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跨文化交流和国际管理范文

跨文化交流和国际管理精选(九篇)

跨文化交流和国际管理

第1篇:跨文化交流和国际管理范文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 跨文化交际能力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099-02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落地实施,需要大量掌握外语,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情况,能熟练运用贸易、金融规则或掌握国际通用技术规范的高技能人才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必须自觉调整为培养经济全球化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才能应对教育国际竞争的需要。

本质意义上的国际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需要基本知识技能、专业性知识技能,还特别需要具备能与国际化相匹配的能力和素养,必须具备参与国际竞争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综合起来就是国际意识、综合能力素质,能尊重并理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文化差异,理解多元文化的内涵,在国际交流中能充分表达与沟通思想,这样的人才才能适应国际性竞争。

国际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该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应该具备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在现实的职业教育中,我们往往更关注基本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教育的文化内涵,忽略了与国际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概述

文化是人类长期活动创造的产物,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言使用者与非本族语言使用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用宽容的态度,根据不同的话题、语境及文化背景,使用得体恰当的语言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从事跨文化交际的基本能力,相关研究表明,这些能力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获得的。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趋势,要求高职学生学会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有效交流,也要求高职院校依据本校国际化发展的状况,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现状及需求

高职教育国际化目前常见的形式包括国内国际化和国外国际化,国内国际化是在国家或地区境内提供国际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和学术交流资源,使学生进行国际性高端技能学习或促使学生和教师获得国际知识、增强国际经验、开阔国际视野的过程。国外国际化是指充分利用他国高等职业教育和学术交流资源,让学生和教师走出国门学习,获得国际化的知识与技能、创业就业经验并不断开阔国际化学术文化视野的过程。

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侧重点和表现形态有差异,但无论国内国际化还是国外国际化,都需要国际化知识储备、国际化视野、理解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以国内国际化发展为例,随着“走出去、引进来”教育国际化策略实施,外籍教师、外籍学生、中国教师、中国学生在一个校园、一个课堂上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情景日益成为职业教育的常态。观察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不难看到各院校从课程设置到校园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都或多或少出现过因为文化差异而引起的矛盾。因为教育国际化必然带来人员的流动,但这些人的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同,有差异,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差别很大,中外师生之间都有可能会遇到文化差异造成的困惑或困扰。尤其是尚未形成独立世界观的高职学生,如何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多元文化,如何进行跨文化的有效沟通,真正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终使之从院校国际化发展中获益,这是高职院校在进行国际化建设的同时,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职业教育的所有相关者需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此问题。关于教育国际化,加拿大比较高等教育领域内的著名学者简・奈特(June Knight)在著作《激流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变革与发展》中曾这样描述: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将国际/跨文化维度整合到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之中的过程。这个描述中国际/跨文化维度主要指国际、跨文化、全球的观念。分析这段描述,不难发现简・奈特认为教育国际化中跨文化是核心问题,而跨文化的实现是以高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为依托的。我们认为,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可以从这些路径得到启示。

(一)更新教育理念是前提

国内国际化和国外国际化在当今高职院校国际化进程中往往是同时存在的,但从实际状况看,职业教育的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难以获得走出国门直接接受异文化的机会,高职院校的国际化更多还是表现为国内国际化。

国际化发展进程中,高职院校在学院管理中,应注意创设具有文化包容性的管理文化,从管理层面开始能认识并尊重不同的文化,掌握高职院校中国际化人员的基本状况,对各层次国际人员带来的文化进行理性分析和解读,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改变那些已不适应国际化发展的理念,建立适应形势需要的管理文化,才能真正对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注意对教师、学生进行跨文化培训,使教师学生充分认识跨文化能力的内涵、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等,能运用各种技巧解决跨文化交际的问题,能从学院国际化进程中获益。

在引进留学生到校学习的同时,注意中国文化的导入和推广,通过设计各类活动,引导不同文化的人士在尊重各自民族文化的前提下,接近中国文化,进而理解中国文化,使这些学生能融入中国文化。

(二)教学活动是关键环节

有效的交流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技巧问题,还涉及许多文化因素,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起点应该包括正确的多元文化观念。多元文化观念的形成不可能自然习得,而是必须在学校教育中获得,因此高职院校在课程教学时要建立起帮助学生加强多元文化教育和本国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的理念,从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过程等环节帮助学生克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1.考虑通过购买版权的形式,引进国外优质课程资源,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国际通行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规则;可以考虑借鉴国外职业院校同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国际职业资格认证的课程,使教学内容贴近国际职业环境;注意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的双语课程,甚至全外语课程,同时关注提升学生外语应用能力。

2.注意增加包含国际性内容的课程,如在选修课模块增加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关系、世界历史等课程,或在其他课程教学中增加中外文化的比对、著名国外企业文化介绍等内容,使学生能获得国际观念、国际交流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其国际视野。

3.注意增加语言培训内容,重视外语教学、双语教学对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积极意义。在“一带一路”政策指引下,中国企业、中国教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高职院校也应根据合作区域及本院特色适时增设东南亚国家语言文化学习的课程,使学生充分了解东南亚各国的政治文化,增加其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4.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核心,让教师充分认识多元文化、切实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教师本人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认识其价值,才会有动力主动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根本。文化输入从来都是双刃剑,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多元文化理解中的中介作用,教师发挥好中介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教育现有发展条件下,不可能让所有职业教育的教师都能有机会到国外接受跨文化的熏陶,因此,对教师应给予必要的跨文化教育培养,使他们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之下成长的学生课堂行为的差异,尽可能在课堂上营造不同文化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平等交流的氛围。

5.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关注课程内容的同时,注意尊重中外学生主体地位,指导学生主动寻找学习内容中的文化信息,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就多元文化有关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能从各自角度理解文化差异的存在,使之不会把各自社会的行为准则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不恰当地运用到跨文化交际中。

同时要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加外国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增强中国学生面对国际化发展的文化自信,尤其对中国学生而言,只有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具备中国文化的基本修养,才有可能正确认识他国文化。

(三)校园文化建设是重要依托

从文化学理论看,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注意在使用宣传标语、横幅、海报、展板等可视的物质文化时,尽量采用双语甚至多语,采用多元文化、不同语言背景的人士均可解读的文字符号;使用的视觉符号,例如色彩、造型也应更多符合国际惯例的表达;使用称呼、地址、日期等表述时,要符合国际通用的规则,营造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氛围。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课程教学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点,但课堂教学之外的课外活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同样也反映了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认识。在课堂之外,要关注跨文化交流平台的建设,通过社团、联盟等形式打造中外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畅通的交流平台,使之能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激发学生跨文化交流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校园制度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很好地融合起来,例如高职院校与国际人士接触较多的管理者可以参与跨文化课程的培训,可以组织跨文化的联谊活动,诸如演讲比赛、歌唱比赛、体育活动等,使校园文化更丰富多彩,使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增加对异文化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王焱.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文化敏感性和文化能力的培养[J].沈阳大学学报,2011(10)

[2]潘小明.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要素与动因[J].职教论坛,2013(33)

[3](加)简・奈特(June Knight).激流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变革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第2篇:跨文化交流和国际管理范文

关键词 国际商务 跨文化管理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飞快,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与我国跨国企业的壮大有密切的关系。但在国际贸易中如何实现跨文化管理成为了各个跨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若该方面问题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极有可能影响到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甚至会渐渐丧失国际经营活动主动权,这对于我国的全面发展而言十分不利。

二、文化差异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影响

(一)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商务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是各方面的人才,而此方面人才的选拔也有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具体的考量指标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语言能力,鉴于国际商务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是各国人们的交流,如我国的人员在掌握本国语言的基础上能够掌握其他国家的语言,则会为其工作带来更多便利;二是文化适应能力,虽然很多人在刚刚接触全新的文化时新鲜感十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文化休克”的情况,此种情况一旦出现会大大影响工作效率;三是独立工作能力,国际企业中的人才往往有很高的要求,其中应具备的则是独立工作的能力,其在国外工作时很多事情只能自己独立完成,很少能够接收到有价值的帮助;四是工作动机,鉴于员工到国外工作的动机不同,其对待工作的态度也会有所差异,因此此方面也被列入考量中。[1]

