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跨文化交流专业范文

跨文化交流专业精选(九篇)

跨文化交流专业

第1篇:跨文化交流专业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外语人才;跨文化交际;校内实践

在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的大背景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强调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如何培养满足国际社会需求的中外文化交流人才是当前外语专业建设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新时期外语人才需求发展趋势

单一的外语专业基础技能型人才培养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已远不能满足岗位职业的需求。知识经济时代,全球范围内对语言人才的需求对外语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语人才除了须要具备扎实的外语知识,掌握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育国际化和文化发展世界化的新形式要求外语人才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外语人才的培养趋势不断向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发展。

二、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校内专业实践的特点

校内实践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目的在于通过课堂实践教学基础能力训练、模拟实战训练等方式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学校通过开设具体的专业课程,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针对各门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在课程教学内容中突出实践环节,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二是课外专业实践实习环节。学生通过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如话剧表演、达人秀等)或语言知识技能比赛(如演讲比赛、辩论赛、朗诵大赛等)提高外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使得各国高校间的交流不断增加,参与频繁的外事交流活动,担任青年志愿者,也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进一步了解专业知识的实用技能,增长才干,培养学生的职业应变能力。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美国教育家温斯顿·布伦姆伯格说过,“采取只知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随着国际交往增多,各行业所需要的是面向世界、对异国文化有深刻理解力的人才。外语专业人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就业的迫切需求,只有熟悉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技能才能将所学的外语知识发挥得更好,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

四、在校内专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开设相关应用型涉外课程供学生选修

在应用型涉外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切实可行的。开设系列应用型涉外课程,如涉外礼仪、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规等。通过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解决学生知识的内化问题,提高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知识的重视度,使教学过程生动、丰富、有趣,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并掌握运用相关知识。

(二)鼓励学生参与校内举行的各类国际交流活动

外语专业学生通过参与校内各类国际交流活动,可以开阔视野,以更加国际化、综合化的思维方式更好地进行外语学习;从交流中直接体会知识的运用,进一步巩固或更新专业知识。

1.参加国际交流团体的接待服务工作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促使大批的各国学术、文体交流团队、汉语学习者涌入中国高校校园,外语专业学生可以把握不出国门就能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实践所学专业知识。

2.协助教师进行留学生管理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配合教师进行留学生管理工作。这个过程有利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训练,学生通过语言学习伙伴的形式与留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异国文化,掌握跨文化交流的技巧。

(三)引导学生开展跨文化交际社团活动

为学生提供机会开展活动,营造跨文化交际氛围,促使学生掌握和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技巧;举办各类能体现外语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加深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与理解,并引导学生探究引起文化冲突的深层原因,提高学生对异域文化的敏感度和包容度,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学生学习外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引导他们接触目的语国家或更多国家的文化,了解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充分利用校内条件,让外语专业学生在校内实践中将语言知识学习和文化体验融合,进一步促进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最终实现外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第2篇:跨文化交流专业范文

21世纪是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而文化差异会导致交际失误,引发矛盾冲突。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我们必须学会应对,培养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性,缩短文化距离。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时代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提出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外,还要培养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外语教学不仅仅是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训练,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外语教学途径众多,课堂环节,课后活动,国际交流,测试评估都能成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切入点。我们有必要了解当前高校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与各种渠道,从而明确当前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就此入手,提高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整体水平。

二、国内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相关研究

1.国外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综述

国外对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们对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侧重于理论研究与构建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的构建。例如,YongYunKim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认知能力,情感能力,行为能力构成,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StellaTing-Toomey提出,跨文化交际由知识板块、留心因素和交际能力三个因素构成,三个因素应该同时具备,任何一个因素不能单独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BrianSpitzberg认为,个体的交际能力体现于个体在特定场合中得体、有效的交际行为。

2.国内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

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才开始把目光关注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的论题上来。在外语教学与教研领域,引起研究者兴趣的首先是结合外语教学的词汇文化内涵研究,胡文仲等学者都注重词汇的文化差异。我国多年发表的论文大部分是关于外语教学和语言研究两方面,其中最关注的是词汇、语用等与语言交际有关的层面。在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上,国内学者贾玉新将语用能力,情节能力和策略能力加入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范围内。陈国明提出了一个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新最完整的模式,包含认知层面,情感层面与行为层面。北大学者高一虹在其撰写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一文中提出文化的跨越和超越。跨越的概念是指目的的文化知识和交际技能的获得;立场、情感、行为模式从本族文化转移到目的文化,而文化的超越意指意识到文化的差异的存在,但不为其束缚,能够以开放、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跨文化交流。此外,众多学者著书立作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渠道,目前发表的著作有《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外语教学》《跨文化外语教学》等。纵观国内外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国外学者多从理论方面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而国内学者多从教学角度探讨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从实证角度调查高校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渠道,却少之又少。

三、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互联网时代的外语教学方式丰富多彩,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渠道也应呈现出多样化。本着这种想法,本文将从课堂教学环节,课外活动环节,测试环节三个方面入手,研究外语教学各模块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整体情况,比较文理科学生,英语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存在的差异。

2.研究对象

本课题所调查的对象是从事高校外语教学,来自理科综合性大学、文科综合性大学,包括英语和非英语专业,在京院校和非在京院校的老师。调查样本广泛,许多著名外语类高校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参与其中,样本中的文科综合院校包括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外交学院等。理工科院校如中国矿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多所院校也包括在内。样本涉及多种类型,不同层次的状况,利于寻找各高校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培养渠道的共性与个性。

3.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调查问卷进行研究。作者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主要构成成分融入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测试渠道中,以探索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施。问题的设计使用了五度量表法,选项对应的值5,4,3,2,1分别代表:总是,经常,偶尔,很少,从不,分值越高,该项渠道的在外语教学中的采用频度越高。问卷采取网络发放形式,收回28份,填写状况比较理想。4.研究工具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四、数据分析

本次针对跨文化交际培养渠道的研究涉及课堂教学活动、课外教学活动和测试3个环节,作者将院校类别和专业划分作为参照点分析。表格中的项目题号对应问卷中的题目顺序,1~14题属于课堂教学模块,15~18题属于课外渠道,19~24属于测试环节。三大模块内部根据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详细分类。

