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造价背景分析范文

工程造价背景分析精选(九篇)

工程造价背景分析

第1篇:工程造价背景分析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工程造价;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在低碳背景下,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和创新研究尤为重要。这里主要从控制创新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阐述了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提出了如何进行有效的创新工程造价控制。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只有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及手段,与时俱进,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才能够推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一、低碳背景下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创新的意义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简单来说,低碳经济就是要发展绿色经济。而在低碳背景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就是指要必须以绿色经济为指导原则,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费用,做到以最少的消耗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而创新则是指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进而改革和优化,超出原有成就,并且根据人们自己的新需求而创造出来的。低碳经济下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创新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一是原来不存在,进而在不断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发现的;其二是在众多关于工程造价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之上,进行改革与优化,纠正存在的错误而获得的新成就;其三是以已有的成就为基础进而添加的新内容,并且对原有成就的升华与完善。

工程造价控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投资控制,是当前各行各业普遍关注的问题,更是建筑行业进行市场竞争的关键与核心。因而,工程造价控制的创新是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繁荣的基础前提与本质要求。我国必须加强对工程造价体制、控制方式、控制内容等的创新,以促进我国建筑业能够在日益基础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工程造价控制的创新,意义重大,它不仅关系到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整个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建筑业自身涉及范围非常广,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造价控制的改革与创新具有很强的拉动力,对于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具有很大影响。

二、低碳背景下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创新的有效措施

借鉴优秀国家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优秀经验,并以自身实际情况为根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实现绿色建筑业的发展。低碳背景下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创新的有效措施主要有:

(一)创新工程造价控制体系

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创新是实现建筑业工程造价控制创新的基础。为此,我国必须在法制建设的基础之上,根据服务总协定以及国际惯例,建立一个由市场规律主导,政府适当的干预与间接管理相结合的创新管理体系。首先,要根据建筑业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一个工程造价控制大的框架。其次,政府也要充分发挥职能,进行适当的干预,加强对建筑造价控制的监督与指导。再次,创新工程造价体系必须坚持在建筑法的基础之上,根据法律的精神去解决建筑造价控制中的实际问题。最后,创新工程造价控制体系还必须在充分掌握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借鉴优秀的造价控制体系的经验,做到与时俱进。

(二)创新工程造价价格计算模式

当前的工程造价价格计算模式比较落后,存在着种种不足与缺陷,这就要求工程造价要进行创新价格计算模式。应该根据量价分离的原则,坚持施工措施性消耗与实体性消耗相分离的计算原则,将工程造价价格计算,欧式按照定额进行一定的改革。将人工消耗、材料消耗以及机械等方面的消耗量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基础定额和工程量规则进行计算,从而实现政府对工程建设定额消耗方面的宏观调控。而应该将人工费用、机械费用以及材料价格费用等进行分情况、分区间的实现调整与放开相结合的计算办法,适当的改革创新一些不科学的定额国家管理方式。此外,还必须对当前一些构建不科学、不合理的计价规

和条款彻底取消。

(三)创新工程造价信息服务网络

工程造价信息服务网络是实现创新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必须创建一个准确并且灵活多变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服务网络系统。首先,应该加大对各种建筑工程造价的信息收集、分析、的力度,及大工程造价相关资料与信息的积累,对于工程的人工、机械以及材料等方面由国家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按照市场规律中价格的变化统一进行工程造价,各个相关信息及直属的调整,及时公布,以适应发展变化着的市场需求。总之,应该在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传输信息等环节上加大力度,建立健全灵活的、科学的、准确的工程造价信息服务网络体系,为建筑业工程造价控制的动态科学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与技术支持。

(四)创新工程造价队伍建设

工程造价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工程造价控制的改革与创新,也直接影响了低碳建筑业发展的进程,为此,应该提高工程造价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提供其综合素质和实际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力。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是当前一种社会服务性质的知识与技术密集型较高层次的管理业务,这就从本质上对于从业人员、从业队伍的素质和技能提出较高的要求。为了创新工程造价队伍的建设,必须建立相应的概预算工程师培养体系。首先,要选择那些正规院校毕业的人才,通过正规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学习,获得工程造价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和基本能力的训练才能够获得资格。另外,在加强其工程造价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养实现其专业化的同时也必须切实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其次,应该构建职业中的培训体系,向参与到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人员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做到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

结语

因此,我们应该在建筑工程的实践中积累新经验、新知识,以低碳经济为目标,不断推动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创新、内容的创新以及人才队伍的创新,跟上世界与时展的步伐,推动我国建筑业的国际化,与时俱进,打造绿色建筑业。

参考文献

[1]叶志光.浅谈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建筑业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2).

第2篇:工程造价背景分析范文

[摘要] 目的 为了研究天津医药产业集群近年来的发展,为其更好地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方法 依据高技术产业集群指数评价模

>>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广域石家庄”城市群发展对策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承德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保定红色文化发展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下 河北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港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下的产业协作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河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发展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秦皇岛港口物流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的产业园区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下衡水全民健身健康产业发展的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廊坊市实施转型发展打造产业新支撑的研究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天津港物流竞争力分析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的天津旅游发展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天津自贸区推进大宗商品交易的对策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下廊坊市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廊坊市工业主导产业评价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智慧社区信息化调研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高校合作机制探析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承德新型养老模式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9] 赵光华.管理定量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3-85.

[20] 李海鹏.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数评价模型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5):85-87.

[21] 薛薇.SPSS 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266.

第3篇:工程造价背景分析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BIM技术;工程造价;影响

引言:BIM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建筑技术之一,其核心是建筑信息模型的构建,通过3D建模和3D计算促进建筑行业工程造价的革新,具有可视化、协调一致、共享性和模拟性等特点。在企业发展中,数据和人才对企业的竞争发展同样重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数据云计算这样一种新的数据处理方式,为数据搜集、存储、利用提供了便捷条件。工程造价作为和数据资产直接相关的建筑行业项目之一,更需要重视大数据的使用,并通过科学规范的方式实现数据共享,发挥最大的数据价值。

1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BIM技术对工程造价行业发展现状的影响

1.1 工程造价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建筑行业工程的地域发展差异大,部分区域还坚持使用手工计算的方式计算工程造价,造价信息不准确,计算的精确度低。另一部分区域已经普及信息化管理,但是存在项目各阶段信息系统的孤立性的问题,容易导致信息链断裂和信息丢失。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的建设单位都缺乏系统的数据库的构建,分析造价数据的能力较弱,偏离了工程造价计算时按照空间维度、按施工区域、按楼层、按构件分析的要求,和项目管理的需求相差甚远。

