牌关系管理。品牌关系是指高校教育培训机构与学员之间持续联结的强度和发展能力,它的形成是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和学员之间持续互动的过程。首先学员获得足够的信息充分了解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其次学员通过参加项目,对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获取品牌正面形象,并建立起友谊关系,最后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赢得学员的信任,形成对品牌的忠诚,学员和品牌之间形成合作伙伴关系。高质量的品牌关系会降低学员的风险感知,推动品牌信任的建立。

5.超值服务,提供独特的品牌体验。品牌体验对品牌信任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要针对培训学员和委托单位确定体验价值,分别从产品功能、服务流程和关系建设三个环节来实现体验价值。从培训项目功能上,要对接委托方和学员的实际需求,能解决受训方的实际问题;从服务流程上,要从吃、住、教与学等各个环节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体现专业化的办学能力和水平;从关系建设上,要与学员培养感情,建立友谊关系,培训结束后,对委托单位进行追踪回访委托,提供后续服务,包括举办各类校友活动,不定期邀请学员参加各类活动,主动提供培训动态信息等。

6.预案应对,开展品牌信任危机管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训市场竞争激烈,客户群体和需求复杂多样,突发事件时有发生,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可能会面临品牌信任危机。危机处理是否得当,会影响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形象和声誉,甚至会导致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成败,因此,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要树立危机意识,制定应对预案,加强危机预防和管理。危机发生后,要把学员利益放在首位,以真诚、善意的态度,赢得学员的理解,努力把危机转为契机,展现积极品牌形象,重塑品牌信任。

参考文献:

[1]张,刘洁.培训机构的品牌战略[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30-32.

[2]袁登华.品牌信任研究脉络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7,(30):434-437.

[3]陈延.基于生命周期理念的教育培训品牌维护与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2013,(35):102-105.

[4]汪月琴.职教师资教育培训品牌建设路径研究[J].继续教育,2014,(2):31-32.

[5]唐小飞.消费者品牌信任瓦解与重塑对策研究[J].预测,2010,(6):6-12.

[6]倪万玉.消费者品牌信任因素研究[D].江南大学,2010.

第2篇:品质教育培训范文

一、精品课程与精品课程开发

精品课程是与普适性成人理论培训课程相对而言的课程类型。实质上是一个以95598客服专员工作现场为基地,满足于“三精三实”特点的课程类型。即课题选择精准、课堂呈现精致、课时安排精巧、课堂效果好、对工作有改善并来源于真实场景。精品课程在强调分中心全体成员有课程决策权这个基本前提之后,课程所产生的结果符合分中心运营实际和客服专员的真实需要。各参与部门根据其自身的实际业务需求、培训师的特点等,会形成独特的课程风格,使部门课程特点不断彰显,特色日渐鲜明。

精品课程开发是指分中心专兼职培训师通过挖掘、利用现有资源形成课程并不断改进的过程。具体讲,精品课程开发就是根据分中心的实际条件,鼓励专兼职培训师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发精品课程的动态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分中心为基地进行的、由专兼职培训师、客服专员等多方人员共同参与的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等活动过程。

精品课程与精品课程开发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相对精品课程开发,精品课程是一个结果性的概念,而课程开发是一个过程性的概念,它是实现精品课程的重要途径。精品课程只有通过开发的过程,才能实现理想境界;精品课程是在开发过程中,不断优化,不断形成完整的课程形态。

二、精品课程开发的特点

精品课程开发共有四大特点(如图1所示):

1、精品课程开发的全民性。从参与精品课程开发的人员来看,部门主任、值班经理、主管班长、专兼职培训师等都拥有提出自己关于课程意见的权利,因此,精品课程开发的过程必然体现出全民性。

2、精品课程开发的灵活性。精品课程开发要做到鼓励分中心全体人员参与到课程建设中,这就更容易将各种新知识融入到课程中。与此同时,精品课程的开发促进了各部门、各层级客服专员之间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关系,而且紧密联系起来,促进了精品课程的多样性。

3、精品课程开发的多样性。精品课程开发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开发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师资条件、现场需求等)对课程进行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和新编,即精品课程开发是灵活多样的,不是固定不变的。

4、精品课程开发的独特性。每个部门的培训思想和培训宗旨有可能不同,加上各部门的师资条件和现场需求差异,使得开发出来的精品课程具有明显的差异特性,这种独特性的表现可归于部门特色。

三、精品课程开发与专兼职培训师综合能力提升的关系

培训师的专业化水平是直接制约精品课程开发质量的重要因素。精品课程既是分中心的课程,也是培训师的课程。培训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培训师与课程彼此依从。开发精品课程固然需要管理者的精心组织,也需要专家的指导,但更需要的是培训师的参加和努力。在精品课程开发过程中,唯有培训师的共同参与,才可能真正出现多样化的探求,使精品课程真正契合参训人员的特点和需要;唯有培训师之间的合作以及培训师与参训人员的互动,才能使精品课程不断发展完善、不断创新。

发展培训师的素质是开发精品课程的客观要求。开发精品课程是一项科学而严谨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理解精品课程的意义与精神,明确开发课程的目的,对参训者需要进行科学评估,而且需要将策划和编制的课程进行实施,根据实施过程中参训者的实际反馈,对课程进行分析评价,更需要在课程实施和评价的基础上不断修改、调整、发展和完善。在开发精品课程的全过程中,评价、组织、收集反馈资料、修改方案等一系列的环节和内容的主要担当者是培训师。因此,培训师的专业素质是开发精品课程的基础支撑,培训师的专业素质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精品课程的开发运作,直接关系精品课程的质量。正如美国著名课程专家舒伯特所说:“课程改进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现实的意义上,专业的发展就是课程的发展……专业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自身,而是为了促进课程的改进,课程改进需要持续的专业发展。”

培训师的能力提升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研究、验证、发现,不断吸收同化各种新信息,从而建构整合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教育能力的全过程。精品课程开发为培训师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契机,在培训师主动参与和有效合作中,加强了培训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促进了培训师形成完整、敏锐的课程意识。可以说培训师的能力提升与精品课程开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四、精品课程开发对促进专兼职培训师能力提升的作用

1、精品课程开发变革了培训师与课程的关系,有助于强化培训师的课题意识。

所谓课题意识是指培训师在考虑教学问题时对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课程意识是培训师必须的专业意识,加强课题意识是培训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培训师的课程意识程度是影响教育活动效果的关键性条件,培训师是否具有主动理解教育活动“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意识,能否自觉与敏感地将课程意义与考虑教研活动的“做什么”和“怎么做”相链接,对于获得教育活动良好效果至关重要。培训师的课程意识需要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加强,精品课程开发对强化培训师的课程意识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在精品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培训师不仅是课程的使用者,而且是课程的编制者和开发者;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评价者和修改者。相对于使用和执行课程而言,编制开发和评价修改对培训师的课程意识有着更为必然的鲜明要求,这种对课程意识的鲜明要求能促使培训师加大对课程意义的关注度,能有效提高培训师在考虑教学问题时对课程意义的敏感性与自觉性。

2、精品课程开发是具体而实际的研究过程,有助于提升培训师的教育研究素养。

叶澜教授认为:“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更新再生系统,可能是人世间复杂问题之最。”教育的复杂性规定了教育研究的永无止境,同时也规定了研究教育是培训师的工作职责,提升培训师的教育研究素养(含教育研究的意识、态度、职能、技术)是培训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对培训对象、培训资源、课程资料、课程成效等要素进行具体而实际的研究是精品课程开发的基本内核,精品课程开发所经历的“策划和编制实施和评价调整和创新”过程符合教育教学研究“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总结和验证普及和推广”的基本程序要求,如图2所示。

从一定意义上说,精品课程开发是一项科学而有序的教育研究工程,精品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具体而实际的教育研究过程。开发人员挖掘、选择和运用教育资源,策划和编制教学方案,组织活动与反思,改进或重构教育方案等都必须亲历具体而实际的研究活动。这些研究活动的亲历不仅有利于培训师形成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教育科学研究态度,而且能使他们的研究与综合、想象与假设、比较与归纳、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教学研究的思维品质得到提升。

3、精品课程开发是专业实践活动,有助于形成培训师的专业实践品性。

精品课程开发不是纸上谈兵的纯学术活动,也不是仅凭经验的纯操作活动。精品课程开发是以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理论知识为指导的学术和经验兼需的专业性实践活动。在开发精品课程的过程中,观念与行动、理论与实际、文本与现实之间一定是密切关联、不断发展、交互作用的。精品课程开发既需要培训师在业务和经验层面兼备“本质力量”,同时也为培训师形成专业实践的价值品性、思维品性和能力品性创造了条件。第一,精品课程开发有十分明确的总目的以及各环节的具体目的。在开发精品课程的过程中,培训师不仅清楚自己的目标、方式、效果,而且知道为什么而开发,这种自明专业实践价值要求并为其积极努力地发挥“本质力量”的实践行为,有利于促进培训师形成专业实践的价值品质。第二,精品课程开发是以研究探索为底蕴的专业实践活动,开发精品课程不仅是一种行动过程,更是一种认识过程,在开发精品课程的过程中,培训师的行动需要有意识地运用理性的和辩证的思维方式去分析认识课程要素、课程问题和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案,这种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积极思维活动有效发挥“本质力量”的实践过程,有利于促进培训师形成专业实践的思维品性。第三,精品课程开发的主体力量是培训师,在开发精品课程的过程中,遴选教育资源、策划和编制课程方案、实施和重构课程方案等既需要培训师拥有一定的内能和外能,又能让培训师倾其内能和外能,这种实践过程有利于促进培训师形成专业实践的能力品性。