1.课堂教学

总体来看,样本院校在课堂教学环节的各项指标平均分均高于3,位于五度量表的中间值,说明课堂教学环节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比较到位。文综院校在教学手段环节平均分3.8334高于理综院校的3.7858,非英语专业的均值3.8334高于英语专业的3.7727。由此,文综类院校运用外语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频率高于理综类院校;非英语专业院校运用外语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频率高于英语专业院校。言语知识项均分3.6391,高于非言语知识项均分3.3036,说明外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倾向于教授跨文化交际的言语知识。在言语知识环节,理综院校平均分4.1343高于文综院校的3.5;英语专业的均值3.6061高于非英语专业的3.3195。在非言语知识环节,文综院校平均分3.3高于理综院校的3.2857;英语专业的均值3.5455高于非英语专业的3.0833。由此可见,理综类院校在跨文化交际言语知识的传授上具有明显优势;而英语专业院校在两种知识的传授上都比非英语专业更加到位。样本院校在技能灵活性一项均值3.01,明显低于其他各项均分,表明课堂教学环节的跨文化交际培养在技能灵活性方面存在欠缺。其中文综院校平均分3.1111高于理综院校的2.9286,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得分持平,无显著差异。文综院校学生在课堂上所受的技能锻炼优于理综院校,更具灵活性。移情,态度两项均值都高于3.5,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落实程度较好。其中,文综院校在移情与态度方面得分均高于理综院校,英语专业在两项得分均高于非英语专业,表明文综院校与英语专业在跨文化交际的移情,态度方面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明显优势。

2.课外渠道

课外渠道的研究划分为学生与教师两部分,分别研究他们通过课外交流,活动,讲座等途径接受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学生交流项目与文化讲座项的均分为3.3714,依据五度量表,水平中等。其中理综院校均分3.4286高于文综院校的3.3333,非英语专业均分3.5417高于英语专业,这一差异反映的现象十分有趣,非英语专业的院校反而更注重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英语专业院校片中课内知识教学,忽略了课外活动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教师交流活动项均分2.9346,水平偏低。显然教师无法通过课外渠道充分补充跨文化交际知识,提升跨文化交际水平。这必然会影响到教学质量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其中理综院校均分2.7857,明显低于文综院校的3.1111;英语专业的2.6819更是显著低于非英语专业的3.1667。英语专业院校在课外活动中培养教师跨文化交际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根据表2,学生交流项目与文化讲座方面的得分3.3714,高于教师得分2.9364。教师活动环节整体水平不高。以上数据表明了高校外语教育中对教师自身文化交际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及学生,各高校着眼于为学生提供跨学习文化交际知识的机会,却忽视了教师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

3.测试

测试环节的研究划分为是否测试与测试内容两部分。测试环节两项得分为3.0195和2.6037,测试内容环节得分较低,除了文综院校在是否设置测试环节得分高于3.5外,所有院校在测试环节得分均低于3,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测试环节存在明显不足。从两项得分来看,“是否测试”这一环节文综院校得分3.5185,高于理综院校2.6764,表明文综院校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的重视程度较高;非英语专业得分2.9740,高于英语专业得分2,9091,说明在对测试的重视程度上非英语专业院校甚至超过了过分偏重于课堂教学的英语专业。而在测试内容方面,文综院校以2.9444的分数超越仅2,4047的理综院校,表明其测试内容的相对完备。而英语专业得分2,4445低于非英语专业2,6213。所有样本分组中,“是否测试”项目分值高于测试内容分值,显示高校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环节的疏漏,缺乏合适的测试内容与测试形式,不能真正检测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4.总体分析

高校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渠道的三个环节中,课堂教学得分最高,3.5046,其次是课外渠道3.1539,最低是测试环节2.8152,得分位于2.5~3.6之间,根据五度量表的计算方式属于中等,说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未被充分强调,各培养措施贯彻程度有待提高。数据显示三大环节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战场,各种渠道的使用贯彻频率高,效果好;而测试环节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检测力度远远不够,其设置与内容都存在问题。文综院校在课堂教学,课外渠道,测试环节得分分别为3.6148,3.2222,3.0481,高于理综院校的3.5343,3.1071,25405,说明在外语教学的各环节中,文综院校运用各种渠道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水平高于理综院校,手段更加丰富多样,取得效果更加显著。二者在测试环节的差异尤其明显,理综院校在测试环节存在缺陷,不能充分发挥测试在检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作用。英语专业于非英语专业的分数对比则显示了更加复杂的问题:英语专业仅仅在课堂教学环节取得3.6074分,高于非英语专业的3.3866,而在课外渠道于测试环节的得分(2.9318,2.7181)均低于非英语专业得分(3.3542,2.7977)。英语专业院校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偏重于课堂上知识的传播而忽视了课外活动与测试的作用,非英语专业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相对少,反而比较重视活动与测试环节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五、结论

第3篇:跨文化交流专业范文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171-02

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经济改革逐渐深化,和世界各国开始了越来越频繁的商务经济合作,依赖大量掌握英语能力,熟悉国际商务运作同时能够和不同文化背景人进行商务沟通交流的商务英语人才。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仅需要扎实的商务英语专业知识,还要能够跨越文化障碍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避免因为文化冲突造成的矛盾,因此高职商业英语专业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消除文化壁垒,提高商务英语交流的水平。

一、跨文化交际的内涵

美国人类学家Edward T.Hall在其1959年出版的经典著作A Silent Language中首先提出了“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一术语。后来引入我国之后,出现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和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两种表述方式。跨文化交际是指任何语言和文化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这个概念本身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跨文化,二是交际。前者是形式,后者是内容。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与本民族语言不同的语言进行交流时候所需要的能力,思维和应变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成为外语教学培养最终目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的差异会产生种种问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跨文化交际是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大纲中重要的内容,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国际商务活动所需的交际能力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直接被定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能力培养目标,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对英语文化的学习,更加透彻的理解商务英语,学会举一反三,灵活应变。

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作为语言文化载体,虽然能够有效传授商务英语专业技能,但是教师并不能为学生提供准确的文化背景,是脱离文化环境的存在。商业、金融、旅游等市场相继开放,大量优秀企业开始承揽海外工程,国际交流而商务英语作为一门专业英语和应用型英语,其教学活动应该兼顾语言教学和语言文化环境背景教学。尤其是新形势下,我国大幅度降低关税和市场准入门槛,合作越来越频繁,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如果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不强,就容易因为不同文化之间在相同问题不同的表达方法产生矛盾,所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具备扎实英语语言基础、通晓国际商务规则、了解各国文化背景特点,能够实现无障碍跨文化沟通的商务英语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三、现阶段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教学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匮乏

长期以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都没有将跨文化交际体现出来,因此现阶段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多以西方世界发展情况、文化背景为主,真正和商务英语跨文化交流相关的知识相对匮乏,导致学生对其他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知识缺乏了解,不利于学生开拓视野和跨文化沟通交流的进行。

(二)教师缺乏跨文化教育意识

很多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都意识到了英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来说是同等重要的,但是有一些教师认为,文化背景知识教育比较抽象,相关知识比较零碎,集中教学比较困难,认为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学习就能够逐渐意识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由于缺乏系统化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知是碎片化的,不能有意识地去整理、积累英语文化知识,商务英语教学中对跨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三)学生学习心态有待调整