(二)跨文化领导

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能够轻易决定人员的去留、企业发展规划等,但是每个国家的文化底蕴不同,员工对于领导的指示的遵守的程度也不同,因此这也是跨文化管理中的一大问题。如专制式集权领导,此种领导以自我为中心,不允许其他员工参与到企业决策的制定中;仁慈式集权领导,此种领导对于员工有一定的信任,其可以将部分决策内容交给相关人员负责,但在正式作出决定之前,仍然需要由该领导过目、决定;参与式领导,此种领导在企业发展中并不全权决定发展策略,其能够给予员工足够的发挥空间,其将重要决策的决定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较为低层次的决策则可以由部门领导者独自决定;民主式领导,该种领导的管理理念较为前卫,其能够充分信任自己的员工,并且很好地在企业中实现了分权化。不同国家的领导之间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跨文化管理中也会在管理员工方面发生冲突。[2]

三、跨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沟通方面的影响

(一)沟通方式与风格

人类的沟通方式无外乎两种,一种是语言交流,另外一种是非语言交流,然而在国际商务沟通的过程中,无论使用何种交流方式均会造成歧义和阻碍。人体语是非言语交流中较为常见的形式之一,但不同的国家对不同的人体语言有不同的认识,如美国人民认为,在交谈中注视着对方的眼睛代表礼貌,也代表对谈话内容较感兴趣,但在中国人民看来此种行为属于不礼貌的行为;语言交流占据着主要方式的重要地位,其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口头交流,第二种是书面交流。在语言交流中往往会出现难以理解的情况,即使两个国家在进行贸易活动时聘请了专门翻译,但鉴于翻译能力、各国文化自身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翻译官翻译的内容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3]

(二)跨文化商务谈判

谈判是国际商务活动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之一,导致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通常有两个:一是因两者在合作中无法达成共识;二是两者找到了新的合作方向需要进行交流、谈判来确定合作内容等。在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提升自身的谈判技巧,也要加强对对方国家文化的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进行商务谈判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谈判小组成员。不同国家对于谈判小组成员的认知也会存在差异,如有些国家认为谈判小组应由企业高层组成,显得较为重视,而有些国家认为任人唯贤,能够为自己创造更多利益的人员才能够代表本企业进行谈判;二是谈判策略。目前已经形成的谈判形式可以分为如下几种:一是竞争;二是让与;三是不活动;四是解决问题;五是折中。不同的国家面对谈判时会采取不同的策略,策略的选择也会对最终的谈判结果产生影响。[4]

四、强化国际商务中跨文化管理效果的相关措施

(一)确立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对于企业整体发展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其也是决定企业发展方向、规范员工思想、行为的重要标杆。国家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形成的价值观也有所差异,当面对其他国家文化带来的价值观时,多数人均会出现排斥的心理,此种情况十分不利于双方合作。鉴于此,跨国企业之间应善于寻找文化的共通处,并将其无限放大,使优秀的文化能够得到整合和发扬,或者加强企业文化宣传,使员工能够了解除自己国家外的文化魅力,做到保持本心的同时,积极汲取优秀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如此一来整个企业的人员也会更加团结。[5]

(二)正视并尊重文化差异

文化的差异是必然的,各个国家的人员均应正视此种情况,在合作中,员工应善于发现自身文化的优势,并主动与其他国家的人员进行交流,并就两国或多国较为常见的现象进行探讨,使对方能够明白各种语言、动作所代表的含义,以免在工作中因误会而导致工作失误的情况发生。另外,员工之间也可以就国家文化展开讨论,此种方式不仅可以将本国文化进行传播,也可以充分地开拓自身视野,此种方式也是加强各国员工交流、促进感情的方式之一,可谓一举两得。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员工,其必须做到尊重文化,理解文化;切勿随意批判其他国家的文化,否则很容易造成企业内部不和,甚至会对商务活动产生影响。[6]

(三)优化人才队伍

跨文化管理中,被管理者是人,而管理者也是人,因此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则显得尤为重要。在企业发展中应加强相关人员语言能力方面的培训,并不断提升其谈判能力;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积极将各个国家的员工集聚在一起,若员工之间缺乏交流,无论何种培训均无法从根本解决问题。不难发现,我国跨国企业中在对人员进行培训时往往过于片面,其将重点放在技术培训中,虽然此种培训方式无可厚非,但对于促进商务活动进展方面以及文化交流方面却难以发挥作用,因此今后在对人员进行培训时,应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上至领导,下至员工均要完成思想的转变,同时也要提升各方面的技能。[7]

(四)优化人力资源机构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企业可以适地当实行本土化管理模式,企业众多人员中并不是所有人均适合在跨国贸易中担任重要角色,此种情况下即可以使其留在本土企业中,如此一来既不会造成文化冲突,也可以使相关人员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企业的基层人员应尽量聘请本地人,因为本地人之间的生活方式、工作理念等多个方面均很契合,也能够轻易在工作中培养默契,但外来人员则无法很好地做到这一点,甚至可以说很难做到;而中层管理者则可以适当进行综合管理,其可以由本土员工与外来员工共同构成,中层管理者各个方面的能力均较为相近,也容易接受彼此的文化熏陶。

(五)合资企业的跨文化差异整合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即已经出现了中外合资企业,而如今我国中外合资企业的数量仍在持续增多,但其中存在的跨文化差异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今后中外合资企业可以从遵守如下原则入手:第一,因地制宜原则,其应与东道国之间的文化相符合,尽量提升员工自身的适应能力;第二,系统性原则,文化若被分割很可能会造成片面反应,不利于文化差异的整合工作;第三,平等互利原则,进行国际贸易活动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多的收益,因此在进行文化差异的整合时也应将此方面重视起来。

(六)创新企业文化管理模式

国际商务活动中不同国家的文化熏陶势必会对文化管理模式造成影响,此种情况下我国应善于理解和借鉴优秀的管理理念、模式,并与我国目前的管理模式相融合,如此一来则可以使我国的文化管理模式更加完善。如目前很多西方国家普遍使用的管理模式:第一,总公司采取强硬的手段来迫使国外子公司接受总公司的管理理念;第二,总公司管理理念不作出变动,但本土文化也不应抛弃,而是通过制度或是措施来实现两者并存;第三,充分挖掘总公司与子公司中的优秀文化,并将其进行综合,使其成为全新的企业文化,并以此为依据来创新企业文化管理模式。

五、结语

研究关于国际商务中跨文化管理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关系到各个跨国企业自身的利益,更与我国发展息息相关。鉴于跨文化管理的特殊性,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其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尤其是文化的差异使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等多个方面出现了冲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商务活动的质量和效率。虽然近年来我国各大跨国企业针对此方面采取了相关措施,但似乎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

(作者单位为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贸易分公司)

参考文献

[1] 吴箫,肖芬,胡文涛.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能力概念模型构建[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01):29-34.

[2] 田志龙,熊琪,蒋倩,JIN Lixian,ZHOU Yun .跨国公司中中国员工面临的跨文化沟通挑战与应对策略[J].管理学报,2013(07):1000-1015.

[3] 王立非,李琳.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国外商务英语研究进展考察(2002―2012)

[J].中国外语,2014(02):88-96.

[4] 厉敏,杜荣,Cathal M.Brugha .商务背景下基于知识共享的跨文化信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0(08):55-59+48.

[5] 姚曦,王佳.国际品牌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模型与提升路径――一项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03):34-51+126-127.