1.2 “互联网+BIM技术”对数据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数据存在数据来源错综复杂、数据挖掘分析与模型建立难度较大、难以权衡数据数据的开放与隐私权限、难以做出恰当的大数据管理与决策以及缺乏相应的大数据人才等问题,导致建筑企业在进行造价管理时认为使用大数据是一项严峻的挑战。“互联网+BIM技术”的应用要求企业具备高素质的大数据和BIM技术的操作人才,需要企业辅之以完善的BIM技术应用的全过程管理策略,因此,建筑企业要想抓住“互联网+BIM技术”的发展机遇,必须全面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1.3 “互联网+BIM技术”促进工程造价行业的变革

当前建筑企业和造价咨询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对数据的掌握能力。BIM技术通过掌控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构建出数据库,BIM技术构建出的多维度结构化的企业数据库包括模型数据、工程量数据、人材机价格数据和定额消耗量数据等,能最大限度的为企业搜集、存储、分析和管理数据提供便利。与此同时,BIM技术还能生成各种造价文件包括概算投资、预算价、投标价、分包价、结算价等。企业借助大数据对实时数据进行搜集和处理,能够进一步加强与消费者的连接,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2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BIM技术对工程造价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影响

2.1 对造价企业的影响

现存的造价企业中,很大一部分为以雇佣初级造价人员为主而生存下来的企业,大数据时代背景下BIM技术的应用,要求造价企业向提高企业技术含量转型。一旦企业重视技术革新,必定会带来企业规模的扩大,包括更精细化的服务、出现更多小型的造价咨询企业、更细化的造价咨询市场、更重视将知识技术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造价咨询企业在BIM技术的引导下,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灵活的改变自身的组织架构,利用大数据和BIM技术及时的挖掘客户的需求,并重视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

2.2 对造价行业从业人员的影响

根据目前造价人员反映的BIM技术的应用问题来看,BIM技术在具体的应用时存在着模型在各项目参与方之间的传递差、软件工具较复杂、大数据处理水平低等问题。以往的造价行业从业人员的结构主要以廉价劳动力为主,在推行BIM技术之后,造价行业从业人员结构必须向以资金实力为主的资金密集型产业转变,进而转向技术密集型,因此,造价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3 工程造价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推行BIM技术的行业发展对策

3.1 注重人才培养

在进一步应用BIM技术时,造价咨询行业便形成了越来越鲜明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的特性,人才作为知识的重要载体,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人才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新型的工程造价咨询和管理人才应具备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并且要具备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企业在选拔人才时,要同时注重人员的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日常的企业活动中,要增添并提高人才培养活动的比重,进行人员的集中培训,做好人才储备和团队人员梯队建设,为工程造价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3.2 实施工程造价全过程管控

对工程造价实施全过程管控有利于BIM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并能够有效衡量BIM技术的应用效果。BIM技术从最初的3D模型发展到5D模型,其管理模型的范围不断扩大,将施工组织方案、成本造价等全部工程信息和业务信息融为一体,有利于工程造价的管理。此外,BIM技术建立起的模型可以同时包括各专业的信息,有利于设计方、承包方、监理方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进行图纸的多角度审核,还可以进行BIM技术的3D、4D甚至5D模拟碰撞检查,BIM技术的这一可视化模拟功能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能及时发现造价和实际不符之处,减少返工,最大程度上避免纠纷。

3.3 完善企业数据库建设

为了使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和BIM技术更好的适应,造价咨询企业应该不断完善企业数据库,建立的数据库应该包括造价指标库、工程案例库、构件信息库和价格信息库等,完善的数据库的建设能够为集中管理和随时调用模型数据、工程量数据、人材机价格数据、定额消耗量数据等提供强大的支持。此外,数据库的完善还能够帮助前期决策阶段的工程作出经验判断,最大程度上节约时间、经济和人力成本,进一步支撑工程造价的高效管控。

结语:

随着大数据应用技术的进一步深化,建筑企业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管理和整合的模型越来越大和复杂,工程造价行业对模型的可视化、可实时访问化、平台协作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重视在工程造价中应用BIM技术,并紧密结合大数据时代的特点,提高“互联网+BIM技术”对工程造价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徐信丰,周峰. 浅论BIM技术助推造价管理的变革[J]. 工程经济,2014,12:6-9.

第4篇:工程造价背景分析范文

【关键词】新经济背景;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管理创新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日渐推进,社会已经进入到新经济发展时代。在此背景下,人才、信息、科技等成为促进经济主体健康、稳定与可持续竞争发展的核心力量。与此同时,传统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进行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创新,成为一个客观性需求与必然性发展趋势。以下是笔者对新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创新的几点心得体会,意在抛砖引玉。

1对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基本认识

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是经济主体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社会、时展对人力资源培养的需求,结合企业人力资源应用情况,通过经济计量、会计工具等方法的运用,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综合经济分析[1]。并根据分析结果,开发适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求的模式,构建适用于企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用以实现人力资源作用、价值等的充分发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特征主要是:①以人(包括人的培养、人的价值挖掘、人的管理、人的关怀等)为本;②侧重于人知识、能力、经验、技术等的科学与有效运用;③以通过人价值发挥助力企业稳定、健康、创新与可持续竞争发展。

2新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新要求

由“新经济”(neweconomy)概念解析可知:新经济是基于经济制度深化改革与信息技术创新发展下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新经济的形成,使政府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态度等发生根本性改变,形成“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格局[2]。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才培养与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具体表现如下:

2.1创新与创造型人才需求加剧

在新经济背景下,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皆离不开“创新创造”的支持。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提出,创新创造型人才培养成为市场、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核心需求。对此,在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时,需加强创新创造型人才培养力度。基于人才创新创造能力的发挥,促进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新工艺等在企业建设、改造与发展中的应用,助力企业稳定、健康与可持续竞争发展。

2.2高素质综合型人才需求增多

在新经济背景下,生产质量、生产效率、技术程度、创新能力等成为衡量劳动力报酬级差的核心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员工需要具有较高的岗位胜任力,并能够在从业过程中,依托自身专业化知识、技术、经验与能力,为企业创造更高价值。与此同时,随着自身创造价值的增长,获得晋升与发展。对此,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在企业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性愈发明显,其需求量不断增多。