4、精品课程开发把培训师放在新的实践环境中,有助于促进培训师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能力的提升。

第3篇:品质教育培训范文

1.1 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现状

校内机构自己组织的培训:我校各教学院系和各培训机构各自为政,非学历教育发展处于一种无序、非公平竞争甚至内讧的混乱状态。校内机构举办的培训有:继续教育学院负责的省市及部级教师培训、政府补贴类培训(SYB创业培训)、招考录用类培训、资格考试类培训、中小学课外辅导等;资产经营公司下属的现代人培训中心举办的各类技能培训;管理学院举办的公务员培训、会计培训,另外,信传学院、数学学会、电气学院、外语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院系也举办了一些相关专业的培训班。

挂靠校内机构举办的培训:一些在职老师或校外无办学资质的辅导班挂靠在校内培训机构或院系办班的,如:挂靠现代人培训中心名下的小语种培训、专转本培训、会计培训、报关员培训、单片师培训等。挂靠在教科院名下的教师资格证培训、心理咨询师培训等。

租(借)用校内资源举办的培训:一些校外的培训机构或个人(师大离职的员工、师大毕业生或师大教职工的亲属等)通过租用校内教室、办公室,聘用校内老师授课,在校内摆放安装各类广告牌,张贴发放各种海报等方式在师大开展各类培训和招生。在师大云龙校区,入驻师大科技园的企业中与教育培训相关的公司就有十几至二十家。

1.2 已开展的培训项目

目前校内外培训机构在我校开展的主要培训项目有教师培训、政府补贴类培训、招考录用类培训、资格考试类培训及各种技能培训等。这些培训课程属于低端产品和中端产品,培训主要关注人才质量的知识和技能层面的要求,培训项目的同质化比校严重,因进入门槛低,所以恶性竞争明显。

1.3 培训项目的培训质量

培训机构在招生宣传时常常以某名师授课、通过率极高或拥有内部资料等字眼来吸引学员报名,而了解内幕的业内人士的报料常常令人大跌眼镜。一些培训班的老师经常是一个课件上几年,且同时在多家培训机构上课,听有些复读的学员讲述老师上课时就连举的例子都与去年一样。复习资料是网上抄袭后复制的,通过率就更不靠谱了,有些培训机构的通过率低于平均过关率却依然打着过关率第一等字眼招生。

2、校内非学历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2.1 对培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

新时期非学历教育已经远远不止于经济意义上的培训,除了培养社会人才,它还担当着提高学校社会声誉、增强学校实力、创建学校品牌的作用,是高等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是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但从总体上讲,由于我校学科及队伍建设任务十分繁重,以致校院主要领导没有足够精力关注培训工作。校院两级的年度考核也大多没有把培训工作纳入考评体系,使得部分领导、教师不自觉地把社会培训工作视为额外任务,导致结果是将培训工作边缘化,即使开展了一些非学历教育,也仅仅是零打碎敲,难成规模,影响小,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到目前为止,我校还没有出台非学历教育的管理办法,使非学历教育无章可循,难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阻碍了非学历教育的健康发展。

2.2 缺乏统一管理机制,教育资源难以整合

校内各教学单位、各培训机构自行举办各类非学历培训班,发展混乱,缺乏统一管理与监督。各院系在开展非学历教育方面,均是独立为政,互不干涉。高校作为非学历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其主要任务应该向高层次、高质量、高要求的大学后继续教育方向发展。但是对于如此高水平的教育,不是某个院系能够独立承担的,需要整合整个学校的教育资源,从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到课程评价都需要各院系之间的密切配合来完成。因此,在新形势下,分散的、“地摊式”的非学历教育发展弊病丛生,已日益成为限制非学历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突出因素,整合管理是非学历教育管理机制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

2.3 缺乏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及专业管理团队

在薪酬激励制度的灵活性方面,高校培训机构首先已经输给了其竞争对手。而民办机构用于激励员工的主要措施———多劳多得的薪资制度,在高校培训机构也很难实现。我校培训机构内部机构设置与人员安排不合理,内部管理松散,分配制度单一,培训实施者开发和运作教育培训项目的绩效跟其利益不挂钩,干多干少一个样,做好做不好没区别,自然不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也就谈不上活力和起色。

在人员使用方面,我校从事非学历培训的人员配备不到位,有的单位多为兼职人员、繁杂事务缠身、精力分散,无法潜心追踪市场设计与开发新的项目,即使手头有项目亦难以推广做大。在管理上非常散乱,各自为政、相互推诿、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的事情时有发生,缺少市场化的竞争意识和培训管理的服务意识。体制的制约使得我校培训机构少有做大做强的冲动,对市场需求反应不够敏感,对求新求变、开拓市场的迫切性认识不到位,在培训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2.4 培训开展缺乏品牌产品,效益低下,难成规模

各院系在开展非学历教育方面,均是各自为政,小打小闹,不成气候,既不利于院系主业(教学与科研)的发展,同时也很难创造出满意的经济效益,事倍功半,劳神费力;从学校角度看,这种状态很难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非学历教育产品。

培训品牌是人们对某项培训服务的认知,即对有关培训服务的内容、服务水平、培训机构实力、保障、文化精神等产生一个整体印象,并由此形成不同的态度。只有形成一定的品牌和口碑才能在众多培训机构中脱颖而出,因而树立自己的品牌已成为培训机构的生存之本。我校培训的门类涉及很多领域,除教师培训形成品牌外,大多数的培训教学质量不高,管理者的品牌意识薄弱,培训工作普遍表现出浮躁和急功近利迹象,没有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好培训服务。与知名的民办培训机构相比,我校的培训项目显得优势不足

3、校内培训的发展思路

3.1 构建和创新管理体制

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继续教育学院统一负责管理校内的培训机机构和培训市场。学校有关部门处室协同配合监管全校培训市场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各种非法办班行为;由继续教育学院统一代表学校发放非学历证书;各院系、单位在办班过程中严格遵守学校的办班要求,严禁和严肃查处超出学校批准的计划、方案内容范围和政策规定进行宣传、招生、收费、发证的各种活动;培训经费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式,杜绝一切乱收费、帐外帐、奖金体外循环或私设小金库等行为。对校外培训机构,除一些有较好知名度和品牌的培训机构可以采取合作办学的方式加以引进外,其他培训机构坚决禁止在校内招生,禁止向校外培训机构提供校内教室作为培训场所,禁止校外培训机构在校内设点宣传;禁止二级院私下与校外机构合作;限制培训类企业入驻师大科技园办公等做法。对非法利用徐州师范大学的名义在社会上进行招生的行为,要坚决予以制止和取缔,必要的时通过法律的途径维护学校的利益和声誉,为我校非学历培训工作的发展营造良好健康的办学环境。

3.2 引进市场化运作模式

我校在开展非学历培训过程中,应当采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化管理为手段,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为目标的运作模式。有专家曾经说过,如果要对高校办学整体上作出评价,则本科教育是基础,研究生教育反映水平,社会培训体现活力,而活力来自于市场,高校非学历培训只有紧随市场、顺应市场潮流而动,才能不断创新、长盛不衰。因此,必须更新观念,确立非学历培训市场化运作的意识,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运作团队,具有便捷、责任明确、运作灵活等特点,其负责人拥有一定范围人财物管理支配权,决策自主、成本自负、分配自定,能极大有效地激发员工的使命感、责任心和成就感,能充分调动其潜能,鼓励做大、做好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

3.3 培育专业项目管理团队

非学历教育培训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与学历教育有较大的区别,它具有内容新、时间短、针对性强、见效快等特点,照搬全日制学生的管理模式是不行的。从事非学历教育的管理队伍,必须了解和掌握非学历教育的规律、特点和运作方式。非学历教育管理人员要具有主动开拓市场,制订和推销培训方案的能力。我校应以能力为导向,制定有效的专业培训人员素质能力提升计划,通过参加相关培训和出国进修等途径,重点培养非学历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市场需求调研能力、招生渠道及市场开拓能力、培训项目策划设计与开发能力、组织优质师资和其他教育资源的能力、沟通协调和培训管理能力等,打造一支我校真正专业的非学历教育培训管理团队。

3.4 开发精品培训课程,打造金牌培训师资

第4篇:品质教育培训范文

社会越成熟,品牌效应越明显。随着国内继续教育供给方式的日趋多元和人们对继续教育培训项目选择性的增加,继续教育品牌的竞争力已不容忽视。市场条件下,品牌已经成为继续教育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当前,要推进继续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品牌化经营意识,实施继续教育品牌化发展策略。