第3篇:跨文化交流和国际管理范文

关键词 国际经济贸易 跨文化交流 加强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在国际经济贸易趋势下,企业间的跨文化交流越加频繁,同时一些阻碍企业间跨文化交流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了出来。而企业想要加强跨文化交流,就必须认识到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解决这些阻碍企业间跨文化交流的问题,从而促进企业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加强。

1加强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在国际经济贸易的趋势下,经济全球化使得整个人类世界成为了一个开放的大市场,不同文化的人们在政治、经济、教育等多方面出现了全方位的接触与对话。在这一过程中,跨文化交流时出现的冲突,成为了现代人必须要面临的挑战。在这个时代,空间距离已经不再是阻碍不同地域人们进行贸易往来的原因,不同国家的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网络等信息传输系统完成一笔贸易交易。然而,想要完成国际经济贸易往来,就必须进行跨文化的交流。但是跨文化交流不仅仅是交际双方语言上的交流,更是社会文化的交流。因此,跨文化交流上存在的障碍就成为了阻碍人们贸易往来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强企业间的跨文化交流,才能帮助我国的公司和企业实现跨国经营,从而促进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实现国际化的经营。所以,加强企业间的跨文化交流,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2阻碍企业间跨文化交流的因素

影响企业间跨文化交流的因素有很多。首先,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时间观念。在北美文化中,时间就是金钱,但是在亚洲文化中,时间观念比较宽松。所以,在来自中西两方的人员进行经济活动时,同时也是文化交流时,就会出现一定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无法理解对方的行为,就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其次,空间观念不同。西方人有较强的空间领域感,而中国人则喜欢和伙伴共享空间。美国人在与中国人谈判时,常常会准备较为详细的法律文件,但是中国人常常会觉得文件内容过于繁琐。这是因为美国人主要从法律角度来看待自己与经济伙伴之间的关系,而中国人则从人情的角度来看待彼此间的关系。所以,这种差异很容易给中西文化交流带来困难,从而妨碍不同文化的人员之间的沟通合作。总之,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文化的差异会给跨文化交流带来极大的困难。

3如何加强跨文化交流

(1)提高对跨文化交流的认识。想要更好地进行跨文化的交流,就必须要提高对跨文化交流的认识。在国际经济贸易的趋势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进行跨国贸易往来。因此,企业只有提高对跨文化交流的认识,才能在商务活动中,与其他跨国企业进行良好的沟通,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

(2)树立平等的文化观念。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各自的环境下形成的,所以,虽然不同文化之间存有差异,但是却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因此,想要加强跨文化的交流,首先要树立平等的文化观念,不能因为别人的文化与自己的文化不同,就对别人的行为举止表示不满。从本质上来说,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在于互相了解,互相帮助,从而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所以,树立平等的文化观念,克服狭隘的民族中心论,才能加强彼此间文化交流。

(3)追求文化的融合。随着国际经济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跨国企业想要在他国发展,就一定要追求文化的融合,从而加强企业间的跨文化交流。首先,企业要做好当地文化的调查,从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经营者的心理,顺利进行跨文化的沟通,进而为企业间的合作提供保障;其次,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不能一味地迁就他国文化,还要向对方介绍自己的文化,从而使本国文化在渗透到他国文化中,达成文化的融合。

(4)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是加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然后利用这种差异来进行有效的交流。比如企业间在进行文化交流时,可以在取长补短的基础上,打造双方都乐于接受的、有利于公司持续发展的企业特色文化。

4结语

在国际经济贸易的趋势下,企业应该采取“求同存异”的态度,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并吸收他国文化中的精华,同时摒弃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从而完善企业的管理,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为了加强企业间的跨文化交流,企业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训,从而做好企业的跨文化管理,促进中国企业在走向世界过程中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浩.公共外交和跨文化交流中的企业角色[J].中国金融,2011,21(01):16-18.

[2] 李永辉.公共外交与企业“走出去”[J].现代国际关系,2011,08(01):15-17.

第4篇:跨文化交流和国际管理范文

关键词: 跨文化B2C;电子商务;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3-0138-04

0 引言

近年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得到迅速发展。根据艾瑞咨询公司2010年7月的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09 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630.0亿元,预计2013年中国网购市场交易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1]。其中,B2C成为网络购物市场的新宠,跨文化B2C的发展更是使电子商务市场呈强势增长之势。

本文提出的跨文化B2C是指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上向别的国家或区域进行贸易的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它实现的基础是网路信息技术、国际化物流和网上在线支付平台的发展,是电子商务发展至今的产物。跨文化B2C区别以往的出口贸易和网络交易平台,它实现了中国制造利润的最大化。在《产业链阴谋》中,郎咸平提出的“6+1”产业理论,整个产业链可分成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产品制造、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零售终端七个部分,而中国落在价值链的最低端——产品制造环节。跨文化B2C的发展,中国产品可以直接面对世界消费者,借此还能规避目前中国制造所遭遇的诸如反倾销调查之类不公正待遇,中国制也就可以从低利润的代工链中解脱。

早年就有学者意识到文化差异对交易活动的作用和影响,如洪登永(2000)论述了跨文化管理中文化差异在企业国际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2]。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爱德华·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类社会在社会中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在进行跨文化电子商务时,企业在消费者信任、销售品类选择及推广策略、物流、售后服务等环节存在着一些跨文化误区。4R营销理论是基于关系营销理论提出的最新理论,该理论着眼点是顾客,企业更加关注与顾客之间的持久关系。本文以最新的4R营销思路为指导,研究差异性文化背景下跨文化B2C发展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1 跨文化B2C的发展现状

电子商务在国内发展迅速,根据易观咨询2010年7月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电子商务行业2010年的融资总额已高达10亿美元,融资规模仍有增长趋势,快节奏的竞争,电子商务发展不得不另辟蹊径,而发展跨文化B2C尚属那片蓝海。

我国跨文化电子商务发展经历了三次转变,第一代跨文化电子商务平台主要是整合信息流与资金流的B2B跨国交易平台;第二代的跨文化电子商务平台是在第一类B2B的基础上整合物流和支付服务;而第三代的跨文化电子商务提出了整合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客户关系等全球在线零售的跨文化B2C。跨文化B2C行业面对的是全球消费者,对商品质量、仓储、物流等都有较高要求,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先进的运营理念和丰富的操作经验是跨文化B2C业务实现的关键。随着全球营销的发展,电子商务的不断升级,我国跨文化B2C企业也开始崛起。

2 跨文化B2C发展中的问题

刘魏(2010)认为,跨文化管理就是企业要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寻找超越文化冲突的发展目标,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促进异质文化之间的兼容,从而创造出独特的企业文化的管理过程。这一过程是从企业外部包括供应者、顾客、竞争者、相关利益群体等和企业内部针对不同员工两方面来研究跨文化管理[3]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已有研究关注的问题包括电子商务渠道、模式、物流、影响因素等。鉴于前人的研究,本文将基于跨文化B2C交易建立的过程,从多方利益相关者角度探索消费者信任、产品选择及推广、物流、以及售后服务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信任问题 从交易建立过程的关键因素来看,信任就是公众对电子商务环境的信任,这种信任直接影响到人们参与电子商务的决策。电子商务中的信任是交易双方之间的信任以及交易各方对交易系统及网络安全的信任。具体可表现为网络安全、支付方式、诚信机制、电子商务法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Web2.0时代网络实现了其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动,电子商务运作模式的产生以及不断升级,信任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信任模式已难以在电子商务实践中发挥有效作用,Pauline Ratnasingam, David Gefen,Paul A Pavlou(2005)提出基于制度的信任建立的影响因素包括:connectivity(连通性)、standards(标准)、security(安全)、uniform product descriptions(产品描述)[4]。因此跨文化B2C发展初期,企业对建立包含人文制度和技术制度的信任模式需要更加迫切。

第5篇:跨文化交流和国际管理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应对策略

一、我国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现状

据中国商务部的调查统计,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4.2万亿元,增长率为35.48%,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5.89%;2015年我国股票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外贸企业超过20万家;而据商务部测算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从2008年的0.8万亿元增长到6.5万亿元,占整个外贸规模的19%,年均增速30%。以上数据表明,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作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模式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相较于我国低迷的传统外贸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具有优化国际产业链、加快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等作用,由此看来,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发展中是我国未来参与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起着拉动经济新引擎的作用。然而,比较世界各国应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的能力,明显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跨境电子商务近年来虽有快速发展,但总量在我国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少,且在国际上总的占比较小。且像天猫国际、京东海外购、聚美急速免税店、唯品会、一号店等等,这些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巨头也面对重重困境。而且我国大部分企业依靠电子商务在开展国际贸易的做法单一,仅只是广告、信息、进行电子查询,然而很少有企业能完成网上商务洽谈、签订合同、交换文本及单证,网上支付等一系列工作。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管理方式不适应、诚信体系不健全、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问题,亟须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二、我国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仍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全新交易模式,在被国际贸易广泛应用,并促其迅速发展的同时,同样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题。

(一)缺乏完善的跨境电商电子支付系统

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工具,例如支付宝、余额宝、贝宝、财富通、99bill-快钱、网银在线、首信易支付、云网、环讯IPS、微信钱包等,虽然在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被广泛使用,但在国外应用并不普遍,且世界各国的电子支付方式都各不相同,国内外通用的电子支付工具也不多,导致支付和结汇环节一场繁琐。