2.3个性化合作型人才需求提升

在新经济背景下,发展“合作制”战略成为各领域各行业获取生存与可持续竞争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合作制”战略发展过程中,民主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得到提升,个体独立思维、创新创造能力得到强化,企业管理权下放,管理模式逐渐由“高度集中”转变为“多层级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力资源个体价值的发挥与整合利用,获得“1+1>2”的效果。因此,加强个性化合作型人才培养,提高交流合作重视程度,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3新经济背景下实现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创新的策略

在明确认知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内涵,了解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特征,掌握新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需求的背景下,企业应立足自身实际情况,能够从整体层面出发,落实多样化策略进行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创新,以满足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培养与发展需求,提升企业智慧水平。

3.1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创新体现在管理理念革新

在新经济背景下,传统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成为制约企业员工向心力、凝聚力提升的核心要素。对此,在进行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创新时,首先需从管理理念改革层面入手,促进适用于新经济发展需求的先进管理理念的有效引入与应用,在理念指导下发起创新行为,完成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创新模式构建。例如,企业引入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立足人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围绕以人为本管理原则,即“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鼓励人、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热爱人等”开展相应管理活动。如企业员工在职培训活动;基于社会保障制度落实下,额外福利供给活动;给予企业基层员工参与企业决策、企业管理、企业建设权利等。以增强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满意度、忠诚度,调动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建设、改革、发展等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从而推动企业优化发展。

3.2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创新体现在管理制度完善

在人力资源经济管理过程中,要想保证各项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实现管理活动质量与效率的不断提升。需注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制度完善与优化,从而能够在制度创新的驱动下,实现人力资源经济管理行为创新、方法创新。例如,企业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构建适合企业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的激励管理制度,通过物质激励(奖金、岗位晋升等)、精神激励(荣誉称号、树立榜样、假期奖励等)调动员工工作热情,实现员工潜力自我挖掘,助力员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作用的有效发挥[3]。又如,构建岗位责任制度,以此帮助企业员工明确自身职责,使员工知道做什么?如何做?怎样做?并在实践中、经验总结中,获得综合发展。与此同时,构建完善且科学教育培训机制,能够根据员工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制定长短期培训规划,并在多样化培训方法,包括专题讲座、外出学习、企业交流、再教育、案例分析、仿真模拟、思想政治教育等应用下,提升员工素养、丰富员工知识与经验,强化员工专业技能。并在一定程度上让企业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更具稳定性。

3.3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创新体现在管理环境优化

基于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与企业思想政治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的密切关联性。在创新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时,可从管理环境层面入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员工营造健康、舒适、积极、乐观、青春、活动的工作环境与氛围,助力企业及其员工优化发展。例如,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将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到战略发展高度,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明确企业发展理念、价值、本质、原则、特征等,从而使员工发展理念、发展目标与企业相协调、相统一,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边缘员工的吸引与留住。又如,引入中华民主传统优秀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并在其指导下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体育运动类竞赛活动、节假日庆典活动、文娱活动、员工庆生纪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企业精神传递活动、倡廉防腐活动等,让员工在活动体验中获得发展,得到启示。

3.4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创新体现在管理方法创新

管理方法是落实管理理念、管理制度,保证管理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载体。因此,管理方法的创新对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创新发展存在积极影响。对此,在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应根据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目标、内容、要求等,善于借助先进科学技术、优秀管理经验等进行管理方法的创新,为新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体系构建奠定良好方法与技术基础。例如,借助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构建人力资源档案库,掌握企业员工岗位信息、能力信息,为员工管理方案制定提供信息依据;借助会计工具、大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模型等构建人力资源经济分析系统,在人力资源经济分析下明确企业人力资源经济管理重点、难点,为管理模式创新提供决策指导。

4结论

在新经济背景下,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已经发展为人才的竞争。对此,在明确认知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作用时,企业应加强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创新力度,构建契合新时期人才培养与发展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体系,以实现高素质、高能力、高品质人才队伍有效建设,为企业可持续竞争发展奠定良好人力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云增孝.新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所面对的问题以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9(03):51-52.

第5篇:工程造价背景分析范文

一、新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1.内涵:新经济是指在全球化资源配置基础上,以信息及网络为支撑,由高新科技产业来驱动,并以创新为核心,表现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就等于信息经济、数字化经济、网络经济、生物经济等等;而狭义上是指上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在技术进步与全球化作用下所出现的新的经济形态,与传统经济本质区别是在保证低通涨和低失业率长期并存的情况下的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2.特征:知识化的经济、科技化的经济、网络化的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创新化的经济及持续化的经济。

二、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1.个性化:新经济时代,企业若能够生产出适应不同层次人群所需要的产品,即人才个性化,产品个性化,企业竞争力自然会得以提升,但是,个人及产品的发展须与社会需求相吻合。

2.创新性:(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要求的较强记忆能力已逐渐被淡化,新背景下更多的要求企业人才需拥有综合的判断及逻辑推理能力,同时需具备较高的创造意识及能力;(2)在新经济背景下,产品在逐步增加知识含量,造就知识产品,而知识产品的生产,生产设备和工具这些传统的生产资料重要性已渐渐被人的知识能力取代,商品价值已不再是劳动者体力劳动的简单转化,而是其知识的转化;(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创新对于企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复合型:随着经济的发展,创造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这就对企业人才知识面的要求越来越宽,不仅基础知识扎实、文理结合,又要具备利用知识的能力,关键是创新能力,只有适应性强,并且具备优良思想道德素质及团队协作精神的人才方能适应新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发展需要。

4.合作型:在新经济背景下,众多项目通过合作方式最终实现共赢,信息社会是一个合作组织,新经济下的社会是人际关系高度社会化的社会,合作作为新经济下的价值观,合作型人才是目前企业所需的人才。

三、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特点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走向全球化、信息化。全球经济一体化是目前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最根本的因素,国际化的人才交流,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利用网络提高了人才的流动与交流。

2.知识型员工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新经济背景下,技术革命的发展方向在不断的变化,即从前的资本密集型转变至知识、智能与技术密集型,人才在资本增值上的作用越发明显,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所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认可知识型员工的贡献。

3.企业与员工间建立一种新型合作关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随着计算机科学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得以应用,实际工作过程已进入一种虚拟工作状态,随着企业员工自身的不断提高,企业和员工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

