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矿产资源的意义范文

矿产资源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矿产资源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矿产资源的意义

第1篇:矿产资源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矿产资源; 资源税; 税制结构; 国别差异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8-0101-06

一、广义矿产资源租视角下的矿产资源税制结构

矿产资源是作为不可再生的耗竭性资源,其稀缺性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而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不断提高给矿产资源所有者带来的发展红利,本质上是社会剩余价值通过市场机制向矿产资源所有者的转移。在现实社会中,矿产资源所有权与开发经营权通常是分离的,因此不论矿产资源所有权是国有还是私有都不能保证全社会公平分享矿产资源红利,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因此,从收入公平角度出发,由政府通过矿产资源税形式获得矿产资源租金收益,在全社会进行合理分配就是一种不失公允的选择。矿产资源税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工具就是对包括矿产资源租在内的矿产资源收益进行的再分配调节,其目的在于规范政府所代表的社会利益与矿产资源所有者、投资经营者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实现政府公共政策目标;同时,通过矿产资源税实现政府对矿业生产开发与经营的干预,调节因市场失灵而带来的价格波动,优化矿产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一)矿产资源税与矿产资源租

狭义的矿产资源税一般表现为矿产资源租的实现方式或再分配调节方式。在矿产资源属于私人所有时,国家对资源所有者的矿产资源租金收入征税,所调节的全社会利益与矿产资源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矿产资源租的再分配调节。在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产权制度安排下,国家作为矿产资源所有者应获得全部矿产资源租,此时无论是矿产资源税或资源费都是矿产资源租的实现方式和矿产资源收益的再分配调节(因此,本文将政府无论以费或是以税形式获得的矿产资源收益统称为矿产资源税),调节的是政府作为矿产资源所有者与投资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显然,狭义的矿产资源税由矿产资源租决定,因此,在矿产资源税的设计上,就要考虑到矿产资源租及其变动的决定因素。一般地:

矿产资源租=矿产品价格-矿产品生产完全成本

其中,矿产品价格由矿产资源市场供给与需求决定或由政府确定;矿产品生产完全成本,包括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投资支出,开采生产作业成本以及矿产资源开采者所应得的资本合理利润。在短期内,矿产生产完全成本又可分为变动成本(或边际成本),加上作为不变投入要素所获得的支付即准租金。因此,有:

矿产品价格=矿产资源租+准租金+矿产品生产边际成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产资源租在采矿权竞争市场上通过招投标或者协议方式确定,通常一个矿区矿产资源租的大小由矿产资源品位、丰度、开采条件、矿区交通便利性和矿产品市场价格预期决定,不同生产条件矿区的矿产资源租呈现级差性。对矿产资源开采者征收具有反映矿产资源租价值级差的矿产资源税,不仅能够合理调节矿产资源所有者与经营投资者利益关系,还能促进不同矿产资源经营者公平竞争。另外,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矿产品价格存在与经济周期相辅相成的长周期波动现象,矿产品价格会较长时期在高位运行,继而又较长时期在低位运行。矿产资源价格的长周期波动,会导致矿产资源租的长期变动,从而导致矿产资源所有者与投资经营者利益关系的变动。从收入公平分配的角度出发,矿产资源税要能有效调节矿产资源租金的长周期变动。即在矿产品价格高位运行时,政府要通过提高矿产资源税率或征收暴利税的形式调节矿产资源所有者和矿产资源经营者所获得的暴利收入(垄断经营租),在矿产资源非国有产权存在时,暴利收入可能为资源所有者和经营者分得,则国家征收暴利税调节的就是:全社会利益与矿产资源利益集团,包括所有者与经营者,甚至包括矿业工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矿产品价格低位运行时,政府就要通过适当降低或减免矿产资源税、甚至以公司所得税优惠的方式,鼓励矿业企业继续经营和投资开发矿产资源,以保障矿业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所调节的是全社会利益的经济平稳发展与矿产资源生产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二)广义矿产资源税与广义矿产资源租

矿产资源开发生产会带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负外部性。从全社会角度来看,矿产品生产成本应包括由生产者承担的生产者成本和由社会承担的社会机会成本。按庇古的外部性理论观点,政府必须通过征税或其他形式,令矿业企业支付其生产活动所消耗的生态环境等公共资源租金,将外部成本内在化。另外,矿业企业还必须以通行税和矿业专项税等形式,补偿政府为全社会和矿业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成本(作为矿产品生产社会机会成本的一部分)。与社会机会成本补偿相关的税收,调节的是矿产资源所有者、开发经营者与负外部性相关利益者和全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

矿产品价格=矿产资源租+社会机会成本+生产者成本=矿产资源租+公共资源租+(准租金+边际生产成本)

公共资源租,生产经营者获得的准租金和可能的垄断经营租,都是矿产资源价值的转移,是广义视角下的矿产资源租:

广义矿产资源租=矿产资源租+公共资源租+准租金+垄断经营租

显然,政府向矿产资源所有者以及矿产资源生产经营者征收的,调节广义矿产资源租分配的各税收,包括矿业税和通行税,就是广义矿产资源税。

(三)矿产资源税制结构

作为调节全社会利益与矿产资源所有者、矿产资源生产经营者利益关系的矿产资源税,应从广义矿产资源租内涵角度出发,调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所涉及的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显然,广义的矿产资源税不可能由一种资源税来实现复杂的矿产资源利益关系调节,必须由调节不同利益关系、实现不同公共财政目标的多种资源税来共同完成。

将调节不同利益关系、实现不同公共财政目标的各种矿产资源税,总称为矿产资源税制结构。一般来讲,税制结构包括:(1)从国家全部财政税收而言的税收种类结构。(2)同一种类的税种结构。(3)税种要素,一般包括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免税规定等。

因此,本文的矿产资源税制结构包括:(1)调节矿产资源所有者与全社会利益关系的矿产资源税。(2)政府为保护和管理矿产资源、支持矿业经济活动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成本补偿性质的矿业专门税和一般通行税。(3)维持矿业和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税收优惠措施。

二、主要矿产生产国矿产资源税制结构

世界上各国基于本国国情建立的矿产资源税制结构千差万别,但对我国矿产资源税改革有借鉴和启示作用的显然只能是主要矿产资源生产国的矿产资源税制结构。本文选取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世界主要矿产资源国,分析其矿产资源税制结构以及演变过程。

(一)美国

美国矿产资源丰富,既是矿产品生产大国,也是矿产资源消耗大国。美国土地归联邦、州政府和个人三方所有,宪法规定地下矿产资源归土地所有者拥有,因此美国的矿产资源归联邦政府、州政府和个人所有。拥有矿产资源权的地方和联邦政府并不直接参与经营,而是通过市场机制将其矿产开发经营权让渡给私人或企业,由他们进行投资经营。私人企业通过公开招标程序获得矿产开发权和经营权,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生产活动。在私人及州属土地上进行勘探开发活动时,由各州立法并进行管理。美国的矿产资源税制结构包括:

1.矿产资源租及其再分配调节

矿产资源租构成:(1)矿地租金,红利和递延地租,一般按矿区面积征收。(2)权利金,即矿区使用费,是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或矿产资源租的主要实现方式,按矿业企业收入或者矿产品价格的一定比率收取。美国对联邦土地上可租让矿产的权利金费率为:石油、天然气、煤炭(露天矿)为12.5%,地热为10%~15%,其他矿产多为5%。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实行根据油价长周期波动和不同矿区生产条件进行适当调节的从价权利金机制,石油权利金费率最高曾达到25%。资源国有相当于对资源租的100%征税,美国联邦和州政府均拥有一定矿产资源的所有权,政府通过所有权权益得到的矿产资源租就等同于对全社会矿产资源租收益的税收调节。此外,美国还通过个人所得税、财产税或遗产税等通行税形式,对私有矿产资源租进行再分配调节,以使全社会能够共享矿产资源租收益。

2.矿产资源税

(1)资源税:美国许多地方政府会对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产资源的行为征收具有采掘税或矿业税性质的资源税,从价税率为1%或2%。(2)暴利税:美国自1979年6月1日起放宽价格管制,针对石油公司所获得的超额利润于1980年2月2日对国内生产原油征收暴利税,1991年底取消,但近期美国国会又在考虑征收暴利税。

3.环保型收费

(1)废弃矿物土地收费。出于环保考虑,对地下和地表矿产按每吨0.315美元的标准征收废弃矿物土地费。(2)超级基金。它是一种环保型基金,主要用于治理全国范围内闲置不用或被抛弃的危险废物处理场所。

(二)加拿大

加拿大是出口驱动型的矿产资源大国,其国家制度、资源产权制度和矿业体制与美国基本上类似,但矿产资源税制结构与美国的不同之处在于:

1.实行弹性权利金费率灵活调节

以安大略省为例,自2007年3月22日起,该省钻石矿业实行按利润比例缴纳的权利金制度。具体钻石权利金由以下计算结果的最小值确定:(1)某一财政年度净产出的13%;(2)某一财政年度的净产出在1 000万美元以内不用缴纳权利金,1 000万美元到4 500美元之间按5%~13%的累进比例征收,4 500万美元以上者按14%的比例征收。实行弹性而灵活的权利金能够有效照顾多方诉求,既可充分实现资源所有者权益,又可鼓励矿业投资经营,保证矿业企业有稳定的利润预期。

2.石油行业的出口关税与进口补贴

加拿大石油资源丰富,但分布严重不均。石油消费主要在东部,而分布主要在西部。由于地域辽阔带来的运输成本等原因,西部石油一般出口到美国,而东部则通过进口石油满足需求。20世纪70年代油价的大幅上涨,使得东西部石油利益矛盾突出。为调节东西部石油资源利益分配关系,联邦政府实行石油出口关税,并对石油进口进行补贴的调节方式。