(二)我国的跨境物流发展滞后

依托跨境物流将包裹送到消费者和终端市场手中,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才有可能继续进行。但我国传统跨境物流,转运物流价格高、时效慢。且一直存在种种弊端,如配送时间长、包裹无法全程追踪、不支持退换货,甚至会出现清关障碍、包裹破损、丢包的情况,售后服务难和退换货难。我国跨境外贸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国际物流发展却还没有跟上节奏,势必会带来很多隐患。

(三)供应链不稳定

海外商品供货渠道不稳定,价格难以控制,供应链长,环节复杂,各地区文化和商业环境有差异,打通各环节难度大。

(四)跨境电商对传统企业的冲击,易使我国的国际贸易形成蹩脚之势

一方面是跨境电商规模的持续扩大,另一方面是传统零售业绩一路下滑。据《2014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3.4万亿元,同比增长31.4%。但根据东方财富数据,截至4月9日,A股零售板块已经公布业绩的29家上市公司中,16家营业收入出现下滑,占比达55%,净利润也大降。无疑跨境电商对我国的传统企业造成打击和威胁,传统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仍占相当大的一部分,此涨彼消的困境会制约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五)欠缺专业人才

跨境电子商务需要复合型人才,其应具备英语交流、网络营销与策划、国际支付、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等专业知识,还应懂得运用相关搜索引擎,了解多过文化,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然而,在我国,这种复合型人才存量不多,有经验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又高校与社会培训机构来不及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与培训进行调整,故产生巨大的人才缺口。这样一来,便会制约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

(六)相关的法规、政策不完善

1.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出台,经济贸易领域的法律法规中也缺乏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条款,现行的法律条文无法规制。且跨境电子商务衍生出许多问题,如通关、商检、退税、结汇、消费者权益、交易纠纷、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等都需要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健全的法律法规有助于我国的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健康发展。2.管理机制需完善。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目前以中小额交易为主,且B2C电子商务市场的产品准入门槛较低,导致大量低附加值、无品牌、假货仿品充斥跨境电子商务市场。这些问题涉及到海关、国检(检验检疫)、国税(纳税退税)、外管局(支付结汇)、商委或外经贸委(企业备案、数据统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但目前我国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仍存在一些各自为政、扩张权限、重复监管的问题。且我国企业的管理理念更新速度不如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速度。

三、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跨境电商电子支付系统建设

政府应鼓励企业开展跨境电子支付,推进跨境外汇支付试点,支持境内银行拓展境外业务。多为企业提供优惠措施。支持我国的电子支付手段向欧美等先进国家看齐,支持我国第三方支付工具与各国交易方式对接。此外由于各国的消费方式不同,加之涉及国际交易中的货币兑换等问题,我国还需加强电子支付工具的建设,企业要尽量做大国内支付工具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并努力在国际电子支付中占据重要份额。我国消费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尽可能多的使用我国的各种电子支付软件,应在使用过程中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搭建跨境物流体系

国家应开展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计划,建设物流大通道,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物流基础基础设施,发展智慧物流,推动物流产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以降低物流成本推进流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让运输不再遭遇“囧途”。尽早规划建设尽可能完善的跨境物流体系,并加强海外仓建设。还应简化国与国之间的检验检疫等通关环节,加强管理创新,在通关环节给予更多鼓励和支持。此外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应抱团到国外建立海外仓,避免承担单个建仓的高额成本。加快我国国际性跨境物流大企业的建立。

(三)打造建议稳定供应链

企业应积极与海外知名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了解当地的文化、市场环境、货物的供应流程,寻找受国内消费者所青睐的海外商品,与对方建立良好的供货渠道,并以合适的价格达成协议。

(四)加强跨境电商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

我国要加强跨境电商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全方位、高效发展,打造智慧化全产业链,有利于彻底改变我国传统外贸企业被动环境,企业应积极做好体系完整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建立数字化工厂、实现智能化生产,促进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等全产业链体系建设,努力打造有实力的国际性品牌。

(五)加强人才的培养

政府应鼓励各类企业、培训机构、大专院校、行业协会培养掌握商业经营管理和信息化应用的综合型高端紧缺人才。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电子商务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开展实用型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引进高端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其次,企业要学会将拥有传统外贸经验的人才注入电子商务,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在报关、报检、租船、订舱等常规外贸流程提供帮助、提供包括退税、融资在内的金融服务和售后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改进和优化,有助于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高等学校可加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专业的教学,尽可能多地开设与跨境电子商务有关的课程,建立复合型人才培训基地,开展与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建立健全人才评价制度,落实就业创业和人才引进政策。拥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个人应努力提升技能,适应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六)完善相关法规、政策

1.国家应建立健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加强对互联网环境的监管,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保障电子商务交易安全,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交易活动。企业和个人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是应遵循电子商务法律条款,且应积极提供意见和建议,支持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完善。2.国家应推进简政放权,创新管理服务。坚持促进发展、规范秩序和保护权益并举,防止措施失当导致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发展中走歪路,丧失发展环境。政府和企业应创新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建立与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国家、企业和专业人才之间要尽可能更多地开展相关讨论工作。

四、结束语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国际贸易产生着日益突出的作用,在目前全球经济发展普遍放缓,传统国际贸易发展缓慢的环境下,它展现出拉动我国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优势,同时,对促进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由于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存在着模式问题、管理体制问题、安全与法律问题、人员素质问题等各方面问题,这需要我国政府、企业和专业人才的共同探索和研究,加快完善电子商务之一新兴业态,让其真正发展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引擎、新优势、新形式。

参考文献

[1]来有为,王开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形态、障碍性因素及其下一步[J].中国与全球化,2014.

[2]蔡晶.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分析及建议[J].电子商务,2015.

[3]TECH2IPO.目前最详细的对国内跨境电商的纯干货分析,杨露茜,2015.

第6篇:跨文化交流和国际管理范文

关键词:中国;德国;教育交流障碍;跨文化交际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在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日俱增。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加快了世界各国教育国际化的步伐。跨国别、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给各国教育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带来了由于陌生文化和各国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导致的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冲突现象。跨文化交际的研究领域较为宽泛,本文仅就中德教育交流过程中出现的理解偏差做简单分析,以减少中德教育交流过程中由于跨文化冲突导致的教育交流障碍及理解歧义现象。

跨文化交际,顾名思义,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交际的过程[1]。跨文化交际理论下影响交际的因素较多。价值观念、文化取向、社会结构、心理因素以及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角色关系的差异等都会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造成理解歧义和文化冲突。

笔者于2016年10月9-29日参加公派赴德国海德堡大学的教育培训团组。作为团组的外事联络人,在与德国培训承接方的交流沟通及课程内容翻译过程中,受到跨文化交际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交流障碍及问题,本文以其中的一些问题为例做简单分析。

一、中德教育交流障碍原因分析

(一)不同的教育传统

中德教育交流的开展大多由中德教育传统为话题开始,不同的教育传统衍生出中德两国截然不同的教育体制。因此,在教育交流过程中,如果无法全面了解中德两国教育传统及教育体制的差异,就容易产生相应的交流障碍。

德国的教育体制在中古世纪以后开始获得系统发展。起初,只有神职人员和贵族拥有受教育权,随后才渐渐普及到民众,使得全民教育体系发展和兴盛起来。义务教育的传统起源于马丁・路德的思想,直到21世纪才被全社会所倡导。受到国情、人口、宗教及哲学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德国教育相对更注重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及应用技术的培养。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在中国深入人心。相对而言,中国传统教育更注重知识的学习。[2]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历史传统和联邦制的国体使德国的16个州在文化教育领域享有充分的自治权和自。联邦政府除在高等教育原则问题、企业范围内职业教育和科研以及学习资助方面有发言权外,在教育领域的权力有限。因此,德国没有全国统一的关于中小学的法律,而是由各个州在《基本法》(德国宪法)的范围内独立管理发展其学校教育事业,州颁布各种专门的法规,规定各级学校的设立、维护和发展,师资的培训和进修,学校的监督和管理,学生在学校中的地位,学费和教材费用的减免以及教育补助等事宜。这导致各州间的学校教育发展各具特色。为保证全国教育的基本统一,各州文教部长组成文化教育部长联席会议,共同协商联邦和各州在教育方面的合作。