四、新经济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原因分析当前,企业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科学理念的指导,已阻碍企业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进步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水平,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发生改变,更倚重知识型员工,迫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亟待创新。

2.根据企业发展战略,从而制定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及结构等方面的规划是传统的人力资源规划,此方法一般仅是对员工的知识、技能、学历和经验等素质的要求,而对于影响员工本质的动机、个性、价值观等潜在素质无要求,从而使人力资源规划不清晰甚至不准确,在实际的工作中创新性与个性化人才难以充分发挥其价值。

3.传统的基于岗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将员工能力与其薪酬有效结合,致使同一岗位的员工能力水平不等,但薪酬不存在有效的区别对待,容易造成员工懈怠感,不利于员工更好的实现其个人价值。

4.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及培训课程的设置是根据岗位技能、公司战略或公司文化来确定,这类培训有助于提升员工的知识与技能,但对于员工潜在能力并没有针对性加强,因此对员工能力提升的效果不够明显。

五、新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途径分析

1.以人为本:企业将员工视为企业最重要的财产,与之培养亲密、信任的合作关系,打造出敬业、进取的合作氛围,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企业与员工的发展目标达到一致。

2.管理须富有灵活性:新经济背景下,知识型员工直接左右着企业的发展,而才华横溢的人才往往因其个性而难以驾驭,人力资源管理须运用共同价值观与经营理念,实施柔性管理,为员工创造宽松的环境与气氛,从而激发员工的创造欲望,使其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第6篇:工程造价背景分析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 社会经济 发展创新 问题思考

在大数据时展的背景下,我国互联网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普及,这种现象的出现使我国经济在发展中面临着迅速增长的运行状态,在该种结构多样化发展的背景下,使大数据的内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内容。因此,在现阶段大数据运行背景下,需要人们认识到大数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需求,明确大数据时代出现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完善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机制,从而为大数据时代下,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提供指导策略。

一、大数据的概述

对于大数据而言,人们主要是在数据模块的方向进行问题的解释及分析,由于大数据存在着巨大数据控制的特点,使其海量的数据资源以及数据模块会按照数据库的基本需求,进行数据资源的整合及管理运用。因此,在大数据运用的背景下,只有将数据对象、应用以及技术等内容的综合性分析,才可以体现大数据的基本价值,实现大数据背景下,社会经济的稳定创新。

二、大数据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大数据的开发促进产业革新

伴随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产业升级、产业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保障。在研究中可以发现,大数据所涉及到的领域相对较多,而且在产业资源整合中也蕴含着较大的能量,同此,通过大数据资源的开发,可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大数据资源运用中,可以实现对大数据产业、数据分析以及书评平台等资源的整合,优化项目决策服务机制,通过数据化学、数据材料以及数据制药等新兴产业的擦护功能性,满足新时代产业的基本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改革。

(二)大数据的开发激发产业经济

在大数据资源开发中,其技术内容的创新不仅可以形成全新性的产业形态,而且也可以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分析,为社会经济创造出更大的发展价值。在宏观角度分析中,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会将大数据资源运用在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展的背景下,通过对大数据资源平台的构建,可以明确产业的发展方向,满足大数据结构调整的新产业、新模式以及新服务等需求,提升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微观角度中分析,大数据的开发及运用需要将企业经济决策水平作为基础,通过对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性分析,认识到客户的心理特点、运用习惯以及消费理念等,实现产品项目研发的科学性及系统性,满足大数据时代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

(三)大数据的开发提升了安全保障

通过大数据资源的分析可以发现,大数据内容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同时也是国家发展中的战略性维护目标。通过大数据开发系统的构建,可以全面提升国家安全保障机制,提升安全问题的应急处理能力,从而为大数据背景下信息资源的运用提供有效支持。例如,在国防以及反恐中运用大数据,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的构建以及信息内容的整合分析,提高国家信息的安全保障能力。同时,在大数据开发以及资源运用中,需要通过对产业控股状况的分析,进行企业安全定量评估的问}整合,通过对企业宏观、区域以及行业保障关联性的分析,降低政府的债券以及融资管理平台,从而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安全、有效的保障。

三、应用大数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思路

(一)加大信息资源的投入力度

在大数据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积极创新,需要将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完善大数据产业链背景下的基本结构。对于大数据生产链而言,其主要包括了对产品的出售、分析以及加工等。伴随商业管理以及商业活动的活动开展,电子商务形式也得到了热门的广泛运用,所以,在该种环境下,需要通过个性化服务活动的开展及时进行经营策略的准备,实现信息资源整合的个性化。同时,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以及网络环境结合中,需要积极开展精准营销的活动内容,通过对大数据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分析,优化数据资源的分布,保证信息资源整合以及项目资金投入的完善性。

(二)构建协同化的大数据与社会经济整合理念

伴随社会经济的运行及发展,创业产业为了更好的自身的发展需求,需要在管理工作关心以及资源网完善的同时,构建系统化的工作管理体系,充分彰显出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交流价值。同时,在社会经济转型以及资源优化发展中,也需要通过对数据资源的御用,明确大数据战略化的发展目标,并在经济发展以及转型发展的同时,建立创新性的大数据服务管理机制。在大数据资源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将大数据作为基础,通过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以及新材料等内容的研制,提升产业的结构价值,实现企业的稳定转型。

(三)发挥大数据对社会治理的创新作用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社会治理数据展现出可获得性以及逐渐扩大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治理数据输出、分析以及储存等内容的设计,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例如,大数据背景下,通过数据平台的构建,可以为用户营造良好的沟通交流环境,充分保证货物供应以及交货的正常进行,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大数据资源开发的问题分析,满足金融机构大数据的跟踪分析机制,提升了企业的经济形象,市场了企业的资本活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数据资源完善的背景下,通过对其资源整合内容的认知,可以明确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实现产业中数据资源的有效收集及合理运用,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因此,在现阶段大数据运行及发展中,需要将其作为产业创新的基础,通过对大数据资源的开发,发展大数据产业形势,从而为社会经济的稳定整合及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章毅,郭泉,王建勇. 大数据分析的神经网络方法[J]. 工程科学与技术,2017.

[2]王国成.行为大数据与计算实验――探索经济研究新方法[J]. 天津社会科学,2016.