不仅仅是教师,学生对于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也缺乏认识,一些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陈旧,难以满足商务英语翻译实际需求,而学生也往往将商务英语知识和语言知识作为学习的重点,忽视了对语言文化背景的了解和学习,对语言文化等已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锻炼比较少,导致不少学生有着很强的语言能力,但是对不同文化之间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缺乏认识,缺乏商务交际方略、交际规则和礼貌规则的基本了解与知识积累。

四、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一)在商务英语教材中增加跨文化交际内容的比重

现阶段,很多高职商务英语教材的编排以商务知识文化为主,忽视了对英语民族社会文化背景的介绍,然而生活化程度很高的商务英语沟通,其交流内容和形式直接和社会文化相关,所以有必要在高职商务英语教材中适当增加别国文化知识,为学生全面、详细、系统的展示其他国家的典型文化特征,力求实用,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语言背景,使学生可以进行真实的语言交流,通过和目标社会不同阶层关于不同话题的讨论,能够让学生对该社会价值观念形成清晰的认识,了解当地人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宗教理念,学生在开拓视野,加深了对社会与世界的理解的同时,逐渐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商务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首先,跨文化交际是两个文化主体的全面碰撞,涉及到语言表达、身体形态、动作、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涵盖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习俗、道德、心理、社会等多个学科,仅仅从沟通内容方面,就涉及到商务术语、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谚语、形体动作等问题,因此商务外语教师必须具有非常大的知识量,同时具有对中文和英文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以及系统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知识面。

其次,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应该认识到跨文化教育对学生商务英语沟通能力形成的重要意义,将跨文化交际当做一门课程和一种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来进行培养。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摸索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课堂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高效方法,,积极拓展商务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内涵,丰富教学内容,将文化教育融入到商务英语日常教学课堂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更多商务英语跨文化交流的机会。与此同时,教师可通过必要的对外交流,发挥外教的作用,由外教配合学生进行更贴近生活实际的交际训练,配合课堂上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渗透,全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再次,教师要转变学生认为商务英语就是商务专业英语交流的错误观念,而要将商务英语翻译工作理解为不同文化之间借由语言工具进行的全面碰撞,让学生能认识到国际意识和跨文化意识在商务英语中的重要性,从而能够自觉进行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学习。

(三)非语言交际能力培养

在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作用往往要超过语言交际,因为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仅仅是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实际上,双方还会通过对方的身体姿态、表情神态以及动作来了解彼此的意图,这个过程贯穿跨文化交际整个过程。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有意识的采集非语言交际行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了解相同姿势、神态和动作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并在跨文化交际中学会应用。

第4篇:跨文化交流专业范文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商务英语教学也随之兴起,这是一门以培养国际商务英语人才为目标所开设的专门用途语言课程。然而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时,仍旧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人才培养方式不先进、不完善,师资力量不强等等,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

一、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基本内涵

一直以来,跨文化沟通能力都受到我国和其他国家学术界的密切关注,特别是外语领域。对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定义和构成要素,很多研究者都各个角度和领域展开相关的研究,尽管缺乏一个人们都可以接受的定义,但是大多数学认为跨文化沟通能力是指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人进行有效交往所具备的能力。Byram认为跨文化沟通能力是指“他国文化知识,跨文化交流技能、语言交流技能,充分尊重各种文化的行为以及价值观,自我意识和批判性文化意识等能力对于个体在特定跨文化环境中与来自不同文化的问进行有效的交流起到重要作用。”这就表明现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种文化环境,二是得体顺利沟通。我国和其他学者对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构成部分达成共识。跨文化沟通能力主要有包括行为和认知能力。[1]行为能力是指交际者的各种能力,主要有适应能力等等。认知能力主要是指交际者必须要具备一般的文化知识、特性的文化知识、国内和其他国家的宗教、人文等方面知识。

二、商务外语专业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高校是每年向社会输送和培养大量人才的重要场所,担任着培养高素质、全能型任务的责任。注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是为了真正实现外语教育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最终目标。一般来说,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目标。不仅体现在学生可以对英语技能和商务知识进行熟练掌握,而且体现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上,也就是学生可以在从事商务翻译、外贸以及金融等工作时可以灵活运用英语实现无障碍的沟通,进而更加有效地实现互惠共赢的目标。商务英语专业中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在商务沟通过程中体现,实现一种无障碍的交流。最近几年,我国相关部门宣传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并且其波及范围已经超过全球三分之二国家,所以我国经济进口和出口领域发展迅速,与其他国家经济来往也十分紧密。所以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商务英语跨文化沟通能力很强的优秀人才。然而根据有关资料现实,目前我国大多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都严重缺乏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比如:中方和美国的商务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美国经理说“OK,ithinkthistechniciansisyourcompanyneeds.”中方经理听了后,回答“ithinkourcompanydon’tneedyoursaidtechniciansforthisproject.”“butwewant.”“no,wereallydon’tneed.”出现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中方经理不能完全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信息,也不知道在美国,“want”是“willto”的意思。通过该例子能够发现,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是有必要的。

三、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人才培养方式不先进、不完善

有些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仍旧使用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没有进行积极的创新,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不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还是认为只要传授语言技能和商业知识即可,忽略了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也没有意识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重要性。尽管有些教师所制定的教学模式注意到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但对教学课程进行设置时,只是单纯的将其认定为英国和美国的概况,很难体现出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等更深层次的文化。

(二)师资力量不强

当前,大多数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都不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他们都是从高校刚刚毕业,并没有经过社会历练,就直接到高校从事商务英语教育工作。[3]教师自身对跨文化沟通的教学理念认识模糊,工作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存在滞后性。

(三)学生缺少实践机会,能力不高

许多学生仅仅是停留在学习知识上,很少参加实际练习,其跨文化沟通能力只是局限在解除语言沟通掌握,更加谈不上语言与文化的相融合。

四、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都侧重于商务知识和英语知识的传授,在此前提下需要增设文化课程,使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语言水平得到全方位提升。同时,还可以增设英国和美国文化、中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比较等课程,增加文化课程在高校选修课中占的比例,进而丰富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意识,更加深刻的认识西方文化,为将来从事外企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转变教学理念