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国家设立教育部,作为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各直辖市设有教育委员会,各省、自治区设有教育厅,各地方市、区、县设有相应的教育局或教育办公室。

由两国的教育体制可以看出,德国的教育管理是自下而上的模式,相反,中国则是自上而下的模式。因此,在德国教育传统影响下,统一的制度化体系相对较少。每个州的教育制度各具特色,统一管控的部门权利较弱,管控机制较为笼统。中国的教育由教育部统筹管理,大范围内实行的统一标准相对较多,教育管理部门权利较大,各省份及地方学校独立制定教育政策的余地较小。

在中德教育交流的过程中,由于教育传统、教育体制不同产生的沟通障碍并不少。受到中国教育体制及教育传统的影响,中国的教育学者往往会将德国教育体制与中国教育体制做类比。在自上而下的模式观念影响下,交流过程中会频繁提出“统一”“体系”“机制”“结构”“管理部门”“上级部门”等概念。例如,“德国学校课程体系结构是怎样的?”“教育评价的管控部门是什么?教育评价如何进行?由谁发起?”“联邦范围内是否有统一的教师进修要求?”上述问题单纯从字面上翻译给德国学者,得到的答案往往只有一个――“联邦范围内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结构。每个州对自己的教育负责,每个州有不同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机制” ,并会误认为中方学者重复提出同类问题。随后,来自不同地区的德国学者往往会就本州的特色制度进行讲解,但显然无法满足中国学者对于“全国统一化”标准的求知欲,从而产生“答非所问”的沟通障碍。

(二)不同的教育理念

海德堡大学进修学院主管托马斯・海茨(Thomas Hetz)先生在其中德教育对比课程中提到,中德教育理念的不同是导致教育体制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宪法》总纲第一条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德国宪法的第一条内容则是:“人的尊朗遣豢汕址傅模尊重和保护人的尊严是国家所有权力的义务”(Die Würde des Menschen ist unantastbar. Sie zu achten und zu schützen ist Verpflichtung aller staatlichen Gewalt.)。由两国宪法的首条可以看出,德国整体的国家理念强调国家是由一个个小单位组成的,只有个体安定有序才能带来整个国家的繁荣;而在中国则强调个体要服从国家的需要,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德国近代教育先驱洪堡提出的教育理念是,人作为个体,自己有意愿获取知识。通过获取知识,使得个性化更好地发挥,使得头脑更加清醒、更加理智。中国的教育名家孔子倡导儒家思想。中国提倡人是整体的一部分,注重整体和谐,通过教育使人变得更好,使人与人更加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在跨文化交际理论中,该项差异可以归结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差异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障碍。个人主义,即以个人为中心,个体需要重于集体需要;集体主义则强调“我们”,而非“我”。[3]

中德教育理念的不同在很大程度影响了中德教育体制的发展。当今德国的教育体系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幼儿园阶段(3岁起,非强制性入学);小学阶段(4年);中学阶段(5~9/10年);职业学校(3年)或高校(4年以上不等);更高学历或深造阶段(见图1)。

德国教育理念影响下的教育体系最大的特色在于横向与纵向相通,在中等教育第一阶段(初中阶段)就分流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者可以自如地相互转换,即每个学生可以在特定阶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受教育方式。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补齐相应的中学阶段课程后,便可在不同阶段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学校就学,也可以通过补齐文理中学第二阶段水平课程后进入高校读书[5]。与此同时,文理中学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补齐相应的实践课程进入职业学校读书。这样,每个受教育者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获得个性化发展。

相比较而言,中国教育体系由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条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两部分的管理互不相通。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教育理念影响,“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根深蒂固,使得职业教育成为学习成绩不好、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的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不同教育理念导致的沟通障碍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特色发展及教育评价方面,德国学者在教育交流过程中的出发点大多基于个体的个性化发展,由个体的实际发展情况及出现的问题推向某条相应教育政策。在被频繁问及“德国联邦或者州范围内是否有统一的教育评价机制?教师如何评价学生?学生如何评价教师?是否有成体系的评价表格?”等内容时,德国学者的反应先是困惑,表示不理解中方学者想要获取的交流内容,随后反问“中国是否有相应的教育评价机制?如何推行?”在获知中方教育评价体系后,德国学者会进一步追问该评价体系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的推行情况以及收效,这是由德国“个性化发展至上”的教育理念所决定的。笔者在回应德方前半部分提问的交流过程中并无障碍,然而被问及亲身经历教育评价推行的问题时,发现实施过程可能并不如体系本身系统化,从而在交流过程中给德国学者以下印象:中国系统化的教育评价机制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收效并非十分理想。这使得德国学者产生“既然没有收效,那么系统化机制出现的意义是什么?”的困惑。

德国学者提出,德国的学校及学生拥有自我发展的潜力和自我认知的能力。学校的发展是为了让学生得到个性化成长,发展成为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因此,学生不会被统一化、标准化评价。学生会评价教师,以获取更适合自己的教育内容。对于教师的评价也取决于学校本身。如果学校不开展自我评价,教育部门并不会实施从上到下的学校监控与评价。

该类型的沟通障碍在教育政策与教育制度的交流过程中一直频繁出现。由于对彼此的教育理念、特点认知不够,交流中会出现各自强调自身特色而忽略对方需求的现象,导致沟通不畅,甚至出现理解误区。

(三)不同的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

华裔设计师刘扬的作品《东西相遇》将中德两国的文化差异以简笔画的形式生动体现,其中涉及不同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的作品有以下两幅(图2、图3)(左边德国VS右边中国)。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一般分为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抛开语言理解层面的交流过程,跨文化交际亦会由于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产生交流障碍。[6]

上图非常生动、直观地反映出两国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差异。中国是综合型思维方式,以直觉的整体性与和谐的辩证性著称,强调“整体关照”,表达方式相对委婉、含蓄、内敛,喜怒不形于色;德国则是分析型思维方式,以逻辑、分析、线性为特点,强调“细剖精析”,表达方式直接、大方、严谨。[7]

中德教育交流过程中,中方学者偏向于将交流过程中的问题和疑惑先记录下来,用委婉和间接的策略首先回避交流障碍,在交流结束的时候统筹考量提出该问题的必要性,统一将一系列的困惑和问题提出。在碰到对方向自己提供不感兴趣的话题及内容时,中方学者一般会微笑表示接受,并将意见记录下来,转由外事人员私下与德方代表进行沟通和商榷,以示对德方讲师的尊重。相反,德方讲师则困惑于自己的交流内容全程没有中方代表的呼应与沟通,并对于自己课程内容、交流话题和表达方式是否能够引起中方学者的兴趣产生疑问。经过解释和沟通后,德方讲师积极鼓励中方代表在交流过程中就自己的困惑及时进行反馈,并随时打断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从而提高效率,认为即时进行思想碰撞是交流的必经之路。然而,传统的中式思维方式依旧很难改变中方交流代表的表达习惯,在交流末尾提出一连串的、来自不同章节的问题也往往会使德方讲师在没有即时交流话题背景支撑下措手不及。

思S方式导致的沟通障碍还有很多,如在笔者与德国学者沟通课程内容准备的过程中,由于自身毕业于语言专业,教育专业知识相对薄弱,对于很多课程需求的解释停留在文字表面,较为虚化和笼统,提出相应的课程需求后,会虚心表达个人在教育专业知识方面的匮乏。德国学者受到分析型思维方式的影响,往往会在沟通过程中将每一个问题深化、剖析、解释,使得简单直接迅速的“课程需求沟通会”演变成深入讲解教育专业知识及背景的“课程需求研讨会”。笔者需要多次委婉打断德国教育专家的深入讲解以达到尽快完成沟通的目的。

(四)专业术语翻译的准确性

语言是跨文化交际最直接的工具,翻译作为沟通桥梁在教育交流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译者对源语和目标语的文化背景差异缺乏相应的了解而导致的交流障碍也不少。该因果关系亦可以类比到教育交流过程中。中德教育传统、教育理念、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译者教育专业术语翻译的准确性。翻译环节导致的中德教育交流障碍主要有以下三种。[8]