(三)巴西

巴西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铁矿、铝土矿,2002年其产量分别达到2.4亿吨和1 319万吨,其矿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3%。巴西矿产资源归政府所有,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实行大部门管理。各类矿产资源的探矿权和采矿权由矿业能源部门授予或特许。在巴西勘探和开采矿产资源,必须取得探矿权、采矿权。按照巴西联邦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其矿产资源税费政策主要有:

1.矿产资源开采补偿费

(1)补偿费以矿产品净销售额为税基,费率0.2%~3%。比如,锰矿的费率为3%,铁矿的费率为2%,金矿的费率为1%,部分贵金属矿的费率为0.2%。补偿费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成,65%属于采矿生产所在地的市,23%属于州,12%属于矿业总局。(2)年税相当于国外的矿地租金,一般按面积征收,每公顷每年交纳1巴币,如果申请勘探延期,年税增至1.5巴币。

2.复杂的通行税制度

(1)不断调整的企业所得税。税基为年度内的净利润,税率通常为15%,并对超过24万巴币的利润征收10%的附加税。同时,对利息、佣金和利润汇出境外还要加征15%的所得税。(2)进出口税。对于进口的矿产品征收进口税,税率为3%~9%,矿石及精选矿石为5%,其他大部分矿产品的税率为7%。出口矿产品免征出口税。(3)地方税。地方税为各州和巴西利亚区最重要的税源。基本税率为国内营业额的17%,出口免税。矿业公司还须交纳其他普通税费,如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障费以及就业保障金等。

3.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巴西政府十分重视采矿活动对环境生态的影响,针对矿山环境治理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其主要原则是“谁采矿,谁复垦”。并且通过严格的执行方式和监督机制,确保采矿权人履行矿山复垦与环境治理的义务。同时,建立矿山环境复垦基金,用于企业破产时,对矿山复垦与环境治理。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并不能确保没有环境污染与破坏发生,但却体现了巴西政府对于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视。

(四)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主要矿产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是我国铁矿石进口最重要的来源国。澳大利亚是联邦制国家,有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在自然资源管理上,澳大利亚实行联邦政府宏观控制和州政府微观管理相结合的两级矿业体制,各州可自行立法,自主决定税制。根据澳大利亚联邦宪法规定,陆上矿产资源一般为地方政府所有,海洋大陆架上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为联邦政府所有。2012年3月19日,旨在调节矿产资源收益合理分配的资源税改革法案获得议会通过。此法案主要针对煤炭、铁矿石和陆上油气资源开采征收“矿产资源租金税”(Mineral Resource Rent Tax,简称MRRT)。MRRT实质上是联邦政府在地方政府以从价计征方式征收权利金后,再以MRRT方式对扣除地方政府收取的矿产资源租后的来自矿产资源的超额利润征税。因此,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税制结构别具特色:

1.海洋石油资源租金税(PRRT)

海洋石油资源租金税是澳大利亚政府按照级差资源租理论对其所拥有的海洋大陆架石油资源开发设计的资源租收取方式,类似于利润税,税率为应税利润的40%。PRRT本质上是对矿业公司所获得的表现为公司超额利润的石油资源租征税,税率一定的情况下,资源租金税税额与公司超额利润成正相关,可以比较好的体现不同矿区的石油资源租级差收益。

2.陆上矿产资源租金税(MRRT)

陆上矿产资源租金税实质上是澳大利亚政府为规避矿业繁荣所带来的资源租而将海洋上的税制对陆上矿产资源(主要是煤炭、铁矿和陆上油气资源)的推广。MRRT本质上是对占有优质资源的企业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征税,是联邦政府将原由州政府以销售收入为税基征收的权利金统合为针对利润征税。在MRRT方案中,MRRT征收额=MRRT利润×22.5%=(矿业利润-资本性支出-权利金扣除-矿业亏损扣除-初始扣除)×22.5%。同时,为照顾小型矿山企业的生产积极性,MRRT法案还规定小企业(每年矿业利润低于5 000万澳元的矿山企业)免征MRRT。澳大利亚实施MRRT方案的目的在于规避荷兰病,调整矿产资源税制并提高矿产资源总体税率以分享矿产资源价格上涨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调节的是全社会利益与矿产资源所有者和矿产资源开发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3.环境恢复保证金

澳大利亚在改革矿产资源税制提高矿产资源总体税率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恢复保证金是澳大利亚各政府为治理因矿产开发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对矿产资源的开采者所征收的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保证金收取标准因开采的扰动区域、恢复的难易程度不同而不同。如对于少于1公顷的扰动区域,通过简单措施即可恢复复垦的征收2 500澳元;需要复杂措施才可恢复复垦的征收5 000澳元。

(五)俄罗斯

俄罗斯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矿产资源在国民财政收入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俄罗斯是转型国家,税制由三级体制构成:俄联邦、俄联邦主体和地方政府。由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后,为与市场接轨,俄罗斯税制经过一系列改革和调整。除对矿业行业征收所得税等通行税外,俄罗斯的矿产资源税制主要包括:

1.矿产资源开采税

矿产资源开采税自2002年1月1日起开始征收,取代之前适用的矿产资源开采使用费、矿物原料基地再生产提成和石油、凝析气消费税。矿产资源开采税以所开采出的矿产价值为税基,总体上采取从价计征,但经过脱水、脱盐、稳定后的原油和伴生气、天然气除外。原油、伴生气和天然气开采税仍采取从量计征方式,以石油为例:石油开采税=基础税额(由政府确定)×国际原油价格系数×各区块的资源开采程度系数。

2.复杂的矿产开采准入制度

俄罗斯矿产开采准入制度比较严格,门槛较高。矿产资源法规定,矿产开采者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矿产使用权,除必须缴纳在许可证中约定的最低值(起始值)不少于矿产开采税的10%的一次性的矿产资源使用费外,还须按规定缴纳以每平方公里矿产面积为计算标准的矿产使用定期费。严格的矿产资源准入制度保证了俄罗斯矿业开发市场的规范性和公平竞争。

3.出口关税

俄罗斯矿产资源,尤其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有相当部分用于出口。为最大程度获取矿产资源租,俄罗斯除征收矿产资源开采税外,还对矿产资源出口征收高额的出口关税。石油出口关税根据国际市场油价每两月调整一次,2009年6月俄对每桶原油征收的出口关税占销售价格的21.2%,在油价高企时曾达到1/3以上。根据市场价格对出口关税作出相应调节,有助于调节国际贸易与国内资源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兼具国际战略意义与资源利益合理分配的作用。

三、主要矿产资源国矿产资源税制结构比较分析

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矿产资源税制结构,通过对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以及俄罗斯等世界主要矿产资源国的矿产资源税制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国家的矿产资源税制结构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以及决定矿产资源国税制结构国别差异的矿产资源税制结构的决定因素。

(一)主要矿产生产国矿产资源税制结构的共同点

1.以从价权利金为核心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国都主要是通过从价权利金来调节矿产资源所有者与投资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选择从价权利金在于:(1)国际惯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矿业国家在规则制定上占有主导地位,美国率先建立权利金制度,在经济全球化以及跨国矿业公司推动下,目前已成为普遍接受的国际惯例。(2)从价权利金,与统一定额的从量权利金相比能依据市场变化灵活调节矿产资源租的变化,与利润分成权利金相比则能避免信息不对称问题对矿产资源租的影响。

2.注重体现可持续发展

无论是以美国、俄罗斯为代表的资源消费大国,还是以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资源出口型大国,在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都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各国在矿业税制改革与不断调整中,推出了一系列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政策和措施,例如环境税、矿业复垦基金、耗竭补贴以及保证金制度等。其原因在于:(1)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可耗竭资源,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在不断带来经济发展与繁荣的同时,也使作为当代人和后代人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的矿产资源不断枯竭。(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负外部性导致日益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因此,按照庇古的外部性理论,应该通过税收的形式,将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包括环境外部性与代际外部性所形成的社会成本内部化,以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3.不同矿产资源的税率水平和税制结构存在差异

不同矿产资源,因其战略地位,是否国际性或地区性(仅限国内交易),稀缺性,生产条件与相对成本等不同,其总体税率水平,甚至税制结构也不同。比如美国在高油价时期曾征收过石油暴利税,而对煤炭等其他矿产资源就没有征收。但是,这次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租金税改革,对煤炭和铁矿就征收了带有暴利税成分的资源租金税。

(二)矿产资源税制结构的决定因素

1.矿产资源产权制度安排

矿产资源的产权归属对于矿产资源税费政策的制定以及税制结构的设计具有决定性作用。矿产资源税费设计的初衷是体现矿产所有者权益和对所有者的补偿,因此,明晰产权所有者是矿产资源税制设计的前提。世界上各矿产资源国产权制度安排不同,矿产资源税制也呈现显著差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诸国,矿产资源归联邦、地方政府和私人共同所有,矿产资源租首先以权利金的形式实现,联邦、地方政府再通过矿业专项税和通行税的形式,进行再分配调节。在矿产资源国有的产权制度安排下,政府通过权利金、矿业专项税和通行税的形式获得矿产资源收益。

2.矿产资源开发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巴西、俄罗斯与美国同为世界矿产资源大国,但前两国与美国的矿产资源税制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其原因在于前两者的国民经济为资源型经济,矿产资源开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巴西、俄罗斯等矿产资源大国在矿产资源开发政策制定、矿产资源税(费)率调节以及矿产资源税制结构设计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优惠性措施,目的在于鼓励矿业开发,推动经济发展。