对于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来说,在平时教学中应该明确意识到语言教学并不是字面上的传授语言,文化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文化,两者相辅相成。通常,为了可以将一门语言学好,必须要有良好的语言环境,而想要熟练掌握语言,对文化背景有深刻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需要合理的设置教学课程,应该开设关于社会文化的课程,但是这样并不意味着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利用社会文化课程能够给学生提供美国、英国、法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政治知识、文化知识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但也只是提高学生的认知层面,这样就难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因此,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该将培养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向学生讲授关于跨文化的专业课程。例如:讲解在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重视文化因素对每个国家谈判风格产生的影响,以免导致国际商务谈判以失败告终。[4]例如:一家大品牌的美国企业和中欧的一家企业长时间合作,两家企业的业务来往频繁。但在每年的12月份,重新谈判合同的条款时,中欧企业是执行总裁亲自到美国进行谈判,执行总裁自身缺乏较强的专业知识,但是他觉得美国的这家企业希望在重大谈判中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当也在场。但是对于注重实用价值的美国企业而言,中欧企业的执行总裁并不是正确的人员,他们更加期待和技术人员进行接触,并不希望和中欧企业执行总裁交流。所以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引导学生认识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跨文化沟通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改善教学方式

教师在充实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重视教学方式,在一定意义上教学方法比教学内容更加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让学生可以在跨文化交往过程中增强自身的跨文化沟通能力。通过创设跨文化交际场景,安排学生扮演角色,营造良好的文化气氛,加强学生对文化所产生的敏感度;通过分析涉外工作人员的以往工作经验,让学生对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有深刻了解。[5]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高校商务英语教师需要采用新型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等等,该教学方式能够给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及建立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其他同学相互沟通探讨,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四)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

因为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过分依靠教师,无法独立思考、分析以及解决问题。[6]对于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中将很多时间和精力放在背诵英语词汇,做大量练习题上,以便于获取符合自己预期目标的考试成绩。同时,教师还要做好一名“引导者,”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懂得除了要掌握课堂上教师传授的基础语言知识,还应该合理运用课外时间阅读和外国文化有关的书本,深入了解西方文化。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于放假时间,到北京或者上海等大城市参加一些国际化展销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尝试着和其他国家的企业工作人员进行交流,这样有利于他们更加深切地感悟到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重要性,进而让他们可以意识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要采用适合的方法提高自身跨文化沟通能力。我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惰性较强,往往过分依赖老师,缺乏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本科阶段,有限的时间里能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必然有限,因此教师平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意强调商务活动中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商务交流方面的问题,只有现在树立起自主学习文化知识的观念,将来学生才能真正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途径很多,可以鼓励学生平时多阅读一些外国书籍,观看英语电影,多了解各个国家的政治、历史、习俗和风土人情。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经过课下的努力研究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成果,并及时对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等。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培养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时,不管采用什么培养措施,其主要目标都要放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上,只有通过这样做才能够在各种商务活动中实现预期目标。但是就高校来讲,要想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商务人才,必须要重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莎,管俊.商务英语专业国家标准与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对高职商务英语写作课程设置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7(49):258-259.

[2]魏凤旗.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探析[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2(02):16-17+24.

[3]王芳,何明霞.ICC理论模型对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指导意义[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4(04):139-141.

第5篇:跨文化交流专业范文

关键词:跨境电商;核心能力;培养路径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推动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技术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跨境电子商务不仅冲破了国家间的障碍,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同时它也正在引起世界经济贸易的巨大变革。对企业来说,跨境电子商务构建的开放、多维、立体的多边经贸合作模式,极大地拓宽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径,大大促进了多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企业间的互利共赢;对于消费者来说,跨境电子商务使他们非常容易地获取其他国家的信息并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一、研究背景

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传统的贸易形势逐渐被替代,跨境电子商务成了现今的主流,在这种大势所趋下,中国的跨境电商也越做越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占进出口贸易额比例不断提高,从进出口结构来看,出口跨境电商有望延续快速发展态势,从模式看,跨境电商主要以B2B为主,然而B2C的模式也渐渐的发展起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网购成了生活的一大乐趣和习惯,这也促进了跨境电商的发展,同时,跨境物流水平的提高,网络支付环境的改善也促进了跨境电商的发展。据资料显示,2017年中国跨境电商规模将达8万亿、复合增速26%,行业仍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二、跨境电子商务岗位及能力要求

随着外贸企业转型发展和跨境电商的兴起,企业越来越需要大量的掌握跨境电商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但学校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另外,跨境电商是一个新兴行业,学校对跨境电商人才的核心技能还缺乏全面的了解。从对跨境电商企业调研分析,目前跨境电商中的岗位主要有营销类、管理类、运营类、策划类、技术类等。

(一)网络营销岗位

要求具备的能力主要有:(1)熟悉并能运用搜索引擎排名等网络推广手段;(2)熟悉亚马逊、e-bay、敦煌、速卖通等网店规划、交易流程和后台管理;(3)熟悉国外市场情况和运营规则,具备敏锐的国际市场观察能力;(4)熟悉运营策划流程及相关执行、评估体系;(5)具有外文文案撰写能力。

(二)网店管理岗位

要求具备的能力主要有:(1)熟悉跨境电商网店经营管理流程,能研究竞争对手,制定完善的营销策略;(2)熟悉跨境主要交易平台运营环境、交易规则;(3)熟悉跨境主要交易平台广告资源,能熟练利用多种手段进行网站推广;(4)能针对国外目标客户的特点,对店面布局和版面进行持续优化改进;(5)具有较好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

(三)网店客服

要求具备的能力主要有;(1)熟悉跨境电商主要交易平台的交易流程,具有良好的交流能力,打字速度快;(2)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了解目标市场的人文风俗,有耐心和责任心;(3)能独立进行网上沟通交流、接受订单、处理订单和发货;(4)能妥善处理售后服务问题,熟悉中国及目标市场的有关法律。

(四)文案策划

要求的主要能力有:(1)比较好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活跃敏锐,有创意,有想法,有激情;(2)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熟悉文案工作;(3)能进行跨境电商网络活动策划和文案撰写;(4)熟悉并能运用PS软件。

三、跨境电商综合能力要求

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是由传统的国际贸易专业发展而来的,因此,跨境电商综合能力体系是传统国际贸易专业综合能力与电子商务专业综合能力的融合,其综合能力包括:

(一)综合能力

主要是指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主要能力包括:(1)文字应用和国际交流能力;(2)艺术鉴赏和哲学思维能力;(3)历史文化及学习能力;(3)沟通协调与融入职场能力;(4)科学知识及创新能力;(5)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6)全球思维与外语能力;(7)资料整合和运用能力;(8)团队合作和跨领域整合能力;(9)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学习能力;(10)品德端正和诚实守信素养。

(二)专业能力

主要是指具备跨境电商业务处理与操作能力,能力指标主要包括:(1)跨境电商英文文书处理、跨境电商业务处理和国际贸易业务处理等;(2)国际经营与营销能力,能力指标主要包括国际经营管理能力、企业国际营销策划能力和国际营销技巧;(3)国际金融与外汇操作能力,能力指标主要包括基本外汇交易操作、银行会计应用、金融业务处理;(4)数据收集与运用能力,能力指标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操作跨境电商软件能力;(5)法律法规运用能力,能力指标掌握国际经济贸易法律和法规;(6)多元化文化及国际商务礼仪运用能力;能力指标包括了解国际市场上各国的文化差异,掌握国际贸易中的基本礼仪;(7)外语能力,能力指标包括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听、说、读、写,能与国外客户进行商务沟通与谈判。