第7篇:工程造价背景分析范文

【内容提要】学校评价在教育评价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直接影响着对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原则以及学校的发展方向。运用增值评价学校效能是当前学校评价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河北省保定市普通高中学校效能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60%~80%的高考成绩校际差距都不是学校本身所导致的,在提高学生进步幅度方面,不同学校间存在明显差异。增值评价结果与高考分数评价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学校效能在不同学科间没有显著差异;学校对不同学生群体的效能无差异。学校效能的增值评价对于创新学校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摘 要 题】教育评价

【关 键 词】学校评价/学校效能/增值评价/多水平模型

【正 文】

一、学校效能的增值评价理论综述

学校效能评价被认为是评价学校在控制生源和学校背景等外部因素的条件下,与其他条件类似学校相比,其达到目标的程度,是对学校工作绩效“净”影响的评价。对学校效能的研究存在多种模式,序润斯根据发展阶段将其总结为五个基本模型:关于教育机会平等的研究模型、教育生产函数模型、补偿教育项目的评价模型、有效学校研究模型和有效教学研究模型,在各研究模型中又有不同的效能测量方法和计量模型。①

增值评价属于教育生产函数模型,与一般的教育投入—产出分析模型不同,增值评价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学生的学业成就为评价依据,通过相关的统计分析技术,将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从生源、性别、民族等诸多相关因素中分解出来,进而测量一定时间内学生的进步幅度,以此试图发现一些学校的学生是否比其他学校的学生能获得相对较大的发展。②学校效能增值评估研究有以下基本特征:(1)量化研究为主;(2)综合性;(3)应用性;(4)国际性。

二、研究数据和方法

依据项目实施方案,所有数据均从河北省保定市直接采集,其中包括90所普通高中学校2005年的高考和2003年的中考数据,另包括其中27所学校的学生问卷和学校背景问卷。学校情况调查的数据包括:学校所在地、大小、类型、级别、经费、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校长情况等共19项指标。有关学生的数据包括以下几方面:

1.2005年学生高考成绩

根据分析需要共分为六类成绩指标:文科总成绩(语文、英语、文科数学和文科综合)、理科总成绩(语文、英语、理科数学和理科综合)、所有学生的语文成绩、所有学生的英语成绩、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所有的分数均采用标准化处理(平均分为0,标准差为1)。

2.2003年学生中考成绩

依据高考学生信息,从保定市学生中考成绩库中提取相对应的学生中考信息。根据保定市中考要求,2003年学生中考共包含五门课程: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与高考成绩的处理相类似,所有的中考成绩也进行标准化处理。

3.学生背景情况

为进一步分析学生背景因素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在对27所学校的学生抽样调查中,采集了学生的背景因素,其中包括学生的性别、年龄、所学专业、课外辅导情况、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等共16项指标。

在分析中生成两个变量:一个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指标,它是基于学生的中考成绩总分,取其最高的25%,中间的50%和最低的25%为三个等级,以此考察不同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学生对高考成绩的影响;另外一个是学校的学生成就水平,它是基于学校学生中考的平均成绩,分为较高的25%,中间的50%和较低的25%三个等级,以此考察不同学校生源的差异对高考成绩的影响。

基于采集到的数据情况,为验证学校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建立了包含学校和学生的两种水平分析模型。与一般的多重回归相比,本文中的两水平模型考虑到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嵌套问题,它可以将学生和学校这两个分析单位同时纳入模型中去从而更加准确地分离出学校对学生的影响。同时,在本文的分析中,只考虑回归方程中截距项的分层变化,而不考虑回归系数变化情况。其基本形式如下:

在模型计算中,逐一引入相关变量建立以下六个模型,以考察和比较各相关变量的影响。

模型1:方程右边只有截距项,其目的在于它可以作为参照模型,为下述模型的比较提供依据;

模型2:方程右边加入中考成绩,考察中考总成绩和各科成绩对高考成绩的影响效果;

模型3:方程右边加入学生背景变量,90所学校数据中只有学生性别一项学生背景变量,27所学校中有16项学生背景因素变量数据;

模型4:方程右边加入学校背景变量,90所学校模型中有生成的学校等级变量,27所学校中有19项学校背景因素变量数据;

模型5:方程右边加入中考成绩和学生背景变量,考察中考成绩和学生背景两个因素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模型6:方程右边包括所有因素,将所有变量加入模型中作为自变量,考察和比较自变量回归系数的大小及变化情况。

通过对各模型的比较,确定最终分析模型。所有模型的估计中均采用MLwin 2.02软件进行计算,所采用的回归估计的方法是迭代广义最小二乘法(Iterative Generalised Least Squares, IGLS)估计。③

三、实证分析结果

采用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结果如下。

1.学校的教育教学差异并不是造成高考成绩校际差距的主要原因

与单纯地依据原始分数评价不同,多水平模型下的增值评价能够直接反映学校教育管理、校园文化等因素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而将学校自身不能控制的因素排除在外。将河北省保定市普通高中学校按照其学生中考时的平均成绩分为三类,生源较好的25%的学校为第一类,中间的50%为第二类,较差的25%为第三类。分析结果表明:生源较差的学校其高考成绩明显低于生源中等和生源较好的学校;而生源较好的学校其高考成绩明显好于其他学校。研究发现:不同学校高考成绩的校际差距,60%左右可归因于所招收学生在中考成绩上的差异;如果再将学生详细的家庭背景与学校背景因素考虑在内,则可解释80%左右的高考成绩校际差距。

可见,学校间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并非完全是由于学校自身工作不力造成的,与学校的生源、经费、办学条件等外部因素亦密切相关,而这些因素上的差距是历史和社会综合原因形成的,责任不应该完全由现在的学校来承担。

2.在提高学生进步幅度方面,学校间存在明显差异

采用多水平模型软件Mlwin对模型6进行计算,将学生中考成绩、家庭背景、学校情况等相关因素对高考成绩的影响都考虑进去,可以得出学校的效能排名。针对保定市高考的具体科目,可以计算出文科总成绩、理科总成绩、所有学生的语文成绩、所有学生的英语成绩、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等六个方面的各学校排名。

以文科总成绩和理科总成绩的学校效能分析为例,保定市90所普通高中学校的文科成绩中,有28所学校的效能低于平均水平,有24所学校其效能高于平均水平;在理科成绩中,有25所学校的效能低于平均水平,有17所学校其效能高于平均水平。

3.增值评价结果与高考分数评价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模型1中没有考虑其他因素对高考成绩的影响,其计算结果只考虑高考成绩的学校排名,为比较增值评价结果与高考分数评价结果,将模型1计算出来的学校排序结果与模型6计算的学校排序结果进行比较。