1.不理解造成的交流障碍

中德教育交流过程中对于交流主题及交流内容的笔译必须经过精细准确的推敲(如邮件沟通过程中的专业术语定义),并且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面对面或电话上的语言直观沟通。由于中德的语言习惯、语法等方面的差异,如果将中方学者的兴趣议题进行直译,没有补充说明,就会导致德方学者产生不理解(Unverst?]ndnis)的交流障碍。例如,交流过程中中方学者提出希望了解德国某州的教育标准的框架和结构。译者将源语中的框架和结构直接翻译后,德国学者直接表示能够理解“框架”和“结构”的字面意思(Rahmen & Struktur),但是无法理解中方希望获取什么方面的教育内容。经过后期进一步的解释和描述,德国学者将源语对应为“Bildungsplan”(教学大纲)。类似的案例还有“学校的法律与法规”(Regeln und Gesetz der Schule)应直接翻译为“Schulgesetz”(学校法),“家长参与学校管理”(Verwaltung der Eltern in der Schule)应翻译为“Mitwirkung der Eltern in der Schule”(家长与学校的协同合作)。

2.误解造成的交流障碍

误解(Missverst?]ndnis)造成的交流障碍的特点在于,当交际者意识到障碍出现的时候,该障碍已经发生了。产生的过程一般分为三步:所想非所言(Gemeint ist nicht gesagt),所言非所意会(Gesagt ist nicht verstanden),所意会非所认同(Verstanden ist nicht einverstanden)。如果译者发出了和自己内心所想表达的内容有偏差的信息,就会导致信息接收者产生交流误解。例如,中国学者就中国教育区域合作中的京津冀一体化问题希望与德国学者在欧盟大环境的区域一体化进程做类比交流。区域一体化的直译(Regionale Integration)直接让德国学者误解为“区域融合”。在对于京津冀一体化(Koodinierte Entwicklung der St?]dte Beijing und Tianjin sowie der Provinz Hebei)做了进一步阐释之后,德方将“教育区域一体化”的翻译对应为“Regionaler Strukturausgleich im Bereich des Bildungswesen”(教育领域内的区域结构平衡)。

3.翻译错误造成的交流障碍

专业术语的翻译错误(Irrtum)也叫误译。近义词辨析不准确、词义理解不当、缺乏背景知识等都可能导致误译,从而造成交流障碍。例如,联邦德国的教育评价制度,译者起初将“教育评价”译为“Erziehungsbewertung”,考量后改为“Bildungsevaluation”。Bildung侧重学校的、专业的教育。Erziehung指养育、教养、抚育,主要指幼儿园、家庭的抚养和培育。因此,在该语境下应该用学校教育的Bildung。再比如,德国有关学校的质量管控模式,此处的“质量管控”(原本译为Qualit?]tskontrolle)作为一个宏观概念包含了计划、实施、考评过程。因此,Qualit?]tsmanagement更接近于希望表达的意思。

二、避免中德教育交流障碍的措施

凡物莫不相异,中德教育交流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由于上述多方面原因造成交流障碍在所难免。那么,如何尽可能避免教育交流障碍,障碍出现时如何尽快弥补,是提高教育交流效率、优化交流成果的重要议题。

(一)全面了解德国教育传统、教育背景及教育体制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教育交流绝非局限于几个小时的课堂或会议,而是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才能完成的。只有全面了解交流对象国教育传统、教育背景及教育体制,才能够在教育交流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吸取精华,提出问题。教育交流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吸收、借鉴来促进创新。具体到中德教育交流而言,即如何正确处理德国先进教育文化与本国实际国情的关系。中方学者的前期准备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专业知识层面,还应提前对比两国的文化差异,尊重出访国的文化习惯,用双方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提出问题。

(二)加强沟通,提高跨文化交流意识,正确看待中德教育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障碍

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正视中德教育交流障碍,提高跨文化交流意识。教育交流障碍的产生源于交流双方教育传统、教育理念、思维方式、表达形式等多方面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没有孰是孰非[10]。当然也有很大程度的个人因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最容易忽视的就是思维惯性,潜意识里认为对方的想法与自己的没有本质差别。因此,在教育交流的前期、中期、后期,都应加强即时沟通意识,将教育交流障碍带来的危害降低到最小,尽可能将教育交流的每一个环节成果化、书面化,并经过交流使双方进行二次核实,使前期的交流需求、中期的交流过程以及后期的交流成果最大程度地接近交流双方的实际需求。

(三)提升翻译水平,开拓新方法,全方位提高交流效率

教育交流的外事人员需要不断加强个人的职业素养,提升专业能力,包括教育专业知识与翻译水平。定时获取国内外教育最新资讯,开拓新方法,灵活应对每一次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问题。对有可能出现的交流障碍,要在事前礼貌地向交流双方提出建议并在障碍出现的时候及时进行补救。在交流沟通过程中,克服畏难情绪,力争做到沉着、果断,运用多语言优势达到沟通目的。注意积累专业术语的准确表达方式,在小语种专业词汇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用更为普及的英语适当进行补充,避免理解歧x。勤于实践,虚心向具有多国教育背景的专业人士请教,并及时将交流过程中遇到的交流障碍进行归纳总结。

三、结语

世界飞速发展的今天,各国的联系愈发紧密,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教育交流、访学等活动与日俱增。政府部门和民间交流使得越来越多的教育从业者有机会亲身接触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并借鉴优秀经验。与此同时,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同的教育背景、教育理念、教育文化带来思想冲击,教育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交流障碍也在羁绊教育交流的步伐。中国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除了有与世界沟通交流的愿景,更要有高效的沟通交流方式。从这个角度上看,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最大程度地避免交流障碍,提高教育交流效率,将教育交流的成果具象化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7]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12-13,20.

[2]周薇.中德教育体制对比浅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7).

[3]潘一禾.超越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的案例与探讨[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75.

[4]Bildungsg?]nge im deutschen Bildungssystem. Accessed on[EB/OL].http:///wiki/Berufsvorbereitungsjahr#/media/FileDeutsches_Bildungssystem-quer.svg,2016-11-15.

[5]陈红岩.中德两国职业教育对比及启示[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3(7).

[6]吴为善、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47-49.

第7篇:跨文化交流和国际管理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贸易能力 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 跨文化能力培养教学方法 本科

贸易全球化和自由化使跨国公司越来越多。新的国际贸易形式的出现,比如战略联盟和国际易货贸易,这意味着企业对具有跨文化管理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跨文化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20世纪末首先在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出现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跨国经营的日益深入,跨文化领域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了,美国和欧洲一些一流的商学院非常重视培训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总的来说相对较低,对这个课题的研究起步也比较晚,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跨文化能力对国际贸易的重大意义。

跨文化能力的内涵

在跨文化能力内涵的研究上,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商务技巧和国际管理能力已成为研究的核心。

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指商务人员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并做出适当反应的一种商务意识。换言之,反映国际贸易者本土文化的价值观的行为标准已不能满足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了。国际化的企业运作中的各个环节,如: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机制、国际营销、交流决策, 都需要较高跨文化意识。在文化研究的范畴内,很多研究者提倡将文化差异概念化, 以使学习者认识到文化多样性对商务的影响, 并为跨文化意识培养奠定基础。

Guy and Mattock (1991)提出了地域、宗教和历史是影响文化的三个重要因素。Bonvillian and Nowlin(1994)则深入的解释了文化差异对个体行为方式的影响。他们指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个体的交际行为、审美观念、时间观念和个人成就观会有所不同。Hofstede 对文化差异的实证研究则在该领域最具影响力。他认为,生活在不同文化下的个体受到态度、价值观、文化差异的巨大影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从四个维度上互相区别: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Hoecklin(1994)提出文化意识不仅仅是在国际贸易中对文化差异的反映,良好地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贸易组织创造竞争优势的首要条件。

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起决定性影响。以上有关文化意识的文献回顾旨在为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者提供一个框架,使他们能更好帮助学生深入、客观的了解和理解文化多样性。应当注意的是,仅仅了解文化差异是不够的。至少,跨文化意识必须转化为跨文化商务技巧才能为商务活动服务。