一、发挥优质继续教育项目示范和品牌联动效应,实施品牌扩张发展策略。毋庸置疑,建立优质的继续教育品牌需要长期而有效的经营策略。北大青鸟、新东方等许多成功的培训品牌实例昭示,一个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继续教育品牌,共巨大感召力和良好示范性作用,不但可以衍生出可观的经济价值和良好的社会效益,更可以利用核心产品和品牌的联动效应,实现组织的扩张发展。这对于尚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继续教育事业来说,也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它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价值或效益增量问题,更重要的是特定阶段继续教育发展模式的一次创新,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实施继续教育品牌扩张发展策略,应着重树立四个意识。一是“经营意识”,即以战略的视野着眼长远,打造并围绕“品牌”的核心价值,相继形成一系列适应市场需求、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施精良、特色凸显,品牌辐射链条效应强的精品培训班次和品牌型的继续教育机构。二是“市场意识”,即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市场化、社会化的继续教育培训机制,培育并引导继续教育消费,三是“效率意识”,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教育需求庞大而资源相对稀缺的大国而言,确立效率优先兼顾持续,重点优先兼顾均衡的发展原则,提高继续教育针对性、可续性和有效性,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四是“竞争意识”。要遵循优胜劣汰的客观发展规律,探索建立新型继续教育投入和退出机制,新型继续教育项目产权机制,新型继续教育收益与风险配比机制,新型继续教育培训决策管理机制,新型继续教育成本竞争机制和新型继续教育竞争与发展格局。

二、建立良好社会公信力,以质量树品牌,以品牌促发展。质量是品牌的精髓。打造继续教育品牌,必须以关注培训质量为先决条件。当前,需要着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如何建立良好社会公信力的问题。建立继续教育品牌,绝不仅仅是把继续教育项目做大做强,更重要是以质量为基石,建立品牌良好的社会美誉度,并与继续教育需求者之间形成稳定的心理联系。国际著名品牌管理专家Paul Temporal在他最新出版的《卓越品牌管理》一书中提到:“品牌管理的全部在于和消费者建立关系”。这里所谓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是双向性的,它既包括消费者对品牌这种特殊产品的心理感受与期待,也反映品牌所代表的一种承诺。当某个继续教育产品的质量屡屡出现问题,不能履行对消费者的承诺时,它的信誉就会受到损害。反之则可以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逐渐树立良好厩碑,最终形成品牌。二是如何加强专业化、特色化经营的问题。品牌源于专业,专业源于特色,而特色的内涵就是品牌的核心价值。利用专业化、特色化的特质,可以与一般继续教育产品形成有效的区隔,凸显自身的优越性。建立继续教育品牌,应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专、人专我特”的原则,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三是如何解决发展监控与规范管理的问题。通过加强管理监控,可以确保继续教育项目的运行质量,从而有效降低培训成本和管理成本,规避培训风险。

三、提高继续教育项目研发能力,开发系列化、精品化培训项目。项目是施教机构的“产品”,有了精品项目,才有“拳头产品”,施教机构才有核心竞争力。要使继续教育项目更具特色,成为精品,首先要求施教机构应具备先进的培训理念,实用的培训内容、科学的培训方法、合理的教学手段、较好的运作模式和市场化的营销手法,将继续教育培训的整个环节细致扎实地做好。其次,要求必须充分依托目前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继续教育项目,科学分析、合理规划,挖掘品牌的核心内涵,研发系列化、精品化的继续教育项目,用少数精品项目带出一批项目来,建立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继续教育项目群,形成规模效应。

四、加强资源整合,建立并扶持具有“龙头”影响效力的品牌化继续教育机构,带动继续教育事业整体有序发展。没有充足而优质的教育资源,继续教育品牌的生成就失去最重要的条件依托。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解决资源整合问题。一是机构资源整合。目前,社会上的教育培训机构(含培训场所)众多,各有优势,但也存在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很有必要针对培训机构进行资源整合,重点扶持建设具有“龙头”影响效力的品牌化继续教育机构,用一流的继续教育基地、研发基地和考试基地带动全局发展。二是内容资源整合。针对目前继续教育培训资源相对分割、缺乏统筹的现状,应加大整合优质培训项目的力度,探索建立继续教育培训资源的立体化网络体系,着力解决培训资源的共享问题。三是师资力量整合。要打破地域、部门或行业限制,灵活采取专兼职结合的形式,加快建设优秀师资人才资源库的步伐,运用雄厚的师资力量、充足的人才储备和高级的研发水平催生继续教育品牌。

第5篇:品质教育培训范文

关键词:培训教育;文化;教育家;品牌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1-0036-06

在公众的眼里,培训教育(民办教育性质)的地位还远没有与公办教育平等,因为“公”字在中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总以为“公”就是可靠的,是“铁”的,是值得信赖的。对于培训教育,被看成是一种不规范性教育,甚至是某一些人的赚钱教育。当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随着培训教育的蓬勃兴起和综合实力的提升,人们对于培训教育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对于培训教育的评价越来越理性和科学。

我们仔细地分析一下,目前培训教育还处在一个不洒脱的状态,有两个因素是必须正视的:一是人们对于培训教育的了解与认识不深入不客观;二是培训教育的整体运行力和品牌影响力还在初长期。试想,世界上还有谁迟疑于哈佛、斯坦福、耶鲁、哥伦比亚、康奈尔、麻省理工这些学校的性质和能量?当培训学校也有这些世界上著名学校的水平和名气时,还有谁去顾及它姓什么?我们现在要思考的是如何创立培训教育的品牌。

一、培训教育品牌的哲学认识

通常情况下,品牌会与某商品联系在一起,会与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这不奇怪,因为品牌是从有形物品而来的,品牌是“牌子”的延伸或升华。它是物化产品的表征。品牌也会更多地与企业联系在一起,有一些人认为,创立品牌是企业家的事,是企业和企业家追求的目标,因此,也只有企业家们会思考和关注品牌行为。这也不奇怪。因为,品牌的市场行为多为企业发起。其实,品牌包括两大类:一种是物质形态的品牌,如“狗不理”“微软”;另一种是非物态的,如服务行业品牌“沃尔玛”“新华书店”,人名也是一个品牌,我们称之为“个人品牌”,如“诺贝尔”“雷锋”。品牌是具象的也是抽象的;是物化的也是非物化的;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是组织的也是个体的;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是有价的也是无价的。我们不能只是从某一个方向来判断品牌的功能或作用,应该从立体空间来综合评估品牌的价值和效应。因为品牌不仅仅是符号化的利益,也是一种文化展示,一种时尚引领,更是一种出色的劳动凝练。它是一种有冲击力的能量,一种实力和信誉,一种知名度和认同度,一种高质量的象征。因此,“品牌”概念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培训教育品牌是在更宽泛的背景下对于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度理解;是在处理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自然、人的矛盾关系中,维护学校教育的本真,规范培训教育的市场,优化培训教育的环境,提升培训教育的品质,构建培训教育的形象,铸就培训教育的辉煌,由此树立社会形象和得到社会公众认同。

1.培训教育品牌是一种“关系场”

品牌是一个组织(企业、团队、学校)创建的。培训教育机构从一个简单的“名称”到注册商标,在法律层面已经拥有了品牌权益。但是,如果得不到消费者(学生、家长)的青睐,不能为“我”所用,品牌的实际价值得不到体现,品牌仍然只是束之高阁的符号。教育品牌的承载者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品,而是一种服务,这种服务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机构与公众的关系――教育机构内部与外部社会公众共同培育的关系场。因此,我们认识培训教育品牌,实际上是认识一种“关系”,打造教育品牌,实际上是建立与特定的公众群体的认知平台,一种有独特影响力和差异性的“关系场”。

2.培训教育品牌是一种社会责任

正如一个人在享受各种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作为人格化的品牌,其权利和责任也是相对应的。诸如社会慈善、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诚实守信等等,这些都是普遍意义下的社会责任。作为培训教育品牌,两个最基本的也是最突出的责任是创造快乐、践行诚信。在目前状态下,孩子的学习成为了一种包袱。培训学校应该做的就是让学校成为一个放飞青春与梦想的乐园,学生们能在此找到失去的自主(学习)、自由(思想)、轻松(心情)、快乐(生活)与自信(成功)。培训学校不能成为第二个知识的“货运站”。

3.品牌是一种承诺,承诺便注定有责任和义务

承诺的责任是诚实守信。培训学校品牌昭示的是:我们是值得信赖的,到这里来求学是可以放心的、是值得的。欺诈、浮夸、傲慢、轻视、随意、自满都很容易毁掉品牌,很多昙花一现的品牌已经给了我们警醒。

二、培训教育的价值品牌

孩子、家长都向往清华、北大,向往示范性中小学和幼儿园,因为这是社会认定的品牌。拥有这个品牌,学生是荣耀的,学校更是受益的。

“985”、“211”、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创新基地,这些牌子,大学都很关注,都希望拥有,为什么?因为这体现实力,更体现地位。有和没有是不一样的。