四、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途径

跨境电商人才需要扎实专业的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连贯的语言沟通能力等。进入岗位工作时,就需要熟练的掌握电子商务技能、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技能、产品市场定位、市场分析能力、能独自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希望在校期间就能与企业全面接触,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能得到全方位的培训。从企业来看,他们希望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跨境电商的基本技能,能独自进行平台操作,因此,企业迫切希望能介入学校培养体系。因此,跨境电商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企业和学校合作完成,通过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使学生在毕业时,就基本具备从事跨境电商的核心能力。由于企业与学校的资源不同,在能力培养方面,双方各有侧重。

(一)校内培养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具备丰富图书资源和综合实训资源,因此,在跨境电商核心能力培养方面,主要注重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始通识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培养学生良好人文知识和素养,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通过讲座等形式,开拓学生的视野。利用专业软件,使学生掌握跨境电商的基本技能。

(二)校企联合培养

学校通过与跨境电商企业签订协议,联合培养学生跨境电商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学校可以在培养方案中,把部分实操能力强的课程委托企业完成,使企业提早介入培养计划。在学生进行专业选择后,由企业委派导师,与学校指导老师共同培养学生跨境电商核心能力,学生通过学徒制的方式,在大二时,就参与企业的实际运营,使学生对专业的就业前景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通过企业联合培养,使企业对学生也有充分了解,为企业未来发展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1]产业升级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策略[J].当代职业教育,2015,9.

[2]梅蒋巧.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特征研究[J].管理观察,2014

[3]郑雪英,赵婷.信息时代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电子商务,2014

作者简介:

第6篇:跨文化交流专业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需要面对较为繁重的交际压力,与外国友人进行深入交流,如果学生对外国文化知识不了解,就很容易在交流过程中冒犯他人,影响双方之间的关系。为此,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工作者应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外国文化知识。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希望为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一、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商务英语交流需要

从事商务工作的人员需要与多领域的人群进行交流和合作,在此过程中就会接触大量的外国人,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较多,而且这些国家之间的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交流过程中不能将英国的文化当做是所有英语国家的文化,从业者需要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系统的了解,从而在交流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待。如果从业者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没有深入的了解,不仅会造成交流障碍,还容易冒犯他人的文化,影响双方关系进一步拉近。在商务合作过程中,双方必须保持良好的合作氛围,不能出现彼此冒犯的情况。

(二)教学改革工作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工作一直没有取得较好的成效,培养出的学生大多数从事其他工作,真正进入商务领域的人少之又少,这说明我国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许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视英语语法、词汇教学,对外国文化并不深究,学生获得的文化知识就随之减少,这一情况导致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降低。某些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与外国宾客交流存在较多的障碍,双方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商务合作的可能性也就随之降低。为此,相关院校应当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响应教学改革的号召,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

二、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通过案例教学将现实的商务环境引入课堂

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案例将商务交流的环境带入课堂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案例教学方法可以将外国文化知识融入环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积极和有利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增强。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当注意案例应当符合实际情况,不能凭空捏造,否则案例的作用就会削弱,同时案例应当具备一定的普遍性,在商务交流过程中经常遇到。此外,案例还应当具备一定的时代性,过时的案例不应当出现在课堂中,教师要选择对学生帮助最大的案例资源。通过实施案例教学法,学生掌握外国文化的能力会明显增强。

(二)提高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文化素质

许多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师对外国文化没有深入的了解,这些教师在学习阶段没有到外国深入研究,其了解的外国文化往往来自于书本和想象,这说明我国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师文化素质较低。现实情况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改变自身不完美的地方,例如可以在暑假、寒假期间到外国去访学,高职院校要给予教师适当的资金支持,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外国英语教师的交流,从外国友人的口中学习外国文化,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2]。

(三)开设汉语文化课

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不仅要开设外国文化课,还应当开设中国文化课程,提高学生的汉语文化水平,现如今许多学生对我国的文化了解非常少,反而对外国文化比较热衷,这导致学生在认识本民族文化时存在较大的偏差,容易将东亚文化认为是中国汉语文化。高职院校要将学生的汉语文化水平从高中阶段提升至大学阶段,让学生学到更深入的汉语文化,在区分汉语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同时才能游刃有余。因此,教师应在英语教学中同时传授中西两国的文化知识,促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间的异同,必要时可以组织汉语文化专家为学生授课,或者让学生参观汉语文化的精华成果,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接下来一个阶段要开设与文化相关的课程,如英语国家概况、跨文化商务交际、商务礼仪和商务英语翻译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对比中西文化的不同,从而让学生加深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在今后的交流过程中,尊重外国的文化,实现双方的尊重互信。

(四)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多渠道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许多便利,教学工作也可以借助科学技术的优势,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工作不应当仅局限在课堂内,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与外教及国际友人用英语交流。或者与外国的学校进行联合,开展互联互视交流,让身处两国的学生能够通过视频进行交流,双方学生可以展示自己文化的精华部分,这样不仅可以让我国的学生了解外国的文化,还可以让外国学生了解我国汉语文化,可谓一举两得[3]。总之,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工作很多年来一直坚持落后的教学理念,学生虽然学到了专业的英语知识,但是对外国文化所知甚少,在与外国友人交流时会经常冒犯对方,影响双方进一步交流。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应当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组织学生学习外国的文化知识,了解外国文化精髓。涉外商务活动的成功,除了必需的英语知识外,还要专业的文化知识进行辅助,这是一种内在的交流模式。高职院校要培养能够熟练应用英语进行涉外商务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的实用性技能型外语人才,并将此作为一种长期目标坚持下去。

作者:刘文 单位: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谢忠瑞.论商务外语学科及学术研究的再定位[J].职业,2015,30:81.