3.矿产资源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

澳大利亚和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主要的铁矿出口国,但其矿产资源税制结构也有很大不同。以铁矿为例,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租金税改革后,联邦政府在原有基础上还征收了MRRT,提高了政府来自铁矿的矿产资源收益;而巴西的铁矿开采却比较优惠,税率相对较低,并且出口免税。抛开巴西与澳大利亚竞争铁矿石出口市场外,巴西与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税制结构差异的原因在于二者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澳大利亚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经济高度发达,政府对于矿业开发的调节在于让全社会分享矿产资源发展红利,以实现利益分配的公平与合理。巴西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尽量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对巴西经济发展的外部经济性,因此放弃部分狭义矿产资源租,以鼓励矿业开发,从而能从矿产资源开发的外部经济性中获益更多。

4.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均为地方自治基础上的联邦制国家,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不仅都各自拥有归属于自己的矿产资源,而且拥有独立的财权、事权和税权。中央与地方政府对自己所属的矿产资源管理权限分明,若联邦政府想通过联邦税的形式对地方政府所属矿产资源租进行再分配调节,就会受到地方政府的抵制。而巴西、俄罗斯等矿产资源国有,财权、事权和税权集中央政府于一身的国家,则可以适时调整税率,灵活设置矿产资源税制结构以调节与矿产资源相关的各种利益关系。

5.国家矿业政策目标

俄罗斯、巴西均为世界重要矿产资源出口国,矿产资源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矿产资源税制结构有很大不同,主要原因在于国家矿业政策目标不同。巴西为振兴本国矿业,以增强本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因此,为吸引国内外投资,良好的矿业环境以及优惠的税收措施是矿产资源税制结构中必须要体现的。而俄罗斯要发展其拥有一定基础但却缺乏国际竞争力的矿业企业,因此出口关税占有重要地位。

四、结束语

在资源经济时代,尤其是矿产资源经济时代,矿产资源在社会经济健康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调节矿产资源开发所涉及的复杂利益关系的矿产资源税,应该是包括调节矿产资源租在内的多种税费体系构成的矿产资源税制结构来加以规范和调节。本文通过对世界主要矿产资源国矿产资源税制结构的对比,分析出了矿产资源税制结构的共同目的在于合理规范和调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矿产资源收益的合理分配,适应矿产资源租的市场变动,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了包括矿产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以及调节矿产资源行业暴利的特别收益金(如石油特别收益金)和包括矿业专门税与一般通行税在内的相对完善的矿产资源税费体系。但在经济发展与市场变革中仍然暴露出许多问题,如税权税理不清、税制结构设置不合理、税费水平确定与调整不灵活以及矿产资源税收入支出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通过分析世界主要矿产资源国税制结构的国别差异的决定因素,可以给我国正在进行的资源税改革提供十分重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蒲志仲.矿产资源租若干问题探讨[J].经济经纬,2008(1):129-131.

[2] 蒲志仲.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14.

[3] 建立资源型地区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课题组.加拿大和美国矿业资源税费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J].地方财政研究,2012(2):69-80.

[4] 王瑞生.秘鲁和巴西――矿产资源管理制度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11):4-8.

[5] 刘卫威.澳大利亚资源税新法案MRRT初探[J].中国矿业,2012(6):51-53.

[6] 马宏伟,李亚华,高有瑞,等.澳大利亚石油资源税分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5-39.

[7] 财政部税收制度国际比较课题组.俄罗斯联邦税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第2篇:矿产资源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环境

一、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

由于矿业是以矿产资源为劳动对象的经济活动部门,因此它所涉及的产业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关系密切。鉴于资料的匮乏等因素,本文所阐述的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主要涉及矿产的开采、运输、选矿、冶炼四个环节。前人研究表明,由于人们大多对我国矿产资源情况缺乏足够的认识,矿产开采过程中浪费现象以及污染环境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大部分矿区矿产采掘作业不规范,矿产开采过程中常引发严重的水污染,废石中所含镉、砷等有害元素对地表水源等进行破坏,开采过程占用大量土地并破坏植被和生物,运输过程破坏基础设施并因包装不善引起污染物遗漏,选矿后的尾矿造成土地直接污染,而矿产的冶炼过程也会给当地环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某些矿床过分关注主矿产品的价值而缺乏综合利用的意识,忽视了共 ( 伴) 生组分的用途。以下将从矿产开发的开采、运输、选矿、冶炼等四个影响方面来分别叙述相关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二、开发过程的影响

(一)开采过程

1.水污染:矿产开采过程中,由于大部分矿区矿产采掘作业不规范,开采不当,引发了严重的水污染,水质恶化,酸雨污染严重,同时大片开采地区地下水位下降。2.废石污染:采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废石。由于未进行二次回收或二次回收率太低,废石中所含镉、砷等有害元素极有可能暴露地表,危害严重。另外,因为未能对废石进行妥善处理,只是一味倾倒堆放,导致大量土地被污染。

(二)运输过程

在矿产堆放、被运出直至运达目的地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由于矿物开采出后的无序多处堆放,雨水冲刷; 以及运输过程中易发生矿产遗漏,尘土飞扬等因素,原本在矿产中的有害元素暴露于空气中,从而形成大面积污染源。对运输过程而言,露天矿汽车运输是人们优先采用的运输方式。然而汽车的运输花费随着采矿的延伸以及采剥比的增大而不断增加。为满足运输要求,装载机铲和汽车变得越来越大。这也相应的导致了运输的油耗和路面受损度的增加。

此外,长距离运输矿产的大型汽车产生的噪声、尘土以及其它对环境的危害等会影响临近地区居民的生活工作质量。

(三)选矿

1尾矿。目前,矿业废弃地复垦的比例较低,尤其在我国,约占工矿废弃土地总量的10%。选矿过程中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不当会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工业用量最大,有重要意义的金属矿产如铁、锰等储量和开采量都很大,然而矿石品位较低,多为贫矿,经过选矿加工后就会产生大量尾矿。废弃地中的大量有毒有害重金属,还有可能随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而流失,严重污染周围环境。此外,我国煤矿另有大量矸石山,堆积量约 30 亿吨,占地约 5800hm2,矸石山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若不及时采取措施,一部分还会自燃,从而污染大气环境。2废水。部分选矿厂选矿结束后不严格进行废水处理,会导致居民生活水源被污染。有研究表明,经 2003 年下半年环保调查,有些选矿厂排出的废水中砷、镉、铅超标惊人:砷超标 2189 倍,镉超标 4. 7 倍,铅超标 178. 3 倍。主要有酸性矿井水,酸性的露天采场废水,矸石山和尾矿堆淋滤水等几个类型。酸性矿山废水溶解大量重金属和非金属毒害元素,在表生条件下矿物发生的氧化反应、中和反应、吸附作用、离子交换作用等会控制其酸性排水和重金属元素释放的过程。硫化物矿物成分与含量、氧化剂、细菌等微生物、孔隙水 PH 值以及矿物粒度、气候等会影响 AMD 的形成。AMD 可能会导致新的结构系统或生态系统出现,从而有可能破坏生态环境。有研究表明矿山及矿山的开发会使矿山上流区域及沿岸土壤发生严重环境地球化学变化,导致严重水流和土壤污染,从而影响矿区植物生长及居民的生活。另外,矸石山淋溶水有时呈现较强酸性或含有毒有害元素,倘若选址不好,或不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将会导致周围土壤及地下水体的污染,产生环境危害。

(四)冶炼过程

由于冶炼企业为节省成本而不按规定处理冶炼产生的污染物,或企业设备陈旧导致回收率和清洁生产水平较低等因素,矿产的冶炼过程会给当地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产生的 “三废”造成的环境污染后果比较严重。有色金属冶炼中会排出工业废气导致空气中的重金属污染例如钼冶炼过程中产生废气,其气型污染物主要是破碎工序产生的粉尘,焙烧、脱硫和煅烧等工序产生的烟尘和 SO2,以及酸化或浸出工序逸散的少量酸雾等。

矿产冶炼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常含有有害元素。如钼的冶炼,其固体废弃物主要有浸出渣、磷砷渣、煤渣、水处理渣和脱硫渣。其中浸出渣、磷砷渣和水处理渣均属危险固体,倘若不按危险废物要求暂存与处置,极易发生二次污染。又如含汞废料冶炼废渣,主要成分为活性炭和石灰渣,年排放量约 2900t,含汞 < 0. 005%,暂时建渣库堆存,将来处理后回收利用。但是经新渣溶出实验,渣库渗滤水含汞可达 0. 024mg/L,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此外,矿产冶炼中,非法排放的污水会污染临近农田,导致农田土壤和农作物有害元素含量超标,进而影响食品安全和人畜健康。2. 4. 2 其他污染冶炼企业的破碎机、泵、风机等各式机械设备均有噪声产生,噪声强度约为 85 ~105 dB ( A) ,对相邻居住区的居民生活有一定影响。生态环境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如: 某县由于其大量土法金银冶炼没有进行 “三废”处理,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砷、铅含量严重超标。山林和果树绝大部分枯死,水田遭到污染,田地绝收,鱼虾灭绝。当地居民因长期居住而被检出慢性铅中毒,其他疾病发病率也有增加。

三、建议及对策

(一)综合利用资源

由于矿产开发产生的废弃物是主要污染源,因此首要要做的是从源头做起,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这是既有效又经济的方法。在生产实际中,除了要通过技术攻关提高矿石中主要元素的回收率外,还要考虑提炼伴生、共生的元素的综合回收,矿山废水治理与循环利用等措施,尽量减少尾矿的产出量。对于综合回收技术还不太成熟的复合多金属矿,可进行资源储备,待条件成熟时再开采利用,以避免资源的浪费。

此外,将采矿场作为独特的旅游资源进行生态性开发,可以做到生态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