从中可以看出,90所学校按照增值从低到高依次排列,而按照高考分数的排名与增值对本研究中90所学校的评价而言,虽然两种评价方法产生出来的学校排名相关性检验中,其斯皮尔曼系数仍然显著,但无论是考察学校的文科学生还是理科学生,有1/3的学校存在此种情况:采用原始分数评价时的学校排名与采用增值评价时的学校排名间的差距在20名以上。在高考分数排名中较高的学校,其学校效能并不一定也相应较高,反之亦然。

转贴于

4.不同学科间的学校效能显著相关

从总体上看,学校效能在不同学科间没有显著差异,但部分学校在具体学科和专业上具有较强的效能优势。计算并检验90所学校在各学科间效能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学校效能在不同学科间显著正相关。但在90所学校中,编号为8、85和47的学校在所有的学科中,其学校效能都是相对稳定的;而学校20的文科效能明显高于理科,学校52在理科效能上是最好的,但在文科上却一般。

5.学校在提高男生、女生以及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学业进步幅度上不存在分化和区别对待现象

从整体上看,学校在促进男生、女生以及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的学习提高上较为一致。按照性别和学习能力对学生分组,进一步考察学校对不同学生群体的效能差异。计算并检验保定市90所普通高中学校中各学生群体间学校效能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学校在提高男生、女生以及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学业进步幅度上显著相关。

四、讨论和建议

学校评价在教育评价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直接影响对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原则以及学校的发展方向。本研究给我们以下启示。

1.以增值评价为手段,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与传统的仅用学生的某次考试成绩、学校的升学率作为评价指标相比,增值评估用于学校评价将科学反映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绩效,有助于公平合理、科学全面地评价学校,促进学校特色建设,从而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本研究表明,60%~80%的校际差距不是可以由学校控制的原因造成的,这些因素包括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学校资源的先天差距等。如果对学校的评价单纯以学生“出口”差距而不考虑学生的“入口”差距,对相当大一部分学校而言是不公平的。特别是在对普通高中学校的评价实践中,还主要是实行以学生高考成绩为导向的学校评估,以学校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数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指标。这种过于简单化的评估手段必然导致学校走上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标,以抢夺优质生源为工作重点,以换取资源倾斜投入为动力的非均衡发展道路,其最终结果是好学校越来越强。差校越来越差的“马太效应”愈演愈烈。

而实行以学校提高学生进步和发展幅度为目标的附加值评价,将有效地引导学生从重投入到重过程,从重生源到重培养,从单纯注重结果到关注教育全过程。特别是对于那些各方面基础条件较差,长期得不到重视而仍然付出了大量工作的学校,增值评价能够充分反映出他们的努力程度,从而科学合理地反映每一所学校的工作绩效。

2.建立增值评价指标,完善学校评估指标体系

本研究表明,虽然增值评价结果与原始分数评价结果有较大差距,但对学校效能的增值评价并非全面否定现有的评价体系,而是对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补充和深化。事实上,真正是高效能的学校其在传统评价体系中也是好学校,在传统评价中最差的几所学校其在效能增值评价中也仍然是较差的。

在国外,增值评价指标也被作为一项重要的创新性指标加入到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在英国,由政府正式的学校评估指标体系中有三个主要指标:学生缺课率、毕业考试的通过率和学校的增值指标。④这三个指标各教育主管部门可根据评价的需要各取所需。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研制的教育系统国际指标体系(INES)也正考虑将增值指标纳入,以增强国际间学校效能比较的效度。⑤对照我们现在的学校评估指标体系,其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评估指标单一化,缺少对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成长的有效评价。因此,建立学校增值评价指标,对完善我国学校评估体系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3.以增值评价为导向,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增值评价不仅是对学校的总体效能进行评价,还可以评价学校内部不同学科、不同人群的效能。本文的分析结果也表明,部分学校在不同的学科上有突出的效能,如果我们进一步拓展效能的评价范围,还可以对学校内德育、学校管理等各方面实施效能评价,从而更有效引导学校多元发展。因此,增值评价方法不同于传统的鉴定性评价,而是强调学校自身的进步幅度以及其独特的效能表现。例如有的学校可能整体效能不高,但可能对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有较好的效果,这就可以形成增值评价体系下的学校特色。

此外,增值评价将关注教育的重点从资源投入转到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管理,从学校硬件建设转到学生的进步幅度。这种转变一方面反映了当前世界范围内社会发展对加强教育内部绩效评价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切实帮助学校提高效能,强化责任,实现科学发展。

本文的研究是基于河北省保定市数据进行的。虽然研究中有90所学校的学生考试数据,但仅有27所学校的学生背景因素和学校背景因素问卷,因此本文中并没有深入讨论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因素。而且增值方法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学校的功能和价值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业成就,而是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目标,所以,用单一的学生成绩指标来测定学校效能是远远不够的。有一些学者已经在开始尝试使用多种指标,诸如学生辍学率、转学率、学生的情感态度测量值等来丰富和完善学校效能评价体系。⑥

更精细的分析还可以考虑随机系数模型,即考虑各学校效能影响因素在不同学校间的变化情况。此外,学校效能增值评价的稳定性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分析才能得出更为合理的结论。

注释:

①Jaap. Scheerens, Improving school effectiveness,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2000.

②⑤Jaap scheerens, Cees Glas and sally M. Thoma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 a systemic approach. Swets & zeitlinger publishers. 2003.

③Harvey Goldstein, Pan Huiqi, Terry Rath and Nigel Hill, the use of vale added information in judging school performanc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London, 2000.

④Lesley Saunders, A Brief History of Educational "Value Added": How did we get to where we are?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1999, Vol. 10, No 2.

⑥Russell W. Rumberger, Test Scores, Dropout Rates, and Transfer Rates as Alternative Indicators of High School-Per-formanc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005, Vol.42, No. 1.

【参考文献】

[1] James s. Coleman, et al. Equality of education opportu nity,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 1966.

[2] Sally Thomas. Evaluation of RSSI Using Value Added Measures of School Performance. Final Project Report, 2001.

[3] Lesley Saunders,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S AND PROCESSES: 'Value Added': Telling the Truth about Schools' Performance? . worldbank. org/education/est/resources/topic%20papers/Valueadded, doc.