目前已有多家培训教育机构成功上市了,还有一些正在准备上市。仅上市这一行为就足以让很多人评头品足,也自然地吸引了更多社会人的关注,社会的关注其实是很难得的社会资源。我们为何要争取上市?其实,就是让社会知道你、认同你,增大社会(市场)影响力。从现实情况看,上市公司给予公众的心理趋向力要明显大一些。不管上市公司实际运行状态如何,“上市”就是人们愿意认可的第一“概念”。

品牌是可以赢得地位的。培训教育目前首要的应该是争取地位,争取与公立教育同等的话语权,甚至更多的话语权,实现民办教育与公立教育两条轨道的平行发展。国家政策如《民办教育促进法》等都相继出台,但是要真正落到实处,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和喊,公正的市场是不会同情弱者的,游戏规则也不会照顾弱者,凭实力取胜是硬道理,你胜利了,你的影响就大了。真正成了品牌,你就有地位了。国家越来越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一方面是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民办教育的强势突起,凭实力证明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和获得政府支持的理由,更是不断提升的培训教育品牌赢得了对话社会的资本。这就是品牌的作用力。

品牌是可以赢得优质资源的。资源是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现实中优质资源是向强者集聚的。整个社会都是趋向“锦上添花”的,在你没有成功时,没有人关注你;一旦你有名了,很容易被人们赋予光环,甚至可能还会爱屋及乌。很显然,品牌机构比非品牌机构有着显著的资源吸引力。培训教育品牌在教师资源、学生资源、资金资源、环境资源、舆论资源、关系资源等方面都会占有很大的优势。

从目前情况看,教育市场已经开始显现,教育的自由交易关系已然出现,这意味着形成了一种建立在平等自由基础上的交换机制,有人愿意出钱办教育,有人愿意出钱上学。教育行业中的市场交易关系的存在,显示了教育的服务特性和服务产品的交易性,接受教育可以看成是一种服务消费。实际上,教育投入已经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消费或投资行为。那么,从评估风险和投入产出角度来考量,教育投资、教育消费的流向是那些有市场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品牌学校,特别是领导型品牌学校。

家长、学生在学校教育面前,是相对弱势群体,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家长和学生不可能完全知晓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技术,以及管理水平,他们更容易相信品牌学校的优势。这样,品牌就成为“信息不对称”的协调器。培训教育机构数量在10万以上,面对众多的教育信息,学生和家长的第一心理求证的自然是品牌机构。这是学校品牌在市场上自然形成的牵引力和聚合力。

品牌具有“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或者说,优势积累,赢家通吃,这就是马太效应。消费者大都有一种从众心理,在行为选择时,总是先入为主,跟从众人偏爱的品牌,逐渐地建立起对于这个品牌的忠诚。这样,很自然地会使品牌价值呈几何级数增长,一步领先步步领先。赢家通吃,意味着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击败那些处于劣势的对手;可以制定对自己有利的竞争规则和标准。在经济学上有一个“边际报酬递增”规律。随着培训教育的专业化、品牌化和国际化,当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教育管理、培养模式等技术要素增加时,培训教育的收益必会符合“边际报酬递增”规律,这种收益不只是经济学意义的。

三、培训教育品牌意蕴

1.培训教育品牌的社会性

企业品牌的指向是利益最大化(商业性特征),教育品牌的指向是人才培养(公益性特征)。品牌的社会性是指品牌的公益性和服务性。创建教育品牌的目的应该是为培养人才、扩大学校教育的影响而服务的。打造教育品牌是为更广泛的学生在更优秀的教育平台受到更完美的教育提供真实的选择支撑,以满足他们的心理诉求,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成长的需要。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个体的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学校应该给予孩子们的是生活的质量、生命的质量、幸福的人生。培训教育的理想应该是创建一个优秀的教育品牌,使广大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持续、健康、全面的发展。

培训教育的兴起,既适应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有经济利益的考量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有教育市场的客观存在就会有市场行为的出现。但办教育必定不是办企业,教育者绝不是纯粹的商人,如果说培训教育中有经济效益的成分,那也只是教育投入的合理回报,更是培训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诉求,因为办教育是要花钱的,而政府对于培训教育的投入几乎没有。但这与完全的商业化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作为培训教育的创建者和管理者,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必须清楚:办教育是为了什么?如果只是为了经济利益,那就丧失了教育的本质属性。衡量培训教育品牌质量的标准不是经济效益指标,而是输出了多少优秀的人才,对于全民族教育有多少贡献。所以,培训教育机构管理者的第一目标形象是教育家,而不是企业家,因为教育的发展要靠教育家。

2.培训教育品牌的文化性

文化性是品牌本身所附着的文化信息,是对某种社会情感诉求的反馈和表达。一般而言,品牌的文化内涵直接表达了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因此选择一种品牌,也就是选择一种情感体验和生活态度。从这点来看,品牌的文化意义还表现为,品牌的社会信息可以帮助顾客实现一种情感体验、价值认同和社会识别。

“没有文化的教育是悲哀的”,这是对教育的审思和焦虑。然而,学校就是文化的集聚地,传授知识的地方,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怎么可能没有文化?教育就是文化的表征,怎么会出现“没有文化的教育”?这似乎有些令人费解。这里所说的文化,其实指的是超越于知识传授与技能培训的、更高层次的自觉追求,是一种健康的、和谐的、积极的、向上的氛围,是人文的关怀、责任的担当。我们对“有文化的教育”,要做这样理解:教育者不仅注重辉煌的成绩,更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利用独特的教育环境、教学设施等教育资源,挖掘孩子们未来最需要的东西:良好的品质,坚强的人格,以及快乐发展的愿望和精神指数,给孩子造成一生的积极影响。“教育必须培育人的自我决定能力,……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费希特语)教育应该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斯宾塞语)。

3.培训教育品牌的博弈性

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竞争就意味着博弈。决策主体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每个主体都会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和自身的能力,作出对自身最有利的决策。任何一个品牌在成长中,都会面对着许多博弈的主体,不只与同行之间博弈,还有与合作者、社会舆论甚至与政府之间博弈。

我们在追求理想的奋斗中,从创业开始就是在博弈。培训学校的价值追求是经济效益还是教育理想,这本身就是博弈。学校内部各部门为了更出色,时刻都存在博弈。高明的校长在博弈中找到了利益的平衡点,最终的结果是:学校强大了,品牌形成了。同时,你的竞争对手也发展了,你赢得了博弈对象的赞誉、佩服和感激。竞争不是排斥,没有对手的竞争是难以实现自我超越的,群雄竞起方显英雄本色。在当前的市场变革中,博弈的最佳价值取向应该是找到利益的平衡点,实现双赢或多赢。

博弈的方式有两种: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培训行业的博弈应该是非零和的,也就是说,行业内部的竞争是合作式竞争,不是你死我活,而是互相支持、互相关心、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一个行业繁荣了,整个行业就有了地位和话语权,个体都是受益者。因此,形成培训教育品牌联盟是必要的。我们既要发挥资源的个体效应,也要发挥资源的聚合效应。朝着行业品牌的诞生努力,这是对培训教育品牌博弈的理性诠释。

4.培训教育品牌的时间性

品牌的形成有其内在的规定性,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周期,教育品牌的形成也不例外。不要以为做点广告,搞几个大型的活动造点声势,请几个名人装点一下门面,就有了品牌。“知名”与“品牌”不是一回事。品牌形成是要有内涵的,要有特别的内功。内功是什么?是学校的文化。我们无须怀疑一所培训学校在短期内拥有漂亮的校园、先进的设施、超大的规模,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特色的文化元素已经形成。北大品牌不是因为美丽的校园,而是它悠久历史演绎的文化气质。

四、培训教育品牌的成长与壮大

培训教育品牌的出现需要一些前提和策略。

1.优秀的校长

个人品牌往往是一个群体品牌的代表。校长可以成为学校的“标识”,“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讲的就是校长的“品牌”意义。虽然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没有优秀的校长是绝对不可能有好学校的。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哲学、办学视野、专业素养、个性气质、交往艺术、管理风格等直接关联着办学的方向和前途。

校长的教育理念需要具有先进性、独特性、简明性、稳定性。

所谓先进性,即在于他的理念充分把握了教育之特性和规律,把握了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又在于他基于此理念而拥有与众不同的抱负。

所谓独特性,就在于他的办学理念生长在自己学校的土壤里,即使有借鉴,亦是借鉴中的创造。

所谓简明性,即它通过一定的概括和提炼来的通俗表达。校长的鸿篇大论常常是需要的,但那些凝练出来的、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语言,比那些长篇大论的影响力更大、更持久。

所谓稳定性,是治校理念的相对稳定。当理念固化为一种文化积淀和行为习惯时,其力量就是其他因素难以比拟的。

事实上,没有哪一位校长的实际工作会是只停留在提出理念上的,他必须要通过许多具体的行为来践行这些理念,体现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科学研究的方向上、校园文化的培植上、对学生的培养上等这些最基本的方面。