(二)回收利用尾矿

虽然金属矿山尾矿的物质组成不同,但其基本开发利用方式颇为相似。对于已经产生的尾矿,可对其中的有价金属元素以及非金属元素进行高效率的回收。例如可以采用如下几种处理方法:( 1) 利用尾矿制砖、水泥等建筑原料;( 2) 利用尾矿生产新型玻璃材料、建筑微晶玻璃等建材产品;( 3) 铁尾矿可大量用作路基的基础材料;( 4) 利用尾矿、废石作地下采空区充填料。

(三)综合治理污染区

统一规划、综合建设污染区,比如对固体废弃物堆积场进行复垦绿化,对已经污染的水源进行综合治理等,将环境污染治理与资源综合利用结合起来。同时要加强矿山固体废弃物堆场灾害的监测、控制和治理,避免溃坝、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另外,可利用某些特殊植物对废水废气进行协助治理。前人研究表明,如紫花苜蓿和牧草等可吸收土壤中的 As; 不少藻类对酸性水具有很强忍耐力,可对水体进行一定程度的净化; 蜈蚣蕨和粉叶蕨也可富集大量 As等。此类植物均可用来进行受污染环境的治理。也可应用微生物,帮助增加植物的营养吸收效率、改进土壤结构、减少重金属毒害及增强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从而在污染区重建与植被恢复中发挥重大作用。

(四)健全法律和政策体系

健全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应在确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建设模式、指标体系等的基础上,制定矿产二次资源利用技术政策以及矿产采选情节生产技术的各方面要求、采场安全稳定性建设方案等,规范开发行为。同时建立覆盖黑色和有色金属、黄金等行业典型矿山固体废弃物堆场 ( 库) 灾害数据库等,建立相应倡导方案以及相关评价体系,以确保相关工作的安全、高效、环保地进行。

参考文献:

第3篇:矿产资源的意义范文

[关键字]矿产资源 储量估算 矿产新规范 矿体圈连

[中图分类号] TD9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18-1

在我国的地质勘查中,所勘探到的资源储量是其成果的集中体现,矿产资源储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矿山开发与建设以及矿床价值潜力的重要依据,对矿产资源储量的可靠性关系到一个矿山开发与发展的成本,此外对矿产资源的储量是否能正确的估算,以及估算精度怎么样,对矿产资源储量可靠性有直接性的影响,因此,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的全过程一定要做到精确。但是,在目前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对矿产资源新的规范不够了解,尤其对资源储量估算的计算、矿体的圈连以及矿产数位的取舍上存在着严重的偏差。所以,要对这些问题加以注意,确保其估算的精确。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1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范围

对矿产资源储量进行估算,若为垂向,则要对其埋藏的深度以及起止的高度进行估算,若为平面,则要对对拐点的坐标以及起止的剖面进行估算,同时还要注意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过程中的矿体号机矿体数[1]。如果对其估算的范围比矿权的范围大,那么,就要矿产分别进行分内与外的资源储量估算。

2 对矿产工业指标的储量估算

对资源储量估算和对矿体圈定的经济技术指标,就称之为矿床工业指标。对工业指标的确定一方面要对定量规模的、圈定的工业矿体进行考虑,另一方面还要涉及到国家监督管理矿产资源的方向,所以在对矿产资源储量进行估算时,必须与国家相关部门规定及矿产实际情况相适应,要做到这些,就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法[2],具体确定方法如下:

(1)类比法

若邻近矿床的地方有类型相同的、而且具有可比性的其它矿床,那么就可以对这个矿产的工业指标加以使用,同时对相对类型的矿产资源储量进行准确的估算。在对这两种矿床进行类比时,必须要对其矿床外部建设的相似形或一致性和矿床的内部特征予以考虑,如果通过类比法对一般的工业指标和特定工业指标出现形似或者一致的情况下,可以不用对其报批。要不然就得去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批准。

(2)继承法

若一个矿床被曾经勘查过,而且有相关审批部门下发的特定工业指标,那么,这个工业指标对当前矿床的经济技术指标也相适应,而且可以直接对其进行运用。但是,要对这个工业指标所出自的文件文号、名称、批准的单位以及批准的时间进行详细的说明[3]。

(3)论证法

在对矿产进行勘探以及详查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还要对矿床的可行性及预可行性研究进行有效的结合,对这个矿床的标准的工业指标进行论证与指定,在对相关的政府部门进行上报并且经过批准之后,将其作为对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和对矿体圈定的重要依据。相关的工业指标论证情况,则要交给有可行性研究资格的相关部门完成[4]。

(4)一般法

通常情况下,矿产一般都会选取那些由符合矿种勘测规范及建议,或者由相关政府部门承认的矿床工业指标。而且对其选取的范围必须要比一般浮动指标范围小,对工业具体指标的选取要视矿床的具体情况而定[5]。如果矿床内部及外部条件都比较好时,则要取其下限值,如果矿床内部及外部条件都比较差时,则取其上限值比较合理。这种对矿床选取的界定,使得在其工业指标的确定上无需进行详细的论证,也无需向上级审批,运行的程序比较方便简单。这种取值方式通常情况下比较适用于预查及普查阶段,同时也可以应用于勘测和详查阶段。

3 矿产资源要进行快段划分及储量分类

在对矿体的边界进行确定的前提下,还要依照矿床研究程度及对勘测工程控制程度,此外,还要结合矿体的可行性,根据《矿产资源分类法》,对矿产资源储量的类型进行细致的划分与圈定,还应该对每种资源储量类型及划分条件进行具体的说明,此外,还要对每种类型的资源分布情况在其储量估算表上进行详细的表明[6]。

块段划分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还要对矿石的类型、矿产资源储量的类型以及矿产工程的网度予以考虑。对矿产资源新的规范不够了解,从原则上来说,矿石的类型相同,而且矿产资源的储量类型也相同的矿体,应该按其矿产网度在剖面线上的间距、或者沿着倾斜面按照一个或者数个的矿产开采中段进行快段的划分[7]。待到矿体的品味与厚度达到均匀后,快段的类型如果相同,则可以划大一些,但是要适度。

4 对矿产的资源储量进行估算所要遵循的原则

(1)在对资源储量进行估算中所参与的各个工程在质量上,必须要与相关的规程、规范以及规定相符合。

(2)对矿产资源进行储量上的估算,一定要在对矿床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相关工业给出的指标,在对矿体进行正确圈定的基础上运行。

(3)在对矿产资源的储量进行分类之后,按照其资源和矿体储量的类型以及矿石的类型进行有类别的对其矿床、矿体中含金属量、矿石量以及平均品位进行估算[8]。

(4)在矿产中的混合带、氧化带以及原生带进行发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资源储量进行有类别的估算。如果混合带没有出现发育的情况,那么可以依照实际情况而定,将其资源划入原声带或者氧化带里,并对其予以估算。

参考文献

[1]刘玉强,张延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资源储量报告编制文件及规范解读[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493-444.

[2]司雪峰.略谈矿产勘查新规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地质找矿论丛,2006(4):299-302.

[3]潘龙驹,杨建功,甘先平等.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 2002)[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9:156-158.

[4]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的新变革[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6:97-98.

[5]杨建力.我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已与国际接轨[J].地质与勘探,2001,37(2):119-120.

[6]杨建力.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其类裂条件[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0,13(7):25-29.

第4篇:矿产资源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矿产资源;相关利益主体;利益博弈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9日

一、引言

西部的优势在于资源,其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区域。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成为国家资源基地,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的工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带动了地方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西部的矛盾也在于资源。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观念,资源价值对西部的贡献并未在经济发展中充分体现出来,西部地区也出现了“守着煤山砍柴烧”等“富饶的贫困”现象。实证研究表明,“资源诅咒”在西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已经出现。另外,矿产资源开发也给资源输出地带来了一些环境外部性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矿产资源收益分配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一直以来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矿产资源收益分配是由矿产资源产生的经济收入在不同主体间的分配。我国矿产资源收益分配主要包括矿产资源补偿费、资源税、矿业权收益三种(杨德栋、王娜,2006)。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利益分配问题是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各种矛盾的集中体现。已有研究表明,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益矛盾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利益矛盾、政府与矿业企业的矛盾、地方政府与中央企业矛盾以及政府、企业与资源地居民的矛盾;矛盾形成源于利益主体之间诉求能力差异及利益主体诉求能力差异的制度背景(王艳、程宏伟,2011)。

从现有的研究趋势来看,我国对资源开发中利益分配问题存在很大分歧。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仍然不合理,所以不同利益主体在利益分配方面一直存在着利益博弈。已有不少研究致力于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博弈问题,但是对相关利益主体视角下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博弈的分析还不够深入,所以本文从相关利益主体视角切入,着重分析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博弈过程,并针对博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利益协调措施。

二、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相关利益主体分析

矿产资源收益分配是由资源产生的经济收入在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分配。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收益主要有三种类型: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业权收益。我国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利益是一个可以层层分解的利益层次,在中央政府利益优先保证的前提下,地方政府也可以依法分得部分利益。矿业权人是完整的企业法人,应享有相关法人财产权所带来的正常投资利润和超额风险回报。在集体土地上开采矿产资源,一般都会对集体土地和周边生态环境构成一定的破坏。资源地居民作为集体土地的主人,不得不承受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负面影响,因此资源地居民作为相关利益主体,也应当得到相应的补偿。

矿产资源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着比较明确的行政隶属关系,不论是矿产资源的中央政府主管部门,还是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关的矿业企业或是地勘单位,他们之间存在明晰的行政隶属关系。各个相关利益主体的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就是一种委托关系,而且是一种多层次的委托关系。在多层次委托关系下,矿产资源开发主要利益主体政府、企业与资源地居民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断升级,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存在资源开发收益权的分配冲突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方面的分歧;当地居民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由于矿权与地权的分离其利益没有得到有效补偿。因此,根据已有的研究,本文认为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应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矿业企业、资源地居民等利益主体。各利益主体依照不同的法定权利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进行利益博弈,表现形式错综复杂。