第7篇:跨文化交流专业范文

近年来,商务英语专业在全国各大高校开设的热度不断提高。湖北科技学院早在2006年就开始着手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从早期的商务英语方向,到商务英语专业,再到现在的商务英语系,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对商务英语的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对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完善性也进行了打磨。在这一过程中,人文知识素养与商务英语专业技能的课时博弈一直在进行着。其中涉及到英美文学课程的废立,文学作品阅读能力的要求等多方面。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文学

一、商务英语跨文化研究发展现状

(一)国外跨文化研究

1959年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TwitchellHallJr.)出版了《无声的语言》(TheSilentLanguage),被广泛认为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开端。此后他又在TheHiddenDimension(1966),BeyondCulture(1976)中进一步对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全面的阐述。L.BrooksHill(1968)把文化分成形式文化和深层文化两个层面,并对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在1971年他在作品中进一步描述了聚会,课堂,餐桌,运动场等日常场景中的跨文化特征。Nostrand(1974)在他设计的“EmergentModel”中分析了社会文化系统的32项主要指标,其中划分出四大子系统,全面分析了文化所包括的主要内涵,以及其在跨文化语境中的地位。这为后续的研究者和教学者提供了更容易控制的变量。Kramsch(1993)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去理解目标语的文化内涵,从而更深入理解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研究的目标。Kim(2001)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新指标,他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各种因素归结为三大要素:认知,情感,行为。并且详细的界定了三大要素所包含的内容。

(二)国内学者研究概述

我国的跨文化研究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步,九十年代开始进入研究热潮,到二十一世纪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在我国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各种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也逐渐脱离了西方跨文化研究的模式,开始具备中国特色的研究方向和热点。关世杰(1995)年出版了著作《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在书中,他首次在中国创立了跨文化交流学,对跨文化交流学进行系统的论述。杨盈(2007)在《外语界》建立了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能力各要素的框架图。史兴松(2012)在“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启示”一文中明确了跨文化交际学在商务英语教学体系中的理论基础。胡文仲(2013)也就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如何定位进行了初步探讨。高永晨(2014)撰文构建了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的理论体系,在该文中,高永晨从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相互作用的维度出发,运用了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创建了知识和行为两个大的体系,各自又分出三个子系统,其中知识,意识,思辨归于知识系统。而态度,技能,策略则归于行为系统。

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湖北科技学院为例)

湖北科技学院为研究者所在学校,该校在2005年前后就开设了商务英语课程,并于次年开始将英语专业划分成三个方向:教师教育方向,翻译方向,商务英语方向。2015年,经过十年的商务英语办学经验积累,该校成功申报了商务英语专业,重新制定了本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商务英语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国家教育部“地方院校,服务地方”为办学宗旨,围绕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和文化需求,重点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商务英语人才。本专业在师资结构上,立足打造“双师型”人才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在师资力量分配中,语言类教师,专业技能教师和实践技能教师分别占6:3:1。从师资比重来看,语言类教师占据了60%的比重,而专业技能和实践类教师比重总体只占40%。即便如此,与其他专业相比,如教师教育专业,40%的技能实践类课程已经远远超过其20%的比重。

(二)人才培养目标

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在人才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三大方面有较完善的培养要求和规格。素质方面主要包括思想,专业,文化和身心健康等四个方面。能力要求则要求人才具备语言应用能力,国际贸易业务能力,学习创新能力以及职业综合能力;在知识机构方面,要求学生对语言知识,商务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二外知识熟练掌握。在其中,可以看出,只在素质方面有文化素质的要求,其他能力和知识结构方面都看不到对文化人文知识的要求。

(三)文化文学课程占比分析

根据2015版湖北科技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文化素质,即人文素养总共开设了三门课程:英美文学史,中国文化概览,英语国家概况。

三、文学文化课程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作用

1)英美文学文本中存在大量跨文化交际素材和典范,可以作为学习者了解欧美文化的重要阵地。在大学期间,大部分学生缺乏出国文化考察的经济基础,无法直接融入欧美文化圈。文学作品就成了大学生间接了解西方文化的途径之一。2)英美文学作品比其他文化介绍类的作品更加深刻的刻画出了欧美文化的内涵和特征,能让学习者真正了解西方人文化的本质,而不仅仅是表面粗浅的理解。3)英美文学作品能更有趣味性的促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学生能更有代入感的化身为西方人,在虚构的文化世界中寻找西方文化的真谛。4)文学老师可以成为文学作品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理解西方文化。5)英美文学作品中有最直接的跨文化交际场景,学生能直接通过文学作品进入到作者设定的跨文化交际场景中去,有利于学生更真实的接触跨文化交际,也让学生有机会从欧美文学文化大家的高度去思考文学话题,使他们产生自己对文化的独特理解,而不是机械的模仿书本上的成功范例。

作者:柳欣 单位:湖北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胡超.跨文化交际:E时代的范式与能力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第8篇:跨文化交流专业范文

【关键字】 跨文化交流能力 艺术学生 英语语言能力 策略

跨文化交流能力,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交流时所展现出来的交流扩展能力。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跨文化能力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但我国的跨文化教育却刚刚起步,呈零散、不系统状,而且缺乏相关的跨文化教育机构予以指导。显然,艺术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也普遍较差。

一、跨文化视域下艺术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1.1艺术学生的认识偏见

学生是学习外来文化的主体。然而,高校的部分艺术学生对外来文化并不重视,甚至十分排斥。这种现状势必影响到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发展进程。一定程度上,艺术学生所持有的根深蒂固的教育偏见与目前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不无关系。主观上,囿于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艺术学生对外来文化的学习并不积极。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对高校的艺术学生尚且难以消化殆尽,更何况那些看起来晦涩、枯燥的外国文化。又加之,学生对不同国度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内涵并不了解,在跨文化的理解中常走入误区。于是,艺术学生对本国文化愈加依赖,对外来文化则愈加轻视。客观上,艺术学生们教育体制的限制,学习外语的目标过于狭隘。以考试为目标的学习,必然使学生在学习中选择性吸收,过于重视语法、阅读,而疏忽语言的运用与交流。这种跨文化学习动机脱离了交流本身,更无法谈及交流能力的培养。所以艺术学生主体的教育惯性妨碍了跨文化交流能力意识的发展。

1.2专业教师的引导不足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大学英语教师对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负有重任。然而,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因循旧制,在时代更新迅速的时代下,仍着眼于眼下的英语教学,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词汇、语法等应试方面的教学,忽视交流能力本身及其对于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此外,很多英语教师自身的跨文化知识储备也并不充分,英语交流能力相当匮乏。由于中西文化需要互相比较、互为参照,才能呈现出文化差异,才会融会和吸收,因此若授课教师自身对两种语言的功底不够扎实,无法平衡母国文化和外来文化,从而无法运用到教学中,那么他们对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1.3培养方法的不甚科学

中国目前对艺术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中完成。相对于开放的跨文化交流而言,这种教学方式既落后又不科学。令人欣慰的是,现行的中国英语教育,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意识。遗憾的是,我们的教师仍被关在重重大门里,埋头教学。教育目标虽对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需掌握至少两种外语的知识及技能,但它实现得并不充分。放眼到当下的具体教学,我国的英语教育课程设置更是鲜有跨文化课程。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启蒙较早,英语相关课程一直开设至大学毕业。虽然学习时间较长,但当遇到真正的外国人时,很多学生仍然无所适从。这是由于,许多英语课堂并未提供真实的语言学习语境,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埋头记笔记,课程气氛死气沉沉。语言的学习若不以交流为目标,必将与其初衷背道而驰。