校长需要有文化自觉。什么是文化自觉?就是在理念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自觉行为,把学校的文化积厚起来,使之更为优秀。从结果来看,就是他是否让学校的软实力不断增强。

把学校建成一所自信的学校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有自信才会不怕失败、不怕挑战,才会按最美好的价值观念行事。学校能否自信,关键看校长,校长的作用没有谁能替代。

校长品牌对学校品牌的定位和扩张有极大的指向和促进作用。对一所尚未形成品牌的学校而言,校长品牌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学生和家长就是冲着校长的名气去的,甚至指名校长上课或辅导。就这一点,又一次说明,校长首先应该是教育专家和名师,而不是企业家。

2.优秀的文化

校长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校长不能只是某一个时段独立的“圣人”形象。校长的意义是把一个学校变成一个万人景仰的“圣地”。那么,学校的“圣地”效应从何而来?这就要靠学校的文化。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支撑起一所学校的一定是这所学校的文化。只有学校独特的文化,才能永远闪烁着灵气和光芒。学校文化有显性的和隐性的,涉及理念、组织、行为、教学、制度等系统。

房屋、花草、设施、设备,这都是显性文化。校名、校徽、校训、定位、发展目标、工作标准、行为准则、管理规定等这些CIS元素是学校的隐性文化,是学校形成感召力和竞争力的软文化,是学校信息的传递与社会的呼应,是社会网络中的基本沟通与真诚交流,是学校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是学校文化的中枢。它向社会传达的是:教育机构是什么样子,能提供怎样的服务,产生怎样的价值。特别是校名校训,它就是一张名片,显得尤其重要。你看哈佛大学的校训“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看到这样的训示,你能不感到求学的真谛和力量吗?校训是反映学校办学特色与个性的,是学校文化的高度浓缩,是学校文化精神的凝练。如果校训都不能体现“文化”,你能期待这样的学校能成为品牌么?

3.优秀的教师

学校的教学理念是由教师贯彻的,教学目标是由教师去实现的,教学水平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学效果是由教师创造的,而学校的吸引力主要来自于教学。教师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者,学校的支柱。学校必须有优秀的教师群体,必须要有品牌教师。许多家长和学生就是奔着名师来的,尽管该名师并不一定教到这些孩子。品牌教师的产生有两条途径:一是“引进”;二是“培养”。要立足于培养,但这需要时间。最好的捷径是“引进”,对于一个刚起步的培训学校,需要“重金”和诚心去网罗优秀教师,这是必需的也是值得的。在造就品牌教师上,我们不能吝啬。培训学校师资的基本特征是高流动性,师资不利是其最不稳定的因素,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多数教师的流动,是因为他们没有“主人”的感觉,没有“家”的温暖,还有待遇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有人形象地描述他们:有忧患心态、打工心态、过客心态,唯独没有主人心态;有疲劳感、失落感、漂泊感,唯独没有归属感。针对这种状况,我们的重心是如何留住教师留住人才,这需要资金的投入更需要情感的投入。切实尊重教师的地位和价值,为教师设计发展规划,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的利益,这是留住教师最关键的工作。

4.优秀的课程

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的所有学习活动都是课程,包括课外活动和其他的文化活动。每个学校的课程都不是一样的,课程的规划需要结合学校的文化要求,社会、学生、家长的需求,尤其是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的宗旨和目标;课程的设计反映的是学校的文化特色和教学的核心技术。

我们不可能做到任何课程都成为精品,必须要有明确的主攻方向,某一课程有品牌,就可能立起一个学校,就像哈佛大学的商学、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学。

到培训学校来求学的目的和动机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课程设置要不要考虑这些个性需求?很多学生的心理、审美都还处在关键的成长期,课程的设置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只为传授知识是不够的。教育是服务,更是一种以人的终极关怀为目标,体现人本理念的服务。从关爱学生心灵出发,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是教师的责任,更是学校的职责。因此,学校需开发综合自身特色的课程,形成自己的风格和魅力,以特色体现优势,从而产生市场冲击力和广泛的吸引力。

5.优秀的家长

家长优秀,孩子更优秀,这是很多人的感悟。家长优秀与否与培训教育的优劣似乎没有直接的相关性。换一个角度思考,我们发现,家长对于培训学校品牌成长太重要了。

这里所讲的“家长优秀”不是指家长在其事业上的成就,而是指家长对于孩子成长生涯的准确把握。其潜台词就是家长要成为培训教育优质的社会资源。

在中小学阶段,孩子对于自己的发展之路是难以规划的,他们还没有这种预测和判断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长的规划。此时,家长若没有给予公理引导,孩子就可能走弯路甚至走错了路。

有那么多的培训机构,选择哪个学校更适合孩子?此时,家长就要慎重考虑了。家长必须要有时间、精力、能力去筛选信息,要用心去把握教育市场。

到了学校,为了让孩子高效率地学习,学校和家庭在互动中形成合力尤其重要。此时,家长必须充分地融入到学校的氛围与学校形成良好的互动。

我们要千方百计把家长培训成为优秀的家长。培训家长的过程实际是留住生源的过程,是成就品牌学生的过程(品牌学生对于学校品牌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更是集聚优质社会资源的过程。家长的口头传播比任何的广告都有价值;拥有了家长就拥有了品牌忠诚;失去一个家长,将失去一片天地,甚至前功尽弃。所以,赢得家长是全体教职员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职责要求。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学生、爱护家长。

6.优秀的营销

营销不是企业的专有行为。营销的主要目的是宣传、推介、扩大影响,不仅是保持原有顾客的忠诚,更是让潜在客户认识你并认为你是满足他需求的最佳选择。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在全球开放的时代,应接不暇的市场信息已经在不停地考验着人们的判别力和承受力,“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们已经没有精力去思考和探寻“养在深闺”的精彩。品牌是市场认定的,没有知名度,品牌又何以形成?营销是市场行为,既然有教育市场的存在,教育营销就是很正常的或是必需的行为。

培训学校不是封闭的“私塾”,它是向全社会提供服务的开放系统,它应该向全社会提供优质的共享服务资源。市场不认识你,学校的资源怎么可能为社会共享?学校的资源又怎么转化成效益?因此,品牌要“创”也要“唱”,“唱”就是高明的营销。

要特别明确的是:“唱”是基于实力的,严肃的事情;没有实力的学校,“唱”会使你“创”品牌的主旋律破掉。所以,“唱”只是品牌的“催生剂”,绝不是品牌的“浮化器”。

不同的阶段,“唱”的目的、内容、形式、频率是不一样的。培训学校的创建阶段,有一些庆典、广告等活动,那是“亮相”,主要是吸引生源。进入到品牌成长阶段,“唱”就不再只是为了吸引生源,而是树立公共服务形象。所以,“唱”是很有讲究很有艺术性的。要选择传唱的“素材”,要策划传播形式,要选好传播的时机和渠道。

由于培训学校提供的消费品主要是服务,没有提供像汽车这类商品的刚性评价指标(如性价比、安全系数、耗油量、使用寿命等),对服务质量的评判依据主要是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如魅力、愉悦、激情、信任、信心、进取等)和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这些模糊性评价。那么,“口碑营销”应该是培训教育营销的恰当方式。口碑营销实际上就是“用户告诉用户”,被业内人士也称为“病毒式营销”。这种营销和其他传统营销手段相比,具有成本小、产出大、效率高、成功率高、可信度高等特点。

由此看来,拥有一个优秀的营销团队是必要的。这支团队里有教育专家、品牌专家、管理专家、企业家、艺术家、家长,这些人不是挂名的“顾问”,也不是“门面的装饰”,他们是要做实事的。他们帮你设计和传播形象;帮你进行诊治办学;帮你培训教师和家长;帮你进行品牌延伸和风险管理。

7.优秀的规划

从品牌意识到品牌诞生,需要进程表,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图。

首先成为区域性品牌,然后成为全国品牌、国际品牌。更多的培训学校是打造区域品牌,拥有一方天地已经很了不起了。我们的思路应该是:立足于区域,朝着全国性、国际性品牌运演。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急于求成。

更大影响的品牌常常是在实施规划中的自然形成。实行跨区域的联合或重组或其他形式的扩张,品牌就自然的扩张。我们很多学校成立之初,就与国际培训机构合作,实际上起步就是培训教育的国际化,这是有战略意义的。起点高,学校层次不会低。要做大培训教育品牌,必须要有国际视野。

第6篇:品质教育培训范文

2001年,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展起来,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的。作为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标志性举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全国38个课程改革实验区全面推进。新课标承载着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具体体现,首当其冲的就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及教育观念的转变,因此教师培训成为新课改中人们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八年来,国家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由于各种原因,出版单位也陆续参与了新课程教师培训,并逐渐在其中担当起了重要角色。出版单位的参与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育行政部门培训的压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从更深层次看,出版单位取代教育行政部门而成为培训主体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全国的全面铺开,出版单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培训压力,以出版单位为主体的教师培训面临考验,为此,有必要对出版单位参与教师培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出版单位参与教师培训的现状