跨文化商务技巧

对国际商务人才所应具备的商务能力的研究,美国学者Bigelow在此领域的研究具有重大贡献。Bigelow(1994)提出跨文化商务环境下的商务能力应涵盖十个方面:对文化和组织的理解力、适应能力、建立关系能力、系统和多视角的思维能力、态度、敏感性、语言能力、文化影响下的决策能力、外交能力和跨文化能力。Lane 与 Distefano (1992)在回顾了有关全球国际商务战略管理和国际营销领域中急需解决的人力资源能力问题后,强调了国际商务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发展和运用国际商务技巧的能力、管理变化和过渡的能力、在多元文化下进行管理的能力、在各组织结构中设计和运作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在组织中学习与转移知识的能力。显然,良好的跨文化商务技巧能使商务贸易者有效的参与国际贸易事务。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语言、文化、商务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此方面的研究集中揭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培养方式。冯毅(2004)阐释了企业管理中的跨文化沟通。提出从认知层面、价值观层面、语言层面和非语言交际层面构建我国企业跨文化沟通体系的建议。周锰珍(2004)从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意识形态、价值标准、礼貌策略等方面分析了跨文化经济交际在商务话语系统中的表现、作用和影响,并提出了深入了解对方文化和遵循经济市场的共同规约等建议。

诚然,跨文化商务技巧的发展需要在商务环境中得到磨练,实践经验和大量的在职培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高等教育在培养商务人才时,义不容辞要以培养学生跨文化商务技巧为核心。越来越被首肯的做法是通过跨国合作提供国际商务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参加多文化的小组活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同学进行合作与交流。

跨文化管理能力

跨文化管理能力与跨文化商务技巧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强调综观全局的高级管理能力。一个跨国公司跨国投资经营时,他们往往需要融合三种文化:自己国家的文化、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企业的文化。跨文化管理能力在国际化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黄华,2004)。国际管理能力包括:具有国际视野的商务能力、在国际贸易管理中协调不同文化的能力和在国际贸易中有效管理人力资源的能力。合格跨国管理人才应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对地方情况快速做出反应、协同学习、转变和适应、跨文化交际、合作与国外经验等素质(Adler 和Bartholomew,1992)。

跨文化贸易能力的发展顺序

在国际商务课程中,有效跨文化素养发展途径要求其培养过程必须符合一定的能力发展顺序。Clackworthy(Laughton和Ottewill,2000)的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将跨文化能力发展分为六个阶段(见表1)。

发展的第一阶段被Clackworthy看成为“质疑”或“无知”阶段。他把受训者称为“本地专家”。也就是说,受训者具有较表层的文化差异的认识,而他们行事以本国文化为标准。在“觉察”阶段,学习者逐渐意识到跨文化差异的存在,同时他们也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及存在跨文化技能差距。到了“理解”阶段,学习者开始深入的了解跨文化差异的内涵以及跨文化技能发展的性质和纬度。在“合成”阶段,学习者开始将本土文化和异国文化进行融合,这些“二元文化专家”开始掌握了以技能为基础的跨文化能力。接着学习者自然的过渡到了“选择”阶段,学习者又被称为综合者,能够自如的融合两种文化,并结合技能方法构建跨文化能力。到了最后的“能手”阶段,学习者能够利用跨文化能力管理国际贸易项目,达到了一个多元文化“领导者”应具有的能力水平要求。

高校国际商务课程是符合市场需要,并急需通过与国际接轨来加强建设的一门学科。对我国高校国际商务课程建设者来说,其挑战在于开发将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和技能发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的课程内容,,以使学生的跨文化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在采取这种培训理念时,整个程序中的技能发展培训必须在多元文化的视角下进行。但是在课程整合与统一的现代国际商务教学下,方案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在英国,大部分大学 的商校开设的国际贸易专业的一些课程的教科书都已将跨文化教学内容独立成章,其他课程则将文化教育很好的融入各个章节中。在美国,不少商学院开设了“国际贸易文化”课程,如圣路易斯大学开设了“欧洲政治和文化环境”、“拉丁美洲政治和文化环境”、“亚太政治和文化环境”和“管理文化差异”等课程,以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能力。

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深入到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具体教学策略,我们可以从人力资源培训项目中汲取经验。下文以Clackworthy 的文化能力发展曲线为基础,结合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培养任务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

从教学的模式来说,我们可将教学分为事实教学、分析教学、实践教学(见表2)。

事实教学

事实教学一般用于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生此时往往会对异域文化存在疑问,开始觉察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容易会以固有的本国文化来对异域文化想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的介绍不同的文化,并简单介绍相关的文化理论(如:Hofsted 的四维理论),使学生在了解大量的有关跨文化知识的同时建构初步的理论框架。具体的实施方法有讲课、提供相关书籍、播放录像、专题讲座等。

分析教学

分析教学是指以对比分析为手段,深入分析理解国际商务实践中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学生对不同的案例加以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较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跨文化商务的技巧。在此阶段,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育者也可以采取课堂语言训练、比较练习、多媒体交互学习等方法来进行教学。

实践教学

实践学习适用于跨文化能力发展的最后阶段。教师以发展学生多元文化能力为目标。教育学生利用已有的跨文化技能构建正确的文化观。初步参与并利用已有的跨文化能力进行商务实践。这一阶段是针对大三大四开始参加商务实践的学生设计的。教学以参于活动的方式为主。可以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有:跨国小组活动、文化训练自我诊断、角色扮演、国际工作经验、跨国商务谈判模拟等方法。这一阶段的关键是发展学生的文化元认知能力,在每一项活动前,让学生事先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事后有反思:做了什么,成功否,学到什么,如何做的更好。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加快了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跨文化素质是跨国界合作的必备素质。任何高校的人才培养都应服务于市场需要。忽略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的培养模式将导致学生面对挑战无所适从。以上对跨文化能力的内涵界定和发展顺序的分析,以及便于操作的具体教学建议供高校国际经济贸易课程设计者、教材编撰者、一线教育者参考。

参考文献:

1.曾宇平.国家经济与贸易人才独特素质及其培养对策.经济师, 2003(11)

2.陈立新.跨文化管理对我国企业跨国经济活动的影响.商业时代,2004(12)

第8篇:跨文化交流和国际管理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企业;全球化;人力资源管理;解决的方针

0 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也促使了跨国经营管理活动的陆续展开,也促使了企业管理的国际化进程。企业的跨国经营牵涉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融合和沟通。而且这些差异和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都对企业的人力资源造成了威胁,像是招聘的方式、人才的选择、成绩的评价和薪酬的规定等多方面都涉及到了冲突的问题。

1 跨文化管理的含义

所谓跨文化管理(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就是叫做交叉文化管理,也就是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牵涉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的管理人员,像是人、事、物等,根据这些差异进行有效的管理,采用整合和融合的方法对其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合力的效果。在跨文化管理的过程中,管理工作的主要关注点是对拥有文化特征的个体行为和个体行为中所带来的文化差异冲突的问题,还有这些问题给企业管理者带来的工作影响。最后,根据这些影响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解决,更好的处理冲突问题。

2 企业人力资源所面对的问题

2.1 加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

跨文化企业的员工都是来自不同的国度,拥有不一样的文化环境、语言环境和教育方式,他们的生活状态、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等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跨文化企业里面,就容易发生因为超过了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而发生的文化矛盾。还有一个层面就是,我们要充分的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和处事的方式,为了更好的解决这种文化差异所产生的内部矛盾和外部风险,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这样就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1]

2.2 加强了交流的难度

在跨文化中,企业人员之间的交流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跨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就是他们之间文化的不同,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把每个人的认知、价值观、行为规范、以及态度引入到交流的过程中去。文化的不同是影响跨文化交流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当一种信息是从另一种文化传来的时候,人们总是在按照自己的文化习惯和文化背景前提下所决定的方式去进行理解。总的来说,对跨文化交流造成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语言的不同、缺乏信任、认知的差别、偏见、没有文化移情的能力等,这些因素都严重的影响了跨文化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得企业内部人员、企业和外部人员之间的沟通产生障碍,这样也就使得企业内部的文化冲突出越来越严重。

2.3 很可能产生跨文化冲突

在跨文化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因为企业内部人员是来自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企业文化上存在很大的不同,使得它们相对于单一的文化企业来说更容易产生矛盾。跨文化企业冲突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中存在文化上的差异性,其中的原因也是很多方面的,例如:符号意义的不同、思维模式的不同、管理方式的不同、政治法律的不同以及的不同等等。文化冲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反映也十分明显,像是在员工的工资待遇方面,中方一般比较看重企业员工的学历、资历以及职称。但是西方就是比较看重员工的工作能力,根据能力来规定工资,把工资和物价指数以及生活费用等情况进行相结合。