三、相关利益主体视角下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博弈分析

(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利益博弈。在我国分税制体制下,税费分成比例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过程中的直接矛盾。按照我国资源税费分配政策,资源补偿费中央与地方一般是4∶6分成,矿业权出让权益中央与地方2∶8分成。仅仅从这两项的比例上看,地方政府应该获取了大部分收益,但是由于资源税税负相对较低,因此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比重较少。按我国分税制体制,增值税和所得税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75%的增值税和60%的企业所得税收入归中央,而增值税和所得税是名副其实的财政收入的重要税种,这就影响了地方政府的利益。

另外,与矿产资源相关的权、责、利分配不一致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利益博弈的根源。中央政府是矿产资源产权主体,获得所有权收益,地方政府不具有资源所有权,但可以通过资源开发许可权的行政配置和投资权的控制来获取收益,资源开发权决定了利益分配格局。总体上,中央政府在资源开发中获得了更多经济利益,而地方政府又承担本地经济发展的绝大部分责任,因此为获得更多资源收益权利不可避免与中央政府产生利益博弈。

(二)政府与矿业企业的利益博弈。矿业企业与政府的利益博弈主要在税费征收与矿权定价方面。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现行税费体系由于税种较多,加上存在重复征税或者地方政府向企业摊派税费的情况,造成多数矿业企业税费负担过重,综合对比国内外矿业税收,我国矿业税费率较国外高出6个百分点,增值税和资源税是负担较重的主要因素。但另一方面税费负担过高的同时,部分中央企业以极低的价格获取矿业权,不但严重低估矿产资源价值,政府利益受损,而且很可能会使部分中央企业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同时未充分利用矿产资源。

(三)地方政府与中央企业的利益博弈。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的多数开发权分配给了中央企业,中央企业的经营活动与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目标不可避免会产生矛盾。资源地政府为保障地方的长远利益,通常会选择发展附加值更高的资源利用项目,但是已有学者研究发现,因为中央企业开发的资源主要以向东部输出为主,因此基本不考虑地方政府的产业规划,地方政府依靠引入大型中央企业来促进当地就业率、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愿望往往不能实现,相反,规模经济效应和中央企业的垄断行为会严重挤出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市场份额,这便直接影响了资源地政府经济利益。

(四)政府、企业与资源地居民的利益博弈。资源地居民承担了矿产资源开发中的负的外部效应,在矿产资源开发相关利益主体中处于弱势地位。由于矿业企业在资源开发中占用土地以及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从而与资源地居民产生直接的利益博弈。另外,地方政府要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要兼顾本地区社会稳定,在土地补偿、税费征收和环境恢复补偿方面与矿业企业和当地居民都存在矛盾。例如,土地补偿问题是矿业征地的核心问题,既关系到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又涉及到地方政府的利益。

四、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协调措施

(一)建立合理明晰的矿权制度。建立合理、明晰的矿产资源矿权制度是解决各利益主体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利益博弈的关键。按照科斯定理的基本原理,存在交易费用的前提下,产权初始配置的合理化是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矿产资源的开发也应遵循这一原理,以避免矿权制度的不明确成为矿区地方政府与中央利益冲突的根源。因此,在有关矿产资源初始矿权的配置法律条款中,应该明确未来矿产资源初始矿权的二元分布(即明确未来国有土地下潜在的、新的矿产资源的初始矿权归中央政府所有;集体土地下矿产资源的初始矿权归地方政府所有)。这样,中央和地方政府均可通过对矿产资源初始矿权的行使和转让获取矿权收益。

(二)建立完善的矿产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矿产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就是规范政府与矿业企业利益分配关系的制度安排。按照国际惯例,将矿产资源总体收益分成税、矿权收益和投资收益三部分,而目前我国在资源税费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税费设置不合理、税费制度缺乏灵活性,没有鼓励劣等资源开发的政策等。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继续完善行政性税收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例如应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将所有企业提供的与矿产企业相关的劳务均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这不仅便于征收管理,也可以充分发挥增值税税收中性优势,符合我国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实现公平税负的趋势;另一面完善权利金制度,明晰矿权收益,例如完善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分享机制,是解决中央和地方政府利益博弈的关键。

(三)建立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能从源头上促进经济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目标是要求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和评估矿产资源的价值,要求资源收益地区对资源贡献地区给予环境恢复补偿,从而停止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获得长期的、可持续的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不仅能迫使企业改变无偿使用矿产资源的观念,而且可以使企业在资源开发中主动寻求生态成本降低的措施。这样既可以促使企业努力提高生产技术、合理利用资源,又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相信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合理的资源税费制度以及完善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能够充分协调不同利益主体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博弈,在增强地方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的同时,又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鹤霖.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利益主体及其博弈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2.

[2]王艳,程宏伟.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益矛盾研究综述与展望[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

第5篇:矿产资源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矿产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 管理意义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205-02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我国80%以上的能源及工业原材料来自矿产资源,其总量位居世界第三,而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属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矿产资源(水资源除外)其储藏量是有限的,是不可再生资源,并随着不断开发利用而不断锐减。矿产资源将成为21世纪末、下世纪初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管理不当,将使国民经济发展因资源问题而处于瓶颈状态,因此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实行矿产资源资产化管理,对国有矿产资源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合理开发利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1.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资源总量比较丰富。我国现已发现171种矿产资源, 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58种,其中石油、天然气、煤、铀、地热等能源矿产10种,铁、锰、铜、铝、铅、锌等金属矿产54种,石墨、磷、硫、钾盐等非金属矿产91种,地下水、矿泉水等水气矿产3种。矿产地近18000处,其中大中型矿产地7000余处。

2.人均资源量少,部分资源供需失衡。人口多、矿产资源人均量低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人均矿产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金刚石、铂、铬铁矿、钾盐等矿产资源供需缺口较大。

3.优劣矿并存。既有品质优良的矿石,又有低品位、组分复杂的矿石。钨、锡、稀土、钼、锑、滑石、菱镁矿、石墨等矿产资源品质较高,而铁、锰、铝、铜、磷等矿产资源贫矿多、共生与伴生矿多、难选冶矿多。

4.经济可利用性差或经济意义未确定的资源储量多,经济可利用的资源储量少;控制和推断的资源储量多,探明的资源储量少。

5.成矿条件较好,通过勘查工作找到更多矿产资源的前景较好。石油、天然气、金、铜等矿产资源的找矿潜力很大。老矿山深部、和西部地区是重要的矿产资源接替区。

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1.因地制宜利用矿产资源。严格遵循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匀的客观规律,根据区域矿产禀赋条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并认真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调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本地区资源优势,并规划下游产业的建设。

2.大矿大开,小矿充分利用。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是资源小国,而且大中型以上矿床少。对大中型矿床,应从立项、审批时把关,让有能力有技术的公司整体开发,充分利用好这些优质资源,坚块杜绝把大中型矿床分割开采的做法。我国小型以下零星分散的矿产多且分布广泛,小矿山绝大多数开采的是未经地质勘查,储量资源远景不清或者只是表外储量的矿产,还有的是大中型矿山己核销储量的矿产。对这些矿产,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因劳动力成本高、不易实行机械化开采等原因而放弃。我国广大农村和山区的劳动力成本低,很多地方有着开采历史和经验。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集体和个体采矿的小矿山异军突起。小矿山中除了少数开采达到工业类型的矿产外,目前开采的资源多数是小矿。这些小矿的开发利用对资源贫困的国家讲是“开源”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对矿产的需求,相对国外的情况又是最大节约资源的表现。今后,应依法规范小矿山的采矿行为,解决安全生产和破坏环境等问题,促使其更好地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三、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1.是依法治税的需要。

2.是确保公平竞争,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归国家,谁开采使用矿产资源谁就应该向国家缴纳税款。通过征税,既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又可以调节收入分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因矿产资源优劣而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均,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打造和谐社会,确保各采掘业主公平竞争,改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3.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因此,要切实保护和利用有限的矿产资源,做到合理开采,有效利用,充分提高使用效率,贯彻有偿使用原则,自始至终地坚持谁开采谁交税,不能让国有资源无偿地被侵占和使用,发挥最大最高的价值。

4.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由于矿产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耗竭性资源,因而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而且是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一个国家特别是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今后逐步实现工业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科学、合理地保护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的对策

1.加强矿情宣传和教育,提高矿区周边居民对我国矿情的认识,增强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自觉性。

第6篇:矿产资源的意义范文

(一)哲学层面的价值含义

哲学的核心价值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眷顾,即是对在世界之中存在的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况的关注。哲学层面上的价值与世界的存在和人的存在紧密相关。人如何在世界之中存在?世界的存在与人的存在之间有何关系? 人的生存方式何以满足人的需要、合乎人的本性?如果说科学是对世界的知识论研究,研究的是关于对象的事实知识,哲学则是研究关于世界的对象性的事实对人的生存意义,是超越于科学知识之上的智慧之学。这就产生出了哲学层面上的价值概念。价值作为一种关系概念,指向的是对象与人的需要之间的满足与否的关系,是物对于人的意义。价值意味着客体的存在、作用及其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和一致。