为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保证教师培训工作的质量,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对教师培训的组织实施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第一,教师的培训工作由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第二,为保证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订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第三,做好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要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首先应抓好对部级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试验区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工作,然后逐步扩大到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其他地区的教师;要从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任课教师培训抓起,然后逐步扩展到其他各年级任课教师。根据《纲要》要求,国家层面组织开展了部级骨干教师的培训,这些措施加强了对教师培训工作的管理,促进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但是,随着新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开展,部级骨干教师培训的覆盖面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广大教师接受培训工作的需要。对于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来说,他们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国家要求必须对所有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进行培训,另―方面,他们面临着资金、培训人员的组织实施等方面的困难。为解决这一矛盾,由教材的编写出版单位代为组织开展的基层教师培训的工作模式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普及起来。出版单位直接向实验学校发放培训通知,直接组织实施培训,当然培训经费也基本上由出版单位承担。在培训形式上,出版单位有的是聘请专家讲座(基本上是请教材编写者作专题讲座),有的是组织开展研讨会,还有的是以公开课形式组织开展所谓的“优质课大赛”,省市教研员、教材编写人员均成为了评课者。

对于承担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出版任务的出版单位来说,要想使自己出版的教材进入某一地(市),首先要对教师培训工作作出承诺。由于中小学教材的提供者已经由二十多年前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家发展到目前的八十余家,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让出版单位不得不接受这一附加条件。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基层教师的培训工作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出版单位承担。

二、出版单位参与教师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出版单位承担教师培训工作不仅有悖《纲要》要求,且存在如下日益凸显的问题。

1 培训质量难以保障。教师培训是关乎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尤其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及时让教师准确掌握新课标的理念关系到新课改的成败。现实中,许多地方把教师培训当做了教材的“入市条件”,面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强势和市场准入的苛刻条件,出版单位被迫承担了培训义务。但是,出版单位是企业或者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不是教育行政单位,两者在教师培训方面即便有些许利益或者责任的交集,也不可能完全重叠,因此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职责之一的教师培训工作不可能在出版单位得到完全的共鸣。出版单位自身没有培训义务,又限于自身教育培训资源的匮乏,很多时候仅是对教材使用进行培训,因此不可能达到《纲要》规定的培训要求,导致的后果就是形式主义的培训,甚至是变形走样的所谓培训。教材的使用培训和教师培训在内容和方法上截然不同,如果以教材使用培训的方式来做教师培训,培训的效果可想而知。

2 培训力量薄弱。出版单位在教材出版过程中承担组织策划、编校质量审核、编辑出版等具体工作,教材的内容主要由教材编写队伍承担。因此,出版单位更熟悉的是教材的编写体例、知识的结构、教科书的出版形式等,在教师教育方面的实践经验相对薄弱,缺少熟知教育教学规律的专业培训队伍,缺少对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型人才,更缺少熟悉培训规律和方法的专门人才。教材编写者虽然在培训中被奉为理论专家,但有时候他们只是某些学科方面的专家,并非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培训方面的专家。教师培训工作实际上已超出了出版单位的能力范围。但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出版单位也只能这么做,于是就出现了出版单位不讲教材体例却讲新课改理论,编者不讲编写理念和体系却讲教育理念,行内话无处讲,行外话硬着头皮说,但还被奉为教育理论专家的现象。

3 没有法定的培训主体地位。由于《纲要》并没有确定出版单位作为教师培训工作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出版单位也面临一些尴尬:由出版单位组织培训“师出无名”,有时很难得到学校和老师的配合。另外,由于教材使用单位的不断变更,出版单位很难在某一地区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长期培训;就单个地区来说,培训主体也存在着经常变更的情况,同样不利于教师培训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出版单位参与教师培训的理论探讨

随着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参与教师培训,更多的培训主体进入培训领域,出版单位参与培训

的理论依据的模糊和缺失带来了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首先需要我们对教师培训的相关理论内涵进行探讨,以解决在区分不同主体实施培训过程中对培训性质的误解,尤其是出版单位参与教师培训的属性,从而重新界定主体参与培训的理论归属、性质和依据。

1 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内涵。教师是新课程建设的决定因素,在课程改革目标的达成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培训,广义地讲,指的就是教师教育,包括职前教师培养和在职教师培训;狭义地讲,专指在职教师培训,又叫做教师继续教育。具体来讲,它是指通过提供完整的、连续的学习经验和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的、学术的和人格的发展。通俗地来说,教师培训,就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和满足教育和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的要求,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在职教师开展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在职教师在专业、学术上和人格上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和提高。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培训专指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内容以及任务要求下,通过系统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针对教师素养提升和认知新教材展开的多种形式的专题学习活动。这项培训指向性强,目的明确,重在强调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对新课程的理解以及实际教学行为的改变。

2 教材的产品属性。有人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是公共产品,有人认为是私人产品,围绕教材属性的辩证关系,各种观点纷争。公共产品属于经济学范畴,是西方财政学的核心理论,它研究公共部门应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以及提供多大的服务,概括来说,它是指一种商品具有非排斥性和非争夺性。非争夺性是指一个消费者在对它进行消费时不得拒绝其他人对它的消费,一旦提供了这种商品,其他人就可以没有成本地同样进行消费,非排斥性是指任何消费者不能拒绝这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由于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不能够由个人决策来解决,因此必须由政府来承担。但是,教材是公共产品吗?某种程度上讲,教材具有一定的非争夺性,但是它不具有非排斥性,学校可以自主选择教材,尤其是在教材市场已经放开,教材种类丰富,消费者可以拒绝某类教材而使用其他教材的时候。所以,教材不属于公共产品。

既然教材不属于公共产品,因此作为生产此商品的出版单位就不能承担与公共产品相关的责任,只能承担在编写内容、编校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的责任。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部分,应当由国家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承担,这是《纲要》的要求,也是现实的呼唤,而出版单位作为非公共产品的生产者,不能够、也不应该承担这个责任。

3 教材使用培训和教师培训的区别。作为教材的生产者,出版者应对它如何使用进行培训,组织编写人员向教材使用者介绍它的编写理念、知识结构以及对使用者的要求等方面的内容。这种形式的培训类似商品出售后的使用培训。实际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教师的培训涉及教师对国家课程改革的理解、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培训的时效性关系着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专业化发展方向和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培训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因此,对教师开展的培训远远高于对教材使用本身的培训,教材使用培训仅仅是教师培训的一个方面,而不能用它来替代教师培训。出版单位作为商品的生产者,无法承担起对教师培训的重任,出版单位所进行的培训应该更多地侧重在教材的体例、结构、编写理念等方面,而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培训则更多地侧重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学技能等方面,不能局限于教材本身,要透过教材去领会更高层次、更深领域的内容。

4 培训主导和培训主体的关系。主导负责培训的全面工作,组织管理、引导、检查主体工作,主体要在主导的管理指导下具体实施培训工作。按照《纲要》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参与培训的高等院校等应该是培训的主体,而目前参与培训却没有主体地位的出版单位,只能称之为“伪主体”。

四、对新课程教师培训工作的几点建议

新课程教师培训工作必须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更新培训观念,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切实履行好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和评价工作。目前,教师培训问题已经受到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重视,我们应从当前教师培训存在问题出发,按照国家对教师培训工作要求,探讨新的培训模式。

1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切实承担起培训的义务。《纲要》规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承担起教师培训的任务。针对目前出现的情况,要强化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师培训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承担起责任,增加资金投入,加强管理和引导,制订长期和有效的培训计划,从源头解决问题。

第7篇:品质教育培训范文

[关键词] 体育产业 体育产品 生产者 特征分析

体育产品是满足人们体育欲望和需求的任何事物,包括:体育本体产业生产的具有直接满足人们体育欲望和需求的体育劳务产品(如体育健身娱乐产品、竞赛表演产品和体育教育培训产品)和为了本体产业产品生产而提供物质条件的相关产业生产的体育用品产品(如体育器材、设备、体育场馆设施、体育服装和运动鞋等)。

体育本体产业的生产者生产的是体育劳务。体育劳务是体育部门的劳动者通过服务劳动提供的与服务过程同生同灭的,能满足消费者一定体育需求的 ,非实物形态的使用价值。其生产的产品不具有实物形态,产品的生产、消费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并且产品所有权不发生转变。本体产业包括:体育的竞赛表演业、体育的健身娱乐业和体育的教育培训业三个部分。

一、体育的竞赛表演业

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劳动者是运动员,生产者是教练员,生产的产品是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运动比赛名次。在教练员的指导下,运动员进行训练,提高自身的运动成绩和水平,并在比赛中表现出来。教练员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个运动员都能够成为优秀运动员。而且,有一些运动员属于训练型选手,平常训练时成绩优异,一旦上场比赛,就发挥不出水平。同时,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提高的,尤其是训练水平较高的运动员要想提高成绩更加困难。因此,要培养出各方面素质都很优异的优秀运动员是一个很长时间的过程,教练员要付出非常大的心血。体育竞赛表演业的产品形成往往只是一瞬间。运动成绩要通过比赛才能表现出来,运动员要进行长期的训练才能具备获得比赛胜利的水平,而获得成绩的一刹那却十分短暂。