2.4 对于人力资源的专业能力要求更高

在跨文化管理的模式下,企业需要更多的具有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人才。首先需要企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相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人力资源的管理者不但能够在单一的文化里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还要拥有更强大的学习能力。然后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担当更多的职能。像是重新安置和进行之前导引那些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和地方的员工,对于不同的语言进行翻译和培训服务。最后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者还要拥有更为强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像是东道国的风俗习惯、工作方式、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以及相应的法律和法规等。[2]

3 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3.1 进行本土化策略

一是建立良好的用人环境来招聘当地的人才。高薪的聘用东道国本土的人员是跨文化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本土化最好的方式;二是建立研发机构,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跨国公司要更加的注重东道主国国内的人力资源,在东道国设立研发机构来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培养更多的人才;三是进行教育的资本投入,更快的推进人才的本土化。

3.2 设立合理有效的跨文化交流机制。

一是开展全球性的思考。跨文化企业在推进跨文化交流的时候,要求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要突破原来的管理模式,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建立国际文化企业;二是强化信息的反馈。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时候,因为双方的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同,思维模式以及判断事物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信息的反馈就显得十分重要。及时的进行信息的反馈可以使沟通者更好的表达出想要表达的内容,从而便于反馈的信息能够更好的被接受者去理解和吸收,也就能够更好的把握和调控交流的过程,从而实现和谐的发展和统一;三是开发移情能力。发展移情能力的方式是多样的,像是承认个人之间、文化之间是存在不同的;准确的认识自己,减少一些固有的想法和理念;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和别人的角度去理解和考虑问题等。在跨文化企业中发挥移情的作用,可以使人们彼此间相互的认识和了解、互相尊重、理解文化间的差异,产生共鸣;四是需要相互间的信任和认同。在跨文化企业里面,很多的沟通问题都是因为彼此间的不信任和不认可所造成的。因此,建立一种相互间信任和认同的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在企业内部培养信任的氛围,尤其是母国管理人员和当地管理人员要善于发现彼此的长处,彼此信任和彼此间的认可。

3.3 进行跨文化整合

一是要建立正确的整合原则。跨文化整合要坚持的原则有平等、认同和理解的原则。文化整合的基础就是彼此进行了解和交流,要能够了解在文化背景下面个体在文化层面上的认识、感情、个性以及偏爱等方面的差别,并且能够理解和认同文化间的差异,在差异中找到共同的东西,更加有利于不同文化的整合;二是认识文化的差别。要整合文化,当然要了解文化间的差异,才能找到合适的办法。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对文化间的差异要抱有积极的心态,要善于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找到各个文化间的差别,分析优劣,进行协调和创新。三是积极出击。跨文化整合要全方位的进行,要注重各个人员在整合的过程中的积极性,不然跨文化不能很好的继续,冲突会更多。所以要求双方都要以一个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文化间的差别,才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3]

3.4 进行跨文化训练

一是提供有效的信息。一方面是外派人员给予的信息。主要有关于东道主的背景信息;提高和生活有关的实际资料;提供和国家工作调动有关的资料。另一方面就是东道国人员给予的信息,主要包括总公司的企业文化背景、管理模式和方法以及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思想等。二是进行课堂传授。跨文化培训中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讲课。课堂传授可以给人员展现一幅实实在在在的所要面临的挑战的画面,在很短的时间里面让人员学会对文化差异的认识,进行恰当的调整;正确的理解不同文化之间、之间和种族之间的不同,进行相关的协调工作,使得所有的员工能够在共同的信念中积极的工作。三是进行模拟培训。有的大型跨国公司在国内设立了模拟中心,对于一些外派的人员进行模拟训练,进行环境的适应训练,再现东道国的真正工作环境和工作状况,让外派人员在模拟的环境中学到更多有关跨文化管理的知识内容。四是全球的工作轮换。随着跨文化企业的不断发展和流动,需要更加国际化的管理人员,为了更好的发展企业,就需要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全球的范围内进行工作的轮换。经过全球的轮换,不但可以建造一个具有更强管理水平的管理队伍外,还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减少了员工的疲惫感,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5 设立有效的激励政策

一是进行个性鼓励。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就需要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和动机。在进行激励的时候,要考虑到其中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激励模式。二是奖惩并用。激励是关系到了人们的切身利益。因此激励政策也要注意奖惩并用。[4]

4 总结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在跨文化企业人力资源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中国跨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是有很多不健全的地方,整体水平不高。所以,我国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还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不断的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不断的优化,实行本土化管理,最后实现我国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不断提升,不断的缩小我国跨文化企业管理和国外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张英娜; 跨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整合模型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2012(06)

[2]刘烨; 跨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2012(04)

第9篇:跨文化交流和国际管理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相关问题;不足之处;对策

“跨文化交际”主要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代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比较多,不容忽视,急需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和解决办法来予以治理。不断促进交际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缩小与国际上的差距,致力于为跨文化交际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相关论述

(一)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目的

1.研究对象主要来自于不同文化集团的成员,在相互交流过程中,通过各自的文化价值与人际间行为的各种关系。简言之,就是研究文化与人际交流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侧重于跨文化环境下的交际行为。

2.研究文化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跨文化交际研究需要解决一系列相关的问题,主要涵盖语言方面和非语言方面的内容。其中,非语言方面要解决的问题更为广泛,例如:家庭关系、跨国婚姻、、网络传播以及社会体制等等方面。

(二)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可行性因素

有利于促进跨国企业管理和组织效率的提升,保证不同文化之间成员之间的人际交流质量,不断降低或减轻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障碍和误差。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了一门热点的学科。最早出现在美国,主要是由于美国当时的经济、政治以及军事的发展需要,以便于当地美国政府更好地处理国际事务。

(三)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应用

跨文化交际主要应用在外交、贸易、国际商务、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等方面。例如:1.我国外交部长与外国领导人之间的谈判;2.与外国留教师和留学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设计语言方面的教学;3.对于进出口公司来说,与外国商人做交易、谈生意。

二、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分析

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存在的不足之处仍然较多,与国际总体研究水平和成果有着较大的差距。根据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来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理论基础知识的研究比较少

我国理论基础知识的研究就国外研究相对较少,而且相关内容重复的现象比较严重,缺少一定的创新、创意。例如:文化与非语言行为之间的关系,通俗的理解,就是文化内容的不同也会导致非语言行为的不同,二者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但是在实际的研究中,过于在概念的理解上下太多的功夫和精力。要想正确掌握文化与非语言行为之间的影响与变化,就必须通过科学的实例验证来加以研究。又例如:阿拉伯世界是一个很大的文化集团,在提到阿拉伯人身体语言时,会提及在与阿拉伯人讲话时,彼此之间的距离比较近。但是在实际的接触中,就会发现原来并不是讲述中的那样。这就说明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过于研究理论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二)研究领域较为局限和制约

目前,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仅仅侧重于语言和外语教学中,通过调查论文方面的收集工作,接近一半的论文都集中在外语教学和英语教学中,而且对于语言对比研究的论文来说,大多数都是关于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对比研究,例如:语用语法差异和用词差异等等。

三、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具体建议、对策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

要基于相关基础理论,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研究要有所重点。用最适宜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推动研究成果为国家乃至世界所受用,使跨文化交际成为国际上交际行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针对何种研究方法,都要侧重于发现并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一系列问题。此外,非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要积极扭转认知误区,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对问题进入深入的探究和研讨。

(二)拓展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范围、规模

就目前的经济体制环境而言,跨国公司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表现形式。基于此,需要研究的内容和解决的事情有很多,加强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对于旅游电影、网络传播以及企业培训等等来说,涉及到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内容和应用比较多。要想实现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目标,就必须在跨文化环境下重点研究文化与交际行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跨文化交际研究势在必行,可以使我国跨文化交际更好地世界接轨,进而增强我国的影响力和感染。因此,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研究原则,及时发现跨文化交际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和调整,提高研究应用价值,正确处理好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并且要注入一定的创新因素,加大创新力度,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措施来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璇.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英语广场,2016(02):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