第8篇:工程造价背景分析范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企业财务管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1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稳定发展,企业只有不断优化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谓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具体指针对企业各项财务工作及活动开展的管理,这项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质,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点强调的问题。在提升创新发展的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保持形式和理念上的高度一致,与时俱进,才能真正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驱动力。[1]

2知识经济背景概述

知识经济的基本内容是知识资源,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其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结合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来说,知识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超越了包括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在内的其他经济形式,甚至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中具有主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知识经济的主体来源为人类所产生的创造性知识,这就意味着知识经济具有强大的生产动力以及丰富的发展内涵。结合知识经济背景对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开展分析,不难推断出物质资源已经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驱动力,知识资源或许将承担起促进经济发展的核心重任。在发展知识经济的过程中,必须要意识到创新是知识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的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为例,只有确保各行各业都具备大批量创新意识突出的劳动人员和知识型人才,才能真正促使不同行业在技术、管理及体制方面均能够得到发展和创新,进而推动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客观来说,知识经济的强大基础来源基础科学研究成果以及高新技术,同时科研成果与高新技术又是知识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内在动力。所以,在某种程度来说,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增加对知识成本等无形资产的投资,并把其作为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举措。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投入资源形式逐渐转变为资讯的存储、生产、使用以及消费,这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加了可能。在提倡信息共享的大背景下,人类大脑更有可能受到灵感的刺激而激发知识的创新,实现信息的高效输出,推动现代企业发展向信息化和数字化迈进。[2]

3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方向

3.1创新财务管理观念

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各大企业若想抓住市场机遇,就必须实现财务理念的现代化转变。客观来说,在现代化管理体系下,以人为本逐渐取代传统的管理理念成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指导依据,与此同时,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重视信息技术的潜在价值,信息素养俨然成为衡量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参数。所以,也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市场的变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依据信息化技术对行业市场的变动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确保企业始终能够在信息方面占据主导地位。除此以外,在创新优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同样要考虑到财务风险的防范问题,在电子货币与网上银行逐渐取代传统交易模式的基础上,资金流动速度逐渐加快,导致货币风险大幅度增加。而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技术更新速度的日益加剧,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投入风险,企业只有具备更加严谨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科学的风险防范机制,才能有效迎接复杂化信息带来的新挑战,推动企业的持续繁荣。由此,各大企业的财务人员在思考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方向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财务管理观念的创新,务必要结合时代背景对以人为本理念、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进行重新定位,并重视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信息价值,令信息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资金资源在融合的过程中趋利避害,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3.2创新财务工作内容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挑战。客观来说,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在知识资本理论方面的欠缺使得其在现代化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展现出了较强的不适应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知识成本的增加,企业资本中知识资本的比重将会持续加大,而知识资本对于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在逐渐加强。除此以外,企业方面也应该尽快推动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财务共享服务落实,尽可能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流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或创造价值,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创新分布式管理模式,为内外部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化的生产服务。在新的发展契机下,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意识到创新是财务工作发展落实的唯一道路,重新评估知识资本的价值,并以此为基准建立专业的知识资本考核制度。所以,企业的管理层人员有必要要求财务部门定期编制知识资本报告,并以此为依据理性分析知识资本在企业投资收益中发挥的作用,从而在知识经济的角度,对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发展规划做出更加全面的了解。[3]

4企业财务管理创新举措

4.1重视知识资本理论研究

结合我国现阶段各行业发展趋势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分析,在未来很长时间内,知识资本将会是企业资本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所以,各大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规划情况积极转变观念意识,在现有基础上,对发展中涉及的知识成本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与挖掘,进而建立起知识资本为主体的生产经营模式。值得注意的是,知识经济背景下的财务管理创新是一项长期的改革,所以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结合市场动态变化趋势,建立起足以辅助知识经济财务管理创新的积累机制,并高度重视对生产经营模式及积累机制构成要素及评定价值的研究,实现盈利模式的创新发展。除此以外,企业方面应该积极借鉴现阶段已经实现知识转型企业的相关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及发展方向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以自身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基本导向建立起适合内部发展的知识运行体系,以及能为企业创造更高利润的盈利模式,进而提高企业在知识经济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实力,迎接一系列可能到来的风险与挑战。

4.2应用财务再造策略

财务再造策略是现代化财务管理创新的一个新概念,简单来说是通过重新配置提高企业内部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并产生新型的财务运行系统。具体来说,企业方面应用财务再造策略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两个环节:首先,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应该在充分分析知识经济背景的基准上重新定制财务处理工作的流程,并重新确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组建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团队。其次,企业方面应该充分分析市场竞争趋势,并制定新的投资机制和利益分配制度。如此一来,企业就能够大幅度缩减生产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成本,降低企业出现财务风险问题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4.3建立财务资源计划系统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逐渐普及,财务管理人员完全可以构建企业财务资源管理系统来辅助激烈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保障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精准性。具体来说,在建设财务资源计划系统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资源的生产销售以及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遵循财务共享原则,确保细节问题万无一失以及整体财务计划的严谨性。这也就要求参与系统建设的财务人员必须具备严谨的责任意识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财务共享服务的效用,将公司范围内的共用职能集中起来,保质保量地向各个单元部门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并在打造先进技术系统的基准上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采集整理,确保财务信息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企业投资的收益情况,并实现对资金的动态监测。与此同时,企业在生产运行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系列财务风险问题,而财务资源计划系统的建立无疑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排查财务风险隐患,提高财务分析质量。由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结合工作进展不断优化该资源计划系统,令其不断趋于自动化和合理化,尽可能发挥企业的综合优势,确保其能够满足企业知识经济的创新发展需求。

4.4构建网络财务系统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仅依靠财务资源计划系统难以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还需要构建专业的网络财务系统,开发与财务系统配套的软件。如此一来,企业财务部门就可以拓宽经营范围并在系列财务管理工作中全面落实会计电算化,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科学性。除此以外,网络财务系统的构建能够减轻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依赖,避免由于人力因素而导致的运算失误或决策失误,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大幅度增强。但是,在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也需要意识到网络财务管理的安全性问题,要适度加强网络安全管控制度,全面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全面规避企业财务风险。[4]

第9篇:工程造价背景分析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 经济效率 影响因素

伴随金融产业的稳定运行及创新发展,互联网产业、国内银行股份制度的兴起使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率成为银行发展中的焦点。在现阶段商业银行运行的背景下,国内金融产业会受到国际金融产业的影响,为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行造成了一定制约。因此,在现阶段商业银行经济效率研究及分析的背景下,应该通过对其影响因素的确立,构建针对性的管理制度体系,有效提高银行的管理效率,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商业银行的生成及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实现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