人对物的需要是人的生存和发展对于物的物质性条件的依赖关系,是人的本质特性,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人的生存发展必须通过需要被满足的形式表现出来,物质性的需要得以满足是人的生存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条件,所以人的需要这种本质特性直接地就是人对于物的物质依赖性。需要本身作为主体活动的内在条件,只是一种否定的,即贫困和匮乏的状态;只有与客体会合并使自身对象化,它才能获得自己肯定的特征。在此,否定的状态就是人的物质依赖性需要,肯定的状态就是人的物质依赖性需要被满足。作为人的本质性特征的需要成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始源性动力。满足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就是物对于人的意义的彰显,价值批判和价值重构的动机就在于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合理的价值抉择、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人类就是在不断的价值批判和重构的过程中通过哲学的理论形态来塑造正确合理的价值观,以此指导人类改变世界和改变自身的活动。可见,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可定义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二、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立法的价值取向

基于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立法对于事关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大意义,研究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立法的价值取向是该立法活动的首要前提。价值取向表明立法主体对立法对象在整个价值体系中的价值排序,反映了立法主体对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能否和如何满足国家的生存发展需要的意义的认识,是立法主体的价值观的理论表达。考虑到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对国家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限制性作用,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法律地位,为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证和法律保障。因此,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立法的价值取向首先应定位于稀有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兼顾到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确保稀有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存和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不同的时代和同一时代的不同阶段,不同国家求生存谋发展的不同方式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国情特征。20 世纪至今的全球化时代以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来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理念及其实践发展方式的巨大转变,现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发展理念。上世纪70 年代,罗马俱乐部了《人类增长的极限》的系列报告,提出了包括粮食危机、生态危机、能源危机在内的一系列的全球性问题,打破了增长无限的神话。上世纪80 代,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解决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之一。作为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基础,资源的长久利用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国防、社会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就在于该国的资源是否经得住长期使用。依此逻辑,稀有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指的是稀有矿产资源能否长期使用一直到其替代产品的出现,然而在其替代产品出现之前,一旦稀有矿产资源供给中断则势必影响该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因此,要不断地进行被替代矿产资源物理和化学性质的试验研究,力争为稀有矿产资源替代品的开发提供成果支持,实现稀有矿产资源替代品的研制成功,保证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

从这个角度来说,为了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必须建立自己的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制度,这凸显出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立法的必要性。国土资__源部副部长汪民表示:矿产资源储备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价格上涨是建立储备制度的一个原因,但绝不是唯一原因。加强资源储备,最主要是保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可持续供应,避免由于资源的供应出现问题导致经济大起大落。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稀有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指的是稀有矿产资源的使用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要考虑到后代人的发展需要,既要确保本地区的发展需要,又要满足其他区域的发展需要,在尽可能大的空间区域和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使稀有矿产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面对日益逼近的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基于保证经济、军事、科技、国防等发展所需的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供应,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要协调好国家对资源的需要与资源的限制之间的关系,以国家经济、科技、国防需要的满足为主要目的,重视长期的可持续性的资源消费,提升全面的发展潜力,反对掠夺资源和过度开发,合理开发利用稀有矿产资源,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同时降低因稀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保护环境,实行不可再生的稀有矿产资源的减量化生产,开发核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以替代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开发稀有矿产资源的替代产品,使稀有矿产资源能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立法的价值评价标准

第7篇:矿产资源的意义范文

要】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资源大国,但在目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使我们国家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各种矿物的需求也不在不断增加。然而,日益增加的矿产需求与矿产的储量与勘查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对矿产资源的储量分类和勘察阶段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中存在问题加以完善。

【关键词】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勘查

在我国的天然资源之中矿产资源大比例,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也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前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矿产资源的发展,刺激经济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在矿产资源勘察、储量分类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工作人员大力分析与深入研究。

一、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之中,对于矿产资源的储量分类主要可以集中为四个阶段,即勘探,调查,普查,预先筛选,在这四个不同阶段,可以将矿产勘察的可靠性分为探明、控制、推断、预测地质。同时储量分类在研究重点自傲与可行性评估与研究,对于可行性的评估与研究主要是从储量分类,资源配比和经济效益进行控制。

在矿产资源的工作控制之中对于经济的问题是关注的主要环节,也是目前工作人员分析的重点方面。矿产的勘查与开采是以经济作为最主要的附加条件来进行深入研究具体控制,从可采储量的经济基础,在不同的阶段,储备储备(不包括设计,采矿损失可以是实际的开采量),不同的地质可靠性和可行性评估可采储量。

1、勘查阶段

勘察阶段有可以分为事前调查,事中普查,过筛,勘探的勘探区域或一定的管理范围和面积控制之中。在这个范围之内对于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程度的探索,探索不同的地质可靠程度的资源类型。由于勘探阶段一般已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资源储量类型;相位控制的详细调查,推断出的类型,侦察,推断出类型的预测。

2、地质可靠性

特定地质可靠程度(探明,控制,推断,预测矿的勘探面积),具有地方特色。每个块对应一个类型的资源储量,根据不同特点的矿物处理结果,存款的勘探和研究程度,开采技术条件,全面的参考侦察工程空间。

3、经济意义

经济意义(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是针对矿产开发投资项目而言。对于同一个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分析在其论证范围内只产生一种经济意义,不应同时出现另外的经济结论。论证分析范围外的部分视为未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技术经济分析来对待。

4、预测资源量(334)是未查明的潜在资源

主要出现在预查阶段。有下面二种情况,一是普查阶段中探求推断的资源量外的部分地域有极少量工程验证的物化探矿致异常区、矿床深部或边部,可视具体情况估算预测资源量。二是详查或勘探阶段的矿区范围内应对矿床整体进行总体控制,矿体赋存情况基本查明或查明,不应有预测资源量。

二、分类之中存在问题

1)、矿产勘查工作已完成,仅进行概略研究的;2)、基础储量以外的仅用一般工业指标估算的;3)、因矿层薄、矿体小、开采难度大或开采成本高,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分析或矿山设计未利用的;4)、矿山关闭后残留的矿产资源;5)、压覆的不能利用的矿产资源,未经技术经济论证经济意义不明的;6)、低品位矿和原规范分类分级的表外储量。

三、关于与管理体制相适应的问题与对策

坚持资源储量分类标准与现行管理体制相适应,提升执行标准的可操作性,是修订规范标准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我国1999分类标准执行中遇到了与现行管理体制不适应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可行性研究环节。因为我国有规定,1、2两级可行性研究得由有资质的设计院做,其资质管理在建设管理部门,这种格局在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改变。而1999分类标准是三维分类,3位阿拉伯数字代表经济可靠性(E)、可行性研究程度(F)、地质控制研究程度(G),在资源储量评审环节,没有可行性研究资料,储量类别就定不下来,而设计部门要求,进行可行性研究必须先有资源储量评审正式结果,于是出现互为前提难以规范运转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办法。一种办法,只要明确了G轴的含义与层次,从两个层次管好地质可靠程度,问题就迎刃而解。在国土资源管理权限以内的资源储量评审环节,审定资源储量级别(第二层次,过去叫ABCD,也可叫甲乙丙丁或者红绿蓝黄),产生地质报告,供设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经济评价。根据可行性研究和经济评价结果,在回到国土资源管理权限以内的办理探矿权采矿权登记和资源储量登记环节,确定资源储量类别。

另一种办法就是不要可行性研究这一维,变三维为二维。笔者不赞成这种办法。过去我们宣传联合国分类框架的优越性,往往强调其强化了经济评价,其实联合国分类框架真正强化的是可行性研究。强化可行性研究不但有利于经济可靠性评价工作的落实,而且是资源储量载体(探矿权采矿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行极其重要不可逾越的环节。澳大利亚JORC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中设计的转化轴,考虑采矿的、冶金的、经济的、市场的、法律的、环境的、社会的、政府的因素,也是可行性研究的性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探矿权采矿权运行的变化也充分体现了可行性研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重要性。

四、保持名称术语的相对稳定

修订1999分类标准要抓住要害,不在非原则性问题上纠缠,不折腾没有新意的“名词创新”。修订草案中,把查明矿产资源、潜在矿产资源改为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未发现的矿产资源;把开采储量、预开采储量改为证实储量、可信储量等等,似乎都不是非改不可。但是概念错误、G轴与国际错接、造成混乱的名词一定要改。比如台子上有一台计算机,你叫它电脑、微机、台式机都可以,但是不能称其为飞机。还有1999分类标准制定以来,规范标准的修订都以外部推动为主,重点考虑与国际接轨。这次修订要强化内部推动,像过去历次规范修订一样,注意总结本国执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以改进。例如这几年强化矿产资源规划和探矿权采矿权设置、矿产资源整合、公益性矿产勘查成果管理、全面推行资源储量动态监测等项工作,都对矿产勘查规范标准提出一些新的要求,以及2009年4月22日~24日的第一期储量评估师培训班上,讲课专家归纳的一些问题都值得认真研究,在这一轮修订中统筹解决。

第8篇:矿产资源的意义范文

作者:贾芝锡 单位:中国地质矿产经济研究院

经济区域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正在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的发展。开展矿产资源经济区划,加强区域经济规划,发展各地区优势,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以适应当代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具有重大意义。