二、跨文化视域下艺术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策略

2.1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之于跨文化交流态度的培养应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跨文化学习的兴趣,结合学生自身的专业特点,将英语的跨文化交流渗透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从语音、词汇、篇章等各个层面建构语言的文化功能,渗透艺术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促使艺术学生能够有意识地了解英语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看电影、举办文化知识专题讲座等方式,帮助艺术学生有目的地对英汉文化进行对比,增强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文化敏感性。在英汉文化对比的基础上,学生们应着重筛选出蕴含英语主流文化的材料,如饮食习惯、、历史事实等,并对其进一步进行分析,以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英语教师则应鼓励学生将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学习动力,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刻板看法。此外,还应考虑到艺术学生的专业特点,将学生的专业知识渗透到教学内容中,以寓乐于学的形式,使得学生学有所专、学有所用。

2.2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英语教师作为跨文化的推动者,广阔的跨文化视野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意识必不可少。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多加强跨文化训练,如文化现实培训、归因培训、文化意识培训、认知行为调整、体验式学习、互动式学习等。培训的内容需涉及到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能力以及文化教学等。英语教师应根据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培训方法,帮助教师实现自我提高。从教学的角度而言,教师要提高自己专业理论水平。基于文化的平等性,不拘泥于传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参与教学,以图、文、声、乐并茂的形式传递给学生。最重要的是,不受制于书本、应试要求,能够将教学情境融入趣味性、故事性,使学生愿意学习,喜欢交流,从而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2.3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针对艺术生的跨文化英语教学应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扬长避短、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进行英语基本语法教学时,应尊重认知规律,采用翻译法进行教学;在进行英语语言技能训练时,可利用直观教学手段与对比操练展开教学;在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时,应利用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科学设计,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下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针对艺术学生的英语跨文化教学可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实现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语言教学既可在课堂上进行,也可采用“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交流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也可以在对外交流互访、国际会议等实践活动中开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分析教学主体为研究纬度,结合教学方法之窥探,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培养中所出现的问题主要源于教学主体的颇多问题与教学方法的因循守旧。因此,对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应渗透到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加深学生对跨文化交流的认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根据艺术学生的特点即时更新教学方法,是优化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具体策略。在传统教育模式与现代需求碰撞较为激烈的当下,教师应当引导和培养学生以博大的心胸认真学习和吸收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以更加多元的文化身份投入到全球发展之中。

参 考 文 献

[1] 韩晓惠.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与思考――以高校英语教师为考察维度[J].外语学刊,2014(3).

[2] 林欣达.大学英语教师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知识经济,2011(15).

[3] 孔德亮、栾述文.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模式构建[J].外语界,2012(2).

第9篇:跨文化交流专业范文

关键词:跨境专线物流;发展现状;障碍;升级策略

跨境专线物流是指,通过航空包舱方式将包裹运输至国外,再借助当地合作公司进行包裹派送的一种物流方式。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贸易额达6.3万亿,较上年增长23.5%。与此同时,跨境专线物流也日渐进入人们的视线。现阶段,业内使用最多的跨境专线物流产品包括欧洲专线、美国专线、澳洲专线和俄罗斯专线等,也有许多物流公司推出了中东、南美和南非专线等。跨境专线物流可以将运送至某一国家或地区的货物进行大批量集中,通过规模效应降低物流成本,其价格低于一般的商业快递,并且物流速度快,丢包率较低。然而,与邮政小包相比,当前跨境专线物流的运费成本仍然较高,且在国内的快件揽收范围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的一线城市,覆盖地区需进一步扩大。由此,笔者深入探究了跨境专线物流的升级策略,以期为我国跨境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提供参考。

一、中国跨境专线物流发展的现状

(一)跨境专线物流的产品不断增多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我国跨境专线物流规模持续扩大,专线物流产品也不断增多。例如,早在几年前,邮政洛阳分公司就开通了通往美国、英国等12个国家的跨境物流专线。2016年10月10日,洛阳新增了通往韩国、新加坡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速递物流专线,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经济、快捷的速递物流专线。阿里巴巴也是推进跨境专线物流发展点的积极响应企业,最早阿里巴巴整合了俄罗斯渠道服务商,推出了“中俄通”服务。并且,“中俄通”推出初期便开通了2条中俄物流专线。随后,阿里巴巴旗下速卖通与燕文物流达成合作协议,开通了针对南美巴西与俄罗斯市场的线上发货航空专线。2014年12月,速卖通线上发货又新增了速优宝-Itella俄罗斯专线,2015年7月与11月又新增了西班牙物流专线和英国专线。此外,2014年9月17日,海安亚太亿发物流园周年庆典中,集中签约了新开辟的10条物流专线,目前,该物流园已累计开通上百条物流专线。总体来看,近年来,我国跨境专线物流的规模逐步扩大,产品正不断增多。

(二)跨境专线物流的海外布局较为集中

我国开通的跨境专线物流较为集中,大多为欧美国家与东亚地区,面向非洲、南美洲等地区的专线物流极少。据新闻网整合数据,截止至2016年底,我国面向欧美与东亚地区开通的跨境专线物流数量,已占海外跨境专线物流总数量的70%以上。早在2013年,在海外仓储、速递和人邮政等方面,PayPal就已与多家国际知名服务商合作,推出了海外专线物流14条,针对的海外市场主要为欧洲,包括德国、英国、荷兰、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以及东亚的日本和韩国。并且,近年来,PayPal不断加强对专线物流市场的支持,开始逐渐向俄罗斯等其他欧洲国家市场开拓。另外,据洛阳新闻显示,截至2016年10月,洛阳共开通32条跨境物流专线。其中,输往欧美和东亚地区的物流专线有21条,包括奥地利、爱尔兰、意大利、丹麦、芬兰、俄罗斯和韩国等,占比达65.6%。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跨境专线物流的布局较为集中,与欧美和东亚地区的物流专线数量最多。

(三)民营企业是跨境专线物流开通的主力军

在我国跨境专线物流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是开通的主要力量。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估算,在开通跨境专线物流的企业中,民营企业的占比高达85%以上。在民营物流企业中,顺丰是最早布局海外专线物流市场的企业之一。2015年3月4日,顺丰推出了针对中国跨境电商卖家的欧洲专递服务,成为了顺丰布局跨境物流市场的第三款专线产品。除顺丰外,我国其他主要民营物流企业也不断发力,相继开通了多条物流专线。例如,2015年3月,中通快递推出了欧洲物流专线,此后又陆续开通了美国专线、日本韩国专线等。同年6月,速卖通平台与菜鸟网络、西班牙邮政及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共同推出了线上发货的“中外运-西邮经济小包”专线;8月,天天快递成立了国际事业部,并建成了7条国际物流专线,包括美国、俄罗斯、印度、孟加拉和迪拜等。2016年,申通快递俄罗斯远东公司开业,并开通了11条跨境物流专线。可见,现阶段,民营企业是我国跨境专线物流开通的主力军。