二、体育的健身娱乐业

健身娱乐业不仅仅是提供体育活动的场所,还能够放松人们的身心、培养高尚的情操、保持身体的健康。由于体育健身娱乐业的消费对象非常广泛,即有少年儿童、又有妇女、老年。因此,它的产品就包括像健身、健美、消遣、娱乐、休闲、保健、医疗康复等各方面内容。健身娱乐业的生产者有健身健美教练、社区指导员、各种体育休闲活动指导等,根据其生产的产品不同,生产者的劳动特征也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健身娱乐业的消费对象流动性较大,他们都是出于自愿,根据个人的喜好以及余暇时间来选择所参加的体育项目。因此,健身娱乐业的生产者基本上是根据大众体育运动的标准来进行劳动的,其生产周期小,产品形成的时间较快,产品的检验标准也比较宽松。

三、体育的教育培训业

体育的教育培训业中最主要的是学校体育教育,其生产者是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主要工作是通过体育运动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体育教师生产的产品就是学生的体质。身体素质在短时间内的表现并不明显,它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才能够体现出来。体育教育培训业还包括各类体校、俱乐部、运动协会、培训中心、棋院、武术馆等,无论哪种形式的体育教育培训机构,其生产的产品都是被培训者的专业技能水平。专业技能的发展和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有规律的训练过程,从而获得或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由此可见,体育培训业生产的产品其形成周期很长,生产者需要花费很大的心血。并且,其产品的价值表现很宏观,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检验出来。

四、小结

体育用品属于实物型产品,它是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必备物质条件。如:体育器材、设备、体育场馆设施、体育服装和运动鞋等。人们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首先必须拥有与其参加的体育健身活动相配套的运动装备。随着人们体育健身观念的增强,人们对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体育用品的需求及其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体育用品的生产与一般产品的生产相同。同样注重产品的设计、工艺、质量和过程。体育用品的生产者要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生产的体育用品要多样化、多能化、舒适化、简便化,且要不断的研发新产品,创造出自己的品牌。以便其生产的体育用品能够打开市场,提高销售率。

体育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根据二者的不同特点,其产品生产者的劳动特征也有所不同。应根据其生产者不同的劳动特征,选择对口的人才进行生产,从而提高体育产品的质量,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骆秉全:简编体育市场营销学.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3

[2]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2

[3]耿力中:体育市场――策略与管理.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

第8篇:品质教育培训范文

一、科学分析,合理定位

与学历学位教育不同,《城市规划与管理》培训项目从推出伊始,就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这种竞争,既来自一些继续教育起步较早的兄弟院校,也来自一些政府部门所属的培训中心,以及一些专门从事教育培训的公司企业等。面对激烈的竞争局面,如何对项目进行科学分析和合理定位就成为决定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作为一个继续教育培训项目,首先要分析其与学历学位教育存在的区别。这是我们对项目进行科学定位的前提条件。

首先,二者的教育目的不同。在学历学位教育中,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多以系统掌握某一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为目的。而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学员,多已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甚至带着问题前来进修,更加注重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求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目的的不同决定了二者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差异。

其次,二者的课程设置要求不同。学历学位教育体系下的课程资源不能简单地照搬到继续教育培训领域,要以第一流的课程投入到继续教育中,我们就面临着对传统课程的二次开发问题,这一开发过程虽较为艰难,但别无选择。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在专家的指导下,认真开展市场调查,虚心倾听学员意见,针对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因地制宜,不断地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例如,在为佛山举办的培训中,我们针对当地工业园区发展迅速的特点,设计了园区开发经营等课程;在为浙江举办的培训中,我们针对浙江很多地区历史文化悠久的特点,设计了城市形象塑造和城市营销等课程;在为四川举办的培训中,我们针对西部开发中资金匮乏这一瓶颈问题,设计了城市建设中的投融资体制等课程,这些调整都大大提高了课程的针对性,受到学员和地方政府的好评。

再次,二者的教学方式要求不同。在学历学位教育中,更偏重于教师的教,教学过程往往体系严密但失之于枯燥;在继续教育培训中,教学的互动性被提到了相当重要的高度,项目团队不断与教师进行沟通和调整,强化案例教学,鼓励师生交流,增加考察环节,以灵活实用的教学方式确保教学质量。

二、以人为本,建设三支队伍

在学历学位教育中,人才队伍建设集中于教学科研中,而继续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城市规划与管理》培训项目的建设中,需要同时建设三支队伍:

(一)专家顾问队伍。要迅速捕捉学员的实际需求和当前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合理设置课程,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学员取得更多的收获,离不开专家和业界人士的指导。为此,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我们逐步建立了一支稳定的专家顾问队伍。在这支队伍中,既有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环境系等相关院系的教授,也有来自建设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高级官员,还有来自城市开发、建设第一线的公司老总,他们从项目立项,课程设置,推荐师资等多个环节指导项目的运作。实践证明,这对项目的整体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授课师资队伍。一名出色的培训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还需要出色的表达能力,高超的讲课艺术。项目组在长期的实践中,对教师擅长的课程,授课的特点,学员的反馈意见等进行了系统的跟踪和分析,及时进行调整,逐步形成了一个结构合理、规模适当、能力较强、水平高超的师资库,较好地适应和满足了业务发展的需要。

(三)研发推广队伍。面对培训市场的激烈竞争,为始终保持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的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把培训项目做深做强,并能及时针对客户的实际需要,提供整体培训方案,以增强市场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市场核心竞争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支项目研发和市场推广队伍。这种项目研发,不同于专家学者对课程细节的深入探究,而更多地侧重于对客户需求的领悟和对课程框架的设计,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抓住市场机会,促进项目在各地的推广,形成独具特色的培训品牌。

三、突出特色,推动培训项目精品化、系列化方向发展

高校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应着眼于培训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产品储备和更新制度。要重视以精品培训项目为核心,开发系列化的培训项目,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培训项目群。我们在认真分析国内相关领域的培训现状之后,明确了《城市规划与管理》培训项目品牌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即体现优势,突出特色,推动项目走向精品化、系列化发展。

我们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最重要的优势在于有清华大学完备的专业学科体系和雄厚的教学科研实力作为依托。因此,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中的焦点和难点问题,有效整合清华大学学科资源,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研发培训项目体系和培训课程内容体系,是我们一条重要的成功经验。同时,地处首都,使我们有条件邀请到国家部委的高级官员,使学员聆听来自权威机关的声音,增强了培训内容的前沿性和权威性。

经过长期打造,《城市规划与管理》培训项目逐步形成了新颖、快速、前瞻这三大品牌特色。

一是新颖。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广泛的信息渠道,使我们能够及时追踪城市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调整课程,确保了培训内容信息的新颖性,为学员更新观念,开阔思路提供了有效保证。例如,现代城市群、城市带的发展要求城市的规划和管理跳出自身的狭小空间,在区域经济整体中进行合理定位,我们针对这一动态设计的区域发展战略课程,视点新颖,视角独特,受到了学员的一致好评。

二是快速。在现代信息社会,要寻找和发现培训中的热点领域并不十分困难,而我们的核心研发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使我们不仅能够发现问题,而且能够迅速的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赢得学员的信任。目前,我们所自主开发的一些课程在取得先发优势的同时,有的也已经成为国内其他高校和培训机构模仿的对象。

三是前瞻。追踪社会热点问题,并不是为了赶时髦,人云亦云,而是力求挖掘热点现象背后的本质,与学员共同探讨新理念,探索新思路,以前瞻性的思想谋求发展新模式。

经过多期成功的运作,《城市规划与管理》培训项目体系和课程体系已经比较成熟,并形成了良好的梯队结构,在国内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目前,在核心的课程模块基本稳定的同时,又陆续开发出了一系列相关课程,包括专门针对开发区、工业园区的规划经营课程,现代城市发展研修项目,城市运营研修项目,涉及到城市营销、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城市商务环境构建、城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城市市政公用行业的市场化、城市土地运营策略等多个领域,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不同需求,项目已基本实现精品化、系列化。

四、规范流程,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是教育培训工作的生命线。除了以第一流的专家顾问和师资队伍来保证教学质量外,项目组还特别重视过程管理,从项目研发阶段开始,在课程设计、教学组织等整个业务流程中,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培训质量。

在课程设计阶段,项目负责人要深入了解学员当地实际情况,或向学员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学员需求,在此基础上,根据专家指导,完成课程设置。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务人员要提前将学员组成情况通报授课教师,便于教师根据学员具体情况调整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定时与学员沟通,征求学员意见,沟通“教”、“学”两方。在教学结束后,邀请学员填写教学调查表,为授课教师评分,并提出教学建议,以此作为今后遴选教师和调整教学内容的依据。以上种种措施,形成了规范的制度,有力的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五、小结