(一)开展全国矿产资派经济区划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三定方案,地质矿产部的政府职能,实际可归结为社会性和行业性两方面职能。其中社会性政府职能主要是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到开发利用的全过程管理。矿产资源以及其他自然资源,同社会资产一样,也是人类物质财富,二者构成人类的两大物质财富。履行管理矿产资源的政府职能,实际是履行管理人类两大物质财富的一大物质财富的职能。进行全国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研究,就是要为政府履行管理矿产资源这一大物质财富的重要社会职能提供决策科学依据。具休要求达到以下三项目的。第一,同全国第二轮矿产资源保证程度论证和成矿远景区划相衔接,从全国经济和地区经济两个层次上弄清国家地质矿产资源基础(家底),特另lJ要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要求上,弄清国家地质矿产资源基础,转变过去只是从资源到资源的非经济观点。第二,为加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正确处理全国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以及各地区经济发展相互之间的关系,为逐步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992年3月,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在谈到西南及华南部分省区区域经济规划时指出:“发展区域经济,是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台阶。”他指出:“全国经济的确可以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全国性的,由国家根据国力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与产业政策,统一考虑布局与发展。二是各具特色的地区经济。当经济规模还比较小,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的时候,由国家一个省一个省地安排地区经济计划,曾经有效地指导过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当每个省区经济都有了相当规模,经济模式已从产品经济转到商品经济轨道上之后,地方财力发达了,开始考虑自身的发展,商品市场大大跳出了一个省区的范围,这时如仍按过去的办法去做,很显然就不适应了。”第三,为全国地质勘查产业进一步调整战略布局和结构,特别是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调整地质勘查产业战略布局和结构提供科学依据。过去地质勘查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注意不够的。今后,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既要重视为全国经济发展服务,又要董视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不搞好全国地质矿产资源经济区划,就不能同时搞好这两个服务。

(二)区划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要求按照实行全国地质矿产资源全程管理的政府职能和为区域经济规划服务的要求,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研究,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综合研究和消化已有的全国和地区经济区划研究成果。掌握以地区经济区划为基础的全国经济区划体系和不同方案,并且着重研究同地质勘查战略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关系密切,并将产生重大影响的区划方案。例如1985年提出的三大经济地带和全国6大经济区的划分,1991年提出的全国10大经济区的划分,1992年全国7大经济区的划分。只有研究清楚经济区划,才能结合地质矿产资源的自然分布和地域组合特点,正确地进行地质矿产资源经济区划。2。在研究全国经济区划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全国地质矿产资源的自然地理分布和地域组合特点。而且还要充分利用已有(第二轮)成矿远景区划成果,进行能源区的划分,如煤炭能源区、石油天然气能源区以及能源富集区、能源贫乏区等的划分;非能矿产资源区的划分,如黑色金属矿产资源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区、非金属矿产资源区以及富集区、非富集区等的划分。还要进行不同开发程度和加工程度区的划分,如待开发区、已开发的矿业区、原料材料工业区和高加工度的制造工业区等的划分。为了科学地进行上述经济区划和矿产资源经济区划,必须编制4种经济和地质矿产资源经济基础图件,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编制全国地娜矿产资源经济区划图。(1)已知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等值线图。编制此图主要为了研究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程度和区域地质研究程度,最后为了结合编制国民生产总值等值线图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等值线图,结合研究其他自然资源,研究社会经济条件,进行矿产资源经济区划、资源前景分析和未来开发利用经济效益预测提供依据。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取决于矿产资源的自然赋存状况,有没有矿和矿的自然赋存状况如何,这是决定矿产资源能否开发利用的第一位前提条件。没有矿,什么也谈不到,当然不可能谈到开发利用。编制了已知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等值线图,不仅可以很直观地了解什么地区的矿产资源地质勘查程度比较低、查明的矿产资源比较少,而且可以直观地了解什么地区的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大,什么地区的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小,从而指明地质勘查布局与部署的方向。(2)已知能源等量线图。所以需要单独编制已知能源等量线分布图,主要是因为能源和其他物质资源具有不同的经济意义。在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中,非能物质资源一般作为劳动对象(原料或辅助材料)构成物质产品的主体一(基质),能源则在生产中通过释放(输出)能量使物质产品价值增殖而自己被消耗掉。高耗能产品,一方面是高耗能,另一方面是高增膨产品因为大量吸收能量而使自己的价值大大增殖。因此,能源经济问题主要是大大提高最终有效利用率,而不是减少其消费总量的问题。编制已知能源等量线分布图的方法,主要是把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能一律按每公斤7000大卡发热量的标准换算成标准煤,然后按煤田、油田、气田和水能产地地理座标,按规定的经纬度网格将网格内标准煤加总并将总值标于网格中心点,然后取等值点联线成图。(3)国民(内)生产总值等值线图。编制此图是为了配合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等值线图,进行矿产资源的按术经济条件分析、评价和资源经济区划。编制国民生产总值等值线图的主要工作和方法,是以县域为单位进行国民生产总值统计和布点,然后取等值点联线成图。(4)社会劳动生产率等值线图。同编制国民生产总值等值线图一样,此图也是为了配合已知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等值线图进行矿产资源的地质技术经济评价和区划。编制社会劳动生产率等值线图的方法,同样以县域为单位,先用劳动者人数去除国民生产总值得出社会劳动生产率值按县布点,然后取等值点联线成图。3.经济增长和结构变更及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预测研究。以1987年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并加以改造,把地质勘查业和矿业两个产业部门从中独立出来,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地质勘查和矿业两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进行全国和各省区农、轻、重和重工业中矿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制造业相互之间的比例结构分析,进行不同结构类型区域的划分,并对全国经济增长和结构变更预测,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预测。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矿产资源可供性评价研究。矿产资源的可供性(可利用性)评价,就是通过矿产资源的技术经济条件分析,研究矿产品价格、矿石品位、矿石可供量(可利用量,下同)相互之间的数量相关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运用电脑,求解任一矿产品价格条件下的矿石最低可采品位和可采量,即可供量或可利用量。其基本原理是:一定类型(成因类型、工业类型)的矿床,矿石品位在矿体中总是呈某种状态分布,譬如正态分布、近似正态分布等等,也就是一定品位的矿石量是一定的,因为一定的品位圈定的矿体是一定的。而一定的矿产品价格(或者成本)只能开采一定品位的矿石,因而其矿石量也是一定的。普遍的规律是:成本一定,价格越高,可采矿石品位可以越降低,因而可采矿石量越多,也就是矿石的可供量越多;反之则相反。或者,价格一定,成本越低,可采矿石品位可以越降低,因而可采矿石量越多,也就是矿石的可供量越多;反之则相反。运用数学方法和电脑技术,建立的这种经济可供量评价自动化系统,就是矿产资源的经济可供量(可利用量)评价系统(Miner尽1Availabilitysystem),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矿产品价格和矿山生产成本的变动,矿石可采量也随之变动,因而是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的最有力最可靠的工具。研究矿产资源的可供性,不仅要研究本国资源,而且还要研究国外和全球矿产资源的可供性。只有从全球战略观点出发进行研究,才能真正弄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另外,还要求充分利用成矿远景区划和预测成果,对矿产资源的远景进行预测。5.矿业城市及其发展问题研究。矿业城市是重工业的生产点和发展起点,也就是一个矿产资源经济区、矿业经济区的中心。因此,通过矿业城市及其发展历史的研究,就可以了解所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和矿业发展的状况和历史,从而也就能够把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研究同地区经济的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三)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首先,要确立科学的自然资源经济观点,彻底克服纯自然资源观点。确立科学的自然资源经济观点,就是要确认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是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基本要素,即劳动对象要素和劳动资料要素,是人类物质财富的源泉。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曾经尖锐批判过“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的拉萨尔观点。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指出:“上衣、麻布等等使用值,简言之,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象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②进行矿产资源经济区划,实际就是为合理规划和使用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基本要素,为更有效发挥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提供科学依据。第二,一定要从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按照党在这个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要求,通过矿产资源经济区划,认真研究矿产资源的自然丰度、自然分布和地域组合特点,进行矿产资源不同富集程度地区的划分,矿产资源富集区与加工工业集中区的划分,为正确处理全国经济发展同地区经济发展之间,以及地区发展相互之间的经济利益差别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早在193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就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足而存在着重大社会差别和社会不平等。这种重大的社会差别和社会不平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表现在全国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地区经济发展相互之间还存在着经济利益差别和不平等。进行矿产资源经济区划,一定要贯彻这个指导思想,为搞好区域经济规划、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为实现全国生产合理布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服务,从而为实现全国经济和地区经济特续、协调发展服务。第三,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并且还要适应当代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的趋势,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结构变更演进、产品贸易结构变更演进的时序规律和地域规律,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布局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而不能就资源论资源,就资源区划论资源区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业发展,固然首先取决于矿产资源,取决于矿产资源的自然丰度、自然分布和地域组合特点等自然赋存状况,但矿产资源的自然赋存状况解决之后,矿产资源是否开发利用和开发利用(加工利用)到什么程度,则取决于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以及由经济实力决定的对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特别是工业化的进程已经证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模式、运行机制和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对矿产资源有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方针政策,从而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不同的意义与作用。因此,我们在通过矿产资源经济区划进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时,不仅要有合理的地区布局,而且还要有合理的时序部署。总之,什么地区、什么时期开发什么矿产资源、发展什么产业,必须有科学的规划,切忌盲目性。最后,关于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研究的方法,前面已经原则讲到。这里需要集中强调的,就是不能局限于单纯的定性分析而没有定量分析,只讲哲理不讲数理。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研究,很重要的就是要进行数理统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而且还要求制图进行图解分析。其中,数量分析最重要的是编制投入产出表,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和经济增长与结构变更预测,图解分析,最重要的是编制好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等值线图,然后进行对比分析,进行高等值线分布区与低等值线分布区的划分等。

第9篇:矿产资源的意义范文

(一)矿产资源的客观属性决定其“先天”价值存在性矿产资源具有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使用价值,是人类维持生存生产的前提条件,这从根本上构成了矿产资源的客观价值。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矿产资源体现出越来越强的稀缺性,采用一套科学的方法合理地开采使用矿产资源已经迫在眉睫。从另一方面来说,矿产资源的稀缺就使人类不得不面临矿产资源的“价值争夺”,这就使矿产资源具有了一种潜在的社会价值。

(二)矿产资源的勘探、开采和保护决定着其“后天”附加价值的存在性人类为自身发展要不断地发现和开采矿产资源,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劳动价值,在矿产资源后期的保护上同样也要付出一定的投入。人类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发掘、开采、经营管理,这其中所凝结的劳动的总和就构成了矿产资源的物理价值。