(四)跨境专线物流费用结算方式日渐优化

同其他跨境物流方式一样,跨境专线物流最初的费用结算方式也以现金交易为主。这种收到货物后再支付物流费用的结算方式,存在部分卖家多笔运费延期支付,甚至长期恶意拖欠等问题,不利于跨境物流企业的资金回笼与合法权益保护。为此,近年来,跨境专线物流企业开始不断优化运费结算方式。以速卖通中俄专线为例,2013年10月,速卖通变更了中俄专线的运费结算方式。即物流企业再接收卖家货物并称重后,需在当天将全部运费告知卖家,卖家则需在收到付款通知的24小时内支付所需运费,否则物流企业有权暂时扣发货物。此种运费结算方式的变更,有效保障了跨境物流企业的合理利益。再如,2016年10月洛阳新开通的20条跨境物流专线中,在买卖双方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速递公司,均开辟有绿色通道,并实行特惠速递物流费用结算方式。这种结算方式不仅将物流时间减少了33%左右,而且大幅降低了物流费用。除上述两种结算方式外,我国跨境专线物流费用还可通过平台和电子支付等结算,结算方式正在日渐优化、便捷。

二、中国跨境专线物流发展的障碍分析

(一)跨境专线物流的可托运产品有限

目前,我国可提供跨境专线物流服务的公司虽然逐渐增多,但是其可托运的产品较为有限,影响着国内外消费者的体验感受。我国已开通跨境专线物流的公司,受采用航空运输方式的影响,仍然有大部分物品禁止托运,使得一些大宗商品的批发商只能采用邮政包裹或其他方式运往国外。例如,达方物流公司从10年前年成立至今,已建成美国专线、英国专线、欧洲专线、中东专线和东南亚专线等多条物流专线,但仍然不能寄送带电池的电子产品类以及纯电池。与达方物流公司相似,燕文物流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尽管至2016年10月,燕文物流已开通南美专线、俄罗斯专线、巴西专线等,但手机、平板电脑和iPad等产品仍被列为禁运产品。再如,万嘉转运承接的韩国专线和日本专线拥有完善的运送网络体系和丰富的物流经验,但是指甲油、香水、香薰、打火机等热销产品,也属于快递行业所暂不托运的物品。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我国跨境专线物流可托运的产品较为有限。

(二)国内跨境专线物流的业务揽收地区较少

现阶段,在我国已建成并开通的跨境专线物流公司中,开通专线物流业务且可进行快件揽收的地区仍然较少。据中俄资讯网显示,在阿里巴巴集团2013年推出的“中俄通”项目中,2条物流专线的国内收货地址甚少。其中,专线一只有北京、上海和义乌三个城市位收货地址,专线二的收货地址更少,仅有深圳一个城市。据雨果网显示,速买通于2014年底开通的速优宝专线,目前在国内仅有广东省提供的1件起快件免费上门揽收服务。另据亿邦动力网统计表明,截止到2016年底,燕文专线仅在北京、上海、义乌、深圳、广州五个城市开通了快件的免费上门揽收服务。并且,速卖通平台推出的西班牙专线,也只对深圳、广州、义乌、金华、杭州、上海、苏州和北京等城市免费收货,其余地区的卖家需要自行发货到集货仓。总体而言,当前国内跨境专线物流的业务揽收地区仍然不足,仅在一线与沿海城市设置收货网点,不利于跨境专线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三)跨境专线物流的信息跟踪服务水平较低

在跨境贸易当中,专线邮包是我国多数企业通常使用的跨境物流方式。这种方式的价格虽然较商业快递优惠许多,但其对物流信息的整体跟踪服务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物流信息查询不到、上传至企业官网不及时与信息追踪难等。例如,据亿邦动力网新闻消息,2015年4月,广东邮政推出了针对俄罗斯的“平包+”、“中俄3C专线”等专线物流产品,但直至2016年底,上述专线物流产品仍然只能提供国内段的物流跟踪信息,无法提供国外段的信息跟踪服务,造成消费者无法享受良好的物流服务。现阶段,我国大多数跨境专线物流的整体信息跟踪服务水平较低,导致快件物流信息遗漏、错误等状况频发。

(四)跨境专线物流的清关申报难度较大

随着跨境电商的不断发展,跨境专线物流产品的线路趋于完善。然而,在跨境专线物流的通关过程中,仍存在海外清关申报难度较大的问题。具体而言,某些国家和地区的清关流程过于严苛复杂,导致我国对其物流专线关闭。例如,日本的跨境物流业发展相当成熟,物流配送质量较高,且速度非常稳定。但其在口岸清关时,对国外产品的要求却非常严格。如要求包括6岁以下小孩的玩具、餐具用品品类、美容类美甲灯、医疗用品在内的货品,必须具备日本检验及许口证才可入关。这种严苛的清关流程,限制我国跨境物流与贸易的发展。再以巴西为例,巴西进出口的清关申报也较为困难。据物流巴巴网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出口巴西的货物在出运前,仍需提前申请目的港免用期,一般为21-30天。如若未提前申请,则会在目的港产生高昂的demurrage(逾期)费用。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我国跨境专线物流的清关申报难度仍然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境物流专线的物流成本与效率。

三、中国跨境专线物流发展的升级策略

(一)完善跨境专线物流信息全程追踪查询系统

目前在中国跨境专线物流的信息查询系统中,美国、英国、日韩等专线的信息相对完善,而巴西、秘鲁等小语种国家的物流动态信息则难以查询。因此,为了有效提高整体跨境专线物流的物流信息服务水平,我国应完善信息全程追踪查询系统。具体而言,政府应发挥牵头作用,带动企业参与;并整合跨境专线物流的相关环节,包括交易、仓储、运输配送、通关、检验检疫、退税等。同时,应构建综合性的一体化物流服务平台,为专线物流信息全程追踪查询提供基础。在此过程中,可借鉴阿里巴巴公司旗下的速卖通,与菜鸟网络联合推出无忧物流服务平台,为跨境专线物流提供快件的一站式物流服务,包括国内揽收、国际配送、物流追踪、物流纠纷处理以及售后赔付等。通过物流服务平台提供的全球性物流网络服务,可以降低专线物流的人力和资金成本。因此,应积极推进跨境专线物流信息全程追踪查询系统,实现对邮件物流过程的追踪和反馈,令跨境物流企业及时了解物流信息。并依据相应物流信息进行高效的货物调配,提高专线物流渠道的灵活性与准确性,保障跨境专线物流的安全和高效。

(二)推进跨境专线物流的在线交易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