一、商业银行的发展形式

伴随社会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发展,使我国商业银行出现了普遍性的信贷增速回落、利差空间缩紧以及资产质量下降的问题。虽然,城市商业银行在整个银行系统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宏观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导致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出现了长期性的风险与矛盾问题。通过与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商业银行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城市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市场占有率相对较小,而且盈利能力相对较弱,这些现象的出现并不能充分满足社会经济的新常态发展,因此,在现阶段社会经济背景之下,城市商业银行逐渐在跨区域经营、股份结构调整以及监事会监督这些方面进行了调整,使原有的经济格局发生了系列变化。

二、商业银行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周期因素

通过对经济周期的指标分析可以发现,在商业银行运行的背景下,多选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进行问题的分析。

(二)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

在商业银行运行的背景下,价格的波动会在某种程度上放大信贷风险,所以,在通过膨胀发生的背景下,信贷人员就会面临着一定的潜在风险,因此,会使银行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信贷行为。若银行在运行的过程中,按照固定的利率进行贷款,会出现实际负债贬值的现象,这种现象有利于负债人的行为,因此,人们贷款的行为及意愿也就会逐渐增加,但是,通过紧缩的现象也就与这一现象相反。所以可以发现,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率的出现会在某种程度上真实的反映出通货膨胀对通货紧缩现象对银行利率的影响。

(三)信贷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作为一种宏观的价值调控手段,对银行的影响效果是较为直接及明显的。通常情况下,当政府所实行的扩展线货币政策时,其货币供给会呈现出增加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银行会逐渐放松信贷货币政策的构建,从而扩大了银行信贷规模,为政府经营效益的提升提供了稳定支持。在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其流通性的供应现象会为信贷货币政策的优化造成制约,从而为银行扩张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四)金融行业结构

在金融行业运行结构运行及分析的状态下,通常会考虑从金融深化程度及直接融资之间的融合比例。

(五)市场结构

通过对市场支配力理论的研究及分析可以发现,银行运行的效率取决于市场运行中的支配能力,在市场拥有市场支配权以及银行绩效分析的背景下,可以将该理论分为不同的假设结果。一种是结构――行为――绩效;另一种是相对与市场支配力的假说。在SCP分析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市场集中制度的构建会在某种程度上充分反映出实战的支配力度及绩效指标,同时也可以为市场竞争力的优化形成提供稳定支持。因此可以发现,在市场份额设计的背景下,银行拥有市场的主导权以及定价权,通过对绩效的综合考评及分析,可以为银行效率与市场份额提供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形式。

(六)银行经营能力分析

在宏观政策调控的背景下,行业因素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会增加银行的经营能力,并对 银行的运行效率产生直接性的影响。通过研究选择了利息收入与利息费用之差以及银行总资产的比例值,进行了银行净利差的总结及分析,其具体的影响指标如表一所示。

(一)完善商业银行进入市场的相关机制

在现阶段商业银行运行的背景下,应该合理放宽银行进入市场定价基本原则,鼓励设计外资银行以及民生银行,从而有效提高银行的竞争力量。在现阶段社会市场经济运行的背景下,虽然我国中小银行的数量逐渐增加,但是,政府在这种背景下仍然会控制大部分的银行,导致银行与银行之间缺乏一定的竞争效益。在准入机制完善的背景下,应该构建有效性的管理制度,并在整个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完善并建立银行退出市场的法律制度;第二,构建完善性的存款保障机制,从而有效规避银行运行中所发生的风险;第三,充分发挥 出市场运行中的调节机制,降低市场运行背景下的集中力度,避免银行在市场运行背景下出现的资源浪费及服务水平较低的现象。

(二)推进市场产权结构的革新

伴随社会经济的稳定创新及优化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积极推行的原有的保障C制,但是,在商业银行运行的背景下,仍然缺乏长足性的激励及制约政策,同时也存在着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导致产业运行中出现了产权不明的问题,在这些背景下,会严重降低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首先,在商业银行运行的背景下,为了完善银行的内部激励制度提高银行的管理效率,应该建设控股银行机制,并明确出出资人的基本职能,明确产权关系从而减少商业银行承担过多政策性的效益内容。其次,在银行运行的背景下,也应该处理好内部关系及治理机制,构建多元化的监督管理理念,有效避免银行运行中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不透明关系的出现,从而促进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最后,加大商业银行运行中科技项目的投入。在现代化银行运行的背景下,现代科技的出现对推动银行的效率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但是,在中间 业务银行运行的背景下,其运行结果会受到科技的影响,所以,需要引进专业性的资金进行人才队伍的构建,为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提供良好支持。在现阶段商业银行运行的背景下,需要加大现代科学的投入,实现新产品的稳定开发,使商业银行的运行呈现出网上银行、跨行企业的运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复合型的财务管理人才,提高项目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

(三)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

在现阶段社会运行及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在运行中为了完善公司治理解结构,需要在改善组织内部机制的同时,构建完善性的激励制度管理体系,从而提高银行的运行效率。如果在商业银行运行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不能构建完善性的激励制度,就会严重影响银行的发展及生存,并在最终程度上影响银行员工对自身价值的判断。与此同时,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的背景下,管理制度的构建也应该充分保证对员工素质的提升,强化管理队伍的培训机制,使企业员工在创新的经营理念下,稳定企业的内部调控制度,构建科学化的结构调整及内部制度控制机制,实现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商业银行运行的背景下,需要构建完善性的效率管理机制,通过对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稳定性、科学性制度研究体系,促进商业银行的经济化发展。同时,在整个市场运行的背景下,也应该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机构,对股权结构进行完善性的调整,商业银行也需要在满足市场运行基本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市场份额的调整及改革制度的创新,打破原有的制度管理机制,优化人员管理结构,从而为商业银行运行背景下,行政区化以及政府序列的平行创新,降低商业银行的效率支出,调整市场管理的准入份额,强化商业银行管理及运行效率,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秀峰,迟国泰.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内生影响因素研究与实证[J].预测,2010

[2]胡东,蒲勇健.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实证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J].工业工程,2010

[3]侯瑜,詹明君.商业银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税务与经济,2012

[4]时乐乐,赵军.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