(三)矿产资源会计的概念与本质矿产资源会计是全面应用自然环境科学、统计学、经济科学相关理论与方法的专业型会计科学,是从会计的角度与方法系统科学地对企业与矿产资源相关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研究。它从新兴的经济社会要素演变而来,不同于传统会计的另一微观会计分支,是可持续发展的微观体现。矿产资源会计,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经济要素发展的必然产物。矿产资源的稀缺、污染物的排放使企业的发展在借助内部动因的同时对外部环境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矿产资源会计的核算迫在眉睫。它是以经济核算需求为基础,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主要依据,以节能减排为目标核算和管理企业与环境资源有关的一切经济活动,对企业消耗资源和污染减排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从而为企业的节能降耗提供数据基础,以达到协调经济发展、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矿产资源会计的目标

(一)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理论基础企业立足于社会不单是其经营业绩作用的结果,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还受到来自公众多方面的评价,其中,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形象乃至经营效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义务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而矿产资源会计核算的目标之一正是为企业履行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社会责任奠定理论基础,矿产资源会计核算的结果将帮助企业做出决策,从而控制对矿产资源的消耗或者调整生产方式,以达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作用。

(二)向数据使用者提供有用可靠的矿产资源会计信息本文所指矿产资源会计信息是指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披露企业与矿产资源相关的一切经济活动,包括矿产资源对企业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的影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使用矿产资源对环境的影响和相关的环境绩效评价等。与传统会计的目标相似,矿产资源会计同样要为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1)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第一,相关的环境资源委托人,主要指政府环保部门。矿产资源会计为有关部门提供相关的数据,以便国家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和资源开采措施,支持国家环保事业的发展。第二,投资人和债权人。随着全民环保意识的发展和投资者素质的提高,对企业投资不仅仅局限于对其业绩和经营状况的评价上,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投资”,即将人类对环境资源、对社会的责任融于企业的财务活动,甚至经济活动中。投资方依靠矿产资源会计选择那些主动承担环境责任,合理开采矿产资源,主动改善环境污染的环境友好型企业必将成为投资活动的趋势。同样,由于投资活动的责任化、道德化,债权人也必将通过对企业环境资源方面的业绩评估来分析其偿贷能力和风险。第三,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深入人心必将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活动,“绿色消费”已经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消费者在关心商品本身质量、销售服务的同时,也将商品的生产和使用是否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相关指标作为购买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消费者的态度将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所以矿产资源的会计信息将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从而影响企业的存亡。同时,社会公众与企业矿产资源所引发的环境污染有直接的联系,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必将使用矿产资源,而矿产资源的使用必将引发一系列的环境污染,这就有可能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矿产资源等环境资源的会计信息对社会公众也具有很大的价值。

(2)企业内部的信息使用者,这里主要指企业的管理者。管理者在社会责任和经济发展要求的驱动下,已经将矿产资源的开采使用和环境污染的治理纳入企业日常经营、控制评价和预测决策等,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使企业在社会中保持良好的竞争地位。

三、矿产资源会计的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指的是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在会计主体的假设下,企业应当对一切与矿产资源有关的经济活动,包括对矿产资源的交易和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矿产资源会计从整体上应该遵循传统会计主体的假设,但由于矿产资源在一定意义上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储量确定、开采方式、计量方法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必然会给会计核算带来一些不同于传统会计的操作问题。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充分遵循权变原则,对矿产资源会计主体的假设可大可小,可以是某一地理范围内的产业群,可以是法律意义上的经济体,也可以是某一企业中相对独立的生产单位。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矿产资源会计属于环境会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必须承担来自于法律或者道德范围的社会责任,这从客观上决定了矿产资源会计必然要考虑来自社会不同方面的影响,因此在矿产资源会计主体假设应用中,不仅要考虑企业本身的经济属性,还要充分考虑其对外的社会责任价值。

(二)持续经营与可持续发展假设与传统会计相似,持续经营是指假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按照目前的经营方向和经营模式,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在此假设前提下,企业才能进行日常的经营活动,包括资产的计价和费用收益的确认等。从矿产资源会计的角度看,持续经营假设的明确意味着会计工作人员应对矿产资源取得的收益和环境债务等会计信息进行核算,从而发挥会计在企业和环境资源方面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假设是指矿产资源会计应当以自然资源不会枯竭,环境的变化不会影响企业持续的发展为前提,假设社会中的经济体会按照既定的方向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体现了人类和环境的依存关系,也为矿产资源会计核算提供了约束性的条件。同时,矿产资源会计核算的持续经营与可持续发展假设也体现了在一定客观持续的生存条件下,企业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假设。

(三)会计分期假设矿产资源会计的会计分期是指按照一定的会计期间对矿产资源的开采、消耗及其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的经营活动进行量化,为整体的环境规划统筹提供可信的数据信息,可见会计期间构成了其核算的时间范围和核算循环的周期。

(四)多元计量假设传统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而矿产资源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企业整个有关矿产资源的环境活动,

单纯的货币计量不能完全反映矿产资源会计核算的要求因此,多元计量逐渐被认可,它从横向范围内指的是货币和非货币两种计量形式。对于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交易事项,可以引入一些非货币的计量方式,如一些技术指标和环境资源指标等,也可结合图标文字多重表现方式,更好地反映交易事项,并用报表附注等形式披露。多元计量假设在纵向范围内指的是在货币计量的形式下,采用不同计量属性,如历史成本、现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

(五)受托责任假设不同于一般的财产责任托付,矿产资源会计的受托责任假设不仅仅是对矿产资源本身物理形态使用和管理的责任表现,更多程度上是受社会政府之托承担降耗减排、保护环境的责任。其在表现形式上不仅要承担企业运营的经济责任,还要积极主动承担所附加的社会责任。

四、矿产资源会计基本要素

(一)矿产资源资产指企业有权开采使用的、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主要包括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四类。天然的矿产资源在被企业利用并能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已经被赋予了经济价值。这里所指的矿产资源资产是以矿产资源具有价值为最根本理论前提的。

(二)矿产资源负债指企业为了节约矿产资源、治理使用矿产资源所引发的环境污染所产生的长期借款、短期借款以及相关税费等,其中包括为了改进生产方式从而节约矿产资源所购入的机器设备,为了承担环境恢复的各项负债等。矿产资源负债的确认要时刻围绕矿产资源,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界定,操作性较差,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制定一个科学可行的认定标准,从而完善矿产资源负债的确认体系。

(三)矿产资源权益指企业的所有者投入或者拥有的矿产资源权益。具体指投资者投入的有价值的实物矿产资源资产、矿产资源所有者通过对矿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而享有的权益、企业用于节约矿产资源所设立的专项基金和企业通过对矿产资源造成污染治理所获得的收益。

(四)矿产资源收入从广义上讲矿产资源收入是指在一定的期间内企业与矿产资源相关的一切经济利益的流入。狭义上的矿产资源收入指企业出售矿产资源和因为降耗减排、保护环境所获得的收入,在实际的会计核算中表现为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直接收入包括企业直接对外出售矿产资源取得的收入、政府对企业节能减排经营的奖励和各项补贴、矿产资源环境污染罚款收入等;间接收入主要是指企业因节约矿产资源、治理其所引发的环境污染所降低的成本和因节能降耗失去的机会收入等。

(五)矿产资源费用

指企业为了预防或者治理因为使用矿产资源所引发的环境污染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因为环境污染所承担的损失和已消耗矿产资源资产的价值,是企业围绕矿产资源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具体包括:(1)矿产资源的消耗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为过度消耗矿产资源所带来的损失;(2)矿产资源附加费用,包括为了避免或降低环境污染所发生的预防费用、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对所消耗矿产资源的恢复成本、因大量开采矿产资源而对其造成严重破坏的损失和污染物排放量超标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的损失等;(3)矿产资源的管理费用,为了降耗减排而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所发生的费用,其中包括各项研发费用、环境预防费用、环境监测费用等。

(六)矿产资源利润指矿产资源收入扣除各项矿产资源成本费用和相关矿产资源税后的净利,是企业评价自身经营业绩的指标之一。但由于矿产资源会计体系的特殊性,其利润核算较一般的会计核算具有很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矿产资源收入除了直接出售矿产资源取得的收入之外大都表现为一种名义收入,矿产资源会计收入核算的主要目的是与矿产资源支出相配比,从而从整体上掌控企业有关矿产资源消耗及引发的环境问题,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对有关利润的取得上,相关利润多反映为一种“道德业绩”;其次,对于矿产资源会计的收入及费用的计量目前还没有可靠的确认标准,其操作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五、矿产资源会计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一)矿产资源会计、环境会计与社会责任会计的关系矿产资源会计的目标与宗旨正是与企业所应当承担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相契合,这就使矿产资源会计的内容从理念和主观认知上扩大化,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更加完整的诠释矿产资源的本质。又因为矿产资源会计的目标是为企业制定相应的矿产资源节能减耗管理计划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因此,矿产资源会计是环境会计、社会责任会计内涵交叉作用的微观会计学科,三者关系如图l所示。

(二)基于经济核算要求和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矿产资源会计的必然性合理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生产力社会的发展,矿产资源会计逐渐被人们所认可,但我国企业践行矿产资源会计核算的行动仍然落后于西方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因为我国社会并没有从多方面认识矿产资源会计核算的必要性。为了使矿产资源在合理开采利用的同时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这就需要企业在整个开采利用过程中实行全面有效的控制,从而在维持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创造环境友好型的生产体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表现形式。从经济核算要求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两方面来说,矿产资源会计必将成为企业会计核算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