继续教育是高等院校“服务社会”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如何在确保学校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前提下,整合校内的优质教育资源,以高效的方式面向社会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是高等院校面临的现实问题。通过《城市规划与管理》培训项目的成功运作,笔者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是观念的更新。即把继续教育培训和国民教育系列区分开来。培训应该是面向市场,立足市场,通过市场来进行资源的配置,培训运作的成功与否也要通过市场来检验。

第9篇:品质教育培训范文

一、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形势严峻

(一)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据河北省2009年调查推算,全省农村劳动力2846.5万人,农村实用人才总数为227.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7.99%。每百名农村劳动力中实用人才不足8名,农村实用人才总量明显偏低。

从行业分布上看,种养殖、加工型生产人才占人才总量的36.67%;领办企业、农村经纪人、合作经济组织管理者等经营型人才占12.60%;从事畜禽防疫、植保、农机作业、新能源物业管理、农资经营等技术服务型人才占19.24%;农村劳务经纪人、村级金融保险、村组社区管理干部社会服务型人才占11.48%;能工巧匠、进城务工返乡等技术带动型人才占19.99%。其中真正能为农民服务的技术服务型人才数量只占实用人才总数的19.24%,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生产的需求。从年龄结构上分析,30岁以下、31~40岁、41~50岁和50岁以上分别占人才总量的11.81%、33.76%、34.57%和19.85%。40岁以上人员占实用人才总量的54.42%,年龄结构明显偏高。从学历结构上看,初中以下的人才占到61.92%,这些人才技术经验丰富,但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理论知识及综合素质培养。

(二)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能力不足。在河北省调查中显示,农村实用人才中接受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培训占13.31%;接受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育培训占7.73%;接受农业职业学校培训的占7.96%;通过中国农函大培训占2.37%;由代际或师承培养的占11.30%;自学成才占40.44%。自学成才者占农村实用人才的比重较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农民科技培训渠道单一、覆盖面窄,或缺乏吸引力。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缺乏资源共享和规划的统筹实施。

(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能力偏弱。以承德市为例,据2011年统计,县以下确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编制195个,人员编制1462人,其中,县级各类专业技术服务站人员编制446人,区域站或乡级占998人;农业、农机服务站人员编制713人,人均服务耕地面积5000亩;畜牧站人员编制394人。“线断、网破、人散”的状态刚刚进入转型期,服务面与服务能力不对称,也不能适应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需求。

(四)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内容、方式、方法亟待创新。在乡务农人员主要以妇女和老年劳动力为主,文化基础较差,接受教育有困难,但农民渴望得到科技文化知识;特色主导产业不突出的乡村成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死角;在培训的方式、方法、内容、时间、地点上与农民实际需要仍存在一定距离,针对性、实效性不够,时间上有冲突;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缺少参加教育培训的机会;在农业主导产业发达的地方农民求知欲相对较高,参加各种科技培训的欲望和自觉性更强,对培训内容、师资水平的层次要求较高。

(五)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体系机制尚不完善。个别地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和经济建设“两张皮”的现象依然存在,把科技教育培训当作软任务,缺乏长远的规划和过硬的措施。部门之间以及农业部门内部也由于专业分工细腻,产生条块割据,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各自为战,无法形成系统工程。

(六)经费投入不足,制约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开展。据2009年统计公告显示,我国2008年全国教育经费为14500.74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0449.6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48%,虽然比2007年有所增加,但远低于目前世界平均数4.9%及发达国家5.1%的水平。同时,政府教育投资侧重城市,在全社会的教育开支中城市使用占77%,农村仅占23%。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短缺,无力购置先进的教学设备,难以开发实训基地,最终影响农村职业教育的规模发展和质量提高。

二、新形势下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特殊意义

(一)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需要。我国9亿农村人口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0%,文盲半文盲占23%,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对新事物、新技术、新成果缺乏自觉认知能力,思想观念保守落后,农业劳动者的现状决定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二)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适应农业市场化变革的需要。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相比,我国农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和科技附加值不高;农产品销售不畅,市场不稳;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民增收缓慢;农产品品质安全亟待提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待加强。农民作为“三农”的主体,如果没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将无法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

(三)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邓小平同志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发达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大大高于其他生产要素的贡献,达到70%~80%,事实也是如此。河北省平泉县榆树林子镇农民应用实用技术发展设施菜生产,温室大棚亩均收入3.5万元,冷棚亩均收入8000元,分别是大田亩均收入600元的58倍和13倍。兴隆县车道峪村果农,因掌握了品种改良、科学修剪、生物防虫、应用有机肥等果品生产技能,平均每亩果园收入1万元以上,而该地区果品亩均纯收入仅为1200元。农民的科技水平是决定自身收入的关键要素。

(四)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适应“三同步”的需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重要任务。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方面意味着农村劳动力将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任务繁重;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现代农业投入品大量使用,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对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质量提出了刚性要求。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力量,培养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是时代赋予新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抢抓机遇,积极探索和创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路子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的出台,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提供了政策保障。抓住这个机遇,不断探索和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新路子已时不我待。

(一)丰富培训内容,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的结构和科技技能教育培训的需要。新时期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发生了深刻变化,一部分劳动力不离土不离乡从事农业生产,另一部分则转移输出就业。

以承德市为例,截至2010年底,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78.9万人(其中劳务转移56.9万人),五分之二的农民已经离开土地,进入二三产业就业创业。在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就近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22万人,占转移总量的27.9%,这部分劳动力基本进入种植、林果、养殖业基地,投入到肉类、菌类、果品产业等五大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之中。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其科技技能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仅仅重视产中的实用技术培训已远远不够,还需要向产前的良种、良畜、良禽等新品种和新农机、新农资等技术,以及产后的贮藏、加工、流通等技术培训扩展延伸。不仅需要对生产技术的培训,还需要对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政策法规、外向型农业等多学科、多门类的新知识进行培训。培训对象要向农产品深加工、流通、生产经营等从业人员延伸;向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要求的二三产业劳动技能教育培训扩展。在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上树立大农业、大农村、大科技、大市场和“三化同步”的理念。

(二)创新教育培训形式,适应不同层次,不同产业的就业岗位需求。层次性需求是新时期农民科技培训的重要特征,因此,在实施教育培训过程中必须具有针对性,才能达到有效性。

1. 围绕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开展农民大中专学历教育。调查数据显示,河北省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虽受过文化教育,但缺乏接受全面系统教育,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仅占全省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3.09%,中专高中(技校)学历34.99%;承德市转移输出的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0%,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11.8%,文化水平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就业范围。河北省从2009年开始实施送教下乡农民涉农中专学历教育,尽管在课程设置、学习时间等方面尚需改革完善,以便更加适应农民亦工亦农、边学边干的学历教育的特点,但毕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满足了农民对提升文化、科技、技能综合素质的夙愿,提高了认知能力,开阔了视野,掌握了技能,增加了从事不同产业就业创业的信心和勇气。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村级农业科技骨干力量和科技带头人,以此作为延伸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链条的又一有效途径。

2. 围绕新农村建设,大力组织实施阳光工程培训。抓住国家大力实施阳光工程的良好机遇,充分发挥农广校等具备培训资质要求的教育培训机构在农民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紧紧围绕当地特色主导产业、农村、城镇二三产业发展需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强化“阳光工程”农科培训,在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集聚区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培养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农业产业劳动者队伍,提高农民承接、吸纳和使用先进科技成果的能力。

3. 围绕发展劳务经济,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品牌培训。我国农村每年至少新增大约劳动力总数1.5%的新成长型劳动力,仅承德市剩余劳动力达34.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7.7%。通过实施免费系统教育,使其成为既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又具有较高实践操作能力的技能人才,带动农业劳动者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升。承德市的十大务工品牌中,服务员和机电工曾获得全省十大品牌称号,热河导游员、平泉钻井工、清宫烹饪专业成为“河北省知名品牌”。从而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或异地有序转移就业或创业,推动了单一的体力型输出向技能综合型输出的转变,实现了“培养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效果,有效带动农村人力资源整体开发,协调推进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4.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农科教、政产学研结合。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根本出路,也是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生命力所在。要注重与农业重大科研、开发、推广项目相结合,把项目的资金、人才优势,用于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吸收高素质的农民参与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通过项目实施建立示范基地,将教育培训实习和试验示范推广有机结合起来。鼓励科技户、示范户和经营大户学用结合,力争做到“培训一批骨干农民,办好一个基地,振兴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

5. 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自主培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业的骨干代表力量,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他们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和自身产业发展需要开展专业性培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实践技能,推动产业升级。

6. 围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开展技能培训。按照企业下订单,培训下菜单,政府来买单的方式,形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有效机制。以二、三产业为主,开展定向、定岗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使学员尽快适应进城务工的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

四、更新观念,创新机制,统筹推进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在观念上更新,在机制上创新,形成合力,统筹推进。

(一)树立大农村、大教育观念。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不仅要为“三农”服务,还要为小城镇建设服务,为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服务,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科技型职业农民、适应现代工业发展需要的职业化产业大军,进而实现农民身份向城市社区居民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